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鋼鐵業夢斷保障房:15億獎勵難起死回生

http://www.21cbh.com/HTML/2012-6-8/5NNDE3XzQ1MDI5Nw.html

21世紀網訊 6月7日,據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網站消息顯示,今年1月至5月全國計劃新開工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700萬套以上,基本建成500萬套。截至5月底,已開工346萬套,開工率為46.4%,基本建成206萬套,完成投資3895億元人民幣。

2011年,全國開工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1000萬套。全國保障房建設加速的同時,商品房投資卻在減速。

中央如此力度加快保障房建設開工,放在商品房投資建設下滑的大背景下,難免令業界產生加速投資以緩解下游產業鏈難題的幻想。但事實並非如此。中央財政對2011年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獎勵資金15億元人民幣,最多只能拉動地方鋼鐵消費。

中央財政15億獎勵保障房

6 月初,財政部公佈,為加快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中央財政對2011年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務完成較好的地區給予獎勵,並於近日下達了2011年城鎮保 障性安居工程獎勵資金15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東部地區4億元,中部地區6.1億元,西部地區4.9億元。同時,明確要求資金統籌用於廉租住房、公 共租賃住房、各類棚戶區改造等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支出,不得用於彌補辦公經費、業務經費不足,也不得用於發放獎金和福利等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無關的 開支。

一位未具名的資深研究員對21世紀網分析,整個鋼鐵行業的現狀與投資失誤有關,屬於結構性的產能過剩,GDP影響下,行業訂單減少 則加大庫存壓力,而鋼鐵是基建、農林、房產等行業的下游,房地產只是影響鋼鐵銷售的一項指標,而保障房又是房地產市場的一部分,而且是區域性的行為,並不 能彌補整體行業的下滑。

據一份機構內部分析報告稱,從一季度財政分項數據來看,在住房保障、農林水務、交通運輸方面的投資在逐月增大。此 外,今年鐵路計劃固定資產投資為5000億元,而一季度的只完成了不到600億元,預計二季度開始會加大投入,這些都有利於拉動鋼材需求。業內預計,隨著 三月起住房等投資逐漸增加,拉動需求,鋼材市場二季度料將回暖。

然而,在上述研究員看來,「哪個區域的保障房建設加速,那個區域的鋼鐵銷售就會好一點,這是因為螺紋鋼是區域性的產品,價格優勢原則決定了只能減緩當地的鋼鐵銷售。」他繼而指出,在用鋼量上,他認為兩者不是一個概念。

因為下游房地產的形勢、政策減弱,所以需求量減少大概20%-30%。來自行業研究員的信息,這個比例是結構性調整之後的數據,此前的房地產佔比更高。

鋼 鐵行業的從業人員對此深有體會:現階段鋼鐵價格不斷下降,這跟房地產建築業有一定的聯繫。房地產建築業是用鋼較大的一塊,房地產正經受國家調整,交易萎 縮,投建項目大大減少,鋼鐵用量相應減少,並且鋼價在下降通道時,市場有觀望態度。相信在房產市場穩定,鋼鐵價穩定後,就會穩步上升。

一位鋼材供應商表示,「現在鋼材貿易商面臨最棘手的問題就是墊資嚴重」。據他介紹,由於現在「房子不好賣」,建築商拖款日益嚴重,很多項目要等到房子完全建好之後才能付齊全款。甚至大型上市房地產公司的項目,去年的貨款今年都還沒結清。

有 媒體援引「我的鋼鐵」網分析師劉慧峰的分析:3月份鋼材產量再度創新高,可能是因為3月份以及4月初鋼材價格出現一波反彈所致,數據顯示,3月初的全國螺 紋鋼現貨均價在4270元/噸左右,到3月底4月初上升至4400元/噸,上漲幅度在160~170元/噸之間。一些小型鋼廠看到有利可圖大規模增產,導 致產量增長。

按照歷史經驗,3、4月份是建築工程施工的旺季,也是鋼材市場消費的旺季,因此在這段時間裡鋼材庫存往往會有所回落。「我的 鋼材」網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20日社會庫存1706.3萬噸,比上月同期回落超100萬噸。但今年庫存的回落速度不及往年,上年同期社會庫存總量只有 1600.4萬噸。

上下游鏈條不通,只能追溯到消費環節,房地產消費者在觀望,開發商投資減速,是這部分鋼鐵訂單減少的主要原因。

商品房市場才是大頭

正 如一眾研究員所發現的,商品房投資開發才是鋼材市場的主要支撐。而各地前4月經濟數據顯示,房地產投資增速大幅下降是共同特徵,從北、上、廣等一線城市, 到杭州、成都等二線城市均是如此。包括上海、廣東等地甚至已出現房地產投資負增長,其中上海以0.1%的同比降幅打開了一線城市的房地產投資下降通道。北 京也以1.4%的房地產投資同比增幅站在了負增長的邊緣上。

上海統計局數據顯示,佔固定資產投資一半權重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在上海再次出現 負增長。今年前4個月,上海市房地產開發投資額613.18億元,以0.1%的同比降幅正式步入負增長區間。而一季度,這一數據還是正增長0.7個百分 點。這是自2008年以來,上海首次出現房地產投資負增長。

然而,一份來自鋼鐵行業的內部分析報告指出,樓市的溫和調控開始,本月落實預 判,溫總理講話進一步證實該政策預期。但大規模全面放鬆仍不可行,因為政府基於宏觀政策保持穩定和溫和的調控原則,並不認可全面放鬆言論,並且全面放鬆將 繼續前期刺激政策的負面作用,但是,部分區域一定程度的放鬆已成普遍預期。 數據顯示,5 月份全國54 個典型城市累計成交已近20 萬套,創2011 年初新一輪調控以來的月度新高。其中北京新房成交量已創16 個月以來的新高,恢復到調控前水平。5 月全月北京新房簽約10502 套,環比上漲34.2%,較去年同期上漲43%。二手房住宅簽約12672 套,環比上漲27.2%,較去年同期上漲57.1%。

目前新建商品房價格走勢表現為降幅趨緩,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瀋陽、杭州、南京、青島、重慶、成都等十大重點城市中6 個城市的價格降幅環比收窄。本月央行再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在增加市場流動性的同時,有利於市場形成需求穩步增加的態勢。

為防止經濟繼續走低,政府對房市的調控措施在大方向不變的前提下將進行微調,即在繼續抑制投機性需求的同時,加大對首次購房的支持力度,並逐漸放鬆對改善性住房的需求限制。

此外,央行於6月7日晚間宣佈降息,引發「此輪房地產最艱難時刻已經過去」的市場觀點。與房地產齒唇相關的鋼鐵業是否也因此看到了希望?

2011 年12月,寶鋼遠東集團的總經理李鋼在接受和訊網採訪時說,隨著國際現在形勢的逆轉,因為這牽扯到一個產業鏈。房地產現在下滑,購買力減弱,鋼廠的供給市 場減少,包括對於我們來說是產業鏈,我們是源頭,就是我們這一塊的資源限量了。因為現在需求量減少了一半還要多,我們吞吐量很大,包括現在的幾個大鋼廠寶 鋼、武鋼,他們的吞吐量已經超過兩年了。

如此看來,鋼鐵去庫存化仍然膠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02

思考的碎片--7/15 大雜燴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3inh.html
1.審美變遷的背後

N年前去新疆知道一個事實,維吾爾女性結婚後比較胖,是因為早前物質匱乏,能把老婆養胖說明這家人有錢。所以當地的審美就是以胖為美。話說本質就是比誰錢多。暴發戶特質。

回頭看國內的所謂美白的審美傾向,包括韓國都是美白。這個背後也是比較誰有錢。因為早前的體力勞動會曬黑皮膚。這樣皮膚白就是有錢人。歸根到底審美的本質還是比錢多。

歐美,日本。包括上海某些社會上流社會已經開始比誰曬的小麥色。
包括日本的日曬機流行。都是這傾向,因為只有有錢才可以度假才可以去海邊曬太陽。
歸根到底還是比錢多。

審美另外一個傾向是稀缺性。
國內的審美是瓜子臉巴掌臉。
對比歐美人和漢人的臉型我們可以看到幾個差別
第一是寬度歐美人臉型窄
第二是歐美人的頭型比較有縱深感立體感,漢人比較扁平。
第三是鼻樑 所以歐洲人眼鏡可以不要鼻托。 他們臉型窄甚至瞳距也比我們亞洲人小。

其實亞洲人的審美都是因為自己稀缺。洋娃娃好看。

2.讀書

看來傳記的價值還是比較大
因為傳記的目的是非盈利性同時是認真記錄一個人的人生。
有很多有價值的細節
反觀流行的書籍為了轟動的效果可以誇大事實。目的是銷量
所以我以後會多看傳記
從個人的經歷角度反過來觀察世界。

3.消費變遷

運動產品的消費有一個歷程

1.鞋
2.衣物
3.運動裝備

這似乎在每個人身上都可以驗證

我最早是買運動鞋
後來是買運動服裝最後是大量採購運動裝備。
現在有點裝備控的感覺。

所以李寧之類的體育用品也需要從衣物開始轉向裝備。專業做專業的事情。不參與時髦的服裝。
做專業體育用品路線。

4.雷士

胡永宏接受媒體採訪時就直言不諱道:「吳長江最喜歡讀的書就是《毛澤東選集》,他一直想證明自己是偉人的那一種,從以開始就能預見未來一樣。任何一個企業一開始的時候絕對是一個求生存的時候,不會有那種他所說的那種宏偉眼光。

這人是毛派企業家,這沒法玩的事情。
同時我週末看了兩個雷士的文章。我的體會是核心還是行業不景氣,本業不賺錢這樣吳先生可能動腦筋要做點房地產自己賺錢。導致的一系列事情發生。
所以行業不景氣會爆發出很多醜聞。反之在不景氣下能熬過了的不出大事情的公司日後必定成為巨頭。這點上Soros有過論斷。不參與企業探底過程,但是一旦證明了自己才可以下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34

用金融學視角看問題(2012年08月15日的日記) xuy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eaya.html
   朋友L擔任本地一家貴金屬交易營業部總經理不久,眼見交易行情不錯,遂想自己開一家這樣的營業部,好幾個客戶也都支持他這麼做。

    昨天,L興致勃勃地來我這,叫我為他起個好聽的營業部的公司名,同時與我再次交流起來。

    「當前,黃金白銀的行情雖說不算火爆,但還算不錯吧,據此你準備開這麼個『賭館』(營業部),撈『賭客』(投機客)一把生意?」我問。

    「是的。」他答。

    「你企圖這麼幹,未必是熱衷於這個行當,只是發現了一個商機,遂想抓住它!是不是?」我又問。

    「差不多是這樣。」

    一、你只憑當前的行情來規劃這個項目,是很片面的。黃金白銀行情大概已經走了3年了吧?這 幾年來之所以那樣火熱,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通脹推動的。反過來,通縮則將抑制黃金白銀的行情,通縮是它們的大敵。而現在市場對通縮的預期日益 加重,事實上,宏觀經濟中有些方面已經開始通縮,黃金白銀價格也因此有所回落。所以,等你營業部開張時,也許只能抓個行情的尾巴而已,甚至很可能竹籃打水 一場空!

    二、你 說,由於黃金白銀可以做空,即使行情不好,也還是會有人來做的,因此交易費、跑道費、稅費等等照樣能夠進賬。這個認識是錯誤的!資本有逐利的天性,發現哪 裡有預期收益,就會流到哪裡去。當前黃金白銀行情之所以還沒大幅度消退,那是因為其他金融市場的預期賺錢效應尚未顯現出來,一旦哪個地方出現了越來越明顯 的預期收益,那麼投資(機)資金就會很快地流向那裡,到時你那些黃金白銀投機客也勢必會紛紛湧向那裡。比如,當前的股市極度低迷,但伴隨通縮預期加重,經 濟預期見底,隨之市場就會產生對未來經濟向好的預期,此時市場預期未來的估值水平必將高於現在,於是乎,一輪行情隨時可能呼之慾出,屆時,你能攔住他們懷 揣投機資金跑向股市?股市行情與黃金白銀似乎正好相反的呢!

    其實,貴金屬交易所屬於強週期行當,而其週期長短又始終是不確定的,行情來了,門庭若市,反之,門可羅雀,真可謂冰火兩重天!最近,經常有人來短信或電話胡亂招攬黃金白銀投機客,這恰恰意味著,這波行情離走下坡路還遠嗎?實際上,好像已經在下滑了吧?

    「對於金融領域的問題,不適宜用靜態的供求關係的原理來思考,而應該用動態的預期收益及風險的思想來對待,應該多用一點金融學的思維方法。」我說,「你現在羅列出來的一大堆看多的理由,都是昨天或今天已經發生了的事件記錄,但它們對明天會怎樣毫無昭示作用。」

    我接著說:「還有,辦企業或做生意不能只看多而不看空,應該先看空才是哦。再說,你真正涉入貴金屬交易行業僅僅只有短短的幾個月,連小半個週期都沒經歷 過,身處近期這段時間,所體驗到的很可能只是一把牛尾熊頭的行情罷了,便想當然地以為行情一直會這樣持續下去,於是急著想另立山頭自己搞營業部,並且一味 地想著怎麼怎麼好,似乎毫無風險存在似的,這可是很危險的吶!要知道,市場經濟中沒有再比金融領域更凶險的地方了啊!」

    「這樣的營業部開張大概需要50來萬元吧,運行中還需連續不斷地增加各種費用和開支,倘若行情不妙,這些投入即刻打水漂,化為沉沒成本,覆水難收!」我最後提醒L說,「倘若你能夠首先考慮風險的話,那麼是否換個金融學視角來看問題呢:不妨把這一大筆錢視為投資資金,想想投放到哪裡,可使風險更小、更安全,而預期收益又更為確定,同時可儘量避免造成沉沒成本,這樣的投處有沒有,它在哪?」

    「讓我再好好想想!」L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240

8·15,一場有組織的電商「約架」

http://www.infzm.com/content/79770

由京東一手策劃的「價格戰」,其實是事先經過周密安排的公關戰,主要是以微博營銷的方式展開。結果是,兩家商品重合率很低,所謂價格戰不過爾爾,而京東與蘇寧易購的網站訪問量都達到了歷史最高。

「打蘇寧指揮部」

戰鬥打響,在無數人等待的上午9點整。這是2012年8月15日,京東商城與蘇寧、國美的大家電產品價格戰開鑼。

價格戰的消息在前一天就已被廣泛張揚,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咄咄逼人地在新浪微博上向蘇寧發佈了挑戰書,蘇寧、國美負責人也在微博上陸續接招。幾乎每一方都宣佈,自己的大家電產品在第二天上午9點之後都會比競爭對手便宜。

這次價格戰,為什麼指向蘇寧而不是國美?劉強東說,國美的靈魂人物黃光裕還在監獄裡,需要給他一些時間,而且國美的銷售業績在下降,市值只有100億港元了,融資能力缺乏。如果京東和蘇寧都去打國美,國美會出問題,對京東沒好處。

「我一直覺得,三足鼎立是最有利於京東和電商行業的競爭格局。」劉強東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所有京東副總監以上的高管,8月14日上午都收到了通知,要求停止休假,全部到崗。

8月15日的訪客登記表顯示,這天最早造訪位於北京北辰世紀中心京東總部的,是公關公司藍色光標的員工,他們8點41分就到了。京東公關部負責人李靜對早早前來記錄戰前動態的南方週末記者說:「你來晚啦,我們昨晚開會到十一點多。」

劉強東在8點30分至9點開完早會之後,就來到家電采銷部門,做戰前動員。他在這天做出的第一個決策是,下發通知,要求價格戰負責部門,把目前京東在全國投入運營的18個倉庫裡所有的大家電的貨都通過價格戰的形式賣完,同時要求加緊備貨。

9點51分,在京東商城總部,「打蘇寧指揮部」已經成立,設在一個叫做「溫哥華」的小會議室,外牆上貼著這六個紅底白字。

指揮部裡,坐著十個看上去很輕鬆的年輕「指揮官」,其中只有一名女員工。有同事沖那個女員工招手,示意她出去一下,立馬被其他幾個「男指揮」調侃:「蘇寧的人找你,哈哈。」

女員工出去,從同事手裡接過三顆潤喉糖。

其實,這場戰爭不是靠嗓子喊,靠的是這個部門的員工電腦上正在登陸的後台頁面,這是一場信息戰。

「太帥了!9點47到9點50,3分鐘之內,長虹的這款大家電全部賣完。」 一個女員工盯著後台系統,突然興奮地高喊。

坐在遠處的同事回應說:「那得讓庫房趕緊補貨啊。」

「今天最大的勝利就是讓蘇寧的股價下跌了不少,不過我覺得其實我們應該先聯手把國美打死算了。」另外一個同事插科打諢。

其實,蘇寧電器(股票代碼:002024)的股價先降後升,到下午2點半的時候,已經漲停。

跟員工們的輕鬆相比,劉強東要緊張得多。上午10點,劉強東出現在這個回字形走廊的東北角的「華盛頓會議室」,接受包括南方週末記者在內的多家媒體記者的採訪。

一個小時後,劉強東急著要結束採訪。他說:「我還不知道外面到底什麼情況呢。」

劉強東在自己的微博上曬出的京東「情報員」的制服照片。 (新浪微博/圖)

精心安排的「約架」

這場由京東一手策劃的「約架」事件,其實是事先經過周密安排的公關戰,主要是以微博營銷的方式展開。

南方週末記者從庫巴網副總裁彭亮以及京東獲得的書面材料顯示,給京東做這一輪微博營銷的是《創業家》前執行主編申音創辦的微博營銷機構NTA。

材料顯示,這次微博營銷的重點是找一些微博上的意見領袖,分析他們的微博喜好,策劃適合他們轉發的關於京東的內容。另外就是協調一些諸如「互聯網的那點事」等熱門微博賬號——「要保證可以使用,若不行,盡快更換其他賬號」。

這份材料還透露出京東和微博營銷機構NTA之前的會議討論要點。其中,NTA的意見是:要打競爭對手就要打擊他們的痛點;賬號容易暴露、文章不好,寧願不轉;合理利用意見領袖,找符合他們定位的內容轉發。

NTA一位不願意具名的負責人對南方週末記者證實,NTA參與了此次微博營銷,他表示:「我們去年就開始給京東做微博營銷,今年正式有了合作,這次京東價格戰的微博營銷,我們只是配合,主角是京東,是劉強東自己。」

按照劉強東的說法,這場價格戰本來是2012年第四季度要開打的。他提前向蘇寧發難的原因是,「總部位於江蘇南京的蘇寧通過地方政府的關係打壓京東」。但他不願意就此透露更多信息。

新七天電器網CEO左英傑對南方週末記者分析說,其實原因就是蘇寧宣佈了線上線下同價和零元購活動,劉強東出招是看準了時機,前幾年他可能也沒有這個實力。

對蘇寧、國美等一眾競爭對手來說,這場價格戰卻來得非常突然。蘇寧電器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對南方週末記者說:「我們這個促銷活動,從3月初就開始準備,協調供貨商供貨花了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昨天才知道劉強東也會搞個促銷。」

「我們有幾十萬種產品,都會參與這個促銷活動。光採購到貨就花了半個月的時間,他們肯定是來不及的。」孫說。

但庫巴網副總裁彭亮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他一直在跟蹤京東的價格戰準備工作,並非劉強東所說的臨時決策,而是至少準備了一個月的時間。他發現,京東參與價格戰的商品,大多不是新品,所以他判斷,京東有可能是在藉機清庫存。

8月14日晚上6點,國美網上商城總經理韓德鵬跟幾個同事在吃飯,有人提起京東要在第二天打價格戰的事情。當時韓德鵬感慨說,互聯網越來越像個娛樂世界了。他問一起吃飯的同事:「你們想打嗎?」大家都表示贊同。他做了一個決定,國美網上商城一定要參戰。

韓德鵬當即通知公司員工加班,以低於京東價格5%為原則,在全網率先開打價格戰。其實,據他透露,原本國美網上商城就要在8月18日挑起行業價格戰,京東在微博上的「挑事」,讓價格戰提前開打。

8月15日0點,國美網上商城的價格戰打響,價格直指京東。韓德鵬跟公司員工一起加班熬夜到8月15日清晨,沒睡幾個小時之後,所有員工早上6點都趕到公司。6點,蘇寧易購跟進價格戰。9點,京東啟動價格戰。

「其實是劉強東在微博上挑起輿論,但他沒想到我們這次跟京東玩真的。」韓德鵬說。

到底誰的價格最低

在這場價格戰中,到底誰的價格會最低?懸念在8月15日上午9點之後慢慢揭開。

根據比價網站一淘網的統計,截至8月15日下午4點57分,獲得價格金牌最多的B2C網站為國美旗下的庫巴網,411塊金牌。排在第二三位的分別是國美網上商城和京東商城。蘇寧易購排到了第六位。

不過,劉強東表示,他不相信阿里巴巴旗下的一淘網具備公正性。

南方週末記者在8月15日上午9點後,也一直在觀測這幾家電商的價格信息。京東和國美網上商城的運行良好,但蘇寧易購經常打不開,直到12點之後情況才好轉。

其實價格戰並沒有人們想像中的那麼激烈。作為價格戰的挑起者,京東價格變動最為明顯。一千多元的冰箱,京東幾乎是每隔半個小時左右會降一次價,降幅基本為20元。

但幾家電商的價格差距並不大。以一款型號為BCD-186KB的海爾冰箱為例,京東與蘇寧的初始價格為1389元和1399元,差距僅10元。但兩家在經過多輪調價之後,到下午1點,京東與蘇寧的價格變為1358元和1359元,相差僅1元。

南方週末記者跟蹤的三款洗衣機產品,到下午兩點半時發現,京東的價格均低於蘇寧易購的價格,但價格差僅在1元到10元不等。

在南方週末記者隨機選取的9種家電商品中,京東與蘇寧易購的商品重合率很低,最高也不超過5成,最低一類只有1個同型號商品。

相比較而言,國美網上商城的款式最全,上午9點之後,它定的價格比京東和蘇寧較低,後來也很少變動,但京東和蘇寧卻不斷在調價。到下午5點半時,京東和蘇寧很多款大家電的價格經過多輪變動,都已低於國美網上商城。

從南方週末記者監測的訂單編碼的統計數據粗略來看,上午9點13分開始,京東一小時的訂單量就超過了蘇寧易購此後四個小時的量。不過這一數據並不十分精確,因為既有蘇寧易購網站幾近癱瘓的緣故,也可能包含訂單未完成支付導致交易並未真實發生等情況。

這樣的價格戰,火力、強度都不及預期,連競爭對手都覺得有點意興闌珊。「這哪裡是價格戰?我沒看到麼。沒有打起來麼,不存在價格戰,只是說一說。」蘇寧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對南方週末記者揶揄說。

新七天電器網CEO左英傑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這次價格戰更多的是炒作,會讓消費者產生上網買家電更便宜的印象,消費者會逐漸從線下轉到線上,這種消費習慣的變化會對行業格局產生影響。

「我們員工早上就開始對一些商品進行比價,有好幾款商品京東的價格還沒我們低,這個價格戰打不起來的,各家都有一些應對的辦法,比如錯開產品型號,你降價的我沒有,要不就沒貨。這和以往國美蘇寧的價格戰沒有實質的區別,以前也是這種套路。」他說。

有人表示,電商間的這種價格戰勢必將成本轉嫁給家電廠商。劉強東也透露,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京東大家電供貨商不支持這次價格戰,理由是不願意承擔過多的價格戰成本。這三分之一供應商主要是三星、夏普和索尼。

但劉強東表示,不支持不意味著京東不會將這些供應商的產品降價促銷。這部分成本最終會由京東和供應商一起承擔。

而創維一位中層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京東和蘇寧在這個價格戰之前都和我們有溝通,他們這個價格戰的成本反正是不需要我們承擔的,所以我們也沒有特別地反對。」

「我們從早上開始也在做監測,目前看到的情況是他們兩個網站的訪問量都達到了歷史最高。從目前的效果看,就是做了低價的廣告嘛,很多線下的消費者都登陸了他們的網站,流量的增長是非常明顯的。」他說。

在微博上,有人在質疑這種價格戰是否觸犯反不正當競爭法。但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史際春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反不正當競爭法規範的是有欺詐行為的競爭 方式,而現在的兩方價格戰沒有欺詐誰,原則上是不違法的,除非有具體的證據證明有欺詐行為。「你低,我比你更低,不是好事麼?欺詐誰了?」

正在鋪開的戰場

除了電商網站以外,A股市場上也被這場價格戰攪得硝煙瀰漫。前一天,自劉強東在微博宣戰後,蘇寧電器股價尾盤收跌7.11%。

8月15日,價格戰開打,蘇寧電器開盤跌幅一度逼近5%。但到了中午,蘇寧電器公告稱,基於對公司發展前景的強烈信心,蘇寧電器集團計劃在未來的三個月內,對公司股票進行增持,增持總金額合計不超過十億元。公告發出後,蘇寧電器股價一度飆升至漲停。

在此之前的7月,蘇寧董事長張近東將個人股權質押融資47億元。8月13日,蘇寧電器又發行了80億元的公司債。

不過,蘇寧的麻煩還在後面。因為劉強東並不打算就此罷手。

「別的品類沒有打的空間,大家電是蘇寧和國美的命根子,現在國美蘇寧手機IT都不賺錢,小家電雖然賺錢,但規模小。大家電一年五六百億元銷售額,是他們唯一賺錢的品類。」劉強東說。

「我們的大家電的進貨成本比國美蘇寧高三個點,但我們的成本比他們低15%。」劉強東表示,京東上的大家電商品,跟國美和蘇寧實體店裡的大家電,只有30%左右是完全相同的產品。

國美蘇寧線下實體店的大家電的毛利率高達20%多,而京東的大家電毛利率只有幾個百分點而已。所以,如果一旦大家電線上線下價格同步,劉強東的說法是,不出一個財年,國美蘇寧全部完蛋。

這也是這次價格戰的主要目標,即京東要將蘇寧線下實體店大家電產品高達20%的毛利率,儘可能拉低。

8月17日,第一批京東招聘的「情報員」將進入到國美和蘇寧的線下實體店。他們將拿著京東配發的終端設備,給到國美和蘇寧來的顧客提供比價服務。如 果消費者有興趣購買,京東願意以低於國美和蘇寧線下實體店標價20%的優惠出售產品。如果客戶跟國美和蘇寧完成了討價還價,京東則在消費者討價還價後拿到 的價格上,再優惠10%。

劉強東說,京東已經收到了近三千份應聘情報員的簡歷,其中大部分是京東員工的家屬和社會上的離退休老人。這些情報員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京東將給他們買人身意外保險,並上齊四險一金。這個情報員的隊伍,未來將達到三五千人的規模。

京東已經事先跟國美和蘇寧打好了招呼,告之將有穿著京東特殊服裝的情報人員進入到國美和蘇寧的線下實體店,希望國美和蘇寧善待這些情報員,並承諾情報員不會擾亂實體店的秩序。不過目前只有國美出來說「歡迎歡迎」,蘇寧沒有表態。

劉強東還在自己的微博上曬出了「情報員」的制服照片,顯見不是突然起意,而是準備日久。

「我耗得起。」劉強東說,「張近東一年幾百億元的大家電銷售額,要虧虧幾十億元,我一年幾十億元的大家電銷售額,要虧虧幾億元而已。」

他給大家電部門制定的銷售目標是,明年300億元,後年500億元。為此,京東不怕虧損,只求銷量。

不過,這場戰鬥,劉強東顯然也難以輕鬆脫身,因為對手的塊頭比自己大好幾倍——2011年,蘇寧的營業總收入接近600億,京東不過212億;至於淨利潤,蘇寧去年入賬近50億,而京東依然是個負數。

勝負需要留待觀察的另一個原因是,大家電並不是一般的商品,買了就能直接拿走,而是牽涉到物流、安裝、維修等諸多與生產廠家密切相關的環節——這意味著,真正的戰場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而在這個戰場上,蘇寧國美們已有多年經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27

紅星美凱龍上市前夜資金鏈告急 車建興22天融資15億

http://capital.cyzone.cn/article/232723/

幾度盛傳上市進程的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紅星美凱龍),已然按捺不住,開始了新一輪的間接融資。

短短22天內,紅星美凱龍已連發兩期中期票據,合計融資15億元,公司資金鏈緊繃局面已不言自明。

9月18日,紅星美凱龍 公佈2012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擬發行金額為9億元,期限5年,發行時間為9月21日。而就在今年8月30日,該公司剛剛發行了今年第一期中期票據,募資6億元,期限3年。

儘管一度否認上市,但15億元的債務融資,已盡顯紅星美凱龍目前的資金飢渴程度,而遠遠超過淨資產的有息債務,亦隱現出該公司目前緊張的現金流。

資金鏈隱患暗藏

發展迅猛的同時,紅星美凱龍的運營成本也在突飛猛進。

數據顯示,公司2009-2011年度營業成本分別為6.68億元、10.89億元和18.70億元,年化增長率超過50%,2011年度每季度運營資金投入超過3.8億元,其中員工工資及廣告企劃支出約1.8億元、稅金支出約2億元。

據預測,紅星美凱龍今年三、四季度僅上述員工工資、廣告企劃支出、稅金支出在內的運營資金投入將超過7億元。此外,其今年每季平均利息支出規模預計也在2億元以上。

因此,第二期中期票據募集的9億元中的1.12億元,將被用於補充運營資金需求,其中集團本部0.97億元、濟南紅星美凱龍世博家居生活廣場有限公司(下稱濟南紅星)1000萬元、上海山海藝術家具有限公司(下稱山海家具)500萬元。

剩餘的7.88億元擬用於紅星美凱龍及部分子公司歸還銀行貸款及利息,其中公司本部5.18億元、上海虹欣歐凱家居有限公司0.84億元、上海新偉 置業有限公司0.67億元、山海家具0.55億元、天津紅星美凱龍國際家居廣場有限公司(下稱天津家居)0.29億元、濟南紅星0.29億元和南京名都家 居廣場有限公司558萬元。

記者注意到,紅星美凱龍此前募集的6億元中期票據中的0.42億元被用於補充運營資金,其中集團本部2850萬元、南京名都500萬元、天津家居400萬元和濟南紅星450萬元。

另外的5.58億元同樣被用於歸還銀行貸款及利息,其中公司本部3.85億元、南京名都1.56億元、天津家居228萬元和濟南紅星1500萬元。

頻繁募資用於補充運營資金或歸還銀行貸款背後,紅星美凱龍的資金狀況究竟如何?

相關招募說明書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包括短期借款、長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等在內的各項有息債務合計已達104.60億元,相當於公司同期淨資產的164.15%。

另據記者得到的紅星美凱龍2012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的各項有息債務合計已達111.48億元,相當於同期淨資產的166.16%。

其上半年合併報表中總資產為235.37億元,總負債為168.28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1.50%。

紅星美凱龍2009、2010和2011年末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5.91%、75.54%和73.37%,其負債中長期借款佔比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紅星美凱龍的高資產負債率使得其可能面臨包括資金周轉困難、籌資能力不足、綜合償債能力下降等諸多風險。

另外,2009年至今年3月末,紅星美凱龍的其他應付款分別為19.97億元、34.81億元、28.38億元和27.61億元,佔當期流動負債比例在35%-55%,短期資金支付壓力頗大。

那麼,紅星美凱龍究竟還有多少錢呢?

其半年報顯示,公司當期貨幣資金為25.95億元,與之相比,同期短期借款為14.21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13.57億元,兩者累計達27.78億元。

費用增長吞噬利潤

值得注意的是,紅星美凱龍兩次中期票據均未設擔保,能否按期足額兌付完全取決於其信用。但支撐還款或保證其信用的公司業績,上半年已出現同比下滑。

半年報顯示,紅星美凱龍上半年實現營收27.61億元,比去年同期27.42億元僅增長0.19億元;淨利潤6.32億元,則同比下滑18.35%。

紅星美凱龍2012年一季報顯示,其當期淨利潤為3.59億元,較去年同期1.48億元增長了142.57%;但與去年二季度6.26億的淨利潤相比,其今年二季度淨利潤僅為2.73億元。

這意味著,紅星美凱龍業績下滑主要出現在今年二季度,同比、環比雙雙下滑。

對比其一季報和半年報可以發現,紅星美凱龍一季度末的銷售費用為1.33億元、管理費用為1.67億元、財務費用為1.16億元,合計4.16億元。但二季度末,其三項數據分別達3.12億元、4.03億元和1.92億元,合計為9.07億元。

二季度一舉增加的4.91億元費用,無疑是吞噬利潤的罪魁禍首。

在費用增長、業績下滑的情況下,紅星美凱龍緣何繼續融資?其招募說明書解釋,是因公司在建及儲備項目後續投入超過50億元。

資料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紅星美凱龍主要在建項目5個,總投資46.2億元,已投入30.1億元,合計建築面積約64萬平米;另有擬建項目7個,合計總投資58.1億元,合計建築面積約119.5萬平米。

顯然,以紅星美凱龍目前的資金狀況,很難如期完成上述項目。在IPO遲遲不能實現的情況下,紅星美凱龍只能通過票據融資來應對窘迫的資金狀況。

股東資料首度曝光

頻繁傳出IPO消息的同時,紅星美凱龍的股東方信息一直撲朔迷離,此前就有包括華平投資集團、中信產業基金、渤海產業基金等資本大鱷聯合向其注資的傳言。

隨著上述招募書的披露,隱藏其中的股東身份也浮出水面。

資料顯示,紅星美凱龍是2007年6月由紅星家具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紅星家具)與上海紅星美凱龍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美凱龍投資)共同出資1.2億元設立。紅星家具佔比90%,實際控制人為車建興。

當年11月,紅星家具將所持的紅星美凱龍全部股權轉讓給美凱龍投資。

2008年12月,紅星美凱龍迎來的首輪融資,美國最大私募投資基金之一的華平投資集團旗下Candlewood Investment和Springwood Investment,以相當於人民幣5億元的美元現匯注資,注資完成後,二者分獲10.73%和6.27%的股份,美凱龍投資持股比例降至83%。

2010年3月,紅星美凱龍進行第二輪融資,新增註冊資本由新股東北京瑞邦、萬好萬家、北京亞祥、天津錦凱、連云港至高、綿陽產業投資基金、北京百年、上海寅平、上海筠怡、上海平安和南通乾駿,聯袂以18.5億元認繳。

第三次增資則發生在2010年6月,新增註冊資本由新股東上海美龍、上海興凱和上海紅美以9759.83萬元認繳。

今年2月27日,美凱龍投資將所持3540萬股權以2.01億元轉讓給綿陽產業投資基金。同日,上海美龍與上海晶海、上海紅美與上海弘美、上海興凱 與上海凱星分別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將各自所持紅星美凱龍的5685萬、1266萬、759萬股權,以7374萬元、1642萬元、984萬元進行轉 讓。

截至本募集說明書籤署日,紅星美凱龍註冊資本30億元,美凱龍投資持股70.25%,而車建興與車建芳分持美凱龍投資92%和8%的股權。

儘管幾度否認上市,但紅星美凱龍的種種現狀與動作已映射出IPO的臨近。

2011年,考慮到房企IPO遇阻,紅星美凱龍果斷剝離房地產業務,包括向美凱龍投資出售上海企發51%股權、與上海企發子公司星凱眾程進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向上海企發等公司出售昆明置業等12家公司股權、回購家居商場資產等。

「在房地產業務剝離後,發行人現有主體可以更專注經營家居商場業務,為企業後續進一步成長上市提供一定的支持。」紅星美凱龍對此亦直言不諱。

但是,身處資金窘迫和業績下滑困局的紅星美凱龍,能否順利展開IPO之旅尚未可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675

游資扎堆狂炒沉香 兩年價飆15倍達每克3萬元

http://www.21cbh.com/HTML/2012-9-27/1NNDE4XzUzMDg1NA.html

沉香在短短兩年時間裡價格飆升超過15倍,達到每克3萬元的「天價」。

沉香主要分佈在我國廣東、廣西、台灣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亞、 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沉香價格飆升的核心原因,就在於大量游資快速、深度介入其中。沉香早就是稀缺資源,但直到2010年開 始,「沉香稀缺」的論調才逐漸從行業、從珍藏品領域,通過媒體向社會公眾傳遞。

2004年-2008年炒作紅木家具的資金,到2010年開始就逐漸退潮,退潮的原因是相當一部分紅木生產企業開始尋找新的木料替代資源。此時,從紅木中獲利、被套牢的資金,迫切需要新的項目來進行炒作,由於流通量少,收集相對容易,沉香成為替代紅木的最佳產品。

常年玩沉香的人相對有限,但如今沉香的價格飆升到這麼高,就是因為大量游資湧入其中。沉香有三個並非:一並非「不可再生」的資源,二並非「不可替代」的藥品,三並非「只漲不跌」的收藏品。

業內人士表示:沉香市場魚龍混雜,常年缺乏透明的信息源及相應的監管措施,導致市場「跟風」嚴重。無論是質監部門還是別的部門,對沉香都缺少相應的檢測手段。

業內人士建議應通過相應標準協會的方式,推動沉香產業走向規範,避免之後崩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110

思考的碎片---10/15 形勢判斷 Boracay的碎片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5kf7.html
思考的碎片---10/15 形勢判斷

1.形勢判斷
做投資的特別是不做空的投資者一般而言容易悲觀,因為悲觀不會輸錢。最多賺不到錢。
比如謝國忠一萬年看空。總有幾次會對。
問題是看空和看多僅僅因為偏好總不夠客觀。
當然每個人的判斷都是基於主觀的觀察,所以都有個人色彩。
努力客觀才能帶來更多的財富。

說下我的判斷

1.從工業企業角度說,最不景氣莫過於出口型企業。主要的歐洲不景氣+匯率+人工。外加4萬億後遺症。所以如果單從工業企業獲利角度看情況慘兮兮。還好這不是全部。

2.從地域角度說,相對而言內地景氣度超過沿海。雁行模式,富士康內遷就是最好例證。這樣內地的GDP增長速度肯定超過沿海。

3.從內需角度說,雖然景氣有所下滑但是放眼全世界最景氣的還應該在中國。

雖然也偶爾聽到有負增長和個位數增長,但是總體還是2位數增長這沒啥疑問,我說的是內需。這裡包含了通脹因素。同時增長速度在下滑這也是不爭的事實,過去應該是2開頭甚至5開頭的增長,複合增長應該3開頭沒任何問題,現在的增長應該回落到低兩位數增長。
所以市面還是很景氣,周圍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人住了新房,買了新車。這次國慶假期我就見了燒包買保時捷的。從事的是奢侈品行業。所以景氣度還是很高只是沒 有過去的增長速度,同時過去的高增長也是非常態,如果能維持當下的增長已經是奇蹟。同時基數大也會讓增長速度放緩。沒可能一直冪次方增長。

綜上所述結論應該是這樣,內需增長速度放緩,但是依然增長強勁。工業企業放緩甚至負增長明顯。

這個結論應該偏差不大。當然如果工業企業持續放緩早晚會影響到內需。早晚。這應該有時滯。

2.漲價
天然氣漲價+電費漲價

電費單子上現在已經可以看到馬上要漲價因為我已經差不多用完了額度。NND全世界都是多用少付的。買多才有折扣。NND中國的電費竟然要多收。
這個玩法馬上要蔓延到天然氣鳥!美國天然氣因為頁岩氣的緣故已經是歷史低價,我們的天然氣馬上要漲價,這是不是很荒唐?現在要實行一省一價,上海不漲價才是奇蹟。
好像中石化說他們進口天然氣還是虧本的,既然虧本你就放開嗎別一家吃獨食。敢嗎?

3.美國財政cliff
好像朱民前幾天也提到鳥,IMF也提到。這事情看來很麻煩。
一萬億一年的赤字。我靠。想想都頭皮發麻。
這遊戲 一定不可持續。數字累計越大越有可能推倒重來。要麼惡性通脹。不然如何解決? roadmap都看不清楚。

4.中國好聲音
我也偷看了幾眼,順便有了幾個判斷
A。唱英文歌的鐵定都是混酒吧的。
B。歌唱比賽都氾濫到這樣地步還有人出來講故事? 
我以前的司機說過一個故事,回上海路上看到路口有人賣野生的甲魚號稱剛在河裡抓到的。買了一個。過幾天經過同一路過又看到這個人在賣野生甲魚。立刻說上當受騙鳥,哪裡那麼多大的野生甲魚被你抓?哈
所以歌唱比賽裡的煽情故事,聽第一次不錯很感動。第二次還上當就是SB
C。那個吳莫愁應該是和黑人混的。只是國內土鱉聽這個玩唱法少了才那麼激動。隨便找個黑人都唱的比她好,甚至吳的台步颱風都是copy來的。甚至模樣。
所以少見才多怪我一點不覺得這音樂有啥特色。早氾濫了。

5.英國媒體評出三十件讓人幸福的事
http://news.sina.com.cn/s/2011-10-31/133323390499.shtml

我是仔細讀鳥,最大感受是他們的幸福更自我。
好像國內的幸福來源更多來自周圍人的看法。

不過我是很自我的。我才不鳥旁人的眼神。旁人特別是陌生人關我毛事,我才不願意為了旁人特別是陌生人的眼神花錢哈。

6.品牌三部曲
奢侈品一萬年是三部曲1.講故事,nnd聽故事要花錢的好伐。我才不聽,關我毛事,2.手工製作,NND工業革命就是解放手工勞動好伐,結果歐洲人手工做 完去度假。我拚命工作買你們的手工勞動,有空哦。你手不手工關我毛事。3.生活方式和品質。nnd學你那樣我也去做手工出售我的生活方式?賣給誰去?哪裡 那麼多冤大頭。我的生活方式不太需要學,只要自己舒服就好。另外品牌大家懂的呀,是讓所有人知道,讓少數人擁有。本質上還是傳授一種他人眼光的生活方式。 少給我扯單。NND老子會看income statement知道你們毛利多少的。

7.宇通客車
看到幾輛校車都是宇通的,起碼外觀來看非常壯實。宇通是好公司。

8.豪宅最後跌,跌起來最厲害
這個好像成了通用規則,人口減少對教育的影響似乎也適用這規則。
新民晚報報導了夜大學沒人上鳥。這就是高等教育的外圍先跌,同時民辦高等院校也是招生難題。
現在要開放異地高考。這是早晚的事情,不然上海的高校都招不到學生了,這怎麼可能呢,一定是外地學校招不到先。所以開放一定高考是必然的。

9。taken2
是好電影,最棒的橋段是扔炸彈找到位置。taken1最精彩的是通過錄音回溯找到罪犯。
taken2的這部分我還沒太搞清楚。不過最佳是一定不會錯的。
另外taken2 的編劇沒用過iphone?
不知道find my friends?直接可以找到的好伐。不要那麼多複雜的聲音橋段。

10.城市債VS國家信用
銀行在搞存款保證制度,這就是不讓銀行借用國家信用,
難道會允許地方債借用國家信用?這不是笑話嗎
別忘記新的經濟沙皇是搞粵海發展起家的,決計不會允許他們借用國家信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705

理性投資 -續 謎題;跟得了,跟不了(15) 港股博弈 clcheung

http://clcheung.wordpress.com/2012/12/16/%E7%90%86%E6%80%A7%E6%8A%95%E8%B3%87-%EF%BC%8D%E7%BA%8C-%E8%AC%8E%E9%A1%8C%EF%BC%9B%E8%B7%9F%E5%BE%97%E4%BA%86%EF%BC%8C%E8%B7%9F%E4%B8%8D%E4%BA%86%EF%BC%8815%EF%BC%89/

似乎源自Stupid Data Miner Tricks一書,沒有看過,應該是說明過份相信相關性的危害。不過我有些看法:

  1. 相關性是巧合還是有因由?

  2. 你覺得沒有因由的話,真是巧合還是你遺漏了主因?

  3. 你覺得有因由的話,是有理據還是你一厢情願?

  4. 真有因由的話,因由是互動還是單向?

  5. 相關性是暫時性還是長期性?是基本因素還是心理因素?是市場偏見/偏好?

- 可看freakonomics 的姓名研究

- 可看# 2020安踏體育 及 # 0215和記電訊香港由20109月至今年的走勢

- 可考慮如何利用數字去玩弄大眾,如:

保險公司吹噓癌症死亡率不斷上升,不過底因是壽命不斷延長。

你是奶粉商人的話,如何使用數據去說明食用奶粉的兒童較為健康及聰明?

跟得了,跟不了

之前舉的例子,在牛市中你會發現很多相似的,反之轉熊的話情況則相反。所以不能以同一套的方法去處理。簡單地說,在牛市中長倉的錯誤操作較易改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244

史玉柱:買股票沒那麼複雜 我不買15倍以上市盈率的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4691.html
其實買股票沒那麼複雜。認真研究:

  1.該公司未來盈利能否持續理想成長?

  2.眼前股價被低估沒?只要同時滿足這兩條就買入,買完,該幹嘛就干嘛去。看不懂的行業,我不買;15倍以上市盈率的,我不買。

  ——近日,巨人網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史玉柱在微博上稱,其實買股票沒那麼複雜。在近期大盤的反彈中,銀行股卻成為領漲板塊。在2013年新年首個交易日中,16只銀行股中11只股價創出了1年新高,佔比近7成。

  7日民生銀行再漲4.26%,收報8.32元,股價創近五年新高。史玉柱從2011年開始大手筆增持民生銀行。根據公告,史玉柱控股的上海健特增持民生銀行的成本約在5.88元每股,7日收盤價8.32元,每股浮盈約2.44元。上海健特持有民生8.096億股,單單這一塊的浮盈就高達20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521

思考的碎片-- C2B遊戲新玩法 2013/01/15 Boracay的碎片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7k73.html
這個思考源於@二元思考 的一個推。
去年年底在淘寶上參與過一個C2B的遊戲,當時還真沒啥感覺,看了@二元思考 的推後有點茅塞頓開。
當時的遊戲是這樣,一款新設計產品 推出 要求是200人訂購價格是399 300人訂購價格是299
數字是類似的未必精確。

大家預付100塊成交付全額。如果湊不齊200人退款。

當然最後結局是皆大歡喜到300人是否超過我還真沒關心。
我唯一知道的是到截止日那天訂單數增加最快。我是到280多人時候才下單的。

這個遊戲應該是基於信息時代的C2B 玩法,按照@二元思考 的說法是消費者驅動。

我這裡不繫統的先分析幾點:

1.這會導致成本最優。

其實做過工廠都知道量大未必是成本最優的。因為任何產能都有邊界。一旦需求量超過邊界。成本會有台階式增加。
比如我產能是100 你需求是101,那麼我就要擴廠,這就需要初期的資本投入。還要考慮到是否未來會空放產能等等因素。
這是其一。
其二類似模具這樣的半消耗品有一個使用極限,比如100次,超過就要重新開模具。這又會導致成本台階式增長。

按照如上的C2B的模式,其實可以做到成本最優。
200人時變動成本均攤比較高。300人是最優。這樣導致這個模式最後是最經濟。

另外一個層面的最經濟最優是資金方面的
原來的模式是大家存錢在銀行,企業問銀行貸款買原材料投入生產最後結算成本+利息+利潤賣給用戶。
現在大家吧錢直接存廠家,這樣資金有保證,個人不經意的零碎資金變成企業運轉資金。

2.模式的變化

這個C2B模式很類似外貿的大訂單模式

早前評論過。外貿和內貿是兩門生意。
外貿是生產型企業。是工業。
只要關心訂單和質量其他不用擔心。當然外貿的貨款回籠是大問題。

內貿是商業。
需要關心款式和渠道。外加產品質量和貨款。

現在C2B模式改變了內貿商業的模式,讓內貿變成了訂單模式。
企業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產品質量上。

3.不確定性+迭代

軟件開發有迭代這個詞。我是從@linan 這裡學來的。

其實C2B也可以有迭代。

簡單的例子就是服裝。廠家和N個設計師合作
推出N款服裝然後誰的訂貨滿了我就生產啥服裝。
其他事情一律可以不管讓市場自己解決。
這樣就省去了相當多的前期調研和買手眼光對銷量的影響問題。
也省去了所謂創新的風險

說到這裡我想到@sylvieluk 給我推薦的一個網站 覺JUE.SO
也算C2B的 一個實驗。只是這個實驗太小眾沒有足夠的量而且設計為主線。不是以工廠為主

4.適用範圍

A.大流量
 沒流量就沒一切
B.適合產品
團購適合服務C2B適合產品
C.馬太效應
對大企業合適因為針對的基本是創新的款式之類的不確定性。這個信任是基於對公司產品質量的信任而忽略質量問題和售後。
D.不適合翻修和售後服務多的產品
同上條。

大致能想到的就這四點。這個玩法我相信會比團購更成功。
社會的演化最優意思的是一種商業模式最後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區域。比如團購VS餐飲+電影票而且會日趨固定下來變成定勢思維。
話說團購餐飲我要更多感謝@柴迷認識他以後我才開始團購餐飲的。

所以C2B最後會演化成什麼現在最多是思考,估計1-2年內會形成特定的適用範圍,消費者思考定勢也會出現。

問題是如何搞錢呢?這個投資有毛的關係?
想到這裡我就擱筆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8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