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我想依靠炒股翻身,誰能告訴我是否可行??? 自由大氣

http://xueqiu.com/2228020656/27467227
混跡股海數年,走了無數的歧路、彎路,受了無盡打擊、折磨,仍然痴心不改,依舊熱情不變。咬定青山不放鬆,這幾年始終把股市投資作為一輩子的事業執著追求。雖然沒有想過職業炒股,但仍期待業餘投機也有專業水準,在價值投資上能夠一窺徑奧登堂入室,投資生涯能夠取得理想的投資回報,我期待能達到年收益15%的優秀水準,三十年增值50倍。到那時候回首炒股往事,希望我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我能夠說:「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財務自由」。

  格老、費雪、巴菲特、林奇、鄧普頓、涅夫、安東尼、戴維斯...他們的投資業績讓我高山仰止;他們的投資生涯讓我心向神往;他們的智慧教導讓我心悅誠服。他們都是我投機道路上的導師和楷模。股海無涯,我不奢望達到他們那樣的神奇高度,但也希望擁有自己的一朵浪花,創造別樣的精彩。雖然我自以為皈依了價值投資門下,但是專業水準不敢恭維,所謂的三招兩式也是東施效顰貽笑大方,我認為我在做對的事情,面臨的問題就是怎麼把事情做對。我感覺現在已經找到了投資的正確方向,但是在具體方法上要不斷摸索改進,整理出自己得心應手的投資哲學和交易系統,特別是後者,在買什麼,何時買,何時賣等問題上要思考清楚。在個股選擇和時機把握等方面還要精益求精。我希望今後投資交易不再是憑感覺,想當然,自作聰明,自以為是;而是在基於詳盡的信息搜索、嚴密的邏輯推斷、合理的數據論證基礎上的結果。今後每一次投資都要獨立思考深入思考,歸納出明確的投資主題,制定清晰的投資計劃,然後定期的跟蹤檢查,再對投資計劃動態調整。每一次投資都要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上深入及裡,是什麼、為什麼、怎樣辦?這三個問題都要能夠清楚的回答。其中特別是企業內在價值的定量估算方面要下大力氣提高,一定要基於合理的假設收集可靠的數據估算出明確的空間,對同行業中兩隻不同的股票要能辨別兩者的優劣。這是一個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的繁瑣枯燥的事情,這也是從業餘到專業,從裝懂到真懂的分水嶺,許多投資者對價值投資津津樂道但不能深入的分析行業和公司,結果只是葉公好龍窮盡一生也無法登堂入室魚躍龍門成為合格的投資者。我必須時刻警惕自己不要也成為庸碌散戶中的一員,成功的投資者必須要付出多一磅的努力汗水,滿意收益率的後面是長時間辛勤的挖掘淘洗。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所以從今往後一定要聚焦在行業和公司的分析上,在對行業的發展和企業的理解上花大量時間精力做必須做的那些繁瑣的枯燥的工作,要懂得分析年報和招股說明書,要利用網絡蒐集信息和借鑑其他優秀投資者的方法成果。價值投資我現在已經到了知易行難的階段,在07-10年我是在盲目蠻幹,10-13年我是處於摸索學習階段,我願意在13-17年這個階段能逐步的實踐提高,通過07-17年十年的歷程希望能進階到成熟階段,到那個時候我希望自己隨心所欲不踰矩,法自天然不矯作。

  我的目標很簡單,也很清晰。就是財務自由不為五斗米彎腰,能過上有品質有尊嚴的生活,造福於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作為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的孩子,我吃夠了沒錢的苦。小時候買不起一雙球鞋,到高中冬天還是穿著一雙老解放鞋,穿的許多都是別人的舊衣服,不得體的衣服在冬天裡冷的無情的嘲笑。悲摧的我至今仍未翻身,依然是一個苦逼的屌絲,買不起房子,也只有微薄的薪資。但是卻有寬容體貼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孩子,作為一個尚有責任感的男人我倍感壓力山大,可笑的是悲摧的我還想依靠股市翻身。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條可以走通的路,我知道即使能夠僥倖走通也很艱難,需要努力還需要幸運,現在的經濟形勢我一點把握都沒有,仿若日本的失去的二十年可能就在等著我,那樣的話杯具無止境,結果可能就是雞飛蛋打一場空。

  我的具體目標就是2015年能有100萬的資產,到2020年除房子外還有100萬的淨流動資產,到2030年我年過半百的時候能有500萬的淨流動資產。那時候孩子將上大學,我也可以有點錢帶老婆去全國各地遊玩,以補償這麼多年來她所受的委屈。達到目標的辦法只有開源節流投資,開源節流都很困難,現在的工作猶如雞肋,做生意又沒那個本事還受不了那個風險。養孩子過日子必要開支已經無可節約,現在什麼東西都那麼貴,想存一點錢真的太難。我不知道投資是否指望的上,這是我目前覺得較好的路子,還能夠較為體面的實現我卑微的夢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709

一場大氣爆,引爆高雄與台灣石化業存亡困局 毀滅與重生 明天過後 280萬高雄人與4兆產業何去何從?(088-101)

2014-08-11  TWM
 
 

 

驚天一爆

炸出不願面對的真相……

一場劃破午夜寂靜的大氣爆,瞬間奪走三十條人命,讓高雄人痛醒。

原來高雄都會區底下深埋政府官員、業者都說不清楚的地下管路,人、車與石化原料一起在馬路上下跑,丙烯是那麼可怕又致命的原料;更揭開了驚人的事實,石化產業帶來了上中下游四兆多元產值、三十六萬就業人口,但夢時代旁就是石化儲槽、高鐵站蓋在石化廠旁,二八○萬高雄人被石化廠包圍。

人不可能與石化廠、管路當鄰居,經濟、就業機會卻不能一夕抹殺。

大爆炸帶來毀滅,也讓人有機會深思,高雄與石化產業都需要一起重生。

高雄大氣爆爆出台灣經濟與都市發展的大矛盾,昔日十大建設變成了今天高雄市民大夢魘,滿佈地下的管路,有如不定時炸彈。

但貿然停止地下管路,仁武、大社馬上面臨停工危機,光是拆除管路不能解決問題,台灣應該跟上國際潮流,讓石化業遠離人群,建立一貫化的專區,集中管理。

製作人‧謝春滿 撰文‧呂國禎、鄧 寧 研究員‧黃家慧、楊政諭 攝影‧劉咸昌、陳俊銘我的故鄉是高雄,有憨憨笑著的黃色小鴨停泊在美麗的港灣,吸引來自全台各地人們湧入,新光碼頭、真愛碼頭、光榮碼頭重建過後,高雄這座海洋城市變得更加漂亮了!

七月三十一日午夜,氣爆意外發生,隔天一早,我趕赴高雄採訪。在這裡生活了二十八年,直到這一天,我才發現,原來,過去深埋在高雄身體中的重工業血脈,從來沒有斷絕過。我第一次知道,從停泊小鴨的光榮碼頭往南走到有大摩天輪的夢時代,旁邊碼頭停泊的大船與岸邊一座座的圓形儲槽,裡頭裝的都是石化原料。

東聯化學的乙烯船、李長榮化工的丙烯船,每個月總會載著上千噸的石化原料進出高雄港,卸貨後再經由中油前鎮儲運所或是華運倉儲加壓汽化,將乙烯、丙烯經由地下管線送往大社廠、林園廠、仁武廠。

接著我再趕往楠梓區的後勁五輕,以前坐高鐵回高雄,只看到進站前右手邊荒廢的水泥廠,水泥廠身後則是半屏山,但山頭後是什麼呢?當我登高一望,眼前的景象讓我驚嚇不已,密密麻麻的石化煙囪矗立眼前,我相信,恐怕很多高雄人並不清楚,這些冒著煙的石化煙囪,正是擁有年產能乙烯五十萬噸、丙烯二十五萬噸、丁二烯七.五萬噸的中油五輕廠。

從夢時代轉個彎,就是石化原料卸貨、倉儲的碼頭;從左營高鐵轉個彎,就是石化原料生產、製造的源頭。直到這一天我才知道,二八○萬高雄人,每天生活在被石化工廠包圍的土地裡……。

一場氣爆 炸出多少危機?

五輕關廠成定局 連帶衝擊南台灣石化業產能這才是七月三十一日高雄大氣爆最根本的問題,台灣石化產業缺乏長遠與整體規畫,石化廠、儲槽與市民、購物中心共同生活,石化原料穿越高雄市精華地帶。除了這一條專屬李長榮化工的管路,還有十六條石化管線貫穿高雄市人口稠密區,掀開了一個驚人事實:高雄市馬路上有人、車通行,地下則是石化原料日夜不停穿梭,有如高雄市的血管,但流著的是能在瞬間奪走人命的石化原料。

被大爆炸驚醒的高雄市政府,才緊急宣佈所有通過市區的石化原料停止輸送,仁武、大社石化工業區面臨斷炊停工的困境;隨之而來的是高雄市民對石化產業的不滿,要求五輕如期遷廠、二○一八年大社石化工業區遷廠的聲浪不斷。

一場大災難演變成一場經濟與人身財產安全的大對抗,訪問爭取五輕延後關廠的石化業者,包括長春集團等業者不願評論,甚至還有人擔憂:「這一次不僅是五輕關定了,連大社石化工業區恐怕也不保了。」一場意外,讓台灣石化業面臨了一場遷廠又無處可去的絕境。

本來,五輕在關廠期限到期前,中油仍不放棄爭取當地居民支持,希望五輕能夠繼續生產;除此之外,中油體系的民間石化業者,例如長春集團就有意合資承租中油五輕繼續生產。但這一爆,爆出了高雄市民對石化產業恐慌,五輕關廠已經變成不可逆的事實。

然而貿然停掉南台灣石化產業,對台灣經濟可能是一場大災難,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啟源以這次受衝擊最大的後勁五輕、仁武、大社三大石化園區估算,目前最新的年產值約二千三百億元,如果算上下游產業直接、間接效果,這三大園區如果因此停產,將影響台灣GDP(國內生產毛額)約○.三%,最高有四萬九千人的就業機會可能會受到衝擊。

如果再放大看台灣石化產業,這一爆如果讓台灣石化產業全面退出或喪失國際競爭力,將影響石化業一兆七千億元的產值,台灣GDP成長率少二.二五個百分點,造成上下游的失業人數可能高達三十六萬人,台灣經濟將面臨大危機。

如果按經濟部的統計,石化業含石油及煤製品、石油化工、化學材料、塑膠製品、化學製品、橡膠製品,去年總產值達四兆多元,佔製造業的二九%,影響更加巨大。對於投資人來說,自八月一日到八月五日,總共才三個交易日,一場大氣爆就蒸發了塑化類股七九八億元市值。

這場氣爆 掀開了哪些老問題?

石化產業可不要嗎?扣除未上市的中油,石化業市值高達二?五兆元,佔台股的十分之一。

梁啟源說,比台灣還要地小人稠的新加坡仍在全力發展石化業,為什麼台灣不要?韓國還喊出要成為紐約、倫敦、新加坡之後,全球第四大石油貿易中心。

為什麼新加坡、韓國搶著做石化,從乙烯、丙烯到丁二烯,它們被稱為工業之母,往下可以做成各種塑膠原料、紡織、橡膠原料,接著變成塑膠杯椅、汽車輪胎、防撞桿、衣服、鞋子,甚至連液晶電視內的薄膜、外殼到手機、電腦的電路板,連F1賽車、波音七八七客機的碳纖維,也都是石化原料做的。

因此新加坡、韓國才會把石化當成重點產業全力發展。而這一爆讓我們發現,中油五輕二十五年就該遷廠,卻長期拖延,任由業者在地下埋管線,最後變成高雄市區埋了多少石化管線,沒有人搞清楚的怪異現象。

此刻除了究責,更該深思台灣石化業該何去何從。

問題一:

缺乏規畫 上游在沿海,下游卻在內陸先讓我們解開謎題,為什麼高雄市區會有石化原料?「整個高雄都會區被石化工廠包圍,馬路下面跑管線,變成一個超級石化廠。」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海洋環境工程系教授沈建全說,沿著海岸從前鎮區華運倉儲、往南是小港臨海工業區、中油大林蒲廠、林園石化園區,這裡生產汽柴油、乙烯、丙烯、丁二烯等原料,形成沿著高雄市海岸線的石化上游原料生產與進口儲運中心。

接著,從林園往內陸走是大寮的大發工業區,再來是仁武工業區、大社石化工業區,再來是後勁的中油五輕。除了五輕,都是中下游原料生產工廠,演變成為上游在海岸的煉油廠、儲運中心,下游製造在內陸。

若用煮飯做菜來解釋,上游就是放青菜蘿蔔的冰箱,下游是煮飯做菜的廚房,高雄石化業是把青菜蘿蔔放在沿海,廚房卻位於高雄市區與前高雄縣邊界;每次廚房要煮菜,就必須運青菜蘿蔔從港區穿越高雄市區。

偏偏這些原料不像青菜蘿蔔這麼單純,而是遇到空氣就可能會爆炸的丙烯,甚至還有遇熱會散發劇毒的石化原料。這些石化廠剛好把高雄市精華地區包圍起來,整個都會區兩旁都是石化廠,有二八○萬人被七個石化園區包圍,天天上演石化原料從地下管線或油罐車穿越鬧區。

這是第一個大問題,石化業配置與都市發展形成了大矛盾,造成這個問題的是推動台灣經濟起飛的十大建設。日據時代日本的海軍燃料廠設在緊鄰半屏山的後勁部落(含高楠梓區五個裡),後來政府推動十大建設,接續日本留下的基礎,興建高雄煉油廠,並且興建仁大(仁武、大社)石化工業區,以及林園石化工業區。

十大建設從煉油、石油裂解、塑膠、紡織原料一貫化,推動了台灣上中下游產業發展,奠定台灣經濟起飛的基礎。那時候高雄煉油廠與仁武、大社是緊緊相鄰的,並不需要埋管線穿越市區。

問題二:為了經濟發展 石化廠讓人愛恨交織第二個問題,政府開始亂開支票解決眼前問題,把兌現的燙手山芋丟給後人解決;然而隨著經濟發展帶動高雄市發展,人口從市區擴散到郊區,逐漸與石化區開始當起了鄰居。隨著台灣環保運動崛起,一九八八年爆發林園事件,當地居民包圍林園石化園區,創下石化業者現金補償當地居民的先例,當時經濟部部長陳履安與林園人簽署的調解書,明確承諾八八年後,林園石化區不會再擴建。

九○年,台灣經濟仍在起飛期,對於石化、塑膠、紡織原料需求有增無減,石化業者拚擴產、增加產能,卻苦無原料供應,呼籲政府再建石化上游的輕油裂解廠的聲音不斷,於是中油準備在後勁興建台灣的第五套輕油裂解設備,也就是俗稱的五輕計畫。

五輕計畫遭遇楠梓區後勁居民強烈抗爭,最後變成激烈的反五輕運動,當時行政院院長郝柏村夜宿後勁,終於讓五輕順利的投資。用通俗話來說,冰箱擴大了,青菜、蘿蔔的供應量也增加了;但面臨高漲的環保意識,成功推動五輕的代價,是中油與當時經濟部部長蕭萬長承諾撥出十五億元「回饋金」,以及「二十五年後」遷廠的承諾。

這個承諾一開,讓高雄居民更有信心,一九九三年,當時的經濟部部長江丙坤和高雄縣長余陳月瑛在高雄市國賓飯店,承諾大社工業區於二○一八年和五輕一併遷廠。

這是當前台灣石化業發展的三大瓶頸,五輕要遷、大社也要跟著遷、林園不能擴建,都是當年官員開的支票,卻成了今天抗爭的源頭;而高雄大氣爆之後,反對的民眾更有理由要石化業關門。

問題三:石化廠建不成 讓危險管線穿越市區第三個問題,缺乏長遠完整規畫,輕油裂解廠建不成,就開始埋管線。當石化上游原料取得愈來愈困難,爭取進口變成替代的選項,八九年,華運倉儲成立,功用就是扮演進口原料的儲運輸送,搭配進口原料。石化業者開始挖管線,從高雄港一路挖到了仁武、大社,今天肇事的李長榮丙烯管線,就是那時期興建的。

於是,竟然演變成為「冰箱」放港口,「青菜蘿蔔」運進內陸,一條條管線興建穿越高雄市區,東聯化學總經理蔡錫津說:「相較於化學槽車在馬路上行駛的風險,地下管路效益高、安全性也比較高。」這些問題 為何錯失解決良機?

其實今天港區進原料、市區扛風險,加工廠在郊區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二十四年來有三次機會能讓台灣石化業擺脫今天現況,還能升級提高競爭力。

第一次機會是九○年代,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取得六輕投資許可,為平衡中油與台塑體系,中油體系的東帝士集團與中油分別取得推動七輕及八輕,打算選擇一塊靠海土地,將上中下游都整合在一起,提高競爭力。

七輕環評不過、八輕取得土地難其中,七輕由東帝士集團的大東亞石化公司負責,選上台南濱南工業區;八輕則由中油及國喬等中油體系的石化業者為主,成立「八輕籌備處」,由當時國喬石化公司董事長吳春台兼任籌備處主任,投資地點則是人煙稀少、土地面積廣大的屏東台糖南州糖廠。

結果東帝士選上的廠址遇上了黑面琵鷺,環評過不了關;八輕則始終處於土地無法取得的狀態。只有台塑集團在一九九四年七月動工,也就是今天的麥寮六輕。

八輕團隊失敗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中國市場的誘惑。由中油等石化廠組成的八輕團隊,在一九九八年,包括台聚集團、李長榮等業者,另赴中國尋求開闢台灣石化中心的投資,爭取中國石化市場,於是八輕一分為二,成為西進派與本土派,但隨後碰上了政府不開放石化上游赴中國投資,八輕沒了、中國投資也沒戲唱。

第二次機會,二○○二年,台塑集團再度加碼六輕推動擴建工程,當時中油董事長郭進財決定重新啟動八輕計畫,八輕籌備處復活;然而這樣的模式並沒有取得當年業者全力支持,盼望政府開放中國投資者裹足不前,二代八輕團隊陣容遠不如當年,台聚、李長榮等還是沒加入。

最有機會的國光石化因環保被判出局接著第三次登場,也就是○五年提出的國光石化,由中油與民間業者共同組成一家公司(國光石化),不再是個別獨立單兵作戰,由中油扮演最大股東,接著兩大民股股東分別為遠東集團與長春集團,然後是中國人造纖維公司,甚至連非石化業的富邦金控也進場,最小的股東則是和桐化學。

這是非台塑體系石化業者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從屏東南州、雲林離島工業區到彰化大城,堅持了長達六年,國光石化碰到白海豚保育,以及世界各國對於地球暖化議題的重視,國光最終宣告出局。

二十五年快過去了,石化業有機會找一塊完整土地,遠離人群建立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模式,但都失去了。

台灣石化業未來如何重生?

這三次機會失去了,反而讓高雄市埋下更多未爆彈。整合機會沒了,只好獨善其身,拚命挖管路進口原料,長期推動大社石化工業區遷廠的沈建全指出,「從林園、中油大林蒲到大寮、仁武、鳥松到大社,過去八年來總共新建了十三條地下管路。」因此五輕一關,石化原料仍然會源源不絕穿越高雄市區到大寮、仁武與大社,這些業者不會受到影響。

短期解方:加強管路檢查 讓產業不因工安停擺沈建全強調,這等於在高雄市的人口稠密區又多埋下十三個未爆彈。然而石化業者說:「沒機會更上一層樓,還是要求生存。」更重要的是,應該趁大氣爆重新思考台灣石化業的重生之路,梁啟源指出,短期加強管路安全檢查,讓石化業繼續運作,避免台灣經濟受到嚴重衝擊。

中期解方:廠區臨海、集中化 危險管線撤出市區中長期,梁啟源建議,目前高雄小港區大林蒲洲際碼頭二期工程約二五○公頃土地,中油使用二百公頃、石化下游使用五十公頃,足以建立一個臨海的石化垂直整合體系,梁啟源說,「這才是根本解決之道。」靠海邊、集中化,管路不再通過高雄市區。

東聯化學總經理蔡錫津更建議,中油應該切割,煉油與石化事業個別獨立出來,以輕油裂解為主的石化事業獨立成為民間公司,並且與中下游業者整合合組新公司。他強調,以目前國際石化市場的競爭狀態,上市的石化公司單一公司就只做單一種產品的模式,很難有國際競爭力。

其二,蔡錫津贊同梁啟源的建議,在高雄大林蒲到林園石化園區這一帶,正好緊緊相鄰可以互相供應,足以建立年產規模二百萬到二五○萬噸乙烯的輕油裂解廠,把中下游各石化工廠都整合在一起。但長春人造樹脂總經理蘇士光說,以目前大林蒲的土地來看,面積仍不夠用。

因此將面臨一項大挑戰就是遷村徵地,這又是一個大問題。然而放眼國際,當台灣興建五輕的時候,新加坡石化業仍不如台灣,如今已經成為亞太石化中心、新加坡經濟的大支柱,韓國則成為全球前五大的石化強國,蔡錫津說:「中國更兩、三下就把台灣超越了。」眼前之急是集中石化業者在高雄大林蒲到林園這一帶的西南沿海,原料進出直接用管線,不用再穿越高雄市區到大社、仁武、大寮,而且擁有經濟規模之後,才有足夠資源能夠自主研發,開發高值化的石化產品。蔡錫津說:「如果每家業者都不賺錢,每年怎麼有辦法撥營業額三%到四%的經費投入研發;又說去日本引進高值化的石化原料生產,試問人家如果正在賺錢,怎麼可能授權給你,讓你與他競爭,一定等到不賺錢了,才會放出來給台灣。」長期解方:建立規模經濟 爭取頁岩氣商機因此最重要的是建立經濟規模提高競爭力,有錢之後才有辦法研發。最後是能與國際頁岩氣開發熱潮接軌,蔡錫津預估,如果中油體系與台塑六輕加起來,乙烯年總產能將達到五百萬到六百萬噸,將有足夠經濟規模收購或爭取頁岩氣資源;不管是直接投資頁岩氣,取得頁岩氣運回台灣加工,或者將生產基地設在國外,將石化上游原料運回台灣加工,都有足夠的條件。

毀滅與重生就在一線之間,三十條人命的慘痛代價,應該讓台灣人重新思考都市與經濟發展的衝突,人不可能再與石化廠當鄰居,高雄市區應該避免危險的石化原料穿梭;但除了要求兌現五輕、大社石化工業區遷廠,也應該在此刻找出石化業長遠與安全發展的機會,一次解決高雄市民的危機,並創造石化業的生機。

一分鐘看50年石化發展史

──台灣石化產業大事紀

1968年 設於高雄楠梓煉油廠內的第一輕油裂解工廠(一輕)開始啟用,1990年關閉。

1973年 十大建設之一的林園石化工業區開始動工,1975年啟用。

1975年 設於高雄楠梓煉油廠的二輕啟用,1994年關閉。

1978年 高雄林園石化工業區內的三輕啟用,2012年除役,2013年新三輕啟用。

1984年 高雄林園四輕完工啟用。

1994年 設於高雄後勁的五輕啟用,預計2015年關廠。

1998年 設於雲林麥寮的台塑六輕第一期工程完工,並開始營運。

2011年 政府宣佈不再支持國光石化於彰化設八輕廠。

石化業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石化上中游主要業者與下游產品

上游

原油 輕油

乙烯 中油、台塑化

中游

聚乙烯(PE)台塑、台聚、亞聚乙二醇(EG)南亞、東聯

下游產品

塑膠袋、牛奶瓶、雞蛋盒、保鮮膜

聚酯纖維(衣服原料)

丙烯 中油、台塑化

中游

聚丙烯(PP)台化、榮化

下游產品

保險桿、布丁盒、食物容器

丁二烯 中油、台塑化

中游

ABS

台化、國喬、奇美

下游產品

家電外殼、樂高積木

芳香烴

苯 台化

中游

苯乙烯(SM) 台化、台苯、國喬聚苯乙烯(PS) 台化、台達化、奇美

對二甲苯(PX) 台化

PTA 台化、遠東新

下游產品

保麗龍、泡麵碗

聚酯纖維(衣服原料)

整理:鄧 寧

韓、星、中、日拚石化

台灣該放還是衝?──四國石化產業發展政策韓國 ● 近年來韓國石化產業透過更新工程,提升乙烯產能,逐漸拉開與我國的差距。

● 相對台灣石化產業鏈強調專業分工,因此對於上下游消費形態變化較能掌握。

● 韓國在附加價值較高的石化產品投入,也比我國早;目前高值化石化產品的市場規模,尚不及大宗石化產品。

新加坡 ● 政府在有限的資源下,積極發展石化業。1999年新加坡推出製造業2000計畫,訂定以裕廊島作為新加坡發展世界級化工業聚落之基地。

● 2012年,新加坡乙烯產能達280萬公噸,艾克森美孚(ExxonMobil)新建100萬噸的乙烯生產設備於2013年完工;殼牌東方石化綜合中心計畫,在2014年擴充20萬公噸的乙烯產能,屆時新加坡乙烯產能將達到400萬噸。新加坡政府希望該國的乙烯產能擴充至600~800萬噸。

中國 ● 在十二五規畫下,中國陸續將13座石化煉油廠產能擴充,這對台灣的石化業者是一大挑戰。

日本 ● 日本石化大廠早已專注開發高科技產品上游的關鍵材料,在全球高科技產品供應鏈上已具關鍵地位

整理:呂國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475

京能清潔:直接受益於北京大氣治理多元化清潔能源運營商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895

本帖最後由 港仙 於 2014-12-11 13:17 編輯

京能清潔:直接受益於北京大氣治理的多元化清潔能源運營商
作者:劉小明

投資要點:
公司概況:公司是北京最大的燃氣發電供應商以及中國領先的風 電運營商,此外公司還經營水電、光伏以及其他清潔能源發電業 務。截止 2014 上半年,公司控股裝機容量為 4,306MW,其中燃 氣發電 2,028MW(占北京燃氣發電市場份額達到 56%),風電 1,699MW(在 2013 年全國風力發電供應商中排名第十一),水電 369MW,光伏發電 210MW。2013 年全年以及 2014 年上半年發電量 分別為 137.4 和 61.7 億千瓦時。

北京大氣治理為公司提供歷史性發展機遇:北京市 2013 年的霧 霾天數超過 80 天,是 52 年以來最多,大氣治理已經成為刻不容 緩的政治和經濟任務,北京市政府表示將在 2013-2017 年投入人 民幣 7,600 億元治理 PM2.5。大氣治理將加速北京市能源結構調 整,燃煤發電將加速被燃氣熱電取代。公司的母公司京能集團的 最終控制人為北京市國資委;作為北京市最大的燃氣發電商,公 司將在北京市的大氣治理中承擔重要角色,而政府亦會大力以各 項政策以及財政補貼支持公司發展。公司收到的政府清潔能源生 產補貼金額從 2011 年的 6 億元增加至 2013 年的 14 億元。

燃氣熱電裝機容量翻番,業績將迎來爆發增長:隨著公司的在 建項目高安屯和京西熱電中心項目以及昌平未來科技城項目於 2014 年末投產,公司 2015-2016 年初的預測燃氣熱電裝機容量 分別為 4,421 和 4,661MW,相比目前 2,028MW 將翻番,發電量的 大幅提升將刺激公司業績在未來 2 年內大幅增長。

其他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快速發展:公司光伏和風電項目儲備項 目豐富,裝機容量將快速增長。其中公司的風電項目優良,平均 利用小時數持續高於行業平均,風電儲備容量是在運容量的 54%,預計未來 2-3 年 CAGR20-30%;同時公司於 2014 年 7 月完 成的海外風電場收購將增厚風電板塊業績。光伏裝機容量由於低 基數在 2015 年將迎來翻番,從 2014 年的 241MW 增長至 500MW。

投資建議:參考公司的未來發展前景、清潔能源綜合類企業的平 均估值,我們給與京能清潔能源未來 12 個月 4.6 港元的目標 價,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 3.65 港元約有 26%的上升空間,故我 們首次給予其“買入”投資評級。


公司概況  
中國領先的多元化清潔能源供應商
北京京能清潔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京能清潔能源”,以下簡 稱“公司”)是北京最大的燃氣發電供應商和中國領先的風電運營 商,主要從事天然氣發電與供熱、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光伏發電 以及其他清潔能源供應業務。公司目前是北京地區最大的燃氣發電 供應商,控股裝機容量為 2028MW,占北京燃氣熱電市場份額達 56%;據中國風電中心數據,截止 2013 年底,公司風電累計裝機容 量在全國總裝機容量 1.86%,在全國風力發電供應商中排名第十一。  

股權結構和歷史

北京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京能集團”)是公司的控股股 東。京能集團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出資設立的大型國有企業,是北京 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的全資附屬公司。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 心和北控集團同為北京國資委下屬單位,北控集團通過全資子公司 持有公司部分股權,而北控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北京燃氣集團是公司 的主要燃氣供應商。公司是京能集團清潔能源整合的主要平臺,與 母公司京能集團簽訂有非競爭協議。


發展歷史
公司在風電場的建設運營以及天然氣發電項目中起步較早,有近 10 年的經驗。


業務發展概況  
公司的各項運營數據和經營業績在過去 5 年內保持穩定增長。20082013 年,公司控股裝機容量和售電量的複合增速分別為 25.7%和 32.3%;2011 年上市以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複合增速分別達 25.9% 和 17.1 %。

公司的業務收入主要分為四個分部:1)燃氣熱電;2)風力發電; 3)水力發電;4)光伏以及其他。公司上市後,風電裝機容量得到 迅速發展,從 2010 年末 1059MW 增加至 2014 年上半年 1699MW;2012 年公司完成收購四川大川和眾能水電站以及完成建設雲南那邦水電 站,水電裝機容量從 6.4MW 大幅增加至 369MW;從 2013 年開始光伏 裝機容量的擴充亦引人註目,從 2012 年末 10MW 增加至 2014 年上半 年 210MW。截止 2014 年上半年,燃氣發電裝機容量占總裝機容量的 47%,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 62%,收入占比為 66%,是公司的主要業 務分部。公司的經營利潤率和凈利潤率自上市以來基本保持穩定, 分別在 30%和 20%左右。



燃氣熱電:直接受益於北京大氣治理  

霧霾鎖城,北京能源結構加速調整  
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其大氣汙染狀況與治理進展高度 引人註目。根據中國環保部和北京市環保局分別發布的《2013 年中 國環境狀況公報》和《2013 年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依據《環境 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對 SO2 、NO2 、PM10 、PM2.5 年 均值,CO 日均值和 O3 日最大 8 小時均值進行評價,北京市達標天數 比例僅為 48.0%,大幅低於抽取的樣本中 74 個全國主要城市的平均達 標比例 60.5%;而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比例達 16.2%(約 58 天), 遠高於樣本城市的平均比例 8.6%。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數據,北京市 2013 年的霧霾天數超過 80 天, 是 52 年以來最多,在全國範圍內屬於霧霾天數最多的三個地區之 一。


根據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2013 年 12 月公布的報告,北京 PM2.5 的有六個重要來源,分別是土壤塵、燃煤、生物質燃燒、汽車尾氣 與垃圾焚燒、工業汙染和二次無機氣溶膠,其中燃煤貢獻 18%,如果 將燃煤、工業汙染和二次無機氣溶膠三個來源合並起來,化石燃料 燃燒排放(69%)成為北京 PM2.5 汙染的主要來源。

為改善北京空氣質量,保障北京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央政府和 北京政府積極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政策的主要著力點在於用燃氣熱 電逐步替代目前的燃煤熱電。


燃氣熱電迎來歷史機遇  
伴隨著人口的擴容、經濟的發展,北京地區的電力消耗量持續增 長,2000-2013 年期間耗電量年複合增速達 7.5%。針對電力需求的 增長,北京電力公司主要依靠增加華北電網的電力購買量,另一方 面積極促進區域內電廠的建設。根據北京電力市場交易情況統計, 購自北京區域內電廠的電力占比逐步提高,2013 年底這一比例已經 達到 35%。而在北京地區內,截止 2013 年底,發電總裝機容量(結 算口徑)為 6,814MW,其中火電(包括但不限於燃煤和燃氣發電)裝 機容量 6,466MW,占比約 95%,水電裝機容量 149MW,風電裝機容量 150MW(全部為京能清潔能源所有),其他裝機容量 49MW。



就北京市內火電裝機容量來看,截止 2013 年,燃煤電廠(包括 5 家 公用燃煤電廠和 4 家企業自備燃煤電廠)的總裝機容量約為 2800MW,燃氣電廠裝機容量約 3643MW,其他火電約 20-30MW。

相比燃煤,燃氣是較為清潔的化石燃料發電模式;相比較風能和太 陽能等其他清潔能源,燃氣發電對於燃煤發電的替代性更強,更適 合成為城市的主要發電供熱方式。

核電雖然長期來看是基荷電源的最佳選擇,但是由於不適宜建在政 治中心附近,所以只能遠距離供電。但是遠距離的核電站無法像燃 氣發電實行熱電聯產,也即無法同時滿足北京市的供熱需求,供熱 仍需燃氣解決。同時水電、光伏和風電因為其發電不可控以及北京 資源相對稀缺無法成為北京的主要發電供熱方式。因此,燃氣熱電 成為北京市淘汰燃煤發電的首選。

在北京市政府的“十二五”規劃以及《北京市 2013-2017 年清潔空 氣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了削減煤炭在能源結構的比重,關停燃 煤電廠,增加天然氣供應,建成 4 大燃氣熱電中心,在 2015 年燃氣 熱電機組裝機容量增長至 8000MW。北京的燃氣發電市場迎來了歷史 性的發展機遇。


熱電中心建設基本完成,即將進入收獲季  
北京的“1+4+N”的熱電大網是指建設一個穩定的中心大網,以 4 家 熱電聯產電廠作為熱網主力支撐,按照與熱電廠基荷 1:1 配比建設 若幹燃氣尖峰鍋爐,作為輔助熱源。在這 4 個熱電中心中,公司直 接參與了 3 個,分別是西南-京橋、東北-高安屯和西北-京西熱電中 心,裝機容量合計為 2991MW,占四大熱電中心總裝機容量的比重達 到 48%。

公司燃氣裝機容量將翻番,繼續鞏固京城領先地位  
公司的燃氣熱電裝機容量目前已經是北京市第一,截止 2013 年底為 2028MW,占北京市場份額的 56%。公司燃氣熱電項目詳情如下表。


公司建設的西北-京西項目截至 2014 年 8 月“二拖一”試用已經結 束,“一拖一”會在 2014 年末進入試用期,該項目年發電量 58.85億千瓦時,供熱能力 1800 萬平方米;東北-高安屯項目也已經進入 試用期。上述兩個項目在 2014 年 11 月 15 日左右供暖季開始之前正 式投產。再考慮公司位於昌平未來科技城的裝機容量為 240MW 的燃 氣熱電廠已經於 2014 年 7 月投產,公司在 2015 年初的投產裝機容 量有很大概率增長至 4421MW,是 2013 年末裝機容量 2028MW 的 2.2 倍,在京城的燃氣熱電行業領先地位將得到進一步鞏固。



北京氣源充足

陜京天然氣管線是目前唯一直通北京的輸氣管線,陜京一、二、三 線的理論輸氣量可達每年 350 億立方米。北京發改委正在全力推進 陜京四線、大唐煤制氣以及唐山 LNG 往北京輸氣的項目,預計 2015-2016 年可以竣工投產,並且規劃了陜京五線,從而確保了天 然氣運輸管道的運力。為配合不斷增長的天然氣需求,中國已著手 建設多個伸向境外的主要管道項目,其中包括延伸至土庫曼斯坦、 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俄羅斯等國的跨國項目,並簽訂了一 系列進口天然氣的合同。2014 年 5 月,中俄兩國簽訂了總價為 4000 億美元的天然氣購銷合同,根據合同,俄羅斯將自 2018 年起每年向 中國輸送 380 億立方米,主要送往京津冀,東北和長三角,合同期 為 30 年。合同基本上保證了北京將在未來擁有充足的氣源。



氣價順出機制保證燃氣發電收益
和其他類型電廠一樣,燃氣電廠收益的決定性因素是上網電價。 2011 年 12 月 6 日,北京市發改委頒布《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關於燃氣電價補貼機制有關問題的函》,規定公司位於北京的燃氣 熱電廠將持續獲得市政府的補貼,以貼補國家發改委制定的臨時結 算價格與北京市政府審定且批準的上網電價的差價。該函件亦規定 在國家出臺燃氣電廠正式電價以及前述電價差價減少前,補貼將持 續存在。該補貼雖然會計處理計入“其他收入”,但具有持續性, 應屬於經常性收益。

政府補貼金額與公司投產項目的數量、發電量、燃氣價格成正比; 而與上網電價成反比。

燃氣電廠的主要開支為氣耗,占其營業開支 60%左右。天然氣價格 的上漲,會影響到公司燃氣發電的成本,但是由於北京市政府的上 述燃氣價格順出(補貼)機制,氣價的上調對公司盈利基本沒有影 響。該機制具體操作是由北京市發改委根據國家發改委天然氣價格 的調整,按照公式—氣價變動金額(元/立方米)*行業平均氣耗 (0.2 立方米/千瓦時)*全年發電量(以核準發電量和實際發電量 較低為準)—給予公司一定電價補貼。因此,補貼可以完全覆蓋氣 價上漲帶來的成本上漲。

中俄天然氣大訂單鎖定氣價,業績不確定性大幅消除。2014 年 5 月 中俄兩國簽訂的天然氣購銷大合同將對公司未來的後續燃氣價格產 生深遠影響,未來很長時間內俄羅斯的氣價將鎖定公司最終的銷售 價格。根據發改委 2015 年實現存量氣和增量氣並軌的氣改思路,最 遲明年存量氣將迎來最後一次上調,之後將長期穩定。來自俄羅斯 的氣價約 2.19 元/ M3,而目前公司的燃氣結算價格約 3.07 元/M3, 這也基本接近發改委在 2014 年 9 月起實行的 3.09 元/M3的最終氣改 價格。所以公司未來數年內的燃氣價格將穩定,從而極大消除了氣 價調整而帶來的業績不穩定性。



風力發電:行業快速回暖,公司項目優良  

行業增速中國領先全球,風力發電前景廣闊  
風電作為一種清潔可再生能源,在全球提倡節能減排的趨勢下近十 年獲得了快速發展。根據全球風能協會(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的統計,全球累計風電裝機容量在 2004-2013 年的十年間 高速增長,年複合增速達 20.9%,其中超過 9 成的增長來自於亞洲 (主要是中國和印度)、歐洲和北美。而中國在同時期的風電裝機 容量年複合增速則遠高於全球平均,達到 61.2%。隨著裝機容量的 高速增長,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排名第一的國家, 占全球總裝機容量的 28.7%;而在 2013 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容量 中,中國占比達到 45.6%。



一方面,中國風電裝機容量快速增長;另一方面,從風能在能源結 構中所占比重這一指標來分析,中國的風電仍然有巨大空間可以發 展。在美國和歐盟,目前風電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比例分別為 4.8% 和 7.8%,而在中國,這一比例為 2.6%。全球風能理事會主席蘇思樵 曾表示,預計 2020 年,中國風電的累積裝機將在 200GW 到 300GW 之 間,到 2030 年,風電將占全國發電量的 8.4%,在電源結構中占約 15%。此外,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 2011 年發布的報告稱:中國風 電發展的長遠目標是,到 2050 年風電裝機容量達到 10 億千瓦,滿 足 17%的電力需求。  

政策驅動,風電迎來第二次起飛  
中國風電行業在過去的超快速發展得益於政府政策的有力驅動,風 電已經成為繼火電、水電之後中國的第三大能源。進入 2014 年,政 府和各級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有關方案規劃,加大了對風電發展 的政策支持力度。

2014 年 2 月國家能源局公布了第四批風電擬核準名單,項目容量為 27.6GW(包括京能清潔能源的 200MW),至此十二五期間國家擬核 準的項目容量已經超過了 115GW。


2010 年是中國風力風電行業發展的重要轉折點,風電的主要矛盾從 有限資源與大規模高速度的增加裝機規模,轉向風電的消納和建設 速度之間的矛盾。2010 年中國累計裝機容量達到 44.7GW,成為世界 第一,但是棄風限電現象日益嚴重,棄風率在 2011 年和 2012 年分 別達到 16%和 17.1%,棄風量達到 122 和 240 億千瓦時。2013 年在 政府主管部門的積極幹預下,電網部門提高了電網的調峰能力以及 加快電網建設的速度,加之全國電力消耗量的增加和消納能力的增 強,棄風情況得到好轉,從 2010-2012 年的低潮逐步複蘇,並網容 量保持穩定,2013 年年平均利用小時數會升至 2074,同比提高 184 小時,基本和 2010 年前的平均利用小時數持平,2014 年預計利用 小時數在 2100 小時左右;2013 年棄風率逐漸降低到 10.7%,相比 2012 年減小 6.4 個百分點;2014 年 1-9 月,全國平均棄風率 7.5%。同比下降 3.4 個百分點,顯示棄風限電現象已有所減輕。在 政策的積極促進下,風電投資有望迎來第二次起飛。


公司風電場布局合理,儲備項目充裕
公司是北京地區唯一的風電運營商。根據中國風電中心數據,截止 2013 年底,在全國超過 1000 家風電運營商中,公司風電累計裝機 容量在全國總裝機容量占比 1.86%,在全國風力發電供應商中排名 第十一;若以截止 2013 年底風電總核準裝機容量來記,則京能排名 第十。


儲備項目充裕,未來發展無憂。預計公司 2014 年末風電總裝機容量 將達到 1749MW,2015 年末至少達到 1896MW,目前儲備項目裝機容 量約 945MW,相當於 2014 年風電總裝機容量的 54%,同時公司也在 積極尋找新的潛在項目,預計未來 2-3 年每年增速能達到 20-30%, 這將為公司風電板塊的發展提供保障。

戰略布局合理,運營效率高於同行。從全國各地風電發展情況統計 來分析,河北、東北地區(包括蒙東、吉林和黑龍江)以及甘肅地 區是棄風限電的“重災區”,棄風率在 15%以上。而公司所有在 運、在建和核準的風電場中只有 973MW 建在棄風“重災區”蒙東地 區和甘肅省,約占總裝機容量的 34%。從過去 4 年公司的風電運營 效率來看,公司的年平均利用小時數絕大部分年份里高於行業平均 數,顯示了公司的在風電利用方面的優秀能力。





收購海外風電業務,增厚板塊業績
2014 年 7 月,澳大利亞 GRWF 與新 GRWF 項目公司訂立資產出售協 議,GRWF 出售部分資產(主要是風電場項目)予新 GRWF 項目公 司,出售對價約為 3.19 億澳元,折合港元約 22.97 億。新 GRWF 項 目公司為新 GRWF 控股公司全資持有,而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京能香 港持有新 GRWF 控股公司 75%股權,另外 25%則由新疆金風(“金風 科技”)通過其全資子公司金風澳大利亞和金風國際 GR 持有。截止 2013 年底,新疆金風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中國第一大風電設備制 造商,占全球市場份額約 10.3%。

根據該收購協議,目標資產—GRWF 在澳大利亞的風電場項目—仍在 建設中,將安裝總共 17 套 GW82/1500 風機及 56 套 GW100/2500 風 機,合計裝機容量 165.5MW,該項目於 2008 年 8 月開始建設,預期 2014 年下半年開始並網發電。同時,收購協議規定,若風電場項目 2015 年 5 月 28 日之前仍未投入商運,則買方有權利終止此項收 購,金風國際應回購京能香港的任何股份並返還所支付的任何款項 外加相當於此款項 12%的違約金。在此項交易中,京能向新 GRWF 公 司註資 1.15 億澳幣,折港幣 8.27 億元,作為股份認購款,其余交 易對價將由新 GRWF 公司通過自有資金及融資支付。
通過此次收購,公司成功實現了“走出去”戰略的第一步,首次進 軍海外風電市場,有利於鞏固公司在風電運營行業中的地位;同 時,公司與金風科技的合作得到深化,未來有望同金風科技合作拓 展更多的海外市場份額。此外,由於此項收購存在不確定性,我們 並未將之納入財務模型,若該風電場項目能於 2015 年上半年順利投 產,將增厚公司的業績,正面刺激股價,存在一定彈性。


光伏:裝機容量高速增長,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公司的光伏發電業務從無到有,從 2012 年寧夏太陽山光伏(10MW) 投產開始裝機容量高速增長,2014 年底裝機容量有望增長至 350MW以上,並且預計 2015 年增長將持續,已經成為公司利潤的新增長 點。

政策有力驅動,光伏前景廣闊
同風電類似,光伏產業也得到了政府政策有力的支持,在 20132014 年,國務院、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和各級地方政府紛紛推出一 系列政策鼓勵、規範光伏產業的發展。

在 2014 年 1 月全國能源會議上,國家能源局敲定 2014 年全國光伏 裝機規模目標為 14GW,其中分布式電站為 8GW,占比 60%;地面電 站為 6GW,占比 40%,這將比 2013 年 9.5GW 實際裝機規模增長近五 成。國家能源局統計的《2014 年上半年光伏發電簡況》中顯示,上 半年我國新增並網光伏裝機量約 3.3GW,其中地面電站約 2.3GW,距 離全年的 6GW 目標差距仍大,四季度將迎來裝機高潮。

公司裝機容量高速發展
公司 2011 年開始建設寧夏太陽山風光互補項目(10MW)、並獲得北 京市發改委批準開發建設京能八達嶺太陽能綜合試點項目,該電站 是北京地區首座地面兆瓦級大型光伏並網電站,也是北京地區最大 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為 31.08MW。之後公司的光伏業務高速 發展,截止 2014 年上半年光伏總裝機容量已達到 210MW,在建核準 以及儲備項目裝機容量達 260MW,而八達嶺太陽能綜合試點項目也 預計 2014 年內投產,預計 2015 年底總裝機容量將達到 500MW,增 長快速。同時,公司在內蒙古、河北、黑龍江、遼寧、新疆、寧 夏、甘肅、山西、湖南等區域積極開展項目前期工作,以儲備大量 優質光伏發電項目。



其他清潔能源:水電平穩發展,垃圾發電前景可期  
公司堅持“做大氣電、做強風電、做多水電和做優光伏”的發展戰 略,除了主營燃氣熱電、快速增長的風電和光伏電站業務之外,公 司也同時穩步發展水電,積極推進垃圾發電業務。 在水電業務的發展方面,公司同時采取外延並購和自建項目的策 略。公司在上市之初只有黑水三聯 — 紮窩一級水電站一個項目, 裝機容量 6.4MW;在 2012 年公司收購大川和眾能兩個水電項目,同 時投產自建項目—那邦水電,裝機容量大幅增至 368.89MW;2015 年 黑水三聯 — 登棚一級和二級水電站、紮窩二級水電站、騰沖永興 河水電項目有望先後投產,裝機容量將增至 447.29MW。在儲備項目 方面,公司在積極開展分布於青海、貴州及廣西的優質水電項目前 期工作。預計未來 1-2 年內公司的水電分部業務平穩發展。


同時,公司對於垃圾發電作為前景優良的項目予以持續關註。目前 公司有阿蘇衛和高安屯兩個大型垃圾發電項目,其中阿蘇衛是目前 國內最大的垃圾發電項目,並且已經通過了第一輪的環評,2014 年 11 月已進入設備商招標環節,預計 2015 年 5 月之前可以開工建 設,將對公司 2016 年以後的收入提供保障。但是,北京當地居民對 垃圾發電廠的選址較為抵觸,而且涉及村民搬遷問題,該兩個項目 或存在延期建設風險。不過考慮到北京市政府對於垃圾發電項目的 積極推動,項目能夠如期建設仍然是高概率事件。  

從母公司註入資產的預期  
深圳鈺湖電力有限公司是京能清潔能源的母公司京能集團下屬子公 司,該公司成立於 2004 年,設計裝機容量為 2*180MW 的燃氣-蒸汽 聯合循環機組,原始設計為燃燒重油。該公司於 2011 年完成了電站 內兩臺 9E 級燃油機的“油改氣”工程,成為燃氣熱電聯產站;而 2012 年“西氣東輸”二線工程深圳段的完工,天然氣成本從 4.55 元/M3 下降到 2.74 元/M3,則保證了該公司的天然氣供應。相比用重 油發電,該公司燃氣發電可每年減少 13.5 萬噸 CO2 的排放以及節約 標煤 1.69 萬噸,對於改善深圳空氣質量有較大積極作用。同時,該 公司目前擁有深圳鈺湖二期擴建項目和珠海鈺海項目兩個在建項 目,以及深圳國際低碳城分布式能源項目一個已獲核準項目,總裝 機容量達到 1620MW,預計 2017 年可以投產。

另外,根據公司資料,公司在 2012 年收購母公司四川大川和眾能兩 處水電站,而當時在建的漢江水電並未註入公司。漢江水電裝機容 量 513MW,已經於 2013 年 6 月首次並網發電。

根據公司與母公司之間的不競爭協議以及母公司京能集團的承諾, 京能集團本身不會與公司的燃氣發電、風電、水電以及其他清潔能 源發電業務競爭,公司擁有新業務機會選擇權、收購選擇權以及優 先受讓權。因此合理推知,作為母公司下屬唯一清潔能源上市平 臺,若公司日後向目前運營地區以外地區(如廣東以及湖北)拓展 時,母公司目前所持上列資產或會註入上市公司。

多元化融資降低資金成本,助力公司成長  
公司所經營之業務擴張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自上市以來公司積極尋 找多元化的融資途徑來保障資金需求,同時調整債務結構,降低財 務費用。2012 年公司引入“債券投資計劃”,獲得了額度為 30 億 元的低成本保險資金,較銀行同期利率下降 5%。

2014 年 9 月,公司完成定向配售 3.93 億股,募集資金 12.69 億元 用於補充營運資金,支持業務發展,配售價格相比前一/五/十個交 易日平均收市價分別折讓 5.6%/6.1%/7.7%,禁售期為半年。短期來 看,配售完成意味著股價中短期承壓不大。

估值與投資建議  

核心假設與預測 

政府的補貼金額隨著公司發電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且能夠在 合理時間內入賬,而且燃氣價格上漲所帶來的成本上升能夠 及時通過氣價順出機制得到政府的補貼。 

有關各分業務板塊裝機容量、發電量以及加權平均上網電價 的預測見下表。


估值低估明顯
按照港股電力類可比公司估值分析,火電類公司(指煤炭發電量占 公司總發電量超過 50%)的 2014 年預測市盈率平均處於 10-11 倍區 間;而港股清潔能源綜合類公司(指同時具有燃氣發電、水力發電、風電、光伏、垃圾發電的兩項或以上業務,不包括京能清潔能 源)的估值平均處於 17 倍左右;港股純風電類公司的估值平均約 20 倍左右,而公司靜態/動態市盈率分別為 15/11 倍,公司的目前 股價明顯低估。  

雖然公司目前裝機容量中 47%為火電(燃氣熱電業務),但是考慮 到燃氣發電替代煤炭火電廠在京城地區霧霾治理的巨大作用以及中 央和北京市政府對於公司的大力補貼,可以合理給予公司以清潔能 源運營商的估值,即 17 倍左右 P/E。  
  


參考公司的未來發展前景、清潔能源綜合類企業的平均估值,我們 給與京能清潔能源未來 12 個月 4.6 港元的目標價,較前一交易日收 盤價 3.65 港元約有 26%的上升空間,故我們首次給予其“買入” 投資評級。  

風險因素  
政府補貼風險
公司在過去四年里有三年政府補貼金額超過公司的凈利潤額,因此 公司的盈利依賴於政府補貼,包括補貼金額的核算方法和確認、補 貼入賬時間。若預測期內北京市政府通過其他途徑有效改善了北京 空氣質量,則公司的補貼有被縮減的可能。

燃氣價格順出風險
我們假設北京工業天然氣價格上漲帶來公司營業成本上升可以全部 以政府補貼或者燃氣上網電價調升的方式順出,並且在當年實現結 算和入賬,但是此成本上漲的順出亦存在不確定性,受政府財政安 排和(或)上網電價調整時間表影響。

燃氣供應風險
雖然隨著中俄兩國天然氣訂單的簽訂、一批燃氣管道的建設,預期 北京燃氣供應充足,但是也存在燃氣供應無法到位的可能而導致公 司項目無法滿負荷運行。此種可能包括但不限於:地緣政治局勢導 致俄羅斯減少向中國的天然氣輸送量、各管線工程的延期等。

風電上網電價下調風險
目前,中國風電上網電價執行的是而發改委在 2009 年 7 月公布的 《關於完善風力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文件中的電價政策,該 政策將風電資源區劃分為四類,標桿電價分別執行 0.51 元/千瓦 時、0.54 元/千瓦時、0.58 元/千瓦時和 0.61 元/千瓦時。這一電價 政策在隨後的 5 年時間內都未發生過改變。在 2014 年 9 月,發改委 在“陸上風電價格座談會”曾討論陸上風力發電的上網電價下調方 案,下調的幅度是 0.02-0.07 元/度,而 2015 年 6 月 30 日後投產的 項目將受到這一調價的影響。考慮到公司有超過 900MW 的風電場可 能在此時間點後投產,因此公司在 2015 年以後的利潤增長幅度可能 受到影響。

風電棄風限電現象再次加重
雖然全國風電利用情況在 2013 年出現了明顯好轉,棄風限電大幅減 少,但是也存在可能地方電網建設緩慢、消納能力不足或者風電場 過度規劃導致棄風限電現象重新擡頭。這將導致公司的風電上網電 量減少,進而影響公司利潤。  

(作者供職於 越秀證券,郵箱:[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116

微型氣候站,掌握辦公室天氣 關懷大氣系

2015-12-28  TCW

天晴轉得快 讓心情曬一曬太陽風車

四片極輕薄的金屬葉片排列玻璃球內,一面皆塗黑、一面保留原色,當它擱在窗邊受陽光照射,會緩緩轉動起來,照越久速度隨之加快,讓觀者的滿足感油然而生, 彷彿掌握一股神秘能量。太陽風車沒有噪音也不須額外電力,是一組適合擺入桌面的放空小物。它的靈感來自英國物理學家威廉?克魯克斯(William Crookes)在一八七三年的發明:克魯克斯輻射計(Crookes Radiometer)。最初用於測量電磁波,只要暴露在足夠的紅外線下(電磁波的一種),如太陽光和鹵素燈泡,當塗黑麵吸飽充沛熱能周圍產生熱氣流上 升,這時冷空氣適時補進,就會形成對流推動葉片。

溫度視覺化 百變的雪世界風暴柱

看似清澈如水的液體,一旦室內溫度降低便逐漸結晶,像雪花般悄悄落下,當溫度回升則恢復澄清狀態,這並非魔術技法而是化學反應,透過樟腦和純酒精溶液,與 硝酸鉀、氯化銨及蒸餾水相互作用形成。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十九世紀乘小獵犬號出海時,船長就使用風暴瓶(Storm Glass)來預測天氣。其實,它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只會回應當下氣溫高低,放在辦公室倒是另類的溫度計。悶熱時呈現大部分透明,隨著空調室溫降低慢慢 釋出大片晶體。如果結晶像雲霧般細緻,漂浮在液體上呢?就代表冷氣開太強啦!

文字 郭恆成 攝影 李明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207

大氣十條中期評估:74城PM2.5下降 7省區PM10上升

國務院印發的《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下稱《大氣十條》)自2013年9月實施以來,效果如何?

5日,中國工程院結出的評估結果顯示,全國城市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呈下降趨勢,多數省份PM2.5或PM10年均濃度下降幅度達到或超過《大氣十條》規定的中期目標要求,可望實現2017年的考核目標。

《大氣十條》提出經過五年努力,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汙染天氣較大幅度減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空氣質量明顯好轉。

全國城市空氣質量總體改善

中國工程院當日發布《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郝吉明介紹,根據《大氣十條》相關要求,中國工程院組織50余位相關領域院士和專家,對《大氣十條》進行中期評估。

郝吉明介紹,專家組通過整合環境保護部、中國科學院、中國氣象局和有關科研院所的地面長期定位觀測、典型過程綜合觀測、衛星遙感反演等數據,采用多種技術方法對全國空氣質量狀況、變化趨勢和汙染特征進行了評估和印證。

結果顯示,《大氣十條》實施以來,全國城市空氣質量總體改善,PM2.5、PM10、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一氧化碳(CO)年均濃度和超標率均逐年下降,大多數城市重汙染天數減少。

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74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55微克/立方米,相對於2013年的72微克/立方米下降23.6%;日均值超標天數的比例由2013年的33.2%降至2015年的20.8%。全國PM10平均濃度(338個城市平均濃度為87微克/立方米),相對2013年(330個城市平均濃度97微克/立方米)下降10.3%;日均值超標天數的比例由2013年的14.5%降至2015年的12.1%。74個重點城市共發生846天次重度汙染和238天次嚴重汙染,較2014和2013年降幅分別為28.1%、24.9%以及49.9%、63.7%。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區NO2濃度相對2013年分別下降9.8%、11.9%、19.5%和15.8%,SO2分別下降44.9%、30.0%、38.1%和48.3%。衛星資料反演顯示,2013~2015年,全國NO2和SO2垂直柱濃度年均值和顆粒物光學厚度(AOD)總體呈下降趨勢,與地面監測數據分析結果一致。

但評估結果同時顯示,我國“空氣質量面臨形勢依然嚴峻,冬季重汙染問題突出,重點區域大氣臭氧(O3)汙染問題顯現。”

郝吉明介紹,根據《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進行評價,2015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73個城市空氣質量達標,占21.6%;平均超標天數比例為23.3%,重度及以上汙染占3.2%,其中67.4%發生在冬季。全部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次中,以PM2.5、PM10、O3為首要汙染物的天次分別占83.4%、15.3%和1.3%。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是全國重汙染天氣高發地區,占全國總天次的44.1%。冬季重汙染對全年PM2.5平均濃度有明顯的拉升作用。2013~2015年,重汙染天氣對京津冀、長三角和成渝地區PM2.5年均值的貢獻分別為40%、10%和20%。

基本完成階段性重點任務

《大氣十條》中諸多措施,具體執行情況又是如何?

郝吉明介紹,專家組基於《大氣十條》詳細配套政策及各省(區、市)實施細則、目標責任書、年度自查報告等數據資料,核算了2013~2015年各部門各行業主要汙染物減排情況,解析了各項政策措施對減排量和PM2.5濃度下降的貢獻。

結果顯示,各省(區、市)均基本完成了階段性重點任務,總體落實情況良好。重點行業提標改造、產業結構調整、燃煤鍋爐整治和揚塵綜合整治四類措施是對PM2.5濃度下降貢獻最為顯著的措施。

評估測算結果顯示,實施《大氣十條》使全國主要大氣汙染物排放量明顯下降。分解各措施對減排量的貢獻發現,重點行業提標改造、產業結構調整和燃煤鍋爐整治是對減排量整體貢獻顯著的措施。

機動車的減排貢獻在城市更為顯著。以北京市為例,2013~2015年北京共淘汰黃標車122.2萬輛,NOx、PM2.5減排量為3.47、0.26萬噸,分別貢獻了兩種汙染物減排量的71%和16%,說明《大氣十條》在控制機動車汙染的方向是正確的,措施是有效的。

郝吉明對記者說,北京市及周邊省份的重汙染應急措施能夠有效降低PM2.5濃度,兩次啟動紅色預警使得重汙染期間北京市PM2.5日均濃度下降17%~25%。

此外,專家組還發現,2014和2015年,重點地區汙染氣象條件相對2013年略為不利或變化不大,氣象條件在近兩年沒有對空氣質量的改善起到“助推”作用。在京津冀等重點地區甚至起到了不利作用。2014、2015年冬季期間,各重點地區不利氣象條件出現天數均超過2013年,特別是2015年冬季京津冀地區超過2013年的天數在各重點地區中最多,導致重汙染多次發生,嚴重影響人們對空氣質量年均值改善的直觀感覺。

盡快啟動“清潔柴油機行動計劃”

評估報告建議,以北京市為戰略重點,破解大氣汙染防治中的若幹難點問題,實現首都空氣質量長效改善。

郝吉明認為,北京采取堅決措施應對秋冬季重汙染問題,重點破解冬季采暖燃煤散燒頑疾,針對北京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地區以及南四區(豐臺、房山、通州、大興),采用煤改電和冬季特別電價等措施,解決冬季居民采暖問題。重點推進北京南四區大氣汙染治理工作,精細化城市管理,嚴控揚塵汙染,基本淘汰南四區燃煤鍋爐,優先啟動南四區民用散煤清潔能源替代工程,盡快完成南四區汙染小企業退出。

與此同時,進一步提升北京市機動車汙染排放控制能力。建立和完善非道路移動源的大氣汙染排放控制體系,建立統一的非道路移動源臺賬系統。科學確定北京市VOCs與NOx的協同減排策略。加強重汙染天氣應急減排力度。

在《大氣十條》執行後半期,京津冀地區該如何做?評估報告建議,將京津冀大氣汙染防治作為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重要任務,盡快率先啟動《京津冀環境綜合整治重大工程》大氣部分。

郝吉明說,這包括嚴格控制北京周邊傳輸通道上的汙染排放,嚴控周邊地區高架點源。采取措施切實降低秋冬季汙染源活動水平,在京津冀地區劃定“工業錯峰生產區”。增加對京津冀地區天然氣供應額度,采用煤改氣、煤改電等方式對北京周邊傳輸通道地區的工業用煤和散煤進行替代。針對保定、廊坊等北京周邊城市,除《大氣十條》規定的PM2.5下降比例目標外,增加PM2.5年均濃度目標。

專家組還建議,實施冬季供暖地區應優化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編制技術體系和相關制度,實現對城市重汙染應急預案的科學制訂、動態評估和持續優化。在持續提高煤炭集中清潔高效利用的同時,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核電和天然氣,同時嚴控新增燃煤量,更大程度地實現對煤炭的替代;改進終端能源消費結構,推廣使用天然氣,將天然氣用於替代工業、供暖用煤特別是散煤。推進非電行業達標排放和超低排放技術及應用。

郝吉明還建議,盡快啟動國家“清潔柴油機行動計劃”,重點開展柴油機、非道路、船舶的大氣汙染排放控制。以重點行業和重點地區為抓手,加快實施國家揮發性有機物總量控制。構建精準治霾技術體系,創新機制體制,加強科技引領,持續提升環境監管和執法能力。

北京需采取堅決措施應對秋冬季重汙染問題,重點破解冬季采暖燃煤散燒頑疾。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400

全國首例大氣汙染訴訟案宣判 環保專家質疑科學性

20日上午,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中華環保聯合會與德州晶華集團振華有限公司大氣環境汙染責任糾紛公益訴訟一案,公開作出一審宣判。

判決被告振華公司賠償因超標排放汙染物造成的損失2198.36萬元人民幣,用於德州市大氣環境質量修複,並在省級以上媒體向社會公開賠禮道歉;駁回原告中華環保聯合會其他訴訟請求。該案是新環保法實施後,全國首起針對大氣汙染行為的環境公益訴訟案件。

但對於上述判決結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剛剛獲得“2014-2015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的常紀文公開表示質疑,認為判決結果有違科學性。

據稱,被告振華公司成立於2000年,位於德州市德城區市區內,周圍多為居民小區。經審理查明,該公司經營範圍包括電力生產、平板玻璃、玻璃空心磚、玻璃深加工、玻璃制品制造等。

根據德州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站的監測,2013年11月,2014年1月、5月、6月、11月,2015年2月,振華公司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煙粉塵存在超標排放情況。此期間,德州市環境保護局和山東省環境保護廳曾五次對振華公司進行行政處罰。2015年3月23日,德州市環境保護局責令振華公司全部停產整治、停止超標排放廢氣汙染物。同年3月27日,即原告中華環保聯合會起訴之後,振華公司生產線全部放水停產,並另外新選廠址,原廠區準備搬遷。

2016年5月,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環境風險與損害鑒定評估研究中心根據已經雙方質證的法院調取的證據作出評估意見。鑒定結論為:被告企業在鑒定期間超標向空氣排放二氧化硫共計255噸、氮氧化物共計589噸、煙粉塵共計19噸。單位治理成本分別按0.56萬元/噸、0.68萬元/噸、0.33萬元/噸計算。生態環境損害數額為虛擬治理成本的3-5倍,取參數5,虛擬治理成本分別為713萬元、2002萬元、31萬元,共計2746萬元。

據悉,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經原告中華環保聯合會申請、法院予以準許,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有專家出庭,並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超標排放給大氣造成的損害、汙染物排放時間、汙染物排放量、單位治理成本、虛擬治理成本、生態損害賠償數額的確定以及被告投入運營設備是否會對虛擬治理成本產生影響提出專家意見。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振華公司是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適格主體,原告中華環保聯合會可以請求其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恢複原狀、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

根據有關規定,利用虛擬治理成本法計算得到的環境損害可以作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的依據。按照規定,被告振華公司所在的環境空氣二類區生態損害數額為虛擬治理成本的3-5倍,法院認定按虛擬治理成本的4倍計算生態損害數額,即2198.36萬元。

20日晚,常紀文通過微信群公開表示,“判決被告振華公司賠償因超標排放汙染物造成的損失2198.36萬元人民幣,用於德州市大氣環境質量修複。這個判決科學嗎?”他分析說,大氣汙染物肯定擴散至德州以外,如北京,賠償卻用於德州市大氣環境修複,合理嗎?

“以前的大氣汙染,風一吹,早走了,修複個什麽?修複地面沈降的汙染?”常紀文說,“大氣與水、土不一樣,它無主,憑啥有人代表去要求修複?實話實話,我建議可提起禁止利用大氣進行汙染侵權之訴。”

常紀文還表示,國外公益訴訟側重於行為禁限,“沒聽說索賠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334

發改委發布2016大氣汙染治理重點城市名單 北京沒上榜

7月26日,發改委發布《關於做好2016年度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附件中包含2016年度大氣汙染治理重點城市名單,包括保定、邢臺、衡水、唐山、鄭州、濟南、邯鄲、石家莊、廊坊、沈陽。

以下為通知全文:

關於做好2016年度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有關工作的通知

發改辦環資[2016]1623號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遼寧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河南省、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3年以來,有關地區和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2014年和2015年,全國煤炭消費量同比分別下降2.9%和3.7%,實現了負增長,但部分重點地區新建高耗煤項目較多,煤炭消費減量目標完成進度滯後,全面完成煤炭消費減量目標任務壓力仍然較大。為進一步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3]37號)以及《重點地區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管理暫行辦法》(發改環資[2014]2984號)和《加強大氣汙染治理重點城市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工作方案》(發改環資[2015]1015號),做好2016年度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工作,保障實現2013-2017年煤炭消費減量目標,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切實重視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工作

嚴格煤炭消費量控制,實行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是推進大氣汙染治理、落實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重點地區和城市一定要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認識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將思想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把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工作作為加強宏觀調控、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強領導、綜合施策、狠抓落實,下更大氣力,確保完成2016年和2013-2017年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目標。

二、完善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工作方案

重點地區和城市要進一步完善和細化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工作方案,量化任務、明確措施,提出重點項目清單,要將減量替代目標分解落實到下一級政府和重點用煤企業。新建耗煤項目要明確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明細,新增用煤應納入替代工作方案,作為新增量統籌平衡;煤炭削減量不能按照壓減的過剩行業或落後產能規模進行估算,要根據壓減的實際產量進行科學測算。要結合“十三五”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任務、大氣汙染防治要求以及本地區實際,研究制定2020年煤炭消費減量目標,謀劃好“十三五”及中長期煤炭消費減量工作。重點地區應於今年7月底前將2016年煤炭消費減量目標報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並抄送環境保護部、國家能源局。

三、嚴控高耗煤項目新增產能

重點地區和城市要嚴格落實國務院《關於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關於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國發[2016]6號)、《關於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國發[2016]7號)、《關於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國辦[2016]34號),以及《關於促進我國煤電有序發展的通知》(發改能源[2016]565號)等文件要求,對鋼鐵、煤炭、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等產能過剩產業和面臨潛在過剩風險的煤電行業,要嚴控(嚴禁)新增產能,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和化解過剩產能,嚴格執法,顯著減少產能過剩行業的煤炭消費量。

四、加快推進煤炭消費減量工程和措施

重點地區、重點城市要圍繞重點領域、重點企業,加快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余熱余壓利用、能量系統優化、電機系統節能等節能改造工程;積極推進燃煤鍋爐節能環保綜合提升工程,加快淘汰落後燃煤鍋爐,加大高效鍋爐推廣力度,全面推進燃煤鍋爐和燃煤工業窯爐節能環保改造,加強節能環保監管;加快推進產城融合,實施余熱暖民工程,充分利用低品位余熱進行供熱,發展高效清潔背壓熱電聯產代替分散燃煤供熱。落實《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關於促進煤炭安全綠色開發和清潔高效利用的意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劃(2015-2020)》、《工業領域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劃》要求,促進煤炭高效清潔利用;強化燃煤鍋爐整治、農村散煤治理;推進“煤改氣”、“煤改電”,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大幅削減散煤使用;推進用能預算管理體系建設,推動用能用煤管理精細化、科學化,實現用能用煤的高效配置。

五、做好2015年度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工作的監督考核

重點地區應按照《重點地區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管理暫行辦法》要求,於今年7月底前編制完成2015年度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工作自查報告,並報國家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協調小組辦公室將會同協調小組其他成員單位,對重點地區2015年度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工作進行實地抽查,結果報告國務院,並向社會公告。重點地區和城市要加大對本行政區域的監督檢查力度,檢查結果要向社會公告,對未完成煤炭減量目標的地市要給予通報批評,暫緩審批其新建高耗煤項目,並定期向協調小組辦公室報送工作進展情況。

六、加強形勢分析和預警調控

重點地區要做好煤炭消費形勢分析,對減量目標完成進度滯後的地市,要制定並及時啟動針對高耗能企業、落後企業、過剩產能的預警調控。同時要切實保障民生領域用能用煤和用電,供暖季來臨要切實保障供暖用煤,堅決防止煤炭消費減量工作前松後緊、年底突擊“控煤限煤”的現象。

依據環境保護部發布的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我們對2016年度大氣汙染治理重點城市和預警城市名單進行了調整,具體名單見附件。

附件:2016年度大氣汙染治理重點城市和預警城市名單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

財 政 部 辦 公 廳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

國家統計局辦公室

國家能源局綜合司

2016年7月11日

附件:2016年度大氣汙染治理重點城市和預警城市名單

根據環境保護部發布的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將2015年度全國74個城市空氣質量最差的前10位城市作為2016年度大氣汙染治理重點城市,將前11-20位城市作為大氣汙染治理預警城市,具體名單如下:

一、2016年度大氣汙染治理重點城市名單

保定、邢臺、衡水、唐山、鄭州、濟南、邯鄲、石家莊、廊坊、沈陽。

二、2016年度大氣汙染治理預警城市名單

北京、滄州、太原、烏魯木齊、天津、徐州、西安、武漢、成都、哈爾濱。

 

(綜合自發改委網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015

綠色金融再下一城 華夏攜手世界銀行啟動百億京津冀大氣汙染防治融資項目

9月23日,世界銀行與華夏銀行聯手在京召開“綠色金融創新實踐暨京津冀大氣汙染防治融資創新項目啟動會”。該項目是世界銀行在中國資金量單體最大的項目之一,投資規模將超過100億元人民幣,貸款支持期限可達20年。由於項目使用歐元,能夠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和匯率風險。項目支持範圍涵蓋了降低煤耗、綠色新能源、脫硫脫硝等多個領域。

華夏銀行將按照京津冀大氣汙染防治融資創新項目實施方案,成立綠色金融專門機構,配套相應資源,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和目標達成。

世界銀行聯手銀行發展綠色信貸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發、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將綠色發展作為新時期國家發展戰略目標與方向。

從區域來看,京津冀地區是我國大氣汙染最嚴重,資源環境與發展矛盾最為尖銳的地區。環保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7月,全國74個城市中空氣質量排名相對較差的後10位中,京津冀地區獨占9席。

世界銀行項目經理王曉東表示,世界銀行通過與包括華夏銀行在內的三家銀行啟動京津冀大氣汙染防治融資創新項目,通過三個項目敲定了銀行融資25億元,撬動8倍杠桿投資,銀行發展綠色信貸的信心大大提高。 同時,世界銀行還將提供450萬美元項目捐款,用於支持銀行開發市場、試點創新產品和結果認證等。

華夏銀行行長樊大誌表示,項目采用結果導向型貸款方式,也就是說項目的執行與實施的結果相關聯,引導金融服務要關註環境保護的效果。華夏銀行將引入外部專家共同評價項目執行效果,確保資金的使用能夠達到目標。

據介紹,項目實施後,預計每年將減少碳排放246萬噸,相當於植樹1億5千萬棵吸收的二氧化碳,能夠進一步促使北京的天更藍、水更清。

樊大誌表示,該項目將為更多金融機構參與京津冀綠色發展提供平臺。項目在實施上確定合作開放的原則,將會和包括銀行、證券、信托、金融租賃等方面的國內外金融機構共同合作。同時,這個項目的實施是華夏銀行綠色金融發展的新機遇。

華夏銀行建立了綠色金融中心,目前已達到1500億綠色信貸規模,用於專門試點創新產品、項目融資、資產證券化、綠色債券等,未來還將擴張到融資難的中小企業客戶。

中國銀監會政策研究局巡視員葉燕斐表示,項目的實施要註意商業模式的可複制,模式可複制能夠保證較大的收益,希望華夏銀行挖掘更多商業模式,同時通過合作引入優秀的工程師人才。

早在本月1日銀監會例行新聞發布例會上,華夏銀行公司金融部總經理肖鋼就透露了項目的進展,由於對金融創新、結果導向概念的理解更加貼近要求,京津冀大氣汙染防治融資創新項目方案獲得了世界銀行執董會的全票通過。這也是六年來在中國的世界銀行項目首次獲得這樣的認同。

在綠色金融業務上,華夏銀行形成了營銷、風控互相配合,總、分、支各層級聯動的運行機制。啟動會上,北京公交集團、中節能建築節能、天津華電南疆熱電、大唐河南清潔能源等企業與華夏銀行北京、天津、鄭州分行簽署了意向合作協議。

華夏銀行發力綠色金融

前不久,G20杭州峰會將綠色金融作為重要議題,國家七部委共同發布了《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綠色金融創新發展具備了很好的政策環境。

9月2日,銀監會印發的《銀行業綠色信貸助力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末,21家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信貸余額達7.26萬億元,占各項貸款的9.0%。其中,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1.69萬億元,節能環保項目和服務貸款余額5.57萬億元。

事實上,華夏銀行在探索綠色金融早已經邁出了探索的步伐。自2008年始,華夏銀行與世界銀行合作的節能轉貸項目,與法國開發署合作的綠色中間信貸項目,已為全國50多個項目提供了超過70億元的低成本資金。 2015年,華夏銀行發起設立規模100億元的“碧水藍天產業基金”,專項支持京津冀生態環境治理。此後,還與國家行政學院共同開展了綠色金融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專項研究。2012年以來,華夏銀行綠色金融的業務量累計超過1500億元。

目前,華夏銀行的綠色金融服務已經形成了京津冀大氣汙染防治融資創新貸款、世界銀行能效融資貸款、法國開發署綠色中間信貸貸款、碧水藍天基金、合同能源管理融資、未來收益權資產證券化、融資租賃、特許經營權質押融資等成了八大特色產品體系,涵蓋能效融資、清潔能源融資、環保金融、綠色裝備供應鏈融資四大領域。

樊大誌表示,近幾年,華夏銀行與世界銀行中蒙韓局進行過深入交流,在綠色金融機制建設上有很大收獲。通過與國際機構的合作,提升了華夏銀行的綠色金融能力,也促使該行綠色金融理念、機制、合作平臺上了新的臺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249

打冬季大氣治理首炮:山東明令供暖季高汙染企業停產

供暖季即將來臨,山東省打響冬季大氣汙染防治第一炮。

山東環保廳日前印發《進一步加強省會城市群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提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濟南、淄博、德州、聊城、濱州5市水泥、鑄造、磚瓦窯行,除承擔居民供暖、協同處置城市垃圾和危險廢物等保民生任務的生產線外,全部停產;鋼鐵行業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實行停產;對燃煤發電機組(含自備電廠)未達到超低排放標準限值的,除承擔居民供暖任務的機組外,全部停產。

有關專家認為,冬季停產“一箭雙雕”,既能降低大氣汙染物的排放,又在一定程度上呼應去產能政策,有利於消化過剩產能。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冬季停產對當地經濟會有一定影響,但不會太大。出於治理汙染方面的考慮推行停產,可以“順便”消化過剩產能,可謂一石二鳥。而山東作為今年第一個出臺冬季停產政策的省份,說明對冬季大氣汙染高度重視,且去產能壓力較大。預計接下來其他省市會出臺類似措施,如重汙染省份河南、山西等。

山東省煤炭局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山東省今年已關停煤礦52處、產能1335萬噸。其中,永久性關閉退出煤礦49處、產能1117萬噸。

1至8月份山東省原煤產量同比下降約12%,期末庫存同比下降42.5%;在商品煤銷售收入同比下降7%的市場形勢下,山東省煤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約23%,實現利潤近9億元,同比減虧260%以上。

據了解,去年山東省煤炭產量約為1.44億噸,位居全國第五位。根據山東省化解煤炭過剩產能的實施方案,山東省“十三五”時期將關退煤礦114處、化解產能6460萬噸。

鋼鐵方面,山東省計劃從2016年開始,利用5年時間總體壓減產能生鐵970萬噸、粗鋼1500萬噸。

上一個冬季前後,其他省市也出臺過類似的限產措施來防治大氣汙染。

南京市去年提出被稱為“史上最嚴季節性限產”的概念,在霧霾高發、空氣易出現汙染的11月至次年2月,實行“一級防控”狀態,鋼鐵、石化等重點企業采取降低生產負荷、實施績效管理、強化汙染防治設施運行管理等措施減少汙染物排放,並確保達標排放;揚子石化、金陵石化、南化公司、南鋼、梅鋼等重點石化、鋼鐵企業和水泥行業、鑄造行業實施限產15%以上或冬春季節階段性停產。如果企業不能穩定達標,將實施停產。

南京市環保局汙染防治處相關負責人此前對媒體表示,南京首次提出“季節性限產”概念,也是全國第一次采用這種季節性、長時間的高排放企業限產措施。按照方案,無論空氣質量如何,43家高排放企業一律限產15%以上或冬春季節階段性停產,如果這些企業不能穩定達標,將實施停產。

今年3月,黑龍江制定《大氣汙染防治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8年)》,要求控制燃煤消費總量,到2017年底,全省煤炭占能源消費比重由2014年的66.5%降低到65%以下,重點城市力爭實現燃煤消費總量負增長,全省減少低質煤炭使用總量2600萬噸,增加替代優質煤炭1970萬噸;提高燃煤質量,凡違規使用低質煤的供熱企業和其他燃煤主體全部改燒符合質量標準的煤炭;淘汰分散小鍋爐,到2017年底,除保留必要的應急、調峰供熱鍋爐外,全部淘汰,市級以上城市建成區內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

蘭州市今冬重點管控工業、揚塵、機動車尾氣、燃煤和焚燒枯枝落葉及垃圾等四大類汙染源,根據各區實際情況,細化任務分工。對市屬及市屬以下汙染排放強度大、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小型工業企業或其部分生產設施實施停產,同時每周對停產企業進行跟蹤督查和暗訪檢查,防止企業違規複產;遇重汙染天氣等需啟動應急預案時,根據預警等級,對部分企業及生產設施實行限產限排措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221

常紀文:呼籲制定京津冀地區大氣環境保護條例

“京津冀地區問題特殊,大氣環境汙染突出,需要通過專門的立法體制、制度和機制,來解決特殊的法律問題,創造性地制定《京津冀地區大氣環境保護條例》。”10月13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常紀文說。

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大氣環境分會當日在海口舉辦的“大氣汙染防治技術與創新專題研討會”上,常紀文說,京津冀地區地位特殊,北京作為首都,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生態環境安全需要放在國際視野下進行考慮,尤其是首都的大氣環境質量問題。

京津冀地區汙染物排放總量遠超本地區環境承載力,是我國空氣汙染最為嚴重的區域。北京市去年啟動了史無前例的紅色預警,而且還在間隔不遠的時間內發出兩次紅色預警,一些工廠限產停產,中小學校放假。有人甚至把2015年的京津冀地區霧霾與上世紀50年代的倫敦霧霾相提並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常紀文

常紀文認為,治理北京的霧霾並不是北京區域內就能解決的,需要京津冀地區共同治理才能真正改善大氣環境汙染現狀。“區域汙染治理一直未被重視,直到《大氣汙染防治法》的修改,加入了聯防聯治的要求,區域汙染治理需要慢慢深入人心。”

但他也提出,《大氣汙染防治法》仍具有不足。首先是原則性太強,對京津冀地區的特殊情況和機動車限行、企業限排等所需要的特別措施沒有清晰的具體規定,如京津冀地區的環境許可證內容如何細化,具有可實施性、可檢查性、可測量和目標可達性。

另外,該法仍然是按照環境要素來分類規制的立法,而大氣環境保護是一個涉及汙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的立法,所以,需要一個區域性綜合保護大氣環境質量的《京津冀地區大氣環境保護條例》,來補足《大氣汙染防治法》留下的立法空白。

常紀文等專家在此前的研究發現,國家針對京津冀地區制定許多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專項規劃,但具體措施仍缺乏可實施性和強制性。

他舉例說,雖然已經出臺了《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和《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對京津冀地區整體進行了相應的規劃措施,但是京津冀三地各自省域內部的規劃與整體規劃之間存在不銜接的問題。

“產能過剩和產業重複的問題是一個普遍問題,在以GDP為地方政府考核的主要標準驅使下,地方政府無序開設工業園區、為高汙染企業開綠燈等情況十分普遍。”常紀文說,京津冀地區三地各自有各自的利益,在制定規劃時主要是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和發展目標進行規劃,並沒有考慮區域間的協調。規劃不統一導致京津冀地區產能過剩,產業重複比較嚴重。

研究還發現,京津冀之間的政策和制度不銜接,容易產生跨界汙染轉移,不利於京津冀大區域產業結構的整體提升和供給側改革。常紀文介紹,京津冀地區三地作為單獨的省級行政區域,其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制度體系是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制定的,比如北京、天津經濟較為發達,環境狀況比河北相對好一些,其大氣環境監管制度相對比河北更嚴格一些。

常紀文說,從京津冀地區整體區域內來看,三地有三套相對獨立的制度,這就導致京津冀地區三地在大氣環境保護上不能有效合作。但是大氣汙染物在三地上空擴散,由於京津冀地區三地管理制度的不銜接,就會導致汙染物向監管比較松的地方轉移,不利於京津冀地區大氣環境的整體保護。如排汙費征收標準方面,北京和天津都進行了較大幅度法上調,河北省出臺《關於調整排汙費收費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至2020年分三次上調排汙費標準,與京津兩地存在較大差距,在京津冀地區交界地區,易造成排汙企業的轉移,不利於京津冀大區域產業結構的整體提升和供給側改革。

“權利義務相互匹配才公平,才能促進一項工作的有序進行。”常紀文說,但是在實踐之中,常常會面臨對區域大氣汙染防治貢獻較大的地方與貢獻較小的地方承擔相同義務,或受益的地方與受損害的地方承擔相同權利的情況,這無疑會打擊貢獻較大或受損害的地方防治大氣汙染的積極性,從而使得區域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停滯。

常紀文認為,有必要通過制定《京津冀地區大氣環境保護條例》,針對京津冀地區大氣環境保護規定具體的權利義務,權責明確才能更好的實現目標。“在這部專門的條例中,還應對京津冀地區區域內的大氣環境跨界補償進行具體規定,盡快建立京津冀地區生態補償制度。”

常紀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目前中國的環境立法,無論是綜合性基礎法,還是大氣汙染防治、水汙染防治、噪聲汙染防治、固體廢物汙染防治、水體保護、森林保護、野生動物保護、草原保護等以保護對象來分類的專門立法,以及《環境影響評價法》《循環經濟促進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等以環節管理來分類的立法,都基本具備。下一步,中國的環境立法應當進入實用主義立法的時代,既細化上述法律的規定,也針對具體問題構建具體的體制、制度和機制。

常紀文認為,《京津冀地區大氣環境保護條例》制定後,京津冀地區可以依法結合自己的大氣條件,集中資金和資源等力量,開展供給側改革,開展兼並整合,發展自己的優勢性工業,支持低碳低排放的企業,采取基礎改造,引進新工藝,減少汙染物的排放,減少傳統化石燃料的消費。下一步的工業規劃,包括整個工業的優化,應該立足於京津冀地區一體化的大格局來考慮,形成區域之間優勢產業互補、利益最大化的局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5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