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手遊創業需要邁過的4道死亡關卡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10/59375.html

創業本來就是九死一生的事,何況是已經競爭慘烈的手遊領域。做手遊不是做好開發就可以,上下遊任何一個環節有閃失,都會招來滅頂之災。而這其中包括立項、競品分析、“討好”渠道和選代運營公司四個環節。創業之路孤獨且容易死亡,何不在2014年4月來首先要確定題材和風格,題材和風格又決定了產品和市場。歐美市場有強烈的文化特征,與國內文化差異較大。如果是三國題材,只能在國內或者日韓、東南亞地區發力,歐美用戶不太能接受。韓國市場仍有巨大空間。從近期Google Play排名來看,韓國用戶更傾向於休閑遊戲,重度遊戲也有擡頭趨勢。此外,港澳臺市場增長較快,以中國臺灣玩家為例,他們對遊戲品質的鑒賞能力更高,付費比例也更高,這對開發者是利好消息。中小開發者不妨從這些市場切入,如果能很好地判別港澳臺用戶口味,一款遊戲也有可能做到上千萬元的收入。遊戲的玩法及終端定位也很重要,開發者要事先想清楚自己擅長做哪種類型的遊戲,適配終端有哪些。假設開發者要做一款3D遊戲,那麽首先要考慮誰是目標用戶,3D產品通常要求Wi-Fi覆蓋,如果是中低端人群,他們可能更多使用2G或3G網絡,因此就不是目標用戶。開發者應該盡量匹配一些高品質機型,除普通版外,也可以開發高清HD版,同時單獨做一些測試。如果掌握這幾點,做遊戲開發時會少走很多彎路,不用每次都把整個遊戲包換掉。第二關:競品分析如果開發者前期不做足市場調研,僅僅為了追求短期利益,進行快速複制和抄襲,最終只有步入墳墓。2010年前後,一款名叫《傲視天地》的產品非常火爆。這是一款戰略遊戲,在一個格子里,玩家的若幹兵將可以對打。“我當時覺得,既然若幹兵將可以對打,為什麽不把兵將換成人物呢?所以就想做一個這種類型的遊戲,大概做了兩三個星期,我的主策劃跑來說,有一個產品跟你描述的基本一樣,它叫《神仙道》。”一位開發者回憶道,還好當時發現及時,沒有在項目上過多投入。上海美峰數碼的《君王2》也曾有類似經歷。在《君王2》的研發過程中,恰逢《忘仙》火爆。作為同質產品,美峰團隊發覺預先規劃的遊戲設定、美術策劃都落後於主流產品。盡管當時已經投入了200多萬元,但美峰數碼還是決定打破所有、重新來過,定位於更高端的產品。最終,《君王2》上線11天開服10組。這款遊戲的ARPU極高,月流水已突破4500萬元,在收入上已經趕超《忘仙》。眼下的手遊產品在題材和風格上都呈紮堆趨勢。今年上半年,伴隨《我叫MT》的火爆,一時間湧出幾十款《我叫MT》的複制品。如果開發者前期不做足市場調研,僅僅為了追求短期利益,進行快速複制和抄襲,最終只有步入墳墓。第三關:“討好”渠道對於中小開發者來說,產品能做到什麽程度,很依賴渠道。想得到用戶的青睞必須先得到渠道的青睞。渠道的強勢在今年開始顯現。一位產品月流水過千萬的開發者對《創業家 》記者抱怨,“遊戲渠道商每時每刻都有人找我們,要潛規則我們。”這位創始人拒絕了“潛規則”,於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他的產品被這家渠道商排至50名開外。以前做產品推廣,只要數據好,留存率高,開發者們甚至覺得渠道推不推也無所謂,大不了自己花錢推。而不久之後的局面可能是,即使開發者想自己推,但連廣告都沒地方買了,因為所有的廣告量已經被渠道買斷。一位開發者表示,渠道有時不看產品,反倒看人。如果你過去和渠道有過交情,渠道還會比較相信你的產品,但如果是嶄新的團隊研發的產品,渠道會天然地不想合作。但渠道對產品的辨別能力有時又非常有限,不同渠道對於產品的喜好、要求也不一樣。目前在國內市場,除蘋果iOS外,越獄渠道比較大的是91助手和同步推;其次是遊戲的垂直門戶,如九遊、當樂等;再接下來是應用商店,以應用匯、豌豆莢為代表;最後是運營商渠道。以91和同步推為例,這兩家用戶屬性很接近,基本上是比較高端的用戶,他們更喜歡如《我叫MT》、《大掌門》這種簡單、易操作的遊戲。而九遊、當樂等渠道積累了大批從Java時代過來的玩家,他們喜愛重度遊戲,因此卡牌類遊戲在這種渠道的推廣效果較差。一款產品想做好推廣,接入不同渠道往往就要花費一到兩個月。這個時間小公司基本上耗不起,所以若想獲得更好的推廣效果,有必要和渠道搞好關系,提前摸清渠道的喜好。第四關:慎選代運營公司很多運營公司都要求獨家代理權,嘗試了一些推廣發現不行後,會馬上將產品束之高閣。對於中小開發者來說,這是致命打擊。如果開發者自己運營產品,會面臨巨量的推廣渠道和各種市場。一個產品如果想在上線前覆蓋全平臺及所有市場的話,光平臺的SDK(賬號與支付系統)接入,可能就需要長達半年的時間。不單是創業公司,連有資源積累的公司也叫苦不叠。許多開發者會選擇同代運營公司合作,但很多業內人士對i黑馬&《創業家 》記者表示,手遊公司如果把產品獨家交給某個運營公司,很容易被坑死。運營公司通常沒有耐心,產品數據不好,會立刻打入冷宮,沒有修改的機會。一家代運營公司坦承,如果他們看好一款中小團隊研發的遊戲,會先收對方一部分保底資金。“我們也很苦惱啊,知名遊戲的發行權搶不到,中小團隊的遊戲又存在風險,我們要跟渠道去證明這是個好遊戲,還要保證開發者掙到錢,這確實比較困難。”由於渠道的推廣位置有限,對產品的嚴格要求使得代運營公司壓力陡增。很多運營公司都要求獨家代理權,嘗試了一些推廣發現不行後,會馬上將產品放到一邊。對於中小開發者來說,這是致命打擊,並且很可能成為未來一兩年大量手遊公司死掉的原因。2014年4月克萊斯勒黑馬大賽TMT行業賽(手遊專場)將拉開大幕,全國項目報名火熱進行中, 報名請猛戳此處,或者拿起手機撥打:18301308088 座機:400-6019698 前來報名,報名咨詢QQ:543171896。

你也可以關註黑馬大賽官網及微信公眾號:heimadasai,了解更多大賽動態和幹貨分享。歡迎進入黑馬大賽TMT行業QQ交流群(群號:170400703),大家一起來學習和發現。 相關公司: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作者:石海威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433

【重磅】從天使到A輪 創業者要邁過的9大生死關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314/149334.html

黑馬說:這是一個全民創業的時代,一個萬眾創新的時代,也是一個全民天使的時代。這是創業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因為上路的人太多。

這是一個渴望裹挾著夢想的時代。高管放棄優厚的待遇,為夢想上路了,白領放棄穩定的工作,為夢想豁出去了,大學生放棄學業,迫不及待地創業了,所有人都標榜著夢想,而內心卻渴望著財富。
 

\文/ 劉億舟

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

市場最道德!在市場法則下,你賺的錢越多,說明你對社會貢獻越大。這是我秉承的創富理念。因此,創業者通過創新創業追求財富是光榮的事。

然而,在這條夢(幻)想的財富大道上,能夠走到終點的畢竟只是少數。根據IT桔子的統計(截止2015313日),2014年拿到種子天使輪投資的公司達到847家,拿到A輪的達到861家,拿到B輪的有229家,拿到C輪的有82家,拿到D輪的有17家,當然這只是IT桔子收集到的公開信息,但在一定成度上也非常具有統計學意義。如果把以上各輪次的數據用圖形表示,你會發現它是一個底部非常銳角的“埃菲爾鐵塔”,底部很寬,而下腰以上部分很陡峭。

根據以上數據統計,D輪:C:B:A:天使輪的比例是1:4.8:13.4:50.6:49.8。可以簡單說明,進入A輪的50個項目最終只有4.8個進入C輪,1個進入D輪(考慮有些項目最終不需要進入D輪,所以這個數據的意義需要打些折扣)。事實上,以上種子天使輪的數據很有迷惑性和誤導性,因為很多早期項目在獲得種子輪或天使輪融資後,出於保密的需要而絕大部分都選擇不對外公開,同時,從目前“全民創業”的浪潮來看,很多早期項目都是由創始團隊自己掏錢啟動的,顯然這部分“隱性天使”完全不在媒體的統計範圍內,考慮到以上兩個因素,現有的天使輪融資筆數再乘以100倍應該也不算激進。

從這個角度來看,絕大部分項目都死在了A輪前,同時,獲得A輪的項目也有74%倒在了爬向B輪的路上!相比於政府鼓吹的全民創業和萬眾創新來說,我更願意告訴所有的初創企業:警惕A輪死!我經常和創業者講的一句話就是:創業要麽低舉低打賺近處的錢,要麽高舉高打融資賺遠處的錢,最怕的是,走一步看一步不知深淺地中舉中打,近處的錢沒有賺到,遠處的錢賺不到!

創業容易,天使好拿

今天的創業環境相比於10年前,那是天壤之別,各種孵化器、各種創業服務機構、各種雲服務都主動貼近創業者,以“互聯網思維”提供著各種免費服務,這大大降低了創業者的心理門檻和現實門檻,創業者基本上只需要“拎心入住”就可以了。因此,來一場說幹就幹的創業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不是一個重大決定。

從資本市場的角度,由於傳統產業以及樓市、股市的不景氣,也使得所有“有錢人(土豪)”戴著“天使的翅膀”競相奔向“互聯網+”的創富天堂。另外,由於早期項目更主要是看人和看方向,因此,你的項目只要加載了“夢想驅動器”,加上團隊靠譜,獲得天使投資的概率還是蠻大的。

投資就是投人嗎?

很多人堅信一點:投資就是投人。

我對此有不同看法。投資於不同的階段的項目,判斷標準是不同的。如果說天使輪的項目是10%賣過去90%賣未來,那麽A輪的項目是20%賣過去80%賣未來,B輪的項目則是30%賣過去70%賣未來,C輪的項目是40%賣過去60%賣未來,顯然,越到後期,越需要看到“幹貨”。投資人決定投一個項目不等於一定能成,否掉一個項目也不等於這個項目一定不成,但是投資人決定投一個項目,一定要符合他(她)心目中的投資邏輯,必須要越過投資人的心理門檻。

很多項目都存在這樣的“駝峰曲線”規律,01(種子輪)和110(天使輪)比較容易,10100A輪)比較難,1001000B輪)又相對容易,而1000-10000C輪)又相對較難。也就是說,大部分的創業者容易死在兩道關口,A輪和C輪,其中更大一部分則是死在了A輪的關口前。

A輪關”的九種死法

為什麽很多天使輪的項目在融A輪的過程中倒下呢?根據我們實際接觸的項目,我們總結了“A輪關”的九種“死法”,為保護創業者,本文依舊不直指案例,創個業不容易,不希望有創業兄弟因為我的“哇啦哇啦”而躺槍,大家自己對號入座就行,最好是找不到座位。 

第一,“產品死”。

無論硬件還是App產品,第一屬性(第一場景)都是工具屬性,就是你對用戶到底有什麽用?你能夠給用戶提供多大的價值寬度、價值厚度和價值強度,這就決定了你的產品是個“金鉤子”還是個“泥巴鉤子”(參閱劉億舟另一篇文章《智能硬件:你找到替代性拐點和第二場景了嗎?》)。很多創業者很多時候很容易自我強化而“強奸”了市場的意願,產品不符合“普遍、顯性、剛需”的原則。有些產品,雖然也能滿足用戶的“普遍、顯性、剛需”,但是無法延伸到第二場景,也就沒辦法“高頻”,所以也就無法產生持續的用戶黏性。根據我的觀察,工具屬性越強的產品,有時候平臺屬性越弱(如果不能有效地設計好第二場景),比如說鎖屏、天氣、鬧鐘、智能開關、詞典等很多工具都屬於這類。所以,如果你的產品不符合“普遍、顯性、剛需、高頻”的“八字決”,那麽A輪死的概率很大。

建議項目在啟動階段就應該想清楚面向什麽用戶,解決什麽痛點需求,行業的趨勢是什麽,時間在不在你這邊?盡量按照“普遍、顯性、剛需、高頻”八字決進行產品設計和場景設計。

第二,“股權結構死”。

初創企業融資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叠代過程,創始團隊負責揉最早的那個面團(有時候這個面團還沒有開始揉也可以拿到錢),然後以適當的估值引入天使輪。有時候,創始團隊沒有把握好融資的節奏,過早或者過多地融資可能會導致天使投資人占股比例太高(拿土豪的錢很多時候容易造成這樣的局面),而創始團隊占的股份過低,這樣不利於後期融資(因為後續的潛在投資人會認為創始團隊激勵不足)。

特別值得提出的是,有時候在某個項目中孵化出的子項目,最容易出現股權結構的問題,由於子項目的孵化屬於“職務成果”,原有股東肯定不願意放棄太多股份,這就直接導致實際創始團隊占股比例過低(有些會接近50%或低於50%)。

建議項目在天使階段盡量不要拿土豪的錢(能帶來戰略資源除外),而應該盡量引入專業的天使投資人。對於在天使輪階段不得不接受稀釋較多股份的情況下,也建議在投資協議中設定股份回購條款,對應地,天使投資人也可以設定業績考核條款,如果業績目標達到了,創始團隊有權按照某個價格(當然要保證一定的溢價)向天使投資人回購部分股份。這樣的條款設定,不僅僅可以保護創始團隊的利益,也可以保護投資人的利益。

第三,“數據死”。

A輪融資前的產品及用戶數據,實質上是對項目從110過程中產品在市場上驗證效果的數據化表達,這個時候並不要求企業盈利,但是數據必須表明產品投放市場後有“幹柴烈火”之勢。如果數據表現不好,那麽投資人斃掉項目是必然的。

值得說明的是,有時候項目數據絕對值還可以,但是行業排名不在前5以內(萬億級市場除外),融資過程也會比較糾結。這里涉及到一個投資人心理門檻的問題,說白了,就是讓投資人感覺投你是相對安全的,有足夠的安全邊際。因為在有些贏者通吃的行業,行業名次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成功系數。所以,有些投資人明確表示他們只投行業前三名,如果你只是第四名、第五名,那就難過了,低舉低打又不能掙錢,高舉高打又沒有那麽多錢,最後中舉中打被拖死了。所以,A輪融資前爭取好的數據表現至關重要。

建議:企業早期的資金都是“超能貨幣”,因此一定要妥善地用好天使輪的錢,創業者要明白一個,融天使輪的目的是融A輪,融A輪的目的是融B輪,融B輪的目的是融C輪,……,有了這個資本導向的思維,創業者的產品運營在某種程度上就不會偏離資本驅動的軌道。在產品運營過程中可以盡量以數據為導向,時刻關註競品的數據表現,同時為自己的A輪融資預估好數據期望,以目標為導向分解到日常的運營細節中去。當然,創業者也沒有必要完全為了融資而去做數據,從而擾亂了自身的戰略節奏。

第四,“盈利模式死”。

談到商業模式或者盈利模式,任何公司都可以歸結到一個公式,那就是:利潤=收入-成本。不同的商業模式在於,收入曲線和成本曲線在不同的階段的走向不同。按照我的理解,所有的公司都可以分成五種形態:純產品(平臺)、純服務、強產品弱服務、強服務弱產品、強產品強服務。不同的產品或服務形態會有不同的盈利模式(CPCCPACPTCPS等)和成本結構,也決定了其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效應的釋放程度,從而最終決定了這個項目能夠走多遠、做多大,從而也決定了其投資價值。越是偏服務性的項目,其線下部分越重,越容易遭受“規模、質量、成本”鐵三角的挑戰。

很多創業者進入某個行業時,沒有想清楚後續的商業模式,當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發現其盈利模式面臨天花板,企業雖然也能賺錢,但要實現101001001000的擴張時,面臨極大的挑戰,這樣的行業通常呈現的格局是“大市場、小作坊”。這樣的項目在A輪融資時也會碰到極大的困難。

建議:在經過天使輪融資之後,企業要開始思考未來的商業模式,並且最好能用財務預測模型(可以請專業的融資顧問公司協助)展現不同規模階段的收入變化趨勢及成本結構。財務預測模型雖然未必能夠準確預測未來的收入及成本,但是這個系統性的工具卻可以幫助我們模擬企業發展演變的過程,從而幫助我們識別企業後續發展過程中的關鍵成功因素及關鍵失敗因素,從而能夠做到心中有數,避免“踩西瓜皮”地發展。

第五,“估值死”。

融資這事兒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有時候,創業者所選擇的行業很好,項目具有很大的內在價值(“占坑紅利”),但是由於目前的數據表現以及商業模式等方面尚未能夠有效地釋放,因而其顯性的外在價值暫時無法支撐太高的估值。這就造成創始人和投資人之間在估值期望上的差異較大。事實上,一個初創企業到底應該估值多少才算合理,這個問題全世界估計都是無解。我們更願意接受的一個事實是,價格是由市場形成的。如果資本市場普遍無法接受創始人期望的估值,創始人也不願意妥協或者接受對賭條款,那麽很有可能錯失融資機會,而讓競爭對手占領先機,這樣的情況下,創業者很容易把自己的項目悶死。

事實上,在行業遠未到整合調整階段的時候,競品之間的競爭內在表現為產品和團隊之間的競爭,而顯性地表現為融資能力的競爭。誰能在融資方面把握先機,誰就能更優先占領投資人的心智,從而給競品的潛在投資人制造更大的心理障礙。

建議:市場最道德!創業企業在A輪融資過程中想要獲得最理想的估值,這是天經地義的,其關鍵在於在主流的資本市場找到對的投資人,剩下的就是由市場形成價格了。另外,和投資機構的價格談判時間不能太長,整個融資周期不要超過5個月,否則過於執著於估值會導致錯失融資窗口。在這個階段,快速拿到錢實現業務放量才是上策。要相信,如果項目做起來了,資本市場在後期一定會幫你找回失去的,相反,如果項目做不起來,那麽眼下的估值也只是“神馬”。

值得提出的是,估值調整條款(對賭)本質是解決創始人和投資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和“信心不對稱”而采取的一個解套機制,你可以理解為給投資人一個估值調整期權,也可以理解為給了創始人一個提高估值的機會。公平不公平關鍵在於設定的業績目標以及基於該目標所給出的估值本身是否合理。因此,建議創業團隊不要本能地反對對賭,一事一議吧。

第六,“團隊死”。

有些項目,方向不錯,數據基礎也不錯,但是團隊結構有缺陷,比如CEO太過於“技術宅”,缺乏足夠的戰略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這也直接影響投資人對創始人融資能力的信心。投資人會擔心這一輪進來之後你可能忽悠不到下一輪融資。也有些項目團隊在技術、營銷、運營方面缺乏核心的合夥人,這也可能直接導致投資公司在A輪階段放棄投資機會。

建議:團隊的問題越早解決越好。在早期階段,由於項目的價值還沒有做起來,因此在引入核心骨幹時就股份問題比較容易談攏,因此,創始人應該在拿到天使輪之後著力解決好團隊結構缺陷的問題。特別值得提出的是,不要跟投資人講,我們有個技術合夥人,要等本輪融資到位他才願意加入。

第七:“垂直陷阱死”。

初創企業從垂直領域切入,當然是最優的策略。然而,處於“平原地帶”的“重度垂直”領域,如果不能建立有效的護城河(做到一定的規模壁壘或者垂直行業本身具有很強的能力專用性或者資源專用性),則很有可能在做到一定階段後被大平臺所覆蓋,也就是說,在垂直平臺還未能發揮出規模經濟效應(能夠把服務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時,你就可能被大平臺的範圍經濟效應(橫向的規模經濟效應,因而可以在整個大平臺體系範圍內攤薄成本)所殺死,其實大平臺最具威脅的還是其超強的資金實力和融資能力。重度垂直的項目在那些具有明顯的“能力專用性”、“資源專用性”的領域更容易生存,否則,就是一個和時間賽跑的遊戲。

有些項目在A輪融資時,總被質疑大平臺如果介入會怎麽辦?這個很正常,關鍵在於創始團隊能否向投資人展示項目本身的“進攻級壁壘”或“防禦級壁壘”在哪里。如果無法有效地展示這一點,那麽,這樣的項目倒在A輪的大門口也是必然的。

建議:這一點沒有特別好的建議。如何能在大平臺開始介入之前獲得一定的壁壘優勢,這和團隊切入的時機有關,和團隊的執行力有關,和創始人的戰略能力及資源整合能力有關。團隊要保持清醒的是,即便想著被大平臺並購,也要盡量在行業內拼個好座次。

第八:“法律風險死”。

有些項目,從創立之初就遊走在政策和法律的邊緣,存在很大的政策不確定性和法律風險,比如涉黃、涉及輿論監管、涉及現行監管政策(牌照)等方面的項目,如果時間不在自己這一邊,在A輪融資都有可能面臨投資人避而不投的風險。

建議:項目啟動前咨詢法律專業人士或政策專業人士,守住法律和政策底線。在項目運作過程中,時刻關註政策環境的變化,做好公關工作。其他的嘛,就只能看命了。

第九,“作死”。

有些創業者,自身背景不錯,天使輪拿得比較容易,因此就對項目在A輪融資時過於自信,一開始時就設定了過高的融資金額及估值期望,不停地試探資本市場的底線,屢次重大調整估值,導致融資周期過長且圈內皆知,對於這樣的項目投資人當然會保持謹慎。

建議:理性地設定A輪融資期望,不要因為面子、競品的虛假報道等誤導了自身的判斷,能夠早點拿錢就盡量早拿,不要在缺錢的時候去融資,不要給自己的融資設定太多的限制條件,保持開放合作的心態,融資這事,經常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結語

創業當然是一次九死一生的冒險旅程,沒有風險,就無所謂創業。關鍵是如何在各種因素之間平衡,這才是對創始人及創始團隊的終極考驗。

任何人都只能活在當下,有勇氣接受你不能改變的,有能力盡可能改變你能夠改變的,有智慧識別這兩者。

“治大國”的戰略能力和“烹小鮮”的花錢能力是投資人最希望創始人擁有的能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投資還是投人。

創業者的使命就是找到一個面粉很多的市場,然後拼面地揉面團,然後向投資人證明:你什麽都不缺,只缺錢(水)。

本文作者劉億舟:九軒資本創始人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793

一帶一路戰略及其影響分析:共建繁榮先要邁過十二道坎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053

一帶一路戰略及其影響分析:共建繁榮先要邁過十二道坎
作者:李一民

主要內容:

央視新聞聯播從4月13日起播出系列報道《一帶一路共建繁榮》,連播七天,全方位呈現中國與沿線國家為實現互聯互通所作的不懈努力。我們於2014年11月發布市場首篇“一帶一路”戰略與影響分析報告,長達5個月的時間,我們走訪了中國交建、中國中鐵、中材國際、工商銀行、出口信保,並與相關政策性金融機構深入交流。切實感受到“一帶一路”下主動開放的國家戰略勢不可擋,目睹豐碩果實的同時,我們也收集到不少實體企業對於尋求“加快走出去”的困惑與困難。

地圖上畫出這幾條線路並不難,但如何把藍圖變成現實?這是新聞聯播的原話。“一帶一路”進入全面推進階段,尚有幾道坎亟待逾越。作為“冷眼看宏觀”的開篇之作,我們跳出熱情高漲的市場情緒,冷靜為宏觀經濟尋求出路。

調研顯示,企業的無助主要來自於兩方面,項目與資金。(1)早期落地的果實大多是企業在當地存量儲備的項目積累,共享資源總比只身涉水風險低,發改委與國開行能否牽頭搭建信息平臺來盤活各大央企海外事業部的當地資源?(2)亞投行與PPP從模式摸索到正式運作時間尚早,錢的問題是大家最大的困擾,能否加大政策性援助力度並加速搭建基金-貸款-債券-保險四元融資閉環?

測算顯示,2015年-2019年“一帶一路”核心國家的累計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額約為3.26萬億美元。我們篩選“一帶一路”戰略在推行的前幾年將主要集中在俄羅斯、蒙古國、中亞五國、東盟十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馬爾代夫、斯里蘭卡22個國家。2015年-2019年5年間,“一帶一路”國家累計基建投資總額將達到3.26萬億美元。單單2015年,會有5580億美元,即3.5萬億人民幣,相當於十二五計劃我國全部的鐵路投資額。

資本市場進入訂單驅動階段,能夠最快解決項目與資金問題的企業已開始品嘗3.2萬億基建投資蛋糕。《“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將工作重點落腳在“五通”,明確了整個戰略將分段推進。第一階段政治溝通,29日博鰲論壇閉幕與31日亞投行截止接收創始成員國申請的兩個時點,可以作為第一階段基本達成的標誌。第二階段將是資金融通和設施聯通和,這個過程需要耗費的時間會比較長,需要完成資金安排、工程部署,區域合作、產業政策的配合。第三階段即貿易暢通與民心相通的共同推進,“一帶一路”進入全面推進階段。相應的,我們在去年10月底開始推薦“一帶一路”時,也把投資分成主題投資、訂單驅動和業績驅動三個階段,目前正式進入訂單驅動階段。能否順利形成資金支持,並獲得地方和國際的訂單成為這一階段布局的關鍵。

正文:

1. 結合調研結果對“一帶一路”幾道坎全歸納

1.1 實體企業加快“一帶一路”的十二大困惑

央視新聞聯播從昨天起播出系列報道《一帶一路共建繁榮》,連播七天,全方位呈現中國與沿線國家為實現互聯互通所作的不懈努力。我們於2014年11月發布市場首篇“一帶一路”戰略與影響分析報告,長達5個月的時間,我們走訪了中國交建、中國中鐵、中材國際、工商銀行、出口信保,並與相關政策性金融機構深入交流。切實感受到“一帶一路”下主動開放的國家戰略勢不可擋,目睹豐碩果實的同時,我們也收集到不少實體企業對於尋求“加快走出去”的困惑與困難。

十二道坎整理如下:

(一)感受到國家戰略的歷史高度,海外訂單一直增長很快,但還沒有感覺到國家政策方向變化,期待貸款投向支持、商務部項目獲批、“一帶一路”區域引導政策的明確。

(二)戰略性優勢、項目需求點、哪些回報率高的理論研究缺乏,經驗積累又不願分享,靠企業用真金白銀去嘗試成本太高。

(三)中亞市場以往業務空白,陌生市場設立海外辦事處拓展新訂單往往需要時間積累。

(四)區域上目前非洲市場20幾個國家占比最大,東南亞的自主項目更好,非洲部分國家(利比亞)比較富裕,塞拉利昂、塞內加爾、馬來西亞、緬甸、印度等地區中資企業不好做。

(五)單一國家工程總量有限,項目不可持續。屬地公司、業務牽動、形成連片以後會容易很多,例如東非、西非(安哥拉、加納)、南非(委內瑞拉、阿根廷、厄瓜多爾)。

(六)不熟悉地方規則,不適應英美規範。

(七)建設靠援助,吃飯靠大樹,穿衣一塊布,說話不算數。

(八)資金是最大的限制,人力、設備、資源、技術都沒有問題,基礎設施收入限制,社會資本吸引力較低,對非資源類的海外項目擴張往往比較謹慎。

(九)部分區域風險高,需要規範境外項目投標管理辦法。項目風險評估、擔保、保險(出口信保、世行、mega),以及項目貸款和一般貸款(出口信貸、並購)同進同退。

(十)國別風險(主權風險、政治風險、法律風險、整體風險狀況)數據實現共享,“一帶一路”戰線太長,國家保護恐鞭長莫及。

(十一)越是產能過剩行業,產能輸出的難度越是不小。以水泥為例,原材料與產能的輸出困難導致海外建廠初期成本更高,更需要有國家統籌的安排,能和基建打包走出去,通過政府談一攬子合同。

(十二)同類國有企業相互競爭、民營企業技術水準不高。

通過走訪調研,我們能明確感受到,企業的無助主要來自於兩方面,項目與資金。(1)早期落地的果實大多是企業在當地存量的項目積累,資源共享總比只身涉水風險低,發改委與國開行能否牽頭搭建信息平臺盤活各大央企海外事業部的當地資源?(2)亞投行與PPP從模式摸索到正式運作時間尚早,錢的問題是大家最大的困擾,能否加大政策性援助力度並加速搭建基金-貸款-債券-保險四元融資閉環?

1.2 戰略進入第二階段,投資進入訂單驅動階段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質推進將分為三階段。《“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將工作重點落腳在“五通”,明確了整個戰略將分段推進。第一階段政治溝通,29日博鰲論壇閉幕與31日亞投行截止接收創始成員國申請的兩個時點,可以作為第一階段基本達成的標誌。第二階段將是資金融通和設施聯通和,這個過程需要耗費的時間會比較長,需要完成資金安排、工程部署,區域合作、產業政策的配合。第三階段即貿易暢通與民心相通的共同推進,“一帶一路”進入正式運行階段。

相應的,我們在去年10月底開始推薦“一帶一路”時,也把投資分成主題投資、訂單驅動和業績驅動三個階段,目前正式進入訂單驅動階段。進入訂單驅動階段,能夠最快解決項目與資金問題的企業已開始品嘗基建訂單落地的蛋糕。按我們軍工機械首席分析師李曉光老師與建築建材首席分析師陸玲玲的原話,不同企業獲得訂單的能力要每個企業具體分析,在估價的表現自然很快也會分化。央企國企有獲得國家打包項目的優勢,民營企業有靈活適應不同國家定制化施工的能力。

能否順利形成資金支持,並獲得地方和國際的訂單成為這一階段布局的關鍵。

2. 共建“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文件全解讀

2015年3月28日,習近平主席在博鰲論壇宣布“一帶一路”建設願景與行動文件已制定。官方的“一帶一路”規劃得以公布,使我們測算總投資規模及影響成為可能。在此之前,市場與學界分析“一帶一路”時,更多基於推演與猜測,現在框架範圍與各省定位等市場關心的問題都得以明確。

本篇報告,首先我們對《“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的要點做個全解讀,後文的重點在於測算“一帶一路”訂單拉動的投資規模會有多少。



2.1 一帶一路的範圍是開放的,原有分析還是保守了

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不容忽略的要點有:

1、範圍不限於古絲綢之路,堅持開放是共建原則。“一帶一路”相關的國家基於但不限於古代絲綢之路的範圍,各國和國際、地區組織均可參與,讓共建成果惠及更廣泛的區域。市場以往對“一帶一路“路線的推演更多是基於古代絲綢之路範圍,故有貫穿歐亞非、覆蓋全球60%人口和30%經濟總量的提法。目前來看,這一估計是合理的但可能還是保守了,一帶一路的範圍是開放的,既然國際各國均可參與,那麽國內各省積極囊括也是合理的。(2015年4月10日,國務院推進“一帶一路”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負責人歐曉理曾指出,“一帶一路”是中國今後對外開放和對外經濟合作的總綱領,不存在誰在路上、誰在帶上,誰不在路上、誰不在帶上的問題,全國各個省區都覆蓋)

2、目標是共建“一帶一路”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一帶一路”承載的目標極具多元化,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這里需要強調,政治可能是本,但經濟一定是源。因此開展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這句話是有經濟內涵的。博鰲論壇結束,一定會有詳細的合同與項目合作絡繹不絕的落地,摸索互利共贏的運作模式。

3、7個資金支持平臺,提出基金-貸款-債券-保險四元閉環的融資體系。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在我們針對“一帶一路”戰略的調研中,曾一度感受到基建項目不是問題,但資金的來源問題是整個戰略需要優先解決的問題。本次文件提出,籌建亞洲投行、金磚銀行、絲路基金,磋商上合組織融資機構;以銀團貸款、銀行授信等方式開展多邊金融合作;支持沿線國家政府和信用等級較高的企業以及金融機構在境內境外發行債券三大類融資體系,錢的問題基本可以解決。

4、投資重點仍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首先要有設施聯通,才能進而達成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互聯互通的建設重點已得以明確,文件中雖未分列具體項目的名錄,當然這也為後面調整和擴圍留下空間。硬件方面,逐步形成連接亞洲各次區域以及亞歐非之間的基礎設施網絡,道路交通、口岸民航、輸油輸氣、電力電網、光纜通信;軟件方面,促進貿易、相互投資、標準對接、監管互認。

5、區域重點是中心城市與重點港口,“六省六港”投資重點繼續沿襲。我們在11月梳理投資重點時,用重要樞紐省份與城市的辦法篩出“六省六港”投資標的。從目前文件來看,“一帶一路”建設初期的重點,會以沿線中心城市為支撐,重點經貿產業園區為合作平臺,打造新亞歐大陸橋;以海上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區域上,新疆、福建分列核心區。“絲綢之路”西北五省(新疆、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向西開放,東北三省(黑龍江、吉林、遼寧)向北開放,西南四省(雲南、廣西、重慶、四川)對口東盟並輻射長江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涵蓋的範圍有三個主港(泉州、廣州、寧波)和其他支線港餵給港,及東部六省(廣東、福建、浙江、雲南、廣西、海南)聯動整個沿海15個沿海城市。

2.2 想要富,先修路,基礎設施訂單落地是優先領域

進入訂單驅動階段,具體有哪些訂單利好哪些行業。新聞聯播是這樣描述的:地圖上畫出這幾條線路並不難,但如何把藍圖變成現實?關鍵在於做好“通”的文章。

政策溝通是重要保障,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優先領域。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當然基礎設施不只包括修橋建路,還有油氣管道、輸電網、跨境光纜建設等。貿易暢通解決投資貿易便利化問題,消除投資和貿易壁壘。資金融通重點在於亞洲貨幣金融體系建設與金融監管合作;民心相通包括教育、旅遊、醫療、科技、文化等多層面的合作。

3. “一帶一路”各省地方規劃訂單全掃描



《“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中概述中國各地方開放態勢,整體分為西北、東北,西南,沿海和港澳臺,內陸地區四大板塊。與我國區域戰略的“四大板塊”和“三個支撐帶”一脈相承。

“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的總體戰略,是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的概括,囊括了“三縱兩橫”區域發展,也整合了上海與三地自貿區開放。可見“一帶一路”是中國對外開放的機遇,同時也有中國對內升級的考慮。這一思想上至中央,下至各省,其實早已落實,在各省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到所轄項目的動工。

3.1 西北地區:新疆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陜西甘肅寧夏青海加快開放開發

《“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中對西北地區提出:發揮新疆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向西開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與中亞、南亞、西亞等國家交流合作,形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交通樞紐、商貿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發揮陜西、甘肅綜合經濟文化和寧夏、青海民族人文優勢,打造西安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加快蘭州、西寧開發開放,推進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形成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國家的通道、商貿物流樞紐、重要產業和人文交流基地。

3.1.1 新疆:“三基地”、“三通道”、“五中心”,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開局良好

新疆此前已明確自己在“一帶一路”中的定位,做了積極規劃和推進,並出臺了《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實施意見及行動計劃綱要》,提出了重點加強新疆”三基地”、”三通道”和”五大中心”建設。

“三基地”是指新疆要立足實際,圍繞自身優勢和資源稟賦,建成國家大型油氣生產加工基地、大型煤炭煤電煤化工基地和大型風電基地。”三通道“是指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內段北中南三條大通道,分別從我國東部經濟最發達的3個經濟圈出發,依托國內現有交通幹線,自東向西貫穿沿線重要節點城市,經新疆通向中亞、西亞、南亞和俄羅斯等。其中,北通道起於“環渤海經濟圈”,自京津唐經山西、內蒙古,從伊吾進入新疆,再經北屯、吉木乃西出哈薩克斯坦至俄羅斯;中通道起於“長三角經濟圈”,自上海沿第二座亞歐大陸橋橫穿我國中原、西北諸省區,由哈密進入新疆,再經烏魯木齊、精河,分別從阿拉山口和霍爾果斯出境直通中亞至歐洲;南通道起於“珠三角經濟圈”,自廣東經湖南、重慶、四川、青海,由若羌進入新疆,再經和田、喀什,南下至印度洋沿岸的瓜達爾港。而“五大中心”是指建成交通樞紐、商貿物流、金融、文化科教和醫療服務五大中心。





在定位明確,規劃出臺的情況下,新疆已率先開始為“一帶一路“布局和建設,2014年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開局良好:喀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中哈霍爾果斯邊境經濟合作中心和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加快;成功舉辦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研討會和第四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克拉瑪依雲計算產業園區建設和電子商務平臺發展步伐加快;新疆西行貨運班列開通;喀什綜合保稅區通過國家驗收、封關運行。

在2015年地方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新疆也對未來一年“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做了積極全面的部署:積極推動中巴經濟走廊及面向中西南亞和歐洲的物流通道、信息通道建設。突出與周邊國家道路聯通、信息相通。以烏昌為重點,南北疆鐵路沿線重點城市為支點,切實加快外貿轉型升級,加快外銷工業品特別是機電產品、農產品展示采購市場建設。支持烏魯木齊亞歐經貿合作試驗區建設。大力發展邊境貿易。鼓勵邊貿企業擴大原油等重要資源性產品進口,鼓勵企業開展對外承包工程合作。加速出口市場多元化發展。加快喀什、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中哈霍爾果斯邊境經濟合作中心,阿拉山口、喀什綜合保稅區建設。擴大整車進口。積極推動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擴大外匯交易幣種和交易量。加快口岸基礎設施現代化,實現通關便利化。積極組織開行西行貨運班列。積極推進中歐班列集結編組中心、進出口貨物分撥中心、烏魯木齊空港陸路港建設。加快制定物流業發展政策措施,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和跨境電子商務。支持企業通過鏈條式轉移、集群式發展、園區化經營,創新走出去方式。加快境外園區建設。強化招商引資,推動產業合作。支持內地企業依托我區發展對外貿易、境外投資、服務貿易、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加強與周邊國家科技教育文化體育衛生交流合作。加快中國-中亞科技合作中心建設。抓好醫療服務中心建設先行啟動工作。落實好歷屆中國-亞歐博覽會簽約成果。

我們認為,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不僅是中國和中亞、西亞的連接交匯點,更是亞太與歐洲兩大經濟圈的重要節點和樞紐。一旦“三通道“與”五大中心“建設完成,通過北、中、南三線,將使國內發達經濟帶與疆內現有十大口岸連接起來,形成橫貫全國、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

3.1.2 陜甘寧青:四省抓住各自優勢,推進中部地區開發開放

圍繞文件中陜西、甘肅、寧夏、青海形成面向中亞、南亞、西亞國家的通道、商貿物流樞紐、重要產業和人文交流基地的定位,四省抓住各自優勢,積極布局,加快開發。各省重要建設與規範如下:







3.2 東北三省:利用內蒙古及黑吉遼區位優勢,成為聯通俄蒙向北開放橋頭堡

《“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中對蒙古與東北地區提出:發揮內蒙古聯通俄蒙的區位優勢,完善黑龍江對俄鐵路通道和區域鐵路網,以及黑龍江、吉林、遼寧與俄遠東地區陸海聯運合作,推進構建北京-莫斯科歐亞高速運輸走廊,建設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

內蒙古及東北三省,在地理位置上與蒙古和俄羅斯相鄰或相近,成為連接俄蒙,向北開放的橋頭堡。蒙古與俄羅斯自然資源豐富,但自身產業結構較為單一。而東北作為老工業基地,一方面有著雄厚的工業基礎和技術,另一方面鋼鐵等產能嚴重過剩。因此,雙方互補性較強,通過“一帶一路”可實現共創共享共榮新局面。

內蒙古重點推進滿洲里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已實現全部開放;“蘇蒙歐”專列開行;綜合保稅區報批進入海關總署簽審程序。2013年實施重點項目288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74個,10億元以上項目16個,累計完成投資92.5億元。此外,2014年6月5日,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二連浩特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加快中國向北開放步伐,深入推進中蒙兩國經貿合作。

黑龍江借助獨特的對俄合作優勢,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黑龍江省擁有25個國家一類口岸,是全國擁有最多海關的省份之一。根據龍江陸海經濟帶規劃,黑龍江省將以哈爾濱為中心,綏哈滿、大滿同、哈北黑、延邊鐵路四條鐵路幹線和西伯利亞大鐵路形成的東部通道為依托,著力打造國際商貿物流帶,要素集聚產業帶和互利共贏開放帶。此外,黑龍江還將借助俄遠東港口,開展陸海聯運。推動同江鐵路大橋建設,加快黑河公路大橋前期工作,推進黑瞎子島建設立陸口岸的和共同開發規劃工作,並推動哈爾濱綜合保稅區和臨空經濟區建設。



吉林省充分利用好新一輪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深入實施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戰略。深入推進和周邊以及東北亞區域合作,搞好中朝圈河、集安等口岸橋重建修複,謀劃琿春至海參崴高速鐵路,加快紮魯比諾萬能海港和琿春物流中心合作建設進度,開通琿春至韓國釜山等陸海聯運航線。同時,吉林搶抓俄羅斯遠東開發機遇,深化與濱海邊疆區等地在能源資源開發等方面合作。積極穩妥推進中朝羅先經貿區建設。推動各級各類開發區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建設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建設長春、延吉空港經濟開發區。謀劃設立中俄琿春-紮魯比諾跨境經濟合作區。

遼寧以大連、營口、錦州和丹東港為重要節點,以跨境物流引領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加強海陸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建設以大連港、營口港為起點,經沈陽、長春、滿洲里及莫斯科及漢堡的“遼滿歐”海鐵聯運通道,西線規劃建設錦州港沿錦赤、赤大白、巴新、巴珠線等鐵路,經內蒙古珠恩嘎達布其口岸至蒙古國喬巴山,東線謀劃推進丹東港沿沈丹、京哈、平齊、白阿線等鐵路,經內蒙古阿爾山口岸至蒙古國喬巴山,並將兩條通道經俄羅斯博爾賈通達歐洲。加強海陸通道物流基地建設,建設面向蒙俄、東北亞及歐洲、聯接南北的現代物流基地。同時,積極申報大連自由貿易園區,支持營口建設中韓自由貿易示範區。

3.3 西南地區:廣西銜接“一帶”與“一路”,雲南輻射東盟

《“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中對西南地區提出:發揮廣西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鄰的獨特優勢,加快北部灣經濟區和珠江-西江經濟帶開放發展,構建面向東盟區域的國際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發揮雲南區位優勢,推進與周邊國家的國際運輸通道建設,打造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建設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推進西藏與尼泊爾等國家邊境貿易和旅遊文化合作。

廣西陸地邊境線長1020公里,海岸線長1595公里,是唯一與東盟海陸相連的省份。因此,海陸雙線互動是廣西在全國省份中特有的開放優勢所在。廣西的地緣優勢、港口優勢、海洋資源優勢、人文優勢以及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平臺優勢,使廣西能夠成為面向東盟區域的國際通道,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以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

3.3.1 珠江-西江經濟帶:“一軸、兩核、四組團”

2014年7月,國務院正式批複了醞釀已久的《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標誌著珠江-西江經濟帶將上升為國家戰略。《規劃》對珠江-西江經濟帶提出了“西南中南開放發展戰略支撐帶”、“東西部合作發展示範區”、“流域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四個戰略定位。

按照《規劃》要求,珠江-西江經濟帶將以“一軸、兩核、四組團”進行空間布局。“一軸”指以珠江—西江主幹流區域為軸帶,包括廣州、佛山、肇慶、雲浮、梧州、貴港、南寧7市,加快通道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流域環境保護,形成特色鮮明、分工有序、互動發展的多層次增長中心。

“兩核“指強化廣州和南寧作為經濟帶的雙核作用,依托現有綜合優勢,發揮連接港澳、面向東盟、服務周邊的作用,成為引領經濟帶開放發展和輻射帶動西南中南腹地的戰略高地。

“四組團“指以區域內中心城市為核心,按照流域特點和區域聯系,重點建設廣州—佛山、肇慶—雲浮—梧州—貴港、柳州—來賓、南寧—崇左—百色等四組團,引導產業和人口集聚,形成各有特色、優勢互補、分工協作的區域發展板塊。

廣西已經正式實施《關於西江經濟帶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的實施方案》。根據《方案》,從2014年下半年起,廣西在3年內實施12大類共166個涉及西江經濟帶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大項目,總投資高達6303億元。這筆巨額投資占到了廣西去年GDP的44%。目前廣西已安排3億元前期工作經費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3.3.2 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

此外,根據廣西省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規劃,2014年廣西務實推進湄公河次區域合作,中馬“兩國雙園”、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等平臺加快建設,馬中關丹產業園鋼鐵項目一期正式動工,中國·印尼境外經貿合作區建成運營,欽州保稅港區二、三期和北海出口加工區B區一期工程通過驗收。同時,加強與東盟各國的技術合作,分別與泰、柬、老、緬共建技術轉移合作中心。深化與西南中南區域合作,與周邊省達成共識,推進產業園區、交通、能源、生態、港口、旅遊等一批合作事項。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實施北部灣經濟區口岸通關一體化方案,推動“三個一”合作和“六市一關”,大大縮短了企業辦理查驗時間。在2015年,廣西還將加快推進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和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東興、憑祥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現有邊境經濟合作區的擴區調整。著力做好中國(北部灣)自由貿易試驗區、憑祥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的相關工作。

雲南處於古代南方絲綢之路要道,擁有面向“三亞”、肩挑“兩洋”的獨特區位優勢。為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雲南積極布局“一縱一橫”和5個重要輔助通道。“一縱一橫”中,橫向的通道是,以昆明為重要節點,向西依托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泛亞鐵路西線,打造昆明-瑞麗-臘戌-曼德勒-皎漂鐵路、公路大通道,進入印度洋沿岸的國家,延伸至東亞、西亞,與南方絲綢之路會合,走向歐洲、非洲;向東依托日益完善的國內交通網絡連接珠三角地區,構築昆明-廣州-深圳的東向大通道。縱向的通道是,以昆明作為重要的節點,向南依托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沿泛亞鐵路中線構築昆明-磨憨-萬象-曼谷-吉隆坡大通道,進入南太平洋,匯入海上絲綢之路。向北,沿昆明-重慶-西安、昆明-成都-西安鐵路通道,與北方絲綢之路連接。

目前雲南共3個泛亞鐵路項目獲批。即大理至瑞麗鐵路、玉溪至磨憨鐵路、祥雲至臨滄鐵路,其中,就目前公示的資料顯示:3條鐵路的總投資927億元。其中,大瑞鐵路概算總投資257億元(目前已處於建設階段);玉磨鐵路投資估算515億元;祥臨鐵路投資預估算總額為155億元。 3條泛亞鐵路同時開建,將有效聯動雲南省內多個區域經濟發展,或將為區域核心城市的地產發展註入新的活力;同時,3條泛亞鐵路的獲批,也再次顯示出雲南國際鐵路網絡建設的提速步驟。

此外,雲南瑞麗、磨憨、河口、臨滄等開放試驗區、邊(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步伐加快,紅河綜合保稅區順利通過國家預驗收,昆明長水國際機場72小時過境免簽獲國家批準。




西藏作為歷史上南方絲綢之路、唐蕃古道、茶馬古道段的重要參與者,是中國與南亞國家交往的重要門戶。2014年,位於日喀則的吉隆口岸擴大開放,作為國家一類陸路通商口岸,吉隆口岸可以開展一般貿易、邊境小額貿易以及邊民互市貿易等多種貿易類型,促進了中國西藏和尼泊爾邊境貿易的發展。2014年1至11月,西藏對尼泊爾貿易總值為106.5億元人民幣,占西藏外貿總值的91.15%。尼泊爾自2006年以來連續9年保持西藏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

此外,拉薩到日喀則鐵路的通車運行,為提升西藏邊境經貿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西藏與周邊國家正探索多元化的互利合作模式。2014年,中國西藏-尼泊爾經貿洽談會升格為國家級;西藏與尼泊爾合作成立喜馬拉雅航空公司,打開西藏航空進入國際市場的窗口。西藏將加快建設南亞大通道,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推動環喜馬拉雅經濟合作帶建設。

3.4 東部地區:福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沿海省市充當排頭兵和主力軍

《“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中對沿海地區提出:利用長三角、珠三角、海峽西岸、環渤海等經濟區開放程度高、經濟實力強、輻射帶動作用大的優勢,加快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支持福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充分發揮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福建平潭等開放合作區作用,深化與港澳臺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推進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福建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和舟山群島新區建設,加大海南國際旅遊島開發開放力度。加強上海、天津、寧波-舟山、廣州、深圳、湛江、汕頭、青島、煙臺、大連、福州、廈門、泉州、海口、三亞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設,強化上海、廣州等國際樞紐機場功能。以擴大開放倒逼深層次改革,創新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形成參與和引領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成為“一帶一路”特別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排頭兵和主力軍。發揮海外僑胞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獨特優勢作用,積極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為臺灣地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作出妥善安排。

3.4.1 福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

福建是古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和發祥地,在對外經貿文化交流史上發揮重要作用。泉州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之一,是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改革開放以來,福建作為全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省份之一,不斷提高經濟外向度和市場化程度。福建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將突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推進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項目、遠洋漁業基地建設等。

在基礎設施和交通體系上,目前福建沿海港口已開通至東南亞海上航線51條,其中:廈門港共48條,包括通往新加坡航線15條、通往馬尼拉航線10條、通往馬來西亞的航線18條、通往越南5條;福州港3條,均為通往新加坡航線。廈門航空公司從福州始發飛往東南亞的航線共5條,分別飛往新加坡、吉隆坡、馬尼拉、雅加達、曼谷。

在經貿合作方面,2013年福建與東盟雙邊貿易額達242.9億美元,實際利用來自東盟的外資3.47億美元,東盟已成為福建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和第四大外資來源地。2014年,福建與東盟貿易額增長3.3%,對東盟投資增長93.7%。

在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項目和遠洋基地建設方面,福建省“印尼金馬安漁業綜合基地更新改造項目(中國-東盟漁業合作示範基地)”、“中國—東盟海產品產業合作暨交易平臺”(包括“中國-東盟海產品交易所”)、“依托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建設中國-東盟海洋學院”等3個項目入選“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首批項目。海峽兩岸(福建東山)水產品加工集散基地、霞浦臺灣水產品集散中心等,已成為兩岸海洋經濟合作的重要載體平臺。

在人文交流上,福建先後成功舉辦了“中國(福建)-東盟合作與互聯互通研討會”、“中國(福建)-東盟工作交流會”等一系列交流活動,“中國-東盟教育培訓中心”正式落戶福建師範大學。此外,福建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的設立和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獲批,將為福建打造21世紀絲綢之路核心區增添動力。



3.4.2 沿海地區:利用長三角、珠三角、海峽西岸、環渤海開放優勢,深化與港澳臺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

對於東部其他省市、港口和港澳臺地區,我們認為,上海將借力自貿區建設,推進開放型經濟發展,積極落實“一帶一路”戰略,拓展全球投資貿易網絡,支持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

天津作為亞歐大陸橋東部起點、中蒙俄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橋頭堡作用更加凸顯。天津將突出天津特色,與上海自貿區形成互補試驗、對比試驗,在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發展實體經濟、壯大融資租賃業等方面實現更大突破,著力打造轉型升級新引擎、開放經濟新動力、區域協同新平臺、制度創新新高地。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獲國家批準,廣東與歐洲、北美、東盟、非洲等加強經貿、科技等交流合作,2014年新設立6個駐境外經貿代表處和17個駐海外旅遊合作推廣中心,新增國際友好城市17對。粵港澳合作深入推進,對港澳開放153個服務業門類,率先基本實現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備案金額達698億元。其他各沿海省份、城市與港口也將抓住機遇,結合自身特色,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3.5 內陸地區:依托重點城市群,打造內陸開放經濟高地

《“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中對內陸地區提出:利用內陸縱深廣闊、人力資源豐富、產業基礎較好優勢,依托長江中遊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哈長城市群等重點區域,推動區域互動合作和產業集聚發展,打造重慶西部開發開放重要支撐和成都、鄭州、武漢、長沙、南昌、合肥等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加快推動長江中上遊地區和俄羅斯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的合作。建立中歐通道鐵路運輸、口岸通關協調機制,打造“中歐班列”品牌,建設溝通境內外、連接東中西的運輸通道。支持鄭州、西安等內陸城市建設航空港、國際陸港,加強內陸口岸與沿海、沿邊口岸通關合作,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優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布局,創新加工貿易模式,深化與沿線國家的產業合作。

重慶構建大通道、大通關、大平臺開放體系,形成了寸灘水港、江北國際機場、團結村鐵路中心站三個交通樞紐、三個一類口岸、三個保稅監管區。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成為中歐貿易陸上貨運主通道,在組織返程貨源、開通國際郵運、開放鐵路口岸、獲批汽車整車進口口岸、設立鐵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班列提速降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兩路寸灘保稅港區獲準開展貿易多元化試點,設立進境水果和肉類指定口岸。

四川重點打造成昆鐵路、成貴客專、成蘭鐵路、蓉歐快鐵、川藏鐵路等鐵路項目建設,推進雅康、汶馬等19條高速公路建設,加快推進成都新機場建設,啟動樂山、巴中機場建設,加快開通九黃、廣元和西昌機場,同時開通更多國際國內航線,實施長江幹線航道等級提升,融入長江黃金水道。

鄭州、洛陽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主要節點城市,鄭歐班次密度、貨重、貨值處於中歐班列前列,鄭州至盧森堡定期貨運航線開通,河南與西周之路經濟帶國家和地區交流合作不斷加深。此外,河南省還拓展海鐵聯運、空鐵聯運業務,鞏固鄭歐班列領先地位,構建與歐亞地區便捷的運輸通道。強化鄭州、洛陽節點城市輻射帶動作用,謀劃建設亞歐大宗商品商貿物流中心、絲綢之路文化交流中心、能源儲運交易中心,積極開展產業對接,深化農業合作和文化旅遊交流,努力形成與亞歐全面合作新格局。

安徽打造蕪馬組合港、合肥、蚌埠、安慶等航運樞紐,提升銅陵、池州、淮南等港口功能,完善集疏運體系,推動江海聯運、多式聯運,形成功能互補、聯動發展的港口群。積極參與新亞歐大陸橋區域經濟發展合作,開辟西向開放新通道。

4. “一帶一路”拉動投資規模全測算

4.1 基礎設施相關預算增加一個百分點,四年內有可能拉動GDP增長三個百分點

根據IMF研究報告測算,發達國家政府相關基礎設施預算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四年內可拉動GDP增加一點五個百分點。而經濟不發達的地區和國家,投資將會收到更好的效果。基礎設施相關預算增加一個百分點,四年內有可能拉動GDP增長三個百分點。因此,基礎設施的改善,可以成為全球新一輪經濟增長的驅動力。



自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已經過去近7年時間,金融危機的影響開始逐漸消退,全球經濟開始新一輪的不均衡複蘇。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複蘇開始站穩腳跟,中國和越來越多的新興市場經濟體由於周期性和結構性的原因,正從周期高峰下滑,經濟增長率不及過去幾年的高水平,但仍遠高於世界先進經濟體。

新興經濟體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機遇與挑戰。一方面,東南亞和南美部分國家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凸顯,生產要素最有配置基礎上的全球產業鏈再整合效用凸顯。新興經濟體在世界經濟中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發展中國家生產要素重新配置與合作空間巨大。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也面臨著資金短缺、基礎設施建設瓶頸、產業結構單一、經濟增長疲軟等問題。特別是基礎設施的嚴重不足,成為制約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的重要瓶頸。

“一帶一路“的提出,是在世界新一輪經濟周期中,結合中國自身比較優勢和沿線國家實際需求的共贏投資機遇。從供給端看,首先,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中國存在充裕的資本,中國有大量產業資本在尋求投資機會。中國充裕的資本也在海外尋找投資機會,對外直接投資在規模上逐漸有超越FDI之勢。其次,2005年以來,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顯著提高,中國對外投資資金成本優勢明顯。同時,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的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和部分發達國家存在技術上的優勢互補和錯位競爭。中國在高鐵、高速公路、核電、水電、裝備制造等領域具備技術優勢,可以向新興市場及部分發達市場進行技術輸出和基礎設施輸出,完全可以和其他新興市場及部分發達國家形成互補。

從需求端看,新興經濟體中多數國家深陷中等收入陷阱多年,產業結構單一,經濟脆弱性突出,急需尋找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此外,過度城市化使得龐大的中產階級存在對基礎設施的內在需求。而“一帶一路”帶來的資金和基礎設置投資,無疑是推動其逐步實現產業多元化和產業升級,更有效參與全球產業鏈分工的一大機遇。

4.2 全球基礎設施產業面臨重大投資缺口

經濟增長、國際貿易、人口增長、城市化是基礎設施投資的重要推動因素。根據OECD預測,到2030年,全球全球經濟規模將擴張一倍,現有的差異化增長模式將得以持續。亞太地區將成為增長最快的地區。中國和印度是增長引擎,其人均GDP將增長3-4倍,北美增長50%,歐洲增長40%。此外,亞洲內部貿易和世界主要區域間貿易將快速增長。



但與此同時,由於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國家之間綜合國力、資金實力存在嚴重差距,因此在全球經濟與貿易快速增長,基礎設施投資存在巨大需求的情況下,全球基礎設施產業又面臨著重大投資缺口。根據The Market Oracle預測,2030年之前全球基礎設施融資缺口高達41萬億美元。



對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而言,近年來經濟的增長、貿易水平的提高,人口數量特別是中等收入人口數量的增長,使其對基礎設施的需求快速增長。但現實情況顯示,這些潛在投資目標國的鐵路公路航空客運密度、人均年耗電量、通信與互聯網密度等數據與世界平均水平相差深遠,反映出其交通運輸、電力、電信等基礎設施存在較大投資缺口與未來增長空間。基礎設施的缺乏成為制約其經濟進一步增長的瓶頸。因此,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規劃不僅促進了中國的對外基礎設施投資,也為沿線國家提供了基礎設施建設機遇。

4.3 “一帶一路”範圍的界定和測算方法選擇

在此,我們重點測算“一帶一路“在未來五年將為中國帶來的對外基建投資規模。

對於“一帶一路“拉動的投資規模,可以通過整理2015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得出擬建、在建規模的簡單加總。我們分析了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後,各省市報告中提到的可能涉及到基建項目和金額加總後得到1.04萬億,此外還有20個總計524億的海外擬建項目,考慮到一般基礎設施的建設周期為2-4年,因此2015年“一帶一路”拉動的投資金額在4000億元左右。實際上,報告中提及的項目和金額並不能完全反應與“一帶一路”相關的投資,“一帶一路”全面推進之後,擬建的海外項目將會急劇增長,目前更省正在應發改委要求緊張準備上報的項目。因此,我們認為該種方法測算方式不夠精確,並不能完全反映真實情況。

4.3.1 “一帶一路”涉及的主要國家和地區

《“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中對“一帶一路”範圍明確做出劃定:“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廣大腹地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中國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中國至東南亞、南亞、印度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整體而言,這次對“一帶一路”範圍的界定還是比較寬泛的,從2014年以來習主席的出訪國家看,其出訪範圍主要集中在中亞、東南亞以及南亞等國家(詳見專題報告《兩翼出擊再鑄絲路輝煌——“一帶一路”戰略及其影響分析》)。在APEC召開的“加強互聯互通夥伴關系”東道主夥伴對話會上,中國強調與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老撾、柬埔寨、蒙古國、塔吉克斯坦等鄰國之間的鐵路、公路項目,將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優先部署。結合上述出訪足跡、會議和目前的情況來分析,中國在推行“一帶一路”戰略時基本會按照由近及遠的策略,在周邊國家先行推行。

所以,我們暫定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在推行的前幾年將主要集中在俄羅斯、蒙古國、中亞五國、東盟十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馬爾代夫、斯里蘭卡22個國家。這些國家即是我們本次報告測算的“一帶一路”的範圍。



4.3.2 投資規模測算方法選擇

目前從國際上通用的測算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需求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種算法:

1、一些理論學者傾向於使用理論模型進行預測。例如Fay(2000)提出將人均基礎設施投資看做是一個關於人均GDP、基礎設施相對價格、農業產值、工業產值等的一個函數,再用計量進行實證分析。該方法的缺點顯而易見,比較繁瑣,並且依據比較強的假設,難以對現實狀況有良好擬合。

2、從各細分類基礎設施密度出發(如每百平方公里的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的鐵路密度,每千人口發電量等),選取幾個標桿國家進行對比,假定在未來幾年要達到同樣的基礎設施水平,還面臨多少投資缺口,從而估算出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需求規模。該方法是描述一國基礎設施質量概況的較好指標,但是其無法與一國發展水平結合起來,無法反映一國的經濟增長能實現的基礎設施投資規模。

3、從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占GDP比重來計算, 分子分母都是流量數據。該方法能夠比較好地看到各個國家之間的比重差異,便於分析。但前提假設在於,如何選擇一個基建投資於GDP增長之間的合理數學關系。

4、根據其歷史基礎設施的投資增速進行預測。該方法預測難度比較低,但是根據歷史數據進行預測帶有一種趨勢不變的假設,如果因為“一帶一路”等外生的事件對其造成沖擊,歷史數據往往並不能為以後的增速提供可靠估計。

5、根據國家財政預算進行基礎設施建設規劃進行預測。如果可以直接獲得財政對基建投資的預算數額的話,當然預測工作就會非常直接與準確,但該方法難點在於如何獲得比較準確的估計值,各個國家財政預算數據中對於基建投資額數據實際上非常難獲取。

我們在本報告中分別采用第3種測算方法,從“需求端”測算。從“需求端”進行自下而上的測算,該方法采用流量數據,較為準確,且比較容易根據國家的發展階段預測基建投資占GDP的比重。

4.4 “需求端”自下而上測算對外基礎設施投資規模

4.4.1 主要思路與方法

1、參考IMF的預測,得出“一帶一路”相關經濟體在未來5年的GDP增幅與總量。

2、預測未來5年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額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以此計算每年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額。加總後得到“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總需求。

3、參考目前中國在相關國家的基建投資中貢獻的市場份額比例,預測未來5年的增長幅度,以此計算未來5年中國在“一路一帶”相關國家中基礎設施建設中所貢獻的投資規模。

4.4.2 具體測算過程與結果

IMF最新提供至2019年的世界各國GDP預測值,鑒於IMF作為一個國際金融機構擁有廣泛的影響力,具有數據可靠、計算嚴謹等優勢,我們利用IMF報告的世界各國GDP預測值作為計算 “一帶一路”相關經濟體在未來五年的GDP的依據。

統計數據可以發現,“一路一帶”相關國家的GDP在2010-2014年5年間平均增速10.7%,依據IMF預測,它們將在未來5年保持平均8.8%的增長速度。預計,到2019年“一路一帶“國家GDP數量有望達到10.8萬億美元,5年累計額將達到46.6萬億美元。



我們假定未來5年“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占GDP的平均比重為7%。原因如下:中國和印度已分別於2005年和2007年把基建費用占GDP比重提高到7%。但是目前東南亞、中亞等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落後,投資比例遠低於中國。根據2012年11月26日《雅加達郵報》中印尼國家發展計劃部部長阿米達的預測,印尼將在2014年印尼基建費用占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7%。印尼在在“一帶一路”國家中,經濟實力處於平均水平,因此我們將7%作為“一帶一路”國家未來5年的平均基建投資占比。

再根據IMF預測的GDP數據與7%的基建占GDP比重相乘可計算得到基建投資數量。依據上述方法計算可得,2015年-2019年5年間,“一帶一路”國家累計基建投資總額將達到3.26萬億美元。單單2015年,會有5580億美元,即3.5萬億人民幣,相當於十二五計劃我國全部的鐵路投資額。







通過《2012年中國直接對外投資統計公報》(2013年的統計公報已於2014年9月9日公布,可惜我們暫未拿到),我們找到中國對外基建投資數據(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相加得到)。計算在2012年中國對外基建投資中,“一帶一路”國家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額的比重,作為中國在當地基建投資的市場份額。2012年中國對外基建投資總額共計50億美元,2012年“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基建投資4869.6億美元,當年中國貢獻當地基建投資市場的比重為1.03%。



假設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的基建投資占比按照2013年至2019年依次以10%、30%、100%、50%、50%、30%、30%的同比增速增長(2013年假設為10%的依據是參照前一年增速,到2015年由於中國“一路一帶”戰略的推進,訂單增加較快,在2018年增速稍見回落)。則中國基建投資2015年到2019年當地的市場份額比例預計分別為2.94%、4.40%、6.60%、8.59%、11.17%。根據上述測算,預計2015年-2019年5年中,中國在“一帶一路”戰略中對外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額約為2300億美元,預計2015年為164億美元。

通過對比,我們認為這一測算結果較為合理。2011年以來,東南亞、南亞和中亞各國都先後發布了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印尼2011年公布2015年國民建設規劃,僅2011-2014年的中期計劃投資總額即達4700億美元,基建工程投資占比約40%;同年越南政府提出2011至2020年投入4000億美元作為基礎設施建設,其中2011-2015年投入1600億美元。泰國2013年批準了726億美元、為期7年的投資規劃。

南亞方面,在中巴經濟走廊的框架下,中國政府承諾未來六年內對巴基斯坦投資456億美元,分別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投資118億美元,在能源項目上投資338億美元。印度總理莫迪2014年上臺後,便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印度鐵路升級計劃,計劃在未來5年內,對總長超過65000公里、壽命達100多年的鐵路投入約1370億美元,換代鐵路基礎設施。其中,包括建設長達5847公里“鉆石四邊形”高鐵網。




4.5 亞投行、絲路基金與金磚銀行的資金補充

4.5.1 英法德澳相繼加入,亞投行取得重要進展


基礎設施投資需要資金,金融支持是必要條件。2014年10月25日,孟加拉國、文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哈薩克斯坦、科威特、老撾、馬來西亞、蒙古國、緬甸、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卡塔爾、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烏茲別克斯坦和越南等21個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的財長和授權代表共同簽訂成立亞投行備忘錄。亞投行作為一個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將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區域合作與夥伴關系。近期,亞投行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2015年3月12日,英國正式申請加入亞投行,成為首個申請加入亞投行的主要西方國家。此後,法國、德國、意大利、盧森堡和瑞士等國紛紛同意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這使亞投行擴圍至33個成員國。2015年3月24日,澳大利亞聯邦內閣批準了簽署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諒解備忘錄。如果亞投行的股東結構和某些治理條件達標,澳大利亞將正式加入。



西方國家的紛紛加入,表明“一帶一路”不僅得到了新興經濟體的期待與好評,也逐步得到了西方國家的認可與支持。與西方國家的合作,將進一步增強亞投行的實力,更好地發揮亞投行的作用。可以預見,在亞投行的金融支持下,在中國、新興經濟體和西方的合作下,“一帶一路”將一步步落實,大批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將不斷跟進,從東亞、東南亞到中亞再到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的通道將被打通,“一帶一路”對中國和世界的意義將逐漸發揮。

4.5.2 “絲路基金”、金磚銀行,共同助力“一帶一路”

2014年11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中國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絲路基金成立的目的是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產業合作和金融合作等與互聯互通有關的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規劃涵蓋中亞、南亞、西亞、東南亞和中東歐等國家和地區。

絲路基金目前設計規模為400億美元,首期資本金100億美元中,外匯儲備通過其投資平臺出資65億美元,中投、進出口銀行、國開行亦分別出資15億、15億和5億美元。絲路基金法人股東為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梧桐樹投資平臺有限責任公司、賽里斯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進出口銀行。



2014年7月,金磚國家五國共同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該行的宗旨是支持金磚國家及其他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可持續發展。

“絲路基金”和金磚銀行的的設立,是中國利用自身和夥伴國資金實力直接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將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形成合力,通過互聯互通為中國及世界創造新的重大發展機遇,助推“一帶一路”建設。

(來自申萬宏觀)

21.png(174.89 KB, 下載次數: 1)

21.pn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017

從休閑到電競,《守望先鋒》得邁過“外掛”這道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07/157231.shtml

從休閑到電競,《守望先鋒》得邁過“外掛”這道坎
遊戲研究社遊戲研究社

從休閑到電競,《守望先鋒》得邁過“外掛”這道坎

突然之間,互聯網上關於《守望先鋒》的外掛爭議開始甚囂塵上 。

文|毛毛王 來源|遊戲研究社

6月29日,《守望先鋒》進行了一次更新,增加了競技遊戲標配的“排位賽”模式。

突然之間,互聯網上關於《守望先鋒》的外掛爭議開始甚囂塵上 。

一帖來自民間的“外掛統計” 

7月3日,在遊戲論壇NGA出現了一個題為《外掛產業形成完整產業鏈,兩天賺回198,總涉案金額上千萬》的帖子,樓主描述了一種淘寶店主開外掛帶人上分(代練)的運營模式:就其所見,一個外掛號(店主)帶5個普通號(消費者)在面對無外掛隊伍時足以建立充分優勢,而有封號危險的只有一個號,平均十場即可回本(198元)。他還表示,在經過自己一番統計後,估計使用外掛的玩家總數在5萬~20萬人,外掛產業鏈每月產值約在6000萬人民幣上下。

640

該帖截圖在網上擴散之後,影響頗廣,加之其中揣測網易內部人員參與了外掛制作,很快網易暴雪合作部市場總監張棟對此進行了激烈的非正式回應,並暗指競爭對手有意禍害。

640-2

640-3

640-4

從帖中內容來看,先不論樓主所說的消息是真是偽,真實情況是否如貼中那般嚴峻,起碼論述方式明顯是有些不科學的。比如使用淘寶銷量來推算外掛規模,但事實上淘寶商品可以改名,商品的售出數字未必真實反映了當前商品的銷量。由這一數字推斷出來的“外掛人數”和“外掛產業鏈規模”自然站不住腳。

但另一方面,《守望先鋒》近日外掛現象增多,也是不爭的事實。下面這張圖是近一個月來“守望先鋒外掛”的百度指數。百度指數不能盡信,但終究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國內互聯網用戶對關鍵詞的搜索熱度。大圖可以明顯看到,從6月29日起,“守望先鋒外掛”原本平穩低緩的熱度開始陡然上升,而在一些社交平臺上,關於守望外掛的議論,也於近日變得密集起來。

640-5

關鍵詞“守望先鋒外掛”百度指數

關於《守望先鋒》的外掛的討論,在遊戲測試期便已有之,但只是小範圍現象,並未引起主流玩家群體的廣泛關註。特別是暴雪6月初雷厲風行的封號,一時傳為佳話。同時198元的先付費制度也被認為是阻擋外掛者的有力門檻。在一片大好的形勢下,外掛大軍卻大大咧咧殺了個回馬槍。

外掛突增的背後,存在一種供需關系的改變。除去官方監管有不可避免的滯後外(特別是這種監管往往由暴雪自己來執行),簡單來說就是人們的求勝心變得更強了。6月29日這一天,《守望先鋒》迎來了排位模式,也正是在同一天,外掛的搜索量也陡然增多。

排位模式,通過玩家在遊戲競技里的表現調整其評級。區別於普通匹配的休閑,排位模式讓玩家更加爭強好勝——“玩遊戲就是要贏!”,也賦予玩家更強的由水平認同而產生的榮譽感,相應地,也更容易抱怨隊友的失誤。當這種榮譽感上升為一種虛榮的時候,少部分玩家就會借助外掛或代練來幫助自己“上分”,不可避免會影響到遊戲環境。

在過去的一個月里,《守望先鋒》備受贊譽,從設計角度為人推崇的一點便是:這個遊戲幾乎只有正面反饋,遊戲內外一片和氣,很少出現像LoL、Dota2那樣基於功利的互相抱怨——當時這款遊戲單純得幾乎只剩下戰鬥本身的樂趣,休閑至上,即使輸掉,也沒有實質損失。

7月4日,知名遊戲人祝佳音在體驗了排位賽之後,寫下這麽一條微博,可以說惟妙惟肖地刻畫了很多玩家在排位賽功能加入前後心態上的改變。

640-6

但若要因此說“排位賽是孕育外掛的溫床”,肯定也是萬萬不合適的。排位賽可以視為《守望先鋒》競技化的必經之路,邁過競技化這條坎,就意味著影響力、生命力和可持續發展,進入遊戲能進的最好的天堂之一。在過去的一個月中,《守望先鋒》是一款休閑遊戲,而它終究要變成一個競技遊戲。

 醬油比雞貴 

根據最新的半官方口徑,淘寶已經清除了大量《守望先鋒》的外掛商品。不過當下在淘寶上搜索“守望先鋒 自瞄”,還是會彈出如下推薦搜索,寶貝價格從1元至500元不等,主要有“SR”“黑貓”“精英”三個品牌。《守望先鋒》198元的高門檻在外掛運營者面前也變成了一個“高付費群體”的象征,一款帶有透視自瞄功能的外掛每月租金高達500元,這令當年免費的CS外掛、百余元的暗黑3腳本望塵莫及。

這造成了一個有些尷尬的局面,原本被認為可以凈化遊戲環境,隔絕低素質玩家的198元門檻,在幾倍於遊戲價格的外掛面前顯得微不足道——願意花500元購買一個外掛(還是按月計費)的用戶,損失198元帶來的威脅不算什麽。

640-7

淘寶搜索“守望先鋒 自瞄”

有些信譽度高的商家會在說明中標明“使用輔助有一定封號風險,拍前慎重”之類的字樣,標價450元~500元,多數商家信譽較低會標價1元,旺旺詳談,有的號稱100%不封號。至於銷量的真偽性,很多商家都選擇了關閉評論從而無從考證。考慮到遊戲中可能出現兩只外掛代練隊伍狹路相逢的情況,一些代練商家則號稱“有體系和套路去打外掛所以能保證勝率”以凸顯自身競爭力。

640-8

代練商家的產品說明截圖

筆者隨意點開了一個標價500元的SR外掛,以購買者的身份加入了其產品說明中提到的“交流群”和老板交流。這位名為“守望先鋒”的老板聲稱現在市面上的主流產品中,自己的SR外掛最穩定,帶有自瞄和透視功能。所謂的“穩定”一是指自瞄鎖定穩定,不亂晃;二是指外掛不容易被封。在筆者跟賣家詢問有多大幾率會被封號時,買家給出的數字是“1000個(里有)1個吧”。

640-9

這看起來像是一個順口胡謅的數字,但在龐大的輿情面前似乎具備了某種“可信度”。《守望先鋒》的玩家已經在熱火朝天的討論中接受了某種暗示:外掛滿天飛。“我是怎麽死的?對方一定是掛逼!”高手遭受質疑,水平一般的玩家在受挫後也可能會投向外掛的懷抱。

640-10

老難題 

按照過往來看,暴雪從來不缺乏打擊外掛的魄力和決心,零容忍態度。如果抓住,就封號處理。

今天傳來的最新消息是,暴雪再次起訴開發販賣《守望先鋒》外掛的BossLand。

640-11

但從歷史來看,暴雪的反外掛機制不能算成功。《暗黑破壞神3》就是沈痛的教訓。與其像一個受害者那樣起訴外掛代理商,且收效甚微——BossLand是老油條了,暴雪與其也不是首次交鋒,之前他們還開發過《魔獸世界》《暗黑破壞神3》《風暴英雄》外掛——從技術上規避外掛風險,是更為有效的方法,就像Valve對CS GO做的那樣。而訴諸法律,更像是一條正義感十足但結果未知的道路,它耗時長久,執行緩慢,缺乏效率,作用有限。 

FPS一直就是遊戲外掛的監管難區,在電競行業工作多年的潘先生表示:FPS類遊戲網絡延遲對遊戲體驗的影響很大,因此命中判定等數據主要在本地處理再上傳,外掛很難監管,因此主要采用最為原始的舉報等方式處理外掛。這次部分商家“一掛帶多人”的運作模式,也變相地提升了官方的監管難度。

在外掛淘寶商家的群里,有一個視頻文件,用來介紹SR外掛的使用方法。店家像在電視購物節目一樣反複強調自己外掛的性能之優,500元價格之值。操作著士兵76屠殺電腦,嘴里不斷說著“看見沒有,非常牛逼!”“還想跑?跑啊,往哪跑?”

在視頻的最後,他說:“大家多多支持我們的這個輔助(外掛),我們才能越賣越好,啊,越做越好。”

結語

早在《守望先鋒》正式發布之初,國服官網論壇就發藍貼永久封禁了1572名使用外掛的玩家,這是一次強有力的制裁,取得了不小的震懾效果。而國外有網友爆料稱自己被封號後重新購買,不開作弊,仍然被封了好幾次。無論他如何折騰——換IP、掛代理、甚至修改硬件ID都沒能擺脫被封的宿命。

對那些外掛使用者而言,有一種可能是: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在外掛者們“玩”得興起的時候,暴雪或許正在憋“天降正義”的大招。對那些遵守遊戲道德的玩家來說,發現作弊現象及時向官方舉報,是維護他們心愛遊戲的可行之舉。

遊研社

守望先鋒外掛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650

    邁過3000億後,綠地更看重多元化

    經歷了一系列深度調整後的綠地控股(600606.SH,下稱“綠地”)正在成為逐漸從單一住宅開發轉向多業務全面發展的集團化公司。

    在綠地董事長張玉良看來,綠地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產業協同,這一點綠地走得比大部分國內開發商要快。不過,從某種程度看,綠地也犧牲了一些自己的房地產主業高速增長的時機。

    4月23日晚,綠地披露了自己2017年的年報,全年實現合同銷售金額3065億元,同比增長20%;全年營業總收入2904億元,同比增長17%;利潤總額193億元,同比增長33%;歸母凈利潤90億元,同比增長25%。從數據看,綠地的增長跑輸同行,但是綠地內部卻認為,綠地的產業調整將給其帶來未來更長期的發展。

    調整結構

    根據年報,綠地全年實現合同銷售金額3065億元,同比增長20%;合同銷售面積243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回款2451億元,同比增長21%。

    從縱向數據看,綠地實現了比較穩定的增長,可是從橫向比較看,綠地的增速比同行慢了很多。2014年,綠地曾經一度登頂“地產一哥”位置,第一次把萬科從頭把交椅拉下,但是隨後的幾年,綠地的房地產銷售規模增速均不及同行水平。

    張玉良曾對記者表示,綠地因為多業務發展,如果只看房地產單一業務,發展規模不及同行,但是如果加上基建等其他業務,綠地的發展效率依舊排名靠前。

    事實上,綠地這幾年的工作一直在不斷調整業務結構,在房地產板塊,綠地拿地已經不僅僅局限住宅用地。

    2017年,綠地圍繞特色小鎮、地級市高鐵站、戰略性項目等方面,不停在高鐵沿線市場拿地。共計69個項目先後落地,新增土地面積約1262萬平方米,計容建築面積約2325萬平方米,土地款592億元,預估新增總貨值超過3000億元,平均樓面價約2500元/平方米。

    中泰證券分析,公司拓展土地增量不增價的主要原因在於拿地區域策略和拓展方式,從拿地區域來看,公司2017年新增項目中三線占比達到61%(多為長三角、珠三角、中部省會周邊等強三線城市),較2016年擴大39個百分點,布局結構的調整拉低了土儲平均成本;從拿地方式來看,公司自2017年開始大力通過“特色小鎮”的低成本方式拓展土儲,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特色小鎮已累計簽約40000畝,實現供地3000畝,預計2018年還將有批量土地貢獻。

    除了房地產業務,綠地的基建業務同樣貢獻了較大的收入。根據年報,綠地基建產業全年實現經營收入1048億元,同比增長37%,新簽項目總金額1941億元,同比增加100%。

    從業務拓展看,綠地基建先後中標杭州灣二期、三期及許信高速公路、南京求雨山PPP等項目,並成功拓展海外“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簽約柬埔寨、馬來西亞、岡比亞、老撾等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綠地的金融、消費等業務的多元化,其在武漢、嘉興、蘇州等地拓展多個土地項目建設物流中心。

    同時,綠地開始培育科技產業,同複旦大學、上海交大、同濟大學開展戰略合作,複旦綠地、交大綠地兩個“雙創中心”及虹口綠地“創客中心”開業運行。

    綜合發展模式

    張玉良認為,綠地最大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產業協同。綠地的拿地成本2500元/平方米,明顯低於同行,原因在於綠地通過產業協同拿到更多低價土地,降低了成本。

    過去一年,綠地形成了特色小鎮、康養谷、地級市高鐵商務區、小鎮商業街、精品住宅等產品的標準化模塊。

    尤其是特色小鎮,綠地將以特色小鎮為載體,打造基建、金融、消費、科創、康養谷等“地產+”多產業協同的運營模式,並逐步在多個項目中推行落地。

    “在具體產業發展層面,房地產將加大全年新增土地力度,發揮綜合優勢大規模獲取特色小鎮、高鐵商務區等項目,強化土地成本優勢。同時,圍繞剛需住宅、弱改善性住宅、特色小鎮、康養谷、高鐵商務區等重點產品線,加強產品標準化建設。進一步強運營降成本,提升競爭優勢。”張玉良說。

    在綠地的規劃里,房地產主業將找準重點市場和重點發展區域,抓好以下市場:一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一線城市群及周邊地區;二是江西、安徽、武漢、中原、山東、西北、西南、昆明及南寧等二線城市群及周邊地區;三是地級市高鐵站周邊地區。

    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正是因為綠地的多產業發展和落地,才給綠地更多的機會去拿到一些產業用地,而未來房地產市場住宅將逐漸飽和,產業地產的市場將成為開發商的新增長極。

    值得註意的是,綠地資產負債率和有息負債余額同比均有所下降,資產負債率88.99%,下降0.49個百分點;有息負債余額2760億元,下降3.36%。全年實現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589億元,達到歷史最好水平;預收賬款2374億元,同比增長41%。凈資產收益率穩定增長至15.21%,同比增加2.20個百分點。

    中泰證券研究認為,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等多元產業協同並進,預計綠地2018、2019年EPS為0.87、1.01元,維持“買入”評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9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