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漢尼拔血戰古羅馬(一)--初戰 CUP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34514

 

假如中國古代歷史上韓信是戰神,那 西方古代戰爭史就不能不認識漢尼拔。

 

漢尼拔‧巴卡(Hannibal Barca, 公元前247年-公元前183年)生於古羅馬掘起的年代,是北非古國迦太基(Carthage)的軍事家。他指揮的戰役,現在仍是許多軍事專家重點研究的 課題。

HannibalTheCarthaginian.jpg

 漢尼拔‧巴卡

 

漢尼拔在公元前221年接掌了迦太基駐西 班牙軍隊最高統帥之職(當時迦太基除了北非的本土外,它還控制了西班牙南部和東部很大範圍的地區),他繼任時年僅26歲。他體格健壯、精力旺盛、老練成 熟、意志堅強,受過良好的軍事訓練和外交訓練。在那個時候,迦太基和羅馬的關係就好像春秋時代越國和吳國那樣,仇深似海。

 

在漢尼拔還年幼的時候,羅馬和迦太基正在 發生第一次布匿戰爭,漢尼拔的父親哈米卡‧巴卡是迦太基的名將,年少的漢尼拔隨父親進軍西班牙,當時父親要漢尼拔在神壇前立下一生誓言,要終身與羅馬為 敵。可見他們和羅馬的仇恨有多深,深到要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漢尼拔的巴卡家族是當時迦太基最有名望的 家族,他們長時間在西班牙經營,建立了強大的軍隊。當漢尼拔繼承了西班牙迦太基軍統帥後,從小就隨父征戰的他,馬上就策劃一個宏偉而大膽的侵略羅馬計劃。 那個計劃是:迫羅馬人首先向迦太基開戰,然後率軍到羅馬意大利的本土,在意大利摧毀羅馬帝國,這就是史上所稱的第二次布匿戰爭,即今次的主題:漢尼拔血戰 古羅馬。

 

那個時候羅馬正在和高盧人(Gaul) 交戰,無暇理會迦太基,令迦太基能夠毫無阻礙的發展。在第一次布匿戰爭後,羅馬和迦太基協議規定迦太基人不得越過西班牙的埃伯羅河。

 

漢尼拔為了制造紛爭,率兵越過埃伯羅河, 攻擊羅馬在西班牙的同盟者薩貢坦城。薩貢坦向羅馬求助,羅馬派使者要求迦太基不要侵犯薩貢坦。漢尼拔是有意挑釁,拒絕了羅馬的要求,並反過來指責羅馬幹涉 薩貢坦內政。

 

公元前219年,經過八個月的殘暴圍攻, 薩貢坦終于落入漢尼拔之手。結果漢尼拔成功觸怒羅馬,羅馬信心十足的向迦太基宣戰。

 

羅馬計劃分兵兩路:一路由執政官隆古斯率 領,從西西里渡海進攻迦太基本土;一路由西庇阿(Publius Cornelius Scipio)率領,取道陸路,經馬西利亞進擊和牽制西班牙的漢尼拔的軍隊,使其無法援助迦太基本土。羅馬人計劃的都是如何進攻,在敵方領土作戰。他們做 夢也沒想到漢尼拔會長途跋涉入侵意大利,這場戰爭的主戰場會在本土。羅馬人一開始就失算了,落在漢尼拔所設的陷阱中。

 

漢尼拔實在藝高人膽大,設計了一個沒有任 何指揮官敢做的戰略--由陸路越過阿爾卑斯山由北面入侵意大利。

 

這個戰線的選擇也是深思熟慮的。漢尼拔認 為,從海上攻入意大利太冒險,第一次布匿戰爭後,迦太基艦隊失去了制海權,缺乏護衛能力:他的人數眾多的部隊,特別是其中的六千個騎兵,靠海上運輸,困難 太大。

 

漢尼拔還認為,從意大利南部侵入可能會遭 到當地人的反抗,得不到同盟者,而從北方侵入則情況會不同,迦太基人可能得到意大利北部的高盧人的支持,因為這裏的高盧人剛被羅馬人征服,他們正渴望有向 羅馬人復仇的機會。漢尼拔從這裏入侵正給他們提供了這樣的機會,他們會加入到漢尼拔一邊反對羅馬人。

 

公元前218年四月,漢尼拔經過充分準 備,親自率領九萬步兵,一萬二千騎兵和幾十頭戰象從西班牙的新迦太基城出發,越過埃布羅河。

 

為避開羅馬派來進攻西班牙的軍隊,漢尼拔 採取了迂回曲折的行軍路線,到九月初,才到達阿爾卑斯山北麓。這時,過山相當困難,山中的陸路已有了積雪,山高路險,氣候惡劣。但漢尼拔仍以大無畏的精 神,毅然立即率軍翻越這令人畏懼的高山。

 

翻山過程中,歷盡難辛,或與暴風雪搏擊, 或蹣跚于陡峭險峻的山間小道,小道過于狹窄時,還要鑿開岩山,大象才能通過。漢尼拔大軍前面似乎有爬不完的皚皚雪山,走不完的羊腸險路。沿途還不斷遭到山 裏土著部落的襲擊。在路滑難行的山道上不斷有戰士或馬匹或大象失足掉進萬丈深谷,或被土著從高山上擲下的石頭砸死、砸傷。漢尼拔在這樣艱苦的行軍中,身先 士卒,哪裏需要幫助就出現在哪裏,盡力鼓舞戰士的士氣。

 

行軍到九月末十月初,饑寒交迫、筋疲力盡 的漢尼拔大軍才走出阿爾卑斯山山區,進入波河(Po River)上遊地帶。漢尼拔從新迦太基到波河,共走了大約五個月,翻越阿爾卑斯山,用了33天。一路損兵折將,到達阿爾卑斯山北麓時,尚 有四萬人,包括訓練有素的西班牙騎兵和非洲騎兵以及37頭戰象,而到達波河河谷時,只剩下了二萬步兵和六千個丟掉了戰馬的騎兵,37頭戰象只剩下一頭了。

 

羅馬執政官兼遠征軍統帥 西庇阿(Publius Cornelius Scipio)在高盧得知漢尼拔的部隊竟然出現在波河谷地,迅速將部隊由海路運回意大利,並 打算在北部攔下漢尼拔的部隊,想乘漢尼拔軍隊還未從長途行軍的疲勞中恢復過來時,速戰速決,一舉擊潰漢尼拔軍。

 

漢尼拔比羅馬人更迅速,正如他所預料的, 很快便有一些高盧部落加入他的隊伍。他的軍隊及時地從高盧人那裏得到人力、馬匹的補充。羅馬軍隊到來時,漢尼拔已作好了接戰的準備。

 

羅馬軍隊的前軍和迦太基的偵察騎兵,在波 河流域提契諾(Ticinus)相遇。交戰規模不大,卻很激烈。羅馬人本想在這裏乘漢尼拔軍尚處于疲勞時與之決戰,一接戰,羅馬人就發現,漢尼拔的騎兵在 速度,裝備和訓練等各方面都優於自己。帶兵的羅馬執政官西庇阿在戰鬥中身負重傷,不得不放棄在這裏決戰的打算,撤退至特雷比亞河(Trebia)對岸,並 在Placentia 紮營等待與援軍會合,等待第二支羅馬軍隊的到來支援。

 

羅馬在這場小規模交鋒中的失敗,加速了當 地高盧人的叛變,不久之後整個義大利北部的部落便全部倒向迦太基陣營。高盧與利古里亞(Liguria)傭兵的加入使漢尼拔的軍隊得以補充回40,000 人的全盛狀態。

 

在提契諾之役前,羅馬元老院早已傳令駐軍 西西里島(Sicily)的執政官朗戈斯(Sempronius Longus)率軍趕回北方與西庇阿會合,聯合對付漢尼拔。漢尼拔在經過巧妙的行軍之後,將其陣營移至朗戈斯援軍必行之路上,阻斷羅馬軍會合的計畫。但在 他隨後攻打鄰近的 Clastidium,獲得大量的軍糧時,朗戈斯趁機繞過迦太基軍,成功的與西庇阿會師。

 

在羅馬兩支部隊匯合後,漢尼拔不斷派騎兵 騷擾羅馬軍營。在12月的一個惡劣的下雪天,羅馬指揮官,執政官朗戈斯忍不住漢尼拔的騷擾策略,不聽同僚西庇阿的勸止,下令全軍出擊。漢尼拔偽裝不敵逃 跑,朗戈斯令4萬名軍團戰士在尚未吃早飯的清晨,離開軍營,渡過正漲水的特雷比亞河追擊漢尼拔。結果,卻在迷迷蒙蒙的晨霧中,陷入早已埋伏在蘆葦地的漢尼 拔軍隊的包圍圈內,遭到側翼和後面的伏兵的突然襲擊,潰不成軍,羅馬步兵一個接一個倒在迦太基騎兵的刀下,全軍只有四分之一的人逃了出來。

 

漢尼拔的勝利,使那些尚在徘徊觀望的高盧 部落紛紛投到他一邊,他的軍隊迅速擴大到5萬人。

 

就這樣,僅僅兩個月,漢尼拔就兩次大敗羅 馬軍隊,蹂躪了意大利的整個北部地區。令他感到不足的是,他所得到的支持並不像他所預期的那麼多。不過,他相信,現在他可以從意大利北部這一新基地南下煽 動羅馬的意大利同盟反叛羅馬了。

 

(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