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石化工行業全面梳理:讀懂中國原油和成品油定價機制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674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3-20 10:19 編輯

石化工行業全面梳理:讀懂中國原油和成品油定價機制
作者:金赟 趙璐媛

本篇主要介紹了中國石油基本面、石油產業的市場形態,石油定價與國際的聯動,以及石油價格變化對總體價格水平的影響情況。石油作為工業的基礎,本文將著重對中國石油化工行業的基本面進行分析,對我國特殊的原油及成品油定價機制進行梳理,以便更好的理解國內石油價格變化。

一、中國原油的基本面分析

我國是原油凈進口國,1993年我國原油進口首次超過出口,當年的進口依存度為6%,隨後該數據不斷飆升。2009年首次突破50%的警戒線,達到51.3%。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在於經濟快速增長與工業大發展帶來的對原油需求的飛速擴張,已遠遠超過了國內原油供給量的增長,不得不大量進口國外原油滿足工業發展的需要。其次,出於石油安全和國際政治方面的考慮,我國必須建立自己的原油儲備,大量進口原油也成為必然。我國原油進口依存度將長期維持較高的水平。

1.中國原油的需求分析

伴隨經濟增長,1981-2010年間,我國的原油消費量以超過年均8%的速度快速增長。但即使在這樣快速的增長背景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我國人均能源消費水平僅為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未來的能源消費仍有大幅增長的空間。

石油號稱工業的基礎,石油原油經過加工後制成各種成品油,用作燃料或者進一步加工成下遊的石化產品。石油原油由超過8000種不同分子大小的碳氫化合物(及少量硫化合物)所組成,通過分餾法,利用分子大小不同,沸點不同的原理,將石油中的碳氫化合物予以分離,制成各種不同用途的石油產品。工業上先將石油加熱至400℃~500℃之間,使其變成蒸氣後輸進分餾塔。在分餾塔中,位置愈高,溫度愈低。石油蒸氣在上升途中會逐步液化,冷卻及凝結成液體餾份。分子較小、沸點較低的氣態餾份慢慢地沿塔上升,在塔的高層凝結,例如燃料氣、液化石油氣、輕油、煤油等。分子較大、沸點較高的液態餾份在塔底凝結,例如柴油、潤滑油及蠟等。在塔底留下的黏滯殘余物為瀝青及重油。

石油原油經過加工得到的產成品包括燃料油、成品油(包括汽油、煤油和柴油)、其他油品(包括液化石油氣、煉廠幹氣和其他石油制品)和石油化學原料,我國的石油原油以加工成燃料油和成品油的為主要用途(消費量及占比如下圖所示),其次是石油化學原料,消耗的原油占原油消費總量的比穩定在7-8%之間。燃料油和成品油的消耗主要在交通運輸行業。2009年,交通運輸行業消耗的煤油占煤油消費的91.3%,占柴油消費的57.4%,占汽油消費46.7%,占燃料油消費的44.2%。石油化學原料主要供應下遊的合成材料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等。以中國的總體經濟增速,及交運、石化行業的增速推測,我國的原油消費在未來5-10年中保守估計仍會有5-7%的增長。

2.中國原油的供給情況分析

中國的原油供給中來自國產的部分和進口的部分基本上各占一半。2013年1月30日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的《2012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指出,2012年,中國1原油的對外依存度達到56.6%,比上年上升1.5個百分點。預計2013年,由於油氣需求的繼續上升,石油和原油的對外依存度預計將分別達59.4%和58%,再上升一個多百分點。

(1)國內生產漸入瓶頸,對外依存度提升成定局

與國內快速增長的原油消費需求不匹配的是,中國國內的原油生產已經開始進入瓶頸期。2012年中國國內的石油產量達到20747萬噸,創1998年以來新高。但產量提高的同時,采油成本也在不斷增加。近20年來,中國石油地質勘探並未取得特別重大的突破,bp世界能源統計中的數據顯示,2011年底,中國原油的儲產比僅為9.9,在世界各國中排名居後。國內三大石油巨頭增產穩產的主要手段就是對老油田進行深度挖潛和再開發,在同一地層中,采用更先進的辦法驅油,以提高采收率;在同一區塊的更深地層中,尋找新的蘊藏。新疆塔里木油田很多油井都深達5000米以上,有的甚至超過7000米。這種深度下的地熱情況、地殼堅硬程度較2000米惡劣很多,不但對鉆井作業的技術規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對油管等相關裝備也提出了極為苛刻的質量標準,不可避免的帶來開采成本的大幅提升。青海油田原油單桶開采成本已達55美元,而大慶、勝利等其他老油田也達到了30~40美元/桶,不僅遠高於國際平均水平,更較中東產油國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

因此,盡管中國政府希望降低石油對外依存度,立足國內以確保石油戰略安全。國家發改委發布的《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2015年以前要將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控制在61%。中石油高層也表示該公司計劃到2020年實現國內外油氣作業產量占全國油氣需求量的60%。但受制於國內有限的原油儲量和過高的開采成本,依賴進口原油滿足國內生產生活需要的情況將很難改變

(2)多樣化的進口來源和運輸途徑,保證石油安全

我國的原油進口逐年快速增長,進口多元化程度較高,前五大進口來源國的進口量占比分別為:沙特阿拉伯(19%)、安哥拉(16%)、伊朗(9%)、阿曼(7%)和俄羅斯(6%),但近幾年集中程度開始有所提高。

沙特阿拉伯穩居中國第一大石油進口來源國。中國剛開始進口石油時,沙特阿拉伯所占份額並不高,1995年中國從沙特進口石油僅33.86萬噸、占進口總量的1.95%、居石油來源國中的第10位。2000年從沙特進口的石油量增長至573萬噸,占比8.1%,排名升至第4位。2002年沙特向中國出口1139萬噸,首次超過伊朗,以16.4%的份額躍居第1位。此後沙特便以與其後諸國越來越大的差距穩居中國石油進口來源國中的首位。在前幾篇我們已經分析過,沙特石油儲量豐富,政治局勢穩定,產量有保障,與中國的合作關系前景明朗,出口潛力巨大,其在中國進口來源國中排名第一的地位中期內都難以撼動,占比甚至可能繼續增長。

第二大原油來源國安哥拉與中國的石油貿易合作有一些歷史政治局勢方面的原因。2000年前安哥拉向中國的石油出口量排名稍靠後。1999年安哥拉向中國出口石油量288萬噸,占比7.9%,居第5位。2000年出口量躍升至864萬噸,占12.3%排名升至第2位並在2005年及以後站穩這一名次。2000—2008年間的年均增加量265萬噸,僅次於沙特。兩國石油貿易的飛躍式發展源於中國敏銳果斷地抓住了從安哥拉進口石油的有利時機。2000年,長期困擾安哥拉的內戰尚未結束,但戰爭主要在內地進行。沿海和海上相對平靜的環境使產量有可能大幅增加,急於獲得經濟支撐的安哥拉政府努力尋找新的買主,兩國在石油政治上的合作就此展開,當年出口量即猛增200萬噸。此後中國全面援助百廢待興的安哥拉,特別幫助其恢複經濟,進行基礎建設。2009年,為幫助安哥拉克服金融危機帶來的困難,中國又特別向其貸款10億美元。近年來安哥拉石油工業發展較快,特別是海上前景更加看好。這些條件使安哥拉在中國石油進口國中至少在近期有望保持排名前列的地位。

伊朗石油生產逐步恢複,為向中國出口量的增加創造了條件。兩伊戰爭前的1976年伊朗石油產量曾達2.96億噸的峰值。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產量恢複到超過1.7億噸的水平。產量的恢複加上中伊關系的發展使伊朗在1995年後在中國石油進口排名中進入前5位。2000年伊朗向中國的原油出口猛增77.3%,排序升至第3位。2000—2008年間伊朗向中國出口的年均增加量197萬噸,也僅居沙特和安哥拉之後,這使其在快速增加的中國石油進口中仍保持了第3位的排序。伊朗長期與西方,特別是美國關系緊張,在對外石油合作上更多地關註東方與其友好相處的國家。伊朗的原油生產潛力巨大,中伊石油貿易的風險更多的在於政治局勢對伊朗石油生產的阻礙。除此之外,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蘇丹和委內瑞拉也是中國重要的石油進口地。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塔與中國的原油貿易也是在2000年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世紀90年代後期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在對中國原油出口中所占份額較低,2000年俄、哈兩國對華出口量分別躍增158%和47.6%,2002年繼續躍增71.6%和54.5%。2004年俄羅斯對華出口量升至中國進口國中的第5名,2005—2007年升至第4位。值得註意的是,2006年後俄對中國石油出口量有所降低,由1597萬噸降至2008年的1164萬噸,兩年間的年均增長率為-14.6%。這主要是由於其原油產量增長未達預期要求,而所產原油又首先保障了對歐美的出口。隨著中俄間“貸款換石油”協議的執行和跨國石油管線的完工,2010年以後俄對中國的出口量恢複較快。哈薩克斯坦對中國的原油出口也增長迅速,2000—2008年間年均增長率達到近30%的高值,出口量的躍升與政府間的新協議及新運輸管線開通有關。

蘇丹自1999年始才有少量(27萬噸)原油對華出口,2000年躍升至331萬噸並居中國進口排序的第7位。2007年對華出口量躍升超過千萬噸,居第5位。中石油通過入股蘇丹最大的石油公司——大尼羅河石油作業公司(GNPOC),獲得了該財團40%的股權。馬來西亞的PetronasCarigaliOverseas公司,印度的ONGCVidesh和蘇丹國家石油公司(Sudapet)分別擁有30%,25%和5%的權益。目前,中國石油公司目前擁有蘇丹石油業務約40%的權益,蘇丹原油出口中60%都是出向。中國盡管我國在蘇丹勘探開發不斷取得新進展,然而由於蘇丹國內局勢動蕩,其對華原油出口量是否可持續提升仍存疑慮。北蘇丹控制了石油出口的基礎設施,但南蘇丹的石油產量幾乎占據了整個南北蘇丹的80%。據路透社報道,由於南北蘇丹的政治爭端,於2011年7月宣布獨立的南蘇丹已停止石油生產,停產給中國能源供應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

委內瑞拉向中國出口原油起步更晚,到2004年才僅有33萬噸,2005年猛增至193萬噸,2006年和2007年達400萬噸以上,在中國原油進口國排序中分居第10位和第9位,2008年升至第7位。以增長正常的2003—2008年5年間的平均年增量計為120.6萬噸,年均增長率達70.9%,但由於基數過小,出口總量也未能躋身前列。2009年中國與委內瑞拉達成協議,將合資開發奧里諾科重油帶某些區塊,所產奧里乳油運往中國供給2個千萬噸級的大煉廠。按照“貸款換石油”協議,中國向委內瑞拉提供40億美元的貸款,委以年出售400—1000萬噸石油以償還兩國銀行間的債務(這筆出口不包括在此前簽約的奧里乳油之內)。蘇丹和委內瑞拉向中國的原油輸出量躍升源於中國公司抓住政治、經濟上的有利時機以超常力度大力開拓,也與政府間積極的能源外交有關。

綜上所述,當前中國原油進口主要來源國家有沙特阿拉伯、安哥拉、伊朗、阿曼、俄羅斯,這五個國家在原油進口總量共占約50%。其中沙特阿拉伯原油進口量最大,占總進口量的20%左右,而沙特、伊朗、阿曼三個中東產油國共同占據我國原油進口總量的35%,說明我國原油進口對於中東地區的依賴依然較大。在原油進口多元化的思路指導下,中國與委內瑞拉、蘇丹的原油貿易也有長足的發展,但目前還難以撼動原有的五大出口國地位。東南亞、也門、挪威對華石油出口量則不斷減少,這主要與以上地區石油產量的降低有關。

各國原油進入中國需要通過相應的海上和陸上運輸線路。過去,中國由俄羅斯進口石油主要靠鐵路,2010年中俄原油管道開通後,不僅輸送量大幅提高,運輸成本也大大降低,取代鐵路成為中、俄石油貿易的主要運輸方式。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羅斯遠東管道斯科沃羅季諾分輸站,經俄邊境加林達計量站,穿越黑龍江後到達漠河,然後從漠河首站經塔河、加格達奇等地,途經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13個縣市區,止於大慶林源末站。管道在俄方境內陸上長約63.4公里,橫跨兩國邊境的黑龍江穿越段長1.15公里,管道在中國境內陸上全長約934公里。該管道設計年輸油1500萬噸,最大年輸送量可達3000萬噸。依據中俄兩國間協定,中俄原油管道自2011年起將擔負每年1500萬噸的供油任務,共持續20年。

哈薩克斯坦與中國的原油運輸現在也以管道運輸為主。1997年,中、哈兩國簽訂管線建設協議,擬建設阿塔蘇-中國阿拉山口石油管道,此管道西起哈薩克斯坦阿塔蘇,穿中哈邊界阿拉山口口岸,最終到達新疆的中國石油獨山子石化分公司,全長2797公里,設計過油能力2000萬噸。管線2006年投入商業運營,截至2012年末,管輸原油累計進口突破5000萬噸,運量的年均增長速度超過20%,成為名符其實的“中國西部能源大動脈”。為提高輸油能力,今年中哈原油管道二期工程11號中間泵站將投產運營,中哈原油計量站流量計的改造工程也將完成,屆時中哈原油管道的年輸油能力還將大幅提高。

其他國家主要通過海運航線將原油輸入我國國內。通過海運航線與我國進行原油貿易的國家主要有中東的沙特阿拉伯、伊朗、阿曼、伊拉克;非洲的蘇丹和安哥拉;南美的委內瑞拉和巴西以及東南亞的印尼、泰國等。海運原油進口的航線主要有以下幾條:

其一是中東——中國航線。此航線承載中東沙特阿拉伯、伊朗、阿曼、伊拉克等國家向中國的原油出口運輸,是中國最重要的一條海運石油航線,約占進口總量的35%左右。該航線從波斯灣沿岸產油國港口出發,經霍爾木茲海峽以及阿曼海、阿拉伯海、印度洋、經科倫坡後向東南分兩路,一路是經龍目海峽北上至我國,另一路經馬六甲海峽從南海進入我國。由於馬六甲海峽水深限制為21米,因而禁止ULCC2和VLCC3通過,一般20萬DWT4的油輪會采用此航線;更大噸位的郵輪則會繞道印尼經龍目海峽。

其二為非洲——中國航線。該航線運送西非沿岸安哥拉和東北非沿岸蘇丹向中國出口的原油,從非洲沿岸的油港出發,經亞丁灣進入印度洋,經科倫坡後向東南分兩路,一路是經龍目海峽北上至我國,另一路徑馬六甲海峽至我國。該航線受蘇伊士運河的滿載吃水和最大船寬的限制,最大可通過21萬噸級滿載油輪。其三為南美——中國航線。拉丁美洲是繼中東之後,又一個蘊含豐富原油的地區。委內瑞拉是拉丁美洲地區最大的產油國。2009年中國與委內瑞拉達成協議,合資開發奧里諾科重油帶部分區塊。並且根據中委兩國的“石油貸款”協議,中國自2007年以來向委內瑞拉提供了320億美元貸款,委內瑞拉每天需要用410,000桶石油來償付。與中東、非洲和東南亞的石油最後都須通過馬六甲海峽5運輸不同,南美的石油可以通過太平洋路線直接運輸至我國,該線路相對安全。最後是東南亞——中國航線。東南亞航線是從東南亞的油港出發,經中國南海,抵達中國華南各卸油港,或者經過臺灣海峽北上抵達中國境內各個卸油港。但是,近年來由於東南亞地區原油產量的下降,對我國出口量明顯減少,這條航線的重要性已經大不如前。

二、中國石油市場形態分析

1.原油及原油加工市場——典型的寡頭壟斷,並將長期持續

我國的石油行業屬於寡頭壟斷行業,主要四家具有影響力的大型石油企業——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石油),中國石油化工有限股份公司(簡稱中石化),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簡稱中海油),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簡稱中航油)。前三家均是勘探,煉油,化工,銷售一體化的石油石化企業,其中屬中石油的生產規模最大,控制了我國70%以上的原油和天然氣開采,擁有的剩余石油可采儲量和年油氣產量均占全國的2/3左右,是國內最大的石油生產和供應商。中石化的業務領域與中石油類似,但是規模較中石油小。中海油的業務主要是海洋油氣的勘探,規模在三巨頭中最小,其業務也僅處於石油行業的上遊,重點在於勘探,較少涉及銷售等業務。這三大企業基本上控制了中國的原油開采,探礦權登記面積中,中石油占41%、中石化占23.5%、中海油占31.7%;勘探權登記面積中,中石油占82.4%、中石化占12%、中海油占4.5%。中航油主要以經營油化貿易業務為主。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石油)是從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轉化而來。主要班底是以前的石油工業部,成立時占有幾乎所有國內油田。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簡稱中石化)是從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轉化而來,占有大型的煉油廠和化纖廠。1998年,國務院對當時的中石油和中石化集團進行了一次整合重組:兩大石油公司以長城為界進行上中下遊的整合,中國石油管東北,西北,西南的油氣開采和加工。中國石化管理華北、華東、華中和華南地區的油氣開采和加工,每個集團公司都擁有油田、煉油和成品油的銷售業務,成為上下遊一體化的大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簡稱中海油)是1982年2月15日成立的國家石油公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負責在中國海域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天然氣資源。雖然三大集團都是上下遊一體化經營,但由於歷史沿革的原因,在業務上依然各有側重,中石油在路上原油開采領域牢牢占據“一哥”的位置,並積極有序的開拓布局海外石油資源。中石化是最大的原油加工和煉制企業,成品油銷售渠道也最為完善。中海油則在海上石油開采上獨具優勢。

在原油的勘探和開采領域,中石油擁有包括大慶油田、遼河油田、新疆油田、塔里木油田、長慶油田等13個油氣田,每天生產超過220萬桶原油和28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原油和天然氣年產量分別占中國總產量64%和70%左右。在境外,中石油擁有阿姆河天然氣公司、南美公司、尼羅河公司、哈薩克斯坦公司、南方石油勘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等海外子公司,境外油氣投資已擴展到近30個國家,形成了哈薩克斯坦、蘇丹、委內瑞拉等多個境外油氣合作生產區。2012年中石油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超6億噸、探明油氣儲量當量10億噸。2008年中石油原油產量13875.5萬噸,其中國內10825.2萬噸,占國內原油產量約50%;海外3050.3萬噸。中遊擁有撫順石化、蘭州石化等煉油板塊,2008年公司原油加工量13447.4萬噸,其中國內12529.5萬噸,占國內總量約35%;海外917.9萬噸,加工原油基本上全部來自本公司的生產原油。下遊銷售環節擁有遼寧石油、內蒙古石油公司等成品油銷售公司。

中石化在石油勘探領域下屬有勝利油田、江漢油田、中原油田等11個油田,大多數位於中國東部、西部和南部地區。2000年左右中石化把新星石油公司6重組進來,加大了勘查能力。新星石油公司是從地質礦產部的地質勘探大隊轉化而來,擁有最全面的全國地質資料。2008年,公司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境外油氣勘探開發領域取得重大進展。勘探相繼取得四個重大突破,緬甸D區塊Patolon-1井、薩哈林維寧區塊北維尼1井、哈薩克斯坦FIOC公司F區塊U-10井、也門71區塊Henin-1井測試獲得高產油氣流;澳大利亞EP項目、哈薩克斯坦FIOC公司S區塊、加蓬G4-188區塊勘探也獲得良好油氣發現,取得重大進展;哥倫比亞聖湖能源公司、厄瓜多爾安第斯公司、蘇丹3/7區滾動勘探成效顯著。開發項目按計劃運行,海外權益油儲產量穩步增長。全年新增權益油氣可采儲量485萬噸油當量,實現海外權益油產量901萬噸,同比增長31%。盡管中石化近年來加快推進原油開采,但受歷史技術局限,其原油開采量依然較小,不能滿足其大規模的加工煉油需求。中石化是中國最大的石油煉制商,也是中國最大的石油產品生產商,石油煉制能力位居世界第三,絕大部分依靠進口以及向國內中石油、中海油兩家采購原油。其業務主要分布於東南沿海、長江中下遊和華北等中國經濟最活躍、最發達的地區。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油)是中國第三大國家石油公司,負責在中國海域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及天然氣資源,是中國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商。目前,中海油在中國海上擁有四個主要產油地區:渤海灣(天津)、南海西部(湛江)、南海東部(深圳)和東海(上海)。中海油是印度尼西亞最大的海上原油生產商之一,同時,中海油還在尼日利亞、澳大利亞和其他國家擁有上遊資產。2006年初公司出資22.68億美元收購了尼日利亞OML130區塊的45%權益,此外還收購了澳大利亞、肯尼亞、緬甸等國家有關項目部分權益。目前公司海外業務遍及十多個國家,擁有海外權益可采儲量約16.9億桶油當量,勘探區塊45個,可勘探面積達40萬平方公里。除上遊傳統業務外,中國海油近年來大力推動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不斷完善公司產業鏈、價值鏈。伴隨著特色中下遊產業的成長壯大,中國海油綜合型能源公司的產業架構基本形成。國內第一個進口液化天然氣(LNG)項目——廣東LNG項目已於2006年5月順利投產,福建、浙江和上海項目正在緊張建設階段。公司在中國LNG領域的領先地位已牢固確立,並將為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做出重要貢獻。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航油集團)成立於2002年10月11日,是以原中國航空油料總公司為基礎組建的國有大型航空運輸服務保障企業。中國航油集團的核心業務是為中外航空公司提供航油供應服務,下屬有中國航空油料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航油集團陸地石油公司、中國航油集團海天航運公司、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等11個全資、控股公司,以及7個參股公司。在全國擁有碼頭、油庫、輸油管線及機場供油設施,總儲油能力達166萬立方米。中國航油集團已成為世界第七大航油供應商,也是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英國石油協會(IP)、美國石油協會(API)、國際航煤聯合檢查集團(JIG)成員。中國航油穩步拓展其他成品油和航運業務,初步形成了區域性油品配送體系和銷售網絡,在新加坡、香港、美國設立了公司,開展國際油品貿易和航油銷售業務。

2.成品油市場——開始放開,但雙寡頭形態短期內難以打破

1998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中國石化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石油、中石化)成立,兩大集團公司實行“資源統一配置,運輸統一組織,價格統一制定(城鄉同價),銷售統一結算”的四統一運行機制,並由國家規定國內成品油批發業務由兩大集團壟斷經營,國內成品油市場屬於完全的雙寡頭壟斷。加入WTO以後,中國兌現開放服務貿易的承諾,先後開放成品油零售與批發市場,民營和外資企業開始全面進入成品油經營領域,中國成品油市場主體開始走向多元化,石油工業中、下遊產業領域有限競爭的局面開始逐漸出現。但目前中國成品油市場,仍以中石化和中石油為主導。

首先,從市場占有率來看,中石油、中石化仍然掌握著大部分市場份額。中石油、中石化經過多年的積累,分別建立了比較完整的營銷網絡與系統布局,以中石化為例,其成品油銷售網絡主要由五大部分構成。一是中國石化的全資子公司——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及在主要市場內的下屬4個大區分公司,承擔著中國石化成品油資源的統一平衡、運輸協調和直屬銷售企業以及專項用戶的成品油供應任務;二是主要市場內的直屬20個省級石油分公司(包括香港公司)及所屬的191個區域公司組成的銷售網絡;三是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在東北、西北、川渝等地區的37個分公司;四是在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零售網絡;五是中國石化在全國範圍內與其他成品油經營單位合資組建以及采取特許加盟方式建立的銷售網絡。所有這些銷售企業都自行擁有完善的成品油儲運設施,成品油批發中心與煉油廠通過鐵路、水路相連,在某些情況下以成品油管道相連。同時還擁有部分鐵路專用線、原油碼頭、油駁、鐵路槽車。全國約8萬座加油站中,中石化、中石油全資、控股和聯營的約占50%,零售份額約占60%以上。作為上下遊一體化的大型石油公司,兩大石油集團經濟實力強,在東北、西北地區基本上是中石油獨占市場,而沿海和西南大部分地區則是中石化占據絕大多數市場。其市場影響力已根深蒂固,在今後一段時間內對國內成品油市場仍然有較高的掌控能力。

其次,寡頭的原油開采市場使得原油資源掌握在大集團手中,國內成品油的存量資源也主要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雖然成品油批發市場已經放開,但卻沒有解決油源問題,目前在國內沒有除“兩桶油”之外的最終油源可供一級批發。對成品油進口而言,不同所有制性質的公司政策不同。國有控股公司在進口數量上沒有限制,民營企業則有嚴格的配額數量限制,並且獲得成品油進口還要經過層層審批,短期內難以成行。油源的短缺使民營石油企業選擇與兩大石油集團建立合作關系作為主攻方向,獲取安全油源依然是它們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此,民營石油企業仍然缺乏競爭力。外資企業依靠其強大的資金實力,已經開始了進入國內成品油市場的步伐,但由於石油貿易權和油源問題,它們目前必須以兩大石油集團為合作夥伴,以合作方式進入中國成品油市場,對兩大石油集團暫時還構不成嚴重威脅。並且由於油價倒掛,短期內將難以快速擴張。唯一有可能挑戰成品油市場雙寡頭地位的只有中國海洋石油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油),但其進入成品油領域的時間較短,市場份額的擴張需要時間。所以在成品油零售和批發雙放開的今天,中國成品油市場仍是典型的寡頭競爭市場。

兩大石油集團面臨著潛在的挑戰,但目前仍然互為主要競爭對手,以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為競爭夥伴。盡管這些民營企業、外企想分享這塊蛋糕,但目前來看占的份額不是太多。

三、原油、成品油定價及對總體價格水平的影響

目前,國內原油價格與國際市場直接接軌,成品油價格是在政府控制下與國際市場的有限接軌。

1.國內原油定價

中國原油主要進口源主要分布在中東和非洲地區,沙特、安哥拉、伊朗等國家是中國主要的原油進口來源國。2011年,中國的進口海外石油中來自中東和非洲的進口份額分別為51%和24%,其中沙特占我國原油進口量的19.91%,安哥拉占進口總量的,伊朗占進口總量的10.99%。由於中東、西非等地的原油都是以迪拜原油為標桿的,中石油、中石化進口原油同樣以迪拜價為標桿,其相互之間的原油交易也以迪拜原油價格為基準。

然而,即使是進口原油量最多的中石化,在原油采購價格方面仍處於劣勢。中石化2012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采購原油的費用同比增長達到13.0%。而同期普氏全球布倫特原油現貨價格同比僅上漲1.96%,其采購價格上漲幅度遠遠大於世界平均水平。海關總署2012年度進出口數據也同樣顯示出這一問題,中國全年進口初級產品金額達6346億美元,增長5%。其中,進口原油的花費占三成之多,達2206.6591億美元,同比增幅接近300億美元。而全年原油進口量為2.7102億噸,同比僅增長2000萬噸,即進口單價同比增長接近15%。國內原油采購商在原油采購環節處於被動,主要受現行世界原油定價體系所致。眾所周知,全球原油貿易普遍采用基差定價的方式,一般以布倫特(Brent)或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WTI)的某個原油期貨合約價格為計價基礎,加上或減去雙方協商同意的基差來確定現貨價格。這種基差定價方式意味著,大宗商品國際貿易以哪國或地區的期貨交易所的相關品種作為定價基礎,該國或地區就掌握了話語權。目前,期貨價格已經成為國際石油市場最重要的基準價格,WTI原油期貨和Brent原油期貨是全球石油市場最重要的兩個定價基準。而作為全球對國際原油市場依賴程度最高的亞洲地區,目前還沒有自己的基準原油,因此無法完全反映東北亞地區真正市場供求關系,從而導致中東銷往東北亞地區原油價格普遍偏高,亞洲國家承受進口溢價。

中國一方面大量進口原油;另一方面缺乏期貨市場、缺乏戰略儲備,社會資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導致定價權旁落。石油市場金融屬性的張揚直接導致油價大起大落,給世界經濟尤其是正處於工業化、城市化發展關鍵階段的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平穩增長帶來了巨大威脅。因此,在國際市場上中國缺乏原油定價話語權的客觀事實急需打破,目前中國積極籌建石油期貨交易所的意義就在於此。

2.國內成品油定價

1998年以前的長時期內,中國的成品油用戶享受著低油價的待遇,那時石油價格的調整,一直由國家確定,往往是一次調整,長時期內不變。但隨著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完全由政府定價已經不合時宜,也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趨勢。到了1998年,隨著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兩大集團重組,油價改革也拉開了序幕。

1998年6月3日,原國家計委出臺了《原油成品油價格改革方案》,規定國內原油、成品油價格按照新加坡市場油價相應確定,原油價格自1998年6月1日起執行,成品油價格自1998年6月5日起執行;2000年6月份開始,國內成品油價格完全與國際市場的接軌階段,隨國際市場油價變化相應調整;2001年11月份開始,國內成品油價格接軌機制進一步完善階段,主要內容是由單純依照新加坡市場油價確定國內成品油價格改為參照新加坡、鹿特丹、紐約三地石油市場價格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然而,2003年國際油價暴漲,按照三地加權平均價格來測算,國內的成品油價格也是暴漲,嚴重影響了國內物價穩定和人民生活。因此成品油價格開始由國家發改委宏觀調控,通過讓國家和國有企業消化高油價成本,將國際油價的波動對國內經濟的影響降到了最小。但這同時導致國內外油價長期倒掛,一方面財政補貼壓力很大,另一方面效率較低,油價調整嚴重滯後於市場。2009年,國家開始實施成品油定價的新機制,即《成品油價稅費改革方案》,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是本次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5月8日,發改委發布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對成品油價格調整規則做了詳細說明: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當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於每桶80美元時,按正常加工利潤率計算成品油價格。高於每桶80美元時,開始扣減加工利潤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潤計算成品油價格。高於每桶130美元時,按照兼顧生產者、消費者利益,保持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原則,采取適當財稅政策保證成品油生產和供應,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提或少提。但是考慮到油價對社會穩定和宏觀經濟運行的影響,國家並沒有嚴格執行這一規定,國內成品油價格較長時期明顯低於國際市場價格。

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運行兩年來,暴露出一系列問題。其中兩個問題最為嚴重,一是放大市場調價預期,加重投機囤積套利;二是調價具有滯後性,無法對市場供需關系做出準確反應,導致漲易跌難。現行定價機制自2009年實施,該定價機制簡言之就是考慮國內石油公司的煉油成本,實現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有控制的接軌,並進一步明確提出,當國際油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變化率達到4%時,國內成品油價格就可以調整。不過隨著這一機制的實行,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雖然同原來的定價機制相比,現行的成品油定價大大縮短了價格調整周期,價格調整頻率明顯加快,但以22個工作日國際原油價格變化情況決定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與否實際上仍然是一種跟隨國際油價變化情況進行滯後調整的機制。由於定價機制披露了價格調整的條件,加上調價周期相繼時間較長約為1個月,每次在調價之前,市場上就可形成預期,導致一些社會油商加強囤油,加劇供應緊張。流通環節無風險套利行為客觀上加劇了市場供應的不穩定性,對成品油市場的穩定運行帶來一定沖擊,特別是在油價波動幅度較大時,這種沖擊就更為明顯。此外,國內油價“漲多跌少”也逐漸顯現。統計數據顯示,自2009年以來,國內油價一共進行了21次調價,其中油價上調13次,下調8次。汽油累計上調5070元/噸,下調2360元/噸;柴油累計上調4820元/噸,下調2310元/噸。

目前,影響國內成品油價格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既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和汽柴油品質升級問題。新定價機制的要徹底解決目前國內油價和國際油價不接軌的問題,推出時機的選擇十分重要。如果在油價較高時推出,那就意味著國內油價將會加速上漲,顯然這是公眾難以接受的。另一方面,由於目前國內外油價差價仍較大,國際聯動意味著國內高油價向國外較低油價趨近,從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而言,各大石油公司也不希望在這個水平上與國際接軌,因此他們也不願意調整定價機制。當前國內經濟處於觸底回升的關鍵時期,或為成品油定價新機制推出的最佳時機,因為如果等到經濟形勢好轉,工業用油需求上升,成品油價格必將大幅上揚,屆時改革將遇到更多的阻力。市場預測,2013年新成品油定價機制出臺是大概率事件。新機制的方向是“縮短調價周期,改進調價操作方式,提高機制運行透明度”。其中,“縮短調價周期”有望促使“實時定價”出現。即把原有的價格調整周期從22個工作日縮短到十個工作日左右。就是說有可能每半個月就會定期的調整一次。而調整的幅度也將小於當前的4%。除了新機制,汽柴油的國四標準也將迅速進入到實施階段。國四標準下,每升汽柴油的成本將提升5毛錢左右,而一次性的投入據測算更高達500億,政府、企業還消費者為這一成本買單也是成品油價格的焦點問題。

3.成品油價格變化對CPI的傳導影響

成品油價格的變化傳導到CPI有直接和間接兩條途徑:

其一,成品油價格上漲將直接影響CPI中的交通通訊及服務分項,這種影響非常及時而明顯,傳導系數在0.1左右。而以最小二乘估計法測算的CPI各分項權重中,CPI交通分項的占比為10%左右。也就是說,成品油價格每上漲1個百分點,將影響CPI交通通訊與服務上漲0.1個百分點,繼而對CPI上漲的貢獻率在0.01個百分點左右。可見,成品油價格上漲對CPI的直接傳導效應並不強。

其二,是間接影響,包括對農業產業和工業產業。對農業而言,油價上漲帶動化肥價格的生產成本提高,擡高化肥價格。以糧食作物為例,據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統計,三種主要糧食作物的每畝總成本中,化肥費用的占比較高,為16.5%,化肥成本上漲將不可避免地形成對糧食價格的成本壓力,推動農產品的價格上漲,當然這種傳導並不非常及時,對農產品價格的間接推動作用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現。

對工業而言,一來成品油價格上漲將帶動相關燃料、動力的購進價格上升,擡高工業生產成本,經生產鏈傳導至消費端,從而拉動CPI上漲。二來,以石油及下遊產品為主要原材料的化工、紡織等行業原材料成本提高,將有明顯的成本推動價格上漲壓力。這種間接傳導中間經過多重產業鏈,多種其他影響因素的幹擾,最終的效果已經很難區別精確測算,可能也不會即時得到體現,但影響力不可忽視,其作用力度會慢慢釋放,作用時間會持續更為長久,是一種長期的、成本推動型的價格上漲壓力。

來源:撲克投資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6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