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低價風狂襲 聯發科揚帆帶頭衝 大陸本土手機成台灣IC設計業新動能

2012-9-17  TWM



未來智慧型手機的成長重心將在中低價市場,多家預測機構都預估,二○一五年,中低價智慧型手機將大幅成長到七億至八億支,也讓國內IC設計業者士氣大振,積極搶占市場。

撰文‧林宏文

向來是台灣IC設計龍頭的聯發科,近來也成為帶動IC設計族群股價大幅上漲的發動機。預計未來兩年,中低價智慧型手機銷量大增,再伴隨著平板電腦也朝著低價化發展,讓沉寂兩年的IC設計股,成為此波電子股回升中,不可或缺的投資組合。

蘋果、三星一向不太採用台灣IC設計業者的產品,台灣IC設計業者主要銷售目標,仍以大陸中低價智慧型手機為主。在蘋果及三星兩大龍頭占據高階智慧型手機 市場後,未來的成長重心將在中低價市場。多家預測機構都預估,二○一四或一五年,全球中低價智慧型手機將從今年的不到二億支,大幅成長到七億至八億支,也 讓台系IC設計業者士氣大振,積極搶占市場。

台系業者搶占中低價市場

拓墣產業研究所通訊產業中心經理謝雨珊分析,去年大陸三大電信營運商搭配當地一線手機品牌,以千元人民幣智慧型手機啟動換機潮後,今年目標是售價再降至五九九人民幣的價位,可望進一步帶動智慧型手機換機大爆發。

除了率先發動攻勢的四大天王中興、華為、聯想、酷派外,接棒演出的則是沒有標案包袱的大陸本土品牌手機業者。這群有如螞蟻雄兵的低價大軍,好像重新找回2G時代的熱情,要再次複製過去的成功模式。

因此,除了年營收超過百億元的大廠聯發科、瑞昱等公司外,包括驅動IC及觸控IC等廠商如聯詠、奇景、奕力、旭曜、矽創、義隆電等公司,也都出現第二季比 第一季明顯好轉,七月營收又都創下近一年多來新高的好消息。與此同時,各家公司都預估,第三季的營收也都有超過一○%以上的季增率。

向來以白牌市場為主的奕力,就是此波受惠最明顯的公司。奕力上半年營收達四十五.五六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二五%;營業利益為三.二九億元,較去年同期增 加二.四倍,營益率大幅提升到七.二%;稅後純益為二.六三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二.三倍,每股稅後純益為四.○八元。

奕力早期起家就以大陸白牌市場為主,在中國白牌手機面板驅動IC市場占有率達七成。過去兩年,白牌手機備受壓抑,奕力獲利也下滑,但還能抓住亞馬遜平板電腦的觸控IC支撐營收成長。

如今,白牌智慧型手機業者打造自有品牌,市場回溫,奕力又回頭緊抓中小型面板驅動IC的市場商機。不但取得包含中國與韓國等地客戶的需求,帶動奕力營運大爆發,七月營收十.六億元,也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在驅動IC市場領域,龍頭廠聯詠總經理王守仁日前表示,聯詠過去以大尺寸電視驅動IC為主;但大陸智慧型手機市場需求強勁,聯詠也開始布局,並成為聯詠第 三季業績成長的主要動力之一。王守仁預估,第三季聯詠季營收成長約一○%,主要就是受惠中小尺寸LCD驅動IC出貨帶動;此外,聯詠八月營收亦以三十四. 六億元創下○七年十一月以來新高。

催生新IC設計族群

事實上,不僅聯詠如此,連原本客戶以宏達電、索尼等一線廠商為主的驅動IC第二大廠奇景光電,去年也開始積極拓展中國市場,成功導入多家中國大陸一線品牌 手機廠,並帶動中小尺寸面板驅動IC的業績成長;至今年第二季,產品比重已經攀高至四四.二%,成為奇景最大產品線。

此外,布局智慧型手機LCD驅動IC市場多時的旭曜,也從今年六月開始進入收割期,七月及八月的營收分別出現比去年成長二一.五%及三四.二%的成績,擺脫了過去超過一年的衰退現象。

旭曜目前除了打入摩托羅拉、諾基亞、宏達電及索尼等一線大廠訂單,也拿下中興、華為等大陸廠商訂單,而且接單由七月一直延續到十二月。由於旭曜在一線手機廠及大陸品牌廠均接單強勁,據了解,第三季在晶圓廠的總投片量也明顯增加。

至於去年解決與蘋果在觸控IC專利訴訟的義隆電,如今也成為大陸本土品牌手機觸控IC的大贏家。義隆電第二季營收達十八.八八億元,創單季歷史新高,季增近三成,上半年累計稅後淨利達五億元,更已超越去年全年四.七二億元的水準。

義隆電第二季觸控產品營收達四億元,占營收比重五三%,若含第一季觸控產品營收,上半年累計已達十六億元,相對去年全年才十九億元。

義隆電子董事長葉儀皓表示,第三季智慧型手機觸控晶片將達三百萬至五百萬套;其中,中國客戶約可出貨一五○萬至二百萬套,客戶為二線手機廠,至於其他非中國客戶,則包括摩托羅拉及日系品牌。

聯發科過去被視為中低價功能性手機的推動者,如今,又成功推動中低價智慧型手機大幅成長。難怪外資會說,在低價智慧型手機的新時代,聯發科是「王者將起」。

隨著低價手機的大成長,台灣也將有一批中低價智慧型手機的IC設計族群誕生,值得拭目以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667

陸行之:台灣必須學會「打群架」 全球半導體瘋購併、紅潮狂襲 台廠如何突圍

2015-11-02  TWM

看紅色供應鏈對台威脅,知名半導體產業分析師陸行之的觀點獨特,認為中國目前的策略雖然不對,但正往對的方向修正;然而,對比於全球半導體產業的購併浪潮,他仍然建議,台灣業界必須加速整合。

過去二、三十年,台灣半導體業沒敵人,但未來十年,打群架時代已經來臨!」前外資圈明星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這麼說。

即使已於今年九月離開原工作崗位,但身為台灣最知名的外資圈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並未減少對全球相關產業的即時動態掌握。接受《今周刊》專訪時,他細數近 來每一樁半導體購併案,以超過二十年的觀察經驗,抽絲剝繭提出背後動機、意涵與影響,而他看「紅色供應鏈」的對台威脅,也有不同於主流悲觀論調的看法,以 下是專訪紀要:《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二○一五年堪稱是半導體產業的購併年,背後的原因及未來影響是什麼?

陸行之答(以下簡稱答):全世界都在購併,昨天(十月二十二日)才發生科林購併科磊,之前WD(威騰)也才剛收購SanDisk(新帝),這是全球正在流行的趨勢。根據我的觀察,這一波購併風潮的盛行來自於三個原因。

首先,目前全球最成功的公司是蘋果,成功模式是針對軟體、生態系統、硬體、半導體進行全面性整合,為了要滿足蘋果或類似蘋果這樣的客戶,公司規模小是不夠的,客戶要的是一整套的解決方案,所以規模一定要大,因此,可以看到全世界都在進行整合。

下一成長來源:智慧汽車

此外,半導體產業成長趨緩,也是購併風盛的原因。目前看來,繼PC之後,智慧型手機產業高成長也不再,我預估未來五年每年成長率不會超過五%。至於下一個 成長來源,我不認為會是物聯網、穿戴式裝置或虛擬實境,而是智慧汽車、智慧機器人與智慧醫療的大躍進,但這也是三至四年後的題材,由於未來三至四年成長率 低,半導體廠商只好透過購併來帶動成長。

以後什麼東西都跟智慧有關,而每輛智慧汽車的半導體內含金額,預估將超過一千美元,遠高於智慧型手機的五十美元與一般穿戴式裝置的五美元以下,我預估,十年後車用半導體占整體晶圓代工產業營收比重,將從目前的不到五%大幅成長至三○%。

另一方面,同質性高的公司進行購併也可降低研發成本,如日月光與矽品進行合併,將可減少研發費用的重複浪費,且可降低殺價搶單的機率。現在,不管是中國還是全球都在購併,台灣卻還在殺價競爭,現在不讓別人買,最後就是競爭對手買了別人,再回頭跟你競爭。

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問題在於太過分散化,所有產業其實都有購併的空間,但現在看來,只有聯發科正在認真購併不同領域的公司

我建議政府一方面應該提供租稅誘因,若兩家公司合併,可以提供三或五年稅率優惠;另一方面,是引導小公司朝向新興領域應用發展,也同樣給予稅率優惠。又或者,政府可與台、清、交等大學以及台積電與日月光等大廠合作,布建半導體設計創業平台。

台灣是民主社會,確實較難主動去促使企業購併,因此,不妨採取我所說的,讓大公司自己去談購併,小公司鼓勵轉型,然後給予稅率優惠。

問:你怎麼看日月光公開收購矽品一事?

答:不管是日月光公開收購矽品,還是矽品找鴻海合作,都是對的作法;問題是,鴻海出價太低,變成必須稀釋高達二○%以上的矽品股權,對股東權益來說是非常不好的,投資人最後倒向日月光,主要是基於這項理由考量。

購併方向 由水平轉垂直

矽品一向是公司治理良好的企業,過去只要賺錢就一定配發高達八○%至九五%不等的現金股利,所以手上不會留太多現金部位。

原本做的事是對的,卻因不認為台灣真的會出現敵意購併,反而成為這一次打不過日月光的原因。

但整體來說,這對台灣購併發展是正面的。過去,面板與DRAM產業都有談到購併,但就是缺乏像日月光這樣的龍頭公司帶動,我研判,未來購併方向還可能會由水平轉為垂直,也就是說,日月光(未來)若去購併晶圓代工也不要感到意外。

只要科技公司大股東持股水位不高,有可能出現和矽品一樣的股權爭奪戰,對於董監持股不高與無心經營的公司,這是當頭棒喝,此例一開,台灣科技業都會跟著動起來。

問:中國紅色供應鏈政策會成功嗎?對台灣科技業的影響會如何?

答:中國發展高科技業,在製造業已失去優勢的情況下,半導體是最後一線希望。

但是走到目前,我認為他們的策略方向是錯誤的,怎麼說?據最新消息,中國大基金(編按:即中國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規模要由一二○○億人民幣上修 至一三八七億人民幣,換算美元就是二二○億美元,數字聽起來很嚇人,但若將之細分,六○%是給晶圓代工與IC封裝測試,再除以五年,平均每年是二十六億美 元。

假設晶圓代工與IC封裝測試分別為二十億與六億美元,相較於台積電一年投入八十億至一百億美元,聯電、格羅方德、三星一年分別投下二十億、五十億、五十億 至六十億美元,這個大基金還算大嗎?格羅方德每年投入五十億美元還打不過台積電,中國大基金的二十億美元能起什麼作用?更何況先進技術差距有四年,所以對 晶圓代工衝擊最小。

至於IC封裝測試產業,中國確實有其優勢,日月光與矽品若能結合,多少能夠擋一下,台灣優勢大概還有一年半到兩年。

不過,中國雖然營收到位,技術與獲利仍不夠,也就是說,營收市占率可達一五%至二○%,但獲利不到五%,而日月光與矽品擁有超過八○%以上的獲利,因此,對台廠影響相對有限。

紅色供應鏈衝擊IC設計

我覺得受中國紅色供應鏈影響最大的是IC設計廠商,中國最多的就是高階設計工程師,而且工作環境、薪水福利佳,最有能力發展這一塊。

但問題來了,中國大基金加上紫光的資金當中,投在晶圓代工、封裝測試、IC設計的比例各占三分之一,大概各投五十億美元,且分散在展訊與銳迪科等公司,但綜觀近期全球IC設計業所發生的購併案,規模都是一五○億美元起跳,規模不是中國能比的。

因此,中國政府在策略上,一則必須擴大投入金額;二則必須將資源進行更有效調配,也就是由競爭力相對較弱的晶圓代工挪到IC設計;三則小廠自己併一併,甚 至購併外國廠商,才能夠擴大IP(專利)基礎,策略上才能成功。整體來看,我認為中國目前的策略錯誤,但未來會慢慢調整到正確的方向。

事實上,清華紫光以三十八億美元收購硬碟廠WD,就是很厲害的一招。紫光買下系統廠商WD後,再用WD購併了紫光原本吃不下來的SanDisk等廠商,因 為系統廠商仍可決定未來晶片要用誰的。由此來看,未來中國半導體產業策略可能會有改變,晶圓代工打不過台積電、與日月光抗衡也很辛苦,可能會將資源轉到系 統與IC設計這一塊,因為這才是供應鏈中最大價值所在,以及台灣廠商與政府最該因應此一競爭之處。

撰文 / 顏喻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937

匿名電郵潮狂襲股海

1 : GS(14)@2012-06-13 01:16:5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612/16418122
該基金經理說:「我有睇過泰凌同青蛙王子(1259)嘅匿名信,啲信嘅水平同以前收到嘅(匿名信)高好多,會用一啲似是而非嘅數據支持論點,唔同以前個啲得一兩句,唔係話主席押股,就話公司條數假,得個講字……仲有,家啲匿名電郵係用英文寫嘅,亦唔再係簡體字,感覺再真啲。」
收緊沽空前 趕賺快錢
另一名基金經理則表示,由於現時市場較為波動,投資者亦缺乏信心,一些未經證實的消息,隨便也可令股價一日急瀉逾20%。他說:「鬼叫之前爆咗咁多隻問題股咩,隻隻都係開頭唔認,之後證實有問題㖭,所以家做低股價好容易。」
他續稱:「我覺得跟住幾個禮拜會越嚟越多呢類電郵,好簡單,之前港交所(388)收緊沽空限制,好多隻熱門沽空細價股好快冇得再沽空,好似青蛙王子,就係其中一間唔俾沽空嘅股份,大家咪喺唔俾玩之前,賺得一轉得一轉,個市又咁差。」
就近期多宗匿名電郵「偷襲」事件,港交所發言人表示,不評論個別事件,重申已就上市公司遇上傳聞或謠言時處理方法發指引。據悉,處理相關事宜的上市科,近期接獲的上市公司受傳聞或抹黑言論「攻擊」的求助個案,並沒有特別增加。
2 : Sunny^_^(11601)@2012-06-13 11:00:42

好明顯係有大戶沽空左@@

呢D report我估都要6位數字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8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