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周期分析 我的相片 CUP

http://nodeadcow.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_16.html

地產霸唔霸權對我沒有什麼關係,我最感興趣的只是何時才是買樓的適合時機。個人意見:樓價飆漲,上了車的就是 go go go;沒有上車的,那就是霸權霸權霸權。

根據 Lars Tvede 的著作 "Business Cycle",一個房地產周期的時間大約是18年。以香港為例,18年的周期,70代末經濟起飛,玩到1997年的頂峰。然後由1997年的頂,跌到 2003年沙士見底。接著再由頭玩過直到現在。照數大約18年的周期的話,樓市頂峰可能出現於2014-2015。美國的房地產周期是2005-2006 年見頂,參照香港的經驗,跌足五年的話那就差不多2011年見底。

以上只是一個大約的 reference,並不是一個操作指標,但我們知道自己站在一個什麼位置。若然我們知道以上的資料,至少不會眼光光在2003年至到去年都不去想法子買 樓上車吧,也不會到現在才走去「接火棒」,因為新稅法下正常人現在買樓一坐就要坐兩年以上。而另一方面,也不會奇怪美國的樓價為什麼仍然在低位。前一兩年 美國樓價仍然趨跌,「末日博士」或者死熊評論員就日日唱淡美國經濟,那是無法賺錢的。講美國經濟的強靭性以及高度而堅實的復甦能力,我們2009年初講到 現在,而坊間什麼「人造牛」的評論也聽足幾年。誰是誰非 History will tell,我們現在懶得考究,最重要是什麼意見能令我們賺錢。

在股票場上,我這個投機賭徒做基礎分析,特別喜歡研究自己站在那公司或者行業的周期上哪一點。有些股票上個經濟周期已上市的,那就更易掌握資料。至少我們 約略可以知道,在周期上的什麼階段,該公司/行業的銷售額增長如何、Profit Margin 的強弱、然後該公司或者行業在市場上不同階段以什麼估值區間來 Trade、令到公司估值提升的 Driver 是什麼(什麼條件下會出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那會較易理解自己是在做什麼操作,走一條什麼道路。要知道自己買的股票價格是屬於便宜還是昂貴的領 域,自己在玩價值投資、炒動力、抑或是buy-and-hope,從而計算操作的值搏率有多少,和設定認錯的「臨界點」應該在哪一點。

投機賭徒和偽價值投資者的分別在於,投機賭徒知道自己是在賭機會率,真金白銀在搏弈,輸了會受傷,因此我們在分析上對自己有要求。正如玩搏擊,二人對壘未 打之前沒有人會知道勝負。但若果自己練習時對自己有要求,盡量將每個動作做到最好和最有效率,勝算自然會高一點。搏擊不是玩安全的表演,馬馬虎虎得過且 過,只會令自己捱揍。偽價值投資者的問題是,以為自己一直在做「安全」的「投資」,以為自己在做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基礎分析,而事實上分析的質量十分有問題 (這可以是功力、勤力程度或者是方法問題)。由於以為自己正在做的事本質很安全,在沒有危機意識下,做了分析的「豆腐渣工程」也不自覺,十分危險。做真正 的價值投資或者安全的投機,是沒有豆腐渣工程的空間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