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线】奇艺:百度迟到的赌注

1 : GS(14)@2011-02-20 13:49:28

http://www.iceo.com.cn/shangye/36/2011/0214/209005.shtml
这个作风确有几分“纨绔子弟”的后来者,能一改百度产品跨出搜索就受挫的宿命吗?



奇艺龚宇



他是被中国互联网圈儿膜拜的Outlook Express高手,摸索了100多种使用窍门。他被女下属喜爱,因为既有“管理者的远见卓识”,又有“创业者的激情四射”,兼有内敛而不张扬的文艺青年范儿,收藏的勋章和飞机模型排满整面墙。他被男下属钦佩,因为事无巨细他都管,还能办成那些男人不太擅长的事儿,比如购买旧办公桌椅时,颇为内行地砍价。

他是龚宇,奇艺公司CEO。如今,他再度让人“钦佩”了一把,依靠单一的影视内容,奇艺上线不足七个月,就在用户月度观看总时长和用户月度平均观看时长两项指标上高居中国视频行业第一。来自全球知名互联网流量监测分析机构comScore的调查结果显示,每个用户平均在奇艺的月度消费时间高达 326.3分钟,远高于其它视频网站。

奇艺能成为“中国版Hulu”吗?奇艺的投资方之一普罗维登斯当年就投资了Hulu,上线不足一年,跃入美国视频三甲;依靠版权影视内容,Hulu的视频流量仅占美国视频总流量的1%,广告市场份额却达到33%。

当然,奇艺不是第一家希望成为“中国版Hulu”的公司。

一年前,百度宣布成立旗下独立视频网站内容之时,模仿Hulu模式的激动网刚铩羽而归。但奇艺的身份又比较特殊,它含着大公司百度的金汤勺出生,诞生于互联网视频行业的混世;它却打了一个清高的旗号“悦享品质”,放弃了曾被竞争者热捧的UGC,这作风的确有几分像富贵之家的“纨绔子弟”。

于是有人预言,即便有百度雄厚的资金和丰富的互联网资源支持,奇艺也不过是个“迟到的赌客”。在许多公司都积累了四五年的视频行业里,后来者早没了机会。

而且,回顾百度过去几年的数次出招,均属“风声大、雨点小”,比如他们高调切入B2C。这一次,会是个例外吗?

机会

百度之所以敢于此时进入视频行业,是因为机会的诱惑。

“未来3年,网络视频广告的规模会超过百亿,行业本身有足够的盈利空间,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最终分享到机会。”艾瑞咨询集团联合总裁阮京文说。

龚宇不忌惮那些先行者。“视频行业虽然发展五年了,但正确的商业模式2010年刚刚开始,今年才走到第二年。之前视频行业强调UGC,强调草根,他们走了弯路。我和别人同时看到正确的方向,起步虽然晚了几个月,但没有落后太多。”

此前,优酷、土豆等公司正是依靠“段视频”迅速扩张并积累大量用户的。一方面,人们好奇草根化的内容;另一方面,带宽、终端等客观因素限制了视频的长度。但这是一段弯路,好奇心过后用户需求不是持续的,许多客观因素因为技术的发展被弥补。他反问:我家显示器清晰度比高清电视还好,鼠标键盘都是无线的,你说未来我还有必要用一个机顶盒吗?

本来龚宇没打算再创业。即便他早就看到用户对高品质的需求,且用十年时间摸清了互联网的运作规律,期间,昔日同事古永锵、李善友等纷纷创业,甚至形成了视频“搜狐”系。

最终让龚宇下定决心创业的是控股股东百度。他承认,行业的确没有后来者的机会了。毕竟那些先期进入行业的公司,用四五年的时间积累了用户和品牌;但用户和品牌恰是百度的优势,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百度大手笔投资盯准的则是另外一些机会,其中最容易理解的就是为自身的竞价排名广告以补充。阮京文分析,竞价排名广告以效果为导向,对品牌广告主而言是整合营销的有益补充。而视频网站是品牌广告最好的展示场所之一。

百度公司CEO、奇艺公司董事长李彦宏有一个言论,叫Landing Page(登陆页)。用户搜索后,进入搜索结果的主页面就是登陆页。百度的价值就在用户登陆之前,这个停留时间太短。龚宇说,试图在链条下一层获得更多利润是一家商业公司的正常逻辑。以前这些利润可能给了优酷、土豆,为什么不能给自己控股的奇艺呢?

如今的奇艺还没开始肩负更大的想象空间。互联网信息从图文时代转向影像时代,百度自然不会放弃机会,奇艺在整个百度战略布局的地位可能几年后才会凸显。

显然,Hulu就是百度为奇艺设定的榜样。尽管奇艺的前期投入是一笔巨额开支,“数字很大,比较恐怖。”优酷在三年内花掉8000万美元,奇艺只多不少,百度的资金和资源足以全资控股支持奇艺发展。百度精挑细选普罗维登斯作为另一投资方,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它曾投资Hulu。

龚宇分析,Hulu的成功经验第一是独立公司运作,第二是用户体验,第三是内容。如果Hulu作为NBC或FOX旗下的任何一个部门来运作,结果绝对不会如此成功,因为一个部门的发力绝对不能和一个独立公司相比。“网络视频市场已经大到必须用独立公司来发力建设的地步。”

何况百度在其产品线上有其难言之隐。百度那些搜索特质的产品,贴吧、知道、百科,全部风声水起;反之那些有巨头的,非搜索特性的产品,百度Hi、有啊,都不尽如人意。百度从未轻视视频,此前一直在尝试,占有酷6的小额股份,与优酷合作三年主要目的是考察市场,考察商业模式。另据行业人士透露,百度曾对PPLive进行过一次30万美元左右的投资,对点播长视频模式进行考察。

龚宇分析,百度之前的尝试明确了“怎么做”。对百度来说,这样重头的产品,必然不能再放入百度系统。它必须得像那些独立的公司一样,有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搏出生存空间。

据说百度找到龚宇时,已经物色过100多名CEO,“估计除了马化腾和张朝阳,互联网界的高管人才全都在清单里了。”龚宇也有这份儿自信。他既是一名成功的创业者,创立焦点网后成功出售;又是一名成功的管理者,担任过搜狐公司首席运营官。他说,“做一家互联网公司,什么地方会出错,什么地方应该投入大一些,什么地方应该保守点,我非常清晰。”

乍一听,像是在吹牛、唱高调,但这种不客气,也正是龚宇带入奇艺的基因—坦率而直接。

博弈

2010年11月,奇艺摘得几项第一之后,对奇艺的质疑变成了攻击,猛烈而直接;最近甚至有传言,因奇艺没有网络许可证,或将被政府关停。从另一方面,这说明奇艺的发展让对手感受到了威胁。

发力纪录片、建造粤语影视基地、“试链”上线首推人脸识别功能几个月来奇艺这一套令人眼花缭乱的组合拳让人摸不清头绪。奇谈社区即将上线,这是一个互动、分享、结识的SNS社区,龚宇叫它“垂直微博”。“比如我,男性,40岁,来自清华,IT行业,我看了《山楂树之恋》可以在奇谈上找到我的同类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他解释,自己不是要进军SNS,没想那么多,互联网视频的核心不在互联网而在视频,视频追求的就是品质。但凡与“第一影视门户”相关的奇艺都要做。

虽然龚宇可以把其它轻描淡写为“其余的是商业竞争,无非是博弈”,但市场考验的就是奇艺的博弈能力。

奇艺在博弈中做出了取舍,专注长视频影视内容。既然用户要看那些由专业人士制作的视频,自然要放弃掉UGC。那些短的新闻视频,虽然也由专业人士制作,但获得用户的代价、成本太高,暂时不值得做。

奇艺专注长视频,就是因为比别人晚了四年多。龚宇说,如果优酷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绝对超不过优酷。优酷有500人,200人做长视频,奇艺目前有330名员工。如果我专注于长视频,全公司就做这一件事,就有可能超越。

他还有一番时长的言论,“时长对应公司的市值,也就是盈利空间。Facebook就是在用户停留时长超过谷歌后,才在市值上超越谷歌。”广告模式为主的视频网站更符合“时长的逻辑”,广告主看中的无非是广告覆盖和投放频率。一般来说,一则广告有效的投放频率是3到7次。既然奇艺用户不够多,就靠精耕用户停留时间来优化广告投放效率。

看得出,奇艺一开始就对盈利有打算。它不能像优酷、土豆那样,靠庞大的用户和海量视频去撒广告,依靠数据和用户选择来为内容做分类。所以除了那些热门剧等必备功课,奇艺提前布局纪录片等内容品质高、用户优质的长尾门类。“大力度布局纪录片,是为了在行业格局形成之前布局,占个好位置。”龚宇说。

虽然奇艺未必会对广告主言明时长的逻辑,但按此思路,广告主的确会在同等价格上得到更好的投放效果。奇艺内容上实行窄众策略,广告自然要用“精准” 定位。这也是奇艺最大的想象空间,像Hulu那样以小成本博得高价值的广告资源。别忘了,奇艺的背后还有百度,中国数据挖掘能力最强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奇艺很有可能比土豆等率先实现盈利。

当然,还不能指望奇艺能像Hulu那样辉煌。2007年,YouTube如日中天时,刚成立的Hulu被称为“小丑公司”,却依靠正版内容一年之后就完成盈利。中国视频行业还没完全解决正版化问题,成立之初奇艺曾号称做最大最全,后来龚宇悄悄的去掉了“最大”,“做到内容最全的网站有我就行了。”他说。

敢于放弃的奇艺拥有真正的杀手锏,“用户体验”。它的播放页面异常干净,每隔几天播放器就会做一次升级,一些创新甚至会让用户诧异。虽然各家视频网站都在倡导用户体验,但奇艺的界面还是能让人觉得与众不同。

“奇艺像是一家咖啡厅。”龚宇比喻,环境好的咖啡厅能让人多停留两三个小时,环境不好,10分钟就走人了。“对真正的品质用户来说,让他在UGC遍布的网站看影视作品,那不就等于让他去大排档喝红酒吗?搞笑!”

奇艺甚至因用户体验弥补了放弃UGC的损失。龚宇有点得意,“其实各大网站在技术上没什么差别,关键点就在于是否专注。”如果一部电视剧点击达到 100万,编辑自然会想到在边栏放上新闻链接,也许有2万人会继续看新闻。结果是他会为了2%的转化率干扰了另外98%的用户体验,最终流失掉10%的用户。“很多问题来自于自我纠结。”

为了专注,奇艺打造了一支非常专业的团队,内容部门一半员工来自传统影视行业,龚宇将奇艺的团队目标拆分得尽可能简单,“只要告诉内容团队永远把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他自然知道播放窗口旁一闪一闪的广告不应该有,因为影响收看。”

普罗维登斯在资金之外为奇艺提供哪些机会?比如除纪录片之外奇艺还有哪些长尾门类的布局?对外界来说,奇艺的后来者路径至今不甚明了,许多动作是否像看起来那样率性而为?“慢慢看吧!”再追问,龚宇就含糊其辞,“不可说、不可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071

穗提撤樓市限購 一線城首次 學者:供應跟不上 短期難實行

1 : GS(14)@2013-12-26 20:36:4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1226/news/ea_eaa1.htm







一連串「史上最嚴」樓控政策下,京滬廣深四大一線城市樓價今年仍屢創新高,連續三個月升幅超過兩成(見圖)。與剛剛強調限購「從嚴」的住建部相反,李俊夫指出,調控中行政干預過多,提出要建立住房長效機制,探索逐步取消限價、限購等行政干預措施。

同日住建部提「從嚴落實限購」

這是否成為廣州率先放寬調控的信號?中國指數研究院副院長黃瑜認為,「調控不可能那麼快取消,政府不會出爾反爾。」一線城市的供求關係短期內解決不了,即使增加保障房等的供應,供不應求的狀態也會持續。同策房產諮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則表示,限購只可能逐漸放開,「譬如現在廣州非本地人要交3年社保,可能縮短為兩年、一年」。

張宏偉續指出,限購退出的時機尚不成熟,若取消限購,替代措施需跟上。張宏偉坦言保障房建設進展緩慢,住建部曾提出「十二五」(至2015年)期間保障房面積覆蓋20%,「實現不了,估計只能覆蓋3%至5%」。

一下子取消 恐招報復性反彈

對於此次地方和中央的態度的「矛盾」,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總裁、房地產專家孟曉蘇無奈地表示,政策現在有點亂,政府正面臨「兩難選擇」。一方面過去的調控限購只是「打麻醉藥,不治病」,真正的住屋問題沒有解決,有各類需求的人,通過假離婚、借親戚名義等等「旁門左道」繼續買樓。而限制出售的高價樓,只是延遲了買家入市,「愈限購、樓價上漲的時間愈延長。」另一方面,調控卻不能一下子取消,保障房來不及建設,加之三年限購,抑制供給導致了供不應求,突然放寬調控,一定會引起樓價報復性反彈。但孟曉蘇強調,不能一下子取消,不代表限購是正確的。

多家研究機構一致看好明年一線城市樓價繼續「高增長」。李俊夫強調的住房長效機制,是否能迅速建立,滿足多層次需求,逐步替代限購這個「兩難選擇」,令人關注。

明報記者 甄佳佳
2 : GS(14)@2013-12-26 20:37:2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1226/news/ea_eaa2.htm



【明報專訊】根據內地中原地產統計,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四大一線城市,截至今年12月23日賣地收入突破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達5014億元,較去年暴漲近1.5倍。單是上海已近2178億元,創當地賣地收入新高。北京排名第二,賣地收入亦高達1736.14億元。年初預算土地收入僅為300億元的廣州市,超額逾一倍,達650.89億元。「限購令」下,土地市場出乎意料地火爆,房地產專家孟曉蘇坦言,地方政府仍依賴土地財政,大多不贊成限購,只是為達到降樓價的要求而被逼採取措施。

一線城市賣地收入火爆

賣地一直是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中金最近的報告指出,內地土地財政問題突出。地方政府追求高收益導致高地價,是樓價持續、快速上升的原因之一。廣州政府此次提出明年增加土地供應調節樓市,有分析員指出,土地供應增加同時會加速土地出讓,還是無法避免地方政府過分依賴土地收入。這也是有學者呼籲房產稅盡快立法和全面實施的原因,以擴充地方財政收入渠道。

另一方面,地價帶動樓價,內房股今年賣樓成績驕人。惟「廣州幫」內房商普遍未達標,至今僅碧桂園(2007)表現一枝獨秀,超額完成全年售樓目標(見表)。富力前11個月銷售僅達全年目標89%,雅居樂僅完成81%。瑞信內房研究部主管杜勁松認為,不能說賣得不好,可能是目標定高了。他料未來隨覑政府增加土地供應,今年地產商瘋搶「地王」的情形會緩和,「土地市場整體而言不會那麼熱熾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269

銅鑼灣一線舖續租加幅急降 對面舖年初加租八成 莎莎新約今加44%

1 : GS(14)@2014-06-27 09:46:5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27/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雖然港府調整自由行政策未有定案,但內地訪港旅客放緩兼消費力減退,已令曾經風光無限的本港零售業與商舖租金出現「潮退效應」。莎莎(0178)及六福(0590)於今年4月至6月的同店銷售急速放緩(詳見另文),即使是核心地段的商舖,業主洽續租時叫價亦不像過去瘋狂,莎莎剛剛便以不足五成加幅,續租銅鑼灣駱克道地舖,反映零售商「豪租」不再。

事實上,近月零售市道放緩,核心區舖位天價搶租不再,市場消息透露,莎莎現時租用的銅鑼灣駱克道500號地下,面積約2000方呎,新近以每月約130萬元續租,呎租約650元,新租較舊租相差約40萬元,加租幅度僅約44%,遠不及過去幾年零售市道暢旺時,同區舖位租金以倍計的加幅。

翻查資料,位於是次莎莎續租舖位對面的翠華(1314)茶餐廳,今年初以月租約122萬元租用,較富臨飯店阿一鮑魚的舊租約69萬元,加租幅度近77%;去年黯然結業的老字號利苑粥麵舊舖位,即駱克道539號,去年初有表行以每月約60萬元承租,加幅亦高達1倍。

莎莎:分店續租加幅跌至25%

此外,消息指出,由化妝護膚品牌Estee Lauder租用的銅鑼灣恩平道17號地下A至C號舖,新近以月租約90萬元續租,較舊租約65萬元,亦只加租約38%,該舖面積約1500方呎,呎租約600元。早前,波斯富街78至82號地下A號舖,由周大福以月租147萬元續租,較舊租加幅也只有14.8%。

莎莎主席郭少明昨日於業績會上便表示,集團部分店舖在去年底續租,當時租金升幅平均約43%左右,惟今年以來,尤其是4至6月,平均店舖續租租金升幅只有24.7%,反映租金增幅放緩,業主洽談租金時態度也有所軟化,但不覺得未來租金會下跌,最多只是加幅調低,尤其旅遊旺區的租金仍然「硬淨」,至於二、三線地區有望回落。

郭少明指出,一線舖位舖租仍有上升壓力,未來會因應市開店,以搬遷店舖位置為主,例如銅鑼灣羅素街分店搬遷至樓上舖後,租金節省40%,面積卻擴大三倍,生意反而比舊址更佳。

六福:望加租幅度低於50%

六福首席財務總監陳素娟昨於業績會上表示,今年旗下店舖續租情較好,業主開價不如早兩年強硬。她指續租情目前呈現兩極化,非黃金地段加租幅度溫和,但黃金地段舖位仍有一定升幅。陳又稱,過往數年六福續租時平均被業主加租約60%,今年市放緩,集團希望將加租幅度控制在50%以內。

六福主席黃偉常則表示,未來香港店舖主要以優化門店網絡為主,針對尖沙嘴、旺角、銅鑼灣旺區,若有更優惠或位置更佳的租約,六福就會考慮搬舖。同時在鐵路沿線,即沙田、元朗、上水鐵路站附近開設1至2間新店。

明報記者 陳子凌、麥穎、李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740

一線舖租金今年料跌15%

1 : GS(14)@2015-02-25 17:24:50





【本報訊】本港零售業見頂回落,導致一線地舖租金轉弱。第一太平戴維斯發表報告指出,今年一線區地舖租金將下跌10%至15%,跌幅擴大。報告指出,本港去年零售銷售總額按年跌0.2%,為沙士以來首次出現全年下跌,主要因為美元持續強勢及歐元轉弱,令香港的吸引力明顯下降,內地高端遊客轉移到歐洲等地購買奢侈品。雖然上一季度訪港的內地旅客人數依然錄得增長,但過夜旅客減少,奢侈產品銷售額亦明顯下跌,導致本港一線街舖租金於去年第四季按季下跌3.1%,全年累計下挫8.5%。該行原本在去年底預期,今年全年一線區地舖租金將下跌5%,不過最新修訂為下降10%至15%,並預期業主會提供租金優惠及更佳的租賃條款吸引租客。反觀大型商場受到本地及國際零售商支持,上一季度租金按季增加1.8%,二○一四年全年亦攀升6.4%。預期今年商場租金表現繼續較地舖出色,租金加幅達5%至10%。另有市場消息指,中環環球大廈二十四樓約一萬零一百六十七方呎樓面,以約二億九千萬元易手,呎價二萬九千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225/1905394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018

大行唱淡 降收租股評級一線商場恐減租15%

1 : GS(14)@2016-02-18 00:35:12

■希慎廣場



【本報訊】剛過去的農曆新年假期,訪港大陸旅客勁跌12%,本港零售業進一步受壓。花旗發表報告,一口氣調低多隻商場收租股的投資評級及目標價,料今年一線商場租金收入減少10%至15%,以本地客為主的二線商場亦「冇得加租」。記者:鄭柏齡 陳東陽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日前透露,年廿九到年初六(2月7日至2月13日)期間,訪港大陸旅客按年減少12%,連續第二年錄得下跌,而整體訪港客亦跌10%;他預期,今年上半年整體訪港大陸客仍要跌約半成。花旗昨發表報告,一口氣調低九倉(004)、希慎(014)、恒隆地產(101)、太古地產(1972)等共10隻收租股的投資評級或目標價,平均下調16.5%。該行指,訪港旅客持續減少,加上人民幣貶值降低出遊意欲,本港商場勢受影響;料一線商場的租金收入按年跌10%至15%,以本地客為主的二線商場,亦由原本預期可增長3%,調整至零增長。



希慎:租戶生意難做

希慎商舖業務總監蔡雯慧昨透露,新年期間商場人流與去年相若,惟沒有公佈銷售額;她指,現時旗下商場出租率達100%,今年三分之一的商戶需要續租,租金調整幅度視乎個別租戶而定。而集團副主席兼行政總裁劉少全強調,目前沒有減租壓力,但外圍經濟疲弱,坦言「租戶生意難做」,商場會多做推廣刺激人流。經營崇光百貨的利福國際(1212),其財務總監潘福全接受訪問指,新年期間零售氣氛未見改善,「延續去年下半年的負面情況,核心問題(自由行減少、港元強勢)未解決」。他續指,今年5月及11月,崇光將繼續推出「加長版」周年慶吸客,「盡量配合商戶清存貨」。展望全年市道,潘福全認為「唔使咁擔心」,因去年香港零售業見頂回落,跌幅只有約3%,「暫時唔算好嚴重」;他補充,旗艦銅鑼灣崇光百貨最快在今年11月前完成翻新工程,完成後店內「可負擔奢侈品」品牌比例將有所提高。



周大福料明年始見底

另一方面,金價近日跑贏股市大幅反彈,惟未能帶動金舖生意。德銀引述周大福(1929)管理層在投資者會議上透露,農曆新年期間金飾生意輕微回升,德銀料較財政年度第三季銷情理想,惟珠寶首飾類生意仍然疲弱。周大福續指,新年長假後未見零售黃金產品需求上升,市場仍然相當具挑戰。公司相信,香港零售業「美好時光」可能已一去不返,料最快明年上半年、甚至後年,市道才有機會見底回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17/194939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068

官媒:一線城非理性上漲

1 : GS(14)@2016-03-02 14:27:18

【明報專訊】新華社昨日發表評論文章,警惕一線城市樓價非理性上漲,並指某些開發商與地產中介合謀製造「搶樓」的假象,令買樓人士「恐慌」入市,房價?C漲亦令大量投資客重返樓市,似藉此評論為近日已見?C升的樓市降溫。



高盛:春節後成交量?C逾兩倍

文章表示,春節後內地一線城市樓市火爆,樓價短時間內暴漲,其中的非理性因素應引起高度關注,同時更引述「市場研究機構數據」,稱深圳樓市現時投資客比例超過30%。事實上,高盛亦發表報告稱,內地樓市成交量自春節後按周升55%,按年更升221%,而2月樓價則按年增22%。內地樓市春節後庫存按周下跌1.4%,其中以合肥、南京與蘇州三大二線城市領軍,跌幅分別達9%、7%和6%;一線城市的土地成交量與成交價值亦分別升68%與82%。

交銀國際研究部助理副總裁謝騏聰稱,像深圳等一線城市樓價已非一般本地居民可以負擔,存在泡沫化?[象,料升幅將逐漸放緩,惟樓價上漲仍將持續。新華社文章亦表示,資金過度集中一線樓市,透支三四線城市購買力,令這些城市更難去庫存。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02/news/ea_eab2.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517

一線城市樓價暴升 三四線鬼城處處官媒催谷畸形樓市泡沫

1 : GS(14)@2016-03-02 15:01:40

■上海多個交易中心日前都出現排隊買樓的人龍。


內地百業凋敝,全民炒房風潮卻再起?近日央視等官媒集中報道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線城市爆升,被指是畸形「人造房市」的推手。而官方降低首期比例、交易稅費下降、央行放水措施催谷一線城市資產泡沫同時,不少城市樓市卻仍陷泥沼,鬼城處處的瀋陽昨推零首期為求去庫存。央視財經連日報道內地一線城市樓價春節後呈火箭式上升,上海二手房市場成交連續兩個月突破4萬套大關,有去年中買的房八個月漲了500萬漲了七八成,工作再辛苦努力不如買套房成為很多購房者的內心寫照。《中國青年報》指,上海街頭巷尾都談樓價,有老人商量賣房入住養老院:「400萬元到手,住進養老院,每月6,000元算高級房了,能住55年!」人民網報道春節後首周北京二手住宅的網簽量高達6,048套,二手房過戶大廳「一號難求」,籌碼炒到過千元。



■有網民昨在徐匯區房地產交易中心看見大廳冷清,卻沒有媒體所說的人山人海情況。

■瀋陽推出零首期買樓,為鬼城解套。圖為鬼城之一瀋撫新城。楊柏賢攝




「房市股市冰火兩重天」

新華社和《人民日報》昨發評論要給一線樓市「降溫去火」,聲稱由於近期寬鬆的政策一線房價回暖屬正常現象,但要防「虛火」,將房價非理性上漲部份歸咎於開發商行銷做騷和房產仲介哄抬炒作,人為製造出搶房假象,導致購房者恐慌性入市。上海住建委上月28日表示將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南京政府則表示會遏制開發商「捂盤惜售」等。官媒表演引來質疑,知名財經作家葉檀微博點評:「煽火喊小心。」騰訊證券微信平台的評論更直白:「房市與股市冰火兩重天,只因政府有形之手的操控。」財經網微博昨引述評論呼籲警惕房市蹈去年股市覆轍。央行昨降准0.5個百分點放水7,000億,但上、深指數卻一度雙雙下跌,比起低迷股市,資金更願進樓市。「廣州頻頻上演日光盤!124套房半小時秒光!」昨央視財經又報道廣州樓市熾熱,購房者靠搶。而省政府前日才公佈去庫存計劃,提出廣州市應及時調整執行住房限購政策,省內其他有條件的城市可開放香港、澳門居民購房限制。




瀋陽推零首期買樓

遼寧瀋陽昨也推房產新政,大學生畢業五年內可享受零首期買房;在校生額外有每平米200元獎勵,並全額補貼契稅;其他人申請公積金貸款首期低至10%;農民工購房,子女可在當地讀書並參加公開試(中國戶籍制度一向限制農民工子女城市入學)。網友揶揄:「太拼了!下面就得高考買房加十分了。」《蘋果》記者去年底走訪瀋陽見處處爛尾樓,市郊瀋撫新城更猶如鬼城。河北省住建廳昨也宣佈將調整管控,對需求較大的北京周邊房產加強監測,其餘縣市則制訂去庫存方案。按北師大教授鍾偉推算,內地樓市存貨僅在建和待售的私樓就超過50億平米,起碼5年才能消化。騰訊財經/央視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2/195128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547

內地樓價續升 深圳按年飈58% 一線城市泡沫顯著 內房股全線漲

1 : GS(14)@2016-03-19 21:33:3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19/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今年以來內地樓市持續升溫,城市地區差別進一步加劇。國家統計局昨日發布70個大中城市2月份房價統計數據,和去年同期比較,一線和二線共6個城市樓價漲幅突破雙位數,遠高於其他城市,其中深圳連續兩個月漲幅超過50%,上海亦維持20%以上升幅。內房股昨日做好,北京開發商遠洋地產(3377)大升7%,深圳控股(0604)亦升2.3%。

錄得升幅城市 有增加趨勢

統計局數據顯示,70個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不包括保障房),按月錄得價格上漲的城市有47個,按年錄得價格上漲的城市有32個,分別較1月增加9個和7個。一線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持續錄得按年及按月升幅,其中深圳按月上漲3.5%,按年上漲57.8%,兩項均雄踞榜首,亦是連續第二個月按年漲幅超過50%。上海緊隨其後,按月和按年漲幅分別為2.9%和25.1%。

另外,北京和廣州按月分別上漲2.3%和1.6%,按年上漲14.2%和11.9%。兩個二線城市南京和廈門按年漲幅亦超過10%,分別漲14.1%和10.2%。

除新建商品住宅外,二手房樓價亦水漲船高,按年上漲的城市有41個,其中34個城市漲幅較上月擴大。深圳和上海二手房價格按年上漲54.2%和20.4%,按月亦分別漲3.3%和5.3%。

三線城市下跌 幅度收窄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表示,儘管2月適逢春節假期,大部分城市成交量明顯下降,但按月來看,一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平均價格均呈現上漲,漲幅分別比1月擴大0.5、0.1和0.1個百分點。按年來看,一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平均價格上漲,漲幅較1月擴大;三線城市平均價格下降,降幅繼續縮小。

易居:房策料下半年收緊

易居中國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洪聖奇指出,深圳有其特殊性,因供應太少,導致樓價被推高,而其他房價上漲城市相對安全,還沒有泡沫爆破的危險。但他認為,此輪上漲到4、5月份就會趨於平靜,下半年政策將有收緊的可能,一線城市房價亦會隨之調整。不過因一線和一些二線城市需求還是較大,因此預計房價最多下跌10%至20%。至於由於房企利潤大部分都靠房價上漲維持,故相信當調整來臨,其利潤率將進一步受到擠壓。

明報記者 武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421

一線城市內房料跑輸

1 : GS(14)@2016-05-21 13:37:47

【本報訊】權威人士表明不應通過加槓桿去庫存,讓股、樓及滙市重回應有定位。有中資分析員指,權威人士發言將令樓市升勢終止,因市場不再預期政府會允許加槓桿推動增長及以大政策刺激需求。他指,以往瀋陽「零首付」被叫停已反映中央不希望因去庫存而造成更大的泡沫。現時樓市已較以往幾年放鬆,但顯然中央不介意以行政措施控制樓市,如對一線滬深的提升二套房首付比例,其他城市亦有限價政策等,雖然反映周期可能較長,但4月份起一線的樓價及銷售量已快速放緩。在一線投資信心動搖下,其餘次級城市的樓價相信亦會跟隨放軟。但他強調,由於樓市仍是經濟增長動力的重要因素,中央亦難再出台大的壓抑政策。月初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部份次級城市的樓價漲幅已跑贏一線城市,當中4月份的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環比漲幅由惠州、昆山、中山、廈門、等城市領漲,一線城市墮後,與權威人士「房子是給人住的」剛性主導背道而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19/196178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664

美聯工商舖:下半年一線舖租再跌15%

1 : GS(14)@2016-06-21 07:10:53

【明報專訊】近年舖市買賣及租賃向下,美聯工商舖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15日上半年舖位買賣註冊量錄354宗,涉及金額58.32億元,料上半年共錄395宗註冊量,金額約63.01億元,按年跌幅為60%及55%。美聯預計下半年一二線街舖售價料下跌約10%至15%;租金方面,一線街舖租金料下跌約15%,至於二線街舖位租金亦預期下跌約5%至8%。

上半年工商舖註冊量見新低

期內工商舖整體交投亦見向下,上半年至6月15日,工商舖買賣註冊量佔1763宗,涉208.85億元,料上半年將錄1950宗,涉226億元,按年跌幅分別為52%及55%,成交量將成有紀錄以來半年新低,金額則創2008年下半年後新低。

料下半年舖市寒冬將過

美聯工商舖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黃漢成表示,有關紀錄是1996年以來上半年最差,預料隨着歐日量化寬鬆、深港通等因素,相信下半年「寒冬將過」,估計工商舖成交價及買賣註冊量下半年分別回升五成,註冊金額則由上半年226億升至340億元,宗數由上半年1950宗回升至下半年2900宗。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433&issue=201606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2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