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鐘衛平從湖南一所大學畢業後來到北京,經過10多年的努力,成為了一名年薪可觀的傳媒人。作為一名有著15年經驗之久的傳媒人,鐘衛平一直想找到創業的支點,利用互聯網,回鄉創業。2011年,妻子懷孕回到老家瑞金,為了更好地照顧妻子,他也辭職回到老家創業,專註打造農產品電商,僅2014年在網上賣土特產的銷售額就達200萬元。
在4月8日結束的“勁霸•創富匯”贛州沙龍現場,習蛋蛋創始人鐘衛平結合自身案例,講述了農村電商的玩法。首先,選擇一個有品類沒品牌的產品,起個好名字加上一個好故事,包裝要時尚。傳播很重要,首先,產品人格化。讓每一產品都有溫度,敢為自己產品代言。其次,產品場景化。給產品設置場景,流行即流量。產品推出後,尋求朋友、媒體背書。互聯網時代,渠道扁平化,其價值越來越小,打造一個好產品找線上線下做分銷。
口述 | 鐘衛平
做農村電商從分享開始
回鄉創業,我主要做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做農產品,第二件事是做鄉村公益,給村里的孩子們捐款。
如今,智能手機不斷普及,幾乎人人都有微信微博,這是非常好的渠道,大家要利用好微信、微博,把產品賣出去。在賣產品之前,要先把自己賣出去,好東西才有分享。那麽,農村電商到底該怎麽做?
做農村電商,從分享開始。首先,我把農村的好產品拿到城市跟大家分享,起初朋友們都知道我家里有雞、鴨、蛋等農產品,那麽,怎麽買?免費試吃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第一步便是免費給大家分享。在農村,任何東西都可以跟大家分享,所以在做電商過程中,我首先與用戶一起免費分享我的農產品。
怎麽選品?答案是,一個好名字加上一個好故事。做農產品,選擇什麽品類很重要。起初,我在考慮做什麽產品好,贛江的蓮子和橙子都比較有名,但是,我卻選擇了蛋,並且選擇蛋品類里的鴨蛋。我家的鴨蛋是有故事的,母親告訴我腌蛋的做法傳承於曾祖母,曾祖母是方圓幾十里的腌蛋高手,腌出的蛋具有鮮、細、紅、油、嫩、沙的特點,蛋白凝脂如玉,蛋黃紅如朱砂。有這麽好的傳統手工藝,更加堅定了我要賣鹹鴨蛋的創業決心。
一開始,我們的鴨蛋太過普通,賣的不好,於是重新給蛋做包裝,取名習蛋蛋。“習”跟我們客家話“吃”是諧音,所以名字由此得來,萬萬沒想到,取名習蛋蛋後在網上一下子火了起來,這就是產品名字的重要性。
其次,選擇一個有品類沒品牌的產品。第三,包裝要時尚。人靠衣裝,馬靠鞍。農產品賣“土“的時代已經過去。以前的農產品在包裝上都喜歡設計的大紅大綠,很土,我在包裝上做了重新設計,同時在產品的意義上,重新設計。
有了好產品,如何傳播?首先,產品人格化。讓每一產品都有溫度,敢為自己的好產品代言。其次,產品場景化。給產品設置場景,流行即流量,讓你的產品流行起來。對於我們做農產品電商來說,傳播是品牌的重中之重,而且互動傳播是微信端傳播要義,據統計,55%手機用戶更喜歡互動傳播。習蛋蛋剛一上線後,立即利用微博、微信渠道廣做傳播。
在傳播上,越簡單越容易傳播。我們的介紹就一句話,“我是賣蛋的”,非常簡單。其次,要敢於為自己的產品代言。做電商就一定要燒錢買流量嗎?產品流量從哪里來?我的產品都是在朋友間傳播,所以我的產品流量現在是降下來,而非之前燒錢把流量燒起來,那樣做很危險,好多這種產品最後都燒死了。
其次, 朋友信任背書,媒體背書。比如朋友們會通過各種渠道幫忙傳播產品及品牌,一傳十十傳百,這樣就做開了,隨後,各種報道也隨之而來,這就是第二步,媒體背書。
之前我們的生產方式是先生產出產品然後銷售,現在的做法是,用戶先與我們預訂產品,確定完具體數量後才發貨,這樣的好處是,減少庫存,盈利得到提高。高效率的減少流通,又提高了生產,利潤就高。
就這樣,我先建立了一個網站,采取預售方式,用微信和微博在朋友圈中發起,因為質量上乘,我的鹹鴨蛋的名聲迅速在互聯網上傳播。
在2013年端午節前,深圳星巴克的采購負責人找到我,要求我提供一批鹹鴨蛋給星巴克做鹹蛋粽子。粽子一經推出,就得到食客熱捧,20天不到,就賣到斷貨。如今,我們成了星巴克穩定的供貨商。就這樣,我的鹹鴨蛋一下子打開了線下銷售渠道新局面,線下的經銷商紛至沓來。
銷售渠道
很多人把微商理解的很狹義,即在微信朋友圈刷屏賣東西。其實微商玩法並不簡單。以我們微店為例,目前體驗最好的還是微信的分銷渠道,不僅可以減少資金成本,人力物力都可以控制在最低標準。起初,營銷、推廣、策劃、包裝、設計都是我一個人來完成,並且利用各種微博、微信朋友圈渠道銷售產品。
自有渠道
我選擇的“有贊”微店特點是:入門快,易傳播,全免費。分銷渠道。互聯網時代,渠道扁平化,渠道的價值變的越來越小,而整個以產品為核心越來越重要,打造一個好產品照線上線下分銷。
互聯網時代對農民來說,好處很大,它不需要任何門檻,不需要花費高額的宣傳費,也省去了中間諸多環節,農產品從農家直達消費者手里,特別安全。僅2014年,我在網上賣這三樣特產銷售額就達200萬元。
鄉村公益怎麽做
賣鹹鴨蛋初戰告捷後,我嘗試著把家鄉的蓮子、臍橙推銷出去。不僅如此,我還曾幫助我們村的一對兄妹遠離病痛,當時,村幹部朱甲鵬告訴我朱鑫兄妹得了白血病,能不能幫助她們籌醫療費?我說沒問題,這是應該做的,我是農民的孩子,是城市與農村的連接者。當時,利用我個人關系找到騰訊公益。最後,騰訊公益平臺籌得40012.54元,我個人微信平臺籌得60000元,累計有5000多名網友參與這次的籌款活動。
很多人在問我你微商能做大嗎?我的答案是,其實微商很微小,但一定能做大。互聯網有想像的空間甚至有更大的空間,只要我們把產品做好一定會有人來找你。很多年輕的大學生對我說,鐘總為什麽你的習蛋蛋一瞬間就爆紅了?其實,這背後沒有速成法,都是我多年來的積累,集中精力做好產品,給產品做營銷,千萬不能急功近利。所以,我想對很多年輕創業者說,一戰成名是不可能的,沒有一夜爆紅,要踏踏實實才能成功。
微力量競選重磅來襲
2015年中國首個面向創富族群的年度“勁霸·創富匯”微力量競選現已啟動!由勁霸男裝與創業家聯合主辦。不以財富大小論英雄,不以企業規模論高低,旨在尋找“有夢想、有激情、敢於創新、勇於承擔”的微小創業、創富者。
如果你是草根創業、創富者,速速點擊此處了解詳情!
淘寶打造資產交易超市,敞開懷抱迎接拍賣行業 作者:倪叔 近日,淘寶網正式宣布成立資產處置平臺,旨在為資產交易機構提供網絡處置平臺,滿足中國用戶透明、公正、快捷的交易需求,打造一個網上的“資產交易超市”。 此前,淘寶網專註於司法拍賣和商業拍賣,其中商業拍賣已有近3000家機構入駐,包含藝術品、奢侈品、車、房等多種品類,而司法拍賣專註於為全國法院系統提供技術服務,迄今已有21個省市自治區超700家法院入駐,已完成9萬次拍賣。 15000億規模的新市場 2015年“互聯網+”成為國家經濟戰略的關鍵詞,用互聯網去發展新形態、新業態是中國社會各界的普遍共識。隨著中國互聯網用戶對司法拍賣動產、不動產的處置關註度的提高,對優質資產的需求也目益突出。資產處置平臺將把資產處置機構、銀行、海關、產權交易所、拍賣行等各種掌握著資產的機構與淘寶用戶有效連接,這些機構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創造新的資產交易生態;同時,合作機構的專業化服務、資產處置經驗與網絡拍賣模式有機結合,讓資產交易更加簡單、先進和低成本,最終成為一個擁有全國產權交易信息、公平透明的資產交易服務平臺。 業內人士預計,2015年資產交易市場規模將達15000億,將是電商的一片新的藍海。淘寶的網絡拍賣模式的優勢,已在司法拍賣過程中獲得充分的證明,也被資產處置機構所認可,銀行、海關、金融機構和拍賣行等各種機構,都希望占據網絡先機,將抵押房產、土地、抵押物上傳到資產處置平臺上公開拍賣。 與司法拍賣只限法院入駐不同,資產處置平臺今年主題是“開源”,不僅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機構可以入駐,民營的拍賣行也受到歡迎。拍賣會對外表示:“資產處置平 臺的大門對所有機構敞開懷抱,只要符合平臺要求。”資產處置平臺的機構《入駐規則》極為嚴格,除必要的證照,還有其它硬性標準:100萬人民幣的註冊資 金,不低於三年的資產處置經驗和不低於5個成功案例等。 資產拍賣初戰告捷 雖然規則要求苛刻,但已有26個機構通過資質審核,入駐資產處置平臺,產權交易所、公共資源交易所、銀行、城管、國土資源局、金融管理公司,其中有三家民營的拍賣行。 中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中捷足先登的是信達資產管理公司,2015年3月通過淘寶資產處置平臺成交兩筆壞債債權,其中一筆債來自一家煉鋼廠,其債權在淘寶網上 被以2000萬元人民幣(合320萬美元)的價格拍賣。另一筆債的債權成交價則為440萬元人民幣,來自一家生產掃帚、蠟燭及其他輕工制品的工廠。 信達擁抱互聯網金融、拓寬資產處置渠道,培育不良資產二級市場的新嘗試得到了分析師的贊許。負責信達淘寶網絡銷售的李曉光(Li Xiaoguang,音譯)表示:“將來我們還會有許多同類債權打算在淘寶網上出售。我們是在看到法院用這種辦法處置資產時想到這個主意的。人們早已習慣這種處置方式了。” 資產處置平臺提供了一個公平交易環境,雖然沒有“四大”那樣雄厚的實力,但民營拍賣行已在此初試鋒芒,浙江陽光拍賣公司和江蘇中信聯合拍賣有限公司兩家拍賣 行累計上傳標的103件,其中常州市禦翠園雙拼別墅225.74平米,經歷19次競價,以418萬元成交;張家港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86300股權,也以130.8萬成交。 債權交易互聯網化是趨勢 上海聯合律師事務所律師汪雪認為,在中國經濟歷史中,幾千年來債的清收始終用的只有三種方式“請律師,打官司”、“找關系說好話”、“扯皮拉橫幅”,均為消 極債權處置方式。一直沒有真正形成債權機緣流通、合理配置、多途徑解決、和諧流轉的債權實現模式。互聯網+創新時代的到來,“債權流轉產業”的興起和發展 已成為當今歷史的必然! 據資產處置平臺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相對於線下傳統拍賣,網絡拍賣擁有“三充分”的獨特優勢,三充分,是拍品信息充分展示,參與方式充分簡單,拍賣過程充分透明,在資產處置平臺上,一個標的圍觀人數輕松過萬,這些人足不出戶即可參與拍賣,並且整個拍賣過程全部公開。三充分帶動了成交率與溢價率的雙高,經過測試,資產拍賣的成交率高達89.47%,成交拍品的平均溢價率為42.11%,比線下拍賣分別提高13個百分點和20個百分點。這些優勢使網絡拍賣享有比傳統拍賣更優勝的高效率。 借助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和電子商務的普及,把拍賣現場搬到互聯網上,增強了拍賣信息傳播的廣度與深度,參與人數多、參與率高、競價周期長,網絡拍賣可以有效避免低估賤賣。以杭州市的一塊起拍價3520萬元的土地為例,上傳到淘寶網後共有8443人關註此次拍賣,最後,11個參拍者經過93次激烈競價,該標的最終以7520萬元成交。 資產交易市場需要借勢“互聯網+”,借助獨特的優勢,淘寶網成立資產處置平臺,是否標誌著債權交易互聯網化就此開始? (轉自環球老虎財經) |
| ||||||
他自認是最懂台中人需求的市長,渴望在最短的時間裡,將十年間的所見所聞,轉化為具體政策。林佳龍自信滿滿地展示強烈企圖心,唯一的問題是,他心中的「台中夢」,是否同為二七二萬台中市民的共同期待? 撰文‧鄭閔聲 「當市長,比我過去的任何一份工作都更踏實。」與台中谷關風景區觀光業者座談前的空檔,台中市長林佳龍一邊用溼紙巾擦拭因汗水而顯得油亮的額頭,一邊分享就職以來的心情,「充實的感覺,來自我每天能直接看見不同的人,也知道能做什麼來幫助他們。」十分鐘後,他走上溫泉旅館的會議室前台,會場內數十位業者還來不及提問,他就先劈哩啪啦的說了一長串:「大家一定會問雪谷纜車,這項工程先前沒有通過環評,市府現在正想辦法補救……,二○一八年台中花博,山城絕對不會缺席,觀光局已經規畫在台八線沿路種櫻花……。除了我說的這些,各位鄉親如果還有其他建議,都可以提出來交流。」三月二十日、就任市長第八十六天,林佳龍帶著近十位局處首長,深入海拔超過兩千公尺的原住民部落,一待就是三天兩夜。行程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實踐選前承諾「上任三個月內一定再回和平區」;大陣仗動員市府團隊同行,則是為了讓居民相信市府重視區域均衡的決心,因為「看得到人,才能感動人」,是林佳龍深耕台中十年最深刻的體會。 為了想看到人,林佳龍努力跑遍面積二千二百平方公里的台中市各地,就連位置偏遠、人煙稀少的和平區,他也一再造訪。「曾有一次,農會舉辦梨山茶推廣活動,當時還是立委的林佳龍,一大早就跑上山,讓農民印象很深。」台中市和平區農會理事長王結利回憶。 「只要常和地方居民接觸,你就能了解他們的需求,所以我座談的時候可以不等對方提出要求,就先告訴他們,有哪些事情是我能做的、哪些我只能和中央協調。」一向拘謹的林佳龍,談起自己熟悉的地方生態,頓時神采飛揚了起來。 頻頻出現在台中市民身邊,並深入理解各地需求,絕對是林佳龍能在去年底打出一場漂亮勝仗的關鍵因素;但贏得選票與施政滿意度,當然無法畫上等號。林佳龍知道,自己必須在最短的時間交出成績單。 接手台灣燈會 兩個月籌到三億 嚴控公安在和時間賽跑的壓力下,一百天以來,林佳龍陸續完成的事項包括:將BRT改為公車專用道、停止台灣塔興建工程、提出零至六歲幼兒托育補助整合制度、公布社會住宅興建地段、協調台積電投資規模七千億元的中科擴廠案等。其中最令他自豪的,就是順利主辦台灣燈會活動。 在高鐵台中站周邊展出的台灣燈會,原本被認為相對單純,但林佳龍接手後,才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首先,籌辦燈會需要的五億餘元資金,事前到位的只有一.九億元,這意味市府必須在兩個月籌出超過三億元現金;另外,燈會周邊的交通系統從未承載每日數十萬人次,市府團隊最擔心的是發生公安事件,造成傷亡。 林佳龍將這場燈會視為他上任後的第一項大挑戰,為即時掌握狀況,他要求部屬在通訊軟體Line上成立「台灣燈會」群組,強制要求相關單位主管加入;他更常在群組裡要求更新訊息、發號施令,就是不希望出現意外,讓各局處首長緊繃得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口;更有公務員事後將兩個多禮拜的燈會形容為「一場惡戰」,不難想見當時承受的壓力。在市府團隊的努力下,台灣燈會獲得輿論高度肯定,還有外賓稱讚,燈會現場猶如「沒有雲霄飛車的迪士尼樂園。」在上任一百天內提出BRT改善方案,則是林佳龍的另一項重大決策。他將現有的藍線BRT車道改為「優化的公車專用道」,開放路線重疊公車使用,尚未完工的五條BRT路線則不再興建,將省下的二八○億元拿來改善交通。 重新檢討BRT 轉為公車道 把錢花在刀口一連串「重新檢討」前任市長胡志強政策的過程,雖然獲得相當民意支持,卻也引發批評聲浪,立委蔡錦隆就質疑,林佳龍擔任立委期間,曾在質詢時建議交通部將部分台中市捷運預算轉為興建BRT之用,當選市長後卻主動廢除BRT,立場前後不一,「市長不該隨便將前任執政者的政績斥為『錢坑』、『騙局』,我們想看到的是台中市的願景,市長要帶我們往哪裡走。」「我盤點過去市政的原則,是有弊端疑慮的重新檢討,做得好的當然會延續,不是全盤否定。但我確實認為,過去的預算配置有一些必須調整的地方,刪減不必要的工程開支,才能讓資源被更妥善運用。」面對質疑,林佳龍強勢回應。 妥善運用資源,就是把有限的預算花在刀口上。對林佳龍而言,最划算的投資,莫過於將經費花在能為台中吸引更多人口的政策上,「增加人口,就等於增加經濟產值。」林佳龍解釋,如果檢討前朝施政是短期目標,讓台中成為適宜人居的城市,就是他的長期願景。而「人口成長率」,就是評估城市是否適宜人居最直接的指標。 吸引人口,必須從創造就業機會、提供良好居住及教育環境、完整的托育與長照體系等層面同步著手。這些政策難以在短期內看見成效,但林佳龍承諾,將提出青年就業鼓勵金、四年新建一萬戶社會住宅、開辦社區日間托老等政策,期望台中人口持續成長。 當台北市長柯文哲顛覆傳統政治文化、強調效率的施政風格成為媒體焦點,其他直轄市長也自然在同一座天平上被檢視。對此,林佳龍似乎沒有感受到太多壓力,「柯文哲是外科醫生,擅長用權威的方式動手術醫療;我把自己定位為城市的裁縫師,我花了十年研究觀察,要用最細緻的工藝,替台中市縫製一套合身的西裝。」但林佳龍終究無法享受與柯文哲相等的明星光環。同樣是拆除違建,台北市政府的二二六專案獲得超過八成民意支持;林佳龍在臉書上發表拆除補習班大樓違建的文章,卻被不少網友批評:「貶低前任來成就自己的偉大」。 過去的林佳龍,常被黨內同儕批評「缺乏團隊意識」;但入主台中市以後,他卻要求各局處之間的團隊合作。「我寧可要一百個人一起走一步,也不要一個人走一百步,卻把其他九十九個人都留在原地。」就連最親近的幕僚也坦言,林佳龍不擅長與人交際,但他能在一些不顯眼處展現細膩。例如看見桃園市發生六名消防員殉職意外,林佳龍立刻找錢,準備替台中市每個消防分隊添購感應式通訊設備,讓消防員在火場中不必冒著嗆傷風險,使用傳統無線電與指揮中心通話,讓消防員士氣大振。 「在這塊土地上生活十年,是我最珍貴的人生經歷,我迫不及待的想把我這十年看到、聽到的意見化成政策,在我的任期裡實現。」林佳龍在接受《今周刊》專訪的六十分鐘裡三度重複這段話,展現出強烈企圖心。雖然頭一百天裡,具體的改變還不太多,但他顯然堅信,台中將在四年之內,搖身成為一座適宜人居的美好城市。 以下是專訪重點: 拚招商、觀光 促人口成長 不再當「小三」《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過去一百天完成了哪些重要的事? 林佳龍答(以下簡稱答):我接手後最大的兩個挑戰是台灣燈會和台積電的投資案。台灣燈會是在很有限的預算、不是很好的交通狀況下,做到讓台中市民覺得有光榮感,我給市府團隊打九十分。 台積電投資案能夠創造五千個就業機會,之前環評一直沒辦法通過,如果三月之前沒有結果,台積電就要離開,這對台中、甚至台灣都是重大損失。我了解問題以後介入協調,終於完成臨門一腳。 問:這兩件優先完成的事,能否代表你未來四年的施政願景? 答:招商與發展觀光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兩大火車頭,也是軟硬體建設聚焦的重點。想要招商,就要把土地、交通、勞動力都準備得有吸引力;人來了以後,就是改善生活機能,這些都是台中所需要的。推廣觀光的前提是讓交通方便,才能把在地的文化和旅遊景點推向國際,進而帶動消費與經濟。台積電投資案和台灣燈會就是這兩件事的具體表現。 問:一百天以來,你如何評價自己與市府團隊? 答:我很清楚要做什麼事,才去找什麼人。好的領導哲學是願景領導、服務領導和行動領導,這樣的價值已經在一百天內融入市府團隊,這一點,市政團隊一定有八十分以上。 問:你曾說要讓台中不再是「老三」、「小三」,具體的方針是什麼? 答:台中市升格四年以來,人口成長六萬,如果我強化基礎建設、改善社會福利,台中的人口自然成長率一定會更高,我們的人口很快就會超過高雄,成為台灣第二大城市。 三大願景待實現 為市民塑造愉悅的生活環境問:想在四年內完成的三大中長程願景是什麼? 答:第一是交通。前十大民怨中,就有五項與交通相關,治標的方法包括改善易塞車路段、改善BRT、拆除路霸等。治本則是整合捷運、台鐵、公車運輸,首先要讓台鐵山、海兩線高架捷運化增加運量,捷運綠線在一八年完工後,就能建構出台中特有的複合式通勤系統。 第二是治水與河川綠美化。台中有很多河川,但都像臭水溝,失去了河川應該有的生態功能。我計畫先提高汙水下水道建置率,讓台中公園到火車站一帶成為水岸城市,並帶動中區復興。市區外圍較大的溪流,則要強化防洪治水功能。 第三是新的都市計畫。我會落實大台中一條山手線、兩個國際港、三個副都心(雙港、豐原、烏日)的都市計畫,這涉及土地利用、產業規畫與交通建設,是都市奠基工程。 問:與其他政治人物相比,你與眾不同的特質是什麼?這樣的特質對治理台中有什麼優勢? 答:我的父母是裁縫師,一輩子都在替身材不同的顧客,量身打造合身的西裝。受到父母影響,我自認是城市裁縫師,能為居民塑造最愉悅的環境。我自認很了解台中人,因為我們呼吸同樣的空氣,我很清楚我做的事,能不能讓台中人獲得更好的生活。 廢台灣塔、BRT 讓台積電留在台中── 林佳龍百日新政重點台灣燈會 吸引1300多萬觀光人潮,創造120億元產值。 台灣塔、BRT喊卡 *駁回台灣塔工程暴增的預算約70億元。 *BRT改成優化公車專用道,省下未支出的280億元。 留住台積電 居中協調將台積電留在台中投資7000億元、創造5000個就業機會。 托育一條龍 推出零至六歲幼兒托育補助整合制度,創造就業及人力,確定7月上路,4.3萬人受惠。 強化社福 *至少補助7500名65歲以上銀髮族裝假牙。 *食物銀行增設3處。 *決定補助營養午餐,25萬學生受惠。 *5月起國一女生免費子宮頸癌疫苗接種,1.2萬人受惠。 推動就業 首創「青年穩定就業獎勵金」,穩定就業滿6個月,每人一次最高2.2萬元獎勵。 路平燈亮 25公里路平完成,7千盞燈亮。 社會住宅 規畫7處預定地,預計四年打造一萬戶。 資料來源:台中市政府 整理:郭淑媛 | ||||||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4-21 08:50 編輯 元征科技:新一代智能車載產品golo 6上市 打造車聯網平臺 作者:閔東旭/王晛 (註:本文轉自AlphaMasters,文中個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格隆匯官方意見,僅供參考) 建議和結論 目前位置,建議買入元征科技(2488.HK)。我們認為,公司從維修廠、技師、車主三端布局車聯網,隨著新一代智能車載產品golo 6的上市,以及公司在線下推廣方面的優勢,有望成為車聯網領域的平臺型公司。 關於業績:我們預計公司今年大力投入車聯網項目將繼續虧損,明年隨著用戶規模的增加以及用戶的逐步變現,有望盈虧平衡。 關於市值: 未來市值空間主要看公司用戶規模,短期內(未來半年內)在深圳推廣應該會比較超預期,公司也會有持續的新動作,市值有快速上漲的動力。 長期來看,公司市值會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公司沒有好的現金流,未來2年不會有什麽業績,二是護城河並不特別高。如果公司用戶推廣規模持續超預期(比如達到100萬量級的話),將能夠削弱這兩個不利因素。我個人判斷公司今年實現50-60萬輛可能性高,目前已經有10萬的基礎,深圳具有地理優勢推廣20萬輛可能性很大,其他城市推廣20-30萬輛。按此用戶數量的增長趨勢來看,市值是具有1倍空間潛力的。 當前50億港幣(40億元)市值比較安全(對比A股,盛路通信最高市值70億元,金固股份、隆基機械最高120億元)。綜合判斷,給予公司年內目標市值80-100億港幣,對應目標價26-33港幣,看80億港幣把握比較大,看100億大概60%-70%的把握。 公司介紹 元征科技成立於1992年,是國內最早致力於汽車診斷、檢測、養護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公司的診斷、檢測和機械產品在全球市場均擁有較高的占有率。 公司營收主要來自於傳統業務,年營收約為7-8億元,2010-2011年凈利潤約1億元。2012年之後,由於公司主動轉型車聯網,資金投入較大但短期無法盈利,從而拖累了公司整體業績。 ![]() 研究邏輯 1、公司以Golo系列產品切入車聯網,“維修廠、技師、車主”三端布局打造車聯網平臺 公司從2013 年開始進行戰略轉型,加大了對車聯網相關產品的研發。2014年2月,公司正式推出了首款車聯網產品“golo”,由此切入車聯網市場。 公司從維修廠、技師、車主三端進行戰略布局,通過golo系列產品全面布局車聯網。 維修廠:公司基於20多年汽車診斷研發經驗,開發了一款應用於移動終端和互聯網的新型汽車故障診斷設備X431,產品通過汽車診斷接頭與各種移動智能終端的藍牙通訊,實現全車型、全系統的汽車故障診斷。同時,融合移動互聯網的應用優勢,構建維修資料和案例庫。 技師端:2014年8月,公司針對維修技師,推出了便攜診斷式維修工具——“golo技師”盒子。通過golo技師平臺,可以讓維修技師遠程、實時了解汽車的故障狀況,提供最高效的維修建議。此外,車主也可以在非緊急情況下主動向技師平臺了解更多汽車的保養與維護。公司初期主要通過免費贈送的方式推廣技師盒子,目前已累計贈送了11萬臺。 車主端:公司基於車主的第一代OBD(On-Board Diagnostic,車載診斷系統)產品Golo於2014年初上市。通過Golo可以獲取車輛的即時數據,從而為用戶提供實時遠程診斷、車輛專業體檢和維修指導、車輛報警等服務。同時,還可以嫁接車主生活社區、地圖定位、行車記錄等其他服務。此後,又相繼推出了升級產品Golo 3、Golo 4。今年3月,公司發布了最新一代產品Golo 6,加入了語音交互等功能,在用戶體驗上又有新的提升。 未來,隨著汽車智能化的持續發展,針對前裝市場的車廠車聯網將成為趨勢。OBD模式是目前汽車後裝市場車聯網的重要模式。 ![]() 目前市場上普通OBD產品種類眾多,普遍具有匹配車型少、讀取數據少、用戶粘性差的特點,無差異化競爭優勢。相比之下,公司的OBD產品主要具有三方面的競爭優勢。 積累了幾乎全部車型的私有協議:由於不同品牌、不同車型汽車的ECU(電子控制單元)千差萬別,通過OBD連接需要簽訂不同協議,這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公司擁有20多年的汽車維修檢測經驗,幾乎積累了全部車型的私有協議(覆蓋率約90%),這是其他眾多創業公司所不具備的。 搭載了可以讀取電控系統全部數據的自主芯片:公司的Golo產品搭載了自主研發的芯片(擁有多項專利),通過芯片可以讀取幾乎全部車型所有電控系統涉及的數據。而目前市場上的大部分OBD產品,基本只能讀取發動機和尾氣相關的數據。 和技師盒子結合,實現全球唯一的實時遠程診斷技術:市場上大部分OBD盒子只能進行靜態的現場檢測,公司的技師盒子是golo的有效補充,技師利用技師盒子和APP,可以實時為車主提供遠程診斷服務。通過golo和技師盒子,可以使技師和車主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閉環,用戶粘性更高,這也是傳統互聯網巨頭所不具備的優勢。 Golo是一個平臺性產品,拓展性極強。目前,公司在Golo的基礎上,已經初步構建了以車主、維修技師、維修企業、第三方服務商為主的汽車維修及車生活服務的平臺。 公司的智能硬件(診斷設備、技師盒子、OBD)其實就是數據采集端,通過硬件端可以獲取大量用戶數據,基於這些用戶數據可以發展廣泛的應用。公司從去年3月份開始收集數據,目前每天可以收到約3萬份報告,累計已經達到幾百萬份。 ![]() 2、Golo 6重磅出擊重新定義車聯網,新產品線下推廣蓄勢待發 2015年3月27日,公司在深圳發布了新一代智能硬件golo 6。相比之前的產品,golo 6更為註重用戶體驗,融入了語音交互、移動網絡社區的互動交友等全新功能,賦予了車聯網更多的內涵。 Golo6可以實現汽車的自助檢測。公司的golo車雲平臺上有十多萬個技師隨時幫助解答疑問,讓車主在修車之前能了解汽車的最新狀態。 Golo6融合了語音交互技術,通過全程智能聲控實現“在路上聽你所想”。通過golo6,車主只要說一句話,車載系統就會從golo電臺推送車主想聽的歌曲、新聞、比賽、兒童節目等媒體節目,從而豐富了駕駛樂趣。此外,車雲平臺上的技師實時答疑也可以通過語音交互來實現。 Golo6還能實現移動網絡社區中的互動交友。通過golo6能幫助車主建立車群,車群和傳統的QQ群、陌陌群最大的區別在於,車群里的車主可以實現車與車信息的實時共享和交流,從而形成強大的社區效應。 ![]() 公司的Golo車載智能硬件銷售已經漸成規模,銷量在國內居於領先地位。 目前,公司的golo產品已經和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今年4月,公司公告已正式開始為神州租車提供專用golo設備及相關應用服務,目前神州租車的golo 4安裝量約2萬多臺,後續還將進行golo 6的升級。此外,公司還已開始為東風日產進行golo產品的裝車(後裝)。 目前,公司針對車主的App總用戶約30萬人,月活躍用戶約10萬人,日活躍用戶約3萬人。golo智能硬件銷量約10萬臺。 公司基於golo打造的車聯網平臺,必須依賴於終端產品的快速普及。今年,公司將通過和百度、保險公司等的合作,以深圳市作為橋頭堡,大力推廣包括golo 6、golo技師盒子在內的智能終端,然後在深圳成功推廣的基礎上,快速向全國範圍鋪開。 2015年1月,百度地圖聯合元征科技、平安產險及平安直通,推出了golo(百度地圖版),百度地圖開放了定位,軌跡,路況,電子狗等多項服務。golo(百度地圖版)後續會聯合O2O商家,將開放服務與用戶本地化需求緊密結合,共同打造車聯網生態圈。golo(百度地圖版)將使服務更具用戶粘性,從而吸引更多車主使用golo及車聯網服務。 公司已經和陽光保險公司、廣發銀行、安信證券等達成合作意向,未來將在深圳地區大力推廣golo 6。同時,公司還將利用現有的維修店、維修技師資源進行golo 6的推廣。 公司目標今年針對車主的golo累計推廣量達到100萬臺(目前銷量約10萬臺),技師盒子累計達到30-40萬臺(覆蓋全國約40%-50%的技師,目前約10萬臺),維修廠的診斷設備達到15萬臺(目前約7萬臺)。 (源自華創海外) |
刘益谦变身长江证券第一大股东,是民营资本逆袭金融圈的最新案例。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国资占优势的中国金融格局正在重塑。从马云、马化腾设立民营银行,到杨志茂、其实、张长虹家族收购券商,以及卢志强、刘益谦在证券、保险等领域频频落子,率先打造一个超级金融平台的富人,将能笑傲金融江湖。
古杨/ 文
4月28日晚,长江证券(000783)公告称,其第一大股东青岛海尔投资拟将持有的6.97亿股长江证券股份,作价100亿元出让给刘益谦旗下的新理益集团,后者由此将晋级长江证券第一大股东。
新理益集团注册资本34亿元,由人称“定增大王”的刘益谦持股97.59%。其旗下除天茂集团(000627),还通过天茂集团持有国华人寿7.14%的股权,而根据一份待批的定增预案,天茂集团还拟以3.39元/股定增融资98.5亿元,收购国华人寿43.86%股权,收购完成后,天茂集团将持有国华人寿51%的股权。
早前,天茂集团还曾持有天平车险20%股份,为其第一大股东。2013年安盛保险入股天平车险之后,天茂集团持有安盛天平财产保险公司78,284,108股,占9.25%,为第四大股东。
继保险之后,又涉足证券业,刘益谦此举被认为剑指混业,意在打造大金融平台。事实上,在当前金融业逐步市场化的背景下,无论民营资本介入还是金融混业,都是一大风潮。这在即将于今年5月推出的2015年新财富500富人榜上体现得颇为明显。
金融富人喜逢大年
对金融业富豪来说,眼下正逢大年。保险系富人——富德生命人寿的张峻、陶美萦夫妇,泰康人寿的陈东升、孔东梅夫妇的财富,过去一年的增值率分别为87.5%和100%。旗下一参一控两家券商的锦龙股份(000712)实际控制人杨志茂家族,由于证券市场下半年的火爆,身家水涨船高,增值137.2%,达102亿元。
而这轮金融创富潮中最受益的是金融信息服务商,他们一方面享受着资本市场活跃带来的业务量增长,另一方面,还通过主动收购券商获得估值的大幅跃升,东方财富的其实家族和大智慧的张长虹家族在2014年的财富增值率都超过200%;截至2015年4月20日,由于二者公司股价继续快速提升,增幅更分别达到430%和360%。
随着金融业的放开,也有一众富豪开始涉足利润丰厚的银行业。万向鲁冠球、复星郭广昌、均瑶王均金、阿里马云、腾讯马化腾、华峰尤小平、正泰南存辉等国内富豪榜的常客们,纷纷通过旗下子公司设立民营银行,从而触及金融业的核心业务。民间资本的进入,或将重塑金融业格局。
银行业大佬抢滩
中国金融业版图中,一直是国资绝对控股的机构居多,银行领域更是如此。作为金融业的核心,银行业一直鲜少对民营资本敞开大门,主要原因就是为了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避免竞争导致部分银行破产并进而引发金融和社会动荡。因此,其格局长期以来相对稳定。早期行内的并购频率并不高,而并购的主要目的是对外投资,以获得境外市场准入许可与份额;国内同业间并购并不多见,比较为人熟知的主要是首家股份制上市公司深发展(000001)与平安银行合并。
但《存款保险条例》2015年5月1日起施行,则改变了这一状况。由于这一条例覆盖了99%以上的储户,有利于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概率,令民企大佬得以有机会涉足这一长期为国有资本所垄断的行业。
2014年以来,先后有马云、马化腾、郭广昌等今年上榜富豪联合当地企业家,筹建民营银行,准备杀入这个让人垂涎已久的行业。而且,首批试点的5家民营银行各具特色(附表),为的就是扬长避短,和现有银行之间展开错位竞争。其中,阿里系和腾讯牵头的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利用自身的互联网资源,主打小微贷款,而上海华瑞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和天津金城银行则立足股东在当地的竞争优势,主打区域市场。
尽管民营银行在网点布局、资产规模方面尚不能与传统银行正面交锋,但传统银行并非不可战胜,那些拥有互联网基因的民营银行,更有不少可能实现弯道超车。特别是在个人理财领域,银行传统的销售方式手续复杂,又需要本人亲临网点,对大多数上班族来说多有不便,民营银行则可以发挥互联网金融服务灵活方便的先天优势,攻城略地。
阿里巴巴的余额宝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对传统银行忽视的零散资金理财需求的开发,再加上打通储蓄账户和理财账户,使其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甚至一度出现存款搬家现象,将银行吓出一身冷汗。
首批5家民营银行概况
证券业并购潮涌
新进者“搅局”银行业之际,证券业同样是并购潮涌。不仅有西南证券(600369)收购敦沛金融、国金证券(600109)收购粤海证券等拓展业务触角的跨境收购,还有为满足一参一控要求而进行的行业内并购,特别是申银万国和宏源证券的合并,令申万宏源(000166)一跃成为第二大上市券商,截至2015年3月底市值达2600亿元,仅次于龙头中信证券(600030)的3600亿元,力压海通证券(600837)的2400亿元、国信证券(002736)的2000亿元、招商证券(600999)的1900亿元。
在这场证券业并购大潮中,部分民营证券大佬同样成为赢家。继2009年收购东莞证券40%股权之后,杨志茂家族旗下的锦龙股份又于2013年购入了主营业务亏损中的中山证券61%股份,并在2014年3月和8月剥离旗下自来水厂和水质检验公司。主营业务聚焦金融,让锦龙股份的估值在金融改革进程中水涨船高。截至2015年3月底,锦龙股份市值达360亿元,杨志茂家族也以102亿元身家,将其在富人榜上的排名从去年的421位大幅提升到第140位。波谲云诡的方正证券收购民族证券大戏,更牵连广泛,令看客瞠目。
银行、证券业牌照尽管仍奇货可居,但已经不再高不可攀。就连从前只提供行情、数据和财经新闻的金融信息服务商,也已不再满足于做金融业的配角了。
东方财富(300059)2014年12月公告,拟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东方财富(香港)收购宝华世纪证券100%的股权,交易价格将不高于1300万港元。随后2015年3月,其又发布公告称,与西藏投资签署意向书,拟购买其持有的西藏同信证券30%股份。此前,东方财富已经宣布购买宇通集团持有的西藏同信证券70%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西藏同信已经由单一的经纪业务商发展成为包括经纪、自营、资产管理、承销与保荐业务在内的综合类券商,因此,交易完成以后,东方财富业务将从金融信息、数据服务和互联网基金销售领域扩展到覆盖整个A/H股市场的证券全产业链。
过去半年的时间里,在打造互联网证券产业链的预期下,东方财富的控制人其实家族身家暴涨,今年以117.4亿身家跻身新财富500富人榜第117名。
今年以248亿元身家排名第38名的张长虹家族同样在谋求跨界收购券商,其控制下的大智慧(601519)宣布拟以不超过90亿元的代价,通过非公开发行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湘财证券100%的股份。此举同样受到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截止到2015年3月底,大智慧的市值已达570亿元,自2015年1月复牌以后的增幅高达4.6倍。
如今,刘益谦的收购又增添了新的案例。事实上,其收购长江证券背后还不乏混业经营概念。
金融业并购频发,倒逼混业经营
近年金融业并购频发的原因之一,就是当一项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天然地会同其他金融领域发生交集。从风险控制角度出发的分业经营制度,客观上讲对金融创新形成了一定阻碍。
最早,银行在业务扩张过程中形成的是混业经营局面,而1929年经济危机使当时全球银行业濒临崩溃。根据事后调查结果,混业是加重危机的重要原因,随即出台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确定了美国金融分业监管的原则。但是,金融行业的合纵连横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产业内并购催生了一批在区域甚至是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强大影响力的金融机构:1997年瑞士联合银行与瑞士银行合并,成为当时世界第二大银行;日本火灾海上保险和三井、兴亚两家海上火灾保险于2001年合并成为日本最大的财险公司。而跨产业并购,则将混业概念再度推至前台。1998年花旗银行与美国旅行者公司合并后,业务涉及银行、保险及证券,能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2001年德国安联集团并购德瑞斯顿银行,成为能为客户提供银行、保险及资产管理等服务的当时全球第四大金融巨头。
在中国,银行业利润近年持续走低(图1),存款保险制度将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而金融业三巨头之一的证券业,历来就有“靠天吃饭”一说,券商利润波动随行就市(图2)。在金融业整体竞争加剧的今天,混业反而有利于平滑利润水平,支撑金融稳定。
美国1999年《现代金融服务法案》从法律上追认了金融混业经营的思路。尽管当前中国仍没有从法律上改变分业经营的规定,但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天然优势吸引了大量机构开始在不同金融业务领域布局,在金融行业逐步走向市场化的背景下,具备混业经营特征的集团公司已经出现。
2014年7月,光大集团完成收购甘肃信托,并将其更名为光大兴陇信托,从而继中信和平安之后,成为第三家同时拥有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全牌照的综合集团(图3)。
此外,安邦集团在先后控股成都农商行、收购世纪证券之后,一转2013年一度减持的态度,在2014年对民生银行大举增持。根据民生银行2014年年报,安邦旗下财险、寿险公司合计持有股权分散的民生银行12.6%股权,已经坐上其第一大单一股东的位置。眼下,安邦只差一张信托牌照,就能成为国内第四家全牌照运营的金融集团。
协同作战,是混业经营时代的关键词。以中信集团为例,其旗下中信证券、信诚人寿、信诚基金以及中信旅游、地产等子公司都可以利用中信银行广泛的物理网点和电子银行渠道推广自身的业务。在产品研发、客户服务方面,中信银行则可以和其他同侪合作开发专属理财产品,并对产品提供托管服务。
在这场混业竞赛中,民营资本自然也没有缺席。卢志强通过泛海控股于2015年3月落子跨境金融,通过旗下企业与时富投资集团签署协议,拟以6.13亿港元收购香港上市的时富金融服务集团(00510.HK)40.71%股份。此外,卖方还承诺将尽合理努力,协助买方以同等价格取得时富金融不少于51%的控股权。
资料显示,时富金融是一家老牌的香港券商,成立于1972年,其主营业务为提供证券、期货、期权及互惠基金、保险等综合金融服务。
通过对时富金融的控股,加之2014年3月收购民生证券73%股权,泛海控股同时控制了境内外两家券商。不仅如此,本通过参股民生银行已在金融领域有所布局的卢志强,2014年更是动作频频,旗下泛海控股除了对民生证券的投资,还参与民生信托的增发并持有其25%股权,更出资10亿入股中民投。近期,他还拟出资不超过17.85亿元,购买民安财险部分股权,并用募集资金向民生证券增资。这些投资完成之后,泛海控股在金融产业链的布局将更加完善。
可以看到,各大金融集团已经开始抛弃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而逐步完善自身在金融产业链的布局,努力通过协同效应提高效率,从而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曾预言:“在中国,谁能控制一系列的金融交易平台,类似于淘宝,谁就将成为比马云的阿里巴巴更加具有影响的机构。”未来,这样一个超级金融平台属于谁?
混业趋势中,又有细分领域分拆
世事往往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像当年美国为了控制金融风险强制实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然后随着风控水平的提高、业务发展的需要放开混业经营一样,国内的混业经营大潮尽管正当其时,但这并不妨碍部分金融机构将强势业务独立出来,通过更加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寻求更大的资产增值,即所谓“拆开来卖更值钱”。
细分领域的分拆已经出现,光大银行2015年3月27日发布的董事会决议公告中披露,其《关于设立理财业务独立法人机构的议案》已经通过。市场人士预计,除了光大银行之外,平安银行的理财、招行的信用卡等优势业务,都存在分拆出来单独运营,甚至单独上市的可能。
中国平安旗下的陆金所,尽管2011年成立到现在不到4年,但其投资者群体已有750万之巨,交易规模居中国P2P市场第一。最近完成首轮融资的陆金所估值已达100亿美元,其如果上市,可能会再次改写中国金融业富豪榜排序。中国平安2014年年报显示,其所持陆金所股权已由74.91%降至49.99%,而陆金所的股东中,新疆同君、林芝金生的合伙人基本是平安系的高管。
本文刊载于5月出版的新财富杂志
| ||||||
隆輝,是台灣最老的掛鎖廠。走過一甲子,它仍然堅持著高品質、高技術的理念,曾奪下新加坡國宅訂單、打入國際精品Louis Vuitton等名牌包掛鎖的供應鏈。現在,它要靠文創再闢新疆土。 撰文‧黃家慧 沉甸甸地掛鎖躺在門上、行李箱上……,靜靜地捍衛著主人的財物與隱私,在一九七○年代,台灣是這類掛鎖的全球最大出口國,當時的最大聚落所在的屏東,三步就一家掛鎖店、五步一家製鎖廠。豈料好景不常,十年之間,中國大陸業者起而代之,台灣掛鎖業者不敵競爭,紛紛關門大吉;這種蕭條景氣下,台灣最老牌的掛鎖廠隆輝卻屹立一甲子,不僅創立以來不曾出現虧損,甚至打進名牌包LV掛鎖供應鏈。不斷反映市場的變化,尋求突圍轉型,正是隆輝能在殘酷紅海中不敗的關鍵。 去年,隆輝跨出製鎖的傳統市場,以六十七歲老店之姿,敲開文創大門,把一把把沉重的掛鎖,轉型成繽紛甜美的禮品「愛情鎖」,令人見識到隆輝拒絕被淘汰、不甘於沒落,努力奮起的中小企業精神。 打敗大廠 奪下星國宅訂單早從八○年代接下父親創立的公司,董事長陳金隆就看出,製鎖業僅靠低價競爭不是長久之計,增加產品附加價值,才是生存之道。他不吝於投入產品研發創新,每年投資超過兩百萬元在生產設備上,並擁有五人的研發團隊,至今已累積約五百項相關專利。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專案經理侯佰良表示,隆輝是個穩扎穩打的公司,當其他掛鎖廠試圖跨足其他領域,隆輝卻專心聚焦在原有的領域,把自身產品做到最好。 一九九三年,經濟部舉辦第一屆台灣精品甄選,隆輝以承襲中國古鎖設計的橫掛門鎖入選,這副鎖包含著無數的專利,連油壓剪、鋸子也無法破壞。九四年,新加坡政府大規模興建國宅,向全球鎖廠徵求適合的掛式門鎖,隆輝憑著這副高功能產品,打敗歐美各大知名廠鎖,奪得訂單。 這類客製化產品,曾讓隆輝風光好幾年,中國的同業雖虎視眈眈,技術卻落後兩三年,「當時這個鎖可以賣到六、七百元,賣一個賺一個……。」陳金隆回憶當年的情景,透露一種專屬台灣人的驕傲神情。 歐盟分級 打不進高價巿場也因技術到位,隆輝打進歐洲市場,陸續成為歐洲第二大鎖廠法國奧維(Viro)、德國第三大鎖廠堡格(BURG)代工廠,也曾打入精品市場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等名牌包掛鎖的供應鏈。但陳金隆不甘於僅能代工的宿命,他最大遺憾是無法打入歐盟分級市場,只能在低階的不分級市場徘徊。 二○○一年,歐盟頒布掛鎖分級標準「EN12320」,將鎖類分六級,一旦產品獲歐盟審查通過認證為高階級數,便有機會打入「高價位市場」;同樣品質的產品價格可翻漲四至五倍。 為了突圍,○七年起,陳金隆即與金屬中心合作,研究打進歐盟的方法,他一面開發出符合歐盟第五級的掛鎖產品,同時努力推動台灣鎖製品的分級規範,希望與國際接軌。一一年他陸續舉辦產官學公聽會,將「掛鎖國家標準建議書」送進標準檢驗局,只差最後一哩路,豈料歷經兩任局長,卻遲遲等不到簽署通過。台灣掛鎖業者被擋在歐盟外,陳金隆無奈地說:「(鎖業分級的)路好像越走越長……。」成功大學機械工程系講座教授顏鴻森指出,台灣的傳統產業必須走出代工模式,做出產品差異性,才能在國際間找出自己的立足點。這正是隆輝孜孜努力在做的事。 對陳金隆來說,台灣製鎖業一直是在狹縫中求生,技術層次高的業者若只能接代工單,只要原物料一上漲,利潤就被血淋淋地壓縮,譬如○三年起,國際銅價一路飆升四倍,對製鎖業猶如雪上加霜,隆輝的營業額從原先的七千萬元跌至○五年的三千五百萬元,幾乎腰斬。陳金隆回想那段痛苦的經歷,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情就是追蹤國際銅價。所幸客戶只是減少訂單量,仍維持合作關係,不致造成虧損。 但也因此,陳金隆更積極開發市場,鎖定新市場如墨西哥、巴西等,讓業績逐漸走出陰霾;一一年甚至拜新市場之賜,營業額一度突破八千萬元。 拓展商機 文創顛覆老產業儘管自嘲製鎖業是黃昏產業,但陳金隆一路走來,絲毫沒有氣餒認輸,苦思突圍之道,他與工業局合作,開發出「馬卡龍愛情鎖」,把掛鎖從居家用品變禮品,闖蕩全新市場。 陳金隆表示,鎖除了實用性,也涵蓋各種情誼或宗教祈福的意象。例如法國塞納河畔、韓國首爾塔,都掛滿代表堅貞不移的愛情鎖,但這些鎖多半未經設計而粗糙。他的「愛情鎖」造形、顏色都有新意,去年底一推出就受到網友熱烈回應,今年完整產品系列將正式鎖定飯店、婚宴業者、宗教團體等市場。 隆輝這家年近七旬的老店,在黑夜中走得辛苦,陳金隆感慨地說:「同業一家一家關了,你發覺自己還在,有時候覺得這是一種驕傲。」他強調,社會環境不斷改變,惟有不斷創新求變,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否則就成為下一個被淘汰的對象。 陳金隆 出生:1956年 現職:隆輝金屬製鎖董事長、 台灣鎖業發展協會顧問 學歷:輔仁大學企管系 隆輝金屬製鎖 成立:1948年(正式成立於1972年) 負責人:陳金隆 營業額:7000萬元 主要業務:掛鎖製造(65%代工、35%自有品牌CROWN)主要客戶:瑞典第二大掛鎖廠Anchor Las AB、法國、加拿大、新加坡皆有代理商 老店創新雙重奏 1. 破框:用文創概念轉進禮品 市場 將鎖具重新定義,除了安全功能,也能當成禮品及紀念品。 2.出擊:配合節令推出產品情人節推出「馬卡龍愛情鎖」;屏東東港黑鮪魚季將推黑鮪魚造型鎖。 |
2015-05-11 TCW | |
帶著這句諺語,我們來到米蘭大教堂以南十五公里處,見一位北義名人,達康德斯(Guglielmo Stagno D'Alcontres)。
他,不只種草莓還賣電力一個門外漢,兩年營收破3,500萬
以下是他三年多前面對的抉擇:二十三歲,家裡一大片土地荒廢,政府公布太陽能發電補貼政策,自己商學院還沒畢業。
三年後,達康德斯成為北義最大莓類供應商、米蘭區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以及商學院休學生。
從一個草莓的門外漢,兩年之內營收突破一百萬歐元(約合新台幣三千五百萬元),還獲得象徵永續農業的綠色奧斯卡獎(Green Oscar),達康德斯分享他的秘訣「因為我從來不只把它當農業看。」
二○一一年,還是學生的他,遇到政府開放未來二十年的太陽能政策補助,申請人必須保證二十年穩定供電,電廠也保證了二十年的收購價。此政策吸引許多人到地價更便宜、更不缺陽光的義大利南部買地,全國申請湧入,讓該政策一年就宣告停擺。
達康德斯是最後一批申請許可者,但跟其他人純粹在南義放置太陽能板不同,他堅持在米蘭、媽媽家中荒廢的土地做為基地,這裡與他的出生地西西里相比,電力收入少掉一半以上。
他不只堅持要在米蘭,還堅持要蓋兩米高的溫室,因為他看的是未來。一、米蘭對新鮮蔬果的需求長期而言是上升的。二、北義是經濟重鎮,電力需求遠高於南義。三、米蘭人消費力強,觀光潛力強。
他,在太陽能板下耕種五個足球場大,不用人灌溉施肥
帶著我在占地五萬平方公尺、約五個足球場大的幾座溫室裡行走,一個人也沒有,溫控、灌溉、施肥全以自動化設備進行,懸吊在空中一?五公尺高的草莓,不只少了蟲害,更方便採收。
空中的每個盆栽都配備灌溉輸送線,由電腦儀器即時偵測水質,並根據當時的氣候與溫度、植物成長情況,調配水與肥料,再透過管線直接滴入草莓根部。
無人溫室的電源,全都自給自足,同時,鎮上五千人也靠著這草莓溫室生活,「一做就要做二十年的企畫,那是豪賭,去跟銀行借貸的時候他都叫我要想清楚。」
看見太陽能補貼政策出來之後,他開始規畫現金流,用銀行借貸做為早期的資本投入,未來二十年的發電收入與政府補貼可以償還鉅債,但永續經營的關鍵是,太陽能板底下能做些什麼?
他花一年時間走訪歐洲,確定米蘭沒人種草莓,又研究兩百多種草莓,進農業學校修習課程,走訪農學專家,一年後試種二十種,第一次逾七成都失敗,二○一三年,他終於開始量產草莓。
有了產品,他的腦袋動到了通路。
他,不把傳統農業當農業做農園出租、還要建廚房博物館
「我來自西西里,那是我爸的家鄉,小時候我們都是在機上跟這種車買菜的,」達康德斯指著三輪的摩托車,回憶自己兩歲時去世的爸爸,「為什麼不把它帶到米蘭呢?」
南義總是被北義視為落後,但人情味特濃,他將傳統的三輪車重新包裝,加上GPS系統,「要讓都市人知道,什麼叫作現採的草莓!」每天早晨水果從十五公里外的農場摘下、裝盒,送到市中心配送區後,二十輛三輪摩托車就這麼在市區裡出沒,一打開網站,就會看見離你最近的位置,你可下樓或是看車子位置去購買,因為需求太高,今年又多了五輛腳踏車,進到古城區的小巷中。
生產的能源由太陽能板提供,通路由自己掌握,「如果一般小農的收入是一,那我就是八,因為我跟消費者之間,沒有人!」他驕傲的說。
抓準了都市人追尋好食物的需求,他將祖傳地闢為開放農園,顧客可以承租,自己來種,或付錢請農人代種,農田中高高一支有如棒球場大燈的,是一個即時的三百六十度鏡頭,承租農田者可透過網路看自己的田,「想吃的時候,我們就幫你採一採送去你家!」
「我不是在做農業,而是思考這塊地,可以怎麼樣滿足人們對土地的需要,」他說。
當其他申請太陽能補貼的業者靠老天、靠政府吃飯,他卻不斷耕耘土地,許多規畫正進行中,「我拿到的錢,全都給了這片地。」我問他,「二十年之後,要給你小孩時,這片土地會是什麼樣?」
「foreverland,」他思考片刻,「這裡要能夠不斷的永續下去……,這不只是農業,是一個沒有傷害的商業模式,而且可以一直進行下去。」
一輛從米蘭來的轎車停下來,這裡已是都市人最愛的田園之一。一度想當建築師的他,打算將旁邊十六世紀的農舍建成為廚房、博物館,提供人們更多的體驗空間。
初夏的米蘭,不只有全世界的世博,也有這小伙子的世博。
「我還記得我從第一版計畫書,就把世博當作了我規畫的目標,」他趁著世博熱潮,將草莓園建造成開放農場、觀光公園,搶先世博一天開幕,抓全球眼光,他稱為「辦自己的世博」。
聽著他環環相扣的計畫,我說出「 Contadino : scarpe grosse e cervello fino(著陋鞋,但胸懷遠志)」。他大笑:「對,所以我在世博後的另一個目標,是要在十年內,成為第一家上市的農業公司!」他一邊說要聘用在金融圈每天光鮮亮麗的同學們來上班,一邊提醒我拍掉鞋子上的蟲。
現在,全球都到了重新檢視農業這雙大鞋子的時刻,「著陋鞋,但胸懷遠志」的青年,將不只出現在南歐靴型半島,也會出現在太平洋西北側的台灣。
【延伸閱讀】義大利年輕農民占比比台灣更高,也更會賺!
義大利49歲以下從農人口占比是台灣的1.6倍農民人均產值是台灣2.6倍
註1:農民人均產值為2011年數據,從農人口占比為2012年數據註2:農業均包括農林漁牧業,農業就業人口均指15歲以上人口
資料來源:歐盟統計局、義大利國家統計局、農委會
整理:陳筱晶
2015-05-11 TWM | ||
從小家貧、當過黑手學徒,從月薪三萬元小業務做起的華友旅行社總經理詹棣傢,十八年前還是個旅行社的平凡業務員,如今不但本業業績亮眼,還能在北中南累積數億元房產,獨到的房市理財眼光,是他身價翻倍的關鍵之一。 撰文‧林心怡 穿過台北市敦化南路青蔥翠綠的林蔭大道,來到曾經獲得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青睞、而聲名大噪的「敦藏」,這戶環境幽雅的樓中樓,是華友旅行社總經理詹棣傢的住所,因位置鬧中取靜,早已躋身豪宅之列。 從敦化南路再轉進安和路上、鄰近誠品的辦公大樓五樓,寬敞漂亮的辦公室,處處散發著濃濃的異國風情;這裡是詹棣傢的事業基地、主攻高檔歐洲旅遊線的華友旅行社所在地,詹棣傢當年「置產自用」,買進時總價五千多萬元,如今市值已超過一.五億元。 兩處億元級資產,標示詹棣傢精準的房地產投資眼光。 「我的理財很老派,就是一個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我想要把錢存在具保值性的房產裡。」自嘲很沒「偏財運」的詹棣傢笑著說,除了在高檔歐洲旅遊事業精益求精外,他把經營獲利所得,以穩紮穩打的方式投入買房置產,反而成為他加速累積財富的重要金庫。 近年來許多旅行社同業驚傳倒閉,細究原因,大多是業外財務操作不當而拖垮本業;而詹棣傢的理財獨鍾房地產,且追求零負債的存房理財法,反倒凸顯他的穩健作風。 幼時,六口擠二十坪小房為了買一棟自己的房子 他拚了命賺錢但可別以為住豪宅、開名車的詹棣傢,有位財力雄厚的富爸爸,事實上,他在理財上之所以力求穩健,和他貧苦出身與曾賠光創業資金的背景,有很大的關係。 原來,詹棣傢老家在台北市北投,父親務農、母親為家管,共有四兄弟的他,兒時還住過只有十幾坪大的「土角厝」。「我父親當年就是『牽牛車』把我們養大的。」一家六口擠在二十坪小房子的經歷,讓他「一直渴望有自己的房子」。 因為家裡環境不好,高職念的是松山工農汽車維修科,曾經當過黑手學徒的詹棣傢,剛開始只想畢業有份可以溫飽的穩定工作,「但快畢業時我心想:如果想賺大錢買房子、買車子,就該改變自己,不能只想著當黑手賺穩定收入。從事業務工作,或許是一條不錯的路。」想買房的動力讓詹棣傢決心改變,但他笑稱自己年少時是「害羞」的鄉下小孩,光是被老師點名發言都會脹紅臉,怎麼跟人家跑業務?後來,他在念淡專(現改制為真理大學)觀光科期間,積極參加學校活動、累積打工經驗,藉此訓練自己的膽量與口條;退伍後,先在貿易公司工作,一九九○年開始踏入旅遊業,從月薪三萬多元的旅行社業務開始做起,慢慢兼任領隊的職務。 為了存錢買房,他努力工作增加收入;為了帶團去美國,一口「菜英文」的他努力自學,從業務四萬元月薪加上帶團收入,漸漸晉升百萬年薪一族。三十三歲時,他存到二百萬元的頭期款,在老家北投買下二十幾坪、總價五百萬元的小宅供結婚自用,當時他的概念是「先求有,再求好」,並且深深相信,房子可以保值,可以作為日後「以小換大」的銀彈。 創業,賠光六百萬資金用老家房子抵押解圍 興起存房理財大計一九九八年詹棣傢和兩名友人一起創業開了「華友運通旅行社」,由他負責業務,一人負責財務,另一名出資股東,沒多久就因理念不合而退出。「我們那時和當時的華信銀行信用卡合作,率先推出『一九九九元分七期遊巴黎』等旅遊專案,業績不錯,讓公司賺了不少錢。後來競爭者眾,稀釋獲利不打緊,還碰上股東疑似侵占公款的情況,並把出現赤字的公司丟給我。」「我當時負責業務,專心衝業績,從未留心財務報表的問題,直到負責財務的合夥人準備劃清界線時,我一看財報才驚覺,居然賠光了六百萬元的資金。」「當時我很震撼,公司雖然沒那麼賺錢,也不至於賠這麼多錢,一些帳務看來雖有蹊蹺,也只能吃了悶虧,當時我只有一個念頭:為什麼一起創業的好哥兒們會這樣對我?」二○○一年時,憑著「公司不能倒」的信念,詹棣傢四處籌措資金,甚至還硬著頭皮向母親借家裡的老公寓向銀行抵押,借兩百萬元資金東山再起。這個打擊讓他領悟兩件事:第一、再也不要與人合資,且不論本業與理財都要盯好財務變化;第二、「有房真好」,房子在危機時可扮演「資金救火隊」,於是,他心裡默默興起了打造「存房金庫」的概念,決定把存房當成累積資產的理財大計來看待。 為了東山再起,詹棣傢每天七點到公司,忙到凌晨兩點才下班,絞盡腦汁推出差異化旅遊商品來力挽狂瀾。儘管忙碌,他仍維持每周三次、每次兩小時的運動,他認為有強健的體魄,才有清晰的思路做正確的研判。 再起, 瞄準辦公大樓存房買房零負債 搭上房市大漲,財富倍增○三年,隨著本業逐漸步上軌道,詹棣傢惦記著存房大計,啟動「以小換大」的購屋計畫,他以一千七百萬元左右,買下位於北投小坪頂的電梯景觀別墅「海誓山盟」,而今這棟別墅市價直逼五千萬元,讓他帳面獲利逾三千萬元。 ○三年至○六年,是詹棣傢事業的起飛年,本業與房市的提升,讓他身價水漲船高。原本租辦公室使用的他,這次決定把存房標的鎖定辦公室,認真物色自用、保值兩相宜的標的,因而買下近台北市捷運中山站、由潤泰建設興建的辦公大樓。當時他以每坪三十八萬多元,買下一三六坪建案,總價約五千二百萬元,如今市值一.五億元;若以行情價每坪一千五百元租金計算,可月收二十萬元,目前酌收十幾萬元,租金報酬率約三%到四%,高於定存。 對詹棣傢而言,存房的概念著重在房子的保值、增值性。許多大戶的買房術,都是利用銀行便宜的資金,而大幅槓桿操作,他卻謹守穩健原則,就算初期動用貸款買房,一有閒錢就立刻歸還本金,力求降低負債壓力,建立零負債的存房理財法;沒想到搭上這十年的房地產上漲大潮,就像投資股票買到飆股一樣,為他帶來財富倍增的效果。 如今詹棣傢所擁有的六處房產中,僅一戶是為與銀行維持良好關係而尚有房貸,其餘都已屬零負債,顯見他厚實的置產實力。 追求資產不負債,使詹棣傢不用擔心舉債過度,影響財務操作;同時,除了自用以外,所投資的辦公大樓,每個月還有租金收益入帳,穩健度百分百。 他現在所居住的敦南豪宅「敦藏」,在現有「存房帳簿」裡的資產增幅最可觀。○六年他積極地到處看房子,最後看上「敦藏」,建商當時每坪開價五十幾萬元,百餘坪房子總價約五千六百萬元,是當時的區域新高。 堅持, 先求有再求好遇上好標的 「別因小價差錯失良機」詹棣傢買進「敦藏」時,是以市價買進,並沒有撿到太多便宜,「連老婆都嫌貴」;但他看準該處地段好、學區佳、房屋品質好,鬧中取靜的居住環境,認定「很有保值性」,再算算財務尚可負擔,就大膽買了。「我認為好標的價格合理,就無須計較一點小價差,而錯失良機。」事後來看,證明詹棣傢存房的眼光精準,他口中「沒討到便宜」的標的,如今價值已經翻兩倍。 「與許多首購族一樣,我也是從一間五百萬元的小房子開始買起,因此我會勸年輕人第一間房子不一定要在精華區,先求有再求好,慢慢累積財富。」詹棣傢以過來人的身分笑著說,購屋目標可以「由小到大」,但絕對不要輕言放棄。的確,如果他當初放棄買房、創業的夢想,或許就無法開啟致富之門,而可能與如今的財富擦身而過。 詹棣傢 出生:1963年 現職:華友旅行社總經理 學歷:淡專觀光科 購屋資歷:17年 存房滾錢 5招 1.善用低利率:好好把握低利率購屋機會,重視房子的保值性。 2.主動出擊談價: 購屋要有行動力與執行力,上網比價勤看房子,有喜歡的標的可直接找屋主或建商談好價錢,不行的話再請信得過的房仲交涉,要主動出擊才能找到好標的。 3.用自住心態買房:挑精華地段,用自住、自用的心態挑標的;資金有限時,可「先求有再求好」挑「蛋白區」,惟須考慮日後的保值性。 4.不因小價差放棄增值屋:好標的通常價格都有一定的水準,不要因省小錢錯失買增值屋的機會。 5.把不動產當金庫:一有錢可考慮加速還款,做好購屋的風險控管,把房子當作「金庫」,萬一創業有大額資金需求,可供增貸周轉。 眼光精準 擁台北市近5億房產 ── 詹棣傢存房代表作 台北敦南豪宅: 敦藏,一○六坪,市價一.五億元。 台北住辦大樓: 捷運中山站附近,潤泰住辦大樓,一三六坪,市價一.五億元。 台北商辦大樓: 安敦國際大樓,華友旅行社現址,市價一.八億元。 「由小到大」逐步買 存下數億房產—— 詹棣傢買屋 3階段第 1 階段:先求有再求好 1990年 投入旅行社當業務,後當兼職領隊拚年薪百萬元。 1996年 存了200萬元頭期款,在台北市北投買第一間房,總價500萬元做結婚自住用;1998年與兩位好友成立「華友運通旅行社」。 第 2 階段:小屋換大屋 2001年~2002年 事業谷底時期,一度虧光資本600萬元,甚至向母親借房子抵押貸款東山再起,推出差異化旅遊商品力挽狂瀾,後改名為「華友旅行社」。 2003年 事業有了起色,「以小換大」買進總價1700萬元的房子,後市值近5000萬元,並開始積極存房理財。 第 3 階段:存房金庫發酵 2006年 買敦南豪宅106坪,約5600萬元,目前市值約1.5億元。 買台北市南京西路136坪辦公大樓,約5200萬元,目前市值逾1.5億元,租金行情每坪1500元,行情價每月租金20萬元。 2011年後至今 北中南陸續買進數筆房產,粗估目前房產總值數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