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生代民工”之梦:生命不是“标签”

http://www.21cbh.com/HTML/2010-5-27/1NMDAwMDE3OTM1NQ.html
5月25日凌晨,第11条年轻的生命选择在富士康公司坠楼而下。沉默多时的富士康终于选择开口,公司老总郭台铭 邀请了若干记者到厂参观,多位心理专家也应邀进入富士康进行现场会诊。与此同时,北大社会学系副教授卢晖临等九位劳动社会学学者,不日即将 分批启程赶往出事地点——富士康深圳厂区,开始针对富士康事件的第三方调查。此前两日,九位学者已经在网络发布公开信,呼吁对富士康事件给 予足够重视。那时候,看到部分舆论的调子引向关注出事员工的精神疾患缺憾时,卢晖临显得非常着急。“心理干预无疑是必要的,但这绝对不仅仅 是个案的心理异常问题,不能局限于此,需要在公司管理、包括整个国家农民工的管理和支持制度体系上,反思很多很多。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也需要进一步研 究。”“我们会跟他们打招呼,有他们支持更好,没有也还要做。”卢晖临说。自杀率之考此 前,应邀到富士康调研的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樊富珉曾表示,目前中国的自杀率大概是10万分之16左右,而富士康目前的自杀人数占40多万员工的比例约 为10万分之2、3,和大学生自杀率相差不多。富士康的自杀率仍低于全国平均自杀率,属于正常。对此,卢晖临在5月24日一次公开学术讨论 会上回应认为,这种自杀率的比较方式有待商榷。根据统计,自杀率最高者依次为农村妇女、中老年人、重病患者等群体,加上其他较低群体,才得出全国范围内的 平均率。单独来看,那么,农民工、职业青年的自杀率,显然不能简单地与全国平均率相比。“从同比角度看,应该拿这些年轻员工的自杀率,和城 市的机关国企工作以及在农村务农的同龄人相比较,才有可比性。”卢晖临说。在富士康发生第10起跳楼案件后,当地警方调查后认为,死者李某 系自己跳楼导致死亡,并称“警方在其宿舍找到李某写给亲人的遗书,遗书显示,李某感到现实与对前途的期望差距较大,再加上家庭因素等原因造成心理压力大, 对生活失去信心”。5月26日,在富士康深圳公司召开的心理问题研究专场会议上,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时勘直言,他一共调查了8家企业, 富士康的员工抗逆力水平最低。这说明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韧性较差,面对困难时心理适应和调节能力也比较弱。事实上,九位教授在公开信中并 未过多地连续多起的跳楼事件进行直接心理原因的揣测,而更看重从制度层面解决根本问题。“如果只认定为心理疾患,只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仍然不能完全解决 根本问题,因为使得他们焦虑和绝望的根本因素,有待解决。”公开信参与者之一、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潘毅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刚 性的最低工资潘毅更愿意把自杀看作是农民工对制度的无声抗争,这背后值得反思的相关问题有很多,绕不开的是企业具体 管理制度。“长期以来,我们过于牺牲一线员工的利益,将产品价格定得太低,这种利用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带来的低价竞争力,争取到生产订单之后 再将低价压力转嫁到工人头上的做法,肯定不会长久。”潘毅说。在9教授公开信中,第一条解决办法就是督促富士康调整九百元最低工资的规定, 赶紧给一线员工涨工资,让员工在法定工作时间的收入,能够满足自己的基本生存所需,而不必连续“被加班”。“即便工人加班能拿到一两千,仍 不能保证让他们在深圳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至少要提到三千左右,才是有保障的。”卢晖临直言,此次富士康暴露的问题,绝对不仅仅是其一家的问题,他承认富士 康甚至是血汗工厂中稍好的。而一些建立工时保护的公司,制度也逐渐形同虚设。潘毅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为抵制“血汗工厂”而 实行的一些员工保护制度,在企业残酷的“逐底竞争”和“精益生产方式”之前,很难实施下去。东莞一家为国外公司加工产品的企业老总就曾坦率 地告诉潘毅,“显然,按时交货比取缔超时工作更为重要。”一位受访女工也曾无奈地告诉潘毅,“你可以说我们宁愿选择长时间工作,那又有什么不对,我们是出 卖自己的劳动来赚钱。我们大老远跑来打工, 如果连自己都养活不了的话, 那就算让我们星期日休息又有什么用。”闷得发疯的员工日 常生活的类军事化、集中化也被认为是反思对象。富士康一直以这样的员工管理模式“闻名在外”。90年代曾经在深圳一家港资电子厂做全职工人的潘毅,和女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了8个月,她对农民工的厂区生活环境深有体会。很多 企业对工人的控制都是刚性和严厉的,劳动纪律中不会缺少的最多一条就是罚款。同时通过扣留证件、拖欠工资等非法手段,来抑制工人跳槽的意愿。在 这里,无论男女,无论已婚未婚,都居住在工厂宿舍,较典型的是每间房住8-12个工人甚至更多,厕所和洗漱间公用,宿舍里除了工人自己的床铺外,没有任何 可容纳个人隐私的空间。潘毅称其为“宿舍劳动体制”。即便如此,聚集在一起的工人却并不自发形成固定的工人组织,去争取员工利益。大部分劳 动者的农民身份,以及在城市候鸟式的短暂停留,使得他们很难形成自己的社区,建立紧密的感情和有效的组织。工会的作用也比较缺乏。在潘毅调 研的一些企业,工会委员会委员全部来自于管理层,而所谓的“工人代表”实际上也是组长等生产一线的管理人员。这种高流动率,也使得工人难以 形成集体谈判的力量,因而一些投诉申诉渠道形同虚设。有的企业拥有劳动争议调节委员会、投诉热线、员工与社会责任专员面谈等三个投诉渠道,也有长达三页的 申诉细则,但工人们极少注意这个制度,认为这个制度无异于装饰。“你看墙报上写着的那些电话和名字,就是热线和投诉经理们的名字,但我们从 来不打,真有意见当面说就行,为什么要下了班再打呢。”一位工人对潘毅调侃道。在这样的管理体制和生活制度之下,离乡背井的工人人情淡漠, 多数又缺乏亲人、朋友的情感支持,压抑继而产生。有与自杀者同宿舍一年的工人,竟然相互从未说过话。但户籍制度和工资待遇等诸多不公横亘在 面前,使他们进退不能。一位在东莞制衣厂工作的工人陈义宝曾经对潘毅说,厂里男男女女们都像石头一样,平时动都不动,越干得久的,越死板。“有时闷得发 疯,真想到街上逛一逛,可最后还是把冲动压制住了。工作时候不是闷得发疯,就是饿得肚子直叫。”待解的命题“是 时候对于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彻底反思了。”潘毅说。而员工选择结束生命的结果,并不令潘毅意外。上世纪90年代,她到工厂做女工进行调 研时,很多次听到同宿舍女孩阿英夜晚不自觉的梦魇和惊叫。10余年过去了,让潘毅没有想到的是,承受压力的年轻生命们,选择了更为决绝和张扬的方式——死 亡,来表达抗争。在90年代,潘毅尽管也接触到工人死亡事件,但多数源于职业病和工伤。“那个时候他们再不开心,也不会寻死,大不了在24 岁以后回家嫁人或娶妻,盖个房子,一家人和和美美。可是现在,新一代农民工是不一样的,也许他们没有经历太多父辈经历过的贫穷,他们习惯了城市的生活,他 们中的很多甚至不会种地,回去怎么生活?”“不能再以农民工的身份为借口,以平均低于第三世界的工资水平来支付他们的劳动报酬,使他们无法 在城市中安家生活,漂泊徘徊于城市与农村之间,过着无根无助、家庭分离、父母无人照顾、孩子缺乏关爱的没有尊严的生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沈原等教授 也如是呼吁。卢晖临期望逝者的血,能为农民工问题的根本解决,迎来一个契机。“国家已经出台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这次富士康的事件表 明,农民工问题,确实不能再拖了。”目前,潘毅尝试进行一些NGO的工作帮扶女工群体。她负责筹建的“女工关怀”已经存续了10余年,并长 期在深圳宝安进行女工帮扶。但由于没有更多社会力量的支持,她们的友善活动,无法拓展到更多的区域。潘毅认为,如何让打工者融入城市,成为 公民社会的新生力量,尚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当中需要政府的决心,企业的远见及支持,也需要打工者自身不断觉醒后的自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51

春运下的“新生代农民工”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1/664766.html

又到一年春运之时,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农民工又将集结成流动大军进入公众的视线,他们“回家”的肖像登上媒体首页,传达出中国人不可阻挡的回家愿望。

然而,在这貌似经年未变的景象背后,农民工的主体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据最新统计,中国目前大约有2.3亿至2.4亿农民工,80后农民工群体占一半左右,90后有4000多万人。

这些年轻的面孔使春运不再那么沉重,他们和城市中的年轻人一样,喜欢时尚、崇尚自我,他们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没有那么多的顾虑,留或者不留在城市中,都是选择。

将梦想进行到底

在上海火车站售票处,记者碰到一脸焦虑的安徽小伙子李潇,他正发愁没有买到票,无法回家,不过很快他就释然了,“就不回家了,去温州朋友家玩”。

寒冷的冬日里,发型时尚的李潇依然穿着单夹克,里面仅有一件白色的薄针织衫。他刚满21岁,属于“90后”,已经在上海打工两年了,现在在一家民企做工,一个月拿2500元。

“即使住在上海的郊区马陆,每个月光开销就是工资的一半。上海这边生活成本太高了,吃穿住用行,到处都很花钱,这点工资,根本呆不下去。”李潇抱怨道。

但当记者问他是否还会回来,李潇很坚定地说:“还会回来,我不会种田,也不愿种田,在家也没事做,大城市机会多,而且我也习惯城市生活了。”

2010年年初,国务院在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一号文件要求各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这是一个姗姗来迟的名词。新生代农民工,也被称为农民工“二代”,主要是指“80后”、“90后”农民工。他们的户口本上的户口性质一栏写着“农业”二字,却早已适应城市的生活。

与父辈相比,他们受教育水平较高,思想开放、思维活跃,不愿在农村“面朝黄土背朝 天”,即使没有把握,也是毫不犹豫地奔向城市。在他们看来,城市意 味着梦想与机会,他们开始同那些从小在城市生活的城里人一样,习惯出门就能看到钢筋水泥构筑的高大楼房,习惯了喧闹、繁华、车水马龙和不夜天。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告诉记者,上一代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目标是赚钱回家,城市生活是农村生活逻辑的延续:寻生计、挣钱在老家建房、回家娶老婆。而新生代农民工打工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融入城市,寻找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追求更完美的人生。

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组织的一次调查结果也显示,只有18.4%的80后农民工是以“出来挣钱”为主要目的。而选择“刚毕业,出来锻炼自己”、“想到外面玩玩”、“学门技术”和“在家乡没意思”的人占了大多数。

在上海安装公司做消防器材安装的黄昌燕有更长远的目标:“上一代农民工打工主要就是为了赚钱回家,我们则盼望在城市安家落户。上一代是与本村人攀比,我们这一代与城里人比。”

的确,他一个月近5000元的收入能让他在上海过得还不错,他来上海六年了,以前是在一家电子厂做,现在经熟人介绍进了安装公司。24岁的他告诉记者:“上海挺好的,熟人多,机会也多,不想回家,连老婆也要在上海找。”

但贺雪峰认为这部分幸运的新生代农民工最多只占整个群体的10%,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想融入城市,其实只是“和城市谈了个奢侈的恋爱”,年轻的时候还好,但到了该成家的时候,收入与在城市生活的基本条件相差较大,“最后结果就是虽然不甘心,但只能回去”。

但同时贺雪峰提出,“当这些新生代农民工想回去的时候,能否回得去?我们现在支付不起让他们在城市扎根实现体面生活的社会成本,那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他们‘进退自如’。”

回家:中西部崛起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决定在上海将梦想进行到底。

在上海金山守强窗帘厂打工的河南人小杨告诉记者,她准备回家了。“我们窗帘厂人手很紧,老板跟我说过完年后,一定要早点回来,最好再带几个小姐妹回来。”小杨说。

不过她跟老板直说:“我爸妈在老家已经给我找了份工作,在家附近打工他们也放心,而且现在老家工资也和上海没什么差别了。”

“招工难问题一直存在,从2009年就开始了。”浙江省宁海县恒宁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他们工厂主要做玩具装配及灯具。

“我们一直在涨工资,2008年的时候一个普工2000元左右,2009年涨到2500元,去年已经涨到3000元了,但还是招不到人,”他无奈地说,“我们这种工作,比较费眼睛,本来是有年龄限制的,18~35岁,现在我们40多岁的也要,因为实在招不到人。”

合肥市职业介绍中心副主任徐先芳这两天也为招工忙得焦头烂额,她带着32家用工需求量大且急的企业,赴阜阳参加大型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这样做是利用春节前外出务工农村劳动者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拿出重要岗位招揽人才,为春节后企业开工生产做好人才储备。”

徐先芳告诉记者,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安徽工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良机,“去年算是打基础,到处都在搞基建,修路、修厂房,明年开始企业就要入驻了,三年内安徽的用工可能会有一个井喷。”

另外,安徽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相比,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政府的支持。去年起,安徽的合肥、蚌埠、阜阳等10多个地市成立了省会城市劳务合作圈,协调解决各地市招工难问题。

随后不久,安徽省政府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意见的通知,采用各种措施,鼓励企业就近招工,农民工就近就业。

据徐先芳介绍说,在安徽很多地市,专门给农民工居住的蓝领公寓正在大规模建设中,届时将低价提供给企业,以供农民工居住。

在贺雪峰看来,农民工转移现象在近几年内还将凸显,“农民工到沿海地方打工,一年只有春节才能回家,一家人相聚时间太短,如果资本能逐渐向中西部转移,农民工既可以打工赚钱,又兼顾家庭,一举两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37

商業模式新生代(常識普及PS.首先普及給自己) 何川

http://xueqiu.com/2366184401/21863939

1. 商業模式定義:
商業模式描述了企業如何創造價值,傳遞價值和獲取價值的基本原理。

 

2. 商業模式九個基本構造塊:
CS客戶細分,VP價值主張,CH渠道通路,CR客戶關係,RS收入來源,KR核心資源,KA關鍵業務,KP重要合作,CS成本結構。

 

3. CS客戶細分:企業想要接觸和服務的不同人群和組織
大眾市場,利基市場,區隔化市場,多元化市場,多邊平台或多邊市場。

 

4. VP價值主張:為特定客戶細分創造價值的系列產品和服務
新穎,性能,定製化,「把事情做好」,設計,品牌/身份地位,價格,成本削減,風險抑制,可達性,便利性/可用性。

 

5. CH渠道通路:如何溝通,接觸其客戶細分而傳遞其價值主張
提升公司產品和服務在客戶中的認知,幫助客戶評估公司價值主張,協助客戶購買特定產品和服務,向客戶傳遞價值主張,提供售後客戶支持。

 

6. CR客戶關係:與特定客戶細分群體建立的關係類型
個人助理,專用個人助理,自助服務,自動化服務,社區,共同創作。

 

7. RS收入來源:從每個客戶群體獲取的現金收入(需要從創收中扣除成本)獲取收入的方式:資產銷售,使用收費,訂閱收費,租賃收費,授權收費,經紀收費,廣告收費。
定價機制:固定定價,動態定價。

 

8. KR核心資源:讓商業模式運轉所必須的最重要因素
實體資產,知識資產,人力資源,金融資產。

 

9. KA關鍵業務:為了確保商業模式可行,企業必須做的作重要的事情。
製造產品,問題解決,平台/網絡。

 

10.KP重要合作:讓商業模式運轉所需的供應商和合作夥伴的網絡
合作的動機:商業模式的優化和規模經紀的運用,風險和不確定性的降低,特定資源和業務的獲取。
合作的類型:非競爭者之間的戰略聯盟關係,競合(在競爭者之間的合作關係),為開發新業務而構建的合作關係,為確保可靠供應的購買方--供應商關係。

 

11.CS成本結構:運營一個商業模式所引發的所有成本
商業模式:成本驅動和價值驅動
成本結構:固定 成本,可變成本,規模經濟,範圍經濟。

 

12.這個工具類似於畫家的畫布,其中預設了9個空格,可以在上面畫上相關構造塊,來描繪現有的商業模式或設計新的商業模式。最好在大的背景上投影出來,這樣一群人可以用便利貼或馬克筆共同繪製討論商業模式的不同部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57

新生代電商:家底決定玩法

http://news.chinaventure.com.cn/47/20121017/100966.shtml

有死就有生。在2012年的電商倒閉潮背後,依然有新電商的誕生和成長。儘管電商圈生存多艱,依然有諸多勢力在覬覦這塊領地。快遞、金融、保險、電子科技、國有企業、傳統品牌,以及前赴後繼的創業者,還在不斷湧入電商行業,催生新的電商網站和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電商來自「11後」,年輕、受關注。之所以受關注,大多因為兩個因素,出身特別、玩法特別。

善融商務、交博匯、保網、社區001、科通芯城、享購網、愛買網超、惠惠網……這些背景頗為不一般,聽起來卻又陌生的電商網站,在2012年的電商轉折中,究竟是曇花一現還是開創先河?

金融軍——善融商務、交博匯

僅僅作為發卡行,建行和交行顯然都不滿足自己在電商領域的角色。兩者先後於今年6月和9月推出了電商平台「善融商務」和「交博匯」。

建行的「善融商務」分為企業商城、個人商城、房e通三大業務,B2B、B2C模式通吃。交行的「交博匯」分為商品館、收付館、企業館、金融館四塊業務,也融合了B2B和B2C模式。

其實在這兩家銀行進軍電商之前,招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等早已經開通了在線商城,一般電商能賣的商品,銀行電商都有。不過在刀光劍影的電商領域,銀行即使錢多,也很難撼動漸已成型的行業格局。

據悉,大多數銀行B2C平台客流量稀少,靠內部員工捧場。與其說是網購平台,不如說是員工超市。當然,在B2B領域,銀行電商還有很大的想像空間——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扶持依然是銀行吸引商家入駐的殺手鐧。

快遞軍——順豐優選、愛買網超

銀行們不甘於做支付,快遞們也不甘於搬箱子。順豐速運和申通快遞分別於今年6月和7月開通了B2C交易平台「順豐優選」和「愛買網超」。同為物流軍團的新電商,順豐速運和愛買網超有不少共性:

首先,兩者都選擇了照顧消費者的嘴,以食品經營為主,如順豐優選做了生鮮食品電商,愛買網超則定位為零食類商超;

其次,兩者都先從本地市場切入,順豐速運只做北京,愛買網超則只做浙江;

此外,兩者都會借用企業物流資源,降低物流成本。順豐優選除了生鮮類產品需要新建冷鏈配送體系以外,主要的配送仍然依託其原有的快遞業務網絡。愛買網超雖然自建倉庫,但物流乾線和部分中轉站是與申通共用。

不過,從上線一開始,兩家快遞的電商之路就伴隨著質疑。順豐優選的生鮮食品,對倉儲和物流有著極高的要求,成本高昂。而對申通,有業內人士質疑指出其連快遞業都沒做好,進軍電商更是沒希望。近日,億邦動力網發現,愛買網超主頁已連續十幾天無法打開。有知情人士透露,愛買網超已於9月份被申通方面關閉,僅存活了兩月。出師未捷身先死,這對電商行業的物流軍來說,無疑又是當頭一棒。

保險軍——保網、太平洋保險在線商城

保險行業做電商也不是新鮮事了。今年新誕生的主要是1月1日上線的「保網」,以及8月上線的「太平洋保險在線商城」。

此前,太平保險、中國人壽、中國平安等保險集團已經相繼推出電商平台,都以銷售自家保險為主。泛華保險服務集團旗下的「保網」則類似於保險超市,消費者可選擇多家保險公司的產品。

保險業電商另一個明顯的趨勢是移動化。保險業務員手持移動終端(手機或平板電腦)向客戶演示漸成潮流。對於有購買意向的客戶,還可以直接填寫資料,完成投保申請、信息審核、刷卡支付。

IT企業軍——享購網、科通芯城、惠惠網

對於神州數碼旗下的享購網來說,更確切的說法是重生而非新生。據悉,早在2008年,神碼就已推出電商網站享購網(www.xgou.com),主營IT、通訊、電子消費類等產品,採取用戶先在網上下單,後到代理商店舖提貨的交易方式。2012年8月27日,全新的享購網正式上線,域名也已更改為www.isgo.com,產品線明顯增加,主營電子產品、奢侈品、全球特產等精品。

由外商獨資的科通集團也已經在2011年下半年殺入電商,主要業務是B2B電子商務網站科通芯城。該網站主要借助科通集團擁有的供應商資源,面向中小型電子製造企業(包括汽車、家電、通訊等領域)銷售電子元器件。

與上述兩家企業相比,網絡科技大佬網易則主要借助自身媒體基因,以導購形式切入電商。2012年9月,網易旗下惠惠網上線。該網站整合了網易已有的有道購物搜索、網易返現、有道購物助手等網購類服務,其主要功能包括搜搜比價、返現及導購等。

傳統消費品牌軍——ooh Dear、ZARA

品牌商自建電商渠道鮮有成功案例,但這並不阻礙ooh Dear和ZARA官方商城的推出。ooh Dear是恆信鑽石投資的珠寶品牌,而恆信鑽石機構的創始人為業界知名「鑽石王老五」李厚霖。ooh Dear於2012年9月正式上線在線商城,定位「輕奢侈」,以銷售oohdear品牌以及個性化定製珠寶禮物為主。

巧的是,服裝品牌ZARA幾乎與ooh Dear同時上線網上商城。這家西班牙血統的服裝品牌網售渠道的特色在於搭配式銷售。網店沒有單獨服裝的陳列,顧客主要從模特展示的一套服裝中選擇某一件進行購買。

此外,Zara一如既往地保持的快時尚風格,不僅線上線下產品同款同價,線下實體店還將充當其網購的自提點和服務中心。

國企軍——易捷網、12306

B2C電商平台易捷網的背後,是國家隊的中石化,於2012年初推出,主打生活用品與汽車用品,既賣食用油,也賣潤滑油。另外,易捷網目前開通了7個省份的特產專區,顧客可以選擇不同的省份,購買到地區特產。中石化加油站中的易捷便利店,則直接被用作了易捷網的線下自提點。

另外,依靠中石化背景,易捷網的獨特之處在於其推出的「加油卡充值」業務,即通過網絡渠道為汽車加油卡充值。

不過,由於缺乏網絡基因,中石化這桶油在電商領域顯然不太給力。流量排名網站alexa顯示,易捷網日均PV僅為360左右。

同樣是國字號,鐵道部的電商網站要比易捷網火爆的多。其於2011年6月推出12306購票網站,緊緊把守著幾億人的「剛需」,坐地收錢。相比那些自殺式降價、喊破喉嚨營銷的民營電商,不促銷、不廣告、還需要消費者在網上排隊的12306才是最淡定的大牌。如果你在媒體上看到它的消息,那多半是它又癱瘓了。

電商經理人創業軍:大朴網、天品網、蛋生網

與上述系列電商網站不同,大朴網、天品網、蛋生網等網站背後沒有大企業撐腰。這三家電商均由電商經理人離職創業,基本相當於從零開始。

品牌折扣電商天品網於2012年8月上線,創始人為華強北在線前任COO大熊。員工大多來自淘寶、凡客、新蛋網等電子商務企業,大熊本人也曾任職於淘寶。天品網的特色在於「電商+服務商」的雙重身份。一方面以B2C模式賣貨,一方面定位品牌服務商,為打算進入電商領域的品牌商提供「全網全程」的解決方案。

家紡電商網站「大朴網」也於今年8月上線,創始人為庫巴網創始人、前CEO王治全。大朴網目前主要有床上用品、毛巾浴巾、雜貨三個類目的產品,定位高端家紡產品。在平台類電商戰鬥經驗豐富的王治全認為電商做平台已無機會,因此立志打造自有品牌,保證高利潤。

與王治全觀點相同,母嬰類電商蛋生網創始人曹輝也認為自有品牌才有出路。蛋生網恰恰也誕生於8月,創始人曹輝是純棉用品電商「全棉時代」前任CEO。團隊成員分別來自於vero moda、凡客、IBM、橡果國際、金象大藥房、騰訊等IT或服裝企業。蛋生網主營母嬰類天然紡織品,全線產品為自有品牌OCChome,主打「有機棉材質」。

概念電商軍:社區001、偶爾網

對社區001、經橋購物網、偶爾網一類的電商來說,需要單獨列為一個軍團。並非因為其出身相似,而是因為外界對其模式的關注,完全大過對其身份的關注。模式,就是他們最典型的身份。

「B2H」模式,即Business to Home(企業對家庭),主要是指電商網站聯手社區物業、周邊商家,為住戶提供的便利購物通道。目前典型的例子有北京的社區001、湖南的經橋購物網。其讓人興奮的點在於「社區即時送」。

「社區001」網於2012年年初上線,該網站所有商品來自卜蜂蓮花,消費通過社區001在線超市下單後,001會派員工到卜蜂蓮花實體店中採購商品,然後再配送到消費者家中。通過這種方式,卜蜂蓮花可以增加銷售量,而001主要的盈利點在銷售商品的返點利潤。

「娛樂競購」模式,即在網購的基礎上,增加分步式購物的環節供用戶選擇。比如在「倒數競標」中,消費者可以在一定時限內,通過參與競標購買到大約0.5折價的商品;如果參與競標卻未能獲得商品,用戶還可以通過「補差購買」(即商城會將用戶參與競標時消耗掉的費用,直接作為已支付費用,用戶只需補足該商品市價的差額,便能購得目標商品)來獲得商品。

娛樂競購模式起源於歐洲,國內典型代表為偶爾網。該網站在今年4月至6月間,相繼以不足人民幣100元的價格成交了蘋果手機、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等大量數碼商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804

看中國屌絲文化如何造就新生代富豪?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08/144790.html'
唐家三少:他的玄幻小說中的英雄既威武、又受歡迎,而且總是能成功,這是他的讀者所夢想的一切,但卻一直懷疑他們永遠也做不到這樣。這讓唐家三少成為了中國收入最高的網絡作家,也是中國那些自命為失敗者眼中的明星。

他和一大批網絡作家及表演者的成功秘訣就是讓底層消費者在虛擬世界中感覺良好。
 

網絡作家已經成為中國收入最高的作家行列。他們擁有數千萬粉絲,通常是那些住在中國較小城市的年輕人。他們會花幾塊錢在智能手機上看小說,不過加在一起這還是挺大一筆錢。這些網絡作家的超級英雄科幻小說可以令年輕人振奮,這些年輕人由於討不到好老婆或者買不起房而倍感挫折。
 

目標人群在三、四線城市的搜索引擎宜搜創始人兼首席執行長汪溪表示,中國已經邁入了移動互聯網世界,這個世界就是要滿足用戶的娛樂需求。他說,最大的增長潛力來自於小城市的用戶,他們沒有電腦,但現在卻能在手持設備上看視頻、讀書。
 

除了寫出英雄救美的故事之外,中國的網絡娛樂行業規模巨大。中國互聯網遊戲行業堪稱全球之最,今年總收入估計1000億人民幣。
 

在娛樂網站YY.com上,該公司首席財務長何震宇(Eric He)透露,一些頂尖表演者通過脫口秀或為粉絲唱歌每個月可以賺得逾人民幣100萬元。粉絲們在YY.com網站上購買虛擬商品打賞他們的明星。
 

據中國作家富豪榜創始人吳懷堯發佈的榜單顯示,張威(筆名「唐家三少」)榮登中國網絡作家富豪榜首富寶座,僅靠版稅收入就賺得人民幣2,650萬元(約合440萬美元)。
 

互聯網為年輕作家營造了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在中國從事電影製作工作的好萊塢製片人李威達(David Lee)說,在中國,年輕編劇很難有機會寫劇本,屈指可數的幾個製片人和一小部份編劇合作,控制著大部分市場份額。
 

而如今這一情形發生了轉變。中國的導演們正在互聯網上挖掘潛在的大賣作品。2013年根據同名小說改編拍攝的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就憑藉3000萬人民幣預算實現了7億元的票房。盛大文學CEO邱文友說,唐家三少《斗羅大陸》這部小說變成遊戲產品、影視作品、漫畫,一年創造的產值超過10億元人民幣。
 

在互聯網上,年輕作家的靈感能夠迅速地得到拓展和檢驗。粉絲們可以在網上聊天室裡討論劇情,提供點子並發表評論,還能在電影尚未拍攝前為其造勢。
 

在線讀者數據能幫助電影工作室、遊戲公司及出版商挖掘潛在的大賣作品並定位其目標受眾。據盛大互動娛樂有限公司控股的在線文學網站盛大文學,以超級英雄為題材的網絡小說,其90%的讀者為男性,大多數人年齡在20-29歲。
 

這些讀者自稱「屌絲」,這一俚語指那些剛畢業的年輕人,他們大多仍和父母住在一起,從事低端工作,掙不到足夠的錢去買房或者找老婆。他們大多缺錢,但有足夠的時間去幻想更好的生活。
 

網絡小說中最受歡迎的要屬「玄幻」類小說,大致意思是指超級英雄或科幻類小說。這類小說的故事背景通常設定在古代,如此一來受到政府審查的幾率要小。近日著名作家張威在上海浦東嘉裡大酒店的總統套房內接受採訪時稱,他專注於玄幻小說,因為這類小說更靈活、限制更少。目前他正忙於拍攝一部被他稱作「中國版阿凡達」的電影。
 

現年33歲的張威已經和他的讀者越行越遠。他有的是錢卻沒有時間。過去10年來他出版了大概10部小說,如今他每天仍要完成七千到八千字的工作,而且沒空休假。他表示自己喜歡收藏手錶和玉器,並補充說,他的愛好只能是那些花錢但不花時間的事情。
 

這些成功的創業者背後是一個龐大的商業機器。作家往往會與在線網站簽訂合同,網站會宣傳其作品。這些網絡紅人與專業演員沒有區別。宜搜CEO汪溪說,他們在秀場裡就是個屌絲,但他們出去後就開豪華車,住五星級酒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342

礦工之子黃國昌 卸不下盔甲的戰神 國會新角》新生代政治明星 民進黨也要讓他三分

2016-01-25  TWM

黃國昌身上,承載著各種極端的價值投射,許多人奉他為楷模,也有人視他如寇讎。 這次立委選戰,他憑著強大的個人魅力,帶領時代力量成為國會第三大黨,成功達成預設戰略目標。 無論你對他是愛或恨,都不得不佩服這位「學運戰神」的堅強意志。

很少有立委候選人的選戰,打得像黃國昌一樣忙碌。身兼時代力量執行黨主席的他,一邊得顧好自己參選的北海岸選區,同時還肩負替不分區立委候選人拉票的重 任;除此之外,他還不辭辛勞地四處替友黨候選人站台,從「 台灣頭」 的基隆到「 台灣尾」 的屏東,都看得見黃國昌抬轎的身影。

選舉期間,他陸續接受《 華盛頓郵報》 、《 NHK》 、《 BBC》 等國際媒體採訪,《 CNN》 主播甚至在選前之夜以連線直播方式,對他做了近五分鐘的現場訪問。除了蔡英文以外,沒有其他候選人能獲得同等的關注。

「黃國昌就是新生代的政治明星,所以當初他可能參選的區域,民進黨都虛位以待,就算基層反彈,也硬是拖著不提名,只為和他合作。」一位民進黨決策人士選前就斷言黃國昌勝算極高。

不愛稱號

他,人生目標並非設定從政選舉結果,這位太陽花運動占領立法院期間被網友封為「戰神」的法律學者,果然以一萬兩千票差距,擊敗資深立委李慶華。但被問到, 對於「學運偶像」、「政治明星」這類稱號的看法時,黃國昌臉色一沉,雙手抱胸說:「我不太喜歡這樣子的稱呼,因為從政不是我設定的人生目標。」他停頓了幾 秒鐘,又說了一遍幾乎同樣的話。

當選立委第三天,黃國昌依舊在狹小的競選總部忙到深夜,只是身上穿的,已經從拜票用的時代力量黃夾克,變成了HUGO BOSS的細條紋西裝。他一身體面裝扮,嵌進身後油漆斑駁脫落的白牆背景,有種後現代的不協調美感。

參選立委也是如此。

過去總是在公聽會上強勢發言、或在街頭慷慨雄辯的黃國昌,為了融入人群,大清早就站在人潮聚集的街口,對四面八方的選民懇託;時而換上慢跑鞋走進傳統市場,用不流利的台語和銀髮長輩對話,起先看了不習慣,久了也見怪不怪。

「我現在的生活,不確定能用複雜形容,只是質量不一樣,我從發表者變成傾聽者。老實講,我不善與人接觸,大部分人覺得我不容易親近、孤傲又跩;但我不這樣 覺得,所以常反省為什麼給人這種感覺。」黃國昌說話節奏不快,每句話之間,常瞇著眼睛思索許久;但話一出口,總是條理分明,像是要寫在試卷上的答案。

無往不利

他,習慣凡事按照計畫進行面對考試,黃國昌一路無往不利,建中、台大法律、大四畢業就通過律師高考及司法官特考、赴美取得康乃爾大學法學博士。進入中研院後,即使花了許多心力從事社運,他仍舊只花八年,就獲得一張終身聘書。

「我必須承認,我的人生滿順的,從來沒有什麼考試沒考過,或想升等沒通過,我應該感恩。」黃國昌說。

這位學術界的優等生,出身勤勉的藍領家庭。黃國昌的父親,國小畢業就下田工作,後來陸續做過礦工與染布工人,以勞力提供家人穩定生計,卻因替老闆擔保遭惡意倒帳,欠下一身債務。

也許是早年的不安逸,讓黃國昌習慣為人生設定一個又一個待辦事項,一切按照計畫進行。即使二○一二年起,因領導反媒體壟斷運動遭媒體鋪天蓋地攻擊,黃國昌也能找到鼓勵青年參政、打破既有政商媒結構的高難度目標。

但包覆在堅硬戰神盔甲下的,終究是平凡的血肉之軀,從微小的縫隙間,還是看得見黃國昌刻意隱藏的脆弱。

「有一段時間,我被狗仔跟監,記者每天到我家按門鈴找人。我父親是老實人,什麼都不知道,卻不斷被騷擾而恐慌,必須用最高劑量的安眠藥才睡得著;但他只是 勸我:『做好自己,不要因為看不慣什麼就得罪人。』」黃國昌說,「從美國回來,父親住進加護病房,但狗仔還是一天到晚跟著我,那是我生活最痛苦的時候。」

毀譽參半

他,成了不同意識形態駁火戰場反媒體壟斷後,「 黃國昌」 三個字,就成了不同意識形態駁火的戰場;媒體對他的報導毀譽兩極,妖魔化者有之,卻也不乏歌頌造神之作。無論你在這波價值衝撞中,站在保守或激進的一端,黃國昌都可以是代表性的象徵符號。

「明星」、「偶像」、「煽動者」、「投機分子」……,各種正反標籤,再也離不開黃國昌,他接不接受,從來不是重點。

太陽花學運後,黃國昌乘勢發起不同政治團體,最後加入時代力量。儘管他一再宣稱參選立委意願不高,卻又沒把話說死,「黃國昌在哪裡選」,一時成了最熱門的 政治話題。「我加入時代力量是希望化解壓力,讓夥伴不要散掉,但入黨記者會上,沒人關心我為什麼入黨,只想問我在哪裡選。」黃國昌一口氣說完,又嘆了一口 氣。

之後,有媒體報導他決定在故鄉新北汐止參選,被他斥為「胡說八道」;有意投入同選區的民進黨議員沈發惠等得心急,忍不住在臉書上透露,「黃國昌即將以華麗的出場參選」,也被他委婉否認。

說了好多次不選,黃國昌終究還是在一五年七月二十七日宣布辭去中研院職務投入立委選戰;他的出場姿態並不特別華麗,卻像背著沉重的偶像包袱。

「他對出來參選,猶豫了很久;但既然決定要做,步伐就非常明快、戰鬥力十足。」時代力量立委當選人洪慈庸說。

在立委選舉中,熱愛計畫的黃國昌設定了兩項目標:讓國民黨國會無法過半、讓時代力量進軍國會。

為達成目標,他與民進黨協調選區、和蔡英文共同競選。務實的策略,卻也讓時代力量被質疑是「民進黨側翼」。

「說我們是側翼,根據是什麼?因為支持蔡英文?但三個人要我選,我當然支持蔡英文,end of story(話就說完了),難道我要不支持她顯示清高嗎?」黃國昌有些激動:「如果我們是側翼,為什麼民進黨台南、高雄不分幾席讓時力選?你看我這裡名義 上和蔡英文聯合競選,但我沒從她那裡拿過一毛錢。」

策略務實

他,設定目標使命必達「時代力量進入國會之後,怎麼與民進黨做出區隔?」記者問他。

「民主社會有合作有競爭,如果其他政黨抱持相同價值就一起合作。例如﹃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民進黨如果支持當初有共識的民間版,我不可能為反對而反對。」他說。

「你堅決反對柯建銘搞密室協商,未來進入立法院,怎麼和他互動?」記者問。

「我反對的是國會以協商為中心,有人批評這是完全不妥協,根本禁不起邏輯檢驗。我希望國會把法案與預算案的審查權力交還給委員會或院會討論,黨團協商盡量處理程序性事項,不是說連明天開什麼會也要辯論決定。」他回答。

一系列快問快答,好像挑起了戰神的情緒,只好趕緊岔開話題,問他開票當天心情,試圖揮去淡淡的硝煙味。

「那天我就坐在這裡看電視,票才開到一半,同仁就一直催我下樓發表當選感言,但我覺得憑什麼自行宣布,如果最後輸了怎麼辦?最後是李慶華先宣布敗選,我才 宣布。」黃國昌又陷入了思索,「老實講,那天幾乎沒有高興的情緒,腦中閃過的都是接下來要做什麼。不只我一個人,還有整個黨。」「難道從來沒有事情告一段 落,想讓自己完全放空的時候嗎?」「畢業那年,我同時考上律師和司法官,照理說,是很快樂的事情,但我只快樂了一天。我基本上是被工作淹沒的人,我太太沒 辦法接受,常問我這樣活著有什麼意義、會快樂嗎?我倒覺得滿有意思的。」他仰起頭,撥了一下頭髮。

採訪結束,時間接近深夜十一點,競選總部已人去樓空,黃國昌一個人站在門口等車,背脊依舊挺直,雙手插進褲袋;拉開車門時,他舉起另一隻手向眾人微笑道別。直到離去前,都不肯卸下他的盔甲,或是包袱。

撰文 / 鄭閔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491

第一個新生代小組成立側記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gkm.html

第一個新生代小組成立側記
 
今天下午,本人作為特邀專家,前去杭州參加了浙江大學時代浙商舉辦的“新生代小組創組論壇——財富的傳承與創造主題私董會”。這也許是全國第一個新生代小組。本次創組也是時代浙商專門為“創二代”開設學習班的一個準備會議。與會“創二代”企業家學員有20來名,他們都是80後,來自各行各業。
會議有三大議程:
一、由浙江大學做客教授蔡驊老師作主題演講《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二代》,內容要點:
1、找到創業驅動點:要把“二代”當作自己的“一代”,沒有責任和激情就沒有動力。
2、只要做企業,創新是永久的。
3、二輪驅動:時代變了,須要一手抓實業,一手抓金融。
二、全體學員與嘉賓在陳小永老師主持下,開展了一堂私董會“頭腦風暴”體驗課。
私董會的作用是,群策群力解決某些問題,共同提高。規程大致分6步:選題——提問——澄清——解析——建議——心得。如下圖所示:
 

第一個新生代小組成立側記

 
其實,私董會這種“頭腦風暴”不只是一個討論與解決問題的規程,更是一種積極思考與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三、沈松華院長寄語:
1、和有思想的人一起學創業,學金融。
2、向年輕人學習,向董事長學習如何做董事長。
 
 時代精英新生代,我來了!
第一個新生代小組成立側記
 
若有朋友想要更多地了解時代浙商的情況,可直接與吳小紅老師聯系:
第一個新生代小組成立側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034

瑞士寶盛馬修斯:科技大發展 歐洲新生代轉戰美國

科技正在成為影響社會的生產力,自2000年科技行業大爆發至今,美國的失業率持續低於歐元區。目前美國失業率為4.3%,而歐元區失業率為9.4%,是美國的一倍有余。貝萊德統計的數據顯示,在1996年,存儲1GB數據成本是1000美元,而目2016年後成本幾乎縮減至0.02美元,因此科技帶來通縮效應,使通脹保持在低位。

瑞士寶盛銀行亞洲區研究部主管馬修斯(Mark Matthews)對記者表示,意大利、西班牙、芬蘭等歐洲諸國都是高賦稅國,最高收入層次的人群稅率基本在60%到80%。高賦稅和行業缺乏活力促使很多富有才華和創業精神的年輕人選擇去美國發展。

據Barron’s數據顯示,金融股市值在明晟歐洲的指數中占據最大權重,為21%,信息技術僅占5.7%。和諾華制藥。在明晟歐洲指數權重排名靠前的公司是雀巢、羅氏控股。而在美國,標普500指數被科技股壟斷,在行業權重細分中,信息技術市值排第一位占比22.7%,而金融排名第二占比14.2%。其中,前幾大科技巨頭的權重占比頗高,蘋果公司占比3.93%、谷歌母公司Alphabet占比2.72%,微軟占比2.59%,亞馬遜占比1.83%,臉書占比1.72%。

Alexa.com追蹤上百萬互聯網用戶比溝通及全球和各國訪問量最大的網站名單顯示,在世界上大部分國家,谷歌一如預期成為最受歡迎的網站。值得註意的是,雖然數據顯示阿爾及尼亞和哈薩克斯坦最喜歡網站的則是Youtube,也是隸屬於谷歌母公司Alphbet旗下,目前谷歌搜索引擎的市場占有率為96%。

據美銀美林統計,2015年全球數據流量為每月72.5Exabytes,2016年達到每月88.7 Exabytes,因此美銀美林預測,至2020年全球數據流量年複合增長率將高達22%,屆時與互聯網連接的設備數量將增長至全球人口的三倍以上,且大部分(82%)的互聯網流量將來自視頻。

馬修斯表示,未來幾大科技巨頭將繼續成為主導科技發展的核心力量。根據福布斯雜誌統計的公司品牌價值排行表,截至2017年5月,排名前六的公司中有五家是科技公司,分別是蘋果、谷歌、微軟、臉書、可口可樂和亞馬遜。不僅如此,排行榜顯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品牌近半數為科技公司,而超過四分之三的品牌是美國公司。

其中,在零售商的收入之爭中,亞馬遜收入扶搖直上,而梅西百貨、科爾是百貨、狄樂百貨等傳統百貨都處於掙紮泥濘的狀態。瑞士信貸統計的數據表明,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美國共有6163家零售商店關門,而2017年初至今,約有3600家美國商店關門。由於電商和折扣連鎖業態的興起,分析師預測到2017年12月將有近9000家零售店關門,到2022年將有20%至25%的商店關門。馬修斯認為,2008年可以歸責於金融危機,而今年並未有經濟危機出現,因此零售店形式嚴峻,亞馬遜之所以可以脫穎而出,與其強大的科技公司背景息息相關。“未來谷歌或者是亞馬遜或者是網飛公司即便被拆分成為一些小公司,這些小公司仍然是成長性最好的公司。”

今年以來,美股價格不斷上行呈突破趨勢,科技股科技股受到資金追捧,成為推動美股價格整體上漲的中堅力量,市場也不斷出現質疑之聲,提出美股估值已經過高的質疑。馬修斯則表示,可以從兩個維度考慮股價是否過高的問題。“若從股價自身的發展歷史角度來看,十年平均市盈率倍數大約在32倍,長期平均值是17倍,所以相對而言股票比較貴。然而,與債券價格作比較卻卻並不昂貴。”

基於短期債券的收益率在上漲,而長期的債券收益率則在下行區間中,馬修斯表示:“三年以後才會出現經濟衰退,之前一輪牛市已經經歷了八年時間,再加上三年就是十一年的牛市。”馬修斯補充稱,2000年時政府的債券和企業債券的表現都高於股票表現,但是如今已經出現反轉,股票收益率高於債券收益率。

貝萊德認為,市場一直在擔憂美股估值不斷走高,牛市何時將轉向。但目前全球經濟增長仍在持續,因此短期內看不到任何經濟衰退或者金融危機的風險。考慮到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在未來五年仍將保持在4%左右的低位,這意味著美股的高估值有望持續。

無獨有偶,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此前曾表示,經濟目前沒有泡沫。其認為,如果利率快速上升,股價就會看起來特別高。“美國經濟的活力讓人難以置信,增長會有起伏,但美國總會再次崛起而大獲全勝。如果你不參加你認為長期看好的遊戲,原因是你認為可以挑選更好的實際進入,你就大錯特錯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329

上海挖掘科創新潛力,托舉一批新生代互聯網公司

9年前,在遠郊的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宿舍內,餓了麽創始人張旭豪和康嘉萌生出解決點外賣問題的想法,這也成為餓了麽的開始。

如今,餓了麽以95億美元被阿里巴巴與螞蟻金服收購。

作為新經濟爆發成長的結晶,在過去的十年間,上海醞釀了一批擁有互聯網基因的新型企業。其中餓了麽、大眾點評網、滬江網、洋碼頭、小紅書、B站、喜馬拉雅FM等新生代嶄露頭角。

政企聯動助力創新創業

仔細研究上海的新生代互聯網公司創業圖譜會發現,上海的新生代互聯網公司集中於消費和商業服務領域,通過互聯網新興技術的應用,以更高的效率來滿足甚至挖掘用戶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通過平臺生態的形式,搭建實體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平臺。

這是上海創業的獨特氣質文化和優勢,在特定的賽道中,他們對特定消費群體有著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而背後低調務實、耐心打磨、以慢制快的打法,在野蠻生長追求速度的互聯網創業時代更是顯得難能可貴。

雖然從數量上而言,上海的互聯網創業公司數量並非最多,但在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看來,上海創業者的成功概率更高,同時創業環境和經商氛圍也更加規範。

作為“共享經濟”領域最熱的共享單車,摩拜的首發站就選在了上海,在摩拜CEO胡瑋煒看來,上海是騎行環境友好城市,其次上海的騎行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完善,尤其是在2010年世博會召開之後,城市街頭都有市政府相關部門畫出的白線框,作為非機動車建議停放點。

共享經濟是具有一定社會門檻的合作模式,需要相應的配套設施。伴隨運營規模的持續擴大,交通資源的配置和規劃開始出現不均衡的現象,政府的支持不可或缺。

為了解決共享單車停車難、亂停放問題,包括徐匯區、寶山區、楊浦區在內的政府部門都在嘗試和共享單車企業合作,增設單車停放點,在同濟大學、中遠兩灣城小區等多地建立停車點,並將地鐵站自行車收費點對共享單車進行免費開放。

更具建設性的做法是,上海市楊浦區政府不再以購置公共自行車方式投入城市公共自行車系統,而是以第三方購買服務的形式,聘用人員在出行高峰期對摩拜單車進行投放和整理。

與此同時,恢複慢行系統也成為上海城市發展規劃中的重要內容,計劃要在2020年成為慢行交通高品質城市,到2040年成為全球慢行交通標桿城市,具體目標就是要將兩輪車和步行的分擔率維持在50%以上,慢行系統專門設施或者空間的占有率達到70%以上,即需要有隔離的自行車道達到70%以上。要求在內環線慢行設施只增不減,機動車公共通行只減不增。

釋放政府改革紅利,以市場化機制為重要手段,這些政企聯動的措施,無疑為中國模式的創新創造提供了生長空間,也為政府助力創新創業提供了新的思索和經驗。

發力核心技術創新

在上海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發展總公司的項目展示廳內,電子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設備項目占據了大多數,而此前大熱的O2O、電商等商業模式類創新項目則少之又少。

與此同時,位於上海市徐匯區的西岸藝術中心曾是上海時尚藝術演藝的集聚地,如今這里豎起了新的標簽——上海西岸國際人工智能中心,這座高達200米的建築只是上海發力人工智能的縮影之一。

如何醞釀出下一個具有全球性或區域性市場領袖地位的創新型企業,上海急謀轉型打造全球科創中心,作為最有望成為新生代互聯網公司集中地的領域,以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為代表的前沿技術創新成為核心突破點。

中國巨大的市場機會以及人才引進政策的不斷加碼,正在吸引海外高精尖人才回流。王翌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曾在美國谷歌擔任產品經理,負責計算機網絡和雲設施等工作。

希望借助技術的力量打破傳統英語教育高成本、低效性和公平性缺乏問題,2012年王翌選擇回國創業,並在複旦科技園正式註冊了自己的公司“流利說”。

公司註冊、辦公場地、孩子教育問題等都是擺在創業者面前的問題,彼時楊浦區工商部門給創業者開設了公司註冊綠色通道,為企業的融資創造了很大的便利。與此同時楊浦區還給創業者設置了相關的扶持政策,包括讓他入駐園區附近的人才公寓,給予公司辦公用房補貼等。伴隨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通過團區委的牽線搭橋,流利說在長陽創谷落地了自己新的辦公室。

如今經歷了幾年的發展,流利說已經完成C輪近億美元融資,估值近10億美元,員工數量達到1200人,在2016年7月通過推出付費項目“懂你”英語,實現了2017年營業額增長10倍,到了去年第三季度已經盈利過億。

實施更有效的人才政策,讓上海成為人才的匯集之地,上海市2016年發布《關於進一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科創人才30條”),並在此基礎上又出臺了《上海加快實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動方案》。

從完善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證,到對創新創業人才在居住證積分、居轉戶、直接落戶、子女入學、住房保障、商業養老和醫療保險、醫療保障、資助補貼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給準備前來上海、留在上海、紮根上海的創新創業人才以穩定預期。

“上海慢了有後發優勢,別人幹了一半發現不對需要重新開始幹,上海只需要重新規劃就好,因為沒幹過,沒有踩過坑,可以以最先進的解決方案來做這件事情。”出生於上海的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CEO徐立向第一財經表示。

除了和上海一些汽車廠商、互聯網金融企業合作外,商湯科技還與上海高校建立聯合實驗室。據徐立透露,商湯希望以上海為中心來拓展華東市場,入駐上海亦將水到渠成。

仔細挖掘其投資背景可以發現,投資方之一賽領資本是由上海市政府支持的國家隊背景的基金,股東方包括上海國際集團、上汽集團、寶鋼集團等。“上海作為金融中心有資本,借助金融工具可以加速。”徐立說。

在園區一些新的金融投資方式也在探索之中,例如上海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計劃將園區融資平臺與天使基金投貸聯動,與國際、國內資本投資基金合作,合資成立新型混合制孵化器項目公司。

除了資本在暗暗發力之外,人才培養和積累也是上海發力前沿科技的優勢之一。“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如果能夠吸引一批國際化人才儲備,以人才儲備為輻射,非常有利於發展人工智能。”徐立說道。此前Facebook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YannLeCun曾前往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科技大學挖掘中國高校人才,在未畢業前提前拿下AI人才。

根據職場社交平臺領英Linkedin發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數據,國內70%的AI人才集中於北京和上海,其中北京約占34.1%,上海占33.7%。在谷歌雲首席科學家李飛飛看來,上海有大量的應用場景和豐富的數據資源,前沿的理論研究和國際化的人才隊伍,這些優勢是人工智能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彭海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506

买卖宝:定位“农村新生代”的移动电子商务生意

1 : GS(14)@2010-08-29 17:23:34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827/146027.html

對小吳來說,逛街買東西真是一件不小的麻煩事,他所在的深圳寶安區龍崗鎮到市區需要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更重要的是他沒有時間,在他工作的飾品工廠,加班是家常便飯,一個月只能休息三四天。不過即便是業餘時間,按照公司規定他也很少被允許走出廠區。
   小吳的解決辦法是用手機購物。4個月前他在用手機玩遊戲的時候,偶然點中了一個叫“買賣寶”的網站,在觀察了好一段時間之後,他決定嘗試買一件T恤衫, “反正只有幾十塊,虧了也損失不大。”而兩天后,他就在工廠大門口收到了這件衣服。現在,小吳開始考慮通過“買賣寶”這個手機上的百貨商場,解決自己大部 分的購物需求,比如買手機、MP3、衣服、運動鞋,甚至是充話費。
  “去年我們銷售額在4,000多萬元,今年將超過1億元。”買賣寶網站的創立者、北京商機無限電子商務公司CEO張小瑋說,而從2006年創立以來,這家網站每年都保持著超過1倍的增長速度。
   根據艾瑞諮詢《2010年中國移動電子商務市場研究報告》,2009年中國移動電子商務在除去充值、點卡等虛擬物品之外,實物交易規模達到5.3 億元,同比增長248.7%,今年將達到22.6 億元,預計到2012 年則將有望突破350 億元。移動電子商務的爆發式增長即將來臨。
   如果你以為移動電子商務的使用者是那些手持iPhone、諾基亞N97的都市潮人,那麼你就錯了。儘管傳統電子商務網站使用者群集中於一二線大城市,但移動電子商務使用者群卻大量來自於更為廣袤的縣鄉村。張小瑋分析:“很簡單的道理,有電腦的時候人們不會選擇用手機上網,而在四線城市以下很多地方傳統互聯網覆蓋不了,但大家都擁有手機。”
  “我們的用戶60%以上出生地或者活動範圍是縣鄉村,但是務農的只有3%。”張小瑋將這個群體稱為“農村新生代”,他們的年齡大多為16-25歲,出生於農村,但卻進入工廠成為產業工人或者湧入城市成為餐館服務員、保安。6月21日,全國總工會發佈的《關於 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的研究報告》表明,全國新生代農民工大概在1億左右。“不過加上那些從事城市服務業的非農民工,總人數大概在2億-3億。”在張小瑋用戶群中,另一大塊是學生,占到20%,不過其中大學生很少,更多的是初高中生、中專生和職業學校,他們同樣集中於不發達的城市和縣鄉村。
   今年31歲的張小瑋於1997年考入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本科畢業後在本系碩博連讀,但在獲得了碩士學位之後便退學創業。最初,他以無線娛樂社區和遊戲業務切入無線互聯網行業,在和用戶的接觸中,逐漸瞭解到用戶在移動購物方面的巨大需求潛力。2006年,張小瑋與遠東集團董事長蔣錫培一拍即合,以蔣錫培 500萬元的天使投資殺入移動電子商務領域,創辦了買賣寶。
  “瞭解用戶是我們最大的核心價值。”張小瑋看來,正是用戶的巨大區別導致移動電子商務並不是淘寶或者京東商城在手機上的簡單重現。張小瑋每天會花一個小時和自己的用戶在網上聊天,每個季度做一次5,000人次的問卷調查。此外, 張小瑋的同事每年都會上演一次“無間道”,通過去用戶工作的工廠打工,瞭解他們愛穿什麼衣服,喜歡什麼樣的手機。
  農村新生代在消費習慣 上嚮往城市生活,希望享受品牌帶來的價值,但更追求性價比。小吳在買賣寶購買的第二件商品是一款金鵬牌手機,這款三百多元的手機有攝像頭、上網等功能,一樣不缺。在買賣寶的網站上,你不會找到耐克、蘭蔻、iPhone這樣的大牌,更多的是匹克、李醫生、天語、金鵬等國產中低端品牌。
  巨大 的用戶差異讓張小瑋並不太在意淘寶、當當這樣的傳統電子商務廠商進入他的領域。手機淘寶上線後,張小瑋一度鼓勵自己的用戶去使用,但其中絕大部分並沒有發生過購買行為。原因很簡單,買賣寶目標使用者銀行卡的持有率還不到50%,其中開通網上銀行的就更少,更不用說通過網銀開通支付寶了。而買賣寶有90%以上 的業務是貨到付款,由快遞公司代收費。“如果是同樣的業務流程,他們成本結構和我們一樣。”在張小瑋看來,就這方面來看淘寶並沒有超越買賣寶的成本優勢
面向一二線城市人群的傳統電子商務網站進入農村新生代市場需要跨躍不小的鴻溝,其間的產品選擇、定價原則、服務標準都不盡相同。“除了共用貨源採購 和物流以外,其他都要全部重建,就像拿管理五星級酒店的經驗來管理鄉鎮旅館絕對不會成功。”在張小瑋看來,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一年2,000多億的銷售額 只占到社會總零售額的1%,還遠沒有競爭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京東商城、當當們的重心更多是在開拓傳統電子商務上。
  不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隨著iPhone、GPhone的日益普及,移動電子商務領域正在出現越來越多的城市人口。但買賣寶並不準備針對這些人群改變自己的服務,“商業流通業本身就不可能產生通吃一切使用者的服務,有了百貨公司也還會有超市。”張小瑋說。
  但讓張小瑋擔心的挑戰來自於用戶。隨著3G應用的正式推出和iPhone等智慧手機的大規模興起,用戶的操作習慣和對手機的認知正在發生巨大的改變,例如現在用戶一般看的是WAP手機網站,未來則會更多向html、flash甚至是App store轉變。
   買賣寶在2009年已經跨越了年度盈虧平衡點,但變化的市場讓張小瑋決定在今年以更大的投入進行新技術和產品形態的儲備,甚至不惜失守盈虧平衡點。“今 年是真正的移動電子商務元年,但通常來說元年都不是最好的一年,要在兩三年以後才行。這是一個有機會做成一年幾百億銷售額的市場,現在只是在摸索期。”張 小瑋正在為兩年以後的移動電子商務大戰厲兵秣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5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