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追赶百胜 麦当劳“开闸”特许经营


http://www.21cbh.com/HTML/2010-5-7/0NMDAwMDE3NjA0Ng.html


在百胜集团携旗下品牌肯德基大唱本土化的同时,麦当劳在中国的战略却日趋国际化。适逢入华二十周年,麦当劳终于决定放开特许经 营权,把这个在全球屡试不爽的杀手锏投向业绩增速最快的中国市场。

5月5日,麦当劳亚太区事业部向本报确认,当前在中国市场上正在有计划地 放开特许经营权。

它表示,今后,特许经营将成为加速中国区业务发展的主要动力。现阶段,还只是在江苏进行小规模的试点,在全国铺开的时间表 并未确定。不过,现在多个地区已经开始相关的准备。进入这一次特许经营计划的餐厅都将是运营成熟的餐厅,麦当劳会把这些餐厅转让给合格的加盟者。

自 4月起,麦当劳就已经开始低调地运作特许经营模式。当前,其中文网站上的特许经营招募仍在进行中,接受来自全国的线上申请。而今年3月,麦当劳全球第七所 汉堡大学在上海成立。据了解,在全球其他开展了特许经营模式的地区,加盟者往往都需要先在汉堡大学完成一定时间的培训。

截至今年3月,麦当 劳在中国大陆的特许经营餐厅只有6家。而据麦当劳的统计,在全球超过3万家的麦当劳餐厅中,有80%是特许经营的餐厅。

对于此次放开特许经 营只转让运营中的门店,而不是要求加盟者在新地方开设新店,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或许不会直接推动麦当劳在华的扩张进度。根据麦当劳的计划,2010年,将在 目前基础上再开设150到175家新餐厅。

“麦当劳做特许经营真正的目标是加盟者的租金,提高整体收入,为长期的扩张创造一个好的基本 面。”美国JLC咨询公司特许经营行业咨询师James Baker解释。

在麦当劳这次公布的特许经营相关细则中,要求被特许人缴纳加盟费 不少于200万元。此外,被特许人还需缴纳保证金,定期支付特许经营费等。更重要的是,租金另计。

Baker表示,准切地说,麦当劳是很会 做地产生意的快餐连锁商。在全球范围内,它盈利的大头多是来自与地产相关的收入,通过特许经营模式吸引加盟者,收取租金赚差额。

据了解,麦 当劳在美国的餐厅以两种方式进行特许经营:购地自建餐厅,然后出租给加盟者赚取加盟费和租金;或者把考察合格的门店长期租赁下来,再出租给加盟者赚取租金 差额和加盟费。

“单说第二种分租形式,以低价获得长期租约再高价分租,至少可以得到40%的利润。”Baker表示。“这几十年来,麦当劳 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收入都是来自特许经营,在这块收入中,来自地产的相关收入几乎占到90%。”

目前,麦当劳在中国大陆的门店主要以租赁为 主。在此次的特许经营申请过程中,麦当劳也专门强调,不需要被特许人自行选址或者自带店铺,餐厅的选址开发由麦当劳地产部负责。麦当劳只是向被特许人转让 已经运营成熟的餐厅。

按照麦当劳这套既行的特许经营模式,租金会是中国区新的收入增长点。而增收恰是麦当劳中国扩张战略中的另一个重点。

根 据麦当劳总部为中国区今年定下的扩张计划,年内计划新开餐厅150-175家,而且,要求中国区的收入增长率要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根据官方 数据显示,目前肯德基的餐厅已有2870家,而麦当劳只有1100家。到2013年,麦当劳计划把在华餐厅数量扩充到2000家,而百胜集团为中国市场定 下的中长期计划却是20000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14

麥當勞走上收租股之路(二)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4649

巴黎:

多個Blog友都已經聽過Macdonald其實是一間地產公司,如果不涉及真金白銀,這種傳說,聽聽無妨,但如果要科水投資,閣下就一定聽其言後挖掘所有的財報細看,證明管理層的言行是一致,無車大砲。

                                                 2006            2005
銷貨(美元百萬)                   $ 1,552         $1,237
未扣行政費利潤                       212              141
%                                                 13.7%         11.4%
行政費用                                      4%              4%
淨利潤                                        9.7%            7.4%

上述的拉丁麥記的淨利潤率已扣除了物業的折舊,因為是自已物業(約750M),所以不用付租金,這樣的盈利計算合理嗎?能否更有效率?!

在外國,地大人少,你開車幾個小時,分分鐘經過很多路旁的Mall仔,你可能連它們存在與否也未必留意到,如果那些業主收你平租,你會租這些三無地方,然後開一間"巴黎食店"嗎?除非你嫌錢多吧,我就不會。

不過,如果是一間醒目的M字在前面路旁,我想,你或會停下車子,吃點東西吧。

麥記明白,一些鬼地方的業主,求神拜佛都希望M記租它們的物業,所以它們便利用其組織,以低價買入,然後粉飾一番,高價租給Franchisee。

其實很多地方如果不是麥記,位置的確很爛,沒有什麼價值,就是一個紅底黃M字,那地方忽然多出一個之前未有的人流價值。

麥記不用像一般地產公司,要高價買入旺地,或者要苦心經營一地多年,花下大量時間金錢於裝修、推廣、管理,才能做出人流。

麥 記利用自已的規模、名牌,成立一個叫Brand/Real Estate的成本/銷貨中心,類似巴黎以前在舊公司以市值租金攤分到各部門佔用面績上,所不同是,麥記是與一個同等人流的另一個對手舖頭比較,算算自已 這間應值多小租金?即假如原先只是不毛之地,原業主的租金是5,000元,賣了給M記100萬,現在插上了"M"字,人流勁升,拍住前一哩那間面積差不多 的"肯得基"的22,500元租的旺店,麥記就收你$22,500元。這樣,它的Brand/Real Estate下的物業的一年租金回報便是$270,000,27%了。無誇張,麥記收第三者的租金回報接近物業值的27%。

麥記發現,拉丁M記的地方的人流,如果是對手,他們要付一個不少數字的租金,這筆租金,至小約是2006年的銷貨的10%-12%,那代表,計算應該付的租金值,拉丁麥記是蝕錢:
                               2006            2005
付租前淨利潤       9.7 %             7.4%
減:租金              11%              11%
獻損                    -1.3%             -3.6%


Blog友可以看到,即使我們感覺到麥記競爭力勁,但是呀公的資源,如果無一個細心的財務長,想一些有效的財務制度,就很容易這裡一個,那裡一個地被浪費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05

有可能永遠地複式增長嗎?麥當勞完結篇(四)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4744

巴黎:

大量買進平宜地,插個麥記牌,不就是最好的策略嗎?
                                            2009      2008     2007     2006
租金毛收入(外店)              4841    4613      4177     3756
自店                                    2380    2570      2496      2260
扣除物業折舊後總收入    5460    5453      5056      4526
租金回報率                        25%     27%      24%        23%

如果麥記的地產租金回報率有以上的高回報,那麼大量買進平宜地,之後裝修,插個麥記牌,不就是最好的策略嗎?

租金要有漢堡包的經濟活動支持
現實是,麥記的租金限制的難度,較純地產企業可能更大: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地產資產(M)       21531     20256    20984    19438   19573   20703   19924
總漢堡包銷售      72386     70692    63554    57460   53639   50807   45924
比例                       3.36         3.5        3.02       2.96       2.74      2.45      2.3

從這組數字顯示,每一蚊的地產資產,必需要有3倍上下的漢堡包的經濟活動支持。
例如,假如把2009年的地產資產增大2% = $410M,實際上公司便要管理因而上升的漢堡包經濟活動的US$1,336M的控制力 =(21531+410)x3.36 - 72386。

管理層未能達到自定的目標
的影響
麥記管理層早定下每年以2%增長店鋪數目的目標,可惜多年來一直落後這目標。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目標  (間)    35,466    34,771  34,089   33,421  32765  32,123   31,493  30,876
店鋪數目    32,478    31,697  31,377    31,046  30,766  30,496   30,824   30,876

以 如此大的經濟體的企業,不可能無窮無畫的增長,市場短時間未能接納目標規模,其實也不一定令股票沒有吸引力,正因麥記每年有大量的現金流不需要為發展不到 的規模而保留這些盈餘,大可派回給股東,以上面2009年的21.531Billion的地產資產,就能有25%的現金盈利=6.4Billion入 息。(麥記2009年除稅前盈利為6,487,稅後盈利是4,551,所以這些數字是互相交差証明得到)

麥記是如何處理盈餘?

                         除稅後                       盈餘        回購
                           盈利    -  派息    =    保留       股票
2001                1637         (288)         1349       (1090)
2002                  893         (297)           596        (686)
2003                1471         (504)           967        (438)
2004                2279         (695)          1584        (605)
2005                2602         (842)          1760       (1228) 
2006                3544         (1217)        2327       (3718)
2007                2395         (1766)        629         (3948)
2008                4313         (1823)       2490        (3980)
2009                4551         (2235)       2316        (2854)

可是,上述數字顯示,麥記多年來幾乎把盈利現金回購自已股票,而只派不高比例的股息,為什麼呢?可能是因為既然不能話買物業便買,那麼餘下的現金,就只能坐在那裡。而全數回購股票,是一般小戶說的股價支持行動,屬於好消息,不是嗎?

但我告訴閣下,是No!!

下篇將會是麥記的最後一篇,這篇會說明,為何回購股票不是好現象?為何如果不知股數量的變化,沒有資格玩投資遊戲?又如何判斷企業的財務長的能力?


你是獨立地分析還是鸚鵡學舌?
若你想自已的買賣行動,似一個專業的Professional 投資人,而不是一個傻哈哈,分析時像隻鸚鵡學舌,說些什麼阻力位的投術分析名詞,但又唔知自已講什麼的話,千萬要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07

不要開一張空白支票----麥當勞之五(完)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4765

巴黎:

上回談到麥記把大量的現金盈利用作回購,以下是從回購產生的股數量變化對每股盈利變化影響的分析方法,步驟如下:.

先準備股數量攤薄變化數字
2000年12月31日起始的淨股數量為1,305(m)股,假如你買了10%, 130.5(m)股,你9年來
其每股的利潤會因回購而上升,若沒有回購會攤薄如下:

             <---------股數變化----->           <------利益值上升/下降-->
                  新發行       回購                         回購策略       不回購策略
                                                                   股數   攤薄後    股數   攤薄後
2001             11.9       (36.1)                   1280.8    10.19%   1316.9   9.87%
2002         13.1       (25.6)                      1268.3     10.29       1330      9.81
2003         12.6       (18.9)                     1262         10.34      1342.6   9.72
2004         30.2       (22.2)                     1269.6      10.28       1372.8   9.51
2005         32.8       (39.5)                     1263.3      10.33       1405.6   9.28
2006         38.9       (98.4)                     1203.8      10.84      1444.5     9.03
2007         38.7       (77.1)                     1165.4      11.20       1483.2   8.80       
2008         19.7      (69.7)                      1115.4      11.7         1502.9    8.683
2009         11.7       (50.3)                     1076.8      12.12       1514.6    8.616
                                                                   
1.求得股東權益值變化
若你2000年有10%權益,多年來你的值上升了84.8%,9年的複式回報是7%             
            
           權益值       股數    每股值       130股分得
2000        $9204    1305    $7.05          $ 920m
2009       $14033   1076    $13.04        1700m

2.然後是計股息率
                 總股息    按股數分得
2001          288          29.3
2002          297         30.6
2003          504         52.1
2004          695         71.5
2005          842          87
2006         1217        131.9
2007         1766        197.8
2008         1823        213
2009         2235        271
                -------
               9667

多年的股息連同上述權益值的7%,
以現有管理層的回購策略的總複式回報率為15.14%

3.並比較每年獨立的ROE
根據我們上回分析的ROE,麥記每年約有25%,比較這IRR的13.36%,顯然當中有些事情我們遺漏了。

4.觀察股東權益值變化表找出原因
我們已知ROE和IRR的相差主要原因是因為管理層多年來不斷以盈利的現金回購股票,我們要問的問題是,假如改變這策略,IRR能否增大,能否較原來管理層更好。

策略一:不回購,並全派息:

根據年報顯示,9年來回購總用現金是$18551,若這些錢全派息,就會是原來派了息$9667的2.919倍

不回購股票被攤薄後收息如下:
            新股息  按新攤薄股分得
2001    840       9.9%=  83.2
2002    866       9.81%=85
2003    1471       9.72%=143
2004    2028     9.51%=193
2005    2457     9.28%=228
2006    3552     9.03%=320
2007    5154     8.8%=454
2008    5321     8.68%=462
2009    6524     8.82%=575
2009   權益值分得 =  1209

9年間不回購的策略的IRR= 23.21%

策略二:只回購新發行的股數,餘下的現金全派息:
因為發認股權給管理層的關系,麥記要不斷預備新股。所以我們需要動用8,084m在市場上回購同等數量的股票,令股量在9年間也能維持在1305m股,而所有原股東的權益也不會被攤薄,和原來相同:

          回購量  回購價     總現金
2001    11.9         $30.2         358.
2002    13.1         $26.8         351.
2003    12.6         $23.2         292
2004    30.2         $27.3         824
2005    32.8         $31.1       1020
2006    38.9         $37.8        1470
2007    38.7         $51.2       1981
2008    19.7         $57.1       1125
2009    11.7         $56.7        663
                                        -------
                                       $ 8084m
原有回購策略動用了$18,550m,所以現在我們的新策略會剩餘了$10,466現金,若把它全派息,加上原股息,總息就會是原來9667的2.083倍

保持回購至1305m股量,原股東收息如下:
            新股息  按新攤薄股分得
2001    600       10%=  60
2002    618      10%=62
2003    1050     10%=105
2004    1447     10%=145
2005    1753     10%=175
2006    2535     10%=254
2007    3678     10%=368
2008    3797     10%=380
2009    4655     10%=466
2009   權益值分得 =  1403


9年間維持原有股數量1305M的回購的策略的IRR= 20.25%


回購行為是層壓式的數字遊戲
市 場上大份部的回購行為,除非常情況下,基本上都是損害股東利益,但為何管理層仍樂於使用?其中一個原因是,回購後的每股回報、ROE,計數上的確會上升。 可是,這些數字的上升,實際是由股東的另一個袋支付,而幾乎所有的左袋上升了半斤,股東的另一個右袋都必定下跌至少是十兩或以上,因為年報是看不到股東的 另一個袋的減少,所以管理層是樂於使用。

結論.
任何投資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股票持有人的財富上升,直覺說是必定和每股盈利的數字有關,但我們這幾篇便証明實非如是。
我們從最初的一二篇,看到麥記的獨特競爭能力、後又看到擴大這獨特能力店鋪租金入息所受的限制(可能是管理層能力,亦可能是市場吸收力)、又看到浪費資金選用錯誤回購策略引致股東的財富流失。我以巴老的一句對卡夫收購吉百利時警惕股東的一句話總結:
-------"不要開一張空白的支票"--------
(給卡夫管理層寫他們自已喜愛的收購定價銀碼)

回購自已的股票或收購任何其它公司都是一樣,而麥記有這樣好的ROE,10年間的P/E都只是維持在約12倍--25倍,尤其近年只是12-18倍,這或反映管理層錯誤回購策略的影響,股息的影響可想而知是如何重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37

麥當勞要往中國內陸發展 得先問它

2010-11-15 TWM




鄉村基把中式速食賣上紐約交易所創立於重慶的鄉村基,是第一家赴美掛牌的中式快餐連鎖店。度過早年調整體質的陣痛期之後,創辦人李紅成功帶領鄉村基,從岌岌可危的小餐館,成為中國內陸最大的速食連鎖品牌。

撰文‧周岐原

正當全球企業把中國西部視為下個投資熱區,一家來自中國本土的速食連鎖店,早已「慧眼識英雄」,默默在重慶摸索經營訣竅。

經過十五年練功,這家企業不僅稱霸已經四川地區,更在美國紐約證交所掛牌上市,儼然成為肯德基、麥當勞等西方速食業者,想競逐中國內陸市場的最大攔路虎。

這家企業就是重慶、四川人人熟知的鄉村基,由當地女老闆李紅於一九九六年創立,主要產品是宮保雞丁、台灣滷肉飯等中式速食。鄉村基的經營實力,從數字可以略見端倪:每家店每日平均接待一千六百人次顧客,代表餐飲業利潤核心的翻桌率,每天高達十六次!

從業績來看,鄉村基的上半年營收成長五四%,獲利則增加三七%,達人民幣二七七○萬元(約新台幣一.二七億元)。憑著這股龐大的動力,鄉村基以重慶為核心,向成都、武漢、上海等地拓展據點,共有一一八家分店,現在,鄉村基已是中國西部最大的中式速食連鎖店。

原是山寨版麥當勞

挾 著純正中國內需的題材,九月二十八日,鄉村基在紐約證交所主板上市後,股價就從十六美元一路上漲,最高漲幅高達一倍、來到三十二.二四美元。受惠股價大 漲,創辦人李紅與張興強夫婦的身價也翻了好幾倍;以市價計算,光是兩人手上的六六%鄉村基持股,目前市值就已達到新台幣四百六十億元。

從重慶起家,進而成為美國股市的寵兒,鄉村基靠的是不斷求變的生存鬥志,和扎穩馬步才行擴張的信念。

創立之初,年僅二十四歲的李紅,選擇將第一家店開設在百貨商場內;當時,鄉村基主打產品是炸雞、薯條和漢堡,同時也兼賣川式餐點。這種中西夾雜的食譜和店內設置的兒童遊樂設施,讓鄉村基看起來彷彿是麥當勞的山寨版。

然而定位曖昧不明,讓鄉村基面對各路競爭者夾擊時,不僅行銷上不得法,餐點方面的中餐口味,也沒一般餐館道地。

因 為這兩項致命缺陷,開業不久的鄉村基,生意搖搖欲墜。李紅回憶起當時的困境,曾忍不住感嘆說:「街上熱鬧非凡,餐廳裝潢一新,但客人就是一個也沒有!」最 糟糕的情況,出現在每天下午的離峰時段。這時候,鄉村基店內常常空無一人,為了節省成本,店員只得把燈光關閉,等到顧客上門時再打開。不料燈光黯淡,反而 讓有意用餐者誤以為打烊而不敢進入。鄉村基「摸黑」的時間,惡性循環地不斷延長,從原先的一小時,慢慢拉長到三小時。

專注中餐 業績止跌回升苦於生意不佳的李紅,這時猛然驚覺:「營業時間關燈,明天就得關門!」面對事業存亡關頭的她,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展開鄉村基的經營變革。

一九九九年,李紅首先調整菜單,提出「專注米飯」的決心,一口氣將風格「四不像」的漢堡、薯條等西式餐點全部下架;取而代之的,是當地人較熟悉的辣味雞、排骨等主菜。

接著,李紅決定設置中央廚房,提供預先製作的半成品,並統一採用保溫裝置加熱菜肴。如此一來,即使日後開設的據點各自分散,每家分店的顧客都只需等候約一分鐘,就能拿到味道、分量整齊劃一的中式套餐,克服以炒、炸方式烹調的中餐,始終無法標準化的難題。

改變策略之後,鄉村基終於找到可以快速複製的商業模式;當產品更貼近本地市場,生意也跟著止跌回升。這時,李紅卻大膽地朝人跡罕至的道路走去。

在中國,多數餐飲企業選擇先擴大店面數量,再調整經營結構,鄉村基則反其道而行。李紅認為,餐飲業老闆應該先耐心「蹲馬步」,在最熟悉的市場不斷練兵,直到確認連鎖體質改善,才有著手開設新店的本錢。

因此,鄉村基創業前十年,一直維持九家分店的規模,直到○七年獲得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等創投注資,才以每年三十家的速度全力擴張。

目 前,鄉村基已開設一一八家分店,預計在上市籌資後,可以進一步往沿海及華東地區發展。值得注意的是,李紅強調「先管理後擴張」的核心策略,讓鄉村基最初的 九家分店績效驚人。口碑傳開後,四川家樂福、新世紀百貨等知名商場紛紛提供區位較佳的店面,希望鄉村基優先進駐;像是在重慶最繁華的觀音橋商圈,五家鄉村 基分店幾乎都位於商場最醒目的轉角,這又成為帶動公司業績的因素。

鄉村基能夠從業績告急的四不像速食店,搖身變成赴美掛牌的風雲企業,董事長李紅絕對是關鍵人物。

技 職學校畢業的李紅,從教職轉為創業家後,作風始終十分低調;即使已經成為身價不菲的富豪,其簡樸個性仍未改變。一位熟識李紅的台商就指出:「股票都快掛牌 了,她到香港辦法說會,竟然還住每晚一千多元(新台幣)的旅館!」從李紅的踏實態度可以看出,這家在中國西南操練十多年的企業,一旦向全中國市場展開攻 勢,必將讓其他速食品牌面對一場硬仗!

李 紅

出生:1972年

現職:CSC國際速食連鎖董事長

學歷:重慶商技校畢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41

台灣麥當勞總裁談服務業人才關鍵六力 李明元:熱血是推動夢想的引擎

2011-6-6  TWM




據統計,在台灣,曾在麥當勞打工或正職的「麥胞」超過二十萬人;麥當勞培養的人才更獲得不少企業主青睞。本期今周論壇,台灣麥當勞總裁李明元分享如何培養服務業人才的關鍵六力。

撰文‧林筱庭

鮮少人知道,台灣每一百人中,就曾經有一人擔任過麥當勞的計時員工!就連SBL超級籃球競賽台啤教練周俊三、台積電研發部副理王憲程、王品集團訓練部副總 經理王勝鄉,他們都曾經在麥當勞服務過,很有可能你就曾從他們手中接下熱騰騰的漢堡及薯條!麥當勞有什麼神奇之處,可以讓這些人爭相來此取經學習?

在一場政大企管系與信義房屋合辦、︽今周刊︾協辦的「政大企管信義CEO論壇」中,由台灣麥當勞總裁李明元以「CEO的第三堂課:沒有倫理的新鮮人out!」為題,同時邀請知名媒體人王文華主持,與政大企管的同學們分享如何培養服務業人才的關鍵六力。

論壇甫開始,李明元一上台隨手脫掉西裝外套,露出裡頭印有麥當勞商標的藍色POLO衫,「大家知道麥當勞已經幾歲了嗎?答案是五十七歲,但我們仍然要 forever young(永遠年輕)!」李明元說,麥當勞目前在全球遍布一百七十七個國家,擁有三萬兩千個門市,每天服務六千七百萬人;在台灣則有三百五十個門市,每 年服務近兩億的消費人次。

然而一個五十七歲的企業,要如何與消費者的需求及偏好與時共進?靠的就是李明元口中的人才關鍵六力。

集體作夢的企業

李明元指出,第一個就是「夢想力」,「麥當勞有三成加盟商是懷著夢想加入的。」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日,一名南投埔里的加盟商剛從李明元手中接下加盟經營 權,然而相隔不到二十四小時,就發生九二一大地震,震毀剛開幕的餐廳。「一星期後,我們馬上把另一間埔里的餐廳交給他,讓他繼續作夢。」李明元說,公司自 己承擔了損失,因為我們是集體作夢的企業。

把每個步驟做到完美

「夢想力」可以讓自己清楚要什麼,但光有夢想是不足以實現未來的,「接下來就要有執行力與修煉力。」李明元解釋,廚藝本身是個複雜的工作,麥當勞透過流程 管理及流程標準化,把複雜的事情化成一個個簡單的步驟,然後再把每一個簡單的步驟做到完美,這就是「執行力」。而修煉力就是要如何在遇到挫折的時候,還能 維持三十秒做出一個漢堡。

「二○○一年麥當勞在紐約交易所的股價從九十美元跌到九美元,當時公司彌漫被購併或即將倒閉的危機,○三年九月我們開啟品牌再造計畫i'm lovin' it。」李明元說,麥當勞順應改變作法,股價也逐漸起死回生,「○三年至○九年期間我們加入得來速、歡樂送及二十四小時全天候營業,餐點改成現點現做,將 產品與服務做更完整的結合。」知道問題是什麼,才有找到解決的機會,這叫「修煉力」。

然而光有這樣是不夠的,李明元坦言,會做事也要會做人,廚房工作時時要與櫃台點餐服務配合,既要與時間競賽又要團隊合作,「競合力」絕不可或缺。「因為真 正偉大的事業絕不是靠個人就能完成,之前周俊三在麥當勞工作時說過,餐廳服務就像打球,該你傳球的時候給一個好球傳出去,但機會來的時候就不要放棄,轉身 投個三分球。」麥當勞曾有位學歷最高的計時組組長王憲程,從念台大化工系二年級開始,在餐廳裡面工作了十四年,現在是台積電研發部副理。李明元說,當時王 憲程覺得自己與其他工程師能力沒什麼不同,但為什麼可以擔任副理?「曾在麥當勞學習的經驗讓他具備﹃領導力﹄,讓他比其他人具有表達能力,比他們有機會做 協調的工作。」李明元環顧全場,舉起手臂說:「夢想是拉力,但有拉力還不夠,我們需要推動的引擎,然而引擎能夠長遠續航,就要用熱血推動。」李明元笑說, 麥當勞的人都帶點瘋狂,對工作都很有成就感,工作本身舞台就能給我們快樂,每件事在執行時都有推動的力量,加上你做事做人後面再加上一個引擎,讓你有持續 往前的動能叫「熱血力」。

整場演講座無虛席,現場提問十分踴躍且深入,李明元也被問及面對肯德基與摩斯漢堡速食業者來勢洶洶,又有統一超商推出漢堡商品夾擊,麥當勞要如何應對?

完整產品鏈鞏固市場

李明元一一舉出麥當勞的產品,「各位想想看我們的牛肉策略,有雙層的、三層的、大麥克,還有無敵麥克,甚至季節性的田園培根漢堡,另外在雞肉產品上,從低 價三十九元的麥香雞到高價的板烤雞腿堡,完整的產品鏈讓同業很難進入這塊核心。」李明元坦言,當初看到統一超商推出漢堡時,其實是非常興奮的,因為這代表 漢堡這項產品非常吸引人,甚至異業都想競爭。

李明元樂觀看待麥當勞發展,計畫將台灣從現有的三百五十家餐廳增加至二○一七年的五百家餐廳,「我們一直試圖在紅海中找到藍海,提供全面而多樣的服務,以 滿足各種外食族群的需要,同時藉由創新厚實我們在產業中的競爭力。」從品牌策略到人才培育六力,麥當勞不斷追求「forever young」,築起一道競爭對手難以跨越的高牆。

李明元

出生:1958年

現職:台灣麥當勞總裁

東海大學餐旅管理學系兼任教師經歷:麥當勞服務員、麥當勞人資經理學歷:德州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 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07

昔日締造台灣麥當勞奇蹟 孫大強沉潛六年再出發 速食業教父 要在披薩上揮灑創意

2011-12-05  TWM




台灣速食業教父孫大強,二十八年 前代理麥當勞,開啟台灣西方速食的新紀元。沉潛多年,他重出江湖,耗資上億元,從美國比佛利山莊引進創意披薩,要再掀台灣餐飲業的潮流。

撰 文‧方沛晶

暌違媒體六年的寬達食品董事長孫大強,重新出現在鎂光燈前,為新代理的創意披薩品牌CPK(California Pizza Kitchen)亮相宣傳。

或許現在很多人不認識孫大強,但他可是國內餐飲業大亨。二十八年前,就是他代理麥當勞進台灣。一九九一年他代理 的TGI Friday’s美式餐廳,也同樣掀起台灣美式餐飲業潮流,因此稱孫大強為「速食業教父」絕不為過。

秀創意 料理結合台灣風情在餐飲界名號響亮的John Sun(孫大強英文名),從經營麥當勞就被媒體戲稱為「藏鏡人」。二○○五年,他為了旗下代理的澳美客牛排(Outback Steakhouse)公開露面過這麼一次,之後又消失在鏡頭前長達六年。

這次他新代理的創意披薩餐廳CPK,創始店位於美國好萊塢,以北 京烤鴨披薩、宮保雞丁義大利麵等創意,帶動加州融合式美食(Fusion Cuisine)風潮。

CPK在全球已擁有近二六○家分店,亞洲 地區包括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香港等,都可以看到這家正宗加州式披薩餐廳的身影。光是它的「經典BBQ炭烤雞肉披薩」每年就賣出三五○萬個,相 當每天賣出一萬個。

十九年前,一九九二年百事(PepsiAmericas)以一億美元收購其六七%的股權,當時這個價格還被認為遠超出 CPK價值。

而早在二十年前,孫大強就已在美國吃過CPK的創意披薩,之後有意引進台灣,卻因百事的策略是在亞太地區發展必勝客 (Pizza Hut)而作罷。一直到最近幾年,CPK創辦人重新取得經營權,與孫大強重新接觸,雙方一拍即合,決定把這個美國知名餐飲品牌引進台灣。

以 往,不管是麥當勞、TGI Friday’s,孫大強都是以合資方式代理。這一次卻大手筆砸下上億元獨資經營,就因為他看好CPK獨特的產品作法與組合。

「CPK 容許合作夥伴可以自行開發融合當地風土民情的餐飲,這也是一種餐飲界的文藝復興式創新。」孫大強笑說,披薩餅皮就像是一張空白畫布,可以自行創作。這次在 台灣就獨家推出香蕉披薩(名為孫悟空&筋斗雲)、珍珠奶茶披薩,之後可能還會結合台灣小吃,研發出滷肉飯披薩、蚵仔煎披薩等。

會想出這些創 意之作,和孫大強愛嘗鮮、愛實驗的性格有關。他曾經用美式奶昔配上燕窩,讓前亞都飯店總裁嚴長壽吃過後念念不忘;也曾把鹹蛋黃和蟹肉、芹菜、胡蘿蔔丁拌成 創意沙拉,吃過的朋友都讚不絕口。

其實,他從年輕時就是同輩中的點子王,每當有新想法、新創意的時候,可以精神抖擻地講上三天三夜,不過當 部屬們開始細步規畫時,往住第一個睡著的就是他!因為具有開創性格,孫大強曾涉獵過的生意真不少,而他更是把「軍人世家」轉型為「商人家族」的靈魂人物。

比 前瞻 眼光領先市場十年孫大強出身將門,祖父孫連仲、外祖父宋哲元都是抗日名將,父親孫湘德也是將官。他和弟弟孫大宇、孫大偉,在香港長大,到澳洲、美國念書, 後來以外僑身分回台經營貿易。代理過史努比、迪士尼等卡通人物產品授權,打下創業基礎。

當時他和弟弟孫大偉及朋友三人,打算開車到內華達州 拉斯維加斯玩,從舊金山出發後,沿途在滾滾黃沙中只能找到一家麥當勞速食店小憩。突然有人福至心靈說:「在這種沙漠開麥當勞,生意都這麼好,如果把它弄到 台灣去,豈不是一本萬利!」於是孫家兄弟就以境外華人身分籌組台灣麥當勞,一開始資本額僅一百萬美元,和麥當勞各占五○%的股份,在台北市民生東路、敦化 北路口推出第一家店。而這家店在開幕第二年,就成為全世界營業額最高的麥當勞。

締造出台灣麥當勞奇蹟後,孫家兄弟在商界的影響力不可同日而 語。加上參加了以年營業額二十六億新台幣、員工數三千人為入會資格的「青年總裁聯盟」YPO台北分會;與黃任中、遠東徐旭東、徐小波、台玻林伯實、厚生徐 正冠等當時企業二代建立深厚情誼。

一九九五年,台北市敦化北路「虹頂商務聯誼社」開幕,孫大強也和台塑王文洋、中信辜仲諒、晶華潘思亮等企 業二代「午餐會」(Lunch club)的會員,一起成為理事會成員,由此可見他的商界人脈。

不過,相較於其他企業少主頻頻在公開場合露 面,孫大強因為「來無影、去無蹤」,所以他開過的餐廳比他自己更有名。

除大家熟知的麥當勞、TGI Friday’s之外,他還開過硬石(Hard Rock)、翡翠、翰軒、JJPUB、喜思巧克力專賣店等;餐飲業外也投資包括伊登廣告、理登公關、配立得眼鏡連鎖店。

「孫董的眼光大概比 市場領先五到十年。」跟了孫大強將近二十年的寬達副總裁許憲 說,不管是麥當勞、TGI Friday’s或是硬石,都是引領台灣餐飲流行文化的指標,就連孫大強自己創立的Sonoma Grill帝國牛排館,也是掀起「老饕牛排」(肋眼眉Rib Eye Cap)風潮的始祖。

人脈深厚、口碑好,寬達成為國際一線餐飲品牌進 軍大陸市場的首要人選。孫大強說,現在一個月至少有二、三家餐飲品牌洽詢,跟寬達合作進軍兩岸市場。

但早已在全世界摘過無數星星(指米其林 星級餐廳)的他,對於合作對象的選擇,不改率性說,「就像有人問我怎樣算好酒?我的答案是,你覺得好喝的就是好酒。開餐廳也不是品牌大就好,得要滿足我對 吃的熱情才行。」

寬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成 立:1983年

資本額:2000 萬元

旗下品牌:Sonoma Grill(3家)、Outback Steakhouse(5家)、California Pizza Kitchen(1家)

營業額:約5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74

麥當勞大招募

http://www.howqee.com/yuedu/ydpage/?raid=1611
 百勝集團與蘇寧聯手在中國擴張店面之際,麥當勞該如何應對?


  今年招募7萬名新員工是答案的一部分。 相比目前8萬人的員工隊伍,整個麥當勞中國員工規模擴張近乎一倍。


  「麥當勞計劃今年在中國市場上新增225至250家門店,一些餐廳需要為變更為24小時營業、增加麥咖啡等業務補充人員。」麥當勞一位人事部職員稱,「並且還需要為明年開店做準備。」


  5月20日,在上海華山路麥當勞餐廳的招聘現場,應聘者朱晶晶告訴《第一財經週刊》,她填了一份應聘表,在餐廳品牌大使的帶領下,和幾位應聘者現場探訪了員工工作和休息的環境,瞭解了品牌大使在麥當勞的成長之路以及麥當勞的培訓、晉陞機制。隨後,朱晶晶當場進行了面試。朱晶晶是上海建橋學院一名大三學生,此次希望應聘兼職工作。


  「這不僅是一次招聘活動。」麥當勞中國人事部職員對《第一財經週刊》說,「很多應聘者本身也是麥當勞的消費?者。」


  麥當勞希望當天的活動就能吸引到3萬名求職者。據觀察,在一個多小時內,約有10位應聘者進入了華山路餐廳。


  在競爭激烈的餐飲業,招聘一線員工目前是一個挑戰。麥當勞除了通過體驗式的招聘吸引年輕人注意,還專門優化了招聘流程。比如,麥當勞原來招聘新員工的上崗時間是一個月,而這次會在一週之內完成。


  華山路麥當勞餐廳營業面積約500平方米,業務涵蓋了漢堡、麥咖啡、甜品站、麥樂送、24小時營業等,目前餐廳管理組有10人左右,全職及兼職員工約60人,在午餐、晚餐等高峰時段時需要二三十名員工。據餐廳經理透露,華山路餐廳此次會增加約10名員工。


  大規模人員招募的背後是麥當勞的提速擴張。2010年底,麥當勞中國首席執行官曾啟山曾宣佈未來三年內,麥當勞將新增近1000家餐廳,即計劃到2013年,麥當勞餐廳總數預計將達到2000家。


  該計劃的出台被認為是肯德基在中國快速發展給麥當勞帶來了巨大壓力。歐睿市場諮詢的數據顯示,從2005年到2010年,百盛集團旗下的肯德基的市場佔有率從4.1%升至5.2%,同期,麥當勞卻從2.3%降至2%。


  麥當勞提速始於去年。去年它在中國新開餐廳200家,創中國年度新紀錄。同時,麥當勞第一次將特許經營模式引入中國。截至2011年底,麥當勞中國已有7位特許經營者和2家特許發展商,共經營36家餐廳。此外,麥當勞通過餐廳升級、引入麥咖啡等方式與肯德基差異化競爭。


  與目前擁有門店3800多家,並以每年400家門店數量增長的肯德基相比,麥當勞的差距仍然明顯,但曾啟山希望麥當勞保持可持續的增長和有品質的擴張。「首先會確保當地人才儲備等都已經符合麥當勞的標準。」年初曾啟山曾表示。


  但在高速增長的快餐市場上,人才儲備只是提振業績的諸多因素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39

麥當勞業績增幅放緩 洋快餐在華好時光結束?

http://www.21cbh.com/HTML/2012-6-12/xMNDE4XzQ1MTgxMQ.html

6月8日,麥當勞發佈報告稱,其亞太、中東和非洲區5月份同店銷售下降1.7%,低於預期的3.2%,創下2004年以來最大降幅。分析師預計,麥當勞二季度不包括特殊項目淨利潤增長不到1%,將創下3年來最差業績增幅。

中投顧問酒店餐飲行業研究員嚴明航在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指出:原材料、人工、租金等運營成本上漲是造成增速放緩的重要原因。同時,一大批本土連鎖企業的崛起,也對過去獨霸市場的洋快餐帶來了不小的衝擊,洋快餐在華最佳時期或已結束。

報告顯示,麥當勞5月份銷售額增長3.3%,低於預期的5.2%。在4月份討論第一季度業績的電話會議上,麥當勞業務總裁兼首席運營官、7月份即將就任公司首席執行官的唐·湯普森(DonThompson)表示,麥當勞中國區增長的放緩,將導致亞非、中東部門面臨較為不利的經濟環境。

嚴明航研究員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算了一筆賬,「2002年~2012年的十年間,(餐飲企業)各項運營成本快速上漲,其中色拉油120%,豬肉136%、水60%、電100%、人工347%,房租更是400%、500%以上」;「再加上前不久麥當勞大規模招聘,短時間內帶來人工成本猛增,從而帶來短期內(業績)增速下滑。」

他認為,目前我國食品價格的波動較大,總體依舊呈上漲態勢,食品價格對餐飲企業利潤的影響在持續上升。再加上人工成本、店舖租金成本以及運輸成本的上漲也給企業造成了較大的成本壓力。

外來的餐飲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初期,消費者出於「嘗新鮮」的目的來嘗試,或許會帶來較好的業績。可隨著時間推移,洋品牌若不推出更加契合中國人口味的「本土化」菜單來迎合市場,難免會損失一些顧客,被更符合中國傳統飲食習慣的餐飲企業佔去一定的市場份額。

嚴明航研究員也認為,「本土快餐企業在本土化特色方面佔據很大的優勢。」尤其是近年來,本土連鎖快餐企業利用其本土化、產品多樣性的優勢得到越來越多的國內消費者信賴,對一直雄霸國內快餐市場的洋快餐連鎖品牌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他同時表示,以麥當勞為代表的外資連鎖餐飲品牌若想要扭轉增速放緩的局面,重新奪回在與本土快餐品牌之間的主動,可能會採取的措施包括:通過提高產品價格來應對成本壓力;進而,與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扶持供應商做大,以及指定原料採購等措施也有助於進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毛利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99

王俊峰:無路可退,讓我打開更大的市場!台灣珍奶進軍德國麥當勞的幕後推手


2012-6-18  TWM




六月十一日,德國麥當勞破天荒賣起珍奶系列產品,打開這個市場的幕後推手,就是來自台灣的珍奶原料供應商王俊峰!曾經無路可退的他,憑什麼讓外國人也愛上台灣珍珠奶茶,還跨海來台請他傳授開店之道?

撰文‧林讓均

近月來,一則德國廣告在網路上發酵,引發全球華人矚目。

一位中年大叔在不斷冒出的繽紛圓圈中,暢飲起一杯飲料,只見他邊喝、邊嚼又一邊手舞足蹈,似乎每一口都讓他倍感驚喜;最後鏡頭定格在「MC CAFE」巨型字樣,並預告「bubble tea(珍奶)六月十一日登場。」原來德國麥當勞要賣珍珠奶茶啦!

把台灣珍珠奶茶賣進德國麥當勞的幕後推手,就是來自台灣的珍奶原料供應商──「伯思美」董事長王俊峰。

六月八日消息傳回台灣,王俊峰的手機湧進十幾通簡訊,除了祝他五十歲生日快樂,還恭喜他打入德國麥當勞供應鏈。本刊記者再三追問之下,王俊峰雖未否認,卻仍三緘其口。「因為與客戶的保密協定,我真的不能說!但我只能說這絕對是台灣的大機會!」王俊峰強調。

據了解,德國麥當勞的原物料來自台灣。而王俊峰雖然沒有自己的製造工廠,卻有一座可檢驗原物料的實驗室與真空包材工廠,把關規格符合國際標準。「王俊峰是德國最大的珍奶原料供應商,德國麥當勞循線找人,他很可能因此切入麥當勞供應鏈!」業界人士觀察。

成立剛滿三年的伯思美,已經把珍奶的原料賣到四、五十個國家,約有三分之二的訂單來自歐洲。其中珍奶普及度最高的德國,上千家珍奶專賣店中有高達八成的原料來自伯思美,包括第一品牌「BOBOQ」與第二品牌「Tea One」。

勇於挑戰

不諳英文卻專跑國外食品展翻開王俊峰的客戶資料,幾乎沒有講中文的國家,違背一般人對珍奶只能賣給華人的印象。

「台灣和中國市場,我們不做,我們專門把珍珠奶茶賣給外國人!」個頭不高、笑容和藹的王俊峰撥起算盤說:「大家眼中只看到十三億市場,但全世界七十億人口減去十三億,不是還有五十七億嗎?五十七億總是大於十三億吧!」勇於面對挑戰的王俊峰,原是台灣老牌飲品原料供應商「傳佳」的外銷部門大將,這家歷史五十年的業界龍頭,是由王俊峰之妻陳美麗的父親所創。近二十年來,高職畢業、不諳英語的王俊峰,就憑著早期「一卡皮箱」的創業精神,負責到國外食品展打天下。

「我的英文是在商展上練起來的!」王俊峰笑說,那時常聽不懂客人講什麼,「但一場展可能接觸兩百位客人,同一套話要講兩百次,不會都講到會了!」二○○九年,年近五十歲的王俊峰,心想再不創業就沒機會了。因此,王俊峰與老東家協議,買斷自己一手創下的傳佳外銷部門,並承諾「不碰台灣與中國市場」,開始了自己的中年創業生涯。

開拓客源

一年砸兩千萬打開歐洲市場但創業最怕遇上歹年冬,王俊峰偏偏遇上金融海嘯最劇烈的時候。

「當時我雖然逢低入市,在五股買了電子加工廠改裝為辦公大樓,但這等於我準備的四、五千萬元創業資金,都得拿去墊房子頭期款了!」王俊峰說,為了保持現金流動,等待辦公室裝修期間,他已迫不及待在一旁租了鐵皮屋,帶著跟他一起從老東家過來的十人團隊先接起生意。

不能碰最容易的華人市場,國外客戶又不見得願意繼續合作,沒有退路的王俊峰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衝。

「剛創業時,我們夫妻倆飛到世界各地去『固樁』,逐一向老客戶說明我們的創業理念,爭取他們支持!」陳美麗笑說,他們都是周五飛回台灣陪小孩,下周一再飛出去,就這樣來來回回了兩個月。

為了開拓新客源,王俊峰再回到他最熟悉的戰場,飛往世界各地參加美食展,連杜拜、印度等新興市場都去參一腳。

創業第一年,王俊峰就參加過二十多場商展。儘管一場砸下新台幣一、兩百萬元費用的美食展,往往連一張訂單都沒有,但他仍然要同事在展場上端著珍奶到處請人喝,嘴裡大聲嚷著「Bubble Tea from Taiwan (來自台灣的珍奶) 」。

「每次在商展上聽到同事這樣喊,我整個雞皮疙瘩都起來了!」陳美麗每次想起,感動的情緒仍然湧上來。「客戶在不同的展覽上一直看到你,第三次他就會自己主動走過來了!」面對那些沒使用過大吸管、很怕被珍珠粉圓嗆到的外國人,王俊峰甚至幫他們準備了「珍奶飲用流程圖解」:第一先「頂」(把舌頭頂住吸管邊緣),第二「吸」(奶茶),第三「嚼」(珍珠粉圓)。

「以前大家不覺得歐洲人會喝珍奶,但王俊峰敢花錢,也夠勤勞,一年可以花上兩千萬元行銷預算去跑商展,歐洲市場終於也被他做起來了!」專營飲品原料的上統食品總經理陳家昇說,這次德國麥當勞要開賣珍珠奶茶系列,顯然是看到當地珍奶專賣店愈來愈多,接受度已夠普及,想在這股商機中分一杯羹。

宣揚珍奶

堅持客戶來台學習全套流程踏進伯思美位於台北五股的辦公大樓,令人覺得這不僅是一家公司,更像是他們所自許的「國際珍奶創意學院」。辦公大樓內分層規畫不同主題:「珍奶人文概念館」、「多媒體電影院」、「實體店面教學中心」等;此外,隨處更布置著王俊峰夫婦蒐藏的藝品與佛像。

在中國風濃厚的素雅空間中,穿梭著來自世界各地、各種膚色的歐美或者東南亞客戶,這些來台學習調製珍奶、開店技術的外國人,都打算回故鄉開店,專賣台灣珍珠奶茶!

「伯思美已經不再只是原料供應商,我們還是客戶的品牌顧問、企畫人員、裝潢設計師,甚至是網頁工程師!」王俊峰說,從客戶一下飛機,就被接到伯思美,從品牌取名、商標設計、開店實習、口味測試,一直到官網建置,每個環節都有專人打理。受訓完還帶他們去玩一天,再護送到機場返國。

「單純向我買原料,但不開店的,我不賣!想開店而不願來台灣受訓的,我也不跟他做生意!」他說,挑客戶是因為珍奶是種文化,不來台灣就不會懂,不開店也不可能有推廣之效!

二十多年前曾開過珍奶店,可惜不久就收攤的王俊峰,很能明白開店者的挫折。因此透過為期約一星期、「從零到全」的緊密課程,讓對珍奶文化本來一片空白的外國人,「看得到」自己的店長什麼樣子,好像「只差拿一把鑰匙就能去開店了!」受訓完,王俊峰還會飛去世界各國,像個保母一樣,幫客戶進行首間店的開幕與人員培訓!

七年前無意中接觸珍奶,從此一周要喝上四、五杯的英商阿賽德(Assad Khan),循線找上王俊峰。去年四月,他從高薪的金融業改行,到倫敦開第一家台灣珍奶專賣店,消息傳到國內引發一陣轟動。今年,阿賽德計畫把自己的珍奶品牌Bubbleology,引進多個中東國家。

「這幾年,台灣的連鎖飲品業者已把珍奶版圖擴大到各國,珍奶成為最能國際化的台灣飲品,這其實不是奇蹟,已是發展中的趨勢!」創辦「休閒小站」、「鮮芋仙」的休閒國聯董事長傅信欽觀察。

破釜沉舟

不喝的地方才是最大的市場他說,德國麥當勞開賣的bubble tea系列,擁有果茶、果凍與珍奶等搭配組合,毋寧是把八○年代的台灣泡沫紅茶文化發揚到國際上;值得觀察的是,其他國家的麥當勞,甚至肯德基等別的速食業者,是否也會跟進。

今年營收預計破十億元的伯思美,以每年近倍的速度成長,證明台灣珍奶商機無限。「當初無路可退,才讓我開創了更大的市場!這三年我深切體會,最不可能喝珍奶的地方,才是珍奶最大的市場!」王俊峰已準備好,繼續向未知的市場攻城略地。

伯思美

創立:2009年

負責人:王俊峰

資本額:1億元

營業項目:珍奶等飲品原料供應及開店、品牌服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