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兩岸三地:中西大不同 因念

2010-8-5  AD






 

筆者一年一度家 庭旅遊,本星期開始。從香港到新西蘭,途經新加坡,到新開的主題公園,以為13歲的小兒會讚賞這安排,豈料得來一句:「都說香港的好啊!老爸!」說真的, 從進場發覺人流少得又驚又喜,機動遊戲基本不用等候,已經做好心理準備,果然不到3個小時,家人就問下站到哪裏?對某些人來說,在新加坡少見國內同胞,和 老是投訴政府的反對派,但對於小兒來說,還是最緊要好玩!

筆者白天遊玩,晚上在酒店Wifi上網,與世界保持接軌,特別是中港情況,但要評論最近股市或國策,連筆者也懷疑自己「心已野」,難以中肯,避免貽笑大方,筆錄外遊所見所聞,不以為過!

上周提過友人打算涉足酒店業,從商業角度,客人由訂房開始已跟酒店發生關係,筆者這次旅程一早在網上把10天酒店辦妥,新加坡和新西蘭都是英語國家,一切事宜英文搞掂,中國可沒那麼易。

筆 者曾就這個酒店網頁的語言,跟友人提議中英並重,但得來「費用過高,哪有人在網上訂房」等回應。相反其他國家,現在為了熱烈歡迎中國同胞,網上都是中、英 文,甚至旅遊點上的自動介紹機器,除了英文、德文,和日文,還可選擇中文,甚至韓文。從旅遊語言,也可得知當今經濟強國誰屬。

看酒店論賺錢能力

當 客人進入酒店房間,關係已經確定,第一印象對於東方國家,可能不是最重要,不單筆者出差國內的酒店,這次新加坡的3星酒店,價格與香港4星級類似,房間觀 感欠奉,但需要的應有盡有,與5星酒店無異,連上網的設備和服務,也是免費和貼心。相比西方,筆者在新西蘭酒店,外觀一流,價格不比前者貴,但必須用品並 不齊全,就是上網也是收費,每小時、每天或每周計算,真會要錢。

最近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商業利潤持續向好,經過這次旅遊,明白箇中原因,反看中國市場,有時真的只能多謝那13億人口,不然,論賺錢能力,還看資本主義。

因念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19

马云的中西脸谱

http://www.21cbh.com/HTML/2011-6-27/3OMDAwMDI0Njc3OA.html

过去两周我行色匆匆地走访了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和深圳等城市,拜访了10多家中国科技公司。其间,我发现有一个人的名字经常在讨论中出现,他就是阿里巴巴集团的董事长马云。

自从几个星期前有市场消息透露马云把支付宝的股权从集团转入一个他持有80%控股权的实体之后,美国以及中国市场的投资者便对马云与雅虎、软银之间的关系众说纷纭,并质疑马云的处事方式。

在 美国,许多投资者对马云所知不多,因此也就不怎么信任他。他们认为,淘宝网和支付宝就好比美国的eBay和PayPal。如此简单化的描述,使美国投资者 误解这几家中美公司之间的区别。他们虽然知道淘宝网和支付宝正处于成长期,但是他们对这两家公司目前的规模和发展势头并不太了解。

当支付宝 股权被转移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很多美国投资者都在第一时间把矛头指向马云,称他视游戏规则为儿戏,损害了合作伙伴的利益。马云则反驳说他是为了配合政府规 定才把政府视为极为敏感的网上支付服务的权益转到非外资公司手中,是迫不得已之举。但是很多美国投资者都认为这只是个借口,因为在过去的三年里,马云曾屡 次尝试从雅虎和软银手中回购股权,但都被外方拒绝了,这次他只是找到一个方便的理由罢了。

另一方面,美国投资者也没有急着去支持雅虎的董事杨致远或雅虎CEO卡洛儿·巴茨(Carol Bartz),因为这两个人都被视为能力欠缺的领导者。

在 我拜访中国各个公司期间,超过90%的受访者都在不同程度上认为马云处理这次股权转让的手法欠妥。但相对于美国投资者,我的这些中国朋友对这件事有着更加 深入的了解,而不是简单的情绪化发泄。大家认为,马云是一位很聪明、雄心勃勃而又很有实力的企业家,他的一举一动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之所以特意把支付 宝的股权从集团名义下转走,无非是要继续推进他的个人计划(换句话说,他是想清除或者大幅度降低外国投资者的影响力,从而使管理层拥有更多的持股权)。

没有任何一位中国朋友认为马云的做法纯属偶然行为。

一 些朋友向我表达了他们对马云行事方式的担忧,认为美国投资者会因此变得不信任中国公司。如果你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并在刚过去的一段时间在美国上市,又或者你 是一家想要获得市场关注的私人企业,那么淘宝网就像你眼前的一头大象,遥遥领先着市场份额。随着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公司的质疑不断扩散,你与马云之间的差距 将会变得越来越大。

一名公司高管这样向我描述:“马云可以随时随刻在淘宝网首页刊登一则降价的促销活动来直接与我竞争。当马云推出那些短期 促销活动的时候,大量的客户便会涌入淘宝网并提供他们的电子邮箱信息,这样一来,淘宝网可以在未来再次吸引这些客户。马云可以轻而易举地采用这种手段来操 控市场。”

当然,在大家钦佩马云的背后则是他们的恐惧。

今天,每一家中国电子商务公司都在疯狂争抢新客户。像京东商城、凡客、拉手等公司都争先恐后地在各个大城市争夺户外广告位置。这些公司花费巨额资金打广告就是因为他们希望有一天能与淘宝平起平坐。但长此这样地烧钱,很多公司将难以生存下来。

有趣的是,面对国内外的负面消息,马云选择了以短信和电话的形式与财新网的主编胡舒立进行高调沟通,竭力为其市场行为进行辩护。

当然,马云选择不再沉默是因为他已经无法容忍媒体对他的负面报道。他坚持使用“100%透明”和“100%合法”这类词语来描述他针对支付宝的做法。他向胡舒立透露,为了阿里巴巴的年轻员工,他不得不站出来发表他的观点(阿里巴巴员工的平均年龄为26岁)。

就 目前而言,马云似乎已经与杨致远和雅虎达成了某种协议。不过由于软银并没有同意协议的内容,因此我们并不了解协议里说了什么。雅虎目前面临重重压力,他们 这段时间不仅面对股价的迅速下跌,而且还因为他们的天真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丢失了手中的资产,我只能猜测协议条约更倾向于马云的自身利益。

无 论马云的谈判实力与技巧有多高超,他与软银总裁孙正义(Masayoshi Son)之间的较量将会是势均力敌,不分伯仲的。有别于雅虎,软银的股东并没有给孙正义任何需要谈判的压力。因此对于这场股权之争,孙正义甚至比马云更有 耐心去维持现状。因为他心里面很清楚,只要他紧握手中的股权,淘宝网、淘宝商城、支付宝以及阿里巴巴物流生意的价值将节节攀升。

当马云、孙正义和杨致远最终达成关于支付宝股权划分协议之时(我依然认为三方会在未来几个星期达成协议),雅虎的股东们心里或许都会想,为什么在这过去的 十年间他们的公司不是由孙正义来掌舵,而是由特里·塞梅尔(Terry Semel)、杨致远以及目前卡洛儿·巴兹等人来领导。不仅如此,雅虎的股东还会深深地感谢孙正义为他们的利益所作出的努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65

銀行存貸中西差異--工銀瑞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19zuv.html
銀行存貸中西差異
作者為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
 
德克夏銀行的拆分命
 
    2011年10月4日,比利時、法國、盧森堡三國政府聯合宣佈了對德克夏銀行(Dexia)的分拆方案,這家大型跨國金融集團在遭受2008年襲來的金融危機重挫之後,終於頂不住第二波的歐債危機衝擊,成為歐債危機中倒下的第一家銀行。
   
    德克夏銀行從1997年至2007年的十年間,總資產從1860億歐元飛快上升到6046億歐元,累計增長2.25倍,年均增速 達12.5%,保持著西方銀行少有的持續擴張,也曾在2010年「財富500強」中排名第49位,經營業績可謂輝煌。但為何又急速地轉為衰敗而被分拆呢? 這由其經營方式使然。
 
    德克夏銀行帶著西方銀行的基本特徵,在其存貸款業務的數據上表現得特別鮮明充分。其2005年至2010年期間的經營指標,在總負債結構中,存款比重不大,基本保持在18%-23%之間;其他負債中,同業拆借佔18%-33%,債務憑證佔29%-38%,其餘有次級債等,除了危機的這幾年,各項負債基本穩定在一定的區間裡浮動,變動的幅度不大;第二,貸款不少,貸存比極高。從2005年至2010年,貸存款比分別達到197%、195%、191%、322%、293%、283%。這是一個極高的比率,甚至已成倍於西方銀行的一般控制額。
 
    截至2010年末,按照該行23%(存款比重)×283%(貸存比)=65%的計算,即該行65%的資金都集中用於貸款業務上。 問題在於,該行的資產負債表中,信貸資金並不完全通過存款資金取得匹配平衡,其流動性主要依賴於資金總量的平衡,命運也就系在市場融資上。一旦遭遇金融動 盪危機,必定首先衝擊同業市場,當各銀行紛紛捂緊口袋,借新還舊難以為繼,並使資金價格走高,這種高槓桿支撐贏利的經營方式就十分艱難。正是在資金成本高 企與流動性缺口雙重打擊下,德克夏銀行風險連連,不得不乞求政府的干預處置。缺乏存款或許正是西方銀行流動性脆弱之處。
 
    西方銀行在存款缺乏的情況下,依然熱衷於貸款,能將銀行的貸款功能發揮到極致,這種經營方式源於何種經營機制呢?依中國的銀行 看,德克夏銀行的風險本不該發生,中國銀行業的資產負債表絕然不同,中國的銀行以存定貸、貸存比受限,無論如何生不出這類風險。問題的核心回歸到存款,而 揭開中西方銀行經營差異的鑰匙正是存款。
 
    存款一直是銀行最重要的負債之源,決定著經營規模、實力和方向,壘築起經營的基本平台。在中國,存款有多大銀行家的舞台就有多 大,也鑄就了銀行的命運,別無哪項業務敢與其重要性、基礎性爭高下。進入現代社會的銀行,依舊眼巴巴地盯著存款,恭恭敬敬地服務、守候著存款人,何況存款 背後牽連著一個數億國民龐大的社會呢。
 
    可西方銀行的經營方式不一樣,儘管西方強國財富比我們更多,但西方商業銀行存款卻不比中國的銀行更多,這是癥結所在,也是導致經營方式與監管政策差異的根本原因,經營風險與贏利模式就大相逕庭。
 
    商業銀行的基本功能是存貸匯,中外銀行同宗,大小銀行同源,差異不會過大。有人說,西方銀行不願意放貸,以服務為主。這是外行之見,或只從數字上做個想當然的推斷,並不瞭解銀行運作之門道與經營本性。
 
    從宏觀看,不放貸款何以創造貨幣乘數?何以資產證券化?從微觀說,不貸款何以滿足客戶信貸需求?西方企業同樣依賴貸款,信貸讓銀 行獲利,並派生存款,只是中外銀行創造存款的路徑、效果各異罷了。正是存款的種類、數量與比重不同,貸款方式、結構與處置不同,造就了中西方銀行不同的經 營方式,業務產品、贏利模式也就這樣形成了。
 
    當然,風險觀亦不同,西方模式下流動性風險最大,儘管對於個別銀行經營而言,資金平衡遠比存款平衡更容易,它有發達靈活的金融大 市場支撐。但是,一旦大危機襲來時,系統性風險的殺傷力更大,一榮俱榮、一敗俱敗,在美歐金融危機中充分地顯現出來,而德克夏銀行就是最先崩裂的最薄弱的 那一環。
    
西方銀行存款的缺失
 
    經營方式是資本對市場資源與需求做出的選擇,就銀行而言,存款起著決定性因素。存款的穩定性與結構、存款的規模與期限,賦予銀行不同的經營命運,形成銀行間經營方式差異的根源。
 
    個別銀行存款增量上不去,這是它自身的競爭力問題;當所有銀行存款都不多,就是市場方式本身特徵。在中國,無論中外資銀行都在拚命地追逐存款,否則一切皆空。
 
    不妨比較一下十家國際大銀行的存款餘額。據披露,截至2011年6月末,工商銀行20274億美元、匯豐銀行13190億美元、 摩根大通銀行10487億美元、美國銀行10384億美元、瑞士銀行10024億美元、巴黎銀行9726億美元、桑坦德銀行9569億美元、花旗銀行 8663億美元、富國銀行8536億美元、巴克萊銀行7366億美元。不難發現一個顯著特徵,工行與西方大銀行之間的存款餘額是一種倍數的關係。
 
    存款增量不多、增速不大,也是西方銀行的特徵。據對十家歐美大型銀行的數據分析,2006年至2010年五年中,半數銀行的存款年均遞增在10%以下,也有負增長的;少數銀行在15%-19%間, 主要形成於收購併賬因素。例如,巴黎銀行在2009年收購了比利時富通銀行,使得當年存款餘額增長46%,並一躍成為歐洲存款第一大行。對比之下,中國銀 行業從2006年至2010年間,存款餘額從30.0萬億元增加到73.3萬億元,年均增長28.8%,年遞增19.6%,每年都呈現兩位數的增幅,直接 推動了銀行規模的擴張。
 
    西方財富多而銀行存款不多,是銀行未重視吸收存款,還是客戶無意願存款?這是一個國情問題,更是市場本身的特徵:一定是存款被其他金融渠道分流之故,一定 是銀行利率不能滿足存款人需求之故。顯然,過大的中西方銀行差距表明,不同的資金來源必定形成不同的經營方式,中國銀行業負債的擴張由存款引發,而存款少 的西方銀行業務一定開闢金融市場。
    
存貸款資產佔比不高

    我們選擇歐美十家國際大銀行,對其2011年6月末存款、貸款比重的分析可見,在西方銀行資產結構中,信貸資產比重普遍不高,一般只佔25%-55%左右,而投資、交易類及衍生品資產的佔比不低。在西方銀行的負債結構中,存款比重一般也不高,也只有21%-55%左右
 
    在存、貸款難以持續增長的情況下,銀行的經營空間一定轉向投資交易市場服務領域伸展,從金融衍生品市場尋找出路,其他業務的比重就顯著提升。金融衍生品、回購款項、應付債券類業務的比重大,這是西方銀行在資本趨利下必然的市場選擇,經營也趨向複雜化、多樣化。
 
    對比中國的工、農、中、建四大銀行,截至2010年末,存款佔總負債比重分別為88.2%、90.7%、77.1%、 89.8%;而貸款佔總資產比重分別為49.2%、46.3%、52.9%、51.1%。這樣的資產負債表結構中,業務種類自然單純,在嚴格的金融監管制 度下,銀行業務領域及經營模式反倒變得十分簡單,經營風險涉及的範圍更窄。
 
    應當清楚,銀行資產負債結構是社會金融需求與金融監管政策的縮影,儘管各家銀行有所選擇,但在市場規律面前首先是適者生存。對比之下,中西方銀行經營範圍 的差異在存貸業務之外,中國的銀行選擇經營空間的餘地不大,而西方銀行全方位介入市場,進入衍生品、證券投資領域,擴大了三分之一的業務市場。這可是個經 營大空間,既創造中間業務收益,也形成了各自差異化的經營特徵。
    
存貸比差異

    據英國《銀行家》雜誌披露,2009年世界銀行業的平均貸存比為87.35%,其 中,東歐最高為114.58%,西歐98.38%,北美79.45%,亞洲77.61%等,這是美國金融危機氾濫中的數據。而在2008年危機剛露頭時, 全球平均貸存比更高,達到103.74%,比2009年高出18.76個百分點,其中,西歐121.02%,北美100.29%,東歐111.71%,亞 洲85.04%等,更真實地反映出國際銀行業中貸款業務的重要地位,也表現出西方銀行強烈的貸款欲。
 
    金融危機中北美的銀行貸存比下降20.84個百分點,西歐的銀行下降22.64個百分點,降幅極為罕見,商業銀行應對流動性風險必然收縮貸款,引起整個市場貨幣與信貸的緊縮。
 
    從對歐美十大銀行的貸存比分析可見,西方國際大銀行貸存比整體較高,尤其歐洲的銀行,如桑坦德銀行、巴克萊銀行、巴黎銀行、蘇格 蘭皇家銀行等持續都在100%以上,早已固化成一種經營方式。如此高企的貸存比令人咋舌,貸款早已將存款透支殆盡,資金敞口很大。顯然,這種經營方式在中 國市場上不允許、行不通,在中國,《商業銀行法》規定了貸存比75%的上限,銀監部門依法進行嚴格監管。
 
    其實,貸存比只是一個中國概念,西方國家並無此項監管限制,存款準備金亦不高。銀行貸款只需資金的平衡,無需存款的配比,貸款規模不受制於存款,只受制於 資本充足率等風險內控制度。因此,歐美商業銀行具有充分的貸款自主性,它們更著眼於把握整體的資產負債表,在信貸市場上更加靈活,並與多種業務貫通起來, 沒少放貸款,也沒少收利息,更帶來了其他收益。
    
貸款的市場切入點差異

    簡單地從貸款戶類別作區分,中國的銀行多發放工商企業法人貸款,西方銀行多發放個人貸款,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這種鮮明的反差背後,有著極其深刻的市場根源。記得1992年,當我第一次聽說花旗銀行信用卡收入佔業務總收入過半時,大惑不 解,詫異得猜不出謎底。那時,中國的貸款姓「公」不姓「私」,沒有開辦個人貸款,銀行支持經濟發展等同於對企業放貸,教科書也如是說。如今走過了20年改 革之路,當中國的銀行個人貸款慢慢地提升到二成比重時,人們漸漸地認識了西方銀行。
 
    西方市場經濟的基本動力是消費,而中國經濟中生產投資驅動力更強,不同的動力源,導致銀行信貸對經濟的接入點不同,貸款品種、期 限、數額及貸款人各異。從中美大型銀行生息資產的對比中可見,2010年度美國大型銀行對公司類的貸款只佔17.23%,而中國的銀行對個人信貸業務只佔 15.07%,恰恰相反。貸款切入點至關重要,一方面反映了兩國銀行具有不同的經營方式,另一方面反映出銀行在經濟活動中發揮功能的差異。
 
    從一般市場原理分析,消費類貸款是啟動市場的重要槓桿。當信貸從消費端切入市場,資助了消費者購買商品,使產品得以完成向商品的 有效跳躍。其意義,使商店回籠資金,繼續向生產企業訂單,體現由市場需求推動企業組織再生產,形成良性的循環。在這種由消費決定生產行為的市場模式下,政 府總是慣用推動、擴大社會消費來組織推進經濟的發展。除了信貸功能,銀行還創造信用卡等透支工具來推進國民的消費需求,從中收穫到佣金等收入。
 
    而當銀行貸款從生產企業環節切入時,形成了另一種再生產模式。儘管企業向商店銷售產品,最終經由消費者購買後,完成生產到消費的循環,但生產並非直接決定 於市場消費。企業得到貸款容易盲目地擴大生產能力,形成產品庫存積壓,而當政策仍然不斷導向銀行放貸支持生產時,信貸效率必受影響。
    
西方銀行經營特色

    市場有神靈,天無絕人之路。缺少存款的西方銀行,貸款業務一樣順風順水,有滋有味;表面看貸款業務似乎溫存,骨子裡如虎似狼,顯露出銀行經營的本性。它們遵循著自己的遊戲規則,建立起西方銀行特有的經營秩序,幾百年傳承至今,自有經營之門道。
 
    不是銀行存款少嗎?監管當局從來不以貸存比設限,也不對信貸規模指標控制,於是,商業銀行貸款解脫了存款數量的硬約束,只需把握 住銀行流動性比率即可。儘管對銀行資本充足率有嚴格的監管,但市場同樣創造出資產證券化工具及多種銷售渠道,能將貸款轉化成其他形式的金融產品,銀行隨時 將過量的貸款銷售到金融市場中去。
 
    金融市場有兩大服務功能:其一,為融資者服務。提供籌融資過程中的信貸、結算、發債、上市等各種金融服務,滿足企業再生產過程中 的種種金融需求。其二,為投資者服務。提供交易平台、渠道、產品和工具等各種金融服務,滿足分配過程中的金融需求,使存款人收穫利息,使投資人收穫紅利, 從生產中分得一勺羹,得到財產性收入。
 
    而金融機構也從服務中獲取各種利差及服務費收入,實現金融資本的增值。就銀行經營而言,前者主要是為實體經濟服務,提供對客戶的 貸款類服務;後者是為客戶提供存款及資產管理類服務,並貫通信貸、股市、債市、保險、信託及實體公司等投資市場,其產品自然離不開各類虛擬的金融衍生品交 易。
 
    只有保障融資者與投資者各得其所,互利共贏,才能保護雙方參與的積極性,形成穩定持續的金融循環,促進經濟與社會的繁榮,才有金融業的健康發展。缺少後者,難有融資;缺少前者,難以分潤。
 
    中外經濟都依賴銀行創造貨幣,商業銀行都在放貸中派生存款。信貸功能從來都是銀行基礎性核心功能,許多種類的中間業務出自於信用,源於信貸功能延伸出來的服務。因此,儘管西方銀行存款少了,銀行絕不會冷淡貸款這道主菜。
 
    沒有貸存比監管的限制,銀行貸款發放的更多。對照2009年蘇格蘭皇家銀行、巴黎銀行、桑坦德銀行和美國銀行等歐美貸款大銀行, 能夠得出一個鮮明的結論:它們的存款遠不及工行多,但貸款餘額都超過工行,使人不能不感受到西方銀行更強烈、更旺盛的貸款欲。是什麼機制驅動?一方面西方 擁有龐大的實體經濟,企業離不開強大的信貸槓桿支撐,銀行方才成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另一方面,在西方成熟的市場機制中,多元化的投資市場依賴於金融衍生品 等交易來維繫。只有持續不斷地將貸款轉化為金融衍生品,金融市場交易才能繁榮,得以滿足各類投資者需要,銀行的經營才靈通,作用與功能才靈現。
 
    運用資產證券化工具等有效路徑,得以保障貸款業務的持續性。出售貸款或資產證券化是西方銀行慣用的、靈活便利的經營技法,也是一條有效減少貸款餘額的後門,並有效貫通了銀行與金融市場,使其在有限資本下得以不斷地放貸。
 
    第一,迫於對資本及風險等監管要求。一旦貸款額超過資本充足率、流動比率等風險監管指標要求,銀行可隨時將過量的貸款從多渠道有效地排放,拋向金融市場。 第二,迫於滿足客戶新貸款的需求。只有保持貸款流量,才能穩定留住客戶。西方銀行崇尚客戶至上,盡力地滿足客戶要求,不輕易說「不」。第三,迫於內控管理 的要求。例如,當對某行業授信額度已經用完,但該行業中有重要企業提出貸款需求時,銀行一般採取將現有貸款賣出,騰出額度來再發放該行業的新貸款。第四, 基於優化信貸資產結構的需要。經營中常遇到高收益的市場新機會,當新貸款、新業務的比較收益更高時,自然會賣出老貸款去追逐新機遇,以求良好的財務收益。 另外,銀行也常採用打包處理貸款資產的辦法,將一些期限、質量不適合繼續持有的貸款賣出,以改善信貸資產結構。
 
    由於西方銀行具有便利的賣出貸款渠道,因此,不能簡單地依據資產負債表中貸款餘額的數量與比重,據以證實銀行對貸款的情緒,更應 當查看貸款累計發放額,以及通過資產證券化渠道及賣出貸款的數額。對以上三種因素進行綜合統計評價,才能真實地表明一家銀行信貸功能的強弱與偏好。
 
    許多銀行經營定位於投資與交易類業務,形成它們差異性專業經營的優勢。例如,德意志銀行、瑞士銀行的投行業務在業界形成品牌特 色,它們的交易性和衍生金融資產都佔總資產的40%以上,成為各自經營定位的特徵。西方銀行賬戶少、存款少,無疑核算量少,銀行無需建立龐大的負債業務系 統架構,卻開闢出豐富多樣的業務功能。服務中介使銀行與市場的關聯度更緊密,在經營中更加關注金融市場,通過投融資等渠道,大力開展企業顧問、資產財富管 理等業務。
 
    這種市場敏感度表現在:第一,銀行自身的信用評級至關重要。信用等級直接影響其投融資業務交易成本。信用等級高的銀行,發債、融 資等成本更低、更易,銀行衍生品銷售價格相對高些,市場更信任而便於銷售,而信用等級低的銀行卻相反;第二,對資金市場波動極為敏感。正因為銀行存貸款資 金缺口依賴於市場獲取平衡,市場資金鬆緊度及利率浮動幅度,都將直接影響其流動性和經營利潤。
 
    這些西方經營的機緣特色,開闢出一個廣闊的經營天地,同樣的傳統銀行,卻有不一樣的靈性。當然,這種經營方式作為西方國家金融制度下特定的經營套餐,需具備成熟的市場條件。
 
    必須有一個發達而完善的金融市場,市場擁有豐富的產品可供選擇、參與者有資格認定、有公平的定價機制、有通暢的交易渠道和靈活的 交易系統;有強大的徵信評級的體系,能對銷售者評信,能公正合理地定價產品,為其進入市場創造基本的條件規則,市場信息透明,保障投資者的基本權益;有資 產證券化的工具與路徑,只有金融衍生品源源不斷地進入交易市場,才能形成一個可持續經營的興旺市場,使參與者各得其所;有多元化的機構來消納金融產品,包 括各種金融機構、投資渠道、證券基金等,它們既是承載者,也是組織推動者。
 
    當然更離不開嚴厲的金融監管者,以及律師、會計事務所等諮詢服務中介機構,需要嚴密的制度體系與誠信的市場道德基準。缺少這些基礎因素,市場一天都難以維持,這正是西方注重規則與誠信的原因。
    
中西方經營方式並軌
    
    貸款分為「發起-持有」、「發起-分銷」兩種經營模式。前者將持有貸款作為服務客戶的基礎,藉以擴展其他的各種金融服務;後者將 貸款當做商品,隨時可賣出以收取中介服務費。各國的商業銀行經營文化不同,美國的銀行更具有後者的特徵,歐洲的銀行傾向前者,而中國的銀行貸款則是完全持 有。
 
    當然,美國的金融危機,正是過度地分銷而聚成泡沫。隨著新金融監管制度的實施,這種以結構性產品和衍生型產品為主,不斷追求高利 潤率的經營模式也在改變,資產證券化的速度在減緩,信貸流向前者回歸。危機的教訓深刻地影響著全球銀行業的發展方向,需要指出的是,金融衍生產品屬於中性 的金融工具,危機並未改變其屬性與功能作用。銀行經營方式從來不按傳統與現代劃分,只有各國監管政策、市場化程度之區別。
 
    中國的銀行在境外設立機構,當然按照所在國的監管要求與範圍經營,如同西方銀行進入中國,本土化之後才有生命力、競爭力。
 
    例如,外資銀行在中國一定會大抓存款、大設機構,因為豐富誘人的存款是經營貨幣最重要的資源,2009年存款餘額增長 25.35%,2010年增長高達44.71%,不少銀行存款翻番。又如,據披露的30家外資銀行的平均存貸比,2009年時高達149%,2010年降 為102%,2011年達到75%的監管限定。這就叫入鄉隨俗,適者生存。
 
    西方重要的資產管理、投行、衍生品等業務,其市場要素在中國尚在形成過程之中。例如,資產證券化之路仍坎坷難行,問題卡在宏觀調控指向的信貸規模上。由於貸款嚴格受到貨幣政策控制,銀行不得隨意突破,資產證券化等渠道具有避規模之嫌,自然難以興起。
 
    這就出了個經營難題:在銀行經營貨幣的範圍、渠道及產品有限的金融環境下,何以增加利潤?在一個缺少金融衍生品市場渠道的格局 中,信貸之外的富餘資金,只能進入債市及同業市場,購買企業債、金融債及國債等,更多存款資金被存款準備金、各種央票等吸納,因此,銀行頭寸反倒緊張,時 有周轉之困。
 
    簡言之,在西方是存款少的經營方式:市場機制強一些;在中國是存款多的經營方式,政策機制強一些,銀行與監管總是隨著存款起舞。
 
    未來中國銀行業發展中,有多種因素必將改變現有模式,第一,假如存款規律改變了,存款增量變得少了,以至不足以維繫貸存比的底 線,影響到了信貸支持經濟的功能,貸存比控制的經營模式勢必隨之動搖和瓦解;第二,商業銀行發展中資本金短缺之困境,也將促使監管政策的調整改變。打開這 條溢出貸款的關鍵通道,便可從容地紓困;第三,金融國際化進程將推動銀行進入衍生品交易市場。中國銀行業在這個巨大的全球市場中,不能兩手空空,總做局外 人。這事關一國銀行的職責,你不去創造並將本國衍生品推向國際市場交易,就只能去交易國外的衍生品。當然,改革需要時間。發展中國未來金融衍生品市場,不 會採用管制貸款的消極方式,定會採取開放渠道的積極措施,來啟動市場。
 
    中西方銀行的模式何時會並軌?近期很難,但在未來五年到十年定會啟動,金融市場環境是決定性因素,創造完善的市場機制不易。當然,外部的市場因素變動很 快,例如,銀行存款多的狀態不一定能持久,這由存款人說了算,銀行說了不算。原先美國銀行業存款也不少,20年後變了,它的改變並非因利率市場化驅動,而 是國家向金融化演進所至。
 
    作者為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44

價值投資與中西醫 二元思考

http://xueqiu.com/5395815496/23241627
巴菲特、芒格體系的價值投資以購買股票既是投資企業為基石,即「一股股票是擁有一家企業一小部分的權利,是你願意為整個企業所支付價格的某一部分。」買入股票的決策依據是企業內在價值,其短期體現為未來自由現金流折算與當下股票價格上的「安全邊際」,而長期體現為公司持續性競爭力下具有護城河的經濟特許權「安全邊際」,即投資策略為」85%流著格雷厄姆的血,15%流著費雪的血。「

據說巴菲特有過這樣的評論:「如果我不能在5分鐘內判斷一個公司值不值得投資的話,那麼我絕對不會用幾個星期的時間來評價這個公司」。二元沒有找到此話的出處,但對於巴菲特關於能力圈的論述是耳熟能詳,其本質是@Boracay的碎片哥 的簽名,賣油翁的邏輯」無他,唯手熟爾「。這同中醫是一個路子

中醫對於人類健康的最大貢獻在於以系統化的視野審視人體與自然,這在西方有」黑箱理論「支撐,即以自然界中沒有孤立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聯繫作用的為前提,以不清楚「黑箱」系統部的輸入和輸出相關性為研究目標來掌控系統。「黑箱理論」是控制論的奠基人諾伯特·維納的一項重要貢獻,它掀開了人類對於未知複雜系統的相關性把控可能,為人類探索當下科學難以企及的複雜系統提供了重要工具。

中醫講究的是望、聞、問、切,以二元孤陋應屬於經驗斷症,老中醫通過搭脈對於患者人體了然於胸,這是能力圈的體現。同樣是調研,不同眼出不同的東西。同樣是數車流,得到的不同是基於對於一個行業、企業全面的認識和掌控能力的差異。所以中醫需要經驗豐富的醫生,而不是推而廣之的普遍治療方式。從這個角度,價值投資是非常困難的投資方式,沒有多年的沉澱,只是望、聞、問、切就推及邏輯必然,是管中窺豹

西醫更像是量化的過程,建立於數理化解剖之上的經典科學,所有決策建立在驗血、透視等數據上的邏輯關係。這如同甄別企業所需的利潤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三張基礎體檢單。巴菲特每日的一項重要工作「琢磨他還沒賣的數百家公司的報告,一部分是源於興趣,一部分是為了以防萬一」,這是不斷以公開資料體檢企業的過程,是建立在數據上的檢視。

在閱讀眾多公司財報的同時,巴菲特每日還要做的一件事情是閱讀伯克希爾每日、每週以及月度清單報告,「巴菲特從清單上知道--上週政府僱員保險公司( GEICO)又賣出了多少份汽車保險,又償付了多少索賠;昨天賣出了幾磅喜詩糖果;范奇海默公司又拿到了多少件監獄看守制服的訂單;奈特捷在歐洲和美國賣出了多少架分權噴氣式飛機。除此之外,還有——帆布篷、充電器、發電數(千瓦時)、空氣壓縮機、訂婚戒指、租用卡車、百科全書、飛行員訓練、家具裝飾、心肺醫療儀器……所有關於成本、銷售額的數據都湧進巴菲特的辦公室,他記住了這當中非常多的數字。」這是一葉知秋的過程,以關鍵數據把握企業運營方向。

「衡量企業價值的方法有很多,但有兩個指標顯然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是企業最終所能達到的規模極限,這決定了企業長期的成長性;一個是企業在永續經營階段的資產收益率,這決定了企業的長期收益水平」這是二元近日在雪球學習最重要的一段總結。而規模極限往往會率先暴露在企業的領先區域市場上,觀察這些特徵表現往往給投資者領先於市場作出反應的機會,二元將這些特徵表現歸為「黑箱反饋」。

中醫的治療是不少來自「黑箱反饋」,例如利尿,從米湯到滑石粉經歷了多年的反饋驗證。中醫很早就採用了滑石粉來利尿,後經西醫驗證,攝入滑石粉,符合化學上溶質分子滲透利尿原理,滑石粉提高了腎循環時的滲透壓。西醫的驗證滯後了很多年,但滑石粉在中醫中卻救活了很多人。如果沒有西醫的驗證,中醫就不救人了?二元無意扯入中西醫之爭,只是在思考」黑箱反饋「在投資中的意義。以相對熟悉的服裝業為例,新裝更替比率和打折幅度就是服裝企業的」黑箱反饋「。一旦打折超過5折,新裝不過5成,就可能到了區域市場的極限期。而企業三表對於極限的體現卻是大大滯後的,對於季度訂貨模式的企業至少會延遲九個月以上。

如何以企業黑箱的輸入、輸出和反饋來預先知悉運營健康情況,如何結合企業三表來全面體檢其運營情況,巴菲特通過閱讀伯克希爾清單報告和企業報表來掌握,這是否為中西醫策略地結合?是否是可以全面把握的企業的途徑?還是@釋老毛 兄所提及」用一個穩定的模型能夠認知和預測經濟、行業、企業的未來趨勢,這是人類理性的自負和狂妄!「,這是價值投資者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二元嘗試著以「黑箱反饋」和三表來引導價值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569

中西部新興城市貴陽“冒頭” 東北城市多失意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59719.html

中西部新興城市貴陽“冒頭” 東北城市多失意

一財網 張旭東 2015-07-24 08:40:00

位於西部的貴州貴陽市、湖北襄陽市和湖南衡陽市排名新興城市前三名,是城市發展的贏家。最近熱議的東北吉林長春市、遼寧沈陽以及內蒙古包頭排名大幅下滑。

城市的地位和實力不斷變化,有些新興城市崛起,有些城市不斷失色,在競爭中落後。

經濟學人智庫7月23日發布《逐鹿中原:2015年中國新興城市報告》。報告顯示,納入分析的城市競爭力變化很大,一些城市的經濟發展陷入了國內大宗商品需求低迷的困境,受到原材料價格下跌的沖擊較大。一些城市出現了房地產泡沫瀕臨破裂的局面,還有一些城市著重推動產業創新、註重宜居性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我們更註重城市未來發展空間和潛力,並不是對規模的簡單排列。”經濟學人智庫中國研究總監劉倩解釋說。

按照這一排名,位於西部的貴州貴陽市、湖北襄陽市和湖南衡陽市排名新興城市前三名,是城市發展的贏家。最近熱議的東北吉林長春市、遼寧沈陽以及內蒙古包頭排名大幅下滑。

新興城市如何脫穎而出

經濟學人智庫從2010年起推出中國城市排名,每5年更新一次。著眼於發現快速增長的城市。城市排名主要依據增長指標,而非反映城市絕對大小或絕對財富指標。

納入排名的城市人口規模都在100萬以上,在此標準下涉及到93座城市。然後按照9項核心指標評價,分別是:實際GDP、都市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費支出、固定資產投資、城市建成區域、財政收入、外商直接投資及商品出口。

按此標準,貴陽是新興城市榜首。

貴陽曾經也是充滿爭議的城市,但最近幾年,貴陽以大數據中心的形象出現。幾大國有電信巨頭都已經在貴陽投資建設大數據中心,阿里巴巴、富士康等企業都在貴陽投資建廠,並帶動新興的數據分析等產業發展。

其它信息技術公司和中關村科技園等也落戶貴陽。劉倩解釋說,這帶動了貴陽產業結構的轉型,一改以往依靠采礦業和重工業的產業結構,基礎設施和投資還轉變成消費能力,使其脫穎而出。

貴陽的變化也適用於西部的成都、重慶等城市。新興城市排行榜前20強中有18個城市不屬於原先占據領先地位的東部省份。經濟學人智庫的研究顯示,包括襄陽、衡陽在內的中西部城市都抓住了東部產業轉移的機遇,建立專門工業園,走出了過分依賴房地產的周期,吸引新的投資,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優勢。

轉型慢的城市競爭力削弱

經濟學人智庫的報告預測,中部省份的城市表現將最為強勁,主要得益於產業轉移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未來還會產生新的紅利。

與之相比,東北城市面臨人口外流和固有經濟結構的難題。鞍山、齊齊哈爾、撫順等城市到2019年的市轄區人口預計都會出現平均年度負增長。

傳統上依賴資源和原材料的城市,比如包頭、呼和浩特、太原等受到價格走低的沖擊,排名後移。采礦業和重工業基地城市發展前景惡化,這明顯地集中在東北地區。

以吉林省會長春為例,2010年時尚在前20強,2015年已跌至86位。經濟學人智庫分析,在振興東北政策下,長春搭上了政策春風,在本世紀初一向發展順利。但2012年起,受到占據該市工業總產值近60%的汽車工業消費低迷的影響,長春的經濟一蹶不振。

另一方面,長春在事先經濟多元化和鼓勵創新方面進展緩慢,沒有擺脫對國有企業的依賴。長春的人口問題也很突出,難以提供有競爭力的就業機會,吸引高技術人才。2014—2019年長春的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將出現下降,限制產業發展,並影響到消費能力。

東北也不是全部“失意”,遼寧的錦州和營口依靠大力發展港口提升了競爭力,位居新興城市前20位,這也顯示出各城市適應新政策和產業調整能力的差別。

編輯:楊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517

學者提一帶一路“中藥論” 稱中西結合療效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7736.html

學者提一帶一路“中藥論” 稱中西結合療效好

一財網 秦夕雅 2015-10-15 20:06:00

“一帶一路”平臺像一副中藥方,中藥方的特點是成份比較複雜,相互之間是平衡的,而且可以互相促進。自由貿易協定更像是一副西藥方,因為成份清晰,一旦用藥見效會很快,會有貿易創造、投資創造,缺點是如果不用藥就見不到效果,而且還必須經過談判。“一帶一路”建設並不排斥西藥,可以把中西醫結合起來,這樣療效更好。

國內自貿園區建設,未來會形成“1+3+N”的格局,會有更多的自貿園區會形成網絡。“自由貿易協定的大網絡+自由貿易園區的網絡”,推進未來“一帶一路”建設走向繁榮。

10月15日,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建平在國新辦舉行的政策吹風會上做出上述表示。

張建平談到,“作為學者,我個人認為,國內符合條件可以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的自貿園區候選城市並不少:比如沿海部分國際性的大港,位列全球前10、前20集裝箱吞吐量的港口城市;沿長江經濟帶的具有國際影響力和輻射力的區域性的中心城市,比如武漢、重慶等;沿邊省份的一些大城市可以做陸上空港,進行自由貿易,比如烏魯木齊等。未來更多城市建設自由貿易園區,會成為中國新一輪吸引外資進入到中國服務業、高端制造業的高地和平臺,形成新的產業集聚,當然也會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到其他國家去投資、貿易的新平臺。”

在張建平看來,“一帶一路”是全新的國際區域合作的平臺。在這一平臺上,並不強求機制性的安排,可以為不同的經濟體提供不同模式的選擇,根據各自的條件、能力去和中國走向區域經濟一體化。

張建平打了一個比方:“一帶一路”平臺像一副中藥方,中藥方的特點是成份比較複雜,相互之間是平衡的,而且可以互相促進。自由貿易協定更像是一副西藥方,因為成份清晰,一旦用藥見效會很快,會有貿易創造、投資創造,缺點是如果不用藥就見不到效果,而且還必須經過談判。“一帶一路”建設並不排斥西藥,可以把中西醫結合起來,這樣療效更好。

這一“中藥方”如何對區域經濟發揮效用,這一效用的發揮又有多慢呢?

對此,張建平表示,在基建、能源和商業環境改善等領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時間來積累。從中藥的理念來講,任何矛盾都要有綜合的、平衡的對待和處理。從這個意義上講,平衡的發展模式更加適合“一帶一路”經濟體的發展需求。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至今,已經取得了哪些成績?

“據我所知,現在有的國家,例如土耳其已經專門設立了‘一帶一路’大使這樣的職務;一些‘一帶一路’國家設立專門部門來支持這一建設。有數據顯示,中國已經在17個‘一帶一路’國家開啟大規模的產能合作,如中國和哈薩克斯坦之間率先推進了國際產能合作;很多項目現已進入大規模建設階段;此外,中國在全球已經建立了將近70個境外工業園區(或產業園區)。園區可以通過集約式發展,規避市場風險,提高投資效率,而絕大部分的產業園區分布在“一帶一路”平臺上。”張建平表示。

編輯:劉菁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029

兩個穴道強身 經脈暢通就不老 中西醫結合之父林昭庚

2016-02-08  TCW

「人生氣血晝夜行,終日並寅到肺經,卯往大腸、辰在胃,巳刻為脾、午入心……」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林昭庚不費吹灰之力地,用台語背誦完這首歌。中醫認為人的氣血,在一天十二個時辰會規律地流注在各經脈之間,每條經脈又各有對應的臟腑,這就是經絡養生的根據。

林昭庚兼具中、西醫師資格,為台灣第一位中醫針灸博士,也是第一位台灣教育部審定的中醫教授,被譽為台灣醫界「中西醫結合之父」。他認為,整個中醫學就是「養生學」,也就是「預防醫學」。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提到「上醫治未病」。一流的醫生不是醫術高明,而是在還沒生病時,就告訴你應該怎麼吃、怎麼做;養生上策,就是不吃藥而能治病。

而林昭庚推崇的養生法,兼顧養心、養生以及飲食調養。他解釋說:「中國根據中醫的經絡理論,發展出一套養生運動,它的特點是自己鍛鍊,沒有任何競爭,柔性而低傷害,著重呼吸訓練,可以統稱為氣功。」氣功二要》靜坐要腦空空,動功活絡筋骨呼吸訓練,指的是吸氣吸到最大肺活量後,再慢慢吐氣,一呼一吸謂之一息,而調息是氣功最重要的動作。

氣功可以分為靜功和動功。靜功包括禪修、靜坐等,簡單易學,隨處可練。林昭庚指出,靜坐時「坐如鐘、直如松、腦空空」,也就是盤坐得像鐘一樣穩固,身軀像松一樣直,腦袋則要放空,以達到紓壓、身心愉快的效果。不過,不習慣盤腿坐的人不要勉強,只要坐在椅子上,膝與肩同寬,手指輕輕張開放在前膝上,眼微閉,臉微笑,訓練調息。

至於動功,則包括太極拳、甩手或甩腳功等,做法是先調息後,配合肢體運動活絡筋骨,即能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改善慢性疾病,增加幹細胞,讓人延年益壽。

林昭庚重視科學實證,還特別研究太極拳的功效,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權威醫學期刊《細胞移植》(Cell Transplantation)雜誌上。他和研究團隊長期追蹤後證實,三年以上的太極拳運動可以增加幹細胞,而幹細胞數量越多,就表示越年輕、越長壽。

林昭庚早上還會花十五到三十分鐘,到附近的公園或國小快走,走到稍微流汗的程度。他說:「人體運動有一個公式,就是最大心跳量二二○減年齡,再乘以○.X,X這個數字可以自己調節,年長者大概乘以○.六,年輕人乘以○.九。例如我今年七十歲,二二○減七十是一五○,再乘以○.六,得到九十,所以我快步走到每分鐘心跳數九十就可以。」飲食三訣》七分飽、清淡、藥食同源林昭庚也強調飲食調養,重點有三個:進食七分飽,飲食要清淡;忌食調味過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藥食同源,例如煮魚時加入當歸和黃耆,這不是藥,而是飲食,但當歸補血,黃耆補氣,氣虛和血虛的人吃這樣的料理,也有益健康。

一般人平常工作忙碌,林昭庚建議大家按兩個穴道——合谷穴和足三里。合谷穴是食指和拇指會合處,凹陷如山谷的地方;足三里則是源自它在膝下三寸之處,常按就可以健步如飛、行走三里。至於按壓的方式,用手隨意按三到五分鐘就可以。

他指出,如口訣「面口合谷收」所說的,頭痛等頸部以上的不適,都可以按合谷穴;又如口訣「肚腹三里流」而言,腸胃等腹腔的毛病,都可以按足三里。推薦這個穴位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根據近代研究,按壓這兩個穴道可以產生腦內啡(身體自然分泌的氨基化合物,可止痛、製造快感),類似嗎啡,而作用比嗎啡更強。

還有一件關於養生很重要的事,就是「各種能量不能用到極限」。他用眼一小時後,一定休息十分鐘,看看遠方或發呆都好。

「人的視力受視神經控制,長時間使用後會痠痛,降低效率,一定要休息。身體任何器官都不能過度使用,我們不需要像運動員那樣拚命。」林昭庚也強調,養生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年輕時就建立正確的觀念,就有快樂的人生。

林昭庚

出生:1947年

現職: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執行委員經歷:總統府國策顧問、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博士

撰文 / 孫蓉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048

高虎城:推動中西部和延邊沿江成為下一個開放前沿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60963.html

高虎城:推動中西部和延邊沿江成為下一個開放前沿

一財網 王子約 2016-03-13 09:50:00

對於未來的對外開放政策,高虎城明確將采取更開放的態度。不僅要優化利用外資的領域,更要在“一帶一路”戰略下讓中國的中西部和沿邊沿江地區成為下一個開放前沿。

中國人境外消費強勁,商務部部長怎麽看?在13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前的部長通道上,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消費已經成為“三駕馬車”中最強勁的部分,加強供給側方面的改革是進一步促進消費的工作重點。

高虎城表示,消費首先取決於收入,近年收入持續增長,為消費提供了可能。另外,消費取決於基礎保障,目前的養老、醫保(等方面的舉措)為消費奠定了基礎。幾十年前,中國經濟主要靠出口、投資,但去年消費已經成為三駕馬車中最強勁的,繼續發展消費是保證經濟增長的重要方面。

對於當前的消費結構,他表示,消費差異化越來越明顯,特別是產品方面,中高收入群體對差異化、品牌化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目前,國內和境外的消費都在強勁增長,滿足消費成為結構性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

高虎城表示,拉動消費主要從四個方面來推進,首先是實現消費流通方式進一步優化。這方面線上線下融合成為推動消費的重要手段,可以使用“互聯網+”聯通,促進消費方式轉變,實現更規範的流通運作;第二是降低消費成本、流通成本。從具體方向來看,城市方面要構建城市間的共同配送,而農村則是要加強基礎設施投資,讓農村農產品走得出來;第三,要保護優化消費者權益,嚴厲打擊假冒偽劣;最後,產品消費和服務消費要共同發展,目前服務消費還處在大眾化階段,以家政、旅遊等為主,供給側改革要加大這方面的改革。

在回應媒體關於中國外資政策的提問時,高虎城表示,中國利用外資、吸引外資、鼓勵外資發展,為外商提供環境支持的政策均不會改變。他表示,要使中國始終保持對資本的吸引力。值得註意的是,去吸引外資中的約70%都投向高端制造業和服務業,這和我們的轉型(方向)非常類似。高虎城說,在外資在(部分)制造業中退出的同時,對高新產業的投資正在快速發展。

對於未來的對外開放政策,高虎城明確將采取更開放的態度。不僅要優化利用外資的領域,更要在“一帶一路”戰略下讓中國的中西部和沿邊沿江地區成為下一個開放前沿。他透露,目前正在制定中西部優勢產業投資指導目錄。

在具體措施方面,高虎城表示,將建立邊境經濟合作區和跨經濟合作區;放寬外資投資領域,包括金融,教育,文化,物流等服務業,高端制造業也要放開,鼓勵外資參與改造和轉型升級。

編輯:汪時鋒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844

一季度各省份樓市表現:粵浙蘇大賣 中西部增速靠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9918.html

今年以來,隨著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去庫存”政策的貫徹實施,購房者熱情再次被激發,銷售市場較為火爆。不過在整體火爆的情況下,各地市場的表現卻差異較大。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通過對25個省份(部分數據未公布或數據不詳的省份沒有納入統計)一季度商品房銷售增幅和房地產開發投資增幅的梳理發現,一季度,東部省份廣東、浙江、江蘇以及以旅遊、地產為支柱產業的海南樓市表現最旺,樓市銷售增速大幅跑贏全國。相比之下,增速靠後的主要是中西部省份。

粵浙蘇大賣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3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2429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3.1%,增速比1-2月份提高4.9個百分點。

從25省商品房銷售來看,增速超過全國水平的共有6省,分別是海南、廣東、浙江、江蘇、山西和甘肅。

其中,海南以78.1%的增速雄踞各省第一。海南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政府取消商品房限購限貸,實施房地產開發“兩個暫停”政策,房地產去庫存取得了明顯成效。一季度全省房屋銷售面積339.9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8.1%;房屋銷售額352.85億元,同比增長73.9%。

海南樓市的回暖對區域經濟助力十分明顯,去年一季度海南GDP增速只有4.7%,今年一季度達到了9.7%,整整提升了5個百分點。

易居智庫研究中心總監嚴躍進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海南的經濟總量比較小,以旅遊和房地產等產業為主。在對房地產依賴程度較大的情況下,當房地產市場有較大波動時,區域經濟的波動也隨之增加。今年海南樓市大幅回暖,因此當地經濟增速也大幅回升。

不過,雖然增速第一,但是海南樓市的總體體量仍比較小。相比之下,廣東、江蘇和浙江這三個經濟大省,不光量大,而且速快,三省的樓市銷售增速都超過了60%,對全國樓市成交增速貢獻巨大。

來自當地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第一經濟大省廣東一季度商品房銷售面積2835.0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4.8%,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長8.6%,增幅比上年一季度提高4.0個百分點,房地產業拉動經濟增長0.6個百分點。

在廣東,過去在一線城市中一直比較平穩理性的廣州,自三月開始領跑一線城市。中原地產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3月廣州一手樓市網簽面積已達98.71萬平方米,成交量較2月翻倍,並超越農歷年前的1月,繼續維持高位水平。

相比之下,第二經濟大省江蘇雖然銷售增幅略遜於廣東,但在成交量上略高於廣東,位居全國第一。一季度,江蘇全省商品房銷售面積2953.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1.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66.8%。

在浙江,3月份樓市十分火爆。浙江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省商品房銷售面積1480萬平方米,增長64.0%,增幅比今年1-2月提高32.6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1661億元,增長83.0%,增幅比今年1-2月提高49.0個百分點。3月份,全省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1.7%,連續12個月呈現逐月攀升態勢;同比上漲7.8%,漲幅比上月擴大2.1個百分點,為2015年9月份止跌回升以來的最大漲幅。

統計數據顯示,3月份杭州全市新建商品房共成交2.8萬套,環比2月增長282.1%,較去年同期增加259.2%,列歷史同期第一位,並且創下歷史月度成交紀錄。

去庫存“任重而道遠”

不過,雖然粵浙蘇等東部大省樓市十分火爆,各省內部,不同城市、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之間的分化也十分明顯。以浙江為例,一季度杭州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最快,增幅達115.1%,遠遠高於其他設區市。同時,舟山、麗水、臺州等市增幅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而金華市銷售面積增幅則相對較低,僅有13.1%。

在房價方面,3月份,浙江11個設區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普漲,上漲的城市比上月增加4個,其中,漲幅較大的是杭(2.3%)、甬(1.6%)、溫(0.5%);同比7漲3降1平,其中,漲幅較大的是杭、甬、溫;降幅較大的是臺、衢、舟,分別下降3.1%、0.8%和0.5%。大城市與中小城市之間的分化仍十分明顯。

與東部沿海大省樓市熱賣相比,樓市銷售增速比較靠後的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省份,雲南、貴州、內蒙古、青海和廣西的增速在25個省份中位列倒數五位,增速均在20%以下。

雲南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一季度雲南全省商品房銷售面積568.5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4%;商品房銷售額298.3億元,同比增長0.9%。不僅兩個指標均大幅落後於全國,而且商品房銷售額增速明顯低於銷售面積增速,說明該省房價總體水平仍處於下降趨勢。

此外,一季度雲南土地購置面積108.35萬平方米,下降53.7%;土地成交價款26.17億元,下降35.3%。在投資方面,雲南省房地產投資今年2月份(增長0.4%)已扭轉了自去年4月份以來連續9個月負增長的態勢,但房地產市場仍面臨較多不確定因素,後續走勢仍待密切關註。

從全國成交量看,一季度東部上漲44.2%,而西部只有20.2%,這也說明區域的分化仍在繼續。嚴躍進說,今年以來,盡管樓市整體大幅回暖,但區域之間的分化仍十分明顯,東南沿海幾個省的表現遠高於中西部。從市場的基本面看,一些沿海的經濟條件好的城市和省份,依然是投資的熱點區域。此類區域基本上是樓市持續上漲,各類實業資金和投資資金都會加快進入房地產市場,進而拉動區域經濟上升。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整體看,全國房地產市場的庫存變化依然是非常不均衡。目前的數據並不代表去庫存完成,去庫存的效果更多的體現在本來庫存壓力就不大的一二線城市,後續三四線城市的去庫存壓力依然非常大。

 

25個省份一季度樓市表現

省份

銷售面積(萬平米)

增幅

開發投資

增幅

海南

339.97

78.10%

313.37

15.70%

廣東

2835.06

64.80%

1746.55

12.80%

浙江

1480

64.00%

1457

-1.70%

江蘇

2953.1

61.30%

1981.5

7.30%

山西

 

52.60%

131.8

14.50%

甘肅

230.3

37.97%

68.2

29.02

江西

631.09

32.20%

312.36

14.40%

湖北

 

30.30%

698.16

6.30%

上海

501.83

27.30%

800.5

12.30%

陜西

448

25.20%

340.19

3.50%

福建

882.67

25%

1095.46

4.9

安徽

1468.4

25%

915.6

8.70%

湖南

1067

24.50%

503

2.90%

北京

252.4

23.70%

667.8

-2.10%

四川

1672.95

23.60%

1168.7

14.40%

山東

1489.1

23.50%

1059.3

7.00%

重慶

1258.39

23.40%

746.81

-2%

河北

745.2

23.10%

685.1

10.50%

河南

1219.11

20.70%

803.61

15.30%

天津

414.19

18.50%

397.85

15.50%

廣西

590.76

18.40%

351.8

14.50%

青海

28.65

18.10%

14.43

13.90%

內蒙古

118.25

17.10%

36.81

-3.90%

貴州

712.04

15.20%

427.42

-7.60%

雲南

568.56

7.40%

485.36

1.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099

湖北江蘇回應數萬高考計劃支援中西部 扶貧與公平如何兼顧?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3210.html

近日,教育部、國家發改委安排湖北、江蘇、浙江等省面向中西部省(區)編制招生計劃。其中,2016年安排湖北省地方高校編制4萬名計劃支持中西部;安排江蘇省地方高校編制3.8萬名計劃支持中西部和錄取率較低的人口大省。這一決定引發了一部分高考考生及家長對於省內招生計劃減少、高考錄取率下降的擔心。

兩省教育部門隨即作出回應,今年省內高考各批次錄取率不會下降,甚至會略有提高。

湖北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表示,4萬名跨省招生計劃為指導性計劃,而非指令性計劃,既可作本科計劃安排,也可作專科計劃安排。據介紹,今年國家下達湖北省省屬高校本科招生計劃比去年增加2300人,而該省普通高中畢業生高考報名人數比去年減少1.8萬人。湖北省教育廳將積極爭取省外重點高校,特別是“985”和“211”高校,根據湖北省高考生源情況向該省多投放招生計劃;在招生錄取過程中,湖北省還將通過再次征集意願、高職高專補錄等方式,為廣大考生創造更多的升學機會。綜合上述各因素,預計該省2016年各批次高考錄取率與去年持平,甚至有所上升。

江蘇省教育廳亦表示,今年該省高考報名人數為36.04萬,比去年下降3.25萬人,調出計劃不會影響考生本專科各批次錄取比例。據悉,江蘇省本科調出專項任務計劃占本科總計劃的比例較低。其中關於38000人的調出計劃為指導性計劃,既可安排本科,也可安排專科。具體安排為本科9000人和專科29000人,已經充分考慮了省內高考考生的本專科錄取率不降低的因素。江蘇省教育廳預計,今年該省高考錄取比例將不低於去年,甚至略有提高。

據教發[2016]7號文件,“2016年部分地區跨省生源計劃調控方案”中,湖北、江蘇、浙江三省調出計劃數位列前三,占總調出計劃編制的60%。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閱2015年全國各省市高考一本錄取率發現,北京、天津、上海三個直轄市排名前三,分別為24.13%、23.39%、20%。而三直轄市中,僅上海市拿出5000個編制支持中西部,北京、天津兩市則無需安排高校編制支持中西部和錄取率較低的人口大省。

武漢市二中一名高三學生家長朱女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反問道,為什麽升學壓力最小的北京、天津“一毛不拔”,相反卻要湖北、江蘇這些升學壓力較大的省份來扶貧?

事實上,社會各界一直對高校招生名額分配制度不公頗有微詞。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東方電氣風電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工程師趙萍就向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建議,盡快對目前的高校招生計劃分配制度進行改革,逐漸向教育完全公平的目標推進。

“目前高等教育不同省(市)學生受教育權不平等的問題仍然較為嚴重。”趙萍指出,高校在不同地區招生的不平衡問題主要體現在大學招生計劃分配上,投放給個別省(市)的大學學額(特別是名牌大學)太高,而另一些考生大省卻投放不足。對於掌握國內絕大多數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部屬高校,在一些省份招生名額與考生人數比例遠高於其他省份。

趙萍以北京大學為例。趙萍指出,2015年,北京大學(不包括北大醫學部)在北京計劃招生人數318人(實際招生人數大於此數)、北京考生人數約6.8萬,錄取比例約0.47%;同年,北京大學在河南招生201人、河南考生人數約77.2萬,錄取比例不到0.03%。

據了解,分省配額制是我國目前高等教育招生錄取的主要選拔方式。在區域間差異較大的情況下,合理地使用分省配額制,可以積極補償西部邊遠地區或少數民族地區較為薄弱的教育基礎。然而,由於過去數據上的限制,大部分政策的推行均以東部、中部和西部為劃分標準。

鑒於此,有教育界專家建議,采用基於歷史數據的建模方式,對院校分省招生名額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具體建模以適齡人口基數為核心變量,並結合地區的基礎教育水平、優質高校資源以及優質高校入學機會的歷史數據設定科學的權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9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