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寫精品文章需要更多資料-致黃偉康先生


今日看都市日報,閱到黃偉康先生的專欄,確實文筆不錯,文章錄之如下:

不進則退 時日無多  
 
 

溫總一句「不進則退」迴響極大,粗略計算,昨日有近30篇專欄以此作文章主線,其中一篇是來自本人。雖則如此,但有多少投資者會反思?尤其是當中信泰富(267)昨日急升16%,而市場仍不知所為何事時,溫總的肺腑之言似乎已被投資者拋諸腦後。

以中信泰富作為印證香港金融市場不進則退的例子,絕對是不二之選。還記得02年摩根大通發表了標題為「Time is running out」,中文可譯為「時日無多」的研究報告,內容指不少紅籌公司業績不佳,已令投資者失去耐性,報告指如果各紅籌公司不進行大規模改革行動,最終紅籌股 會步向沒落。

紅籌股在90年代開始在香港的股票市場出現,而高潮則在北京控股(392)招股的時候,創下1200倍超額認購的紀錄時出現,但很快紅籌股亦步向失落的八年,直至2005年才重新展現色彩。

最具特色,同時在90年代最吸引投資者的紅籌股,為一些以地方政府為主導的紅籌公司,先把不同種類的業務包裝在一起,再以地方政府的對外融資窗口作為賣 點,令投資者相信廣東省、北京市、上海區的業務,將來會源源不絕注入這些公司,所以就算明知管理不完善,企業狀況千瘡百孔,亦會在注資憧憬下,將所有負面 消息忘掉。當然最後不少投資者要付上沉重的代價。

結果這些在90年代末期,在香港叱吒風雲的紅籌股紛紛進行改革,結果最先取得成功應該是招商局國際(144)及華潤創業(291),但想不到最失敗的居然 是中信泰富。歸納招商局國際及華創成功的原因,其實簡單不過,就是先定立集團目標,才再借助母公司資源,將企業發展重新納入正軌。

所以,大家不會從招商局及華創的業績中,找到任何因衍生工具投資而錄得虧損的數據,同時到了現在,其股價之升跌,亦不會源於母公司,而是本身業務表現。所 以,當中信泰富仍然活在母公司護蔭下,很難相信可以就此重納正軌。當然,在既有問題仍未解決的情況下,現在去判斷中信泰富是否可以洗心革面,成功地撥亂反 正,仍是言之尚早,但既然如此,股價又有何支持,可以在短短兩日間,急升超過兩成?

與此同時,當大家看到各紅籌股在過去十多年的興衰後,不妨反思,繼續只要求中央給予好處,但又不想辦法提升競爭能力,香港金融市場還有甚麼可取之處?我真 的不希望他朝有一份標題為「Time is running out」的研究報告,主角會是香港金融市場。 (逢周二及周三見報)

灝天金融研究部主管

greatsoup:

看來他真的有花心機去寫一篇文章,有真的找過資料,但是肯定沒看過太多中文資料。

據馮邦彥先生的「香港金融業百年」一書稱,其定義如下:

紅籌股,根據業內人士的定義,是指在香港及內地註冊,由中國資本擁有上市公司已發行股本30%以上股份,即中資企業擁有香港上市公司的股份,其主要特點是公司的控制權掌握在中資手中,業務則集中於中國及內地,或兩者兼而有之。

其實香港第一隻紅籌股是航天控股(31)。該公司原名為康力投資,在1973年由柯俊文創立,主要是生產電子產品,在1981年8月香港股市高潮上市。其後因負債過多,加上中英前景不明,故陷入財政危機,最後由華潤及中銀注入4.73億港元拯救,換得67%股權。1993年轉讓予現股東,易至現名。

其後紅籌股有嘉華銀行(183,後易名中信嘉華,已私有化)、有聯世界(270,後易名粵海投資)、友聯銀行(349、現名工銀亞洲),方法如康力投資,不敘。


第一隻買靚殼上市的紅籌為購入華盛國際的越秀投資(123)。真正上市是招商局海虹(144),在1992年上市。現時最成功當然是941啦。


1990年代最吸引的紅籌股,當然是首長系及中信泰富啦,是不是地方企業,大家心照。

所以是不是十年吧,大家明白。要多做功課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79

年初、年中、年尾 一年漲三次價 中國白酒教父將茅台酒當精品賣

2010-04-05  今周刊





當貴州大旱,甚至傳出茅台酒廠被 迫停產時,貴州茅台酒董事長季克良卻在千里之外的台灣推廣貴州文化,一點也不著急!當茅台的股王寶座被奪時,季克良仍優然自在地乾杯,他為何一點都不擔 心?

撰文‧林宸誼

三月二十四日下午,台北一○一大樓四樓顯得很「貴州」。蘆笙悠揚中,貴州傳統民族舞蹈人員隨 著樂聲婀娜起舞,貴州省副省長謝慶生率領數十人代表團,要讓台灣感受貴州文化之美。台下有一位滿頭白髮的長者被媒體包圍,「貴州旱災會不會影響茅台酒生 產?茅台會漲價嗎?」記者追著他問。他是誰?他就是中國貴州茅台酒集團董事長季克良。他的手下有七家公司,其中之一就是大陸「股王級」的上市公司||貴州 茅台。

從搬酒糟基本功學起

截至三月二十九日,貴州茅台的市值高達新台幣七○一九億元,超過台灣股王聯發科的六 ○七一億元;二○○九年稅後淨利達新台幣一百七十億元以上,超過泡麵大王康師傅的一百二十一億元。此外,貴州茅台酒是少數每年可以漲價至少二○%的零售商 品,它不只是酒,而且還是大陸政商人士送禮打通關節的敲門磚,甚至是收藏家炒作的商品。茅台酒會如此搶手,季克良這位中國白酒教父有相當的功勞!

四 十六年前,二十三歲的季克良才剛從無錫輕工業學院畢業,馬上就被派到最偏遠的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酒廠任職,這一年是茅台重生的關鍵年,也是季克良人生最重 要的轉折點。

當時茅台酒產量一年只有兩百多噸,每年虧損人 民幣八十多萬元,而且連續十六年虧損,身為對製酒一竅不通的菜鳥技術員,季克良只 好硬著頭皮上陣,但是前兩年,季克良不但無法融入,甚至也學不到茅台的獨特釀造技術。

更慘的是,兩年後文化大革命爆發,季克良被打為﹁臭老 九﹂︵文革對知識分子的稱號︶,有三年的時間,與工人師傅一起勞動,從投料、背酒糟,一步一步學習茅台酒釀造基本工藝。﹁那時的艱苦條件,不是現在人能想 像的,﹂季克良說。

當時,季克良與製酒工人每天都要甑(蒸 酒用具,像蒸籠)酒,進窖坑裡把酒糟背出來,還要切碎,再上甑、下甑、加麯、翻 拌、收堆。一甑的酒糟約有一噸左右,來來回回要背二十多次,這意味著每天要搬運五百多公斤的東西,他的衣服溼了又乾,乾了又溼。烤酒也要靠人工燒火,每天 凌晨兩、三點就要起床到爐邊生火,對養尊處優的大學生,這大概是人生的谷底。

但是季克良沒有自怨自艾,他決定不說話,﹁為了彎腰虛心學技 術,我暗自發誓,十年內絕不對釀酒技術發言,專心聽與專心看老師傅的技術。﹂白天他隨著老師傅搬著酒糟,揮汗勞動,晚上還挑燈夜戰,把製酒的過程寫下,成 為百年來首位科學化記錄茅台酒神祕釀造過程的人。這本累積三年的筆記本因此成為日後茅台酒生產標準化的關鍵。

文化大革命後,貴州茅台開始現 代化生產設備改造,茅台從每年一千多噸的地方小酒廠,晉身為產量破萬噸的大廠。

逆向思考突破產量瓶頸

隨著市場 需求變大,茅台的產量供不應求,貴州茅台的瓶頸開始出現,二○○○年時情況開始惡化,﹁每到十二月氣溫低的時候,要進行二次投料,卻發現產能總是跟不上進 度﹂。這樣的問題困擾酒廠,季克良於是找來釀酒的老師傅一起開會,因為老師傅無心的一句話,讓他如獲至寶,﹁老師傅建議,何不把釀酒的發酵速度減緩,譬如 說五天就要做好的步驟,放緩到六天?﹂實驗的結果,果然提升了茅台酒的產量,從二○○○年開始,茅台酒的產量正式突破瓶頸。原來,發酵要靠貴州特殊的微生 物幫忙,微生物在適合的氣溫、適當的時間才能開始全速發酵,過去為了提升產能,一味縮短時間,反而事倍功半;放手讓微生物發酵,產能反而成倍數增加,讓季 克良悟出﹁慢即是快、快即是慢﹂的道理。

根據統計,貴州茅 台公司○八年產能兩萬噸,實際上只賣了八千噸,而○九年預計能夠提升到二萬四千 噸,但頂多只能賣九千噸,也就是說造越多,茅台藏得越多。對於這樣的說法,季克良不願意證實。其實這正是茅台酒近來營業額、獲利大幅成長的祕密,相對於其 他中國白酒企業用摻香料的方法「釀酒」,茅台從投料、發酵生產週期長達一年,加上八次發酵、九次蒸餾,再存上三年,一瓶茅台從釀造到市場上販賣,要花費至 少五年的時間,這也是茅台獨有的優勢。

大陸媒體報導,去年 底茅台銷售最多的五十三度飛天茅台,從人民幣七百元調到七百二十八元,漲幅達 四%,這不是茅台第一次漲價,也不是最後一次。其實○五年一瓶飛天茅台只賣人民幣二百六十八元,「茅台每年年初、年中、年尾都會漲價,平均每年漲人民幣一 百元,直到現在人民幣七百二十八元!」一位上海茅台酒經銷商說。

雖然貴州傳出缺水,指出茅台鎮賴以釀酒的赤水河已斷流,甚至茅台維持一年的 股王寶座也在三月二十二日拱手讓人,這位白酒教父卻仍老神在在,「茅台生產不會有問題!」因為供應越少,茅台越是奇貨可居,茅台酒今年又可以漲價了!

季 克良

出生:1941年

現職:中國貴州茅台酒集團董事長學歷:無錫輕工業學院(現江南大學)

經 歷:貴州茅台酒廠廠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88

禮客董事長翁素蕙 擺攤女孩變身時尚精品女王 不向環境低頭才能追求夢想財富


2010-8-2  TWM





經營精品outlet的禮客董事長翁素蕙,打扮貴氣逼人,但外界卻不知道,她曾經以擺地攤謀生,甚至窮到必須輟學,一百元一百元地賺取生活費,到現在成為年營收五億元的精品賣場董事長,翁素蕙以三階段人生,獲得她心目中真正的財富。

撰文‧羅弘旭

二 ○○五年七月,標榜台灣第一家精品outlet的禮客時尚館,在台北市內湖COSTCO大賣場旁開始營業,經營五年後,內湖單館年營收達五億五千萬元,董 事長翁素蕙接受採訪時,手上戴著歐米茄鑽錶,耳戴閃亮的鑽飾,貴氣雍然。在她辦公室牆上的一幅畫作,透露出她想望的內心世界:「我就像那畫中的小女孩一 樣,渴望騎在紅色小馬上,飛翔在星光閃耀的天際間。」

拚命存錢

﹁存到郵局就不拿出來﹂

翁素蕙出身嘉義義竹的一戶農家,小時候,她必須在放學後騎著腳踏車,把自家農田裡挖出的竹筍送到農會寄賣。後來,父母認為家裡小孩太多,決定讓翁素蕙北上投靠大姊,但大姊家境也不富裕,因此翁素蕙從小學六年級就開始擺地攤賺生活費。

但 十二歲的年紀,面對地攤這種最赤裸的生意競爭,翁素蕙得自己在夾縫中找空間擺攤,三不五時還得躲警察,甚至會有地痞無賴來收保護費,翁素蕙回憶:「那時候 我就認清楚,自己的未來只有自己能掌握!」翁素蕙從生意交際中學習到人脈和關係的重要,小小年紀的她,遇到其他擺地攤的對手,都嘴甜地口稱「叔叔」、「阿 姨」,用晚輩的姿態,向其他前輩請教擺攤門道。翁素蕙說:「一般人只知道去萬華一帶批貨,但我打好關係,別人才偷偷告訴我去板橋找工廠,進貨價格可以再低 一成。」回憶起人生第一個累積財富的階段,翁素蕙說她沒有什麼方法,就是拚死把錢存起來,她說:「那時候我就定下每個月要存錢的目標,例如說五千元,每個 月就一定要達到這個目標。」實際執行上,翁素蕙用的是最笨的方法,「存到郵局就不拿出來」。當時還得寄錢供弟弟學費的她,每天擺攤不管賺一百元或是二百 元,就把生活開支先挪出來,剩下的錢不管再少,立刻存到郵局去,要求自己不花用這些存款。

投資房產

「那時候賺到連自己都會怕」從國小六年級開始擺攤,到國中、五專,翁素蕙用最傻的方式,在郵局累積了三十萬元的存款,當時,台北市一棟普通的公寓也才八十萬元而已。

銘 傳商專(現改制為銘傳大學)畢業之後,翁素蕙通過公職考試,分發進入台北市政府工程處當科員,但一年後,她卻放棄了人人稱羨的鐵飯碗。回想當年的決定,她 輕輕笑著,但語氣堅定地說:「一輩子當公務員,無法追求到我想要的財富。」翁素蕙後來選擇進入巨東房屋擔任房仲,不僅迎接台灣房地產的黃金時期,也用自己 之前賺的第一桶金,開始投資房地產。她坦承:「那個年代,只要你﹃敢玩﹄,投資賺錢真的很快。」她當時左手買進右手賣出,早上買,下午賣,「那時候賺到連 自己都會怕。」翁素蕙經營房地產的訣竅來自她把人脈當朋友來經營,把對方、甚至對方的家庭、對方的親人,都當成她關懷的對象。當年與翁素蕙交易過的投資客 回憶:「翁素蕙後來不做房地產了,但中秋節還是會收到她送來的小禮物。」翁素蕙自己也說:「有的投資客沒時間和兒子交心,我代替他關心兒子,聽他兒子抱怨 感情和課業上的不順,甚至帶他兒子去吃飯,當他後來打算出脫土地,第一個就是找我。」即使翁素蕙已退出房市,但過去認識的投資人一有案子,還是會來問她能 不能幫忙,她得意地說:「最近還有人來問我,說有一筆土地要轉手,能不能幫他忙。」一九八六年到一九九○年,翁素蕙從房屋銷售做起,逐步跨足房產開發、營 建到房地產投資。問起這期間擁有多少財富,她說:「最高峰時,我在台北市約投資三十間房子吧。」她不願多透露目前旗下有多少房地產,但位於忠孝東路 SOGO正對面,承租給歐米茄和MFB美信生醫館的忠孝大樓,以及內湖禮客大樓,都是翁素蕙投資持有,估計總市價不低於五億元。

在房地產狂飆的這幾年,翁素蕙投資買房的訣竅是:「第一眼大概就知道這房子合不合你的意。」但驚豔的第一眼之後,她還是會繼續看第二次、第三次,並找出其中缺點,藉此和地主議價,壓低購入成本。

從事房地產三年之後,翁素蕙離開房仲業,跟著夫家移民澳洲,後又回台灣創立管家婆科技,幾度轉型,才找到精品時尚outlet的商業模式。

為何想成立禮客時尚館?翁素蕙說,「在歐洲、美國,outlet觀念成熟,台灣卻還沒有類似的商店,此外,庶民經濟會讓低價精品的市場更大。」她還把台灣的outlet重新定義為「都會形態outlet」,也就是離市中心不能超過三十分鐘車程的經營地點。

但 這些商業考慮都比不上翁素蕙內心的渴望:「我自己喜歡逛街,也愛買東西。」就像她坦承內心如同畫中的小女孩:「我小時候沒實現的夢想,現在都一一要再抓回 來。」創立禮客時尚館與其說是想要打造新形態購物中心,不如說她是想要有一間「隨時可以買到喜歡的精品」的outlet。

創業圓夢

「小時沒實現的夢想,都要再抓回來」禮客時尚館的成功,也來自翁素蕙從澳洲回台灣創業之後結識的人脈,管家婆科技創立早期,和連鎖加盟協會、全家便利商店合作甚深,翁素蕙也在前輩聚會中發揮自己妝點氣氛的特長。

九 二一震災當年,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潘進丁生日派對上安排的驚喜,就是把翁素蕙裝在大箱子裡面,讓她跳出來獻熱吻;也曾在連鎖加盟協會的活動上,與阿瘦皮鞋 董事長羅水木大跳探戈,她謙稱:「我年紀最小,當然要在協會裡面當開心果,我也很感激這些前輩在我創業時候,給我很多指導和經驗。」在人生的第三階段,翁 素蕙說:「我現在追尋的,是真正的財富。」也就是「做你心目中真正想做的事情。」經營禮客正是她第三階段人生的夢想。

翁素蕙的小女孩夢想,最明顯的就是每年一度的禮客時尚周的走秀重頭戲,都請來世家豪門擔任走秀嘉賓,但最後的壓軸必定是由她親自上場。

在眾人的鼓掌聲中和鎂光燈閃耀下,當年為生活掙扎,苦求一線機會的小女孩,終於實現滿天星光閃耀的夢想。

翁素蕙

出生:1963年

現職:禮客董事長、管家婆科技董事長

學歷:銘傳商專會統科

經歷:巨東房屋副總

婚姻:已婚,育有1子

從擺地攤到創業圓夢

翁素蕙的御財3 階段

12歲?20歲

小學六年級開始擺地攤,賺的錢都存入郵局,且絕不動用,累積存款30萬元。

20?27歲

從仲介做起,踏入房地產市場,把客戶當家人一般關心,累積人脈,之後跨足房產開發與投資,最高峰在台北市同時投資30戶不動產。

33歲 ?

實現自我夢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創立管家婆科技、禮客時尚生活館,年營收超過5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235

精品銀行 蠶食高盛、美林地盤

2010-9-6 TCW




美國華爾街有一種黑頭車指標(black car indicator),據說只要觀察停靠在投資銀行附近的豪華轎車數量,就可判斷購併景氣消長。今年八月,街上黑頭車「頻繁得不像話」,分析師認為,小而美的精品投資銀行(boutique bank)機會來了。

根 據金融交易追蹤業者「交易邏輯」(Dealogic)的資料,二○一○年全球企業購併踴躍,截至八月底為止,總金額已超過一兆六千五百億美元(約合新台幣 五十二兆九千萬元),較去年成長二四%;八月更是消息頻傳,光是十六日起那一週爆出的購併案總額就達八百五十億美元,創下二○○九年十二月以來的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雖蟬聯交易價值與佣金收費龍頭寶座,上半年經手的交易案總額達二千二百四十億美元,囊括兩成市占率,不過,它受中、小企業歡迎程度卻滑落至第四名,還比去年往下掉一位。

前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企業交易員傅雷許(Greg Fresh)認為,高盛身陷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出的詐欺官司,儘管提到投資銀行,高盛仍是第一把交椅,但高盛無法切割利益衝突的憂慮已漸漸發 酵,中小企業正是第一波變心的客戶,傅雷許說:「機會正漸漸流向精品投資銀行。」

規模小而美: 不做公開發行業務

所謂精品投 行,專注提供客戶融資購併的諮詢服務,輔以研究和交易等傳統投行業務中的一、兩項。相較以往「什麼都做」的大型投資銀行(bulge bracket)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高盛、美林(Merrill Lynch)等,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它們不做公開發行的承銷業務,而且規模小巧。

在二○○七年以前,精品投行無法提供客戶槓桿收購(leveraged buyout,即以債務資本當作主要融資工具進行收購),只能分到麵包屑,但一場金融風暴不僅終結槓桿收購潮,剷平五家「全能」的大型投行,還把一群失業的金融菁英推向精品投行。

例 如,前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英國投行業務主管托瑞(Michael Tory),號召在倫敦和美國的一些前同事創辦精品投行昂卓合夥公司(Ondra Partners);而全球結構性金融產品部門主管懷特(Kevin White)則是經營春丘資本合夥公司(Spring Hill Capital Partners),專營投行基本的顧問業務。

精品投行 趁著信任危機蔓延華爾街之際日漸坐大。根據「交易邏輯」的資料,去年上半年,全球購併交易總金額約一兆一千億美元,為二○○四年以來最低值,但這段時間 內,精品投行的購併收入卻創下歷史最高水準,占整體的一四%。而且無論新兵或老手,與它們合作的客戶都越來越有分量。

客戶有來頭: 希臘也來求援,重整財政

最 近的例子是,八月二十三日,歐洲最大銀行滙豐控股(HSBC)委任精品投行龍頭拉瑟德(Lazard)當顧問,與南非第四 大銀行奈德(Nedbank)展開五二%股權收購案談判,總額高達四十四億美元;美國財政部五月份也請它為通用汽車(GM)重啟六百七十億美元的公開發行 計畫擔任顧問;甚至希臘政府都向它求援,重整國家財政。

在媒體眼中,拉瑟德可說是最神秘的精品投行之一,成立至今超過一百五十年,卻鮮少接受專訪。有人說投行的運作模式就是拉瑟德所發明,因為華爾街上到處看得到從這家投行出來創業的金融專家。

拉 瑟德專與大客戶做生意,例如,一九九五年它協助IBM花三十五億美元敵意收購試算表軟體業蓮花(Lotus),為當時的執行長葛士納(Lou Gerstner)拼湊出轉型諮詢服務業的版圖。如今拉瑟德已躋身全美第六大投行,經手業務早已跨出單純的諮詢顧問服務,反而以企業重組、資本重估及資產 管理稱霸業界。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喻為「華爾街新勢力」的艾維克合夥公司(Evercore Partners),去年初牽成兩大藥廠輝瑞(Pfizer)與惠氏(Wyeth)聯姻,收取高額的諮詢服務費,衝上年底精品投行排名第二寶座;而過去一 年半以來,它在所有投行的排名持續攀升至第七位,打敗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與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CNN 分析,六十四歲的創辦人歐特曼(Roger Altman)是柯林頓(Bill Clinton)政府時期的財政部副部長,政商關係雄厚。去年底歐特曼協助巴菲特(Warren Buffett)收購鐵路公司伯靈頓北聖大非(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 Corp),今年八月則是獲英國石油(BP)延攬,為未來賠償漏油經濟損失提供建議。

不過,儘管精品投行持續擴張勢力,但《金融時 報》(Financial Times)提醒,別想與大銀行抗衡,因為客戶需要資金時,大銀行明顯具有優勢,為此,客戶絕不會徹底疏遠大銀行。文中指出,精品投行該思考的重點是,在 不損及獨立性,卻又能在購併活動冷卻時保持獲利的業務模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88

台灣小子 創中國最大精品購物網

2010-11-21 TCW

呼哈網,中國最大的時尚精品購物網站,創辦三年半來,累積會員數達二百五十萬,平均客單價在人民幣三千五百元(約合新台幣一萬六千元)以上,這個數字,是大陸超級購物網站淘寶的四十倍多,最高曾創下一個月人民幣九百二十萬元(約合新台幣四千二百萬元)營收的紀錄,過去一年來的營收成長超過三○○%。

根據中國數據機構艾瑞諮詢的統計,呼哈網的流量在高階女性時尚B2C網站中排名第一,過去十個月來,每天註冊人數還以三千到五千名左右的速度在增加。

不得已轉行創價值十六億醫材貿易網

呼哈網的成功,連美國華盛頓大學都覺得驚訝。今年七月,一份關於《中國品牌發展策略》的商學院報告中,就特別提到了呼哈網的成績單與特殊定位。

年僅三十五歲的呼哈網創辦人連庭凱,不僅來自台灣,更令人意外的是,他原本該是一個醫師,卻因為家中三千萬元負債的壓力,讓他現在成了中國最大精品銷售網站的執行長。

時間回到民國八十八年,國中就被父母丟在加拿大,一路念到大學畢業,正準備要到醫院擔任骨科實習醫師的連庭凱,接到一通來自台灣的電話。「家裡破產了,我們負債三千萬,」電話那頭姊姊的聲音急促:「你快回來想辦法!」

為了還錢,他毅然脫下白袍,放棄已到手的加拿大醫師資格,返台找親戚朋友湊了幾十萬,與在IBM工作過的姊姊,一起運用自己的專長知識,以及父親過去在台灣醫藥界的人脈,開設了一個醫療器材貿易網站「華登醫藥網」。

沒想到這個被絕境逼出來的點子竟然大獲成功。兩年不到的時間就由虧轉盈,二○○三年甚至在第二類股上櫃,最後用五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十六億元)的價格賣給一個國際醫療器材集團。

不滿足成功 從時尚業找到第二高峰

從負債三千萬到年輕創業家,當時才二十八歲的連庭凱並沒有被成功沖昏頭,相反的,他卻在此時停下腳步,思考人生的下一步。

為了拓展視野與人脈,連庭凱先到芝加哥大學念MBA,接著陸續在台灣大金(Daikin)、周氏國際以及台灣頂級時尚集團——林莉國際,擔任總經理與執行董事。

「他剛來的時候理了一個大光頭,穿著看不出品味,」林莉國際董事長林莉笑著說。花了一番工夫,把單調的光頭修成神采奕奕的五分頭,搭配連庭凱天生的運動員特質,一個矮壯的宅男馬上變身充滿陽光氣息的時尚型男。

「這就是我要的!」連庭凱想,這個產業不僅給人自信與幸福,同時還像醫療藥品一樣具備高毛利,絕對值得投入。

決定方向後,他先到米蘭設計學院進修,在那裡與Prada創辦人等一流時尚精品業者建立關係。二○○六年,他看準中國龐大的市場潛力與都會白領女性的驚人消費力,前往北京成立了呼哈網。

不放棄市場 等七個月接到第一筆生意

一開始,連庭凱將市場定位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大城市,沒想到開張三個月,卻連一張訂單都沒有。「上門詢問的都是要一些五元、十元的便宜貨,跟預期差太多,」連庭凱苦笑。

到了第七個月,大家都心灰意冷到想打包走人時,忽然來了一張人民幣三千元(約合新台幣一萬五千元)的手表訂單,收貨地址還在山西。

「我同事打電話來問我說:會不會是來亂的?真的要發貨?」回憶起這段,連庭凱忍不住大笑:「我想說,算了,賭賭看,出了事大不了我賠!」

結果貨才剛送出,錢就絲毫不差的匯進戶頭。接下來一個星期,連庭凱如坐針氈,一直想著對方會不會打電話來退貨。「電話真的打來了,但不是退貨,而是問我這只表的功能該怎麼用,」他笑著說。

這筆訂單,讓呼哈網團隊士氣大振,他們特別寫了一張卡片,簽上所有人的名字,寄到山西去表達感謝。而這位在銀行裡任職的女性高階主管,從此變成呼哈網的忠實客戶,一個月至少上來消費兩、三次。連庭凱這才發現,原來中國精品網購最大的市場不在沿海,而是內陸的二、三線城市。

「在那邊開時尚精品店成本太大,沒有三千萬(人民幣)做不起來,」負責品牌開發的呼哈網總監胡德琦表示,品牌廠商不敢貿然投入,但當地高階白領女性,卻有強大消費力與流行時尚的需求,這就給了呼哈網切入的機會。

現在,呼哈網最大的客群來自大連、成都、哈爾濱等地,去年光是內蒙古的會員,就貢獻了超過人民幣百萬的營收。

靠著一開始的直覺,即時做出調整,找到正確定位,提供與全球時尚精品同步上線送貨的服務,呼哈網的營收快速上升,二○○九年在金融海嘯的衝擊之下,竟然逆勢成長三倍多,今年預計還會在翻倍。

這個亮麗的成績單,讓過去視電子商務為廉價與山寨本營的全球頂尖品牌商,如Swarovski(施華洛世奇)、Charriol(夏利豪)等,都主動找上門來合作。今年十一月,連庭凱甚至將受邀出席上海國際時尚精品高峰會主題演講者。

這個曾經負債三千萬的台灣小子,在中國精品市場取得一個非常好的位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25

7年開175家分店 美珍香把豬肉當精品賣 亞洲肉乾大王王陳山: 感覺對了,就放手去衝

2010-11-22  TWM




為了讓家族肉乾生意走出夕陽產 業,王陳山用現代化的企業經營理念,從原本只有小小一間店的生意,搖身一變成了遍布亞洲7國、175間分店的肉乾王國,營收更從約700萬元暴增至23億 元,他是如何辦到的?

撰文‧徐介凡 攝影‧吳東岳誰是亞洲肉乾大王?答案是美珍香的第二代掌門人王陳山。

美珍香目前在亞洲七個國家,共有一七五家分店;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中國與韓國都設有肉乾生產工廠。堅持只用豬後腿肉製造肉乾的美珍香,每年光生肉 的進貨量就超過四千噸,若以每條豬腿七公斤來計算,相當於五十七萬條豬腿。

年營業額二十三.二八億元

全因當初的一個轉念

龐大的肉乾生產量,也為這個肉乾王國,帶進年營收約星幣一億元(新台幣約二十三.二八億元),淨利率一○%的亮麗財務數字,更讓全亞洲的法人不斷登門拜 訪。

只是,很少有人知道,美珍香這家已有七十七年歷史的肉乾店,直到王陳山於二十多年前接手後,才能有如今的巨大變化。

「我做生意憑感覺、而非計畫,時機成熟、準備充足、感覺對了,就放手去衝。」王陳山說,在他心裡,經營肉乾店是藝術,不是一門科學,打造亞洲連鎖肉乾王 國,更是源自一個夕陽產業逼不得已的改變。

一九七三年,身為家中長子的王陳山還在就讀高中,已開始幫忙家裡賣肉乾,但當時的店名並非美珍香,而是他父親所創辦的合眾,美珍香則是舅公張瑞意所經營。

王陳山回憶,當時烘烤肉乾心裡總想著,「畢業後,我必定得接手經營這間肉乾店,但這只是個沒有發展的夕陽產業,我的人生豈不是全完了?」當年一間肉乾店每 天的營業額,平均只有星幣八百元,利潤只有三%;加上為了節省支出,全採前店後廠形式,每天從早到晚的生活都在店裡。王陳山回憶,「經常被同學嘲笑滿身都 是肉乾味,」也因此,在新加坡從事肉乾工作者,多為五、六十歲、只求一家三餐溫飽的老人。「我跟同學說以後要賣肉乾,每個都笑我,說我沒有未來。」王陳山 嘆了口氣說。

「做肉乾,像從小就已經被安排好的使命一般。」但,看著所有肉乾同業,年輕的他認為,肉乾的發展若只有一家店面,就到了盡頭。「如果,把傳統手工生產的肉 乾變成工廠生產,產量增加,應該也能多賣些地方。」王陳山認為,工廠化是讓這個夕陽產業找到出路的關鍵。

苦戰三年拿下的勝利

生產、通路、銷售關卡重重這個想法,一開始就碰上極大的阻力。先是同業的不看好,傳統肉乾製作過程,從切肉、拌料、鋪肉到烘烤,每個過程都會影響到肉乾的 風味;同業認為,機器取代人工,只會讓美味削減。

此外,家中長輩也不支持王陳山,像他父親就認為工廠生產,祕方可能會被偷學,讓競爭者增加。

儘管諸多不順,但王陳山越往下思考,就越耐不住嘗試的念頭,決定接手家族事業。一九七九年,王陳山服完兵役正式接手合眾肉乾店生意後,即向新加坡政府申請 了一間工廠,試圖用機械化方式製作肉乾。

由於沒有任何同業這麼做,一切都得自己想辦法,連機器都得自己設計;而且資金不多,沒有失敗的本錢。王陳山花了超過一年,工廠才從只有切肉機、絞肉機等生 肉處理機器,陸續擴充到有大型烤爐等設備。

「當時每天凌晨五、六點,豬肉送到工廠以後,我們就得開始忙著去筋、去骨、結冰、切割、醃漬、烘烤等,再送到店裡去賣,每天都要做到晚上七、八點才能休 息。」王陳山回憶。

然而,他們果然碰上同業所預言——「走味」的問題。「我常跟別人說,做三個人的飯很好吃,做三百個人就不見得好吃了。」王陳山說,最終的解決方案是,包括 鋪肉、炭烤,與去除燒焦等無法被機械取代的工作,就都由人力進行;肉乾在工廠只做成七分熟的半成品,送到店面後再進行最後烘烤的動作。這一步,又花了他半 年時間。

當王陳山才欣喜於採機械生產仍能保留肉乾美味的同時,卻又面臨另一個問題。

當時美珍香的銷售店面,只有自己家族的兩間,銷售數量有限,但工廠生產量大,現烤肉乾保存期限又只有七天,經常發生賣不完必須報廢,徒增成本的情況。

王陳山發現,美珍香年營收在一年內成長五成到星幣三十萬元,卻始終沒有同業跟進蓋工廠。因為即使銷售量增加,但由於報廢的問題,導致美珍香的利潤不增反 減。

二百萬美元一年賠光

中、港市場遭遇大挫敗

一九八二年,王陳山做出一大創舉,首度嘗試將肉乾擺到超市去賣;結果一炮而紅,光是過年前兩周的營業額就達星幣五十萬元,不但解決了產量無法去化、肉乾必 須報廢的問題,超市銷售通路打開後,美珍香的知名度跟著增加,生意變得更熱絡了。

這個讓王陳山首嘗勝利喜悅的戰果,讓他順利賺到擴張事業版圖的第一桶金。

三年後,美珍香進軍馬來西亞市場。「馬來西亞華人的風俗習慣跟新加坡很接近,人口又多,我們覺得應該是很有發展的市場。」王陳山說,第一次在國外開分店, 雖然沒有經驗,但因為市場反應與預期相當,頭一年就成功獲利。到一九九○年,美珍香在星、馬兩國,已有超過二十家分店。

人一旦搭上順風車,膽子就變大了,一九九○年,王陳山決定到香港與中國開設分店,「我去香港時,看到香港人都愛吃肉乾,人口又密集,覺得這是個大有潛力的 市場。」王陳山回憶,當時正好碰上中國政府鼓勵企業與外國企業合資,二話不說就投入資金,結果,這次讓大膽的他摔了一大跤。

「我在北京投資二百萬美元的肉乾廠,不到一年時間就血本無歸,打道回府。」提及此事,王陳山不斷搖頭,當時與中國的國營企業合資,沒想到錢一到位後,官員 們無心經營生意,而是四處買新車、玩樂。一年過去,投資資金所剩無幾,不敢得罪官員的他,也只好認賠殺出。

屋漏偏逢連夜雨,另一頭也出現資金問題,由代理商在香港開設的加盟店,為了省租金開在上環,卻因為產品價位偏高、與當地消費者習慣不同,投入的一百萬港 元,在一年內花個精光。

但王陳山像著了魔似的,仍打算奮力一搏,儘管第一間店大賠,他寧可不收任何權利金,建議香港加盟主大舉擴店到五間;然而店數持續增加,業績卻始終未見起 色。

一口氣遭到兩次失敗的重擊,迫使王陳山重新認真思考,自己的策略到底哪裡出了錯。他回過頭觀察星、馬市場的銷售,猛然發現,新加坡因為深耕已久,多數人都 認識美珍香品牌,名氣夠大,銷售自然暢旺。而馬來西亞的成功,也因為馬來西亞人經常造訪新加坡,對美珍香品牌早有認知。

在香奈兒旁邊賣肉乾

高價化、精品化的成功祕訣因此,要想攻進新市場,王陳山決定「只有在各大重要城市一起開分店,打造全國的品牌形象,這樣做才能成功。」這步想通了,即使面 對虧損累累的處境,王陳山仍一舉將香港分店擴充到十五間之多,甚至在銅鑼灣挑了間只有七坪大小、租金卻要三十三萬港元,位於購物區精華地段的店面,以建立 民眾對美珍香肉乾品牌高價位的形象。

儘管如此,美珍香香港分店好不容易經營到損益兩平,已是十年光景過去了。

但這是值得的,如今香港美珍香每年可穩定貢獻星幣百萬元以上的權利金。同樣的模式,王陳山也在台灣複製,他選店面,挑在台北市東區商圈;雖然房租貴,但卻 因為附近都是賣名牌的精品店,讓高價位的美珍香不但成為名牌,消費者認同度也較高,營業額反而創下佳績。

二○○三年,王陳山複製台灣與香港「精品店」的成功經驗,再度進軍中國漳州市場,鎖定精華地段開設分店。果然如他所料,在第一年就達到損益兩平,爾後陸續 到北京、上海等地開設分店,都有一樣的成績;也因此,短短六年內,在中國他一口氣展店六十家,且接下來還會持續擴張。

「這二十年來在亞洲擴張事業,我都有計畫,卻統統都出現意想不到的變化,所以,現在我做生意憑的是感覺。」王陳山笑說,今年他將帶領美珍香進駐韓國,就是 跟著自己的感覺走。

一年內,他收到超過五百封來自韓國要求加盟代理的信,加上許多韓國客人持續反映美珍香的肉乾非常適合在韓國銷售,「也許,這就是感覺對了吧。」王陳山不注 重精密的市場數據,而全視顧客的現場反應,如今的他,還會親自瀏覽每一封電子郵件。

「牌子掛上去後,就不要再把它拿下來了。」王陳山回憶當年張瑞意把美珍香招牌交到他手上那天所說的話,至今仍情緒激動。對他而言,這不僅是一個家族世代的 傳承,更是他從小到大使命的開始。

王陳山

出生:1957年

現職:美珍香合眾公司董事長

學歷:新加坡實明高中

經歷:美珍香職員

王陳山大事紀

1973年 王陳山在自家合眾肉乾店打工,每天營業額星幣800元1979年 王陳山將傳統手工生產肉乾,改為工廠量化生產,同年正式接掌合眾營運1982年 王陳山將合眾肉乾擺在超市上架,2周營收超過星幣50萬元1985年 正式接掌美珍香營運,分店擴張至8間,同時開始進軍亞洲市場1988年 美珍香年營收首度超過星幣1000萬元,淨利率約5%1990年 投資北京肉乾廠,慘賠200萬美元2000年 美珍香進軍台灣,三年慘賠星幣3000萬元2003年 美珍香在中國廈門捲土重來,業績大好迅速拓點,每年至少開10間2009年 美珍香營收突破星幣1億元,淨利率倍增至10%

肉乾的亞洲天王

——美珍香175間分店遍布亞洲,年產能超過3300噸新加坡 馬來西亞 台灣 中國 韓國進入時間(年) 1933 1985 2000 2003 2010 分店數(間) 33 18 36 62 5 工廠產能(年/噸) 900 300 300 1600 200 註:未設工廠國家包括香港、菲律賓和印尼,分店數分別為15、1、5間;亞洲總分店數為175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08

來台掛牌 精品店化妝師紅木未演先轟動

2011-5-16  TWM




即將在五月三十日於興櫃掛牌的紅 木集團,未掛牌先轟動市場,主要是該公司創了幾個第一,是第一家純外資在興櫃掛牌公司,也是國內第一家道地的精品概念股。成立於一九九二年的紅木集團,以 專做高級精品店裝潢為主,LV、Gucci等國際知名品牌都是它的客戶。隨著亞洲地區對精品需求快速增加,扮演精品店化妝師的紅木集團,角色日趨重要。

紅木集團的創辦人是新加坡華裔商人蘇聰明,早年從一般的室內裝潢起家,在切入高級精品店裝潢後,現在已經是各大精品店拓點時,指定的裝潢公司。該公司靠著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兩處主要營業據點,將裝潢業務擴大到全球。

目 前,紅木集團的客戶群遍及世界二十多個國家,Hermès(愛馬仕)、LV(路易威登)、Cartier(卡地亞)、Armani(亞曼尼)、 Burberry、Gucci、Coach、Rolex(勞力士)、Prada等。紅木集團總經理Peter曾表示,在台灣掛牌後,希望利用資本市場擴充 生意,除了可擴展客戶,並希望打進大陸市場。

而從紅木集團的業績可以看出,精品生意跟景氣息息相關。金融海嘯前,該集團EPS(每股稅後純益)僅一.三三元,海嘯過後,業績快速成長,二○○九年營收十一.二億元台幣,稅後純益一.三二億元,EPS四.五元,一○年EPS也保持在四.二八元附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63

十八元台產蛋 打入香港精品超市

2011-5-16  TCW

什麼樣的生鮮雞蛋,每顆零售價可以賣到十五到十八元不等?

五月十二日,福頂旗下品牌自然牧場的生鮮蛋就要再度裝櫃出口香港,並由當地最大民生必需品貿易商賓仕洋行通路販售,代表台灣的品牌蛋,成功切入包括香港city'super、惠康(頂好)等中高檔超市,也創下台產雞蛋價格之最。

成立剛滿一年,這間台灣第一家外銷高檔品牌生鮮蛋的福頂,早在三月二十一日,就已出口一貨櫃、約十萬顆雞蛋到香港。「(回頭客)最直接,不會拿錢開玩笑,」頂新集團順胜實業執行副總黃玉明說。福頂背後的大股東,正是以康師傅、味全等企業聞名的頂新。

據農委會統計,台灣家禽產值每年約達六百五十億元,其中雞蛋僅次於土雞,約貢獻近三成產值,商機不小。「車子、衣服都可以挑品牌,為什麼雞蛋不能挑品 牌?」六年級生的福頂總經理呂宜峰認為,身為市場新進者,唯有與眾不同才有機會走出格局。打造品牌,成了福頂非走不可的區隔化策略。

「沒有分級,永遠是一模一樣的蛋,」看到國外雞蛋分級計價,能正確反映品質與價格,為打造品牌,呂宜峰選擇反其道而行:先確定品牌出口目標與通路,再高規格要求檢疫、飼養與挑選等生產環節。

它的檢疫,超高規格 比一般藥檢多出上百項

首先,雞蛋藥物殘留檢驗。政府CAS(台灣優良農產品證明標章)共檢驗十六項,福頂則更進一步,每月申請TUV(德國杜夫萊因)一百九十一項檢測,力求滴水不露。

「叫你驗一個牛的抗生素,很多人可能覺得沒必要,」呂宜峰透露,全台沒有一個專門飼料廠只供應雞;有些藥物用在牛、豬或其他水禽動物身上,但混在一起,共用的飼料配送車難保不會成為危害來源。

它的飼養,重質重量 雞籠不塞滿,飼料也換季

不只用更嚴謹藥物檢測確保食品安全,其次也重視飼養空間。一般每籠雞隻數量約十到十一隻,福頂只養八到九隻。

可別小看少養一隻雞的威力,站在生產者角度,完全以成本角度思考,全部產品都想售出,何況以擁有六、七千籠等稍具規模的蛋雞舍計算,九成產蛋率、每籠少放一隻雞,一天就少約六千顆蛋,少賣的都是成本,每天保守估計至少損失上萬元。積少成多,這對蛋農並非一筆小數目。

「生產者要去衡量,養得少養得好,比養得多養不好要強,」從品牌思考的呂宜峰,懂得品質、數量和價格間的取捨,才願放棄短期利益。

蛋雞在飼料管理上,受惠頂新旗下飼料廠順胜的資源,隨雞隻成長年齡與氣候變化,都能隨時控管飼料品質與配方更改的靈活度。

例如,雞隻冬天要換吃高熱能飼料,增加脂肪禦寒,但夏天為避免過多脂肪囤積影響產蛋品質要再更換,又如代謝變慢、骨質疏鬆等徵兆出現,則應增加鈣粉等成分,當生產端有了專業飼料廠做後盾,便可隨時細部微調,增加飼養品質與效率。

福頂廠長廖國禎透露,他們的蛋雞「吃得少生得多」,平均一.八公斤飼料能產出一公斤的蛋,比一般超過兩公斤的飼料效率要好。

透過工研院資源整合,福頂又成為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禽業蓄養之中草藥生技應用群聚」計畫示範農場。「福頂設備已經一百分,」工研院南分院家庭網路科技中心 專員陳昶源說,透過蒜精、靈芝酵素等飼料增加雞隻免疫力,有助死亡率下降、產蛋率提升,協助品牌行銷。不計額外增加的人力與產線設備調整成本,結合大量生 產靈芝與酵素的群聚成員資源,平均每顆蛋成本約增加兩毛。

該中心副主任王俊堯補充,藉該群聚聯盟打造精緻農業,也讓福頂在銷售端拉高附加價值。現階段,該品牌的紅靈芝酵素蛋(褐色蛋殼),在台灣有機食品專賣店棉花田、Sogo百貨、微風超市等通路每盒十顆售價九十五元,價格是一般同數量且無品牌雞蛋的二.六倍左右。

它的篩選,人機併用 兩階段檢查,淘汰率六成

「我可以一顆雞蛋多賺一點,為什麼要賣一斤只賺一點點?」廖國禎直言。

此外末端雞蛋挑選,福頂也運用全台數一數二的高檔設備精挑細選,最後僅有約四成符合品牌規格:第一次人工檢查先淘汰約三成外觀破損、較不美觀的蛋,再經五 十度高密度水洗、集蛋整列與冷風烘乾;並藉聲納與五千瓦光譜檢測淘汰肉眼看不見的裂蛋、血蛋。至於未能躋身該等級的雞蛋,則採分級定價,改走一般銷售通 路,價格自然不比品牌蛋。

經過層層把關,這樣的堅持與努力,今年三月終於獲港商賓仕洋行青睞,成了唯一獲選合作的台灣蛋商。

「鮮奶市場賣得好都是最貴的,」黃玉明以頂新集團雙鮮奶品牌舉例,儘管味全價格較低,消費者仍更青睞林鳳營鮮奶,這便是品牌效益;他認為,當品牌發酵,更多雞場願意加入生產體系,就能替旗下飼料廠順胜帶來更多新生意。

懂得堅持,未來打響名號,收蛋價格比其他蛋商高、規模也日益壯大,福頂就有機會跳脫台灣雞蛋市場報價規範,取得分級定價主導權,一步步孵出品牌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78

PRADA、COACH、Ducati赴港集資 精品股搶上市 香江成奢侈中國首站

2011-5-30  TWM




全力推動新戰略的香港證券交易所,加上亞洲豐沛的資金、在香港高達三十倍的市場平均本益比,以及與中國消費市場快速崛起的潛力加持下,讓全球精品品牌紛紛選擇到香港上市。

撰文‧乾隆來

奢侈品牌股票上市,是今年香港最夯的話題,五月十九日,香港證券交易所審議委員會正式通過義大利知名品牌PRADA(普拉達)的申請,將在未來幾個禮拜正式啟動招股募資,並在六月中旬股票上市,募集籌資金額高達二十億美元。

李小加的全球金融戰略

PRADA上市,標誌著香港證券交易所總裁李小加又一次重大的勝利,出身大陸的李小加在二○一○年接掌港交所,傾全力將香港打造成全球最頂尖的金融中心, 他提出︽戰略規畫二○一○~二○一二︾發展藍圖,具體訂定十九項重大工作計畫,不僅要維持港交所既有「亞洲一哥」的地位,更直接挑戰紐約、倫敦,在次級市 場成交金額、初級市場集資金額等指標超英趕美,奪取「全球一哥」的寶座,同時更抵禦後起之秀||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競爭。

「推動國際發行人來港上市」,就是李小加︽戰略規畫二○一○~二○一二︾發展藍圖的核心戰略,目標就是將香港證交所的核心價值,從「中國境外上市要地」, 提升為「全球企業的上市要地」。過去二十年,香港扮演中國企業向全世界集資的窗口,未來,香港將雙向發展,吸引跨國企業運用亞洲豐沛的資金到香港上市,作 為跨國企業集資、發展中國內需市場的第一窗口。

PRADA香港上市話題不斷能源產業、時尚精品,以及金融產業,則是這場香港國際戰略布局的前鋒部隊。去年五月七日,著名的高檔化妝家用品牌歐舒丹 (L’OCCITANE) 在香港上市,為這個戰略打響了第一炮,歐舒丹順利集資七億八千三百萬美元,以去年的匯率換算,約新台幣二四二億元,上市之後交投熱絡,流動性與企業價值均 佳,目前上市股票總市值在新台幣一千億元的水準(含舊股),股價較上市價格上漲超過三成,本益比更維持在三十倍。

相對於歐舒丹,PRADA上市堪稱是重量級、世界一軍出場比賽的重頭戲。PRADA預計集資金額高達二十億美元的龐大規模,本身在奢侈品產業的教父級地 位、女老闆Muccia Prada家族精采複雜的故事、Prada三度規畫股票上市,卻都因不同原因功敗垂成,乃至PRADA甘冒背叛祖國的指責,放棄在母國義大利上市的戲劇化 決定,讓PRADA上市案「混搭」了財務、國家戰略、家族興衰、個人恩怨等光彩奪目的故事,配上PRADA永遠叛逆的產品形象,未來一個月肯定是全世界媒 體拚命報導、攝影機鏡頭鎖定的焦點。

PRADA去年的業績表現優異,全年營業收入達到二十.五億歐元(約新台幣八四○億元),稅前、利息前、折舊前獲利(也就是業界慣稱的EBITDA)五.三五億歐元(新台幣二二○億元),營收年增率三一%,獲利年增率更高達八五%。

PRADA公司有九五%的股權,都掌握在創辦人的女兒、首席設計師穆希.普拉達(Muccia Prada)手中,她的丈夫擔任公司的執行長;這次普拉達家族預計拿出二○%的股權在香港上市。

義大利在PRADA上市過程中也不算全輸,因為義大利最大的銀行Intesa Sanpaolo 擁有另外五%的股權,二○○六年這家銀行以一億歐元買下PRADA五%股權,估算PRADA公司價值為二十億歐元,如今六月分香港上市,在眾人爭搶之下, 有可能創造出一一○億歐元、超過五倍年營收的市值,讓這家義大利銀行在五年內創造出五倍多的獲利。

除了PRADA之外,還有許多國際知名的精品業者紛紛跟進,美國最著名的皮件精品 COACH也在五月上旬的董事會通過,正式評估在香港第二上市的計畫,COACH是紐約時尚的代表,年營業額超過新台幣一千億元、總市值達新台幣五千億元。

新秀麗、杜卡迪也共襄盛舉COACH執行長路.法蘭克福(Lew Frankfurt)從一九八五年加入COACH,一路領導這家美國精品公司成為與法國、義大利精品業者平起平坐的世界一軍,如今有意藉著香港第二上市 (在香港發行HDR存託憑證),展現進入中國市場的強烈企圖心。

台灣消費者非常熟悉的行李箱品牌新秀麗(Samsonite),也規畫在香港集資上市十億美元的方案,新秀麗也是美國起家的品牌,往前追溯已有一百年的歷 史,○七年七月,著名的私募基金 CVC Capital Partners以十七億美元的公司作價,成為掌控新秀麗的股東,但是在金融風暴之後,CVC被迫增資一億七千五百萬美元、降低持股至六○%,並且讓主要 融資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取得少數股權,隨著全球經濟的上揚,CVC積極尋找獲利出場的機會,最後選擇在香港股票上市。

新秀麗在香港上市的時程比PRADA還快,目前已經在市場售股募資,預計在六月十六日新股上市。

還有,義大利重型機車杜卡迪(Ducati),也在私募基金大股東的安排下,決定到香港上市。不論是COACH、新秀麗、杜卡迪,都是傳統家族企業長期發展後,出售給經理人或私募基金。

這些新股東除了力圖保留傳統優良技術之外,對於財務的敏感度更強。另一方面,全力推動新戰略的香港證券交易所,加上亞洲豐沛的資金、香港高達三十倍的市場平均本益比,與中國消費市場快速崛起的潛力,讓他們紛紛選擇到香港上市。

香港一向是炒家天堂,有政府的戰略規畫,有世界級的精品企業即將上市,有私募基金的全力吹捧,靈敏的香港人自然不會放過如此大好機會。

看好內地消費潛力,米蘭站上市超額認購逾二千倍5月23日在香港上市的二手精品銷售業者「米蘭站」(Milan Station),超額認購高達兩千多倍,創下港股紀錄,投資人新股中籤率不到三百分之一,港人對精品概念的炒股熱潮有多高,可見一斑。

米蘭站以銷售精品二手包為主,成立至今才10年,只在香港本地營運11家店面。18年前,米蘭站董事長姚君達還只是一名在香港九龍擺地攤、成天躲警察的小 販,但憑藉敏銳辨別精品真偽的能力,並積極建立香港社交名媛人脈網絡,逐漸累積創業基礎。2001年姚君達在香港尖沙咀開了第一家二手時尚名牌店「米蘭 站」,花了六年時間掌握香港八成二手名牌包市場後,07年進軍澳門、台灣市場,隔年並在北京開設首家中國分店。不過08年姚君達出清台灣分店股份,退出台 灣市場。

麥肯錫大中華區發佈《崛起的中國奢侈品市場》報告指出,2010年中國市場的奢侈品消費額為120億美元(約新台幣3456.6億元);2015年將達到 270億美元(約台幣7777.4億元),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奢侈品消費國。另根據貝恩諮詢公司(Bain & Co.)最新統計,2010全球精品產業中,美洲地區銷售成長將攀升8%,最受矚目的中國市場,估計今年銷售將成長25%。隨著消費力的提高,中國未來幾 來將是最受矚目的精品消費重鎮。

(林宸誼)

奢侈之都

時尚精品業紛紛規畫在香港上市公司 上市日期 集資金額 主要股東

L’OCCITANE

歐舒丹 2010/05/07 7.83億美元(台幣242億元) 盧森堡公司L’Occitane Groupe S.A 米蘭站 2011/05/23 2.7億港幣(台幣10億元) 姚君達

PRADA

普拉達 2011/06 20億美元(台幣600億元) Muccia Prada

家族

Samsonite

新秀麗 2011/06/16 10億美元(台幣290億元) 私募基金CVC COACH 2011 規劃中 Sara Lee、紐約上市公司

Ducati

杜卡迪重機車 2011 規畫中 私募基金Investindustrial Holdings/ BS Private Equity 香港證交所拿下全球IPO冠軍2010年全球各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

集資排行榜

交易所 IPO集資金額

(億美元)

1 香 港 573.35 2 深 圳 442.78 3 紐約泛歐交易所 NYSE 338.12 4 上 海 292.33 5 澳 洲 242.93 6 倫 敦 201.07 7 西班牙 180.78 8 多倫多 107.77 9 印 度 94.45 10 韓 國 84.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68

老店新傳人 把老人生意當精品經營 百年茶莊「王德傳」要做茶飲界星巴克

2011-6-13  TWM




在茶香中長大的王俊欽,是百年「王德傳(興)」茶莊的第五代傳人,八年前,以全新的經營概念重啟沉寂多年的祖傳茶莊,把賣茶這門父親口中的「老人生意」打造成精緻品牌,甚至成功進軍大陸市場。

撰文‧林讓均

走進台北市長春路的「王德傳茶莊」,在撲鼻茶香以及典雅復古的裝潢中,訪客彷彿置身清末民初的舊日時光。

這家歷史可上溯至一八六二年的老商號,在二○○二年重新開幕後,重現台灣百年前的傳統街屋格局,店中復古櫥櫃陳列了一整排亮眼的大紅茶罐,角落則有線條素雅的明式桌椅。

但在如此中國味十足的茶香氤氳中,卻望見天花板懸下的威尼斯手工絲吊燈。這種交融中、西式古典風情的風格門市,顛覆了過去人們對「茶行」的既定想像,也帶動兩岸精品茶行的開店風潮。

「王德傳」可說是兩岸第一家走向高價精品路線的茶飲名牌,而這一切的幕後推手,就是王德傳茶莊的品牌總監兼第五代傳人王俊欽。

親自造訪中國六大茶山

今年四十五歲的王俊欽,從小跟著祖父喝茶、在茶香中長大,朋友口中「喝茶成癡」的他,原本以為自己理所當然會接手當時名為「王德興」的祖傳茶行,把百年家族事業傳下去。

然而,王俊欽的父親卻認為賣茶是「老人生意」,於是關閉了位在台南的茶行,自己也改行賣皮鞋,當然也不希望獨子王俊欽繼續經營賣茶生意。

然而,這並不能抑制王俊欽對茶的熱情。早在大學時代,王俊欽就喜歡趁著寒暑假探訪台灣各處的茶葉產地,退伍之後第一次出國,去的是中國杭州,為的就是尋找 知名的西湖龍井茶。近年,他也經常尋訪雲南深山的千年茶樹,每一回總要在山路上顛簸數日,但他卻樂此不疲,至今已去過中國六大茶山。

「我家賣茶已經一百多年,但做品牌是從我開始的。」王俊欽說,華人是喝茶的民族,但若論品牌力,兩岸加起來共八萬多家茶莊,卻抵不過一個英國來的「立頓」(Lipton)茶葉品牌,想來就沮喪。

王俊欽為了重新開張已關閉二十多年的家族茶行,不僅辭去原本的建築工作,還因緣際會在台北市永康街頂下一家咖啡廳,先賣起了咖啡,目的就在於幫讀理工的自己,換一顆「服務」的腦袋,並快速累積通路經驗。

但賣茶和經營品牌終究是兩回事,何況在中國精緻茶飲市場上,幾乎沒有前例可以參考,王俊欽於是請出現任味全零售事業群總經理的姊姊王雅鈴,來為品牌操刀。王雅鈴多年前任職寶僑家品(P&G)時,曾經成功打響「飛柔」、「沙宣」等洗髮精品牌。

姊姊操刀鎖定年輕女性客層籌備「王德傳」品牌期間,王雅鈴親自做了好幾場焦點團體訪談,藉此抓出「王德傳」高檔、風格化的品牌調性,並鎖定最會帶動流行風潮的二十五至四十五歲女性作為目標客群,打破「七成以上是男性,且年紀多在五十歲以上」的茶飲消費者刻板圖像。

王俊欽自己也到巴黎、香港等地的精品茶鋪去考察,最後把茶飲定調為「消費品中的精品」,並且將「王德傳茶莊」的第一家門市開在鄰近台北市中山北路商圈的長春路上,以凸顯精品調性。

提升產品力的責任也落在王俊欽肩上。王俊欽彙整過去幾十年喝茶經驗,到兩岸各地知名茶鄉找茶農契作生產,並親自品管、監工。在台灣的梨山、杉林溪與南投名 間鄉等地,王俊欽找到了幾十甲的契作茶園,甚至在雲南省臨滄縣、海拔一千四百公尺的千年古茶園中,都有茶農為他提供普洱茶葉。

另一個迥異於傳統茶行的作法是,王俊欽除了供應普洱、鐵觀音與烏龍等傳統暢銷茶,也完整陳列了「綠、白、黃、青、黑、紅」的中國六大茶系,還主打年輕人青睞的綠茶、紅茶,並且研發出採用有機新鮮花瓣的「陰滯花茶」系列,在在引發話題。

二○○二年,重新定位與包裝的王德傳茶莊正式開幕,但業績真正上軌道是在一年之後。

「我們採『不二價』策略,剛開幕時,好不容易等到客人上門,客人一聽說不打折、不賒帳,常轉頭就走,但是為了堅持品牌經營,也只能讓他走。」王俊欽笑說, 正因為堅持與傳統茶行走不一樣的路,「王德傳」很快就獲得肯定,順利以專櫃的形式進駐台北一○一大樓、誠品與SOGO百貨等主流通路。

味全入股,衝刺大陸市場而諸如台積電、宏碁、花旗等龍頭企業,還有外交部等政府單位,也經常大量採購王德傳茶葉當禮賓伴手禮,王德傳還一度獲選 APEC(亞太經合會)的唯一指定茶品。慢慢的,王德傳的名氣也逐漸在中國傳開,曾經有陸客一年內回購四次,且一次就購買新台幣四十、五十萬元。

「王德傳茶莊不只把店做得很漂亮,更重要的是,它能夠開展出多樣化的茶飲風貌,而且走的是競爭門檻高的高價精品路線!」也愛喝茶的美食家葉怡蘭說,多樣、豐富且具文化美學,正是台灣茶要走上國際舞台的關鍵。

頂新集團四位董事長都愛喝茶,早就風聞王德傳的名號,甚至味全董事長魏應充還曾特地派人到王德傳茶莊買茶,除了自己喝,也把王德傳茶葉當成伴手禮,送給對岸的合作夥伴,意外發現王德傳在中國市場大有可為。

去年底,味全便以新台幣一億元取得王德傳五一%的股權,而這正好彌補王德傳想往中國大規模展店的資金缺口。去年下半年,王德傳在上海開出一號店,預計五年內要在中國開出三十家店。

不過,葉怡蘭也提到,台灣茶葉品牌業者也都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讓習慣喝咖啡的年輕人改喝茶飲,「想要切入年輕人市場,就得有能力和星巴克搶客人!」 此外,近年來飲料品牌業者也紛紛跨足新形態茶飲市場,例如御茶園旗下的OH CHA、泰山旗下的御奉茗茶,就紛紛在台北市忠孝商圈開起茶飲品牌的旗艦門市。

門市走精品風格,並率先研發出小號「隨手罐」、切入上班族市場的王德傳茶莊,顯然已頗有「茶飲界星巴克」的架式。

事實上,王俊欽打的正是這個算盤,他在台灣市場持續實驗新店型,例如近日就將在長春路總店二樓,闢出可以舉辦各種文化講座的「茶沙龍」(Tea Salon)空間,為的就是創造一種可以吸引年輕族群的文化氛圍。

自從○二年接班之後,短短八年間,王俊欽不僅延續了百年祖傳的茶莊命脈,每一年營收都有近二○%的成長,去年兩岸營收更逼近一億元大關,早已突破傳統茶行一年營收頂多數百萬元的格局,原本反對王俊欽賣茶的爸爸,現在則是全力支持、出資相助。

「我們現在規模還小,但我希望未來國際上講到中國茶,就會想到『王德傳』!」喜愛以茶會友的王俊欽,打算讓全世界都喝到他的好茶。

王俊欽

出生:1966年

傳承:第五代傳人(2002年接班)現職:王德傳茶莊品牌總監

經歷:霖園建設現場組長

學歷:逢甲大學水利工程系王俊欽接班後最重要的三件事:‧走出格局,首家做品牌的茶行。

‧當精品賣,開出首家風格茶莊。

‧將茶定價,不二價、不賒帳。

王德傳茶莊小檔案

成立時間 1862年創立「王德興茶行」2002年登記為「王德興茶葉公司」

品牌名 王德傳茶莊

創辦人 王俺尚(第一代)

董事長 王雅鈴

資本額 4490萬元

股東結構 味全持股51%據點 7個(3家門市、4個百貨專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