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說史150518一日看盡長安花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5/18/%e8%aa%aa%e5%8f%b2150518%e4%b8%80%e6%97%a5%e7%9c%8b%e7%9b%a1%e9%95%b7%e5%ae%89%e8%8a%b1/

說史150518
一日看盡長安花
朝日執筆:歷史小品系列17

上集介紹「曲江池風景區」的同時,也略略描述了新科士子「曲池宴」的盛況。本篇繼續介紹一些與「登科」有關的小知識。

我們現代人在理解古代歷史之時,經常會有一個「認識誤區」,不自覺地將「古代」視為長期穩定不變的鐵板一塊。事實上,我們對古代的認識,其實多數只是及於明清,甚至僅是來自明清的小說、戲曲等通俗文學。然而,我們卻很容易將這個本應只適用描述「明清」的印象,推擴至用以作為對整個「古代」的理解。故此,在通俗文學中,會出現唐朝官員會怕丟了「烏紗帽」的情節。(「烏紗」在唐代是便帽,至明代始專指「官帽」。)

在影視作品中描述某位唐代士子在科舉中「連中三元巧威威」,同樣是犯了「穿越時空」的錯誤。「連中三元」指的是同一名考生在「鄉試」、「會試」和「殿試」中都考到第一名,從而先後得到「解元」、「會元」和「狀元」的稱號。不過,唐朝的科舉考試,根本就不是實行這種「鄉試」、「會試」和「殿試」的三級制。進一步說,唐朝甚至連「狀元」這個稱呼也絕少出現,而把第二名叫做「榜眼」和考第三名的叫「探花」,更絕對是南宋才開始有的事。

不過,這裏也要先說明一下。事實上即使明清時代,無論是在官方文件,抑或禮部公開唱名,都只直接稱「第一甲第一名」、「第一甲第二名」和「第一甲第三名」。所謂「狀元」、「榜眼」、「探花」,從來也只是「俗稱」而已。只不過在唐代,就連這樣的「俗稱」也還沒有出現。當然,若將「狀元」定義為「每一屆最高層級科舉考試中的第一名」,唐代當然也會有「狀元」。唐高祖武德四年的進士孫伏伽,應該算是唐代乃至全世界第一個「狀元」了。

唐代雖然沒有「狀元」之名,但卻有類似的「狀頭」稱呼。「元」和「頭」其實都差不多,都是「第一」、「起始」的意思,故此「狀頭」和「狀元」也是一樣的意思。問題是,究竟什麼是「狀」呢?這有兩個說法。

科舉雖始於隋,但卻定制於唐。狹義的「科舉」單指「進士」一科,本文隨後的說明,基本上也會集中指「進士科」;而廣義的「科舉」,其實指涉整個考試制度中的所有科目,包括較為主要的「明經」,以及其他諸如「明算」、「明法」等雜科;甚至還包括了間中因特殊原因,或者皇上心血來潮而開設的「制科」,時人稱「制科」第一者為「敕頭」。也正因為有「制科」,故此唐代雖沒有人「連中三元」,但卻出現了一名「勁友」張又新,先在京兆府「鄉試」考得「解頭」,再在「省試」考到「狀頭」,後來又在「博學宏詞科」(「制科」之一)考到「敕頭」,人稱「張三頭」,好不威風。

和後來的宋明清一樣,唐代的士子若要做官,至少要經過三場考試,不過要考的試卻有點不同。士子首先要在「鄉試」中脫穎而出,從而獲得「舉子」或「貢生」的資格,這樣就可以到京城考由「禮部」主辦的「省試」了。這裏的「省」,指的是「禮部」所屬的「尚書省」,而不是後來我們認識的「行省」。在考試之前,各考生要先把一份詳述自己身家履歷的「投狀」遞交到禮部。故此,禮部試中考到第一的考生,就會在所有「投狀」中排頭了,這就是「狀頭」或「狀元」的由來。

第二種說法,是考試完結後,會張貼皇榜公佈成績。考第一的考生名字自然就會寫在皇榜的開首處,所以就稱為「榜首」或「狀頭」了。不過,由於在皇榜中一般會將考到「第一甲」的頭三名考生的名字,平排地置於考中名單的首行,故此在唐代甚至是宋初,「狀頭」或「狀元」往往不僅指第一名,有時還會包括「一甲」的第二和第三名。

從宋代開始,及至明清,考生在「禮部試」(或稱「會試」)中脫穎而出後,就一定有官做了。雖然還要多考一場由皇帝親自主考的「殿試」,但只是作為「排名次」之用,不會再作淘汰,必然會有職位安排。
不過在唐代,考生通過「禮部試」(「省試」)成為進士後,只是獲得「做官的資格」而已。情況類似今天你在「綜合招聘考試Common Recruitment Examination」(CRE)中合格,並不是直接就會「畀個官你做」,還得再因應相關職位進行各種考選和面試。同樣道理,唐代的進士要做官,還得再考「吏部試」,合格之後就能夠脫下粗布衣,穿上官服了,所以又名做「釋褐試」。「褐」就是粗衣的意思。除了考「吏部試」外,進士們還可以通過考上面提到的「制科」,諸如「賢良方正」、「博學宏詞」之類,而得到官職。

「吏部試」的難度似乎並不下於「禮部試」。號稱「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在獲得進士資格後,就曾經三次在「吏部試」「肥佬」,再三次上書宰相請求舉薦又沒有回音,最後只得到宣武節度使董晉門下當幕僚,期望爭取保薦為官的機會。他還已經算是幸運的了,因為有個別沒有門路的考生,甚至在及第後二十年也沒有官做。

上面提到,將第二名叫做「榜眼」,第三名叫做「探花」,是到了南宋才開始定下來的。不過,「探花」之名的出現,其實遠早於「榜眼」。事實上在唐代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當時並不用來指「第三名」而已。
話說一眾新科進士金榜題名後,朝廷通常會安排專人帶領他們,在長安城中四處遊覽,其中必然包括在名勝大雁塔上「雁塔題名」,另外也會參加一下各商會或居民團體舉辦的飯局。當然,各種慶祝活動的高潮,就是上回提到,在長安名勝「曲江池風景區」舉辦的「曲江宴」了。「曲江宴」通常在曲江池畔的杏林舉行,故又稱「杏林宴」。這宴會還有另一個有趣的別名—「燒尾宴」;傳說鯉魚躍過龍門後,會有天火將其尾燒去,之後就能化身成龍,故以此比喻及第考生從此晉身「士人」階級。

在皇帝與朝中顯貴皆會出席的「曲江宴」上,最好玩的環節莫過於選「探花使」了。進士們一般會互相推選幾個最「後生靚仔」,最重要是未婚者,並由皇上即場詔封其為「探花使」。「XX使」是唐代常見的官職名稱,一般是皇帝直接任命,以辦理某些特殊任務者。「曲江宴」的宴會場所本應在北面的「民用區」,但這三數名「探花使」卻獲禦準進入南面的皇室花園中,選摘各色漂亮的鮮花,以裝點宴會場地。有時大家玩得興起,還會拉隊由這幾名禦封的「探花使」,騎著簪花掛紅的駿馬,帶領著周遊長安城中各達官貴人宅邸內的花園,花園的主人一般也會表示觀迎,很有點全城同歡的意味。孟郊有詩題為《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描寫的就是及第進士恣意狂歡,意氣風發的情狀了。

這就是「探花」一詞的由來。直至南宋,才開始大體確定以「探花」專指「殿試的第三名」。也許與「探花」的來源有關,習俗上皇帝都會將當屆三甲,甚至全體進士中,最「後生靚仔」的欽點為「探花」;「狀元」一般會挑一個最四平八穩,最大體的;反而「榜眼」則往往是才學最好的一個。正如近代的「選美比賽」一樣,「亞軍」往往都比「冠軍」還漂亮;而「季軍」則通常賣的是「青春活力」。古今一例,當中巧妙之處足堪玩味。

現在就只剩下第二名的「榜眼」了。「榜眼」之名始於北宋。當時掛出及第皇榜時,已將首名單獨放在第一行,而第二和第三名則在第二行,分置左右,仿如一對眼睛,故此這兩名皆被稱為「榜眼」。後來由於第三名另有「探花」之稱,故「榜眼」自南宋始遂專指「第二名」。

上面特別提到「探花使」除了「後生靚仔」外,最最重要的是「未婚」。須知這個「走馬看花」和「曲江宴」的過程,其實正是皇室貴冑、達官貴人選婿的良機。這些進士的婚配,固然影響他們本身的生活,但其實與整個社會、政治形態等方面皆有莫大關係。篇幅所限,這些我們就留待下篇再說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9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