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銀行存貸中西差異--工銀瑞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40777501019zuv.html
銀行存貸中西差異
作者為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
 
德克夏銀行的拆分命
 
    2011年10月4日,比利時、法國、盧森堡三國政府聯合宣佈了對德克夏銀行(Dexia)的分拆方案,這家大型跨國金融集團在遭受2008年襲來的金融危機重挫之後,終於頂不住第二波的歐債危機衝擊,成為歐債危機中倒下的第一家銀行。
   
    德克夏銀行從1997年至2007年的十年間,總資產從1860億歐元飛快上升到6046億歐元,累計增長2.25倍,年均增速 達12.5%,保持著西方銀行少有的持續擴張,也曾在2010年「財富500強」中排名第49位,經營業績可謂輝煌。但為何又急速地轉為衰敗而被分拆呢? 這由其經營方式使然。
 
    德克夏銀行帶著西方銀行的基本特徵,在其存貸款業務的數據上表現得特別鮮明充分。其2005年至2010年期間的經營指標,在總負債結構中,存款比重不大,基本保持在18%-23%之間;其他負債中,同業拆借佔18%-33%,債務憑證佔29%-38%,其餘有次級債等,除了危機的這幾年,各項負債基本穩定在一定的區間裡浮動,變動的幅度不大;第二,貸款不少,貸存比極高。從2005年至2010年,貸存款比分別達到197%、195%、191%、322%、293%、283%。這是一個極高的比率,甚至已成倍於西方銀行的一般控制額。
 
    截至2010年末,按照該行23%(存款比重)×283%(貸存比)=65%的計算,即該行65%的資金都集中用於貸款業務上。 問題在於,該行的資產負債表中,信貸資金並不完全通過存款資金取得匹配平衡,其流動性主要依賴於資金總量的平衡,命運也就系在市場融資上。一旦遭遇金融動 盪危機,必定首先衝擊同業市場,當各銀行紛紛捂緊口袋,借新還舊難以為繼,並使資金價格走高,這種高槓桿支撐贏利的經營方式就十分艱難。正是在資金成本高 企與流動性缺口雙重打擊下,德克夏銀行風險連連,不得不乞求政府的干預處置。缺乏存款或許正是西方銀行流動性脆弱之處。
 
    西方銀行在存款缺乏的情況下,依然熱衷於貸款,能將銀行的貸款功能發揮到極致,這種經營方式源於何種經營機制呢?依中國的銀行 看,德克夏銀行的風險本不該發生,中國銀行業的資產負債表絕然不同,中國的銀行以存定貸、貸存比受限,無論如何生不出這類風險。問題的核心回歸到存款,而 揭開中西方銀行經營差異的鑰匙正是存款。
 
    存款一直是銀行最重要的負債之源,決定著經營規模、實力和方向,壘築起經營的基本平台。在中國,存款有多大銀行家的舞台就有多 大,也鑄就了銀行的命運,別無哪項業務敢與其重要性、基礎性爭高下。進入現代社會的銀行,依舊眼巴巴地盯著存款,恭恭敬敬地服務、守候著存款人,何況存款 背後牽連著一個數億國民龐大的社會呢。
 
    可西方銀行的經營方式不一樣,儘管西方強國財富比我們更多,但西方商業銀行存款卻不比中國的銀行更多,這是癥結所在,也是導致經營方式與監管政策差異的根本原因,經營風險與贏利模式就大相逕庭。
 
    商業銀行的基本功能是存貸匯,中外銀行同宗,大小銀行同源,差異不會過大。有人說,西方銀行不願意放貸,以服務為主。這是外行之見,或只從數字上做個想當然的推斷,並不瞭解銀行運作之門道與經營本性。
 
    從宏觀看,不放貸款何以創造貨幣乘數?何以資產證券化?從微觀說,不貸款何以滿足客戶信貸需求?西方企業同樣依賴貸款,信貸讓銀 行獲利,並派生存款,只是中外銀行創造存款的路徑、效果各異罷了。正是存款的種類、數量與比重不同,貸款方式、結構與處置不同,造就了中西方銀行不同的經 營方式,業務產品、贏利模式也就這樣形成了。
 
    當然,風險觀亦不同,西方模式下流動性風險最大,儘管對於個別銀行經營而言,資金平衡遠比存款平衡更容易,它有發達靈活的金融大 市場支撐。但是,一旦大危機襲來時,系統性風險的殺傷力更大,一榮俱榮、一敗俱敗,在美歐金融危機中充分地顯現出來,而德克夏銀行就是最先崩裂的最薄弱的 那一環。
    
西方銀行存款的缺失
 
    經營方式是資本對市場資源與需求做出的選擇,就銀行而言,存款起著決定性因素。存款的穩定性與結構、存款的規模與期限,賦予銀行不同的經營命運,形成銀行間經營方式差異的根源。
 
    個別銀行存款增量上不去,這是它自身的競爭力問題;當所有銀行存款都不多,就是市場方式本身特徵。在中國,無論中外資銀行都在拚命地追逐存款,否則一切皆空。
 
    不妨比較一下十家國際大銀行的存款餘額。據披露,截至2011年6月末,工商銀行20274億美元、匯豐銀行13190億美元、 摩根大通銀行10487億美元、美國銀行10384億美元、瑞士銀行10024億美元、巴黎銀行9726億美元、桑坦德銀行9569億美元、花旗銀行 8663億美元、富國銀行8536億美元、巴克萊銀行7366億美元。不難發現一個顯著特徵,工行與西方大銀行之間的存款餘額是一種倍數的關係。
 
    存款增量不多、增速不大,也是西方銀行的特徵。據對十家歐美大型銀行的數據分析,2006年至2010年五年中,半數銀行的存款年均遞增在10%以下,也有負增長的;少數銀行在15%-19%間, 主要形成於收購併賬因素。例如,巴黎銀行在2009年收購了比利時富通銀行,使得當年存款餘額增長46%,並一躍成為歐洲存款第一大行。對比之下,中國銀 行業從2006年至2010年間,存款餘額從30.0萬億元增加到73.3萬億元,年均增長28.8%,年遞增19.6%,每年都呈現兩位數的增幅,直接 推動了銀行規模的擴張。
 
    西方財富多而銀行存款不多,是銀行未重視吸收存款,還是客戶無意願存款?這是一個國情問題,更是市場本身的特徵:一定是存款被其他金融渠道分流之故,一定 是銀行利率不能滿足存款人需求之故。顯然,過大的中西方銀行差距表明,不同的資金來源必定形成不同的經營方式,中國銀行業負債的擴張由存款引發,而存款少 的西方銀行業務一定開闢金融市場。
    
存貸款資產佔比不高

    我們選擇歐美十家國際大銀行,對其2011年6月末存款、貸款比重的分析可見,在西方銀行資產結構中,信貸資產比重普遍不高,一般只佔25%-55%左右,而投資、交易類及衍生品資產的佔比不低。在西方銀行的負債結構中,存款比重一般也不高,也只有21%-55%左右
 
    在存、貸款難以持續增長的情況下,銀行的經營空間一定轉向投資交易市場服務領域伸展,從金融衍生品市場尋找出路,其他業務的比重就顯著提升。金融衍生品、回購款項、應付債券類業務的比重大,這是西方銀行在資本趨利下必然的市場選擇,經營也趨向複雜化、多樣化。
 
    對比中國的工、農、中、建四大銀行,截至2010年末,存款佔總負債比重分別為88.2%、90.7%、77.1%、 89.8%;而貸款佔總資產比重分別為49.2%、46.3%、52.9%、51.1%。這樣的資產負債表結構中,業務種類自然單純,在嚴格的金融監管制 度下,銀行業務領域及經營模式反倒變得十分簡單,經營風險涉及的範圍更窄。
 
    應當清楚,銀行資產負債結構是社會金融需求與金融監管政策的縮影,儘管各家銀行有所選擇,但在市場規律面前首先是適者生存。對比之下,中西方銀行經營範圍 的差異在存貸業務之外,中國的銀行選擇經營空間的餘地不大,而西方銀行全方位介入市場,進入衍生品、證券投資領域,擴大了三分之一的業務市場。這可是個經 營大空間,既創造中間業務收益,也形成了各自差異化的經營特徵。
    
存貸比差異

    據英國《銀行家》雜誌披露,2009年世界銀行業的平均貸存比為87.35%,其 中,東歐最高為114.58%,西歐98.38%,北美79.45%,亞洲77.61%等,這是美國金融危機氾濫中的數據。而在2008年危機剛露頭時, 全球平均貸存比更高,達到103.74%,比2009年高出18.76個百分點,其中,西歐121.02%,北美100.29%,東歐111.71%,亞 洲85.04%等,更真實地反映出國際銀行業中貸款業務的重要地位,也表現出西方銀行強烈的貸款欲。
 
    金融危機中北美的銀行貸存比下降20.84個百分點,西歐的銀行下降22.64個百分點,降幅極為罕見,商業銀行應對流動性風險必然收縮貸款,引起整個市場貨幣與信貸的緊縮。
 
    從對歐美十大銀行的貸存比分析可見,西方國際大銀行貸存比整體較高,尤其歐洲的銀行,如桑坦德銀行、巴克萊銀行、巴黎銀行、蘇格 蘭皇家銀行等持續都在100%以上,早已固化成一種經營方式。如此高企的貸存比令人咋舌,貸款早已將存款透支殆盡,資金敞口很大。顯然,這種經營方式在中 國市場上不允許、行不通,在中國,《商業銀行法》規定了貸存比75%的上限,銀監部門依法進行嚴格監管。
 
    其實,貸存比只是一個中國概念,西方國家並無此項監管限制,存款準備金亦不高。銀行貸款只需資金的平衡,無需存款的配比,貸款規模不受制於存款,只受制於 資本充足率等風險內控制度。因此,歐美商業銀行具有充分的貸款自主性,它們更著眼於把握整體的資產負債表,在信貸市場上更加靈活,並與多種業務貫通起來, 沒少放貸款,也沒少收利息,更帶來了其他收益。
    
貸款的市場切入點差異

    簡單地從貸款戶類別作區分,中國的銀行多發放工商企業法人貸款,西方銀行多發放個人貸款,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這種鮮明的反差背後,有著極其深刻的市場根源。記得1992年,當我第一次聽說花旗銀行信用卡收入佔業務總收入過半時,大惑不 解,詫異得猜不出謎底。那時,中國的貸款姓「公」不姓「私」,沒有開辦個人貸款,銀行支持經濟發展等同於對企業放貸,教科書也如是說。如今走過了20年改 革之路,當中國的銀行個人貸款慢慢地提升到二成比重時,人們漸漸地認識了西方銀行。
 
    西方市場經濟的基本動力是消費,而中國經濟中生產投資驅動力更強,不同的動力源,導致銀行信貸對經濟的接入點不同,貸款品種、期 限、數額及貸款人各異。從中美大型銀行生息資產的對比中可見,2010年度美國大型銀行對公司類的貸款只佔17.23%,而中國的銀行對個人信貸業務只佔 15.07%,恰恰相反。貸款切入點至關重要,一方面反映了兩國銀行具有不同的經營方式,另一方面反映出銀行在經濟活動中發揮功能的差異。
 
    從一般市場原理分析,消費類貸款是啟動市場的重要槓桿。當信貸從消費端切入市場,資助了消費者購買商品,使產品得以完成向商品的 有效跳躍。其意義,使商店回籠資金,繼續向生產企業訂單,體現由市場需求推動企業組織再生產,形成良性的循環。在這種由消費決定生產行為的市場模式下,政 府總是慣用推動、擴大社會消費來組織推進經濟的發展。除了信貸功能,銀行還創造信用卡等透支工具來推進國民的消費需求,從中收穫到佣金等收入。
 
    而當銀行貸款從生產企業環節切入時,形成了另一種再生產模式。儘管企業向商店銷售產品,最終經由消費者購買後,完成生產到消費的循環,但生產並非直接決定 於市場消費。企業得到貸款容易盲目地擴大生產能力,形成產品庫存積壓,而當政策仍然不斷導向銀行放貸支持生產時,信貸效率必受影響。
    
西方銀行經營特色

    市場有神靈,天無絕人之路。缺少存款的西方銀行,貸款業務一樣順風順水,有滋有味;表面看貸款業務似乎溫存,骨子裡如虎似狼,顯露出銀行經營的本性。它們遵循著自己的遊戲規則,建立起西方銀行特有的經營秩序,幾百年傳承至今,自有經營之門道。
 
    不是銀行存款少嗎?監管當局從來不以貸存比設限,也不對信貸規模指標控制,於是,商業銀行貸款解脫了存款數量的硬約束,只需把握 住銀行流動性比率即可。儘管對銀行資本充足率有嚴格的監管,但市場同樣創造出資產證券化工具及多種銷售渠道,能將貸款轉化成其他形式的金融產品,銀行隨時 將過量的貸款銷售到金融市場中去。
 
    金融市場有兩大服務功能:其一,為融資者服務。提供籌融資過程中的信貸、結算、發債、上市等各種金融服務,滿足企業再生產過程中 的種種金融需求。其二,為投資者服務。提供交易平台、渠道、產品和工具等各種金融服務,滿足分配過程中的金融需求,使存款人收穫利息,使投資人收穫紅利, 從生產中分得一勺羹,得到財產性收入。
 
    而金融機構也從服務中獲取各種利差及服務費收入,實現金融資本的增值。就銀行經營而言,前者主要是為實體經濟服務,提供對客戶的 貸款類服務;後者是為客戶提供存款及資產管理類服務,並貫通信貸、股市、債市、保險、信託及實體公司等投資市場,其產品自然離不開各類虛擬的金融衍生品交 易。
 
    只有保障融資者與投資者各得其所,互利共贏,才能保護雙方參與的積極性,形成穩定持續的金融循環,促進經濟與社會的繁榮,才有金融業的健康發展。缺少後者,難有融資;缺少前者,難以分潤。
 
    中外經濟都依賴銀行創造貨幣,商業銀行都在放貸中派生存款。信貸功能從來都是銀行基礎性核心功能,許多種類的中間業務出自於信用,源於信貸功能延伸出來的服務。因此,儘管西方銀行存款少了,銀行絕不會冷淡貸款這道主菜。
 
    沒有貸存比監管的限制,銀行貸款發放的更多。對照2009年蘇格蘭皇家銀行、巴黎銀行、桑坦德銀行和美國銀行等歐美貸款大銀行, 能夠得出一個鮮明的結論:它們的存款遠不及工行多,但貸款餘額都超過工行,使人不能不感受到西方銀行更強烈、更旺盛的貸款欲。是什麼機制驅動?一方面西方 擁有龐大的實體經濟,企業離不開強大的信貸槓桿支撐,銀行方才成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另一方面,在西方成熟的市場機制中,多元化的投資市場依賴於金融衍生品 等交易來維繫。只有持續不斷地將貸款轉化為金融衍生品,金融市場交易才能繁榮,得以滿足各類投資者需要,銀行的經營才靈通,作用與功能才靈現。
 
    運用資產證券化工具等有效路徑,得以保障貸款業務的持續性。出售貸款或資產證券化是西方銀行慣用的、靈活便利的經營技法,也是一條有效減少貸款餘額的後門,並有效貫通了銀行與金融市場,使其在有限資本下得以不斷地放貸。
 
    第一,迫於對資本及風險等監管要求。一旦貸款額超過資本充足率、流動比率等風險監管指標要求,銀行可隨時將過量的貸款從多渠道有效地排放,拋向金融市場。 第二,迫於滿足客戶新貸款的需求。只有保持貸款流量,才能穩定留住客戶。西方銀行崇尚客戶至上,盡力地滿足客戶要求,不輕易說「不」。第三,迫於內控管理 的要求。例如,當對某行業授信額度已經用完,但該行業中有重要企業提出貸款需求時,銀行一般採取將現有貸款賣出,騰出額度來再發放該行業的新貸款。第四, 基於優化信貸資產結構的需要。經營中常遇到高收益的市場新機會,當新貸款、新業務的比較收益更高時,自然會賣出老貸款去追逐新機遇,以求良好的財務收益。 另外,銀行也常採用打包處理貸款資產的辦法,將一些期限、質量不適合繼續持有的貸款賣出,以改善信貸資產結構。
 
    由於西方銀行具有便利的賣出貸款渠道,因此,不能簡單地依據資產負債表中貸款餘額的數量與比重,據以證實銀行對貸款的情緒,更應 當查看貸款累計發放額,以及通過資產證券化渠道及賣出貸款的數額。對以上三種因素進行綜合統計評價,才能真實地表明一家銀行信貸功能的強弱與偏好。
 
    許多銀行經營定位於投資與交易類業務,形成它們差異性專業經營的優勢。例如,德意志銀行、瑞士銀行的投行業務在業界形成品牌特 色,它們的交易性和衍生金融資產都佔總資產的40%以上,成為各自經營定位的特徵。西方銀行賬戶少、存款少,無疑核算量少,銀行無需建立龐大的負債業務系 統架構,卻開闢出豐富多樣的業務功能。服務中介使銀行與市場的關聯度更緊密,在經營中更加關注金融市場,通過投融資等渠道,大力開展企業顧問、資產財富管 理等業務。
 
    這種市場敏感度表現在:第一,銀行自身的信用評級至關重要。信用等級直接影響其投融資業務交易成本。信用等級高的銀行,發債、融 資等成本更低、更易,銀行衍生品銷售價格相對高些,市場更信任而便於銷售,而信用等級低的銀行卻相反;第二,對資金市場波動極為敏感。正因為銀行存貸款資 金缺口依賴於市場獲取平衡,市場資金鬆緊度及利率浮動幅度,都將直接影響其流動性和經營利潤。
 
    這些西方經營的機緣特色,開闢出一個廣闊的經營天地,同樣的傳統銀行,卻有不一樣的靈性。當然,這種經營方式作為西方國家金融制度下特定的經營套餐,需具備成熟的市場條件。
 
    必須有一個發達而完善的金融市場,市場擁有豐富的產品可供選擇、參與者有資格認定、有公平的定價機制、有通暢的交易渠道和靈活的 交易系統;有強大的徵信評級的體系,能對銷售者評信,能公正合理地定價產品,為其進入市場創造基本的條件規則,市場信息透明,保障投資者的基本權益;有資 產證券化的工具與路徑,只有金融衍生品源源不斷地進入交易市場,才能形成一個可持續經營的興旺市場,使參與者各得其所;有多元化的機構來消納金融產品,包 括各種金融機構、投資渠道、證券基金等,它們既是承載者,也是組織推動者。
 
    當然更離不開嚴厲的金融監管者,以及律師、會計事務所等諮詢服務中介機構,需要嚴密的制度體系與誠信的市場道德基準。缺少這些基礎因素,市場一天都難以維持,這正是西方注重規則與誠信的原因。
    
中西方經營方式並軌
    
    貸款分為「發起-持有」、「發起-分銷」兩種經營模式。前者將持有貸款作為服務客戶的基礎,藉以擴展其他的各種金融服務;後者將 貸款當做商品,隨時可賣出以收取中介服務費。各國的商業銀行經營文化不同,美國的銀行更具有後者的特徵,歐洲的銀行傾向前者,而中國的銀行貸款則是完全持 有。
 
    當然,美國的金融危機,正是過度地分銷而聚成泡沫。隨著新金融監管制度的實施,這種以結構性產品和衍生型產品為主,不斷追求高利 潤率的經營模式也在改變,資產證券化的速度在減緩,信貸流向前者回歸。危機的教訓深刻地影響著全球銀行業的發展方向,需要指出的是,金融衍生產品屬於中性 的金融工具,危機並未改變其屬性與功能作用。銀行經營方式從來不按傳統與現代劃分,只有各國監管政策、市場化程度之區別。
 
    中國的銀行在境外設立機構,當然按照所在國的監管要求與範圍經營,如同西方銀行進入中國,本土化之後才有生命力、競爭力。
 
    例如,外資銀行在中國一定會大抓存款、大設機構,因為豐富誘人的存款是經營貨幣最重要的資源,2009年存款餘額增長 25.35%,2010年增長高達44.71%,不少銀行存款翻番。又如,據披露的30家外資銀行的平均存貸比,2009年時高達149%,2010年降 為102%,2011年達到75%的監管限定。這就叫入鄉隨俗,適者生存。
 
    西方重要的資產管理、投行、衍生品等業務,其市場要素在中國尚在形成過程之中。例如,資產證券化之路仍坎坷難行,問題卡在宏觀調控指向的信貸規模上。由於貸款嚴格受到貨幣政策控制,銀行不得隨意突破,資產證券化等渠道具有避規模之嫌,自然難以興起。
 
    這就出了個經營難題:在銀行經營貨幣的範圍、渠道及產品有限的金融環境下,何以增加利潤?在一個缺少金融衍生品市場渠道的格局 中,信貸之外的富餘資金,只能進入債市及同業市場,購買企業債、金融債及國債等,更多存款資金被存款準備金、各種央票等吸納,因此,銀行頭寸反倒緊張,時 有周轉之困。
 
    簡言之,在西方是存款少的經營方式:市場機制強一些;在中國是存款多的經營方式,政策機制強一些,銀行與監管總是隨著存款起舞。
 
    未來中國銀行業發展中,有多種因素必將改變現有模式,第一,假如存款規律改變了,存款增量變得少了,以至不足以維繫貸存比的底 線,影響到了信貸支持經濟的功能,貸存比控制的經營模式勢必隨之動搖和瓦解;第二,商業銀行發展中資本金短缺之困境,也將促使監管政策的調整改變。打開這 條溢出貸款的關鍵通道,便可從容地紓困;第三,金融國際化進程將推動銀行進入衍生品交易市場。中國銀行業在這個巨大的全球市場中,不能兩手空空,總做局外 人。這事關一國銀行的職責,你不去創造並將本國衍生品推向國際市場交易,就只能去交易國外的衍生品。當然,改革需要時間。發展中國未來金融衍生品市場,不 會採用管制貸款的消極方式,定會採取開放渠道的積極措施,來啟動市場。
 
    中西方銀行的模式何時會並軌?近期很難,但在未來五年到十年定會啟動,金融市場環境是決定性因素,創造完善的市場機制不易。當然,外部的市場因素變動很 快,例如,銀行存款多的狀態不一定能持久,這由存款人說了算,銀行說了不算。原先美國銀行業存款也不少,20年後變了,它的改變並非因利率市場化驅動,而 是國家向金融化演進所至。
 
    作者為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