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經濟難民,我支持奧巴馬!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6egr.html1989年1月19日,當我乘坐的飛機徐徐降落在悉尼機場時,我閉上眼睛,低聲地跟自己說,"This
is it! This is it!"。坐在身邊的也去澳大利亞留學的王衛東用胳膊肘捅了我一下,"你說夢話嗎?"
我瞪了他一眼,"大丈夫一去兮,不復還!"。
沒錯,我出國留學的第一天就沒有想過要回國。我剛剛離開了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的月薪52元的主任科員職務,到澳大利亞讀書。我承認,我是個經濟難民,跟千千萬萬在世界漂流的尋求較好日子的人們沒有區別。一百年以前,下南洋的華僑就是經濟難民,為什麼今天的化橋不可以呢?
確實,我沒出息,沒有信仰。我只是老百姓一個。1994年6月,中國經濟發展的大潮把我從澳大利亞捲到了香港,捲到了外國投資銀行。希臘人說,人生就是一
個大圓圈。這話可以用在我身上。過去十八年,我做了香港華爾街的奴隸。去年,我來到廣州做起了小額貸款,很像我童年所熟悉的農村信用社。
今年六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滿足一定條件的非法移民(30歲以下,居住滿5年,無犯罪記錄等)可以繼續合法留著美國。反對黨和很多評論員都說,此舉只
是為了贏得更多選票而已。也許是,也許不是。我沒有認真研究細節,不敢妄加評論。但是,我知道,美國之所以強大,之所以繁榮,之所以為世界人民所嚮往,主
要原因是它的包容和寬廣的胸懷,不管它的執政黨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
澳大利亞給了我永久居民身份。1991年初,我被它的聯邦政府錄用為公務員。半年後,我辭了職,到堪培拉大學當金融學講師,獲得終身教職。我留學的學費和
生活費都是澳大利亞納稅人的贈與。我感激不盡。我愛中國,我也愛澳大利亞。中國的有些官員和老百姓口是心非:他們口頭上把西方國家說成是可怕的虎口和敵
人,但是,他們卻源源不斷地把妻小往虎口裡送,往敵人的陣營裡送。
我們很多國人可能會義憤填膺,"不准你崇洋媚外,不准你美化西方國家!西方國家對外國也有這樣那樣的歧視,抵制和限制"。沒錯。那是他們醜惡的一面和愚蠢的一面。難道我們中國應該在醜惡和愚蠢方面跟別人競賽嗎?難道我們不應該學習他們偉大的一面嗎?
在澳大利亞的那五年半時間,我不僅看到而且還經歷了種族歧視。那是澳大利亞的陰暗面。美國也有嚴重的種族歧視。但是,我痛苦地承認,我的祖國在包容性方面比澳大利亞差得太遠!比美國差得太遠!
我敢說,我們的很多對外經濟政策是以國人的愚昧無知和洩憤為基礎的,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准外國人投資這個行業,或者那個行業,要求他們報批這個,或
者那個。這是我們對外經濟政策的基調!我們把做生意當成了給外國人的恩惠,我認為這是極大的錯誤。長遠來看,生意必然是互惠的。
海外的唐人街上,有些炎黃子孫寧可搞窩裡鬥直到血流成河,也不肯接受洋人的介入。我們很多國內同胞似乎寧可受害於國人的地溝油,也不肯買外國人的正牌產
品。或者,他們只許自己買洋貨,不准別的中國人買洋貨。沒錯,外國商人以驅逐利潤為目的。難道龍的傳人不是同樣(甚至更加)貪得無厭嗎?
如果說中國人的排外十分愚蠢,那麼地方保護主義就更加讓人憤怒。大家只要看看各省市的小額貸款行業管理條例,就可以發現,多數省市竟然規定,成立小額貸款
公司的發起人必須是當地企業!我坦白,我涵養不夠,因為我怒髮衝冠!這樣愚蠢的規定竟然是今天中國省市政府的法規文件!我們的官民竟然不因此感到恥辱!
當然,比這更加荒唐的經濟政策在神州大地比比皆是。我認為,中國人窮,是因為中國人不智慧。我們有些官員被老百姓養著,但是他們專門設計關卡,然後,眼看大量的人力物力被浪費在如何攻克關卡。大家都很忙,很累,但是,我們的力量互相抵消,不創造任何經濟價值。
我們很多省市政府奢談"創建金融中心"。但是,如果人財物不能完全自由流動,我們難道不是開玩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