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國際油價大跌會導致產油國政府支出減少,進而影響國內經濟,匯豐下調了今年13個全球原油出口國的經濟增長預期,這些國家遍布中東、中歐和東歐。
匯豐昨日發布報告預計,今年上述13個國家整體經濟增長1.8%,增速明顯低於去年10月匯豐預計的2.6%。其中:
· 今年俄羅斯GDP增長可能下滑3.5%,而去年10月匯豐預計的縮減幅度為1%。
· 今年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GDP可能增長2.8%,為2009年以來最低增速。而且全年財政預算赤字與GDP之比將達到11%。去年10月匯豐預計沙特全年會有財政盈余。
· 今年阿拉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阿聯酋GDP增長預計為3.1%,同樣低於4.9%的預計去年GDP增速。
據彭博報道,匯豐駐倫敦的中東歐、中東與非洲地區首席經濟學家Simon Williams接受電話采訪時表示,國際油價下跌會影響所有石油出口國,石油支持的公共支出速度會放慢,公共與私人部門的投資增速也會減慢,消費者會因為信心下滑減少消費。這些國家的政府會變成借款人,而不是債權人,這樣的轉變也會給他們的流動性施壓。
在全球經濟複蘇乏力時,頁巖油技術革命推動美國產油量創三十多年來新高,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又始終抵制下調產量目標,去年國際油價跌幅接近50%。自去年11月27日OPEC會議出乎市場意料決定不減產以來,國際油價跌幅約為30%。本月初,國際油價一度跌破每桶45美元。
華爾街見聞本月分享的下圖展示了油價對以下45個國家地區GDP增長的影響。牛津大學商學院成立的經濟顧問機構Oxford Economics預計,和油價在每桶84美元時的GDP增長相比,若油價跌至每桶40美元,沙特和俄羅斯的GDP增長都會下降超過3.5個百分點。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知情人士向《華爾街日報》表示,匯豐控股將向記黃埔提供90億美元貸款,幫助該集團收購英國最大的手機運營商之一O2。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和記黃埔擬收購西班牙電信公司Telefonica SA旗下的英國無線業務O2,西班牙電信已經同意,交易估值接近100億英鎊。
和記黃埔上周宣布將支付92.5億英鎊現金,而如果O2與和記黃埔旗下的英國手機運營商Three合並後的現金流達到目標,和記黃埔將支付最多10億英鎊的費用。
匯豐銀行的貸款只會占到這筆150億美元交易的一部分。在上周宣布收購時,和記黃埔財務部主管Frank Sixt表示,這項交易將由銀行提供融資,但未給出更多細節。
和記黃埔上周五表示,其一旦完成收購O2,將出售O2至多30%的股份給機構投資者(包括私募股權公司)。
知情人士向《華爾街日報》表示,O2的收購預計將歷時一年。和記黃埔表示,此項收購還將需要監管部門的批準。
O2的收購標誌著李嘉誠進一步進入歐洲。此前,和記黃埔出價11億美元購買了Telefonica的愛爾蘭業務;購買了更多奧地利的無線頻譜;並計劃收購意大利無線通訊資產。李嘉誠旗下一家公司還正在競標瑞典電網Fortum。
而在英國,除了O2之外,這位香港首富已經擁有了英國鐵路、天然氣、電氣公司。他此前已經買下Northumbrian水處理公司(英格蘭地區主要的供水和汙水處理公司)、北方天然氣公司(Northern Gas Network)和Superdrug(屈臣氏母公司)。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國1月的制造業活動連續兩個月萎縮,這表明今年開年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
最新數據顯示,1月中國匯豐制造業PMI終值為49.7,低於預期和初值的49.8,但相較去年12月49.6的水平有所提升。
具體來看,1月制造業就業指數連續15個月下滑,但放緩的幅度在收窄,該分項指數1月為49.5,去年12月為49.3。就業分項自2013年10月以來一直低於50。
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均被小幅下修。新訂單指數雖然重回枯榮線上方,但新業務僅微幅擴張。新出口訂單跌至9個月新低。
而產出自去年10月以來首次得到修複,只不過回升的態勢相當微弱。與此同時,相對疲弱的需求令企業減少了庫存。
原材料價格走低令1月制造業企業平均的投入價格連續6個月下降,且下降的速度為2009年3月以來最快。
此前國家統計局和物流與采購聯合會(CFLP)聯合公布的1月官方制造業PMI降至49.8,為28個月來首次跌破榮枯線,同時公布的1月官方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亦降至一年低位53.7。
對於今天公布的數據,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點評稱:
終值不如預期是受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下修拖累,不過這兩項指標依然呈現一定程度的增長,產出更是去年10月以來首次增長,但就業水平跌至15個月新低,制造業需求依然疲弱,需要更激進的貨幣與財政寬松政策以防止經濟下滑。
原報告詳見這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因服務業擴張速度放緩,匯豐中國綜合PMI降至51.0,創八個月新低。
Markit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月服務業PMI回落至51.8,輸入和輸出價格增長放緩,就業分項指數創19個月新高。
調查核心發現:
服務業商業活動溫和增長,制造業產出略有上升
服務業新增就業創19個月新高,但為制造業就業增速所抵消
服務業輸入價格增速創63個月新低,制造業輸入價格大幅下滑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評論稱:
匯豐中國服務業PMI由去年12月的53.4回落至51.8。輸入和輸出價格均自前月下滑。新增訂單指數也在下滑,而就業指數有所改善。
1月中國服務業繼續擴張,盡管由於輸入和輸出價格增長放緩,擴張速度有所放緩。鑒於制造業繼續收縮,我們認為中國未來幾個月需要更多寬松措施以刺激經濟增長。
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1月中國官方非制造業PMI仍位於較高的景氣區間,但已較上月回落,跌至2014年2月以來最低,與兩年多來首次跌破50的1月官方制造業PMI同樣顯示,行業活動受到抑制。
統計局分析人士認為,春節前後PMI走勢通常有些波動,目前非制造業仍保持平穩增長,制造業面臨一定下行壓力。
今日數據過後,A股震蕩走高: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匯豐銀行周一發表聲明承認其位於瑞士的私人銀行為逃稅客戶提供了賬戶服務,表示已徹底改革瑞士分支。此前,匯豐銀行的多份秘密文件泄露,暴露出該銀行的逃稅操作。
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昨日發表一份調查報告指出,匯豐銀行瑞士私人銀行為販毒集團、軍火商、鉆石商人等客戶提供服務,從中獲利。匯豐就相關報導坦承過去管控疏忽,並表示會對此負起責任。
匯豐銀行在聲明中稱:“
今日,匯豐銀行在倫敦交易所股價一度下跌達1.4%。
這份報告基於2007年前後匯豐銀行的一份客戶名單。泄露該資料的是一名在匯豐瑞士日內瓦辦公室工作的電腦專家,他已經向監管部門告密。2010年,法國政府在獲取這些資料後不久向美國國稅局分享了資料。就在同年,在美國國稅局不斷施壓之後,匯豐的瑞士私人銀行部門停止了與所有美國居民的業務往來。
周日報告中的名單涉及超過200個國家,逾10萬個自然人和法人實體的賬戶。儲戶包括王室成員、可卡因販賣者、大使、恐怖分子嫌疑人、藝人、民選官員、企業高管和運動員。
據BBC報導,匯豐表示,自1999年收購瑞士分支後,該分支沒有與匯豐完全整合,以致該行在合規及盡職調查上的標準明顯落後。匯豐表示會對本次事件負起責任。
匯豐稱,瑞士私人銀行業過去的運作方式可能令一些客戶未能完全遵循其納稅義務。匯豐又表示,其私人銀行尤其是瑞士分支,近年已經進行“徹底改革”,現在實行更為嚴格的報告要求。
匯豐全球總部和美國部門兩年前曾被罰款19億美元,美國司法部當時指控匯豐監管不力讓其子公司幫助客戶違反對古巴,蘇丹和伊朗制裁措施,並幫助墨西哥毒販洗錢數十億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2-25 15:34 編輯 2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點評:庫存周期下的反彈,但力度和持續性有待檢驗 作者:陳健恒 範陽陽 ![]() 【事件】 2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從1月的49.7小幅升至50.1,其中產出指數從1月的50.3升至50.8,新訂單指數從1月的50.1升至50.4,就業指數從1月的49.5降至49.3,供應商供貨時間從1月的50.1升至50.8,采購庫存從1月的47.6升至50.6。 【點評】 2月份匯豐PMI初值在1月份回升的基礎上繼續小幅回升。推動PMI的回升包括產出指標、新訂單指標和采購庫存。在2月份春節放假的情況下,2月份匯豐PMI的回升略超過市場預期,此前市場預期會小幅下降。 從我們以往提到的9個月庫存周期理論來看,是比較好理解匯豐PMI的反彈的。即庫存周期的低點到另外一個低點一般是9個月,反之高點到高點也是9個月。去年匯豐PMI的階段性低點是3月份,9個月後,在去年的12月份,PMI觸底,1、2月份以來延續小幅回升。從庫存周期的角度來看,當企業去庫存後,會存在一定的補庫存現象,不過整體經濟運行狀況和大宗商品價格走強影響著企業的補庫存意願,在經濟仍相對低迷,大宗商品價格盡管有所企穩但尚未明確觸底的情況下,企業不會有很強的補庫存意願,普遍是根據生產狀況采取小量動態補庫存的動作。 不過需要關註度的是,1月份匯豐PMI和中采PMI出現了背離。中采PMI繼續下滑,各主要分項也繼續下降。目前仍待觀察2月份的中采PMI的情況,以判斷兩個PMI的背離到底是樣本統計的差異還是在季調模型處理上的差異所導致的。目前只有匯豐PMI初值的情況,尚不足以說明很多問題。如果觀察匯豐PMI的動能指標(新訂單-產成品庫存),實際上是有所回落的,從1月份的0.6回落到0.2。 春節過後,隨著天氣轉暖,房地產和基建逐步進入開工旺季。不過,由於房地產投資增速偏低,而地方政府基建仍受限於43號文的影響,加上貨幣增速仍在下滑,預計整體投資增速仍偏低。從消費來看,今年春節黃金周商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1%,較去年12月商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的12.1%顯著回落,低於去年春節黃金周的13.3%,也低於去年十一黃金周的12.1%,隨著經濟下行和通脹回落,消費需求受到更多影響。預計這一輪企業的庫存周期不會很強,持續性也有待觀察。 總體來看,我們認為目前經濟狀況尚未看到明確且可持續的複蘇,後續貨幣政策仍需要進一步放松來提振經濟動能。債券市場的牛市尚未走完,我們仍維持看好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債市的觀點,目前仍應該持券待漲。PMI分項具體情況如下: 1、需求方面,新訂單指數從1月的50.1升至50.4,由於房地產依然弱勢,新訂單反彈空間有限;新出口訂單指數從1月的50.2大幅降至47.1,外圍經濟體經濟複蘇分化的負面影響正加速顯現,外需階段性走弱局面或將延續。 2、供給方面,產出指數從1月的50.3升至50.8,考慮房地產弱勢的制約,制造業產出回升空間不大;原材料采購量從1月的49.5升至50.3,原材料采購需求有所增加;就業指數從1月的49.5降至49.3,企業用工需求持續低迷,建議繼續關註今年城鎮就業問題。 3、價格方面,購進價格指數從1月的40.2升至42.2,出廠價格指數從1月的44升至45.4,原油價格企穩使得石油產業鏈價格下降壓力有所緩解,預計2月工業價格環比降幅將收窄,但PPI同比增速可能進一步降至-4.7%附近。 4、庫存方面,原材料庫存指數從1月的47.6大幅升至50.6,隨著大宗商品價格有所企穩,企業對未來價格下行預期有所減弱,原材料庫存投資增加;產成品庫存指數從1月的49.5升至50.2,庫存投資回升可能與基建對需求帶動有關。
![]() 註:本文所引為報告摘要部分,評論原文詳見2015年02月25日中金固定收益研究發表的研究報告《中金公司*陳健恒, 範陽陽:簡評*庫存周期下的反彈,但力度和持續性有待檢驗: ——2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點評》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微信號 CICC_FI_Research ) |
2月份中國制造業狀況好於預期,出口依然疲弱。
中國2月匯豐制造業PMI終值升至50.7(初值50.1,1月終值為49.7),創七個月新高。但是2月制造業新出口訂單分項指數降至48.5,為10個月來首度跌破榮枯線。
產出和新增訂單均有更加強勁的擴張。
但新出口訂單錄得2014年4月以來的首次下滑。
輸入價格繼續大幅下滑。
Markit經濟學家Annabel Fiddes評論稱:
2月中國制造業整體運營環境有所改善,企業產出創去年夏季以來新高,新增訂單加速增長。然而,新出口訂單再次下滑顯示外需已疲軟,並且企業繼續裁員(盡管比例很小)。與此同時,輸入和產出價格同時下滑顯示通縮壓力持續存在。
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9,較上月微升0.1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收縮幅度收窄。本月中國官方制造業PMI略有回升,結束了連續4個月的下行走勢,但仍然處於枯榮線下方。
央行上周六宣布對一年期存款和貸款利率雙雙下調0.25百分點。對此,分析師們的意見非常統一,顯然中國經濟的現狀使得進一步寬松非常必要。主要的理由是:經濟下行壓力、通縮風險加劇與利率仍然高企。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匯豐,歸去來兮? 匯控(00005)再啟動是否遷冊倫敦總部的檢討,集團主席範智廉坦言,已要求管理層著手研究最適合匯控作為總部的地點。分析員認為,若匯控把總部遷離倫敦,可節省英國銀行征費高達三分二。匯控股價周五在港收報73.8元,飆升4.23%,是3年來最大單日升幅;在倫敦收報74元,較本港再升0.2元。 搬總部返亞洲或重回香港 盡管匯控未有透露可能遷冊的選址,市場普遍認為,匯控大部分盈利來自亞洲特別是香港,一旦遷冊很大機會落戶香港。金管局亦罕有地即時回應,表示知悉匯控董事局要求檢視哪個地方最適合匯控作為總部,該局會與匯豐跟進這個研究;又指匯豐是香港最大的銀行,有深厚的淵源。假如匯豐把總部遷回香港,金管局持正面態度。不過,範智廉直言:“(檢討總部地點)問題十分複雜,現在討論所需時間或最終結論為時尚早,但相關工作正在進行中。” 範智廉周五在倫敦舉行的股東大會上指出,隨著監管改革進入最後階段,匯控必須以最佳方式作好部署。金融危機過後實施的監管及架構改革將推動銀行業重新定位,匯控亦須予以充分考慮。由於已開始見到監管及架構改革的最終形態,“董事會在更大範圍的策略檢討中,要求管理層著手研究在新環境下最適合匯豐作為總部的地點”。他展望未來發展時亦稱:“其中一項不明朗經濟因素特別值得註意,就是英國會否繼續留在歐盟。” 由於英國銀行征費不斷增加,明年將增至超過30億英鎊,工黨更揚言若上臺會進一步增加銀行征費,故無論是匯控抑或渣打集團(02888)的股東都希望把倫敦總部遷冊。在英國註冊的銀行須按全球資產負債表征費,而外資銀行則僅按其英國資產負債表征費,故匯控研究遷冊的消息受到市場歡迎。 料省三分二銀行征費 瑞穗證券亞洲銀行研究部主管安彤善認為,匯控股東希望管理層能作革命性的改變以改善業務表現,考慮把總部遷冊是投資者樂見的,若匯控遷冊可令其英國銀行征費大降三分二。去年相關征費為11億美元,若有進一步的發展,料將再推高匯控股價。 中大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機構考慮遷冊的因素包括政局及稅項,由於香港稅低,匯控遷返香港可避免英國大幅征稅;而且亞洲區仍有不少發展空間,特別是內地市場的開放,以香港為總部有利發展。 匯控於1992年收購米特蘭銀行後,翌年把總部遷冊倫敦,而每3年會就總部註冊地作策略性檢討。有分析員估計,由於匯控在港已有基地,料遷冊成本不會超過15億美元(117億港元)。 但瑞穗證券亞洲銀行研究部主管安彤善質疑匯控董事局會否同意,因要實際進行會十分困難。亦有分析關註,若匯控把總部遷冊香港,一旦倒閉或須香港納稅人拯救,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香港監管健全,匯控倒閉機會較低。 (來自信報)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
4月1日,在海洋石油(青島)工程有限公司,一名工人在打磨海上石油平臺管線焊道。4月23日,匯豐銀行公布了4月制造業PMI初值跌至49.2,創12個月新低。 (新華社 俞方平/圖)
4月23日,匯豐銀行公布了4月制造業PMI(采購經理指樓)初值跌至49.2,創12個月新低。
該指數高於50表明制造業活動擴張,低於50表明制造業活動萎縮。
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表示,“4月份,中國制造業運行連續第二個月輕微放緩,月內產出增幅輕微,新業務總量連續第二個月下降。需求相對疲弱,加劇了該行業的通縮壓力,投入品價格與產出價格皆加速下行。另外,制造業用工已經連續18個月呈現收縮狀態。”
從分類指數來看,盡管生產指數在臨界點上方,但仍然呈下降趨勢;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也在臨界點上方;新訂單指、就業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則低於臨界點。
好消息是,新出口業務量在3個月來首次出現回升。
據國家統計局早前數據,一季度GDP同比僅增長7%,創出近年新低,也逼近官方全年GDP增長“7%左右”的目標。此外,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社會用電量等關鍵指票增速均出現回落。
國泰君安分析師任澤平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預計二季度穩增長政策將繼續加碼,包括專項債支持七大投資工程,三大區域戰略落地,央行註資國開行等政策性銀行定向QE以推動一帶一路、穩增長和地方債務置換。
《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介紹,3月底以來,包括放松房地產政策和降準在內的一波政策“臺風”已經刮起,穩增長還需加大投資,特別是加大基建投資力度已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