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德拉吉:絕不向低通脹投降

1 : GS(14)@2016-02-08 02:25:18

【明報專訊】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昨出席德國央行舉辦的講座時稱,要履行其通脹使命是艱難的,但不能因為物價下行壓力是全球性的而將問題置之不理,強調歐洲央行「絕不向低通脹投降」,若有需要將加推寬鬆措施。



他認為坐視超低通脹會帶來風險,將導致通脹預期向下及通脹持續偏軟,若發生此情?,將需要「更寬鬆的貨幣政策來扭轉局面」,若全球央行都致力刺激通脹,通縮力量終會消退。

英維持利率不變 下調今年通脹預測

德拉吉表示,人口結構、商品價格、技術改良和經濟全球化的長期變化,都可能對通脹造成負面影響,不過它們的影響並非永久。

他預期到某些時候能源價格的跌勢「必定扭轉」,即使只是因為基數效應。他認為電子商務對物價的影響,將在這購物模式普及後會減退。至於全球化造成的輸入型通脹下行壓力,將隨?各國之間工資等成本趨於平衡,終令其他地方的物價上升,因此沒有理由通脹目標不可達到。

英倫銀行昨維持利率不變,並下調今年通脹預測至只有0.8%,料2018年通脹才可望達標。行長卡尼昨表示,目前不是加息時機,不過經濟若有上行風險,英倫銀行可能較快收緊貨幣政策。

(綜合報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05/news/ec_ecx2.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340

太古城管理費加16%升幅跑贏通脹每呎1.65元仍平過新樓

1 : GS(14)@2016-02-08 03:22:01

■太古城共分12期,海天花園(中)等不少期數已完成外牆翻新,隔籬星輝台(右)則已搭棚進行維修中。 夏家朗攝



【本報訊】經濟不景及樓價下跌,私人屋苑管理費照舊年年加。管理公司以通脹持續、物價飛升及樓齡日增等理由狂加管理費,本報抽查全港十大私人屋苑,發現鰂魚涌太古城加幅最多近16%,比本港最新通脹率2.5%,高出逾5倍。但太古城整體平均每呎管理費僅1.65元,與新樓天價管理費比較,仍平一大截。記者:朱連峰 湯家明


太古城共分12期共12,696伙,最早一期於1978年入伙,樓齡近40年。其中座數及伙數最多而仍未進行維修的高山台,分別共13座及2,652伙。管理費加幅快過樓價升幅,中原數據顯示,太古城過去一年樓價升幅約6%。據知,太古城管理費今年加幅約4%至16%不等。記者日前致電太古城管理處查詢富山閣一個實用593方呎單位的新一年度管理費,對方答覆今年管理費每月為1,132元,較去年的978元加價達15.8%,但除開每呎不用2元,僅1.9元。屬太古城最新一期、於1987年入伙的海天花園,管理費加幅也達雙位數。以海天閣A室為例,實用759方呎,每月管理費由1,393元加至1,583元,加幅13.6%。




業主嘆「反對冇用」

記者日前到加幅最高16%的高山台訪問業主。業主李先生被記者問到加幅算不算好誇張,他稱:「誇張都冇辦法啦」(對你們百上加斤?)「梗係會啦,佢話留番啲錢要來外牆維修」(為何不反對?)「反對都冇用,你哋唔夠佢多人,贊成咪算,啲人有錢……唉……我哋呢啲……」。李生表示,他的單位上年交1,200餘元管理費,今年就加到1,300餘元。另一名不願上鏡的業主亦呻管理費加都無辦法,「市道咁差,物價又高,始終加咁多唔好」。另一業主則表示,有最低工資,好難不加,但每月只是加多一百元,不會增加經濟負擔,但認為維修可為屋苑增值,對樓價有支持。太古地產(1972)旗下太古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發言人表示,今年所有期數的平均管理費為每呎1.65元,對比去年的平均加幅為9.7%。但需要注意的是,過去數年屋苑管理費能維持在較低水平,乃由於部份支出經由非經常性工程之儲備所填補。然而,於2016年大部份期數的業主代表會決定停止大幅動用那些儲備,以預留儲備作將來改善優化工程之用,業主因而需要繳交足夠支付2016年日常管理服務的管理費水平。




嘉湖加幅達雙位數

另一個狂加管理費屋苑為天水圍嘉湖山莊。屋苑樓價已跌近兩成,但今年部份期數管理費加幅卻達雙位數。有代理表示,「景湖居今年加得最誇,12年前仲係9毫子(每呎建築面積管理費),呢幾年好似追落後咁不斷加」,一個實用547方呎單位,上年管理費954元,今年加到1,068元,加幅12%。賞湖居管理處去年底向業主發出通告,指因應物料及交通等成本費用不斷上漲,以及最低工資,令屋苑營運成本構成壓力,加上屋苑樓齡逾20年,部份設施陸續老化及損壞,為確保財務穩健不得不加管理費,住宅及停車場劃一加幅9%。本報向港基物業管理公司查詢管理費加幅,但截稿前未獲回覆。


■張小姐

【業主意見】

嘉湖業主張小姐的單位是三房一套,每月交管理費近1,200蚊,「好貴!」被記者問及管理費加咗,質素有冇提升?她指「唔多覺」。


■李先生


太古城業主李先生的單位上年本來交1,200餘元管理費,今年就加到1,300餘元。他指「反對都冇用,你哋唔夠佢多人,贊成咪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06/194820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449

費城聯儲:通脹回升才加息

1 : GS(14)@2016-02-18 00:18:53

【明報專訊】費城聯儲銀行行長哈克(Patrick Harker)昨表示,要待更多證據證明美國通脹有所增強,聯儲局才會再次加息。他形容這是「保守」的政策制訂策略。他對美國經濟前景仍然樂觀,預期美國今年底通脹將升至1.5%、失業率可能跌至4.7%,GDP將達到2.7%,當金融市場和油價穩定下來,聯儲局下半年才可真正推動利率正常化。他明年在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將有投票權。



美國製造業活動持續放緩。紐約州2月製造業指數升至負16.6,較1月的負19.4有所改善,卻是連續第7個月收縮。美國建築商信心下滑,2月NAHB房產市場指數跌至58,見去年5月以來低位。

英國1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月跌0.8%,主要由於旺季後商戶減價促銷,不過上月CPI年升0.3%,是過去1年以來最大升幅。剔除生鮮食品及能源價格後,核心消費物價升1.2%,略低於12月的1.4%升幅。市場預期英倫銀行今年加息的機會不大,英鎊兌美元昨跌逾1%至1.4286,刷新兩周新低。

(綜合報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17/news/ec_ecn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052

波士頓聯儲行長﹕通脹緩慢 暫毋須加息

1 : GS(14)@2016-02-18 22:30:08

【明報專訊】今年有投票權的波士頓聯儲銀行行長Eric Rosengren稱,金融市場動盪及環球增長疲弱,可能拖慢聯儲局實現政策目標。他認為若通脹增長較預期慢,就毋須急於加息。明年有投票權的明尼阿波利斯聯儲銀行行長Neel Kashkari昨表示,環球經濟條件造成利率偏低,而且有必要維持低利率。他表示,聯儲局仍預期美國經濟溫和增長,通脹在中期內邁向2%的目標,官員將按經濟數據決定加息步伐。



美國衡量製造業、礦業及公用事業活動的工業產出,上月按月增長0.9%,增幅是過去5年來第3高,部分由於汽車業銷售強勁。美國1月建築許可按月減少0.2%,折合成年率為120.2萬戶,勝市場預期。美國1月新屋動工按月減少3.8%,折合成年率為109.9萬戶,創3個月新低。

英國第四季失業率維持5.1%,是2005年10月以來最低。上季包括獎金的每周平均薪酬,較去年同期增長1.9%,增幅有所放緩,預料英倫銀行將在一段時間內維持低息。

(綜合報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18/news/ec_ecn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166

油價回穩 市場押注美通脹交易增

1 : GS(14)@2016-03-06 01:54:35

【明報專訊】美國原油產量連跌6周,對油價有支持作用。紐約期油昨日升至每桶接近35美元,布蘭特期油升穿每桶37美元。油價回穩之際,押注通脹上升的交易同時增加。美國10年期平準通脹率周四升至1.55%,是近兩個月來最高,反映通脹保值債券(簡稱TIPS)需求強勁。



10年期平準通脹升至1.55%

平準通脹率衡量美國10年期國債與10年期通脹保值債券之間的收益率差距,是衡量市場通脹預期和全球經濟增長前景的指標。油價上月跌穿30美元關口之際,平準通脹率曾於2月11日跌至1.2%觸及7年低位,意味投資者預計未來幾年通脹率為1.2%。

Fiera Capital投資總監Jonathan Lewis稱,美國不會出現通脹恐慌,不過TIPS未來幾個月的升幅可能高於普通美國國債,現在是買入TIPS的時機。若物價升幅超過特定水平,TIPS將在債券到期時向債券持有人支付額外的本金。若預計未來通脹率向上,對?基金和資產管理公司通常會買入TIPS、賣出美國國債。若預計通脹率保持低迷,他們會賣出TIPS、買入美國國債。

巴克萊數據顯示,包括價格上漲和利息在內,今年迄今的TIPS回報率為2.44%,名義美國國債回報率為2.45%。不過部分投資者認為,除非持有至到期,TIPS相對較難脫手,流動性較低。美國1月個人消費支出價格(PCE)指數按年升1.3%。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1月PCE指數升幅達1.7%,逼近聯儲局2%目標。

(華爾街日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05/news/ec_ecn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859

林少陽:港交所長期盈利 肯定跑贏通脹

1 : GS(14)@2016-03-07 21:53:1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lumnist/ed5_ed5.htm


【明報專訊】不知不覺,港股反彈已進入第三周。話雖如此,過去三星期港股累計的升幅並不顯著,而且大部分股份至今仍較去年底低。踏入3月份,12月底年結的股份陸續公布業績,可能是大家之前的期望頗低,至今為止公布業績後的股份,無論業績好壞,大多跟隨大市上升──業績好的多升,業績壞亦頂多橫行一兩天後,最終還是跟隨大隊向上。

本欄當然沒有水晶球,不過按目前港股的氣氛推測,大市至少應能維持向上動力至季結後,之後表現則要再按當持的形勢再作判斷。假如讀者認同本欄分析,現時可能是買入一些高啤打(beta)股份的時機,因為升市下半段,高啤打股份的反彈力度往往最強。在眾多高啤打股份之中,以金融中介機構最受惠於市場氣氛改善。投資者若對個別金融中介股份沒有深入認識,較為穩陣的選擇,可能是處於壟斷地位的港交所(0388)。

港股成交或已於第4季見底

港交所2015年度業績創歷史新高,由於去年下半年連續兩個季度業績下滑,而且第四季度盈利按季下滑34%,股價於業績後表現橫行,反映投資者對集團短期業績展望欠缺足夠信心。然而,隨着近日港股成交回升,投資者或有必要改變其對港交所未來前景的保守看法。

老實說,即使按去年第四季頗為令人失望的業績計算,在港股日均成交量只得719億港元的情况下,港交所季度盈利仍達15.3億港元。年初至今,即使港股表現不濟,日均成交量已稍微回升至740億港元,反映去年第四季很可能已經是港交所盈利的底線。依此推算,港交所未來一年盈利最少有60億港元,折合每股盈利不少於5港元,按90%派息比率及周五收市價175港元計算,保底息率有2.57厘,以最保守的盈利計算市盈率為35倍。若按去年度盈利計算,往績市盈率為26倍,接近估值底部。

市盈率長期維持逾30倍 現價不貴

按照傳統的價值投資思維,可能會認為35倍市盈率的股份很貴。然而,本欄雖然不能準確估計港交所的盈利幾時再創新高,但是只要全球政府持續大印鈔票的習慣及港交所的壟斷地位不改,港交所中長線盈利反覆向上的趨勢,應很難會改變。

事實上,港交所自上市以來,除了市場低迷及公眾投資者對交易所的特性仍然欠缺足夠認識效率的頭幾年,其股價長期維持於30倍市盈率以上。在美國,很多投資者喜歡買入通脹對冲的美國國債,那是因為債券息率將因應物價的高低而調節。港交所的情况亦類似,由於經營現金流強勁,港交所長期維持90%的派息比率,集團的長線盈利趨勢,則按交易所的交易量持續向上,其長線盈利表現,幾可肯定會跑贏通脹及所有上市股份的平均值。

對於前者,讀者應不難明白,因為交易所的長線業績與貨幣供應量是掛鈎的,貨幣發行量增速,長線必然高於通脹,因為部分貨幣供應增長,部分被個人生產力(labour productivity)的提升所抵消。至於後者,其實亦不太難理解——港交所的交易量上升,其實是與上市公司數量及已上市股份的發行股數增長直接掛鈎。上市股份市值的增長速度,必定快過企業每股盈利的增長速度。

上市股份市值增速 快過企業盈利

去年5月,港交所股價高位是311.4元,較2007年高位268.6元高出16%,同期恒指則下跌10%。巧合地,港交所每股盈利由2007年的5.78元升至2015年的6.7元,升幅同樣為16%,反映兩次估值頂部均為當年盈利的46.5倍。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email protected]

[林少陽 細味.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071

儲局官員暗示通脹快達標

1 : GS(14)@2016-03-09 17:06:04

【明報專訊】聯儲局副主席費希爾(Stanley Fischer)稱,強勁的就業市場正推動經濟,美國可能將迎來通脹加快?[象,暗示聯儲局快將實現2%的通脹指標。對於很多經濟師憂慮工資增長放慢,反映就業和通脹的「傳統聯繫打破」,費希爾認為這觀點並不可信,兩者關係從來不強,但確有關連,目前美國接近充分就業,而歷史顯示就業市場趨緊會令物價加快上升。CME Group利率期貨數據顯示,投資者認為下周加息機會是零,今年底加息機會則有64%。



利率期貨反映 下周加息機率零

聯儲局理事布雷納德(Lael Brainard)則認為聯儲局要關注環球需求轉弱,不能把美國就業市場及消費穩步增長視為理所當然,聯儲局須在前景明朗化前保持耐心。受中國貿易數據欠佳、投資者獲利沽貨等因素影響,道指昨早段跌逾100點。

日本第四季GDP收縮幅度較預期少,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上季GDP修正值按季下滑0.3%,折合成年率為下滑1.1%。個人消費和出口依然疲弱,增加了政府及央行採取刺激措施的壓力。日本第四季個人消費下修至按年減少0.9%,初值為減少0.8%。

歐元區第四季GDP按季升0.3%,符合市場預期,按年升1.6%,略勝預期。設備和建築投資是增長的動力,助抵消家庭消費轉弱,以至貿易連續兩季下滑的拖累。由於進口增長較出口增長快,令歐元區下半年增長放慢。市場預期歐央行將於周四會議進一步下調負利率,以提振經濟。不過德國1月工業生產出乎意料按月增長3.3%,遠勝去年12月按月下滑0.3%,是2009年9月以來最大升幅,反映內需轉強。

(綜合報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09/news/ec_ecn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405

美核心通脹2.3% 8年最勁

1 : GS(14)@2016-03-17 14:17:58

【明報專訊】撇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及能源價格,美國2月核心CPI按月升0.3%,按年升2.3%,創近8年最大升幅,超越分析師預期。數據顯示通脹逐漸接近聯儲局的目標,增加聯儲局循序漸進加息的本錢。不過受能源價格下滑影響,上月整體物價按月下滑0.2%,按年增長1%。市場預期聯儲局凌晨對利率按兵不動,但期待議息聲明為未來利率趨勢帶來啟示,美匯指數昨在聲明公布前升0.4%至97水平。美股昨早段窄幅波動。



道指早段窄幅波動

美國2月新屋動工按月增長5.2%,折合成年率達117.8萬間,勝分析師預期,是9月以來高位。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昨公布,截至3月13日當周,原油庫存增加131.7萬桶,遠低於預期的340萬桶。此外,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及油組輪任主席國卡塔爾昨表示,約15個油組及非油組產油國,包括伊朗同意出席4月中的凍產談判。消息刺激紐約期油昨升約4%,高見每桶37.92美元。布蘭特期油昨升3.8%,升穿每桶40美元。參與會議的產油國的原油產量相當於全球73%。

不過花旗指出,運油管道漏油及交付延誤等問題,對原油產量的實際影響比產油國協調更大,例如伊拉克及尼日利亞供應受阻,已令當地日產量減少80萬桶。

(綜合報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17/news/ec_ecn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217

耶倫放鴿 買定TIPS抗通脹 盧志威

1 : GS(14)@2016-03-31 15:23:25

2016-03-31 HJ
耶倫再次將市場的加息預期押後,美股、美債、黃金即時上升,感覺上市場又再次回到2014年至2015年中的氣氛,即是說整體格局是上落市,然後跟數據及事件波動,在這種淡市氣氛下要突圍十分困難,且從上次的經驗,這種市況隨時能維持半年以上,預見未來股市氣氛將會回歸平靜。

在上落市當中,投資者很難操作,對筆者來說上落市從來不是應該大注的時機,原因是成交量縮減,除了「坐定定係度」,希望吃到Beta以外,難以用其他方法賺錢,所以應該保持小注怡情,尋找更佳的入市點。

與國債相關度不高

要尋找「聰明啤打」(Smart Beta),或是更佳的資產配置方法,惟有因勢利導,買入聯儲局遲遲不加息的受惠產品,其中一個要重新納入投資範圍的是通脹債券(TIPS),原因很簡單,年初的通縮預期似乎走得太過,當聯儲局遲遲不加息,美國的失業率一再下跌,勞動力市場的供需關係將逆轉,到時難免會令核心通脹上升,在2月5日寫的「通脹隱現 待迎巨變」已提到,美國的核心通脹,在結構性開支如醫療和住房推動下,已開始有上升之勢,如果聯儲局再谷多幾個月,各類的開支可能再升。

其時講通脹,是冷門的題材,但是幾個星期後,貝萊德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 Richard Turnill亦發表意見,指出油價回穩,加上勞動市場吃緊,通脹沒有不走高的理由,TIPS與黃金將成為對抗通脹的工具。

翻查彭博資料,TIPS在美國最長年期可去到30年,但要有專門戶口才能買賣,TIPS的玩法很有趣,假設投資者買入1000美元的TIPS,票面利率(Coupon rate)為2%,如果第一年的通脹為10%,那麼TIPS便值1100美元,投資者便收到1100美元的2%,即是22美元作為利息,與傳統國債有分別,在於TIPS同時對本金和利息對沖通脹風險,所以其走勢與國債相關度不高,主要是根據通脹數據和預期波動。

表現落後 年期選擇多

零售投資者可選擇買入ISHARES TIPS BOND ETF作為資產配置,雖然其槓桿沒有債券般大,但是具有高流動性的優點,聯儲局議息當日成交金額高達2億多美元,且具有買入一籃子不同年期的TIPS之優點,從其十大投資的債券所見,從10年內到近30年期也有,可以自動替持有人轉換,故可以是很好的資產配置工具。

過去3年,TIPS的表現大幅落後於債券指數,較早前就連PIMCO的Mihir P. Worah也指出通脹預期太落後,其基金預計TIPS的投資表現會追上;事實上,今年以來似乎都以炒反彈為主,升得最多的商品、新興市場等,都是過去幾年的大落後,所以不排除資金會換馬谷起通脹預期。

至於Richard Turnill建議的黃金,這項投資產品除了受通脹預期影響外,也受到美元升跌、避險需求、地緣政治、本身的供求等因素帶動,就不是那麼單純,唯一的好處是波幅比債券大,適合愛高風險的投機者。

?

#盧志威 #港股分析 #鴻鵠財誌 - 耶倫放鴿 買定TIPS抗通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910

吼通脹概念商品股 盧志威

1 : GS(14)@2016-04-20 19:08:32

2016-03-10 HJ

朋友向筆者訴苦,指去年做生意被朋友食夾棍,一腳踢開,本來以為是桃園三結義,大家結為異性兄弟,之後可一起打天下,哪知道原來是《投名狀》,大哥有少少成績之後便出賣兄弟,以求換取更大的利益。朋友不幸信錯人,交了學費,筆者惟有安慰他,早知好過遲知,如果公司搞大了才看清拍檔的為人,代價就更大,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現在反可安心工作,研究股票,未來的發展空間可能更大呢!

筆者常常提醒身邊的人說,做金融的人特別古惑,所以要小心各種各樣的語言偽術,尤其是包裝得愈美好的東西,愈是有毒。這個世界沒有早知,正如《EU超時任務》的單立文(威爺)所講「世界上沒有東西能天長地久,遺憾才最刻骨銘心!」愈是執着完美、天長地久這類虛幻的夢想,愈是會出事,就算讓你穿越一百次回到最愛的身邊,累積下來只有更深的痛苦。反而接受遺憾,繼續前進,人生才能走得更瀟灑。

雖然可能寫得更多,但學主席話齋,這個話題太沉重,都是不要再講。說回股市,之前提到因應耶倫放鴿,要買通脹掛鈎債券(TIPS),以免市場炒通脹時會措手不及。

留意有色金屬煤炭水泥

最近市場的走勢,確是令自己更相信通脹會重臨,只要看看港股最當炒的有色金屬系,以及煤炭、水泥這些周期股,便知道市場在炒高通脹債券後,似乎真的認為通脹會重臨,所以紛紛掃高有色金屬系。

筆者的假設,是中國在堵塞外滙流出後,國內的通脹將會升溫,原因是資金源源不絕地湧出,理性的投資者知道拿着現金是會被迫貶值,於是爭相買入資產,以期望可以保值。去年年底至今年3月,一線城市如北上廣深,樓價升幅以幾成計算,就是因為資金充裕,且不能外流,惟有買入最熟悉的產品——房地產。但是在中央出台政策後,房地產再難以炒起,資金必然會四處尋找出路,此時很多人會把目光對準大宗商品,於是便有了這一波升勢。

這波升幅,筆者看走了眼,是原來買香港的豬肉股,升幅可比得上內地豬肉。 既然內地的投資者開始囤積物資應對未來的通脹,筆者也在A股買入了一些有色金屬、農產品相關股份,因為如果概念是內地游資出來狂炒,會選些特殊品種,如果是太正路的大宗商品,可以在國際市場交收,人家會在高位狂沽,難以達到圍起來炒的效果,一定是就地選些可以自己人圍到控制到的商品。

作為香港投資者,要參與這班大哥的狂歡派對有難度,在A股買入相關股份已是最佳選擇。筆者的做法是各種冷門的金屬也買一點,採取小注博大贏的做法,如果嫌A股太刺激,也可選擇到美股買入鐵礦石三巨頭BHP、RIO和VALE的股票,為組合增加抗通脹的部署。

本人客戶持有BHP、RIO和VALE的財務權益

?

#盧志威 #港股分析 #鴻鵠財誌 - 吼通脹概念商品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4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