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潘石屹「中國自身難保」 李華華

2008-11-07  AppleDaily

金 融海嘯演變成全球經濟危機,歐美老外見中國外滙儲備咁叠水,都期望中國科水救市做白武士。SOHO中國(410)主席潘石屹喺最新一期自家月刊《SOHO 小報》話,早前去咗一轉花旗國,上機前喺coffee shop買嘢飲,個sales同佢講:「你哋係中國人,真好,你哋有錢,全世界都等住你哋嚟拯救。」

泥菩薩靠唔住

佢返到北 京,一落機就喺停車場聽到兩個煤炭運輸工人講,煤炭由每噸130蚊人仔,減到40蚊都冇人要。潘石屹覺得,兩件事後者係中國市場嘅實況,前一件只反映老外 嘅幻想。佢話老外誤以為中國人有錢,一廂情願當中國係救星,根本唔了解中國都係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佢仲打咗個比喻,話如果經濟體系上中國係地球,美國 就係太陽,美國出事,中國點會唔受波動?以為美國繞番中國轉?更冇可能,中國仲未有咁大本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9

中環在線:自身難保大笨象縮贊助 李華華


2009-03-11  AppleDaily





 

滙控(005)舊年業績大倒退,股價仲俾人質到殘。往時滙控贊助唔少體育運動,包括欖球、網球同F1賽車等,今後要佢科水睇怕冇咁容易。滙控贊助部主管基利斯摩根早幾日出席贊助活動時,話將會重新評估嚟緊呢年嘅贊助計劃。

滙 控贊助女子高球職業巡迴賽(LPGA)嘅合約今年就完,基利斯摩根好老實話:「o依家唔會討論延續贊助嘅問題,直至有證據顯示呢啲投資係成功,家陣仲言之 過早。我哋仲要分析一系列數字同資料,例如電視報道、觀眾數目等。不過可以肯定咁講,呢兩年嘅贊助令銀行喺新加坡同亞洲建立良好形象。」

果然係做銀行,贊助都好似投資咁,要睇數據分析,若然業務分析都係咁深入同仔細,可能隻大笨象就冇咁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548

傳十姑娘病危麥舜銘難保五十億身家

2012-6-21  NM




十姑娘何婉琪大女麥慧貞,上週二 忽然跟八姑娘何婉鴻聯名登報尋人,話自○一年就未見過十姑娘真身,擔心其個人狀況。二人忽然「尋親」,皆因有傳十姑娘病危,八姑娘身邊人說:「農曆年時聽 到十姑娘好似入咗養和,但一路唔俾探,連電話都無得打,究竟依家係點都唔知。」講到底都是錢作怪,想「分享」十姑娘五十億身家的豈止大女麥慧貞,仲有前新 抱陳復生。據知自○九年底主動提出離婚的她,除要求麥舜銘每月至少付卅二萬贍養費,上月中更向高院入稟申請,要跟麥舜銘對分身家。尋母不果

據何家中人話,自農曆年傳十姑娘入了養和,麥慧貞苦無機會探望,才聯同八姨媽(八姑娘)聯名登報尋人,打溫情牌動之以情,「佢個女一直都搵佢唔到,而八姑 娘同十姑娘係親生姊妹,點會唔掛住佢?以前十姑娘喺澳門做嘢時兩姊妹經常見面感情好好,但自○一年後再無見過十姑娘,大家都九十幾歲,八姑娘真係好掛住個 妹。」除了親情,麥慧貞當然亦擔心母親若離世後,她的財產分配,知情者說:「佢最驚係啲錢落晒入Michael(麥舜銘)個袋度。」多年來一直收埋十姑娘 的胞弟麥舜銘亦不甘示弱,隨即以十姑娘名義發聲明以正視聽,「十姑娘身體生活皆好,但佢好驚訝兩個人話搵唔到佢,因為兩位都喺澳門告緊十姑娘,大家都有律 師做代表。」

三十二萬贍養費

眾所周知,麥舜銘一直挾天子令諸侯,只要阿媽兩腳一伸,十姑娘跟他控制、擁有澳娛價值約五十億股份的滿威利基金會,便自動過戶袋袋平安。金礦在前,多年來 緊貼奶奶的陳復生(Katie)點會死錯人,○九年底她以麥舜銘「不合理行為」提出離婚後,二人一直就分身家問題在家事法庭大鬥法,陳復生先贏一仗,獲法 庭頒令每月暫可收取卅二萬贍養費。而據上月法院出的離婚文件披露,八九年麥舜銘跟陳復生在泰國結婚,男方付了三百萬禮金,婚後一直住在七千呎半山豪宅,又 在羅便臣道有千七呎行宮,每年出外旅行都是坐頭等及住五星酒店。據知情者說:「Michael諗住俾咗三百萬,就算離婚都唔再分錢,但Katie就話嗰三 百萬係禮金,作為佢嫁人息影嘅補償。」

打錯算盤

○九年十一月,當陳復生在港提出離婚後不夠一個月,麥舜銘亦在兩週後在泰國申請離婚,據知是有人認為在外國辦離婚後,香港法庭就無權分配二人財產,避過跟 配偶分身家。「麥舜銘好精,當年揀泰國註冊係貪當地離婚唔似香港要分身家,見陳復生在香港申請離婚,佢亦嗱嗱臨喺一個月內在泰國搞離婚。」可惜去年三月香 港改例,凡在外國離婚,配偶一樣可就財產分配在香港法庭申請,故上月中陳復生即時向高院提出申請,有望跟麥舜銘分享五十億身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89

航運中心難保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30409/18221018

曾蔭權時期,提出香港經濟四大支柱理念,航運是其中之一。今年一月嘅梁振英第一份施政報告,重申航運重要,佢在城大做校董會主席時,已提出建設香港成為航運船泊中心,與倫敦看齊,中央亦曾經不斷放出訊息,支持香港作為航運中心。
昨日講過,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曾經向呢個想法大潑冷水,如果我地睇近年數據,大前研一似乎係啱嘅噃,香港貨櫃碼頭吞吐量,曾是世界第一,2005年世界十大碼頭順序係香港、新加坡、上海、深圳、釜山、高雄、鹿特丹、洛杉磯、漢堡、安特衞普。到咗2012年,前四名係上海、新加坡、香港、深圳,但因近年嘅香港碼頭吞吐量增長,常低於深圳,故此一至兩年內香港會跌到世界第四位,想重返世界第一,時勢冇晒咯。
香港碼頭排名下跌,主要係受到深圳競爭,上海盡享長三角之利,新加坡雄霸東南亞。幾年前麥肯錫公司發表咗一份香港碼頭競爭力報告,指從東莞工廠運一隻貨櫃到洛杉磯,若在香港上船,會比在深圳上船貴近三百美元,原因係(一)香港船期航班雖多,但貨櫃船運費更高(船公司收取),(二)從東莞送貨來港,須僱用香港貨櫃車,香港司機,在深圳過關,每日只能走一轉,單位成本比用大陸車,大陸司機,唔駛在深圳過關,在鹽田上船,每日可走兩至三轉車,高出好多,(三)香港貨櫃碼頭嘅處理費(handling charges)(由碼頭收取)比深圳高。
三樣嘢加起嚟,香港在成本上毫無競爭力,但點解仍有咁多貨櫃來港?主因係香港船期密、上落貨快,效率甚高,深圳遠遠不如,但呢個所謂Competency Gap(能力差距)只會隨着內地工人及程序進步而收窄,如果收窄到差距只係10%左右嘅話,你話美國買家例如Walmart會點揀?當然係在F.O.B.報價上揀取在深圳上船嘅啦,何況深圳貨櫃碼頭嘅經營者與葵涌貨櫃碼頭基本相同㖭?今日香港碼頭之罷工,無論是否早日解決對大趨勢毫無影響,如果罷工持續糾紛難解,付貨人短期內更會加快向深圳碼頭靠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729

眾籌電影票房遇冷 預期收益難保障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4774

圖為“百發有戲”頁面。 (小塵4x/圖)

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百度相繼通過眾籌的方式進軍電影市場,而隨著各大投資影片票房數據出爐,眾籌影片也到了初步驗收的階段。

此前捆綁電影進行轟炸式的宣傳推廣,令眾籌這一概念迅速普及,但國慶期間,百度、阿里力推的幾部眾籌電影都遭遇了票房滑鐵盧,質疑之聲也隨之而來。

眾籌電影票房遇冷

投資成本超7000萬,票房不足5000萬,之前廣受關註的文藝片《黃金時代》不僅被同檔期的《心花路放》遠遠的甩身後,甚至連成本也沒能收回,實在令人大跌眼鏡。

《黃金時代》是百度“百度有戲”力推的一部眾籌電影,計劃籌資1500萬元,最低籌資10元。該項目在剛推出的幾小時內籌資金額就達1800萬元,超額完成籌資計劃。

按照項目的設定,購買者的收益將根據《黃金時代》的票房變化而定,如果該影片的票房低於2億元,則以不超過8%的年利率進行補償;如果票房為2億至6億(不包括6億),每增加1億票房收益率提升一個百分點;若票房為6億以上(包括6億),收益率高達16%。

百度金融相關負責人曾反複表示,電影票房不直接與投資人的收益百分之百掛鉤,即使票房失利,最低檔8%的收益率一定能保障。現在票房失利,將如何保障投資者的權益,百度方面尚未做出回應。

做為眾籌電影失利的又一典型則是阿里“娛樂寶”今年第二期推出的《魁拔Ⅲ》,根據規定,投資門檻最低100元,預期年化收益7%,盡管設置了最高投資2000元的上限,該項目仍然在三天內就完成1000萬的籌資。

《魁拔》被稱為國產動漫的標桿,以制作精良、人物飽滿為觀眾所喜愛。2011年上映至今,共推出三部系列影片,第一部票房350萬元,第二部票房2600萬元,而10月1日上映的《魁拔3》,目前票房僅2300萬元,尚未收回成本,片方負責人遺憾表示:“將無限期叫停電影《魁拔4》。”

《北京日報》稱,娛樂寶《魁拔Ⅲ》產品投資周期是一年,百發有戲《黃金時代》為180天。從目前的實際票房數據來看,草根們的投資很難實現預期收益,能否保本要到理財產品到期時才能揭曉答案。

“眾籌吸引更多票房是個偽命題”

百度百家早前的一篇文章稱,眾籌不僅僅是預售和湊份子,而是讓每個喜歡電影的人都可以成為電影制片人,參與到電影制作、宣傳的各個環節,並能享受票房帶來的回報。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數字娛樂事業群總裁劉春寧也表示,娛樂寶的精髓就是讓消費者和內容創意者建立深刻聯系,從而產生廣義上的粉絲經濟。

在這些互聯網大佬眼里,眾籌的最大作用不是集資,而是營銷。曾有業內人士認為,票房越高,收益就越高,投資者不僅會去電影院支持自己投資的電影,還會鼓動周圍人,票房怎麽可能不火?

盡管這種營銷概念深入人心,但事實證明並非所有人都買賬,業內人士向《南京日報》介紹,“眾籌能吸引更多人走進影院”是個偽命題。“我們首先要弄清楚,搶購上述眾籌產品的到底是些什麽人?據我的判斷,其中的多數都是該部影片制作團隊的粉絲。就是說,無論拍攝方推不推眾籌產品,他們都會去看這部電影。至於其他人,你推眾籌也好,不推眾籌也好,他們都不會對這部片子產生過多關註。就算是參與眾籌的粉絲們去遊說推動,實際效果也是十分有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456

股東自身難保?壞賬激增?多地城商行股權遭低價拋售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702

a1014084859074

今年以來,超過30家城商行老股東掛牌低價出售所持股權,轉讓規模超30億股。反映出部分作為股東的企業經營狀況不佳,急於套現,此外地方銀行債務風險隱患和盈利能力下滑也成為參股者的“心頭刺”。

《經濟參考報》統計,今年以來,城商行股權轉讓頻繁,其中大手筆交易有:9月廣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廣州銀行11.6億股,約占該銀行總股本14.045%;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向大唐西市文化產業投資轉讓西安銀行6.3億股股份,占該銀行總股本21%;河北石家莊匯融農村合作銀行1.194億股被掛牌轉讓,占總股本19.99%;唐山市商業銀行大股東轉讓2.0376億股,約占總股本12.23%,等等。

從區域上看,河北地區、長三角地區、廣東地區以及廣西地區城商行股權掛牌轉讓相對最活躍。

股東自身難保急於變現

此前,城商行股權遭拋售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上市遙遙無期,持有其股權的財務投資機構權衡選擇放棄繼續持股,而今年的情況有所不同。

《經濟參考報》援引一家持有城商行股權的企業內部人士分析稱.:“目前,很多企業負債率高企,經營情況也不理想,利潤指標難以完成,但所持有的城商行股權屬於優質資產,轉讓城商行股權變現最便捷。並且,當初投資的成本低,現在即便是按每股凈資產左右的價格轉讓,也能盈利並套現。”

有市場人士指出,今年經濟下行對企業存在壓力,有不少股東低價出售套現是為了彌補自身資金流不足。

而爭先套現的企業中步伐房地產企業,比如廣西北部灣銀行的受讓方廣西開源置業有限公司,該房地產企業的轉讓理由是“公司上新項目需要融資”。按2.6元/股的轉讓價格,這家房企可套現11440萬元。此外,杭州銀行600萬股的受讓方則是浙江省國資委旗下唯一經營房地產的上市公司嘉凱城集團。

據悉,去年房地產企業掀起了一陣參股城商行浪潮,但城商行的投資收益無法令房地產商感到滿意,地方性銀行缺乏創新能力也無法與入股的房地產商現有業務形成協同效應。

城商行利潤前景不佳、債務風險存隱憂

今年以來,銀行業普遍面臨著資產壓力,而城商行更不例外。銀監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城商行不良貸款新增132億元,且不良率較去年末上升了0.11個百分點;農商行的不良貸款增加了146億元,不良率亦較去年末上升了0.05個百分點。

同時,多地城商行對地方融資平臺貸款的集中度較高,而近期,財政部下發的43號文又明確要通過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逐步將政府債務轉為企業債務。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地方銀行資產質量波動。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城商行所面臨的不僅僅是資產質量壓力,還有主營業務的下滑也包括了非主營業務的增速“突變”,盈利前景堪憂。

“地方城商行每況愈下,這三年利潤一直下降,副省級城商行2000億元、3000億元資產規模,一年有10億元利潤規模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幾乎所有城商行都面臨監管有力、創新不夠、資產凈回報可憐的局面。”上海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直言:“房地產企業轉向金融是正確的選擇,但應該轉入有創新能力的金融領域,至於城商行,我準備把兩家銀行的股權拋掉。”據悉,綠地集團此前相繼入股了遼寧盤錦銀行、錦州銀行、上海農村商業銀行等。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177

德國央行前行長:歐元可能難保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424

1b51350c-b4e4-4507-9896-2ca301e85f5d

前德國央行行長認為,如果歐元區各國不跟隨德國進行結構性改革以促進長期增長的話,歐元區有可能解體。

瑞銀集團(UBS)主席、同時也是前德國央行(German Bundesbank)行長Axel Weber本周三表示,歐洲央行的QE只能解決部分問題,到目前為止歐元不止可行性就連合法性還存在問題。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Weber在達沃斯論壇上的講話稱,如果各國不進行改革,“我認為歐元區如何存續下去的問題將一直存在,歐洲消除這方面疑慮的工作做的不夠。”

2011年卸任德國央行行長的Weber表達了德國人的傳統觀點:將歐元區問題歸責於各國政府疏於改革,而不是央行的行動力度不夠。

他預計QE規模將是“相當大”的,但真正的問題是歐洲央行是否能持續給歐洲的政策制定者們創造時間以解決問題。

Weber直言歐元區邊緣國家——意大利、希臘、西班牙、愛爾蘭、葡萄牙的改革是不到位的。他稱因為歐洲複蘇不足,“很多問題又重新浮現出來”。

“歐洲央行只能修補部分歐洲的問題,部分因為央行做的越多,政府就有動力做的越少。真正的問題是如果你持續創造時間,但是這些時間並沒用在改革上,我覺得你應該問問自己是否重複這樣做是最好的藥方。”Weber說道。

“政策制定者們不應該跟自己開玩笑,他們負責改革,如果他們最終交不出改革的成果,就是失職。”

Weber說,歐元區需要合力改革,如若不然,單一貨幣的計劃會越來越難運轉下去。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356

藥價難保——醫藥股還能買嗎?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290

藥價難保——醫藥股還能買嗎?

作者:格隆匯 左龍右鯉


一、什麽人需要買藥?
當然是病人需要買藥,2013年中國全年門診量是73億次,比上一年增長6%,出院人數1.91億人,比上一年增長了7.3%。2014年的數據衛計委還沒公布,估計也是個位數的增長,接近80億人次。幾乎每個人都需要買藥,這個市場可真不小

二、中國人每年花多少錢買藥?
2013年全國衛生總費用約31661.5億元,其中:政府衛生支出9521.4億元(占30.1%),社會衛生支出11413.4億元(占36.0%),個人衛生支出10726.8億元(占33.9%)。人均衛生費用2326.8元,衛生總費用占GDP百分比為5.57%。占GDP比是在逐年增加的,今年估計能到6%,按60萬億的GDP算,會超過3.5萬億  

而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數據2013年,醫藥制藥業(包含子行業)的產品銷售收入超過2萬億,2001年至今複合增長率超過20%、也就是說,老百姓每100元衛生支出有超過60元是花在藥品上的。

而全國的醫護人員約550萬,按每人每年工資4萬元算(臺面上的,不算獎金),那就是2200億,我們每花的100元衛生支出中只有不到7元是給醫生和護士的,剩下的30元就是各種檢查、耗材、住院等雜費了。

藥品占60%+,服務占7%,檢查+耗材占30%,病人花100元看病你只拿7元,如果你是醫生護士,你願意嗎?當然不願意,結果必然是以藥養醫,目前的藥價里面有10%到15%(約3000多億)就是以各種形式補貼、獎金給醫護人員的。

三、藥品的性質是什麽?
藥品在中國有了雙重屬性,一個屬性是治病,是有療效的,主要是一些普藥和外國原研藥、創新藥。另外一個屬性是“養醫”,不一定要有療效,人吃了跟沒吃一樣就行,什麽藥符合這個屬性?左龍大叔不是醫藥專家,請知道的朋友告訴我。如果你投資了醫藥股,就要搞清楚這個問題,主力品種是有療效的呢還是沒療效的,在過去,他們都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所以都能增長,而且沒有療效但能“養醫”的藥增長更快,但,未來可能就不是這樣了,要小心。

四、誰負責花錢買藥?
問題2中已經給出答案,衛生支出中個人只占33.9%,剩下的錢是通過醫保、新農合支支出的。職工醫保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管,新農合歸衛計委管,後面將統一到人保部管理,人保部作為唯一的花錢部門,將對藥價走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家有沒有發現,衛生支出費用對衛計委下屬的醫院是收入,而對人保部卻是成本,過去這種不合理的職能分工(人保部花錢買藥,但對藥價幾乎沒有發言權),一定程度上為以藥養醫創造了條件,而隨著醫改進入深水區(如醫保總量預付制度),藥品對醫院而言不再是收入,而是成本,藥價必須是孔雀東南飛了。

五、藥品怎麽買!買!買?
這兩天聽說有很多湖南的制藥廠因為招標規則的改變到政府門口集體散步,再聯系到之前浙江藥品招標直接先砍10%,這兩個事件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號,醫藥行業的遊戲規則將發生變化,之前全行業每年穩定20%的增長可能不複存在,真正有實力的,有療效的藥廠、藥品可以獲得更大的份額,行業洗牌不可避免,在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醫藥行業的估值水平會下一個臺階。
招標價的下調,左龍大叔認為長遠來看是非常有利的,首先,政府改變了以往只招不采的準入制度,現在是招采統一、價量結合,直接告訴你數量,通過讓中標者提升市場份額來換取低藥價,在商言商,還是有不少藥廠會心動的,反應在財務上,利潤率會下降,銷售額和利潤總額可能會上升,市場集中度增加。有了利潤後,可以投入到新藥研發里,而不是花到醫院的回扣和流通環節里,這也有利於我國原研藥的發展。

六、醫藥股票還能買嗎?
550萬醫護人員,平均年薪多少合適?拍拍腦袋,12萬吧(月入過萬),那就是6600億,占衛生支出20%,耗材、檢查等雜項不變還是30%,那麽藥品在總衛生支出中占50%還是有可能的,那也還有2萬億的規模,這麽大的行業當然是可以買的。
1)                醫護收入陽光化後,不需要靠賣藥及過度治療的行為來增加收入,所以一些沒有療效的藥品,濫用的藥品將會大幅減少甚至消失,這部分的股票不能碰
2)                普藥過去競爭過於激烈,隨著新的招標策略,被選中的公司市場份額會增加,價格可能會有提升空間,帶來利潤的大幅增長,這部分股票值得重點留意
3)                外國很多“原研藥”其實在國外已經都是普藥,而在中國卻還能享受“原研”的待遇,賺取高額利潤,這也不符合政府的利益,這部分股票也要小心(代理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224

藥價難保——醫藥股還能買嗎?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331

藥價難保——醫藥股還能買嗎?
作者:格隆匯 左龍右鯉


導讀:湖南省新一輪藥品集中采購殺價太狠,結果香港醫藥股集體跌出翔,先鋒醫藥(1345)本周四個交易日跌去20%,四環醫藥(460)跌去10%。藥價難保,醫藥股還可以買嗎?本期港股那點事分享來自醫藥領域資深投資專家左龍右鯉和格隆匯醫藥群針對該問題的討論紀要,供大家參考。


一、什麽人需要買藥?
當然是病人需要買藥,2013年中國全年門診量是73億次,比上一年增長6%,出院人數1.91億人,比上一年增長了7.3%。2014年的數據衛計委還沒公布,估計也是個位數的增長,接近80億人次。幾乎每個人都需要買藥,這個市場可真不小


二、中國人每年花多少錢買藥?
2013年全國衛生總費用約31661.5億元,其中:政府衛生支出9521.4億元(占30.1%),社會衛生支出11413.4億元(占36.0%),個人衛生支出10726.8億元(占33.9%)。人均衛生費用2326.8元,衛生總費用占GDP百分比為5.57%。占GDP比是在逐年增加的,今年估計能到6%,按60萬億的GDP算,會超過3.5萬億


而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數據2013年,醫藥制藥業(包含子行業)的產品銷售收入超過2萬億,2001年至今複合增長率超過20%、也就是說,老百姓每100元衛生支出有超過60元是花在藥品上的。


而全國的醫護人員約550萬,按每人每年工資4萬元算(臺面上的,不算獎金),那就是2200億,我們每花的100元衛生支出中只有不到7元是給醫生和護士的,剩下的30元就是各種檢查、耗材、住院等雜費了。


藥品占60%+,服務占7%,檢查+耗材占30%,病人花100元看病你只拿7元,如果你是醫生護士,你願意嗎?當然不願意,結果必然是以藥養醫,目前的藥價里面有10%到15%(約3000多億)就是以各種形式補貼、獎金給醫護人員的。


三、藥品的性質是什麽?
藥品在中國有了雙重屬性,一個屬性是治病,是有療效的,主要是一些普藥和外國原研藥、創新藥。另外一個屬性是“養醫”,不一定要有療效,人吃了跟沒吃一樣就行,什麽藥符合這個屬性?左龍大叔不是醫藥專家,請知道的朋友告訴我。如果你投資了醫藥股,就要搞清楚這個問題,主力品種是有療效的呢還是沒療效的,在過去,他們都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所以都能增長,而且沒有療效但能“養醫”的藥增長更快,但,未來可能就不是這樣了,要小心。


四、誰負責花錢買藥?
問題2中已經給出答案,衛生支出中個人只占33.9%,剩下的錢是通過醫保、新農合支支出的。職工醫保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管,新農合歸衛計委管,後面將統一到人保部管理,人保部作為唯一的花錢部門,將對藥價走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家有沒有發現,衛生支出費用對衛計委下屬的醫院是收入,而對人保部卻是成本,過去這種不合理的職能分工(人保部花錢買藥,但對藥價幾乎沒有發言權),一定程度上為以藥養醫創造了條件,而隨著醫改進入深水區(如醫保總量預付制度),藥品對醫院而言不再是收入,而是成本,藥價必須是孔雀東南飛了。


五、藥品怎麽買!買!買?
這兩天聽說有很多湖南的制藥廠因為招標規則的改變到政府門口集體散步,再聯系到之前浙江藥品招標直接先砍10%,這兩個事件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號,醫藥行業的遊戲規則將發生變化,之前全行業每年穩定20%的增長可能不複存在,真正有實力的,有療效的藥廠、藥品可以獲得更大的份額,行業洗牌不可避免,在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醫藥行業的估值水平會下一個臺階。


招標價的下調,左龍大叔認為長遠來看是非常有利的,首先,政府改變了以往只招不采的準入制度,現在是招采統一、價量結合,直接告訴你數量,通過讓中標者提升市場份額來換取低藥價,在商言商,還是有不少藥廠會心動的,反應在財務上,利潤率會下降,銷售額和利潤總額可能會上升,市場集中度增加。有了利潤後,可以投入到新藥研發里,而不是花到醫院的回扣和流通環節里,這也有利於我國原研藥的發展。


六、醫藥股票還能買嗎?


550萬醫護人員,平均年薪多少合適?拍拍腦袋,12萬吧(月入過萬),那就是6600億,占衛生支出20%,耗材、檢查等雜項不變還是30%,那麽藥品在總衛生支出中占50%還是有可能的,那也還有2萬億的規模,這麽大的行業當然是可以買的。


1) 醫護收入陽光化後,不需要靠賣藥及過度治療的行為來增加收入,所以一些沒有療效的藥品,濫用的藥品將會大幅減少甚至消失,這部分的股票不能碰


2) 普藥過去競爭過於激烈,隨著新的招標策略,被選中的公司市場份額會增加,價格可能會有提升空間,帶來利潤的大幅增長,這部分股票值得重點留意。


3) 外國很多“原研藥”其實在國外已經都是普藥,而在中國卻還能享受“原研”的待遇,賺取高額利潤,這也不符合政府的利益,這部分股票也要小心(代理公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格隆匯醫藥群討論紀要:


Chenyb 
1345還撐得住麽[流淚]
活活打下
歐美小藥企的產品在這次政策血洗下是撐不住了麽[尷尬]


Chris
當年1112就是這麽樣的歷史重演
1345的定價是在中間,比大企業便宜,比國內便宜點。中端。
並且不需要給很多bribe去賣藥,那是國內企業爛藥的招數,他們主要靠藥效與性價比
這番殺價,對於任何一個公司有區別麽?白雲山大國企好點?可能是真。進口藥多了去,幾百種,都在殺價,找1345跌是因為感覺它弱。。。最後的結果,要麽它超跌,要麽其他補跌


Chenyb 
是呀,藥效和價格是優勢,現在是不是國家對外國藥搞歧視
[抓狂]


Chris
XI他是歧視的
但我不信他要把外國藥殺絕


Chenyb 
諾華羅氏這些還有一些無法替代的品類。不會被斬草除根。


Hong
本來就跌的找不到爹媽了!還這麽狠![冷汗][冷汗][冷汗]


Chenyb 
不知1345李總對國家這次醫藥行動怎麽應對
可以去醫院問問


Chris
妹,你說李總能咋說,這都是習總定的~~~


Chenyb 
要是長期打壓,李總有沒有打算變個唱法


勝生
紐儲非是什麽作用?


勝生
什麽科用多呢?
Chenyb 
紐儲非有沒有跟招標有關


Chenyb
燒傷


Wangzs
紐儲非是器械吧,本來也不在招標里


勝生
紐儲非是液體敷料


阿初
先鋒次新股,原始配售者依然獲利,跌勢一旦確立,紛紛出貨保住成果,


格隆
醫藥股變成重災區了?


格隆
@Chris 你的那篇亂侃的文章,神準啊!醫藥好日子沒了?(小編註:《亂侃中國股市:炒股票,跟黨走!》請到港股那點事公眾號下方“近期精華”中查閱)


阿初
前期李總發話,很多人解讀為利好,看來都是自我麻痹


格隆
大夥擺擺看,醫藥行業有哪些利空?


路客
湖南,浙江的招標


Chris
格老市場總算”對得起“我追蹤XI大兩年半心血。。。從2012年茅臺大跌開始到1112再到今天。發表文章那天開始出貨,至今只剩三只股賺得的利潤全部回吐給割倉的


Chenyb 
@Chris 苦了你了


阿初
@格隆主要還是壓價厲害,另外前期估值確實也高了,逆水行舟


格隆
據說還要出一個藥品最高零售限價?


Chris
1345我不賣華翰還有綠葉斬得只剩幾萬塊。
其他全部清倉


格隆
@Chris你真的把習摸透了


阿初
@Chris綠葉也丟了吧


Chris
應該那天開始全面做空,賺爆!我不是這個性
大不了鎖倉8年人民是要好藥的人是要下臺的大家還是要投資股票的


阿初
1345主要是獲利盤太大


Chenyb 
剛需還是剛需的!


阿初
風險還是要適當分散的


Chris
子文呢,他講中國醫藥行業日本化。20年降價。這問題也像了許久。如果是,我認栽。如果是,中國醫藥工業完蛋。如果不是,我拿的是大中華區最便宜還有靠譜藥的公司,我墊背也甘心


vajra
湖南招標也沒有那麽可怕吧
查了一下很多產品價格沒啥變化啊


破冰之年(盧源)
@Chris為啥1345是非賣品呢?


Chris
1345不賣說來就話嘮了,便宜不是最重要,重要是”珍珠白菜價“
如果康哲跌去40% 我也會說這個話。。。珍珠白菜價。這樣較容易理解


格隆
一個券商研究員發的電話會議觀點:我們剛參加了先鋒藥業(1345)公司電話會,主要是政府退稅遠低於預期,湖南招標影響,同時公司調低利潤指引三點影響。公司現在指引2015年收入增長目標不低於30%(包括四塊新業務2.8億元增量),高於之前市場預估25%水平,但是凈利潤增速只有20-25%,遠低於市場之前預期35%,主要差異來自退稅減少(余額5千萬人民幣,1月到1千萬,4月預期1千萬人民幣),新業務毛利率遠低於市場預期。
即使按照公司指引20%凈利潤增長來看,預計2015年EPS0.26人民幣,低於市場預期約15%。目前股價對應14倍。考慮西藏政府風險,管理層指引不達標風險,非獨家招標進一步降價風險,三大因素可能進一步制約股價,加之原先利潤率提升,高增長故事不再。不建議抄底。


laurence
今天上午給1345董秘打了電話


格隆
@laurence 怎麽說?


Chris
不要看太多
因為跌了就看空,漲了還看好。券商容易自我加強


laurence
15年3.6億到4億出頭之間,具體視乎退稅和未來招標進展
降價10%,對凈利潤率影響1.5個百分點
公司挺樂觀的,說湖南影響其實很小


格隆
@laurence 你對1345和整個醫藥現在怎麽看?


laurence
醫藥股今年配置肯定要低於過往兩年,不過先鋒這價位很值啊
15年公司愛爾康業務有望大幅增長


Chris
上面那段話不講湖南招標價降低幅度低於預期而一些獨家高價被殺得很厲害因為先鋒的定價在中端不是火力攻擊主要目標


Chris
公司是一個20%器械收入占應收比的公司
尤其紐儲非是屬於器械
一個月前與四環和先鋒談這個問題,招標價火力針對誰?盡管大家都要割利,但受害各自輕重不同。白雲山大企業牛逼可能被降得溫和,先鋒中端產品藥品療效取勝價格也不貴。要大殺價的:—花大把錢賄賂醫生的爛國內小企,2 某些高端獨家藥物定價太高了,包括大外企
格隆
先鋒我估計是有融資盤平倉,引致多殺多!


Hong
1345也就成交800萬股,不會是融資盤吧?


天海
各位老大,港股中大部分股票走熊了,不過跌得最透的應該是TMT板塊


vajra
機會都是殺出來的
風險都是漲出來的


Chris
1000藥企要倒閉
這是某企告我包括GMP推到力量
那麽剩余上市的300家不到是整合還是,,,我賭它們相當一部分是贏家


Liwei
應收是因為鷹視的合作模式


左龍右鯉
最大的風險是,藥品作為“以藥養醫”的歷史使命即將終結


Chris
對終結之後剩下必須要用的藥就這些藥企可以活下來


左龍右鯉
真正有療效的藥不怕
但是整個醫藥板塊的估值水平會下降


Chris
同意所有高PE股全殺


左龍右鯉
1345跌這麽多,還是有接近20倍PE吧,20倍算高還是不高就不好說了


Chris
沒有20倍 15倍以下去了


laurence
1345哪有那麽高估值


左龍右鯉
有沒機會去到10倍呢


Chris
大中華區最便宜!


左龍右鯉
我沒有1345,沒細算哈


Chris
可能啊可以去8倍


Chris
最後是8倍。但你看1345這個是啥基本面吧

左龍右鯉
我是說整個醫藥股板塊的估值水平,會下降到什麽程度


Colin^_^
10倍是多少錢?


Chris
可以確信的是,如果ZF殺價到了極端藥企沒有利潤大家都會退出醫院沒有藥可以用

左龍右鯉
你不做,自然有人做,市場份額提高,利潤率下降,但利潤額不一定下降


Chris
整個估值就應該20倍中生石藥


Chris
”市場份額提高,利潤率下降,但利潤額不一定下降“ 這說的是1345的情況


gtr
藥價高的呼聲已經存在多年,藥品降價是大勢所趨,新任局長的專長是價格;取消醫院15%的加價,招標肯定會攔腰一刀;這樣醫保盤子就大了,部分醫院年內提前用完醫保限額後開始拒收患者的現象有望緩解。此番改革的出發點,不是打殺一個剛需民族產業,而是民生


Zhouns
完全不需要這麽悲觀呀,美國現在很多企業也就4-5的增長了,不還有15倍估值嗎


左龍右鯉
利潤肯定是有的,把利潤給那些有原研能力的公司,不是更好嗎


Chris
今天會議公司只在長春西汀這一款藥物上感覺有保留,不一定能做好,其他OK。
這藥也是我預期的,本群有討論
其他的藥,細看,沒有一款是廢的,靠忽悠的。


Qiany
市場只給活下來的人發獎章,在處於不同優勢的企業各種細微邏輯無法分辯證偽之前,市場會先把整個行業斬下去,不要期騙自己,醫藥股的周期到了,可以搏反彈但不要期待反轉。政府認定高價藥斬你50%你照樣會忍氣吞聲來投標,坐實了你的生存空間也就證明了替天行道的正義思路。只是還差一把利刃,正好類似阿里健康早已磨好利器正待大展鴻圖,最後的戰鬥還未打響但勝負已分


gtr
相信有實力的藥企,會積極探索銷售模式和產品配置的戰略調整


左龍右鯉
習大大主政浙江時候,親自抓醫改,醫改的口號是:辦實一件事,贏得萬人心!大家好好體會

左龍右鯉
當年打土豪,分田地,老百姓可是強烈圍觀+拍手稱快的


Chris
Qian大佬的話同意!我尚存一線希望


Chenjy
那場運動或許是以非法手段剝奪合法財產、以非法手段剝奪公民自由甚至生命
因為那場大規模黑白顛倒的非法運動,人性泯滅,秩序大亂,法制大壞。其後的十年浩劫也就在所難免


天海
港股是淪陷的市場,大多數股票都要回到凈資產以下,等待的或者是私有化的結局


Chris
@ Chenjy
[強]


Chris
我那因為糖尿病傷口不愈的自殺的親戚可以用鈕儲非,直接就救命回來。茜樂,慢阻肺,我老爸合用了。。。其他的品種我老媽子合用的。。。我買這公司,買的是它的藥!買的是1億糖尿病患者的需求,買的是咱們老齡化需求。
留著這一線希望


Chris
明天,如果當政者制定一條:十三五、十四五規劃,每年藥價降10%!咱可以說再見


阿初
@ Chenjy  前期堅持醫藥股估值已高的觀點應驗了,當時雖支持你的觀點但行動慢了


天海
敢講真話的人少。


Chenjy
2015股票市場需要謹慎、耐心


天海
a股泡沫太大,港股錢太少


Maty
a股,破3000大概率


(主要討論部分到此結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228

低價廝殺仍難保吃上低價藥 藥品定價漏洞如何補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2/4573032.html

低價廝殺仍難保吃上低價藥 藥品定價漏洞如何補

第一財經日報 陸琨倩 2015-02-06 06:00:00

小藥廠由於受經濟技術標的制衡,需要將價格壓低,最後要麽流標,要麽虧損,到頭來,老百姓不得不選擇高價的藥品,隨著藥品招標大年的來臨,關於藥品中標制度的爭議也在持續,因為招標中的砍價仍難保證老百姓吃上低價藥。

[小藥廠由於受經濟技術標的制衡,需要將價格壓低,最後要麽流標,要麽虧損,到頭來,老百姓不得不選擇高價的藥品]

隨著藥品招標大年的來臨,關於藥品中標制度的爭議也在持續,因為招標中的砍價仍難保證老百姓吃上低價藥。

全國人大代表陳勇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透露,已經關註到藥品招標價格的爭議,他稱,今年上交的議案會涉及“雙信封”制度、單獨定價等藥價難題,“在安全性以及同等藥效的前提下,我們希望真正實現藥品能夠大幅降價,讓老百姓能夠享受到最便宜的藥品。”

上述提到的“雙信封”制度,其實便是目前藥品招標需要參照的經濟技術標與商務標兩個標準,藥企需要通過經濟技術標,即企業生產規模、配送能力、銷售額、行業排名、市場信譽等評審後,才有資格進入商務標書評審,而商務標環節註重價格比較。

廣州柏賽羅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貝慶生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雙信封制度導致了大企業高價中標,小企業低價中不了標,藥品就應該講質量,按仿制藥管理辦法,仿制藥質量不得低於被仿制藥,所以仿制藥質量和原研制者質量一樣是鐵一般的事實。”

在湖南省醫藥集中采購的藥品中,就有這樣的例子。“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的中標企業,同樣的規格,每顆的價格從0.075元到0.393元不等,價差相距好幾倍。”有報料人黃先生向本報記者反映。對此,湖南省藥品集中采購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由於中標藥品的價格並不是單純以低價作為標準,經濟技術標排名高的企業,自然可以獲得高價。

而更讓黃先生難以接受的是擁有單獨定價的同類產品價格高得更離譜。黃先生對記者稱,“同樣以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為例,同樣的規格,常州四藥制藥的定價甚至高達3元,與最低價的0.075元價差相距40倍。同樣,奧美拉唑腸溶片中,有的企業的中標價格為0.245元,而阿斯利康的中標價格則高達12.077元。”

黃先生表示,“奧美拉唑主要是治療胃酸過多的,而且已經過了專利期,生產沒有什麽難度,成本也很低,你看報價都能報出0.075元就知道了,但為什麽差價還是這麽大?可笑的是,0.075元只相當於12.077元的零頭還不到。”貝慶生也認為,“單獨定價讓同一個中標品種價格相差十多倍,這是過往留下來的問題,應該解決。特別是像奧美拉唑這種,已經屬於仿制藥範疇。”

事實上,上述的“雙信封”制度以及單獨定價早就被業內詬病,一位行業觀察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兩種制度合力造成了一個結果,便是非單獨定價藥物低價廝殺,小藥廠由於受經濟技術標的制衡,需要將價格壓低,最後要麽流標,要麽虧損,到頭來,老百姓不得不選擇高價的藥品。

不過,一旦取消單獨定價,這便會涉及原研藥品(比如說外企過了專利保護期的進口藥品)與仿制藥品之間利益如何平衡的問題,陳勇認為,制定藥品招標方案,首先應該考慮老百姓能吃上藥,而且在相同的藥效下,越便宜越好,“企業總能找到利益平衡點。”

編輯:一財小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2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