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高盛料港元拆息續升

1 : GS(14)@2016-11-24 07:32:42

【本報訊】美國聯儲局幾乎鐵定於下月加息,高盛預計未來美元將持續走強,港元拆息將會顯著上升,並預期香港將跟隨美國下月加息,而拆息上升將拖累本港地產,預測未來兩年樓價將下跌15%。


樓價兩年看跌15%

港滙昨日收報7.7565元,近月未有顯著變化。高盛資深中國經濟分析師鄧敏強昨日於記者會上表示,聯儲局加息速度將較市場預期快,預料12月加息一次,明年加息三次,2018年加息四次。他相信,本港將於下月跟隨美國加息,原因是美國加息後兩地息差將達到50點子,在負利率的大環境下,50點子已經是較大差距,會引發資金大量流出。他認為,港元拆息未來數年仍會逐步上升,將拖累本港地產及消費,預計未來兩年本港樓價將下跌15%。至於本港GDP今年有望增長1.6%,2017及2018年將加快至1.8%及2%。中國經濟方面,鄧敏強指,今年GDP增長6.7%符合該行預期,預計2017及2018年將放慢至6.5%及6.3%。他預料人民幣將繼續貶值,至2018年底將至7.6水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24/198439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766

加辣後第二周豪宅樓價續升

1 : GS(14)@2016-12-10 12:42:11

【明報專訊】政府上月初突擊公布加辣,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受大型單位上升帶動,最新報144.91點,按月升0.31%,數字反映11月14至20日、即加辣後第二周豪宅樓價續升。中原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預計,未來豪宅走勢反覆向上,短期內超越歷史高位。

CCL按周升0.31%

政府針對住宅市場加辣後第二周,豪宅及中小型單位表現各異,CCL(大型單位)最新錄147.32點,見59周即近15個月新高,連升4周共3.05%,接近歷史高位並僅相差0.9%。至於CCL(中小型單位),最新錄144.42點,走勢橫行。黃良昇稱,CCL(大型單位)按周升1.83%,升幅為8大指數中最大;不過CCL(中小型單位)則按周沒有升跌,顯示加辣後中小型住宅樓價升勢受阻,預計中小型單位走勢反覆橫行。

此外,反映大型屋苑樓價走勢的CCL Mass最新報146.12點,按周沒有升跌。受CCL Mass走勢橫行影響,四大分區指數中,本周兩升兩跌。九龍、新界東、新界西及港島距離去年歷史高位,分別相差1.43%、2.29%、2.64%及2.79%。

山頂Kelletteria 1.7億破頂沽

再有豪宅破頂價成交。市場消息稱,交投一向不多的山頂Kelletteria,剛錄一幢洋房以1.668億元「賣殼」(公司股權轉讓)易手,實用2423方呎,另外連私人泳池,實呎約6.88萬元,呎價屬項目新高。原業主持貨4年多,帳面獲利約1180萬元或約8%。

首置客5100萬掃海麗軒7伙

美聯分行區域經理蕭振邦表示,大坑海麗軒有7個單位,獲首置客以5100萬元承接,7伙分別位於低層至中高層,A室實用面積為424方呎,B室實用面積則為431方呎,原業主將單位用作宿舍,日前在市場委託代理放售,而剛於周一接受準買家出價,最終該名首置客擊退逾10個出價買家成功購入單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102&issue=201612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974

恒指大漲300點 夜期續升 分析:釋放利好情緒 爭持格局未改

1 : GS(14)@2017-01-06 08:16:04

【明報專訊】外圍市場做好幫助港股升勢,恒指昨日大升逾300點,成交額重上600億元,沽空比率亦下滑至不足一成。恒指升近約22799點熊證密集區,殺熊意味明顯,夜期昨晚初段表現反覆,收市時仍報升。證券界分析認為,港股昨日僅為釋放外圍利好情緒,市場尚處爭持階段,未來或「拾級而上」。

明報記者 尉奕陽

隔夜人民幣拆息走高迫退淡友,人民幣兌美元昨日繼續大幅抽升,加上國際油價續升及聯儲局議息會議紀錄利好,恒指昨日氣氛好轉,高開168點並直接升穿20天線,全日大升322點或1.5%,收報22456點;國指升157點或1.7%,報9598點,大市成交額達646.4億元,沽空比率亦進一步回落至僅9.32%。

重磅股上漲 中石油表現最好藍籌

重磅股昨日普遍上漲,較早前受到內地打擊走資潮困擾的友邦(1299)升2.07%,中壽(2628)亦升逾2.4%;煤炭股獲資金追捧,神華(1088)與兗州煤業(1171)升近4%;紐約期油續升近1%,中石化(0386)上漲3.4%,獲得高盛推介的中石油(0857)更彈高4.2%,為昨日表現最好藍籌股。

分析:有望再炒高500點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表示,聯儲局會議公布紀錄後美元回落,港股昨日釋放外圍利好情緒,市場率先挾高中移動(0941)等高息股。富昌金融研究部總監譚朗蔚表示,人民幣急升對市場氛圍有重大改善,未來市場有望繼續短炒炒高400至500點,上望23000點。

雖然恒指續揚,卻於22497點的50天線下遭遇阻力,遠期市場亦非十分樂觀,恒指夜期昨日一度高開22512點,惟後迅速回落至22480點上落,收市時回升報22535點,較日間期指升51點;22500點至22800點成熊證重貨區,持倉相當於2293張期指,昨日單日新增相當於539張期指,恒指逞強觸發36隻熊證打靶。黃國英表示,未來不排除莊家繼續「劏熊」,惟市場現處於博弈階段,大市好轉動力依然不強,恒指短期或「逐格拉上」,雖難現大跌,但亦不會一下子升穿23000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90&issue=201701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535

人幣續升 恒指重上23000

1 : GS(14)@2017-01-19 07:59:40

【明報專訊】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在本周五就職前,罕見打破傳統,大談因為人民幣匯價太低,致美元太強。他此一說,觸發人民幣重回升軌,在岸價一舉升破6.84,離岸價更升至貼近6.8。消息利好港股,資金力托銀行股及騰訊(0700),同時大挾淡倉兼熊證,推高恒指257點,重上23000點,即逾兩個月高位。證券界預期本周港股升勢持續,臨長假前才獲利回吐。

資金捧內銀 大挾淡倉

特朗普罕見地出言評論美元強勢,頓時改變市場預期,全面推高非美貨幣。人民幣在岸及離岸價更反撲抽升,在岸價由昨天早段的6.87,到午後升勢更大,傍晚升破6.84,一度報6.8315,晚上稍回見6.8480。離岸價更由貼近6.83,升至貼近6.8水平。港股則在投資者入市力托銀行及騰訊下,早上恒指曾大升310點,之後一直在高位徘徊,全日收市升257點,重新收復23000點,報23098點。成交額亦達684.7億元,比前日大增116億元。期指連日高水兼港股升市,連帶36隻恒指熊證被收回,為今月初以來最多,相當於2965份期指淡倉,冚倉盤頗為活躍。現時熊證的重貨區集中在23000至23299點。昨晚夜期收市報23142點,較日間期指升19點。

分析:地產股炒到農曆新年

晉裕集團投資研究部總監林偉雄指,港股昨天升市與人民幣回升不無關係,市場亦見資金入市追入地產股,後市可望看高一線,直到農曆年長假前才有機會獲利回吐。比富達證券研究部主管林嘉麒指,港股升市除銀行股及騰訊帶動外,亦包括與國企混改相關概念股份,反映在人民幣反彈下,風險胃納提高。由於市面仍有較多股份未升回之前高位,港股估值又比美股便宜,他預期大市有機會重見23500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094&issue=201701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115

鴨脷洲誕168億地王 樓價續升

1 : GS(14)@2017-03-05 23:07:02

2017-02-25 iM
股樓小陽春蓄勢待發,政府本周三(22日)公布財政預算案,未見調整辣招或新樓市政策,依然着墨於覓地建屋的供應層面,未來5年私人住宅落成量急增七成至年均2.03萬伙。然而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卻創新高,報147.74點,按周升0.62%。同時在中資搶地下,市場驚現168.55億本港新地王,加上恒地(00012)粉嶺高爾夫.御苑及眾多新盤積極開售,種種因素反映樓市氣氛進一步回暖。新世界發展(00017)執行副主席鄭志剛相信樓價今年再漲一成。

中資搶地白熱化!地政總署周五公布,內房龍光地產(03380)聯同合景泰富(01813),以168.55億元投得鴨脷洲利南道臨海地皮,創香港歷史上最貴地價,打破1997年信置(00083)投得藍灣半島地皮紀錄,折算樓面地價高達22,118元,高市場上限5成,是近4年首幅百億地王。地皮前身駕駛學校,可建1,420伙住宅,大部分望無敵海景,吸引新地(00016)、長實(01113)等14組中港財團入標角力。龍光指集團具足夠內部資源發展,對本地樓市樂觀,認為項目有利可圖,地皮成本並不算貴。

下年度供應衝6年新高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今屆政府最後一份預算案,庫房盈餘超標7倍錄928億元,「水浸」主因賣地成績遠勝預期,有關收入達1,177億元,創本港歷年新高,當中950億元來自按季招標,政府物業印花稅收益也較預期多出80億元。事實上近期樓價指數反覆攀升,市場原本估計預算案有機會加推辣招,惟是次預算案按兵不動,並沒有針對樓市提出加辣或減辣措施,在房策一環僅如以往注重推地,料有利上半年市況暖化延續。

政府計劃在下個財政年度,推售28幅住宅地,涉1.9萬個單位,20幅新地中最矚目是獅隧入口旁的龍翔道地王及頻獲中資青睞的「新供應庫」啟德區8幅地皮;連同鐵路上蓋、市建局和私人重建,下年度土地總供應達3.2萬伙,屬近6年高位,料賣地進帳續逾1,000億元大關。事實上,過去數年賣地漸見績效,政府以熟地(已動工或籌備中地盤)估算未來5年年均私人住宅落成量為2.03萬伙,較前5年均值增70%,確保未來3至4年應市可售一手單位逾9.4萬個。陳茂波稱,去年加辣打擊短炒需求且供應量正大幅出籠,增加本港樓市的潛在風險,假如外圍環境轉變或美國利率正常化增速,樓市會受到一定衝擊。

港樓遇加息仍存在風險

對有樓人士而言,亦受惠今年預算案「派糖」。首先預算案寬免了2017至18年度的全年四季差餉,以每季每戶1,000元為上限,意味全港321萬個住宅業主下年度可慳4,000元。其次,供樓人士的居所貸款利息扣稅年期,由15年延長到20年,最高扣減額維持每年10萬元。瑞信報告指財案中長綫對發展商構成負面影響,但反映樓市政策風險降低,相信短期內一手成交量強勁,料地產股有動力向上,首選為近日「放榜」的新世界,美銀美林和高盛亦分別上調其目標價至11.5元及10.1元。

新世界純利大升三成

新世界於主席鄭家純養病之下,由執行副主席鄭志剛初次擔正主持業績會,截至去年底公司中期純利43.36億元,按年升31.38%;每股盈利0.46元,維持派中期息0.13元。期內基本溢利50.13億元,較德銀估計34.1億為高;物業銷售收入130億元。鄭志剛表示見到樓市剛性需求,因失業率及薪金升幅穩定、加息步伐緩慢,有利今年樓價升8%至10%。

一手市場熱鬧,搶購潮持續。綜合市場消息,2月迄今一手私樓銷售逾915宗,迅速吸金接近90億元,其中銷量稱冠的嘉華國際(00173)啟德嘉匯,本周三銷售次輪175伙,雖然提價約5%,三房折實價1,821萬元創區內紀錄,仍迅速於6小時內沽清,等候揀樓人龍由大堂排至門外,有買家更斥7,492萬元連掃7伙。

新盤魚貫而出,打頭陣為恒地高爾夫.御苑。該盤首批62伙定於下周六(3月4日)開售,近日開始收認購票,大手買家可優先揀樓。馬鞍山也爆新盤戰,提供454伙的長實星漣海將上載樓書,以三及四房大間隔為主,實用面積765至1,672平方呎,下周開放示範單位,同區恒地迎海2期至4期隨即削減3%折扣,變相加價3%。會德豐(00020)下月推售將軍澳南Monterey,最細開放式單位239平方呎起,料呎價逾1.4萬元。

二手氣氛乍現小陽春。過去周末,中原十大屋苑重上「雙位數」錄得18宗成交,創加辣後最多,當中天水圍嘉湖山莊兩日錄10宗買賣,屋苑標準戶呎價一周內連環破頂升破9,276元。代理消息指財案前後,二手樓錄逾20宗新高價成交,逾半屬居屋買賣,具指標性的太古城兩房「則王」單位(實用582平方呎),剛有金星閣中高層H室造出1,050萬元易手,每平方呎18,041元,追平去年加辣前高位。沙田上車盤同樣搶手,偉華中心一個308平方呎高層戶,座東南望河景,以485萬元成交,呎價15,746元,破盡屋苑紀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927

布少明:新盤掀戰幔 樓市續升

1 : GS(14)@2017-05-18 00:58:08

【明報專訊】金管局再於上星期五出招,針對發展商提供高成數按揭,收緊銀行對發展商融資貸款比率上限。新措施主要是控制發展商信貸風險,增加借貸成本,從而保障銀行體系及樓市長遠健康發展,但以近期市場對新盤殷切需求,料新措施對樓市影響有限,並無礙資金充裕的實力買家入市。

金管局新措施 料無礙買家入市

今年5月更堪稱「黃金新盤月」,多區大型新盤接連登場,預料本月將有逾3000伙一手供應,相信全月一手買賣可望上升至約2500伙水平。樓市火熱下,樓價與租金同時不斷攀升。「美聯樓價指數」於5月3日至5月9日報148.39點,按周再升0.43%,續創高位。若與四星期前相比,則升約1.87%。年內迄今「美聯樓價指數」則已累積上升約6.91%。以今年首4個月累計,私樓租金已累積上升約3%,表現明顯比起去年同期下跌約1.7%迥異,今年頭4個月升幅更是2010年後的7年同期新高。

據美聯物業促成的租務個案分析,首季月租15,000元或以下的住宅租務個案比率高企,當中2月份更曾達約四成的8個月高位;但走勢隨之回落,至4月份跌至約37.8%,連跌兩個月,創4個月新低。雖然比率有所回軟,但4月份仍有不少大型屋苑錄得此類銀碼的租務成交。據美聯物業促成的租務個案分析,嘉湖山莊、尚悅、沙田中心及荃灣中心等均悉數為月租1.5萬元或以下,沙田第一城及牽晴間比率亦接近九成。隨着暑假傳統租賃旺季將至,學生及家長對租屋需求增加,刺激租務活躍,加上樓價續現升勢,市場普遍憧憬後市向好,預料租金升勢仍會持續。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

[布少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753&issue=201705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063

上月70大城市樓價續升 三線城市領漲

1 : GS(14)@2017-05-19 05:20:39

【明報專訊】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內地4月70大中城市樓價繼續上漲,其中三線城市領漲,新建住宅上月平均升約0.7%,在樓市調控政策下,內地一二線城市房價錄得的升幅則有所放緩。

一二線城房價升幅放緩

在15個一二線城市當中,房價全部均錄得按年上升,其中北京房價上升17%、上海房價上升15%、廣州及深圳的房價則分別錄得22%及7%的升幅。但對比3月份,內地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升幅則見放緩,其中上海、南京、深圳、成都等錄得輕微按月下跌。根據路透社統計,內地三線城市上月的房價平均比3月上升0.9%。

三線城市平均升0.7%

國統局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表示,上月70個城市當中有30個的新建住宅房價漲幅比3月份回落,其數目比上月有所增加。內地一線城市的新房價格漲幅已經連續7個月回落,而上月比3月份回落大概2.8%;二線城市的新房價格升幅則連續5個月回落,上月比3月份降1%。但三線城市則見漲幅擴大,上月升0.4%。

劉建偉稱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繼續發揮作用。上海市住建委於周三表示不再審批公寓式辦公項目,為加強樓市調控的另一措施。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29&issue=201705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443

美國6月新職強勁 長債息續升 新增22萬職位 工資增長較預期弱

1 : GS(14)@2017-07-08 20:51:25

【明報專訊】美國勞工局公布6月份就業市場數據,非農新增職位22.2萬(圖1),勝市場預期,不過失業率從16年的低位4.3%微增至4.4%,時薪增幅亦略遜市場預期。有分析認為,雖然數據未能充分支持聯儲局加息甚至「縮表」,但觀察聯儲局過去加息步伐,亦與通脹「脫鈎」,若數據與市場無重大落差,年內再加一次息及9月展開縮表是事在必行,市場現已着眼縮減規模。

失業率4.4%高預期 美匯指數先跌後升

美國6月份非農新增職位22.2萬,市場預期增加17.8萬,5月非農新增職位修訂後上調至15.2萬,此前公布為13.8萬;4月非農新增職位修訂後亦上調至20.7萬,此前公布為17.4萬。6月失業率為4.4%,較預期的4.3%高。受相關數據影響,美匯指數先跌後升,至昨晚11時報96.09;金價則先升後跌,由每盎司1228美元回落至1214美元。10年期國債孳息亦先挫後回升,一度升穿2.39厘,較上周五的2.26厘明顯抽升(圖2)。

陸庭龍:今年再加1次息及縮表

6月份非農新增職位遠勝市場預期,恒生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陸庭龍表示,數據反映美國勞動市場持續擴張,理論上足夠支持美聯儲今年內再加1次息及9月展開縮表計劃。雖然6月美國平均時薪按月僅微增0.2%,按年升2.5%,略遜市場預期的升2.6%,但陸庭龍表示,這不足以反映美國通脹放緩,工資只是通脹的其中一個指標,原材料價格、消費物價指數及消費行為等較工資更具指標性。

陸庭龍又表示,即使美國通脹未如預期,亦無礙美聯儲加息意向,「美國通脹多年來未達標,但美聯儲亦連續加4次息」,反映若數據與市場無重大落差,美國年底前再加1次息及9月展開縮表是事在必行。不過,他預期,美國9月會先公布縮表時間表,預期明年首季始正式啟動,初時縮減資產負債規模應相當細。

盧楚仁:耶倫明年任滿 行動未必單看數據

新華財金社首席投資策略師盧楚仁認為,雖然非農新增職位較預期理想,但失業率從過去16年以來的低位4.3%微升至4.4%,加上時薪增幅低於市場預期,就數據分析,其實未足夠支持美國再加息甚至「縮表」,不過他認為,態度轉向鷹派的聯儲局主席耶倫將決心在她任期於明年2月屆滿前,落實「縮表」及再加息,所以不能單以數據估算聯儲局的行動。

若9月如期公布縮表,盧楚仁認為,關鍵在於縮減資產負債的規模,如規模僅屬「象徵式」,相信市場有足夠承受能力,但如首次縮減規模過大,全球股票市場恐怕會出現大調整。

明報記者 邱曉欣、尉奕陽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147&issue=201707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386

陸振球:需求轉弱 樓價續升動力存疑

1 : GS(14)@2017-07-30 17:02:05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222&issue=20170729


【明報專訊】運房屋公布未來3至4年的潛在私人住宅供應再增至9.8萬個單位的有紀錄新高,按季再增加2000伙,多家龍頭代理隨即表示,由於樓巿需求強勁,縱使私人住宅供應增加,也會被悉數吸納。不過,近期新盤銷情已有轉弱迹象,巿場上新盤未售出貨尾單位,按季增加三分之一,而此等貨尾相對未來3至4年預計私宅供應的比例,也由之前約6%升至8%(圖1),私人住宅供應增加,遲早會對供求失衡推升樓價的動力造成制約。

一手貨尾增加,亦即反映一手樓需求轉弱,其實二手樓巿也開始出現陰霾。友人經營的地產資訊公司,為管理中小型代理管理多達250網站,高峰期試過1個月有1800人預約睇樓或睇買賣,近兩個月每月只跌至150人預約睇樓,即一手樓銷情轉差之際,客源也未有流至二手巿場,反映整體樓巿需求急速轉弱,如情况持續,發展商和二手樓業主要賣樓,就可能要開始減價。

一手銷情放緩 客源未有流至二手

花旗銀行自2010年起每季委託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以隨機抽樣電話訪問形式進行巿民置業意向調查, 日前公布6月訪問超過500名香港市民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2017年第二季表示有興趣置業的受訪者連升3季後下跌至14%,比例回落至接近一年前水平。

調查結果又顯示,2017年第二季認為樓價會在未來12個月下跌的受訪者比例,自2016年第一季起連續4季下跌後首次回升,13%受訪者認為樓價會有下跌趨勢。而認為樓價會在未來12個月上升的受訪者比例,則輕微下降至57%。調查結果可能反映市民自政府今年5月推出「辣招」後對樓市看法或有所改變。

值得注意的是,僅百分之一受訪者認為現時是置業好時機。而認為現時並非置業好時機的受訪者比例則進一步攀升至79%,比例創調查以來新高(圖2)。

筆者看完上述調查結果,覺得相當有趣,皆因上述最新調查期間樓價是不斷飈升,似和只有1%的受訪者認為現時是置業好時機,而有多達79%受訪者認為現時不適合買樓的結果有極大落差,一種合理解釋是上季度入巿的,都不是因為看好樓巿而買樓,只是受到樓巿氣氛感染,形成了不買樓只怕將來更難入巿的恐懼,形成了恐慌性入巿,並不健康!

恐慌性買樓 或重演九七歷史

說到恐慌性買樓,總令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20年前亞洲金融風暴以前,當時港人都認定回歸以後,北水源源不絕來港,樓巿豈有不升之理,於是也出現人人搶樓的局面,之後香港樓價暴跌,而歷史又會否重複,只有讓時間來給大家答案。

「新界王」劉皇發周日凌晨離世,享年80歲。劉皇發長期擔任鄉議局主席,在香港政府有重要地位,而他個人投資也是在新界擁有大量物業和數百幅地皮,估值數十億元。

回歸20年 新界樓價跑贏大市

回顧香港回歸20年,根據美聯物業計算的樓價指數,香港整體樓價在1997年7月平均每呎為7661元,至今年6月升至11,610元,升幅約51%,而九七回歸時新界平均每呎樓價為6742元,至今年6月升至10,672元,累升了約59%,可說過去20年新界樓價跑贏香港整體和巿區樓價(圖3),重要原因之一是期內新界交通大幅改善,既有三號幹線通車,又有西鐵啟用和機鐵落成,以前新界因交通不便令樓價落後,自然隨交通改善而令樓價與巿區的差距收窄。

另一方面,近年全港樓價飈升,一些負擔不起巿區樓價和租金的巿民,亦唯有遷往新界置業或租樓住,也對新界樓價構成支持。

可以這樣說,過去20年投資在新界樓的成績,應較投資在巿區樓更理想,這亦反映了一個道理,投資物業也要能掌握不同地區的高水和低水可能出現的變化,才能跑贏大巿。

港人熟悉的李錦記蠔油,其生產商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周四宣布,以12.825億英鎊(約128億港元)購入倫敦地標商廈芬喬奇街20號,打破英國歷來單幢商廈物業成交紀錄。該寫字樓物業坐落在倫敦金融地段,屬於當地的地標建築,因其外形而有「對講機」的外號,而該廈2014年落成,樓高37層,樓面面積約71.3萬方呎,包括67.1萬方呎甲級寫字樓樓面和1.7萬方呎零售樓面等, 目前全面租出,主要租戶來自投資行業,尚餘租約年期平均約13年。

買「磚頭」忌盲目高追 應水向低流

李錦記集團主席李惠森表示,很高興能夠成功購入位於倫敦中心區域商廈,不僅為集團帶來合理的租金回報,並擴大集團投資物業規模至主要海外金融中心,以提供持續穩定的資產增長,將持此地標商廈作長期投資。按是次成交價,打破本年初,有「重慶李嘉誠」之稱的張松橋旗下的中渝置地,以約110億元購入英國倫敦商業大廈利德賀大樓(Leadenhall Building)時創下的紀錄價,成為目前倫敦最大額的商廈成交。

「磚頭」其中一個重要功能,是作為儲存財富的工具,此所以一些現金流強勁,業務已乏拓展空間的企業,會將賺來的金錢不斷購置物業,但買「磚頭」也應避免在周期高位盲目高追,如能力許何,可以如李錦記般用藏富於外,水向低流的原則。

[陸振球 樓市解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105

投資基建 近10年政府開支續升

1 : GS(14)@2017-08-29 01:24:52

【明報專訊】近日行政會議成員任志剛,提出政府應增加開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對任何意見都會重視,但強調過去10年政府支出一直上升,現時不少已落成或正在興建的基建項目,亦是這10年內決定。

陳德霖表示,任何時候都認同「應用則用,用得其所」的公共理財原則,若動用財政儲備對提升香港競爭力有幫助,將來經濟上會有回報。他形容這是中長線投資,「今天花一元,未來會有兩元的回報」。

基建落成自然帶來經濟效益

過去一直有人批評上屆政府過分保守,更有見認為過去10年政府一直採取「守財奴」政策。陳德霖認為,過去10年政府支出一直上升(見圖),現時所見的沙中線、南港島線、港珠澳大橋、高鐵站等大型基建項目,都是過去10年落實及開始興建的,「我們不是沒有投資,相反我們投資在很多項目上」。

近年有聲音反對興建過多基建,陳德霖以當年政府興建地鐵為例,指當時都有人反對,但地鐵通車後效益逐漸顯現。他指基建是長期的項目,不能逐個財政年度去看,落成後自然能帶來經濟效益。

港擁「兩大袋錢」 財力雄厚

陳德霖又稱,即使公共財政政策變得更進取,他亦不擔心會對政府資金造成壓力。他形容香港有「兩大袋錢」,第一袋過萬億元的貨幣基礎,包括充裕的銀行體系結餘,第二袋是9000多億元的財政儲備。因此他認為,香港財力雄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477&issue=201708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3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