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智公共交通(0077.hk) - 賣得好!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http://hk.myblog.yahoo.com/tin-knows/article?mid=1346
進智公共交通(77.hk)宣佈,出售其於旭雅之100%股權予冠忠巴士集團(306.hk),代價為300,000,000 港元,收購市盈率為36倍。
公告指出:
旭雅之核心資產為透過其於多間附屬公司之間接權益持有之中港通集團之80%股權。中港通集團之核心業務為提供穿梭香港及深圳國際機場、廣州、佛山、雲浮、梧州、寶安車站、江門及開平之跨境巴士服務以及荃灣線。
這對進智來說是好事,觀點與前文一樣。
出售之後,進智可以更加專注於在香港經營綠色小巴客運服務,對它的估值會有所提升,因為正如前文所講,綠色小巴有更強的護城河,又不需要無謂的資本投入。
綠色小巴分部過往12個月稅前盈利有4千3百萬,稅後盈利大約是3千6百萬,如此優秀的資產賣10倍市盈率都不難,因此就是3億6千萬。加上出售所得的3億,減去淨負債7千7百萬和豁免了的股東貸款1.26億,整間企業起碼值4億5千萬。比起現市值3.62億,高出26%。
當然這要雙方股東同意下才可達成,作為進智的股東,我當然投贊成票!
但唯一看不過眼的是,公司在3月14日竟然向其中一位獨立非執行董事授出了300,000份購股權,行使價為$1.58,明天股價可能不知去到那兒,公司的企業管治是否出了問題?
大快活與最低工資 PARTIPRAL 派得好
http://partipral-hk.blogspot.com/2011/05/blog-post.html
我以為係舊聞黎, 做乜呢兩日又翻炒? 由於大家樂同大快活相似度極高, 雖然此文屬炒冷飯之作, 但都可以俾個機會大家探討下究竟最低工資對大家樂/大快活影響會有多大.
大家樂2009/2010全年員工人數/開支: 15,000 / 1,186,422,000
大快活2009/2010全年員工人數/開支: 4,400 / 424,155,000
用最粗略既計法, 大家樂員工平均每人每月賺 $6,600; 大快活員工平均每人每月賺 $8,000. 若以每月做28日, 每日做10個鍾, 時薪$28計, 實施最低工資制度下兩者每個員工每月薪金應該最起碼提升至$7,840.....
咦? 提升? 無錯, 大家樂要提升員工月薪至$7,840的話, 才能付合最低工資的要求, 總成本計會增加19%, 即由原本既11.8億提升至14億, 相差2.2億, 正正附合篇新聞入面大家樂主席陳裕光既說法!
而大快活又點呢? 原來根本大快活員工平均月薪早在最低工資要求之上! $8,000 vs $7,840! 新制度實施下, 對大快活既影響可能只係極微不足道!
呢個計算雖然係極粗略, 可能會有好多不足之處, 所以我唔敢講話100%準確, 但我估計實際上出現的誤差唔會太大. 大家樂要因為最低工資而出盈警, 係合情合理的, 因為佢地原本員工開支的確不付合最低工資要求; 但大快活呢? 其實所受既影響只會非常輕微, 原因係佢地一早因為員工成本已經犧牲左部份盈利, 以往大快活俾投資者既形象係營運能力較差 (事實上亦可能係), 但依家反而因為咁, 將來因為最低工資而出現既盈利反差會較細.
當然, 我都唔相信最低工資既立法會永遠整死大家樂, 理據來自最簡單既日常觀察 - 小弟住果附近本來有一間大家樂 + 4間茶記, 但今年2月已經有兩間茶記同時執左笠, 而大家樂就繼續日日逼到爆. 最低工資既實施只會加快汰弱留強, 大企業響最低工資制度下既優勢長遠來講理論上只會越大. 生意做多左, COVER到基本開支 (員工成本) 既機會又大番, 即係最後又會將最低工資既影響完全消化.
自己重倉大快活, 最低工資的問題早已考慮而沒有憂慮, 所持理據亦源此以上數據及理念.今日借此機會再講多少少, 純粹係周日閒聊之作, 亦藉此提醒下大快活股東, 唔好因為最低工資問題而沽貨.
其實最低工資對大快活/大家樂既影響無人會今日先知, 投資市場係具前曕性的, 最低工資通過之日 (舊年7月?) 市場早已將此消息消化哂, 要等今日先講最低工資對兩者的影響其實會太後知後覺. 所有人都知既資訊, 價值幾乎等於零的道理就在於此.
業績簡評 - 震雄集團 (0057.HK) PARTIPRAL 派得好
http://partipral-hk.blogspot.com/2011/06/0057hk.html
業績簡評 - 震雄集團 (0057.HK)

震雄最風光既日子係08年, 所以今次特別加入比較. 營業額24億, 同比上升近3成半, 有過中期業績打底, 對今次營收創歷史新高其實不應覺得意外. 但若然將下半年營業額同上半年比較, 卻會發現其實下半年出現一個較明顯既倒退:
2011 - 上半年 13.2億 / 下半年 11億
2010 - 上半年 7.8億 / 下半年 10.3億
2009 - 上半年 11.7億 / 下半年 4.3億
2008 - 上半年 12.1億 / 下半年 11.1億
2007 - 上半年 10.6億 / 下半年 11億
2006 - 上半年 10億 / 下半年 9.6億
再觀察過往6年既表現, 如果撇除生意最低落亦即受金融海嘯所衝擊的兩個業績期 (09下半 & 10上半), 剩下的10期平均每半年營收為11億, 數字剛好跟今年下半年一樣. 生意上雖則比上半年倒退, 但仍可以理解為合理表現, 或許只係上半年太過超常發揮而已.
毛利率雖然比2010年提升, 但10年的上半年明顯係低潮期, 在基數被拖低的情況下今年有進步屬正常發揮. 上下半年比較, 兩者皆維持同一水平, 算合格但比高峰期仍差2, 3個百分點. 稅前溢利4.2億, 同比爆升一倍以上, 但當中有包含特殊收益. 若撇除此項不計, 10年稅前核心盈利應為1.38億; 而今年稅前核心盈利應為2.95億. 若以稅率15%-20%的範圍推算, 今年度震雄全年純利應介乎2.36-2.5億之間, 即純利率9.7-10%左右.
"本集團在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的新廠房在本年度下半年已全面落成啟用,樓面面積超過七萬平方米,為中、大型注塑機的生產提供了額外的空間。" - 固定資產上升了, 但未能表現於業績上, 最大原因係存貨. 今年度的存貨同比上升38%, 而下半年比上半年再升近18%. 其實震雄自金融海嘯的存貨水平一直未能回落, 令人擔憂既係此情況有惡化趨勢, 積下更多過時的款式, 往後是否仍然可以賣得出呢?
除存貨外, 員工人數亦係另一問題所在. 若然固定資產上升, 員工增加而同時營業額亦上升, 此為最正常的情況 - 公司在擴張中; 若然固定資產不變或下跌, 員工減少而同時營業額反而上升, 就可能係因為折舊問題導致資產帳面值下降或加強自動化, 公司在擴張中 (即類似龍記); 而若將震雄上下半年比較的話, 情況會係固定資產上升, 員工持平, 營業額反而下降. 可能機器廠房都在, 但唔夠人用. 產能的問題不需要擔心, 但反而係驚有單俾你都接唔到 (同第一次分析震雄時所見的情況一樣). 當然, 業績報告有提過幾項遠景, 包括同三菱合作及加建廠房等等...但若從實際表現來觀察, 震雄的增長步伐其實係比預期慢得多.
估值方面, 若以自己估算的純利範圍中的中位數計, 賺2.43億即每股約賺 $0.386, 派息率維持50%的話即派$0.193左右. 若按15倍P/E的計算, 合理價為 $5.79. 但如果加入市場上有龍頭海天(1882)可選擇的情況下, 打個85折的話合理價可能要調低至 $4.92左右.
以下係比較個人的, 自己早前預期震雄今年度受惠行業好景, 應該有理想表現, 但結果比想像中有多少出入, 係自己完全估計錯誤了. 而且似乎震雄要面對的問題係來自自身, 對此我覺得有必要再繼續觀察. 另外我亦不太滿意震雄今年的派息, 要知道今年盈利中其實有近3成係來自特殊收益, 若然下年再無此收入而盈利增長幅度亦不大的話, 現價 $3.92 所計算的6.9%息率必然會回落, 預期股息回報上可以肯定會減少, 故此自己覺得早前持貨比重可能過高 (起碼不應高過龍記), 星期四下午 (23/6) 已減持一半持股, 剩下的留待下次業績再作打算.
震雄最風光既日子係08年, 所以今次特別加入比較. 營業額24億, 同比上升近3成半, 有過中期業績打底, 對今次營收創歷史新高其實不應覺得意外. 但若然將下半年營業額同上半年比較, 卻會發現其實下半年出現一個較明顯既倒退:
2011 - 上半年 13.2億 / 下半年 11億
2010 - 上半年 7.8億 / 下半年 10.3億
2009 - 上半年 11.7億 / 下半年 4.3億
2008 - 上半年 12.1億 / 下半年 11.1億
2007 - 上半年 10.6億 / 下半年 11億
2006 - 上半年 10億 / 下半年 9.6億
再觀察過往6年既表現, 如果撇除生意最低落亦即受金融海嘯所衝擊的兩個業績期 (09下半 & 10上半), 剩下的10期平均每半年營收為11億, 數字剛好跟今年下半年一樣. 生意上雖則比上半年倒退, 但仍可以理解為合理表現, 或許只係上半年太過超常發揮而已.
毛利率雖然比2010年提升, 但10年的上半年明顯係低潮期, 在基數被拖低的情況下今年有進步屬正常發揮. 上下半年比較, 兩者皆維持同一水平, 算合格但比高峰期仍差2, 3個百分點. 稅前溢利4.2億, 同比爆升一倍以上, 但當中有包含特殊收益. 若撇除此項不計, 10年稅前核心盈利應為1.38億; 而今年稅前核心盈利應為2.95億. 若以稅率15%-20%的範圍推算, 今年度震雄全年純利應介乎2.36-2.5億之間, 即純利率9.7-10%左右.
"本集團在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的新廠房在本年度下半年已全面落成啟用,樓面面積超過七萬平方米,為中、大型注塑機的生產提供了額外的空間。" - 固定資產上升了, 但未能表現於業績上, 最大原因係存貨. 今年度的存貨同比上升38%, 而下半年比上半年再升近18%. 其實震雄自金融海嘯的存貨水平一直未能回落, 令人擔憂既係此情況有惡化趨勢, 積下更多過時的款式, 往後是否仍然可以賣得出呢?
除存貨外, 員工人數亦係另一問題所在. 若然固定資產上升, 員工增加而同時營業額亦上升, 此為最正常的情況 - 公司在擴張中; 若然固定資產不變或下跌, 員工減少而同時營業額反而上升, 就可能係因為折舊問題導致資產帳面值下降或加強自動化, 公司在擴張中 (即類似龍記); 而若將震雄上下半年比較的話, 情況會係固定資產上升, 員工持平, 營業額反而下降. 可能機器廠房都在, 但唔夠人用. 產能的問題不需要擔心, 但反而係驚有單俾你都接唔到 (同第一次分析震雄時所見的情況一樣). 當然, 業績報告有提過幾項遠景, 包括同三菱合作及加建廠房等等...但若從實際表現來觀察, 震雄的增長步伐其實係比預期慢得多.
估值方面, 若以自己估算的純利範圍中的中位數計, 賺2.43億即每股約賺 $0.386, 派息率維持50%的話即派$0.193左右. 若按15倍P/E的計算, 合理價為 $5.79. 但如果加入市場上有龍頭海天(1882)可選擇的情況下, 打個85折的話合理價可能要調低至 $4.92左右.
以下係比較個人的, 自己早前預期震雄今年度受惠行業好景, 應該有理想表現, 但結果比想像中有多少出入, 係自己完全估計錯誤了. 而且似乎震雄要面對的問題係來自自身, 對此我覺得有必要再繼續觀察. 另外我亦不太滿意震雄今年的派息, 要知道今年盈利中其實有近3成係來自特殊收益, 若然下年再無此收入而盈利增長幅度亦不大的話, 現價 $3.92 所計算的6.9%息率必然會回落, 預期股息回報上可以肯定會減少, 故此自己覺得早前持貨比重可能過高 (起碼不應高過龍記), 星期四下午 (23/6) 已減持一半持股, 剩下的留待下次業績再作打算.
業績簡評 - 經濟日報 (0423.HK) PARTIPRAL 派得好
http://partipral-hk.blogspot.com/2011/06/0423hk.html
舊文 0423.HK 經濟日報 有嘗試過分析呢間公司, 當時俾我既感覺係相當唔錯的. 事隔3個月, 全年業績出籠, 營業額9.5億, 同比升15%, 下半年亦比上半年做得多左少少生意, 觀乎同行早期所公佈既業績, 此表現算係在合理預期之內.
全年計毛利率47.8%, 比上年全年的44.9%再擴闊多近3%, 而下半年毛利率亦比上半年高; 全年的銷售開支同行政開支比上年度計各自上升15%, 同營業額增幅一樣, 有冇計得咁準呀? 似乎控制成本方面管理層表現頗高效, 但數字有點過份完美.
員 工成本同比上升13%左右, 由於此乃固定支出, 呢個數字控制得宜的話, 營業額上升就能實現於盈利之上. 按照日常觀察所得, 近來香港就業市場的確算係好景, 員工傾人工時口氣都大左, 加上請多左人, 成本增加亦屬合理. 要留意係員工成本從來係經濟日報既最大單一開支, 如今同比只上升13%仲小過營業額增幅, 表現算係非常理想了. 由此亦可以推算出, 今年度的盈利必然比上年大幅躍進.
全年純利1.55億, 若撇除上年度商譽減值的因素, 同比實增4成左右, 而且下半年又比上半年進步, 都算係一個幾唔錯既增長情況. 睇返上市後的06,07,08年, 其實一般來講經濟日報上下半年的表現唔會差異太遠的, 所以今年業績可以講得上係非常唔錯.
不過, 營業額上升, 但應收賬, 應付賬同存貨都同時在下跌, 算係好事嗎?
" 來 自 投 資 業 務 之 現 金 流 出 淨 額 為119,000,000港 元,乃 因 購 買 持 至 到 期 證 券 合 共68,100,000港 元 及 購 買 物 業、廠 房 及 設 備 以 及 投 資 物 業 合 共85,500,000港 元。於 回顧 期 內,本 集 團 購 入 數 項 物 業 擬 作 自 用 用 途。"似乎係錢太多?
每股盈利$0.3583, 每股派息$0.22, 派息率繼續維持6成, 派息政策似乎比某同業穩定. 估值方面, 現價 $2.84, P/E 7.9倍, 息率7.7%, 估值仍然相當便宜. 此業績比我自己早前預期係稍好, 但我估計其實都在市場預期之內. 比較難以明白既係整體報業版塊間間公司估值都不貴, 可以拉星島(1105.HK)同才庫(550.HK)幅圖出黎睇下, 點解整個版塊都唔岩市場口味呢? 唔夠概念嗎? 但如果追求實事實幹, 股息回報又好的公司, 個人認為經濟日報仍然係版塊內最佳選擇.
趁淡市再度檢視組合 PARTIPRAL 派得好
http://partipral-hk.blogspot.com/2011/06/blog-post.html
今日見震雄又跌多左, 趁市場氣氛甚差, 再次做一個組合小檢討.
雖然我股齡不深, 但都可以想像到2011年會係小投資者比較艱難既一年. 所持理據係一般公司09年盈利跌落谷底, 而10年回覆正常時就會形成超級反彈, 疑似增長但其實只係還原起步點. 公司股價表現亦類同 (貼近基本面), 往往係09年時極度低殘, 而當10年盈利反彈時股價亦會回歸正常估值. 能夠理解既係搏TURN AROUND STOCKS既時刻好大可能已經過去 (可能尚有個別例子), 此後公司能否再進一步, 若撇除外在因素, 就要視乎自身執行能力如何. 變相小投資者若要揀平貨買, 可能比2010年艱難得多.
檢視自己組合, 最重倉 (37%) 之聯亞(458), 正好係盈利反差巨大既好例子. 2010年正正係聯亞TURN AROUND既一年, 股價雖然已比9個月前翻一翻, 但估值上P/E 7倍仍然不貴. 當然賣得不貴既原因係在於市場顯然有多少懷疑聯亞既增長力, 否則以一隻具不俗內需概念既股份無理由10倍P/E唔夠, 但對呢一點市場目前究竟是對是錯, 仍然要等待8月既業績印證, 基於估值便宜既因素, 就算明年增長放緩, 受創程度也必不重, 仲未計股息回報, 所以對聯亞, 我係無咩好擔心的.
至於第2大重倉 (30%) 既大快活, 主流意見係認為響食材價格飛昇, 以及最低工資既年代下, 茶餐廳, 大快活, 大家樂等受創必深. 此等意見我係尊重的, 但我亦有一個比較主觀既概念, 兩大負面因素所影響既係整個行業生態, 而非個別公司. 大勢所至, 有危自有機, 按大快活中期業績推算, 全年較合理(或保守) 既每股核心盈利預測可能位於$0.94左右, 以自己買入價計12.5倍既P/E唔算特別便宜, 但亦唔係特別貴. 食材價格飛昇既因素上半年已經存在 (03/2010-09/2010), 當時毛利率仍然有能力擴闊, 比較合邏輯既推斷係管理層對此因素山人自有妙計, 不宜過份憂慮; 至於最低工資的影響, 今期業績未會完全反映, 但合理既想法係工資乃固定支出, 若然有辦法提升營業額, 實際影響可能比想像中細. 撇除本地業務面對既挑戰, 過去幾份業績其實亦顯示到大陸市場既盈利正在跳升中, 當然目前所佔整體盈利比重仍然較細, 但若然真係能夠將香港業務既特點成功複製, 亦不能排除他日有倍升既機會. 兩者取一個平衡點, 再結合其業務上穩定既特性, 大快活既基本面其實都頗為結實, 作為重心成員, 我都係睇得較樂觀. 當然一切都要視乎6月尾既全年業績表現如何, 若然基本因素有變, 形勢當然會重新審視, 此乃後話.
第3大重倉 (13.5%) 成員震雄, 近日走勢非常差, 將其表現放緒其他大大小小工業股例如偉易達 (303), ASM (522), 德昌 (179), 葉氏 (408), 亞倫 (684), 信星 (1170), 聯塑 (2128), 甚至同業既海天 (1882), 似乎震雄係異常走弱. 當然公司基本面有時未必係影響股價走勢既最重要因素, 但我有能力既亦只有從基本面去分析. 以一家中型SIZE (年營業額廿幾億) 既工業股來講, 預期22號公佈既全年業績每股核心盈利達 $0.47, 現價$3.62去計, 8倍 P/E都唔夠實在係太便宜. 當然, 戴倒後鏡睇野會好危險, 往績P/E不能過份依賴, 但事實上將來既事無人可以預測得好準確, 較低P/E可以為我地換來不俗既防守力, 都係講緊最初個理念 - 睇錯時所受創既幅度. 所謂既公司執行能力, 業績上自然會反映, 雖然最近一入即蟹, 但呢隻艇我其實坐得頗心安理得.
至於兩隻持倉較細既股份, 龍記情況其實同震雄都頗相似, 中型工業股近來並不受市場擁護, 但其息高兼估值便宜既因素非常切合個人口味 (呢點帶多少主觀); 而新昌管理上年度份中期業績異常驚嚇, 但下半年己大幅改善, 可以預期今年度份中期業績亦應回歸正常 - 即比起上年度有很大反差, 屆時若有機會我反而有興趣加大倉位. 當然現時 P/E 達15倍以上肯定唔便宜, 甚至係倉內估值最貴既股份, 所以持倉比例不宜太高, 目前10%以下是適中的.
好抱歉, 整個組合檢討好多論據都係舊調重彈, 但事實上當我重新GO THROUGH一次組合時, 得出的結論的確同早前的無異, 分別可能只在於市場氣氛.
檢討既目的在於探討自己有無辦法做得更好, 例如組合成員變動或資金調配等等. 寶光(84), 經濟日報(423)呢D一直在我重點WATCH LIST既股其實股價一直都冇太大郁動, 前者甚至升得太多, 所以我根本無太大選擇的空間; 至於現金水平, 我過往半年一直都係全攻型的, 即全段時間都係近100%全倉股票. 此打法有辣有唔辣, 剛好過去半年所遇著既係大橫行市, 恆指點穴不動, 有人有能力24500沽, 22000渣, 食盡上落市入面幾個小浪; 亦有人有能力早早選中189, 3323等倍升股; 若然兩樣能力皆沒, 即類似我呢類人, 有幸會有聯亞呢類股點綴下, 但更大可能係過去半年來組合都係上落不大, 呢點大家可以自己問自己. 鬼唔知最起碼都要跑贏大市咩? 若然大市橫行仍可以力保不失, 其實已經算不錯了.
0483.HK 包浩斯國際2011業績 PARTIPRAL 派得好
http://partipral-hk.blogspot.com/2011/08/0483hk-2010-2011.html
曾經寫過BAUHAUS, 詳見舊文0483.HK 包浩斯國際. 寫果時係未出全年業績的, 今次趁有時間借最新一份業績黎更新一下自己對BAUHAUS既睇法.

全 年營業額剛好突破10億, 同比增長27.5%, 平均店舖銷售(綠字)增長5%, 表現不俗. 港澳分部仍然係公司重點所在, 營業額6.5億同比增長22%, 分部收入佔總收入近65%; 大陸營業額1.7億同比增長39%, 增長頗強勁, 分部收入佔總收入提升至17%; 台灣營業額2.45億同比增長55%, 增長力度更強, 分部收入佔總收入亦提升至16%.
單睇營業額增長就算頗理想了, 毛利率繼續保持70%, 說明公司仍然非常著重品牌建立, 無意打任何減價戰. 租金開支佔營業額比例稍見回落, 乃6年來首次, 似乎一直最困擾BAUHAUS既成本問題終於開始稍見舒緩, 實屬好現象因為其他開支對BAUHAUS黎講問題不算太大.
純利增加近4成, 數字算漂亮. 不過較值得留意既係雖然公司講明致力開拓大陸市場, 但今期業績卻顯示大陸分部響營業額大增既同時溢利反而倒退18%, 主席報告書亦無交代為何倒退, 報喜不報憂乎? 成份業績我覺得關鍵會係響呢度.
現金流減弱, 原因係存貨大增. 分店同營業額都在增長中, 存貨週轉率5倍屬合理水平; 另外響九龍灣買左個倉庫, 導致固定資產大增而現金減少. 每股全年派17.7仙股息, 數字上比去年微增但派息率其實係下降左. 2010-2011年派息總額近6千4百萬, 4月份又用5千6百幾萬響荃灣買左另一個倉庫, 現金所剩無幾, 下年派息率分分鐘會再降.
之前其實睇得BAUHAUS幾淡, 但最後交出來既業績又唔算太差, 算係超出個人預期. 現價$3.32往績市盈率10倍; 息率5.33%, 雖然唔算貴但我依然對BAUHAUS既增長力有多少保留. 或許佔收入來源比重最高既本地市場來年可以再有些微突破, 但始終未來發展大方向一定係要打入內地市場. 就目前所見, 大陸BAUHAUS盈利能力比想像中弱得多, 靠不斷開店或者可能繼續保持收入增加, 但最終回報卻未必成正比.
重複我當日所講過既觀點, BAUHAUS市場定位唔同GIORDANO果類, 可以三九唔識七都入去買PACK底橫, BAUHAUS係真係純粹賣牌子. 而所謂既品牌其實只係一種看他樓起快, 看他樓塌更快既東西, 藍籌股思捷正正係一個好例子. 要押注BAUHAUS變成下一隻I.T, 目前表面證供似乎仍然未算太足夠.
0984.HK 永旺 PARTIPRAL 派得好
http://partipral-hk.blogspot.com/2011/08/0984hk.html
近日市況開始轉淡, 係時候為他日撈貨做準備, 想提早研究一堆初步覺得頗不錯既公司, 而永旺(0984.HK)就係其中之一間.
永旺即係吉之島, 港人非常熟識的百貨公司, 日常生活中亦頗容易有機會接觸到 - 但似乎目前不太受香港投資者注目? 對我自己來講, 百貨類上市公司諸如銀泰百貨(1833), 金鷹商貿(3308), 或永安(289)等, 一係估值奇貴, 一係就負債過高, 一係派息率不太穩定, 一係就新上市幾年...總之就唔係幾合個人口味. 相對上, 以初步條件計算其實永旺比其他上市同業更吸引我, 加上最新一期業績顯示內地業務扭虧之餘表現亦比往年大幅躍進, 就更加足以令自己加倍留意.

永旺營運情況可以分成兩個時段作比較, 先講早期.
2007年或之前, 永旺總營業額有6成以上都係來自本地. 永旺07年響香港共經營23間店鋪, 營業額30億賺2.96億, 平均每間店做1.34億生意賺1千3百萬; 響中國經營12間店舖, 營業額16.7億賺3千9百萬, 平均每間店做1.4億生意賺3百2十幾萬. 數字說明4年前大陸永旺生意已經比起本地已不遑多讓, 只係因為分店無咁多所以總營業額看似不及. 當然講到盈利能力就比本地差得遠, 可能因為內地百貨業競爭激烈, 而當時永旺仍未充份打入內地市場所致.
而2010年, 即最新一期業績顯示, 永旺10年響香港共經營32間店鋪, 營業額30億賺2.32億, 平均每間店做1億生意賺7百3十幾萬. 相較4年前, 本地永旺非單止毫無進步, 若然排除開新店因素, 實際上係大幅倒退, 雖然仲未有耐去到要蝕錢, 但明顯本地永旺已經不能再寄予任何期望, 但求唔死得已經好好. 至於大陸又點呢? 永旺10年響中國經營18間店舖, 營業額29.2億賺1億5千幾萬, 平均每間店做1.6億生意賺8百5十幾萬. 相較4年前, 10年本地永旺同中國永旺營業額竟已完全睇齊! 大陸永旺既表現其實可以用突飛猛進黎形容, 店舖增長只係50%, 但生意增長75%, 盈利暴升4倍! 數字足以證明永旺已經逐漸打入內地市場, 而且已站穩陣腳. 以前永旺可能係香港百貨公司, 但今日永旺明顯已轉變成半個中國百貨公司, 內需概念絕不比純中國百貨公司弱.
毛利率表現尚算平穩, 而另外影響百貨公司利潤既租金同員工成本永旺亦控制得頗好, 4年內兩者增幅皆與營業額增幅相若. 其實按正常推論, 三者表現皆正常既話營業額增長無理由不能體現於純利上, 翻查資料先發現原來永旺有一項 "其他費用" 數字都頗異常, 似乎係有部份盈利流到呢度之後就往往會不知所蹤, 導致最後純利數字咁多年黎一直都無增長. 年報無提及所謂其他費用實際上包括D咩, 但應該都唔係好野, 呢方面要打多少折扣.
以固定資產計永旺比4年前擴張47%, 但營業額反而追唔上, 算係呼應返損益表數字入面香港分部分店增長但平均店舖營業額反而下降既說法. 存貨數字一直正常, 應付賬款增幅亦與營業額相若, 基本上可確認永旺的確在增長中. 貨款一直都唔算多, 上年清多筆依家長短債加埋半億都無, 現金反而過廿億. 而派息政策亦算頗穩定, 過去4年派息率一直保持響45-50%之間, 單純以財政狀況黎講永旺可謂相當理想.
過去4年平均每年現金流5.5億, 共繳2.9億稅同損益表數字相若, 每年皆投放過億元翻新舊舖或開置新舖, 但以現金流來講完全係綽綽有餘. 董事酬金佔純利比例奇低, 難怪過去幾年永旺增長速度奇慢 - 做又36唔做又36之流.
估值方面, 純以10年業績計算, 每股賺$1.07, 派息$0.537, 現價$18.1計近17倍P/E, 息率不足3厘, 比同業有頗大折讓純粹因為永旺過去幾年開新店速度奇慢, 不能附加過高增長股溢價所致. 不過, 若然考慮到未來幾年內地人均消費力提高係不可改變既大趨勢, 隨住內地業務漸入佳境, 永旺其實係有權食到應呢個大勢.
公司最近公佈盈喜, 亦係由於 "中國境內消費者信心的改善導致本集團的經營業績持續改善", 雖然未知增長多少, 但單以10年表現計, 永旺內地方面的確有權繼續取得理想成績. 永旺本身交投甚疏落, 主因係街貨流通量奇低, 但若然以長線投資角度去考慮, 永旺仍然係唔錯既選擇.
0483.HK 包浩斯國際2011業績 PARTIPRAL 派得好
http://partipral-hk.blogspot.com/2011/08/0483hk-2010-2011.html
曾經寫過BAUHAUS, 詳見舊文0483.HK 包浩斯國際. 寫果時係未出全年業績的, 今次趁有時間借最新一份業績黎更新一下自己對BAUHAUS既睇法.

全 年營業額剛好突破10億, 同比增長27.5%, 平均店舖銷售(綠字)增長5%, 表現不俗. 港澳分部仍然係公司重點所在, 營業額6.5億同比增長22%, 分部收入佔總收入近65%; 大陸營業額1.7億同比增長39%, 增長頗強勁, 分部收入佔總收入提升至17%; 台灣營業額2.45億同比增長55%, 增長力度更強, 分部收入佔總收入亦提升至16%.
單睇營業額增長就算頗理想了, 毛利率繼續保持70%, 說明公司仍然非常著重品牌建立, 無意打任何減價戰. 租金開支佔營業額比例稍見回落, 乃6年來首次, 似乎一直最困擾BAUHAUS既成本問題終於開始稍見舒緩, 實屬好現象因為其他開支對BAUHAUS黎講問題不算太大.
純利增加近4成, 數字算漂亮. 不過較值得留意既係雖然公司講明致力開拓大陸市場, 但今期業績卻顯示大陸分部響營業額大增既同時溢利反而倒退18%, 主席報告書亦無交代為何倒退, 報喜不報憂乎? 成份業績我覺得關鍵會係響呢度.
現金流減弱, 原因係存貨大增. 分店同營業額都在增長中, 存貨週轉率5倍屬合理水平; 另外響九龍灣買左個倉庫, 導致固定資產大增而現金減少. 每股全年派17.7仙股息, 數字上比去年微增但派息率其實係下降左. 2010-2011年派息總額近6千4百萬, 4月份又用5千6百幾萬響荃灣買左另一個倉庫, 現金所剩無幾, 下年派息率分分鐘會再降.
之前其實睇得BAUHAUS幾淡, 但最後交出來既業績又唔算太差, 算係超出個人預期. 現價$3.32往績市盈率10倍; 息率5.33%, 雖然唔算貴但我依然對BAUHAUS既增長力有多少保留. 或許佔收入來源比重最高既本地市場來年可以再有些微突破, 但始終未來發展大方向一定係要打入內地市場. 就目前所見, 大陸BAUHAUS盈利能力比想像中弱得多, 靠不斷開店或者可能繼續保持收入增加, 但最終回報卻未必成正比.
重複我當日所講過既觀點, BAUHAUS市場定位唔同GIORDANO果類, 可以三九唔識七都入去買PACK底橫, BAUHAUS係真係純粹賣牌子. 而所謂既品牌其實只係一種看他樓起快, 看他樓塌更快既東西, 藍籌股思捷正正係一個好例子. 要押注BAUHAUS變成下一隻I.T, 目前表面證供似乎仍然未算太足夠.
業績簡評 - 永旺 (0984.HK) PARTIPRAL 派得好
http://partipral-hk.blogspot.com/2011/08/0984hk_24.html
永旺剛公佈今年度上半年業績, 營業額32.4億比上年度同期增加大約6%, 但明顯睇到有好大分別既係收入來源分佈. 舊年香港永旺生意16.8億佔整體收入約55%, 大陸永旺生意13.8億則佔45%; 而今年, 來自大陸永旺既營業額已經達到17.6億, 佔整體收入跳升至54%, 內地業務亦係歷來首次超越香港.
今期業績顯示本地業務不論收入抑或利潤都係繼續倒退中, 而且因為市場飽和未來亦不見得有太大改善空間, 基本上已再次印證此分部不能再寄予希望. 未來永旺既發展重點仍然會係大陸 - 分部營業額同比增長近6成, 就算同去年下半年比較, 營業額&利潤亦增長20%以上, 表現算相當出色. 正如初次分析時所講, 依家既永旺已經係半隻甚至以上既內地百貨公司, 而今期業績正正係業務轉型一大註腳.
展望未來, 管理層亦表現得相當樂觀:
"受到強勁經濟增長及增加個人所得稅免 稅額帶動,中國本地消費預期將會繼續強勁,這趨勢令管理層對華南的零售市場前景感到樂觀。有見廣州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大幅上升,加上 AEON 及JUSCO 品牌在當地聲譽日隆並廣受歡迎,本集團於未來 18 個月內將在廣州開設六家新店,藉此加強據點及把握不斷湧現的龐大商機。為加快擴展華南地區的零售網絡,本集團現正積極洽談其他開店計劃,並會在適當時候再 作公布。"
建立好品牌先再加快開店速度, 雖然會導致增長力放慢, 但相對上亦算係穩中有進.
上半年業績稅後賺2.2億但其實當中有8千幾萬水份. 除稅前賺3.1億扣除物業公平值上升實賺2.2億, 以稅25%計, 半年純利應該大約為1.66億, 即每股約賺$0.64. 派中期息$0.255, 出手稍低因為以往都係保持50%派息率. 估值方面, 全年賺$1.28, 派息$0.64 - 現價$18.1市盈率14倍, 息率3.5%, 若以內地百貨業平均估值作比較肯定算係幾平.
近日市況欠穩, 業績差既公司固然要洗倉, 但業績好既亦唔代表唔駛跌. 個人黎講係好滿意永旺呢半年表現, 但由於早前已發盈喜, 或許佳績早在市場預期之內, 若然明日可以大跌, 自己甚有興趣增持.
業績簡評 - 聯亞集團 (0458.HK) PARTIPRAL 派得好
http://partipral-hk.blogspot.com/2011/08/0458hk.html
聯亞剛公佈半年業績, 營業額同比只微升11%但毛利卻大升27%, 主因係去年同期製衣分部佔整體收入比重較高, 轉型後以零售作主力, 令今期毛利率大幅提升. 銷售開支, 行政開支加埋都係3億, 而去年同期係2.85億, 對比毛利增長來講兩者上升幅度相對上溫和得多, 證明聯亞控制成本能力仍然相當強.
純利率大升, 因為零售業務比以往更吃重. 環比表面有所不及, 但要留意2010年下半年純利包括兩千幾萬賣廠收入, 若將兩時期之特殊收益撇除, 10年下半年純利率約為6.5%, 而今期就係6.2%, 雖然微跌但仍算表現不錯.
雖然聯亞製衣分部一般下半年生意較多, 但今期此分部收入同比只微增仍令人有多少失望. 由於主力市場響英美, 似乎下半年不應過份寄望; 零售業務乃亮點所在, 收入, 盈利同比皆增加近5成, 由於JACK WOLFSKIN主打冬天衫, 所以就算環比有倒退都不應過份擔心. 中港澳銷售點半年再增115個, 對比上3個半年平均每期增70個黎講, 開店速度明顯再加快. 目前設有527個零售點, 而將來亦會繼續擴大零售網絡, 前景似乎仍值得期待.
應收賬, 存貨皆上升, 上半年現金流應該頗為緊拙, 所以短債增加方便週轉. 聯亞經營一向會運用適度槓桿, 個人認為沒太大問題.
估值方面, 半年核心盈利9千萬即每股賺$0.33, 半年派息率維持40%每股派$0.15. 現價$4.80預測P/E 7.3倍, 而一般來講下半年派息不會少於上半年, 息率應在6.3%之上, 估值仍然不貴.
個人來講呢份業績絕對收貨有餘, 本身亂估零售分部半年賺3千2百萬, 最後賺近3千8百萬, 而盈利增長同時亦繼續維持穩定派息率, 之所以點解我選股時對本地薑較為情有獨鍾.
由於今期業績公佈前早有盈喜打底, 市場可能早已預期聯亞有進步表現, 所以反應上可能會稍稍平淡. 而個人則認為聯亞仍然係一家頗有前途既公司, 不論明日升跌, 當然會繼續牢揸不放.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