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重回雞本面 台灣肯德基行政總裁 黃錦鴻

2010-12-16  TNM




肯德基是中國第一大速食店,但在台灣卻節節敗退,上任不到1年的黃錦鴻,雖然有著跟肯德基上校一樣的和藹笑容,內心卻忐忑。

台灣肯德基4年換了3個總經理,最後連經營權都易主,黃錦鴻將重心拉回雞肉品項,緩拓店、改菜單、花了2億元改裝門市,讓業績回溫3成。

別人認為台灣市場小,他卻信誓旦旦說:「我會在這裡做到退休,5年內要讓台灣肯德基開到180家!」

走出西門町肯德基峨嵋店,黃錦鴻看到路邊賣著大餅,買一包笑呵呵地咬了一大口:「這東西香港也有,可是味道不太一樣,台灣的比較香、也比較甜。」「台灣人 有自己的口味啊,就像肯德基賣的薯泥,原本醬料要用全球統一的雞汁醬,但台灣試吃評價一直很差。我只好跑遍夜市試吃,才知道台灣人喜歡茄汁。」 蛋塔催生者

黃錦鴻是今年初上任的台灣肯德基行政總裁。台灣肯德基原隸屬於百勝集團,百勝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連鎖餐飲,旗下包括肯德基、必勝客等品牌,在中國更是獨霸速食市場,光是肯德基就超過三千家,遠遠超過剛破千家的麥當勞。

中國大陸呼風喚雨,但肯德基在台灣卻一直無法突破麥當勞的封鎖,店數總在一百二十家上下徘徊,近年來摩斯漢堡又急起直追,二○○八年讓肯德基痛失老二地位。

肯德基大中華區總裁蘇敬軾,雖然陸續找來台灣專業經理人、調派大陸展店高手來台協助,卻無功而返。二○一○年,百勝將台灣經營權賣給英商怡和集團,怡和從香港派來沙場老將黃錦鴻出馬。

黃錦鴻在肯德基可算是元老級人物,目前肯德基施行的制度,大半都有他的參與,如一九九六年黃錦鴻擔任肯德基亞太區的技術總監,提議從台灣及香港賣起葡式蛋塔,並購置比原本烤箱貴上六倍的多功能烤箱,這個大增成本的提議,幾乎各地區的主管都搖頭。

「控管溫溼度,才能確保蛋塔口感。舊烤箱只能烤蛋塔;新烤箱卻可以烤雞、蛋塔、百斯吉…雖然貴,卻絕對划得來。」黃錦鴻回憶:「當時Sam(肯德基大中華 區總裁蘇敬軾)也憂心忡忡地問我:『這真的會賣吧?』一台要新台幣三十萬元,一千家門市,每間二台,就是六億元啊!」但這投資,十五年後看來值得,小小一 顆蛋塔,不但熱銷全世界,還超過肯德基整體營業額一成以上。

品項單純化

台灣的速食市場漸趨飽和,各家逐漸走向分眾化,麥當勞發展McCafe,打上班族市場;摩斯則是走樂活風。相較之下,門市顯得老舊的肯德基漸失光環,雖然也改變菜單,嘗試賣起豬肉堡、魚堡,但既沒賺到新業績,反而給外界「產品失去主軸」的印象。

跟過去幾任總經理同時忙開店、產品開發不同,黃錦鴻一上任就宣示「一年不開店」,要把台灣肯德基的體質調整好,才打算邁步走。他先取消豬堡、魚堡等點購率較低的商品,產品焦點全集中在雞肉:「我要喚回肯德基是『烹雞專家』的印象。」

針對門面老舊,他砸下二億元改裝,每家店的營業額平均成長二至三成;未來十年,預計將投資十五億元,為台灣肯德基拓點展店與改裝,五年內店數要成長至一百八十家。

夜市找靈感

他又靠著看電視節目、走遍台灣大小夜市觀察台灣人喜好,拿來當成商品開發的點子,他觀察出台灣人喜歡現做:「手打麵賣得比機器麵好,麵包也是。」他主打肯德基的炸雞現裹現炸,又將百斯吉改為手工挖製,強調新鮮現做質感。

近年台灣肯德基因業績不振,換將頻繁,不到四年換了三任總經理。從二○○六年前總經理吳美君閃電離職,隔年出書大爆被解雇內幕;接替的是在中國戰功彪炳的韓定國,不到一年又辦退休;下一任的蕭世杰讓業績雖有成長,但似乎仍無法符合高層期待。

百勝最後乾脆將經營權賣給怡和集團。連東家都換了,公司內部不免人心浮動,但黃錦鴻上任後說:「我喜歡台灣,要在這裡做到退休。」

黃錦鴻對台灣情有獨鍾,二十多年前擔任M&M原料採購時,就走遍台灣荔枝、竹筍等產地,當時他也在中國大陸採買豆類、花生原料。「在中國大陸,一車的花生有半車是石頭。但台灣就不一樣,不但不偷工減料,還額外送你一堆。」

紅包誘發言

一九九二年,黃錦鴻跳槽百勝集團,擔任亞洲區技術總監,當時百勝正積極進入中國大陸:「那時中國不懂美乃滋,我還跑到杭州去教導口味研發。」中國肯德基爆 紅,店面大排長龍,使得北京店雞肉一度供應不足,店主管獻策跑市場買雞到店裡現切,黃錦鴻嚴詞反對:「寧可不賣,也不能讓品管不佳砸了肯德基招牌!」他緊 急協調原料供應,最遠曾從廣州調雞肉到北京。

後來,黃錦鴻轉任香港肯德基,也面臨品牌老化、成長趨緩的窘境,「香港人要求快,翻桌率高,一個午餐時間可能高達五至六次。」他重新分配人力、改善服務流 程,大排長龍時,隊伍的末端會有服務人員先點餐;也加派清潔人手,又重新裝潢,引進年輕人的次流行文化。五年內,香港肯德基從四十家店擴增為七十多家店, 營收也成長了四成。

黃錦鴻到台灣後,為鼓勵員工在會議中發言,不論在總公司或分店,每次開會,總在口袋裡準備一疊百元紅包,誰發言就送一包。「每人看到Ricky(黃錦鴻) 都很開心,手舉得比誰都快!」台灣肯德基公關經理古玟禎說。黃錦鴻卻說:「我在香港也發,員工還是冷冷的,台灣人比較可愛。」

台劇當消遣

單身赴任的他,經常八、九點下班,回家下一碗麵,就坐在電視機前一路看到深夜。本籍廈門的他,一口流利閩南語,也愛看《大學生了沒》《新兵日記》…從羅志祥看到豬哥亮。

女兒寒假來台灣打工,父女三人一起看電視看到深夜。黃錦鴻發現女兒喜歡藝人小豬羅志祥,就學幾首他的歌,跟女兒上KTV時唱,讓女兒驚喜;肯德基辦發表會 時,他特別訂製肯德基上校白西裝,穿上果然成為鎂光燈焦點。「受女兒敬愛,才有爸爸存在;沒有客人,怎麼會有生意做呢?」黃錦鴻深諳身段放軟之道:「我不 是老闆,客人才是老闆。」

「我老婆每個月來看我,我都拉她一起看《豬哥會社》。」黃錦鴻笑笑說:「雖然豬哥亮很好笑,但是我發現最厲害的其實是侯怡君啊。不管豬哥亮說了什麼笑話,她都有辦法接下去。」

黃錦鴻的觀察真是與眾不同。我心想,不管對手打來的是什麼樣的球,都可輕鬆擊回,那才是高手。

後記

黃錦鴻喜歡搭公車跟捷運:「台灣人真好,博愛座幾乎都會讓座。」他看著用完餐正在做垃圾分類的顧客:「在香港啊,大家吃完往桌上一堆就走,汽水翻倒到地上也不管…」跟他聊天,非常能激勵人愛台灣。

「坐計程車,我喜歡跟司機聊天,練台語。」我問他:「司機講政治,你怎麼辦?」他苦笑:「那…我就會說,我是外國人。」

看來,他已經慢慢摸清民情,懂得台灣社會的溫暖與地雷在哪裡。

台灣肯德基發展多舛

1985年台灣肯德基由統一企業公司、日本三菱株式會社及三和株式會社出資;1995年因理念不合拆夥,卻不願轉手予肯德基總公司百勝集團,改由Wybridge接手,成立台灣桑德斯公司經營,百勝集團即另行設立百勝肯德基,呈現直營、加盟雙軌。

2大系統各有各的總經理、營運部與管理團隊,猶如疊床架屋。2001年,百勝集團宣布收購台灣桑德斯公司進行合併。2010年,百勝將台灣經營權賣給英商怡和餐飲集團。

黃錦鴻小檔案

生 日:1956年

學 歷:加拿大蒙特婁大學食品科學系

經 歷:國泰航空食品安全經理、M&M產品發展總經理、百勝肯德基研發及品管副總裁、香港肯德基行政總裁

家 庭:已婚、育有2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30

專訪行政院長 談奢侈稅、金改、能源政策 吳敦義:公平, 是拚經濟的最後一哩路

2011-4-4 TWM




政府陸續端出開徵奢侈稅、官股行 庫整併等政策,施政軸線似乎從過去的「拚經濟」調整為「拚改革」,也引起諸多討論。為此,《今周刊》特別專訪行政院長吳敦義,請他闡述政府的決策思維與目 標。此外,針對近來討論沸騰的核電問題,以及台灣生育率極度偏低的危機,他也做出了明確表態,並且提出政府的努力方向。

口述.吳敦義 整理.羅弘旭 研究員.陳兆芬政府開徵特種貨物及勞務稅(俗稱奢侈稅),主要的考量,是來自於不要讓民眾因為房價高漲,降低對台灣經濟景氣好轉的滿意度。

去年是台灣經濟谷底翻升的一年,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高達一○.八二%,這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首次超過對岸;進出口總額也創歷史新高,達五二六五億美元;民間投資成長率三二%,也是四十五年來最高。

但這麼美好的一年,為什麼民眾若有憾焉?

主要就是經濟成長的表現,被幾件事情所折損。

例如兩岸直航,節省了大量時間,但很多台商卻是抱怨多過稱讚,原因就是票價過高,航空公司在兩岸航線上賺了很多錢,因此政府採取了斷然措施,迫使航空公司四度降價。

談奢侈稅

稅率絕不打折

政府也發現,台北都會區的房價的確被過度炒作。房價高升,部分來自供需不平衡,部分則是台商回流,墊高了成交價格,但房價快速飆漲,就變成古人所講的,「其進也猛,其退也速」。當房屋貸款已占銀行放款比率到一個水位,如果政府不注意,也可能演變成美國的二房危機。

因此經建會擬定了「健全房屋市場方案」,採取一些積極作為,包括央行針對部分房貸的授信規定轉趨嚴謹,以及貸款、租賃總預算無上限的青年安心成家方案,但幾次的處理,仍如媒體所批評:「力道都不夠」。

炒房業者和投資大戶毫無節制地繼續哄抬房價,但政府不能放任拚經濟的最後一哩路──全民加薪還沒出現,就消融在房地產的追逐炒作中。

不管是短中長期,政府都希望房價是穩定溫和地上漲,因此才會經由財政部提出類似於交易稅的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打擊炒作房市的投機客,以消弭推升房價的不正常交易因素。

這案子不一定完美,因此條文中也保留了「對於自用住宅的除外條款」以及「其他經財政部核可的用地。」這些例外,都會受國會、全民和媒體的監督。

提出特別稅就是要健全房地產市場,追查短期交易卻不繳稅的行為,所以立法院大多贊成奢侈稅的開徵,絕大多數立委原則上支持在本會期中通過,稅率也絕對不會打折扣。

談金融整併

修正二次金改造成的不公義說到金融整併問題,政府的重要政策,是健全並穩定金融秩序,實現公平市場的發展、增加經營的能力、擴大經營規模,並且減少金融事件的發生。二次金改後,某些大股東與中股東、小股東之間鬥氣、鬥法,最後受傷的都是社會。

二次金改產生許多不公不義之處,大銀行被併入小銀行,賺得少的銀行併賺得多的銀行,天下沒這種道理,枱面底下更有見不得光的事情。

二 次金改產生的失衡失序,都是政府要重新恢復的公理和正義,所以從二○○八年開始,政府穩住兆字頭的銀行,拿回華字頭銀行的主導權(編按:由於吳敦義避談具 體個案,︽今周刊︾根據其所言判斷其所指涉個案,以下編按同。此處應指兆豐金控、華南金控),這並不是公股要和民股鬥,或者支持哪一派打哪一派,而是要穩 定金融秩序。

民營化有其好處,例如經營靈活,不受羈絆,但不能讓經營者產生邪念,試圖取得經營權,例如某家證券公司,兩派股東爭奪經營權, 每到股東大會前夕,雙方就徵集委託書,股價也被炒高(編按:此處指的是張平沼和辜仲爭奪金鼎證券),這問題已在去年適度解決了,用我交代的大原則處理,沒 事!

政府對金融體系的政策是希望健全金融體系,這包括擴大銀行的經營規模,提升經營效率和競爭力,用以因應國際化的競爭,因此有公股作為穩 定力量,就可以杜絕派系紛爭,這個過程,就是我一再強調的「目標合理可行、過程合法透明、結果全民共享」,就與政府操作BOT案子一樣的態度。

台灣高鐵和一○一公司是台灣的光榮與地標,這案子絕對不能倒,但如果要求政府出手協助,那麼,原來造成社會詬病或質疑的經營者就必須退出,原經營者不退出,我就不伸手;要我伸手,他就要退出。

談一○一股權

官股不賣,它是國家的建築所以我到行政院,第一件處理的就是高鐵案,當原來的經營者退出,我就立刻命令台銀為首的銀行團加入,由銀行團用新約取代舊約,合理地降低台灣高鐵的利率負擔。

行政院換了歐晉德擔任高鐵董事長,改組高鐵的董事,我們過程乾淨俐落、明確果斷,高鐵營運沒有停過,安全上大致也沒有問題,現在經營逐漸上軌道。

對一○一的態度也是一樣,這是我們台灣的光榮地標之一,它裡面含有很多我們台灣人的光榮、驕傲、信心,我不希望哪一天這座大樓變成「不單純的中華民國指標建築」。所以在我管得住的範圍內,官股都不會再賣。

從日本福島核電危機後,社會大眾對政府的能源政策有諸多意見,但是政府早就訂立︽永續能源政策綱領︾,整體發電系統中,推動低碳能源超過總體能源五五%,並將核能作為無碳能源的選項。

談能源政策

電 力備載,核能是必要選項目前我國核能發電占全國裝置容量一二.六%,外界有疑問說,我們的備載能量很多,但近幾年備用容量率偏高,是因為○八及○九年受金 融海嘯影響,景氣下滑,用電尖峰負載大幅下降,導致備用容量率提高。直到一○年尖峰負載上升至三五九九萬千瓦,才恢復到○七年的水準。

金融海嘯後,景氣明顯復甦,電力需求也逐年增加,備用容量率跟著下降,預估一四年將降至一六.一%,而後維持在一六%附近小幅波動。

我必須要說,一六%是危險的,整套電力系統裡面,有許多裝備每到一定的年限就要大修,會有很多廠需要歲修或大修,像最近核三廠就要大修,如果要再加計風險,說不定某一個廠會出一點狀況,譬如說,火力發電廠可能哪一個機組出狀況,出狀況怎麼辦?

備載電力是應不時之需,不管哪一個機組歲修、哪一個機組突然停電、停止運轉,電力都不能停止供應,如果竹科的電力斷掉,將會損失多少錢?

所以電力供應的銜接,需要足夠多的備載提供無縫隙電力供應,這是不能輕忽的。

談生育率

社 會責任會議勸說企業加薪超低的生育率的確是個問題。三十年前,我在十一個月內連生老大、老二(編按:長子吳子廉、次子吳子安),家庭計畫中心就很緊張地上 門詢問我太太:「吳太太,請教你們準備生幾個?」我太太就說:「順其自然,但我『尪』(丈夫)是想生很多個。」那個年代是不鼓勵生太多的,為什麼現在的情 況完全相反?

首先,男生女生學歷都普遍提高,讀大學、讀研究所、讀博士班的越來越多,出國的人也越來越多;第二,女性就業人數也越來越多,有些女性覺得工作得來不易,就算是交了男朋友,還是很猶豫要不要結婚,所以結婚年齡也跟著普遍提高。

馬總統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二十七歲結婚,在台大法律系同班同學中,他是倒數第二個結婚的,因為他跑去紐約讀碩士,再到哈佛讀博士,當然要晚婚。

但風水輪流轉,現在台大法律系畢業的,二十七歲結婚,應該算是榜首,這就是社會形態的改變。

另外,家庭觀念改變,過去養兒防老,現在覺得無妨,有很多人覺得不用生沒關係,瀟灑過一生,對國家、社會有貢獻就好。

台灣要做到生育率回升,第一個要樂婚,樂於結婚;第二要願生,願意生育;第三要能養,養得起孩子。

首先是樂婚,政府必須多鼓勵舉辦結婚媒合平台;另外,願生要環境允許,包括育嬰、懷孕、產後環境條件的強化;能養,要考慮到薪水能養得起孩子。

這些條件,政府也著手配套措施,現在五歲學童讀公私立幼稚園學費全免,推動十二年國教,也讓家長對中長線教育比較放心。

另外,我們還希望薪資水準能夠合理地提高。

原本三月十一日安排了四場與上市櫃公司的「企業經營與社會責任會議」,希望道德遊說企業主提高薪資,但因為日本震災的關係,延後到四月中召開,但這幾個方向政府仍將持續推動。

從全台灣上市櫃公司的獲利來看,這些大老闆保守估計賺了一兆五千億元,所以我也勉勵老闆們,「日進斗金賺大錢,守法重義繳稅多,善待員工闔家樂,節能減碳愛台灣。」以這樣的態度,善盡社會責任,台灣才能持續增加整體競爭實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78

金界(3918)行政總裁的財務操作(更新)

從下表可見,金界(3918)雖然說是柬埔寨金邊的賭場營運商,但無論是在競爭性還是在股本結構上均較澳門的賭業股好,增長性也不差,不過在估值上有一段距離。

但是是否真的便宜呢? 我們不如看看以下的東西。
(1) 之前向大股東曾先生的收購
2011年6月,公司向大股東收購配套設施的土地及的建築,作價最多3.69億美元,以1.8376元發行新股或等額換股價的可換股債券支付。但實際上這些公司現時沒有資產,由大股東投入資金建設後,才轉移給公司。這交易經1次2次3次4次5次6次7次8次補充1次條款外,公司過了半年多才正式出了通函,這是不是這交易是急就章之作?

另外,通函中這份東西的估值達4.07億,但細看老闆的投入都是大約500萬美元,這是不是有點兒過份?別忘記,根據通函稱,那承包商是中國內地的,大家易話為。

以現價超過3元超過換股價1.8367元下,無論如何,正常人當然會換成股票售出。在最高作價下,公司會向大股東發行1,566,282,107股支付,計死數之下,公司股數增最多增至3,648,360,982股,那市盈率會提高,經調整後較其他規模較大的賭業股也不是很便宜,如果能選擇,可考慮美高梅。


如果你看完下文的東西就會明白。

(2) 關於老闆的錢債問題

這老闆和Evolution Master Fund Limited(下稱「Evolution」) 有過錢債糾紛。根據Webb 先生過往的文章,老闆曾向相識的Evolution Group的董事Frank Dominick借了1,500萬美元,並以這公司的股票做了抵押,從聯交所披露可見他是持有淡倉權益的。這間Evolution在香港的持股也是奇奇怪怪,細看其股權披露你會明白更多。除此之外,有時更和一些背景難以估計的細價股集團合作,估計其絕非善類。

其後這筆債務不斷延長,並因為股價下跌,所以抵押的股數亦增多,以保持抵押股份的金額多於債務的2倍,但2009年時,老闆還了一半的錢,其後老闆繼續向其他財務機構籌措資金去償還,並要求Evolution退回部分抵押品。

但是Evolution稱,根據曾先生過往的口頭協議,他曾承諾找買家以3元購入股份,多於2.45元則每人瓜分一半,如不能,亦需以自身或向其他買家以2.45元購入。其後Evolution認為已行使購沽權售予曾先生,但曾先生仍要求取回股票,官司亦由此起。

根據Webb的資料,根據當時Evolution的股權紀錄,確實符合這樣的說法,他其後認為Evolution看來和曾先生合作把股價提高,但並無向公眾披露。在這遊戲中,如曾先生確實如認沽權承諾一樣去做,Evolution看來應是沒有損失的。他應該有責任去披露此等好倉權益的。其後,經判決,曾先生的呈請失敗,需要繼續解決問題,但問題是否解決,我是不知道的。

然後,他又把1.48億股股票按予溢利財務有限公司,這公司老闆陳建新也曾購入太多信利國際股票沒有披露,所以遭證監會制裁,但這部分股票收購後約於2011年8月已贖回。大股東亦在相近時間以1.97元售出2,970萬股,從收購通函可見,老闆大約已投入超過500萬美元,估計大股東投入大部分資金來源都來自出售金界的股票。

近期,根據CCASS紀錄,又有一批大額股票在暴升後存入摩根史丹利,但是這大額股票應該只有他才有,所以亦可能有些財務交易,我們是不知道的。

(3) 關於老闆的外業

綜合年報招股書稱,他為馬來西亞東部沙巴一間旅遊公司Karambunai Corp Bhd、不鏽鋼管道及配件製造公司FACB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Berhad以及物業發展公司Petaling Tin Berhad的控股股東及主席。該三間公司的證券均在Bursa Malaysia Securities Berhad主板上市。

另外,根據少量公開資料稱,他亦通過與泰國政府控制的泰國國家石油勘探和生產公司和新加坡石油集團(Singapore Petroleum Corp)的合作,在柬埔寨和泰國持有上游石油及天然氣資產,據Webb稱,這地方是叫泰國灣(Gulf of Siam),而公司稱Resourceful Petroleum Ltd。但此項資料,年報是無提及的,或許觸犯上市條例13.51(2)(c)

(4) 總結

綜合而言,大股東外業眾多,亦有一些財務需要,今次收購由大股東負責先出錢,然後再由上市公司發行新股或可換股債券購入,因避免有任何問題,請自行想想他如何賺回資金。

別忘記這老闆、大股東,又或是行政總裁是同一人,好像也是醫生出身,如果有時間,一於研究醫生背景的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72

《管理力》壹電視行政總裁王子云 冒險體驗 更有同理心包容老闆與員工

2013-02-11  TWM
 
 

 

《管理力》壹電視行政總裁王子云冒險體驗 更有同理心包容老闆與員工壹電視行政總裁王子云,過去在雅芳AVON總經理任內,上了一堂「體驗學習」課程,對她日後的職場生涯影響深遠,讓她更有同理心包容老闆與員工的難處。

撰文‧賴琬莉

「加油!Karen(王子云的英文名),加油!跳啊,跳啊。」底下的學員不斷鼓譟,但站在五層樓高木樁的王子云,依然瑟縮蹲著,捱到天色昏暗,王子云才撐著身體站起來,咬牙往前跳。沒抓住繩索的她,下到地面後,又委屈又害怕,眼淚鼻涕狂飆。

坐在壹電視辦公室,王子云談起這堂課,比手畫腳激動的描述著,彷彿昨天才上過課;事實上,這是十年前,她剛接任雅芳總經理時,公司安排她與業務部上的「體驗學習」課。

親身體會狀況 印象最深刻之前在外商工作,王子云上過國內外百種以上課程,但從沒有一堂課像「體驗學習」,讓她如此印象深刻。

所謂「體驗學習」是利用情境塑造、遊戲與工具,在參與一連串的活動中,不是老師告訴你答案,而是讓學員體驗、反省、歸納分享,最後應用到工作或生活上。

例如考驗膽識的「老鷹之柱」,是要學員爬上五層樓高的木樁,往前躍身拉住繩索,然後滑到地面。該遊戲的英文名稱是Pamper Poll,因為站在那根柱子往下跳,會嚇出尿,應該穿幫寶適(pampers)尿布上去。

其實「老鷹之柱」是選修活動,但同去的主管拱王子云:「Karen,你去玩,我今年多幫你衝兩億元業績。」從業務處長初接總經理的王子云,只好硬著頭皮上場,她望著高聳的木樁,第一個念頭是好高,爬不上去。

由於木樁有凸出、凹進之處,王子云攀爬時曾害怕摔倒,爬到一半,她覺得自己既上不去、也下不來,進退兩難,「我第一次腿軟哭了。」她不得已使出吃奶力氣抖著雙腿往上爬,但一到頂,才發現風大天冷,木頭晃動,聽到底下主管加油聲,她頓時體悟:「原來當老闆是孤單的,高處不勝寒。」在爬木樁過程中,王子云對每個下一步,都充滿害怕,她經驗到如何克服恐懼,體會到很多時刻,領導者必須獨自決定、承擔後果,「你也可以說我不要跳, 讓我下來。」她大笑的說:「尤其主管都想看我出糗,我當下驚覺,當老闆一定沒有朋友。」台灣外展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廖炳煌記得,那天,王子云是最後一個玩Pamper Poll的,當她跳下時,許多同事恭喜她、對她歡呼,廖炳煌發現這一瞬間,王子云不但戰勝了自我,也拉近了與團隊的距離。

各項挑戰活動 皆有不同體悟「修復計算機」遊戲也讓王子云記憶猶新,至今,她仍牢記遊戲規則,因為過程中,老師至少覆誦十次以上。

這個遊戲是所有學員先到起始線,當計時開始,學員進到數字活動區,在不違反規則下,依序踩完一到三十三的數字,每隊有五次機會,挑最少秒數的那次計分,每次中間有一分鐘討論時間,而每次數字位置都不同。

活動規則是:一、必須依照數字大小順序進行;二、一次只可以有一個人在數字區;三、所有人都必須從起始線出發,結束後回到起始線;四、每犯規一次加十秒。

遊戲開始,大家七嘴八舌,不知道誰要當第一棒,接下來輪誰;也有人提問:「一次只能一個人嗎?能不能一個人從頭到尾?……」但是老師惜話如金,僅說:「你是在問我嗎?」只重複把題目與規則講一遍,就不再回應。

第一次團隊群龍無首,慌亂成一團,第二次就有人跳出來發號施令指揮,先把人員排序再進去,但還是狀況百出,不是有人恍神,其他人急得大喊:「誰是九號,你、你、你快一點。」就是場內的人未出來,下一個就急著衝進被加十秒。

遊戲結束後的分享會,有人提出:「主帥無能,累死三軍。」也有人說:「浪費時間問老師。」有人則沉溺遊戲的情境中。王子云體認到,身為老闆,如果不做決定,團體會是一盤散沙;透過這個遊戲,下屬能體驗做決定很辛苦, 主管也能體會不做決定,組織的慌亂與不安。

之後,回到公司開會,就有人提出,玩計算機遊戲時,若是同一個人在裡面跑,可以縮減時間,但那個人會很累,最後的效益也會遞減,花的時間反而多。「直銷業比較講英雄主義,過去雅芳就是鞭策業務高手衝業績;但公司要成長,應該是團隊合作,而且要人人聚精會神,只要有人恍神,就拿不到好成績。」王子云率領的經營團隊,因此建立了要有凝聚力,才走得長久的共識。

另一個「矇眼走繩索」活動則又有不同的刺激與體會。學員用布矇眼走低空繩索,靠著其他人「左一點、右一點」的指引前進,過程中,有人堅持走完,有人覺得自己走太慢,怕影響團隊成績,決定退場換人走。

從活動中,讓學員了解在不知未來的狀況下,需要人指引,就像老闆做決定,若下屬提供的訊息越少,風險就越高,若訊息越足夠,老闆就愈有膽子做決定;同時也讓學員體認老闆做決定那一剎那的恐怖。

放諸各領域 受用無窮

這十年,王子云從台灣雅芳總經理、再接任香港雅芳、韓國雅芳總經理,兩年前她從雅芳退休,轉戰電視圈,接手壹電視行政總裁一職,「體驗學習」課程對她影響深遠。

由於「體驗學習」是由學員學了之後去做,過程中,不僅參考其他人作法,也思考有沒有更好的方式,然後把經驗與下一個隊友分享,拿到好成績;雅芳要教直銷商如何化妝、賣產品,也需要經歷這個過程,王子云與團隊因此發展出一套「學(方法)、做(事情)、教(別人)」最後完成任務的教育訓練系統。

另一個影響是,王子云在「體驗學習」中,知道老闆要做決定有多麼困難,因此能夠體諒各自的難處。「現在回想起來,我很少抱怨老闆,因為將心比心,知道他做決定有很多痛苦 ,不可能胡搞瞎搞自己的公司,確信這一點,就沒有什麼好抱怨。」王子云慶幸自己在當總經理第一年,就接觸到該課程,她話鋒一轉談到壹傳媒交易案,「我能體諒黎智英賣壹傳媒的決定,他有他的困難,很多人說他愛錢,但你不是黎先生,怎能知道他的狀況。」王子云的職場生涯中,「體驗學習」課程的確讓她獲益匪淺,是實用且關鍵的一堂課。

王子云

出生:1964年

現職:壹電視行政總裁

經歷:台灣、韓國雅芳總經理

學歷:成大企管系

王子云 冒險體驗學習心得大膽嘗試、小心執行。

因時、因地、因人,隨時調整。

讓步也是一種贏。

體驗學習課程哪裡找?

開課機構 課程名稱 課程簡介救國團探索教育中心 人際溝通技巧課程 透過探索體驗活動,察覺溝通的障礙與問題,並藉由傾聽技巧的實務操作,達到真誠的溝通。

中華體驗學習發展協會 團隊建立課程 設定目標、建立溝通模式、衝突管理、焦點建立,整合凝聚團隊共創願景。

台灣外展教育基金會 海洋獨木舟體驗課程 學員被要求兩兩乘坐一艘獨木舟,在過程中學習領導與被領導的態度。

台灣外展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廖炳煌

「冒險╱探索教育」是藉由體驗式的學習,從過程中重新體察自我與團隊的關係,以信任感來建構團隊,乃至重塑共識。類似課程內容多以企業文化與需求來加以客製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895

行政局與行政會議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30531/18277668

陶傑日前講到港英時代行政局非官守議員,係因時代需要而特別用人,例如工業興旺時期任用「鍾士元、唐翔千、安子介等等」大工業家。陶傑所言甚是,不過左丁山有少少修正,唐翔千(唐英年父親)為人低調,富而有禮,甚少在公眾場合露面及擔任政府公職。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香港係輕工業高速發展時期,先以紡織業為主,後有電子業接上,故此幾十年前嘅行政局議員之中,有一位唐炳源(字星海)先生,在聖約翰、清華、MIT受教育,係無錫唐家望族後人,高唐翔千一輩。唐炳源之公子係唐驥千,孫兒唐裕年,唐翔千係佢嘅堂姪。因唐家與錢穆先生同是無錫人,唐炳源先生大力支持農圃道時期嘅新亞書院,係新亞校董會主席,又捐錢三百萬元興建中文大學圖書館,曾經有不少新亞經濟工管系學生畢業後就到荃灣南海紗廠工作(今麗城花園原址)。
當年港英搵行政局議員,明刀明槍係官商勾結,英資滙豐,怡和嘅大班係「當然成員」,華商大亨如周埈年爵士、周錫年爵士、馮秉芬爵士、簡悅強爵士等分階段入局,至到後來有新興電子業,先至輪到鍾士元及更年青嘅李鵬飛入立法局,太古彭勵治及鄧蓮如在七十年代中之崛起,其實與怡和老早部署遷冊有關,港英索性傾向另一大英資財團。行政立法局內之非官守議員全是港督委任,自然聽話到極,加上佢地代表晒英資華資財團之經濟利益,行政局傾掂嘅政策,出面邊會有人反對㗎!
唐翔千雖然冇入行政立法兩局,但佢間公司(由唐家與周文軒家族佔大部份權嘅南聯實業)嘅高層職員安子介(董事)成為兩局議員,且成為貿發局主席㖭,安子介後來收咗一位徒弟,就叫做梁振英,所以前年特首競選活動時期,曾經有人講笑話,唐家掌櫃嘅徒弟仔出來挑戰唐家大官!
世界就是這樣的挪移,沒甚麼規則。南海紗廠已改組到不知去向,很多香港人已不認識唐炳源與唐驥千,香港當然亦沒有了大紗廠、染廠,(現愉景新城就是查家中國染廠的舊址),特區政府的行政會議成員再沒財團大班,沒有大老闆出來講話支持政府,入面啲專業人士根本對香港經濟運作毫無影響,第一謀臣張震遠已成大笑話,點樣支撐一個行政主導嘅政府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326

行政總裁的講座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3/11/blog-post_9.html
一個星期日,止凡看電視播著公開大學的講座,講者是楊梵城先生,他是某保險公司行政總裁,在行內已經工作近五十年,實在經驗充足。楊生在講座中分享做管理層的要點,的確值得學習。

今時今日,要在世界級的公司擔當管理層,甚至是行政總裁,的確不容易,亦要注意不少地方,在這裡分享一下楊先生在講座中的一些論點。

「責任」-要保證公司每年有20%的增長,做公司高層不是「打工仔」,不是做好本份就每月賺取月薪就算,主要目的是替公司賺錢。

「工作」-要替公司賺錢,最簡單四個字「開源節流」,開源」就要替公司找生意,要找生意就要識人才。可能看中了別的公司有人中之才後,打算以高薪挖角,但又可能眼光不好而蝕本,這個開源節流」平衡的能力很重要。

「用人」-世上有千里馬,作為高層一定要懂千里馬,不是伯樂就分不出千里馬,要找到「忠心」及「有能力」的人才,這兩者缺一不可。

「健康」-沒有健康難以擔任高層,試想想,人家做8、10、12小時,但你做6小時就要休息,怎跟別人競爭?

「能力」-高層本身也要不停進步,好像巴菲特拍擋Charlie Munger所言,每天都要比昨日更好。

「鼓勵」-員工外出工作相當辛苦,作為高層要懂得鼓勵員工,才人員工甘心為你打天下。

「政治」-要不時瞭解自己的位置及處境,身處高位,公司內外很多人都會對你不客氣,隨時想坐你的位子,不懂公司內的政治學實在難以生存。

「管治」-身為高層,公司內多數人會向你「擦鞋」,但不一定所有人都會這樣做,營銷部門的員工多不會,因為他們都不資薪,收入是靠他們帶生意到公司時所抽取的佣金,在他們的角度,不是公司在養他們,而是他們令公司生存。所以要有管治之道,認清各人立場及思考對策。

「團隊」-世界上太多專業,正所謂雙拳難敵四手,個人不可能兼顧所有東西,所以一定要靠一個團隊去工作,要懂利用團隊及對團隊有信心。

「人際網絡」-鋼鐵大王曾經做過研究,顯示80%的行政總裁多是靠人際網絡上位的,而其餘的20%就是能力太強,所以不找他們也不行的個案。人際關係很重要,在公司內外,就算人家不說你的好話,但只要不說你的壞話,成功機會已經大增了不少。

「轉工」-Fortune 500內的高層,有30%是從畢業開始就一直沒有轉換過工作的,不轉換工作的至少有份忠心。實際一點看,當公司內能力比較好的員工都走了,留下來的員工要「上位」都自然能快一點,因為競爭少了。相反,能力高的員工,轉了工作所以又升職加薪,但轉換工作後又要跟新上司重新磨合,又可能被新同事及下屬排斥,情況不一定樂觀。楊先生本身就35年沒有轉過工作,由office boy做到副總裁。

「運氣」-楊先生提到這點令我覺得很有趣,但他解釋後又的確很有道理。楊生說運氣在職場亦很重要,大家可以觀察身邊的人與事,有能力的人際遇可能比你差,無能力的人際遇可能比你好,比比皆是。甚至乎一個人的出生亦已經決定了很多事。

今天還不是高層的你,也可以學習這些觀點,至少可以瞭解高層的思維,增進知識,多點進步,亦能替自己做好準備。人家說「機會只會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我慢慢覺得這句話要改一改,應該是「有準備的人才能看見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314

一紙行政通知,破解26年密局 中藥守密:「哈姆雷特式」難題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0114

企業認為,公佈中藥有毒成分是政府規避責任,將用藥風險轉嫁給了醫務人員和消費者;學界則認為,中藥品種保護不僅讓企業喪失進取心,「出海」受阻,更帶來諸多不良反應風險。

按照食藥總局的《通知》,備案期限已過。除同仁堂、上海雷允上、西安阿房宮藥業等中藥企業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已如期完成報備外,其餘企業,未給出明確答覆。

解「毒」風波

一個守了26年的秘密,終要大白於天下。

2014年4月,云南白藥修改了藥品說明書,正式宣佈配方中含有「草烏」,草烏中含有烏頭鹼等生物鹼,其塊根有大毒,但入藥能祛風除濕,溫經止痛。

云南白藥在修改後的新版說明書上標註:「本品含草烏(制),其餘成分略。」這也是云南白藥第一次在國內標註其含有毒性成分。

過去的26年,和云南白藥一樣,一些知名的中成藥始終以其獨特配方、工藝在中藥保護密室中難以觸碰,即便含毒性藥材,也從未在國內公開。

然而,一份通知正在改變這一切。

半年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下稱「食藥總局」)出台了一項新規。這份名為《關於修訂含毒性中藥飲片中成藥品種說明書的通知》(下稱《通知》)規定,產品中含有28種毒性藥材的中藥飲片企業、中成藥品種,必須在說明書中寫明毒性成分並添加警示語。

南方週末記者在中國最大的醫學藥學專業網站丁香園查詢後發現,目前國內生產的含生川烏成分的藥品13個、含生草烏成分的藥品11個、含生半夏的藥品19個、含蟾酥的藥品25個、含雄黃的藥品51個(均在28種毒性藥材之內),涉及云南白藥、同仁堂、上海和黃、廣州白雲山、太極集團、漳州片仔癀、江西濟民可信、杭州天目山等多家知名藥企。

通知一出,企業惶然。按照《通知》,生產企業最晚在2013年12月31日前,提出修訂說明書的補充申請報備案,並在備案後6個月內對已出廠的說明書予以更換。

如今,備案期限已過。同仁堂、上海雷允上、阿房宮藥業等中藥企業均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已如期完成報備,但通知仍讓一些企業措手不及。

「這(通知)把用藥風險從藥監部門和企業轉嫁給了醫務人員和消費者,讓消費者在用藥時自己注意。」阿房宮藥業的技術部人員頗有微詞。

更有企業高管十分不滿。「與其這樣列出有毒成分給一群缺乏醫藥用藥常識的受眾,倒不如花精力在用藥指導和合理用藥上。列出有毒成分在規避責任上也許有些作用,但是從整體來看並無助於中醫藥的良性發展。」

一位不願具名的中藥企業高管認為企業應該做的是,總結積累不良反應,將不良反應明示在說明書上。對於傳統品種,有著長期臨床使用歷史的成熟藥品,更應注重對醫生和患者的教育,建立正確的用藥方法和對中藥的認識。「中藥不是可以有病沒病隨便吃的東西,它是藥!」

直至南方週末截稿前,針對備案及修改說明書,其餘企業,未給出明確答覆。

遵守一個規定,違反另一個?

「部門通知怎麼能大於法律?」國家中藥現代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曹暉對食藥總局出台的《通知》非常不解。

曹暉所指的衝突源於兩條為中成藥打造保密金鐘罩的法律法規。

26年前,也即1988年,全國人大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該法明確了科學技術中的秘密事項和密級。云南白藥、片仔癀等傳統中藥,也在這時被列入保密科學技術之中。其中,云南白藥配方、工藝被列入國家絕密。

據南方週末記者瞭解,絕密級別保護分為兩種。一種是絕密級的中藥製劑包括云南白藥、雷允上六神丸、片仔癀、華佗再造丸、安宮牛黃丸、麝香保心丸等。而另一種是珍稀中藥材的人工製成品的配方工藝,如人工合成麝香牛黃等。

上述產品在中藥產品中被譽為國寶,可以長久保有自己的配方不公開,這也致使它們在同類藥品中的銷量一直居於全國前列。

時隔五年,1993年,國務院頒佈的《中藥品種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根據《條例》,中藥一級保護品種年限分別為三十年、二十年、十年;二級保護品種為七年。中藥一級保護品種的處方組成、工藝製法不得公開。被批准保護的中藥品種,僅限於由獲得《中藥保護品種證書》的企業生產。

之後,云南白藥散劑和云南白藥膠囊都被列入國家中藥一級保護品種,保護起止時間為1995年8月17日至2015年8月17日。食藥總局《通知》出台時,云南白藥仍在保護期內。

「不能遵守一個規定,違反另一個法規啊。」曹暉不解。

不過,學者們認為,公佈毒性成分,並提出藥品安全風險提示,並不意味著從整體上將中藥的處方組成和工藝製法完全公開,因為中藥的成分劑量、生產工藝及其它非毒性成分等關鍵信息都仍處於保密狀況。

另外,這是法律條款中很常見的一般法和特殊法之間的關係。廣州市律師協會醫事律師程躍華認為,法律的首要意義在於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與財產安全,而《通知》的目的在於保障消費者用藥安全,也是對原有的《中華人民供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和《中藥品種保護條例》的有益補充。

「這並不是衝突。一般法都會有留一個口子,讓相關部門規章進行解釋和微調。」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說。

保密太長、太多,等於保護落後?

在大多中醫學者看來,最初的保密保護,更像是不得已而為之。

「當時同一品種生產廠家太多,價格競爭很激烈,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比如蛇膽川貝液就有一百九十幾家企業生產。」國家中藥保護品種審評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專家委員會委員周超凡還能想起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中成藥產業低水平重複建設的混亂景象。

在他看來,一方面由於我國中藥領域專利保護意識較弱,認為成分公開會洩露其技術秘密,因而申請專利的積極性很低;另一方面,許多中藥處方多為古方、舊方傳承,不具備申請專利所需的「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特點,中藥申請專利困難重重。又因為中藥處方複雜,即使發生侵權,也難以通過現有技術進行鑑定。所以許多中藥生產企業都借助政府提供的難得機遇,積極申報保護品種。

《條例》實施21年來,成千上萬個中藥品種得到了「保護」。但這並不是促進產業發展的長久之計。

「保密的應該是關鍵工藝、製劑,不應該是成分。否則,保密時間太長、太多,就等於保護落後。」周超凡覺得中成藥保護工作已陷入瓶頸。

長期以來,保密品種中可能含有的毒性藥材,一直以一種模糊不清的方式隱約出現,這也致使中成藥不良反應糾紛時有發生。

2009年4月、6月,四川明炬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因曾購買了云南白藥內服,先後兩次出現不良反應。趙因查閱相關文獻後發現,云南白藥處方中含有草烏,但沒有在說明書中予以警示。

當年7月,趙因以云南白藥股份有限公司為被告提起了侵權訴訟,認為云南白藥股份侵犯了患者和醫務人員的知情權,要求云南白藥在藥品說明書中標明完整處方藥味。云南白藥公司不予認可,理由是云南白藥處方工藝為國家機密。趙因就此敗訴。

事實上,中藥的不良反應並不少見。根據中國藥學會2006年對國內1551例藥物不良反應病例分析,中藥不良反應所佔比僅次於抗生素類藥物而位居第二。

保密理由也讓中成藥說明書含糊其辭。安徽省池州市人民醫院藥劑科劉彩虹醫生在對90份中藥說明書調查分析後發現,中藥說明書普遍存在著缺少藥理、毒理、藥代動力學、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兒童用藥、老年患者用藥、藥物相互作用、藥物過量等重要項目的描述,對常見問題敘述不清晰,難理解。

在論文中,劉彩虹稱「這是少數藥品企業為了保密採取的一種極不負責任的做法」。

為推動公開,2006年,國家藥監局發佈了《關於印發非處方藥說明書規範細則的通知》規定,除中藥一級保護品種之外,藥品說明書中必須列出全部處方組成和輔料,處方所含成分及藥味排序應與藥品標準一致。之後的調整便是食藥總局最新的《通知》。

即便已是8年之後的新調整,涉事的部分企業仍認為「操之過急」。

「作為一個保護品種,中醫藥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實在不夠。用西醫的模式來看待中藥,不太利於中醫中藥的發展。」白雲山潘高壽藥業公司總工程師盧其福說。

我國關於中藥保密相關法律法規。 (曾子穎/圖)

「命根子」不公開,「留洋」障礙重重

不談保密制度是否需要修改,制度本身已成為阻礙中成藥國際化的重要原因。

中成藥「出海」,原本是一個多贏的局面。由於中西方藥品管理制度的差別,中藥國際化道路舉步維艱,至今沒有一種中成藥能在美國和歐盟成功註冊。其中,公佈藥品處方,即使是保密配方,恰恰是進入國際市場的第一步。

早在2010年,云南白藥在美國銷售的產品成分表中,就清楚羅列其配方。2013年2月,香港衛生總署檢出云南白藥含有烏頭鹼,並責令相關藥品下架。之後,云南白藥稱配合港署補充完善相關產品註冊程序後已恢復銷售,這也一度被指責為雙重標準。

西藥重視成份量化分析,這也是藥品質量控制的關鍵,而中藥是多味藥物的不同劑量配伍,很難量化。癥結也正在於此,長期以來,我國中藥研發過於注意在中藥處方組成上下功夫,忽視了對療效和質量也有重要影響的製作工藝、劑型等重要要素的革新,創新性和現代技術含量並不高,因而一旦中藥成分公佈就極容易被仿製。因此,很多中藥企業都有自己的獨家配方,並視之為「命根子」,不願公開配方。

事實上,對藥品和企業而言,《條例》也是雙刃劍。原因很簡單,某個產品申請了中藥品種保護以後,有些企業就不再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從而影響了藥品的二次研發。加之「被保密的藥品」存在「洩密」的顧慮,企業很少與外部研究機構合作。

「國外的新藥專利保護,也就十年而已。」周超凡無法理解國內長時間的保密制度。

更大的擔憂在於,政府一直在中藥市場扮演著「守夜人」的角色,這種行政色彩濃厚的保護與市場經濟發展相悖而行。

「國家直接干涉某個行業的發展、規定生產企業個數本身就是不對的。藥品一旦進入保護目錄,就天然貼上了『質量穩定、療效確切』標籤,因而更容易獲得較高的市場佔有率,這導致其他產品無法正常進入競爭市場。」浙江工業大學藥品食品政策法規和產業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董作軍說。

保密還是公開?

保密還是公開,仍是一個哈姆雷特式的難題。學者們擔心目前的監管難以滿足國內中藥企業的需求,而大眾更擔心自己買到含有不明成分的藥物。

「從產業角度來說,全部保密是最好的,從公共安全角度來說,消費者需要知情權和健康權。作為政府,消費者的訴求佔了上風,便會進行微調。」胡穎廉說。

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任德權認為,標示毒性成分,已經是一個進步。云南白藥作為戰備物資,其處方組成是國家技術秘密。除毒性成分外,其他成分按國家保密要求不能公開。

如今,趙因與云南白藥的官司已經過去了近5年。雖然云南白藥此次修改說明書,是一次「遲到的糾錯」,但趙因卻不願再繼續追究下去了。

「不管是保密的還是不保密的配方,只要中藥成分含有毒性成分,都應該標註出來。這樣不僅對患者起到警示作用,在醫務人員用藥時,也能起到警示作用。既然現在云南白藥公司已經把草烏這一成分標註出來,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趙因說。

「保密制度是多年以前法制和市場不夠健全的產物,所有的藥品監管都應該以消費者用藥安全為重。」 全國合理用藥監測網專家孫忠實不以為然。

其實,除了國家科學技術秘密保護和中藥品種保護外,我國還有包括專利保護、商標保護等多種形式。但由於中藥品種保護申請門檻較低,不用公開技術特徵,保護時間甚至比專利更長,使得我國中藥領域熱衷中藥品種保護,忽視專利保護等其他保護形式。

周超凡堅持認為,全球化時代,不論中藥西藥,都得走專利的道路。而現在可以逐步減少對中藥品種保護的審批,向專利保護為主的保護形式過渡。

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諸國本也同意上述觀點。「行政保護現在還是有現實意義的,但比較落後了,恐怕還要走專利保護的路子。」

在複雜的公共安全、產業利益和政治利益面前,「能不能想出一種辦法,既能增加配方的透明度,又讓企業不是完全通過掌握配方來獲取利潤的?比如擁有獨特的工藝和流程?」胡穎廉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160

機場運將打架是行政壟斷害的

2014-06-09  TCW
 
 

 

桃園機場的黃牛計程車司機,日前因為搶地盤而在入境大廳大打出手。這些運將 為何在機場打架?這是需要解釋的現象。

哪些計程車可以合法在桃園機場排班,是由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決定的。根據規定,在桃園機場排班的計程車限四百輛,並有資格限制,包括以下幾種:優良職業駕駛、桃園機場排班績優駕駛、大園鄉當地的計程車,或是其他符合資格的一般駕駛,此外,車輛出廠年份限定在四年以內、排氣量要一千九百c.c.以上。若是想在此排班的計程車超過四百輛,就要抽籤決定。

這些規定的本質是政府的行政壟斷,只有符合政府規定的生產者,才能進入市場對消費者提供服務。但是,政府以行政壟斷分配排班權,這個權利未必會落到能以最低價格提供最好服務的司機手裡。

有幸獲得排班權的合法司機,也許在數量、質量或價格上無法滿足客戶需求,其實這是所有行政壟斷市場的通病。那些被行政壟斷拒於門外的司機,若是認為自己可以比合法司機提供更便宜、更好的服務,他們就會進入市場搶客。因此,黃牛計程車的出現,是政府行政壟斷,導致市場需求無法被滿足的結果。警察在東邊趕人,他們就跑到西邊。由於市場需求存在,黃牛計程車是不可能消失的。

那麼,這群黃牛計程車為何打架?假如計程車在飯店前面排班,飯店業主將如何安排?答案是,他會將排班權按價分配:哪個計程車出得起高價,就可在此排班。這時業主就有租金可收,而司機支付的價格,在競爭之下,將等於他省下在路上閒繞攬客的成本。

現實裡在飯店排班的司機,有些會被飯店或門房抽成。這種抽成可視為司機為獲得排班權所付的代價。就算飯店因為法令或交易費用等因素,無法將這個排班權定價分配,但飯店相關人員仍有誘因繞過這些障礙或管制,用其他辦法向排班司機收費。

為何沒人出來向桃園機場的排班計程車收租?答案是,桃園機場不是私產,沒人可對這個排班權收租,也沒人向排班司機要求分成。在桃園機場攬客的排班權利,就像無主之物一樣,人人都可一哄而上爭搶。

黃牛計程車在機場私下攬客,本質就是在爭搶那無主的排班權利。但你搶我也搶,如何決定哪個黃牛可在此攬客排班?武力解決就是交易費用最低的方式。因為大家都是非法排班,打人者和被打者都不會透過檯面上管道爭取權益,事實顯示這些司機打架後,被打的司機亦未上法院去告施暴者。桃園機場既非私產在先,又有政府對計程車排班的行政壟斷於後,黃牛在入境大廳上演全武行,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032

馬志玲夫婦背信被判入獄 還原事件始末荒謬行政指導 才是結構債風暴引信

2014-07-14  TWM  
 

 

今年一月,一份監察院的調查報告,確定了九年前金管會處理結構債問題的方式是個錯誤:「未發佈可供業者遵循之法令……,悖離投資人應自行承擔風險之常理……」當年的荒謬指導,也是如今元大創辦人馬志玲夫婦被判刑定讞的起點。

撰文‧劉俞青

近來,金融圈流傳這樣一則故事:如果有一天你在台北,一早接到老闆電話,要你無論如何五十分鐘後台中見,遲到就開除,你該怎麼辦?

搭高鐵、飛機都來不及,唯一的方法就是直接發動車子,一路超速、開路肩,終於在五十分鐘內飆到目的地,也暫時保住工作。但過沒幾天,一堆交通違規的紅單紛至沓來,誰該繳?任何稍有良知的老闆,都應該多少分擔一些吧!

這故事指的就是九年多前,台灣投信業慘痛的「結構債教訓」!

故事中逼員工在幾乎不可能的時間內抵達目的地的老闆,正是二○○四年命令基金公司要在限期內,以「不能讓基金受益人損失」的方式,由大股東自行承擔虧損的「金管會」;而違規飛奔的員工,則是當時因為「違規」處理結構債,如今落得官司纏身的元大投信、金鼎投信與寶來投信。

遲來正義 金管會遭監院調查經過漫長煎熬的官司訴訟,七月一日,元大投信處理結構債一案三審定讞,元大證券創辦人馬志玲、杜麗莊夫妻,被以背信罪處以七年四個月的重刑;另外,金鼎投信張平沼、陳淑珠夫妻的官司仍在訴訟中,二審也被判以七到八年不等的重刑。只有寶來投信因為負責人白文正在○八年輕生,而提前宣告偵結。

這樁前後長達近十年、一口氣起訴元大、寶來與金鼎投信與證券的相關負責人、引發金融業高度矚目的「奇案」,緣起二○○四至○五年間,當時台灣投信業的債券型基金規模,像吹氣球一般,一下子成長到二.二兆元,其中有四千多億元是結構債;如果根據當時利率反轉後的折價比例損失計算,全國投信基金最少損失四百億元以上的基金淨值,系統性的贖迴風險一觸即發。

當年金管會的處理方法,是由時任金管會委員的李賢源坐鎮,他祭出三大原則:一是依法辦理;第二是不可讓受益人虧損;第三則是若有虧損,由投信公司的股東承擔。

今年一月八日,監察院出具針對此案的調查報告,針對金管會當時的處理方法,在報告中明確表示「金管會處理結構債事件,未透過『合法程序』發佈可供業者遵循之法令,即要求投信業者(股東)自行承擔基金所有損失,悖離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之常理,損害人民權益甚巨,……,仍有欠當。」只可惜,這份監察院的報告已無法扭轉當年錯誤。

其實早在監察院報告之前,這項處理原則就引發市場高度爭議,業者只是敢怒而不敢言。但歸結下來,至少存在三大荒謬;第一,原本基金投資無論盈虧,理應都由基金受益人自行承擔,與公司經營無關,但金管會卻硬逼公司股東吃下,背後並無法理依據;其二,既然是當時穩定金融市場如此關鍵的政策,但當時金管會或許因為心虛或理虧,沒有訴諸正式的會議與書面紀錄,更不敢出具公文,導致如今業者有苦難言。

最後則是金管會早已人事更迭,當時沒有留下文字紀錄的「管理原則」,如今連人都不見了,留下業者獨自面對司法審判。

後來金管會在事件後,同年年底迅速成立「改善債券型基金流動性專案小組」,並著手修改「債券型基金管理辦法」,將基金做更細緻的分流與管理,這個大動作的修法,也間接證實事件的風暴點來自金管會的管理措施確實不夠周全;但投信的經理人與董監事恐怕並無明顯違法之處。

舉例來說,所謂虧損要「股東承擔」,指的是「最大股東」?還是「所有股東」?背後依循的法理何在?金管會又如何確認這些「股東」具備足夠的財力,去承受這筆動輒十億元以上的巨大虧損?

投信業處理手法粗糙

例如後來可能因為難以承受巨大壓力,選擇跳海輕生的寶來證券前董事長白文正,市場皆知,他從一個送報生白手起家,點滴建立寶來證券,財力比一般大眾或許好上許多,但和許多財團相較,恐怕遠遠不如;當時,據瞭解,白文正持股寶來投信不到三成股權,卻被金管會逼迫承接如此巨額虧損,「究竟是誰殺了白文正?」當然,投信業者的「處理」方式也有爭議,例如日前才剛被處以重刑定讞的馬志玲夫妻,原本元大證券持有元大投信二成股權,而馬家家族持股五五%,因此金管會下令大股東全數承擔虧損。馬家先由投資公司騰達以一百元的價格(沒有讓基金虧損)買下所有的結構債,然後再透過投資公司與元大證券之間,一來一回的債券買賣,製造價差,一點一滴把元大證券該承擔的虧損轉嫁回去。但同一時間,馬家也以每股五十七元的價格,將自家的投信股權,賣給元大證券。

而當時因為結構債事件而「頭抱著燒」的元大投信,是否還值每股五十七元的高價,也是這場風波的爭議點之一。

後來被移送調查的元大、寶來與金鼎投信,共同的特性都是非金控的券商,沒有金控母公司可承受虧損,最終導致悲劇。儘管事後金管會一再宣稱「結構債事件沒有引發系統性風險」,但枱面下的風暴卻更深層地影響台灣金融市場,甚至於到後來的官司審判,都有令人遺憾之處。

其中,針對背信罪成立要件之一的「損失認定」,元大證券曾經在一○年委託前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資誠做出「專案查核報告」,報告中指出,元大證券因協助元大投信處理持有結構債,由於多數都為到期保本,因此最後總計損益金額為獲利三.○六億元。

換句話說,該報告證實,當時的元大證券並沒有因為自馬志玲家族投資公司承接過來的結構債,而承受損失,而且還有獲利。

這份報告中,為符合一般審計原則,會計師在所有財務報告之前,都會附上一頁的核閱報告書,其中會有文字說明:「上述報告查核,並非依照中華民國一般公認審計準則查核……」云云,這段文字幾乎可以見諸在所有公司的財報上;但可惜的是,法官卻引用上段文字,認為此份報告的結論「已有疑義」,此等判定不僅讓金融市場人士驚呼連連,也讓馬志玲喪失最後翻盤的機會。

無專業法庭 判決引發爭議「我也替他叫屈,」結構債事件爆發當時擔任證期局副局長、現任證期局局長的吳裕群說,當時金管會「並沒有苛責元大等業者很大的行政責任」,僅給予「糾正」處分。

這個處分遠比「警告」、「限制業務」,甚至「解除經理人職務」等還輕,但此案最後卻被金管會決定「移送」檢調,甚至最後判處重刑,一路造成難以收拾的局面。

「制度殺人!金管會錯誤的政策,置所有投信大股東權益於不顧,是這場悲劇上半場的元兇;但元大等業者在轉移虧損的過程中,手法粗糙,甚至可能損及其他公司權益,也是事實。」一位事發當時擔任官股金控董事長、旗下也有投信公司的金融圈前朝大老表示。

台灣投信業歷經好幾次的市場風暴,例如○三年爆發公司債到期無法償還的違約事件,也造成許多基金淨值虧損,當時金管會也採行同樣的方法,要求大股東承接損失;在兩年後的結構債事件上,同樣的劇本又上演一回,卻未在事件中學習往前邁進,令人遺憾。

金管會自始至終沒教育投資人「自負盈虧」,造成台灣投資人未建立正確的風險投資觀念,是最大錯誤。再者,金管會沒有在平時落實投信監理,以致坐視風險擴大,才出手以非常規方式管理,造成後續一連串難以彌補的悲劇,也是一大遺憾。此外,建立正確的專業法庭,並建立制度引用專業判斷,恐怕才是這場「結構債十年奇案」的最大啟示!

金融監理缺失 引發一連串風暴

── 結構債案大事紀

2004.7 美國聯準會連續13次降息,長期低率環境使國內債券型基金規模成長達2.2兆元,其中結構債逼近5000億元大關。

2004.7 利率反轉向上,聯合投信因結構債損失億餘元,基金淨值下跌,影響市場信心,投資人大量贖回債券型基金。

2004.11.3 金管會成立「改善債券型基金流動性專案小組」,宣佈投信公司處理結構之「三大原則」:符合現行法令、不可讓基金受益人受損、若有損失由投信公司股東自行吸收。

年底,各家投信陸續將結構債以各種方式「搬出」投信,其中元大、金鼎、寶來投信都以大股東個人投資公司買下結構債的巨額虧損。

2004~2005年 元大、金鼎、寶來等投信大股東同時將個人持有的投信股票,陸續賣回證券公司,引發社會爭議。

2007.12 檢調先後查辦寶來、元大與金鼎集團。

2008. 7 寶來集團負責人、也是重要被告白文正跳海輕生,偵查終結。

2009.10 檢方起訴金鼎集團前董事長張平沼、陳淑珠夫婦。

2010.5 台北地方法院依違反《證交法》中詐欺罪,馬志玲夫婦被判刑七年半。同年,張平沼被判7年6月、妻子陳淑珠8年6月徒刑,目前仍在上訴。

2013.2 高等法院二審認為無法證明馬志玲夫婦操縱鑑價,將兩人各改判7年4月徒刑。

2014.7.1 最高法院駁回上訴,全案維持二審判決定讞。

整理:蔡曜蓮

他山之石》

美國政府出奇招

防止崩盤又賺到錢

美國市場近年來也曾經發生好幾次金融風暴,例如2008年金融海嘯時,貨幣基金購買了大量的資產擔保證券,無可避免地被捲入其中。

當時雷曼兄弟倒閉,引起市場恐慌,主要儲備基金因投資者爭相贖回,卻因市場無人承接,資產淨值一路縮水,市場恐慌越演越烈,約有3000億美元持續遭贖回,佔貨幣基金14%的資產。

當時的美國政府為安撫市場恐慌,財政部宣佈「保險計畫」,為搖搖欲墜的貨幣基金張開安全網,「所有市場上合法的貨幣市場共同基金,不管是零售或是機構型,都可以付保險費參與計畫」,財政部保證計畫內的基金,如果跌破淨值,政府會將基金淨值填補回來。於時任總統布希的授權下,財政部得以動用外匯穩定基金(Exchange Stabilization Fund)作為保險補償金的來源,最高可動用500億美元。

這些舉動有效阻止了貨幣基金的潰散潮。有趣的是,財政部結算保險政策時,不僅並未付出任何保險理賠支出,還收到12億美元的保費收入;回頭來看,這項政策無疑是成功的。(蔡曜蓮)

借重專業鑑定

讓判決更具公信力

編按:會計師出具的專業查核報告,能不能作為有效證據?這次馬志玲夫婦的背信案,因為涉及元大證券損失之認定,因此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報告是重要關鍵;然而這樣一份關鍵報告卻因為一段制式化說明,而被二審法官認為「已有疑義」;對此,《今週刊》特邀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前所長薛明玲,對會計審計與法律的接軌,提出下列看法:一、釐清案情及真相是司法人員審理訴訟案件的首要工作。惟社會日趨多元,專業分工愈來愈細,各種商業活動及交易日趨複雜,法令規範也愈來愈繁瑣。以會計審計為例,許多交易之會計審計,非本科專業人士可以瞭解。因此檢察官或法官於審理與會計審計相關案件,如案情複雜,需要具備會計審計專業方得以深入瞭解真相時,建議可多借重專業人士,由其提出專家鑑定報告。

不同專業術語及思考邏輯都不盡相同,因此,檢察官或法官對於會計審計專家提出之鑑定報告內容,不論由哪一方提出,若有不甚瞭解或疑慮處,亦可由司法單位指定可資信任之專業人士,由其來評鑑專家報告內容之正確及可參考性,再向檢察官或法官說明。

二、不同專業所使用之專有名詞或報告格式,因受該專業既有之規範,顯得艱澀難懂,甚或產生誤解。例如會計師為特定案件所出具之鑑定報告,在審計準則之規範下,其報告名稱為:「協議程序執行報告」;而且在報告上亦須載明「本報告僅供……作為所述的目的使用,不可作為其他用途或分送其他人士。本報告僅與前述特定項目有關,因此不得擴大解釋為……」等字語。

此種審計規範之專用術語,檢察官或法官以其法律認知解讀,極可能認定為沒有證據證明力。因此於案件審理時,對案情有重大影響之專家鑑定報告書,宜請該專家到庭說明,以釐清疑慮並昭公信。

三、審理刑事案件,勢必有涉及法律以外專業,因此,如果有該領域專家提供鑑定報告,將有利於案情之釐清及審理之效率。惟據瞭解,目前法院之鑑定經費普遍不足,因此建議司法院及法務部瞭解實際情形,必要時提高鑑定預算,法官及檢察官於審理案件時,對於非其專業可及之證據調查,能委請專家協助。 (薛明玲)(作者薛明玲為資誠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曾任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高等專門職業考試典試委員、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兼任教授。先後於國立台灣大學會計研究所、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及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任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233

習近平:農地流轉要尊重農民意願 不搞行政瞎指揮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825

ce0791fe24698da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9月29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高度重視改革方案的制定和落實工作,做實做細調查研究、征求意見、評估把關等關鍵環節,嚴把改革方案質量關,嚴把改革督察關,確保改革改有所進、改有所成。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副組長李克強、張高麗出席會議。

會議審議了《關於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賦予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方案》、《關於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建議根據會議討論情況進一步修改完善後按程序報批實施。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現階段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更多考慮推進中國農業現代化問題,既要解決好農業問題,也要解決好農民問題,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我們要在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離,形成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經營權流轉的格局。發展農業規模經營要與城鎮化進程和農村勞動力轉移規模相適應,與農業科技進步和生產手段改進程度相適應,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提高相適應。要加強引導,不損害農民權益,不改變土地用途,不破壞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要尊重農民意願,堅持依法自願有償流轉土地經營權,不能搞強迫命令,不能搞行政瞎指揮。要堅持規模適度,重點支持發展糧食規模化生產。要讓農民成為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的積極參與者和真正受益者。要根據各地基礎和條件發展,確定合理的耕地經營規模加以引導,不能片面追求快和大,更不能忽視了經營自家承包耕地的普通農戶仍占大多數的基本農情。對工商企業租賃農戶承包地,要有嚴格的門檻,建立資格審查、項目審核、風險保障金制度,對準入和監管制度作出明確規定。

習近平強調,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賦予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的目標方向,是要探索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明晰產權歸屬,完善各項權能,激活農村各類生產要素潛能,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集體經濟運營新機制。搞好這項改革,一項重要基礎工作是保障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要探索集體所有制有效實現形式,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試點過程中,要防止侵吞農民利益,試點各項工作應嚴格限制在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我國農村情況千差萬別,集體經濟發展很不平衡,要搞好制度設計,有針對性地布局試點。

習近平指出,我們的科技計劃在體系布局、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總體績效等方面都存在不少問題,突出表現在科技計劃碎片化和科研項目取向聚焦不夠兩個問題上。要徹底改變政出多門、九龍治水的格局,堅持按目標成果、績效考核為導向進行資源分配,統籌科技資源,建立公開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臺,構建總體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計劃體系和管理制度,以此帶動科技其他方面的改革向縱深推進,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立一個好的體制保障。政府部門主要負責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的宏觀管理,不再直接具體管理項目,通過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臺,建立決策、咨詢、執行、評價、監管各環節職責清晰、協調銜接的新體系。要根據國家戰略需要和科技創新規律,構建新型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管理體系,避免重複申報和重複資助。科技布局上既要註重全面布局,也要講究重點突破、非對稱發展,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形成聚焦重點任務配置資源、集成攻關的新體制。

習近平強調,研究、思考、確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舉措,必須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要下功夫查找突出問題和現實困難,下功夫發現基層的有益探索,下功夫了解黨內外對改革的各種意見和建議,下功夫了解群眾的所想所盼,精準把脈、精確制導,為方案制定接地氣、攢底氣。要主動聽取各方面意見,是什麽問題就解決什麽問題。對方案的不同意見,牽頭部門要擔負起協調責任。改革所涉及的法律法規立改廢及試點工作所需法律授權問題,要與立法部門主動銜接,相向而行、同步推進。

習近平指出,隨著改革方案不斷出臺,抓落實的任務越來越重。要把抓改革舉措落地作為重要政治責任,強化主責部門和一把手責任,要敢於擔當,主動作為。不僅要重視改革施工方案質量,更要考核驗收改革竣工結果,沒有完成或完成不到位的要問責。對通過的方案要查哨查鋪,確保落實到位。要調配充實專門督察力量,開展對重大改革方案落實情況的督察,做到改革推進到哪里、督察就跟進到哪里。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員出席,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負責同誌列席會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6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