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低風險投資(十二、市盈率和市淨率) DAVID自由之路

http://xueqiu.com/5819606767/25593900
市盈率指在一個考察期(通常為12個月的時間)內,股票的價格和每股收益的比率。投資者通常利用該比例值估量某股票的投資價值,或者用該指標在不同公司的股票之間進行比較。。「P/E」表示市盈率;「P:Price」表示每股的股價;「E:Earnings」表示每股收益。即股票的價格與該股上一年度每股稅後利潤之比,該指標為衡量股票投資價值的一種動態指標。    市淨率指每股股價與每股淨資產的比率。「P/B」表示市淨率;「P:Price」表示每股的股價;「B:book value」表示每股淨資產 。

 P/E = (P/B)/(E/B):E/B是淨資產收益率,又稱為ROE。

 也就是說,市盈率= 市淨率/淨資產收益率。

 我們前面說過,股市長期上漲斜率由上市公司平均的淨資產收益率決定,也就是股市的漲幅決定於企業的賺錢能力,由於市場經濟供需調節,長期看上市公司平均淨資產收益率變化不大,但是股市的波動卻是巨大的,為什麼當市盈率和市淨率較高時,通常股市處於高位,而市盈率和市淨率較低時,通常股市處於低位?下面進行詳細分析。

  對於成熟的市場經濟,企業的規模不可能無限制的擴大,所以企業賺到的利潤,必然會以分紅的方式回報股東。通常當企業規模較小,處於快速擴張階段時,分紅率較低,企業將大部分利潤用於再生產,當企業規模較大,處於慢速增長階段時,分紅率較高,企業將大部分利潤通過分紅回報給股東。

  下面我們設計一個模型,假設上市公司平均ROE為10%,在不同的PE和分紅率影響下,股東的長期收益模型。

  一、我們假設上市公司的利潤都不分紅,全部用於再生產,則股東的長期收益模型如下表所示
查看原图   從上表看,如果上市公司的利潤不分紅,PE高低對市場的影響不大,所以在中國股市發展初期,很長時期股票的市盈率處於高位。

  二、我們假設上市公司的利潤30%用於分紅,70%用於企業再生產,則股東的長期收益模型如下表所示
查看原图   我們發現,考慮分紅再投,5倍PE下股東長期資產增速是13.4%,50倍PE下股東長期資產增速是7.6%,相差了接近1倍。

  三、我們假設上市公司的利潤50%用於分紅,50%用於企業再生產,則股東的長期收益模型如下表所示
查看原图
  我們發現,考慮分紅再投,5倍PE下股東長期資產增速是15.5%,50倍PE下股東長期資產增速是6.1%,相差了接近1.5倍。

  四、我們假設上市公司的利潤70%用於分紅,30%用於企業再生產,則股東的長期收益模型如下表所示
查看原图
  我們發現,考慮分紅再投,5倍PE下股東長期資產增速是17.4%,50倍PE下股東長期資產增速是4.4%,相差了接近3倍。

  五、我們假設上市公司的利潤100%用於分紅,則股東的長期收益模型如下表所示
查看原图   我們發現,考慮分紅再投,5倍PE下股東長期資產增速是20%,50倍PE下股東長期資產增速是2%,相差了接近9倍。
    綜上所述,當股市分紅比例較高時,低PE有利於分紅再投,能夠吸引更多資金入市,此時買入通常會是市場底部,會有較大的收益,高PE不利於分紅再投,導致資金離場,此時買入通常會遇到市場頂部。
    但是對於低分紅的成長型股票,維持長期高PE是可能的,並且高PE不會對投資者造成較大損失,但是如何找到好的成長型股票,需要投資者獨具慧眼,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不屬於低風險投資的範疇,這裡就不再做詳細分析。

查看原图                                            圖:上證綜指平均市盈率
     從上證綜指的歷史看,60倍PE處於市場頂部區域,而10倍PE處於市場的底部區域,20倍至30倍PE,處於市場的中值區域。
查看原图                                              圖:上證綜指平均市淨率
  從上證綜指的歷史看,8倍PB處於市場頂部區域,2倍PB以下處於市場的底部區域,而市場的中值區域,大約是3倍PB上下。
  從市盈率和市淨率看,A股目前都處於10多年來的低估位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909

索羅斯 (七十二) 楓葉資料室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4534234

「宏觀投入」

第七,關注大事忽略細節。索羅斯所謂的大事是什麼呢?根據他的一些言論和行動,他最關注的問題是,首先,他注意有關國家的政策變化,比如,新政策的出爐,舊政策的廢止等等。在所謂的開放社會裹,政府若干年要換一屆,政府換替後的政策有沒有什麼新花樣,以及這些花樣能夠給經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這些是索羅斯最為關注的問題。

其次,一個國家經濟結構的變化,包括消費和需求取向,國家對消費品的調控,政府對百姓生活的引導性政策等,這些對於跨國公司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索羅斯的關注之列。再者,軍事事件的發生,以及它給有關國家帶來的影響。比如,中東戰爭帶來的石油危機引起了美國能源的緊缺並從而導致了對國內資源開發的重視敘以戰爭中,以色列空軍的失利,帶來的美國國防部對電子技術生產的重視等等。當然,他也關心著有關具體公司的經營形勢、經營狀況、管理水平、生產效率等,這些直接影響著投資者的信心。

由於集中精力關注大事,這就使得索羅斯能夠對有業務交往的公司明察秋毫,把握住投資的大方向。這樣的例子也是很多的。索羅斯賣空美國西部聯盟公司的股票就是典型的一例。一九八五年,當傳真機在美國已經開始普及起來的時候,主要生產電傳打字機的西部聯盟公司還在老軌道上運轉。它的股票價格已從早些年的高價位緩慢跌落到了一○至二○美元之間。

儘管這個公司還有大量的客戶,但是,它生產的機器其實已經陳舊,缺乏高新技術,因此,它將必然被市場淘汰,而且時間不會太久。事實上,這家公司的實際資產,已經遠遠低於它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出來的價值了。索羅斯根據這些情況,進一步斷定這家公司已經無力償還債務或者發行優先股,於是他作出了立即賣空西部聯盟公司股票的決定,他迅速建立了一○○萬股的空頭部位。

在拉裴爾回憶裹:「我們想起一句話:『西方聯盟公司對小馬快遞郵政所做的事,傳真機也會施加在西方聯盟公司身上。』」而此時的華爾街上,卻有許多知名機構的分析師建議買進這隻資產股。後來發生的事實證明索羅斯的決斷是非常正確和及時的。它使量子公司獲得了幾百萬美元的收益。

關注大事,而不為繁瑣的細節侵佔精力,這是索羅斯的工作習慣,也是他能夠把握大局,時時處處掌握主動的關鍵所在。索羅斯在談到他的投資技巧時說:「量子基金會的結果的確不同於一般,因為我們擁有自己的操縱裝置。我們將基金會定位於把握更大的潮流與趨勢上,我們稱之為宏觀投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667

低風險投資(二十二、尋找價格扭曲) DAVID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330190101my97.html
第四季開始了!

證券市場上存在大量的投資品種,這些品種之間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關聯性。

有些投資品種之間是弱關聯性,例如不同行業的股票,他們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公司,A公司業績好可以年年漲,而B公司業績差可以年年跌,只有當市場整體估值出現波動時,他們之間才會表現出一定的關聯性,也就是同漲同跌。

有些投資品種之間是中等關聯性,例如同一個行業的不同股票,由於行業自身的興衰和週期性,他們的價格表現為一定的同向性,例如當BDI指數持續低迷時,所有航運股的價格都會趴在底部,而當BDI指數亢奮時,則航運股的業績也會好的嚇人。當然行業內部也有競爭,優秀的公司能夠在週期中表現的更加抗跌,而行業週期恢復時,又能夠率先走出谷底,股票價格也會先漲。

有些投資品種之間是強關聯性,例如A股票實際持有大量的B股票,那麼當B股票大漲的話,理論上A股票的價值也提高了,也應該上漲,這種強關聯性的投資品種,關聯度是可以計算出來的。下面介紹幾種強關聯品種,以及對應關係

  一:A是一支股票,對應的強關聯品種B包括

  • A對應的可轉換債券。

  • A對應的權證

  • A對應的B

  • A對應的H

  • 持有大量A股票的基金

  • 持有大量A股票的股票

    二:A是一支債券,對應的強關聯品種B包括

  • 持有大量A的基金

  • A債券存續時間接近,信用等級接近的債券

    三:A是指數基金,對應的強關聯品種B包括

  • 針對同一個標的指數的其他指數基金

  • 與指數對應的股指期貨,目前只有滬深300股指期貨。

 這裡說的價格扭曲,通常指強關聯性的A票和B票之間出現了價格上扭曲,而對於中等關聯性和弱關聯性的A票和B票之間,不建議去尋找之間的價格扭曲,因為AB兩者質地不同,很有可能出現強者恆強而弱者恆弱的現象。

為什麼強關聯性的A票和B票之間會出現價格扭曲,是因為市場信息不對稱及不同市場投資人風格不同造成的。

舉個例子。

  1. 某天A股票價格大漲,A股票對應的B股或者H股不漲,這是由於不同市場投資人風格及風險喜好不同造成的。

  2. 某天A股票價格大漲,持有大量A股票的基金價格未漲,這可能是由於信息不對稱,該基金的持有人並沒有意識到A股票價格大漲已經對自己所持有基金淨值帶來的巨大的正面影響。

  3. A停牌了,但A的實際價值已經發生了變化,而B由於某種因素,並沒有完全體現A實際價值的變化。

    那麼,我們如何找到對應的A和B呢?

找到價格扭曲的實際含義,是指尋找強關聯性的AB之間的價格扭曲,通常是指在充分瞭解A的情況下,取尋找價格扭曲的B。通常包括下面幾個步驟。

1、發現A,這個A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A的實時價格發生了變化,另一種是A目前停牌中,但是預期A的價格在復盤當日會發生變化。

對於第一種情況,需要我們捕獲市場所有證券品種的價格變化情況,靠人眼基本是不可行的,那麼可行的辦法是,通過軟件去自動採集行情,並將所有交易品種的實時價格都記錄下來。

對於第二種情況,則需要做更多的功課了,比如中國重工2013516日停牌,公告重大資產重組計劃,並注入軍工資產。那我們首先要分析,這種情況復牌後是否會大漲,大約漲多少,什麼時候復牌。由於每天基本都有停牌的股票,所以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對這些停牌股進行研究。

2、尋找B,當我們發現A以後,需要找到關聯的B

對於實時A價格變化的情況,我們需要做一個小工具,實時記錄AB之間的關聯關係,例如A股/B股、A股/H股、A股和可轉債之間折價率、溢價率等信息,為我們找到合適的B品種做準備。也可以計算持有多個A品種的B基金,隨著持倉品種的變換,基金的盤中實時估值情況,再計算折價率、溢價率等信息。

而對於停牌的A,通常對應的B股、H股、可轉債也會同時停盤,此時關鍵是尋找持有A的基金,或者持有A對應可轉債的基金,作為分析的對象。

3、計算BA之間的價格扭曲。

對於非停牌的A,可以通過折價率或者溢價率,來評估B的價值,同時包含收斂時間的評估,對於持有A的基金,則通過其估算淨值和交易價格之間的差值,來判斷是否出現了價格扭曲。

對於停牌的A,則可以估算出持有A的基金B,其當前淨值、當前交易價格,以及預估A復盤後B的隱含淨值之間的差值,來判斷是否出現了價格扭曲。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原作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067

低風險投資(二十二、尋找價格扭曲) DAVID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330190101my97.html
第四季開始了!

證券市場上存在大量的投資品種,這些品種之間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關聯性。

有些投資品種之間是弱關聯性,例如不同行業的股票,他們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公司,A公司業績好可以年年漲,而B公司業績差可以年年跌,只有當市場整體估值出現波動時,他們之間才會表現出一定的關聯性,也就是同漲同跌。

有些投資品種之間是中等關聯性,例如同一個行業的不同股票,由於行業自身的興衰和週期性,他們的價格表現為一定的同向性,例如當BDI指數持續低迷時,所有航運股的價格都會趴在底部,而當BDI指數亢奮時,則航運股的業績也會好的嚇人。當然行業內部也有競爭,優秀的公司能夠在週期中表現的更加抗跌,而行業週期恢復時,又能夠率先走出谷底,股票價格也會先漲。

有些投資品種之間是強關聯性,例如A股票實際持有大量的B股票,那麼當B股票大漲的話,理論上A股票的價值也提高了,也應該上漲,這種強關聯性的投資品種,關聯度是可以計算出來的。下面介紹幾種強關聯品種,以及對應關係

  一:A是一支股票,對應的強關聯品種B包括

  • A對應的可轉換債券。

  • A對應的權證

  • A對應的B

  • A對應的H

  • 持有大量A股票的基金

  • 持有大量A股票的股票

    二:A是一支債券,對應的強關聯品種B包括

  • 持有大量A的基金

  • A債券存續時間接近,信用等級接近的債券

    三:A是指數基金,對應的強關聯品種B包括

  • 針對同一個標的指數的其他指數基金

  • 與指數對應的股指期貨,目前只有滬深300股指期貨。

 這裡說的價格扭曲,通常指強關聯性的A票和B票之間出現了價格上扭曲,而對於中等關聯性和弱關聯性的A票和B票之間,不建議去尋找之間的價格扭曲,因為AB兩者質地不同,很有可能出現強者恆強而弱者恆弱的現象。

為什麼強關聯性的A票和B票之間會出現價格扭曲,是因為市場信息不對稱及不同市場投資人風格不同造成的。

舉個例子。

  1. 某天A股票價格大漲,A股票對應的B股或者H股不漲,這是由於不同市場投資人風格及風險喜好不同造成的。

  2. 某天A股票價格大漲,持有大量A股票的基金價格未漲,這可能是由於信息不對稱,該基金的持有人並沒有意識到A股票價格大漲已經對自己所持有基金淨值帶來的巨大的正面影響。

  3. A停牌了,但A的實際價值已經發生了變化,而B由於某種因素,並沒有完全體現A實際價值的變化。

    那麼,我們如何找到對應的A和B呢?

找到價格扭曲的實際含義,是指尋找強關聯性的AB之間的價格扭曲,通常是指在充分瞭解A的情況下,取尋找價格扭曲的B。通常包括下面幾個步驟。

1、發現A,這個A包括兩種類型,一種是A的實時價格發生了變化,另一種是A目前停牌中,但是預期A的價格在復盤當日會發生變化。

對於第一種情況,需要我們捕獲市場所有證券品種的價格變化情況,靠人眼基本是不可行的,那麼可行的辦法是,通過軟件去自動採集行情,並將所有交易品種的實時價格都記錄下來。

對於第二種情況,則需要做更多的功課了,比如中國重工2013516日停牌,公告重大資產重組計劃,並注入軍工資產。那我們首先要分析,這種情況復牌後是否會大漲,大約漲多少,什麼時候復牌。由於每天基本都有停牌的股票,所以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對這些停牌股進行研究。

2、尋找B,當我們發現A以後,需要找到關聯的B

對於實時A價格變化的情況,我們需要做一個小工具,實時記錄AB之間的關聯關係,例如A股/B股、A股/H股、A股和可轉債之間折價率、溢價率等信息,為我們找到合適的B品種做準備。也可以計算持有多個A品種的B基金,隨著持倉品種的變換,基金的盤中實時估值情況,再計算折價率、溢價率等信息。

而對於停牌的A,通常對應的B股、H股、可轉債也會同時停盤,此時關鍵是尋找持有A的基金,或者持有A對應可轉債的基金,作為分析的對象。

3、計算BA之間的價格扭曲。

對於非停牌的A,可以通過折價率或者溢價率,來評估B的價值,同時包含收斂時間的評估,對於持有A的基金,則通過其估算淨值和交易價格之間的差值,來判斷是否出現了價格扭曲。

對於停牌的A,則可以估算出持有A的基金B,其當前淨值、當前交易價格,以及預估A復盤後B的隱含淨值之間的差值,來判斷是否出現了價格扭曲。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原作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068

從董秘到投資人/十二年商海蛻變實錄(1) 坐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1ctql.html

【無邊風月眼中眼】

 

2012年夏天,我在台灣的佛陀紀念館抽了支上上籤,籤文上寫著:「無邊風月眼中眼,不盡乾坤燈外燈;柳暗花明千萬戶,敲門處處有人應」。解籤的尼姑告訴我要廣結善緣,必定會有好結果。當時我剛將手上的最後一單房地產顧問業務了結,回到蛇灣專心研究投資。我成日宅在家裡,想讓自己進入坐關狀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何來「敲門處處」?還要「廣結善緣」?我對籤文將信將疑。

有時候,人的際遇真的很難說清楚,用很常理的詞來概括,大概就是緣分,冥冥之中的安排。2012年11月的第一個週末,我陪來深圳的朋友在蛇灣遊逛,一天半的時間內,竟然意外遇見了十二年前在華商集團系統工作的三位頂頭上司!我在蛇灣工作了十二年,從蛇灣發展研究所到華商地產董秘,一共經歷了五位頂頭上司,這兩天竟然遇著三位,奇的是,這三位是相處時間最長的。週六上午在花城中心碰到唐越,下午在淺灣地鐵站碰到余約風,週日上午在某小區碰到洪運。他們都生活在蛇灣,卻已多年沒見面。不知道這樣的安排,是不是應了籤文中的廣結善緣,莫非這是好兆頭?

余約風雖然退休,但仍然很忙,忙著接送外孫女和孫子放學上學,忙著參加清華校友會,忙著會棋友寫博客;唐越是一家基金公司老總,我在花城碰到他,顯然是剛招待完客人;洪運一身休閒打扮,問起我的近況,我笑稱從八月開始就成了宅男。

無邊風月眼中眼,不盡乾坤燈外燈。」見到三位曾經的頂頭上司後,我想起我在體制內的青春歲月,想起辭職前的艱難抉擇,想起離開體制內下海的這十二年裡,從上市公司董秘到職業投資人,從最初的不適應到如今的從容淡定,我總在找尋自我,找尋自己真正想要的,經歷了外人覺察不到的艱難蛻變。我決定把自己的心路歷程和所思所想用文字記錄下來,等文稿完成,我的坐關才算完成。所以,這本書就是這樣來的,非常偶然,如果沒有那個週末的相遇,就不會有這些文字。

記得上大學時就特別想坐下來一直寫下去,不停地寫,把腦子裡冒出的源源不斷的靈感全都記錄下來。可當時總懷疑自己的水平,想多學些東西之後再寫,於是用大量時間苦讀書,讀到自己得了嚴重的閱讀障礙病。那時候沒去寫,是我人生中最大的遺憾。現在想寫了,如果不去寫,還會留下遺憾。

時間爬在光陰的年輪上,勻速地打磨著每個人的心性,雖然現在已經沒有學生時代的文思泉湧,也沒了那時候的心高氣傲,但是寫寫經歷和感悟,還是有好處的,至少是對自己的一個總結。像我這樣體制內外摻半的朋友不少,但停下來總結並寫成文字的人不多,也許我的文字可以幫到那些正在進行職業選擇的人,尤其是給準備創業的人一個前車之鑑,還可以給研究投資、琢磨生意的人提供實證參考。

2012年11月5日,星期一,我開始了孤獨的寫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447

說史131212最寒冷的冬天(十二)中蘇之間的博弈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3/12/12/%E8%AA%AA%E5%8F%B2131212%E6%9C%80%E5%AF%92%E5%86%B7%E7%9A%84%E5%86%AC%E5%A4%A9%EF%BC%88%E5%8D%81%E4%BA%8C%EF%BC%89%E4%B8%AD%E8%98%87%E4%B9%8B%E9%96%93%E7%9A%84%E5%8D%9A%E5%BC%88/

說史131212

最寒冷的冬天(十二)中蘇之間的博弈

蕭律師執筆

 

美國國務院的「中國通」在一份報告中質疑 毛澤東對蘇聯的長期忠誠— 而打從心底認同這一點的人恰是史太林。 作為韓戰爆發期間共產黨陣營中最重要的人物,史太林一直巧妙地操縱著兩個盟友的需求和顧慮。 他更喜歡一個統一的韓國、一個對他感激萬分、完全依賴他的韓國,而不是分裂的韓國。 他希望利用更強大的韓國,去抗衡歷史上一直讓俄國心存畏懼的日本。 他不信任毛澤東,所以也渴望擴大中美之間的緊張態勢, 而中美正面對峙的局面非常符合史太林的利益。

史太林和毛澤東兩人都認為自己是共產主義者,又是民族主義者。 他們也許偶爾會大談共產主義的兄弟情,如何團結兩個大國、團結全世界的無產者。 但他們在對視時看到的卻是潛在敵人的身影。 從毛澤東的角度看,蘇聯只關心對自己有利的東西。 而在史太林眼中,毛澤東或許可以算得上是共產主義者,但此事可疑,因為毛本人缺乏無產階級的出身和聯繫,而中國也缺乏工人階級。

 

毛澤東與史太林之間的關係是一方有所需求,而另一方恰好不便給與。 蘇聯在二戰期間沒有提供中國有價值的支援。冷戰結束以來,很多機密檔案公開了,揭示毛澤東與史太林之間的早期裂痕遠比人們想像的更大。****

隨着毛澤東越來越接近接掌中國的大權, 史太林與毛澤東兩個人,與及蘇中兩國的關係開始日趨緊張。 史太林絕不會拿蘇聯的資源與國家利益、或蘇聯人的鮮血,去追求所謂共產主義大家庭的偉大事業。

 

史大林一直與毛澤東保持一定距離。 在1948年間,毛澤東曾多次提出訪蘇要求,但每次都被史太林以不同理由回絕。 毛澤東那時很清楚,史太林根本就不信任他。 直至1949年十二月,毛澤東終於得到訪問邀請。 但這次邀請並不是為了慶祝他在中國的勝利,而是以慶祝史太林七十歲生日為名。 毛只是受邀共產國家領導人之一。

問題在於,毛澤東根本就不是蘇聯領導人想要的那種人。 他對自己的成就太驕傲、太以自己是中國人為榮,思維太獨立。 藉由領導這場革命,他認為自己已經成為重要的歷史人物,而不是一個乞求者。 蘇聯人擔心 毛澤東是另一個 狄托。

1949年十月二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第二天,蘇聯成為第一個正式承認中國合法地位的國家,但史太林私下仍不想給中國其他方面的友誼。 史大林的自太及這兩個人在各自國家的無上地位,很難使他們聯合。

到了1949年,史太林已經成為「偉大的史太林」, 成為持續的全民個人崇拜的受益者。 但毛澤東很快在搞個人崇拜方面超越了史太林。

 

1949年十二月,毛澤東終於踏上他第一次的莫斯科之行。 抵達莫斯科時,令毛澤東憤憤不平的是, 他並沒有被當成把世界最大的國家帶上共產主義道路的領袖。 只有兩名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莫洛托夫和 布林加寧來到車站迎接他。 毛澤東自備一桌豐富午餐, 邀請這兩人與他共飲,他們以不符合外交慣例為由婉拒。 之後,毛澤東又請他們陪同前往下榻的酒店,再度遭到拒絕。

中國代表團的主要歡迎儀式並不在克里姆林宮舉行,而被安排在老市政廳,是用來招待那些無足輕重的資本主義國家達官貴人的地方。 歡迎儀式後,事情並沒有好轉,毛澤東連續幾天都被晾在一邊,等待史太林安排和他見面。 任何人都不能在史太林接見之前會見他。

當史太林終於和毛澤東會面時,他們之間表現得互不諒解。 「你為什麼沒有迅速占領上海?」史太林問。 「一旦占領上海,我們就要為六百萬居民生計費心。」聽了這番話,史太林大為震驚,他一向認定毛澤東關心農民勝於工人,這正好是讓城市工人受苦難的證據。

無論從那個角度看,毛澤東的莫斯科之行都是一場災難。 他肯定對這段恥辱刻骨銘心。 他的首次出訪幾乎沒有換來任何軍事和經濟援助,還要在領土問題上作出讓步。

 

1950年九月三十日,正為南方戰局焦慮不安的金日成,參加了中國駐北韓大使館舉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週年的招待會。 他向中方代表提出派兵入韓作戰的緊急請求。 十月二日,毛澤東主持定策會議,他認為當前的問題並不是出不出兵,而是何時出兵、由誰來領兵。 第四野戰軍的 林彪顯然是最適合之總司令人選,他最熟悉這裡的地形。 但是,林彪當時正在蘇聯接受治療,他的確有治療的需要,但這也是他拒絕出征的藉口。 毛澤東決定由 彭德懷掛帥。

會議後,毛澤東發了一封長長的電報給史太林,告訴蘇聯中國即將出兵的決定。他聲稱中國軍隊將採用「志願軍」的稱呼,避免與美國發生全面戰爭。 他告訴史太林,中國首先派遣十二個師,在戰場上與敵人形成四比一的人數優勢,以抵消美軍的火力優勢。 此外,由於中國軍隊沒有重型火砲,希望蘇聯提供迫擊砲。接戰開始後,中國軍隊將採取以防守為主的作戰策略,以便了解與全新的敵人作戰的方法。 毛澤東還正式要求蘇聯提供先前承諾的空中掩護。

毛澤東也同時向中央政治局成員解釋他的計畫,傾聽他們的不同意見,逐步統一他們的思想。 他同時會見彭德懷和鄧小平。 他提到了北韓的深切危機,並說時間是最重要的,美軍正一路快速挺進,勢如破竹。 因此,在美軍抵達鴨綠江之前採取行動至為重要。 他表明自己也清楚這個決定的危險性。 這番話完全是說給彭德懷聽的。 作為一位久經沙場的老將,彭德懷一直備受眾人敬仰。 他是一名天生的戰士,不是政治人物。

 

彭德懷是毛澤東的親密戰友, 是長征緊緊團結了他們。 在長征即將抵達終點時,紅軍(由出發時約八萬人,只剩下四千人左右。) 在吳起鎮遭到國民黨五個騎兵團近五千人進攻,是彭德懷擊退追兵。 之後毛澤東為他寫了一首詩:「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當彭德懷口頭應允到北韓指揮作戰後, 毛澤東要求他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贊成出兵,彭德懷做到了。他對委員們說,如果美軍打到鴨綠江,就有可能過江入侵中國,對中國構成危險,因此中方阻擊美軍是必要的。 他的一席話讓會議氣氛轉向支持出兵。 彭德懷在關鍵時刻為毛帶來他最需要的東西:掛帥出征。

現在,毛澤東的想法似乎已成為在場每個人的想法:韓國問題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而是共產主義世界與資本主義世界緊張對立的交會點。*** 中國出兵並不只是為了解救北韓,而是為了促成世界革命,尤其是亞洲的革命。 中國絕不容許美國人在自己的邊境上有一大塊軍事集結地。

再者,由於美國已公開表示支持臺灣,因此在中國領導人心裡,中國已經和美國開戰了。 如果中國現時無力跨海進攻臺灣的話,那麼打擊進入北韓的美軍,顯然是另一種選擇。

 

資料來源:

《最寒冷的冬天:韓戰真相解密 The Coldest War:America and the Korean War》

作者: David Halberstam

譯者: 王祖寧、劉演龍

出版者:八旗文化部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891

從董秘到投資人/十二年商海蛻變實錄(2) 坐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1cwf9.html

【不說了,喝酒】

 

離開江州二十四年了。回來過幾次,每次回來都很感慨。這裡是我大學畢業後的第一站,青澀的我在這座城市第一次真正接觸到人情世故,就如嬰兒斷奶後去嘗試各種食物,才體會到酸甜苦辣,人生百味。

才六點鐘,天就黑了。出租車在街上穿流,車窗開著,剛下過一場暴雨,空氣清新無比。已經聞不到當初大街小巷都充滿的酒糟味兒,但這裡還是全國知名的「酒城」,每年還舉行「名酒節」。坐在出租車上,往事一幕幕在腦海中迴蕩。二十四年,不諳世事的學生變成了飽經風霜的男人,可相比之下,這座城市變化更大。除了剛路過的長江大橋,找不到印象中的街道和建築。記憶中的那些物件,曾經跟隨我喜怒哀樂,在現實中已然消失,而在內心深處,想抹也抹不掉。

出租車司機把車停下,打聽要找的酒樓,一個充滿詩意的名字:「江邊私語」。我要去和幾位老朋友見面,除了召集人劉中一,其他人都是二十四年沒見過面。

劉中一現在是西洲證券黨委書記,也是當年和我桌對著桌坐的同事,我倆同在江州市計經委綜合處工作。那時候,綜合處有四個正副處長,三個「兵」,坐在一個大房間裡。兩張桌子拼一起,八張桌子,分成四組。除了正處長對面的桌子空著外,其他六個人分成三對,面對面坐著。劉中一比我大十歲,是計經委最年輕的副處長,我是最年輕的職員,我被安排在他的對面,算是「重用」,其實呢有點「越級」,因為另外兩個「兵」來得比我早。房間裡沒有屏風,當然沒電腦,兩部電話,一部在正處長桌上,另外一部在窗邊沙發旁的茶几上。

我每天都跟劉中一面對面坐著,一抬頭,沒有任何遮攔,就是他長著絡腮鬍但刮得乾乾淨淨的臉。在江州的一年半,他對我影響最大,是我努力學習的榜樣。劉中一是計經委主任的紅人,為什麼紅呢?我總結了三點:一是文章寫得好,主任那時候天天做報告,都是出自他的文筆。二是會來事,主要是會說話。拍馬屁的分寸捏拿自如,跟我們下屬也混得不錯,時不時地開點玩笑,關鍵的時候給些指點。三是能喝酒。我親眼見過幾次,一斤江州老窖下去,他面不改色,酒場規矩不亂。所以,主任總是帶著他出席各種應酬。在「酒城」的官場,能喝酒是很讓人羨慕的。

我當時被安排住在計經委招待所,旁邊是計經委職工宿舍。所謂的招待所其實是車庫和食堂上加建的客房,一共就四間房,我住其中一間。這些客房本來是為縣一級計經委來市裡辦事準備的,但條件太差,沒人願意住。客房大致五、六平米,放下一張單人床後沒有更多空間,沒電視,用的是公廁。靠近走道是門和一個小窗戶,其他三面牆沒窗,在室內呆著我總想到監獄的單間。屋頂太薄,冬天冷夏天熱。一個人住在這裡,半夜醒來,有種被世界拋棄的感覺。

每天一大早,樓下車庫的幾台豐田吉普就會發動,領導要上班了。吉普車上,最大的官坐在前排副駕駛位置,後排是稍小一點的領導。我們這些平民百姓則到外面街邊等政府的班車。上班第一件事是拿著熱水瓶下樓打開水,然後拖地擦桌子。這都是我們三個「兵」的事情,而且一定是搶著做。做完,一般是看報,沙發旁有個報夾,印象中有《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四川日報》、《江州日報》、《參考消息》,還有《瞭望》、《半月談》、《讀者文摘》等雜誌。綜合處真正的工作是寫報告,相當於委領導的秘書班子。領導鼓勵我們看報紙,那是積累寫作素材。

我一直在暗暗向劉中一學習,結果,說話沒學會,喝酒呢從滴酒不沾練到了一兩,再沒長進,只有寫作的進步比較快。可能是歸功於在學校練下的寫作底子,我很快找到了公文寫作技巧,就是一個字:「抄」。政府工作講究「民主集中」,領導要的講話稿,都是貫徹上級意圖,自然能找到上級部門的範本。寫作班子要做的就是把本地特點和數據加進去,巧妙地把上級的話再說一遍。

委領導和處領導對我都很不錯,那時候的人都比較單純,我在江州沒有任何根底,領導還是很重視,把我作為重點培養。還有一個原因呢可能是我人比較老實,畢業於名牌大學,在大學期間就是黨員。劉中一對我尤其不錯,我上班不久,他就讓我寫講話稿,然後耐心地給我提修改意見,用紅筆幫我改。我逐漸成了計經委的一支筆桿子,半年後就負責起草計經委主任在全市人民代表大會上做的國民經濟計劃報告,進了江州市「兩會」秘書組。那一年,我們主任做報告後當選為副市長。我很自豪,總以為主任的陞遷跟我寫的報告有關係(其實沒有半點關係)。印象最深的是,主任在台上念報告,我在台下數掌聲,現在還記得,一共有十二次掌聲。那是在1988年春天。

想必不是什麼豪華酒樓,連出租車司機都不知道。這次回江州,碰到的人都說,江州最近遇到了改革開放以來最難過的一段日子。白酒產業佔了這座城市經濟的半壁江山,大大小小酒廠上千家,在中央禁酒令出台後,舉步維艱。更不用說那些豪華酒樓,門可羅雀,呵呵,土豪們都跑到更私密的地方去了。

終於找到了,臨江的一處建築,看起來像一棟農民房。一溜石梯直通二樓,然後是一個私家花園,花園的假山上刻有「江邊私語」四個字。幾個人坐在花園的石凳聊天,他們正是我要見的人。

握手寒暄,進到花園旁的房間。酒席已經擺好。他們幾位都是官場上的人,自然要互相謙讓一下座位。劉中一被請到主位,我坐客位,劉中一右手依次是蔣薇、魯向陽和龔斌,我左手是趙平凡。

酒過三巡,劉中一問我:「當時讓你去永固縣當計經委副主任,你一定要走,那時你好像才二十二歲吧?」

「二十一歲,虛歲二十二。」我回答。

劉中一藉著酒勁感慨道:「坐關啊,他們幾位跟你差不多同時來江州工作,你的條件是最好的,名牌大學,黨員,受領導重用。現在,你看,蔣薇是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魯向陽是江城縣縣委書記,龔斌是盤石區區長,趙平凡是市物價局局長,要是你不離開……」

聽到這話,我一時語塞,心裡那個翻江倒海,憋了好久才說:「沒辦法,當初離開也沒別的原因。江州是酒城,我不會喝酒,一喝就醉,要是留下,估計不是喝死,也得肝癌了。哈哈,不說了,喝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027

從董秘到投資人/十二年商海蛻變實錄(3) 坐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1cxzw.html

人們常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我寫了兒時的成長,但恐怕沒有多少人能耐心看下去,何況我實在不會講故事。那些文字以後可能會放到書裡,這裡就從大學說起……

 

【腦子讀出問題】

我是一個有「強迫症」的人,症狀如下:停好車,按下鎖車的遙控器後,還要拉幾下門把手;每晚睡覺前要檢查一下房門是否鎖好;出門後常常擔心門沒鎖好,又返回查看……這是我大學時苦讀書留下的後遺症。

1983年,我考上了人民大學。那一幕畫面非常清楚:父親收起我帶給他的驕傲,臉上寫滿認真跟嚴肅,他對我說,大學老師可能會根據我出色的檔案讓我當班幹部,那麼,我可以當,但不要去做班長。兒行千里啊,他是擔心我年紀太小,扛不起那份重任。殊不知,我學的專業是「國民經濟計劃與管理」(俗稱計劃專業),在那個計劃經濟年代,這個專業很熱門,考分要求高,同學的檔案都很漂亮。

青春寫進課本的大學時光,長頭髮,牛仔褲,騎著自行車叮鈴鈴地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北京是座很有吸引力的城市,在這兒上過大學的人,都會喜歡這裡。從出租車司機,到街邊練攤的,甚至掃大街的,都很「有文化」,一個比一個能「侃」,一個比一個「憂國憂民」。

八十年代尤其是我上大學的四年間,是中國的火紅年代。三十五週年國慶可謂火紅的最高潮,那一天我就在鄧小平檢閱的學生方隊裡,我還參加了當晚天安門廣場上的中日青年聯歡會。

那時候的大學生可謂「時代驕子」。別的學校我不知道,至少人民大學是這樣的,戴著校徽走出去,能感受到羨慕的目光。我們專業所學課程大多是「萬金油」,教材內容類似中央文件。對於我們這些曾經的市縣「狀元」來說,功課沒有任何壓力。按說這樣的大學生活應該是人生最快樂的時光,可我的感覺卻是「苦樂兩重天」,「苦」還更多一些。

大學期間我立志成為思想家,不分晝夜地閱讀哲學和經濟學名著。去圖書館專借晦澀難懂的書來看,合上書頁時,整個人像充足了電,腦子裡源源不斷的靈想就如思想的火花。我試過把這些想法寫下來,同學們看過把我捧成「馬克思」,我更來勁了,不停地閱讀,想寫的時候反而提醒自己功底不夠,等多讀些東西再寫。這樣折騰了一兩年,把腦子讀出問題了:每天嚴重失眠,腦子裡總「轉」著高深的哲學問題,諸如「人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活著?」不想都不行。

我知道自己出問題了,可還是停不下來,每天逼著自己讀書。其實,那時候要是停下來多休息一下,或者乾脆停止閱讀,用更多的時間寫作,馬上就可以調整好。可我很害怕停下來,一停下來就感覺十分緊張。

只要讀書,腦子就像要炸了似的。現在才知道,這是一種閱讀障礙、「強迫症」,可當時不知道啊,總是逼著自己讀,越讀症狀越嚴重。去看校醫,說自己睡不著,控制不住地想問題,校醫說:「不去想就好了嘛」,然後開幾片安定,跟我說實在睡不著,就吃點藥。哪有那麼簡單?!我也想不去想,可控制不住。每天靠吃安定睡覺,但安定這玩意兒吃久了會有依賴性。吃過兩片安定後,仍然還是不眠之夜,這種時候,腦子裡會冒出那句話:「失眠比死更難受」。聽說吃蜂王漿可以安眠,每天喝一小瓶蜂王漿,蜂王漿成了我大學時代最奢侈的開支。

從大三開始,我一直在暗暗地和病痛做鬥爭,但收效甚微。同宿舍的同學都知道我睡眠不好,卻不知道我內心深處的掙扎,那才是刻骨銘心的痛苦。很諷刺的是,大四全班去獻血,先要體格檢查,我完全合格。就在我擼起袖子忐忑地走到獻血窗口時,班主任實在看不下去,攔住了我。可想而知,我當時是個什麼樣子:長長的「自來卷」把大半個精瘦的臉都遮住了,露出來的是明顯睡眠不足的黃皮刮臉,就如現今那些吸毒上癮的人。

除了不停的想些高深問題,腦子裡還會冒出一些奇怪的想法。幾個同學到野外遊玩,路過一條鐵路線,大家站在鐵道旁說話,火車飛馳而過,我腦子裡的念頭竟然是撲倒在鐵軌上---這種感覺讓我非常恐懼。

1986年暑假前,我們班到蘇南實習,調研蘇南的鄉鎮企業。實習結束,想著「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就結伴到杭州遊玩。住在十多人一間的招待所裡,我每天出門都是腳踏一雙爛拖鞋,天氣熱,就把牛仔褲捲到膝蓋上。到杭州第二天慕名來到靈隱寺,看到有人抽籤算命,好奇之下抽了一個簽。籤文是:「束兵秣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帶中;撞破鐵籠逃虎豹,頓開金鎖走蛟龍。」解籤的僧人告訴我,這是一支上上籤。可我隱約有種不好的感覺,卻說不上來。

 1986年北京出現過一次「學潮」,人民大學沒怎麼鬧,北大鬧得比較厲害,我們常去北大看大字報。作為旁觀者,我根本沒想到這些事情會直接影響到自己的命運。這次「學潮」的直接結果就是,1987年畢業分配,中央要求大學生到基層鍛鍊。其中,四川省最較真兒,省一級機關一律不接收應屆大學生,江州市趁此機會向我們專業要人。我們班就兩個四川人,我和女朋友大蝦。我們只好來到江州,成了恢復高考以來人民大學計劃專業分配最差的兩個學生。

當初很天真,心想當思想家也得接地氣,去江州接接地氣,過兩年再考研回京。可世事變幻無常,由不得自己。

 

PS

聽一個做心理醫生的朋友說,真正優秀的心理醫生應該是得過心理疾病的人,我非常認同。在人生最珍貴的黃金年華,我用了很多精力和自己的心理疾病做鬥爭,因此在事業上走了不少彎路。要是那個時候,有個導師指導我,或者能碰到一個好的心理醫生,我的事業肯定會順很多。這,就是命啊!當時我總用「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來自我安慰,才沒有最後崩潰。

幸運的是,我終於走了出來,三十歲之後,我再也沒有吃過哪怕一片安定。我越來越相信,很多疾病都是由心而生。正因為如此,我不願意在心理上太扭曲自己,一直在找尋自己真正想要的,找尋那條從「必然王國」通向「自由王國」的路。嗯,後來辭職離開體制內,也許跟這段心路歷程有關係。

回過頭看,心理瀕臨崩潰的這段經歷,給了我洞察力,我能體會一般人體會不到的很多偏執狂的心思,而當今世道,事業成功者大多是偏執狂。呵呵,洞察力是做投資的必要條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659

從董秘到投資人/十二年商海蛻變實錄(4) 坐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1czea.html

我寫這本書主要想講下海後的事,但要講下海,先得說說在船上的日子,這樣您才能明白我為什麼跳到海裡,跳進去後為什麼差點會被淹死,您也才能看清楚我學游泳的過程。我不會講故事,只會記流水賬,若覺得枯燥無味還望包涵!要不,請您幫我潤潤筆?

 

【逃離江州】

大學畢業二十六年,14年體制內,12年體制外。體制內的14年中,江州的一年半是自己最痛苦的。我隨「右派」父親從農村進縣城是1979年,那一年痛苦轉型讓我永逝快樂童年,轉眼八年過去,竟然比當年更難受。

人民大學計劃專業學生,在當時不大可能想到被分配到一個小城市工作,除非那些自願者。從北京到江州,好像從天上突然摔到地下,我算是體會到「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的感覺。不能說領導不重視,我被安排到計經委綜合處,相當於計經委主任的秘書,大蝦被安排到投資處,負責管理全市的重點投資項目。

那段時間很苦悶,本來想好好修養,放鬆一下大學期間瀕臨崩潰的神經,可想到自己會在這個陌生的城市終老一生,更神經了。身體越來越差,快瘦得不成樣子。為什麼苦悶呢?因為我很清楚,我有的也就是一個名牌大學的招牌,跟同齡人比較,我沒有優勢:沒後台,不是江州人,連轉彎抹角的關係都很少,不會喝酒,更不會吹噓拍馬;身體羸弱,閱讀障礙依然;寫文章還可以,但若論有什麼真知灼見,我也知道,就憑大學裡學的那些東西(跟中央文件沒什麼差別),真的沒多少。

一家俬營酒廠老闆遇到一些問題,通過熟人找到我,想諮詢一下我這個名牌大學的經濟學學士。我到那個老闆辦公室,聽他談了一些企業的情況,聽得云裡霧裡,那個老闆問了幾個問題,我竟然一句話都答不出來。這就是中國當初的大學教育,完全脫離實際。經歷了這件事之後,我算徹底明白了自己對所學經濟類專業的無知。

那段時間我讀了一本小說,雷巴科夫的《阿爾巴特街的兒女》,是蹲在宿舍旁破爛的公廁裡,克服閱讀障礙認真讀完的。讀完之後的感受記憶猶新,那就是,個人的命運和國家命運以及自己所處環境緊密聯繫在一起。邊讀,靈隱寺的籤文邊在腦海中不停閃現。我決定,「撞破鐵籠」、「頓開金鎖」,選擇適合自己的環境,盡快逃離這個讓我感到壓抑的城市。

原先是想考研回京,但考研有兩個問題:一是身體並未好轉,看書時頭痛欲裂,怕等不到考試自己先完蛋了;二是考研必須單位開介紹信,而單位領導對我特別重視,如果我提出考研,讓他們很沒面子,估計不會同意。

1988年海南熱,我動了去海南的念頭。我讓父母給我發電報,說家裡有急事,拿著電報向單位請了假,在某個春夏之交的一天獨自坐上到廣州的火車。可還沒到重慶,冥冥之中有一種力量讓我在一個小站下車,然後買票返回。現在看來,如果那時去了海南,整個人生將完全不同。這一切,也許是命中注定。

不過,從那時候開始,逃離江州成了我的主要目標,並且把方向放到了沿海地區。大學同學老晉畢業分配到華商集團駐京辦事處,正在深圳蛇灣集訓。他給我來信說起蛇灣,寄來《蛇灣通訊報》和蛇灣的明信片,我如獲至寶。印象最深的是那張廣東浮法玻璃廠照片:現代化的工廠面朝大海,旁邊一條亮麗的公路從山上蜿蜒下來……還有「蛇灣風波」,就是蛇灣人「為難」北京來的知名教育工作者所引發的風波,我讀了所有的報導,風波里涉及的很多當事者後來也成了我的同事或朋友。

老晉告訴我,蛇灣有個培訓班,要到內地招人,先培訓後就業,讓我做準備,特別要準備英語口語考試。那段時間,我又把《新概念英語》撿了起來。國慶節,我到成都參加面試。面試老師是蛇灣培訓中心主任金宇、教務長喬培東、圖書館館長周農深。面試很簡單,填一張表,看一下大學畢業證書,問問工作情況,喬老師用英語問幾句話,簡單的我回答了,問題越來越難,直到我答不出來。二十多年過去,成都面試的一幕還歷歷在目,三位老師西裝革履,言談舉止讓我如沐春風。後來在蛇灣,我還曾與金宇共事過一段時間,他是我敬重的老師。

照例是讓父母發電報,就說母親生病,要我回家。我從重慶坐船先回到魚復縣老家,主要是為了辦邊境證。那時進入深圳特區,必須憑公安部門發放的邊境證。按說應該在江州辦,戶口在江州,但若在江州辦,需單位開證明,就穿幫了。在魚復,父親可以找他在公安局工作的學生辦。我順便還向父母要了些生活費。我每月收入58元,典型的「月光族」。培訓班錄取通知上寫得很清楚,兩個月培訓的生活費要自己出,畢業後找到工作才能留下。

在魚復家裡呆了一天,坐船到武漢。大學同學老薛來碼頭接我,帶我回宿舍休息、吃飯,再送我坐火車。時間緊,只買到無座票。老薛花了10元錢讓人帶我上車,帶我上車的人保證說有座位,還真給找了個座位。車開出不久,就有人拿著座位票要我讓座,旁邊的人看我上當了,好心讓我擠著坐,就這樣到了廣州。

在廣州,還是找同學。阿凱在廣東省財政廳工作,他把宿舍的床位讓給我住。阿凱的宿舍就如我們大學時的宿舍,但比大學宿舍強的是有個大電視房,很多人坐在裡面看電視。我進去看了好一會兒,播的是連續劇,廣東話,沒字幕。阿凱損我說:「你怎麼聽得懂?!」那時候的廣東話,聽起來比現在親切,雖然我一句都聽不懂。

二十多年前的事情,真的難忘。沒有同學的幫助,我是不可能來蛇灣的。得知我來蛇灣,北京同學湊了兩百元寄給我,在當時這不是一個小數。我後來用這筆錢買了一部自行車,蛇灣人的交通工具主要就是自行車。

1988年11月29日,我在深圳火車站下車後坐了一個多小時中巴才到蛇灣,沿途經過的是農村。我跟司機說到蛇灣培訓中心下車,司機一進蛇灣就讓我下。下車後我看見路邊有個駕駛員培訓中心,感覺走錯了,想找人問一下路,可見不到人。那天,天空湛藍,陽光灑在馬路上,清純而乾淨。我提著行李箱往前走,就像在夢中的小鎮穿行,除了偶爾駛過的車輛,街上靜謐無比。我在廣州已經把厚厚的棉衣換了下來,可還是穿多了,有些熱,我喜歡這種暖暖的感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660

從董秘到投資人/十二年商海蛻變實錄(5) 坐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1d110.html

【「洗腦」】

蛇灣幹部培訓班被稱為蛇灣的「黃埔軍校」。我上的是第七期,感受可用兩個字來概況:「洗腦」。

二十五年過去,蛇灣培訓中心看起來還是老樣子,只是沒有了當初的色彩斑斕。那個年代,如果說華商大廈是蛇灣「大腦」的話,那麼,這裡就是蛇灣的「心臟」。直到現在,我走進培訓中心,心裡還會有砰砰跳的感覺。在這裡呆了兩個月,把我「洗」成對這片土地不離不棄的「蛇灣人」。

對於我這個大學畢業才一年多的人來說,培訓班的課程設置仍然很新穎。老師大多來自蛇灣的中高層,有實際工作經驗,採用的是案例教學:集裝箱廠原總經理講解工廠如何起死回生,浮法玻璃廠總經理介紹怎麼管理中外合資企業……比我大學時期聽的「紙上談兵」有趣多了。

蛇灣的創始人袁董也來上課,我們很喜歡聽袁董講課,雖然他的普通話有很強的廣東口音。他和他在蛇灣倡導的理念,深深地吸引了我們這批年輕人。

「今天看報紙,我看到一則報導:美國總統里根競選,記者問他,『如果在大街上看見一個美女,你的第一反映是什麼?』你猜里根怎麼說?他說:『我想跟她做愛。』」袁董是副部級幹部,他的課竟然這樣開場,讓我大吃一驚。他通過這個例子,告訴我們要講真話,而講真話需要很大勇氣。「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是伏爾泰的名言,我清楚地記得,袁董講完里根的故事後很快引用了這句話。

「建設蛇灣的第一件事就是掩埋逃港者的屍體。我們剛到蛇灣的某天半夜,在海邊的工棚裡,負責工程的陳總已經睡著了,突然聽到有人敲門。他打開門,門口站著一個全身濕透的人,氣喘吁吁地說:『我是從大陸來的,能不能給口水喝?』」袁董停頓了片刻,「這個人想游到香港去,天黑看不清方向,又游回來了。那麼多人冒著生命危險往香港跑,我們確實需要反思。」

袁董總是站著講課,沒有講稿,一講就是兩個小時,大家聽得津津有味。他很詼諧:「我剛從監獄出來時,整天騎自行車上下班,那時候覺得小轎車太霸道,對坐在轎車裡的人看不順眼。後來我開始坐轎車了,看到自行車不守交通規則,老影響汽車行駛,又會對騎自行車的人看不順眼。呵呵,屁股真的可以指揮腦袋啊!」

……

兩個月的培訓好似精神上的饕餮盛宴,又如黑屋裡人快憋死的時候,緊閉的窗戶打開,新鮮空氣飄進來。這些新鮮空氣,舒緩我的神經,為我提供營養,我的身體狀況因此明顯好轉。

來蛇灣前,我從未見過大海。蛇灣的海看出去並不遼闊,但第一次看到,還是讓我心動。我和同學喜歡結伴到碧濤別墅旁的海邊聊天,那真的是談理想、談人生。我也很喜歡獨自一人坐在海邊綠化帶的石凳上,遠眺香港岸邊若隱若現的燈火,聽著潮起又潮落……

臨近聖誕節的某一天,我和老蘇在海邊聊天。天色漸晚,周圍的人影都已散去,我們正準備回宿舍,David來了。

「那才叫過日子!家裡鋪的是柚木地板,進門要換拖鞋,特別是窗簾,落地的,看上去好溫馨!」David一見到我們,就大發感慨。他剛去一個朋友家做客,那人來蛇灣三年了。

老蘇、David和我同宿舍。老蘇是武漢某廠的副廠長;David畢業於浙江大學,在南京當工程師。

「蛇灣的工資高,白領的月收入能拿到300元,是我們的三到五倍,職工房建得也多。我們找到工作後,很快也會有那樣的房子。」老蘇很自信。

「現在找工作可沒去年容易」。David說,「今年不太景氣,蛇灣很多單位都說不要人,我們趕的時機不好。」

 

PS

袁董的講話是我憑記憶所寫,時間太久,記憶不可能很準確。

通過蛇灣培訓班,加深了我的一個認識:企業經營管理是實戰,不是「紙上談兵」。所以,西方MBA課程的老師很多都有在企業工作的經驗。教管理的老師沒做過管理,教營銷的老師沒賣過東西,教投資的老師沒投過資,教創業的老師沒創過業,就如游泳教練不會游泳一樣,是難以想像的。

用「洗腦」來說這兩個月,似乎有點誇張,但想起那段時光,我腦子裡蹦出的就是這個詞兒。學習這件事,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裝東西」,填充知識,傳統教育每天都在幹這事,這屬於「術」;另一種是「洗腦」,轉換觀念,開悟,這屬於「道」。中國有句古話,「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這裡的「一席話」就是「洗腦」,而「十年書」自然是「裝東西」。

「洗腦」是可遇不可求的。二十五年前的「洗腦」讓我登上蛇灣這條大船,有幸趕上蛇灣烏托邦的「末班車」。十二年後,我又碰到了一次「洗腦」,那次「洗腦」讓我下定決定跳入商海,開始另一種旅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5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