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勝百貨(0758)重覆借錢給「獨立第三方」
1 :
GS(14)@2011-04-02 14:48:34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23514_C.pdf
這名獨立第三者是「中國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從事煤炭、焦炭、建築材料、石膏及鐵礦石銷售業務」,莊勝百貨是生產及銷售建築材料、煤炭貿易及其他,但他們不是銀行。是不是借錢給客戶及供應商? 我們應該獲知。
The ITP is a seller of coal, charcoal, building materials, plaster and iron ore. Junefield is in the manufacture and sale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s, trading of coal, and other things, but it is not a bank. Is it lending to a customer or supplier? We should be told.
郭展榮 v. 21控股(1003) 及 陳尚偉
1 :
GS(14)@2011-03-06 11:30:00http://legalref.judiciary.gov.hk ... IS=75463&currpage=T
2 :
GS(14)@2011-03-06 11:30:55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110303/00202_044.html
樂家集團(01003,現稱21控股)創辦人兼前主席郭展榮九五至九八年間借出合共8,300萬元予樂家兩附屬公司,但其後只收到3,850萬元還款,郭遂興訟向21控股及樂家另一前主席陳尚偉追還餘額4,450萬元。21控股指借錢的只是附屬公司,而非整個集團,故拒承擔還款。但高院昨認為貸款是借給樂家供整個集團使用,判21控股須還款,至於針對陳尚偉的申索,則被駁回。
針對陳尚偉申索被駁回
郭指,之後接手成為公司主席的陳尚偉曾承諾確保樂家會償還案中貸款,該承諾源於○○年三月的交易,陳當時同意以6,000萬元向郭購入1億股樂家,法官昨指沒有文件證明郭所指交易,最終駁回針對陳的申索。
法官昨指郭展榮開出的首3張借款支票是開給樂家的,之後雖直接開票給附屬公司,但法官相信這只為方便,而貸款亦有在集團的綜合會計帳目入帳,樂家九九年的年報亦顯示貸款利息是由集團支付,事實上樂家亦把○○年三月配股所得2,500萬元還給郭,因此法官認為,款項是借給樂家供整個集團使用,控股公司需要還款。
坪洲鄉委會副主席誤導廉署人員罪成被判刑
1 :
GS(14)@2011-06-18 14:19:43http://www.icac.hk/tc/news_and_events/pr2/index_uid_1173.html
坪洲鄉事委員會(「坪洲鄉委會」)的一名副主席,就「坪洲鄉委會」一個物業的租金收據提供虛假資料,藉以誤導廉政公署人員,被廉署起訴。被告今日(星期四)在東區裁判法院被判入獄三個月,緩刑十二個月。
黃開榆,八十三歲,今日被裁定一項明知而誤導廉署人員罪名成立,違反《廉政公署條例》第13(B)(b)條。
裁判官溫紹明判刑時稱,所有控方證人在審訊時作出的證供誠實可信,故裁定被告罪成。
裁判官續稱,考慮到多項因素,包括被告年紀老邁及其背景,因此判處緩刑。
案情透露,廉署於二○○九年就一宗案件展開調查,案件涉及一名區議員涉嫌使用「坪洲鄉委會」位於坪洲永安街一個物業的虛假租金收據,向離島區議會詐騙津貼。
廉署調查顯示,該名區議員於二○○三年三月至二○○七年三月期間,向離島區議會遞交四十九份發還物業租金申請表,而每份申請表均附有由被告以「坪洲鄉委會」執行委員身份簽署的收據。有關物業是該名區議員租用作為其區議員辦事處。
案情透露,二○○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廉署人員接觸被告,並向他出示四十七張涉案收據的印影本,要求被告進行確認。被告其後在證人供詞上簽名,表示他從來沒有在有關租金收據上簽名。
廉署其後的調查則發現三名證人曾多次目睹被告在有關租金收據上簽名。證人包括當時「坪洲鄉委會」一名秘書,以及兩名議員助理。
政府化驗所的鑑證確定,涉案收據上的四十九個簽名中,四十八個屬被告的簽名。
控方今日由高級檢控官馬游龍代表出庭,並由廉署人員鄧培思協助。
經紀因操縱市場被判監禁五個月-彩虹集團(0438)
1 :
GS(14)@2011-03-06 11:15:23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 ... ervlet?docno=11PR21
經紀因操縱市場被判監禁五個月東區裁判法院今天裁定潘明(男)一項操縱市場罪名成立,判處潘即時監禁五個月。潘是國泰君安證券(香港)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員。
本案早前經由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進行調查。潘在法院作出裁決後申請保釋以等候上訴,但法院拒絕其申請,並命令潘在一個月內向證監會繳付調查費69,268元。
李國威裁判官發現,一名客戶於2008年4月2日指示潘將彩虹集團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彩虹集團)的收市價設定在較高水平。彩虹集團是香港聯合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潘同意執行該指示,並指示其同事在交易時段的最後兩分鐘內發出五個買盤,其中兩個為一手買盤。
這些買盤的價格均高於彩虹集團股份當時的市價,結果該股份的收市價被推高14%。證監會指上述做法的目的,是協助有關人士於收市後以高於收市價的價格,進行1,500萬股彩虹集團股份的場外交易。
證監會亦指控潘的該名客戶在上述及其他交易中操縱市場及作出欺詐。該客戶在有關傳票發出後已離港,法庭已向其發出逮捕手令(註1)。
證監會法規執行部執行董事施衛民先生(Mr Mark Steward)表示︰"證監會曾警告經紀切勿執行明顯有可疑或可能涉及操縱市場的指示。本案清楚說明,協助操縱市場的經紀會被法院判處即時監禁。"
證監會之前曾指控另一經紀行的一名前客戶主任,為同一客戶進行彩虹集團股份的操縱市場活動,該名前客戶主任同樣罪名成立,被裁判法院判處240小時社會服務令,另被證監會禁止重投業界,為期三年(註2)。
完
備註:
1. 請參閱證監會
2010年2月4日的新聞稿。
2. 請參閱證監會
2010年5月27日、
2010年6月9日及
2010年12月23日的新聞稿。
2 :
GS(14)@2011-03-06 11:15:49http://webb-site.com/ccass/chldc ... t=chngdn&issue=4546
Webb網指當日的CCASS紀錄
法院命令裁判官提供操縱期貨市場案的裁決理由
1 :
GS(14)@2010-10-08 10:26:44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 ... rvlet?docno=10PR120
原訟法庭今天就期貨交易者蔡斌(男)早前被裁定操控價格罪名不成立一案,命令有關暫委裁判官就這項裁決提出適當理由。
倫明高法官(Mr Justice Lunn)命令有關暫委裁判官在再獲委任為裁判官後60天內,修改其案件呈述及解釋裁決的理由(註1)。
該暫委裁判官在2010年1月20日裁定,蔡在2007年2月至9月期間操控指數期貨合約的擬定開市價格共五項罪名不成立。
該暫委裁判官當時裁定,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在無合理疑點的情況下,蔡曾經在每一個有關的交易日操控擬定開市價格(註2)。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於2010年2月1日提交申請,要求該暫委裁判官向高等法院呈述案件以進行覆核。
完
備註:1. 呈述案件是要求原訟法庭覆核裁判法院的裁決的方法之一。在過程中,作出有關裁決的裁判官須發出呈述書,述明相關事實、該項被上訴覆核的決定、作出有關決定的理據及有關決定所產生的法律問題,以供原訟法庭審議。此呈述書稱為"案件呈述"。
2. 有關該項罪名不成立的裁決的詳情,請參閱證監會於2010年1月20日發出的
新聞稿。
宜進利(0304): 取消上市地位
1 :
GS(14)@2011-07-30 16:56:22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727/LTN20110727443_C.pdf
2 :
GS(14)@2011-07-30 16:58:06Almost 3 years after the stock was suspended with a market value of HK$1.89bn, investors must be wondering whether any criminal charges will be brought in relation to the fraud suspected by the liquidators (see our article of 24-Dec-2008).
差不多3年前停牌時,市值仍達18.9億元,投資者絕對應該注意為何仍未有對關於清盤官懷疑的事情提出刑事檢控。
3 :
GS(14)@2011-07-30 16:58:51http://webb-site.com/articles/peacemark2.asp
On 16-Sep-08 in our article Peace Mark's warning signals, we mentioned that we had received anonymous allegations against Peace Mark (Holdings) Ltd (PM Holdings, 0304) since we took down Egana in Jul-07, but we were were still unable to publish those allegations, for lack of evidence. Now a High Court judgement published on Monday this week (23-Dec-08), which approves the sale of parts of the Peace Mark business to Chow Tai Fook Jewellery Co Ltd, sheds some light on the situation found by the provisional liquidators, Roderick John Sutton and Vincent Fok Hei-yu of Ferrier Hodgson Ltd.
In the judgement (which is a write-up of a decision he made orally in Chambers on 13-Nov-08), Deputy High Court Judge Anthony To Kwai-fung writes in relation to PM Holdings and its wholly-owned subsidiary Peace Mark Limited (PM Limited) at paragraph 8:
"Since taking over the Group, the Provisional Liquidators have serious doubt about the integrity of the senior management of PM Holdings and PM Limited such that they considered the ongoing control of the Group should not continue to be entrusted to the original management...
In the course of their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ebts of the Group, they became concerned over the legitimacy of both sales and trade receivables relating to the Group’s wholesale and distribution business. They thought the Group had partially financed its acquisitions and loss making businesses via a trade finance “money go-round” utilizing sales of non-existent goods to corporate entities controlled by parties with close ties to the management of the Group that actually carry on little, if any, legitimate business. It appears that the Group’s operations are substantially smaller and less profitable than reported in its reports."
Of course, these concerns remain to be proven in court, and any parties involved are innocent unless proven guilty, but it does give you some idea of where the investigations are heading. The Police Commercial Crime Bureau should take an interest in this if they are not already. Watch this space.
大律師企圖盜竊客人款項判囚一年
1 :
GS(14)@2010-11-26 16:26:55http://www.icac.org.hk/tc/news_and_events/pr2/index_uid_1102.html
一名大律師藉口為兩名外籍客人聘請御用大律師,企圖盜竊他們逾三萬港元款項,早前被廉政公署拘控。被告今日(星期二)在區域法院被判入獄一年。
林田鈿,四十三歲,昨日被裁定兩項企圖盜竊罪名成立。
同案被告何應彬,四十九歲,張昭婷嚴興鳳律師事務所(「張嚴律師事務所」)前法律行政人員,被裁定三項使用虛假文書罪名成立,今日被判入獄十二個月。
何早前涉及另一宗案件,並在東區裁判法院被裁定八項相類罪名成立,被判入獄六個月。法官彭寶琴命令其中三個月與今日案件的刑期分期執行,何須入獄十五個月。
法官於判刑時指出,林身為大律師應為客人提供專業意見,但她卻未有恰當履行職責,反而利用外籍人士對香港法律程序並不清楚而犯案。法官又斥責何違反專業行為及明顯地濫用懲教署的探訪制度。
廉署早前接獲貪污舉報,調查後揭發上述罪行。
案情透露,林於案發期間為香港一名執業大律師,而何為「張嚴律師事務所」的一名法律行政人員。
二○○七年七月十八日,Tochukwu Nwaneri 因與警方正在調查的一宗詐騙案有關而被扣押在荔枝角收押所。何在收押所與 Nwaneri 的妻子 Vickie Smith 女士會面,並表示可提供法律服務予Nwaneri。
林於七月二十五日在其大律師事務所與 Smith 女士會面,並建議可同時代表有關詐騙案的另一被告 John Ryan。
同年八月十五日,林以電郵通知 Smith 女士,指律政司已接受 Nwaneri 及 Ryan 承認控罪的請求。林遂建議為他們聘請一名御用大律師代為求情以獲減刑。
林其後向Smith女士表示,聘請御用大律師的費用為四千美元,由 Nwaneri 及 Ryan 平均分擔。Smith女士答應支付二千美元予林。
案情又透露,林於八月底要求在同一大律師事務所工作的一名大律師,負責為 Nwaneri 及 Ryan 求情。
該名大律師並非御用大律師或資深大律師。他答應免費提供服務,並於九月六日代表 Nwaneri 及 Ryan 出庭,二人最終承認一項詐騙罪名,各被判入獄二十四個月。
Smith 女士因對判刑不滿,拒絕支付曾答允的二千美元。Ryan早前已拒絕支付有關費用。
案情又透露,七月二十四日至八月二日期間,當何及林在荔枝角收押所探望 Ryan 及/或 Nwaneri 時,何曾經三次分別出示一封聲稱由「張嚴律師事務所」一名首席合夥人簽署的授權書。
該名「張嚴律師事務所」首席合夥人表示,她對 Nwaneri 及Ryan 的案件並不知情,亦從未在上述的授權書上簽署。
控方今日由高級檢控官黎雪姬代表出庭,並由廉署人員凌偉邦協助。
返回目錄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