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強制上市公司分紅非常危險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45y5.html

聽說有人建議中國證監會強迫上市公司的現金分紅要到達某個水平。我覺得這個主意千萬使不得。五個原因:

(1)每個公司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是否分紅和分紅多少的條件不同,政府很難制定統一的政策來約束它們。分紅未必就好,不分紅未必就壞。
(2)現金究竟在上市公司裡面還是在股東手上,本質上應該是一樣的。中國的公司有這樣那樣的惡行,並不能通過強制分派現金來解決。
(3)是否分紅和分紅多少是企業的權力,不是政府的權力。我們不能亂來。
(4)現在的A股估值還是太貴。一元的現金支撐著好幾元的股票市值。也就是說,他們的"市淨率" price-to-book 在3到4倍。如果強制分紅,我估計很多股票的價格會因為失去現金支撐而倒塌。分掉一元現金,市值要縮水3元到4元。

(5) 現金分掉以後, 很多公司就留下來一堆沒人要的存貨, 應收款, 生鏽的設備, 和廠房。他們的財務費用就會上升 (如果還有人願意借錢給他們的話)。

A股市場的泡沫是多年形成的, 不可能短期解決。

 *******

國內經常出現的非法集資案和"龐式騙局"有什麼共同點?我覺得他們有兩個共同點:(1)他們都許諾高回報率,並且在一段時間內做到。(2) 他們都是用張三的錢去付給李四。

一個"龐式騙局"可以持續很多很多年。當然,並非所有的"龐式騙局"最後都曝光。麥道夫騙了30多年之後,終於因為2007年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導致股市下降才曝光(水落石出)。日本的大公司奧林巴斯的騙局也持續了20年。

你再想想,如果一個上市公司想玩這種"龐式騙局",不是很容易嗎?其實,很多上市公司玩的就是這個遊戲。只是很少有人知道而已。騙的程度越淺,持續性越有保障。

上市公司大股東或者管理層花少少一點錢,就騙倒了大量股東。其實,上市公司想騙人太容易了:它並不需要所有的人都相信,只要有足夠多的人受騙就可以了。在 中國,不相信的人們要做空也沒有可能。即使在美國,要想做空一個股票,也不容易。原因是做空者需要在一定的時間內把股票買回來,還給原主。如果,在這段時 間裡(比如三個月),股票不跌反升,做空者會虧很多錢。

另外,即使上市公司完全沒有假帳,公司回購和大股東增持也不是小股民跟風的理由。為什麼?大股東看自己的公司越看越愛。這種自愛有心理學的基礎:這家公司 是他們一手做起來的,有過酸甜苦辣,而且給他們很大的滿足和控制。這種心理可能矇蔽他們的眼睛,妨礙他們冷靜和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公司。

美國學者所做的大量研究表明,大股東增持和公司回購股票往往發生在股價的頂峰。

上市公司回購股票和大股東增持股票不說明什麼問題。

這是彫蟲小計。上市公司首先通過做假帳從股民手上圈20億元。如果股票下跌10%,那麼拿出1億元來回購股票。於是,我等股民就感動了。如果股票再跌 10%,大股東或者高管就爽快地拿出20萬元增持。我等股民又感動了。如果股票再跌30%,公司就不回購了,大股東和高管們也不增持了。這部電影在全世界不斷重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01

微小貸款的兄弟會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4knt.html
我在湖南常德市度過了愉快的兩天。山水的美麗和詩牆的別出心裁,讓我流連忘返。我覺得我也許不應該拿工資,我應該倒過來貼錢幹這份工作 (? *)

我們廣州萬穗小額貸款公司跟常德雙鑫小額貸款公司有長期合作關係。我們輸出萬穗微小貸款模式,並且派出了團隊。萬穗的副總經理何偉帶著兩個助手在這裡協助常德雙鑫開拓微小貸款, 真正微小的貸款。短短半年時間,他們已經發展到15人,發放了2200多萬的微小貸款,支持了130餘戶小微企業,三農,和小生意人。

市長陳文浩設宴招待我,財政局長,常德雙鑫的董事長和總經理都跟我們有了深入的溝通,表達了擴大合作的美意。我很受鼓舞。

酒酣耳熱之餘,我有兩點強烈的印象。

(1)我們廣州萬穗和常德雙鑫在微貸業務打好基礎之後,應該提速擴張。如何擴張?我們要創新,要用信貸工廠的模式。我們需要批量培養四種專業型的微貸人員:專業的營銷人員,專業的信用評級(現場調查)人員,專業的審貸,專業的資產經營(包括處置)。

(2)我問東道主,在完全不做過橋貸款的情況下,我們如何實現小額貸款公司的長期繁榮?常德市的九個區縣,還有周邊的益陽,懷化,湘西,和張家界都是微小金融的沃土。我們萬穗公司可否在這裡設立辦事處,把 "管理輸出"進行到底? 我們該不該成立一個微小貸款培訓學校?

下一步,我們希望在廣東省找幾個合作夥伴,並幫助他們轉型為真正的微小貸款公司,在產品和IT技術上加以改進。今年以來,小貸行業的壞帳開始上升了,風險加大了。我們相信,三,五年以後,大量的小貸公司會因為無生意可做而關門。

過橋貸款沒意思,高利貸也沒意思。做微小貸款才是長久之機。你有興趣嗎?我們願意隨時聆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97

被忽略了的燃氣公司:新天綠色能源(956 HK)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57zn.html
2012年6月9日在深圳慢牛投資俱樂部的發言,

最近幾年,中國燃氣板塊確實為投資者賺了很多錢。而且這個板塊很抗跌。我最近研究了一家公司,現在我把初淺的認識提交給大家研究。我首先強調,這家公司的風險很大,就像其它每個上市公司一樣。

我關注這家公司的原因如下:新天綠色能源(956 

HK)的業務具有較強的防禦性,利潤成長率在30%以上,今年的市盈率5-6倍,0.7倍的市淨率,5.5%的股息率。它的股價比一年半前的IPO價格跌了一半。

新天綠色能源(965 HK)背景介紹:
它是河北省國企,由河北建投所控制。它是該省最大的天然氣分銷商,現在擁有兩條天然氣長輸管道、四條高壓分支管道、十四個城市天然氣項目、以及兩座壓縮天然氣加氣母站,管道輸氣能力達到15億立方米,2011年本集團銷售天然氣量為12.1億立方米。

另外,新天運營風電場20個,控股裝機容量1,201兆瓦,權益裝機容量1,048兆瓦。以控股裝機容量計算,該公司在中國居第十位,是河北省最大的風電運營商。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的兩條長輸管道為(1)涿州市至邯鄲市,和(2)高邑縣至清河縣。

它有如下優點:
(1)安全性。它是河北省國企。而且在壟斷性行業。它在河北省佔有統治地位。對於這個行業的企業來說,它的負債率也很低,淨負債相當於股本的54%。

(2)高成長性。銷售收入從2008年的10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11年的31億元。同一時期,每股盈利也從4.3分增長到13.9分。這兩項指標的複合增長率分別為45.8%和47.8%。我認為,每股盈利還可以持續高增長若干年,因為它上市融資尚未發揮效益。

(3)高回報率。2011年,EPS 每股盈利 0.17 人民幣(即0.204港元)。 2011年該公司的 股東權益回報率(ROE)只有8.5%。這當然不好,但是,這有兩個原因,一是IPO資金的流入,大大地提高了分母(即股東權益),而分子(淨利潤)還沒 有馬上顯現出來。注意:這是個公用事業公司,上市才一年多。在IPO之前,它的股東權益只有15億元。它的ROE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別高達 12.4%和18.6%。

(4)股票的估值非常有吸引力。它的IPO在2010年10月22日,價格為2.64港元,但是2012年6月1日,它的股價跌到了1.30港元,下跌了 一半。當然,這不能說明問題,也許IPO的價格太高?但是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它的2011年市盈率5-6倍(用2012年6月10日的股價1.30港 元)。市淨率為0.7倍。同行業的公司一般在16倍市盈率和2-3倍市淨率。

(5)息率高達5.5%。2011年,新天公司每股分紅高達0.058分人民幣(即,6.96港分)。息率高達5.5%(用2012年6月10日的股價1.30港元)。這種高派息率會持續嗎?我們不知道(2011年,它的派息比例為三分之一)。

三大投資風險:

這項投資的最大風險在於它是國企。對於國企的高管究竟有無動力繼續把企業做好,把股東價值最大化放在首位,我們完全沒有把握。未來,它的高管將如何更迭,我們也不知道。

我注意到,該公司的業務全部在河北省。這本身不是問題,因為河北省足夠大。但是,這是不是意味著它的運營更強調政治因素?我們不知道。

這個公司的第二個風險就是,它的風電業務目前佔用資金太多,而且回報率太差。這種狀況何時能夠改善?比如,2011年,燃氣和風電這兩個業務板塊的"分部 利潤"分別為3.5億和3.1億元,不相上下,但是風電板塊佔用的資金遠遠大於燃氣板塊。它們的資產額分別為114億元和17億元。當然,它們的負債額也 大不相 同,分別為70億元和10億元。反對我的人可能會說,風電板塊是重資產型的業務,所以,2011年它的折舊就高達3.2億元,而天然氣板塊的同期折舊只有5000萬元而已。

它的第三個風險是,它下屬單位河北省天然氣公司未來幾年將繼續跟中國石油,北控集團(三家的股比分別為20%,51%和29%)合作打造唐山市曹妃店的 LNG接收,存儲和加工設施。這個項目的總投資66億元人民幣,其中資本金26億元。首期注資10億元已經完成。第二期注資將於2012年完成。

我們認為,從中國石油的其它管道業務來看,這個LNG項目很可能將是一項有利可圖的項目。但是,建造風險尤存。而且,它會不會超過預算的成本?我們無法事先判斷。我不讚成大家盲目投資。你們可以看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31

全球股民的撤退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4tjp.html

股市好的時候評論家們大多看好。股市不好的時候評論家們大多看淡。當然,股民也是如此。

但是,2012年5月23日,英國金融時報的一篇文章,"股票失寵"(Out of Stock) 不屬此類隨風飄的性質,值得一讀。我先歸納,然後結合中國的情況做點評論。

德國的安聯保險公司管理客戶資金17000億英鎊。它只有6%的投資在股票上,而90%在債券上。十年前,股票投資的比例高達20%。它的資產配置主管 Nikhil Srinivasan 說,"我們完全是聽從保單持有人的意願。我們沒必要在股票投資上過分激進。"

世界上很多機構都跟安聯保險一樣,一直在降低股票的比重。這種現象正在對企業界產生巨大的影響。很多企業加大了對債券市場的依賴,或者回購股票甚至退市。

另外一個深遠的影響是,長期儲蓄的益處正在降低,節約存錢的人和國家越來越補貼花錢大手大腳的人和國家。總有一天,存錢的人們會覺醒。

過去,股票的息率(現金分紅回報率)一般低於債券的息率,因為大家認為,股票會隨著經濟發展而上漲。但是,現在大家不相信這個教條了。結果是,股票的息率已經高於債券息率。耶魯大學教授Robert Shiller 估算,現在美國股市的息率為1.97%,而美國十年期國債的息率僅為1.72%。

很多人因此捶胸頓足,"世界股票的牛市要來了,債券市場該大跌了!" 但是,股票的牛市會來嗎?何時來?

倫敦商學院的學者估算,過去110年來(即1900到2010年),股票大大跑贏債券。股票的平均年回報率超過通脹6.6個百分點,而債券呢,僅僅跑贏通脹1.8個百分點。這是個巨大的差距。但是股民還是在繼續撤退: 十年前,英美兩國的養老基金大約有70%的資產在股市,今天,英國的比例降到了40%,美國52%。

撤退有兩個原因:一是2000年以來全球有了兩次大熊市,二是監管政策迫使銀行和其它機構減少股票投資,增加債券投資。監管方面的對股票投資不利的變化很 多,包括銀行資產的風險權重的調整,會計規則關於投資品估值的規則的變化,養老金從"固定受益額"的模式向"固定出資額"模式的轉變,等等。因此,歐美有 些國家的主權債券的利率已經跌到了不能再跌,也就是說,它們的價格太高。投資者逃離股票,進入了債市。可是天底下有那麼多債券可買嗎?

既然有這麼多不利因素的存在,股票為什麼沒有跌更多呢?答案在於,股票的供應也減少了。根據花旗銀行一項估算,2003年到2007年,股票的淨發行額為 負數(發行量減去回購和退市)。在美國,去年的股票淨發行量也變成了負數。過去十年,發達國家的股票發行量一直大大低於九十年代。

我的評論:
(1)這篇文章的分析有點意思,但是,我不相信任何預測,特別是不願意用自己的錢去相信預測。有哪些偉人成功地預測到了亞洲金融危機,歐洲債務危機和美國房地產崩潰?現在,股票相對於債券來講確實便宜,但是股市何時會大漲?明年, 還是十年以後?我們都不知道。

(2)中國市場一直在悄悄地受到海外市場的影響,只是我們不承認而已。比如,中國的基金甚至散戶很關注海外企業的估值水平。中外人員的交流會影響投資觀念。各國政府的監管理念和條例也是相互影響的。雖然中國政府有管制,但是資金還是跨國流動的。

(3)目前,發達國家股民的撤退跟十年來股票回報率差(打平)有關,也跟股市的欺詐曝光有關。中國的股市雖然年輕,但是地方政府和企業的欺詐之普遍和嚴重已經打擊了股民的信心。中國政府應該把恢復股民信心當作頭等大事。溫總理曾說,"信心比黃金更重要"。這很精闢。

(4)股票估值是一個非常大的區間:市盈率30倍不算太貴,5倍也沒有什麼了不起。歐美都曾經出現過5倍。誰規定中國不可能?股民要自保。股市不相信眼淚,也不相信社論。


(5) 我既不看淡, 也不看好, 我只是不相信預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32

分紅無限好, 只是別強迫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5h83.html

自從拙作《強制上市公司分紅非常危險》5月23日發表以來,很多人表達了反對意見。讓我做點澄清。
(1)企業分紅當然好。我做股民也喜歡分紅, 贊成分紅。但是這跟政府無關,不能強迫。中國政企不分問題已經很嚴重。
(2)現在A股公司如果被迫分紅,很多公司就會留下一堆生鏽的機器,漏雨的廠房,和沒人要的產品。失去現金支持,股價會大跌的。特別是大量中小型的股票會很悲慘。股民必須理解這一點。英文裡有一句話,用在這裡很恰當,Be careful what you wish for。意思是,你究竟想要什麼,你可想清楚!你如果真的得到了你所要的東西,你可別哭鼻子!
(3)分紅的公司未必好,不分紅的公司未必壞。龐式騙局可以從股民手上騙來10億元,分紅6億元,內部人落得4億元。股民在那裡傻樂,但終於有一天騙局爆煲。其實,股民你如果真的要分紅,還不如賣掉一些股票更簡單。如果你懷疑某公司其實是個龐式騙局,你應該遠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33

我是經濟難民,我支持奧巴馬!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6egr.html
1989年1月19日,當我乘坐的飛機徐徐降落在悉尼機場時,我閉上眼睛,低聲地跟自己說,"This 
is it! This is it!"。坐在身邊的也去澳大利亞留學的王衛東用胳膊肘捅了我一下,"你說夢話嗎?"

我瞪了他一眼,"大丈夫一去兮,不復還!"。

沒錯,我出國留學的第一天就沒有想過要回國。我剛剛離開了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的月薪52元的主任科員職務,到澳大利亞讀書。我承認,我是個經濟難民,跟千千萬萬在世界漂流的尋求較好日子的人們沒有區別。一百年以前,下南洋的華僑就是經濟難民,為什麼今天的化橋不可以呢?

確實,我沒出息,沒有信仰。我只是老百姓一個。1994年6月,中國經濟發展的大潮把我從澳大利亞捲到了香港,捲到了外國投資銀行。希臘人說,人生就是一 個大圓圈。這話可以用在我身上。過去十八年,我做了香港華爾街的奴隸。去年,我來到廣州做起了小額貸款,很像我童年所熟悉的農村信用社。

今年六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滿足一定條件的非法移民(30歲以下,居住滿5年,無犯罪記錄等)可以繼續合法留著美國。反對黨和很多評論員都說,此舉只 是為了贏得更多選票而已。也許是,也許不是。我沒有認真研究細節,不敢妄加評論。但是,我知道,美國之所以強大,之所以繁榮,之所以為世界人民所嚮往,主 要原因是它的包容和寬廣的胸懷,不管它的執政黨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

澳大利亞給了我永久居民身份。1991年初,我被它的聯邦政府錄用為公務員。半年後,我辭了職,到堪培拉大學當金融學講師,獲得終身教職。我留學的學費和 生活費都是澳大利亞納稅人的贈與。我感激不盡。我愛中國,我也愛澳大利亞。中國的有些官員和老百姓口是心非:他們口頭上把西方國家說成是可怕的虎口和敵 人,但是,他們卻源源不斷地把妻小往虎口裡送,往敵人的陣營裡送。

我們很多國人可能會義憤填膺,"不准你崇洋媚外,不准你美化西方國家!西方國家對外國也有這樣那樣的歧視,抵制和限制"。沒錯。那是他們醜惡的一面和愚蠢的一面。難道我們中國應該在醜惡和愚蠢方面跟別人競賽嗎?難道我們不應該學習他們偉大的一面嗎?

在澳大利亞的那五年半時間,我不僅看到而且還經歷了種族歧視。那是澳大利亞的陰暗面。美國也有嚴重的種族歧視。但是,我痛苦地承認,我的祖國在包容性方面比澳大利亞差得太遠!比美國差得太遠!

我敢說,我們的很多對外經濟政策是以國人的愚昧無知和洩憤為基礎的,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准外國人投資這個行業,或者那個行業,要求他們報批這個,或 者那個。這是我們對外經濟政策的基調!我們把做生意當成了給外國人的恩惠,我認為這是極大的錯誤。長遠來看,生意必然是互惠的。

海外的唐人街上,有些炎黃子孫寧可搞窩裡鬥直到血流成河,也不肯接受洋人的介入。我們很多國內同胞似乎寧可受害於國人的地溝油,也不肯買外國人的正牌產 品。或者,他們只許自己買洋貨,不准別的中國人買洋貨。沒錯,外國商人以驅逐利潤為目的。難道龍的傳人不是同樣(甚至更加)貪得無厭嗎?

如果說中國人的排外十分愚蠢,那麼地方保護主義就更加讓人憤怒。大家只要看看各省市的小額貸款行業管理條例,就可以發現,多數省市竟然規定,成立小額貸款 公司的發起人必須是當地企業!我坦白,我涵養不夠,因為我怒髮衝冠!這樣愚蠢的規定竟然是今天中國省市政府的法規文件!我們的官民竟然不因此感到恥辱!

當然,比這更加荒唐的經濟政策在神州大地比比皆是。我認為,中國人窮,是因為中國人不智慧。我們有些官員被老百姓養著,但是他們專門設計關卡,然後,眼看大量的人力物力被浪費在如何攻克關卡。大家都很忙,很累,但是,我們的力量互相抵消,不創造任何經濟價值。

我們很多省市政府奢談"創建金融中心"。但是,如果人財物不能完全自由流動,我們難道不是開玩笑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43

股民如何從憤怒中走出來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6s39.html

- 張化橋在中國財富管理高峰論壇的發言(2012年7月12日襄陽)

過去十多年,全球股民都虧了錢,這還不包括通脹對購買力的侵蝕。未來十年看起來也不妙。大家很憤怒。怪政府。怪投行。怪貪婪和欺詐的企業家。怪自己。

這很不健康。我們退一步,看看應該從中學點什麼。我覺得有兩點特別重要。一是股民的獨立性。二是政府的政策調整。簡言之,我們要從憤怒和指責中走出來。(喜歡用國罵的人,請不要往下讀。)

(1) 股民的獨立思考
*分析師要獨立於投行業務:當然。
*分析師要獨立於上市公司。
*分析師要獨立於昨天的自己:你昨天看錯了,你不需要死撐。你只需要說一身,"我變卦了!"或者"我以前看錯了"。一身輕。無包袱。
*基金經理的獨立。不要因為你滿倉就不肯認錯。不要因為你持有某個股票就害怕別人唱淡。好的說不壞,壞的說不好。
*股民的獨立:不要一廂情願。你希望市場怎樣跟預測市場怎樣是兩回事。

(2)我對政府的三點建議 (....)

(3)各種資產的橫向比較
* 股票只是許多資產中的一種;
* 這些資產包括債券,存款,實業投資,理財產品,房地產,古董,農產品,石油,礦產,等;
* 各種類型資產中的回報率有相關性;
* 這些相關性不穩定;
* 各種股票之間的相關性也不穩定;
* 不僅中國人抱怨投資渠道太少,美國人同樣抱怨
* 家鄉偏好:韓國人喜歡買韓國股票,德國人偏好德國股票。不奇怪。

(4)股民究竟獲得了什麼?
*長期來看,一定是分紅決定估值;
*巴菲特指出,股票也是債券,只是比債券更危險,更波動,更不確定;
* 全球股民都在問同一個問題:"我折騰多年,終究得到了什麼?"
* 經濟放緩引人思考究竟什麼叫回報;
* 經濟結構的大變化增加了"長期投資"的不確定性。
* 如果一個公司今年賺十億元,但是明年要投資十五億元(做研發和資本支出),明年賺二十億元,但是後年要再投資二十四億元,... 這樣的公司全球比比皆是。他們沒有"自由現金流",他們一文不值。
* 股民們受夠了!

(5)全球範圍內,龐式騙局的大量存在
*融資10億元,明年分紅3億元,股民高興,股價不錯,兩年後,再配售新股融資10億元,再提高分紅回報率,股價再漲。三年後,再配售新股融資15億元,如此下去。
*一邊分紅,一邊融資;
*這是海內外無數公司的龐式騙局。美國Allied Capital 的遊戲被識破,終於倒閉。

(6)利率對股票的決定性作用
*1968年到1982年的美國大熊市是利率的關鍵作用的最好例子:當時,通脹嚴重,利率高漲,股市市盈率落到7到9倍。一個市場的市盈率應該大概相當於市場利息率的倒數。
*當年全球股民為什麼那麼關注格林斯潘的一舉一動?利率對資產價格太重要了。
*為什麼現在的伯蘭克不如當年的格林斯潘有影響力?很簡單,現在其它因素佔了上風:衰退和債務危機;
*中國的2000-2004年經濟旺盛,但是熊市持續五年之謎:由於通脹,市場利率高企;
*2010年-2012年股市大跌:我們同樣應該怪通脹和利率!(不要拿統計局的數字來跟我辯論)。

(7) 現在中國的利率究竟是多少?
*與股民悠關的利率是多少?5%左右;
*利率自由化是什麼意思?雖然人民銀行減息,但是利率會上升;
*金融脫媒(理財產品)會導致選擇多樣化,利率趨升,不利股市;
*通脹會壓抑股市。別太看統計數字。

(8)A股還是太貴,
*如果我得罪了大家,請原諒。但是,如果我不說真心話,就更錯;
*股市擊鼓傳花不能持續;英文有句調侃的話, "不能持續的事情, 早晚會停下來", If it is not sustainable, it will stop;
*估值方法(1):股民面對的市場利率5%,風險溢價3%,共計8%。留下安全邊際1/3。所以,股票市場要提供11%左右的年回報率才行。也就是說,股票市場的市盈率不能高於9倍左右。

*估值方法(2):最終的估值基礎是分紅。中國公司的分紅息率在1%左右。如果3%的股息回報率被認為是"合理",而這樣的公司值20倍市盈率,那麼,息率在1%左右的公司只能獲得7倍左右的市盈率。
* 這是科學嗎?不。是常識。
*中國的社會主義特色不是一種估值方法。
*政府維穩也不是一種估值方法。

研討會的組織者再三請我來講真心話。他們明明知道我脆弱, 還用金錢引誘我。 我推脫不掉,只好遵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90

中國只有加息,才能減息!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6otf.html
-昨天在美國富瑞投資銀行 
Jefferies 研討會的演講
(英文演講稿已經刊登。下面是提問環節。)

(1)某基金經理提問:張先生,最近幾個月,中國人民銀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減息。憑你在廣州的基層經驗,中小企業看到好處了嗎?

張化橋答:很遺憾,完全沒有。中國有兩個信貸市場:一是為國企和大民企服務的,二是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政府的過度監管在兩者之間築起了一條大壩,中間偶有 裂縫,但那是小打小鬧。人民銀行的動作主要影響前者,不影響後者。今天,我們草根金融的利率還是很高。我們小額貸款行業的人們不喜歡這種情況的持續,因為 高利率必有高風險,而且,這麼高的利率對我們的客戶的長期發展有致命的打擊。

一般人都認為,我們小額貸款行業的繁榮是因為過去幾年的宏觀調控。你錯了!我們的繁榮是因為銀行彎不下腰來。這是社會分紅的問題。這是專業化的問題。即使 2009年中國政府打開水閘,水漫金山的時候,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也沒有看到明顯好處。水漫金山淹死的是國企和大民企。所以,小額貸款行業與貨幣政策關係 不大。

(2)基金經理提問:張先生,中國政府不是反覆強調要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嗎?

張化橋答:我相信政府的意圖。但是,現在政府的做法與目標是不相符的。我認為,人民銀行降低利率會惡化中小企業與國有企業和大民企的不平等競爭地位。大企業的融資成本降低了,但是,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沒有變化,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你想想那個可怕的大壩!

(3)基金經理:那你認為政府應該怎麼做,才能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

張化橋答:我認為,人民銀行必須加息,才能真正減息。什麼意思?大量的國企和大民企根本不需要錢。他們有些常年在資金池裡浸泡著。低利率鼓勵他們投資更多 低效率的項目,浪費寶貴的資金,加劇全社會的資金短缺。所以中小企業就只好付出高息。換句話說,中小企業的高利息負擔是國企和大民企的低利率所導致的。

市場上有一個均衡利率。有人享受了特權(即,低利率),那麼必然要有人買單(即,高利率和資金短缺)。就這麼簡單。如果政府真的想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 本,它就必須大幅提高基準利率。這樣可以迫使特權階層放棄一些低質量的投資項目,同時加大存款。社會資金充裕了,就慢慢流到了中小企業。這才是中小企業的 福音。

(3)基金經理:張先生,你講的有點道理。你能說服人民銀行嗎?

張化橋答:我人微言輕,並不奢望說服任何人。不過你問我,我就直言。我的道理不高深。大家應該懂得。

最近,有些人大代表建議禁止地方政府發債。我完全贊同。中國的地方政府就像7歲的小孩子。你讓他照看 Häagen-Dazs 冰激凌商店,並且告訴他,偶爾也可以吃一點。等他胖得像個小豬了,你做父母的怎麼辦?

其實,地方政府在商界的干預已經過多,惡果已經十分嚴重。我們很多好端端的公務員不幸落水,讓人痛心疾首。我一個朋友之子,當處長不久,就落水了。我看著他長大的,知書達禮。可惜。

地方政府已經有很多詭計避開中央不准他們為地方融資平台擔保的政策(比如通過BOT或股權回購)。國企的膨脹導致不平等競爭,惡化營商環境,毒害意志力薄弱的官員。

(4)基金經理提問:張先生,你剛才的演講讓我們覺得政府對小額貸款行業的監管可以用"五花大綁"來形容。(哄堂大笑。)那我問你,你為什麼不換個行業呢?

張化橋答:剛才你的形容很恰當。不過,我笑不起來。這是一個不幸的狀況。受害者眾。為什麼我不轉行?兩個原因:一是,我看別的行業也是"五花大綁"。
二是,我想鍛鍊身體。

(5)基金經理提問:換個話題。你怎樣看待利率自由化,以及減息對銀行利潤的影響?

張化橋答:在這個問題上,我完全不同意市場上多數人的看法。我認為,中國的利率基本上已經自由化,除了居民存款利率以外。未來幾年,大家別指望人民銀行完 全放開居民存款利率,因為政府不相信銀行的自律。企業存款的利率已經有些自由(大額存款可以就利率進行談判)。而且,任何銀行在放寬利率上,已經有很多靈 活性。官方的限制沒有多少實際用處。

最近幾個月,人民銀行減息,很多人認為,銀行的利息差會因此收窄。我不同意。其實,銀行可以很容易把貸款利率向上浮動30%,50%甚至120%(只要他 們願意)。這樣既合法合規,客戶也無法抵抗。我看民生銀行和招商銀行在未來幾年的利潤上升幅度會大大超過市場預期。他們發放的中小貸款既降低了銀行的風 險,利率又很高。我們小貸行業的人們很嫉妒他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91

原諒李大霄,原諒自己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6v85.html
近幾年,不斷有媒體和股民責罵股票分析師和監管部門的官員,因為他們對股市的預測被證明大錯。最近的例子是人們對英大證券公司李大霄的刁難。今天,有記者打電話讓我發表評論。為了準確起見,我想還是寫篇短文。

(1)大家都喜歡責罵別人,但是我們很少見到媒體和股民責罵自己。公平地說,咱們中國人對資本市場的理解還是小學生的水平。大批官員,評論員和分析師(當 然也包括鄙人)都說過很多缺乏常識的話,大批股民都做過很多缺乏常識的投資。我們在責罵別人的同時,也要摸摸自己的後腦勺。我不認識李大霄,也不知道他的 觀點,但是我認為投資者不是兒童,要為自己的行動承擔責任。

(2)憑我18年的股市經歷,我發現,預測股市是愚蠢的,預測股市的短期走勢更是愚蠢之極。很多人預測下個年度甚至下個季度的股票走勢,在我看來實在是好 笑的。正是因為這個醒悟,我才於2006年初放棄了瑞士銀行中國研究部主管的職務。也正是因為這個醒悟,我才膽敢得罪我的僱主(又是瑞士銀行),於 2009年出版《一個證券分析師的醒悟》,書中我反覆說了投資銀行最不願意聽到的兩句話:(A)丟掉你的預測吧,股市是不可預測的,(B)千萬別買IPO 的股票。我的僱主堅持要我在那本書的背後寫上"免責聲明:張化橋的這本書不代表瑞士銀行"。

(3)分析師的工作很艱難。他們中絕大多數人很聰明,能幹和敬業,他們為投資者提供一孔之見,僅供參考。大家如果有不切實際的期望,那是你的錯誤,不是分析師的錯誤。另一方面,分析師也切切不可得意忘形:一時正確,明天可能就錯。運氣跟水平還是有區別的。

(4)我們都可以分析股票和股市的內含價值。但是,永遠記住,貴的可以變得更貴,便宜的可以變得更便宜,市場可以長期偏離基本面。股市的底部在哪裡?誰知 道呢?"鑽石底"的說法當然荒唐。它的結論錯不錯我不知道,但是它在方法論上就是錯的。大家根本就不要試圖做預測。如果你一定要做預測,那就只做短期的, 模糊的和方向性的預測。Analyze. But do not predic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60

美麗動人的中國股票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7e9f.html

摘自我的新書《股民的眼淚》(人民大學出版社八月底出版),

1974
年,福布斯的記者問巴菲特,"覺得目前的股市如何"?巴菲特笑答,"我的感覺就像一個性慾強烈的男人到了 ... 色情場所一樣!" 還說,便宜的好公司太多了,他只恨自己資金不夠。

當然,一直到八年以後,即1982年,美國股市才大振雄威。1968年到1982年,美國經歷了15年的大熊市,市場的市盈率曾經低達68倍。小型的成長性很好的公司不僅特別便宜,而且還派發很高額的紅利。當時,誘人的公司比比皆是。

本人不才,永遠不敢產生我們教宗的那種感覺。不過最近我也開始感覺到很多中國公司的股票特別誘人。當然,很遺憾,它們的上市地點主要還是在海外(香港和美國),不在滬深。我可以列出一個長長的單子。今天,我們慶祝慢牛投資俱樂部成立一週年,請允許我講講7個股票:民生銀行H股,寶業,河南建業,中集安瑞科, 中油燃氣, 深圳國際,和茂業國際。這些也是我的主要投資。


們預測一家企業未來幾年的利潤時,應該儘量粗略,不要追求準確。越是追求準確,越是錯誤。同樣,在預測企業估值時,我們應該力求模糊。當然,估值永遠應該在對企業的質量和公司治理很滿意的前提下進行。


(1)
民生銀行H 1988 HK
*中小銀行未來幾年還有比較高的增長。
*民生銀行, 招商銀行是中小銀行中最優秀的。
*行業確有很多問題。但是,我找不到沒有問題的行業或公司。如果銀行業出大問題,那其它行業不知道會爛成什麼樣子。銀行業特別適合小投資者,不需要太多研究, 具有綜合性特點。
*估值如此低,我等得起。
*在它的H股和A股之間,我當然選擇H股。雖然同股同權,但是兩個市場的投資者所面臨的利率環境不同,機會成本也不同。這對於估值有巨大的影響。
*招商銀行H股也同樣很有吸引力。
*民生銀行邊配售新股,一邊分紅,不理性。

2)寶業地產(2355 HK
*
誠實和穩健的團隊,建築與地產開發並重,
*自從2003 IPO以來,風格一貫,業績和股價表現不俗;
經常處於淨現金狀態。業內罕見。
*股價對賬面淨資產的折讓超過50%。每股賬面淨資產(注意: 賬面淨資產!)7.9港元,股價3.8港元。
*分紅高。息率高達6%。
*深得基金喜愛。但是,遺憾, 交投淡靜,故適合投資者長期持有。
*沒有開套現壓力。沒有外債。內債十億元左右。
*符合巴菲特的持股標準。

3)河南建業(832 HK
*具有寶業所有的優點,只是負債率稍高:50%左右。
*每股賬面淨資產為2港元, 跟股票價格相若
*全部地產項目集中在河南省各地市。管理層精耕細作能力強, 善於在極低的樓價裡挖掘利潤。
資金周轉速度快,去化率高。
*只有一個地塊成本稍高。


4)中集安瑞科(3899HK
這是一家製造燃氣儲運設備和化工儲運設備的國企。前者為主要業務(在行業內有領袖地位),後者為次要業務(在業內沒有明顯優勢)。主要工廠在石家莊,蚌埠,荊門,南通和歐洲。
*國企。製造業。這兩個特點通常都不是我之所愛,不過這家公司是例外。它是燃氣儲運設備製造行業的領袖,而且它的團隊確有少見的工作激情。
*近幾年燃氣行業增長前景不錯。這也許比管理團隊的素質更重要。
2008年和2009業績大跌,證明公司業務有週期性。
*估計今明兩年的利潤增長率高於30%。明年的市盈率可能在8倍以下。
風險有三:(1)母公司還會再犯2008-09年注資時的錯誤,傷害小股東利益嗎?(2畢竟是製造業國企。(3)化工儲運設備的製造業務在業內不具備領袖地位,而且行業競爭格局惡劣。

(5) 中油燃氣(603 HK
*直接控制和通過與中國石油的合資企業(中油中泰)控制全國30個城市的天然氣供應。中油燃氣在合資企業中的股份為51%。具有國企的安全性和市場化運作的高效率。
*與其它類似公司的區別是它的業務重點在於傳輸管道,而不是城市管道氣體的供應。
*與中裕燃氣相似,這家公司也將因為未來幾年燃氣銷量的巨大增長(每年複合增長可能超過30%)而獲益。
*與大型燃氣公司(比如中國燃氣和新奧能源)的區別在於,它的增長率會更高。
2013年的市盈率大約在10倍以下,這跟高成長的壟斷性公司完全不符。
對股票交投要求比較高的投資者可以考慮投資中國燃氣和新奧能源持有華潤燃氣

 
6)深圳國際(152 HK
*控制深圳高速公路51%股份。深高速雖然不是高速成長的企業,但相對穩健,無需在激烈競爭中掙扎。
*若干高速公路中最失敗的和昂貴的清連公路已經在股價中得到反映。
*在南京和深圳的若干物流項目的回報率長期太低,不過正在改善。
*持有中國最佳航空公司,深圳航空,的49%股權。利潤前景可期,雖然行業前景黯淡。
*在出售非核心業務(比如南玻的股份)方面速度太慢。
資金周轉不夠快。有改進潛力。
2011年的高分紅難以重複,但是未來分紅依然會不錯。
總體ROE夠高,但是在全球資金回報率下降的環境下,它顯得不差。
*市盈率5倍左右

*缺點:作為國有企業,不可能完全避免政府支配。管理層激勵不夠。

7)茂業國際(848 HK
20085月香港上市,價格3.1港元(也許略高)。今年七月的股價跌倒了1.2港元。
業務發展速度快,而且穩健。
*大股東持有股份78%左右,有利於避免大股東對小股東的剝削(即利益衝突)。
*不同於大多數百貨公司,茂業自有物業比重高。物業開發利潤沉澱在茂業。不同於大多數地產商,茂業的物業開發量體裁衣,非常適用。每個項目的規模不大,容易消化。茂業的項目至少可以自用,不愁用家。在全國商業物業整體過剩的新情況下,這一條很重要。
*今年利潤增長放緩,但是依然有增長(上半年的預報有增長)。

*茂業百貨自有物業比重大的好處在於,近幾年當租金上升的時候,茂業的成本可以得到較好的控制。
*茂業持有的若干少數股權,增值潛力巨大。
這樣的公司在10倍市盈率左右,絕對吸引。在國內A股市場,這不敢想像。

*茂業百貨避免了兩個錯誤。一是大手筆花錢在電子商務,二是從去年起,業開新店的速度放慢了。這有利於短期成本的節省。
*城市綜合體特別不容易管理,因為太大,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達到運營的最佳狀態。而茂業的項目見效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4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