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汉庭连锁酒店创始人季琦:中国经济的两难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819/144340.html

第一次看到政府提经济“两难”是在今年两会的政府报告中。6月份,总理再提这个词,终于引起媒体热议,我也按捺不住,在这里凑两句。

   “两难”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在处理保增长、调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具体表现在:保增长与调结构;稳定通胀预期与物价上涨压力; 控房价与保支柱;加息与鼓励投资;提高居民收入与增加国家、企业收入;人民币升值与稳定出口等六大方面存在政策抉择上的“两难”。

  其实这些“两难”在我看来并不是很难,比如说:保增长还是调结构?必然是调结构。因为只有结构的调整,才有下一个30年的稳定增长。保增长是“近忧”,调结构是“远虑”。

  控房价还是保支柱?必然是控房价。因为房价是民生,是稳定,是政治。控房价在技术和决策层面都不是问题。实际上,房价管控的难度在于地方政府、银行等利益集团的不情愿、不配合。

  提高居民收入还是增加企业、国家收入?当然是优先提高居民收入,适当提高企业收入,而国家收入不是太少,而是已经太多,决不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再提高!

   稳定通胀预期还是控制物价上涨?当然是稳定通胀预期。通胀是伴随经济高速增长而存在的现象,实际上最大的得益者是国家,吃亏的是现金持有者,包括广大银 行储户。持续的通胀政策,除了推高各类资产的价格,股市也长期高温不退,还进一步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物价的上涨是由通胀政策引起的。是果,不是因。

  加息还是鼓励投资?当然是鼓励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这样中国的经济才能保持活力,才能高效、持续地增长,才能有效地调结构。

  人民币升值还是稳定出口?当然是要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升值人民币是必然,淘汰部分出口产能也是必需的。否则如何调结构?

  我们始终强调要“软着落”,我就始终想不通为什么?谁都想“软着陆”,但是世上有免费的午餐吗?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吗?打麻将还特别忌讳胡到“字碰”或者摸到八个花呢!在某些领域、某些部位的“硬着陆”,实际上是对整体的保护,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

   其实这样的“两难”是所有决策者都会面临的问题,事物总是有两个方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就跟力学上作 用力和反作用力一样,这是宇宙的基本规则之一。为什么政府和总理要拿出来跟大家说呢?我想:一是政府决策透明化、公开化的表现,体现这一届政府亲民、爱民 的一贯风格;同时也是各个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外在表现,政府作为“老娘舅”看来也是左右为难。

  建国六十多年来,从一开始的强人(毛泽 东、邓小平等)治国,到这几届的精英(江泽民、胡锦涛都毕业名校)治国,领导人依赖于个人魅力的成分在减少,决策方式也更倾向于集体决策。如果说朱镕基时 代还带有浓重的个人风格,到了温家宝这一届政府更多的是平衡和调和。这对于经历了长时间高速发展后的中国局势也是比较合适的。

  高速发展 的结果,必然是将许多原先不显著的矛盾变得显著,原先不起眼的差距变得明显,原先的微小不平衡容易形成动荡。各种矛盾和力量的碰撞和博弈是在所难免的。而 中国各阶层发表自己声音的渠道并不均衡,往往总是强势力量发出的声音越是响亮(想起了中学英语课本里学过的“金喇叭”),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沟通,再进 入下一阶段的发展,对于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相当有必要。

  从这种经济领域的“两难”问题里,也可以进一步看出,各个利益集团在决策机制里都应该有自己的代理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否则只会使矛盾激化,“两难”越来越多,甚至(困)“难”变成(灾)“难”。

      (文章转自作者博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91

季琦:做自己擅長的事,賺自己能賺的錢

http://news.imeigu.com/a/1336789814038.html

【EDP名師之季琦專欄】所 謂的美國夢(American Dream),是一種理想:只要在美國經過自己努力不懈的奮鬥,便能獲得更好的生活,亦即人們必須透過自己的勤奮工作、勇氣、創意和決心獲得成功,而不是 依賴於特定的社會階層和其他人的幫助。通常這代表了人們在財富上的成功或是企業家的精神。

處於高速發展期的中國,也具備了做「中國夢」的機會,尤其是當下的中國,特別適合創業、投資、造富。

一是因為許多產業,尤其是服務業,長期被禁錮在體制內和政策內,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而且跟不上市場的需求,也就是說我們開天闢地,產業整合和發展的潛力巨大。

二是經濟的長期高速發展,帶動了強勁的需求,需求推動著市場,推動著企業。製造行業是供過於求,但在服務行業卻是需求遠遠得不到滿足。

三是政府的鼓勵和推動。中央政府實行重商主義政策,地方政府在招商上更是不遺餘力,在稅收、土地、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

四是資本市場推波助瀾。一個個VC、PE、IPO的財富故事,是小平同志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生動樣板,鼓噪得大家心裡癢癢的。

五是龐大的人口基數,造就了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而最大的消費市場,將會孕育出全球最大規模的企業。

中 國移動、工商銀行、騰訊、淘寶等已經是全球同行內最大規模的企業,這樣的情形將會在許多服務領域出現:電子商務、遊戲、旅行預訂、服裝、餐飲……當然也包 括酒店行業。我粗略地計算過,未來中國酒店業龍頭企業的規模應該可以達到上萬家,其中賓館以經濟型酒店為主,這樣的規模,在未來也將會是全球第一。

至 於中國服務企業如何走向國外,未必是自己到國外去開店、去發展,而是通過併購的方式進行。中國的高成長,一定會在資本市場上通過高PE體現出來,加上世界 級的企業規模、人民幣的不斷升值,中國企業未來併購歐美發達國家的企業,就會變得越來越輕鬆,實現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成功的案例也會越來越多。

從1999年到2010年,差不多十年的時間裡,我創立和參與創立了三個企業,都是擔任首任CEO、組建核心團隊、確立主要商業模型,都在納斯達克上市,目前市值也都超過10億美元。這樣的事情不多見,應該說做到了一個世界第一。

很多人問我:到底有什麼奧秘,能夠讓我這麼幸運、這麼順利?仔細想想,確實不是因為我特別聰明、特別能幹,更不是什麼天才。

首 先還是要歸功於國家、歸功於黨和政府。這是真話,不是套話、空話。沒有小平同志的改革開放,哪會有今天的市場經濟,又哪會有我們這些企業的繁榮昌盛;甚至 沒有毛澤東鼓勵生孩子,中國的人口未必超過印度,也不會有這麼一個全球最大的豐沃市場。國家的穩定、政府的開明,是我們這些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皮 之不存,毛將焉附?未來我們這些企業的命運,依然維繫在國家、黨和政府之間。

其次,VC、PE、資本市場的支持是我們這些創業企業能夠快 速、超常規發展的助推劑。雖然他們也是抱著賺錢(有時候是想賺大錢)的想法來的,但是客觀上幫助了我們這些創業者,在我們沒錢的時候,給我們錢;在我們擔 心風險的時候,和我們分擔風險;在企業還沒有盈利的時候,提供資金讓我們實現跨越式發展;在企業具備一定條件以後,在市場上放大我們的資產,讓許多人實現 財富夢想。可以說,沒有這些投資者,我在10年間做成三家企業是不可能的。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團隊。不管是有意無意,這三個企業的創業團隊和經營團隊都是一流的。我屬於典型的企業家類型,但不是一個全能型的人,更不是一個完人,缺點和優點一樣突出。如果沒有這些夥伴們的互補和接力,不會有今天大家看到的三家優秀企業。沒有他們,我自己做不了。

還 有就是專一。在幾次危急中,為什麼我們總能逢凶化吉?我想主要是我們不投機,不是哪兒賺錢往哪兒跑,更不搞多元化,專注於自己的領域和細分市場。利用潮 流,而不為之所左右,注重於商業的本質。在漢庭剛剛開始的時候,有一家房地產公司改制缺資金,只要五千萬就能拿到50%的股份,幾年後大概可以賺到幾個 億。我們當時看清楚了這個機會,但是還是拒絕了朋友的邀請,專注於自己的酒店事業。做自己擅長的事,賺自己能賺的錢。

如果一定要總結出幾點我個人的特點出來,大概勉強可以歸納出以下這些: 比如敢於冒險、勇於犧牲、富含激情、良好的商業直覺、開闊的心胸、執著和堅持、不斷學習和反省等等。這其中,學習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從我的競爭對手、創業夥伴以及挫折和失敗中,我獲益最多。

一般人以為,我十年創辦了三家十億美金級的上市企業,收穫最多的應該是金錢和名聲。我不會矯情地說:我視金錢和虛名如糞土。金錢確實讓我們實現了財富上的自由,從此不必為了生計而奔波,讓我們可以更加自由地去選擇。但我最大的收穫卻不在於此。

做攜程,實現了原先的財富夢想,沒有了生活的壓力,心態變得從容和淡定。

做如家,經歷了太多的事情,但這些鍛鍊了我,讓我心胸更加開闊,學會了寬容和容忍。

做漢庭,讓我看清了自己這一輩子的使命,知道我這輩子要什麼。但在前面兩個企業沒有這種境界。當時充斥自己內心的是慾望:金錢的慾望,名氣的慾望,個人成就的慾望。所謂「去人欲,存天理」講得很有道理。你內心的慾望平靜下來,能夠更加明了和清晰生命的本質和意義。

有 一次和雅高的創始人(他和他的夥伴創立了當今世界上市值最高的酒店集團,也是我敬仰的前輩和老師)之一,在北京後海邊《非誠勿擾》那家咖啡館前談論人生。 我問他:你一生如此輝煌,有什麼遺憾的地方嗎?他回答說:一是覺得在從政上花的時間太多(他曾經是法國參議員,還擔任過楓丹白露市長),二是事業上很成 功,但在家庭上有些遺憾。

當時我想:假如我也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坐在北海邊,有位後生問我同樣的問題,如果我也這麼回答,我這一生挺悲哀的,我覺得我不該這麼過。既然前輩能告訴我他這一路上的遺憾,我是不是能夠做得更好一些呢?

現在我的人生目標非常清晰,第一,要和夥伴們一起,把漢庭做成全球最大也是最好的酒店集團,也就是要實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快樂地成就偉大的事業」的理想。

第 二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過我自己想過的生活,不以物喜,不為名累。真正過好自己的一生更重要,我要珍惜上天給我的生命,我要把這一生過得非常有意思。當我 七十多歲坐在海邊有年輕後生問我的時候,我會跟他平淡、從容地說我這一生過得非常有意思,過了我想過的一生。這是通過三個創業企業,尤其是漢庭,讓我學到 和悟到的道理。

隨著年齡的增加、事業的發展,自己的心態、人生觀、價值觀也隨之改變,而且是往好的方向發展,變得從容、淡泊、寬容和利他。也許跟年輕的時候相比,少了些衝勁,但多了些成熟和睿智。

這才是我十年創業最有收穫、最有價值的地方,隨著我們的成長,我們在向善,而且變得單純和簡單。

作者為漢庭酒店集團創始人、執行董事長兼CE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14

「連續創業客」季琦的十年心得:創業要順水推舟!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7866.html

創業要順水要推舟

記得毛澤東說過,干革命就要推翻清朝或者國民黨的統治,毛澤東是豪情萬丈,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英雄和主旋律,毛的時代就是干革命。我覺得這個時代跟毛澤東不一樣,就是要創業。創業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覺得,創業應該是順水推舟,這是這幾年我自己創業的一點小心得。所謂順水推舟,就是順大勢,不要指望一個小公司去掀起波浪,這不太可能。你可以用木頭,順著這個水流、水勢走,這就是最好的創業渠道。

五個字:衣、食、住、行、娛

具體到中國,我們怎麼來順水推舟呢?我概括了五個字:衣、食、住、行、娛。這是現在中國人創業要把握的五大行業。中國創新的能力、基礎、研究比不上其他各國家,想做成一個蘋果公司很難,雷軍做小米勇氣可嘉,但是道路一定是曲折的。我覺得要是跟蘋果比,還是蠻難的,雷軍做一個小的「蘋果」是有希望的。有報導說他要跟蘋果PK,當時我一看報就覺得歪曲了他的意思,因為我覺得中國不存在這樣土壤,包括基礎的工藝和科研。

中國的優勢是什麼?中國的水是怎麼流的?中國的優勢是人多,而且是中產階級最多。美國的中產階級大概有1—2億,如果算上三四線城市的,中國應該有4—5億的中產階級,當然這個定義非常模糊。跟印度比也是一樣,印度的階層分化非常厲害,新德里有些地方像非洲,而豪華地帶則可以跟紐約相比。而中國,從上海到北京,到三四線城市都很像,很多城市都有好學校、好馬路,中國都是一樣的。中國這麼多中產階級,我剛才講的順水推舟最好的一個方向就是衣食住行。

我做的是住宿。這個季節到上海來是最好的,江南的四月份是最美的,所以我們最近的銷售率也是最好的。吃呢,海底撈,現在已經火得不行了。行也是一樣的,東航去年12年盈利十幾億,它其實曾經好幾年虧本,現在好不容易盈利,不一定是因為它管理得好,有可能是市場好,只有市場好到一定的程度後它才能盈利。

娛樂更不用說了,中國包括電影業、電視劇在內的娛樂行業都在崛起。所以我覺得如果在中國創業,是非常好的。從基本的吃、住、行出發到進一步的消費者升級,如果從這一塊來創業的話,不僅能夠覆蓋他最基礎的消費,而且還能夠跟他消費升級起步。

漢庭比較有名,把名字改成「華住」大家可能不太理解。因為我十年前就開始做經濟型酒店,當時做的是如家,那時候到上海能住100多塊錢的酒店,乾淨、便宜、交通方便就不錯了。今天不是這樣,很多人很挑剔,覺得房間太小、太髒,服務員太醜,他希望自己不但要住,還要住得比原來好,但是花錢還不能太多。所以我們推出了叫「全季」的品牌,在徐匯區、淮海路、永定路的比較高檔住宅區,不貴,大概是300塊左右。一推出來之後,我們酒店有一個滑坡期,跟我當時做如家是一模一樣的。到了第三個月,200多間客房全部爆滿,平均房價達到300多,這個我是沒有想到的。另外我們還做了一個叫「禧玥」的品牌,四五星級的。所以說中國的消費升級還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

最後,大家創業的話,一定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要貼近民生,衣食住行娛;第二要考慮到消費升級。我覺得跟過去五年前、十年前一樣,現在創業還有非常好的機會,這個時代你不創業會後悔的。年輕人還是要創業,什麼時候幹什麼事,中國像美國,他們都是搞高科技的。年輕人如果創業的話,中國是一個最好的地方,如果要創業,我希望你們順水推舟,不要逆水行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452

季琦:我要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不以物喜,不為名累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1104/159604.shtml

季琦:我要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不以物喜,不為名累
投資人說 投資人說

季琦:我要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不以物喜,不為名累

在創業的初期,你要中心化,甚至獨裁化。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投資人說(ID:touzirenshuo)授權i黑馬轉載

這一期,投投要和你分享季琦先生創業十余年來的感悟。他的人生堪稱一部勵誌傳奇。10年時間創建了3個登錄納斯達克股票交易市場的企業(攜程、如家和漢庭),其三家公司的市值均超過了10億美元。而他最後一個創立的公司——漢庭連鎖酒店於2010年上市時,他僅有44歲。

本文看起來稍長,但都是季琦先生一些創業的實感,其中不乏他的很多創業哲學、團隊管理的心法。如果你希望能在經營格局、戰略眼光上取得持續進步,這篇文章應該能幫你看清不少創業的底層規律,從而讓你站在更高維度上去思考創業,規劃公司未來的發展。

1.對三家上市公司的總結

從1999年到2010年,差不多十年的時間里,我創立和參與創立了三家企業(攜程、如家、漢庭),最後這三家企業都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了,市值也都超過了10億美元。

綜合起來看,這三家企業有許多共同點。

第一個特點、實際商業模型和最初融資的不完全一樣。攜程從網上旅行社到訂房中心,如家從酒店聯盟到經濟型直營,漢庭從中檔有限服務到經濟型酒店。

這過程中關鍵的是創業團隊要有變通的能力,不斷摸索和創新。如果守在當初不現實的理想模型里,這些初創企業可能都會夭折在搖籃里。當理想的模型在實踐中經受檢驗的時候,我們要能夠敏銳地找到一條現實可行的道路出來,然後不斷堅持,擴大戰果,才能成就大業。

第二個特點、基本上這三家企業都在三年左右就已經成型了。攜程1999-2002,如家從2003-2005,漢庭從2007到2010。

就像生長發育一樣,三年之中,這個企業的商業模型、團隊、框架、性格、特質、文化等基礎都長好了,後面就是進一步的生長。中國創業企業,三年是一個坎兒,三年內能夠達到一定程度,將來的希望就比較大。這是因為中國的創業企業成長速度比較快,仿效、跟進者眾多,沒有能夠在三年左右的時間脫穎而出,就容易混雜在一群同質的企業里,平庸下去。

第三個特點、都經歷過一次重大的考驗。攜程經歷過互聯網泡沫,如家經歷過非典時期,漢庭碰上了金融危機,而我也同意危機往往是企業的催化劑:

一是因為碰到危機,內部為了應對危機,企業需要將自己最優秀的部分調動出來,將自己的潛力逼到最大。危機反而成為了我們成長的動力。就像高爾基的《海燕》里所說: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二是危機同時也消滅或削弱了許多同行和競爭者,使得危機過後一些具備優秀基因的企業更加容易生長。危機是對投機與否的檢驗,認真執著的企業才能經歷風雨而更加強大,而不是被泡沫淹沒,或者被暴風雨摧毀。

第四個特點、都是企業家精神和專業管理者的完美結合。攜程由我開局,建章(梁建章)奠定紮實基礎,範敏發揚光大,南鵬(沈南鵬)在融資、法律等方面也是絕對專業和優秀;如家是我奠定基礎,孫堅順利接棒;漢庭也是我開局,張拓、張敏加入和我一起奠定基礎。

光是我這種企業家精神極強的創業者,如果沒有系統的管理經驗和知識,要造就一個大企業很困難,風險也很大。而專業管理者在初創期優勢不強,甚至會礙事。不管是有意無意,但我們這三個企業都將這兩者結合得很好。

在中國,企業家(Entrepreneur)和經理人(Professional)都是寶貴的稀缺資源,應該相互尊重,平等相處。不要「有錢人」看不起「讀書人」,也不要「海龜」看不起「土鱉」,其實這兩種人誰也代替不了誰,誰不遵循這個規律,就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在當前的商業生態環境下,一個理想的企業家應該貫通中西:不僅要熟悉本土的商業邏輯和環境,還要深諳東方歷史文化和傳統;不僅要懂得西方做生意的語言和規則,還要學會運用現代企業的高效管理手段和工具。

第五個特點、都是傳統行業再造。攜程是傳統旅行代理升級為現代旅行服務公司;如家和漢庭都是傳統酒店業升級成現代酒店連鎖。也都是我經常鼓吹的「中國服務」的代表案例。

在借鑒歐美發達國家商業模式的情況下,結合中國具體情況,進行改造式創新和應用,變得很有成效。因為人類的物質、精神需求和享受,總是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歐美的服務業已經先於我們發展,已經經過了客戶的需求選擇。

中國的服務業也大體會遵循他們的發展軌跡,因此,在服務行業,繼承歐美的成熟商業模型特別有價值;研究他們成長的軌跡和成敗的原因,對於我們這些後來者也非常有益。

2.管理團隊的心得

這些年我有一個發現,企業的創始團隊都是人才,一個企業做大了以後,能幹的人都是最早加入公司的人。從我創辦的三個企業都驗證了這一點,我們企業的這些幹部都是最早就跟著一起打拼出來的。

相信有很多創業者,在早期都為組建團隊而發愁過,我過往對此的經驗就可以總結成「三個shu」,怎麽理解呢?

第一個shu:熟人,你一定要找自己身邊的人,熟人、朋友、同學、親戚,我覺得這是一種找人的方法,而且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第二個shu:俗人,也就是平常人,但你一定要找有饑餓感的平常人。

第三個shu:淑人,也就是品德好的人。才能不好還可以給他換崗位,但是品德不好替換的成本就很高了。在初始團隊里面,成員的品德或者人品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你不要找這兩類人:

1)、千萬不要找外企里面的高管,他們都是雅人

2)、不要找創業成功的人,一般這類的人都會覺得自己很牛了。有過曾經滄海的人,對個團隊不好,他個人保持的成本高,改變的成本也高

如果你找不到一流的人才,只能找平常人。那你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聚焦,做的事情聚焦,關註的點聚焦,決策也要聚焦

在創業的初期,你要中心化,甚至獨裁化。要所有的權利,所有的思想都要聚焦在一個人身上,最好是一個人,不要兩個人。因為創業的時候,資源是非常寶貴的,尤其是時間,如果你的對手比你快,搶先融資了,那你將會很被動。

我過去有一個方法叫三三制,經過我們親自驗證,它的確能提高我們內部的組織管理效率,節省很多的成本。這個方法最初是林彪的一個戰法,以三個人為主,一個擅長進攻,一個擅長防守,一個擅長掩護,以三個人作為一個小組,因為打仗的時候沒有互聯網,也沒有對講機,只能自己獨立生存。如果三個人死了一個人,把其他打散的小組再形成一個新的小組,這個林彪運用得非常好。

我受了林彪的啟發,在企業上也用了三三制。一開始我將三個酒店合成一個酒店,三個酒店的銷售一起做,後來我們就逐漸形成了以3作為基本單位來管理業務。

這帶來了一個好處,首先是人力上省出了一筆錢,然後公司又可以拿著這筆錢雇傭更好的員工,比如原來三個店長,經過這樣一調整,就縮成了一個店長。我們三三制這個帳算下來不得了,當時2千個店省出很多的人力成本,這樣一個小的組織機構變革,就有這麽大的效果。

3.創業思維

在我創業的過程中,有兩個觀點對我影響非常深:

第一個觀點:叢林法則

很多人以為「叢林法則」僅僅是你死我活,弱肉強食,但他們忽視了「叢林法則」的另一面——共生法則,這指的就是大樹會和苔蘚、小草、灌木叢、鮮花一起生長。沒有這些,大樹的營養就沒法來;這些東西沒有大樹的庇護,也沒法存活。

一顆參天大樹,在成長的過程中,跟同類爭奪陽光、雨露,失敗者只能萎縮、折斷、腐朽。最後,在大樹的周圍形成一個多姿多彩、繁榮和諧的共生世界。一個社會你往廣了看,那就是一個多彩的共生叢林。要做一個偉大的企業,就必須會和社會各態共生,自私自利、唯我獨尊是不行的

怎樣去說服、打動資源主,我覺得就是共生共贏。每一個交往、交易、相處,都是共生原則的試驗場。夫妻、父子、戀人、公司企業之間,都是共生關系。學會共生,這個世界才會和諧。用這樣的角度來看合作,就會心平氣和許多。

第二個觀點:順水推舟

創業應該是順水推舟,而所謂的順水推舟,就是順大勢,不要指望一個小公司去掀起波浪,這不太可能。你可以用木頭,順著這個水流、水勢走,這就是最好的創業渠道。

具體到中國,現在中國人創業要把握的五大行業就是五個字:衣、食、住、行、娛。中國的優勢是人多,而且是中產階級最多。同時,中央政府實行重商主義的政策,地方政府在招商上更是不遺余力,在稅收、土地、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

而今中國移動、工商銀行、騰訊、淘寶等已經是全球同行內最大規模的企業,這樣的情形將會在許多服務領域出現:電子商務、遊戲、旅行預訂、服裝、餐飲……從基本的吃、住、行出發到進一步的消費升級,如果從這一塊來創業的話,能夠覆蓋最基礎的消費,贏得市場空間。

所以,我建議你在選擇創業方向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兩點:

1)、要選貼近民生,衣食住行娛

2)、要考慮到消費升級

我覺得現在跟過去五年前、十年前一樣,還有很多非常好的機會,這個時代你不創業會後悔的,如果要創業,我建議你能做順水推舟的事情,而不要做逆水行舟的事情!

4.創業最大的收獲

一般人以為,我創辦了三家十億美金級的上市企業,收獲最多的應該是金錢和名聲。我不會矯情地說:我視金錢和虛名如糞土。金錢確實讓我們實現了財富上的自由,從此不必為了生計而奔波,讓我們可以更加自由地去選擇。

但我又想起了自己年輕的時候,大家坐在一起討論的不是賺錢,是討論尼采,非常有人文精神、有情懷。那個時候我們缺錢,但心里不想錢,那時候的書都很便宜,而現在這個時代缺精神、缺人文,所以大家要去賣精神和人文

但是,真正的精神和情懷比任何時候都重要。創業者要多看人文的東西,多看哲學、歷史、詩歌、文學等等,把你的人文視野打開,你一定要有自己的精神歸屬,你要思考,要想人類終極的命運,你要理解物理學的定義,你開心的時候可以用詩歌來表達,而不是靠卡拉OK去抒發

對於我而言,創業帶給我最大的收獲絕不止是財富自由。

做攜程,我實現了原先的財富夢想,沒有了生活的壓力,心態變得從容和淡定。

做如家,經歷了太多的事情,但這些鍛煉了我,讓我心胸更加開闊,學會了寬容和容忍。

做漢庭,讓我看清了自己這一輩子的使命,知道我這輩子要什麽。但在前面兩個企業沒有這種境界。當時充斥自己內心的是欲望:金錢的欲望,名氣的欲望,個人成就的欲望。所謂「去人欲,存天理」講得很有道理。你內心的欲望平靜下來,能夠更加明了和清晰生命的本質和意義。

有一次和雅高的創始人(他和他的夥伴創立了當今世界上市值最高的酒店集團,也是我敬仰的前輩和老師)之一,在北京後海邊《非誠勿擾》那家咖啡館前談論人生。我問他:你一生如此輝煌,有什麽遺憾的地方嗎?他回答說:一是覺得在從政上花的時間太多(他曾經是法國參議員,還擔任過楓丹白露市長),二是事業上很成功,但在家庭上有些遺憾。

當時我想:假如我也是一個70多歲的老頭,坐在北海邊,有位後生問我同樣的問題,如果我也這麽回答,我這一生挺悲哀的。我覺得我不該這麽過。既然前輩能告訴我他這一路上的遺憾,我是不是能夠做得更好一些呢?

現在我的人生目標非常清晰:

第一、要和夥伴們一起,把漢庭做成全球最大也是最好的酒店集團。也就是要實現「一群誌同道合的朋友,快樂地成就偉大的事業」的理想。

第二、我就是要過我自己想過的生活,不以物喜,不為名累。真正過好自己的一生更重要,我要珍惜上天給我的生命,我要把這一生過得非常有意思。當我70多歲坐在海邊有年輕後生問我的時候,我會跟他平淡從容地說我這一生過得非常有意思,過了我想過的一生。這是通過三個創業企業,尤其是漢庭,讓我學到和悟到的道理。

隨著年齡的增加、事業的發展,自己的心態、人生觀、價值觀也隨之在改變,而且是往好的方向在發展。變得從容、淡泊、寬容和利他。也許跟年輕的時候相比,少了些沖動,但多了些成熟和睿智。

這才是我創業,最有收獲、最有價值的地方——隨著我們的成長,我們在向善,而且變得單純和簡單

創業 管理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107

吳炯:我為什麽成功投資了馬雲和季琦,卻錯過了程維?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23/160495.shtml

吳炯:我為什麽成功投資了馬雲和季琦,卻錯過了程維?
吳炯 吳炯

吳炯:我為什麽成功投資了馬雲和季琦,卻錯過了程維?

我們寧可錯投一個糟糕的公司,也不能錯過一個偉大的公司。

本文由投資人說(微信ID: touzirenshuo)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吳炯。

4949b791bade214f93f4991b8ac08209

題圖:風和投資董事長 吳炯先生

1、投資阿里巴巴

從美國密歇根大學畢業後,我進入甲骨文工作,成為了一名軟件工程師。1996年,雅虎做搜索引擎需要一個有這方面經驗的人,我便被獵頭挖去擔任雅虎搜索引擎的首席設計師。

1997年年底,雅虎為了開通中文服務需要在北京舉辦新聞發布會,於是我便跟楊致遠一起來中國做宣傳,馬雲當時在北京對外經貿部工作,他作為政府官員之一接待了我們。

馬雲很能聊,跟我們一見面就聊了很多,後來我們就一直保持著聯系。由於工作關系,馬雲經常出差在美國舊金山轉機,所以基本上我們每幾個月就會見一次面,於是便常約著吃吃飯喝喝茶,可以說在他創業之前我們就是不錯的朋友了。

1998年左右,馬雲第一次跟我說阿里巴巴的創業計劃,當時他給我看了做進出口貿易的網站。他問我有沒有去過香港?我說當然去過。他說,你看香港這個彈丸之地,蓋了如此多的高樓,還是全球勞斯萊斯汽車密度最高的區域,你有沒有想過,香港人為什麽這麽有錢?

馬雲接著說:“香港是中國的國際窗口,所有的中國貨物都要先運到香港然後再運到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所以香港人就是雁過拔毛,每過一噸貨就賺一份錢,這就是他們如此有錢的原因。那我們也做一個國際貿易網站,以後中國的國際貿易不從香港走,而是從我們阿里巴巴網上走,這樣我們也可以雁過拔毛了。雖然現在我們力量很薄弱,但我們有全新的互聯網理念,我們就像阿里巴巴里的四十大盜一樣開一條破船去香港,然後趁這些香港的老板和代理商還在雲里霧里的時候,把香港一舉拿下。”那時,內地和香港的差距還非常大。

當年在雅虎時,我就意識到互聯網可能是50年一遇的技術革命,雅虎、eBay這些公司也只是利用互聯網做了些皮毛業務,這其中還有非常多的機會可以挖掘。所以我也非常認同馬雲談到的互聯網在國際貿易進出口領域有非常大的用武之地的說法。

不過,我還是被他的這番話逗樂了。因為我覺得這個目標太大,香港這麽多的財富,你能夠把香港搬到網上嗎?而且網上貿易這一趨勢究竟多長時間才能真正實現?也許30年,也許40年,我真的沒馬雲那麽樂觀,但是我被他說這話時的氣魄震撼到了。

當時他想讓我加入阿里,他說:“我需要一個技術上把關的人,我只是學英文的,對技術一點都不懂,如果你能夠跟我一起創業我就更有信心了。” 

他說自己對技術一點都不懂其實是謙虛了。雖然他不懂怎樣寫編碼、怎樣設計顏色等具體操作,但他對技術的感覺非常好,比如某些技術能不能做,難度有多大,他的頭腦非常清晰。這些都是他通過跟很多專家交流學習的結果,日積月累就對技術問題形成了非常好的感覺,所以一般人忽悠不了他。

但是,我當時並沒有馬上加入,主要是因為一方面我還沒有下定決心辭掉美國雅虎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包括一些家庭因素,所以最初我只是以類似顧問的身份給他出謀劃策。

一年多以後阿里巴巴發展勢頭非常好,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應該去嘗試一下。另外當時我也覺得,養家糊口並不難,達到小康水平也不難,最重要的是你要做一番能夠改變世界的事業,所以最終這件事情能否成功沒關系,人生最重要的是要留下一些能夠讓子孫後代傳誦的事,於是我便於2000年離開雅虎加入阿里任CTO

我剛加入阿里巴巴的時候,公司正處於初創階段,事情很多很亂,工作量也很大。有一次,我在杭州連續工作十多天後需要飛回美國見家人,他在送我去機場的路上跟我說謝謝。我說自己已經加入公司了就算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要說兩家話。他說:“我不是作為老板,而是作為一個朋友謝謝你,因為你在美國生活得很舒適,其實本不需要這麽辛苦來幫我這個朋友。”老實說,他的這番話讓我非常感動。

加入阿里巴巴的時候,我個人也投資了幾十萬美元,我之所以投資就是因為自己跟馬雲不謀而合,同時他也比較希望我加入以後能投一些錢進來。

我覺得,憑馬雲的能力不管做什麽事情都能做出些名堂出來。他是一個非常感性、非常有魅力的企業家,他能夠用個人魅力將一批非常優秀且有戰鬥力的人聚攏起來,這是他的核心能力

2、投資漢庭

我跟季琦是同一宿舍的大學同學,在他創辦的如家成功上市後,他跟我說要做漢庭連鎖酒店。我覺得這個想法不錯,因為當時商務型酒店在市場上還相對空白,所以做連鎖酒店還是很有機會的。

他跟我說希望我出現在公司董事會上,因為創業是件非常孤獨的事情,如果我在他董事會上他有事時能有個人一起商量。我說沒關系,如果你需要人商量的話我隨時都在。他說:“那不一樣,你沒有往里面投錢就是隔靴搔癢,沒有用的。” 於是我陸陸續續投過一些錢給漢庭,最後這些錢折換成了股份。

其實季琦並不太需要我這些錢,因為漢庭在2007年第一輪融資時就融了幾千萬美元,他是想讓我跟他一起。後來,我便加入漢庭被「創業」了,在漢庭最初招聘團隊時,每一個成員都是我跟他一起面試並商量決定是否錄用的。

其實當初我對酒店業完全不懂,之所以願意投錢給漢庭是因為我對季琦特別信任。季琦創業過多次,他做過應用開發,還做過咨詢公司……這些創業經驗都非常寶貴,同時也為他日後成大事做了充分的準備。

從他身上,我也悟出了一個道理:創業最好的準備就是創大業前先創小業,比如馬雲最初做海博翻譯社,後來又做了中國黃頁,都為後來創辦阿里里巴巴做了很好的準備

上大學的時候,季琦和我一樣都是主修力學的,這跟他後來從事的互聯網、旅遊、酒店等行業都是八桿子打不著的關系。但他現在反而成為了這些行業里的權威,靠的是什麽?靠的是他自己的學習。

據我觀察,季琦特別善於獨立思考,絕對不是老師或學校說什麽就該是什麽,他敢想、敢說、敢幹,非常有魄力,比如他在學校時就經常做些小生意;他還比較叛逆,曾覺得學校一些規章制度不合理就去跟學校提意見,還因為一些小事情跟老師起了沖突。總之在他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他也讓我覺得應該要對自己的潛能好好負責。

另外,他身上還有一股力量,這股力量源自於他對成功非常強烈的渴望。因為他是農村出身的孩子,生活條件比較艱苦,家庭背景也比較坎坷,所以非常渴望成功。比如他讀很厚的《約翰·克利斯朵夫》,這套書是以貝多芬為原型而作的,他很喜歡主人公與命運的抗爭以及怎樣使人生更精彩。他讀完以後送了我一套,還一再跟我說必須要看這書。

而我在讀大學時並沒有像季琦那樣想要刻意改變和奮鬥,但是當我到了美國留學時,不論在物質還是在見識方面都跟美國同學有差距,特別像當年季琦從農村到上海的心理狀態,所以特別能體會季琦當時的感覺:必須要通過非常努力奮鬥,才能夠站住腳。等到了美國以後,我把季琦送的書翻看了一遍。

3、錯過滴滴的兩個原因

我這個人比較幸運,遇到的都是非常牛的人,並且有幸投資了他們。然而我也錯過了一些特別優秀的公司,比如滴滴。

這個公司本該投卻沒有投,我感到非常惋惜。我惋惜的不單單是因為這個項目投資回報率非常高,高到像阿里巴巴一樣的數量級;還因為王剛和程維都是我在阿里的老同事,王剛甚至還曾和我一起並肩工作過。雖然我知道他們非常優秀,也很早接觸到這個項目,但卻沒有投。

現在想來,我覺得自己錯過滴滴這個優秀公司的主要原因有兩點:

1)分析邏輯錯誤。當時我們把滴滴這個公司的市場範圍僅局限於出租車領域,但實際上滴滴在占領移動互聯網入口以後,就可以做與出行相關的所有業務了,比如專車、拼車、代駕等。當時我並沒有想清楚這個邏輯,覺得它的市場有限。所以雖然當時我覺得團隊很優秀,但卻陷入糾結中導致最終錯過了; 

2)從更高層次看,不單單是分析邏輯錯誤,更重要的是投資哲學錯誤。我當時沒有認識到一點:天使投資比風險投資更早期,所以做天使投資追求的應該是回報倍數以及對領域及方向的覆蓋和布局,如果這個方向是對的,那麽在這個方向上主要的優秀創業者應該盡量布局覆蓋,優秀的創業團隊是第一重要的

其實,天使投資是與VC、PE以及二級市場非常不同的遊戲。巴菲特是做二級市場的,他說做股票千萬要當心,不要虧錢。所以他認為:當你對一支股票很糾結時,寧願不投也不要冒險;寧願不賺也不要虧損。

但是做天使投資的話,遊戲規則是反過來的,我們寧可錯投一個糟糕的公司,也不能錯過一個偉大的公司。如果你遇到一個特別糾結的項目,那就該投。天使投資的項目失敗是大概率事件,成功則是小概率事件,但只要一個項目成功就能「一俊遮百醜」!

所以說如果你覺得這個賽道是正確的,這家公司看上去不錯,另一家公司看上去也不錯,那這兩家公司你都應該投,成功的VC常常都是這麽做的。

4、我的兩點投資感悟

做了這麽多年天使投資,雖然投資的數量不多,但是很多項目都是比較成功的。在這里,我也想分享兩點做投資的感悟:

第一點感悟:選擇好聚焦的領域,有選擇地覆蓋。首先,你對這個細分領域是否看好。你要對某個領域和方向有一個判斷和選擇,每段時期要把所有的創業方向做一個劃分,比如移動醫療、人工智能、機器 人等,要判斷哪些是要覆蓋的,哪些是要Pass的,有所為有所不為。剩下你特別看好的領域就要盡量花時間和精力去覆蓋布局

但同時,你也要反問自己:

到底是否足夠熟悉該領域?

你以前的工作背景及經驗是否能夠幫助自己做判斷?

你的經驗是否能對該領域的創業者起到指導作用?

第二點感悟:獨立思考,提前到達。我覺得做投資只能提前一步,做到「獨到」。這里有兩層意思,首先你要思考中國有哪些特殊性,因為中國的文化、制度、監管等與國外有所不同。

其次就要思考目標公司的競爭壁壘。現在很多行業雖然看起來很時髦,但是形成不了壟斷壁壘因此也賺不到錢。比如3D打印不管做設備還是材料,每一家利潤都很薄,就是因為它沒有競爭壁壘。我認為,隨著中國經濟越來越成熟,技術壁壘將會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壁壘。

投資 阿里巴巴 漢庭 滴滴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903

季琦:我经营的是“现代农业”

1 : GS(14)@2011-01-16 16:28:16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17/zNMDAwMDIxNjQzNg.html
尽管已到不惑之年,但季琦依旧是个大男孩,这不是说他的外表,而是他的内心。创业10年、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企业家,季琦却没有一点世故与圆滑,对很多问题,他不避讳谈及,观点犀利鲜明,甚至毫无顾忌。

但据说,季琦在与官员、投资人交往时自有一派江湖气息,亦是应付自如。季琦在本次专访中认为自己还是个知识分子,是有点理想的。但作为企业家,他必须要有不同面孔,在不同场合扮演不同角色。所以,在家里,他才恢复为真正的大男孩,高兴的时候就在地板上翻跟头。

他的名片上印的名头是创始人、执行董事长,如果知道季琦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一线了解市场,就对这个少见的“执行董事长”职务不会奇怪了。

创建汉庭的时候,季琦心态异常平静,此时的他不再是为了上市、为了自己的财富再增加做事情,他只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用他的话说,这是“值得我花一辈子时间去做的伟大事业”,自己的创业将就此止步。要知道,作为连环创始人,他曾经创造了平均两年就创办一个新公司,大约4年就将公司推上国际资本市场的记录。就此止步岂不可惜?

季琦不以为然,他说自己是一个专注的人,又找到了可以专注做成全球视野中优秀企业的机会,因此做好汉庭是他后半辈子的目标。

平静的季琦,内心其实充满了激情,平时他喜欢登山和看二战影片。也许潜意识里,攀登与交锋更是他不变的追求。

从如家到汉庭

《21世纪》:关于你从如家酒店CEO位置上退下来,外界有很多说法,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季琦:我离开如家,绝非外界传的是因为争夺公司控制权,也绝非是为了股份等经济利益。我认为自己还算是个知识分子,对权力、财富看得不是很重,如家的股权比例是创始之初就定好的,不用去争什么,而且创建如家时,我们几个人都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不再看重经济利益了。

在这里,我首次披露一下离开的最本质原因——挑战自我,找到可以让自己终生从事的事业。在创建了携程、如家后,我就想做一个不再醉心于上市、不再过于依赖风险投资,可以慢慢发展的企业。如果说携程、如家是个很漂亮的简单的财富故事,那么汉庭就是一个值得我花一辈子时间去做的伟大事业。

坦白说,在创立携程时,4个创始人都没有什么钱,创建企业就是为了赚钱,目标没有这么高远。如家和携程都是创业型公司,其发展模式是创始人加风险投资,一开始设计发展路径就是融资、上市。但酒店业的发展不应该是这样的,我去考察后发现,国际著名酒店都是创始人创建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很多还属于家族企业,因为酒店品牌需要长时间沉淀。

《21世纪》:从携程到如家再到汉庭,你平均两年就创办一个新公司,大约4年就将公司推上资本市场。你为什么能够连续不断地、迅速地创立新公司,并使每个公司都能找到新起点,迅速成为行业领先者?

季琦:第一,我们很幸运,这10年来是中国服务业迅猛发展的阶段,所从事的行业都在这10年内经历了一个大的发展期,我觉得不在于我们多么能干,只是借势而已;第二,全球资本市场之前没有这么成熟和稳定,这些年来,企业创建若干年后就能够在资本市场交易;第三,专注,携程、如家、汉庭其实都是做与宾馆有关的事情,携程是做酒店预订,而如家和汉庭则是直接做酒店,专注使我们对这个行业的理解越来越深刻。

我做投资可能没有沈南鹏好,我觉得自己更适合做实业。如家、携程都是我去开局的,但我只能在某个阶段专注于某个项目,如果有五六个项目都让我很激动,我就很可能不知道如何做了。

我的创业将止步于汉庭,我要踏实地将汉庭做成一个好公司、大公司,而且是放在全球视野里的。这是我后半辈子的目标。我不会再做其他新公司了。

向苹果学习

《21世纪》:你毕业后做过三种不同种类的生意,而把做汉庭比作发展现代农业,这个比喻很新鲜,怎么理解?

季琦:最开始我是卖电脑和做系统集成,一个个订单去争取,就像打猎,每次出门不知会碰上什么,运气不好会空手而归。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中,努力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后来和几个朋友一起弄了携程网,搭好框架,确立了行业地位,生意自然来了。这有点像种树,树种下,只要根基扎实了,得到足够阳光雨露,就可以享受果实了。

再后来做经济型酒店,有点像开荒种庄稼。要在合适的地方选合适的庄稼种(选址和产品类型),选错了,后期再辛苦也是徒劳。土地的平整和播种(设计、装修)也非常重要,开出来的地块是块“漏地”(渗水、异味等隐性装修毛病),水稻就会因缺水而产量很低;要是播种过密(房间太小),也会因为没有足够的阳光和养分而营养不良;秧插得太稀(房间过大),又会影响产量。而日常的维护(日常经营)也非常重要,任何一个环节没做好都会出问题。

遍布全国的连锁酒店就像大农庄,需要专业管理、先进技术来支持。种庄稼相对容易,种树技巧性强一些,但要做个大农庄,就非常难。尤其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农业社会中,发展现代农业绝非易事,但这也正是我们的机会所在。

《21世纪》:你曾在博客里说一直想跟乔布斯学习,汉庭也一直向苹果公司学习,现在你找到学习的突破点了吗?

季琦:我非常敬佩并学习乔布斯的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我是从创建汉庭后才喜欢上苹果的,我发觉我们与苹果在产品设计理念上非常接近,简洁、方便、高品质、美感,最重要的是,大众化的价格。

苹果能有今天,并不是苹果的logo设计的好,而是产品好,成功抓住了消费者需求,并以合适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这也是后来者汉庭能在短时间内追赶行业领先者的原因。

《21世纪》:你经常说,别人学不到汉庭“看不见的东西”,与同业相比你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七天也一直强调自己的竞争力在“看不见的地方”。

季琦:我们总是比其它经济型酒店好那么一点,比如位置、淋浴、油画、床、办公区、商务会所等等;且新技术的使用也是同行中最多、最早的,如双网线、无线宽带、一卡通等。和苹果的产品一样,在同类产品中,我们的性价比是最高的。

模仿产品是最容易的,早期,我也到同行的房间里量过尺寸、拍照等,但“看不见的东西”是很难学到的,这是指各种综合因素,如包括创始人在内的高管团队、股权架构、价值取向、管理风格、管理框架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6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