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評論】馬云:「創造性破壞」詮釋企業家精神
http://www.infzm.com/content/90441馬云的一舉一動,都是新聞,堪稱成功的極致了吧?2013年5月10日,馬云正式卸任阿里巴巴集團CEO,不過仍繼續擔任董事局主席,是為退居二線。他在卸職講演中說:「我期待這一天很多年了……我是幸運的,48歲,我就可以離開工作。在座每個人,你們也會。48歲之前工作是我的生活,明天開始,生活將是我的工作。」
在48歲或更早時擁有財務自由,然後過著退休後的幸福生活,泛舟四海、玩遍地球?這恐怕是許多普通人的夢。或者也有更高追求,在48歲前改變了國人甚至人類的生活方式,然後急流勇退,給世人留下一個冷峻背影及無盡傳說?馬云做到了。
對馬云為什麼退、是真退還是假退,有很多猜測。或許,我們可以單純一些,信馬云自己說法:「相信年輕人會比我們做得更好。」吳官正在新書《閒來筆潭》中認為,比爾·蓋茨52歲告別微軟的原因是「放手讓優秀年輕人才擔當重任」,因為蓋茨說:「我確實在想,如果我不擔任微軟的工作,微軟才會新人輩出。」「我不能再擋道了,我離開後,會有人填補我留下的空白。」既然蓋茨認為沒有蓋茨的微軟可能更好,那馬云認為沒有馬云的阿里巴巴會更好又有什麼奇怪的呢?
這意味著,馬云成功與功成身退,看起來有斷裂,但內在邏輯是一致的。商人與企業家如何偉大?在市場中起到「創造性破壞」的作用。但能做到的只有極少數人,這種人或開創了全新的資源使用方式,或全新的市場領域,或全新的商業模式,同時毀滅了其舊有的對應物。石器時代結束,不是因為石頭用完了,而是因為發現了金屬資源的使用方式。馬云與阿里巴巴在互聯網領域一下子整出了兩大創造性破壞。
其一,馬云開創的淘寶在中國已幾乎成了電商的代名詞,就像Google成為搜索引擎的代名詞一樣。這種足不出戶幾下點擊搞定的購物方式,節約了消費者多少時間和金錢?節約了多少買家賣家相互尋找的信息費用?年輕情侶去街邊小鋪和商場購物少了,傳統實體購物渠道有萎縮趨勢,傳統的實體商舖長遠看有貶值的壓力。
其二,馬云同軟銀與雅虎搞出來的支付寶,並不僅僅是一種在線支付手段,更是一種信用保障方式,這是與信用證一樣偉大的發明。在網絡交易中,買家擔心賣家付了款了不發貨或貨不對版,賣家擔心發了貨賣家不付款,支付寶居間給雙方提供信用擔保,買家下訂後劃款到支付寶,收到商品後指示支付寶付款。這種在線支付加信用保障的金融創新,對傳統銀行業務的潛在衝擊非常大。
互聯網是中國管制最少的一個行業。正因如此,這一行業的創新及對我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比其他任何行業都要多,都要大。微博與微信讓每個人都有了一個話筒,提升了個人的話語權力;淘寶讓我們的日常消費和生活變得異乎尋常地便利。想一想,短短幾年內,這些創新就永遠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再也回不到過去,我們也不想回到過去。
互聯網行業的創新還看不到盡頭。誠如馬云在卸職演說中所說:「這是一個變化的世界……很多人還沒搞清楚什麼是PC互聯網,移動互聯來了,我們還沒搞清楚移動互聯的時候,大數據時代又來了。變化的時代是年輕人的時代。」阿里巴巴一下整出來兩個創造性破壞,馬云使命已達,夫復何求?是可以放手讓「年輕人」接力了。
淘寶與支付寶正在改變中國。淘寶提供的在線交易平台,支付寶提供的在線信用支付平台,讓千千萬萬年輕人圓了創業夢。這裡不需要工商註冊,不需要稅務登記,只要合法,想賣就賣,不需要打點監管人員;不需要租鋪,不需要設立分銷和物流系統,只要根據實時需求進貨、外包發貨就行了,不需要太多的啟動資金。傳統行業哪一個比得上?
或有人呼籲政府對淘寶商戶徵稅。可這稅不收又怎麼啦?淘寶平台解決了多少就業?由此為社會穩定做出了多大貢獻?要知道,淘寶商戶大部分是「邊際企業」,不收稅還能賺錢餬口,收稅就只能關張了。
馬云的成功是一個明證。它讓我們看到,對傳統行業放鬆管制太重要、太緊迫了。我們要形成鼓勵創業、尊重商業的風氣。當老闆不容易。一個企業倒閉了,僱員可以找下家,但老闆可能會跳樓。老闆與老闆必須競爭人才,搾取員工之說是痴人說夢。馬云說,現在是商業社會,但商人沒得到應有的尊重。只有大家爭著創業當老闆,爭著學馬云「我來了,我創造了,我改變了中國」,爭著實現自己版本的中國夢,一個更大願景的中國夢才能成真。
人生評論員 人在中環
http://manincentral.blogspot.hk/2013/05/blog-post_27.html早陣子在
免費報嘅專欄寫過,CK有幾個朋友都選擇響今年離開香港,「回流」返外國生活。早幾日,跟其中一個準備回流既朋友食晚飯「餞行」。
飯局裡面,大家自然會提到:「點解呢位朋友會咁大決心離開香港」呢個話題。朋友既答案亦都非常「正路」的:例如對香港既政治環境冇信心、國民教育既陰影始終揮之不去、生活質素低落、工作時間跟回報不成正比…諸如此類。呢啲原因,我覺得即使佢唔講,其實大家都估得到。不過有一個相對minor嘅原因,我覺得幾「特別」,亦值得稍稍細味一下。
話說朋友同佢太太兩年前生咗第二個小朋友。朋友既太太,希望可以放多一啲時間同小朋友相處,於是乎,決定放棄工作,做一個全職媽咪。當然,佢地有呢個決定,朋友同佢太太當然係「計過條數」,即使太太唔做嘢,生活既開支都依然可以應付得到。佢地勢估唔到,佢太太既呢個決定,會惹嚟周圍咁多三姑六婆與及多口朋友既「批評」的。
當然,三姑六婆有興趣批評佢地呢個決定,也有一些「原因」的。事關呢位朋友既太太,係一位事務律師,相比佢既工程師老公,搵錢能力仲稍為高一啲。三姑六婆既講法係:「邊有人明明可以搵咁多錢,偏偏唔去搵,走去做家庭主婦架!」,更加難聽一啲既講法係:「湊仔之嘛,請個菲傭咪搞掂囉。邊有人咁蠢好似佢兩公婆咁架!就算係唔做嘢留響屋企湊仔,應該唔做嘢果個都係個老公啦,個老公搵得少過個老婆咁多!」
朋友兩公婆,讀書多,修養亦都好。不過三姑六婆響身邊聲氣多多,聽在耳裡當然唔會好高興。最初佢地都盡量唔去理呢啲麻煩人既閒言閒語,反正佢地認為:「我自己既生活,只需要向我地自己負責架遮,你理得我丫?」不過閒言閒語既可怕之處係,即使佢動搖唔到你本人,但係佢地卻有可能動搖到你身邊,一啲你會重視既人。當呢個情況出現既時候,局面就變得好難收拾。
朋友既case,就正正係動搖到,朋友既外父外母。最初朋友既太太話做全職媽咪既時候,外父外母起初都冇乜反對既。反正有兩個孫女陪佢地玩,佢地不知幾樂在其中添。不過身邊既三姑六婆,廢話越講越多,而且越講越「人生攻擊」,朋友既外父外母,久而久之對朋友同佢太太既決定,亦越嚟越唔認同,仲不時催個女,要快啲出返去搵番份工,不然就浪費咗兩老多年嚟供書教學既投資同心血芸芸。
三姑六婆響耳邊講廢話,你還可以忍受。但搞到自己阿爸阿媽外父外母都被影響,從而加入埋「三姑六婆」既大軍當中,當中既感受,就截然不同了。
朋友感慨:「我唔明,香港地點解咁多無聊人,食飽飯冇嘢做,鍾意去評論人哋既人生嘅呢?我地邊個出去做嘢,邊個留響屋企湊仔,其實關佢地咩事?我哋又唔係因為呢個決定,會搞到唔夠錢駛,就算真係唔夠駛,我地又唔係去問佢借,佢地咁多聲氣做乜?」
咁多聲氣,係要證明,佢地自己「識諗」過你。不論關唔關佢事都好,佢地透過「踩你幾腳」而獲得「快感」。香港地,係有好多好麻煩既「人生評論員」,全職負責評論一啲同自己全無關係既人生的。
亦因為響香港地呢亭「評論員」實在太多,勢力太過龐大,年輕人響選擇自己既路既時候,少不免都會被呢班「評論員」左右。大家都多少害怕被呢班「評論員」睇中,成為批評既對像,於是唯有都盡量去選擇啲大路嘢跟住去做。
早陣子,追夢既故事成為全城焦點。響香港地追夢之所以困難,財政理由故然係其中主因,但更大既理由,我覺得係這類「人生評論員」,響呢個城市之內既密度同數量,實在高得太驚人。年輕人要抵受得住這種壓力,去選擇自己想走既路,談何容易。
朋友提到呢件事既時候,有一句說話,讓我感受好深的:「CK,我地都係人地既阿爸阿媽。可以既話,我梗係希望可以俾到一個環境啲仔女,可以有利佢地,去做自己想做既事。香港,真係一個咁既地方嗎?」
我唔知,也許到我囝囝囡囡長大既時候,可能佢會變成一個咁既地方都唔定。不過呢一刻,我還是幾認同朋友既睇法的。
【方舟評論】錢荒事件呼喚更深刻的市場平權
http://www.infzm.com/content/918452013年6月24日,上證指數創近四年單日最大跌幅,載入中國資本市場史冊。這場跳水表演的直接原因,就是震驚世界的中國「錢荒」事件。
跳水前,上海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暴漲至13.44%,各商業銀行流動性紛紛告急。在正常市場經濟國家,央行在商業銀行流動性告急時,有責任向市場釋放流動性,以維持金融市場穩定。中國往常也是如此,但這次央行卻一反常態,不僅在6月23日正常發行央票回收流動性,而且明確要求各商業銀行「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這場「錢荒」發端於2007年中國重要的一項金融創新:銀行同業拆借資金市場。允許各商業銀行間以市場化方式相互拆借資金,為市場提供真實利率基準,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
不過,以商業銀行、券商為代表的中國各金融機構很快發現了同業拆借資金的另類用途:通過同業拆借方式獲取成本極低的資金,轉而在其他市場獲取更高收益。和民間動輒高達10%到30%的利率相比,同業拆借的融資成本極其低廉,利用其與真實利率的利差放「高利貸」,成為各金融機構心照不宣的盈利模式。
在金融界人士看來,只要對方能付本償息,就是一場皆大歡喜的雙贏遊戲,何樂而不為?但是,這種金融創新的前提,是各金融機構必須遵紀守法和審慎自律。《人民銀行同業拆借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為了控制風險,同業拆借資金「禁止發放固定資產貸款及投資」。
但各銀行機構顯然有足夠聰明的辦法繞過去。隨便翻看任何一家銀行的理財產品目錄都可以發現,這些資金,拐彎抹角進入了地產業、信託和外匯市場等進行風險投機,並未進入能帶來增加就業和真實增長的實體行業。每年高達10萬億的理財產品項目,絕大多數建立在人民幣升值和房地產保值的假定上。
可惜,房價畸高,房地產銷售日益困難,隨著房地產資本平台(含地方政府城市開發建設項目)現金流日益下降,對商業銀行貸款償付普遍出現各種困難,鄂爾多斯和溫州的困局就是這種困難的真實反映。根據費雪公式,市場流動性等於貨幣總量乘以流動速率,它不僅取決於央行的貨幣總量,更取決於流通速度。中國資本市場的資金周轉率已經越來越低,經濟體的真實流動性已惡化到了無法繼續維繫的程度。
雪上加霜的是,2013年6月美國宣佈逐步退出量化寬鬆QE3,境外熱錢對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熱錢回流以及各種應付款項的到期,許多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和金融機構出現了短期流動性危機,乃至上演了震撼中國資本市場的驚魂一幕。
對這場錢荒危機,央行和中央政府的表現非常耐人尋味,不僅沒第一時間釋放流動性,相反對各商業銀行提出了「控制增量、盤活存量」的政策指導。
為什麼不進行干預?直接原因在於,從投放量看,商業銀行不存在流動性危機。事實上,更深刻的原因和考量,是管理層希望借這次危機促進中國經濟轉型。
當下,政府將「城鎮化」視作未來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但可持續的城鎮化,顯然不是人口的簡單聚集,強大的實體經濟而非房地產,才是城鎮化的前提。
中國這十年的實體經濟狀況,用「國進民退」或「中小企業困難」來描述並不準確,在一些領域,是根據與公權力關係遠近形成的差序格局:企業與作為公權力佔有者的個體關係越近,市場處境往往會越好。那些被權力不恰當地「眷顧」的中小企業,要遠遠比無靠山的大型國企的日子要過得舒服。
在一些領域,形成了「有權-無權者」這種二元經濟的結構,大量寶貴資金被關係戶們佔用,他們優先獲得了大量信貸資金和扶持政策,獨佔了稀缺的經濟機遇,卻將通貨膨脹的後果轉移給全社會。他們享受經濟增長的成果卻不承擔任何成本,在這次「錢荒」遊戲中扮演不光彩角色的一些金融機構,就是其中重要的食利環節。
中國金融機構極其龐大的表外資金空轉問題已經暴露出來,央行拒絕繼續輸血自然也可以理解。銀行、地產等權重股就此劇烈下跌,股民脫身不及,一些儲戶也慌了神。
從國家財政的角度看,「錢荒」已經表明中國的財政安排出現了極大隱患。各項「與國力相符合」的支出急劇增加,各項社會、政治乃至軍事支出都大大增加,而作為基石的製造業收入卻停滯不前,這種財政缺口,對高度依賴經濟增長維繫穩定的國家來說幾乎是致命的。
「錢荒」的背後,是一些強勢者在市場名義下對實體經濟的掠奪,更是「權力-非權力」二元經濟的病症。當社會再也支付不起權力差序格局帶來的索取,製造業會越來越蕭條,「錢荒」也可能會一次次重複發生。這次「錢荒」事件,其實是由管理層主動引爆的,意圖儘早排雷,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接下來,還需要更堅定地改革。如果這類危機再現,將首先衝擊商業銀行,接著將衝擊整個金融體系,最後蔓延到整個實體經濟。對於這種總體危機,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全力避免。
惟有改革體制,實現真正的市場平等,才有望延續較高經濟增長。
評論:比爾·蓋茨最怕「你」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474.html微軟公司剛成立的時候,一共就倆人,一個叫比爾·蓋茨,一個叫保羅·艾倫。倆人在1975年創辦了公司,那時候他們還是沒人知道的窮小子,經常窩在哈佛大學附近的披薩店,一邊啃蛋捲和炸蝴蝶蝦,一邊聊未來。艾倫問蓋茨,要是公司真的成功了,那得是什麼樣子?
坐在披薩店裡,蓋茨的答案讓艾倫覺得美好得幾乎遙不可及。蓋茨說:「到那時候,我們應該能請得起35個程序員吧。」
如今,全世界都看得到微軟的程序員。截至上個星期,微軟公司在全球有100多個辦事處,全球員工人數超過9.4萬人。7月12日,現任微軟公司CEO史蒂夫·鮑爾默給這些人發了一封郵件,聲明要打造「一個微軟」,進行全球業務重組。
有評論說,現在的微軟遇到麻煩了,可這個麻煩似乎就是它自己。現在它擁有遍佈全世界的程序員,可取得的成果卻不及只有兩個人時候的微軟。當幾個年輕人鼓搗出谷歌、Youtube或者Facebook時,微軟在開發桌面程序;當巴掌大的智能手機鎖住全世界的眼球,微軟還在開發桌面程序。這些年微軟能被叫得出名字的產品,依然是上個世紀創立的操作系統。
換到只有蓋茨和艾倫的年代,他們可根本想不到今天的麻煩。那時候公司只有兩個人,他們沒有全球辦事處,沒有行政事務助理,只有滿腦子的主意,和滿腔寫程序的熱情。艾倫會在一張白紙上涂畫出一連串他能想得到的好主意,然後兩個人商量如何完成。他們經常搞編程馬拉松,熬上整個通宵,寫一整夜的代碼。
那時候,計算機還是個佔據幾間房子的龐然大物,而微型計算機只是刊登在科技雜誌上、是屬於未來的新鮮玩意。可是,這兩個20多歲的年輕人卻下定決心,要為即將到來的家用計算機時代,編寫每個人都可以使用的操作系統。
艾倫在自傳裡說,他常常看見蓋茨咬著筆桿,坐在打字機前一邊搖晃著身體,一邊用指尖斜著劃過鍵盤,這是他獨特的打字方式。有時候寫到後半夜,蓋茨會在編程編到一半的時候睡著。艾倫看著他身體不受控制地前傾,直到鼻子碰到鍵盤上,睡了一兩個小時後,他才會抬起頭來,盯著屏幕,眨幾下眼,然後繼續編程。
為了那個誰都沒見過的新鮮操作系統,蓋茨連哈佛大學都不讀了。艾倫也成天遲到早退,回到房間瘋狂寫代碼。雖然只有他們兩個人,可他們做的事情卻是當時那些大公司想都不敢想的——單槍匹馬寫系統。
他們想把複雜繁瑣的系統簡化成人人都看得懂的桌面,想把成套的百科全書裝進一張光盤裡,他們想讓每一個人都能輕鬆用上電腦。後來的事情你也知道了,他們創立的微軟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腦軟件提供商,就連此刻你能看到的這些文字,都要拜他們的操作系統所賜,才能得以編撰、發表。
現在,微軟要重組,可這已經跟蓋茨和艾倫沒什麼關係了。由於身體原因,艾倫於1982年離開微軟,去搞他喜歡的事情,建造「外星人博物館」,投資建造「太空飛船一號」航天器,喜歡籃球的他還買下了NBA的開拓者隊,自己當老闆。蓋茨也在2008年宣佈退休,淡出微軟日常管理工作,轉而投身各種慈善事業。
但我覺得,微軟今天的敵人裡,總閃爍著這兩個人的影子。硅谷有位被叫做「創業教父」的人,叫保羅·格拉漢姆,他曾經為程序員寫過一段話:微軟的敵人是誰?不是蘋果,不是IBM,不是任何一個龐大而穩固的大型公司,而是你,每一個散落在互聯網節點上的小小個體,微軟怕你,它無法擊敗那個願意主動熬夜寫代碼的你,那個敢於嘗試任何一個瘋狂念頭的你。
在互聯網時代,這個「你」曾經創立了微軟,後來無數個這樣的「你」創立了谷歌,創立了推特,創立了臉書。沒有人能阻斷開發者和用戶,寫代碼不需要許可證,也不需要誰的批覆和恩准,只要有好主意,只要能實現人們的願望,再無名的小人物也可以做出大成就,就像當年悶頭編程的蓋茨和艾倫。
所以今天微軟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正是曾經的自己。儘管那些西裝革履的中高層領導可能不是這麼想的,可是我想,至少比爾·蓋茨很怕你。因為在微軟推出第一個版本的操作系統時,他也一樣,不依附於任何大型機構,能夠獨立創造並擁有想像力,是個無法阻擋的自由個體。
最近海外一篇非常熱門的關於YY的評論 davidni
http://xueqiu.com/5550875323/24915270$歡聚時代(YY)$ 最近海外一篇非常熱門的關於YY的評論,作為YY投資者值得一看
http://seekingalpha.com/article/1593492-yy-d-you-know-what-you-own …文章大意如下:
中國互聯網一直是熱門話題,對於投資者來說,阿里巴巴即將上市和騰訊(TCEHY.PK)微信的國際擴張讓人興奮。事實上,我相信微信可能是第一個獲得國際認可的中國產的平台,可以和Facebook(FB)競爭。作為中國人是值得驕傲,這些事態發展讓人感到興奮。然而,作為投資人我們需要謹慎操作。水漲船高,風大豬也會飛。有一個中國的網絡股被高估和誇大其辭了:這就是YY公司(YY)。 YY目前已經被異常高估,絕對不應在目前價位附近持有。
YY公司股份以每股10.50美元的價格上市以來翻了4倍,大多是通過宣稱其本身作為一個領先的社交網絡平台和快速增長的用戶群取得的。此外,其相對其他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快速提升收入和利潤的能力吸引了希望分享一塊不斷增長的中國互聯網市場蛋糕的西方投資者。 YY在2012財年,錄得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1.32億美元及14,300,000美元。在每股43美元,YY的市值約為2.4億美元,超過18倍的2012財年收入。
在討論YY可疑的財務報告之前,需要指出的很重要的一點是YY在中國並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社交網絡平台。西方媒體已經奇蹟般地把YY與微博和Facebook劃上等號,但它實際上是一個利用女孩表演套取不知情的人的錢包的平台(a platformthat exploits women while feeding on the ego and wallets of uninformed men)。
YY的商業模式
YY的投資者應該花時間瞭解其業務模式。在彭博社的文章中,記者援引一位女主人倪女士的話,「我是很性感很成熟的女孩,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喜歡我」,倪說。 「你感覺像一個明星,無論你說什麼都有數百人響應。」
YY的主要利潤來自為像倪女士這樣的小姐購買虛擬禮物的看客。然而,這些小姐所提供的娛樂內容真正是不值一提的。投資者應該觀看一些YY現場互動視頻來理解為什麼YY根本就不是一個主流的社交網絡平台。
雖然沒有人能否認,如此連接倪女士 「成熟性感」式的女主人與為她們購買虛擬泰迪熊的顧客的平台可能屬於一個社交網絡的範疇,但它肯定不是一個可以與Facebook或微博相提並論的主流的社交網絡。如果非要比較的話,YY更多可能是一個與FriendFinder Networks更接近可比的社交網絡平台。
關於YY的主要問題
有一些重大顯著的警示標誌揭示YY的重大會計和商業問題,包括:
幾乎沒有任何營銷花費。 YY的競爭對手一直花15% - 20%的收入在市場營銷,以爭取更多的收入。 YY花費2%。在過去我們已經看到了幾乎相同的現象,如被摘牌的東南融通(等等,等等)。
大量使用「托」,這可能會導致虛報收入。有關中國媒體的報導表明,YY平台個別用戶花費數百萬購買虛擬禮物。 YY的管理層聲稱其業務模式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吸引了極其富有的個人。雖然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實的,但由一個單一的個人花費超過3000萬人民幣的開支購買虛擬禮物是違背邏輯和常識的。 YY沒有披露其收入集中的其主要客戶的身份。這是值得懷疑的。審計師是否進行了適當的程序,以確保花費數百萬元人民幣的個人的確是無關的第三方。
收入可能製造的方式是通過使用灌水(又名「托」)。這些是公司員工或聯屬公司在YY遊戲或音樂頻道發佈虛假消費數字來吸引新客戶的努力的一部分。YY從來沒有公開披露的發起人在其平台上的存在,但研究表明,其廣泛存在。一位業內資深人士指出它是在同行業中的潛規則。如果YY平台上的一些揮金如土的客戶其實是「托」或發起人,即YY分支機構。我們發現了廣泛的評論在中國的網上論壇,討論懷疑YY平台上的一些最大的消費者是事實上該等「托」。
YY的註冊用戶和活躍用戶的數量言過其實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證據包括淘寶的頁面,個人可以花1元(價值15美分)購買310個yy註冊帳戶。按淘寶報價,技術上可以約1.7萬元人民幣或2200美元購買530萬個用戶。 YY進一步建立激勵殭屍用戶註冊。同時,多個第三方軟件應用程序的存在是為了方便產生多個用戶帳戶。 YY的官方渠道政策,激勵它的用戶使用該軟件。此外,專有的數據表明YY的最高支付用戶數過去三個月經歷了大幅下降。最昂貴的「國王的帳戶」從三月底的133個用戶到6月底至73個用戶。
雷軍以每股27美元售出超過500,000股。C
FO參與巨人網絡欺詐集體訴訟。 CFO Eric,他是巨人網絡之前CFO,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其後償還1500萬美元的欺詐集體訴訟。
不可思議的低營銷支出
對於許多長期和短期投資者,東南融通(LFT)最大的紅色標誌,表示欺詐只是在眾目睽睽下為整個時間。香櫞研究的決定命運的2011年4月的報告中注意到了實質性的毛利率融通不規則LFT。雖然所有的軟件同行報告中期毛利率30%的範圍內,東南融通被報告的毛利率超過60%。我們相信,YY的財務報告表明若干項目更大的不規則比東南融通的「行業領先」的毛利率。所有主要競爭對手相比,YY花費其收入的一小部分銷售及市場推廣。下面的圖表顯示銷售和營銷支出為2012財年其總收入的百分比,並編譯的數據引用的公司提交的20Fs。
雖然其他領先的社交媒體,視頻和平台公司在中國度過一個顯著比例的收入在市場營銷中,為了實現經濟增長,YY似乎能夠做同樣的很少或根本不存在的營銷支出。 YY的銷售及市場推廣費用從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是5萬元,12萬元,13萬元和1700萬元。除了在2010年增加了一倍,這個數字已經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扁平線。佔收入的百分比從2009年的15%,數量下降到只有2%,在2012年。
在摩根士丹利的初始報告中,分析師還指出YY的壯觀低吸納客戶成本相比其同行的原因的是口碑營銷。這種解釋簡直是非常不可信的,因為微博,優酷和人人網是中國家喻戶曉,YY作為一個品牌,在中國很少有人聽說過。如果有的話,YY應該花費更多的營銷資金來擴大知名度,而不是更少。
YY音樂的直接比較
幾個月前,彭博社發表文章,YY的配置文件。文章YY的業務,較少提到在YY的監管備案等方面進行了討論。 YY的真正魅力的部分似乎是源於吸引力的女孩穿著低胸上衣的性吸引力。藝人通過引誘用戶購買虛擬泰迪熊項鏈補償。在同一篇文章中,新聞記者上市的9158.com作為另一個現場廣播公司具有幾乎相同的商業模式。投資者應導航網站9158.com和yy.com作比較。
好奇YY的低得令人難以置信的銷售和市場營銷支出的情況下,只標有進一步難以置信9158.com當CEO時討論了本質上的不同的營銷支出數字的盈利能力在9158。
「博政軍,9158的CEO表示,雖然許多人認為它是一個非常有利可圖的業務,盈利能力其實是非常困難的,我們花了40%的收入作為佣金支付給我們的藝人,另外20%的銷售和一個額外的20營銷%。有很多其他與業務相關的成本,如帶寬和研發人員相關費用。「
假設9158將花費接近40%的收入,銷售及市場推廣。然而,yy年花費約2%,而經營一個大致類似的娛樂平台。這種差異簡直是不可調和的。
在線遊戲及其他
除了YY音樂,YY生成從博彩相關產品的收入。在線遊戲業務為銷售及推廣成本高是出了名的。人人網和奇虎網頁遊戲平台。雖然奇虎和人人網在中國有顯著的存在,是知名的品牌,他們仍然花重金推廣他們的遊戲平台,為了保持經濟增長。 YY經營其遊戲平台,通過一個網站叫duowan.com。多玩是一個在中國領先的遊戲信息門戶網站17173.com是直接競爭對手。根據Alexa的統計,17173.com被列為中國第134網站而Duowan.com被列為在中國第102。
YY的銷售和營銷支出索賠難以置信進一步顯現,投資者應該看在出售17173.com的交易。按照相關披露,銷售和營銷支出作為遊戲信息門戶17173.com,約佔其總收入的10%,YY的極低的銷售和營銷開支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很難想像,在一個行業更好地瞭解競爭對手的收入都花費了相當大的比例,保持品牌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YY的收入可信性問題
但YY的收入誠信應該是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每中國有關媒體報導,YY用戶的消費是極其扭曲。在新聞文章日期為2013年5月,據報導,為了支持自己喜愛的女主人在渠道,頂級富豪,寶哥花費520萬元,排第二名用戶花費400萬元。進一步報導的前10名內的其他八個用戶花費各不低於100萬元人民幣。因此,在一個單一的事件上十個人合共花了超過2000萬人民幣在YY的平台上。
目前還不清楚是否核數師及本公司已採取適當的措施,以確保誰花了10萬元的個人,的確試圖支持一個女主人,而不是試圖提振往返收入頂線的YY。添加到懷疑,多個中國在線消息來源還懷疑YY的員工可能會冒充客戶哄抬虛擬禮物和其平台上拉動消費。 YY的商業模式在中國的文章,討論,記者提到許多YY用戶懷疑是一個「托」公司即啟動子誰花的錢誘使他人花費更多的頂級消費國之一。在一個單獨的Q&A平台,有人明確回答,喜歡YY做的平台有「托」誘使其客戶花更多的。 YY不透露是否使用「托」在其公開存檔,這引起了顯著的問題,YY的收入流的可信性。
這些引用的文章提出的獨立性YY客戶的重大問題。中國互聯網用戶一直懷疑一些YY平台上的揮金如土,其實員工喬裝成顧客,吸引更多的消費。雖然它可能是一個很好的營銷策略,YY的管理需要它的用法和如何正確識別其收益與美國投資者對即將到來的。如果媒體的報導是真實的,它是高度可疑,事實上,一個富裕的中國互聯網用戶數量將參與競爭扔掉錢。此外,YY的管理層應披露投資界收入的百分比應執行習慣來自排名前30位的消費個人及核數師審核,以建立這些客戶臂長度標準。
前所未有的用戶基礎通脹
對於許多機構投資者,投資在一個社交網絡公司是為未來投資。投資者往往關注較少,目前的贏利機會,但更注重對公司的用戶基礎和能力從事其用戶群。從表面上看,YY增長其總註冊用戶基礎和活躍的用戶群做了驚人的工作。截至2012年年底,YY總註冊用戶帳戶站在4.57億,也經不住其每月活躍用戶在70萬。 YY目前擁有530萬總註冊用戶群。
即使我們忽略的總註冊用戶賬戶,這顯然是一個虛增的數字,70萬月活躍用戶仍然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龐大的數字。如果這是YY的業務的精確表示,中國互聯網人口的大約15%的將被簽署成YY按月。這個數字是否反映了現實YY的業務?如果沒有,是多麼的不準確的數字?
YY公開承認在其風險因素,其報告的註冊和活躍用戶數並不能反映其獨特的用戶群。投資者明白,所有的社交網絡平台,在其註冊和活躍用戶數有一定程度的高估。但他們可能不知道YY的情況下,通脹是前所未有的。
YY的社區歪斜政策呼籲濫用
雖然公司定期披露的風險因素,它是投資者的工作,理解和正確地評估風險。即使YY確實披露的風險虐待,它肯定沒有強調對投資者的問題是多麼普遍和大量。 YY的商業模式涉及通道業主,演藝人員和食客。通過YY的平台,個人可以申請通道,作為的通道增益普及,它可以成為劃分為更小的數字通道。例如,一個4位數的頻道更為突出地顯示,因此更受歡迎比一個六位通道。由於藝人和渠道擁有者支付的百分比受食客購買虛擬禮物,他們有巨額獎勵,獲得並保持低兩位數的頻道。每YY的自己的政策規管的應用,使用率和沒收的渠道,一個4位數的通道可以被應用,如果在申請前的七個天,通道達到150個並發用戶的一個最大的兩小時內,共五天。獲得通道後,通道所有者仍然需要保持150個並發用戶數要求不低於15天,在30天的週期為兩小時。鑑於通道的業主申請,並維持低兩位數的渠道,這是本質上更受歡迎,利潤雄厚的資金獎勵,通常的做法是創建多個帳戶,並讓他們記錄在相同的時間,以滿足所有通道業主普及的要求,以保持其所有權低兩位數的渠道。這種做法是如此普遍,有專門設立的軟件程序,以方便登錄到多個YY帳號。
有21個不同的軟件程序,專門為用戶進入多個YY帳號上市一個YY用戶經常光顧的網站上登錄。投資者將不得不下載和使用這些程序瞭解如何大幅誇大活躍用戶數。
這種方案允許用戶登錄賬戶使用一台計算機上有相當多的。最糟糕的部分,YY自己的政策,其實強烈激勵通道業主做,因此他們可以申請一種比較流行的通道或保持較為流行的通道。 YY的報導活躍用戶數可能是許多訂單由新浪和人人等公司因激勵錯位的類似報告的數字較大幅度的高估。
管理意識
YY的管理肯定是知道的活躍用戶基礎在何種程度上被誇大了。這是值得懷疑的,他們是良性的,足以提醒投資者對這些重要問題。事實上,這幾乎是滑稽的,YY的管理層強調其缺乏的能力,以驗證其風險因素披露其用戶的身份和註冊信息。註冊YY帳號可能僅僅是在世界上最簡單的註冊過程。最值得注意的是,用戶不需要為了註冊一個帳號,更不用提一封電子郵件通知的過程,需要許多網站甚至提供一個電子郵件地址。
第三方檢查顯示人氣虧
YY已經報告在過去幾年顯著增長,其用戶群,但一些簡單的檢查顯示的普及,事實上已經減弱。
百度指數搜索
YY經營一個平台,YY客戶端,YY.com和Duowan.com。百度指數跟蹤某些關鍵短語的普及,並在理解的趨勢可能會有所幫助的。百度指數結果進行跟蹤主品牌YY的普及表明其受歡迎程度已經在事實上已經減弱。
挑戰比比皆是,在YY的移動戰略
YY的管理層在最近的季度電話會議,試圖減輕一些事先關注其移動戰略投資者。投注在移動YY的成功的投資者應該保持幾件事情記在心裡。
3G數據使用的關注。 YY經營作為視頻直播平台,因此需要大量的數據使用,以支持其平台所提供的互動功能。大多數中國的智能手機用戶不要購買近足量的數據,以允許廣泛使用的視頻直播。
移動直播引入進一步的監管不確定性。在2011年5月,酷6(KUTV)推出了類似的平台,它允許移動廣播和流媒體直播。該平台橫空出世,是一個失敗,並隨後關閉。消息人士指出,部分停機的原因涉及到監管的問題和困難,監管該等UGC。通過移動廣播某些送檢材料,這簡直是太容易了。例如,有人可能會播出一個賭博遊戲或鬥爭等內容時,通常會被嚴格審查,在傳統的視頻上傳網站。
雷軍,一個受人尊敬的中國VC投資者代表他的公司已經售出了超過500萬股27美元,目前股價43.6美元。
結論
在其目前的估值,YY提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做空機會。另外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豐富的估值,存在重大欺詐風險,由於不明原因的低銷售和營銷支出大幅增長。此外,它的用戶群更是大大誇大了。最後,YY的平台擴展可能會受到其初始的市場地位,其定義的用戶群。大部分用戶群似乎是狂熱的遊戲玩家或金融食客的年輕貌美的女藝人。
來源:YY:你知道你擁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