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春节前葡萄酒市场“水分”调查:百元成本包装出数倍高价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127/2199927.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31

1億美元投資掛號網水分有多大?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10/4027875.html

掛號是醫療服務的第一項,所以對於移動醫療市場來講,掛號意味著入口,所以要想爭奪市場主導權,先搶占掛號入口非常關鍵。

昨日,騰訊1億美元投資移動醫療項目成為了行業熱點,之前在業界鮮有耳聞的“掛號網”突然成為行業明星,不過,同為騰訊投資的移動醫療企業丁香園則對掛號網的融資金額提出強烈質疑。其實,基本功沒做足的話,很容易被人翻出老底,有心的話搜索一下“掛號網”就什麽都明白了。

先搶醫生資源再搶用戶資源 騰訊在移動醫療市場狙擊阿里

先不去扒掛號網老底,以官方宣稱的內容來看,掛號網目前已接入全國23個省份超過900家重點醫院,實名認證的註冊用戶超過3700萬,有12萬醫生通過掛號網為患者提供預約掛號服務,網站滾動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以為近2200萬用戶提供預約就醫服務。

先不管數據真假,姑且相信他是真的吧,從騰訊的投資路徑可以看出,之前投資丁香園是為優質醫生資源,而現在的投資很明顯是為搶奪用戶。不難理解,掛號是醫療服務的第一項,所以對於移動醫療市場來講,掛號意味著入口,所以要想爭奪市場主導權,先搶占掛號入口非常關鍵。

阿里通過支付寶錢包主導的未來醫院項目來發展網絡掛號和醫療報告等移動醫療服務,騰訊則希望通過投資來快速建立市場優勢,很明顯,在支付寶錢包的未來醫院項目如火如荼的時候,騰訊果斷出手抑制阿里在移動醫療市場的增長勢頭。

糾結的掛號網 先與支付寶合作 又與淘寶合作 最後選擇了騰訊

掛號網何許人也,大部分非關註移動醫療行業的人對其都是一知半解的,突然間冒出來好像很牛X的樣子,讓很多人摸不著頭腦。不過,搜索一下會發現,掛號網的成長經歷很有意思。

從公開資料來看,掛號網核心管理團隊包括阿里巴巴集團前首席技術官吳炯(現任掛號網執行董事長)、阿里巴巴集團前首席運營官關明生(現任掛號網董事),按理講,吳炯和關明生都是阿里的元老級人物了,總部位於杭州的掛號網應該更親阿里才對呀,為什麽如今卻投入騰訊懷中?

事實上,早在2012年底,支付寶就與掛號網有過合作,當時移動互聯網才剛剛開始,合作更多是在PC端,現在在支付寶PC端仍能找到由掛號網提供的掛號服務。進入2013年年中,流量更大的淘寶也開始為掛號網提供服務接口,而且在去年時這個話題被炒的很熱,不過,在輿論對淘寶掛號的商業運作質疑下引發了有關部門的註意,在北京市衛生局“叫停令”之後,陸續被各地叫停,最後淘寶與掛號網的合作不了了之,這樁美好的姻緣也因此被破壞。

此後,掛號網幾乎消失在輿論視線中,不知何時開始淘寶首頁已難覓掛號網蹤影了,支付寶PC端也並未給優質資源位,支付寶錢包也沒接入掛號網,似乎阿里與掛號網的關系斷線了。當昨日掛號網宣布獲得騰訊1億美元投資的時候,讓不少人感到意外。

其實也在情理之中的事,阿里在移動醫療市場下一盤更大的棋,支付寶錢包的未來醫院計劃,以及阿里投資中信21世紀,都是這盤棋的關鍵,不過,這盤棋中似乎已經沒有掛號網的地位了,所以掛號網需要另外的巨頭支持,這個巨頭就是對移動醫療同樣有著野心的騰訊,而騰訊也更需要掛號網的資源,所以能開出更好的價錢。

掛號網號稱獲騰訊1億美元投資 丁香園不樂意了 水分究竟有多大?

在掛號網宣布獲得騰訊投資之前,丁香園CTO馮大輝就表示了對即將宣布的這次投資金額的質疑,似乎馮大輝更早的收到了騰訊投資掛號網的消息,這也不難理解,騰訊是丁香園的投資人,而馮大輝是丁香園的絕對高層,於情於理騰訊都會跟丁香園有個溝通。

不過,最後的宣傳工作由掛號網自己負責,這個騰訊不會輕易插手,況且騰訊也有宣傳自身移動醫療布局的需求,掛號網只要宣傳的不太出格,騰訊也不會出來自揭老底的。但是丁香園不幹了,掛號網的做法不僅搶了丁香園的風頭,還在輿論上壓制了丁香園對騰訊作用,即使是同為騰訊投資,但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雖然馮大輝留有余地沒有直接揭穿掛號網的老底,但從其表態來看,實際融資金額與宣傳數額相差甚遠。那麽掛號網宣稱的融資金額有多大水分呢?我們不妨來看下相關數據。

先對比下百度指數吧,在2012年上半年,丁香園指數達到高峰1.8萬時,掛號網只有800多,隨後掛號網持續提升,丁香園開始下滑並逐漸趨於穩定,直到今年二月份雙方指數達到相同水平,隨後掛號網反超了丁香園,這很正常,也很反常,畢竟丁香園主要是走2B專業路線,而掛號網針對2C用戶服務,超越丁香園是正常的,而實際並未比丁香園高出多少才奇怪。

再在同緯度看下alexa數據,做下對比吧。Alexa數據顯示,掛號網和丁香園三個月平均日均IP、PV分別為為12.3萬和32.1萬、110.7萬和417.3萬,二者近半年的整體流量都比較平穩。流量水平差距很明顯。

什麽?移動端強?那就再看下各主要移動分發平臺掛號網(移動端叫微醫)和丁香園的下載量吧。掛號網在360手機助手、豌豆莢、91手機助手、應用寶的下載量分別為29.5萬、17萬、5萬、9.1萬,累計60.6萬;丁香園在移動端有4款產品,主打的用藥助手,還有丁香醫生、丁香客和醫學時間,僅在豌豆莢的下載量為101萬、58萬、13萬和3萬,這一個數據已經夠了吧?為節省時間和版面,就不做疊加累述了,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統計下。

從各方面看,掛號網都不及丁香園,而向業界宣傳融資金額卻比丁香園更高,難怪心直口快的馮大輝對此頗為不滿,換誰也不樂意呀。不過,此輪融資掛號網並沒有詳細公布騰訊占股比例,以及其他股東是否有退出,掛號網出讓更多的股份換取騰訊更多的資金也是有可能的。

不過,從數據來看,掛號網似乎並沒有官方宣稱的那麽多用戶,難道3700萬的實名認證用戶是從支付寶合作時得來的用戶數據?那就搞笑了,把支付寶的實名用戶數據當做自己的,然後高價引入騰訊投資,馬雲能氣吐血了吧?

各位覺得,此輪融資的水分有多大?掛號網估值值多少?

合拍的買賣:騰訊渴望移動醫療入口和移動支付場景 掛號網需要海量用戶

事實上,掛號網值錢的可能並不是他的用戶數,而是與在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原衛生部新聞宣傳中心)良好的合作關系。醫院預約掛號服務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醫院自己建立的預約掛號系統;二是地方政府建立的統一預約掛號平臺,三是醫院委托第三方提供預約掛號服務,掛號網就是第三方服務提供者並由此起家,獲得了衛生部的支持,逐漸成為國內最大的第三方掛號系統。

此等優質資源才是騰訊最在意的事,至於用戶量?騰訊多的是,轉化成掛號網的用戶可以慢慢培養?說到這,是不是掛號網將騰訊提供的流量資源也作價算到了融資額里,這麽解釋的話1億美元的融資完全說的通。現在,騰訊非常在意微信和手Q在移動端的入口價值,投資掛號網能增強這兩款產品的入口價值,騰訊還是願意的。

從騰訊官方的表態也能看出,對於微醫(掛號網)平臺給予厚望,甚至提到了掛號費支付,掛號是非常具有潛力了移動支付場景,騰訊這明顯也有移動支付的盤算嘛。

騰訊規劃很美好 但掛號網有可能成為“定時炸彈”

不過,掛號網此前一直宣稱自己是公益服務,所以在去年與淘寶合作時產生了很大質疑聲,如今加入騰訊陣營“從操舊業”難免不會再起波瀾,尤其有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的背景又涉及到了掛號費和商保直付結算等涉及移動支付金錢問題,騰訊的計劃能不能實施下去還是個問題。

另外,騰訊規劃的很美好,而醫院究竟能不能配合實施也是問題,騰訊所說的“平臺將協助醫院以移動互聯網優化就醫流程,從分診導診、預約掛號開始,逐步深入到掛號費支付、院外候診、檢查檢驗報告查詢、院內一站式支付、層級轉診、診後隨訪及商保直付結算。”只是一廂情願的事,醫院配合不配合,衛生部的政策走向都是問題。

騰訊這是明擺著借勢掛號網移動醫療的入口能力來與阿里的未來醫院戰略做競爭,不過,騰訊也可能買了張壞牌。阿里放棄此前有良好合作關系的掛號網,選擇自建未來醫院是否是因為此前經歷與掛號網合作而深感其市場紅線的負面作用不易操作,遂而避開紅線通過支付寶錢包來切入市場,要是這樣,阿里可給騰訊埋了個定時炸彈。

移動醫療市場 阿里被搶了風頭 騰訊仍會繼續加註

還記得我在《BAT頻繁與移動醫療掛鉤 預示行業即將爆發?》一文中提到的騰訊會繼續加碼移動醫療市場麽?被我說中了,沒過幾日,騰訊就出手投資了掛號網。別著急,騰訊對移動醫療的投資還遠沒有結束,接下來入股連鎖藥房、投資移動醫療科技都是很有可能的事。

在騰訊先後投資了丁香園和掛號網後,似乎搶走了阿里的風頭,阿里上半年投資中信21世紀和推出未來醫院熱度已經下滑,這可不是個好跡象,相比用不了太久,阿里還會有下一步動作的。

事實上,掛號網與支付寶的未來醫院是半斤八兩,兩個項目都還很初級,處於探索階段。只不過掛號網的基礎工作做的比較充分,現在又有了騰訊做支撐,勢頭還是可以的。在騰訊此棋落子之後,阿里需要進攻了。


(編輯:余佳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469

【誠信融資】物流小秘:真相在此 1000萬美元融資無水分!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330/149452.html

黑馬說:3月25日,物流小秘宣布獲得1000萬美元融資,由華創資本領投,IDG資本跟投。

事後,黑馬哥接到用戶反饋,數額可能有水分。關於這些,CEO魏亮本人也有所耳聞。於是,我們約了一個天氣晴好的上午,把這事兒原原本本地聊了一遍。


為還原真實語境,以下為魏亮口述:


\口述| 魏亮  整理 本刊記者 王方
 
沒有融資造假  坦率面對媒體  

本來今天上午我要開會,討論運營政策的調整,但現在必須要回應下了。

我聽到了一些說法,說融資是虛報,沒有1000萬美元,是400萬或是600萬美元,一共估值1200萬美元。怎麽可能?我得出讓多少股權?資本不會占大股,不然是他幹還是我幹?

我引述下投資人的說法。投資結束後,內部防火墻非常嚴,只有幾個人能看到協議:投資方董事、物流小秘董事(不超過2人)、基金律師、審計,其余都不可信。

我保證,1000萬美元融資是真實無水分的。

去年,我還聽到一些不好的言論,一些競爭對手要起訴我,說我惡性競爭,派員工臥底、拖欠員工工資,太冤枉我了。

首先,行業里人員流動是正常的,這個我承認。如果非得說我派出臥底,那至少得去個最得力的幹將,不可能被發現,也不可能被辭退,如果想幹這種事兒,最後又幹得跟小癟三一樣,那太傻了。

我們攻擊力沒那麽強,非得說攻擊力的話,我們很懂用戶。

6個月地推6個城市  8萬用戶真實

我是卡行天下供應鏈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之一,出來創業時,董事長翟國良很不理解:前四年的苦吃完了,已經有300-400號人(目前1000人),菜鳥公司剛投資B輪,錢和資源也有了。

我回答,自己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創業機會。之前每到一個地方建物流園,要派下面的兄弟去掃街,每到一個城市,就得做一件特別討厭的事情:找專線。

百度上是找不到的,我就買當地的物流雜誌。比如說北京線,從北京到廣州有60多條,要篩選出來,重點挑5家談,談完選一家進來。用的是最落後的方式。接下來,我們還要掃車。把每輛車的信息記得特詳細,比如這種車有幾輛,聯系方式是什麽。

這幾年,移動互聯網在垂直領域特別熱,哪些行業會熱,判斷基於兩個:

1、資源是否足夠碎片。按照交通部給的數據,全國500-600萬小微物流企業,2000多萬輛卡車。

2、信息是否足夠對稱。公開數據顯示,行業每年的信息支出就是600億元,就是你通過我介紹活,我收一點信息費。此外,還有50%的車輛空駛率。

物流行業鏈條很長,源頭是客戶,要發貨。他們找第三方物流公司(或者貨貸)來承接,再往下是專線,做點到點運輸,到目的地後,再找社會上的送貨車。

我覺得創業機會來了,如果我不做,一年後別人肯定會來做。

2014年4月,我從卡行天下出來,成立了物流小秘,產品在8月份上線。之後大部分精力花費地推上,6個月掃完6個城市:8月北京,9月濟南,臨沂,11月天津、鄭州,12月烏魯木齊。一起下來,獲得了8萬個用戶,全是掃來的,里面包含小微物流企業、貨代、司機。

這些都是真實數字,同行有上線就來幾十萬用戶的,坦白說我不信,我有經驗。不論他說做了多少,開了幾個城市,配了幾個人,都不會差太遠。

我有標配:1+1+9,1個城市經理,1個城市主管,9個BD(業務)。人太多會紮堆,跑不出量來,拿不到提升業績,人少了速度達不到。這是一類城市的標配,如此下來,一個月能掃3000位用戶,算是非常不錯的成績。

外界有誤解  我們不只做車貨匹配

“車貨匹配”這個詞特別不好,容易誤導,有人也定位我是幹這個的。

首先它只說了車和貨。我上文提到的鏈條,三方物流去了哪里?專線去了哪里?廠家需要墊資、項目運作、風險轉嫁、甚至回扣,這些需要三方物流和專線去完成,不可能直接都發整車進行運輸。匹配這個詞也不好,它把撮合的作用無限放大了。後者只是其中一環:用戶下單,後臺根據一套算法,匹配合適的車輛,形成一個交易。

但這還沒完,之後會有很多在途的監控和預警,比如接到客戶投訴,你的車到哪了,怎麽還沒有來。

另外,從下單到預約、成交,再到目的地、評價,這個鏈條完了還差個支付。專線公司有貨,讓這個司機拉到目的地後,直接轉錢過去,就跟滴滴打車一樣。其實專線公司也缺錢,我們就提供資金支持,給專線公司授信,代付司機運費。

華創資本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投了不少項目,如銅板街、同盾等等。我選擇他們是有理由的。

現在還流行一種做法,搭建一張智能服務網,做一個開放系統,讓小微物流公司都能變成德邦,用上德邦的系統。這種理解是對的,但過程會很艱難。

首先角色要幹凈,大的物流公司自己做不了。以德邦為例,他本身是物流公司,其它物流公司不會接你的系統。

其次,系統的定制程度化很高,每家都不同。在卡行天下時,公司就自主開發了一套適合專線公司的運輸管理系統,剛來北京時,有30-40家專線要入駐卡行園區,並且卡行提供他們資源。但一說到能不能換成卡行系統時,好多家就是換不了,因為需要改變他們已有習慣並且要進行很多的定制化開發。

我還是那句話,不管是哪種模式,誰能夠做到用戶心坎里,誰就能成功,大家都有一個策略,這是好事。創業氛圍很重要,對用戶有價值的企業不可能被別人說死,被口水淹死。物流行業需要大家共同去教育,現在談競爭,時機還太早了。
 

為了激勵黑馬哥寫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您可以掃下面的二維碼給黑馬哥適度打賞,金額有8.8和88元!
 

 

 

版權聲明:本文口述魏亮,整理王方,本刊版權所有,如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若您有融資正要宣布,且是真實的,歡迎找誠信投資聯盟首發(加微信wangfangnews),我們欣賞敢說真話的創業者。目前,誠信融資首發已進行了2次,首次是3月15日,點擊閱讀率超過10萬,榜上的企業也成為投資追捧的對象。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捉妖記》票房24.26億號稱史上第一 業內人士質疑“有水分”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9-13/945708.html

截止9月11日15時,《捉妖記》上映59天累計票房24.2671億,超過上映47日的《速度與激情7》的24.2655億,成為中國內地電影的票房冠軍。

每經記者 師燁東

“如果沒有最後兩周所謂‘公益放映’的幾千萬票房,已經過了熱映期的《捉妖記》不可能成為歷史票房冠軍”電影行業分析師陳鑌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按照其發行方旗下院線某些影廳超過100元的票價仍有108%的上座率來看,如果數據屬實,那麽只能說明8月底有些人是在影院花100多塊錢蹲著或者站著看完《捉妖記》的。”

根據藝恩實時票房數據顯示,截止9月11日15時,《捉妖記》上映59天累計票房24.2671億,超過上映47日的《速度與激情7》的24.2655億,成為中國內地電影的票房冠軍。

在此之前,捉妖記被業內人士質疑“買票房”已鬧得沸沸揚揚。而針對影評人對其提出午夜場滿上座率、《捉妖記》發行方安樂影業旗下院線同一屏幕每隔15分鐘便排片等質疑,安樂影業方面回應為滿上座率為包場公益放映,15分鐘一場則為旗下院線排片錯誤。

11日,《捉妖記》官方微博則發表聲明,稱8月28日至9月11日期間,捉妖記公益放映票房為4042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這15天內,《捉妖記》的“公益票房”平均每天達到了269.5萬,尤其在後幾日,該數據幾乎占到了《捉妖記》當日票房的100%。

針對《每日經濟新聞》提出有人質疑其最近兩周4000萬的公益票房完全是為了成為票房第一而買票房的問題,安樂影業方面回應采訪稱,關於公益放映等事件,其已經在《捉妖記》官方微博有過回應,不再多做回應。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捉妖記》的高票房,說明國產電影針對市場的意識在不斷提高;但是《捉妖記》在國產電影保護月內上映且延長了不短的檔期,其紀錄仍然存在一定的水分。“國產電影更應註意的是影片質量如何能不斷上升,而非如何靠手段贏取票房”。

央視曝光捉妖記包場內無人觀看

實際上,早在8月25日,即安樂影業回應《捉妖記》開始公益包場放映的前三天,便已經有網友及影評人質疑安樂影業存在通過旗下院線刷、買票房的行為。

隨後,微博上有加V影評人對《捉妖記》提出票房造假的質疑,並附上截圖說明安樂影業旗下的百老匯院線給《捉妖記》進行了大規模的排片,時間一般為早場或午夜場,但上座率卻達到100%,甚至有部分影廳上座率超過100%;而長度超過120分鐘的《捉妖記》,在同一影廳甚至出現每隔十五分鐘就有新排場的情況。

對於質疑,《捉妖記》官方微博在8月30日夜間發出官方聲明作出解釋。聲明中顯示,安樂電影公司的確使用了片方付款的方式進行包場,但目的是進行公益放映,回饋給特定的觀眾群體進行免費觀影;至於淩晨場次以及不到半小時就輪排的情況,則是因為總部與各地影院溝通時出現問題,之後會要求各地嚴格執行總部的放映規定,也歡迎觀眾監督。

在公司做出回應後,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仍然針對《捉妖記》的公益放映做了專題報道。央視記者到進行《捉妖記》公益放映的影院進行了實地探訪,卻發現在早中晚隨機探訪的三個場次中,現場都沒有任何觀眾。安樂影業總裁張晗隨後在回應央視的采訪時表示,這些無人觀看的公益場次票房是會計算入總票房之中的。

陳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8月末以來,安樂影業下屬的多家影院,屢屢通過全天超過100萬甚至200萬的票房進入全國院線票房單日百強榜,而其中部分影院主要的票房來源都是《捉妖記》。

“以公司旗下的杭州百老匯影城為例,在8月28日到30日的這三天中,《捉妖記》每天的票房貢獻度都在85%以上,票房/排片比都在2以上,平均票價都在100元以上,場均人次都在172人以上,甚至上座率都沒有低於108%,也就是說有‘觀眾’是站著或者蹲著看完影片的。”陳鑌說道。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電影行業咨詢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無不惋惜的說,“其實本來捉妖記破了國產電影票房紀錄之後,業內對於該片都是贊賞有加的;但是發行方後來的一些行為的確有點過分,引起了人們的反感,不知道他們怎麽想的”。微博上一名加V影評人亦評論道:“冠軍來之不易,但要取之有道”。

某影視咨詢公司高層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於一些偷買票房等行為,我們並不贊成,但是總體來看,捉妖記市場基數是足夠大的,對於其最後沖刺階段的買票房事件,放大來看意義並不大。”

監管缺失致票房亂象屢禁不止

實際上,《捉妖記》被曝出買票房並非個案,國內院線在票房上的不規範現象存在已久,尤其三四線城市屢屢被曝出偷漏票房情況,近年來,網友在微博以及影視論壇上曝出觀影時電影票被院線通過手寫偷挪票房等現象層出不窮。

而業內大佬對於亂象也逐漸“忍無可忍”。8月28日,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中磊就在微博貼出兩張一早一晚的電影票房的截圖,怒斥“票房都去哪了?請拿開臟手!”疑暗指由華誼出品的電影《三城記》票房被偷。

易觀國際分析師郝茜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現在的院線都裝有廣電部門核準的計算機聯網售票系統,但是由於受到利益誘惑,一些影院仍然會選擇鋌而走險。

“現在影院的投資成本不低,一般收回成本需要七八年時間。院線通過偷、漏票房或者是不同分賬比例的影片挪票房,可以少交稅、基金或是少給片方分錢。”郝茜說道。

而隨著網絡售票在院線的普及,,一些影院偷、漏票房手段也發展的五花八門。一些院線會在售票時售出自己分賬比例較高的電影票,而後手寫改為其他電影來逃分賬;部分院線則銷售爆米花“捆綁套餐”,將飲料、爆米花與電影票打包出售,將電影票設定為最低定價而獨吞差價利潤。

上述不願具名的電影行業咨詢公司高層表示,實際上,偷漏買票房並不是近近些年興起,只是隨著微博等自媒體的興起及傳播使得這些院線“伎倆”的信息被公開開來,從而被業內外所知。而目前整體來看,這些現象是在主管部門逐漸規範的情況下比前些年是要少的。

近年來,監管部門亦加大了處罰力度。今年初,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下稱“協會”)發布公告,通報了2015年1月份,10家影院違規使用“雙系統”售票,長期偷漏瞞報電影票房收入,截留票款等違規行為。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據此前的案例來看,違規影院會接受30-100萬不等的罰款,以及4-6個月停片處理,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也將取消違規影院當年先征後返、各項資助和獎勵資格。

“雖然主管部門針對偷漏挪票房開始逐漸加大處罰力度,但是其違規成本仍然比較低,而且中國有數千家電影院,監管並不容易;買票房雖然也存在不少電影中,但是這一行為並不違法,只能說部分買票房現象不太光彩。”郝茜進一步分析道。

  • 每日經濟新聞
  • 周禹彤
  • 每經記者 師燁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上海:021-61283003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豬肉水分標準太寬松 農業部將重新修訂嚴打註水肉

註水肉這麽多年禁而不止,除了不法商販太狡猾,監管部門查出難度越來越大之外,標準也是一個大問題。業內人士直言,現行的肉類水分標準太寬松,就算明明知道是註水肉,一檢測,註水肉還是符合國家標準,對於正規企業是很大的打擊。

農業部日前公布,將組織有關機構修訂豬肉水分含量標註,並對註水肉嚴厲打擊。

水分含量是豬肉肉品品質的一個重要指標。2001年,原國內貿易局制定《畜禽肉水分限量》(GB 18394-2001),規定豬肉水分限量值是≤77%。

農業部稱,該標準的實施,對打擊註水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近年來,水分標準實施過程中仍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不法屠宰企業或個人註水手段花樣百出,註水技術不斷更新,現行水分標準不能完全滿足肉品質量控制要求;二是畜禽肉水分限量檢測方法不適應新的變化。

雙匯發展前副總裁劉金濤介紹,近年來,不法分子為了牟取更大的利益,想方設法往肉里添加水分,讓消費者用買肉的價格買了“水”,並且,這種“水”被消費者食用後,對身體健康產生很大危害。

註水肉目前已經有多個變種,令消費者防不勝防。“註膠肉”和“註藥肉”尤其值得警惕。

“註膠肉”是用食用膠、水、胭脂紅的混合液註入豬、牛、羊體內,然後利用膠的凝固性將水分“鎖”住。有的屠宰戶在註膠的同時,還加入一些食鹽和防腐劑,以延長肉的保質期。

“註藥肉”是在牲畜屠宰前註射了一種名叫沙丁胺醇的藥物。沙丁胺醇是一種β受體激動劑,常用作人類平喘藥物。在給待宰生豬註射沙丁胺醇後,能起到保水作用,增加肉體重量。因含有沙丁胺醇的註水肉會給食用者的健康造成危害,國家已將沙丁胺醇列為動物用違禁藥物。

牲畜被註射沙丁胺醇後會感到口渴,拼命喝水,包括卡拉膠水溶液。

上述做法都是將水分大量註入生豬等動物的身體,增加動物體重,牟取非法暴利。現行豬肉水分標準太寬松,業內人士稱,即便註了幾十斤的水,按照現行標準檢測,基本上還是合格的,對於打擊註水肉並不給力。

已經有人大代表就修訂豬肉水分標準提出建議,農業部回應稱,我部一方面組織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農業部屠宰技術中心)、中國肉類協會、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及有關科研院所等單位開展畜禽肉水分限量標準和檢測方法研究,待進一步複核驗證後,《畜禽肉水分限量標準》將提交全國畜禽屠宰加工標準委員會審議;另一方面,組織開展生豬屠宰監管“掃雷行動”,嚴厲打擊註水或註入其他物質等各類屠宰違法行為,切實保障豬肉產品質量安全。

業內人士介紹,不法商販現在給動物註水,越來越隱蔽,除非當場抓住。市場取樣豬肉,再檢測,檢測結果往往是合格的,修訂肉類水分標準變得很重要。


微信升級暴露大V真面目,10萬+的水分有多大?

對於一些大V公眾號來說,刷閱讀量一直是一件公開的秘密,而昨晚微信系統升級,讓這些秘密更加公開。

一些平常閱讀量上十萬的大V公眾號,昨晚的閱讀量直線下降,跌幅從幾千到幾萬不等。一些大V甚至因為流量不及平時,而刪除已發出的文章。

 

 騰訊科技統計的一些微信大號狀況對比

第一財經記者關註到,首席娛樂官、商務範等在昨天推出頭條後閱讀量與之前都有不小的差距,有意思的是,今日記者查看時,這些文章的閱讀量有少量回升。

商務範平時標題文章閱讀量與昨天閱讀量對比,記者發文時,閱讀量已上升至71427。

首席娛樂官平時標題文章閱讀量與昨天閱讀量對比,記者發文時,閱讀量已上升至4581。

一位接近微信方面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次事件是後臺做了行為判定,進行了一些處理。“與之前某些訂閱號閱讀量回退是一個道理。”該人士告訴記者。

移動互聯網數據監測公司仟傳網絡的創始人蘇旋表示,此次“維護”的根源在於騰訊改了接口,本身接口key為采集個人微信信息和公號信息,刷量就通過post的方式進行模擬閱讀,而27號晚上騰訊的接口改為了“cookie”,規則變了,之前的“模擬閱讀”變得不穩定,甚至在半個小時會失效,於是導致了水軍平臺的維護升級適應過程。

對此,微信官方給出的回應是:我們堅決打擊任何虛假、欺騙用戶、影響體驗的行為。上述接近微信方面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微信平臺一直都是不支持類似刷閱讀量的行為的,這有違平臺遊戲規則,所以後臺會不斷對類似行為做甄別。

盡管如此,刷閱讀量與粉絲數依然屢禁不止。第一財經記者在淘寶平臺上搜索“微信刷閱讀”關鍵字,出來的相關搜索信息多達19頁。

刷微信閱讀量的賣家不在少數

記者隨機點入一家店面詢問店主,店主對記者表示盡目前刷閱讀量並未受影響,只是由於只能依靠人工刷,時間會比較長,同時掉粉不補。按照記者詢問店家,若要刷50000閱讀量需要上萬元,10萬+的閱讀量則需要兩萬元左右。

 

刷一篇10萬+價格不菲

上述接近微信人士把這比作是貓和老鼠的遊戲。“貓到處跑找老鼠,老鼠也到處跑躲貓。法律與自律,只有相輔相成,才能有一個更好的景象。”

據記者觀察,淘寶頁面搜出來的刷閱讀量價格從幾十到上百不等,一些店面甚至推出優惠套餐以滿足顧客不同需求。除了閱讀量,粉絲數量也可以進行刷單。

“在沒有閱讀量前,各個訂閱號到處去吹自己有多少粉絲,甚至借此拿投資的也不少。閱讀量出來後,一些吹的號,馬上現形。然後現在有了這個新玩法,遊戲還會一輪一輪玩下去。”上述接近微信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IPO大檢查擠“水分” 業績變臉只是表象

證監會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為IPO擠“水分”。截至11月3日,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793家,這是最近的5個月中,排隊企業數量首次跌破800家。

股票發行核準制下,財務指標依然是硬門檻。但是,業績下滑真的是終止IPO的原因嗎?答案並沒有這麽簡單。證監會11月4日公布了第二批IPO終止審查企業名單及原因,56家企業終止IPO,其中近半數企業因為經濟不景氣、業績大幅下滑甚至虧損而撤回上市申請。

與之前不同,當前的經濟下行周期同時疊加了監管加強周期。分析企業終止原因可以發現,信息披露問題可能是更主要的原因。“業績變臉的深層原因,到底是經濟下行周期下的經營問題,還是業績粉飾無以為繼的問題,這個值得深入分析。”前資深投行人士、上海師範大學副教授黃建中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經濟不景氣的狀態已經持續幾年,有的企業已經不能維持持續增長,特別是有些存在造假、粉飾報表的企業,“包裝上市”需要真金白銀的支撐,時間周期拉長,企業就撐不住了。

下滑幅度驚人

今年前5個月,伴隨證監會對審計機構、保薦機構的現場檢查,17家企業終止首發,對“帶病申報”的企業重點關註、立案調查。

6月24日,證監會宣布啟動IPO欺詐發行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專項執法行動,全面覆蓋IPO各個環節,全面覆蓋發行人、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中介機構等各類主體,全面覆蓋不披露、不及時披露、虛假披露等各種違法行為。

經過三個多月的專項檢查,又有56家企業終止首發申請。據證監會發言人鄧舸介紹,上述總計終止審查的73家企業中,主動申請撤回企業55家,財務數據超期3個月自動終止審查企業18家。

截至11月3日,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793家,其中已過會67家,未過會726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688家,中止審查企業38家。這是最近的5個月當中,排隊企業數量首次跌破800家。

終止的原因包括業績下滑甚至虧損、報表異常變動不能合理解釋、不能回複發審委提問、戰略調整、合規性問題未解決,以及不更新申報材料導致過期。

其中以“業績下滑”為由終止申報的企業占大多數。證監會11月4日公布終止名單的同時,也公開了企業申請撤回申請的理由。其中數十家企業都以“業績下滑”或“業績預虧”等籠統的理由要求終止。

目前主板、中小板上市條件要求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 萬元、最近3 個會計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累計超過人民幣5000 萬元或者最近3 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累計超過人民幣3 億元、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彌補虧損。

創業板上市條件要求最近2年連續盈利,最近2年凈利潤累計不少於1000萬元;或者最近1年盈利,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於5000萬元。最近一期末凈資產不少於2000萬元,且不存在未彌補虧損。

從少數披露具體虧損數額的企業來看,虧損幅度之大十分驚人。比如此前終止的北京光耀能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至2014年凈利潤分別為2389萬元、3882萬元、3961萬元,2015年上半年則虧損1959萬元。

生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至2014年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2630萬元、4512萬元、2827萬元。2015年上半年虧損就達2904萬元。

再比如原計劃上創業板的深圳市海明潤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至2015年歸屬於發行人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分別為3636.15萬元、4262.62萬元和2327.98萬元,而2016年1-6月凈利潤僅不到500萬元。

企業放棄IPO,到底是因為業績不達標,還是因為信息披露存在問題,證監會沒有給出答案,目前相關行政許可申請終止審查程序還在進行中。

“當前核準制下,上市依然有財務門檻。業績變臉達不到盈利要求,就不再符合上市條件。”黃建中分析,企業業績下滑有多重原因。宏觀經濟下行階段,部分行業不景氣,確實有企業因此經營業績下滑。同時由於上市周期太長,部分企業無法在最需要資金的時候從資本市場獲得融資,只得改變融資戰略。

但是他也提醒,要警惕行業本身沒有問題、申報企業卻出現業績變臉的情況,需要註意是不是財報出現了問題——要麽是經營不善,要麽就是信息披露有問題。

主動撤回

在業內人士看來,從企業終止申報的理由就可以甄別企業撤回的真正原因。據證監會介紹,廣東秋盛資源股份有限公司終止IPO是因為存在未能落實IPO財務專項檢查中發現的有關資產入賬、收入確認、內控有效性等問題。“這就說明信息披露可能有問題,經不起問詢和考驗。”

另外,已經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申報企業龍寶參茸股份有限公司,也因為證監會發現其存在銷售與經營模式不匹配、存貨期末價值及采購原材料有待進一步核實等問題而撤回IPO申請。

今年以來,證監會對IPO“帶病申報”加強了監管,就算企業撤回申請依然會被調查及處罰。證監會此前就明確表示,如果企業在申報時,通過粉飾財務報表、隱瞞或有債務、掩蓋真實情況等方式,意圖包裝上市,導致信息披露不真實、不準確、有遺漏乃至欺詐發行,則明顯違反法律規定的信息披露真實性義務,發行人和負有責任的中介機構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因主動撤回申請而終止行政許可審查,並不意味著上述法律責任的豁免,並不產生終止追究責任的法律效果。”證監會強調,在發行審核過程中將重點關註在審企業是否存在“帶病申報”的問題,堅決把不符合發行條件的企業擋在IPO大門之外。

業績下滑不符合上市條件的企業終止IPO情有可原,但是可以“爭取一下”的企業也放棄了,這就耐人尋味。在第二批終止上市的56家企業中,有18家是因為未及時更新申報材料,導致財務資料過期三個月自動終止。

部分企業沒有更新財務資料導致終止,也沒有做出任何解釋,如江蘇新世紀江南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申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部分企業表示是因為行業景氣度下降、業績有下滑風險,所以自動終止,如福家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雷迪波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等;也有的企業表示是因為戰略調整、股權變動而自動終止,如安徽廣印堂中藥股份有限公司。

但是也有部分企業是因為中介機構“無法完成工作”而沒有更新材料。比如浙江真愛美家股份有限公司,終止原因是公司主要產品銷往中東、非洲和歐洲等地區,外銷中存在第三方代客戶支付貨款的情況,涉及的付款單位400余家,“保薦機構對於上述付款情況的核查、確認及回函情況難以在短時間內達到較高的比例”。

再比如深圳泰克威雲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直接表示“申報會計師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審計報告,保薦機構也無法完成內部流程”。

“未更新,潛在的意思可能就是不想更新。如果更新符合條件,企業就會積極爭取一下。不更新,可能是即使更新材料也達不到上市條件,或者更新完數據會比較難看。”黃建中分析,對於中介機構無法完成工作,其實可以申請“中止”,而沒有必要“終止”。

根據證監會發布的《發行監管問答——關於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中止審查的情形》,申請文件不齊備等導致審核程序無法繼續的、發行人主動要求中止審查或者其他導致審核工作無法正常開展的,都是可以“中止”審查的。

中介機構的“主動放棄”,與證監會的嚴格監管也有直接關系。IPO專項檢查,不只是針對申報企業,也覆蓋會計師、律師、評估機構、保薦機構等全部中介機構。

證監會11月4日再次強調,發行人要切實履行信息披露第一責任人的職責,而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也要歸位盡責,證監會發行審核部門已經在首發企業審核監管的各環節制定了從嚴監管的機制和措施,並建立首發企業現場檢查機制,將對IPO各環節實施嚴格的全過程監管。


衛計委推藥品購銷兩票制 專家支招如何擠藥價水分

中國藥價虛高已久,國家發改委在近20年的時間里進行了來32次強制降價,但大多不盡如人意。如何讓虛高的藥價降下來?國家衛計委出招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以期擠壓藥價的水分。

“‘兩票制’是指藥品從生產企業到流通企業開一次發票,流通企業到醫療機構開一次發票。這是藥品領域一項重要改革舉措,目的是減少藥品流通環節,使中間加價透明化,進一步推動降低藥品虛高價格,減輕群眾用藥負擔。”國家衛生計生委體改司司長梁萬年在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日前,國務院醫改辦會同國家衛生計生委、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部門印發了《關於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的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綜合醫改試點省(區、市)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的公立醫療機構要率先執行“兩票制”,鼓勵其他地區推行“兩票制”。2017年進一步擴大“兩票制”實施範圍,爭取2018年在全國推開。

兩票制

由於歷史原因,藥品流通領域“多小散亂差”的狀況尚沒有得到根本改觀,藥品流通鏈條長、流通秩序較混亂,掛靠經營、過票洗錢、買空賣空、帶金銷售等問題突出,醫藥商業賄賂時有發生。藥品流通領域這些亂象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推高了藥品價格,助長了醫藥購銷腐敗行為,制約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給政府、社會和個人造成很大的損失。

“解決這些積弊已久的問題,僅靠市場自發調節短期內難以取得明顯成效,必須通過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重拳出擊,加快治亂步伐。”梁萬年表示。

“兩票制”是指藥品生產企業到流通企業開一次發票,流通企業到醫療機構開一次發票。鼓勵公立醫療機構與藥品生產企業直接結算藥品貨款、藥品生產企業與流通企業結算配送費用。

在經歷過發改委藥品多次降價之後,單純調低藥品價格並沒有真正降到了藥價,最後的結果是一降價,有些藥品消失了,換個身份重新上場,藥價沒有降。藥價虛高帶來的不僅僅是老百姓個人負擔醫療費用的增加,也增加了醫保基金的壓力。

梁萬年表示,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具有重要意義。一是有利於減少藥品流通環節,規範流通秩序,提高流通效率,降低藥品虛高價格;二是有利於加強藥品監管,實現藥品質量、價格可追溯,保障群眾用藥安全;三是有利於凈化流通環境,治理藥品流通領域亂象,依法打擊非法掛靠、商業賄賂、偷逃稅款等違法行為;四是有利於深化藥品領域改革,助推藥品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提高行業集中度,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實現“三醫聯動”改革。

福建省作為綜合醫改的試點省份,在全國首個推行了“兩票制”。2009年,福建在全省藥品采購供應工作中堅持並認真執行“兩票制”制度,明確藥品采購由藥品生產企業直接投標,繞開中間環節,實行統一采購、統一定價、統一配送。明確配送費控制標準,減少流通環節,擠掉藥價虛高水分,有效打擊藥品流通的底價包銷、過票洗錢等行為,有效控制藥品的虛高價格。

“通過遴選采購企業,有效促進藥品配送企業的兼並重組和整合,全省配送企業的數量由原來的200多家減少到目前的62家,提高了藥品配送企業的集中度,降低了流通成本。對於基本藥物,我們取消分片配送模式,實行全省統一配送,實行全省統一配送以後,配送費用由原來的5%—8%降低為3%—5%,所以配送費用節省下來,意味著藥價也降下來了。”福建省醫保辦處長張煊華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目前,藥品流通的亂象已經波及到上遊和下遊,波及到生產企業,也波及到醫療機構,所以要進行多方共同治理,要采取組合拳。為此,福建省為了能夠打好這一組合拳,新組建了福建省醫保辦。福建省醫保辦承擔醫療保障相關政策的制定、醫保基金的監督管理、醫療服務價格的談判調整、藥品耗材的聯合采購配送和結算管理、定點醫藥機構管理、醫療行為的監督管理、醫療保障信息系統建設等職責。

為了配套對推行“兩票制”落地,國家衛計委從發票入手,從源頭控制,確保“兩票制”的落實。為此,分別對藥品生產企業、流通企業、醫療機構就落實“兩票制”提出明確要求。其次創造條件支持“兩票制”的落實,支持建設全國性、區域性的藥品物流園區和配送中心,推進多倉協同配送;允許藥品經營企業異地建倉,在省域內跨地區使用本企業符合條件的藥品倉庫等。同時加大監督抽查。

如何破解“虛高”困局

當前在全國執行的是省級統一招標模式,在醫改專家應亞珍看來,破除省級集中招標采購模式,才能破解藥品耗材價格“虛高”困局。

“目前的價格無論有無虛高,有多少虛高,都是各地招標招出來的。這種結果就促使我們反思,根源是否在於招標制度和機制?很多人知道,招標過程中,我們且不談參與投標的商家采取諸多手段以保障最大利益化,各省之間招采價格互相保密,成為商家利益的維護者,這是為何?”應亞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她認為,統一招標采購,定價“一錘定音”,既可能集體受益(招標價合理),更可能風險集中(招標價不合理)。被扼殺的“二次議價”,應該考慮讓權力分散,讓權責利主體合一的設計。

“三明藥品采購和寧波耗材采購經驗表明,以切實擠壓價格水分為導向,以掌握藥品耗材真實價格信息和遵從醫藥規律為前提,充分利用市場競爭機制,反複談判議價,是可以擠壓出價格“水分”的。”應亞珍表示。

所以創新藥品耗材采購新機制,通過公共交易平臺,實現“公開透明、規範議價”,應是改革的方向。使歷史成交價格在“陽光下”讓各方共享,省級采購部門重點在規範采購目錄、組織分期采購和協調資金結算等方面履行職責。采購過程在公開交易平臺上實施,需求方在交易平臺掛網采購,供給方報價,平臺撮合成交。

“兩票制和營改增能夠一部分把現在流通的成本降下來,把一部商業賄賂擠出去,但是解決不了主流,主流是醫生拿不拿錢的問題,是外資合資藥企、中國部分大企業高開高走的問題,兩票制解決不了。其次,我認為是藥價虛高環節中,醫生利益分配機制問題。藥價虛高的主體企業(外資、中外合資、中國部分藥企)大部分一直都在執行兩票制,反過來說兩票制保持這類企業自己原有的模式和商業,對倒逼藥價虛高起不到太大作用,但針對招商代理為主的企業變化影響會很大。此外,兩票制的執行,內資企業會以底價出廠漲到招標下面的配送價出廠。”降藥價網創始人衛柏興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他認為,國家應該出臺指導價,或者有價格監管制度,目前雖然招標省份都在說是陽光采購,但沒幾個省的中標價是一目了然的,老百姓一般是查不到,所以采購上一定要做到眾人所見才能讓全社會來監督,不然A省2元同類藥,在B省可能會出現十幾倍虛高現象,因為國內藥企失去了代理,有可能也會仿外資高開高走模式,回到原點,就是醫生賄賂利益分配問題是藥價虛高的驅動器,二者相輔相成。

應亞珍亦認為,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核心是補償機制改革,在財政投入政策既定的情況下,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又是核心之核心。若藥品和耗材(統稱“物耗”)價格水分和使用中浪費的問題不破解,(技術勞務類項目)價格調整難以實施,進而補償機制完善將成為空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控總量、調結構、保銜接”的思路也難以落地生效。醫藥改革從采購機制入手,醫保改革系統配套,醫療改革才能深化見效。


衛計委:要擠出藥價虛高水分,實行騰籠換鳥

國家衛生計生委9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務院醫改辦專職副主任、國家衛計委體改司司長梁萬年表示,現在國內所使用的、臨床上所使用的藥品有一部分藥價虛高,公立醫院改革全面推開,建立公立醫院改革運行新機制,主要切入點就是從藥品的流通領域擠出虛高的水分,合理提高醫務勞務的技術價值,實行騰籠換鳥。

梁萬年答記者問

發布會現場,有記者提問“針對藥價虛高的問題,應該盡快建立起藥物經濟學評價制度,這個制度現在推進的情況如何?”

梁萬年對此表示,衛計委這次做的改革主要是針對藥價虛高,降低藥價虛高,這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也是目標之一。他指出,現在國內所使用的、臨床上所使用的藥品,還是有一部分藥價虛高,這次公立醫院改革的全面推開,建立公立醫院改革運行新機制,主要切入點就是從藥品的流通領域擠出虛高的水分,擠出來水分空間後合理提高醫務勞務的技術價值,實行騰籠換鳥。所以肯定有一部分藥品藥價是虛高的,而且虛高的原因是眾多的,但流通領域的環節過多,再加上一些過票、洗錢等情況,更進一步擡高了虛高的價格,這是衛計委整治的重點。

梁萬年指出,如何使藥品能夠真正保障安全有效、質量可靠、價格合理,是對藥品在臨床使用一個最重要的原則。從國際經驗來看,藥品最核心的功能是保障安全和有效,在此基礎上就要考慮它的經濟效益的問題,這是國際上的通用做法。我國過去在選擇藥品時,實際也采用了這些辦法,但是從制度上、推進的力度上還需要進一步加大,現在國家層面也正在進一步加快如何對現行已上市藥品,比如對仿制藥要做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

另外,對同樣都達到安全和有效要求的基礎上,誰的最經濟、最有效率,要用經濟學的方法來做,梁萬年表示,現在正在加快制定這方面的相關政策,來推進這方面的工作。


國是指南丨擠壓藥價虛高的水分,官方擼起袖子準備這麽幹

►國家監察委員會究竟有多權威?官方回應

【劃重點】:1月9日,監察部副部長肖培表示,成立國家監察委員會,包括國家一級、省一級、市一級、縣一級監察委員會,是重大的政治體制改革。

· 國家監察委員會是中國的反腐敗機構,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

· 國家監察委員會和中央紀委合屬辦公,屬於“一套人馬兩塊牌子”,行使的是黨和國家自我監督的職責,即監察委員會要行使監督、調查和處置的職責。

【指南君】:國家監察委員會將對六大類人員進行監察。

第一,國家公務員法所規定的國家公職人員,以及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人員。

第二,由法律授權,或者由政府委托來行使公共事務職權的公務人員。

第三,國有企業的管理人員。

第四,公辦的教育、科研、文化、醫療、體育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

第五,群眾、自治組織中的管理人員。

第六,其他依法行使公共職務的人員。

從國家監察委員會的監督監察範圍來看,其的權威性已經一目了然。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指出,中央將此次改革定性為重大的政治改革,是由“一府兩院”變成“一府一委兩院”,其中“一委”即國家監察委員會。而這個“一委”,對“一府”“兩院”都有監督職責。

官方透露,下一步,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完成國家監察法一審、二審,最終會出臺國家監察法,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

監察委的成立被認為是中央反腐開展後最為重大的一次政治體制改革突破。

►“十三五”深化醫改規劃:推動藥品流通企業兼並重組

【劃重點】:國務院日前印發“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要求到2020年,分級診療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國情的分級診療制度。

· 深化藥品流通體制改革,推動藥品流通企業兼並重組。

· 促進醫療與養老融合,發展健康養老產業。

· 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健康服務業,擴大健康服務相關支撐產業規模。

【指南君】:自2009年啟動深化醫改後,特別是十八大以來,深化醫改取得了重大進展和明顯成效。

據指南君了解,目前,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參保人數已超過13億,參保覆蓋率穩固在95%以上。

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也由改革前2008年的人均80元提高到了2016年的420元,深化醫改為實現人人病有所醫提供了制度保障。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重已降到30%以下,為近20年來最低水平。

►衛計委等8部門推行“兩票制” 擠出藥價虛高水分

【劃重點】:近日,國務院醫改辦等8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的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

· 綜合醫改試點省(區、市)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的公立醫療機構要率先推行藥品采購“兩票制”,鼓勵其他地區執行“兩票制”,即藥品從生產企業到流通企業開一次發票,流通企業到醫療機構開一次發票,以期進一步降低藥品虛高價格,減輕群眾用藥負擔。

【指南君】:中國藥價虛高的問題由來已久,國家發改委在近20年的時間里進行了來32次強制降價,但大多不盡如人意。

官方表示,藥價虛高是當前改革必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也是老百姓的強烈呼聲。而推行“兩票制”的目的就是壓縮藥品流通環節,使中間加價透明化,進一步推動降低藥品虛高價格,減輕群眾用藥負擔。

“兩票制”實行以後,整個流通環節透明化了,藥品從生產廠家到醫院,醫院進的是什麽價,賣的是什麽價,這個中間過程開兩票,稅務部門就能夠看到每一票到底加了多少價。所以整個流通環節透明化,有利於及時發現一些違法違規的開票,給予打擊處理。而把多環節壓縮到現在的兩票,也能把中間的一些水分大大減少,為老百姓和醫保基金節省了費用,保障了醫保基金的安全。

(點擊“相關”閱讀《衛計委推藥品購銷兩票制 專家支招如何擠藥價水分》)

12月24日,央視播出《高回扣下的高藥價》的調查報道,曝光部分醫院醫生回扣占藥價三四成。

►統計局:中國2015年GDP最終核實比上年增長6.9%

【劃重點】:國家統計局對2015年GDP數據進行了最終核實::

· 2015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現價總量為689052億元,比初步核算數增加了3546億元;增速為6.9%,與初步核算數一致。

· 2015年第一產業增速3.9%保持不變;第二產業增速6.2%比初步核算數提高0.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速8.2%比初步核算數降低0.1個百分點。

【指南君】:隨著我國統計改革的不斷深化,國家統計局決定對現行的GDP核算和數據發布制度進行精簡改革,由目前初步核算、初步核實和最終核實三個步驟調整為初步核算和最終核實兩個步驟。

據了解,年度GDP初步核算數時效性很強,所依據的基礎資料是月度和季度資料。隨著基礎資料不斷增加,特別是年度財務資料陸續報送,按照各國通行做法,確實應當根據更加全面、可靠的基礎資料適時修訂GDP數據。

按照現在公布的日程,2017年1月20日,2016年GDP的初步核算數就將正式同公眾“見面”。

而據新出爐的“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調研”結果,參加調研的21位經濟學家均認為2016年整體經濟走勢平穩,年度GDP將與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速保持一致,為6.7%。經濟學家預測的準確性如何,咱們就等1月20日來檢驗了。

經最終核實,2015年中國第二產業增加值比初步核算數增加1480億元。

►對外貿易發展“十三五”規劃出爐: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

【劃重點】:商務部近日印發了《對外貿易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要推動外貿調結構轉動力,向優質優價、優進優出轉變,鞏固貿易大國地位,推進貿易強國進程。

· 十三五期間實現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培育一批具國際競爭力的外貿跨國公司。

· 加快實施自貿區戰略,研究推動商建新的自貿區。

· 實行積極的進口政策。推動進一步優化進出口關稅結構,完善出口退稅政策。

· 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大力支持外貿企業融資,通過差別準備金、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指南君】:對於規劃的出臺,商務部相關人士做了個形象的比喻,“統觀整個規劃,就像是一個運動者不再關註奔跑的速度,而更關註跑步的方向和姿態。”

規劃沒有設置具體的數字,十三五時期,外貿面臨著更為複雜的不確定因素,未來關註的重點也不是具體的外貿增長數字,而是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本屆政府已經出臺了16個支持外貿發展的政策文件。

周一至周五 • 清晨7:30

  第一財經 • 國是指南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