📖 ZKIZ Archives


亞馬遜是一家好公司,但亞馬遜的模式並非最優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4058.html

微軟和蘋果的模式,若是單從模式來說,微軟模式,或者Android模式,從成本上優於Apple模式,從用戶體驗上劣於蘋果模式。

微軟的成功是基於社會分工的。先是直接借用了IBMPC標準,統一了硬件標準,讓所有的硬件廠商自己來獨立的生產相互兼容的硬盤,CPU,主板,內存,甚至機箱,電源。然後拼裝起來。同時軟件上合縱連橫,讓大大小小的軟件製造商在統一的平台上做軟件。接著繼續聯合不計其數的系統集成商,分銷商,形成了一個紛繁複雜,百家爭鳴的大海一樣的生態系統。但這種系統的複雜,混亂,多樣,競爭,變化,讓很多用戶相當頭疼。「不兼容」這個詞,似乎是關在嘴邊的一種描述。

蘋果的模式是從下到上的控制一切。除了iPhone保護套這種小東西,誰買過硬盤換到Mac電腦裡面?或者換個Intel的CPU?這樣的做法的好處是對消費者顯而易見的,就是一致的用戶體驗。我也傾向於買Apple產品,但這樣做的缺點是消費者不輕易感知,就是成本。

現代經濟的基礎在於分工。至於通過分工和自由市場競爭最優配置社會資源。社會本來就是混亂的,就好像原始森林一樣,要是強行把它變成城市,雖然規整,但一旦保持其整齊的力量消失,城市會迅速的被森林覆蓋。喬布斯的創新的產品和強有力的管理,是蘋果維持現有一切自己來的原動力。這種模式,可能是體驗最好的模式,但一定不是成本最低的模式。當產品足夠好,體驗足夠好,消費者願意為此付出較高的溢價,問題不大。一旦這種高價值認可消失,蘋果的模式會較快的崩潰,被社會平均成本更低的模式取代。

Amazon也是這樣的模式。我自己在Amazon上面買東西,就是因為它提供了一致的品質,可以期待的送達,以及我知道出了問題該找誰,但同樣的問題是,這種模式的成本過高。雖然Amazon比起實體商店還依然有巨大的優勢,就好似蘋果的產品之於諾基亞一樣,但一旦出現競爭對手,勝面不大。至於這個競爭對手,顯然不應該是eBay。eBay離開自己C2C的本源,而轉而用PowerSeller模式和Amazon競爭,是它自己的戰略問題,這是另外一個好大的話題。

總之,公司是一個特例,特定的管理,特定的創新,或者特定的爛戰略,都會影響公司的表現。而模式是相對穩定的。模式絕不可以用來預測公司,甚至不具備參考意義,公司本身的獨特性完全壓過模式的作用。Amazon和蘋果就是模式不好,但是公司執行超凡的好的例子。因為公司的好或者壞,來談論模式,就有失偏頗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695

最優策略是動態的----《自私的基因》讀後感(長文) 鄧元傑

http://xueqiu.com/1069456225/25514072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1941- )寫的《自私的基因》(中信出版社2012年9月版,盧允中等譯)讓我充分認識到博弈策略的動態性。或者說,根本沒有所謂的最優策略,競爭雙方(或多方)在不斷改變策略的過程中進化,誰跟不上形勢,誰就被淘汰。

  舉個例子。比如一隻動物(比如鹿)要到水邊喝水,水是不能不喝的,但水裡有可以吃掉它的危險動物(比如鱷魚)。此時這只動物該怎麼辦?

  一個策略是:儘量忍住不喝,到渴極了的時候再到水邊猛喝一通。但這樣一次可能喝很長時間的水,給了鱷魚可乘之機。所以可以考慮另一個策略:不斷頻繁、快速地奔向水邊,喝一口趕緊再跑回來,減少每次喝水的時間。這兩種策略到底哪種更好?

  不知道。因為這要看競爭對手(水裡的危險動物)採用什麼策略了。如果對手反應敏捷,或許一次喝一口是不錯的策略,但如果對手反應遲緩,容易發現,那麼一次喝足,或許也是不錯的策略。而水中的危險動物,也在根據喝水動物的策略調整自己的策略,否則早就被進化淘汰了。所以雙方的策略都是不斷調整的,要根據對方(甚至第三方、第四方)的情況,不斷改變自己的策略。

  實際上,單個個體很難改變策略,改變了也沒什麼大用,改變策略的是基因。或者說,在不斷吃與被吃、勝利與失敗的過程中,有某一方面特長的基因的個體生存下來的,它們繁衍出更多的後代,而沒有特長的基因的個體,後代越來越少,最後被淘汰。客觀地看,物種發生了進化。

  但是,物種進化的一個趨勢是恆定不變的,就是(動物的)反應越來越快,速度越來越快,頭腦越來越聰明,視覺、聽覺越來越發達,身體的適應性越來越強。因為物種是彼此促進的,你反應慢、跑得慢,在複雜的環境下不能很好地權衡,做出正確的抉擇,就會被吃掉,或者吃不到別的物種,於是就被淘汰。我見過很多聰明動物的例子,它們的反應讓我震驚。當然這已經超出本書之外了,不再展開。

  人,當然是擁有無與倫比的大腦,所以才在各種生物中脫穎而出。

  各種策略的優勝劣汰、動態平衡、彼此相生相剋,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假如某個物種中的動物,只具有兩種性格之一:鷹派和鴿派。請注意它們表面上都一樣,但性格或者是鷹派,或者是鴿派。一旦同一物種相遇發生戰鬥(比如爭奪食物或配偶),鷹派一定要戰鬥到底,不是打死或打敗對方,就是被對方打死。鷹派是從來不會退卻的。而鴿派從來不打,所以當鴿派遇到鷹派,如果發生衝突,鴿派會立即退卻,讓鷹派獲得勝利,以保全自己的生命。

  很顯然,鴿派之間是不會有衝突的,鴿派碰到鷹派也不會有衝突,因為鴿派會立刻選擇逃避。而鷹派碰到鷹派,發生衝突後只能戰鬥,知道其中一個死掉,才能解決問題。

  那麼:種群中的鷹派佔多數,還是鴿派佔多數呢?

  進化策略顯示,兩者之間會維持一個穩定的平衡。

  比如,假設初始種群都是鴿派,此時變異出一隻鷹派(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這幾乎是必然的),鷹派成了街頭霸王,可以隨意欺負鴿派,佔有異性。假設鷹派和鴿派結合,後代一半是鷹派,一派是鴿派。可以想像它會佔有更多配偶,產生更多後代,由此導致鷹派越來越多。但是,當鷹派多到一定程度,就不會繼續增加了,因為它們以後相遇的概率會不斷提高,破釜沉舟的戰鬥必然導致鷹派之間相互消耗力量。而鴿派,當減少到一定比例,就又會重新開始擴大,因為鴿派不參加戰鬥,存活的時間長,理論上也可以產生更多後代。

  相反,假設群體中一開始全是鷹派,突然變異出一隻鴿派,結果也一樣。所以,從長期看,群體中的鷹派和鴿派,必然圍繞一個比例波動。

  看到這裡,假如你在這個群體中生存,你會採取什麼策略呢?

  很顯然,如果鷹派過多,你應該做鴿派;反之,做鷹派。總之,不要和大多數人站在一起。

  寫到這裡,不知道你是不是想到股市投資了?呵呵,當大多數人買一隻股的時候,你要賣;反之則買,往往是最優策略。

  當然,物種在進化過程中,還可以產生出更狡猾的策略。比如一隻鴿派假裝鷹派,當它碰到對手時先嚇唬對方,如果對方是鴿派,就會退卻,這樣它就得逞了;如果對方是鷹派,憤而應戰,那它立刻夾著尾巴逃跑,也不會受傷。所以在鷹派、鴿派中,派生中假裝鷹派的鴿派,一開始也是很有利的。但問題是,當這種個體越來越多,假裝鷹派的鴿派相互遇到並發生衝突時,又會是什麼情況呢?顯然它們會相互威脅,但並不會真正投入戰鬥。它們的這種策略,讓真正的鷹派或鴿派看到,又會派生出什麼策略呢?

  所以,沒有固定不變的最優策略!這是我看這本書的最大感受。

  還有一個生存策略來源於囚徒困境。囚徒困境可能現在很多人都知道了,也是博弈論的基本知識,說的是兩個人,他們如果彼此合作,都可以得到不錯的利益(比如每人100分),但如果其中一個人選擇合作,而另一個人背叛,則背叛的一方可以得到相當優厚的利益(比如250分),而合作的一方成了傻瓜,利益為負(比如負50分)。但如果兩個人互相背叛,則是雙輸,比如都是負10分。那麼請問:如果你是其中一人,是選擇合作還是選擇背叛?

  這是博弈論的基礎內容,很多人都知道:如果博弈是一次性的,應該選擇背叛;如果博弈是重複博弈,應該選擇合作。

  嗯,合作總體是不錯的,但背叛的誘惑太大了。如果基於囚徒困境設計出更加複雜的博弈策略,到底誰會取勝呢?比如有這麼幾個代表性策略:

  1、「傻瓜」策略:永遠合作,永遠與人為善。

  2、絕對惡意策略:永遠選擇背叛。

  3、「一報還一報」策略:(書上翻譯成「針鋒相對」)首先選擇合作,下一次採用對方上一次的策略。也就是說,如果上一次對方背叛了我,下一次我也背叛;上一次對方和我合作,下一次我也合作。所以,這種策略的出發點是善意的,但對於惡意的背叛,選擇一報還一報。

  4、「二報還一報」策略:遭到兩次背叛,才選擇一次背叛。所以它是比「一報還一報」還要善意的策略。更善意的甚至有「三報還一報」等策略。很顯然,這個策略的目的是:「我要用我的真誠感動你,但如果你背叛我多次,我也會背叛一次,讓你知道我也是有血性的。」

  5、偶爾背叛策略:首先選擇合作,如果遇到了善意的策略(比如「n報還一報」),該策略也會一直合作,但會偶爾選擇背叛,比如十次合作中突然來一次背叛,從而獲得巨大利益。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人最可怕,因為他平時看起來很忠厚老實,但關鍵時刻會欺騙,因為對他來說,這一次博弈是最後博弈,騙完就走人。但和他相處的朋友並不知道,於是就上了當。

  6、「欺負老實人」策略:初次選擇合作或背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不斷博弈中看看對方是什麼策略。如果對方是「老實人」,比如「傻瓜」策略或「n報還一報」策略,我就選擇背叛;如果對方不好欺負,比如「一報還一報」,我就老老實實選擇合作;如果對方是絕對惡意策略,我也絕對惡意。

  7、「永不寬恕」策略:第一次選擇合作,但如果你騙我一次,我以後永遠背叛,永不寬恕。

  8、「加倍報復」策略:你騙我一次,我一定要騙你兩次,否則永遠沒完。

  當然,我們還可以設計出更多策略,但具有代表性的就以上幾種。很顯然,它們反映出我們的人性。

  它們博弈的結果,很多人都知道了:是「一報還一報」取勝,科學家們做過多次實驗,都是如此。

  事後想想,似乎很正常:因為「一報還一報」是善意的,對惡意也報以相等的懲罰。而且「一報還一報」並不記仇:如果你以後選擇合作,我還會和你繼續合作。這大概相當於「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呵呵。相比之下,「傻瓜」策略、「n報還一報」過於善良了,而「永不寬恕」和「加倍報復」策略則過於記仇了,所以在多次博弈中得分並不高。當然,多種惡意策略的得分是最低的。甚至,「永不寬恕」和「加倍報復」策略,在相當程度上也是惡意的,因為你不允許別人改過,或者懲罰措施過於激烈,導致衝突升級。

  但是別忙:難道「一報還一報」真的能永遠取勝嗎?

  並非如此。假如整個生態環境中全是善意策略,大家彼此合作,此時根本不能體現出「一報還一報」的優勢,它會和其他善意策略獲得一樣的分數。假如,假如----此時混進了一個惡意策略,這個惡意策略的分數會遠高於所有善意策略,因為它一直(或主要)靠欺騙,剝奪別人的利益。所以在善意群體中如果出現惡意策略(這幾乎是必然的,就像一群好人中總會混進壞人,或者他們的後代中必然有壞人一樣),惡意策略會繁殖得很快,相當於一小撮罪犯在一群忠厚老實者中獲得巨大利益。

  所以,當惡意策略不斷增加時,極為善意的策略,比如「傻瓜」策略、「n報還一報」策略都會被逐漸消滅(相當於忠厚老實人壞人幹掉)。此時,當事物發展到這一階段時,才能充分體現出「一報還一報」策略的優勢。也就是說,當惡意策略增加到一定程度時,「一報還一報」策略就會逐漸雄起,在群體中佔據優勢,

  假如 ---- 群體中的善意策略極少,幾乎都是極端惡意或接近極端惡意的策略,所以「一報還一報」和其他善意策略的數量極少,並且散佈在惡意策略中,那麼「一報還一報」的得分也不高。它必須突破一個「臨界點」,才會取得優勢地位。

  看到這裡,我感慨萬千。這相當於什麼呢?相當於:人類社會如果已經發展到人與人之間都是敵人的程度了,那你或者做個壞人,或者隱藏起來,找到極少數和你一樣的好人,彼此合作,才能生存下去。在幾千年文明史中,確實有極少數時期,社會就是這個樣子。

  但幸運的是,這種情況畢竟是極少數,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善必將戰勝惡,所以秉承「一報還一報」策略,與人為善,懲罰惡,但又不記仇,應該是最好的策略。

  寫得有點多了,呵呵。

  總的感覺是:《自私的基因》讓我充分認識到博弈的動態性,在很多情況下(不是多次博弈)並沒有最好的策略,要根據對方的情況進行調整。我記得《孫子兵法》中說過:「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我在《自私的基因》中,總算為它找到理論依據了,呵呵。我們玩股票,如果環境變了,情況變了,當然要調整自己的策略。這沒什麼丟人的。我們要避免的是無謂的亂變,以及毫無意義的堅持。這一切都要加強分析能力。

  所以看了這本書,讓我對股市博弈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比如:

  1、價值投資者(我指的是關注市盈率、市淨率很低、也有成長性的股票的人)的策略,在熊轉牛初期往往不好,因為此時是前期超跌股大漲,而白馬股因為是白馬,跌得不夠深,反彈自然也不會多。

  2、天天追漲停和熱點的短線投資者(或投機者),玩得好確實掙錢,但如果沒有極高的敏銳性,最好還是不要玩。總之,這是一種難以做大的策略。

  3、股市和生物界還是不一樣。生物界一般講究合群(因為群居動物佔優勢),但在群體中選擇生存策略,往往要和別人不一樣。要根據大多數人的選擇,不斷調整自己的決策,所以這是個永無休止的動態過程。炒股最好別合群。所以一種炒股策略如果用的人多了,比如都是價值投資,都買銀行股,那麼銀行股可能就很難漲起來。

  4、所以,股市投資者最好學會多種策略,當然可以以一種策略為主。長期來看,只要是穩定的策略,一種策略也行(如價值投資)。什麼是「穩定」策略?以不變應萬變,在絕大多數環境中表現都不錯的策略。

  5、最好的策略,似乎是分析板塊潛力,中線持股。吃完這塊吃那塊,幾個月或頂多一兩年就換。當然這個要求比價值投資要高,因為除了要分析個股,還要不斷評估板塊潛力,評估整體大勢,所以也更難做到。所以,價值投資確實是一種很好的、穩定的策略。

  《自私的基因》總體是一本相當優秀的書,讓我對基因支配,有了比過去深得多的理解。其實過去我也看過類似的書和文章,但這本書的內容還是極為深入,讓我獲益很大。

  但看完全書,我還是不能同意「基因是完全自私的」觀點。作者說,生命個體(比如人)有時候會表現出合作、幫助他人的行為,貌似無私,其實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滿足個人利益(物質或精神上的)。所以無私是為了自私。既然是為了自私,本質上就是自私。

  對此我想了很久,還是不能同意。因為我認為,既然生物逐步進化成了社會化動物(比如人、猴子、猩猩、獅子、狼、鬣狗、斑馬、角馬、羚羊、大象、河馬、野牛、野豬、豚鼠、老鼠、螞蟻、蜜蜂、蝙蝠、各種群居的鳥和魚……),並且社會化動物逐漸佔據優勢(我不否認老虎、豹子目前在競爭中絲毫不落下風,但總體是社會化動物佔優),這肯定說明合作已經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那麼,有利於合作的基因,似乎也應該佔據更多位置才對。在生活中,一個極端自私的人肯定不受歡迎,他/她的基因估計也很難流傳下去。

  當然,我的爭辯是膚淺的,因為作者道金斯用了大量篇幅來論證他的觀點,作者認為:合作和群居也是為了讓基因流傳下去,因為群體的力量大,所以基因本質上還是自私的。但還是不能說服我,因為現在很多群居物種,離開群體的單個個體,實際上是很難生存的,甚至無法生存。此時為了生存,群居是必不可少的,是彼此需要的。如果回到分散狀態,各個單個個體都會被更強大的物種消滅掉。所以,群居既然促進了物種的繁衍和進化,最終變成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難道就不會讓基因變得稍微無私一點?

  從更高的層次來看,道金斯堅持一元論,不夠中庸,總讓我不是太信服。但我必須承認,他的論證很有力,這本書也是一本絕對不可多得的好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216

最優策略是動態的----《自私的基因》讀後感(長文) 鄧元傑

http://xueqiu.com/1069456225/25514072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1941- )寫的《自私的基因》(中信出版社2012年9月版,盧允中等譯)讓我充分認識到博弈策略的動態性。或者說,根本沒有所謂的最優策略,競爭雙方(或多方)在不斷改變策略的過程中進化,誰跟不上形勢,誰就被淘汰。

  舉個例子。比如一隻動物(比如鹿)要到水邊喝水,水是不能不喝的,但水裡有可以吃掉它的危險動物(比如鱷魚)。此時這只動物該怎麼辦?

  一個策略是:儘量忍住不喝,到渴極了的時候再到水邊猛喝一通。但這樣一次可能喝很長時間的水,給了鱷魚可乘之機。所以可以考慮另一個策略:不斷頻繁、快速地奔向水邊,喝一口趕緊再跑回來,減少每次喝水的時間。這兩種策略到底哪種更好?

  不知道。因為這要看競爭對手(水裡的危險動物)採用什麼策略了。如果對手反應敏捷,或許一次喝一口是不錯的策略,但如果對手反應遲緩,容易發現,那麼一次喝足,或許也是不錯的策略。而水中的危險動物,也在根據喝水動物的策略調整自己的策略,否則早就被進化淘汰了。所以雙方的策略都是不斷調整的,要根據對方(甚至第三方、第四方)的情況,不斷改變自己的策略。

  實際上,單個個體很難改變策略,改變了也沒什麼大用,改變策略的是基因。或者說,在不斷吃與被吃、勝利與失敗的過程中,有某一方面特長的基因的個體生存下來的,它們繁衍出更多的後代,而沒有特長的基因的個體,後代越來越少,最後被淘汰。客觀地看,物種發生了進化。

  但是,物種進化的一個趨勢是恆定不變的,就是(動物的)反應越來越快,速度越來越快,頭腦越來越聰明,視覺、聽覺越來越發達,身體的適應性越來越強。因為物種是彼此促進的,你反應慢、跑得慢,在複雜的環境下不能很好地權衡,做出正確的抉擇,就會被吃掉,或者吃不到別的物種,於是就被淘汰。我見過很多聰明動物的例子,它們的反應讓我震驚。當然這已經超出本書之外了,不再展開。

  人,當然是擁有無與倫比的大腦,所以才在各種生物中脫穎而出。

  各種策略的優勝劣汰、動態平衡、彼此相生相剋,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假如某個物種中的動物,只具有兩種性格之一:鷹派和鴿派。請注意它們表面上都一樣,但性格或者是鷹派,或者是鴿派。一旦同一物種相遇發生戰鬥(比如爭奪食物或配偶),鷹派一定要戰鬥到底,不是打死或打敗對方,就是被對方打死。鷹派是從來不會退卻的。而鴿派從來不打,所以當鴿派遇到鷹派,如果發生衝突,鴿派會立即退卻,讓鷹派獲得勝利,以保全自己的生命。

  很顯然,鴿派之間是不會有衝突的,鴿派碰到鷹派也不會有衝突,因為鴿派會立刻選擇逃避。而鷹派碰到鷹派,發生衝突後只能戰鬥,知道其中一個死掉,才能解決問題。

  那麼:種群中的鷹派佔多數,還是鴿派佔多數呢?

  進化策略顯示,兩者之間會維持一個穩定的平衡。

  比如,假設初始種群都是鴿派,此時變異出一隻鷹派(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這幾乎是必然的),鷹派成了街頭霸王,可以隨意欺負鴿派,佔有異性。假設鷹派和鴿派結合,後代一半是鷹派,一派是鴿派。可以想像它會佔有更多配偶,產生更多後代,由此導致鷹派越來越多。但是,當鷹派多到一定程度,就不會繼續增加了,因為它們以後相遇的概率會不斷提高,破釜沉舟的戰鬥必然導致鷹派之間相互消耗力量。而鴿派,當減少到一定比例,就又會重新開始擴大,因為鴿派不參加戰鬥,存活的時間長,理論上也可以產生更多後代。

  相反,假設群體中一開始全是鷹派,突然變異出一隻鴿派,結果也一樣。所以,從長期看,群體中的鷹派和鴿派,必然圍繞一個比例波動。

  看到這裡,假如你在這個群體中生存,你會採取什麼策略呢?

  很顯然,如果鷹派過多,你應該做鴿派;反之,做鷹派。總之,不要和大多數人站在一起。

  寫到這裡,不知道你是不是想到股市投資了?呵呵,當大多數人買一隻股的時候,你要賣;反之則買,往往是最優策略。

  當然,物種在進化過程中,還可以產生出更狡猾的策略。比如一隻鴿派假裝鷹派,當它碰到對手時先嚇唬對方,如果對方是鴿派,就會退卻,這樣它就得逞了;如果對方是鷹派,憤而應戰,那它立刻夾著尾巴逃跑,也不會受傷。所以在鷹派、鴿派中,派生中假裝鷹派的鴿派,一開始也是很有利的。但問題是,當這種個體越來越多,假裝鷹派的鴿派相互遇到並發生衝突時,又會是什麼情況呢?顯然它們會相互威脅,但並不會真正投入戰鬥。它們的這種策略,讓真正的鷹派或鴿派看到,又會派生出什麼策略呢?

  所以,沒有固定不變的最優策略!這是我看這本書的最大感受。

  還有一個生存策略來源於囚徒困境。囚徒困境可能現在很多人都知道了,也是博弈論的基本知識,說的是兩個人,他們如果彼此合作,都可以得到不錯的利益(比如每人100分),但如果其中一個人選擇合作,而另一個人背叛,則背叛的一方可以得到相當優厚的利益(比如250分),而合作的一方成了傻瓜,利益為負(比如負50分)。但如果兩個人互相背叛,則是雙輸,比如都是負10分。那麼請問:如果你是其中一人,是選擇合作還是選擇背叛?

  這是博弈論的基礎內容,很多人都知道:如果博弈是一次性的,應該選擇背叛;如果博弈是重複博弈,應該選擇合作。

  嗯,合作總體是不錯的,但背叛的誘惑太大了。如果基於囚徒困境設計出更加複雜的博弈策略,到底誰會取勝呢?比如有這麼幾個代表性策略:

  1、「傻瓜」策略:永遠合作,永遠與人為善。

  2、絕對惡意策略:永遠選擇背叛。

  3、「一報還一報」策略:(書上翻譯成「針鋒相對」)首先選擇合作,下一次採用對方上一次的策略。也就是說,如果上一次對方背叛了我,下一次我也背叛;上一次對方和我合作,下一次我也合作。所以,這種策略的出發點是善意的,但對於惡意的背叛,選擇一報還一報。

  4、「二報還一報」策略:遭到兩次背叛,才選擇一次背叛。所以它是比「一報還一報」還要善意的策略。更善意的甚至有「三報還一報」等策略。很顯然,這個策略的目的是:「我要用我的真誠感動你,但如果你背叛我多次,我也會背叛一次,讓你知道我也是有血性的。」

  5、偶爾背叛策略:首先選擇合作,如果遇到了善意的策略(比如「n報還一報」),該策略也會一直合作,但會偶爾選擇背叛,比如十次合作中突然來一次背叛,從而獲得巨大利益。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人最可怕,因為他平時看起來很忠厚老實,但關鍵時刻會欺騙,因為對他來說,這一次博弈是最後博弈,騙完就走人。但和他相處的朋友並不知道,於是就上了當。

  6、「欺負老實人」策略:初次選擇合作或背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不斷博弈中看看對方是什麼策略。如果對方是「老實人」,比如「傻瓜」策略或「n報還一報」策略,我就選擇背叛;如果對方不好欺負,比如「一報還一報」,我就老老實實選擇合作;如果對方是絕對惡意策略,我也絕對惡意。

  7、「永不寬恕」策略:第一次選擇合作,但如果你騙我一次,我以後永遠背叛,永不寬恕。

  8、「加倍報復」策略:你騙我一次,我一定要騙你兩次,否則永遠沒完。

  當然,我們還可以設計出更多策略,但具有代表性的就以上幾種。很顯然,它們反映出我們的人性。

  它們博弈的結果,很多人都知道了:是「一報還一報」取勝,科學家們做過多次實驗,都是如此。

  事後想想,似乎很正常:因為「一報還一報」是善意的,對惡意也報以相等的懲罰。而且「一報還一報」並不記仇:如果你以後選擇合作,我還會和你繼續合作。這大概相當於「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呵呵。相比之下,「傻瓜」策略、「n報還一報」過於善良了,而「永不寬恕」和「加倍報復」策略則過於記仇了,所以在多次博弈中得分並不高。當然,多種惡意策略的得分是最低的。甚至,「永不寬恕」和「加倍報復」策略,在相當程度上也是惡意的,因為你不允許別人改過,或者懲罰措施過於激烈,導致衝突升級。

  但是別忙:難道「一報還一報」真的能永遠取勝嗎?

  並非如此。假如整個生態環境中全是善意策略,大家彼此合作,此時根本不能體現出「一報還一報」的優勢,它會和其他善意策略獲得一樣的分數。假如,假如----此時混進了一個惡意策略,這個惡意策略的分數會遠高於所有善意策略,因為它一直(或主要)靠欺騙,剝奪別人的利益。所以在善意群體中如果出現惡意策略(這幾乎是必然的,就像一群好人中總會混進壞人,或者他們的後代中必然有壞人一樣),惡意策略會繁殖得很快,相當於一小撮罪犯在一群忠厚老實者中獲得巨大利益。

  所以,當惡意策略不斷增加時,極為善意的策略,比如「傻瓜」策略、「n報還一報」策略都會被逐漸消滅(相當於忠厚老實人壞人幹掉)。此時,當事物發展到這一階段時,才能充分體現出「一報還一報」策略的優勢。也就是說,當惡意策略增加到一定程度時,「一報還一報」策略就會逐漸雄起,在群體中佔據優勢,

  假如 ---- 群體中的善意策略極少,幾乎都是極端惡意或接近極端惡意的策略,所以「一報還一報」和其他善意策略的數量極少,並且散佈在惡意策略中,那麼「一報還一報」的得分也不高。它必須突破一個「臨界點」,才會取得優勢地位。

  看到這裡,我感慨萬千。這相當於什麼呢?相當於:人類社會如果已經發展到人與人之間都是敵人的程度了,那你或者做個壞人,或者隱藏起來,找到極少數和你一樣的好人,彼此合作,才能生存下去。在幾千年文明史中,確實有極少數時期,社會就是這個樣子。

  但幸運的是,這種情況畢竟是極少數,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善必將戰勝惡,所以秉承「一報還一報」策略,與人為善,懲罰惡,但又不記仇,應該是最好的策略。

  寫得有點多了,呵呵。

  總的感覺是:《自私的基因》讓我充分認識到博弈的動態性,在很多情況下(不是多次博弈)並沒有最好的策略,要根據對方的情況進行調整。我記得《孫子兵法》中說過:「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我在《自私的基因》中,總算為它找到理論依據了,呵呵。我們玩股票,如果環境變了,情況變了,當然要調整自己的策略。這沒什麼丟人的。我們要避免的是無謂的亂變,以及毫無意義的堅持。這一切都要加強分析能力。

  所以看了這本書,讓我對股市博弈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比如:

  1、價值投資者(我指的是關注市盈率、市淨率很低、也有成長性的股票的人)的策略,在熊轉牛初期往往不好,因為此時是前期超跌股大漲,而白馬股因為是白馬,跌得不夠深,反彈自然也不會多。

  2、天天追漲停和熱點的短線投資者(或投機者),玩得好確實掙錢,但如果沒有極高的敏銳性,最好還是不要玩。總之,這是一種難以做大的策略。

  3、股市和生物界還是不一樣。生物界一般講究合群(因為群居動物佔優勢),但在群體中選擇生存策略,往往要和別人不一樣。要根據大多數人的選擇,不斷調整自己的決策,所以這是個永無休止的動態過程。炒股最好別合群。所以一種炒股策略如果用的人多了,比如都是價值投資,都買銀行股,那麼銀行股可能就很難漲起來。

  4、所以,股市投資者最好學會多種策略,當然可以以一種策略為主。長期來看,只要是穩定的策略,一種策略也行(如價值投資)。什麼是「穩定」策略?以不變應萬變,在絕大多數環境中表現都不錯的策略。

  5、最好的策略,似乎是分析板塊潛力,中線持股。吃完這塊吃那塊,幾個月或頂多一兩年就換。當然這個要求比價值投資要高,因為除了要分析個股,還要不斷評估板塊潛力,評估整體大勢,所以也更難做到。所以,價值投資確實是一種很好的、穩定的策略。

  《自私的基因》總體是一本相當優秀的書,讓我對基因支配,有了比過去深得多的理解。其實過去我也看過類似的書和文章,但這本書的內容還是極為深入,讓我獲益很大。

  但看完全書,我還是不能同意「基因是完全自私的」觀點。作者說,生命個體(比如人)有時候會表現出合作、幫助他人的行為,貌似無私,其實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滿足個人利益(物質或精神上的)。所以無私是為了自私。既然是為了自私,本質上就是自私。

  對此我想了很久,還是不能同意。因為我認為,既然生物逐步進化成了社會化動物(比如人、猴子、猩猩、獅子、狼、鬣狗、斑馬、角馬、羚羊、大象、河馬、野牛、野豬、豚鼠、老鼠、螞蟻、蜜蜂、蝙蝠、各種群居的鳥和魚……),並且社會化動物逐漸佔據優勢(我不否認老虎、豹子目前在競爭中絲毫不落下風,但總體是社會化動物佔優),這肯定說明合作已經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那麼,有利於合作的基因,似乎也應該佔據更多位置才對。在生活中,一個極端自私的人肯定不受歡迎,他/她的基因估計也很難流傳下去。

  當然,我的爭辯是膚淺的,因為作者道金斯用了大量篇幅來論證他的觀點,作者認為:合作和群居也是為了讓基因流傳下去,因為群體的力量大,所以基因本質上還是自私的。但還是不能說服我,因為現在很多群居物種,離開群體的單個個體,實際上是很難生存的,甚至無法生存。此時為了生存,群居是必不可少的,是彼此需要的。如果回到分散狀態,各個單個個體都會被更強大的物種消滅掉。所以,群居既然促進了物種的繁衍和進化,最終變成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難道就不會讓基因變得稍微無私一點?

  從更高的層次來看,道金斯堅持一元論,不夠中庸,總讓我不是太信服。但我必須承認,他的論證很有力,這本書也是一本絕對不可多得的好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221

耶倫的秘密武器——「最優控制」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2377

現任的美聯儲副主席耶倫在被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為伯南克接班人後,其政策思路受到普遍關注,在描繪耶倫領導下的美聯儲和伯南克時期會有何不同時,政策制定中的「最優控制」方法浮出水面,這套觀點是從去年耶倫的一系列演講中所提煉。

摩根大通的首席美國經濟學家Michael Feroli將這一觀點簡明扼要的總結為:這套方法的第一步是對經濟進行預測,然後提出寬範圍的宏觀經濟模型,以找到實現通脹和失業率與各自目標之間最小化的基金利率。

當前FOMC將長期的年度通脹目標設定為2%,失業率目標設定為6%。

在「最優控制」的前提下,美聯儲可以使用模型來計算通往目標的短期利率的最優路徑,只要失業率離目標的差距遠大於通脹,貨幣政策制定者就可以保持低利率,為調整騰出空間,儘管如此一來通脹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稍微高於目標。

耶倫在2012年11月的演講中具體闡釋了這一觀點,以下是摘要:

為了使聯邦基金利率與委員會設定的長期目標與平衡方法保持一致,我認為貨幣政策的目標是縮小通脹率和失業率與個目標之間的差距,為了使聯邦基金利率達到上述目標,我們需要計算最優路徑或者最優政策。我認為美聯儲會遵循這種最優選擇的方式。

在下圖中,藍線代表最優政策,展示了政策結果的路徑,最優政策目的是完成一種平衡公式,即實現通脹和失業率與目標之間的差距最小化,同時在2016年早期前都保持聯邦基金利率在零附近。

到2018年都將保持聯邦基金利率低於基準線,這種高度靈活的政策路徑將會使失業率更快的下滑,與此同時通脹將會在幾年內略微超過2%的目標。

耶倫「最優控制」理論的要點是美聯儲將會採取更積極的立場對抗高於目標的失業率,同時暗示短期利率將會維持更長的時間。

不少人認為這樣的政策轉變將會成為耶倫任期內最顯著的標誌。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美國經濟學家Vincent Reinhart提到,這在耶倫的思想中充當著重要的標尺。

高盛的經濟學家也將「最優控制」作為他們預測美聯儲在2016年前都不會加息的原因之一。

但耶倫本人也提到,「最優控制」的方法可能是有益的,但這些分析依賴於對特定的宏觀經濟模型的選擇以及簡單的假設,這些假設可能是非常不現實的,因此不會輕率的將這種方法過多的應用到政策制定中。

但是摩根大通的Feroli提到,在某種程度上FOMC已經採納了「最優控制」的方法。他在一份紀要中寫道:

最優控制的政策並非是耶倫的發明,每次FOMC開會是各種不同的政策選擇都會被準備在一本「藍皮書」裡,實際上至少在2005年,FOMC的藍皮書上就已經出現了制定聯邦利率的最優政策路徑,下圖便是2007年12月FOCM會議上公佈的「最優政策」。

因此將最優控制看做是耶倫的政策發明是錯誤的,只能說這是美聯儲一以貫之的政策方法。

但耶倫想推動FOMC的政策制定朝這個方向發展也有不少難度,法興的首席美國經濟學家Aneta Markowska提到,

耶倫可能會面臨FOMC內部的強大阻力,美聯儲預期美國經濟會在2016年晚些時候「全速前進」,那時候還保持零附近的利率可能帶來更高的風險,而混亂的長期通脹目標可能最終迫使美聯儲出台更激進的緊縮計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779

耶倫的秘密武器——「最優控制」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2377

現任的美聯儲副主席耶倫在被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為伯南克接班人後,其政策思路受到普遍關注,在描繪耶倫領導下的美聯儲和伯南克時期會有何不同時,政策制定中的「最優控制」方法浮出水面,這套觀點是從去年耶倫的一系列演講中所提煉。

摩根大通的首席美國經濟學家Michael Feroli將這一觀點簡明扼要的總結為:這套方法的第一步是對經濟進行預測,然後提出寬範圍的宏觀經濟模型,以找到實現通脹和失業率與各自目標之間最小化的基金利率。

當前FOMC將長期的年度通脹目標設定為2%,失業率目標設定為6%。

在「最優控制」的前提下,美聯儲可以使用模型來計算通往目標的短期利率的最優路徑,只要失業率離目標的差距遠大於通脹,貨幣政策制定者就可以保持低利率,為調整騰出空間,儘管如此一來通脹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稍微高於目標。

耶倫在2012年11月的演講中具體闡釋了這一觀點,以下是摘要:

為了使聯邦基金利率與委員會設定的長期目標與平衡方法保持一致,我認為貨幣政策的目標是縮小通脹率和失業率與個目標之間的差距,為了使聯邦基金利率達到上述目標,我們需要計算最優路徑或者最優政策。我認為美聯儲會遵循這種最優選擇的方式。

在下圖中,藍線代表最優政策,展示了政策結果的路徑,最優政策目的是完成一種平衡公式,即實現通脹和失業率與目標之間的差距最小化,同時在2016年早期前都保持聯邦基金利率在零附近。

到2018年都將保持聯邦基金利率低於基準線,這種高度靈活的政策路徑將會使失業率更快的下滑,與此同時通脹將會在幾年內略微超過2%的目標。

耶倫「最優控制」理論的要點是美聯儲將會採取更積極的立場對抗高於目標的失業率,同時暗示短期利率將會維持更長的時間。

不少人認為這樣的政策轉變將會成為耶倫任期內最顯著的標誌。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美國經濟學家Vincent Reinhart提到,這在耶倫的思想中充當著重要的標尺。

高盛的經濟學家也將「最優控制」作為他們預測美聯儲在2016年前都不會加息的原因之一。

但耶倫本人也提到,「最優控制」的方法可能是有益的,但這些分析依賴於對特定的宏觀經濟模型的選擇以及簡單的假設,這些假設可能是非常不現實的,因此不會輕率的將這種方法過多的應用到政策制定中。

但是摩根大通的Feroli提到,在某種程度上FOMC已經採納了「最優控制」的方法。他在一份紀要中寫道:

最優控制的政策並非是耶倫的發明,每次FOMC開會是各種不同的政策選擇都會被準備在一本「藍皮書」裡,實際上至少在2005年,FOMC的藍皮書上就已經出現了制定聯邦利率的最優政策路徑,下圖便是2007年12月FOCM會議上公佈的「最優政策」。

因此將最優控制看做是耶倫的政策發明是錯誤的,只能說這是美聯儲一以貫之的政策方法。

但耶倫想推動FOMC的政策制定朝這個方向發展也有不少難度,法興的首席美國經濟學家Aneta Markowska提到,

耶倫可能會面臨FOMC內部的強大阻力,美聯儲預期美國經濟會在2016年晚些時候「全速前進」,那時候還保持零附近的利率可能帶來更高的風險,而混亂的長期通脹目標可能最終迫使美聯儲出台更激進的緊縮計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895

寡頭經濟學:為何沙特的最優選擇是增產而非減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953

04

高盛認為,市場低看了沙特“不減產”的表態,稱該國可能會進一步增產。

在其最新的原油市場報告中,高盛將該市場形容為“主要產商主導型”結構,而非壟斷競爭(monopolistic competition)或完全競爭。

其言外之意基本上是原油市場為寡頭壟斷市場,存在一個主導市場的寡頭(過去數十年來都是沙特阿拉伯)。這與壟斷市場只有一個核心區別:

...當決定產量時,不僅要考慮市場需求曲線,還要把其他競爭性產商自己產出決定的應對之策考慮在內。

然而,英國《金融時報》旗下博客ftalphaville指出,原油市場面臨的現實是,沒有一個產油國可以憑一己之力滿足全球原油需求,完全壟斷也就不現實。相對於無法控制原油市場(價格),產油國們更擔心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於是,最強的產商總是缺乏動力將油價推高至可能吸引新競爭進入的水平,同時也不希望油價跌破競爭者的成本。作為邊際需求的滿足者,它的主要動力在於盡可能地保證收入穩定。

因此,高盛在報告中指出,價格應基於最強產商的邊際成本計算:

從存在剩余的需求曲線中,我們計算邊際收益曲線,並使之與主導企業的邊際成本曲線相等。使這兩個函數相等正是壟斷企業的做法,與寡頭的區別在於它不需要首先考慮其他競爭性產商的反應。待主導企業決定了供應量後,其余競爭性企業將以當前價格滿足其余的需求。

重要的是,該價格將會低於壟斷競爭但高於完全競爭市場,總供應則會大於壟斷競爭但小於完全競爭市場(Qdominant> Qmonopoly)。

不過,這一模型存在一個問題,它假設產商今天就希望實現利潤最大化。

如果主導產商比較狡猾,它可能希望通過增產(打擊短期收入)迫使競爭對手出局,以便在未來獲得壟斷性利潤。

這可能就是現在正在上演的一幕。

相較於削減產能,沙特似乎對於增加產出更有興趣。不過,對於沙特的真實處境,以及增產的傾向,市場仍然有所低估。

高盛認為,增產仍是沙特的最優選擇:

當前沙特閑置產能約150萬桶/天,而美國頁巖油產商的閑置產能約為500萬桶/天,沙特不再有把油價壓低至頁巖油成本下方的能力。削減產能將使美國頁巖油產商獲益,同時減少沙特自己的收入。

於是,在影響價格的能力減弱時,最優的做法是增加產能。正如下圖所示:

Screen-Shot-2014-10-27-at-12.58.46

(中間陰影區域:因控制閑置產能而失去的利潤)

美國頁巖油的盈虧平衡價在80-85美元之間,成為調節邊際供應的主力軍。總而言之,隨著美國頁巖油產商科技創新,原油市場的核心(動態)定價能力從主導國(沙特)傾向了它們。當然,與沙特整體作為一個產油國不同,這些零散的頁巖油產商並無單獨的定價能力。

通過“不減產”甚至增產的方式,沙特至少可以將收入穩定下來。與此同時,將控制每桶邊際收入和需求波動性的風險拋給美國的頁巖油產商。

ftalphaville指出,對於沙特來說,這也許是當前的最佳策略,然而對於所有產油國來說,這無異於將原油霸權獻給了美國政府。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805

美聯儲舊金山分行高級顧問:如何發現中國最優貨幣政策?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內部、外部的多重挑戰。近一段時期,國際外匯市場受英國“脫歐”影響出現較大波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近日央行再次重申,人民幣匯率仍在按照“前日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動”的既有機制正常運行,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市場預期平穩。

人民幣匯率正在加速向市場化轉變。在中國匯率體制下,資本流入流出有限制,如何發現最優的貨幣政策?

“中國作為一個開放經濟體,在對外政策上資本項目的管制與匯率的控制是兩個比較顯著的特點。這兩個條件下,如果有經常項目順差,央行就有被動收購外匯的壓力。用什麽來收購?發新貨幣將造成通脹壓力,不發新貨幣而進行沖銷幹預,則意味著發行國債去換外匯。”在7月3日第二屆孫冶方金融創新獎頒獎典禮上,美聯儲舊金山分行高級顧問劉錚指出。

沖銷成本VS通貨膨脹壓力

在劉錚的這篇獲得孫冶方金融創新獲獎的論文《資本項目管制下的最優貨幣政策》(《Capital Controls and Optimal Chinese Monetary Policy》,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中,作者運用DSGE模型主要研究了沖銷成本和通貨膨脹之間的關系,以及央行在約束條件下的最優貨幣政策。

劉錚指出,沖銷是要成本的。例如發一個國債,出口商拿到了美元,美元收入必須交給人民銀行,人民銀行可以發人民幣,也可以用國債去換美元,換國債是要付利息的,拿到美元之後的收入可以放到美國的國債里面或者MBS,都是正利息。

在全球經濟危機之後,發達國家全部實行非常規貨幣政策條件下,國際資產收益率大幅下降,相對來說人民幣債券的收益率利率要高於美元資產的利率。這種情況下,沖銷的成本就上來了。

沖銷成本上來之後最理性的反應就是減少沖銷,減少沖銷就會造成通脹。在危機之前,美元債券收益率高於人民幣債權收益率,央行做沖銷有利可圖,沒有成本。2007年-2009年美國金融危機期間,美元債券收益率降到了接近0的水平,人民幣債券利率在3%到5%區間,沖銷成本顯著上升。

劉錚認為,此時央行的反應是必須減少沖銷,增加貨幣發行。但又不想全部進入系統,所以在短短幾年之內,央行將準備金率從8.5%調到21.5%。盡管如此,從中國2009年通貨膨脹率從-1.5%,到2011年已經變為+6.5%。所以即使在最優貨幣政策下,當國際上主要經濟體利率下降時,依然有通貨膨脹壓力。

用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提升社會生產效率

“中國很大的特點是二元經濟體,有國企有民企,二元經濟體的融資渠道也不一樣,國企能夠更容易從銀行拿到貸款,民企大部分則是從非銀行機構(影子銀行)融資。在這種融資環境下,如果國企平均生產效率低於民企,提高準備金率其實並不完全壞。”劉錚說。

劉錚認為,在中國的二元經濟體中,國企從銀行貸款有國家擔保,銀行也願意給國企貸款。但是銀行貸款受準備金率的影響,準備金率的上升會影響銀行的貸款利率,也會影響國企的融資成本。

民企則更多從影子銀行融資,影子銀行沒有準備金率的影響,也不受限制,但是貸款風險比較大,沒有國家的保障。民企的貸款有風險溢價。

他指出,在一般的西方的模型里面,如果一個部門民企居多,這個情況下提高準備金率就是貨幣政策的收縮。但這個模型在中國並不適用,在中國國企、民企二元經濟體系的兩個部門中,提高準備金率會直接影響國企,導致國企的融資成本上升,一些國企還不起銀行貸款就會倒閉。

這時,資金流向民企和影子銀行,這對社會生產效率有一定好處,因為民企相對國企總體而言更加有效率。但是國企的倒閉需要國家去擔保,也需要用資源去清理這些倒閉的國企。

作者發現,在經濟周期波動情況下,常規貨幣政策工具即利率政策工具,對經濟周期波動的穩定,應對通貨膨脹、穩定經濟增長效果有限。但是,如果能夠將調整準備金率這個貨幣政策工具,可以更有效地分配資源、分配資本在國企和民企之間分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105

阿里組織調整,發力“五新”戰略;央行統一監管第三方支付備付金;樂視用最優資產換168億元投資|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14/160853.shtml

阿里組織調整,發力“五新”戰略;央行統一監管第三方支付備付金;樂視用最優資產換168億元投資|黑馬早報
i黑馬 i黑馬

阿里組織調整,發力“五新”戰略;央行統一監管第三方支付備付金;樂視用最優資產換168億元投資|黑馬早報

三星已查明Note 7起火原因

1、支付寶宣布今年集5福新玩法

1月13日,支付寶宣布今年春節紅包的新玩法。雖然依舊是集五福,但是今年新誕生的“萬能福”可以隨意變身成五福中的任何一個。還出現了一個順手牽羊的卡片,可以隨機從朋友那里抽取一張福卡。當然,這張卡也會留在朋友那里,繼續“坑”別人。和去年不同,今年的五福比例均等。最後分紅包的方式也變成了隨機分配,紅包金額從2塊到666塊不等,總金額高達兩億。

@哼哼哈嘿:該刪點損友了,不然都被順走了。

@LM:兩億元跟我有兩塊錢關系嗎?

2、餓了麽美團武漢街頭再鬥毆,一人送醫檢查

澎湃新聞報道1月11日14時許,武漢市武勝路凱德廣場停車場門口,美團外賣與蜂鳥專送(與武漢地區“餓了麽”合作)的工作人員在武漢市武勝路凱德廣場停車場門口發生口角後進而引發肢體沖突,警方已介入調查。經警方初步調查,實際參與動手的有兩三人,其中一人還在醫院接受檢查,具體的處理結果會根據傷者的傷情來判斷。目前,具體的沖突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閣樓上的貓:經過上一次的事件,餓了麽配備了頭盔。

@小添:大家都不易,相煎何太急。

3、希捷宣布關閉蘇州工廠

去年宣布大規模裁員的硬盤生產商希捷科技,再次傳來壞消息,該公司蘇州工廠1月10日解散。有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希捷蘇州工廠關閉的背後,則反映出了目前硬盤市場產業升級加速,以及機械硬盤的產能嚴重過剩。據了解,目前希捷中國區產能總量占全球出貨量的70%以上,2012年希捷中國區的無錫和蘇州工廠累計硬盤出貨量即已突破10億塊。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硬盤行業的巨無霸公司,依舊沒有熬過這個冬天。

@總算有空再看一看:又有不少人失業了。

@CY-P:我的硬盤就是希捷的。

4、雷軍:小米MIX已量產10萬臺,國產機與蘋果的差距在減小

騰訊科技訊1月13日,小米公司創始人及CEO雷軍在參加極客公園2017年GIF大會時透露了小米MIX手機目前的產量在10萬臺左右,並表示這是一次“有錢任性”的嘗試,並提到全面屏是手機未來的一種趨勢。

而小米MIX在初次亮相時,也完全蓋過了本應該是主角的小米NOTE 2的風頭。雷軍稱這是因為大家用了十年手機以後,覺得手機的同質化很嚴重,雖然小米NOTE2在性能和配置上也是一款很好的手機,但還是缺乏新意,而MIX勝在差異化。提起大家對iPhone8各種猜想,雷軍表示,以今天的智能手機的競爭,蘋果想產生跨越性的差距是很難的,所以新的iPhone不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你好明天:比起這個我更想看他在年會上表演的鬼步舞

5、阿里組織結構升級,瞄準“五新”戰略

騰訊科技訊1月13日消息,阿里巴巴集團宣布組織結構全面升級,全面擁抱“五新”(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術和新能源)戰略。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全員公開信中宣布:任命剛卸任菜鳥網絡CEO的童文紅為阿里巴巴集團CPO(首席人力官)兼任菜鳥網絡董事長,萬霖出任菜鳥網絡總裁;任命蔣芳擔任張勇的國際業務特別助理兼阿里巴巴集團副首席人力官;吳敏芝和戴珊工作輪崗,吳敏芝任阿里巴巴集團CCO(首席客戶官),戴珊任B2B事業群業務總裁;阿里巴巴集團CTO(首席技術官)張建鋒兼任阿里雲CTO,同時雲OS事業群進入阿里雲事業群,由胡曉明負責;王帥作為阿里巴巴集團公關市場委員會主席,同時擔任集團公共關系團隊負責人。

6、樂視公告稱獲得融創中國等168億元投資

1月13日晚,樂視網發布公告稱,樂視網、樂視影業、樂視致新與戰略投資者(嘉睿匯鑫,融創中國實際控制)以及其他投資人達成協議,共獲得168億元投資,其中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合計將獲得資金約71億元,並約定在相關協議簽署後5個工作日內支付總交易價款中的60.41億元。

公告稱,賈躍亭先生轉 讓樂視網股份(涉及金額60.41億元)、樂視致新引入戰略投資者(通過老股轉 讓和增資擴股方式,涉及金額79.5億元)、樂視控股轉讓樂視影業股權(涉及金 額10.5億元)三個部分。此外,在本次交易推進過程中,樂視致新向其他投資人 股權融資18.3億元。

@hollow:賈老板運氣不錯。

7、共享電單車在深圳尚未鋪開就被監管部門要求回收

新華社深圳1月13日報道,近日400輛投放在深圳的“7號電單車”尚未鋪開,就因違反當地法規被要求全部回收。深圳對電單車實施限制通行管理措施,目前絕大部分區域的大多數主次幹道已經限行。按照深圳經濟特區交通安全處罰條例,騎行在限行道路上的市民將受到扣留車輛、並處2000元罰款的處罰。記者調查發現,“7號電單車”只是眾多試水共享電單車企業中的一個,目前還有多家企業在搶灘共享電單車市場。

@夏目:說實話,我也想騎電單車。每天下班那麽累,誰還想蹬車?

8、支付寶、微信回應央行正式集中存管第三方支付備付金

據央視財經報道,1月13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一項支付新規,第三方支付機構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客戶備付金將統一交存至指定賬戶,由央行監管,支付機構不得挪用、占用。稍晚些時候,支付寶發文回應將堅決擁護此次新規。微信也發文會用稱會積極落實。

9、證監會核發10家企業IPO批文

1月13日,證監會按法定程序核準了10家企業的首發申請,其中:上交所5家(杭州新坐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正時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山歐派門業股份有限公司、茶花現代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天洋熱熔粘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中小板1家(高斯貝爾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4家(北京思特奇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揚州晨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匯納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將有杭州新坐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天洋熱熔粘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思特奇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直接定價發行。

10、中成藥發布新規:風油精不叫“精”

新年伊始,中成藥迎來“改名大戰”!日前國家食藥監總局印發的《中成藥通用名稱命名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引起業界很大關註,其指出,中成藥不應采用“寶”“靈”“精”“強力”“速效”等誇大用詞,“禦制”“秘制”等溢美之詞也被列入了中成藥名字“黑名單”,或有萬余種產品面臨洗牌。

@再說:想起來《古劍奇譚》里的那一個成人的板藍根.....

11、谷歌推圖片壓縮黑科技

IT之家1月13日消息 為了節省寶貴的帶寬,谷歌最近將力推一種名為RASIR的全新圖像壓縮技術,效果堪稱黑科技。官方號稱能將體積減少75%,但畫質基本不減。RASIR的全稱為“快速且精準的超級圖像分辨率”,它可以從高分辨圖像中進行學習,在低分辨圖像中根據學到的算法來模擬補回額外的細節,創建出比原圖更省流量的複制版圖片,同時還能保證畫質基本不減。谷歌官方稱,得益於RASIR技術,每張圖片可節省75%帶寬,該技術將優先在Google+上使用,每周可以處理大概10億張圖片。

@小冉:這個我喜歡

12、任天堂新一代遊戲主機SWITCH發布

新浪數碼訊 1月13日下午消息,任天堂正式發布新一代遊戲主機Nintendo SWITCH,售價299美元/29980日元不鎖區。將於3月3日在日本、美國、中國香港等地首發。可以切換主機/掌機兩種形態,可拆卸手柄Joy-Con同樣可以互相轉換,甚至變成倆小手柄。硬件配置方面,Nintendo SWITCH搭載6.2英寸720P分辨率屏幕,內置32GB存儲空間。采用Type-C充電接口,官方標稱續航時間可達6小時。首發遊戲有《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此外《Super Mario Odeyseey》、《火焰紋章》、《真·女神轉生》、《上古卷軸·天際》、《NBA 2K》、《FIFA》等作品也將陸續推出。

13、YouTube推Super Chat功能:用戶“打賞”主播可高亮消息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3日上午消息,YouTube今天公布了一項新功能Super Chat,幫助內容制作者在視頻直播的過程中連接粉絲。這項新功能類似Twitch的Cheering功能。用戶可以向主播付費,讓自己的消息出現在聊天消息流中。粉絲可以以明亮的彩色高亮自己的消息,並將評論固定在消息流中。

盡管YouTube的新功能與Twitch的有所不同,但目標一致:用戶通過付費去吸引關註。通過這一功能,內容制作者可以連接粉絲,同時也可以通過視頻直播獲得更多收入。

@切片:國內的直播平臺全靠主播的嘴。這樣一點也不智能。

14、三星已查明Note 7起火原因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3日下午消息,據韓國媒體news1報道,知情人士稱,三星將在今年1月23日發布Note7起火詳細原因,並於24日發布去年第四季度財報。知情人士同時表示,Note7起火事故可能與Note7上市時間提前、研發日程過於緊迫有關,導致虹膜識別等高性能應用運行時出現錯誤。

@小型號:之前不是確定了電池的原因嗎?

@佳佳:這,還要挑個日子?

16、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將向新車收費:從北京開到上海需要400元

騰訊科技訊 1月13日,據外媒報道,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提供高速充電服務,汽車充電30分鐘,續航里程可達270公里,而且使用不收費。但是,從本月15日開始,新購買特斯拉汽車的車主就不能享受這項福利了。在1月15日之後購買或者在4月15日之後提車的新車每年只可享受400kWh的免費充電額度(大約可供汽車行駛1600公里)。超出額度之後,特斯拉會象征性地向車主收取“低於競品燃油車型”的充電費用,但美國境內各州和全球各國的收費標準不盡相同。特斯拉還給出了一些常見路線的充電價格:從舊金山到洛杉磯,大約需要15美元;從洛杉磯到紐約,大約需要120美元;從北京到上海,大約需要400元人民幣。

@hollowwin:和石油比起來哪個便宜

今日思想

相比於曲面折疊屏手機的不精致和模塊化手機的續航差,我們堅信全面屏是未來五到十年的方向。

——雷軍

黑馬早報 支付寶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521

指數基金就是最優組合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zc9.html

    本人在小文《投資組合原理》(2018-02-04)中講了,投資組合能夠降低股市非系統性風險,從而提升市場投資價值。可問題是:股票繁多,怎樣組合才好呢?
    因為股票是風險資產,對其投資取決於預期收益與風險,所以投資組合的目的自然也就是:風險相等,收益最大,或者收益相同,風險最小。為此,我們不妨以市場有效性為前提(其實,市場並非完全有效的,不過長期而言還是有效的),對股票的預期收益與風險進行分析,尋找最優組合。
    小文《投資組合原理》引用概率統計方法,用數學期望表示股票預期收益率(R),用標準差表示股票風險度(σ),以此描述股票的狀態。A股有3000多只股票,每只股票的預期收益率和風險度都不一樣,但不管是單個股票,還是其中的個股組合,它們都不可能無限好(即收益無限大,同時風險無限小),於是它們都將落在有限的區域內。如圖一所示:
指數基金就是最優組合
    圖中,越靠右邊的股票,有的預期收益率越高,但風險度也越大,即高風險高收益;而越靠左邊的,預期收益率和風險度都越低,即低風險低收益。其中,優化的有效組合將落在最上面那條叫做“有效邊界”的上凸曲線上,而最優組合點一定就在其中,它將達到“風險相等,收益最大,或者收益相同,風險最小”。
    以上是根據馬科維茨(Harry M. Markowitz,美國,1990年獲得經濟學諾獎)投資組合理論推演的結論。
    小文《投資組合原理》還講到,股票與股票之間的預期收益率是呈線性關系的,組合之後的預期收益率是它們的加權或算術平均值,但它們的風險度則不呈線性關系。實際上,大多數投資者都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把一部分資金配置在無風險資產上,比如,買國債,存銀行,留現金,等等,而把另一部分資金投入到風險資產上去,比如,投資股票。這樣就等於是把無風險資產與風險資產股票進行了組合。這時,由於無風險資產的風險為0,收益率是固定的,於是它與股票的預期收益率及風險度之間也就形成了線性關系。如圖二所示:
指數基金就是最優組合
    由無風險資產之點(Rf)出發,可與有效邊界上各個組合連成直線,從而形成無風險資產與股票組合的再組合。而這條直線與有效邊界相切之點M就是最優組合點!它達到“風險相等,收益最大,或者收益相同,風險最小”的最優狀態。於是,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風險承擔能力,決定無風險資產與股票的投入比例。靠近M點,意味著股票投入比例大一些;靠近Rf點,則意味著無風險資產投入比例大一些。至於這條直線右上方超過M點的延伸部分,那是融資投資產生的狀況,而融資投資是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決策過程,這里暫不展開討論。
    對於這個最優組合點M,托賓(James Tobin,美國,1918年—2002年,1981年獲得經濟學諾獎)給予了論證與說明。
    那麽這個M點究竟是怎樣的組合呢?
    夏普(William F. Sharpe,美國,1990年獲得經濟學諾獎)運用數學方法推導得出:這個最優組合點實際上就是風險資產的市場組合點。如果是針對股票市場,它就是股市本身。這樣,最優組合投資就是投資於股市組合。所謂的股市組合,其組合中構成的成分涵蓋了所有當前交易的股票,各個成分所占比例就是每一只股票的市值占股市總值的比例。假如你有足夠多的資金,即可按照每只股票的市場權重比例進行投入。例如,如果A股票市值占市場總值是0.5%,B股票是0.4%,C股票是0.3%,D股票是0.2%……你投入的總資金就按它們所占權重比例進行配置,即A股票投入0.5%的資金,B股票投入0.4%的資金,C股票投入0.3%的資金,D股票投入0.2%……由於各種原因,作為個體投資者如此這般地投資股市組合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怎麽辦?可以選擇指數基金投資,因為指數基金就是按照這個方法,對其成分股進行跟蹤並這樣分配資金的。
    綜上所述,一言以蔽之,指數基金就是最優組合,投資指數基金也就是最優組合投資。

註:本篇小文旨在簡述“指數基金即為最優組合”的道理,省略了所有數學推理過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061

上海打造全球最優金融科技生態圈,一批國內外企業集中入駐

擁有充分金融資源的上海推出了打造全球最優金融科技生態圈計劃,包括銀行在內的眾多持牌金融機構成為積極參與者。

5月10日,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區——陸家嘴金融城發布了2.0版的金融科技“陸九條”,以扶持和推動金融科技行業的健康發展,從而進一步提升上海金融服務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形成“上海服務”的品牌效應。

包括中國銀行、中國平安、中國銀聯、螞蟻金服、瑞銀集團等,成為陸家嘴金融城的合作夥伴,多方一起共同打造“金融科技應用場景創新平臺”,以促進金融科技在支付清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智能投顧、智慧合同等領域的務實發展。

同時,陸家嘴金融城還迎來了建信金融科技、金證、中科金財、英國越蕃(World First)、英國預遠(Redington)等一批國內外知名金融科技企業機構的集中入駐。

傳統金融機構發力金融科技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技術的興起,金融業正在註入更多更新的科技元素,傳統金融加快向金融科技、智慧金融等方向轉型發展。

今年4月中旬,中國建設銀行的全資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落戶上海陸家嘴,這也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設立的第一家金融科技公司,註冊資本金16億元,由建設銀行體系內直屬的7家開發中心和1家研發中心整體轉制而來。

建信金融科技副總裁姜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金融科技正進入上半場與下半場切換的時段,上半場商業銀行更註重基礎能力,互聯網更註重場景和體驗。但下半場雙方互相融合,互聯網遇到強監管,商業銀行也對便利、風險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也因此,任凱鋒表示,金融科技領域的“獨角獸”,將出現在傳統金融機構內生出來的科技部門,以及專註服務於持牌金融機構的金融科技公司。

當前,包括杭州、深圳等地都在大力發展金融科技。但是,任凱峰說,相比北京,上海在制度環境和市場化程度上具有優勢;相比深圳、杭州,上海在金融市場環境,包括國際化的金融機構集聚、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良好的金融法治環境等具有優勢。

數據顯示,陸家嘴已是國內金融機構集聚度最高的區域之一,擁有800余家持牌金融機構,12家要素市場,國內外眾多銀行的第二總部,中國80%的外資法人銀行、中國1/3的公募私募基金、5000余家各類新興金融機構;還同時擁有3000多家法律、會計、咨詢、征信等專業服務機構,已經形成較為完備的金融服務產業鏈。可以為金融科技企業從種子階段到孵化階段,再到加速階段,最後到成熟階段和場景應用階段,提供最優質的資源和最專業的服務,讓陸家嘴成為適合金融科技企業茁壯成長的“熱帶雨林”。

中國平安集團總經理、平安信托董事長任匯川說,平安集團每年拿出1%的收入做金融科技的研發。“在過去十年里面,我們大概投入有500億做科技研發。” 任匯川表示,陸家嘴在市場、機構、人才和政策等領域所具有的優勢,為發展金融科技培育了豐厚的土壤和環境。目前平安集團已經孵化了平安壹賬通、平安好房、平安好醫生等新興金融科技公司。

瑞銀中國戰略委員會主席錢於軍表示,瑞銀已在蘇黎世、倫敦、新加坡等地建立金融科技實驗室,將在金融科技,尤其是生態系統建設方面全力推動創新。瑞銀積極參與打造陸家嘴金融城的“金融科技應用場景創新平臺”,將努力發揮瑞銀的全球影響力和資源優勢,引領金融科技的變革發展。

2.0版本“陸九條”

早在2014年底,自貿試驗區陸家嘴管理局率先發布1.0版“陸九條”,著手打造中國首個金融科技垂直領域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培育和集聚了一大批金融科技領域的優秀企業。

為進一步提升上海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實力和優勢, 剛剛推出的2.0版“陸九條”,則分別對接了金融科技企業在應用場景、孵化投資、專業服務、技術研發、風險防範、展示交流、人才服務、財政扶持、國際推廣等方面的具體訴求。

其中,2.0版“陸九條”首先提出的,就是要打造應用場景創新平臺,聯合各類持牌金融機構定期發布不同行業需要科技賦能的具體應用場景,推動金融科技企業對接金融機構的科技訴求。

“平臺發布主體初期包括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第三方支付等五類機構的十余家知名企業,中遠期將擴展至金融城所有重點金融機構。”任凱峰說。

Plug and Play中國總裁、管理合夥人徐潔平表示,將引入或發現一批中小型企業,將其與傳統金融機構所形成的應用場景對接,進而推動金融科技企業的發展,培育這個領域的獨角獸企業。

同時,陸家嘴還將在在原有1萬平方米由政府運營和5萬平方米由市場運營的金融科技園區的基礎上,謀劃金融科技產業基地。

近期,陸家嘴將開工建設4萬平方米以上體量的金融科技集聚中心,中遠期還將探索規劃並建設總體量超過十萬平方米的金融科技綜合產業園,在區域內打造較為完整的金融科技產業鏈。

此外,陸家嘴將與持牌金融機構、互聯網公司合作,建立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等公共研發平臺,采取資源互換、團購、補貼等機制,降低金融科技企業的運營成本。陸家嘴將加強與國際知名金融中心合作,促進金融科技領域的國際交流和跨境投資,推動金融專業服務業對外開放,積極引進國際知名金融科技企業。

任凱峰表示,這些服務中,除了一小部分由政府承擔,大部分由相關市場主體提供。通過這種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培育更多的金融科技“獨角獸”。(實習記者唐燕飛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8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