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TCL染指醫療器械 「西門子」模式能否成功複製?

http://www.21cbh.com/HTML/2012-7-12/yNNDIwXzQ3MzUyNQ.html

繼西門子、富士膠卷之後,由3C領域轉身染指醫療器械的案例,又多了一個TCL。

7月 11日,彩電行業「老兵」TCL宣佈與浩然資本旗下世康融醫療集團合資成立TCL醫療集團,業務主要包括X光、超聲設備、DSA、CT、MRI等系列高品 質醫療影像診斷產品的生產銷售,而TCL此前斥資逾5100萬收購的恆瑞美聯也將同時整合成為TCL醫療集團旗下企業。

一位醫療器械企業的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在3C領域中有光學元器件積累的企業(如彩電、數碼相機等公司),將現有技術儲備轉化到醫療影像器械上,本身就有著天然的優勢。「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機遇與傳統3C企業的轉型壓力促成了這樣類似的合作。」

根 據TCL醫療集團總經理胡海的介紹,公司醫療集團中,TCL集團擔任控股股東,而世康融醫療方面則為少數股東。公司董事會成員將由來自TCL集團、TCL 醫療系統(即恆瑞美聯)以及世康融醫療三方高管擔任,其中世康融醫療的創始人兼董事長陳治將擔任合資公司的董事長,胡海將擔任總經理。

在收購恆瑞美聯之時,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就明確表示,「TCL可依託其顯示技術方面的強大優勢進入醫療電子產業,並將現有資源進一步擴大,把醫療電子產業打造成TCL新的業務增長點。」

事實上,在西門子、富士膠卷的前驅嘗試之後,日韓3C廠商索尼、夏普、三星都紛紛給出了進入醫療器械領域的方案。

然而,業內人士對此卻並未給出過分樂觀的看法。

「誠 然,如TCL這樣的企業在轉化光學顯像技術方面相比其他企業而言,成本更低且速度更快。然而這些企業在短時間內幾乎不可能成為相關行業的領軍者。以像富士 膠卷這樣的企業進入醫療影像領域已經多年,然而至今為止,公司的醫療企業業務還是集中在X光攝影系統這樣的產品,佔有率也並未領先市場。」前述企業負責人 表示。

「這些領域的佈局更像是TCL『佔坑』的動作,向多領域伸出觸角來尋找機會並抵禦風險。然而這種業務真正在長期能夠提供多少利潤回報,目前來看還不太樂觀。」該負責人指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56

西門子等十餘家公司涉嫌價格壟斷 巴西政府開始調查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0054

金融時報近期報導稱,巴西政府已經對西門子、法國阿爾斯通等十餘家全球工程企業進行調查。巴西政府認為這些公司在巴西國內列車和地鐵等工程中涉嫌價格壟斷。

此次調查涉及到13家公司,巴西民眾在上個月曾因公共交通成本上升問題舉行了20年來最大規模的抗議活動,這就使得此次調查的時機顯得十分敏感。

法國阿爾斯通、日本三井以及加拿大龐巴迪公司都已經證實目前正在接受巴西當局的調查。

巴西反托拉斯機構以及聯邦警察局在本月初一次名為「十字線行動」中進行了突擊檢查,此次調查主要是針對列車以及地鐵網絡的建築和維護工作中的反競爭措施,此外也涉及鐵路車廂購買活動中的壟斷行為。

巴西反托拉斯機構在一份聲明中指出:

這些公司可能進行了多種方式的勾結,其目的主要是扭曲市場的自由競爭。這些被指控的勾結行為可能導致了比自由競爭環境下更高的合同價格。

巴西聖保羅頁報在週一曾報導稱,德國西門子公司首先向巴西政府舉報了壟斷活動,西門子承認價格聯盟存在,自己也參與其中,但該公司希望通過舉報和配合調查來換取赦免。

巴西反托拉斯機構目前沒有透露哪些公司正在接受調查,但其證實此次調查是由一項「寬待協議」引發的,即通過讓罪犯配合調查並揭發其他人的犯罪活動來獲得刑事寬恕。

而西門子隨後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已經意識到了這次調查,但並未證實是否捲入了這次調查。

巴西Folha報紙也報導稱,西班牙CAF公司也在接受調查,但金融時報目前尚無法和該公司取得聯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325

成都直擊》西門子砍掉家電、手機部門 聚焦「自動化」 百年老店靠無人工廠 賺聰明錢

2014-11-03  TWM
 
 

 

西門子退出手機市場,十年了。可是,西門子的業績非但未失色,反而更加茁壯,市值更創近七年新高,如今西門子還推出「無人工廠」,到底西門子是怎麼辦到的?

撰文‧周品均

上午九點,四川成都工業區中等待要走進華為工廠的勞工,排成了一條人龍,就在華為工廠不到五百公尺的轉角處,一座掛有SIEMENS(西門子)的工廠卻鮮少有員工進出。在低調、神祕的外觀之下,這裡孕育的是西門子祕密武器—— 全球唯一一座在德國之外的數位化工廠,也就是外界常說的「無人工廠」。

跟著西門子成都分公司卓越運營部經理戴霽明走進這座西門子的研發基地,近千坪的空間中,不僅有西門子工業電腦產品生產線,場區中央的貨料倉儲中心更是一大特色,過去貨料都由人工更換,但在這個數位化工廠中,只需要由系統發出原料不夠的訊息,就會有運輸車自動從貨料倉儲中心補充原料。

放眼望去,生產線現場的作業員不到三十人,和傳統產線相比,如同軍隊般的上萬名作業員陣容與大面積流水線,在這座全新的工廠已不復見。事實上,整座成都數位化工廠僅有一百多名作業員,所有員工加起來也才三百名左右。

這座號稱有頭腦的新型無人工廠,其實就是西門子這家百年老店轉型的祕密武器。

堅定策略:不碰消費性市場轉型後西門子不一樣了。十年前,當西門子宣布出售手機部門給明基時,業界對於這家百年老店未來的發展一度充滿疑慮。

然而,十年後,當諾基亞、摩托羅拉相繼走入歷史,明基手機也苦無起色,而西門子不但轉型得早,甚至已成為推動下一波製造業革新的先鋒。

面對手機產業競爭者的消長,回首這十年轉型之路,西門子中國總部發言人許國禎話裡充滿堅定,「我們不做消費性產品。」確實,在西門子退出手機市場十年後,今年九月再宣布退出家電市場,以三十億歐元將手上五成股權賣給了原先合資家用電器集團的博西集團。今年十月,西門子的轉型再加速,不僅針對組織架構大幅調整,將十六個業務集團合併為九個,簡化組織並提升管理效率。

西門子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將資源留給核心事業的電力、醫療、綠能事業群,以及正積極發展的自動化與數位化領域。它用年營收達到七五○億歐元,市值創下七年新高,達七五八億歐元的成績證明,即使有著如大象般龐大事業體的西門子,也能成功起舞。

無人工廠有搶時效優勢

過去十年,西門子在醫療、綠色建築、能源與基礎設施已打下根基;可是,西門子若要再往前邁入下一個十年,走向自動化與數位化,將是西門子轉型必備的工具。

台灣西門子總裁艾偉就指出,「隨著德國朝工業化四.○推進,西門子也要有更多整合軟、硬體的新生產方式。」在這樣的思變浪潮下,「無人工廠」成了全世界製造業積極推進的方向。

戴霽明舉例說明無人工廠的優勢。他指出,傳統必須透過加強檢查、準備很多物料隨時擴大生產,達成客戶都希望達到低出錯率、準時交貨的要求,但在成都工廠中,就以電腦檢測取代傳統人工目視檢測,就不會出現到了最後一個檢驗才揪出錯誤,大幅降低出錯率並有效控制工廠會出現的變數。

西門子成都工廠不只生產西門子自家工業電腦產品,也成了製造業客戶觀摩的示範工廠。像是中國前三名家電品牌的艾美特,就是西門子的客戶,要把「無人工廠」中的數位化精髓,搬到艾美特去。艾美特執行長楊浴復說:「我們要在價格競爭激烈的家電市場生存,還要拉大與對手差距,靠的就是品質。」艾美特就利用西門子平台控制品質,艾美特信息安全委員會暨電腦資訊部協理陳鏞生分析,公司因此成功縮短了產品從提案到上市的時間,對物料與物料清單的管理效率都比先前提升一五%至五○%,品質控管比傳統人工更穩定。

而這項成果反映在艾美特能比競爭對手搶先上市的時間優勢,對深受景氣好壞影響的家電產業來說,只要鋪貨上架速度比別人快,就能拿到更多市場,因為消費者多半不會在一季之內重複買同一種家電產品。

每十年發動一次大改組

「在無人工廠的發展中,西門子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公司。」工研院IEK機械所研究員黃仲宏分析,西門子過去已掌握控制器等核心元件技術,如今隨著機器人、自動化時代來臨,工廠需要的設備機器廣泛,西門子旗下產品線廣,也凸顯高相容性與擴充性優勢。

其實,即使西門子是超過百年的老品牌,面對創新浪潮的接受度卻很高,不論是十年前在手機產業最輝煌的年代,毅然賣掉手機部門轉入綠能產業,或者是今年出清家電事業,更加聚焦在機器人工業生產,都看得出西門子每十年就用組織大調整來因應變化。

中國西門子總裁赫爾曼就不諱言,西門子面對創新的精神是,「我們要培養承擔風險的文化,嘗試新的事物,並且擁抱改變,幫助勇於冒險的人。」這也難怪當年手機巨人如諾基亞、摩托羅拉都已經倒下了,西門子卻還能屹立不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898

中國經銷商糾紛惹來內部調查 西門子醫療或“服軟”退定金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3/4587044.html

中國經銷商糾紛惹來內部調查 西門子醫療或“服軟”退定金

一財網 陸琨倩 2015-03-17 22:20:00

西門子醫療已經向被沒收定金的經銷商發去《合作夥伴定金信息》要求申請退款的經銷商填寫,但考慮到申請表中需要勾選的選項可能會妨礙經銷商之後維權,所以經銷商給西門子發去了退款回複函,因此目前尚未知道西門子的態度。

全球醫療器械巨頭西門子醫療與中國經銷商之間的糾紛或許在本月底有新進展。

曾任華南地區經銷商的吳先生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西門子醫療已經向被沒收定金的經銷商發去《合作夥伴定金信息》要求申請退款的經銷商填寫,“我們判斷西門子也在考慮要退還定金了,但考慮到申請表中需要勾選的選項可能會妨礙我們之後維權,所以我們給西門子發去了退款回複函,因此目前尚未知道西門子的態度。”

這家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僅次於GE的醫療器械巨頭,西門子中國此前曾就經銷商事件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西門子公司高度重視,內部有關部門立即啟動進行詳細調查。”但對於最新進展,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僅表示,正在公司內部確認具體情況,有消息會進一步溝通。

經銷商“硬磕”

事情源於去年底開始,西門子醫療以銷售合同到期為由,沒收了經銷商10%的合同定金,後來,全國有30多家經銷商加入了維權聯盟,並向西門子醫療發去了律師函,當時西門子對經銷商的回複認為,經銷商主張的交易習慣缺乏法律依據。

不過,事件似乎在最近有了轉機。吳先生向記者出示西門子醫療給予經銷商填寫的《合作夥伴定金信息》單,當中寫道“如果貴司希望向我司提出申請,就貴司和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我司”)簽訂的銷售合同希望我司退還貴司支付的定金,請提供一下信息,以便我司對貴司申請進行評估。”

吳先生表示,按照目前的事情進展,西門子醫療總算對經銷商的正當訴求有了正面回應,雖然仍未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但已經向退回定金邁出了一步,經銷商原先商定的行動計劃也暫緩。“不過我們並不認同西門子醫療給予的申請單中羅列的退款申請背景和理由。”吳先生提到的理由,其實是該單中退款申請背景及原由一欄,西門子羅列了包括項目取消、產品變更、項目延期、客戶破產等幾個原因。

“但我們不願意勾選這些選項。”吳先生表示,因此經過經銷商聯盟的商議,合同中並未約定上述原因可以申請退款,擔心勾選了上述這些原因,之後就說不清了,因此我們計劃填寫合同“流產”真正的原因。

吳先生給記者出示一封“關於退定背景及原由說明”的回複函,當中寫到“之所以提前簽署該合同,是西門子銷售人員為完成其任務強行要求我方這樣簽訂的,否則,西門子就威脅減少我方經銷區域甚至取消經銷權”,“簽訂合同之時,合同上的最終用戶尚未啟動招標采購程序……該合同所涉交易實際上根本還沒有發生。”

該回複函中同時提到,“西門子銷售人員在強求我方簽訂該合同時,承諾將來可以把定金返還以抵作新訂單合同貨款,或對新訂單合同給予優惠折扣等方式給予返還,一再聲稱不讓我方定金受到損失。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以往我司及其他經銷商與西門子的大量交易記錄證明。”

“目前聯盟經銷商都商定一起用這個為模板作為回複,函件已經在上周寄,同時要求西門子在10日內給予回複。相信事件在3月底有結果。”吳先生表示,經銷商們目前只想拿回定金。

西門子已啟動內部調查

西門子中國此前曾就經銷商問題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回應表示,西門子公司高度重視,內部有關部門立即啟動進行詳細調查。同時,公司也積極、主動與業務合作夥伴開展了多渠道的溝通,並給予及時回應。

“西門子高度重視對不正當競爭和其他不正當商業行為的防範工作。公司一再重申,我們的根本原則是,只有廉潔的業務才是西門子的業務。”西門子中國就事件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有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接近西門子的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除了影像部門外,其他部門也有比較大的庫存問題,有些庫存的儀器註冊證準備要過期了,要大幅降價銷售,有的庫存多的,也要降價。但上述說法未有得到西門子的官方回應。

不過,負責本次糾紛,北京市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律師楊會林則向本報記者透露,已經有美國律師團體註意到在中國發生的事件,“可能是看到之前路透社對中國經銷商糾紛的報道,有美國律師通過我們公司的涉外部門聯系到我,希望能了解到更多糾紛的信息。聯系我們的美國律師稱,願意與我們合作向美國證券管理機構申請啟動調查西門子財報,因為西門子屬於上市公司,在美國若有足夠證據進行起訴。對方律師稱對投資者維權有較多經驗,有需要可以提供協助。”

楊律師同時向記者表示,“截至現階段,我們暫時還不想走到那一步,所以還沒有跟美國律師直接就事情接洽。因此,這目前只是很前期的溝通,沒有對他們的身份進行系統性核實。”

吳先生也表示,“這是最後一步,美國有很多專門打投資者損失案件的律師,他們關註的利益與我們關註的不完全一樣。”

事實上,美國確實有專門針對上市公司集體訴訟領域的律師事務所,甚至已經形成了一條產業鏈,專門盯著上市公司,提起集體訴訟,這些律所和律師通常又被稱作“股市禿鷲”。國內也有不少赴美上市的企業遭到圍攻,比如阿里巴巴、聚美優品等,知名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也曾被起訴。

編輯:陳姍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386

外媒:中國工商總局對西門子醫療部門展開商業賄賂調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3069.html

外媒:中國工商總局對西門子醫療部門展開商業賄賂調查

一財網 方向明 2015-05-03 15:03:00

路透社稱,此次被曝光的賄賂事件涉及包括驗血設備在內的多種醫療器材,涉案醫院多達1000家

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中國工商總局去年開始對西門子旗下醫療部門涉嫌賄賂醫院使用其高價醫療產品一事展開調查。

報道稱,該知情人士透露,工商總局指控西門子公司及其經銷商通過免費提供醫療器材的方式,換取院方在此器材上獨家使用西門子公司開發的化學試劑,其行為違反了中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8條。

該條款規定:“經營者不得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帳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帳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

路透社稱,此次被曝光的賄賂事件涉及包括驗血設備在內的多種醫療器材,涉案醫院多達1000家。該調查此前從未被外界知曉,或將掀起一輪針對更多醫療器材制造商的廣泛調查。

據了解,在中國經營醫療設備的跨國公司主要有通用電氣、飛利浦、美敦力和強生公司。

路透社稱,西門子德國公司高級發言人克雷默(Matthias Kraemer)表示“尚未註意到”該調查並拒絕就該調查的具體問題作出評論。

路透的報道稱,西門子公司於1872年進入中國,目前在中國已擁有32250個員工,涉足鐵路、能源和醫藥等多個領域,2014年,西門子在中國地區的銷售額為69.4億美元,占其總銷售額的8%。

西門子中國網站顯示,該公司醫療部門提供的醫療設備主要包括:實驗室診斷,助聽器和影像診斷與治療,涉及磁共振,CT,超聲設備,血液學檢測系統,微生物檢測系統,分子診斷系統等多個類別。

2013年,醫藥廠家葛蘭素史克就曾被曝出為提高藥品銷售額向政府官員、醫藥行業協會和醫生行賄約5億美元。

卷入行賄醜聞的葛蘭素史克最終被罰款人民幣30億元,成為迄今為止中國開出的最大罰單,也幾乎相當於其行賄金額。另外,該公司中國負責人、英國人馬克銳也因行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驅逐出境。

 

編輯:應民吾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838

【獨家】西門子博樂仁:中國離“工業4.0”究竟有多遠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9141.html

什麽是數字化?什麽是“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什麽是“工業4.0”?這一個個熟悉卻極度抽象的概念,在西門子公司的安貝格、成都工廠的實踐中便可以一覽無余。

“西門子成都工廠實現了從產品設計到制造、物流配送全過程的高度數字化,也是‘工業4.0’工廠的典型參照物。”西門子股份公司(Siemens AG)負責亞太區的管理委員會成員博樂仁(Dr. Roland Busch)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獨家專訪時表示。

西門子股份公司(Siemens AG)負責亞太區的管理委員會成員博樂仁

“數字化”即指每件產品都有自己的數據信息,貫穿研發、生產、物流的各個環節,實時保存在數據平臺中。而一座工廠的運行,正是基於這些數據實現了信息無縫互聯。這也是“工業4.0”的核心所在。

2014年,西門子正式發布“2020公司願景”(Vision 2020),宣布公司將專註於電氣化、自動化和數字化,而數字化對於西門子而言也是全新的挑戰,關鍵在於讓數據產生更多價值。

“為了應對挑戰,我們近期設立一個跨業務集團的軟件平臺Sinalytics。這是一個全新的‘大數據’商業模式,用數據創造價值。”博樂仁表示,這一平臺能夠對設備傳感器產生的大量數據進行整合、保密傳輸和分析,利用這些數據為客戶提供全新的服務。例如,火車軌道上的傳感器便能夠搜集噪音數據,並將其傳回平臺進行分析,以此來確認車輪是否需要維修或更換。目前,約有30萬臺設備已連接至Sinalytics平臺,而這也是“物聯網”的體現。

其實,金融危機後,各國都開始高度重視制造業的發展,德國提出的“工業4.0”被譽為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美國提出了“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並采取多種措施“吸引制造業回流”;英國提出了“高價值制造業戰略”;日本提出了“產業複興計劃”等。制造業的競爭將成為未來大國競爭的關鍵,因此中國也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來直面這場競爭。那麽當前中國制造業離“工業4.0”還有多遠?

博樂仁強調,中外企業的起點都不同,不能簡單比較。“在邁向‘工業4.0’的道路上,需要厘清的是——你的目標是什麽?現在處於什麽階段?什麽時候打算進入數字化階段?各個企業需要根據自己的目標來選擇推進方式。”

“中國企業的確有能力做到,只是仍需要經過一系列培訓,不論是藍領、白領還是工程師。例如,西門子安貝格和成都工廠員工的工作模式與其他工廠的員工不同,其更多的是與計算機打交道,人工環節更少。”博樂仁稱。

聚焦“數字化”轉型

第一財經日報:

西門子此前發布“2020公司願景”(Vision 2020),涉及公司眾多重大戰略調整,宣布公司將專註於電氣化、自動化和數字化,這種變化對於一家擁有170年歷史的公司著實不易。

博樂仁:

首先,“2020公司願景”不僅僅是邁向數字化的宣言,也是一種文化改變,我們希望讓員工更加積極參與到公司事務,將西門子當作自己的公司,西門子也正在實現更加扁平的組織架構,增強客戶導向。

此外,在電氣化、自動化和數字化三者中,我們已經實現了電氣化和自動化,也是業界的領袖,這在制造業、運輸、建築工程等方面都有所體現,但更重要的下一步則是數字化,這對西門子而言完全是全新挑戰,關鍵在於讓數據產生更多價值,這也是西門子的重大變化,涉及改變產生附加值的方式、改變人員構成和能力,不論是藍領、白領還是公司高管都應該更加了解數字化的功效。

在過去幾年,全球都在不斷邁向數字化,我將此稱為“第二次IT革命”,第一次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末,萬維網(World Wide Web)將人與人鏈接在一起;第二次革命現在正在發生,它將所有設備連接在一起,即所謂的“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第一次革命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此前人們還習慣於寫書信,現在都改為發郵件等;第二次革命則將改變所有產業的運作模式,幾乎沒有一個產業能夠免受第二次革命的沖擊。

日報:

在數字化革命的進程中,西門子面臨的最重大的挑戰是什麽?如何應對數字化挑戰?

博樂仁:

為了應對挑戰,並在數字化領域挖掘新的商業機會,我們正在以“西門子數字服務”為平臺,努力發展相關服務。西門子預計數字化服務市場將達到年均15%的增長。在新型及傳統服務的共同助力下,西門子在這一領域取得了160億歐元的營收。

西門子近期還設立了一個跨業務集團的軟件平臺Sinalytics,為數字化服務提供技術基礎。

這是一個全新的“大數據”商業模式,用數據創造價值。Sinalytics平臺整合了遠程維護、數據分析及網絡安全等一系列現有技術和新技術,還能夠對設備傳感器產生的大量數據進行整合、保密傳輸和分析。因此,西門子的業務部門能夠利用這些數據為客戶提供全新的服務。比如,他們可以通過這些數據提升對燃氣輪機、風力發電機、列車、樓宇和醫療成像系統的監控。目前,約有30萬臺設備已連接至Sinalytics平臺。

還需要強調一點,當人們談及數字化的時候,往往會忘了一切必須為客戶和商業模式設想。企業需要捫心自問:究竟怎樣才能幫助客戶改善生產率和競爭力?自己的技術究竟能做出什麽貢獻?

日報:

關於西門子的數字化平臺,還有什麽實際案例可以展現其功能?

博樂仁:

例如,當你造火車的時候,一定要保證火車運行的可靠性。通過軌道上傳感器(sensor),我們可以監聽輪子運行的聲音模式,傳感器能夠搜集數據,並將信息輸送回我們的平臺,從而作出進一步分析。如果某一車輪需要修理或更換,其運行時發出的噪音模式會與正常的車輪有所不同。即使是高速列車,我們也能夠通過傳感器來確認其是不是要在下一個維護周期進行維護或更換。

日報:

大數據的確是一個能夠更好地服務客戶的工具,但也有不少年輕人認為,數字化會顛覆整個經濟格局和成熟企業,包括西門子這樣的公司。你是否同意這種觀點?

博樂仁:

一種可能是,數字化完全顛覆了原有的商業模式,第二種可能則是在原有模式的基礎上作出改進,第三種可能是,IT技術革命會將價值鏈其中的薄弱的環節淘汰。

數字化的顛覆能力從汽車行業就不難看出。例如人們買車時通常會根據預算進行,而汽車有90%的時間都處於待機狀態;此外,車也往往無法完美契合客戶的需求,例如開到市中心可能找不到停車位,夏天人們又想更換成敞篷車,但現在的“共享經濟”模式就是一種顛覆,人們甚至不需要停車位也不需要自己買車,就能隨時隨地享受各種車型的服務。

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日報:

今年3月18日,西門子正式在中國發布全新的品牌宣言“Ingenuity for life”,這一宣言背後有何用意?

博樂仁:

“Ingenuity”意為工程技術(engineering)、天賦和創新(genius and innovation)以及團結一致的精神(unity),一個單詞其實包含了眾多含義。而“For life”闡述了西門子在全球所承擔的責任: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讓關鍵所在,逐一實現。

“Ingenuity for life”闡述西門子以廣泛的工程技術為客戶、員工和社會創造價值的公司定位,表達公司承諾在電氣化、自動化和數字化領域引領技術創新,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

日報:

盡管全球經濟形勢仍不景氣,但歷來都十分註重研發投入的西門子反而加大了研發投入,這背後有怎樣的考量?

博樂仁:

即使在金融危機期間,我們也沒有減少對研發方面的支持。西門子的命脈就是研發,削減研發經費絕對不是個好主意。當前,創新浪潮來得更快更猛,因此一定要實時關註、加大研發投入,為客戶提供最新最尖端的技術。

西門子2016財年將投入近48億歐元用於研發,與上個財年相比增加了約3億歐元。至此,西門子研發方面的投入已較2014財年增長了近20%,主要用於自動化、數字化,以及分布式能源系統領域的研發工作。2015財年,西門子研發支出占營收額比重為5.9%,較2014財年增長0.3個百分點。

日報:

西門子仍在積極轉型,在剝離一些業務的同時展開大量並購。這背後有何長期的計劃?

博樂仁:

西門子日前正式宣布徹底退出家電領域,博西家電公司50%的股份由博世接盤。隨著西門子自身提出的新戰略,出售家電業務是為了專註於電氣化、自動化和數字化定位。西門子的強項在B2B,而不是B2C,出售家電業務也能使我們進一步聚焦B2B業務。

此外,醫療業務仍是西門子整體的一部分,我們只是將其獨立開來,給予其更多自由,這也是因為其與很多業務情況不同。首先,醫療和其他業務的合力效應較小,而工業和基建往往會產生較多合力;其次,醫療領域本身有很多新生事物,會產生不小的乘數效應,例如分子診斷(molecular diagnosis)。

日報:

西門子內部正在組建一個新的部門,暫定名為“Innovation AG”,其設立的目標何在?

博樂仁:

“Innovation AG”將在一個初創企業的環境中為新的嘗試和增長提供空間,在推動企業創新的同時,有足夠的自由度。這個新部門將為業務和項目創意提供咨詢、宣傳以及風險投資服務。與初創企業類似,該部門獨立於西門子核心業務之外,並將補充和加強西門子現有的初創項目。

擁抱“工業4.0”浪潮

日報:

德國的“工業4.0”如何給中國提供借鑒?中國離“工業4.0”究竟有多遠?

博樂仁:

如果你要問,如何為你建造一個“工業4.0”工廠?我認為這個問題本身就不對。“工業4.0”涵蓋了一系列產生附加值的步驟,包括產品管理、工程、制造、供應鏈、物流鏈等,需要通過改變整個流程,提高運行效率。因為“工業4.0”本身就意味著要提速,降低運營成本(performance cost)。

例如,如果要改變整體設計中的一個環節或改變產品中的一個部件,這無疑是一項浩大工程,需要將整體都重新設計,但如果能夠通過自動化、數字化的方式來進行,那麽當一個部件出現變動,價值鏈的其他改動都是自動完成,這就是“工業4.0”,需要一套標準化(standardized)的體系來實現,這就需要一個數據平臺來支撐,西門子就擁有這樣一個信息化數據管理平臺——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PLM),這也是全球同類產品中得到最廣泛采用的系統之一。

PLM系統用於捕捉並管理產品信息,在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確保在正確的上下文中向用戶提供信息。通過PLM系統,公司能夠快速找到正確的數據提高生產力,減少周期時間,減少開發錯誤與成本,改進價值鏈協同,滿足業務與法規要求,優化運作資源促進全球團隊之間的協同,提供更好的業務決策所需的可見性。

雖然並非西門子所有業務都實現了工業4.0,但我們正在不斷接近。成都工廠是西門子在德國以外的首家數字化工廠,工程幾乎實現了全自動化,也可謂是複制了西門子的安貝格工廠,這也是“工業4.0”工廠的典型參照物。西門子成都工廠實現了從產品設計到制造、物流配送全過程的高度數字化。

日報:

實現“工業4.0”需要一套標準化的體系和可以銜接的端口,但中國的制造業恰恰在系統體系和可銜接方面基礎薄弱。

博樂仁:

對於中國本身而言,各大中小型企業之間以及其與國外企業的起點都不同,不能簡單比較。在邁向“工業4.0”的道路上,需要厘清的是——你的目標是什麽?現在處於什麽階段?什麽時候打算進入數字化階段?各個企業需要根據自己的目標來選擇推進方式。

日報:

實現真正的數字化,更多的將是機器之間的交流。就你來看,中國企業能夠趕上這種“工業4.0”的浪潮嗎?

博樂仁:

傳送協議(Communications Protocol)是指計算機通信的共同語言,這也是標準化的體現。機器能夠通過界面、傳送協議進行交流。中國企業的確有能力做到,只是仍需要經過一系列培訓,不論是藍領、白領還是工程師。例如,西門子安貝格和成都工廠員工的工作模式與其他工廠員工不同,其更多的是與計算機打交道,人工環節更少。

日報:

西門子的減排目標十分明確,即到2030年計劃實現長期二氧化碳中立。西門子具體要如何實現目標?

博樂仁:

我其實也是西門子的“首席可持續官”(Chief Sustainability Officer)。我們用創新技術、自動化來盡可能減少排放。西門子計劃在今後三年,投資1億歐元,用以改善其辦公樓和生產設施的能源平衡。為此,作為西門子能效計劃(EEP)的一部分,西門子將采用其自身業務組合中的多種不同技術來達成這一目標。包括能源管理與監控系統、樓宇自控和生產過程自動化解決方案、節能驅動系統等。通過提高自身能效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不僅降低自身能耗,也能為企業削減成本。

如果西門子能夠實現這一目標,其他企業也應該可以效仿。這樣一來,巴黎氣候大會的減排目標就一定可以實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152

探訪西門子安貝格工廠:最接近工業4.0的智能制造是怎樣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9840.html

在2016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包括西門子、思愛普、博世等在內的企業大多以實物或模型向參觀者呈現數字化工業的各種解決方案,人們可以看到智能生產線模型,可以看到機器人、傳感器等反映工業4.0特點的硬件元素,也可以看到數據處理、智能控制等軟件元素。從2011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德國人提出工業4.0概念,到2014年中德宣布開展工業4.0合作,工業4.0這把火從歐洲燒到了中國。

那麽什麽是工業4.0?記者在參加2016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期間探訪了西門子安貝格電子制造工廠(下稱“安貝格工廠”)——這一目前被業界認為最接近工業4.0概念雛形的工廠,領略了智能工廠的智能制造。

對於數字化工廠的探索任務未完待續吧?歡迎前往西門子“博大精深 同心致遠”品牌網站,了解西門子是如何將電氣化、自動化、數字化融入各行各業的。

何為工業4.0?

“工業4.0”的研究項目由德國聯邦政府首先提出,在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的推動下形成。2013年的漢諾威工博會上,德國政府正式提出“工業4.0”戰略,並推出《德國工業4.0戰略計劃實施建議》(下稱《實施建議》);2015年的工博會上,在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聯邦教研部支持下,多家行業協會聯合發起的德國“工業4.0平臺”正式成立,該平臺已成為德國政府在聯邦層面促進工業4.0發展最直接的渠道。

工業4.0的稱法主要相對於前三次工業革命而言:工業1.0指的是18世紀開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實現了機械生產代替手工勞動;第二次工業革命始於20世紀初,依靠生產線實現批量生產;工業3.0則為現代人所熟悉,指的是20世紀70年代後,依靠電子系統和信息技術實現生產自動化。

而工業4.0則指的是通過實現“物聯網”系統完成大生產,最大程度實現生產全自動化、個性化、彈性化、自我優化和提高生產資源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全新生產方式。

根據《實施建議》描述:在未來智能工廠中,人類、機器和資源能夠互相通信。智能產品“知道”它們如何被制造出來的細節,也知道它們的用途。它們將主動地對制造流程,回答諸如“我什麽時候被制造的”、“對我進行處理應該使用哪種參數”、“我應該被傳送到何處”等問題。

隨著工業4.0進程的發展,開放的標準也被提上了議程,太多的專有系統會阻礙工業 4.0 的進展。今年的工博會開幕前夕,德國標準化學會與5家行業協會共同發起成立“工業4.0標準化理事會”,顯示德國的工業4.0發展已瞄向標準制定的新階段。德國標準化學會4月20日公開發布了首個德國工業4.0參考模型的標準。

“工業4.0平臺”領導小組成員、西門子公司首席技術官魯思沃認為,該參考模型是德國發展工業4.0的重要一步,首次搭建出一個完整的框架,包含橫向與縱向的信息技術融合,涵蓋工業4.0關鍵的技術要素,還包括產品的生命周期以及生產周期,能使不同行業的企業朝著統一的方向發展工業4.0。

智能工廠的智能制造

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東部、透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工業風格的紅磚廠房內正進行著一場向著工業4.0方向的自我進化。這是德國工業巨頭西門子旗下的安貝格工廠,是歐洲乃至全球最先進的數字化工廠。

安貝格工廠創建於1989年,如今該工廠每年可生產約1500萬件Simatic產品,按每年生產230 天計算,即平均每秒就能生產出一臺控制設備。這里的產品合格率高達99.9988%,“世界上還沒有哪家同類工廠具備如此之低的缺陷率。”安貝格工廠負責人Karl-Heinz Büttner稱。

記者在現場看到,安貝格工廠自身生產過程也利用Simatic設備進行控制,生產過程實現了高度的自動化。西門子安貝格工廠生產工程師Christoph Raum告訴記者,這里的生產設備和計算機可以自主處理75%的流程工作,由人力完成的部分,只有生產過程的開頭部分,即員工將初始組件(裸電路板)放置到生產線上的環節,此後所有的工作均由機器自動控制完成。

依靠Simatic設備的高度自動化,在24小時內西門子安貝格工廠就可將面向全球約6萬名用戶的產品做好交付準備。

工業4.0意味著網絡進入工廠大生產,是一個嶄新的工業制造邏輯和方式。過去是以中心控制指揮系統,每一分鐘對機器發出指令,而現在則由商品所附帶的信息告訴機器需要什麽樣的生產過程,以制造出符合客戶要求的產品。

“在生產之前,這些產品的使用目的就已預先確定,包括部件生產所需的全部信息,都已經’存在’於虛擬現實中,這些部件有自己的’名稱’和’地址’,具備各自的身份信息,它們’知道’什麽時候、哪條生產線或哪個工藝過程需要它們,通過這種方式,這些部件得以協商確定各自在數字化工廠中的運行路徑。”Christoph Raum為記者講解道,在未來的工廠里,設備和工件之間甚至可以直接交流,從而自主決定後續的生產步驟,組成一個分布式、高效和靈活的系統。

目前,安貝格工廠的姊妹工廠——西門子工業自動化產品成都生產研發基地(下稱“西門子成都工廠”) 已在中國四川成都誕生。西門子成都工廠承擔著西門子全球工業自動化產品研發的角色,全廠內實現了從管理、 產品研發、生產到物流配送全過程的數字化, 並且通過信息技術,與德國生產基地和美國的研發中心進行數據互聯。

西門子成都工廠總經理 Andreas Bukenberger表示:“目前成都工廠產品的一次通過率(FPY)可達到 99%以上,應用了西門子數字化企業平臺解決方案的成都工廠與西門子在中國的其他工廠比較,產品的交貨時間縮短了50%。” 而安貝格工廠目前可實現年產零部件100 萬件,即平均 1 秒生產一個產 品,未來的成都工廠將有望沖擊這一紀錄。

中國與工業4.0

中德在國家層面上的工業4.0合作始於2014年,當年10月,總理李克強在柏林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發表了《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宣布兩國將開展工業4.0合作。業內人士認為,中德工業4.0戰略合作框架,顯示出高層對制造業4.0升級改造的強力支持,工業4.0已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2014年中國工程院和工信部聯手推進《中國制造2025》,2015年5月國務院正式通過。

當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不能再作為“中國制造”在全球市場上的優勢標簽, 制造企業對於變革的需求更為迫切。中國從政府層面上正在全力推進工業4.0,因為中國有7000萬到8000萬產業就業人員,還有大量出口,它們都是通過基於未來的互聯網和工業融合的智能制造來實現。

為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保持優勢,制造企業要最大化利用資源,將生產變得更加高效。為適應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制造企業必須盡可能地縮短產品上市時間,對市場的響應更加快速。為滿足市場多元化的需求,制造企業還要快速實現各環節的靈活變動,將生產變得更加柔性。而高效、快速、柔性正是數字化企業為制造業帶來的最大變化。西門子成都工廠這樣的數字化企業的出現,為未來中國制造的變革方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參考。

數據顯示,通過數字化的工廠規劃,可以減少產品上市時間至少30%;通過提升產品質量,可以降低制造成本13%。而在新產品上市比例、設備生產效率、產品交付能力及營運利潤率等多個方面,數字化工廠的指標均遠遠高於傳統制造企業。

然而,“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在現狀上也存在很大的差異,目前德國作為制造業強國,企業已基本完成由2.0向3.0的過渡,正在向4.0升級,而中國還有大量企業,還處在2.0的階段,在基礎材料、基礎工藝方面非常欠缺。但這種差異也讓雙方有了不小的互補空間。簡言之,在技術方面,德國比較領先,而中國存在一定程度的短缺;在市場空間方面,歐洲比較有限,而中國則潛力巨大。

統計顯示,德國45%的研發中心在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很大程度上引領了工業4.0,但缺乏拓展國際市場的經驗和能力,往往只服務於寶馬等單一大集團。如果引導德國企業和中國企業開展跨境合作,很多項目在中國將都有百億級的市場規模。以西門子為例,2016年4月份,西門子與全球規模最大的亞麻紗制造商——金達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建設的數字化工廠在浙江橫港正式投入使用。作為中國亞麻紗行業的首家數字化工廠,該廠的建成標誌著西門子數字化工廠解決方案再次成功應用於中國本土企業,成為西門子助力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又一個里程牌。

西門子MES Simatic IT將先進的數字化工廠規劃、設計和管理理念引入工廠的研發、生產及物流等各個環節;西門子全集成自動化(TIA)解決方案在該廠也得到了全面的應用,幫助自動化設備與系統實現無縫連接,縮短工時提高效率並降低設備運轉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163

西門子的數字化解決之道

在持續低迷的外部環境和複雜的地緣政治局勢中,中國乃至全球制造業的轉型也面臨諸多挑戰。

2015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制造業是我們的優勢產業。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毫無疑問,“中國制造2025”是未來十年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行動綱領。然而中國大部分的制造企業現階段尚處於2.0階段,如何提升,成為中國制造業的一大挑戰。

眾多企業參觀、洽談西門子數字化企業解決方案,歡迎前往西門子“博大精深 同心致遠”品牌網站,了解西門子如何驅動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目前許多中國制造企業都面臨著相似的問題:當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不能再作為“中國制造”在全球市場上的優勢標簽, 制造企業對於變革的需求更為迫切。為了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保持優勢,制造企業要最大化利用資源,將生產變得更加高效;為適應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制造企業必須盡可能地縮短產品上市時間,對市場的響應更加快速;為滿足市場多元化的需求,制造企業還要快速實現各環節的靈活變動,將生產變得更加柔性。

作為支撐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制造業與互聯網的無縫融合也將促使制造企業的生產力和生產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這是制造業革命的關鍵所在,與此同時,引入互聯網及數字化技術,對“中國制造2025”、工業4.0的重大戰略執行也有更多助力。7月在北京舉行的2016西門子工業論壇,再次引發“中國制造2025”的討論熱潮。作為全球知名的工業自動化公司,西門子通過基於“數字化雙胞胎”的數字化企業解決方案、工業雲等技術,使得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緊密融合,在“中國制造2025”、工業4.0的關鍵戰略上迸發出更強的實力,幫助中國制造業提升競爭力。由此,更具現代化氣息的數字化工業躍然而出,更有活力和效率的數字化工廠點亮視界。

“數字化雙胞胎”概念應運而生

從業務架構到生產流程等領域的多重需要,使西門子的“數字化雙胞胎”概念的產生生逢其時。

就在剛剛結束的2016西門子工業論壇上,西門子面向中國工業界全面、翔實地展示了其先進的數字化企業解決方案。憑借這一解決方案,西門子支持企業進行涵蓋其整個價值鏈的整合及數字化轉型,為從產品設計、生產規劃、生產工程、生產實施直至服務的各個環節打造一致的、無縫的數據平臺,形成基於模型的虛擬企業和基於自動化技術的現實企業鏡像。

西門子形象地稱之為“數字化雙胞胎”(Digital Twin),包括“產品數字化雙胞胎”、“生產工藝流程數字化雙胞胎”和“設備數字化雙胞胎”,完整真實再現整個企業,從而幫助企業在實際投入生產之前即能在虛擬環境中優化、仿真和測試,在生產過程中也可同步優化整個企業流程,最終實現高效的柔性生產、實現快速創新上市,鍛造企業持久競爭力。

西門子工業軟件大中華區DER總經理戚鋒博士說, “要發現潛在問題、激發創新思維、不斷追求優化進步,這才是數字化雙胞胎的目標所在。”他表示,數字化雙胞胎的實現有兩個必要條件,即一套集成的軟件工具和三維形式表現。西門子數字化工廠集團首席執行官Jan Mrosik博士則表示,更通俗地說,數字化雙胞胎就是仿真模擬一些工廠的實際操作空間(如生產線),仿真得非常真實而精確,“它可清晰的告訴我們,最終這個系統是否在現實當中能承受各種條件,取得成功。”

如果在虛擬世界中對產品進行前期的規劃、部署、仿真和驗證,那麽未來也就不需要花費高成本來驗證和調整,這將大大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保證此後大規模生產的穩定性,並將整個企業的價值鏈有效疊加在一起,這就是西門子和客戶真正關註的。

醫藥公司葛蘭素史克找到西門子,與之成為制造自動化戰略合作夥伴。對於預防與治療疾病而言,各方需快速找出疫苗及生產疫苗的方式。所以,醫藥企業需在實驗室過程中擁有正確的路徑並準確高效地建設工廠。“這並不僅是一個工廠,而是在各國建廠,只要該國有這種疫情存在。”因此,葛蘭素史克請西門子為疫苗研發及生產的實驗室來實現“數字雙胞胎”,並做測試及準備文件,以便能讓某種疫苗規模化生產。通過“數字化雙胞胎”建成新工廠之後,企業的質量控制開支減少13%,它的返工和報廢減少25%,合規監管費用居然也減少了70%,推動了制藥行業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Teamcenter另一種數字化實踐

如果說數字化雙胞胎是西門子實現數字化企業的核心理念,那麽Teamcenter則是實現數字化企業不可或缺的平臺。制造企業需要交付的產品複雜程度越來越高,同時還要優化生產效率,簡化全球業務運營。Teamcenter可以幫助這些企業管理包括供應商在內的各項需求,整合工程組態、制造和服務,從而增加收入,加速產品上市,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

早年收購全球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領域軟件與服務的市場領導者UGS公司之後,西門子獲得了“Teamcenter”軟件,這也觸發了公司更多在軟件和設計領域增加投入。過去多年,西門子大大小小收購了50家軟件企業,從而擴充其產品線、增加軟件組合,搭建一個更為豐富的平臺。在軟件、硬件以及數字化解決方案相互結合之後,更為完整的生產制造及工作流程也就一氣呵成了。

西門子數字化工廠集團首席執行官Jan Mrosik博士將制造業價值鏈看作是五個部分:產品設計、生產規劃、生產工程、生產制造及服務,通過Teamcenter這一協同平臺,實時動態地調整產品設計乃至整個價值鏈。

“汽車行業是最典型的應用場景,它的價值鏈構成很有意思。消費者對汽車產品的期望值越來越高,他們追求完美:車價不僅要便宜,還要裝音響系統、噴上心儀的車漆,滿足多樣化、靈活性的要求已經成為眾多車企的必備能力。此外,車廠要把多個車型部署到同一個生產線上,零部件公司也希望自己的流水線可以為更多客戶服務。數字化平臺可去支持和促成這些繁複的需求。”他解釋,當汽車開發和創新周期加快時,數字化平臺不僅需要保證高質量、高差異化的汽車客戶要求,同時也要避免和減少因設計和工程人員不在同一個開發平臺時所產生的誤差和失誤,使得仿真模擬和數據錄入、PLC編程代碼的一致性和繁複性盡量減少,讓大家有時間把關註焦點投入到更重要的新車設計、創新及工程制造上。數據化平臺的優勢都得以體現。

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核電”)也選擇了Teamcenter軟件來提升核電站設計的效率。該公司采用了這一軟件來搭建統一、集成的設計信息管理系統,為跨專業、跨地域和跨部門的員工提供權威和統一的設計信息數據源。通過幫助設計人員在全公司範圍內及時獲得準確的最新消息,而這一軟件系統也將提升整體設計管理效率,同時為設備采購和土建安裝以及系統調試提供支持。從傳統的設計管理升級轉型為數字化設計信息管理系統,中國核電圍繞著設備、系統和工廠展開了各個專業協同的設計與信息管理。

無法阻擋的工業雲MindSphere

除了西門子的Teamcenter軟件,“雲計算”在工業中的運用也正在成為基本配備。西門子的MindSphere平臺更應被看成是工業領域的“雲計算”引領者。它可以為工廠進行全套的流程設計與服務,還可為中小企業及OEM廠商做雲計算處理與服務。西門子過程工業與驅動集團首席執行官Juergen Brandes博士對“雲計算”是這樣理解的,當大家都在談論“雲”時,其實只是一個支持條件,最終目的是要將現實和虛擬世界相結合、相連接,在這里你可以看到不同的設備,它們都在提供數據。這些設備基於西門子的技術,並使用了西門子的工具,使客戶將數據上傳至雲平臺中。

在國外,雲平臺的運用也在制造業中逐一展開。波音把基於雲計算的航空分析應用轉移到微軟的Azure平臺上,以分析客戶和其他信息來源提供的大量數據集,目前300多家航空公司在使用波音的航空分析應用。這一雲平臺的使用實則在幫助波音於2025年將商用與軍用服務業務年收入提升至500億美元,在今年的基礎上增長2倍以上。

事實上,雲服務不僅在消除邊界、重塑勞動力市場,並為制造業和服務業挖掘新的增長價值。基於雲計算、“數字化雙胞胎”的數字化企業,其運行方式也將更為高效、安全和高性價比。

西門子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赫爾曼表示:“西門子通過完整的數字化產品組合,推動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融合,在智能制造、智能基礎設施和可持續能源領域與中國開展重點合作,助力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中國制造2025”藍圖之下,中國一方面要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過渡,另一方面要通過實施數字化解決方案贏得全球競爭力。

根據數據顯示,在新產品上市比例、設備生產效率、產品交付能力及營運利潤率等多個方面,數字化企業的指標均遠遠高於傳統制造企業,數字化為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803

西門子中國CEO:美國若禁止向中國出售芯片,歐洲在華企業恐受波及

“美國宣稱要對中國部分停止出口芯片,對歐洲企業也可能產生影響。” 西門子中國CEO赫爾曼(Lothar Herrmann)在漢諾威工業展召開前夕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中國制造業升級依賴芯片

赫爾曼說道,中國制造業升級很大程度依賴於傳感器,如果美國對中國實施禁售,那麽這不僅會對中國的制造業產生影響,也可能會影響其它國家的在華企業。“原因在於中國的這些制造企業由於缺乏必要的半導體芯片,而無法投資高端制造,這也意味著我們會失去幫助中國制造業升級的機遇。”

西門子正在押註中國的制造業升級,希望通過為中國制造業提供軟件解決方案,在數字化的轉型中獲得更多利潤。西門子的工業雲平臺MindSphere是其數字化工廠的重要成果,能夠幫助傳統制造企業實現數字化工業的升級。

根據西門子方面提供的數據,目前已經有約100萬臺設備和系統通過MindSphere實現了互聯,預計到2018財年底,這一數字將達到125萬。

今年年初,西門子與中國華潤電力簽署協議,將為旗下機群部署集成化聯網遠程運營中心,這也是西門子在中國的首個數字化電力遠程運營中心項目。通過聯網機群的數據收集和分析,華潤電力的19臺燃煤機組將實現數字化聯網,總裝機量達9.6吉瓦。該項目預計將於2018年底前完成。

鑒於美國可能對中國采取的技術封鎖策略,中國正在大力發展自主知識產權。日前,阿里巴巴宣布收購中國大陸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系統。在赫爾曼看來,中國發展自主研發技術是趨勢。

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不認為中國會轉而依賴歐洲的技術,作為替代,中國更傾向於發展自主研發技術,中國有很好的創業環境以及生態圈,有很多初創企業,有很多高校和研究機構,也有頂尖的技術人才和軟件工程師,在人工智能等領域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發展,走在世界的領先水平。”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中國政府已經做出承諾,鼓勵中國和海外企業正常的技術交換以及合作,並承諾保護海外企業在中國擁有的知識產權。對此,赫爾曼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西門子從來不擔心在中國進行技術轉移,也會積極在中國開發適合中國以及全球用戶的技術。”他還說道,西門子過去30多年在中國的成功正是基於與本土企業合作開發技術。

赫爾曼認為,解決中美之間因知識產權引發的貿易爭端最有效的方法,應該是更好地進行知識產權的保護。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對解決問題是沒有幫助的,只會對全球經濟有負面的影響,同時也將會影響其它國家企業的發展。”

目前,西門子在中國擁有超過1.2萬項有效專利和專利申請,是西門子在全球申請專利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而且,公司有一套嚴密的專利保護制度體系。赫爾曼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西門子不怕技術轉移,是因為我們有非常強大的知識產權保護部門。我們在中國申請了1萬多個專利;另一方面,西門子也不遺余力地分享自己在先進制造方面的技術,即便是核心技術。只要我們認為有必要,我們就會向中國輸出技術。”

赫爾曼向第一財經記者舉例稱,比如西門子和寶武集團共同開發智能制造相關領域的技術解決方案,共享專利。“我認為這對中國制造業以及在西門子在中國的運營是雙贏的舉措。”赫爾曼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其實道理很簡單,如果企業願意將技術轉移給中國,那麽你就轉移;如果不願意的話,你就保護好技術不被侵犯。”

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西門子也面臨了來自新領域的競爭者。西門子知識產權部門主管Beat Weibel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塔塔咨詢、IBM、埃森哲這些原本與西門子根本不在同一領域的企業,也都在提供工業軟件解決方案,我們確實面臨新的競爭對手。”

此外,在涉及軟件服務的專利申請方面,企業也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Weibel提出了三點挑戰:“首先,保護好專利本來就已經是很大的挑戰;第二大挑戰在於,軟件的很多專利是無形的,必須找到描述它的途徑;第三,軟件專利往往是交叉在產品中的,所以要有非常清晰的對產品專利的定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788

整頓業務、精簡人員,GE、西門子繼續“瘦身求變”

曾經在多元化道路上風生水起的GE、西門子等工業巨頭目前正在全面整頓業務並精簡人員以應對經濟下滑。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西門子準備在5月底短暫關停發電和天然氣集團生產基地,這些基地主要生產燃氣輪機、蒸汽機、內燃機等。但該集團的其他業務照常運行。

去年以來,全球發電和天然氣市場疲軟,產能過剩、利用率下降和停電次數減少,此外由於全球需求日益偏向可再生能源是抑制需求的其他因素,在此背景下,西門子發電和天然氣集團的業績受到拖累。曾經為該集團貢獻收入最多的通用電力板塊在過去幾個季度也一直拖累收益。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公開財報發現,西門子2018財年(2017年10月1日-2018年9月30日)二季度財報顯示,發電和天然氣集團的訂單額為31.71億歐元,同比下降幅度達16%;營收為29.33億歐元,同比下降28%;利潤為1.14億歐元,同比更是下降74%。

西門子稱,上述三項指標下滑的原因是,2017財年同期有來自埃及的電站大單、同比基數較高,此外還受到價格下滑、產能利用率下降以及項目執行過程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影響。

不過,西門子正在經歷公司歷史上的一次戰略轉型。聚焦工業互聯網是其接下來的目標。西門子股份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奈柯(Cedrik Neike)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西門子現在是全球第十大軟件公司、歐洲第二大軟件公司,這些軟件都是工業相關軟件。”而接下來西門子要做的就是借助工業垂直領域的優勢進行工業互聯網化。

“我們的重點是如何進行數字化,如打造能源互聯網、實現工業4.0,以及打造智能樓宇和智慧城市。這就是我們所做的事:加強現有業務,關註工業核心,為數字化做好準備。”奈柯向第一財經記者補充道。

無獨有偶,曾經與GE合資成立公司力圖發力電力市場的阿爾斯通也宣布後撤。同樣在5月份,通用電氣與法國制造集團阿爾斯通簽署了一項協議。根據協議,阿爾斯通將退出雙方組建三家合資企業,獲得31億美元回報。10月2日阿爾斯通將把持有的所有股權轉讓給通用電氣。

2015年對阿爾斯通資產的收購加強了通用電氣在燃氣輪機服務和維護方面的立足點,然而,從那以後,燃氣輪機市場大幅減弱。顯然,收購阿爾斯通的資產之後,阿爾斯通“甩鍋”成功,GE卻將進一步增加運營成本和降低利潤率。財務背景出身的GE新任CEO弗蘭納里如何接受將值得關註。

從弗蘭納里帶給GE的首份戰略中可以看出,GE未來將會進行總額超過200億美元的資產和業務剝離,包括運輸、工業解決方案、電流和照明以及若幹中小業務板塊。削減200億美元的業務,這對於年度收入在1260億美元左右的工業巨頭,意味著自我減重17%左右。

從目前來看,“求變”依然是GE在2018年的主題,巴克萊銀行分析師Julian Mitchell在4月17日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寫到,通用電氣正在考慮將其鐵路部門與市場估值為80億美元的西屋制動進行合並。合並後的鐵路交通運輸業務規可能高達68億美元。目前,協議尚未達成,談判仍存變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0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