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FA + TA CUP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24197
會計仔 2010-04-04 23:42
 

我明顯 係個FA人, 但我叫自己做價值投機者, 而非投資者。FA, TA股票點穴, 小弟既看法如下:

 

1)只 有大市值股, 價格才會efficient; 中市值股, 會在3-6個月變成efficient; 細市值股, 好間唔中先efficient.

 

Implication: 大市值股長期點穴, 肯定係有問題, 只係問題超過我們的認知.

 

2) 業績前後, 中小市值股會變得efficient 一些

 

3) 比會計制度搞到盤數面目全非的股票, 如5如13, 因為冇人有信心睇得明真相, 容易長期點穴。

 

4) 國內新聞有時不方透明, 部分公司成本結構極不透明, 亦會令人睇唔出股票的價值, 令到股票點穴。

 

5) 不少人對中小型股有戒心, 每人的risk aversion 都不同, 不同時候的risk aversion也不同, 這也影響估值。

 

6) FA遠遠超過PE/ PB分析, 在OPM rule 之下, 市場熱錢流通量是估值重要一部份, 睇唔睇得通macro 大環境, 也是你功力一部份。

 

7) 更重要的是相人, 中國既公司都係信人多過信制度, 你對話事條友誠信, 能力, 財政情況既評估能力, 其實亦好重要。

 

8) Expected P/E 是FA重要的一部份, 對個expected 睇得有幾準, 好考功力。如果只懂看historical P/B, P/E, 係好皮毛。

 

9) 牛市中期TA會明顯跑贏, 有本事既FA人, 會在牛市開始之前, 和爆破之前掌握得較好, 因為佢地有較強既估值能力。 

 

10) 強 既FA人唔會買中爆煲股, Pure TA人會有咁既機會。

 

-----

 

我覺得會計Sir 講得十分好。

 

有些人是FA Purist,有些人是TA Purist,有些人是 FA + TA Hybrid。

 

據我一直觀察,我認為 FA + TA Hybrid 成功的人遠多於任何一種的 Purist。

 

FA 真正強的人有高瞻遠矚的能力,Smart Money 點解咁 Smart 一係就是內線人,早著先鞭,一係就有一些甚至一隊超強的分析隊伍,或者有些像巴菲特、芒格這些超強人士分析,老早就解破重重線索,打破誤導的噪音,尋到寶 藏。

 

TA 是觀察這些 Smart Money 進出的線索,以確認自己的想法,並盡早跟隨 Smart Money 行動,以得到贏利。

 

有人做了個比喻。炒股像個 Treasure hunt,第一批人去到寶藏能得到最多寶藏,第二批人到達也能得到寶藏,第三個去到會再少些,然後一直少到無/最後去的人會被困。市場不斷會有一些線索帶 你去藏寶的地方,同時亦不斷有誤導你的資訊帶你入歧途。總有一小撮極之聰明的人很快解破每一個線索,並能夠超強地識破每一個誤導,最快去到寶藏。一些擅於 觀察市場的投機者,他們本身具備一些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不及那些極聰明的人,但他們會觀察那些極聰明的人,並跟隨他們的方向去找到寶藏。他們或許是第二批 人去到寶藏,但也能得到很好的回報。只有那些既不太聰明(通常自以為很聰明),而又沒有/不懂觀察超強聰明人的那些尋寶者,遲遲無法去到藏寶處,去到已經 為時已晚。

 

關於會計Sir最後的那一點:任何人都會 買中爆煲股,FA超強的人極少買中爆煲股(但都有機會);TA Purist 會買中爆煲股,FA + TA Hybrid 能減少買中爆煲股的機會,不幸買中也有機會在爆煲前脫身;TA 極強的人有機會買中爆煲股但也有很大的機會在爆煲前及時撤退;TA + FA 兩樣都超強的人,極少機會買中爆煲股,咁都俾佢買中爆煲股的話,他也能有極高的機會在爆煲前離場。

 

我認為最好 TA 和 FA 兩樣都要練得很強才對。兩 者是並行不悖的,與其爭拗,不如學多幾樣嘢,並認真學習兩邊的精粹好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95

趨勢1-2-3 (3) CUP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24661


 

續上回:

1.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23582

2.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24147

 

除了股價運行的形態而留意,成交量也是十 分重要。

 

最重要的現象:一個上升的趨勢,通常在股價上升時成交增加,在下跌時成交萎縮。而掉返轉,下降趨勢時,通常股價下跌時成交增加,在上升 時成交萎縮。

 

在一個轉勢的過程,投機者應能察覺到成交 量和股價運動之間的轉變。

 

要更可 靠判斷一個型態是否正確,必定要分析那圖表型態和成交量的關係。

 

除了上次講那個 1-2-3 模式外,另一個相似的轉勢型態,就是極多人都知道的:頭肩頂 (Head-and-shoulder Top)、頭肩底 (Head-and-shoulder bottom) 型態。

今次只講頭肩頂。

 

一圖勝千言:

 



 

1. Left Shoulder -- 左肩形成時仍然是上升趨勢。上升時成交增大,調整時成交縮減,整體上整個左肩的成交量普遍是較大的。

 

2. Head -- 上漲見頂,然後下跌,抹去之前的升幅。上漲時成交量通常都是大的,但整體上整個頭部的成交量沒有左肩那麼大。

 

3. Right Shoulder -- 股價嘗試反彈,再試之前的高位失敗,展示弱勢。反彈時的成交量縮減,顯示股票需求減弱。

 

4. 一個完成的研頭肩頂形態,必定由股價崩穿頸線(Neck Line)來劃上句號。頸線即是右肩的支持位。

 

5. 跌穿頸線後,股票一般會繼續下跌,然後會有一種吸力把股價吸回頸線附近的地方,那叫 Return Move。這個未必會發生,但在大市氣氛較好的情況下,反彈至項頸線的機會便很高。

 

6. 實戰時會有些 variation ,但基礎原理和規則大致是相同。有些轉勢特性出現了,我們心中的警號應該要響起,檢討自己的持股,而不是盲目樂觀或堅持己見。

 

實例:

 

以下是建滔化工(0148) 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的日線圖:

 

3個孤線是左肩、頭部、右肩。2008年 1月跟隨大市高成交跌穿頸線,2008年2月反彈,但無法再超越頸線(市況氣氛不好),反彈時成交薄弱,3月再放量大跌。

 



 

警號一、十月底創新高時成交沒有配合;警 號二、十一月的調整底部低於十月初的調整底部;警號三、十二月的反彈無法升穿上次高位並放量下跌,再上的時候成交大不如前;警號四、一月放量下跌,跌穿頸 線,然後更呈大成交裂口式下跌。

 

 

下圖是建設銀行(0939) 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的日線圖,大家自行欣賞。



 

最後一提是,Head-and- shoulder 是用來觀察趨勢轉變,是看大浪,而不是預測短期的波動。時常聽到什麼「小型頭肩頂」之類的東西,那是一派胡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54

2010年06月23日 CUP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05dcdb0100j2yz.html


 


港股拒绝跟隨美股和国內股市下跌,恒指在尾市回升平收(微升), 成交再萎缩至少于600亿。今天在$11.96买多一点玖纸(2689.hk)持股量佔组合6%,现金大约是10%。暂时仍对大市抱正面的看法。




 

 


技朮分析方面,我个人是不喜欢用RSI作为买卖的指引。举例,我记得去年十月,我在潍柴动力(2338.hk)突破$42时(当时顶位)追 入,那时候的14天RSI是接近70。结果买入后只是微调了几天,然后最高位就升至$57才短期见顶有个较深的回调。RSI的问题就是若靠它的讯號来操 作,那会较易错过单边的行情,在range trading 的橫行市效用较好。然而,range trading 也有其他比RSI更好的操作指标,是否用RSI属个人喜好。


 

 


用什么方法去观察和操作,最重要是将个人的长处放大並減少短处的 影响。图表夠竟展示出一个什麼的讯息,就好像一幅心电图展示病人的健康状況一样,不是经常阅图的「受过训練」人士,图上那些线不具什么意思。而看图诊断 后,如何跟进和行动,视乎各人的情況、目标和功力深淺而定。


 

有些人批评,看图来交易无论如何都是会输给大行的超级电腦。同 理,我看不到老散的所谓基础分析,如何胜过大行成team 精英的分析员,而且大行及基金能直接接触公司得到第一手的资讯,而散戶通常都不能做到。可是,技朮分析或者基础分析有独到能力的人,總能找到入市获利的机 会(技朮分析者可以是依靠入市的讯號和自己交易的系统,基础分析者可以是找到难得的市场錯价)。我相信,以无法得到第一手资讯的老散而言,熟习技朮分析並 以基础分析作为辅助,有较高机会避免嚴重亏损进而搏取好的回报。倚仗伪价值投资或者功夫嚴重不到家的基础分析,非常危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27

Buyers' anxiety CUP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05dcdb0100j3ej.html


阅读市场我觉得最重要是避免主观思想和想象,保持一颗简单的心, 过份複雜只会自找烦惱。


市场价格的波动是由市场参与者互动而成,而价格的变动通常都要主 动的买盘或者卖盘去达成。什么是主动的买盘?


 


例如一只股票在交易所掛出的买入价是$10,而卖出价 是$10.1。表示市场上有一堆人希望以$10买入股票,而卖出的人希望以$10.1成交。但这些买卖盘並不会成交,直至到某一刻,有一个买家认 为$10.1值得买入,然后他用 market order(市价盘)不问价去买掛著$10.1的卖盘,那么成交就会发生,而交易后该股在交易所的报价就会变成$10.1,这个过程就是主动买盘的达成。 当$10.1的卖盘被人买完后,大家又会在报价机看到$10.2的卖盘同时又有人掛$10.1的买盤。当有人仍继续用 market order 去买入而不去掛$10.1的买盘慢慢等待,那么$10.2的价位又会成交,交易所的报价就会变成$10.2。主动卖盘则是过程由上例的买变卖,如此类推, 不再重复。


股票价格的不断上升是由一系列的主动买盘所造成,而下跌则是由主 动卖盘所造成。主动买盘的形成,是因為买家不去掛买盘等待(排隊),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交易,並不介意交易的价位比目前高,这种心理状态叫做 buyers' anxiety。卖方的主动沽盘则由sellers’ anxiety 推动(急于沽货者不问价以market order去沽出股票),当 buyers' anxiety 大于 sellers' anxiety 股价就会不断向上;而 sellers' anxiety 大过 buyers' anxiety 那么股价就会被推向下。


因此,话虽一个成交同时有买家和卖家,100亿的成交代表有人买 100亿的货和同时有人卖100亿的货。股价的变动和成交量的关系多少能表示一个市场的心理状況。例如一个900亿的成交量,推动大市升600几点,那我 解读为一个很大的buyers' anxiety真金白银去推动大市。但假如同等大的成交量,但无法推动大市,或者只能升几十点那么少的话,那么,buyers' anxiety比 sellers' anxiety 多很少,甚至差不多,那么推动市场价格向上的动力就很有理由值得怀疑。


这就能解釋为何在牛三的极度乐观时期必定有超大成交和股价不断向 上的情況发生,这表示买家爭著买股票,buyer's anxiety 高涨,唯恐来不及买股票推动价格向上。


所以我们看到放量上升的情況,得到的讯息就是:buyers' anxiety相对於sellers' anxiety很高,急于买股票的资金远多於沽货的力量,谨此而已。至于面对这个讯息如何操作,要视乎个別市況和投资者个人的策略来決定。据我的看法,股 市在一个低水平出现放量上升,而且有多次的话,多数是属利好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28

漢尼拔血戰古羅馬(一)--初戰 CUP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34514

 

假如中國古代歷史上韓信是戰神,那 西方古代戰爭史就不能不認識漢尼拔。

 

漢尼拔‧巴卡(Hannibal Barca, 公元前247年-公元前183年)生於古羅馬掘起的年代,是北非古國迦太基(Carthage)的軍事家。他指揮的戰役,現在仍是許多軍事專家重點研究的 課題。

HannibalTheCarthaginian.jpg

 漢尼拔‧巴卡

 

漢尼拔在公元前221年接掌了迦太基駐西 班牙軍隊最高統帥之職(當時迦太基除了北非的本土外,它還控制了西班牙南部和東部很大範圍的地區),他繼任時年僅26歲。他體格健壯、精力旺盛、老練成 熟、意志堅強,受過良好的軍事訓練和外交訓練。在那個時候,迦太基和羅馬的關係就好像春秋時代越國和吳國那樣,仇深似海。

 

在漢尼拔還年幼的時候,羅馬和迦太基正在 發生第一次布匿戰爭,漢尼拔的父親哈米卡‧巴卡是迦太基的名將,年少的漢尼拔隨父親進軍西班牙,當時父親要漢尼拔在神壇前立下一生誓言,要終身與羅馬為 敵。可見他們和羅馬的仇恨有多深,深到要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漢尼拔的巴卡家族是當時迦太基最有名望的 家族,他們長時間在西班牙經營,建立了強大的軍隊。當漢尼拔繼承了西班牙迦太基軍統帥後,從小就隨父征戰的他,馬上就策劃一個宏偉而大膽的侵略羅馬計劃。 那個計劃是:迫羅馬人首先向迦太基開戰,然後率軍到羅馬意大利的本土,在意大利摧毀羅馬帝國,這就是史上所稱的第二次布匿戰爭,即今次的主題:漢尼拔血戰 古羅馬。

 

那個時候羅馬正在和高盧人(Gaul) 交戰,無暇理會迦太基,令迦太基能夠毫無阻礙的發展。在第一次布匿戰爭後,羅馬和迦太基協議規定迦太基人不得越過西班牙的埃伯羅河。

 

漢尼拔為了制造紛爭,率兵越過埃伯羅河, 攻擊羅馬在西班牙的同盟者薩貢坦城。薩貢坦向羅馬求助,羅馬派使者要求迦太基不要侵犯薩貢坦。漢尼拔是有意挑釁,拒絕了羅馬的要求,並反過來指責羅馬幹涉 薩貢坦內政。

 

公元前219年,經過八個月的殘暴圍攻, 薩貢坦終于落入漢尼拔之手。結果漢尼拔成功觸怒羅馬,羅馬信心十足的向迦太基宣戰。

 

羅馬計劃分兵兩路:一路由執政官隆古斯率 領,從西西里渡海進攻迦太基本土;一路由西庇阿(Publius Cornelius Scipio)率領,取道陸路,經馬西利亞進擊和牽制西班牙的漢尼拔的軍隊,使其無法援助迦太基本土。羅馬人計劃的都是如何進攻,在敵方領土作戰。他們做 夢也沒想到漢尼拔會長途跋涉入侵意大利,這場戰爭的主戰場會在本土。羅馬人一開始就失算了,落在漢尼拔所設的陷阱中。

 

漢尼拔實在藝高人膽大,設計了一個沒有任 何指揮官敢做的戰略--由陸路越過阿爾卑斯山由北面入侵意大利。

 

這個戰線的選擇也是深思熟慮的。漢尼拔認 為,從海上攻入意大利太冒險,第一次布匿戰爭後,迦太基艦隊失去了制海權,缺乏護衛能力:他的人數眾多的部隊,特別是其中的六千個騎兵,靠海上運輸,困難 太大。

 

漢尼拔還認為,從意大利南部侵入可能會遭 到當地人的反抗,得不到同盟者,而從北方侵入則情況會不同,迦太基人可能得到意大利北部的高盧人的支持,因為這裏的高盧人剛被羅馬人征服,他們正渴望有向 羅馬人復仇的機會。漢尼拔從這裏入侵正給他們提供了這樣的機會,他們會加入到漢尼拔一邊反對羅馬人。

 

公元前218年四月,漢尼拔經過充分準 備,親自率領九萬步兵,一萬二千騎兵和幾十頭戰象從西班牙的新迦太基城出發,越過埃布羅河。

 

為避開羅馬派來進攻西班牙的軍隊,漢尼拔 採取了迂回曲折的行軍路線,到九月初,才到達阿爾卑斯山北麓。這時,過山相當困難,山中的陸路已有了積雪,山高路險,氣候惡劣。但漢尼拔仍以大無畏的精 神,毅然立即率軍翻越這令人畏懼的高山。

 

翻山過程中,歷盡難辛,或與暴風雪搏擊, 或蹣跚于陡峭險峻的山間小道,小道過于狹窄時,還要鑿開岩山,大象才能通過。漢尼拔大軍前面似乎有爬不完的皚皚雪山,走不完的羊腸險路。沿途還不斷遭到山 裏土著部落的襲擊。在路滑難行的山道上不斷有戰士或馬匹或大象失足掉進萬丈深谷,或被土著從高山上擲下的石頭砸死、砸傷。漢尼拔在這樣艱苦的行軍中,身先 士卒,哪裏需要幫助就出現在哪裏,盡力鼓舞戰士的士氣。

 

行軍到九月末十月初,饑寒交迫、筋疲力盡 的漢尼拔大軍才走出阿爾卑斯山山區,進入波河(Po River)上遊地帶。漢尼拔從新迦太基到波河,共走了大約五個月,翻越阿爾卑斯山,用了33天。一路損兵折將,到達阿爾卑斯山北麓時,尚 有四萬人,包括訓練有素的西班牙騎兵和非洲騎兵以及37頭戰象,而到達波河河谷時,只剩下了二萬步兵和六千個丟掉了戰馬的騎兵,37頭戰象只剩下一頭了。

 

羅馬執政官兼遠征軍統帥 西庇阿(Publius Cornelius Scipio)在高盧得知漢尼拔的部隊竟然出現在波河谷地,迅速將部隊由海路運回意大利,並 打算在北部攔下漢尼拔的部隊,想乘漢尼拔軍隊還未從長途行軍的疲勞中恢復過來時,速戰速決,一舉擊潰漢尼拔軍。

 

漢尼拔比羅馬人更迅速,正如他所預料的, 很快便有一些高盧部落加入他的隊伍。他的軍隊及時地從高盧人那裏得到人力、馬匹的補充。羅馬軍隊到來時,漢尼拔已作好了接戰的準備。

 

羅馬軍隊的前軍和迦太基的偵察騎兵,在波 河流域提契諾(Ticinus)相遇。交戰規模不大,卻很激烈。羅馬人本想在這裏乘漢尼拔軍尚處于疲勞時與之決戰,一接戰,羅馬人就發現,漢尼拔的騎兵在 速度,裝備和訓練等各方面都優於自己。帶兵的羅馬執政官西庇阿在戰鬥中身負重傷,不得不放棄在這裏決戰的打算,撤退至特雷比亞河(Trebia)對岸,並 在Placentia 紮營等待與援軍會合,等待第二支羅馬軍隊的到來支援。

 

羅馬在這場小規模交鋒中的失敗,加速了當 地高盧人的叛變,不久之後整個義大利北部的部落便全部倒向迦太基陣營。高盧與利古里亞(Liguria)傭兵的加入使漢尼拔的軍隊得以補充回40,000 人的全盛狀態。

 

在提契諾之役前,羅馬元老院早已傳令駐軍 西西里島(Sicily)的執政官朗戈斯(Sempronius Longus)率軍趕回北方與西庇阿會合,聯合對付漢尼拔。漢尼拔在經過巧妙的行軍之後,將其陣營移至朗戈斯援軍必行之路上,阻斷羅馬軍會合的計畫。但在 他隨後攻打鄰近的 Clastidium,獲得大量的軍糧時,朗戈斯趁機繞過迦太基軍,成功的與西庇阿會師。

 

在羅馬兩支部隊匯合後,漢尼拔不斷派騎兵 騷擾羅馬軍營。在12月的一個惡劣的下雪天,羅馬指揮官,執政官朗戈斯忍不住漢尼拔的騷擾策略,不聽同僚西庇阿的勸止,下令全軍出擊。漢尼拔偽裝不敵逃 跑,朗戈斯令4萬名軍團戰士在尚未吃早飯的清晨,離開軍營,渡過正漲水的特雷比亞河追擊漢尼拔。結果,卻在迷迷蒙蒙的晨霧中,陷入早已埋伏在蘆葦地的漢尼 拔軍隊的包圍圈內,遭到側翼和後面的伏兵的突然襲擊,潰不成軍,羅馬步兵一個接一個倒在迦太基騎兵的刀下,全軍只有四分之一的人逃了出來。

 

漢尼拔的勝利,使那些尚在徘徊觀望的高盧 部落紛紛投到他一邊,他的軍隊迅速擴大到5萬人。

 

就這樣,僅僅兩個月,漢尼拔就兩次大敗羅 馬軍隊,蹂躪了意大利的整個北部地區。令他感到不足的是,他所得到的支持並不像他所預期的那麼多。不過,他相信,現在他可以從意大利北部這一新基地南下煽 動羅馬的意大利同盟反叛羅馬了。

 

(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94

漢尼拔血戰古羅馬(二)--特拉西梅諾湖之戰 CUP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34797

 

羅馬人在特雷比亞河戰敗後 (The battle of the Trebia),又驚訝又沮喪。帶兵的執政官朗戈斯和西庇阿均被撤職,羅馬元老院選塞爾維尼(Gnaeus Servilius)代替西庇阿、弗拉米尼(Gaius Flaminius)則接掌朗戈斯的軍隊,並加多四個軍團的新力軍由他們二人帶領。

 

為了防止漢尼拔南下,羅馬人選擇放棄波河一帶的平原地區,因為那種地形和漢尼拔的騎兵交鋒大為不利。他們把主要防線設在亞平寧山脈(Apenines) 的南簏。

 

從 波河南下有兩條主要路線:一條是東進,經阿里密儂,沿弗拉米尼大道翻越亞平寧山脈;另外一條是從克拉斯提丁西面的河谷翻越亞平寧山脈,經貞奴亞,沿第勒尼 安海岸南下。為了防止漢尼拔的南下,塞爾維尼統兩個軍團駐紮在東部要地阿里密儂,負責防守弗拉米尼大道和安布里亞。弗拉米尼指揮另外兩個軍團屯兵阿雷佐 (Arretium),防守凱西亞大道和盧卡到阿雷佐一線。 

漢 尼拔早就知道了羅馬人的計算和佈局,為了不讓羅馬知道自己的行動方向,他將準備過冬的營地設在了波倫亞城,不左不右不東不西,令人無法猜測其真正動機。漢 尼拔在整個冬天都在密切地關注著羅馬的政局和意大利半島的局勢。當執政官選舉剛一結束,他就知道了兩個羅馬執政官的名字,以及他們的兵力和駐紮地。同時漢尼拔立刻對他們的出身、經歷、和性格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查和研究,也對翻越亞平寧山脈的道路和環境進行了周密的調查和偵測。漢尼拔也知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 

 

各 方面的調查結果來看,羅馬軍兵分兩路,正是各個擊破的好時機。防守東線的塞爾維尼位於亞平寧山脈北簏的阿里密儂城,扼守著通往羅馬的大道。這條路是從北意 南下的最平整的路線,加上有羅馬人修建的高速公路,移動起來十分便利。阿里密儂附近的住民是山地民族安布里亞,他們為羅馬同盟提供極為有限的兵力,不過一 萬人。對漢尼拔來說,東進作戰對羅馬所能造成的震 動效果實在有限,達不到分解羅馬同盟的目的。相反,西線的羅馬軍防守著伊托魯里亞地區,那裡是經濟文化都十分發達的地方。羅馬人的許多文化都是從他們那裏 學來的,他們可以向羅馬提供約五萬人的兵力。不僅如此,漢尼拔認為伊托魯里亞人因長期受到羅馬的壓制,有叛離羅馬同盟的動機,只是他們還需要外力的推動。對漢尼拔來說更為幸運的是,駐守西線的執政官是性格比較激進的弗拉米尼,應該是個容易上鉤中計的人物。於是漢尼拔就選擇他作為自己的第一個打擊的對象。 

 

 

西元前217年四月,亞平寧山路上的積雪期剛剛消融,漢尼拔就全軍出動。漢尼拔不走左又不走右,卻再一次走一條令人意想不到的路線--引軍走羅馬人和高盧人都不重視的中路(因為那裏地勢實在太危險,實在不會人敢領軍試圖通過),直入亞平寧山脈。漢尼拔引軍通過亞諾河口(Arno)地勢嚴峻的沼澤區,在初春之際山上積雪初融,大量洪水流入亞諾河區,漢尼拔軍不眠不休在洪水中四日三夜的行軍,誇過亞平寧山脈,渡過亞諾河,在這個過程中,漢尼拔右眼因沼澤的毒氣引致發炎而失明,他的軍士亦大有折損,僅有的戰象也都失去,但他最終都成功引軍走出洪區。

 

 

弗拉米尼十分震驚,他正等待洪水退卻後進軍盧卡,沒想到漢尼拔竟然繞過防線在洪區的東面出現。於是派急使向同僚塞爾維尼求援,希望合兵一處,圍殲漢尼拔。

 

弗拉米尼因為認定已方不是漢尼拔騎兵的對 手,採取堅守戰略,駐兵死守Arretium。漢尼拔為了引誘弗拉米尼出戰,一路向東南進軍,刻意四處殺人放火,破壞周遭的農田莊園,並以此向羅馬的意大 利的盟邦顯示羅馬沒有保護他們的能力,以期瓦解他們與羅馬的聯盟。但結果弗拉米尼仍然鐵石心腸不為所動。

 

 

時,漢尼拔已經將附近的地形全部調查清楚,見弗拉米尼依舊沒有出戰的意思,便突然揮兵南下,放下弗拉米尼不管,直奔科托那而去,科托那城是通往羅馬的交通要道。漢尼拔的行動將弗拉米尼與羅馬的聯繫切斷了,而且也阻斷了塞爾維尼前來救援的道路,使羅馬兩軍無法合流。

 

漢尼拔這一著終於令弗拉米尼再也無法忍耐。弗拉米尼總不能讓漢尼拔通行無阻的直落羅馬,而令到自己像個窩囊一樣,設立的防線完全無法阻攔敵人。弗拉米尼引兵出城,但又害怕和漢尼拔正面交鋒,只在後面跟著漢尼拔,期望塞爾維尼的緩兵可以及時趕到。

 

漢尼拔見弗拉米尼帶領全軍出了城,也不去理會,只是一直向東南方向行進。幾天後的傍晚,漢尼拔軍抵達了特拉西梅諾湖畔 (Lake Trasimene),然後沿著北岸向東揚長而去。這特拉西梅諾湖是意大利中部最大的湖,在北岸和東岸有一條狹長的平地夾在湖水和丘陵之間,通往培魯西亞城的道路沿著這條平地向東伸展。漢尼拔早就將這裡的地形瞭解清楚,故意在傍晚才進入這個平地。進入湖畔地區的漢尼拔沒有浪費時間,立刻就命全軍分散埋伏在沿岸長滿林木的丘陵上過夜,嚴令不得生火點燈,不得有聲響。漢尼拔在這裡設下了一個巨大的陷阱,等待羅馬軍自投羅網。 

 

當弗拉米尼的羅馬軍追到這處時,已完全天黑。弗拉米尼見前面的路徑狹窄,又絲毫不見任何燈火和動靜,就認為漢尼拔已經走到湖東過夜,便命令全軍在丘陵地帶的外面扎營休息,等待天亮。這一切都在漢尼拔的計算之中。

 

弗拉米尼擔心漢尼拔走遠,翌日清晨已急不及待督促全軍追趕。這時特拉西梅諾湖一帶濃罩晨霧,視野不清。弗拉米尼一心以為漢尼拔已走出湖區,也不做任何偵察和警戒,全軍將士排著隊伍,一窩蜂的趕路。

 

 

當 時霧很大,羅馬軍的首尾無法相望。當羅馬軍進入湖邊的狹長地帶時,羅馬軍的前部受到漢尼拔的部隊伏擊。正在殺得人喊馬嘶的時候,羅馬軍的後隊只聽見聲音, 不知發生何事,正自猶疑亂作一團。在這個時候羅馬軍的整個列隊的左側被標槍、羽箭、落石等猛烈攻擊,弗拉米尼只知道被敵軍伏擊,但卻搞不清楚敵軍人數,也 弄不清敵人的位置,於是急忙下令後撤。命令還未傳達之際,後隊已經受到漢尼拔精銳的騎兵猛烈突襲,頃刻之間,弗拉米尼帶領的兩個羅馬軍團,完全陷入了漢尼 拔的包圍之中。

 

漢 尼拔的包圍實在是極之高明,他先用自己從西班牙和北非帶來的精銳重裝兵,佔據羅馬兵前部進軍必經的小坡,高居臨下阻擋羅馬兵前進的方向;然後在羅馬兵左側 的丘陵上設伏輕裝兵、弓箭手、投石兵和高盧士兵,對羅馬軍側翼長距離攻擊;最後在後方用機動性最強的努米底亞騎兵**把陷阱的生路封死。

 

由於弗拉米尼軍視野完全被霧遮住,完全無法組織有效的防守,甚至連軍士的隊形也無法保住,只能各自胡亂衝殺。羅馬兵三面被圍,一面臨湖,無處藏身,只能任由漢尼拔軍宰割。戰鬥了(應該叫做屠殺或許更貼切)只有三個小時,太陽驅散了晨霧,戰場上只剩屍橫遍野的地獄景象。

 

二 萬五千羅馬兵包括弗拉米尼戰死;前軍有六千人奮死突圍成功,逃到東面一個小丘,最後被漢尼拔的騎兵追上包圍,全數俘擄。能夠避過箭雨落石跳水逃回羅馬的, 只有千餘人。漢尼拔那一方只損失二千人,大部份戰死的都是高盧人,自己帶來的精兵幾乎絲毫無損。就是這樣,漢尼拔把羅馬常備兵力的一半,就此徹底殲滅。

 

為了離間羅馬人和它的同盟之間的關係,漢尼拔下令給被俘的羅馬士兵全都帶上枷鎖,而把無羅馬公民權的其他意大利人無條件地,不收取任何贖金,全部釋放。

 

特拉西美諾湖的勝利為漢尼拔進攻羅馬城創造了條件,通往羅馬的道路已再沒任何防線,他可以輕而易舉地就攻到羅馬城前。

 

(待續)

 

----------

**努米底亞騎兵(Numidian Cavalry)--努米底亞(西元前202年至西元前46是一個古羅馬時期柏柏爾人王國,如今這一國家已經消亡。其領土大約相當於現今的阿爾及利亞東北以及突尼西亞的一部分(皆位於北非)。當時以出產精銳騎兵聞名。名

 

漢尼拔

就是以努米底亞騎兵打下早期多場戰爭的勝利,後來也因努米底亞騎兵投向羅馬而戰敗。

 

 

 勞米底亞輕騎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56

漢尼拔血戰古羅馬(三)--坎尼會戰 CUP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36382

 

在特拉西梅諾湖之戰後,漢尼拔的軍隊令羅馬人喪膽,繼任的羅馬帶兵的執政官和統帥再也不敢正面和漢尼拔交鋒。

 

但話雖如此,漢尼拔的勝利卻沒有令到任何 一個意大利中部的城市向他倒戈,這令漢尼拔極之失望。他放棄直取羅馬,因為始終他深入敵人腹地,若果貿然攻堅,會四面受敵犯孤立之險。於是他繞過羅馬,到 南面去尋求聯盟者。他進軍佔據坎尼(Cannae)、亞得里亞海岸,取得糧食和騎兵所需的馬匹,並通常港口希望和迦太基本部取得聯系,並在那裏休整士兵和 訓練新加入的高盧士兵。

 

在羅馬這個危急的時候,元老院選出新的獨栽官領軍對抗漢尼拔,他就是出使向漢尼拔宣戰的費邊‧馬克西穆斯。

 

費邊是一個穩健而精明老練的政治家和軍事 家,他受命之後,率領四個軍團追趕漢尼拔。他趕上漢尼拔的軍隊後,採取拖延戰略,只是不斷在後拖延和騷擾漢尼拔的軍隊,使其疲於奔命。由於漢尼拔的騎兵實 在太強,正面交鋒極難取勝。羅馬人在本土作戰,在人員和資源的補給較為方便,反之漢尼拔深入敵土,不利久戰,若然羅馬人能使漢尼拔欲戰不能、卻勝不成,再 戰下去有機會能把漢尼拔拖垮。

 

可是費邊這個策略也負出了沉重的代價,漢 尼拔的軍隊在意大利境內任意馳騁,不斷破壞和洗劫大量農地和莊園,令羅馬人民極度不滿。於是費邊在六個月任期期滿後,元老院選出兩位新的執政 官:Lucius Aemilius Paullus(帕魯斯)和Gaius Terentius Varro(發羅)。社會輿論和元老院敦促兩個執政官迅速領兵和漢尼拔決戰。

 

帕魯斯曾經帶兵在第二次伊利里亞戰爭取得勝利,具備實戰經驗,為人穩重。發羅則是富家商人之子,重來沒有帶兵上戰場的經驗。發羅為人較為激進,主取投入優勢兵力與漢尼拔決戰,得到羅馬市民的支持。

 

羅馬的兩位執政官為了迎擊漢尼拔,親率大軍向南行軍。經過兩天,於奧非都斯河左側找到漢尼拔的蹤跡,並在距離其六英裡外紮營。平常兩位執政官會分別指揮其所屬部隊,但這次因兩部軍隊合一,所以因應羅馬法律的要求,兩位執政官在日間輪流作出指揮。

 

執政官發羅首次帶兵上陣,就要戰勝漢尼拔。當羅馬軍隊向坎尼逼近時,漢尼拔派出一小隊軍隊伏擊羅馬軍隊。發羅成功抵擋了其的進攻並繼續向坎尼進軍。

 

另一位執政官帕魯斯則不同於發羅,其心思慎密並且步步為營,而且其知道即使羅馬軍隊在數量上佔有優勢,但與漢尼拔在平原上對戰是極不智的。

此 想法絕對正確,因為漢尼拔具有騎兵的優勢(不論是質量或數量上)。儘管有著這些顧慮,帕魯斯認為在取得初捷後退兵為不明智的,於是將三分之二的兵力駐紮在 奧非都斯河東側,並指令餘下的軍隊渡河,在北岸離迦太基軍營更近的一個高地上設下第二個軍營,此軍營設立的目的在於搶奪糧草並且騷擾敵軍。

兩軍於這個位置對峙兩天。

 

公元前216年8月1日,漢尼拔向發羅挑 戰,相約於明天正式交戰。發羅拒絕了,當其要求被拒絕後,漢尼拔意識到奧非都斯河對羅馬軍隊的重要性,於是派出騎兵向正在河邊取水的羅馬士兵進行騷擾。發 羅因此被激怒,於次日,即8月2日,集合南北兩營大軍,在與漢尼拔軍營隔岸相望處佈下戰陣,向漢尼拔挑戰,要與其決一死戰。

兩位執政官共有7萬名步兵、2,400名羅馬騎兵與4,000名同盟騎兵(在會戰裡上陣的),並在兩個軍營留守2,600名重裝步兵與7400名輕裝步兵(合計1萬名步兵),羅馬在戰場上的總兵力達至86,400人。

而迦太基大約30,000名重裝步兵、6000名輕騎兵與8000名努米底亞騎兵包括主戰場上的兵力與分隊兵力。

 

當時傳統的陣形是步兵在中間,騎兵置兩翼。羅馬人依照此法擺陣,但選擇加厚中軍的縱深而不是加寬其戰線寬度,希望以此迅速擊潰漢尼拔的中軍。而發羅知道漢尼拔此前兩仗均以詭計與花招取勝,所以其主動尋求發動戰役,以防再次中伏。

 

漢尼拔為了應付羅馬軍的優勢兵力,選擇了不同於傳統的陣形,其將最低質素的的高盧新兵放於中軍,搭配經驗豐富西班牙重裝步兵,而驍勇善戰的非洲重裝步兵則分列兩邊。將中軍列成半月形,突面向著敵人。而兩翼則分置努米底亞騎兵。

 

戰鬥一開始,羅馬步兵發動猛攻,漢尼拔中軍的步兵抵擋不住而後撤,半月形的戰陣由突面向著敵人最後變成凹面包著敵人(下圖)。

 

 

羅馬步兵一直挺進,變成兩側匯合中間前進,愈是向前,愈是楔人敵人的隊伍,縱隊愈加兩側向內收縮而變長,正好成為漢尼拔兩側精銳非洲重裝兵部隊橫攻的目標。

 

羅馬軍很快就由主動出擊變成被動抵抗,隨 後羅馬兩翼的騎兵被實力大優的迦太基騎兵迅速擊潰。然後迦太基騎兵掉頭沖擊羅馬步兵的後面。結果羅馬兵完全陷入漢尼拔軍隊的包圍,軍士在中間擠作一團,毫 無抵抗之力,只能淪為漢尼拔軍隊屠殺的對象。戰況變成一面倒,到夜幕低垂之時,羅馬軍幾乎全軍覆沒,54,000人陣亡,18,000人被俘,執政官、元 老、貴族、成千上萬羅馬最優秀的市民都倒在血泊之中。

 

 

蓄勢待發的努米底亞騎兵

 

 

這是羅馬人那麼多場戰爭以來死傷最慘重的戰役,羅馬城家家戶戶都陷入痛失親人的悲痛。作為羅馬騎士職業象徵的金戒指,漢尼拔就收集了一大個木桶,遣人送回迦太基。漢尼拔在這場戰爭只損失了6,000人。

這場戰爭成為歷史少數包圍多數殲敵的光輝範例,至今少軍事學校仍然以這場戰役為重點研究課題。

(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57

Trend follower 的否極泰來--屢敗屢戰 CUP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04/trend-follower_03.html

以前經常都講,沒有人Day 1參予市場就是股神,聲稱自己從沒挫敗只是自欺欺人。

正如黃國英《決勝在期權》之中所講:實至名歸的投資名師,全球只得一家,名字叫做市場......學習投資的正途,是不斷從失敗中領悟,修正方法改良技巧。絕世的投資高手,莫不試過重大的挫敗,然後苦學鑽研,從新站起,再建立成就。自己在市場交學費不要緊,最重要是學到一些東西,令自己以後減少犯錯,不斷改善績效。

自己一直在講的原則,例如尊重市場、分散投資、風險管理、死牛戒毒所四大規條等等,全部都是在自己的挫敗中學習得來。錯第一次是入世未深,重覆犯錯就是死蠢。

自己07年重倉了HSBC,教訓是學會尊重市場,所以07年11月懂得在 $130-131 跟HSBC 一刀兩斷。

08年8月我重倉了思捷,末期業績一開,藍籌股也是要一開市就裂口下跌兩成,兩年半後的今天那個下跌裂口仍未補回。我學會了避免用倒後鏡看事物、技術分析的作用、長揸死牛的禍害、以及分散投資(風險管理)的重要。

金融海嘯中08年回報是負35%,就學會懂得經濟和信貸周期的重要性、道氏理論、熊走勢的分析、贏谷輸縮的道理,而不是滿足於熊市死唔去就以為自己做得對。

到10年5月錯誤在底位清了倉,學會了假突破的問題,以及再進一步學習技術分析、轉勢的判斷和觀市的技巧,也明白到不同市況應用不同的操作方法的重要性, 例如Cup-with-handle 或者突破的買入法,只能在單邊趨勢市才能得到好效果;Swing-trading 和 trend-trading 的特性和互補功能、對沖的操作和意義等等。學會了這些在今年2-3月的市況就很有用,尤其是今年日本地震後的假突破穿底,操作上無論是市況的判斷、心理質 素或者技巧上都比以往好得多。

然後到去年9月的大單邊升市,錯誤過早沽出利邦、華晨、和黃等股票,卻重倉了較落後的建滔、ASM Pacific、和記電訊等等。明白到自己時常低估了某些強勢股的上升潛力,而在上升單邊市一旦開始出現,押注在領先股和突破股的勝算和幅度,往往比落後 整固的股票為大。當然ASM Pacific 、和電等股票12月開始都有突破,但買賣的時機判斷錯誤,也得承認是個錯誤。若然把這些問題修正和避免,回報一定比歷史好得多。

而到去年10至12月的造淡和對沖經驗,也開始慢慢摸索到什麼時候應該做淡,以及用什麼工具來做,對沖的意義是什麼等等,也發現自己造好很大膽但造淡時常不夠狠、注碼控制的問題等等。

市場的確是投資的名師,每一天都有新鮮的事物,每一段時間操作過後都有改進的空間。個別的事件,例如最近的日本地震,令我知道自己原來不知道日本原來在電 子和汽車的產業鏈有那麼大的重要性,隻富士康跌了兩天才知道問題所在而止損,否則早一天止損的話損失可能會少一些。又例如去年初炒賣中煤能源的失敗經驗, 令我知道中煤的問題和弱項,今年炒煤股就不會中招了。又例如保利協鑫這隻股票,去年有幾個朋友推薦過我都沒有理到,到今年初開始發現走寶,那我才開始學習 太陽能產業的資料,至少知道上中下游做什麼,哪間公司做什麼部份的東西,行業市場大概是如何等等,至少不會選中STP這些廢股。

有時還會有一些和操作沒有直接相關,但很有趣的東西學到:例如研究江西銅時會發現提鍊銅的過程會造出流酸,所以江西銅有銷售流酸的產品(當然佔整體銷售額 比重不大)。在研究流酸的功用時,發現流酸除了用來製造肥料、清潔劑、使用在製鋼工業等等,經會計Sir指點下,原來流酸是可以用來造炸藥(以前以為造炸 藥只是用硝酸,原來硝酸和流酸都要用)。

說了一大堆,是希望能夠分享自己的一些經驗,令大家明白不斷重覆檢討自己的錯誤,不斷學習新的事物,以及不斷優化自己的技巧和心態,以達致精益求精,不斷 提升回報、減低風險的效果。一個頂級的運動員,無不花無數小時訓練和檢討自己的弱點,不斷學習和改進。最令我覺得搞笑的是一些人,自以為王道在自己手裏, 執行甚至教其他人作所謂「懶人投資法」,死揸死溝某一兩隻中資金融大藍籌和某些股價不斷下跌的「高息股」,滿足於自己那狹小的能力圈,經常重覆懷愐自己昔 日光輝、自吹自擂,而不知道天下之大,錯失無數機會。日日乜都唔做唔學坐定定等收錢(現在已變成等發達)?最有可能的結果只是成為極度專業投資者的點心。 又或者像黃國英所講:吹水容易,贏錢難;長揸廢股,身家殘。賺大錢若是那麼容易,天下間還有窮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07

周期分析 我的相片 CUP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_16.html

地產霸唔霸權對我沒有什麼關係,我最感興趣的只是何時才是買樓的適合時機。個人意見:樓價飆漲,上了車的就是 go go go;沒有上車的,那就是霸權霸權霸權。

根據 Lars Tvede 的著作 "Business Cycle",一個房地產周期的時間大約是18年。以香港為例,18年的周期,70代末經濟起飛,玩到1997年的頂峰。然後由1997年的頂,跌到 2003年沙士見底。接著再由頭玩過直到現在。照數大約18年的周期的話,樓市頂峰可能出現於2014-2015。美國的房地產周期是2005-2006 年見頂,參照香港的經驗,跌足五年的話那就差不多2011年見底。

以上只是一個大約的 reference,並不是一個操作指標,但我們知道自己站在一個什麼位置。若然我們知道以上的資料,至少不會眼光光在2003年至到去年都不去想法子買 樓上車吧,也不會到現在才走去「接火棒」,因為新稅法下正常人現在買樓一坐就要坐兩年以上。而另一方面,也不會奇怪美國的樓價為什麼仍然在低位。前一兩年 美國樓價仍然趨跌,「末日博士」或者死熊評論員就日日唱淡美國經濟,那是無法賺錢的。講美國經濟的強靭性以及高度而堅實的復甦能力,我們2009年初講到 現在,而坊間什麼「人造牛」的評論也聽足幾年。誰是誰非 History will tell,我們現在懶得考究,最重要是什麼意見能令我們賺錢。

在股票場上,我這個投機賭徒做基礎分析,特別喜歡研究自己站在那公司或者行業的周期上哪一點。有些股票上個經濟周期已上市的,那就更易掌握資料。至少我們 約略可以知道,在周期上的什麼階段,該公司/行業的銷售額增長如何、Profit Margin 的強弱、然後該公司或者行業在市場上不同階段以什麼估值區間來 Trade、令到公司估值提升的 Driver 是什麼(什麼條件下會出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那會較易理解自己是在做什麼操作,走一條什麼道路。要知道自己買的股票價格是屬於便宜還是昂貴的領 域,自己在玩價值投資、炒動力、抑或是buy-and-hope,從而計算操作的值搏率有多少,和設定認錯的「臨界點」應該在哪一點。

投機賭徒和偽價值投資者的分別在於,投機賭徒知道自己是在賭機會率,真金白銀在搏弈,輸了會受傷,因此我們在分析上對自己有要求。正如玩搏擊,二人對壘未 打之前沒有人會知道勝負。但若果自己練習時對自己有要求,盡量將每個動作做到最好和最有效率,勝算自然會高一點。搏擊不是玩安全的表演,馬馬虎虎得過且 過,只會令自己捱揍。偽價值投資者的問題是,以為自己一直在做「安全」的「投資」,以為自己在做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基礎分析,而事實上分析的質量十分有問題 (這可以是功力、勤力程度或者是方法問題)。由於以為自己正在做的事本質很安全,在沒有危機意識下,做了分析的「豆腐渣工程」也不自覺,十分危險。做真正 的價值投資或者安全的投機,是沒有豆腐渣工程的空間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59

最大的賭博 CUP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_14.html

今天恒指跌121點(0.5%),國指跌84點(0.62%),成交縮至718億。股票升:跌的比例是大約1:1。今天想講講一些理念上的問題,所以大市評論從簡。

傳聞科威特減少出口石油,NYMEX期油反彈至USD107水平。美股方面,市場對JPMC的業績不太滿意,由於盈利增長動力來自撥備減少,而非息差拉闊,而派息也沒有增加--先升後回但卻沒有大跌,動力股開始重拾動力,市底的力量開始浮現。

港股方面,藍籌股跑輸二三線動力股。具實力的二三線股表現不差,也表示市底的健康。市場對單邊市仍然抱半信半疑態度,指數短線要消化之前的急升,這是我預 期的。月中做即月期權長倉十分難玩,加上大盤出現短期整固,因此不宜用期權出擊。偶而得手,理應見好就收。盡量用較小注的正股出擊,可以坐耐一點,而由於 零槓桿(假設沒有做孖展),下跌也不會太驚慌。Jesse Livermore 說過 "It never is your thinking that makes big money. It's the sitting." 。至於留返幾多現金在手,視乎個人取向,像我這種投機賭徒,難得有單邊市,當然是盡量持貨,多多益善。

個股方面,189、819、891都出現大升。前兩者是延續升勢,後者才是出現突破,而且成交量很不錯。大家要留意,突破本身這個terms是有意義的, 意思是指股價超越之前的trading-range,由range-bound 的走勢,轉成 trending 的走勢。做趨勢投機或者投資的人,目的就是要捕捉這些突破產生的trending行情來買賣。像海天(1882.hk) 今天這種,就不能叫做突破,因為它在三月下旬突破$9.4的range 頂部後,就未有整固過,所以今早大升的情況就不能視為突破,它只是continuation of the trend 而已。而今天利邦(0891.hk) 的走勢就叫做突破,由於$7.95是一月配股的下跌裂口以及是三月底的頂位回吐阻力,是一個重要的阻力位,今天以近半年最大的成交量突破(不計配股日), 以技術分析來說是深具意義的。這是大家要留意的分別。

今早趁低再增持一些中石油(0857.hk),把持股水平升至大約組合4-4.5%的水平。買入原因都是因為該股呈現一浪高於一浪,在突破位見支持,而基 礎因素上我認為中石油仍然被低估。一旦出現重估,會有較好的上升空間。而大市一旦出現突破,為免跑輸,持有足夠數量的藍籌股是必需的。個人組合今天回報逆 市微微向上。

今天見New Sir 再講價值和價格的問題,那我又推推,也講一講。

很明顯大家能看到 New Sir 這種吃大茶飯的生意人,目光和一般只坐在電腦前計數的「電車數據分析員」是不同的。雖然每一隻股票數字後的都是一盤血肉戰場的生意,但大家不要忘記,我們 在交易所做股票買賣(即國內人所講的二級資本市場),作為交易者,買和賣的價格才是切實影響我們回報的「本」。

態度上,我認為William O'neil 的說法是對的:假設任何一隻股票都是壞的,除非它能用上升來證明自己不是。無論那是藍籌股、所謂優質股、高息股、被忽略的股、妖股都好,你持有它,而它的 價格跌20%,你當前的損失都是20%,不會有任何分別。之後會不會回升上去是後話,而事實上有很多 buy-and-hope 的人士不斷聲稱自己持有的是優質股,跌了下去不要緊,坐定定等收錢,結果一等就等好幾年都未返家鄉。例如2009年9月阿里巴巴被Yahoo在$21拋 售,到現在都返不回這個高不可攀的位置;又例如2007-2008年的272,老師$6.x又買、$9.x又買、$7.x又買,現在的股價仍然不見一半, 收三五七年的股息也不能抵銷賬面上的損失。

外行人充內行是十分普遍的心理陷阱,很多從沒有做過生意的人,時常妄想自己可以很了解股票數字背後的生意或者環境是如何。有些證券行的分析員和股評人仲搞 笑,發表言論教管理層應該點點點。Come on,人地做了幾十年生意,使你教?不認同管理層的做法,最好的方法就是沽貨離場,或者發出沽售評級。你估你係巴菲特?可以買起成間公司,入埋 board,管理層要看你的訓示,而你的意見可以影響管理層?因此,分析管理層的質素很重要,而財務數字只是當中的部份條件而非全部。作為老散,買賣股票 的數字,其實就是在賭那盤生意會否有增長愈做愈好,股價有否上升的空間,派息會否遞增。

之前都講過多次,為何要買賣股票?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賺錢。以長線投資而言,投資於管理層能幹而業務不斷有增長,股價不斷向上派息不斷增加的公司,那才 能賺錢。而業務停滯不前,股價和股息俱向下的公司,以投資角度來說是沒有什麼價值可言。買入股票後,股價大跌,然後 buy-and-hope,不理好醜死揸到底,無論出現什麼因素:業務倒退又話係暫時性、蝕錢又就今年只是撥備而前景仍然光明、之前日日講收息但公司減派 息時又話可以理解、CEO因為公司出現客戶詐騙而被炒魷魚又話公司主席好英明果斷(但股價自此一歇不振).......後略一萬字。

這就是Jesse Livermore 所講的「被迫投資」,廣州話叫「磨爛蓆」,這才是最大的賭博。

New Sir 實在文采風流,令人尊敬的大哥,一席話令我拍案叫絕,希望他不介意我引用如下:

某人,一路在評價另一個某人某某時候買入某 個股票離場,至今該股票又上升了10倍。這種投機賭徒終不能成為大事,殊不知那個投機賭徒,至今管理了數十億的資產,事業興旺紅火。到現在再來一句,這種 投機賭徒,就算是擁有巨富身家,人生也是悲劇。個人不知道,這樣的人生怎麼會算是悲劇,最起碼世上有那些擁有了幾十億財富的人將錢交給了他們尊重的人管 理,如果管理這筆錢的人是別人口中的悲劇,投機賭徒,那麼將錢交予他管理的那些人又是什麽人?中間的價值又在哪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