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電加電費的意見 止凡 Blog

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_23.html

中電 (002) 與電能 (006 前港燈) 都跟政府簽定了利潤管制計劃, 即她們的利潤是保證在總投資成本的9.99%, 如果不足這個百分比, 就有權申請加電費, 而政府都不能阻止。

其實這是公平的, 合約就是合約, 政府要香港電力系統穩定及質素高, 就走這一條路, 香港發展多年, 又是世界金融中心, 如果電力系統像海潚後的日本, 或者像幾年前美國一樣大停電, 後果如何呢?

其實很多民間團體在報章發表時都是很片面的, 又或是報章的報導很片面, 出來的結果多是在煽動市民情緒的。搞分化, 對香港不是一件好事。

記得2008年兩電需要從新簽訂電力合約, 當時最大的可能就是討論利潤管制下的百分比,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 之前的利潤率是13.5%。2008年以前, 多年來港燈都是賺到盡, 但中電就在10%左右, 沒有要求加電費來賺到盡, 其實當年中電是可以申請年年加電費至利潤率達13.5%, 可是當時 CEO沒有這樣做, 她希望回饋社會, 與市民共度時艱, 實際上是希望到從簽利潤率時有多一點子彈調高一點。

可是, 細節一到立法會, 誰跟你說前因後果, 總之壓得就壓, 到最後兩電都只有9.99%的利潤率。這位女CEO因身體有病要離位, 到病癒後嘉道理家族都不許她回來, 都是因為這個利潤率的事件, 多年間都不知令家族少收多少億的股息。

其實, 今時今日, 對著一班政客同傳媒, 什麼好的舉動他們都覺得是應該的, 有禮就全收, 到你要他們回禮的時候, 就真的毛都沒有, 還要煽動民心, 甚至抺黑, 這樣的氣氛之下, 只會變相令大公司麻木不仁, 每每都想賺到盡。因為無論是否賺到盡, 都會被人說是賺到盡, 被人抺黑, 被報章寫衰, 但真的賺到盡的話, 至少有老闆賞識。

小小資料補充, 當年兩電的利潤率為13.5%, 看似非常之高, 怎會有企業被政府保證她賺13.5%呢? 其實多年前簽下的這個利潤率, 在當時經濟起飛中的香港, 實在不是那麼吸引的, 80年代銀行按揭都過20%, 放在紅簿仔都收過10%息, 要兩電投資這麼多才得13.5%, 其實不是一條好門路, 簽下這個利潤率多少有點社會責任的成份。只不過一簽下就這麼多年, 今天看上去才覺得如此吸引, 皆因今天是零息年代, 大家都不能輸打贏要。

**********************************
中電事先張揚明年加電費 團體斥漠視社會責任 憂港燈煤氣跟隨

【蘋果日報訊】公共事業機構將掀起加價潮。為九龍及新界供電的中電表示,受燃料價格大幅上升及通脹加劇,明年有加電費壓力,未來一至兩個月將與政府會商 討,料 12月公佈明年加電費幅度。民間團體批評中電坐擁過百億純利,通脹高企下仍向市民「開刀」,漠視社會責任,擔心港燈、煤氣等會跟隨加價。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19

兩電加電費 左丁山

2011-12-09  AD

每年到咗年尾時份,報紙必有例牌新聞,就係中華電力(中電)與香港電燈(港燈,現稱電能)向政府申請來年調整電費,跟住就有關注組抗議加電費,有議員大駡 兩電無良,有環保團體出來指責兩電不減排,污染空氣,電費結構鼓勵浪費電力等等。如果我係資深報紙編輯,大可以將前幾年嘅新聞稿從電腦抽出嚟,係咁意 cut and paste,改嚇啲人名,改嚇啲數字,就已經可以當係今年嘅調整電費新聞,其穩定性相當於在每年大除夕,電視台派記者到街市訪問買餸主婦:「今年豬肉、蔬 菜有冇貴咗呀?」
今年電費新聞有乜新意呢?聽講係中電可能順應環保團體之倡議,採用累進制收費,用電量愈多,電費愈貴,呢樣左丁山舉腳贊成,自己 寫字樓每個月交冷氣費達到每平方呎兩個幾,另管理費約每平方呎三元,但係樓上係美容院,一定用電多過自己間細公司啦,有乜理由同樣向大業主繳交同樣呎價嘅 冷氣費吖,如果用累進電費制,每個寫字樓單位應另裝電錶,先至對中小企公道。如果全港推行累進電費制,粗疏啲講,照理可以將用戶分層,按每月用電量由低至 高分成十級,最低之兩級用戶減電費,中間三級之電費不變,最高之五級則增加電費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十,如此一來,甚麼民生關注組就冇反對加電費之理由,環保 團體得其所哉,唔會反對。電力公司有冇收益減少?根據市場學之 80/20原則,即八成收益來自二成客戶(此道理看似粗疏簡單,但往往幾準繩),兩電唔見得會減少收益噃,當然兩電掌握詳盡數據,計數可以更準確。
反 對人士仍然會有嘅,就係大用戶,譬如港鐵、機管局、商場、酒店、大酒樓等等。但大用戶有能力、有技術裝置太陽能、 LED及種種慳電設計,電費加咗,佢地更有節省能源之推動力。又或者話,佢地將成本轉嫁俾客戶又如何?哦,呢個可能性難以排除,市民千祈唔好誤信人言,以 為減排與環保係免費午餐,淨係睇嚇美國咁多年來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已知道係乜嘢一回事!正正就因為經濟成本高,美國先至唔肯簽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34

電費與減排 左丁山

2011-12-10 AD

「京都議定書」明年到期,加拿大、俄羅斯、日本聲明無意將「議定書」延期,美國更加從來冇簽署,一於懶理。現於南非德班( Durban)舉行之世界氣候會議,有一百九十一個國家參加,但可以真正影響最後會議結果嘅國家不外乎美國、中國、歐盟、日本、俄羅斯、加拿大等等,其實 簡單啲講就係 G20集團內之國家話事,其他國家只能跟隨。
氣候會議之大議題全球減少排放,常識告訴我們,每個城市之排放大戶就係發電廠與汽車, 發電用煤,排放量較高,用核電,排放反而少,但自日本三一一福島核洩漏事件之後,反核電人士佔上風,所以香港都識得叫電力公司多用天然氣、少用煤,唔敢多 提發展核電。成本方面又點呀,煤價不時上升,但都未夠天然氣價格咁波動, 2010年嘅天然氣價格最低係每公斤 17.4港元(一月),最高係十一月嘅 18.95,今年 2011一至九月之天然氣格價波幅係最低 18.95元(一月),最高 20.73元(五月), 2011年頭九月平均價比 2010年全年平均價增加咗 11%,又因為本港發電以保持穩定、支持經濟發展為先,幾十年來政府都與兩電簽署利潤保障協議,保證投資回報率,故此兩電因投資天然氣發電而將電費加價, 於法有據。啲議員既然已在議會通過咗利潤保障協議,年年發言反對加價,只係做騷啫,政府唔可以唔尊重法治,唔尊重自己簽署嘅文件㗎嗎?
左丁山最識 慳電,經常熄燈,用冷氣都少過人,盡量唔開,中午出外吃飯,就熄咗寫字樓三分二嘅光管與部份冷氣。我地香港人慣咗不停電,偶一地區停電就將電力公司駡到狗 血淋頭,自己就唔會鬧嘅,有意外咪容忍一陣囉!昔年左丁山做過馬尼拉一間酒店(上市公司)嘅短期總裁,每個月到馬尼拉開會,下午三時左右就全酒店停電,駐 店總經理解釋話係馬尼拉發電量不足,每日分區分時間停電一小時,大家習以為常,左丁山為之苦笑,此等事情若在香港發生,電力公司總裁要到立法會跪低都似。 香港廠商在珠三角開廠者,對拉閘限電更是見怪不怪,電費便宜啲都冇用。電費、發電穩定性、發電減排有好密切相關性,必須保持平衡,唔好天真到以為可以逼使 電力公司(一)減排,(二)維持充足發電量,但又唔准增加電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35

獨家調查:過半數民眾贊成電費漲價部分用以發展綠能彌補台電虧損外 政府應有更積極作為

2012-4-2  TWM




 

選後各項物資齊 飛漲,民眾痛苦指數持續飆高,根據︽今周刊︾調查,有超過八成的民眾認為電價不該漲,若將漲價部分轉為發展綠能,則有超過五成民眾贊同,顯然民眾希望政府 調漲電價後有更積極的作為,而不僅是彌補台電虧損而已。

撰文‧鄭淳予、林筱庭

國內的油、水、電價格長期以來不 只隨著國際能源價格波動,也隨著政治、選舉等因素,擺盪在漲凍之間。

時間回溯到二○○八年,馬英九就任總統後,即宣布油、電、天然氣價格解 凍調漲,而今馬總統連任成功,新任閣揆陳冲上任後,國內油、水、電價調漲價格的聲音再度四起!

從總統、閣揆、經濟部長、台電一連串的言論當 中,已經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這一波「油電漲價」勢在必行,目前行政院、經濟部與台電已在密集研議電價調整案,據聞最慢五二○總統就職前電價就會調漲,初步 計算這波電價調整,漲價幅度可能多達兩位數。

民調結果

不應為了彌補台電虧損而漲由於二月以來油價、瓦斯漲個不 停,甚至學費也醞釀調漲,現在又多一個電價要調漲,在萬物齊漲、薪水卻遲遲不漲的同時,各界對於電價調漲反彈聲浪四起。《今周刊》也特別委請波仕特線上市 調公司,針對台灣民眾對於電價調漲及了解程度進行問卷調查。

根據《今周刊》所做的問卷調查顯示,一般民眾不僅對目前國際電價行情一無所知, 對於當前台灣的低廉電價也毫無概念,但卻是聞漲色變。

根據國際能源署二○一○年調查,台灣每度住宅用電為二.七元,在鄰近國家當中,除了南 韓電價與我國相當之外,香港一度電為三.九元、日本一度電為七.五元。台灣電價偏低,電價應該調漲嗎?︽今周刊︾問卷結果顯示,有一八.四%的受訪者認為 「應該」,但是有高達八一.六%的人認為「不應該」。

會有這樣的結果,波仕特分析認為,這是因為香港以及日本的用電度數高,但相對來說,這 兩地的人民所得也高,因此可以負擔較高的電費。

若以去年台灣家戶每月平均用電為三二三度,換算每個月電費為八八二元,若電費調漲,大家可以 接受的漲幅區間為何?結果發現,有八七%的受訪者表示「每度電漲一元以內」比率最高,其次是「每度電漲一至二元」有一○.二%,其餘比率都在個位數以下, 由此可知,電費若真的必須調漲,若調幅在二成以內,將是一般民眾可以接受的範圍。

我們進一步問到,如果電價分級調漲,使台灣電價合於公平正 義原則,漲價的部分由政府成立專款協助發展我國綠能產業,則有過半數的民眾表示贊同,真正持反對或非常反對意見者,只有不到二成,這足以顯示一般民眾其實 願意接受有積極作為當作前提的電價調漲條件,而不僅是為了彌補台電虧損而漲價。

問題癥結

過低電價造成企業投資 誤判國際能源署資料指出,二○一○年在世界三十四個主要國家中,台灣的住宅用電價格倒數第二名,工業用電價格則是倒數第四名,到了一一年價差更形拉大。 「能源價格低於國際水準,只會讓台灣整體的能源使用效率低落,不利於長期產業競爭力。」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啟源說。

「台電價格訂定本身 就是個問題,長期以來都是亞洲鄰國最低價,起初是為了競爭優勢,但卻造成整體產業結構偏向石化、鋼鐵等重工業。」國政基金會科技經濟組召集人、政大經濟系 教授林祖嘉指出,電價偏低等於變相鼓勵高耗能產業,使得台灣的「能源密集度」(編按:即每單位國民生產毛額消耗的能源數量,高密集度代表能源轉換國民生產 毛額的成本偏高)長期居高不下。

以用電量來說,根據二○一一年的統計,台灣一年工業用電量占總用電量的七成,住商用電僅占三成,不過在電價 的分擔上,工業用電電價占總電費的六成五,住商卻占三成五。

綠色行動聯盟董事趙家緯就說,台灣工業用電量是住商用電的三倍,不過政府過去五 年,每年平均卻要花掉約五百億元補貼價格偏低的工業用電,用電愈多者受惠越大,顯然不合理。

根據美國能源資料協會統計二○一○年,同樣為創 造一美元的國民生產毛額,台灣比日本多消耗近一.八倍能源,同時每人每年消費一單位能源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比日本高出四○%。

「一切都是 因為油、電價格太便宜,尤其工業用電需求高,價格卻偏低,完全不合理。」林祖嘉說,這次電價調漲,台電應拉開電價級距,讓用電大戶負擔高電價,調整電價結 構才能使能源更有效利用。

補救方法

根據電力結構分級調漲費率「尤其電價只占重工業成本不到二%,政府根本不用 擔心調高電價會使工業出走,反過來更應該調漲促成產業轉型,才能符合國家節能減碳政策。」林祖嘉認為,往「無煙囪工業」發展,例如觀光、服務業等,才是未 來發展趨勢。

不僅是石化、鋼鐵等產業,台灣經濟研究院五所副所長陳詩豪表示,台灣高科技產業有一部分的競爭力就是靠低廉的水電價所培植。

「高 科技產業擁有密集的全自動化廠房,這些都需要靠大量電力維持運轉,但最後大家都在賺二%至四%的毛利。」陳詩豪強調,不符合成本的電價已長期誤導企業界對 資源成本的估算。「就因為台灣的能源價格完全被低估,讓大家誤判台灣能提供投資高科技產業的條件,最後可能也造成產業升級的阻力。」「電價每度不到三元的 時候,造成了大量的投資,但是當電價恢復到正常合理的水準,可能是四元或五元的時候,就會造成原先產業結構的崩潰。」依此看來,唯有立即導正各界對於能源 價格的錯誤觀念,才有可能遏止惡性循環的發生。

國內工業用戶一直是致使高耗電成本機組必須發動的高用電戶,但政府過去卻站在產業補助的思 惟,形同「買越多,算得越便宜」的計價方式,陳詩豪認為,分級電價的出發點就在於回歸成本使用的重分配,用電量最高者,就必須分攤費率較高的電費,這已是 必然的趨勢。

長久之計

調整台灣產業與能源政策

從︽今周刊︾這次所做的問卷結果顯 示,有超過半數的民眾在符合公平正義原則下,可以接受電價調漲,且漲價部分能撥入專款,協助發展綠能產業,顯然民眾並非毫無理性地抗漲,而是希望主管機關 在漲價的前提下,可以提出更具體、更具有建設性的計畫。

這部分則需要主管能源及台電的經濟部能夠具體提出一套完善的漲價計畫及配套措施,而 不要讓民眾認為電價調漲只是為了彌補台電的虧損。

以目前台灣經濟部旗下能源局在綠色能源的開發來看,主要還是以風力發電和太陽能光電為重 點,之後能源局也將陸續提出「千架海陸風力機」以及「陽光屋頂百萬座」計畫。

但根據台電高層主管指出,現行太陽能電力每度成本高達十二至十 五元,民眾能否接受反映成本後相對昂貴的綠色電力,後續還有待觀察。

林祖嘉認為,能源價格上漲是長期趨勢,民眾一定要有心理準備,電價即使 現階段不調,未來幾年內也一定會大幅調漲,「尤其台電是國營事業,虧損也是全體納稅人在負擔,不如早日調整價格,讓使用者付費,而非由政府一味補貼電價。 ﹂其實在這波電價調漲聲浪之下,政府與台電要思考的,不應該只是彌補虧損、減少虧損的問題,而應該更積極地全面規畫台灣產業及能源政策的發展方向,而不是 讓台電繼續躲在「因為不能轉嫁所以虧損」的羽翼下不求進步。

綠色電力

指來自再生能源所產生的電力,如風能、太 陽能、水力等。一般電力使用因無法區別電力來源,故不會以電力來源的不同徵收不同電價,但綠色電力具有較傳統電力低碳與低汙染排放的特性,在先進國家被區 別於一般電力,而收取綠色電價。

逾七成民眾不清楚台灣電價很低你知道除了產油國之外,台灣電價幾乎是世界最低的嗎?

知 道

27.9%

不知道

72.1%

註: 有效問卷1980份

逾八成民眾不贊成調漲電價目前台灣每度電2.7元,鄰近亞洲國家除了南韓電價與我國相當之外,香港一度電為3.9元、日 本一度電為7.5元,你認為台灣電價應該調漲嗎?

應該

18.4%

不 應該

81.6%

註:有效問卷1986份

大部分民眾只願意微幅調漲去年台灣家戶每 月平均用電為323度,換算每個月電費為882元,若電費調漲,你可以接受的漲幅區間為?

每度電漲1元以內

86.9%

每 度電漲1至2元

10.3%

每度電漲2至3元

1.9%

每 度電漲3至5元

0.9%

註:有效問卷1986份

過半民眾同意漲價費用轉成發展綠 能產業如果電價分級調漲,使台灣電價合乎公平正義原則,漲價的部分由政府成立專款協助發展我國綠能產業,你贊成嗎?

同意

38.1%

沒 意見29.0%

非常同意

15.2%

反對9.2%

非 常反對8.5%

註:有效問卷1834份

不合理!

工業電價比發電成本便宜!

政府每 年平均花500億元補助過低的工業電價!若能開徵能源稅、降所得稅,並取消不公義的工業電價補貼,則可大大提升用電效率,讓數百億元稅金回歸民生福利中。

工 業用電

每度2.45元<發電成本每度2.82元<你家電費每度2.94元註:台電2012年1月資料工業用電補助多!

過 去五年共獲得超過2600億元的補貼

年度 工業用電價格

(元/度) 發電成本

(元/度) 工業用電補貼

(億元)

2007 1.93 2.37 527.56 2008 2.12 2.90 913.36 2009 2.46 2.68 238.58 2010 2.46 2.82 449.07 2011 2.45 2.82 472.82 資料來源: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51

德國電費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30202/18153581

世界上邊度會有人唔鍾意清新空氣,可持續潔淨能源㗎,但人類既要脫離貧窮,追求GDP增長,增加就業量,又要同時削減碳排放,清潔環境,保存百年古物,正是魚與熊掌,可否兼得?可以就當然最好!如果香港有1842年嘅空氣污染指數,又有2012年嘅財富,梗係人間天堂啦。
世界上有一種發電能量,可以代替污染程度高嘅石油、煤炭,以及生之不絕,維持經濟增長嘅,就係核子發電嘞。可惜呢,萬一發生2011年日本311事件嘅話,後果嚇死人,故此素來注重核能嘅德國,在日本311之後,宣佈全個德國逐步取消核子發電,到2022年所有核子發電廠停擺。德國咁發達,用甚麼代替核能?德國有「綠黨」,勢力龐大,與社會民主黨合作控制上議院,影響所及,德國好自然咁就採取以可持續再生能源嚟發電,代替核能,不過從頭開始噃,錢從何來?唔,加稅咪得囉,總理默克爾夫人嘅基督教民主黨與自由民主黨聯盟政府於是諗住德國人重視空氣,唔旨在俾多啲,於是人民每月嘅電費單徵收「環境附加費」,由2013年一月開始,再度增加收費,由3.59仙增至5.277仙per kWh(每度電),增幅高達47%,一個三人家庭每年要交環境附加費185歐元,比2012年增加60歐元。所有附加費嘅總收入係用來津貼新能源發電廠,否則嘅話,呢啲新能源電廠老早執笠。在2013年,總津貼會增加到二百億三千六百萬歐元,但為咗維持工業競爭力,大工業用戶(如化工企業)毋須繳交環境附加費。
德國人即使有智慧,係一等公民,支持環保,都忍受不住啦,執政黨在地方選舉輸完又輸,已見選民表達憤怒,故此默克爾夫人急急尋求凍結「環境附加費」,希望爭回民望。
如此德國模式如果在香港出現,泛工黨唔上街瞓街示威先至奇怪,狂加電費噃,普通人要交環境附加稅,大工業唔駛,仲唔係赤裸裸官商勾結?喺香港係死罪一條!德國係民主選舉國家,執政黨有下譏院多數議員支持,可以推行如此「長期環保政策」,我地香港學人講環保,又唔肯付鈔,如兒童玩泥沙,笑話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799

政企文件迥異 電費徵收糊塗 上海電費多收了三五斗

http://www.infzm.com/content/93619

一份是國家發改委的紅頭文件,一份是電力公司內部文件,遵照哪個執行?一份是電監會的整改通知,一份是電力公司「整改完成」的報告,其中有何玄妙?

沒人能回答,過去多年內上海市的兩部制電價用戶,究竟被多收了多少電費,也沒人知道,上海市電力公司能否發起並承受一場超常規的電費清退行動。

電費單上多了小數點

拿到2013年5月的電費賬單後,上海一家工商企業的財務人員發現,這份模式化的賬單發生了細微變化:右側的「基本電費2」一項,第一次出現了非整數——多了個小數點。

和多數無心理會如此細節的居民家庭不同,用電大戶工商企業則對電費數字敏感得多。

當月,這家企業的實際用電需量,超過了與電力公司訂立的合同限額。按規定,超過的部分要按一定係數加倍收取電費。這就如同手機套餐中的流量,超出部分的計費往往比套餐內要貴。

「超額」的情況之前也有過,但多收的電費也都是整數。如今多了小數點,公司財務部門一頭霧水。

翻出國家電網上海市電力公司(下稱「上海電力公司」)2005年版的《供電營業細則》可發現,其第70條規定「實施兩部制電價的客戶……實抄最大需量超過契約限額的,超出部分加倍計費」。

蹊蹺的是,《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電價改革實施辦法的通知》(發改價格【2005】514號)(下稱「514號文」)對此類用戶卻有另外一套標準。按514號文中的《銷售電價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三條規定,如果用戶實際最大需量超過核定值5%,超過5%的部分,其基本電費加倍收取。

一個是超過即加倍收費,一個是超過5%的部分才加倍收費。兩種不同的加收標準,體現在電費上,則是巨大差異。

迄今為止,2005年開始執行的514號文及其包括的《銷售電價管理暫行辦法》,是上海電力公司向受電變壓器容量在100KVA(千伏安)或用電設備裝接容量100KW(千瓦)及以上的工商業及其它用戶中實行兩部制電價的主要依據。

兩部制電價是由電度電價和基本電價兩部分構成。電度電價和基本電價的區別在於,前者是用戶實際消費的用電度數,而後者則按變壓器容量或按最大需量計費,類似於電話費和座機費的概念。

上海市工商業用電大戶的這一「小數點」發現,意味著至少從2005年至今,名義上以發改委514號文為加收依據的上海電力公司,實際上是以自己的公司內部文件作為收費標準,在八年多的時間裡違規多收上海兩部制工商業用戶電費。

事實上,監管部門並非沒有察覺。2012年6月至8月,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簡稱「電監會」)曾組織過一次例行的全國性的供電專項檢查。華東檢查組抽查發現,上海市區供電公司對所有超過核定最大需量值的部分加一倍收取,而不是按規定對超過核定值5%的部分加倍收費。

也正是此次例行檢查,最近,上海市電力公司位於各區的營業廳的終端查詢機才出現了新的變化——以電力公司內部規定形式存在了數年的《供電營業細則》,其加收條款已被改得和514號文一致。

低調查處,無聲整改

奇怪的是,究竟哪些用戶被多收了電費,官方的監管報告閃爍其詞。

2013年1月30日,電監會的《2012年供電監管報告》向社會公開時,對上海的電力違規收費,只在第四項裡提了一句「未嚴格執行國家電價政策和收費政策」。而2013年初電監會辦公廳發佈的《關於開展2012年供電整改檢查的通知》(辦供電(2013)15號文,下稱「整改通知」)則更為詳盡,並披露了一起案例——

上海市工具廠有限公司2011年7月核定最大需量值為1750KW,實際最大需量值為1850KW。按規定,超過核定值5%的部分為1850-1750×1.05=12.5KW,而實際計收超限額部分為1850-1750=100KW,僅2011年7月,上海工具廠被多收的基本電費一項就達到(100-12.5)×78元/千瓦·月=6825元。

就在電監會發佈整改通知後,國家電網亦下達了《國家電網公司營銷部關於認真做好2012年供電檢查整改工作的通知》(營銷客戶(2013)37號),該文轉發了電監會於2013年初下發的整改通知,並要求被查出問題的下屬企業在2013年2月28日之前上報整改報告。

詭異的是,南方週末記者獲得的幾份工商業用戶電費賬單顯示,直到2013年4月,這些實際用量超過了契約限額的用戶,其「基本電費2」一項,仍在被多收。此時距國家電網內部要求的整改時限已過去了整整兩個月。

更令人費解的是,上海市電力公司2012年度供電檢查問題整改報告上,被電監會檢查披露的17項問題中,「未嚴格執行國家電價政策」涉及的兩個案例裡,有關上海市電力公司自用電未取消優惠電價一項顯示為「整改完成」。而對影響範圍更廣的多收電費一事,卻隻字未提。

被靈活取用的514號文

兩部制電價的合理性在於,「用戶有那麼大容量設備,電力公司就要準備這麼大的出力,兩部制的基本電費就是為了彌補電力公司付出的成本。」

最早明確了兩部制電價適用範圍和計費方法的,是水利電力部的《1976年電、熱價格》(下稱「76電價」)。

鑑於76電價誕生的年代小用戶較少,當時的兩部制電價執行範圍僅限於受電變壓器容量在320KVA的大工業用戶。514號文相當於把兩部制擴大到了100KVA以上的工商業用戶。

目前,全國僅上海、海南的兩部制電價擴大了適用範圍,其他各省份的兩部制電價仍在76電價圈定的範圍內。

有了76電價和514號文,並不能保證上海電力公司的多收電費行為合規。

事實上,早在514號文出爐前的1994年,當時的上海市電力工業局在《關於實施峰谷分時電價的暫行規定的通知》中,就已經以內部文件的形式,將兩部制電價的適用範圍擴大到了100KW及以上裝接容量的用戶。

「相當於上海電力公司自己1994年的規定已經違背了76電價,開始亂收電費,後來又拿2005年的514號文來當擋箭牌,」一位常年研究銷售電價的業內人士評價,「諷刺的是,其加倍收費的行為又違背了514號文,屬於一路違規。」 

更關鍵的是,被用來確認兩部制電價擴大合法性的514號文,明確規定了各地價格主管部門要隨後製定文件的實施細則,報國家發改委同意後方可執行。

現實情況是,最早執行兩部制電價的上海遲遲未見出台細則。由於擔心兩部制電價擴大帶來的電價上漲,八年來,也沒有地方有動力出台相關細則。

「加上上海市電力工業局的文件,上海電力公司擴大徵收範圍,可以說,從1994年起就在違規收費。」上述專家關心的是,如此漫長的違規收費史,會以銷售電價管理辦法細則出台終結,還是繼續僵持。

隱藏在電費中的細節

違規收費不止存在於程序中。南方週末記者獲得的一份低壓用戶的電費單顯示,該用戶的容量沒用到契約限額,但基本電費還是按契約容量來收。比如,該用戶的裝接容量是100KW,契約容量是50KW,但實際只用到了30KW,基本電費卻還是按50KW來收的。

事實上,如果照76電價來說,不該收這個用戶的基本電費,因為只有320KVA以上工業用戶才有基本電費。但現實中這類多收十分普遍。

按照514號文的規定,執行兩部制電價的用戶可以自行選擇基本電價按變壓器容量或按最大需量計費。但從南方週末記者收集的電費賬單來看,大部分用戶都按最大需量計算電費。

一位接近國家電網的人士透露,如果用戶能用足契約限額,選擇按容量比按最大需量的電價單價要低,用戶可以儘量合規的少繳基本電費。

但在上海市電力工業局1994年的文件和上海市電力公司2005年的供電營業細則中,卻寫明了只能按需量計費。

這一收費意圖也體現在了高壓用戶新裝申請單。「幾年前的裝機單據上,根本沒有以容量計算基本電費的選項,新的單據上有選擇了,但營業員一般仍會幫用戶選擇按需量。」上述業內人士說。

此外,即便選了按變壓器容量計費,新版的高壓用戶新裝申請單說明事項第一條也暗藏陷阱,「實施兩部制電價的客戶……按訂立的契約限額為計算基本電費的依據」。

不合理收費還包括電力公司自行設置「起步價」,比如要求未執行按最大需量計費的用戶,在實施分時電價後的三個月後應執行最大需量契約,且最低契約不得小於50KW。

事實上,依據《供電監管辦法》,供電企業不得自定電價,不得擅自變更電價,不得擅自在電費中加收或者代收國家政策規定以外的其他費用。

2011年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整頓規範電價秩序的通知》(發改價檢[2011]1311號),實際上再次強調了電價的管理權限不在企業,也再度證明了上海電力公司的供電營業細則違規。

沉默的「受害者」

「我們不知道自己被多收了電費,如果是真的,這是在坑我們的錢啊。」上海工具廠總經理辦公室的一位負責人對多收電費一事毫不知情。

當南方週末記者提出查看其電費賬單後,這家在電監會的專項檢查中被挖掘的「受害者」很躊躇,「電力公司是壟斷企業,如果多收,肯定不止我們一家。我們指望他們把多收的電費吐出來也不太現實。」截至發稿時,上海工具廠尚未向南方週末記者確認其被多收電費的時間跨度、總額。

上海一家物貿企業的負責人則無奈地說,雖然不清楚自家是否被多收電費,但「電力公司如此作為,不算出人意料」。

2013年4月,網絡上曾短暫出現過一篇爆料帖,披露上海市電力公司持續、大面積多收兩部制電價用戶電費事宜,帖子旋即被刪。

相比電監會和國家電網的整改通知,網絡的助推顯然更有力。南方週末記者獲得的多份2013年5月及以後兩個月的上海市工商業用戶電費單顯示,從5月起,悄無聲息被違規多收了多年的「基本電費2」,又悄無聲息變回了合規收取。

根據上海市的電力公開數據推算,上海市100KVA以執行兩部制電價的用戶大約有三萬多戶,按照南方週末記者的抽樣比例計算,被多收電費的用戶在一半以上。鑑於每戶的契約容量和實際最大需量不同,被多收的電費數額也會不盡相同。

沒人能回答,過去多年內上海市的兩部制電價用戶,究竟被多收了多少電費,也沒人知道,上海市電力公司能否發起並承受一場超常規的電費清退行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091

電費加價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31125/18522194
每年到了十一月尾,就會傳出消息,講港燈(電能)及中電如何申請加價,及電費加價幅度,環保團體及壓力組團體(甚麼關注組之類)必定例牌抗議加價一番,然後工會派議員在議會嘈一大輪,最後政府批准兩電加價,但幅度或者比最初申請低一啲,等環保局有些少面子。
咁嘅圓圈遊戲(circle game)多年來不斷上演,香港人睇到慣,亦唔見有甚麼大抗議,因為香港人並不如工會政客或環保人士咁強人所難,絕大部份尊重法治制度之重要一部份,即合約精神,既然兩電與政府已簽訂利潤管制協議,任何根據協議行事之行為(如按照協議條款加價),還有甚麼好反對的?若不滿意協議內容,應在協議到期、重新談判生效之前,極力爭取修改。協議一經簽訂,政府何能反口?議員怎能煽動政府犯法不按協議條款辦事?民建聯工聯會議員唔識嘅話,算罷啦,橫掂佢哋素來只重視執政者強權,泛民議員口口聲聲維護香港法治制度,點解部份民粹派還要為每年兩電加價大吵大鬧呀?令人不解。
西方政府就可以完全做到尊重合約精神呢一點,與公用公司簽訂協議在合約期間保障投資回報之後,就唔會年年阻住地球轉,阻撓公用公司加價嘅。不少人評論近兩年長實系公司(如長江基建與電能實業)不斷往英國荷蘭澳紐買入水、電、垃圾處理公司等公用事業,可能與「撤資有關」,是否撤資,左丁山唔敢講,不過精明理性投資者嘅任何投資行為,有理性分析做背景,拆解大量數據之後先至有所行動,絕非臨時式、情緒式政治反應。英荷澳紐政府素來尊重合約精神,投資者得到政府保證之後,可以安心依照條款辦事,點會好似香港咁,每年麻煩一次㗎。對工商企業店舖交通工具及不少市民來講,香港最緊要係電力供應穩定,不停電,要電就有電,唔似一啲地方咁,好需要用電時就會突然冇電,至於電費,在世界大城市嚟講,唔算最高昂,便宜過倫敦100%,平過紐約148%,低過雪梨176%,可以收貨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385

德國廢核 全民電費漲一倍!


2014-04-07  TCW  
 

 

放棄核電要付什麼代價?問德國人最清楚。

從二○○○年起,德國政府推動「能源轉型」(Energiewende),逐步降低核電比重,以補貼方式提高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發電比例。二○一一年日本福島核災後,德國加速廢核,前後關閉八家核電廠,轉型之路走到今天,換到的卻是高污染燃煤發電量節節升高。

二○一三年,德國燃煤火力發電量達一千六百二十億度,創近二十年來最高水準,因為太陽能與風力發電是「看天吃飯」,電力供應極不穩定,既然不能再擁核,為確保電力來源,只好依靠傳統的燃煤發電,形成「再生能源多,高污染髮電也多」的怪現象。

德國《明鏡》(Spiegel)週刊報導,電力大廠E.On有一家自一九六五年開始運轉的燃煤電廠,因設備老舊,發電效率低落,原本政府核發執照在去年一月到期後,該公司就打算讓電廠自然淘汰。然而德國政府卻下令要這家燃煤電廠繼續運轉,理由正是要它提供補充電力,以補再生能源之不足。

再生能源發電不穩高耗電工廠停機,人民負擔

德國境內有許多像E.On旗下這種高污染又無效率的燃煤發電廠,都為了彌補再生能源發電不穩定,而被政府花錢請電力公司「資源回收」。此外,為確保電力供應,德國還從法國等鄰國購買核能發電的電力。

然而這些進口電力也有另一問題。即使太陽能及風力順利供電,進口核電也不能說停就停,於是就常出現電力供應過剩時,電力公司要付錢給消費者,請他們耗用掉這多餘的電,形成「負的批發價格」奇景。

此外,當無風無日照時,再生能源無法發電,一些高耗電的產業,如位於德國漢堡的ArcelorMittal鋼鐵廠,就須停止運轉。這些停機的損失不是廠商來負擔,而是德國政府以「附加捐」名義,加在一般德國民眾的電費帳單裡。

政府和再生能源發電公司協議,二十年內用保證價格收購再生能源電力。這個保證價格二十年不變,然而再生能源發電成本近年來卻不斷下降,中間價差全由德國一般民眾埋單。

家庭惜電如金少洗衣服,廚房做飯不開燈

攤開德國一般家庭的電費帳單,一年約要繳二千三百歐元(約合新台幣九萬六千元),其中僅三成是電力成本,剩下七成是各種稅及附加捐,當中以再生能源附加捐最大宗。和二○○○年推動再生能源時相比,德國電價已漲了一倍,這些電價上漲三分之二是來自各種稅與附加捐。二○一三年每戶要繳的再生能源附加捐漲到每度五.二八歐分(約合新台幣二.二元),今年預估要再漲近兩成。

這些附加捐使德國電價在全歐洲高居第一,但德國可不是每個人都有錢,窮人家庭因為住宅社區未更新,無法使用天然瓦斯熱水器,只能使用電熱水器。許多窮人即使領了政府救濟金,想在零下溫度的冬夜裡開電熱水器洗個熱水澡,這些救濟金支付的電費只夠他洗不到五分鐘。

二○一三年,德國有三十萬戶家庭因為繳不出電費而被斷電,這種「能源貧窮」的現象在德國首善之都柏林亦非罕見。若被斷電的家庭想要覆電,還須支付一百歐元的「覆電費」,《明鏡》稱「電在德國已經變成奢侈品」。

電價高漲使一般德國家庭「惜電如金」:冰箱只開幾秒就立刻關上,髒衣服要堆好幾天才用洗衣機洗,廚房做飯時幾乎不開燈,低收入家庭到晚上更是一片漆黑。許多德國民眾都抱怨,他們付的電價太高,工業用戶付的電價太低。

製造業想出走南部業者沒電用,優勢不再

另一方面,企業也有苦難言,德國工業電價在二○○○年時是每度五.七九歐分,到二○一三年已漲到十三.三四歐分。據德國工商總會調查,四分之一的德國製造業因為電價太高而打算出走。

德國南部業者最有危機感,因為德國核電廠大部分設在南部,二○一五年起這些核電廠就要陸續關閉,而燃煤與再生能源電廠又多在北部,輸電網目前還在建置中,儲存電力技術也還沒開發成功。德國經濟部預估,光要建置這些電網和開發儲存電力技術,至少又要花三千億歐元。相較鄰國波蘭等地的低電價,「德國製造」的優勢,正因高電價而逐漸消失。

此外,在日本福島核災後,德國政府迅速關閉八座核電廠,並非因為這些核電廠出了什麼安全問題,只因政治考量就被勒令停機,而德國政府卻未對這些核電廠進行任何補償。核電廠不甘損失,上法院控告政府違憲,光一家電力業者E.On就向德國政府求償八十億歐元,如果把其他業者損失計算進來,德國政府若被判敗訴,又要負擔超過一百億歐元的賠償,這最後當然又是要用一般民眾電費裡的「附加捐」來還。

當年推動「能源轉型」時,出身綠黨的德國環境部長特裡登(Jurgen Tritten)曾對民眾說,再生能源讓一般人民多花的錢,不會高於買一球冰淇淋。二○一三年當時的環境部長阿特麥爾(Peter Altmaier)修正了前部長的話:德國民眾為再生能源多花的錢,「足夠把菜單上所有冰淇淋都全買下來了。」

如果還有人相信「不用付任何代價就能廢核」這種話,不妨先看看德國的例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872

微信、支付寶不能繳電費了?國網稱“電e寶”不影響原有繳費渠道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9765.html

針對有媒體報道國網推出國家電網自有支付平臺“電e寶”後就不能用微信、支付寶繳納電費的傳言,國家電網對第一財經回複稱,“電e寶”推出後,通過社會化第三方支付渠道交費的客戶仍可選擇原方式不變。

此前,有媒體報道,國家電網近期下發一份文件,要求各地推廣國家電網自有支付平臺“電e寶”,確立“電e寶”在線上交納電費的主導地位,“電e寶”盡快完成7個月內實現新增註冊用戶數超過50萬的目標。相關媒體同時報道稱,“電e寶”推廣或會影響第三方支付平臺在電力領域的拓展,微信和支付寶不能再交電費。

除了回複稱用戶繳費時仍可選擇原方式不變外,國家電網公司還對第一財經表示,“電e寶”是一種新增的客戶交納電費渠道,國網電商公司將按照市場規則,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服務需求,持續完善平臺功能,以真誠的服務回報廣大客戶的理解和支持。

公開資料顯示,“電e寶”4月15日由國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上線,是集支付結算、金融服務、線上線下服務於一體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涵蓋了目前市場主流第三方支付賬戶管理、資金結算、網上購物等基本功能,也擁有全網統一交納電費、供電窗互動信息服務、財富好管家等具有國家電網特色的差異化服務。

與一般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相比,“電e寶”具有充值、提現、轉賬、支付等8項基本功能,同時圍繞電力,具有電力交費、國網商城、電費小紅包、供電窗、財富好管家、金財貸、國網商旅、掌上電力等8項特色功能。

未來還將拓展信用卡還款、電費充值卡、e充電、電掌櫃、智慧生活、健康醫療、電力閱讀、積分兌換等8項儲備功能。

國網公司公開稱,“電e寶”是繼供電營業廳、95598服務熱線、95598智能互動網站、掌上電力後,一種新的電力服務渠道。

這一產品要覆蓋國家電網經營區域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電力交費功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東部)、河南、湖北、湖南、重慶、四川、江西、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遼寧、黑龍江、吉林、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西藏。

國家電網公司黨組成員、總會計師李汝革在“電e寶”上線日曾表示,要逐步引導客戶將“電e寶”作為電費交納的主渠道,國網電商公司要不斷優化“電e寶”平臺功能,持續提升客戶體驗,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

李汝革還認為,要以平臺上線為契機,按照“拓展業務鏈,提升價值鏈,培育新優勢,增強新動力”的要求,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支撐,以電子商務與互聯網金融兩大領域為重點,加快建設具有國家電網特色的電子商務公司。

國網商城從2014年開始籌備,2015年6月21日正式上線。國網商城由個人商城(B2C)和企業商城(B2B)兩部分組成,分別面向個人及企業客戶提供商品在線交易,產品與相關,主要以智能家居、電工電氣和電動車等產品為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117

成本監審促降本增效 陜西去年降電費6.2億

改革步入“深水區”,各領域的價格改革紛紛步入“啃硬骨頭”的階段。

成本是價格形成的基礎。成本監審是政府制定和調整價格的重要程序,是價格監管的重要內容。近日,第一財經記者赴陜西省物價局調研成本監審時獲悉,2013-2016年,陜西省在供電、供水、供熱、供氣、教育、交通、旅遊、醫療服務、汙水處理等行業,累計核減企業不應計入定價成本的費用212億元,平均核減16.8%,有力地保證了各項價格改革的順利推進。

是否調價、調多少,監審數據說了算

價格攀比、設定價格預期目標,常常是企業提價的真正原因。為了達到預期調價目標,有的企業把與政府定價的商品或服務無關的費用,甚至虛假費用,提交給價格主管部門,為提價訴求提供支撐。

通過成本監審,物價部門辨別了企業提交成本的真偽。因此,價格是否調整,由監審數據說了算。

據陜西省物價局提供的數據,近年來,該局共受理企業提價申請20余起,因成本監審結論不支持而駁回申請達5項。

陜西省物價局成本調查監審分局局長雲育兵介紹, 2013年,某航空公司西北分公司向物價局提出貨物運輸處理費收費標準提價申請。該公司提出其貨物處理單位成本已達到0.82元/Kg,而經過成本監審,物價局發現其成本中包含其他業務的費用,經審核分攤後,核定的成本僅為0.32元/Kg,加上稅金和合理利潤後也沒超過現行規定的收費標準,因此終止了調價程序。

2016年,某出版公司向物價局提出提高中小學教材印張收費標準的申請。提價訴求材料稱,公司材料及人工等多項成本上漲、連年虧損。成本監審發現,該公司將社科類書籍及教輔材料等其他無關費用計入上報的教材印張總成本中。剝離這部分無關費用,核定的印張成本較上報成本低15.1%,出版公司中小學教材經營並未虧損。對此,物價局與企業進行了溝通,價格最終未做調整,維護了消費者利益。

除了駁回企業的調價訴求之外,當企業調價要求過高時,政府還可通過成本監審來遏制企業調價過高的訴求。

雲育兵告訴記者,政府定價過程中經常遇到的與企業的爭執點在於,客觀上,企業具備價格調整所需要的條件,但企業往往訴求較高,提交的成本偏大;有時企業提交的成本雖然是真實的,但不合理的因素較多。通過成本監審,可有效擠掉企業提交成本的水分,遏制企業過高訴求。

西安市25家機動車檢測機構曾以執行的收費標準制定早、標準低,企業普遍虧損、經營難以為繼為由,提出調價申請,建議將小型汽車檢測費用由原來的100元調整至260元,貨車、客車檢測費由原來的100元調整至300元。物價局對西安市車檢機構實施成本監審後發現,機動車檢測機構財務核算不規範,反映的成本數據明顯虛高40.3%。依據監審結果制定的價格調整方案,比企業申請的調價水平低50%。在監審數據面前,檢測機構被說服了,從而避免了政府與企業長期爭執,激化矛盾。

據統計,2016年陜西全省依據成本監審結論,制定價格低於企業訴求的有142項,比企業預期調價目標低16.3%,占企業調價訴求數的90.5%。

零投訴、零複議破成本監審難題

核定成本在政府制定價格中的作用如此重要,那麽成本監審的具體過程和執行依據是什麽?

雲育兵介紹,在成本監審過程中,價格主管部門通過調查、審核,首先對經營者提交成本中不合法、不相關的費用進行剔除;之後根據有關政策對企業成本中雖然合法或相關,但不合理的費用進行調整剝離,確保進入政府定價的成本客觀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

規範的制度是依法開展成本監審的基礎。國家發改委於2007年出臺的《定價成本監審一般技術規範》要求,審核確定定價成本應當遵循合法性、相關性和合理性原則。此外,該文件還對職工人數核定方法、計入定價成本的職工平均工資、工會經費、修理費、管理費等影響成本的因素均作出明確規定。

與此同時,各省市也相繼出臺了成本監審的操作規範。

以陜西省鹹陽市為例,鹹陽市物價局制定了成本監審程序流程圖和農產品成本調查工作流程圖,對每個監審項目按照程序制定監審方案。

鹹陽市物價辦主任王軍社告訴記者,鹹陽市物價局建立了成本監審人員廉政反饋卡制度,即每次成本監審時,局監察室開出廉政反饋卡,由成本監審人員帶到被監審單位,待監審工作結束後,被監審單位將廉政反饋卡寄回局監察室。

“這一制度能夠防止人情影響成本監審結果,達到了規範成本監審行為的目的。多年來,鹹陽市沒有發生一起因開展成本監審工作的不廉政行為。”王軍社說。

人員不足、技能不適應以及設備缺乏、手段落後等,是長期困擾成本監審發展的突出問題。為此,陜西省通過采取“購買、請進、協同、委托”等方式,調動各方力量共同推進成本監審工作。

具體來講,對情況複雜、時間要求緊的監審項目,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社會中介機構參與實地審核;對專業特殊、標準認定難的監審項目,通過聘請專家的方式全程參與或召開論證會發揮專家的作用;對範圍較廣、涉及單位較多的監審項目,通過省局牽頭、市縣參與的方式協同開展;對影響有限、區域特征強的監審項目,通過委托市縣承擔、省上加強指導的方式推進。

“多年來,我省成本監審工作一直保持零投訴、零複議。”雲局長對記者說。

成本監審成果促企業降本增效

成本監審為政府定價提供有力支撐的同時,還能給企業約束成本開支、加強管理提供方向和意見。例如,在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持續推進的大背景下,陜西省輸配電成本監審就促進了相關企業的降本增效。

2016年,陜西省物價局核定的輸配電成本較企業提供的成本低20%。根據監審結果擬定的輸配電價改革方案,平均每千瓦時電價降低0.61分,工商業用電價格每千瓦時降低1.08分,年可減輕用電戶負擔約6.2億元。

長慶油田公司水電廠作為陜西省的用電大戶,直接分享了電力直接交易帶來的紅利。該水電廠副廠長張越喜告訴記者,2017年上半年,水電廠僅電費成本一項,就能節約支出1265萬元。

“在未來三年內,水電廠預計在購電方面預計節約支出7590萬元。”張越喜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輸配電成本監審為用電側降低成本的同時,也為電網企業帶來了空前的成本壓力。為上述水電廠供電的陜西省地方電力(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黃蛇樓表示,輸配電價改革對於轉變電網企業的經營模式和盈利空間具有革命性的影響,從投資、資產管理、成本管理、會計核算、預算管控、資產負債率等諸多方面給電網企業帶來挑戰。

鑒於此,地電公司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格執行成本費用預算管控,主動下調了成本費用預算標準,監管周期第一年(2017年)下達的輸配電成本計劃較2016年實際成本減少1.7億元。

黃蛇樓向記者分享了強化成本費用預算控制的具體做法,包括下調材料費修理費預算標準,適當下調職工福利費預算標準,依靠技術升級降低人工成本,嚴格控制非生產性費用(如差旅費、會議費、業務招待費)等。

與此同時,該公司通過強化降損管理,優化資金運作等方式提升利潤空間。在2016年電價下調的情況下,企業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盈利水平保持基本穩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2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