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電商創業如何選擇品類?謹記“三高一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12/148881.html

現在“草根”電商創業選什麽品類比較合適?服飾雖然市場大,但過度紅海,十個做九個半虧。生鮮品類雖然新,但市場太小,且競爭依然不小,各種倉配售後問題。紅海的不好做,藍海的又做不好。想電商創業發個財,真難!

然而電商創業並非無路可走,要想做好品類選擇,做到“三高一低”一定沒有問題。打算電商創業的童鞋,尤其是打算在淘寶天貓創業的,建議收藏分享反複領悟學習。

\高客單價

2010年10月,當當網登陸紐交所,京東借機做圖書炒作,和當當網大打價格戰。當時的京東毛利潤率在5.5%左右,而當當網的毛利潤率是22.5%。一個虧錢的京東,一個用戶規模訂單規模遠不如當當的京東,而且一個資金實力還不如當當網的京東(2011年5月才有巨額融資),這京東不是自找死路麽!是的,至少當時李國慶的言論就是這樣子想的。結果是京東圖書一戰成名,是後來諸多電商中擴圖書品類唯一成功的一家。

當然東哥重要說的不是圖書大戰!雖然京東毛利潤率低得多,但不等於賺錢能力比當當低。當時京東客單價在800元左右,而當當網的客單價不到90元。如果算客單毛利額,前者是44元,而後者每單不到20元。而如果都是用普通第三方物流,一個手機訂單和三本書合並訂單,配送費用都一樣。當然了,京東自建配送,費用會貴一些,也是在20元以內。剔除掉配送費用,京東每單賺得毛利還是比當當網高。如果不是京東加大市場物流技術等投入,積極擴張,那個時候就賺錢了。而當當網看似毛利潤率很高,但客單價低,即使已經有不錯得毛利潤率了,但這種盈利能力也是非常薄弱得,尤其是遭遇價格戰後,一年後當當網得毛利潤率跌至10%多一點,虧的一塌糊塗,股價也攔腰再攔腰折斷!

2010年,騰訊之所以在眾多B2C電商中投了易迅網,就是易迅網本身是一家現金流非常健康,而且還賺錢的電商。2006年50萬資本起家,四個創始人用了四年時間做到了5個多億,中間沒有拿任何風險投資。增長快又賺錢,就是3C通訊產品,庫存周轉速度快,客單價高,毛利潤率雖低,但還是可以賺錢。

高毛利潤率

記得兩年前,在鞋品類發生了價格和口水大戰,樂淘網創始人畢勝說,B2C電商是一場騙局,因為根本不可能賺錢。然後畢勝先生以樂淘網作為樣板分析,為什麽是采銷類B2C電商是騙局。樂淘的毛利潤率30%,已經做到很高了,但是比起費用,根本打不平。其中倉配費用11%,退貨成本2%,營業成本9%,包裝費用1%,還有最要命的營銷費用30%,到最後是-22%。

有人說,這是采銷B2C又不是在淘寶天貓開店的賣家,首先技術費沒了,自己和老婆上,所以勞動力費用沒了,五險一金啥的也都不要,用的是自家租房,租金也沒有,包裹用塑料尼龍的。當然了,這種級別的草根創業者,的確很多顯性成本消失了,但實際依舊是存在的。

淘寶創業者稍微規範化,稍微做大一些,該有的成本都會有。賣家且不管大小,都會面臨一樣的營銷成本高漲的問題。也是因為常規的鉆展直通車廣告投放太貴,所以很多賣家轉向了刷單,無論是大賣家大品牌,還是草根創業者。費用這麽高,如果沒有足夠的毛利潤率支撐,別說產品研發創新,就連維持正常經營都是問題!

賣東西,真的別太便宜,給自己留足夠利潤空間!

高複購率

低頻購買的用戶,基本談不上什麽用戶黏度,很多時候都是一錘子買賣。所以大家電,包括一些電子產品,都很少有做好自己官網的。小米算是第一家跑出來的,但也還是不得不增加產品線,提升用戶品牌黏度。

反過來增長快速,並且拿到大額融資的淘寶賣家,為數不多的被投資人特別看好,還在保持較高增長速度的賣家是三只松鼠。因為我知道不少拿了風險投資的淘品牌,已經不如往日風光了。零食這東西,尤其是好這口的,用戶黏度高的不得了,每周都得買一次。

2013年中的時候發生過一件事情,當時東哥還在騰訊電商。有幾個月時間,以商超品類為主1號店的通訊產品銷售額反而超過了以3C通訊起家的易迅網,從全渠道價格比較來看,易迅網幾乎是最便宜的,而1號店是賣的最貴的。很多人可能很難明白,怎麽會這樣!簡單的解釋就是一個高頻打低頻的生意,1號店通過商超品類建立了和用戶親密的信任,很多用戶在1號店幾乎每周都有買東西。而易迅網的用戶,兩三個月有一次就不錯了。1號店的用戶規模也比易迅網大的多,很多用戶壓根就不知道易迅網,習慣了1號店就自然下單了。這也是為什麽後來,天貓貼錢虧本也要做天貓商超,而且還挖了1號店非常多的核心高管。

低更新頻率

時尚女裝雖然做不到高客單價,至少能夠做到高毛利潤率,高複購率。但這個品類也是淘寶天貓里面最難做的一個品類,尤其是自己想做一個有調性的品牌的。為什麽做時尚女裝怎麽就那麽難?既然是時尚,那麽一個月就要上兩次新是至少的。什麽是時尚,什麽是用戶喜歡的,很難把握,很辛苦!設計好了,交給第三方工廠生產,訂單小不接,訂單大庫存多。好賣,補貨慢補貨難。不好賣,又要被庫存壓死。自己建工廠,庫存是少了,補貨是容易了,但是工廠管理和時尚設計完全不是一回事,即使是少一顆扣子,一條拉鏈,整個生產線都得停著等著輔料到位。做服裝難,做女裝難,做時尚女裝難上加難。一位女裝賣家,堅持了5年之後,決定不做時尚女裝,改為做中高端的運動裝,做了小幾個月,就已月過100萬。運動裝,有一些基本的款式,所以他再也不擔心什麽設計、庫存了,日子也安逸多了,也有了更多的時間思考人生和健康了!

如果你稍微總結一下,具備這其中三到四個要素的產品就會發現有奢侈品、中高端白酒、煙草、能源、毒品。這樣的企業,真是坐著躺著睡著也賺錢!電商創業怎麽選品,您學到了嗎?絕大部分創業者的慣性思維,依舊是便宜爆款,刷單燒廣告走量!

作者為專欄作家、電商天使投資人,前騰訊京東電商戰略分析師。微信公眾號是dgjdds,創業者聯系請加個人微信號7879774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050

環保產業隨筆:不破不立 勢和時的選擇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089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1-12 08:43 編輯

環保產業隨筆:不破不立 勢和時的選擇
作者:鄔煜

此篇是近期的隨筆,對於目前環保產業的投資,雖是一片叫好聲,但大多數投資人依然迷茫,目前這個位置的環保股,說老實話挺難受的,因此用一句話來說明俺們的看法就是不破不立,勢的機會全年存在,時的把握跟蹤估值波動。

勢的機會感覺市場都是趨於表面去理解,沒有抓住事物的本質,我們對於環保勢的理解是中央政府收權背景下,地方政府的環境壓力空前巨大,尋租空間也急劇縮窄,使得環保產業中最關鍵的政府職能發生重大變革,從而驅動政府、排汙企業、環保企業和民眾這四大關系的變革。而投資機會就應該從這個變革中去找,這是趨勢性的,而政策預期等只能是主題性的。

時的選擇我們建議密切跟蹤估值預期的波動,很多人說,13年大氣十條出來後,大氣板塊展開了波瀾壯闊的漲幅,那麽15年水十條出來後是否也會複制,我們的看法是難,因為13年大幅上漲有個先決的前提,12年經過估值消化後,在業績預期沒有發生明顯變化的情況下,估值預期都落到了歷史的低位,估值彈性非常大,而目前來看,通過對環保所有品種估值預期的分析,除了大白馬和水務運營商之外,大多數估值預期都不算低了,彈性自然不會有那麽大。但是機會還是有的,今年的環保金年趨勢不會變,但是擇時方面要密切關註估值預期的變化,不排除不破不立的可能性。

以下是我的一些隨筆,望能夠有些啟發↓↓↓↓

環保產業隨筆:不破不立

一、2015年將是環保產業特殊的一年

1)十二五的尾巴、十三五的頭,決定了訂單和政策迎來小高峰

2015年是規劃的大限年,同樣也是“十三五”規劃的預熱年。展望2015年,對於環保產業,由於是“十二五”規劃的最後一年,會出現集中上項目的情況,同時再疊合“水十條”、“土十條”以及“十三五”規劃的準備,未來近1年的時間將出現項目投資和政策出臺的小高峰。

2)參與者痛點的變化決定了各方關系的變革,推動產業加速進入變革期

環保產業發展至今,主要參與者政府、排汙企業、治理企業、民眾這四大主要參與者痛點伴隨政府戰略變革以及環境持續惡化等原因也在發生著劇烈變化,而這些變革直接推動了這四大關系的變革,推動著環保產業在2015年加速進入變革期。如果根究這四大關系變革的原因,我們認為是核心的驅動因素是中央政府收權背景下,地方政府的環境壓力空間巨大,尋租空間急速縮窄,使得環保產業中最關鍵的政府職能發生重大變革,從而驅動其他幾大關系的變革。

【政府之痛】
•中國環境壓力,不能承受之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了高速發展,但經濟增長方式主要依靠三高一低(高汙染、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重投資產業,這種發展模式已經造成了中國環境的重汙染,並且積累下的惡果在進入“十二五”之後逐漸顯現,嚴重制約了中國的經濟發展。目前中國的環境問題已經不是治不治的問題,而是不得不治的問題,幾乎處於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壓力最大階段。

•環境問題已成為政府決策的頭疼問題:考慮到中國經濟之前的增長模式,環保和經濟增長是對立的,環保長時間處於被動需求狀態,這就導致了政府對於環保的不作為以及利用環保尋租的情況也屢見不鮮。但在傳統經濟增長模式無以為繼以及本屆政府定下的產業結構調整大方向後,環保對於政府政績的考核已經與經濟增長同等重要。但是由於欠賬過多以及經驗不足,如何治理環境成為政府頭疼的問題,經常發現錢花了、但沒啥用。

•環保投資哪里來:目前環保產業主要模式仍處於工程和投融資類型,投資規模不算小,考慮到中國大多數地方政府本身缺錢的現狀,因此目前政府思考並且頭疼的問題在於環保不得不做但是投資從哪里來。

【排汙企業之痛】
•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的壓力:中國目前的排汙企業,大多數是傳統粗放型經濟模式下的產物,在傳統經濟無以為繼的背景下,需求下滑和產能過剩帶來的共振使得這些行業困難重重,再加上國家對於經濟結構調整大方向的進一步明確,更是對排汙企業本身的經營雪上加霜。

•環保壓力給排汙企業又增加一道枷鎖:在傳統經濟模式下,部分地區政府在經濟優先的驅使下,對於排汙企業的違規超額排放熟視無睹。但是目前伴隨著環保產業地位的提升,環保成為排汙企業不得不做的事情,而且隨著標準的越加嚴厲,排汙企業面臨的環保成本也會逐漸提升,在經濟不景氣的當下,對於排汙企業又增加了一道枷鎖。

【環保企業之痛】
•關系之痛:目前環保的買家主要是政府和汙染企業,而作為環保企業這一賣家,目前看核心競爭力和獨特的商業模式並不多,同質性競爭嚴重,這使得在環保競爭圈中,比拼的更多是關系,即使有企業具備核心的技術能力,也難以實現一招鮮。

•錢之痛:在中國現階段,環保仍屬於被動需求,買單人以政府和排汙企業為主,但目前中國經濟景氣度下滑,地方政府債務壓力大,汙染企業也都普遍存在產能過剩導致效益差的現狀。因此地方沒錢+企業沒錢+被動需求成為環保企業收款難的主要原因,雖然政策給力推動訂單的釋放,但是錢的問題導致企業在拿單以及執行訂單方面舉步維艱(尤其是中小企業)。

•技術之痛:中國的環保產業前幾年都在走“資本+關系”的路子,技術並不是產業的核心要素,專註技術的企業並不多,多數企業認為只要有錢有關系,技術不重要。但是目前階段,往後看,在環保需求的快速變革下,技術在產業核心要素中的層級會逐漸提升,“資本+技術”可能將成為下一階段企業發展的趨勢,因此技術之痛在中國的環保企業中會逐漸的體現並且放大。

【民眾之痛】
•辛酸之痛:這個不用多談,中國的環境問題這幾年集中爆發,霧霾、垃圾圍城、水汙染、土壤重金屬超標等已經不再是新鮮事,在環境問題上,民眾對於政府的公信力也已經降至低點,說起來只能是一把辛酸淚。

•健康之痛:環境問題日益嚴峻將直接影響民眾的健康,因此對於民眾來講,生活成本也將持續提升,花在購買家用凈化設施、看病、體檢等方面的花費會持續提升。為什麽著重提出這點,主要是我們在思考,為什麽民眾願意為環境導致自身的損害付費,而不願意直接為環境付費,這一點如果能夠解決,將會創造出環保的B2C模式,是巨大的市場。

•二、投資機會:勢和時的選擇

1)勢的選擇:沿著變革方向
變革的核心的驅動因素是中央政府收權背景下,地方政府的環境壓力空間巨大,尋租空間急速縮窄,使得環保產業中最關鍵的政府職能發生重大變革,從而驅動其他參與者關系的變革。因此延伸出以下的變革方向。

•地方政府職能的變化,導出第三方治理、PPP以及國企改革的機會。在環保各參與方的關系中,政府的層級在逐漸削弱,如公開購買服務、PPP模式的試點、甚至通過反腐提升政府的透明度和效率等。這些變化我們認為從根本上講都是為了逐漸改變作為環保大買家政府的權責,逐漸從老爺向服務轉變,這個轉變直接導致的就是企業-政府關系的改變。因此對於環保企業,完全可以抓住政府對環境需求變化推動的產業變革進行業務拓展和布局,傳統的老思路可以變一變。這層機會導出的布局領域為第三方治理、PPP以及國企改革的機會。

•傳統環保制造業的升級,導出智慧環保的機會。目前環保企業仍然多屬於傳統制造業和工程範疇,在中國制造業升級的大背景下,如何規避和改正這樣的怪現象,我們認為也必須將環保產業逐漸融入產業升級的大趨勢下,至於如何升級,我們構想大數據+雲計算+環保構建的智慧環保體系在未來將逐漸鋪開,成為產業升級的大趨勢,目前已經有不少環保企業在著手做準備。因此,在環保企業商業模式重構這條主線,我們看好環保制造業升級這一大趨勢和方向,導出了智慧環保的機會,這同樣也是估值重構的機會。

•門口的野蠻人蓄勢待發,導出平臺型企業的機會。今年以來,資本市場的投資行為也在多元化,背靠上市公司的資本合作以及一二級市場的聯動行為日趨增多,門口的野蠻人已經蓄勢待發,一級市場投資者逐漸下沈以定增、並購基金以及市值管理等方式間接進入二級市場的行為已經成為業內常態。在這個背景下,考慮到環保產業在國家戰略中的特殊定位,未來長時間都將具備良好的投資價值,因此環保產業也就成為野蠻人們蓄勢待發的對象,而從一二級市場聯動的角度看,規避單純的股價訴求,我們更為看好資本方以上市公司作為環保整合平臺的資本運作,憑借資本方的資金和資源優勢,加上上市企業的平臺優勢,具備市值持續提升的潛力。

2)時的選擇:估值預期的變化要密切跟蹤
從這幾年的環保板塊表現看,市值波動除了少數企業之外,還是比較大的,並沒有出現市場一廂情願的持續成長模式。波動的原因一方面是業績,但是更為明顯的是估值波動。因此我們通過分析環保企業10-14年估值預期的波動情況,發現凡是環保大市,其未來1-2年的估值預期均處於較低水平,而環保熊市,其未來1-2年的估值預期均處於較高水平。

目前經過梳理,15年的環保個股的估值區間,除了碧水源、桑德環境以及水務運營商之外,基本都處於30倍以上的高估值區間;16年的環保個股的估值區間,很多都已經處於25-30倍之間,水務股在15-20倍之間,從歷史估值波動看,並不具備絕對的估值優勢。
註:環保個股歷史的估值波動分析已經整理完畢,如需要可郵件。

三、目前環保股的策略:不破不立,勢決定品種,擇時緊盯估值

目前環保股的策略,我們歸結於兩點,勢和時的選擇。

•勢的選擇:核心的驅動因素是中央政府收權背景下,地方政府的環境壓力空間巨大,尋租空間急速縮窄,使得環保產業中最關鍵的政府職能發生重大變革,從而驅動其他幾大關系的變革。因此首先選擇政府職能變革推動環保產業變革帶來的機遇,PPP、第三方治理、國企改革這三大方向;其次選擇政府職能變革對於環保需求變化帶來的產業升級機會,智慧環保這一大趨勢。

•時的選擇:從環保2010年以來的歷史行情看,玩估值是主要的方式,凡環保大年,啟動點對應的未來2年的預期估值均處於較低水平,而環保小年則相反。因此我們對於時的選擇認為重要應在確定勢的前提下去進行估值預期的分析和研究,優選15和16年低估值品種。

•註:標的選擇的任務就略掉了,不在其位不謀其職了,但梳理了一遍還是有不少,大家可關註,部分品種目前仍是配置的好窗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076

電商創業如何選擇品類?謹記“三高一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12/148881.html

現在“草根”電商創業選什麽品類比較合適?服飾雖然市場大,但過度紅海,十個做九個半虧。生鮮品類雖然新,但市場太小,且競爭依然不小,各種倉配售後問題。紅海的不好做,藍海的又做不好。想電商創業發個財,真難!

然而電商創業並非無路可走,要想做好品類選擇,做到“三高一低”一定沒有問題。打算電商創業的童鞋,尤其是打算在淘寶天貓創業的,建議收藏分享反複領悟學習。

\高客單價

2010年10月,當當網登陸紐交所,京東借機做圖書炒作,和當當網大打價格戰。當時的京東毛利潤率在5.5%左右,而當當網的毛利潤率是22.5%。一個虧錢的京東,一個用戶規模訂單規模遠不如當當的京東,而且一個資金實力還不如當當網的京東(2011年5月才有巨額融資),這京東不是自找死路麽!是的,至少當時李國慶的言論就是這樣子想的。結果是京東圖書一戰成名,是後來諸多電商中擴圖書品類唯一成功的一家。

當然東哥重要說的不是圖書大戰!雖然京東毛利潤率低得多,但不等於賺錢能力比當當低。當時京東客單價在800元左右,而當當網的客單價不到90元。如果算客單毛利額,前者是44元,而後者每單不到20元。而如果都是用普通第三方物流,一個手機訂單和三本書合並訂單,配送費用都一樣。當然了,京東自建配送,費用會貴一些,也是在20元以內。剔除掉配送費用,京東每單賺得毛利還是比當當網高。如果不是京東加大市場物流技術等投入,積極擴張,那個時候就賺錢了。而當當網看似毛利潤率很高,但客單價低,即使已經有不錯得毛利潤率了,但這種盈利能力也是非常薄弱得,尤其是遭遇價格戰後,一年後當當網得毛利潤率跌至10%多一點,虧的一塌糊塗,股價也攔腰再攔腰折斷!

2010年,騰訊之所以在眾多B2C電商中投了易迅網,就是易迅網本身是一家現金流非常健康,而且還賺錢的電商。2006年50萬資本起家,四個創始人用了四年時間做到了5個多億,中間沒有拿任何風險投資。增長快又賺錢,就是3C通訊產品,庫存周轉速度快,客單價高,毛利潤率雖低,但還是可以賺錢。

高毛利潤率

記得兩年前,在鞋品類發生了價格和口水大戰,樂淘網創始人畢勝說,B2C電商是一場騙局,因為根本不可能賺錢。然後畢勝先生以樂淘網作為樣板分析,為什麽是采銷類B2C電商是騙局。樂淘的毛利潤率30%,已經做到很高了,但是比起費用,根本打不平。其中倉配費用11%,退貨成本2%,營業成本9%,包裝費用1%,還有最要命的營銷費用30%,到最後是-22%。

有人說,這是采銷B2C又不是在淘寶天貓開店的賣家,首先技術費沒了,自己和老婆上,所以勞動力費用沒了,五險一金啥的也都不要,用的是自家租房,租金也沒有,包裹用塑料尼龍的。當然了,這種級別的草根創業者,的確很多顯性成本消失了,但實際依舊是存在的。

淘寶創業者稍微規範化,稍微做大一些,該有的成本都會有。賣家且不管大小,都會面臨一樣的營銷成本高漲的問題。也是因為常規的鉆展直通車廣告投放太貴,所以很多賣家轉向了刷單,無論是大賣家大品牌,還是草根創業者。費用這麽高,如果沒有足夠的毛利潤率支撐,別說產品研發創新,就連維持正常經營都是問題!

賣東西,真的別太便宜,給自己留足夠利潤空間!

高複購率

低頻購買的用戶,基本談不上什麽用戶黏度,很多時候都是一錘子買賣。所以大家電,包括一些電子產品,都很少有做好自己官網的。小米算是第一家跑出來的,但也還是不得不增加產品線,提升用戶品牌黏度。

反過來增長快速,並且拿到大額融資的淘寶賣家,為數不多的被投資人特別看好,還在保持較高增長速度的賣家是三只松鼠。因為我知道不少拿了風險投資的淘品牌,已經不如往日風光了。零食這東西,尤其是好這口的,用戶黏度高的不得了,每周都得買一次。

2013年中的時候發生過一件事情,當時東哥還在騰訊電商。有幾個月時間,以商超品類為主1號店的通訊產品銷售額反而超過了以3C通訊起家的易迅網,從全渠道價格比較來看,易迅網幾乎是最便宜的,而1號店是賣的最貴的。很多人可能很難明白,怎麽會這樣!簡單的解釋就是一個高頻打低頻的生意,1號店通過商超品類建立了和用戶親密的信任,很多用戶在1號店幾乎每周都有買東西。而易迅網的用戶,兩三個月有一次就不錯了。1號店的用戶規模也比易迅網大的多,很多用戶壓根就不知道易迅網,習慣了1號店就自然下單了。這也是為什麽後來,天貓貼錢虧本也要做天貓商超,而且還挖了1號店非常多的核心高管。

低更新頻率

時尚女裝雖然做不到高客單價,至少能夠做到高毛利潤率,高複購率。但這個品類也是淘寶天貓里面最難做的一個品類,尤其是自己想做一個有調性的品牌的。為什麽做時尚女裝怎麽就那麽難?既然是時尚,那麽一個月就要上兩次新是至少的。什麽是時尚,什麽是用戶喜歡的,很難把握,很辛苦!設計好了,交給第三方工廠生產,訂單小不接,訂單大庫存多。好賣,補貨慢補貨難。不好賣,又要被庫存壓死。自己建工廠,庫存是少了,補貨是容易了,但是工廠管理和時尚設計完全不是一回事,即使是少一顆扣子,一條拉鏈,整個生產線都得停著等著輔料到位。做服裝難,做女裝難,做時尚女裝難上加難。一位女裝賣家,堅持了5年之後,決定不做時尚女裝,改為做中高端的運動裝,做了小幾個月,就已月過100萬。運動裝,有一些基本的款式,所以他再也不擔心什麽設計、庫存了,日子也安逸多了,也有了更多的時間思考人生和健康了!

如果你稍微總結一下,具備這其中三到四個要素的產品就會發現有奢侈品、中高端白酒、煙草、能源、毒品。這樣的企業,真是坐著躺著睡著也賺錢!電商創業怎麽選品,您學到了嗎?絕大部分創業者的慣性思維,依舊是便宜爆款,刷單燒廣告走量!

作者為專欄作家、電商天使投資人,前騰訊京東電商戰略分析師。微信公眾號是dgjdds,創業者聯系請加個人微信號7879774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156

多省份新年開局謀擴大投資 基建仍是最熱門選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55

4703856697183218181

《經濟參考報》報道稱,綜合多方機構預測,2014年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預計很難超過16%,甚至可能低於1至11月的15.8%,創十三年新低。受困於多種因素,2015年投資增長前景仍不樂觀,較去年進一步回落的概率偏大。為此,從中央到地方,大家都在謀求優化投資結構的同時能夠增加投資量。

該報記者梳理發現,在不久前結束的省一級經濟工作會議上,有多個省(區、市)提出要擴大投資規模,其中又以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最受追捧。上證資訊粗略統計,僅西部12省市今年交通建設投資就將超過6000億元。

從海通證券、交通銀行和中國社科院的預測來看,去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低於16%,大概落在15.6%至15.8%的區間範圍內,創下十三年新低。

2015年的情況可能更不樂觀。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向《經濟參考報》表示,房地產投資增速的周期性下滑是造成此輪經濟增速放緩的主要因素之一。盡管長期來看房地產投資趨穩,但從短期來看,我們對2015年房地產市場持謹慎穩健的預期。

李稻葵還表示:

預計2015年房地產投資將繼續去庫存化的調整,並於下半年調整到位,2016年房地產投資有望恢複到正常增長。反映到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上,預計2015年中期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將小幅下調至14.8%,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的預測值為15.1%。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放在了2015年經濟工作主要任務的首位。然而作為穩增長主力之一的投資卻增長乏力,於是多個省市將擴大投資確定為今年經濟工作的一項重點任務,其中西部地區尤為積極。

基建投資仍是大熱門

盡管各地普遍提出擴大投資,但與此前“4萬億”時期顯著不同的是,今年同時強調要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於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受到偏愛。

去年四季度以來國家發改委密集批複的50個交通基建項目大都會在今年開工建設,其中30個項目是在西部省份,主要集中在新疆、四川、內蒙古、貴州、雲南、廣西、甘肅等地。

上證資訊梳理西部12省份情況發現,西部各省均將公路、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今年項目投資重點,粗略統計,西部12省市今年交通建設投資將超過6000億元,重點推進高速公路、高鐵等建設。

在西部12個省份中,四川、雲南、貴州3省今年交通建設投資均達千億規模,四川計劃投資1000億,雲南計劃投資1200億。

內蒙古則計劃完成公路建設投資700億元,稱今年要加快推進自治區重點公路項目建設。陜西省“十二五”期間要完成交通投資2400億元,但前四年的投資約在1700億元,這也就意味著尚有700億元的空間留待今年完成。

在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召開期間,不少與會的省市交通廳廳長透露了其2015年工作計劃。寧夏公路交通運輸固定資產計劃投資135億元;青海計劃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300億元以上,比2014年增長15%;新疆對交通運輸固定資產投資計劃初步安排資金250-300億元。

另外,廣西、甘肅、西藏等幾個省份尚未公布今年交通建設投資情況,但《上海證券報 》稱,這幾個省份均不約而同地透露出今年將加快鐵路建設的訊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519

黑田東彥:日本央行在貨幣政策上還有“新選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521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出席達沃斯論壇並接受彭博采訪時表示,如果日本央行在完成2%通脹目標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央行不排除推出新的貨幣政策工具。

黑田東彥首先強調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沒有技術性限制,央行也沒有用盡所有工具,有很多可以購買的資產。如果日本央行在完成2%通脹目標的過程中遇到挑戰,央行還有新的貨幣政策選擇(工具)。

不過他並沒有透露所謂的新選擇到底是什麽。

對於歐洲央行的QE行動,黑田東彥表示歡迎。他認為歐洲和日本一樣面臨結構性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實施改革,政府需要盡力提振經濟增長的潛力。而對於美聯儲加息的預期,他表示並不擔憂。

有意思的是,有“安倍經濟學之父”之稱的安倍晉三貨幣政策顧問山本幸三本周一表示,除非經濟遭到嚴重的外部沖擊,否則日本今年不需要進一步貨幣寬松。

周三日本央行剛剛大幅下調了通脹預期(從今年4月開始的新財年核心通脹預期從1.7%下調至1%),但維持現有寬松規模不變。當時黑田東彥表示,受油價下跌影響,日本可能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實現2%的通脹目標。如果日本能夠穩步實現2%的通脹目標,那麽就沒必要采取更多措施。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81

“美聯儲通訊社”:耶倫本周繼續“保持耐心” 但後續選擇越來越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681

QQ圖片20150128140739

素有“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Jon Hilsenrath認為美聯儲周三會議聲明中可能繼續對加息一事“保持耐心”,但耶倫之後的工作難度也會越來越大。

北京時間本周四淩晨3:00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將公布一月份議息會議的結果,Hilsenrath本周二撰文指出,許多美聯儲官員已表示,他們預計美聯儲將在今年年中前後上調當前接近零水平的基準短期利率。

耶倫上個月稱,“耐心”一詞預示美聯儲至少未來兩次會議不會加息。這意味著,如果美聯儲想要就6月份加息的可能性作出暗示,他們需要在3月17~18日的政策會議上改變或放棄“耐心”這一措辭。

Hilsenrath認為,耶倫在過去的一年里的工作主要是繼續實施前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QE3退出方案。如今要面對何時加息這一問題則更加棘手,並存在更多爭議。

全球背景也使事態更加複雜,包括歐洲央行在內的其他央行正采取額外貨幣措施來支撐本地疲軟的經濟和提振低迷的通脹,這給美元帶來了上行壓力。

他指出,最終決定將取決於有無充足的證據表明美國經濟強勁到可以承受加息,或經濟和通脹是否過於疲軟,使美聯儲感覺有必要等一等。 

部分美聯儲官員,如聖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James Bullard),認為美聯儲不能等到失業率進一步大幅下降再加息。上個月失業率為5.6%,美聯儲官員預計與穩定的2%的通貨膨脹率相對應的失業率在5.2%~5.5%。

另一些官員表示懷疑。波士頓聯儲主席Eric Rosengren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根據目前的數據,他不是很確信通脹率將回升至2%,這正是他願意保持耐心的原因。他說,他尤其擔心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下降,收益率下降顯示出投資者認為通脹沒有上行壓力。

Hilsenrath表示,耶倫任美聯儲主席以來,政策立場比做副主席、舊金山聯儲行長時更偏中立,在擔任這些職位時,她曾經主張大規模、持續的寬松政策;但做美聯儲主席時,她尋求的是與同僚達成共識。

“2014年美聯儲就是每次會議削減10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所以去年工作相對輕松”投資咨詢公司III Associates首席經濟學家Karim Basta表示,“自上次加息來已經過了九年,所以關於首次加息的溝通頗具挑戰性,我估計如今交易大廳里有三分之一的交易員都沒親身經歷過一次加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489

SENSE隨筆150128 逆向選擇和信號暗示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1/28/sense%e9%9a%a8%e7%ad%86150128-%e9%80%86%e5%90%91%e9%81%b8%e6%93%87%e5%92%8c%e4%bf%a1%e8%99%9f%e6%9a%97%e7%a4%ba/

SENSE隨筆150128
逆向選擇和信號暗示
執筆人:Kan

假如年輕有為的你剛向10間大學提出入學申請,結果獲得其中9間錄取,而只遭到1間拒收。在多數的情況下,你最想去的大學就是拒絕錄取你的那間!
你一定會覺得很倒黴,其實這只是「逆向選擇adverse selection」的合理結果,即是由於信息不完全或不對稱所產生的“去優存劣”效應,**** 把你不想交往的人、不想遭逢的事吸引到你面前的情況。

人們最想就讀的往往就是對他們來說門檻最高的學院;反之,學校的入學標準越低,你越不想去就讀。某間大學錄取了你,可能基於認為你很適合就讀該校,但更可能的情況,是認為錄取了你可以提高該校學生的整體素質。基於這個原理,假如你是個超級優材生,自然所有院校都樂於羅致, 那就當然大把出路。而如果你只是個水平一般的學生,任何一間錄取你的學院都不會是你的理想選擇,因為錄取你就代表這間學院的水平差。

相對地從學校的角度來看,最可能接受入學邀請的學生就是學校最不想要的人。進一步假設學校是隨機挑選報讀生員入學的話,那就很容易清楚看到,最可能接受這機會的不是成績最高的學生,而是那些考不上其他大學的學生,那他應該就是這間大學最不想錄取的學生了。

逆向選擇是一種「博弈」,任何博弈都有三個特性:
1.多個參與者。
2.每個參與者都會選擇最佳的行動方式,以獲取最大的好處。
3.每個參與者都會認為,其他參與者也在設法爭取對自己最好的結果。

“信息不透明或不對稱”是「應用博弈論」的前提,只要當事人對潛在對手缺乏透徹的了解,逆向選擇就會出現。簡而言之,你不了解的事也許比想象中的要糟,當必須在信息不完全的情況下做出決策時,一定要考慮對方為什麼會找上你,以及對方的舉動説明了什麼。

假如某公司打廣告,準備以5萬月薪聘請一位程式設計師,誰最渴望得到這份工作?顯然是在其他地方拿不到5萬月薪的人。當能力最差的人最希望被錄用時,逆向選擇就會出現。你最想雇用的人大概連應聘面試都不願來,因為他們賺5萬以上是輕而易舉的事。
為了破解逆向選擇問題,應聘者應該避免表現得過於渴望。相反,他們應該設法讓僱主相信自己還有很多其他不錯的機會。由於僱主無法充分了解應聘者的能力,所以必須根據提示來猜測,而應聘者對這份工作的渴望程度便成了其自身能力的有效提示。***

再舉例公司在面臨經濟轉差或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有兩個選擇,一是全體員工減薪10%,或者是辭退10%的員工。逆向選擇可以解答為什麼應該選擇辭退部分員工,而非一齊減薪共渡時艱。
假如每位員工都減薪10%,可能有些員工就會離職去應聘薪水更高的工作。不幸的是,最優秀的員工最容易找到更好的工作,所以他們最有可能離職。全體員工減薪10%會造成逆向選擇,最想留住的人離職概率最高。相比之下,假如定策辭退10%的員工,顯然就可以趁機淘汰掉最不理想的員工了。

在一般的情況下,賣方應該比買方更了解產品,如此逆向選擇就會出現。*** 產品質量越差,賣方就越想把它賣掉。假設賣方比你更了解產品的質量,你就應該認定賣方急於脫手可能意味著產品質量差。

舉例在買二手車的時候,你最想找的應該是擁有高質量車的賣家。麻煩的是,賣方最想脫手的是劣質車。所以二手車的買主必須考慮逆向選擇,並了解二手車車主的動機。
假設2005年產的本田雅閣性能良好的二手車值8萬,性能差的只值2萬,而車主都知道自己汽車的性能,但潛在買主並不知道。如果所有該類車子中九成性能都良好,你會誤以為有90%的概率可以買到一輛狀況良好的車子,但實際上只有性能不好的車子才會以這個價錢脫手。如果所有買主都知道逆向選擇原理,那麼二手車的價格就會遠低於8萬,或者他們根本不會接受超過2萬的價格。如果二手車的價格都這麼低,狀況良好的車主就不會將其出售。如此一來,逆向選擇就會形成惡性循環。****

假如車主不願意以低價出售,他就必須讓買主相信車子性能良好。方法之一是請外部技師來檢測車子,以消除信息不對稱的現象,打破逆向選擇。此外,車主也可以將賣車的原因説清楚,比如證明他是因為移民才賣車,令買主相信逆向選擇並不是賣車的原因。車主還可以提供包含部分維修費用的擔保,或者車子發生性能故障的賠償,以降低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損失。

為降低信息不明所造成的誤判風險,參與者往往必須依賴提示。****
產品的保修和退費保證是暗示質量的強烈信號。低質量產品將來需要大量的維修,高質產品則不需要。如果經銷商知道產品的質量很好,他就會提供免費保修;而對低質產品則不願意這樣做。所以,提供較長期的免費保修可以說是質量的保證。

另一個常見的例子是「名人代言」。名人通常沒有資格來鑒定產品,但為何許多公司會大灑金錢請他們來做產品代言人?因為名人自重自份,代言的成本很高,因此便成了一種保證。

值得一提的是「產品標籤」。假設食品分為兩種:一種是安全產品;另一種是不衞生的產品。如果法例禁止經營者將不衞生產品標籤為安全產品,那麼我們應怎麼看待那些沒有標籤的產品?假如它們是安全產品,貼上安全標籤顯然對廠商有利。故此沒有標籤就很可能代表產品不衞生。
同理,由於現今大部分消費者都喜歡低脂肪食品,低脂肪食品的廠商便一定會把產品標籤為低脂肪,沒有標籤就通常代表高脂肪。從深層的意義來説,所有的產品其實都已經被貼上了標籤。

以上資料出自《活學活用博弈論Game Theory at Work》作者:James D. Miller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515

小議互聯網券商們的路徑選擇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265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5-1-29 19:01 編輯

小議互聯網券商們的路徑選擇

最近互聯網券商的概念是很火的,上市公司里面東方財富、同花順、大智慧都經歷了很大幅度的上漲。資本市場討論的範疇無外乎看看流量大小,按照用戶價值拍個估值的邏輯,但實際上這幾家公司的路徑選擇上有很大的不一樣,未來發展戰略上有各有偏重,未來會越來越明顯。


從流量比較的邏輯來看:

垂直財經類網站中,東方財富訪問量大幅超出同業

日均覆蓋人數1600萬,遠遠高於第二、三名的中國經濟網和同花順,是傳統財經門戶如金融界的10倍。

而周度有效瀏覽時間東方財富達到了2276萬小時,是第二名同花順的10倍,龍頭地位非常突出。

而從人均瀏覽時間來看東方財富達到了1.4小時,而第二名的同花順僅0.5小時,差距依然非常明顯。


移動端證券交易方面,同花順無疑是流量龍頭


根據艾瑞咨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國證券類APP人均有效使用時間高達6.2分鐘,而人均單日使用次數也高達3.6次

盡管證券類APP的用戶粘性較高,證券公司卻獲益很少。在所有證券類APP中,出於壟斷地位的同花順、大智慧、東方財富等第三方APP的月度覆蓋人數顯著高於證券公司APP

同花順月度覆蓋了近1700萬用戶,相當於國內交易賬戶數的30%。活躍用戶數估計也能占到20-30%

而傳統券商,活躍用戶也就是幾十萬的量級,差距較大


因此總體而言,在流量方面東方財富是毫無疑問的龍頭,而在新興的移動APP上同花順占據了先機。但幾家公司的未來發展路徑和邏輯卻有著很大的區別:


簡單來說有閉環模式和開放平臺模式:

(一)垂直閉環模式:

垂直閉環的模式以依靠打造閉環的生態,來提供更有競爭力的券商服務,這種模式以東方財富、大智慧為代表。


東方財富的路徑選擇:

流量方面,東方財富在門戶財經網站和股吧的優勢最強




獲得互聯網券商牌照後,將開展互聯網券商業務,以低傭金率和高性價比服務吸引和粘住用戶,以P2P、融資融券等高利差業務變現。


東方財富的變現路徑和邏輯已經非常清晰了



大智慧的路徑選擇:


大智慧並購近期可能獲批,更重要的反應了一些行業可能的變化:

1,監管當局對於新型證券模式的認可,大智慧複牌後一定會采用較為激進的互聯網證券模式;

2,互聯網證券模式可能對原有的證券經紀業務再次產生較大的沖擊。由於原有網點負擔較小,預計大智慧並購券商後會采用極低(0傭金甚至負傭金)的模式來吸引客戶,再通過鼓勵融資融券的模式來盈利。

(二)開放平臺模式


同花順的路徑選擇:選擇不站在傳統券商的對立面

預計同花順不會采取非常緊密的綁死一家或者自己申請的策略,主要原因還在於當前用戶基礎也有不少是來自於券商通道客戶,而交易業內最強也是同花順相對其它競爭對手最大的優勢,若自己申請券商牌照面臨與客戶競爭,公司對此非常謹慎。

而大智慧在選擇湘財後,從公司業務領域與估值的角度得到了大幅提高,但也面臨著券商合作意願下降,用戶數也出現了下滑的局面。


同花順的流量也有部分來自於券商的推介:




三家大流量主的路徑選擇上來看:

東方財富、大智慧選擇了互聯網券商,站在了傳統券商的對立面;

而同花順選擇了券商互聯網,站在了傳統券商一面,通過幫助券商實現互聯網開戶、智能策略交易等幫助券商更好的服務來實現平臺價值。未來也會通過分成模式來實現互聯網券商大浪潮的利益。

(末了補充一句,一切都還在發生著變化,在一人多戶等政策放開後,互聯網門戶相對券商的議價能力會進一步提高,商業模式也會進一步發生變化。)(來自基石合夥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667

“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不能再多考慮其他”環保部來了“陳校長”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526

2012年陳吉寧出任清華大學校長時備受矚目,如今他或成為環保部新掌門人,亦備受關註。 (CFP/圖)

“務實、紮實。”這是中國首任環保局局長曲格平對這位新晉黨組書記的評價,“不講大話、空話,有科學家的基本態度。”

“專業性”、“系統性”正是諸多學者給出的陳吉寧關鍵詞。“環境問題是系統問題,環保部長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做救火隊長了。”

“以後清華做活動,不要把學生幹部老師同學分開坐,不要預留座位。”而在早前的一次答辯中,陳吉寧就曾婉拒入座預留席,站在角落一個多小時。

在風傳了一周之後,環保部即將迎來一張全新的面孔。

2015年1月28日下午3時,環保部召開重要會議,中組部宣布最新的人事調整:現年51歲的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接替已到退休年齡的周生賢,出任環保部黨組書記。同時,從會上傳出消息,陳吉寧亦可能是下一任環保部部長。這一任命還需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新部長已呼之欲出。與前任不同,這位以環境研究經驗著名的大學校長,此前一直在清華大學工作,從未有過在政府部門任職經歷。

由一位真正意義上的環境學者,擔當環保部掌門人,這在中國環保部還是頭一遭。但多位環保學者表示並不意外。“你問所有認識他的學者,都是一樣的反應。”曾與陳吉寧合作過項目的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王洪臣評價說。

除了為人做事的風格,他的專業背景,或許是此次他為諸多環保學界人士看好的原因之一。陳吉寧長期致力於環境系統分析方面的研究,“我們國家的環境問題,已經到了從系統、全面角度做規劃的時候。”王洪臣說。

“務實、紮實。”這是中國首任國家環保局局長曲格平對這位新晉黨組書記的評價,“我從他當系主任開始就接觸了,覺得他不講大話、空話,有科學家的基本態度。”

曲格平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我一直很欣賞他。”

為什麽是陳吉寧

作為國家環境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環境保護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陳吉寧還曾參與過國家諸多應急環保事件的處理,業界對他並不陌生。

轟動一時的松花江水汙染事件、圓明園環保風暴、汶川地震救災……都曾出現過陳吉寧的身影。2006年1月,全國轟動的松花江水汙染危機時,作為國家環保總局的專家,陳出現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2008年汶川地震時,時任常務副校長陳吉寧帶隊組成的清華大學抗震救災專家組,作為第一個高校專家組飛抵災區。

在學界和業界看來,陳吉寧無疑是一位環境領域的權威專家。“他主要的方向都是環境系統分析、不確定性優化。”陽平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陽目前在北京大學環境學院從事相關領域研究。

南方周末記者註意到,他的專業背景也正符合中央對環保部職能轉變的規劃。

2013年4月,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就曾向媒體介紹,政府部門正在進一步轉變職能。對環保部來說,一些具體項目的環評審批權要下放,環保部今後主要職能就是從區域和產業布局的層面劃定環保門檻——如此職能調整,陳吉寧無疑是適合的掌門人人選。

而當時吳曉青提及的“西部5省區重點行業發展戰略環評報告”,正是由陳吉寧領銜完成。該報告明晰的正是該地區未來產業環境政策。

戰略規劃正是陳吉寧的專業優勢。作為水領域的專家,他還曾先後主持過國家環保總局“遼河流域‘十五’環境規劃”和“全國面源汙染控制政策框架與行動方案”,並曾主持過國家科技部“滇池流域面源汙染控制技術研究”。

“環境問題是系統問題,以前很多時候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如果從系統角度統籌考慮,許多環境問題就能得到預防,這比‘先汙染後治理’更有效率,也更經濟。”陽平堅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環保部長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做救火隊長了。”

“專業性”“系統性”正是諸多受訪學者給出的陳吉寧關鍵詞。

“給我的感覺,通盤籌劃能力很強。”複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戴星翼回憶說,兩人曾相會於環保界影響重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水專項”,從計劃的編制到驗收,“(陳吉寧)經常站在全國性、全局性的高度來看問題”。

在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看來,陳吉寧對產業發展亦有“統籌”觀點。“過去科研系統一直是自己做研究,產業界進不去。陳老師認為這樣不行,要打破壁壘。”文介紹,在做“水專項”時,陳吉寧一方面給環保部、科技部做工作,一方面鼓勵企業參與科研立項。

實際上,1989年陳吉寧在英國帝國理工醫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時,已是專註於系統研究。當時的校友、上海綠然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合夥人王勇回憶道:“回國後,(陳吉寧)參與了很多區域、戰略的環境評價,對於中國宏觀環境比較了解,不像一般學者鉆研於很細的技術。”

陳吉寧涉獵很廣,其合作發表的論文涵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涉及環境學科三大領域的諸多方面。例如環境科學中的流域面源汙染控制,環境工程中的城市排水管道系統規劃,還有屬於環境管理的環評中的公眾參與。甚至還有全球環境問題的熱點:氣候變化。

“他會從根本上分析存在的問題,有些高層缺乏深入分析具體問題的能力,陳老師會知道現在問題是什麽。”王洪臣說。

而這,無疑是外界對環保部新部長的期待,也是外界對中國環保難題進一步解扣的期待。

陳吉寧是母校蓋州市第一高中第一位考上清華的學子。在尚巖的高中畢業紀念冊上,優秀校友陳吉寧戴著墨鏡,白色襯衫,黑色領帶,雙手插兜,站在一個歐式的建築前。 (尚巖提供/圖)

“帥氣”優等生

“我們學校肯定要搭彩虹門了。”尚巖(化名)是蓋州第一高中的畢業生。2012年陳吉寧當上清華大學校長時,學校就搭建了彩虹門。

履歷顯示,在考上清華大學之前,陳吉寧先後就讀於蓋縣紅衛小學(今蓋州市實驗小學)和蓋縣完全中學(今遼寧省的蓋州市第一高中),從小就是品學兼優的優等生。

對於這個蓋州市第一高中的大師兄,陳吉寧給尚巖的印象是“帥氣”。2009年,在尚巖的高中畢業紀念冊上,這個有著上百年歷史的高中印上了優秀校友的照片。按照時間順序排列,陳吉寧在第二頁,戴著墨鏡,白色襯衫,黑色領帶,雙手插兜,站在一座歐式的建築前。

“優等生”,無疑是陳吉寧求學階段給人留下的最深印象。

“品質好、記憶力好、不善言談。”蓋州第一高中退休英語教師陳永選曾擔任過陳吉寧初中時的班主任,在陳擔任清華大學校長後,他曾對營口本地媒體回憶道。

陳永選向媒體展示了當年的記分冊,上面顯示初中時陳吉寧每次考試成績,在全學年都是數一數二的優等生。1981年,他以531分的高考成績,成為母校歷史上第一個考上清華的學生。

“上大學還是表現很突出的人,學習成績非常好,好幾門成績都95分以上。”陳吉寧的一位大學同學是王洪臣的研究生同學,他向王回憶道。1986年,中國環境工程學科創始人陶葆楷,在清華設立以自己命名的清華第一個獎學金,陳吉寧正是第一屆唯一的獎學金獲得者。

除了學習成績好,陳在校期間還擔任過系團委書記,組織能力頗強。“上大學時,就有老師預測,陳以後會是環保局長。”上述大學同學說。

正是憑著過硬的學習成績和幹部素質,1988年,碩士畢業的陳吉寧作為培養對象,被選送公派到英國留學。

“公派出國,當年是非常難的。”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占生,在陳吉寧學生時代就在系里任教,他如此回憶說。

1989年7月,短暫在英國布魯耐爾大學生物化學系就讀9個月後,陳吉寧轉學到英國帝國理工醫學院土木系攻讀博士學位。在英國帝國理工醫學院,他度過了在英國的十年。在獲得博士學位之後,他進入該校的博士後工作站,擔任助理研究員,直至1998年回國。

在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官網報道中,陳吉寧曾如此深情回憶,“我非常懷念帝國理工和倫敦:天氣、瑪莎百貨、英國廣播公司、海德公園,當然還有最值得懷念的學生生活。”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院長馬中在陳吉寧留學英國期間就與其結識:“印象中,他待人接物,都很是謙和,彬彬有禮。”

穩重、低調、沒有架子,正是這位清華學者給接觸過的人留下的印象。

在“清華大學微博協會”上,曾留有不少有關這位校長的軼事。陳校長七夕節逛街購物的照片被拍下後,一度成為熱帖。

在微博上,一位清華學生回憶,在一次參加活動時,陳吉寧曾當場提出,“以後清華做活動,不要把學生幹部老師同學分開坐,不要預留座位”。而在早前,他也身體力行,在一次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會中,陳吉寧就曾婉拒入座預留席,站在角落一個多小時。

“會帶來新氣象”的年輕人

在陳吉寧的同事眼中,“敢於挑戰、敢於擔當、敢於創新”,是他獲得尊敬的原因之一。

陳吉寧敢於擔當的一面,在歸國伊始就有所顯露。1998年回國後,陳先是成為副教授,一年後,旋即被任命為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主任。

“他擔任系主任,當時頗有爭議。”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占生回憶,大家都覺得陳吉寧太年輕了,但很快,陳吉寧就以自己的行動給出了答案。

這個有著十年海外經歷的“海歸”主任,一系列措施引起了環境系內外師生的矚目。“他引進了很多以前不敢想的人,吸引人才的手段也比較有魄力,把清華環境系帶上了一個新臺階。”王占生說。

不拘一格,還體現在現在環境學院教學樓的建設過程中。多位老師回憶,當時系里教學樓空間狹小,但蓋新樓需要學校批錢,等待時間很長。

為了盡快改善辦學條件,陳吉寧另辟蹊徑,找到了中國和意大利合作的智能樓項目,由意大利出錢,清華出地,將環境學院大樓設計成充分利用太陽能、自然光的綠色節能生態示範樓。這幢教學樓,而今成了清華的一個標誌性建築。

清華環境學院原院長余剛教授當年是陳吉寧的搭檔,陳吉寧作為系主任時,他是副主任。但包括余剛在內的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多位教授均婉拒了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

“很抱歉。我現在不方便談論。請你理解。”余剛說。但兩年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他曾對這位昔日的搭檔給出過自己的評價:“工作思路清晰、著力重大目標、善於團結集體並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多位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或許正因此,2002年至2009年期間的清華大學原書記、現任中組部常務副部長陳希,當年一直對陳吉寧贊賞有加,多次稱贊陳吉寧是個有能力的年輕人。

2006年,42歲的陳吉寧就被提拔為清華大學副校長。6年後,他成為清華大學的第18任校長。

曲格平同樣不吝贊譽,他回憶說,多年前就常常感慨,“新的一代,會帶來一些新氣象。”

有全局觀、交流能力強,人緣好,同時還有很強的業務能力和新觀點——這也同樣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錢易對陳吉寧的看法。

更難得的是,錢易此前曾向媒體回憶,作為不是院士的校長,當年清華大學曾有一些老師找到錢易,希望作為同一領域的工程院院士錢易能推薦陳吉寧申報院士。錢易為此跟陳吉寧交流了意見,當時陳吉寧和她說了一句話:“我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做校長),就不能再多考慮其他。”

在清華大學校長任上,陳成功推動了清華大學的教學改革,贏得了外界的肯定。

在本世紀初,時任環保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代所長的許振成即與陳吉寧在滇池汙染控制、松花江水汙染事件中有過不少接觸。在許看來,清華校長或許與陳吉寧的新工作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管環境當然是個頂端的眾口難調的組織協調活。”

“我國的環境管理已用極了靠勸即宣傳、教育,靠唬即考核官帽、處罰企業之招,也許下步該靠悟了,應該制定規則引導各行各業自覺行動。看過陳校長主持制定的清華教學改革方案,其要點似乎就是不靠勸、唬而倡導悟。清華園雖小,可管的是涉及各行各業的學科及全國精英類的師生,可見陳校長也是能組織善協調者。”許振成說。

未來嚴峻挑戰

在同行們看來,未來環保部部長面臨的挑戰頗為嚴峻。“一方面,中國環境積累的問題,已經接近頂點和極限,另一方面,在目前經濟放緩、下行的形勢下,再提環保,壓力、阻力會更大。”馬中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

“環保部應該把重點汙染源抓起來,讓汙染不再反彈,這就是很大的功績。但這等於守成,不是開拓。”戴星翼說。

“開拓很難。”戴說,很多環保問題的解答,是在環保之外。而且,在現有的環保體制下,環保部的職能覆蓋範圍,看起來很寬,實際卻很窄。

作為環境學界專家,陳吉寧無疑明白問題所在。此前,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他也曾提出過不少主張。如果一以貫之的話,他無疑將會繼續重拳治汙,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不過,陳吉寧或許對自己面臨的困難早有心理準備。

在2011年的一次論壇上,陳吉寧曾表示,他曾用“單位土地第二產業增加值”來表征經濟增長帶來的環境壓力,對國內外的分析比對發現,如果沒有“十倍”的技術進步的話,那今天所有複制歐洲和美國的治理模式都將很難成功,今後必然會遇到問題。

他更預測說,2030年前後依然是中國環境壓力階段。“2030年之前我們想把環境壓力減下去很難,這是發展階段決定的,這是發展過程、人口決定的,這種高的環境壓力會持續到2030年甚至2040年……”

不過在王洪臣看來,履新的陳吉寧挑戰和機遇並存。“新一屆政府對於環境的決心很大。”現在經濟形勢進入到新常態,或許從另一面,為他治理環境提供了新機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020

希臘將做出關鍵選擇:靠向歐洲還是俄羅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244

greece-russia-2yhwts7e4bahk9s1mc43re

極端的情況下,今明兩天希臘歐盟將進行的債務談判,可以說是希臘關於依靠歐盟還是依靠俄羅斯的一場重大抉擇。

本周三歐元集團財長會議討論希臘救助協議,周四又將召開歐盟首腦峰會,希臘與歐盟之間的大戲將達到高潮。目前的情況是希臘和歐盟都各執一詞,盡管按希臘媒體的報道,希臘最新提議有了一些讓步的傾向,但歐盟仍然認為這樣的提案“沒得談”。

就在此時,希臘國防部長Panos Kammenos語出驚人,他周二表示,如果希臘不能就債務協議與歐元區達成一致,希臘可能轉向美國、俄羅斯或中國尋求幫助。

其中最引人關註的無疑是“俄羅斯”這個名字的出現。

盡管該國目前與俄羅斯尚未開始就援助事宜進行正式的商談,但根據希臘媒體的報道,希臘外長Nikolaos Kotzias已定在本周三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舉行會談。該消息最早在周一被俄羅斯媒體爆出。

換句話說,今晚的畫面就變成了希臘左手跟歐盟、右手跟俄羅斯的談判同時進行。

在歐盟與俄羅斯因為烏克蘭問題鬧得不可開交的情況下,有任何成員國公然叛逃到對方陣營,無論如何都會使歐盟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大打折扣。

金融評論網站zerohedge認為,如果希臘成為俄羅斯的盟友,在極端的情況下,俄羅斯甚至可以在希臘建立軍事基地,而在北約的勢力範圍內出現這樣的情況是不可想象的

從全球尺度上來看,鑒於希臘本身經濟規模有限,且歐盟已完成了所謂“防火墻”的結構,因此即使該國的經濟惡化,其溢出沖擊程度仍舊可控。但一旦歐盟無法滿足希臘的願望,該國可能和俄羅斯越走越近的這一前景,才是觀察人士更為擔心的,因為這將導致歐盟真正走向土崩瓦解的末日境地。

此前,在2013年塞浦路斯經濟危機期間,塞浦路斯就曾淪為歐盟和俄羅斯之間的博弈場。

希臘想要逃離為換取巨額救助而被迫采取的緊縮措施,而歐洲的債主們不依不饒,退出歐元區希臘只會成為國際上的“棄兒”,但留在歐元區各位大哥們又靠不住,最後希臘為找靠山而做出大家此前都不敢想的選擇,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因為如今的希臘事實上已經破產,用中國的俗語講叫“光腳不怕穿鞋的”。

希臘與歐元區的對峙,最終會導致破裂還是妥協,可能隨著幾個“最後期限”的到來而見分曉,如果今明兩天談不攏,希臘到二月底又不想違約的話,“非常規方案”或必須被提上議程:

2月11日    周三    希臘可能發售短期債以償還13日到期的14億歐元債券
2月11日    周三    歐元集團財長會議討論希臘救助協議
2月12日    周四    歐盟首腦會議,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可能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單獨會晤
2月13日    周五    希臘新總統選舉開始,來自新民主黨的歐委會委員阿夫拉莫普洛斯,最有可能當選。可能會於次日第二輪投票後完成,需要獲得151票多數席位。
2月16日    周一    歐元集團會議,首要議題將是希臘,討論延續救助計劃的條件
2月18-19日    周三    ELA重估
2月28日    周六    希臘當前的救助計劃到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0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