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標題臉書40個App貴賓席 台灣僅它拿下

臉書40個App貴賓席 台灣僅它拿下  
 

 

臉書(Facebook)創辦人佐伯格(Mark Zuckerberg)為將臉書即時通訊(Messenger)打造成類似Line或微信形式的社交軟體,三月二十六日,在臉書開發者大會上,公布他的秘密武器:將四十個手機應用軟體嵌入臉書即時通訊中,而其中一個相機軟體,竟來自台灣。

該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樊立勳表示,接獲臉書合作邀約是在今年開發者大會的六週前。

在美國遠比台灣紅這次直接嵌入臉書即時通

這些被點名的四十個軟體,被直接嵌入臉書即時通訊,使用者只要一個按鈕,就能從臉書連到軟體商店下載,對於開發商來說,被擁有近十四億用戶的臉書欽點,更等於拿到一張「流量保證」門票。

只是,全球至少有三百萬個手機應用軟體,要成為臉書指定的四十位合作夥伴,機率僅萬分之一。這次,Cardinal Blue能從紅海脫穎而出,靠的是過去四年來,專注在一款軟體,贏來的名聲。

只有十六名員工的Cardinal Blue,靠第一款軟體拼貼趣(Pic Collage)主打拼貼相片和貼圖,深受美國年輕人喜愛。不僅上架第一年即被蘋果(Apple)選為最佳年度App,至今更連三年蟬聯全球相機類前十名 ,比起前五名的Instagram和美圖秀秀等大型開發商來說,是台灣少見的小兵立大功創業案例。目前拼貼趣全球有八千五百萬用戶,Cardinal Blue也是台灣數一數二,在全球擁有最多下載量的開發商。

它如何征服美國?專研年輕人剪貼簿文化

不同於大部分手機應用軟體,多從台灣市場出發,這款由台灣團隊開發的拼貼相機,推出四年,其在美國的用戶數,遠高於台灣十六倍以上,成為少數海外知名度遠勝台灣的例子。

不跟其他開發商搶修圖、美肌的紅海市場,專研美國年輕人的拼貼文化,就是樊立勳成功把軟體賣紅到美國的第一步。

「(想像拼貼趣裡)它有很多桌子,不同抽屜有很多字體、照片……,譬如我朋友生日,我一張紙剪剪貼貼,做成自己喜歡的卡片……,」Cardinal Blue共同創辦人張同亨拿出從美國帶回來的拼貼簿,一面翻閱、一面解釋剪貼簿文化(scrapbooking culture)在美國有多紅。

張同亨說,在美國一些超市會提供紙張和素材,讓消費者大秀創意。而拼貼趣則是將此服務放進手機,讓使用者利用手機裡的照片和內建貼圖,得到同樣的滿足。

同樣在軟體商店被歸在「相片和影像類別」,但相較於一般提供固定模組的「組圖」相機,拼貼趣因沒有固定範本,玩法更多、創意的發揮空間更大。

全球最大情侶社交平台Between,和Cardinal Blue有過合作經驗,身為玩家的台灣區經理陳偌先觀察到,大至玩法,小至連字型、色調,都非常符合美國年輕人口味,和亞洲年輕人流行修圖、美肌功能相機,有很大的區隔。

「任何一家(開發商)都有所為和有所不為,大的公司也有一些不做,」市調機構App Annie中國區總監戴彬說,相機類軟體競爭激烈,拼貼趣找到市場上沒有的產品,就是它成功的關鍵。

根據手機應用軟體市調機構Apple Annie今年二月最新統計,「照片和影像類」在蘋果軟體商店下載排名第二,僅次於社交類,但營收排名卻只有第九。

「相機類從營收來看,它不是一個以營收為強項的一個品類,」戴彬表示,正因為競爭者多,市面上已有不少免費服務,因此,單靠賣濾鏡、貼圖等增值服務的開發商來說,得設法從其他管道賺錢。

接下來如何獲利?找品牌明星合作更有賺頭

如同大部分手機應用軟體一樣,拼貼趣靠賣貼圖和廣告為主要收入,但該軟體特色和動輒千萬以上的用戶流量,讓它嘗試走出另一項獲利模式:與品牌商合作。

去年,美國知名搖滾樂團魔力紅(Maroon 5)推出新專輯時,自掏腰包在拼貼趣辦四次拼貼比賽,一個月即有四萬人參賽。

「他們在品牌經營這部分,我覺得這是很有趣的點。」APP01網站總監鄭緯筌說。特別當賣貼圖的模式漸漸不敵競爭者的免費服務,拼貼趣這種與品牌和明星之間的合作,反而開啟另類的商業模式。

而這或許也是為什麼,還沒損益兩平的Cardinal Blue,近四年來,能陸續獲得500 Startups等共計二百七十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八千一百萬元)的投資,若以美國種子投資占股約二○%計算,目前這家小公司至少有新台幣四億元的市值。

如今,八千五百萬用戶,就是拼貼趣最寶貴的資產。為擴大規模,他們不再坐著等金主上門,而開始主動出擊,找品牌商談合作機會。

能從三百萬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成為臉書的VIP合作夥伴,是Cardinal Blue近四年來的成績單。未來,如何善用臉書的十四億會員,透過獨特商業模式,加快獲利腳步,會是它接下來的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656

手機殼賣進Apple Store 台灣僅它辦到

2015-06-22  TCW


它,是唯一把手機殼賣入蘋果商店(Apple Store)的台灣公司。

台灣時間六月九日,蘋果開發者大會(WWDC)在美國舊金山展開。太平洋另一端的台灣,有一群員工熬夜緊盯網路直播,為他們公司下一季新品做準備。

它是大阪京實業。其旗下蘋果周邊品牌OZAKI,在全球八十個國家有銷售據點。從紐約現代藝術館(MoMA)、中東杜拜塔和義大利知名連鎖百貨Coin,都可看見它的商品。

有趣的是,這家公司從賣喇叭起家,卻靠手機殼進入蘋果通路。為了進入這個通路打響品牌,他們足足花了六年摸索。

進入蘋果通路,是場跟時間與品質賽跑的競賽。

OZAKI台灣代理光隆科技行銷總監劉永濠說,蘋果的消費者喜歡嘗鮮,手機周邊的淘汰速度快,相關商品熱潮,通常三個月,最多五個月。

肯投資成本比同業高三倍在所不惜

OZAKI推一款超薄機殼,研發起跳時間卻是一年。

「(他們)一點瑕疵都不行,」為OZAKI生產手機殼的勤百揚公司總經理吳瓊書說。

吳瓊書說,一般手機殼使用的PP材料(聚丙烯,一種塑膠材質),耐受溫度最低只到攝氏五度,「如果你到(中國)北方去,你手機(殼)在室外放著,會爆裂。」

為了研發耐受零下一百二十度的材質,OZAKI嘗試了上千種不同溫度的排列組合。OZAKI總經理劉耕源的想法很簡單:「有一起(爆裂意外)就是萬一,有兩起就絕對是自己的問題,」更何況,「別人會拿看待Apple的標準來看待你。」

甚至,在使用顏料控制上,其他業者是三個色差單位上下,OZAKI堅持要縮小至一個單位,每一個顏色都要經過色牢度、溫度和壓力等參數檢測,業界可以接受一個異色點,「但他們就不行過(關),」吳瓊書笑說,生產部門常和OZAKI品管吵架。

製程的要求,讓其整體製作成本至少比同業提高兩到三倍。但其定價卻比同業高兩到三成,約從新台幣五百九十元起跳,相對有競爭力的定位,讓其可在蘋果商店生存。

但肯投資,絕非所有的答案,其他有資金的廠商同樣可介入。

OZAKI還得比同業快。

想像一下,蘋果往往是在新品推出一個月前,才會釋放新的規格,如手機的尺寸,長寬與厚度,與各個插孔的位置等。如果OZAKI做的機殼不符規格,等於是前功盡棄。

但矛盾的是,它為了求好,製作時間也是別人的一倍,要長達一年。

敢搶快新品上市三個月,銷量破萬

如何在又好又要快取得平衡,考驗著OZAKI操盤者,對蘋果產品的了解。

每年,蘋果新品還沒亮相,OZAKI的八人設計團隊,就要從各式網路消息中,揣測出最可能的方向。去年九月iPhone6上市前,市場已傳出大螢幕和非直角形狀的消息,當時他們事先設計強調保護性的「有蓋殼」,以及好替換且不傷手機的「軟殼」。

結果,新品在台灣上市三個月,就賣出了約一萬個,比照市場預估蘋果同季出貨量一百萬支,若不計重複購買人次,相當於每一百個人,就有一個人買。

不僅如此,「我們產品在開(發)時,會先去了解消費者怎麼使用它,」OZAKI全球市場部副總經理江宜君說。

懂觀察把顧客的難題,變成新產品

她和員工時常站在蘋果周邊商品的銷售通路觀摩。她發現,顧客只要手拿iPad保護套,第一個反應都是問:「這個怎麼折?」「怎麼讓它(iPad)立起 來?」原來,眾多廠商開發出功能齊全的產品,但使用者卻不會用。三個月後,OZAKI立即推出不用學,直覺就能使用的保護套。

另一個例子發生在二○一○年,當時iPhone4上市,OZAKI卻為這個螢幕只有三.五吋的手機,設計一款「可插筆的皮套」。很多人都說,「iPad那 麼大才會用觸控筆,iPhone螢幕那麼小,怎麼寫?」結果證實,市場上就有一群做彩繪指甲的女性消費者,有此需求。

嚴格說來,OZAKI所做的並非大池塘的生意。該公司也想過把同樣模式,套用在製作三星手機的周邊商品,但卻難以負荷當時三星的機海策略,「(它)如果一年給你出三、五支手機,你就瘋了……,」劉耕源笑說。

這讓OZAKI只能專注在蘋果的生意上,我們可以說這是它的限制,因為若蘋果敗,它們也將遭殃。

但是換個角度想,這也逼得他們必須更精準的磨出自己的優勢,才能夠在每一年蘋果公布新品的黃金期裡,總是一發即中。

【延伸閱讀】賣進全球80國,歐洲營收最高—OZAKI各區2014年營收

˙歐洲:1.7億元(新台幣)˙亞洲:1.2億元(新台幣)˙美洲:1.0億元(新台幣)˙中東:0.7億元(新台幣)˙大洋洲:0.25億元(新台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4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