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提前發放好消息-聯邦製藥(393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320/LTN20080320447_C.pdf

公司聲稱盈利不少於上年2.8倍,即較上年增長1.8倍,以上年盈利1.73838億計,即不少於4.86858億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614/03933/C102.pdf

公司凍結資金約:
806,026,000 x 2.75 = 2,216,571,500 元

以3%的利息及凍結8日利息計約:
2,216,571,000 x 3% / 365 * 8 = 1,474,571元

就算發行3億股及超額配售4,500萬股,以2.75元發行,如不動用資金,將資金放入銀行放約6個月,所得利息約(不準確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622/LTN20070622275_C.pdf
345,000,000 x 2.75 * 3% / 2 = 14,231,250 元

兩者加起來不太大,較公司上年盈利1.73億,也不足10%,所以利息絕對不是業績急增的主要因素。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604/03933/F126_c.pdf

可看看中期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920/LTN20070920496_C.pdf
今年較上年盈利8,366萬急增1倍,至1.74億,可見上下半年盈利大約都是5-5之比,預期今年全年盈利也只是3.5億。
從資產負債表可見,公司剛剛上市,拿到錢,一是用來還債,二來用來擴廠。

由此可見,公司盈利急增,主要因為營運改善。

以 公司市值27.48億計,盈利4.86858億,折合每股0.397元,市盈率只是5.644倍,這家公司應該是香港上市最大的藥廠之一,只和東瑞製藥 (2348)比較,盈利增長也不較它勁,規模也比它少,但市盈率竟較聯邦製藥公司高(剛公佈盈利急增53.6%,P/E 約5.9倍),簡直不合理,以聯邦製藥的增長及規模計,應值8-10倍市盈率,其合理價約3.174-3.98元。

但是因市況疲弱及因上市時候較短,可能有部分人對之有偏見,但一家盈利有4億公司要做成殼股,可能難度非常高,現時應可以購入,但慎防星期二復市被搶高,如害怕者可等幾個月後公佈中期業績後購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93

雙高一低?-聯邦製藥(393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409/LTN20080409498_C.pdf

公司聲稱盈利不少於上年2.8倍,即較上年增長1.8倍,以上年盈利1.73838億計,即不少於4.86858億元。

公司較預期業績更好,有5.1億,急增超過190%,以總發行股本12億股計,每股42.53仙,盈利派息17仙,以昨天收市價2.92元計,P/E約6.87倍,股息約5.82厘。

公司業績大好,毛利及純利急增,毛利率提升超過10%,至46%,純利率亦都急增相若的水平,至約20%。

公司上市集資後,雖表面償還了2億元銀行貸款,但又借取約3億的長貸,加上集資約7億多,籌到這8億後(借長貸3億+上市集資7億-還短貸 2億),有2億用了去派息,其餘6億多也投入在擴廠(主要為內蒙古新廠)上。

公司財務較上市前更吃緊,公司現金只得4億,但負債
卻有13億多,其餘均為存貨、廠房及應付款等資產,估值要打折扣,但這盤數的像真度很高。

公司業績急增應為產量及價格均突破臨界點所致,每生產1元的東西,他們就可以賺約0.5元,但價格急增可能因產量及市場競爭等,而最多能持續兩三年,故當務之急是繼續急增產量,先搶佔市場,拿到領導地位後,才慢慢加價,以維持毛利,現在已有大型醫藥集團開始著手中。

中國的大環境是支持醫療改革的,農村醫療的展開更擴大了市場,該公司致力發展,應有不俗回報。

總結而言,該公司前景不俗,但公司財務吃緊,加上擴產計劃,下年可能未能維持太高的派息率,所以公司股價會有一定的壓力,但該公司的增長應能夠維 持,雖下年的增長不能像今年這樣高。惟一的隱憂的是競爭者已開始以減價作為競爭手段,大大降低盈利率。另外,市盈率以其規模來計算頗低。管理層方面因上市 時間不長,未能見其性格,故保持中立的態度,我建議在現價購買,但需有耐性。

下一篇文章會述及公司的新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7

雙高一低?-聯邦製藥(3933)(2)

2007-06-04 信報

聯邦製藥—無懼藥品政策變動


對於內地醫藥市場,常聞價過高,醫生與商勾結,使生病成為有錢人的專利。近年中央政府鐵腕整肅歪風,自1998年5月以來,多種藥品的最高零售價便下調超過二十次,意使上至富者、下至貧民,有病均可尋醫。


藥品半年調價四次


發改委5月又再一次調低醫藥價格,對於將來是否還會調價,現在還無迹可尋。不過,港資聯邦製藥3933)無懼發改委是否還有大動作,挾去年高達二十一億元的業績,在主板上市。


自今年年初,發改委第二十一次降價,3月之後幾乎每一個月均對價進行調整,不到半年時間,價被連續四次大幅下調,發改委也創造了藥品「十年降價史」上的一次紀錄。


受單獨定價影響


有說今年5月份的調價是最後一次,但政策時常改變,會否再調整藥品售價,現在仍是未知之數,聯邦製藥也把國家政策列入風險之一。


根據發改委,中國的藥品價格在1996年至2005年持續下跌,造成取樣醫院的抗生素製劑產品採購價格在這段期間累計下跌50%。


聯邦製藥在國家政策規管下,在2004年,有二十二種製劑產品的最高零售價格被調低16%至55.1%,2005年有九種製劑產品價格被調低20.1% 至64%,其中有八種產品已在2004年被調低。去年則有五種製劑產品被調低17%至53.8%,這五種產品之前並沒有受到之前價格下調所影響。


發改委雷厲風行,過去三年,聯邦製藥業績也有起伏。2006年營業額錄得二十億八千萬元,較2005年上升20.9%;純利上升近五成,達二億元。但2005年純利錄得一億二千萬元,較2004年下跌一成二。


此外,沒有政府允許,即所謂的「單獨定價」允許,價格受管制的產品無法以高於政府規定適用最高價格的零售價格銷售。


但是,「單獨定價」適用於零售,基於聯邦製藥的製劑產品售給分銷商,而不是零售客戶,集團所得價格未必能取得與零售價格相同的售價。所以,由於業內激烈的價格競爭,為維持競爭力,聯邦製藥的某些產品將以低於政府規定的最高價格及「單獨定價」出售。


截至2006年年底,聯邦製藥共有一百二十七種產品合資格在中國及或香港投產,其中包括三十種原料及九十七種製劑產品。


外資可進入藥品銷售或分銷


另外,集團有五種最高價格受管制的抗生素劑產品獲授自2002年1月開始生效的單價定價許可,其中四種於去年年底投產。


以往中國法律禁止外資企業在內地經營藥品銷售及分銷業務,但有關法律在2004年12月被撤銷。沒有了進入內地藥品市場限制的外資企業,已可開始進入,與本土醫藥企業分一杯羹。


外資與中資的醫藥市場爭奪戰看似將烽煙四起,但依集團主席蔡金樂的說法,暫時似乎還沒進入一個白熱化的狀況。他在記者會表示,進入醫藥市場,進行驗證和 註冊的工作已需二至三年的時間,要至少六年時間,產品才能推出市場。按照去年年底的統計,按中國二百五十七家取樣醫院的市場份額計算,聯邦製藥合共有三種 抗生素產品仍排名第一。

海外市場銷售額逐年遞增

屬港資老牌廠的聯邦製藥3933)主要從事抗生素製劑產品以及用於生產該產品的原料及中間產品的生產及銷售,除繼續深化中國市場外,集團也力拓中國以外地區的原料市場。


說起公司運作,其中涉及一條龍生產模式。中間產品生產屬於上游作業,透過提取及結晶過程以天然原材料,例如種子生產的核心化學混合物;中游工序則是加工 中間產品成為原料;到了下游作業時,則是以原料生產各種抗生素製劑產品。原料包括青霉素類和頭孢類,而製劑的劑型則包括了膠囊、顆粒和注射劑等。


截至2006年底止的過去三年,集團海外市場銷售額逐年增加,2004年的銷售額為一億一千八百萬元,佔總營業額10%;之後兩年同步上升,分佔12.3%及21.4%。


除海外市場外,中國醫藥市場仍商機無限。內地公眾衞生保健開支近年維持大幅增長。人均衞生保健總開支由2000年約三百六十元,增加至2004年的六百 元,複合年增長率達12.8%,比美國還高。根據政府統計,內地城鎮家庭的人均全年醫療保健開支佔家庭開支的比例,從1995年的3.1%增至2005年 的7.6%。


據IMS Health公布的全球醫藥市場預測,預計中國醫藥市場今年增長15-16%,美國市場則增長4-5%,縱觀全球,增長速度約為5-6%,與美國相近。


集團招股書表示,預計化學藥品,包括原料及製劑產品於今年在內地市場將佔全部藥品銷售額的54.9%,其次為中藥、生物及生化藥品。



中國證券報 2007-07-11












大宗原料價格上升





本報記者 江沂 深圳報道


毋庸置疑,中國大宗原料出口步入了一個景氣周期。


來自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大宗原料出口表現搶眼。前4月,我國共出口維生素C2.57萬噸,同比增10.78%,出口平均單 價3.55美元/公斤,同比增長4.72%。另外一個大宗原料藥品種維生素E也應聲而漲。而據瞭解,同樣占出口大頭的青霉素工業鹽價格比低谷時期翻了一 倍。不少人也對步入景氣周期的大宗原料充滿了想象。但近幾年原料價格跌宕起伏,景氣能夠延續多久,也讓人心存疑問。


复產的陰影仍然存在


“在漲價之前,這些大宗原料企業已經熬過了艱難的歲月。前幾年,在價格低谷的時候,國內價格戰激烈,每個品種能活下來的只有實力雄厚的幾個大企業。”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泛酸鈣漲價之前,鑫富業與國內的另一家企業經歷過長時間的價格戰。而維生素C經歷過2003年幾個國際巨頭停產,“非典”影響 價格短暫上揚,隨後的三年多都徘徊在低位,一直到今年價格才見提升。


“漲價—擴產—降價—停產”的故事在大宗原料行業一再重演。平安 證券醫藥行業分析師倪文昊稱,本輪青霉素工業鹽漲價,原因就是青霉素工業鹽的大廠聯邦製藥彭州基地出現停產,而“四大家族”之一的石家莊製藥也產量減少, 市場出現了缺口。“但是這一輪上漲能夠持續多久,還要看以前一些停產的企業复產了多好。”據倪文昊透露,目前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有限公司、江中製藥下屬 的東峰製藥廠均已复產,但這兩家企業以訂單生產為主。“未來若聯邦製藥在內蒙新建的青霉素工業鹽生產基地也投入生產,或許價格格局就會發生變化。”


同樣的,复產的可能性也存在於維生素C原料的出口,健康網首席分析員吳惠芳告訴記者,維生素也就比最低谷的時候漲了20%左右,但據她瞭解,不少企業 都有复產的考慮。甚至,原先因為價格過低,把自己生產線停下來的國外維生素C生產巨頭帝斯曼、巴斯夫都有复產的可能性。“如果維生素C國際價格能夠維持到 4.5到5美元每噸,對於成本約為2.8美元每噸的廠家還是有誘惑力的。”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環保將加大企業成本


中國製藥工業協會秘書長周燕分析到原料漲價的幾個因素,首先就提到環保成本的上升,這是本輪景氣周期特有的問題。“盡管企業之間的環保設施不盡相同, 但是在環保部門日益重視的情況下,有些企業可能因為不達標而停產,盡管企業可以通過整改复產,但在停產的時間內自然就形成了缺口,需求不變的情況下,市場 價格會有所上升。”周燕認為,這是近期值得注意的問題。


倪文昊透露,在江浙一些原料生產廠,因為環保問題,今年就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小 廠被迫關停。而未來,整個行業的整治力度將會加大。業內人士預測,正在起草的《製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很有可能從2008年1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在環 保成本加大的情況下,漲價只是企業的一種被動行為,成本也同步增加。


而縱觀以往的景氣周期,記者發現持續的時間很難超過一年,而廣發證 券分析師張力認為,各個品種的情況不同,預計泛酸鈣、核黃素,因為市場集中度較高,價格影響力較強,即使回落,速度也會較慢,其次是維生素A,維生素E, 而維生素C、青霉素等產品,由於生產企業眾多,競爭激烈,回落的速度將最快。


倪文昊則認為,中國的大宗原料項目集中度高,成本有優勢,應該能夠掌握定價權,如果幾大巨頭之間能夠摸索出“相處之道”,原料的市場波動趨勢會更為合理。



第一財經日報 2007-08-24












環保風暴繼續猛刮兩大原料廠被勒令停產





環保風暴繼續猛刮兩大原料廠被勒令停產


河南華星製藥廠及福抗業因環保違規被勒令停產整改


邢少文


今年以來,原料企業經歷了嚴峻的環保考驗,先後有多家原料廠因環保違規被停產限產(見本報4月10日C3版報道),如今,在停產名單上,又出現了兩家大型原料廠。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從全國最大的青霉素工業鹽生產廠家河南華星製藥廠瞭解到,目前該廠已被勒令停產。而國內另一家生產抗生素中間體的主要企業福建福抗業也因環保違規處於停產整改階段。


華星製藥廠因環保違規被勒令停產,已不是頭一次。2004、2005年,該廠就曾經因排污超標被勒令停產(本報2005年5月曾有報道《排污嚴重超標 全國最大青霉素生產企業停產》),時隔兩年,華星製藥舊態复萌,再觸環保紅線。


河南新鄉市人民政府新政辦[2007]158號文件指出,“河南新鄉華星廠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兩年至今不能正常運行,經常間歇性排放高濃度廢水,造成省 控衛河皇甫斷面水質嚴重超標,直接影響我市水環境質量目標的完成。”華星製藥廠於2007年5月31日和7月18日兩次違規排放高濃度廢水,因此被勒令於 “2007年7月31日前停產到位”。


昨日,華星製藥廠副廠長章正義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工廠已大部分停產,只保留小部分青霉素工業鹽的對外供應,而對於何時才能复產,他表示目前尚無法確定,“估計要兩三個月。”


2005年初,華星製藥廠曾表示將投入1.3億元用於環保治污,而此次被通報的污水處理設施正是2005年被停產之後整改建設的,但“菌種沒有培養好,相關工作沒有細化。”章正義說。


利益驅動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今年青霉素工業鹽和抗生素中間體的價格行情比較好,開工率比較高,導致“小馬拉大車”的情況又出來了。”他說。


記者同時瞭解到,國內生產抗生素中間體7-ACA(7-氨基頭孢烷酸)和頭孢類原料的主要企業之一福建福抗業目前也因環保違規處於停產整改過程中, 福抗業已被列入福州市重點監控的11家環保污染大戶之一。而這家企業,曾在上世紀90年代獲“全國環境保護先進企業”稱號。據悉,早在2003年福抗 業在福州市的工廠就因環保問題屢遭當地群眾非議,後搬至福州福清,但仍然存在污水排放超標問題。


但福抗業7-ACA銷售部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否認了整廠停產的說法,表示“只是部分停產,正在整改,目前7-ACA和頭孢原料對外的供貨量很少”。對於具體的复產時間,他表示“很難講,可能要2個月”。


業內人士透露,由於環保違規,另外幾家主要的抗生素原料生產企業都處於限產階段,聯邦製藥彭州生產基地正處於地方環保部門的重點監控中,只開了一部分 產能,石集團內蒙古生產基地開工率也只有一半,某河北製藥廠的阿莫西林原料生產線也只能晚上“悄悄”開工。一些小化工廠更是銷聲匿跡,“去年還給我們 供貨的小化工廠今年一下子不見了三分之一。”浙江某原料廠人士對記者說。


由於此起彼伏的環保違規事件,今年以來,國內青霉素工業鹽、 抗生素中間體、維生素C、維生素E等大宗原料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供貨緊張,價格大幅上揚。目前,從青霉素工業鹽到7-ACA到頭孢類原料整條產業鏈正在 續寫“貨緊價揚”傳奇,如青霉素工業鹽出口價格飆至18.5美元/BOU,7-ACA飆至900元/公斤,頭孢曲松粗品飆至950元/公斤,紛紛衝擊歷史 高位,且貨源普遍緊張。


如今,青霉素工業鹽產量排名第一的華星製藥廠和7-ACA產量排名第二的福抗業兩大廠的停產,可能將會加劇這一狀況。

2007-08-31 第一財經日報


環保風勁吹原料企盤算一遷了之


郭艾琳


“如果按照目前的態勢發展下去,我很擔心明年我國的原料格局會發生變化,產能越來越少、價格越來越高,而因為環保問題,原料生產企業正紛紛嚮中西部遷徙。”一位長期從事原料生產的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說。


受到環保風暴影響,目前我國的原料生產企業正面臨嚴峻考驗,眾多企業因觸到環保紅線而陷入停產或減產狀態。


或停產或轉產


今年3月,國家環保總局公佈的6066家工業污染源重點監控企業中,醫藥企業占到117家,以發酵類原料生產企業居多。


而幾天前,國家發改委公佈了《上半年醫藥行業經濟運行分析》,報告指出,為提高三廢治理水平,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清潔生產,《製藥工業污染物排放標 準》將在年內制定出台,該標準將成為醫藥企業新的准入門檻。隨着環保門檻提高,相當一批污染嚴重、治理不力的企業將面臨停產、關閉。


事 實上,已經有不少企業因為環保問題付出巨大代價。前不久,全國最大的青霉素工業鹽生產廠家河南華星製藥因為環保違規被勒令停產,而這已不是其第一次遭遇環 保問題。同樣遭遇停產的還有7-ACA(7-氨基頭孢烷酸)主要生產企業之一的福建福抗業。而早在2005年,國內最大的喹諾酮類原料生產企業京新藥 業也同樣陷入“環保門”。


諸多原料企業的停產限產,已讓目前原料因為供應不足而導致價格一路上漲。記者瞭解到,由於目前7-ACA供應緊張,現在的市場價已經提升到近900元/公斤,就在上兩個月,這一價格還徘徊在800元/公斤左右。


面對停產、限產,除了花大筆費用進行治理改造外,部分原料企業開始選擇轉產。目前華星製藥已經開始試產VC原料,而這一產品的污染相對其主打產品青霉素工業鹽要低一些。


嚮外部搬遷


事實上,除了對企業實行停產限產外,出於環保考慮,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已經要求區域內的原料企業朝外部搬遷。


此前,聯邦製藥和石集團紛紛將原料生產企業搬到成都、內蒙古等偏遠地區,而新昌地區也對包括新和成藥業、京新藥業、新昌製藥等在內的三家製藥企業提出了搬遷要求。


新和成藥業有關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搬遷還在進行中,除了新昌當地已滿足不了其生產容量外,對附近居民造成的污染也是促使其搬遷的一大原因。


而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於明德告訴記者,目前對於藥品企業的污染治理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做法。諸多企業選擇關門走人,嚮外省市遷徙,但如果環保標準達不到,一樣無法解決污染問題。新和成藥業有關人士也同樣表示了擔憂。


事實上,上述幾家已經決定搬遷的企業在完成搬遷後,同樣遭遇了被查封的問題。


上述業內人士也告訴記者,美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原料生產基地,其在污染治理上擁有一套非常先進的設施,但同樣這套設施的費用也相當昂貴,對於國內企業來說是無法承擔的。


於明德表示,除了讓企業承擔環保費用外,國家也應該對改善治污進行大規模的投入和集中整治。“比如,天津畫供園區和湖南瀏陽生物園區,現在都有比較完善的治污系統。”



2007-9-27 信報












聯邦五億蒙古建廠房





聯邦3933)計劃投入五億元(人民幣.下同),在蒙古起建第六座生產廠房,預期明年初投產;另將斥資約一千萬元,增聘銷售人員約五成,至今年底 前達到二千四百名,從而拓展內地的農村銷售網絡。  集團主席蔡金樂接受本報訪問表示,蒙古廠房主要用作生產藥品的中游材料中間體,設計年產能為五千噸, 二○○八年年底可達產。目前,內地中間體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而蒙古的生產成本,可較現有的成都廠房低約一成七。


即使藥品仍未擺脫國家價格管制,但今年上半年,聯邦錄得純利一億七千萬元,較去年同期上升一點○八倍;毛利率則由百分之三十六點二,增至百分之四十三點七,主要是因為旗下原料及中間體平均售價增長近六成及銷量上升。


蔡金樂表示,國家對製藥廠的環保及污水處理要求嚴謹,內地部分廠因未能達到標準已遭到淘汰或限制生產,導致旗下產品的市場售價上升。


他認為,由於污水處理設備須投入技術、資金及土地,非短時間可解決的問題,故預期產品價格在未來一年半內,仍有繼續提升的空間。


蔡金樂說,集團的藥品過往主要針對大城市大醫院,但此市場只佔去整體人口的三分之一,餘下的三分之二集中農村人口。隨着國家對農村醫療保障的投入增加,未來集團將加強建設農村銷售網絡,預期銷售可跟隨銷售人員的增幅上升■


2007-10-13 經濟一週










一條龍 聯邦賣點:香港製造





聯邦(3933)為內地主要抗生素生產商之一,雖然產品主打內地市場,其實集團屬港資公司,在香港設有廠房,打正「香港製造」旗號進軍內地,生意愈做愈大。另外,集團兼產中間產品及原料,有助減低生產成本之餘,亦可開拓原料市場,成功闢出另一條路。


擁有超過20年製藥經驗的聯邦,在內地及香港設有五間廠房,生產127種產品,除抗生素外,還有止咳、抗過敏及空心膠囊等。


除西藏外,集團產品銷售網絡已遍及全國所有省份及直轄巿,規模在內地數一數二。


其實,在上世紀80年代,聯邦只是香港一家小型廠,客戶是全港約1,000名私家醫生,每天只靠數輛輕型貨車送貨,一年營業額不過數百萬元,與06年度逾20億元營業額相比,實是天壤之別。


聯邦主席蔡金樂說:「香港只是一個很小的巿場,但競爭特別大。全球藥品在香港也有得買,如果要發圍,一定要進攻內地。」


內地優質渴市


蔡金樂表示,20年前內地業並不發達,藥品種類少,質素也不高。他曾在內地醫院看見一個母親帶著患感冒的兒子求診,醫護人員只替該兒子注射青霉素。


「青霉素的副作用不少,對藥物敏感的人用了,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內地醫院藥品選擇有限,為業市場發展提供很大空間。」蔡金樂說。


由於看到內地對優質藥品的需要,蔡金樂在90年代初決定進軍內地。他一個人跑遍廣西桂林、柳州及南寧,成功聯絡多間醫院採用其藥品,銷售量一下子提升不少。


為進一步拓展業務,聯邦1994年在中山興建第一間內地製劑工廠,後來更在珠海及成都興建製藥的原料廠及中間體(原料的前身)廠房,實行一條龍生產。


蔡金樂說:「從前由歐洲進口原料,價格大上大落,自行生產原料及中間體,可省回至少五成成本。現在連內地其他廠,也會向我們購買原料及中間體,生意因此增長不少。」


蔡金樂又透露,集團已斥資5億元人民幣,在內蒙古興建第二間中間體廠,預計明年初投產,屆時生產廠房數目將增至六間。


力拓農村市場


雖然聯邦在內地不斷興建新廠房,但始終堅持保留本港廠房,並於2000年把本地廠房由火炭遷至元朗。


蔡金樂表示,打正「香港製造」旗號的藥品,特別受內地人歡迎。目前香港廠房佔集團約四成生產量,可見有關產品的受歡迎程度。


聯邦截至6月底止07年度中期業績顯示,上半年營業額已超過1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8%;純利及每股盈利分別達1.74億及0.188元,各較去年同期上升逾一倍。


盈利上升,除受惠於原料價格上升外,亦因為集團近年積極拓展農村市場。


蔡金樂指出,目前全國農村人口達九億人,但得到的藥物支援十分少,他說:「內地人對醫療的要求愈來愈高,雖然很多農村目前只有小型醫療所,但三年後隨時會變成大醫院,市場潛力絕對不容忽視。」


隨著內地藥品競爭愈來愈激烈,聯邦亦要自我增值,除抗生素外,亦不斷研製新藥,當中不乏採用高科技研發的專科藥物。


蔡金樂表示,明年初集團有四種新藥上市,包括治療肝炎的藥物;另有26種不同藥品正在研發中,包括治療癌症的藥物。


「目前主要癌症藥物都是由歐、美國家研發,若中國能成功研發第一隻癌症藥物,可以說是內地製藥史上一大突破。」蔡金樂說。

2007-11-29 中國醫藥報










聯邦製藥6—APA項目在內蒙古投產





本 報訊 聯邦製藥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建設的年產5000噸6一APA項目目前正式投產。 今年1月10日,巴彥淖爾市政府與聯邦製藥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簽訂了投資建設年產5000噸6一APA的合作協議。該項目總投資5.1億元。投產後的聯邦製 (內蒙古)有限公司, 6一APA生產能力全球最大。 巴彥淖爾市委常委、副市長侯鳳岐在開工典禮上說,該項目的投產,標誌着巴彥淖爾市生物製藥產業嚮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他透露,雙方在合作成功的基礎上。又 簽署了二期總投資6億元的5個建設項目。 (蒙文)

2008-01-21










青霉素工業鹽市場又遇寒流





價 格跌進低谷口郭艾琳 經歷了2007年上半年的價格高潮後,我國最大的原料產品青霉素工業鹽自去年第咧季度起價格又開始一路下滑,目前已跌進低谷。 來自健康網的統計數據顯示,自去年第四季度起,青霉素工業鹽出口出現近年來少有的僵持局面,11月份出口成交量415噸.創近3年來的歷史最低紀錄。出口 訂單明顯減少 目前,國內市場青霉素工業鹽的報價已經接近65元~67元╱B0u,扣除關稅等因素,其價格已經跌破8美元╱Bou,接近6美元╱Bou的歷史低點。


而就 在去年4月份,青霉素工業鹽曾出現過20美元╱Bou的最高報價。 據健康網首席研究員吳惠芳介紹,從目前的狀況來看,青霉素工業鹽價格下降的情況並沒有好轉。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有關人士同樣證實,青霉素工業鹽價格 還在下跌趨勢中,因此,國外客戶也處於觀望狀忑,他們擔心價格會進一步降低。


按照目前已統計出的數據來看,出L]訂單量比去年11月份明顯減少。 據瞭解。由於此前青霉素工業鹽價格過高,使得印度幾大青霉素工業鹽生產企業紛紛复產,也導致印度方面的訂單直線下滑。目前,我國青霉素工業鹽有60%用於 出口,而出口至印度的量占其中的85%。 由於印度方面訂單減少,使得國內出廠]商也明顯減少。據吳惠芳介紹,去年11月;國內只有華星、哈等3家企業在自營出口。


與此同時,貿易公司卻在想方設 法拋售存貨,他們以低於生產商的價格出售,並出現以最低小到11美元╱Bou的價格成交的現象,導致整個青霉素上業鹽市場價格混亂。 “由於此前價格上漲太厲害,同時匯率浮動和出口退稅減少等因素,使得我們外銷訂單明顯減少。照來我們青霉素原料及衍生物一年的出口額近200萬美元,但目 前基本已經不做了。”上海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公司總經理蔣震偉說。


今年價格升降兩難 “這是青霉素工業鹽價格下降的一個周期性表現。由於苛霉素工業鹽的生產技術壁壘不高,價格高時許多企業紛紛擴產.從而導致產能過剩,企業庫存增加,價格下 滑。而對於生產企業來說,雖然目前價格下降會使其出現微利甚至虧本,但事實上,企業已經看慣了這種周期性的循環,價格下降到一定程度就不生產了,等到價格 回調時又會紛紛開工。”一位證券分忻師說。 “任何產品的價格都會出現波動,這屬於正常現象。而對於我們來說,此次價格下降並不會影響我們的生產,出口量也不會減少。”華星公司總經理張全意對今年本 公司的經營形勢還是比較樂觀。


而吳惠芳認為,今年青霉素工業鹽將進入升降兩難的局面,一方面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大幅度提高,存在提價的必要性,但另一方面,國際需求方在經歷了2007年 的價格大漲所帶來的壓力之後,不會輕易對供應方的再次漲價做出響應。因此,今年對於青霉素工業鹽生產企業來說將是一次嚴峻考驗。 事實上,今年青霉素工業鹽的市場形勢的確不容樂觀。


目前,聯邦製藥在內蒙古投資16.8億元的6一APA生產基地已經試運營,同時,健康元7一AcA項目 的產能也大幅提升,在市場已經趨於飽和的狀態下,這些大規模項目都將給行業帶來壓力。但在日前剛剛結束的健康網新年論壇抗生素專題會上,業內專家認為,去 年12月底和今年1月初,將是青霉素工業鹽出口和內銷價格的最低點,今後存在價格反彈的可能。



2008-02-14 中國醫藥報












漲跌匆匆詮釋“過客心態”





石 青璇 短短不到一年時間,青霉素工業鹽的價格迅速飆升.經歷短暫輝煌.然後一路狂泄。這場充滿戲劇性的產業異動如此迅速地草草落幕,以至於我們很難從產業戰略的 高度來探討它所帶來的影響——不過是另一輪短期價格導向下的投機衝動而已。但考慮到“2007年我國青霉素工業鹽的總產能已超過七萬噸,全球青霉素年需求 量僅為五萬噸左右”的現狀,我們的企業,在掌握市場大局的前提下,依然遲遲不能擁有話語主導權,依然只能以過客的心態在價格和市場定位中來去匆匆隨波逐 流.這種情況愈發令人擔憂。


略作回顧就可以發現,對中國青霉素工業鹽產業來說,價格是一個極度敏感.可以瞬間從風吹草動變成風聲鶴唳的要素。2003年7月.青霉素工業鹽價格跌至 60元╱十億單位以下、國內生產企業正式掀起了青霉素工業鹽第六次價格大戰。不久.印度又對我展開反傾銷調查。暫停為期1個月的青霉素類和6APA進口許 可審批。致使我國該類產品出口在2004年7、8、9三個月跌入兩年來的最低谷。2()()5年上半年,石、華星、聯邦製藥的產能擴張啟動.徹底顛覆了 國內青霉素工業鹽舊格局。在2006年5月份印度對中國反傾銷案件傳出印度撤銷的消息後,國內青霉素工業鹽出口數量便持續攀升,行情一路高歌猛進,但好景 不長價格迅即回落。按照業內的話說即是。2003年~20‥D4年上半年的青霉素價格大戰.是國內制企業競爭力增強戰勝了國外競爭對手;2005年 ~20()6年上半年的青霉素價格大戰,則是國內制企業自己打敗了自己。從2005年開始,國外采購需求開始大量轉移至國內.而國內企業之間過度的低價 競爭,使中國製藥企業不自覺地扮演着國外採購商的加工工場和贏利工具的角色。


“印度企業停產或复產雖會對中國青霉素工業鹽的價格產生一定的影響,但真正左右該產品市場價格的.還在於國內生產企業自身的動向。”權威人士的這種表述有 過高估計中國企業話語權之嫌。印度國內的青霉素工業鹽產能確實並不大,全部加起來大概有5000噸的產能。因此,從理論上講,即使印度企業開足產能生產。 也未必能與中國的逾10萬噸產能抗衡。但恰恰就是在印度复產後不久.中國企業的報價開始逐步下降。這種巨大的“心理恐慌”.也許比市場上真刀真槍的比拼更 具殺傷力。以產能而論,“中國製造”已成青霉素工業鹽市場的“巨無霸”,但這是靠低廉的能源成本、勞動力成本和“昂貴”的環保安全成本換來的.特別是過度 低價競爭是一頂戴着越來越頭疼的價值打折的“草帽”。




雖然國外製藥企業以大量採購來替代自主生產青霉素工業鹽,但青霉素工業鹽的尖端發酵和提取技術卻仍掌 握在國外製藥企業手中,無尖端技術一直是中國原料的硬傷和長痛。據悉,目前國外青霉素工業鹽發酵能力遠遠高於國內生產水平。 自信心不足和話語權缺失直接催生過客心態.具體表現就是急功近利的投機戰略。價格上揚.企業紛紛复產或擴大生產規模:產能過剩庫存激增再導致價格繼續走 低。 對於抗生素原料的市場反彈行情的預判,無論是利好,還是利空,都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要麼是產能繼續過快增長,低水平重複性建設.市場過度競爭;要麼就是 資源閑置浪費.使用成表日益增加。



“是選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青霉素工業鹽連年的價格戰、產能無序擴張、國外反傾銷等因素使這一處於化學製 造鏈最低端的產業又身陷市場規律的原始階段難以提升。控制產銷經濟規模、提高合理贏利空間、符合國家環保節能產業政策要求所帶來的主動效應.能否真正改變 滿負荷生產、支付較大環保成本、銷售價格低迷的被動狀態,答案同樣有待觀察。



2008-03-20 中國醫藥報












7-ACA降價背後有玄機





本 報記者胡芳 2008年春節後,正在青霉素工業鹽與阿莫西林處於價格上升通道的時候,7一AcA(全稱7一氨基頭孢烷酸,是第二代抗竺素頭孢類抗生素的中間體)的市場 價格卻以跳水姿勢,從950元╱公斤直降到750元╱公斤,重新回到兩年前的水平。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7一AcA降價,“老大哥”石集匠是始作俑者。其目標是對準已開始正式生產的健康元在焦作的生產基地和聯邦製藥在四川彭州的牛產基 地。 隨着石集團帶頭降價,其他7一AcA生產企業自然足緊跟其後。



直到現在,7一ACA的市場價依舊保持在750元╱公斤的價位。隆儉近王垡苤差丞 7一AcA為合成各種頭孢菌素的關鍵中間體,是孢菌素的三大母孩之一,國內生產的50種以上頭孢菌素都需要以它做原料。它和青霉素工業鹽、阿莫西林原料都 屬於同一產品線的產品,以往這幾種原料大多是齊漲齊跌。此番,青霉素工業鹽和阿莫西林的價格都在上漲.為什麼7一AcA價格卻陡降呢?




對於業內人士的相關猜測。石相關人士不置可否。只是簡單表示“市場是有限的”。但在健康網首席分析師吳惠芳看來,導致7一AcA價格波動的原因主要還是 市場供需的變化。“春節過後,7一ACA呈現出明顯供大於求。市場過度飽和,降價是必然的。”



據悉,國內7一AcA下游製劑生產商主要有麗珠、聯邦製藥、哈醫藥、福抗、魯抗等廠家。其中哈醫藥、魯抗等本身就有完備的產業鏈,使用的7一AcA基本上 是自己生產的。極少外購。而聯邦製藥、麗珠等下游製劑產品日益豐富和完備的廠家,為了擺脫受帶懺人的局面,也開始向上游延伸,建立自己的原料生產線,以 實現產業鏈的優化組合。



據悉.目前這兩家企業的7一AcA已正式投產: “我們目前生產的7一AcA主要還是內部銷售,直接供給麗珠集團,不過目前也開始給一些下游製劑企業提供產品試用,今年年底產能將達到120(]噸。”健 康元副總經理邱慶豐表示。據悉,健康元希望通過二期擴產使自己的7一AcA占據市場主導地何。



2007年7月30日,麗珠與焦作健康元達成協議,自2007年8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間,麗珠合成製藥有限公司采雁分次購買方式,嚮焦作健 康元採購總量約541噸的7一AcA。 而健康網跟蹤的數據顯示,在聯邦四川彭州製藥,投產後除了部分自用外,一部分自產的7一AcA已經實現了出口。 “從以前‘買’到現在的‘不買’,僅麗珠和聯邦製藥就使得市場需求降低了至少20%。


”吳慧芳說。市場供給在擴大,而市場需求在縮小,不管石有沒有擠兌 新入者的意圖,7一AcA降價是必然的: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往頭孢系列和大環內酯系列的製劑生產中,7一AcA應用的可替代性非常強。如果7一AcA還繼續保持在900元╱公斤的價格高位運轉, 製劑廠家有可能不選擇用7ACA。“換句話說,如果上游廠家不希望7一AcA受到市場沖擊,只能對這類產品降價。”



集團製藥總廠市場部金部長也表示.春節過後7一AcA價格之所以下降,關鍵在於“市場還是過剩的”。直場童壘堡豎力Ⅱ劇 金部長告訴記者,7一AcA降價並沒有波及到下游產品。“人們在春季容易患上肺部感染,再加上此前全國範圍內出現的雪災,整八抗生素市場還是偏緊的。3月 11日,頭孢曲松鈉還是880元╱公斤,15日其價格已經』:升到920元╱公斤。”



據瞭解,目前7一AcA的生產工藝主要有兩種:化學裂解法和酶法。除了健康元在使用酶法工藝外.其他廠家使用的都是化學裂解法。由於用化學裂解法生產的青 霉素工業鹽和7一AcA的生產線可以轉換,廠家完全能夠根據市場變化,決定到底是生產青霉素工業鹽還是7一AcA。7一AcA的供應也會隨着市場供求關系 而變化。 “一旦生產7一AcA不賺錢,廠家可以轉而生產青霉素工業鹽.所以7一AcA價格也跌不到哪裡去。”


金部長透露,盡管7一AcA目前報價還是750元╱公 斤。實際上要真想以這個價格買到產品已經比較困難。 有關資料顯示.目前,7一AcA中間體全球需求量在4000噸左右,國內市場需求滅約在2500噸左右,而目前國內的產能已經達到7000噸左右,其中有 1500噸出口。已經遠遠大於實際需求,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健康元方面在接受採訪時依舊雄心勃勃: “酶法是未來發展的方嚮。健康元將依靠先進工藝,不會改變發展計劃。


至於誰能夠占據7一AcA市場,還要靠市場說話。” 針對石率先降價的做法,有業內人士估計,石可能是希望借機擠佔國際市場。 “隨着國內生產工藝的提高。國內生產的7一AcA質量是比較過硬的。尤其是7一AcA屬於中間體。目前國際市場對此設置的門檻還不高,政管理也不是很嚴 格,搶佔國際市場未見得不是7一AcA的未來出路。” 吳惠芳表示,目前我國7一ACA占國際交易量的30%,總規模不大。但是國內市場競爭直接帶動了7—AcA生產實力的提高,無論是菌種優化還是工藝提高, 都變相擴大了產能。“估計在三年之後,我國7一AcA將占到國際交易量的80%。”



經濟通 2008-04-10












聯邦3933):今年資本開支10億,負債比率有提升空間 (14:34)





《經濟通通訊社10日專訊》聯邦(03933)財務總監兼公司秘書梁永康於記者會表示,今年資本性開支約10億元,當中5億元投資於內蒙廠房第二 期,內蒙廠房去年投資額已達6億元;另外,中山及珠海廠房則各投資2﹒5億元。  他指出,去年底該公司手頭現金約4億元,而負債比率則由2006年的 40%,降至29%,未來會透過內部資源及借貸,支付內蒙廠房開支,料負債比率有空間提升至40%。(cn)











聯邦:去年毛利率上升11個百分點,新產品毛利可達50% (14:55)





《經濟通通訊社10日專訊》聯邦(03933)表示,去年整體毛利率由2006年的35﹒4%,上升至46﹒6%,主要受惠中間體價格及原料價格 上升所帶動。  財務總監兼公司秘書梁永康於記者會表示,由於06年的中間體業務屬發展初期,故利潤率只有3﹒2%,去年在價格上升及產能增加帶動下,業 務的利潤率升至22%,而原料業務的利潤率亦由5﹒4%,升至11﹒4%。  另外,董事兼總裁彭韙則表示,今年會再推出七種新產品,其毛利率高達 50%,較現有產品毛利高10至20個百分點。她又指,首季成品銷售上升達25%。  主席蔡金樂表示,海外業務比重去年有所增加,上升2個百分點至 23﹒4%,由於產品於海外的銷售價格理想,故希望今年海外銷售比重可升至25%至30%。(cn)












聯邦(03933):中間體價格仍會上升,對今年業績樂觀 (14:34)





《經濟通通訊社10日專訊》聯邦(03933)主席蔡金樂於記者會表示,由於國家加強中間體廠房的排污要求,故不少中間體生產商被迫停產,令供應緊 張,中間體價格因此於去年出現大升,去年該公司「6-APA」產品平均售價上升達95%,今年首季價格較去年底再增加約20%。  他指出,由於今年屬奧 運年,大部分中間體生產商處於北京周邊地區,故更受環保規例限制,料中間體價格今年持續上升,而該公司於內蒙的廠房完全符合國家環保要求,故對今年業績感 樂觀。  另外,董事兼總裁彭韙則補充,去年中間體業務佔總營業額約10%,料增加內蒙廠房產量後,今年可升至20%;而中間體業務去年貢獻盈利高達 2﹒5億元,屬盈利貢獻最多業務。(c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8

以破外资垄断名义:联邦制药入局胰岛素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12/0MMDAwMDIxNTY0MQ.html

全球最大的抗生素和中间体生产商之一联邦制药(3933.HK)突然宣布,开始涉足胰岛素原料和制剂的生产。

2010年12月31日,联邦制药公告称获得三个胰岛素制剂的生产批文,连同此前已获批的两个产品,联邦制药目前拥有五个胰岛素产品,并预计将于近期上市销售。

“原料年产量超过3000千克,制剂年产量将达到3亿支。”1月11日,联邦制药董事长蔡金乐表示。公司预计未来还将陆续有胰岛素产品获批。

胰岛素作为糖尿病人的常用治疗药物,外资企业产品占据中国绝大部分市场,国内仅有通化东宝(600867.SH)和江苏万邦等少数几家企业从事生产。行业人士评估,胰岛素产品行业利润率在70%左右。

蔡金乐毫不掩饰联邦制药的意图:“会在价格上得到体现,愿和国内企业一起,打破现有外资垄断的市场格局。”

国产价格与外资垄断

联邦制药的抗生素和中间体产量堪称全球第一,但包括胰岛素在内的生物制药领域几乎是空白。

公司的胰岛素计划是蔡金乐在2010年8月份最早透露的,当时宣布的金额为“投资4亿至5亿元”。联邦制药总经理彭韪表示:“2009年底,公司就开始生产二代胰岛素,当时产能为100千克,2010年底新生产线建成投产后,产能将提高到3000千克。”

第二代胰岛素是目前市场最主要的产品,相比起第一代的动物源胰岛素,二代胰岛素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其结构与人体内自身的胰岛素结构一致,最为安全有效。更高端的胰岛素类似物称为第三代胰岛素,市场还较小。

联邦制药的新生产线同时预留了第三代胰岛素的生产能力。彭韪表示:“公司也在申报第三代胰岛素项目。” 蔡金乐介绍:“未来胰岛素将是我们的中心工作之一,会有长期持续的投入。”

外资企业普遍对产能讳莫如深。全球最大的胰岛素生产商诺和诺德公司公关经理姚睿表示:“由于工厂产量是诺和诺德的敏感信息,暂时不方便提供。”国内企业中,产量达到3000千克的只有通化东宝。2008年10月,通化东宝胰岛素二期生产线建成投产,东宝为此投资约7亿元。

2009年,联邦制药净利润为4.839亿港元,2010年则有望达到10亿元。胰岛素业务将成为业绩重要支撑,把先期目标定位为获得10%的市场份额。

但在市场上,胰岛素仍被几大外资品牌所垄断。蔡金乐表示:“国内胰岛素市场95%由外国公司占领,国内企业起步较晚,整体规模还不具备与外资竞争抗衡的实力。联邦胰岛素上市将是一个新的起点。”

国内产品的最大优势还是在价格上。以同规格的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为例,通化东宝和联邦制药在安徽省的招标报价分别为45.2元和49.1元,而礼来的报价则为55.8元。尽管如此,外资产品仍占据市场绝大多数,这一现象在国内医药领域并不鲜见。

胰岛素市场争夺

全球胰岛素三巨头诺和诺德、礼来和赛诺菲安万特均在中国设有工厂,而且近几年纷纷采取扩容姿态。

诺 和诺德2008年底投资3.81亿美元,在天津工厂基础上新建一家全球最大的胰岛素制剂与灌装工厂。随即,2009年3月,礼来宣布投资4000万美元, 扩建苏州新厂,用于胰岛素产品的分装和仓储。当年5月,赛诺菲安万特也宣布,增资9000万美元,扩建位于北京的胰岛素灌装生产线,将产能提高到5000 万包装单位,预计2012 年投产。

权威机构IMS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三季度,诺和诺德的市场份额为63%,礼来和赛诺菲均为 13.8%左右,而通化东宝仅为3.7%左右。尽管通化东宝在3000千克生产线投产时,曾宣称将争夺中国近50%的市场,但两年来其份额一直在原地踏 步,并没有显著的改善。

通化东宝2010年上半年胰岛素产品实现收入2.24亿元,以此推算,全国胰岛素市场总值在100亿元之上。在这其中,中国企业仅占据了区区十分之一。

控制市场的外资产品屡屡获得竞争优势。在上述安徽省基本药物招标中,低价应标的通化东宝7个产品中有6个产品被判“不合格”,失去进入2011年安徽省基本药物的资格,诺和诺德的8个高价品种成为最终赢家。

联 邦制药的胰岛素产品是否也会面临被围剿的局面?蔡金乐并不担心未来,认为规模和成本是联邦制药的重要优势,并且表示:“联邦积累了20年的庞大销售渠道是 开拓市场的优势。”联邦制药在抗生素领域拥有覆盖数万家医院、数万家诊所、十几万家药店的销售队伍。公司方面认为抗生素领域的销售优势能够移植到胰岛素市 场。

但从几家国内企业的销售增长数据来看,产能和价格上的优势并未能转化成实际的市场份额。联邦制药方面也承认:“要实现10%的市场占有率,可能要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29

聯邦製藥- 到印度賣抗生素 會計仔筆記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914673

聯邦製藥(3933),今年才上市,做抗生素制劑產品以及用於生產該等產品的原料藥及中間產品,是中國抗生素產品的主要製造商之一。集團亦生產及銷售較少量的止咳藥、抗過敏藥物以及空心膠囊。集團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火炬計畫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之一,與清華大學有長期科研合作關係。

睇數。1082862-3933.xls上市後第一份業績相當對辦,計及2千多萬一次過上市費用後仍增長一倍,銷售、毛利皆升;貸款額下跌,利息成本有望穩定。現價$4.3計預期市盈率10倍多一點,PEG 0.1多一點。

公司主席是香港人,十多年前進入大陸,現在聯邦的藥超過70%在中國大陸銷售,其餘的賣在香港、印度、歐洲等。在原朗工業村、珠海、中山、成都、內蒙有一條龍廠房。產品主要為半合成青黴素、頭孢菌素及β-內醯胺抑制劑三類抗生素制劑產品。這些產品主要用作治療細菌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統感染、泌尿系統感染及皮膚及軟組織感染​​。06年尾有53種藥,33種是醫療保險可用藥,49種醫院處方用藥。下半年推出4隻新藥,包括一隻最近的乙型肝炎藥;12月尾,內蒙新產能投產;主要產品之一阿莫西林原料藥獲歐盟認証,是國內第一家得到這証書的藥企。

國家藥價過去幾年相當不穩定,發改委定下的最高零售價經常要降,但聯邦的毛利和純利都仍穩定上升。原因是醫藥行業規模效益巨大,尢其是原材料的volume discount, 而客戶(主要為醫院和藥房) 則比較散,議價能力的差異。另外,出口市場相當旺盛,毛利亦較高。它的香港商標為出口帶來優勢,大陸藥我都唔敢食。  

出口大幅噴井,出口佔營業額百分比為10% (2004), 20%(2005), 21% (2006), 25%(07H1). 尢其以印度為最強,以每年5倍的高速​​增長。據聞印度的食水十分污染,初去的人飲用後必瀉番一兩個星期,在這些地方賣抗生素商機無限。講到尾,買這隻就是賭印度的市場。

中期報告的展望口風幾樂觀:「儘管醫藥行業仍然存在成本費用繼續上漲的壓力,展望二零零七年下半年藥品終端市場依然旺盛,整體醫藥行業將繼續呈現良好的增長態勢。海外市場對原料藥及中間體的需求仍將穩定增長。中國市場方面,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將在全國七十九個城市開設試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推進,社區和農村市場醫藥消費的巨大潛力正在逐漸顯現。在國家政策積極推動下,醫藥企業在研發、生產、營銷等各環節的運作漸趨規範,行業的生產經營秩序將獲改善,預期資源將進一步向優勢企業集中,效益水平經調整後亦將反彈。」

風險:

行業資訊不透明,佢做既藥價格、原材料價格講真真係冇人識,雖說係該類藥物的龍頭,但只要產品出事就好煩,而且這些風險非行內人唔會睇得明。不過股票$2.75上市,主席上星期在$4.5-$4.8大手增持,應該係已看過11月盤數,而且短期沒有內行人才明的古怪風險。另外,上市時,佢講話下半年多半藥價多半不會減價。

這隻算係半投資半賭博,現水平價平,業績對辦,風險不算大。風險來自行業的不透明,只作了小注,待出業績看看有沒有多點印度的描述才訂下一步策略。

後記: 寫完之後搵到唔少資料,間公司應幾有前途。主席在內地訪問講明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內地原料藥價大升(包括主力商品之一的6-ATA),主力產品質素國內第一,07年12中內蒙新廠投產,如果滿產後成本可降低30%,再增加毛利率及迫死細廠。不過內蒙廠和成都一樣,當地並無熟練工人,要把農民培訓成工人需要時間。現策略是主攻農村市場,醫保試點改革已推出,預計2010 全面推行,現在搶先進駐對建立品牌忠誠度有幫助。國內用藥亦開始升級改用功效較好的新藥,強大的import replacement effect 正展開。風險亦包括出口太強遇到的反彈,及之前聲稱已解決的環保問題有機會在今期業績中反映。1093 都是做有類似的產品,但3933 的毛利率、和原料藥的盈利率都明顯較高,應該比1093強,1093青黴素和頭孢原料藥部份07Q3 賺的錢已等如07H​​1業績,3933業績應有保障,除非業績好有問題,否則都唔放住。(1093 盤數在以上的excel)

近排相當喜歡R&D 強及知識密集的公司,買入300 及5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74

美國計劃5年內解散兩房 另設聯邦抵押貸款保險公司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425

一個由兩黨聯合的美國參議員集團正制定計劃清算房地美和房利美,另外設立一個由私人資本資助的政府抵押貸款證券再保險公司。

根據彭博獲得的法案草稿,這一提案可能將於本月頒佈,首先需要私人金融家提供足夠的資金來覆蓋價格暴跌產生的損失

這一法案由田納西州共和黨議員Bob Corker和弗吉尼亞州民主黨議員Mark Warner聯合其他一些議員撰寫,現在仍在起草中。作為第一個由兩黨一起努力塑造的一個新的房地產金融系統,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反彈,這將引起越來越大的討論。

根據這一草案,華盛頓的房利美和弗吉尼亞的房地美將在5年內解散,美國財政部將承擔兩房現有的抵押貸款擔保的責任。這兩家公司將抵押貸款打包成證券,並對這些抵押貸款的本息提供擔保,兩房自2008年來被美國政府接管。

在房地產危機將它們帶到破產的邊緣後,兩房從政府獲得了1875億美元的救助資金,這兩家政府監管的公司開始獲得創紀錄的利潤。受到公司命運改變的鼓舞,包括鮑爾森和Claren Road資產管理公司在內的對沖基金一直在購買兩房的初級優先股股票,並促使國會放棄廢除兩房的計劃。

據此前華爾街見聞報導,那些豪賭兩房私有化的對沖基金希望,最近房地產市場復甦已經導致房利美和房地美恢復盈利,將讓這兩家公司最終對優先股股東進行償付。

而討論中的法案草案中稱,任何對兩房的清算行動都將首先對美國政府這類高級優先股股東進行償付,然後才是次級優先股股東,最後是普通股股東。

新機構將被命名為聯邦抵押貸款保險公司,將繼續努力建設一個共同的證券化平台,並有能力幫助小型貸款機構發行證券。新機構還將繼續兩房現有的多戶住房擔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705

奧巴馬簽署臨時撥款議案 聯邦政府終得重開

http://www.infzm.com/content/95179

據《今日美國》當地時間10月17日凌晨2點多報導,當地時間16日晚上,美國總統奧巴馬已簽署國會參眾兩院剛通過的聯邦政府臨時撥款議案,該議案將允許政府重新開門並批准新的主權債務。報導稱,這項議案的簽署避免了一場可能發生的史無前例的債務違約,並結束了長達16天的兩黨對峙僵局。

據報導,美國參議院以81票支持對18票反對的票數,通過了兩黨就債務上限和政府停擺問題提交的協議,而眾議院則是284票支持,144票反對,而投反對票的皆為共和黨人。

報導稱,此次的協議允許通過權宜措施2014年1月15日之前向政府提供財政支持,並將債務上限期限推遲到2月7日。同時,兩黨將就一項新的預算開啟談判,兩黨將在2013年12月13日之前完成削減預算赤字的協商。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在這項協議中,參議院領導人放棄了共和黨人提出的幾乎所有改變奧巴馬醫改的要求,唯一保留的一條是核查根據奧巴馬醫改計劃獲得補貼的人士的收入水平。

此前,據南方週末網報導,美國財政部曾發出債務違約預警,稱財政部為避免債務違約改採取的非常規措施只能維持到10月17日,美國債務上限必須在本月上調,否則財政部屆時將無法支付所有的賬單。

而此次議案的簽署則毫無疑問讓擔心美債違約的債權國鬆了口氣。不過,有專家指出,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美國經濟的發展問題,美國的未來債務風險並未消除。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學講席教授李稻葵10月17日通過微博表示,美債問題沒有根本解決。只是「3個月後再來一過」。

他表示「美債未來幾天可能被降級。這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各國將紛紛減持美債。黃金價格走高,人民幣升值壓力持久上升。中美經貿政治關係複雜化。奧巴馬未來重點是國際。」

新華網報導,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張茉楠表示,「本質而言,美國債務依賴型體制不可能得以根本性改變。」

她指出,最近10年來,美國政府每年的借款包括債務再融資規模平均超過4萬億美元,美國債務總規模由5.3萬億美元增長至目前的16.7萬億美元,翻了3倍多,已經與全年國內生產總值規模相當。

作為美國的第一大債權國,美債違約對中國的風險不言而喻。據南方週末網報導,截至2013年7月,中國是美國國債的第三大債主,也是美國政府的海外最大「債主」,一共持有1.2773萬億美元美國國債,也是美國國債的全球最大單一持有國。

據前述新華網報導,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蔡宏波表示,外匯儲備運用多元化這一老話題將日益成為緊迫話題。「美國政府債務規模越滾越大,加之經濟發展勁頭有限,償付壓力也就越來越大,今後類似的到期債務償還危機還將繼續發生,甚至真正發生違約,美債將不再是最安全的資產。」

金融專家趙慶明建議,應該加快中國外匯儲備多元化進程,包括幣種的多元化以及資產形態的多元化,以規避集中投資的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080

聯邦製藥:拐點已經出現,未來明確向好 田教授

http://xueqiu.com/3261272869/25777643
聯邦製藥:拐點已經出現,未來明確向好
近期對聯邦製藥進行了電話調研,與投資關係總監王總進行了交流,以下為個人研究結論,不是投資建議。
1.財務風險可控,近期沒有融資計劃
王總表示,近期公司沒有融資計劃。這可以消除市場投資者對再融資的恐懼,同時,這也說明公司可以應對債務需求。另外,即使公司融資,也是老股東配股,不會攤薄老股東權益,這點非常重要。
2.大股東珍視自己股權
蔡老闆珍視自己的股權,上次就參加供股,這非常重要。同時也表明大股東認為現在股價明顯偏低。
3.抗生素行業現在就是底部,未來公司抗生素業務向好,將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抗生素壟斷型巨頭。
關於抗生素行業問題,筆者與一致藥業的一位高管進行了交流,他明確表示現在就是底部,不會再壞了,不過需要一年左右時間走出底部。同時他說聯邦的產品質量好。一致也是抗生素巨頭,同行的評價是最有說服力的。
內蒙古工廠現在四期已經投產,現在量不大,由於四期的產能相當於一二期之和,所以公司有可能直接開四期,以降低成本。公司四期量產後,成本將比競爭對手低20%,而公司的質量是最好的(最起碼是並列最好的),同時聯邦具有較高的品牌美譽。
公司現在銷售不錯,公司具有國內國外兩個渠道,這是聯邦的突出優勢。公司的工廠通過了美國歐洲等西方國家的認證,同時聯邦是香港公司,具有內企不具有的出口優勢。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一種中間體藥是抗生素的輔助用藥,國內外只有3家左右公司能做,毛利高,所以國家開發銀行為了支持這個項目而貸給聯邦8個億.
4.醫改大背景下,胰島素產品具有極大的市場潛力。
公司胰島素產品今年一億,明年估計增長百分之50-100%,招標快的話可以增長100%。未來3-5年爭取佔到整個胰島素市場10%.
國家對聯邦的胰島素項目非常支持,給予補助。我認為,未來醫改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證質量降低價格。聯邦的胰島素成本最低,而質量與國外產品基本一樣(見年報),所以未來,聯邦東寶的市場份額會大幅上升,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因為胰島素現在市場70億左右,以20-30%的速度增長,馬上就是一百億,國家負擔不起,必然就是招標國內的性價比高的產品。
現在國內3%的病人注射胰島素,未來空間極大。
5.公司新藥潛力極大。
老年痴呆症新藥公司十年研究,未來將有10億左右的空間(還有一家外企),不過需要培育市場,這個藥美國是一線藥。中國已經進入了老年化時代,潛力很大。
在研新藥45個,腫瘤,心血管等都有,其中10-20個已進入臨床,主要是仿製藥。


結論:聯邦已經走出最困難的時候,未來將成長為結抗生素壟斷巨頭+胰島素巨頭+大量新藥的較大市值醫藥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355

美國聯邦財政赤字收縮的宏觀意義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3703

「赤字」從來都是一個不光彩的詞彙,而在承受金融危機救市成本以後,最近幾年美國財政赤字已經逐步收窄。這應該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然而從相互聯繫的宏觀角度看卻未必,畢竟政府的赤字總會代表著另一個經濟實體財富的增加。FT資深編輯Andrew Smithers寫道:

因為2013年二季度的企業留存利潤佔GDP規模的2.3%,如果國會預算辦公室對財政赤字的預測是準確的,那看起來企業的留存利潤很可能會降到接近零的水平,這種下滑還很可能伴隨著股息水平的大跌。

這是一個部門性的,重圖表的,並值得反覆提醒的分析。這裡基本的邏輯是,國家賬戶中家庭部門、企業部門、海外部門和政府部門的現金盈餘和赤字加起來為零。一個部門的盈餘或赤字,必須在其它部門上存在相應的平衡。

(美國各部門的現金流,紅色代表家庭部門和組織、紫色代表海外部門、藍色代表政府部門、綠色代表國內企業部門)

所以如果如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期,聯邦財政赤字佔GDP的比重將在未來2年下跌2個百分點,那麼經濟中的其它部門加起來的現金盈餘必須下滑相等的比重。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期的美國財政赤字,藍線代表佔GDP的比重,紅線代表絕對規模)

Smithers注意到,在過去現金流對應的下滑主要在企業部門發生,並認為這種變化的模式很可能在未來幾年重複上演:

(綠線代表國內企業現金流;藍線代表政府現金流;相關度高達-0.88%)

看起來,家庭和海外部門不大可能在淨現金流頭寸上出現太大的總變化,同時,如果我們假設州和地方政府加起來的財政赤字出現0.5%的改善,那麼企業部門現金流的下滑幅度就很可能要全面抵消聯邦政府財政赤字的改善幅度。

接著,如果國會預算辦公室的預期是準確的,企業部門的現金流就很可能在未來兩年出現佔GDP比重2%的惡化。

如下圖所示,2009年以來企業部門現金流盈餘的明顯下滑一直是企業投資活動上升驅動的。從2009年三季度到2013年二季度,該部門的現金流盈餘佔GDP的比重下跌了4.2%,這主要是投資佔GDP的比重上升3.2%引起的。

(綠柱代表企業部門總投資,紫線代表企業部門現金流盈餘佔GDP的比重)

企業現金流的潛在下滑,可以來自企業投資活動的上升,或留存利潤的下滑。

如上圖所示,按照過去50年的標準,企業的投資活動仍然低迷。然而,當前的薪酬機制是上市公司投資活動的重大阻礙。如果如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期的,美國聯邦財政赤字佔GDP的比重將下滑2個百分點,那麼大部分的影響將由企業部門留存利潤的下滑抵消。

可以這麼想。聯邦赤字創造私營部門本身所缺乏的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這意味著,如果沒有聯邦政府的支出,就不能轉變成私營企業部門的留存利潤(股息和股票回購)或再投資支出。削減財政赤字必須冒壓制企業利潤的風險——影響的程度取決於現在聯邦赤字對私營部門需求支持的程度。

所以,Smithers明顯認為,國會預算辦公室的分析存在一些問題。其實,很多人都對國會預算辦公室的預期存在疑問。Smithers的結論是,除非大幅修改預算計劃中的稅率和支出安排,否則未來兩年的聯邦赤字很可能大幅高於預期,因為經濟產出和利潤都將要差於國會預算辦公室的預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105

對聯邦制藥的一點看法 anthony-311

http://xueqiu.com/3170655701/26866002
近期開始關注聯邦制藥,以下是自己的一點看法,如有錯漏還望各位指正。
聯邦近年因為抗生素業務面對困境,以致股價大幅下跌,由最高17蚊下跌到現時3蚊,充份反映了市場對其發展的憂慮,而我這幾天看過很多關於它的資料後,感覺聯邦制藥正一步步向著好的方向前進,現在可能是介入的一個好時點。

聯邦制藥一直以來的目標都是生產出質量最好的藥,以最高性價比的產品,來造福國民,改變目前國外企業壟斷的局面,把外國企業踢出中國,可以看到聯邦制藥的確是朝著這個目標發展,但也因為如此,導致近年要面對產能過剩,債台高築等惡果,雖然長遠還未知勝負,但對比另一個同業東瑞制藥,早己嗅到火藥味,近年己轉型以專科藥銷售為主,並擁有一條有相當潛力產品線,主打心血管,乙肝,鼻敏感,結石等等,而安內真,安內喜,西可韋,雷易得,傑仕同等銷售都相當成功,以近年發展來說這是聯邦一個策略上的錯誤,不過短期失利並不代表一切,最重要是聯邦未來能否再次站起來,成為比現在更優秀的企業,而我覺得聯邦制藥這間公司,目前己具備很多不錯的反轉條件。

現時聯邦2種主要中間體6aca,7aca在國內及出口均佔超過一半的份額,從目前的出口形勢來看,中國擁有6-APA出口業務的企業已從2011年的最高峰34家,減少到現時只有25家企業有出口6-APA,說明行業已開始步入整合,目前已經度過與國外廠商比拼價格搶奪市場份額的階段,很多國外企業都己經相繼停產,現在己發展成中國企業的內戰,現在是比成本,比品質,看誰能將性價比做到極致,而我覺得聯邦制藥的確有這個條件,隨著內蒙4期投產,到時1-4期6-APA總產將達到24000噸,相當於全球總量的60%,到時成本將會更低,成本優勢進一步擴大

無可否認,國內的抗生素未來前景不太好,主要因為6-APA近年一直被列為限制類發展產業,因為其產能過剩所帶來的高污染,而另一方面目前中國抗生素使用率遠超國際水平,現時近7成的住院患者被處方抗生素,現時世衛組織建議是3成,可見現在中國濫用抗生素的情況的確嚴重,未來國內抗生素的市場空間將被大大壓縮,但我認為抗生素在全世界始終有著穩定的需求隨著國內同業退出,落後產能淘汰,聯邦未來加大出口業務,全球份額增加,議價能力將會增強,到時將恢復到較穩定的利潤率。而目前聯邦的產品質素在業內的口碑都很好,長遠一點看的話,如果要我選一間未來能存活下來,並從競爭中勝出的企業,我認為聯邦將會是其中之一

制劑類業務則相對穩定,這部份覆蓋消炎鎖痛,抗病毒,心血管,降糖類等等多個領域,共11個系列,60多個品種,部份出口到外國,目前這些藥都有穩定的市場,而阿莫仙,莫必仙,鹽酸美金剛,克立安口服溶液,新泰洛其等等這幾個藥都有一定的市場空間,制劑業務要有穩定的增長不難

而聯邦制藥最值得看好的是胰島素業務,早在2002年公司預計到胰島素市場的潛力,決定進軍生物製藥領域,並將產品確定為市場最主要的2代人胰島素,現在看來這個決定很正確,成為了公司估值支持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我認為假如不是有胰島素業務這個預期來支撐,目前公司的市值可能要再減一半了),但可惜的是聯邦胰島素才剛起步,便要面對抗生素市場的逆轉,因為時點問題胰島素業務未能接上這個缺口,但換個角度看,正是這個原因,才使我們有機會買到3蚊或以下的聯邦制藥。

目前糖尿病最全世界主要疾病之一,有著龐大的患者群,而且藥物更需要長期持續服用,可以說胰島素是屬於擁有大量需求的(大藥),而且持續服用的(好藥),1型糖尿病患者胰臟無法製造胰島素,必須持續靠體外取得胰島素,而2型有大約30%較嚴重的患者,也需要靠體外取得胰島素,而糖尿病患者中,1型患者佔比5%,2型佔95%。

據統計2012年全世界胰島素規模大約1100億,而中國的胰島素市場大約100億元,其中二代胰島素70億,三代胰島素30億,而中國糖尿病患者近 1億人,是全球糖尿病患者人口最多的國家,占全球四分一,但消費胰島素卻只有不足1成,而隨著環境越來越富裕,以及人口老化,未來的患者將會不斷增加,我自己以中國己確診的3300萬患者估計,現時國內潛在的需求己達200億以上。

另一方面國內基層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尚不普及,主要因為推廣不夠,或者很多基層根本還未知自己患上糖尿病,而聯邦的2代人胰島素己經進了基藥,這個基層市場蘊含著巨大的增長潛力,而且聯邦也受惠於原本的銷售渠道,令胰島素產品更快速地滲透到市場,而我覺得胰島素的最大優勢在於,醫院診所患者等等都不會輕易轉藥,具有持續使用的需求,進入這行業需要高技術,資金及人才投入大,而且週期長,這些都足以構成胰島素業務的壁壘

競爭對手方面,現時由諾和諾德,禮來和賽諾菲,這三家公司占去全球胰島素9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目前國內胰島素銷售額幾乎也由這3家巨頭壟斷,再加上另一間後來者拜耳(代理Bioton 產品),4家外國藥企佔據了目前中國90%左右的份額,單是諾和諾德就佔了70%的份額,而目前聯邦制藥己能生產出在規格上與進口胰島素己完全相同的胰島素產品,所以未來單是搶佔外企的份額,己能提供一個不錯的空間,目前國內只有4家公司生產胰島素,聯邦是其一,即國內競爭者只有三間,通化東寶及萬邦甘李藥業,主要競爭者是通化東寶,已經營胰島素10多年,目前佔據國內最大的銷售份額,但國內企業佔市場份額仍然很少,國內的胰島素市場規模絕對容得下幾間企業一起發展,我覺得聯邦在這個領域是頗有前景的。

現在聯邦的最大的問題是其過多的負債,資產負債表嚴重惡化,要有心理準備,未來應該有發新股融資需求,所以更加別提派息了,而且我也寧願他把派息拿去還債會更好。
下表可看到聯邦的債務狀況。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
短期來說單以業務現金流,支付利息應該沒有問題,因為公司單是折舊就有6億現金流了,但目前短債太多,接近65億,而公司只有現金25億(其中12.6億是己抵押的)而目前可動用銀行授信額度只有12億,短期財務狀況真的十分緊張,而債務主要集中在短債,使債務情況更加惡化,老實說現在我實在不敢說聯邦有投資價值,因為他並不能保證本金的安全,無論是InterestCoverage Ratio,CurrentRatio,NCA/longterm loan,槓桿比率等等....都完全不符合安全的標準。
不知道大家怎看聯邦制藥的債務問題呢?

我想假如能順利過渡這個財務難關,我看好聯邦制藥具備反轉的能力,目前估價也具備不錯的投機價值,假如以現價3蚊買入,並持有3-5年,公司沒破產的話,保守估計複利回報達到12%以上是大概率,樂觀一點估計,5年內目標股價10以上。

己將聯邦制藥加入到困境反轉組合,目前這個組合有以下持股:
達芙妮國際,寶勝國際,雨潤食品,中國秦發,CMGHF(超大現代場外交易),聯邦制藥
希望現在播下的這些種子,能為將來帶來理想的回報。
原本打算下午再買一點,怎知原來元旦關係港股只有半天市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