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央企將全部整體上市 國資委擬設直屬公司持股

http://www.21cbh.com/HTML/2011-2-28/0MMDAwMDIyMjc0MA.html

被稱為中國經濟命脈資產的央企,不久的將來絕多大數將以「公眾公司」的身份在資本市場上集合。

按國資委的部署,未來除個別特殊的功能性央企如軍工企業外,所有央企特別是競爭性央企都要走整體上市之路。

國家國資委副主任邵寧2月18日對本報記者透露,關於下一步國有大企業改革的方向,國資委的思路是:20年後,甚至10年、15年後,所有央企都將成為「徹底多元化,徹底資本化」、「不附帶任何存續公司和母公司」的上市企業。

「推動央企整體上市是國資委目前的一項核心工作,」邵寧說,現在沒有一個企業像前幾年那樣去分拆上市,所有央企的上市工作一律按照整體上市的思路展開,所有企業至少要做到主營業務上市,這樣,上市公司有非常完整的業務鏈,有獨立發展的能力。」

據悉,為因應未來央企全部整體上市後的制度變化,國家國資委正在研究以成立直屬公司的方式直接持股上市央企。

20年前,國企改革還處在承包制的階段,產權問題是不敢踰越的雷區;10年前,國企改革圍繞企業改制和企業破產開展時,三年脫困還沒有結束;今天,依託資本市場實行公眾公司改革,成為國企改革的核心任務。

「整體上市是國有大企業與市場經濟最終融合的具體方式。」邵寧說。

「一律按整體上市的思路執行」

推動央企整體上市作為現階段核心工作的背景是,經過十多年來的改革和調整,國有經濟佈局已發生根本性變化,中小企業層面已基本沒有國企,國有資本集中到了大企業層面。

大型國企大致分兩種,一是功能性的企業,如石油石化、軍工、核電、重要資源等領域的企業;二是競爭性的企業,如快消、汽車、鋼鐵等企業。

按國資委的部署,未來除個別特殊的功能性央企如軍工企業不能整體上市外,所有央企特別是競爭性央企都要走整體上市之路。

邵寧表示,整體上市將使央企徹底融入市場經濟,「央企成為『乾乾淨淨』的上市公司後,隨時可以調整,也很容易調整。」

國資委的數據顯示,目前已有43家央企實現了主營業務整體上市。石油石化、航空、電信、建材等行業的全部央企、建築、冶金、機械製造業的大部分央企都已實現整體上市。

在資本市場的選擇上,除了國內A股,國資委還鼓勵更多的央企在境外整體上市,儘管過去一些央企的境外上市曾引起「賤賣國有資產」的質疑。

邵寧表示,推動央企到境外上市,是希望把境外成熟、規範的資本市場機制引入企業內部,保證上市之前的重組和上市後的運作能夠達到國際資本市場的要求。

據悉,五礦集團目前正在籌備在A股和H股兩個資本市場實現整體上市。

邵寧還斷言,中國民營企業的市場化也將朝整體上市的方向走。

「也許20年後,你會發現,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沿著資本市場這條路走到一起了,這將是一個殊途同歸的結果。」他說。

「乾淨上市」路線圖

央企整體上市,第一項工作要進行公司的股份制改造,這一步自2003年國資委成立以來就已展開。來自國資委的數據顯示,我國央企及其下屬子企業的公司制股份制改製麵已由2002年的30.4%提高到目前的70%。

第二項工作是剝離不良資產、非主營業務資產。這是目前正在遭遇的難點,因為幾乎所有央企包袱都很沉重,包括廠辦大集體、歷史負債等。

對此,國資委設計了三條出路,一是「往裡走」,即改造成資產優良、具有繼續發展條件的公司;二是「往外走」,通過主輔分離將非主營業務分離改製出去;三是裝入國新控股這樣的資產管理公司。

引入董事會制度是推動央企整體上市的第三項工作。目前已有32戶央企建立了董事會試點。

此外,備受關注的央企重組也將繼續進行,以實現「進一步推進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加快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

這意味著,央企數量將會進一步減少。不過,今後央企重組將更加注重效果而不是企業數量,「80-100家」將不再是主要指標。

除了央企之間的重組,央企與地方國有企業的聯合重組也得到國資委大力支持。

國資委研究直接持股上市央企

未來央企整體走向資本市場,將引發國資管理體制的一些重要變化。

一個問題是,央企整體上市後,國資委如何實現對它的監管?

對此,國資委的對策是「探索履行多元投資主體公司股東職責」的方式和途徑。

「事實上,國資委已在悄然調整自身職能,探索新的監管機制,以適應央企整體上市後的條件變化。」國家國資委一位人士向記者介紹說,比 如,隨著央企建立董事會制度,國資委已轉變一部分對董事會履行出資人職責方式。今後,對具備條件的央企,國資委將繼續向其董事會移交原先由國資委代行的董 事會職權,包括考核、薪酬、經理人員選聘等,實現董事會「責、權、利」的統一。

當然,最引人關注的問題是國資委自身的重新定位。「央企全都上市了之後,國資委幹啥去?」市場對此有各種猜測。

對此,上述國家國資委一位人士向記者透露,直接持股上市公司也是國資委正在積極探索的模式。國資委目前正抓緊就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權試點,做好相關準備工作。

國資委在去年年底成立國新公司,一定程度上也是國資委對自身改革的探索。

「國新公司持有五礦等央企整體上市平台的小額股權,將幫助國資委更好地履行自身職責。」邵寧告訴本報記者。

由國資委設立一個直屬公司擔任央企上市公司股東,在法律上並無太大障礙。上述國資委人士表示,國資委的行政定位並不適合有從事市場化活動。通過直屬公司持有央企上市公司股權,可望幫助國資委處理好行政職能與市場化企業之間的關係。

邵寧表示,也許到那時候,國資委的監管身份與股東身份需要分離。

「改革是這樣的,你只能一步一步往前看,看到的距離是有限的,有些特別遠的事情,現在說不清楚。」邵寧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72

陳文輝:對激進險企將重點“盯防”

“寶萬之爭”背後對於萬能險資金的爭議和其他一系列險資舉牌事件,使得保險資金在近一年多來史無前例地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誠然,在保險資金投資範圍不斷擴大的同時,一些外因和內因所造成的風險確實在逐漸積累。近日,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撰文闡述了保險資金運用目前面臨的十大風險,並表示保監會將對包括激進險企在內的重點公司和重點業務進一步加強監管。

保險資金運用十大風險

“放開前端、管住後端”的總體監管思路下,保險資金運用配置渠道單一、收益率長期低下等突出問題和矛盾得到了很好的化解,過去兩年保險行業的投資收益率不斷在創造新高。

然而,在各種外因和內因的作用下,保險資金運用也面臨著嚴峻的形勢,風險挑戰日益複雜。陳文輝列舉了目前保險資金運用面對的十大風險。

在外部投資環境方面,陳文輝表示,目前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加大了資產配置難度,“資產荒”挑戰嚴峻,也決定了保險資產配置難度不斷加大,投資收益難以持續保持較高水平。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資金運用收益率2.47%,同比下降2.69個百分點。

同時,債券市場違約頻發,保險資金投資組合信用風險敞口加大。多名保險資管公司高管紛紛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今年信用風險是他們關註的首要風險。陳文輝表示,個別投資發生違約可能波及部分信用風險敞口較大且管控不嚴的公司。如“10中鋼債”違約事件中,6家保險機構共投資6.1億元。同時,保險機構為獲取更高收益,不得不提升風險容忍度,加大對高風險債券、債權和信托等資產配置力度,導致投資組合的信用風險敞口提升。

另外,隨著保險資金參與金融市場和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深度不斷提升,保險資金運用風險已經與經濟金融風險深刻交織交融在一起,風險日益複雜、傳染和疊加。

而從行業形勢看,保險公司的資產端和負債端矛盾突出。陳文輝表示,當前這一矛盾主要表現是:從靜態看,高成本負債所帶來的利差損風險隱患;從動態看,是高成本負債倒逼形成高風險激進投資,極有可能引致更大的風險。

高成本負債的背後是部分保險公司的激進中短期萬能險產品策略。陳文輝表示,有的萬能險結算利率達到6%,再加上手續費傭金等費用,資金成本在8%,甚至更高達到10%,這麽高的資金成本,已遠遠超過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產收益水平。這些高成本資金為獲取高收益,倒逼保險機構不得不提升風險偏好,投向高風險資產。與此同時,這些集中發展短期限、高回報中短期保險產品和理財型產品的保險公司業務結構單一、保費過度集中的現象較為突出。這些短期限資金主要投向收益高、流動性低、期限較長的不動產、基礎設施、信托等另類資產,“短錢長配”現象凸顯。

而究其內因,陳文輝表示,公司治理問題成為激進經營行為的先天“基因”。“近年來,少數保險公司股權結構複雜,往往通過股權代持等形式,形成‘一股獨大’,缺少有效制衡,大股東完全掌控公司運作。隨之而來是激進的產品和激進的銷售,這必將倒逼出激進的資產配置和投資風格。並且,公司治理問題也會帶來虛增資本等風險隱患。”

除此之外,輿情輿論風險、境外投資風險、道德風險和利益輸送風險以及投資管理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不足的風險,也在陳文輝列舉的十大險資運用風險之列。

對重點公司、重點業務加強“盯防”

“保險姓保”,而保險資金運用要始終堅持服務保險主業的根本方向。

面對個別行業內的“熊孩子”,陳文輝表示接下來要進一步強化對重點公司和重點業務的監管力度。

具體來說,針對投資激進公司,保監會將進一步加強風險監測和監管力度,綜合運用窗口指導、壓力測試、風險提示、檢查和處罰等,靈活運用“技術監管”和“監管幹預”多種方式,對於風險抓早抓小。對於經營激進、風險很高、治理不健全的公司或高風險業務,直接采取叫停業務、叫停投資等“監管幹預”方式,及時防止風險的擴大和蔓延。

針對境外投資,將進一步明確境外投資的資質條件以及境外重大股權投資的行業範圍和投資運作標準,研究評估和規範內保外貸、境外發債融資等方式開展境外投資。

針對熱點問題,將結合實體經濟和行業發展的要求,從審慎監管和防範風險角度,加快健全和完善監管規則,加強對一致行動人行為的規範和約束。

同時,將加強資產負債匹配監管,促進其從軟約束向硬約束轉變,包括研究制訂資產負債管理具體應用指引,明確硬性監管標準;研究探索分賬戶監管;針對資產負債錯配問題較為突出、錯配風險管理薄弱的公司,提出更高資本要求等。

另外,陳文輝表示,投資能力評估備案不是一勞永逸的,有準入就要有退出,要持續加強能力評估,對於出現重大風險事件、不符合有關資質條件以及違規投資的,應當撤銷其能力備案。

在公司治理方面,陳文輝則表示,將從責任人追責機制倒逼資產管理公司依法依規開展投資業務,防範公司治理風險的傳導。“針對投資風險責任人、保險公司首席投資官、資產公司首席風險官等關鍵責任人,將明確其崗位職責和報告義務,強化履職盡責和責任追究,用這一機制切實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一系列監管措施的加強並不意味著“放開前端”會有所改變。陳文輝表示,“前端”該放的還要進一步放開,切實減少不必要的事前核準、備案等,進一步把投資選擇權和風險判斷權交還給市場主體,把騰出來的精力放在做好事中事後監管上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682

內險企將可發優先股

1 : GS(14)@2015-06-15 01:21:19

【本報訊】內地保險公司的資本補充工具有望進一步擴闊,內地報道指,中保監將於未來幾日公佈險企發行優先股具體細節。目前,保險公司主要有三個融資方式,分別是資本注入、發行股票及發行次級債,基於保險公司負債增長太快,故極需要補足資本。



提高資本實力

《第一財經日報》引述中保監相關負責人報道,業內正就發行銀行間市場債券、優先股及海外資本工具進行研究,且有階段性進展,中保監有望於未來數日公佈發行優先股的具體細節,有望提高險企資本實力。另外,《上海證券報》報道,中保監近日下發關於健康險諮詢文件,每人只能投保附帶稅務優惠的健康險一次,每年享2,400元(人民幣.下同)稅務減免,保險公司就該款健康險的最低賠付金額須為25萬元或以上。現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四個直轄市,全市為稅優健康險業務之試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613/191827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9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