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川認為,人工智能的驅動,讓搜狗具備改變搜索格局的挑戰能力。
i黑馬訊 2月21日,搜狗公布了2016年全年財報和2016年第四季度財報。財報中顯示,2016年全年,搜狗營收達到4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19%,非美國會計準則下的凈利潤增長為6.4億元。2016第四季度,搜狗營收為11.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
搜狗CEO王小川表示,搜狗作為國內第二大搜索引擎,在2016年,繼續擴大了在搜索內容的差異化。2016年5月起,搜狗連續發布了搜狗明醫、英文、學術等搜索產品。在2016年第四季度,搜狗英文搜索升級為海外搜索。和百度等相比,搜狗正在走上一條不同的產品道路。
2016年,搜狗把“自然交互+知識計算”作為長期核心戰略,加大了人工智能的投入。2016年4月,搜狗向清華大學捐贈1.8億元,成立了天工智能計算研究院,進行人工智能領域前沿技術的研發。
在語音識別方面,搜狗表示,手機輸入法的語音輸入日頻次已經突破2億次,比一年前增長一倍以上。在圖像識別方面,搜狗輸入法的拍照輸入功能,實現了自動辨識並轉換圖片中的文字,實現更快速輸入。據搜狗公布,其搜狗輸入法用戶較一年前增長了50%以上,是國內以DAU計的第三大手機應用,僅次於微信和QQ。同時,王小川表示,搜狗是國內語音輸入頻率最高的應用。
王小川認為,人工智能的驅動,讓搜狗具備改變搜索格局的挑戰能力。搜索引擎天然具備人工智能的能力,搜狗的人工智能技術,從從語音輸入,逐步上升到問答系統,再上升到翻譯系統。未來,搜狗將把人工智能應用到更多的產品中。
截至2016年12月底,搜狗搜索引擎整體流量較一年前整體增長了30%,特別是移動搜索流量增長了70%,對整體流量的貢獻達到3/4。
在對競爭對手方面,王小川認為,陸奇在百度的入職,表示百度對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視,但是,陸奇的空降,仍然還不能解決百度的戰略性問題。對於科大訊飛,他提到,科大訊飛是做企業服務的事情,是2B的公司,搜狗是2C的,基礎的競爭力方向是不一樣的。語音識別領域,在用戶使用量方面,搜狗目前遠遠大於訊飛。而搜狗通過多年的積累,目前已經具備占據優勢的數據能力和研發能力。
2月24日消息,百度發布了該公司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財報。財報顯示,百度第四季度凈利潤為41.29億元(約合5.94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滑83%。百度第四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182.12億元(約合26.2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2.6%。
財報顯示,移動營收占據了百度第四季度總營收的65%,高於上年同期的56%。第四季度,百度活躍網絡營銷客戶數量約為45.2萬家,比去年同期下滑18.6%,比上一季度增長1.4%。
另外,2016年12月百度移動搜索月活躍訪問用戶為6.65億人,同比增長2%。2016年12月移動地圖月活躍訪問用戶為3.41億人,同比增長13%。截至2016年12月底,百度錢包激活賬戶達到1億個,同比增長88%。截至2016年12月31日,百度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總值為人民幣898.42億元(約合129.40億美元)。
從全年來看,2016年,百度總營收為幣705.49億元(約合101.61億美元),比2015年增長6.3%。2016年歸屬百度的凈利潤為116.32億元(約合16.75億美元),2015年這一數據為336.64億元(約合51.97億美元)
百度預計,在2017年第一季度,百度的營收總額將會介於164.8億元(約合23.74億美金)和170.3億元(約合24.53億美金)之間,同比2016年增長4.2%至7.6%。
財報顯示,借助語音識別技術、語音合成技術、情感語音技術,越來越多的百度用戶每天使用語音導航,語音播報新聞、聽小說,聽貼吧的帖子。目前,百度每天響應的語音合成的請求達到了2.5億次,其中,在情感語音合成技術上線後,用語音聽小說的百度用戶從過去平均每天聽0.69小時,增長到現在的2.21小時。
百度財報稱,在擴大POI數據庫的作用下,百度O2O服務直接吸引用戶訪問量達240萬,同比增長117%,百度糯米旗下的百度影業,還在智能化解決方案下實現了盈收平衡,為首個O2O內達到盈虧平衡的業務。
另外,此次財報公布了百度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陸奇被任命為董事,董事會副主席的消息。百度在財報中稱,該季度重要人事調整主要為更好面向人工智能新航道,加快整體升級轉型。
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表示,“人工智能將是一個巨大機遇,為互聯網和傳統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百度擁有獨一無二的技術基因、大數據優勢和人才,更是引領中國人工智能新時代的不二之選。我們現有的平臺產品,包括搜索引擎及資訊流,都已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優化升級,並因我們的內容和服務生態系統而得以進一步豐富。我們為現有平臺的開放所帶來的巨大機遇而感到興奮,未來我們將積極打造人工智能驅動的商業新時代。”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布。公報顯示,2016年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744127億元,比上年增長6.7%。
公報全文如下:
2016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繁重艱巨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適度擴大總需求,堅定推進改革,妥善應對風險挑戰,引導形成良好社會預期,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744127億元,比上年增長6.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3671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296236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384221億元,增長7.8%。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8.6%,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9.8%,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1.6%,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3980元,比上年增長6.1%。全年國民總收入742352億元,比上年增長6.9%。
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3827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80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9298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7.35%,比上年末提高1.25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1.2%,比上年末提高1.3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786萬人,出生率為12.95‰;死亡人口977萬人,死亡率為7.09‰;自然增長率為5.86‰。全國人戶分離的人口2.92億人,其中流動人口2.45億人。
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603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1428萬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14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2%。全國農民工[7]總量28171萬人,比上年增長1.5%。其中,外出農民工16934萬人,增長0.3%;本地農民工11237萬人,增長3.4%。
全年全員勞動生產率為94825元/人,比上年提高6.4%。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0%。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1.4%。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2.0%。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下降0.6%。農產品生產者價格上漲3.4%。
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月同比上漲的城市個數為65個,下降的為5個;月環比上漲的城市個數為46個,比年內高點減少19個,持平的為4個,下降的為20個。
全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9552億元,比上年同口徑增加6828億元,增長4.5%,其中稅收收入130354億元,增加5432億元,增長4.3%。
年末國家外匯儲備30105億美元,比上年末減少3198億美元。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6.6423元人民幣,比上年貶值6.2%。
二、農業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1303萬公頃,比上年減少31萬公頃。其中,小麥種植面積2419萬公頃,增加5萬公頃;稻谷種植面積3016萬公頃,減少5萬公頃;玉米種植面積3676萬公頃,減少136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338萬公頃,減少42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412萬公頃,增加8萬公頃。糖料種植面積168萬公頃,減少6萬公頃。
全年糧食產量61624萬噸,比上年減少520萬噸,減產0.8%。其中,夏糧產量13920萬噸,減產1.2%;早稻產量3278萬噸,減產2.7%;秋糧產量44426萬噸,減產0.6%。全年谷物產量56517萬噸,比上年減產1.2%。其中,稻谷產量20693萬噸,減產0.6%;小麥產量12885萬噸,減產1.0%;玉米產量21955萬噸,減產2.3%。
全年棉花產量534萬噸,比上年減產4.6%。油料產量3613萬噸,增產2.2%。糖料產量12299萬噸,減產1.6%。茶葉產量241萬噸,增產7.4%。
全年肉類總產量8540萬噸,比上年下降1.0%。其中,豬肉產量5299萬噸,下降3.4%;牛肉產量717萬噸,增長2.4%;羊肉產量459萬噸,增長4.2%;禽肉產量1888萬噸,增長3.4%。禽蛋產量3095萬噸,增長3.2%。牛奶產量3602萬噸,下降4.1%。年末生豬存欄43504萬頭,下降3.6%;生豬出欄68502萬頭,下降3.3%。
全年水產品產量6900萬噸,比上年增長3.0%。其中,養殖水產品產量5156萬噸,增長4.4%;捕撈水產品產量1744萬噸,下降1.0%。
全年木材產量6683萬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0%。
全年新增耕地灌溉面積118萬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11萬公頃。
三、工業和建築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247860億元,比上年增長6.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0%。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長2.0%;集體企業下降1.3%,股份制企業增長6.9%,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4.5%;私營企業增長7.5%。分門類看,采礦業下降1.0%,制造業增長6.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5%。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1%,紡織業增長5.5%,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7.7%,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6.5%,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1.7%,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5.9%,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6.7%,汽車制造業增長15.5%,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8.5%,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0.0%,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8%。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12]增加值增長10.5%。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8%,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2.4%。裝備制造業[14]增加值增長9.5%,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2.9%。六大高耗能行業[15]增加值增長5.2%,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8.1%。
年末全國發電裝機容量164575萬千瓦,比上年末增長8.2%。其中[18],火電裝機容量105388萬千瓦,增長5.3%;水電裝機容量33211萬千瓦,增長3.9%;核電裝機容量3364萬千瓦,增長23.8%;並網風電裝機容量14864萬千瓦,增長13.2%;並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7742萬千瓦,增長81.6%。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8803億元,比上年增長8.5%。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11751億元,比上年增長6.7%;集體企業477億元,下降4.2%,股份制企業47197億元,增長8.3%,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17352億元,增長12.1%;私營企業24325億元,增長4.8%。分門類看,采礦業實現利潤1825億元,比上年下降27.5%;制造業62398億元,增長12.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4580億元,下降14.3%。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52元,比上年下降0.1元。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5.8%,比上年末下降0.4個百分點。
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49522億元,比上年增長6.6%。全國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實現利潤6745億元,增長4.6%。其中,國有控股企業1879億元,增長6.8%。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06466億元,比上年增長7.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6%。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96501億元,增長8.1%。分區域看[19],東部地區投資249665億元,比上年增長9.1%;中部地區投資156762億元,增長12.0%;西部地區投資154054億元,增長12.2%;東北地區投資30642億元,下降23.5%。
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中,第一產業投資18838億元,比上年增長21.1%;第二產業投資231826億元,增長3.5%;第三產業投資345837億元,增長10.9%。基礎設施投資[20]118878億元,增長17.4%,占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19.9%。民間固定資產投資365219億元,增長3.2%,占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61.2%。高技術產業投資[22]37747億元,增長15.8%,占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6.3%。六大高耗能行業投資66376億元,增長3.1%,占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11.1%。農林牧漁業、水利、環境保護等短板領域投資快速增長。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02581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其中,住宅投資68704億元,增長6.4%;辦公樓投資6533億元,增長5.2%;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5838億元,增長8.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69539萬平方米,比上年末減少2314萬平方米。年末商品住宅待售面積40257萬平方米,比上年末減少4991萬平方米。
全年全國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開工606萬套,棚戶區改造和公租房基本建成658萬套。全年全國農村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158萬戶。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2316億元,比上年增長10.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6%。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85814億元,增長10.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6503億元,增長10.9%。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296518億元,增長10.4%;餐飲收入額35799億元,增長10.8%。
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0.5%,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7.0%,化妝品類增長8.3%,金銀珠寶類與上年持平,日用品類增長11.4%,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8.7%,中西藥品類增長12.0%,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1.2%,家具類增長12.7%,通訊器材類增長11.9%,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14.0%,汽車類增長10.1%,石油及制品類增長1.2%。
全年網上零售額[26]51556億元,比上年增長26.2%。其中網上商品零售額41944億元,增長25.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2.6%。在網上商品零售額中,吃類商品增長28.5%,穿類商品增長18.1%,用類商品增長28.8%。
六、對外經濟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243386億元,比上年下降0.9%。其中,出口138455億元,下降1.9%;進口104932億元,增長0.6%。貨物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33523億元,比上年減少3308億元。對“一帶一路”[28]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62517億元,比上年增長0.5%。其中,出口38319億元,增長0.5%;進口24198億元,增長0.4%。
全年服務進出口總額53484億元,比上年增長14.2%。其中,服務出口18193億元,增長2.3%;服務進口35291億元,增長21.5%。服務進出口逆差17097億元。
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不含銀行、證券、保險)新設立企業27900家,比上年增長5.0%。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8132億元(折1260億美元),增長4.1%。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直接投資新設立企業2905家,增長34.1%;對華直接投資金額458億元(折71億美元)。
全年對外直接投資額(不含銀行、證券、保險)11299億元,按美元計價為170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4.1%。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額145億美元。
全年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10589億元,按美元計價為159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5%。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完成營業額760億美元,增長9.7%,占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完成營業額比重為47.7%。對外勞務合作派出各類勞務人員49萬人,下降6.8%。
七、交通、郵電和旅遊
全年貨物運輸總量440億噸,比上年增長5.7%。貨物運輸周轉量185295億噸公里,增長4.0%。全年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18.3億噸,比上年增長3.2%,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37.6億噸,增長4.1%。規模以上港口集裝箱吞吐量21798萬標準箱,增長3.6%。
全年旅客運輸總量192億人次,比上年下降1.2%。旅客運輸周轉量31306億人公里,增長4.1%。
年末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19440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881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2.8%,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16559萬輛,增長15.0%。民用轎車保有量10876萬輛,增長14.4%,其中私人轎車10152萬輛,增長15.5%。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43344億元,比上年增長52.7%。其中,郵政行業業務總量7397億元,增長45.7%;電信業務總量35948億元,增長54.2%。郵政業全年完成郵政函件業務36.2億件,包裹業務0.3億件,快遞業務量312.8億件;快遞業務收入3974億元。電信業全年新增移動電話交換機容量7318萬戶,達到218384萬戶。年末全國電話用戶總數152856萬戶,其中移動電話用戶132193萬戶。移動電話普及率上升至96.2部/百人。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29721萬戶,比上年增加3774萬戶,其中固定互聯網光纖寬帶接入用戶22766萬戶,比上年增加7941萬戶;移動寬帶用戶94075萬戶,增加23464萬戶。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93.6億G,比上年增長123.7%。互聯網上網人數7.31億人,增加4299萬人,其中手機上網人數6.95億人,增加7550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3.2%,其中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達到33.1%。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完成軟件業務收入48511億元,比上年增長14.9%。
全年國內遊客44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1.2%,國內旅遊收入39390億元,增長15.2%。入境遊客13844萬人次,增長3.5%。其中,外國人2813萬人次,增長8.3%;香港、澳門和臺灣同胞11031萬人次,增長2.3%。在入境遊客中,過夜遊客5927萬人次,增長4.2%。國際旅遊收入1200億美元,增長5.6%。國內居民出境13513萬人次,增長5.7%。其中因私出境12850萬人次,增長5.6%;赴港澳臺出境8395萬人次,下降2.2%。
八、金融
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155.0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1.3%;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48.7萬億元,增長21.4%;流通中貨幣(M0)余額6.8萬億元,增長8.1%。
全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37]17.8萬億元,比上年多2.4萬億元。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55.5萬億元,比年初增加15.7萬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50.6萬億元,增加14.9萬億元。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12.1萬億元,增加12.7萬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106.6萬億元,增加12.6萬億元。
年末主要農村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人民幣貸款余額134219億元,比年初增加13895億元。金融機構境內住戶人民幣消費貸款余額250472億元,增加60998億元。其中,短期消費貸款余額49313億元,增加8347億元;中長期消費貸款余額201159億元,增加52651億元。
全年上市公司通過境內市場累計籌資23342億元,比上年增加5088億元。其中,首次公開發行A股248只,籌資1634億元;A股現金再融資(包括公開增發、定向增發、配股、優先股)13387億元,增加4618億元;上市公司通過滬深交易所發行公司債、可轉債籌資8321億元,增加414億元。全年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增掛牌公司5034家,籌資1391億元,增長14.4%。
全年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8.22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50萬億元。
全年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30959億元,比上年增長27.5%。其中,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7442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4792億元,財產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8725億元。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10513億元。其中,壽險業務給付4603億元,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款及給付1184億元,財產險業務賠款4726億元。
九、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增長8.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0883元,增長8.3%。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上年增長7.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1554元,增長8.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比上年增長8.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1149元,增長8.3%。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5529元,中等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2899元,中等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0924元,中等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31990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59259元。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52元,比上年增長10.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4%。全國農民工人均月收入3275元,比上年增長6.6%。
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111元,比上年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8%。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3079元,增長7.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7%;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130元,增長9.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8%。恩格爾系數為30.1%,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其中城鎮為29.3%,農村為32.2%。
年末全國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786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501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50847萬人,增加375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74839萬人,增加8257萬人。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9524萬人,增加631萬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5315萬人,增加7626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8089萬人,增加763萬人。年末全國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230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21887萬人,增加455萬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7510萬人,增加21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18443萬人,增加672萬人。年末全國共有1479.9萬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576.5萬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96.9萬人享受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全年資助5620.6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救助3099.8萬人次。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77.2萬人。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變價)的農村貧困標準計算,2016年農村貧困人口4335萬人,比上年減少1240萬人。
十、教育、科學技術和文化體育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66.7萬人,在學研究生198.1萬人,畢業生56.4萬人。普通本專科招生748.6萬人,在校生2695.8萬人,畢業生704.2萬人。中等職業教育[48]招生593.3萬人,在校生1599.1萬人,畢業生533.7萬人。普通高中招生802.9萬人,在校生2366.6萬人,畢業生792.4萬人。初中招生1487.2萬人,在校生4329.4萬人,畢業生1423.9萬人。普通小學招生1752.5萬人,在校生9913.0萬人,畢業生1507.4萬人。特殊教育招生9.2萬人,在校生49.2萬人,畢業生5.9萬人。學前教育在園幼兒4413.9萬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3.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87.5%。
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15500億元,比上年增長9.4%,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08%,其中基礎研究經費798億元。全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共安排42個重點專項1163個科技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共安排224個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資助41184個項目。截至年底,累計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488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3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94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276家。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累計設立9支子基金,資金總規模173.5億元。全年受理境內外專利申請346.5萬件,授予專利權175.4萬件。截至年底,有效專利628.5萬件,其中境內有效發明專利110.3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8.0件。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32.0萬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11407億元,比上年增長16.0%。
全年完成22次宇航發射。長征五號、長征七號新一代運載火箭成功首飛;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航天員在軌駐留30天並安全返回;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合成孔徑雷達衛星高分三號、3顆北鬥導航衛星等成功發射。
年末全國共有產品檢測實驗室34487個,其中國家檢測中心681個。全國現有產品質量、體系認證機構312個,已累計完成對152525個企業的產品認證。全國共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3933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7878萬臺(件)。全年制定、修訂國家標準1763項,其中新制定1255項。
年末全國文化系統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046個,博物館3060個。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172個,總流通64781萬人次;文化館3338個。有線電視實際用戶2.23億戶,其中有線數字電視實際用戶1.97億戶。年末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8.4%,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8.9%。全年生產電視劇330部14768集,電視動畫片119895分鐘。全年生產故事影片772部,科教、紀錄、動畫和特種影片172部。出版各類報紙394億份,各類期刊27億冊,圖書86億冊(張),人均圖書擁有量6.27冊(張)。年末全國共有檔案館4193個,已開放各類檔案13388萬卷(件)。
全年我國運動員在23個運動大項中獲得107個世界冠軍,共創9項世界紀錄。在里約奧運會上,我國運動員共獲得26枚金牌,獎牌總數70枚,位列奧運會金牌榜第三位,獎牌榜第二位。全年我國殘疾人運動員在17項國際賽事中獲得237個世界冠軍。在里約殘奧會上,我國運動員共獲得107枚金牌,蟬聯金牌榜和獎牌榜第一位。
十一、衛生和社會服務
年末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99.3萬個,其中醫院2.9萬個,在醫院中有公立醫院1.3萬個,民營醫院1.6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3.1萬個,其中鄉鎮衛生院3.7萬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5萬個,門診部(所)21.7萬個,村衛生室64.2萬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2.9萬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484個,衛生監督所(中心)3138個。年末衛生技術人員844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17萬人,註冊護士350萬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747萬張,其中醫院575萬張,鄉鎮衛生院123萬張。全年總診療人次78.0億人次,出院人數2.2億人。
年末全國共有各類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3.1萬個,其中養老服務機構2.8萬個,兒童服務機構713個。社會服務床位716.6萬張,其中養老服務床位680.0萬張,兒童服務床位10.0萬張。年末共有社區服務中心2.4萬個,社區服務站13.0萬個。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年全國國有建設用地供應總量52萬公頃,比上年下降2.9%。其中,工礦倉儲用地12萬公頃,下降3.2%;房地產用地[56]11萬公頃,下降10.3%;基礎設施等用地29萬公頃,增長0.2%。
全年水資源總量30150億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730毫米。年末全國監測的614座大型水庫蓄水總量3409億立方米,比上年末蓄水量略有減少。全年總用水量6150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0.8%。其中,生活用水增長2.7%,工業用水減少0.4%,農業用水增長0.7%,生態補水增長1.9%。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57]84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6%。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53立方米,下降6.0%。人均用水量446立方米,比上年增長0.2%。
全年完成造林面積679萬公頃,其中人工造林面積381萬公頃,占全部造林面積的56.1%。森林撫育面積837萬公頃。截至年底,自然保護區達到2750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46個。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5.4萬平方公里,新增實施水土流失地區封育保護面積1.6萬平方公里。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費總量43.6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1.4%。煤炭消費量下降4.7%,原油消費量增長5.5%,天然氣消費量增長8.0%,電力消費量增長5.0%。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62.0%,比上年下降2.0個百分點;水電、風電、核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19.7%,上升1.7個百分點。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0%。工業企業噸粗銅綜合能耗下降9.45%,噸鋼綜合能耗下降0.08%,單位燒堿綜合能耗下降2.08%,噸水泥綜合能耗下降1.81%,每千瓦時火力發電標準煤耗下降0.97%。
近岸海域417個海水水質監測點中,達到國家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監測點占73.4%,三類海水占10.3%,四類、劣四類海水占16.3%。
在監測的338個城市中,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的城市占24.9%,未達標的城市占75.1%。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年平均濃度52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8%。
在監測的322個城市中,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好的城市占5.0%,較好的占68.3%,一般的占26.1%,較差的占0.6%。
全年平均氣溫為10.49℃,比上年下降0.13℃。共有8個臺風登陸。
年末城市汙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14823萬立方米,比上年末增長5.6%;城市汙水處理率為92.4%,提高0.5個百分點。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95.0%,提高0.9個百分點。城市集中供熱面積70.7億平方米,增長5.2%。城市建成區綠地面積197.1萬公頃,增長3.3%;建成區綠地率為36.44%,提高0.08個百分點;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3.45平方米,增加0.10平方米。
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2622萬公頃,其中絕收290萬公頃。全年因洪澇和地質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134億元,因旱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18億元,因低溫冷凍和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79億元,因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億元。全年大陸地區共發生5.0級以上地震18次,成災16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7億元。全年共發生森林火災2034起,森林火災受害森林面積0.6萬公頃。
全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58]共死亡43062人。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058人,按可比口徑比上年下降10.8%;工礦商貿企業就業人員10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1.702人,按可比口徑下降2.3%;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人數2.1人,與上年持平;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0.156人,下降3.7%。
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京東年度凈利潤達10億元人民幣。
i 黑馬訊 3月2日消息 今日,京東集團(納斯達克股票代碼:JD)發布了其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2016財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
財報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凈收入為803億元人民幣(約116億美元),同比增長47%。第四季度服務和其他項目(主要來自於電商平臺業務)的凈收入為74億元人民幣(約11億美元),同比增長58%。2016年全年凈收入為2602億元人民幣(約375億美元),同比增長44%,並實現年度扭虧為盈,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年度凈利潤達10億元人民幣。
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先生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京東繼續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進一步表明我們堅持為用戶提供高品質電商體驗的願景不斷贏得了中國市場的肯定。我們的強勁增長反映了中國消費者對京東正品行貨和無可比擬的優質服務的認可。放眼未來,我們將聚焦技術創新,以此進一步鞏固我們行業領導者的地位。”
扭虧為盈 京東商城7季連續盈利
2016年全年,京東集團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凈利潤達到10億元人民幣,實現扭虧為盈;且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全年經營利潤率達到0.4%。
本財年,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毛利額達到386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上漲62%,毛利率也由13.4%攀升至15.2%,規模效應進一步體現。
京東商城盈利能力也在持續上升。2016財年,京東商城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經營利潤率為0.9%,與2015年全年0.3%經營利潤率相比進一步提升。
2015年京東因對新業務進行戰略性投資形成虧損,2016年,隨著京東商城盈利能力穩步提升、京東金融業務自籌自支能力快速加強,京東在保持對新業務戰略性投資的情況下實現盈利。截至12月31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自由現金流為156億元人民幣,相比2015年同期增長121%。
新業務深化布局
京東金融立足金融科技,在2016年1月獲得66.5億元A輪融資,實現自我造血能力。2017年1月,京東金融與中國銀聯達成深度合作,雙方將在互聯網支付、農村金融項目等多個領域共同尋求創新。3月1日京東集團簽署了重組京東金融(負責運營京東互聯網金融業務)的最終協議。依照該協議,京東集團將出讓其持有的所有京東金融股份,相當於京東金融68.6%的股份。京東集團將不再擁有京東金融的法律所有權或有效控制權,京東集團將獲得大約143億元人民幣現金以及在京東金融未來實現累積稅前盈利後,獲得其稅前利潤的40%。此外,如果中國相關監管法規許可,京東集團有權將其在京東金融的權利轉換為京東金融40%的股權。預計該交易將在2017年中旬完成。
2016年4月,京東集團旗下O2O子公司“京東到家”與中國最大的眾包物流平臺“達達”合並,成立新達達。截至2017年1月31日,新達達已經同68家沃爾瑪超市和139家永輝超市達成合作,為用戶提供極速的互聯網生鮮購物體驗,迅速成為本地即時物流和生鮮商超O2O平臺。
隨著B2C電商的快速發展,B2C電商幾年內迅速反超C2C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在國內網絡零售交易額中的占比已經超過了55%*5,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深耕B2C領域的京東愈發顯示出發展的後勁。除自身線上業務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外,京東還布局了線上平臺和線下實體店的戰略合作,一方面戰略投資了永輝,另一方面與國際零售巨頭沃爾瑪達成深度戰略合作。2016年10月,沃爾瑪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董明倫(Doug McMillon)與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共同宣布繼續深化雙方合作,目前,京東商城及京東到家已經全面開啟了與山姆會員商店和沃爾瑪線下門店的合作。
布局智能科技
伴隨逐漸開放的步伐,京東推出了基礎雲、數據雲兩大產品線,及電商雲、物流雲、產業雲、智能雲四大解決方案,將京東的大數據優勢、電商運營經驗、綜合技術解決能力,逐步向政府和產業領域開放和拓展。
2016年度,京東加速了對其技術體系的升級,相繼成立了X事業部與Y事業部,專註研發智能技術、助力商業模式升級。X事業部聚焦智慧物流的前瞻性研發和應用,打造由機器人、人工智能算法和數據感知網絡協同作用的全自動倉儲場景,以及無人機、無人車送貨等黑科技物流。
京東Y事業部力求融合京東智慧供應鏈,基於京東自有大數據,通過人工智能、數據挖掘等一系列技術,對消費數據進行精準分析,幫助合作夥伴更流暢地響應市場變化,更精準地符合用戶需求。在技術方面,京東Y事業部將緊密圍繞零售供應鏈,通過“商品、價格、計劃、庫存、協同”五大智慧模塊,不斷完善供應商、消費者和京東三方的協作親密度和滿意度。
京東集團首席財務官黃宣德先生表示,“我們將繼續投入技術研發和客戶服務,進一步驅動現有業務和創新業務的長期穩定增長。”
京東晚間發布2016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京東全年凈收入高達2602億元,同比增長44%,並實現年度扭虧為盈。第四季度凈收入為80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超華爾街預期。受此影響,京東美股盤前漲近4%,報31.84。
此外,3月2日,京東集團宣布已與投資人簽署最終協議,對旗下的京東金融(負責京東互聯網金融業務)進行重組。該交易已獲得京東集團獨立審計委員會和董事會批準。華興資本為此次交易中的財務顧問。
依照京東集團簽署的關於重組京東金融(負責運營京東互聯網金融業務)的最終協議,京東集團將出讓其持有的所有京東金融股份,相當於京東金融68.6%的股份。京東集團將不再擁有京東金融的法律所有權或有效控制權,京東集團將獲得大約143億元人民幣現金以及在京東金融未來實現累積稅前盈利後,獲得其稅前利潤的40%。此外,如果中國相關監管法規許可,京東集團有權將其在京東金融的權利轉換為京東金融40%的股權。
京東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將按照和其他第三方投資人一致的價格購入京東金融4.3%的股份,並遵循同樣的協議。另外,依照其所持有的股份以及通過投票權委托或其它安排獲取的員工和其他投資人的投票權,劉強東先生還將擁有京東金融多數表決權。
根據最終協議,該交易須遵守若幹完成條件,目前預計將於2017年中旬完成。交易完成後,京東金融的財務數據將不再合並到京東集團的財務報表。
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京東年度凈利潤達10億元人民幣。
i 黑馬訊 3月2日消息 今日,京東集團(納斯達克股票代碼:JD)發布了其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2016財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
財報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凈收入為803億元人民幣(約116億美元),同比增長47%。第四季度服務和其他項目(主要來自於電商平臺業務)的凈收入為74億元人民幣(約11億美元),同比增長58%。2016年全年凈收入為2602億元人民幣(約375億美元),同比增長44%,並實現年度扭虧為盈,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年度凈利潤達10億元人民幣。
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先生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京東繼續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進一步表明我們堅持為用戶提供高品質電商體驗的願景不斷贏得了中國市場的肯定。我們的強勁增長反映了中國消費者對京東正品行貨和無可比擬的優質服務的認可。放眼未來,我們將聚焦技術創新,以此進一步鞏固我們行業領導者的地位。”
扭虧為盈 京東商城7季連續盈利
2016年全年,京東集團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凈利潤達到10億元人民幣,實現扭虧為盈;且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全年經營利潤率達到0.4%。
本財年,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毛利額達到386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上漲62%,毛利率也由13.4%攀升至15.2%,規模效應進一步體現。
京東商城盈利能力也在持續上升。2016財年,京東商城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經營利潤率為0.9%,與2015年全年0.3%經營利潤率相比進一步提升。
2015年京東因對新業務進行戰略性投資形成虧損,2016年,隨著京東商城盈利能力穩步提升、京東金融業務自籌自支能力快速加強,京東在保持對新業務戰略性投資的情況下實現盈利。截至12月31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自由現金流為156億元人民幣,相比2015年同期增長121%。
新業務深化布局
京東金融立足金融科技,在2016年1月獲得66.5億元A輪融資,實現自我造血能力。2017年1月,京東金融與中國銀聯達成深度合作,雙方將在互聯網支付、農村金融項目等多個領域共同尋求創新。3月1日京東集團簽署了重組京東金融(負責運營京東互聯網金融業務)的最終協議。依照該協議,京東集團將出讓其持有的所有京東金融股份,相當於京東金融68.6%的股份。京東集團將不再擁有京東金融的法律所有權或有效控制權,京東集團將獲得大約143億元人民幣現金以及在京東金融未來實現累積稅前盈利後,獲得其稅前利潤的40%。此外,如果中國相關監管法規許可,京東集團有權將其在京東金融的權利轉換為京東金融40%的股權。預計該交易將在2017年中旬完成。
2016年4月,京東集團旗下O2O子公司“京東到家”與中國最大的眾包物流平臺“達達”合並,成立新達達。截至2017年1月31日,新達達已經同68家沃爾瑪超市和139家永輝超市達成合作,為用戶提供極速的互聯網生鮮購物體驗,迅速成為本地即時物流和生鮮商超O2O平臺。
隨著B2C電商的快速發展,B2C電商幾年內迅速反超C2C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在國內網絡零售交易額中的占比已經超過了55%*5,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深耕B2C領域的京東愈發顯示出發展的後勁。除自身線上業務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外,京東還布局了線上平臺和線下實體店的戰略合作,一方面戰略投資了永輝,另一方面與國際零售巨頭沃爾瑪達成深度戰略合作。2016年10月,沃爾瑪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董明倫(Doug McMillon)與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共同宣布繼續深化雙方合作,目前,京東商城及京東到家已經全面開啟了與山姆會員商店和沃爾瑪線下門店的合作。
布局智能科技
伴隨逐漸開放的步伐,京東推出了基礎雲、數據雲兩大產品線,及電商雲、物流雲、產業雲、智能雲四大解決方案,將京東的大數據優勢、電商運營經驗、綜合技術解決能力,逐步向政府和產業領域開放和拓展。
2016年度,京東加速了對其技術體系的升級,相繼成立了X事業部與Y事業部,專註研發智能技術、助力商業模式升級。X事業部聚焦智慧物流的前瞻性研發和應用,打造由機器人、人工智能算法和數據感知網絡協同作用的全自動倉儲場景,以及無人機、無人車送貨等黑科技物流。
京東Y事業部力求融合京東智慧供應鏈,基於京東自有大數據,通過人工智能、數據挖掘等一系列技術,對消費數據進行精準分析,幫助合作夥伴更流暢地響應市場變化,更精準地符合用戶需求。在技術方面,京東Y事業部將緊密圍繞零售供應鏈,通過“商品、價格、計劃、庫存、協同”五大智慧模塊,不斷完善供應商、消費者和京東三方的協作親密度和滿意度。
京東集團首席財務官黃宣德先生表示,“我們將繼續投入技術研發和客戶服務,進一步驅動現有業務和創新業務的長期穩定增長。”
去年正月初七剛一上班,全國政協委員吳明就接到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的電話,請她參加全國政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專題協商會的調研工作。
吳明是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助理,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系主任、教授,九三學社中央醫藥衛生委員會主任委員。在擔任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這十年間,吳明通過多種渠道向中央反映醫改中出現的問題並提出建議。
2016 年5 月10 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專題協商會在全國政協召開。吳明作為8名特邀發言代表之一,向在座的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和相關部委的負責人做了“規範社會資本與公立醫院合作辦醫”的發言。
專題協商會開過半年之後的11 月8 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意見”,這被認為是我國醫改進入新階段的標誌性事件。
沈到基層“解剖麻雀”
在2016 年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俞正聲表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當年全國政協的3 個專題協商會之一。
為了準備這場專題協商會,全國政協三位副主席韓啟德、陳曉光和劉曉峰分別主持了6場座談會、3 場研討會,並分別帶隊到8 個省、市、自治區深入基層調研。吳明隨同調研組去了安徽、福建調研。吳明在3 月1 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全國政協要求調研要落在實處,要求參與調研的委員實實在在地去了解實情,深入研究,提出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建議。
在今年3月4日的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俞正聲說,全國政協堅持把改進調查研究作為提升整體履職水平的切入點,註重沈到基層,“解剖麻雀”,用事實和數據說話,對具體問題一地一策、一事一策,對共性問題從制度機制上找辦法,把脈、診斷、開方環環相扣,調研、協商、監督相互貫通,努力增強建言深度和實效。
吳明表示:“政協對於委員的要求越來越高了,不是到基層轉一圈就完事了,常常是白天去調研,回到駐地大家要在一起開會商討建議,還要求每位參加調研的委員都要提交建議文字稿”。
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調研中,參與座談、調研的委員和專家近百人次。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社部、衛計委、食藥監總局等也都參與了調研。
調研成果以“全國政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調研組”的名義形成了《關於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調研報告》報送國務院領導和相關部委,還形成6份《座談會綜合情況》和5份分省調研報告送委員們參考。
吳明認為,通過這次大調研,地方醫改中一些行之有效的經驗再一次進入了決策層的視線並得到了認同,提出的多措並舉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發揮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杠桿作用、強化基層醫療服務推動建立分級診療和家庭醫生簽約制度、加強醫改領導形成改革合力等建議被不同程度地采納。
沈到基層“解剖麻雀”的做法已經成為政協調研工作的常態。俞正聲在常委會報告中還舉了“東北三省工業轉型升級問題”調研的例子。這次調研采取有分有合的模式,3位副主席帶隊,分16個子課題深入22 個市地、87家企業,召開57場座談會,形成總報告和22個分報告,提出重要意見建議。
“雙周協商會”挑旺委員積極性
經過近68 年發展,人民政協在實踐協商民主制度方面,逐漸形成了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為主的政治協商方式。其中,在專題協商方面的主要形式是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專題協商會和雙周協商座談會。
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王國慶3 月2日表示,雙周協商座談會是十二屆政協工作的一個大亮點。雙周協商座談會一次大約3 個小時,要“ 小切口”,“ 大視野”,從關系全局的小問題入手,以點帶面,通過深入的調研協商,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
從2013 年10 月22 日召開的圍繞宏觀經濟形勢第一次,到2017 年2 月16 日召開圍繞“辦好學前教育”的最新一次——在不到3 年半的時間內,全國政協一共召開了62 次雙周協商座談會。每次雙周協商座談會,都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主持。
吳明參加過三次雙周座談會,分別圍繞“重視特殊教育”“建築工人工傷維權”和“推進安寧療護工作”建言獻策。
吳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雙周協商座談會極大地調動了政協委員們的積極性,改變了過去相當比例的政協委員只是“兩會委員”、兩會過去了就不怎麽履職了的情況。“這一屆很多政協委員覺得當政協委員確實挺忙的。”吳明說。
由於雙周協商座談會召開的頻率快,涉及面比較寬,覆蓋委員的範圍也很大,每次會議都是俞正聲主持,參加座談會的委員就更需要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準備發言材料。
王國慶說,每次會前,委員們帶著問題進行大量的調研,會上委員們和有關專家學者、相關部門的負責人發表各自的觀點意見。會後,把協商形成的重要成果,以書面形式報送黨中央、國務院及有關部門。
為了準備“重視特殊教育”座談會上的建言獻策內容,吳明參加了全國政協組織的調研活動,專程去天津的特殊教育學校了解情況,並在雙周協商會上做了“早發現、早幹預,推進自閉癥兒童社會融合教育”的發言。
關於雙周協商座談會怎麽影響國家政策、政府部門決策,王國慶正好談到了吳明曾參加過的“建築工人工傷維權”這場雙周協商座談會的效果。這是涉及很多部門、十多年都沒解決的問題,結果在雙周協商會上得以推動解決。座談後開過不久,人社部和住建部聯合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建築業工傷保險工作的意見》。
多渠道參政議政上傳民聲
吳明表示,目前有三種參政議政的渠道,一是作為九三學社中央醫衛委主任,每年組織醫衛委開展調研、撰寫提案,11月上報社中央,若被選中在兩會中可以作為九三學社中央提案提交全國政協,這種提案雖然不署個人名字,但影響力比較大。
第二種渠道是受政府委托,黨派中央對某些問題進行調研。比如九三學社和農工民主黨醫藥衛生領域的委員比較多,在醫改方面的調研比較多。調研報告可以直接上報中央。
第三種渠道是通過政協、統戰部。除了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每年提交數份提案外,吳明同時還是中央統戰部信息員,如果有特別緊急或是重要的事情,還可以通過統戰部的途徑上報。
由於平時參政議政的通道非常暢通,作為老本行的醫改,反而並不是吳明兩會期間提交提案的重點。
“醫改方面的問題都可以通過平時的這些渠道,直接向衛計委或更高層的政府領導反映,或者上報給九三學社中央,有些建議已經得到了中央領導和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因此沒有必要再作為委員個人提案在兩會期間提交了。”吳明說。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吳明今年的提案還是要重點關註公益領域,如自閉癥兒童的社會融合教育和加強塵肺病源頭治理等。最近這兩年吳明一直關註這些問題,了解他們的困難和訴求。
3月1日中午,第一財經記者采訪吳明時,她手里正拿著一大摞自閉癥兒童家長聯盟發過來的材料,為參加3 月2 日這些家長在北京舉行的研討會做準備。
“作為民主黨派成員,作為政協委員,我們有責任為這些人去呼籲,讓政府和社會給他們更多的關愛,推動相關問題的解決。”吳明說。
年度 | 每股盈利 | 中期股息 | 末期股息 | 全年股息 | 派息比率 |
---|---|---|---|---|---|
2016年度 (估計) | 1.61元 (E) | 0.13元 (E) | 0.54元 (E) | 0.67元 (E) | 42% (E) |
1.43元 (E) | 0.13元 (E) | 0.47元 (E) | 0.60元 (E) | 42% (E) | |
1.11元 (E) | 0.13元 (E) | 0.35元 (E) | 0.48元 (E) | 43% (E) | |
2016年度 (實際) | 1.69元 | 0.13元 | 0.55元 | 0.68元 | 40% |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藍冰」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公司簡介 | 路勁基建(1098) 主要於中國長江三角洲和渤海灣地區從事開發房地產項目,另從事投資及營運收費公路。 |
目前市值(港元) | 62.84億元 |
現時股價(港元) | 8.49元 (2017-03-15 收市價) |
市盈率 | 5.02倍 |
每股盈利(港元) | 1.69港元 |
市帳率 | 0.47倍 |
每股帳面淨值(港元) | 17.96港元 |
# | 收入 | 2015年 全年 | 2016年 全年 |
---|---|---|---|
1 | 房地產發展及投資 | 物業銷售幣116.49億元 | 物業銷售186.83億元 |
2 | 路費收入 | 路費收入10.90億元 | 路費收入12.39億元 |
3 | 收入 合計 | 136.00億元 | 180.80億元 |
年度 | 每股資產淨值 | 每股盈利 | 中期股息 | 末期股息 | 全年股息 | 派息比率 |
---|---|---|---|---|---|---|
2010年度 | 13.81元 | 0.84元 | 0.20元 | 0.23元 | 0.43元 | 51% |
2011年度 | 14.92元 | 0.99元 | 0.22元 | 0.24元 | 0.46元 | 46% |
2012年度 | 15.90元 | 1.10元 | 0.16元 | 0.30元 | 0.46元 | 42% |
2013年度 | 17.24元 | 1.36元 | 0.18元 | 0.40元 | 0.58元 | 42% |
2014年度 | 18.10元 | 1.37元 | 0.13元 | 0.45元 | 0.58元 | 42% |
2015年度 | 17.78元 | 1.11元 | 0.13元 | 0.35元 | 0.48元 | 43% |
2016年度 | 17.96元 | 1.69元 | 0.13元 | 0.55元 | 0.68元 | 40% |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地產股 | 企業 |
---|---|
發展商 | 恒基(0012)、 新地(0016)、 新世界(0017)、 長實(1113)、 信置(0083)、 嘉華(0173)、 嘉里(0683) 等 |
收租股 | 恒隆(0101)、 九倉(0004)、 希慎(0014)、 鷹君(0041)、 合和(0054)、 太古(1972) 等 |
# | 企業 | 市值 | 業務佔淨收益比例 (最近業績) |
---|---|---|---|
1 | 九龍倉(0004) | 2,080億元 | 物業銷售佔淨收益1成, 物業租賃佔7成半, 酒店、物流、通訊、媒體及娛樂佔1成 |
2 | 恒基地產(0012) | 1,680億元 | 物業銷售佔淨收益2成半, 物業租賃佔4成, 酒店、百貨佔1成, 公用事業及能源佔2成半 |
3 | 新鴻基地產(0016) | 3,330億元 | 物業銷售佔淨收益2成, 物業租賃佔6成, 酒店經營、電訊、運輸基建及物流佔2成 |
4 | 新世界發展(0017) | 950億元 | 物業銷售佔淨收益7成, 物業租賃佔1成, 服務、百貨佔1成, 基建佔1成 |
5 | 信和置業(0083) | 840億元 | 物業銷售佔淨收益4成半, 物業租賃佔4成, 酒店經營、物業管理佔1成半 |
6 | 恒隆地產(0101) | 910億元 | 物業銷售佔淨收益1成半, 物業租賃佔8成半 |
7 | 嘉里建設(0683) | 370億元 | 物業銷售佔淨收益2成, 酒店佔半成, 物業租賃佔7成半 |
8 | 長實地產(1113) | 1,990億元 | 物業銷售佔淨收益7成, 物業租賃佔1成半, 酒店佔1成, 房地產投資信託權益佔半成 |
9 | 太古地產(1972) | 1,380億元 | 物業銷售佔淨收益1成半, 物業租賃佔8成半 |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藍冰」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公司簡介 | 嘉里建設(0683)主要在香港、中國及亞洲太平洋地區進行物業發展及投資;及在中國擁有酒店業務。 |
目前市值 (港元) | 371億元 |
現時股價 (港元) | 25.70元 (2017-03-17 收市價) |
市盈率 | 5.67倍 |
每股盈利 (港元) | 4.53元 |
市帳率 | 0.46倍 |
每股帳面淨值 (港元) | 56.27元 |
年度 | 負債比率 |
---|---|
2008年 | 25.8% |
2009年 | 17.9% |
2010年 | 17.2% |
2011年 | 18.7% |
2012年 | 22.4% |
2013年 | 31.0% |
2014年 | 28.5% |
2015年 | 32.2% |
2016年 | 34.9% |
# | 企業 | 淨負債比率 | 市帳率 | 息率 |
---|---|---|---|---|
1 | 九龍倉(0004) | 7.3% | 0.68 | 3.1% |
2 | 恒基地產(0012) | 16% | 0.67 | 2.9% |
3 | 新鴻基地產(0016) | 11.2% | 0.71 | 3.4% |
4 | 新世界發展(0017) | 34.4% | 0.51 | 4.5% |
5 | 信和置業(0083) | 0% | 0.68 | 3.8% |
6 | 恒隆地產(0101) | 1.1% | 0.71 | 3.7% |
7 | 嘉里建設(0683) | 34.9% | 0.46 | 4.3% |
8 | 長實地產(1113) | 2.5% | 0.77 | 2.7% |
9 | 太古地產(1972) | 15.6% | 0.64 | 3.0% |
年度 | 每股資產淨值 (港元) | 每股盈利 (港元) | 特別 | 派息 (全年) |
---|---|---|---|---|
2007年 | 30.90元 | 4.95元 | -- | 0.95元 |
2008年 | 32.61元 | 2.14元 | -- | 0.70元 |
2009年 | 35.46元 | 3.08元 | -- | 0.70元 |
2010年 | 40.86元 | 4.68元 | -- | 0.87元 |
2011年 | 44.44元 | 3.72元 | -- | 0.87元 |
2012年 | 49.16元 | 4.84元 | -- | 0.95元 |
2013年 | 52.45元 | 9.13元 | 嘉里物流 | 0.90元 |
2014年 | 55.43元 | 4.69元 | -- | 0.90元 |
2015年 | 56.27元 | 3.83元 | -- | 0.90元 |
2016年 | 57.34元 | 4.53元 | -- | 1.10元 |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冰」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
藍港互動將努力打通遊戲、影視和動漫三個領域的內容及品牌。
i黑馬訊 3月21日,藍港互動集團(08267.HK)發布了2016年度全年財報。報告顯示,截止2016年12月31日,藍港互動集團總營收約為人民幣6.58億元,2015年總營收約為人民幣5.41億元,同比增長約為21.7%。
總營收中,來自海外市場的收入約為人民幣1.21億元,較2015年大幅上升約103.5%,占比總營收18.4%。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12月31日,藍港互動的遊戲註冊玩家總數超過2.2億,同比增長9.4%。
報告顯示,藍港互動集團將基於“影漫遊”聯動,通過影視和漫畫優質IP帶來的用戶和數據反饋不斷強化集團核心業務遊戲的研發和運營能力,進一步改善產品社區化運營能力以提升核心競爭力,並加快業務國際化的步伐。
發力“影漫遊”
截至2016年12月31日,藍港互動已累計成功商業化二十六款遊戲,其中包括十六款自研遊戲和十款代理遊戲。遊戲業務作為藍港互動集團的核心業務,在2016年被中國遊戲產業年會評為“中國十大遊戲研發商”和“中國十大移動遊戲發行商”。
其中2016年推出的《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和《黎明之光》更是在業界開創了全新的業務模式:《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攜手吳奇隆、愛奇藝及安徽衛視多方跨界合作,創造了業界首個“臺網遊”聯動IP模式,自2016年1月27日上線以來,曾登頂App Store 免費榜TOP1,並連續 41 天穩居暢銷榜TOP10。《黎明之光》是藍港互動2016年9月推出的首款3D魔幻RPG手遊,國內上線30小時後便迅速躥升至App Store暢銷榜Top10,首月一直活躍在暢銷榜TOP15,一度沖入榜單前三。
遊戲作為藍港互動集團基石業務,2017年還計劃推出多款全新自研手遊產品。《捉妖記》是基於2015年中國大陸電影票房冠軍《捉妖記》打造的MMO 手遊,產品高度還原電影劇情,未來還將與安樂影業出品的《捉妖記2》電影同期推出叠代產品。《蒼穹之劍2》是“藍港三劍”之一的經典仙俠MMO手遊《蒼穹之劍》續作,也將是藍港遊戲首款打通“影漫遊”的跨界超級IP手遊作品。
推動全球化
截止2016年,藍港遊戲廣泛進行了全球化布局,藍港互動旗下遊戲已在中國大陸以外的47個國家和地區發行,並在舊金山、首爾和臺北設立了海外分支機構。其中藍港韓國分公司(LINEKONG KOREA)已相繼在韓國市場推出《蒼穹之劍》、《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等作品。藍港美國分公司攜手美國福克斯數字娛樂共同開發基於《獨立日:卷土重來》策略戰爭型手遊。同期,在海外市場推廣的自研遊戲《Supper Charge》目前累計下載量超過300萬。
《蒼穹之劍》於2014年4月登陸韓國GooglePlay,2015年5月又在kakao平臺上線,獲得了“年度最佳遊戲BEST30”。藍港互動自研的《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2016年6月在韓國上線後,三天內取得Kakao人氣榜第一,iOS下載榜第一,谷歌下載榜第一和本地商場ONESTORE下載榜第一的成績,並獲得了2016年kakao十大遊戲大獎。
2017年,藍港互動集團韓國分公司(LINEKONG KOREA)將持續發力,代理了包括《黎明之光FOR KAKAO》、《戰機風暴》、《大航海之路》三款熱門手遊,其中《黎明之光FOR KAKAO》已於3月14日登陸韓國知名遊戲平臺Kakao,據最新數據顯示,上線不足24小時,《黎明之光FOR KAKAO》就登上了iOS免費榜第1,Google Play人氣榜第1,Kakao人氣榜第1,iOS暢銷榜第8。
未來,藍港互動集團將持續加強遊戲研發的投入及對代理遊戲的精選,以設計為驅動、以明星產品為凝聚力,通過數據深度分析,改善遊戲產品的社區化運營能力、提升遊戲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並加快遊戲產品的國際化。同時,藍港互動將努力打通遊戲、影視和動漫三個領域的內容及品牌,並在“影漫遊”聯動中不斷強化遊戲業務的研發和運營能力,吸納融合流行元素以構建更多精品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