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愉景灣荒地變金礦 查濟民愛國發大達


2004-12-02  NM




上週三,審計署發表報告,揭發由 香港興業所發展的愉景灣,原來最初原意是興建度假村及酒店,香港興業廿多年來不斷申請更改土地用途,大建住宅,但大部分單位卻從不用補地價。市場估計,政 府因此大約損失五億元。報告一出,令立法會議員咬牙切齒,準備傳召當年有份開綠燈的前布政司鍾逸傑調查。事件亦同時翻開香港興業主席查濟民,一段不為人熟 悉的發達傳奇。愉景灣地皮原是一個荒蕪的養牛場,在中蘇關係緊張的七十年代,更一度落入蘇聯財團手中。被譽為愛國商人的查濟民,當年收到一個電話,便以三 千萬元「啃」下這幅無人肯投資的不毛之地。結果,荒地今天變金礦,香港興業過去廿年在島上興建並售出七千多個單位,帶來八十億元巨利,更令做染廠起家的查 濟民,搖身變成身家七十八億的紅頂商人。佔地達七千萬呎的大嶼山愉景灣,四、五十年代人跡罕見,只是太平洋戰爭後,一批從中國逃出來的修士,在愉景灣建了 一座神學院。如今島上已發展得像外國小鎮一樣,佈滿售價五、六百萬元的花園洋房,又有會籍過百萬元的高爾夫球場。島上一切設施包括水塘、公路等,皆由香港 興業興建。車輛出入愉景灣得向發展商申請牌照。過去廿年香港興業在愉景灣已售出七千多個單位,為公司帶 來總共五十億元利潤。連同於九四年,香港興業把愉景灣一半發展權益售予中信泰富,換取三十四億元現金計,愉景灣就此讓香港興業勁賺八十億!現時島上尚有九 十萬呎住宅準備在未來數年發售,連同尚待開發的六十二萬呎單位連商業樓面,按現時樓面每呎四千元計,又可讓香港興業再袋六十億元。難怪在紡織界中人指出, 查濟民最賺錢生意並非做廠,而是發展地產。

牛場闢作度假村堪稱查家代表作的愉景灣,當年的投資契機,源於一場政治風波。最初在六十年代開發 愉景灣的,並非現時的香港興業主席查濟民,而是商人王永祥。王永祥在四十年代末,以貨船運載中國難民到香港及東南亞致富,當年家勢顯赫,其妻子石崇傑,更 是立法局非官守議員。而王氏除了發展船務航運地產,亦在澳洲涉足畜牧和農業。六六年,中國爆發文化大革命,香港恐防大陸不再供應牛隻,王永祥於是選址在偏 遠的愉景灣開牛場,並從澳洲輸入牛隻。據離島區議會主席林偉強憶述,這個牧牛場名為「大興牛房」,規模龐大,設備亦相當先進。「我好記得大興牛房出名劏牛 快,工人喺牛頸開一槍後,其他工人即時夾手夾腳剝皮拆骨。當時劏一隻牛只要五分鐘,快過劏一隻雞!」到七十年代初,王永祥在前新界鄉議局主席陳日新獻計 下,要將牛房發展為大型度假村。陳日新說:「王永祥搵隻大輪船載我去愉景灣睇地皮,我還替他找律師、測量師,諗吓發展高爾夫球場度假村。」王永祥於是成立 香港興業(Hong Kong Resort Company Ltd),又找來林偉強父親林樹春當經紀,在元朗一帶向原居民收購乙種換地權益書,藉此向政府交換愉景灣度假屋的發展權。一九七六年九月,行政局落實以六 千一百多萬元補地價,批准香港興業興建四百三十萬呎度假屋,及一百五十萬呎酒店。王永祥還打算在度假村內開設賭場,準備把愉景灣項目上市集資。

恐 蘇聯勢力侵港本來愉景灣計劃已發展得如火如荼,部分公路亦正興建,可惜卻臨門脫腳。事關王永祥在澳洲經營牛場令他蝕大本,加上航運業出現不景氣,他的財政 出現危機。王永祥為求挽救項目,曾四出尋找合作夥伴,包括英資的香港置地。香港置地勘察過愉景灣地皮後,覺得無發展價值,最終沒有投資。王永祥唯有把香港 興業的股份抵押予一些財團,當中包括公和建築創辦人陸孝佩,他說:「王永祥無錢發展愉景灣,我借出八百萬俾佢。」而其餘大部分香港興業股權,則抵押了給國 營的莫斯科納羅尼銀行(Moscow Narodny Bank)。七七年王永祥未能償還到期貸款,被該銀行追債三千三百萬元,並隨時沒收愉景灣地皮。當時正值中國與蘇聯冷戰時期,如愉景灣這幅地落入蘇聯手 上,自然惹來北京關注,而港英政府亦不欲見蘇聯勢力在港伸展。當時港澳辦主任廖承志便着《大公報》社長費彝民,致電正在歐洲度假的查濟民,向他告之中央十 分關注愉景灣地皮去向。查濟民外父是常州紡織大王劉國鈞,是廖承志的統戰對象,雙方關係稔熟。查濟民收到電話後,回港以三千萬港元,向納羅尼銀行贖回持有 愉景灣地皮的香港興業股份。

查家少爺中槍要發展愉景灣這個半島,需要開山劈石,由零開始,查氏家族除付出買地的代價外,查家長子查懋聲亦付 出「血的代價」。事緣王永祥密謀發展愉景灣期間,已找來一名劉姓判頭包伙食,而該判頭亦已購置好餐具設備;但查濟民接手後,卻不再找該判頭繼續合作。判頭 找查家追討賠償,但都不得要領。結果在七九年八月,判頭闖入中環聯邦大廈(現已拆卸)二十六樓,香港興業的寫字樓,向查濟民長子查懋聲開了一槍,其後還脅 持四個職員做人質,與警對峙近五小時才投降。槍傷後查懋聲即時送往瑪麗醫院,他胸腹間中槍,因失血過多,送院時已陷昏迷,後來急救後度過危險期。但由於子 彈位置接近脊椎,施手術取出彈頭恐有癱瘓危險,故該彈頭至今仍留在查懋聲的身體內。而被判監數年的判頭,放監後仍去找查懋聲,據悉獲對方賠償四、五十萬元 了事。查濟民四八年從國內到港,一直經營紡織業,對地產發展可謂門外漢。他之所以能順利發展愉景灣,原來多得好友前布政司鍾逸傑從旁幫了一把。

港 英政府開方便之門查濟民本在荃灣開設中國染廠,而鍾逸傑就曾任職荃灣理民官,雙方早於五十年代有交往。查家接手愉景灣不足一年,香港興業就向當時已升任為 新界政務司的鍾逸傑,申請剔除四百三十萬呎度假屋單位,改為加入五百多萬呎房屋單位,將度假屋項目徹頭徹尾轉為住宅出售。就此,城市規劃處的官員提出反 對,但鍾逸傑不理,認為「興建度假勝地這基本概念仍然存在」,大開綠燈。愉景灣一期在八○年推售,每呎售價六百元,首批二百五十個單位一日售罄,買樓人龍 一度由香港興業寫字樓的廿六樓,排至樓下八樓,成為報紙及電視新聞頭條。然而即使整個一期悉售帶來近八億現金,但相對香港興業初期十二億的投資金額,仍是 入不敷支。加上八三、八四年正值中英前途談判,香港樓市大跌。愉景灣呎價跌至每呎三、四百元,令落重鎚投資的查濟民十分沮喪。「當時查家好 desperate(絕望),於是賭一鋪,計劃起high-rise(高層大廈)。」查濟民的老朋友道。香港興業於是大膽建議把愉景灣剩餘的酒店和商用建 築樓面以一換一方式,轉為房屋建築樓面面積。

當時有地政總署官員對此提出質疑,認為項目已大大偏離建設一個度假勝地,反而更似一個典型的住宅項目,建議提交行政局討論。不過,當年已升任布政司職位的 鍾逸傑,又力排眾議,認為毋須提交行政局審理。此後政府中人對計劃已無反對聲音,而香港興業就名正言順興建住宅。此後他多次更改圖則亦毋須補地價。其中在 八五年,香港興業曾申請增加地盤面積五十一萬呎,而當時的地政總署並無要求發展商補地價。查實當年的地政總署署長杜,升任此位前曾任職新界政務部門,正 是鍾逸傑的得力頭馬。此後接任地政總署署長的周湛燊、陳達文等,按照「前朝」規矩,未要求發展商補地價,而鍾逸傑退休後,便到查家的上市公司名力,出任董事。 香港興業不用補地價大舉增加愉景灣的住宅面積,加上香港樓市在八十年代中開始起飛,令愉景灣在八七年前後開售的第三期,開始錄得盈利。其後政府在九四年決 定選址在赤鱲角,興建新機場,更一度令愉景灣樓價升逾每呎五千。當年憑着一股愛國熱誠而啃下「豬頭骨」的查濟民,也許料不到,愉景灣會帶來八十億元巨利。 而查濟民當年有幸被中央欽點,全因他外父劉國鈞的關係。

外父賞識查濟民祖籍浙江海寧,於杭州讀書,進入前身是浙江大學的求是書院附屬工專, 學習染織。一九三三年畢業後,查濟民到常州打工,常州是中國紡織名城,自明、清以來一直是全國的棉布集散地。查濟民入了常州最大的「大成紡織集團」當練習 生,而大成的老闆便是後來查濟民的外父劉國鈞。劉國鈞在一九三○年,在上海儲蓄銀行創辦人陳光甫的支持下,以四十五萬購入在常州陷入財困的大綸久記紗廠, 改名為大成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劉國鈞後來在常州再興辦大成、二、三廠,又到武漢、重慶等 地設廠,「劉國鈞是無錫榮德生(榮智健祖父)及唐星海之後,在江蘇一帶有名工業家。」專門研究紡織歷史的無錫江南大學教授陳文源說。大成專門生產做長衫的 藍布,稱為「大成藍」,劉國鈞對日本人能用棉布生產出的燈芯絨十分仰慕,多次到日本考察,後來大成成功在中國生產這種布料,並名命為「征東牌」,寓意是征 服東洋(日本)。查濟民在大成紡織廠工作時很勤奮,並獲得劉國鈞賞識,入廠一年後即升為印染部主管,其後更把獨女劉璧如許配給他。自此一直跟隨外父身邊學 習經營紡織廠這門生意。三九年劉國鈞在重慶籌辦大明紡織廠,一手交由查濟民打理。四八年解放前夕,劉國鈞把資金移到海外,由女兒劉璧如及女婿查濟民及兒子 漢堃、漢棟及漢良則遷到香港。而劉國鈞與妻子一直留在大陸,並把大成紡織機器捐給南京政府,亦帶頭搞公私合營化,全面愛國,五六年更當選江蘇省副省長,前 後達十年之久,被稱為紅色資本家,至七八年在江蘇省工人醫院病逝,享年九十一歲。

查家媳婦政壇新星查濟民到港後,選址在荃灣籌建中國染廠。 而其舅仔劉漢堃及劉漢棟則在附近成立東南紗廠。「中國染廠經營手法是Verticle Setting,即係紡紗、織布、印染一條龍,好多人交貨俾中國染廠做。」上海一廠家說,同樣從上海到香港發展紡織業的老廠家李德昌說:「查濟民是首批到 非洲開廠商家,在加納、尼日利亞等地開廠,那兒工資便宜,五個工人相等於香港一個工人的工資。」八八年查濟民在香港擁有的中染國際、香港興業和名力集團重 組後在香港上市。查濟民擁護前國家領導人鄧小平的改革路線,八三年獲中央邀請赴京見鄧小 平,後來擔任基本法選舉委員、港事顧問及區籌委會成員等。查濟民有三子四女,長子查懋聲,原本一直打理愉景灣及海外的酒店項目,直至三年前因患有胰臟癌, 要到美國史丹福醫病兼休養,雖然他仍留任香港興業副主席,但少沾手公司事務。而查濟民的次子查懋成,本打理染廠業務,現已接替哥哥掌舵愉景灣發展,並出任香港興業董事總 經理。他的妻子史美倫,律師出身,○一年離開證監會副主席一職後,被中國前總理朱鎔基任命為中國證監會副主席,任內處理過大案,包括銀廣廈及三九集團等 等,被國內金融界稱為中國股市鐵娘子,更揶揄她的名字為「查死你們」。今年九月,她離任中國證監會,十月隨即加入行政會議成員,查史美倫憑藉其家翁與中央 的關係,以及個人在國內的經驗,成為政壇上一匹黑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90

夏米勒曾駐港 與查濟民稔熟

1 : GS(14)@2016-12-31 10:15:47

【本報訊】六四後向戴卓爾夫人自薦擔任中英政府傳話人的國會議員夏米勒(圖),與商界關係密切,五十年代曾被派駐香港,其間認識香港興業創辦人、「愛國商人」查濟民,返英後亦為查的公司效力至2011年。曾駐倫敦的資深記者劉銳紹指,夏米勒一貫立場是盡量利用香港前途談判為英國爭取最大利益,形容他代中方向英方提出建議之舉,是基於英國商界的「業務考慮」。夏逝世至今一年多,英方就解封六四檔案。夏米勒生於1929年,1955年加入英國政府殖民地部並被派往香港,曾擔任工業貿易署副署長及荃灣理民官,至1968年返英。據資料,夏在港期間認識當時從事紡織的查濟民,雙方關係密切,夏返英後亦出任查在英國多間公司董事,後來更成為其英國紡織公司Cosmopolitan Textile Company Limited的主席,一直至2011年才辭去董事職位,去年逝世。


主張以港前途為英謀利益


屬保守黨的夏米勒七十年代起參政,兩度敗選,1974年終當選下議院議員。由於其選區有大型車廠,他與汽車工業結下不解緣,畢生政途都為該行業爭取利益。八十年代派駐倫敦的《文匯報》前記者劉銳紹憶述,夏當年是英中貿易協會及48家集團俱樂部成員,與港商及中國接觸頻繁,因此在香港前途問題上亦較積極發言。他形容夏對香港的取態與當年的外相賀維相近,主張利用與中國的談判盡量為英國謀利益,相信他在信中提出的建議「基於業務考慮多於政治考慮」。當時是行政立法兩局議員的李鵬飛則表示,當年未有聽聞事件,但指當年北京不時會透過信得過的商人傳話,而查濟民與北京關係密切且深得信任。如傳話的「香港朋友」是查濟民,他不會感奇怪,英方亦會因此相信夏米勒在中國有實際影響力。查濟民於2007年逝世。■記者林偉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31/198824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7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