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香港普選方案公布,政商各界怎麽看?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193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4-23 10:33 編輯

香港普選方案公布,政商各界怎麽看?

香港特區政府22日將公布行政長官普選辦法咨詢報告和方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上午會見傳媒時表示,今天是香港民主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一人一票選舉行政長官,是中央政府、他本人及廣大市民的共同願望,希望得到社會和立法會議員支持,獲得表決通過,讓普選行政長官成為事實。

梁振英說,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稍後將到立法會公布行政長官普選辦法的咨詢報告及方案,方案符合基本法有關規定、符合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也符合民主精神和全港市民願望。

他同時表示,特區政府會盡最大努力讓方案獲得通過。


政改梳理

1月7日,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宣布啟動政改第二輪咨詢,同時公布《行政長官普選辦法咨詢文件》。被違法“占中”耽誤了兩個多月的政改“五步曲”,終於得以繼續推進。對於香港社會普遍關註的“政改”,你了解多少呢?

政改原因

目前我們所說的香港政改主要是指:依據香港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的規定,對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辦法進行修改,以達至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的目標。

香港基本法明確規定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全部議員最終由普選產生,使之成為法定目標。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以來,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堅定不移地按照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的規定,推動以行政長官產生辦法和立法會產生辦法為主要內容的民主政制循序漸進向前發展,行政長官選舉的民主程度不斷提高,立法會選舉的直選因素不斷增加。

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決定,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的選舉可以實行由普選產生的辦法;在行政長官由普選產生以後,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選舉可以實行全部議員由普選產生的辦法,為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全部議員普選設定了時間表。

2013年12月4日至2014年5月3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就2017年行政長官和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進行為期5個月的公眾咨詢,啟動了實現普選的有關程序。


政改"五步曲"

根據基本法及全國人大常委會2004年的解釋,要修改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產生辦法,必須依法完成“五步曲”的程序:

第一步:“由行政長官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報告,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產生辦法是否需要進行修改”;
第二步: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是否可就產生辦法進行修改;
第三步:如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可就產生辦法進行修改,則特區政府向立法會提出修改產生辦法的議案,並經全體立法會議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
第四步:行政長官同意經立法會通過的議案;
第五步:行政長官將有關法案報全國人大常委會,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或備案。

按照以上規定,2014年7月15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2017年行政長官及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是否需要修改的報告。這標誌著本次香港政改“五步曲”邁出第一步。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普選問題和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這也是“五步曲”的第二步。

3.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說了什麽?

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從2017年開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可以實行由普選產生的辦法。

二、行政長官的普選制度有如下規定:

(一)須組成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提名委員會的人數、構成和委員產生辦法按照第四任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人數、構成和委員產生辦法而規定。

(二)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產生二至三名行政長官候選人。每名候選人均須獲得提名委員會全體委員半數以上的支持。

(三)香港特別行政區合資格選民均有行政長官選舉權,依法從行政長官候選人中選出一名行政長官人選。

(四)行政長官人選經普選產生後,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三、行政長官普選的具體辦法依照法定程序通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予以規定。修改法案及其修正案應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根據香港基本法和本決定的規定,向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提出,經立法會全體議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行政長官同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

四、如行政長官普選的具體辦法未能經法定程序獲得通過,行政長官的選舉繼續適用上一任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

五、香港基本法附件二關於立法會產生辦法和表決程序的現行規定不作修改,2016年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立法會產生辦法和表決程序,繼續適用第五屆立法會產生辦法和法案、議案表決程序。在行政長官由普選產生以後,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選舉可以實行全部議員由普選產生的辦法。

國務院港澳辦怎麽說?

香港特區政府的政改方案合法可行、理性務實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發言人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4月22日發表的行政長官普選辦法第二輪公眾咨詢報告及有關方案發表談話。

發言人表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表的公眾咨詢報告全面客觀地反映了咨詢期間香港社會對行政長官普選辦法的意見和建議;提出的有關方案符合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符合香港的實際情況,兼顧了香港社會各階層、各界別的利益和訴求,是一個合法可行、理性務實的方案。

該發言人重申,堅定不移地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的規定,循序漸進地發展民主並最終達至普選目標是中央的一貫立場。香港政制發展“五步曲”法定程序已經進入關鍵階段。我們真誠希望香港社會各界廣泛凝聚共識,把握歷史機遇,如期實現2017年行政長官由普選產生的目標。

香港各界紛紛表態支持政改方案

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譚惠珠表示,特區政府提出的方案,提供了現階段香港實際情況下最適合的選舉制度。一人一票選舉行政長官是香港歷史上從未發生的事,單是這一點已值得期待,她希望各界能夠支持。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民建聯)主席李慧瓊表示,市民是否可以在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視乎立法會是否有足夠的票數。她呼籲市民應仔細分析當前兩項選擇,就是通過政改讓政制向前走,還是原地踏步甚至退步,相信大部分市民都會呼籲議員支持政改。

香港工會聯合會(工聯會)榮譽會長陳婉嫻表示,工聯會歡迎政府提出的普選行政長官方案,希望反對方案的議員放下成見,拿出勇氣,支持政改方案。她說,工聯會將會安排居民大會,協助特區政府宣傳政改方案。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說,政改方案有幾個亮點,其中包括每名提名委員會委員,可以最少投兩票選出行政長官候選人,選擇增多,有利香港選出幾位理性、溫和的候選人角逐行政長官普選。

新界鄉議局主席劉皇發表示,政府提出的方案除符合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遵照基本法有關的規定,在“入閘”門檻上是寬松的,這是一個符合香港實際情況、值得香港市民支持的方案。

“我希望過去一直表示反對的人能夠重新考慮,讓香港500萬合資格選民能夠在2017年一人一票普選出我們的行政長官,我呼籲不甘普選權被剝奪的市民積極站出來表達他們的心聲。”劉皇發說。

立法會41名議員22日發表聯合聲明表示支持行政長官普選方案,他們相信,如果方案得以通過,將有助解決香港長期有關政制問題的爭拗,讓社會可以集中精力,解決特區當前面對的各項問題,符合香港的長遠發展需要和國家利益。

香港總商會當日發表聲明表示支持特區政府公布的方案。總商會主席彭耀佳呼籲立法會議員能順應民意,共同攜手,通過方案,讓500萬合資格選民可以在2017年投票選出心目中理想的行政長官。

總商會相信,落實政改方案,普選行政長官,有助香港未來的繁榮穩定,而政治穩定,亦是投資者選擇在港營商的重要因素。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發表聲明表示歡迎方案,認為該方案是特區政府廣泛咨詢民意後得出的結果,回應了市民對2017年一人一票普選行政長官的期望。廠商會表示,特區政府的方案切合香港的實際情況,亦符合基本法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為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訂下了實施的藍圖。

香港大學法學院教授陳弘毅表示,如果方案獲得通過,有機會讓市民投票選舉行政長官,相信提名委員會會按照民意,推薦候選人。


來源:根據財經新聞整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412

恒指大跌 香港各界呼籲投資者保持冷靜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2410.html

恒指大跌 香港各界呼籲投資者保持冷靜

一財網 羅琦 2015-07-08 11:15:00

香港各界呼籲投資者保持冷靜,目前香港的整體市場估值非常保守,希望未來市場可以盡快恢複平穩。

香港恒生指數一周以來連續下挫,7月8日開盤即暴跌逾1000點,現報23937.91點,跌1037.4點,短短三個交易日內恒指大跌超過2000點,跌幅接近9%,令市場極度恐慌。香港各界呼籲投資者保持冷靜,目前香港的整體市場估值非常保守,希望未來市場可以盡快恢複平穩。

港交所主席(00388.HK)周松崗7月8日上午稱,過去幾天內,港股受到兩個外圍因素影響,包括希臘局勢及內地股市波動,而在香港的部分上市公司有內地業務,所以受國內的影響也很正常,但他認為香港的整體市場估值非常保守穩健。港交所將密切留意港股走勢,令股票及期貨市場可以順暢操作,但強調不會幹預市場。

金管局7月6日在一封郵件中稱,鑒於希臘公投的結果和內地A股市場的最新進展,香港市場的波動性可能增加,香港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有能力應對市場波動,金管局在有需要時會向銀行體系提供流動性支持,建議投資者保持冷靜、審慎管理風險。

7月6日,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也公開表示,港股當天的波動比較大,主要受希臘公投結果和內地A股調整影響,但香港市場大致順暢,當局會繼續留意事態發展,投資者應保持風險管理意識。

陳家強在出席活動時對記者說,港元拆息和匯價平穩,銀行體系具足夠流動性面對市場波動,股市交易和結算運作暢順有序。

他指,證監會密切留意市場情況,例如進行壓力測試,了解經紀行流動資本是否足夠;又對個別高風險的經紀行作諮詢,確定其運作沒有問題。

他又說,香港對市場的監管主要是確保市場監管得宜,交易結算有序。目前本港市場受外圍影響,需一段時間反映在股價上,他希望市場可盡快平穩下來。

編輯:黃向東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388

唐家璇會見日本各界人士 日方:願推動改善中日關系

據新華社26日消息, 中日友好協會會長唐家璇26日在日本東京先後會見了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自民黨副總裁高村正彥、外相岸田文雄等日本各界人士。

唐家璇表示,當前中日關系不時受到消極因素幹擾,改善勢頭比較脆弱。前不久兩國領導人在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期間舉行會晤,就克服困難、改善兩國關系達成重要共識。明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後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兩國關系改善面臨重要契機。雙方應共同努力,相向而行,根據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和四點原則共識精神,努力擴大兩國關系積極面,抑制消極面,推動兩國關系早日回歸正常發展軌道。“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新形勢下,希望雙方進一步加強兩國地方、友城、草根和青少年等民間交流,不斷增進相互了解和信任,有效改善國民感情,夯實兩國關系的社會基礎。

26日,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左)與唐家璇會晤。(圖:共同社)

日方表示,兩國領導人在G20杭州峰會期間實現會晤並取得重要成果。日方願同中方一道,妥善處理有關問題,繼續推進各領域交流合作,共同迎接日中邦交正常化45周年和《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推動兩國關系進一步改善發展。

唐家璇會長系應日中友協邀請於9月25日至29日訪問日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638

韓媒:韓反腐法施行首日 社會各界陷入混亂

9月28日,據韓聯社消息,韓國反腐法《禁止不正當請托與收受財物法》(以下簡稱《金英蘭法》)從28日零點起正式施行,政府部門、民眾生活都發生巨大變化。

《金英蘭法》大致分為禁止不正當請托、禁止收受財物、設定外部講課酬勞上限等三大部分,限定公職人員出於社交和禮儀考慮收受的食品(請吃、吃請)、禮品和紅白禮金數額分別不得超過3萬韓元、5萬韓元和1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0元、300元和600元)。很多人期待這一法案可改善韓國社會交際應酬文化、鏟除根深蒂固的公職腐敗,但因《金英蘭法》範圍廣泛,對每個案例很難作出明確判斷,公職社會、教育界、媒體界陷入混亂。

28日,全國政府機構相關部門接二連三地接到公務員們為詢問該法案具體內容打來的電話。慶尚南道政府相關部門就“訪問中央部門或上級部門時可否共餐或送禮物”等問題接受來電咨詢。慶尚南道教育廳相關人士表示,僅參考國民權益委員會和教育部發放的指南給予解答,但這是否有實際性的幫助,令人懷疑。

公職社會“可避免就避免”的氛圍快速擴散。慶尚南道監查官室用道政府公款購買600張“清廉飯票”發給各個部門,以避免公務員們和外部人士一起吃午餐。光州廣域市政府一個部門還取消了原定於29日的和媒體記者共進午餐的計劃。公務員們也自然而然地聚集到單位食堂內,京畿道道政府、光州廣域市市政府等的單位食堂都排起了長隊。

9月28日,韓國中央政府教育部單位食堂內情景。(圖:韓聯社)

報道稱,韓國高級餐廳的經營也受到了沖擊。位於釜山市政府大樓附近的一家高級餐廳在《金英蘭法》正式實施前一天的27日生意火爆,相反,28日沒有接到一個預訂晚餐的電話。首爾汝矣島附近的眾多高級日本料理店和鐘路區餐廳門庭冷落。鐘路區一家著名餐廳相關人士表示,餐廳也考慮過推出3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2元)以下的菜單,但估計效果不會很大,現在甚至想到了裁減部分員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017

韓國各界抗議“閨蜜幹政“,三星等大財閥難洗白

隨著“閨蜜幹政”醜聞的細節被韓國媒體層層曝光,韓國民眾的憤怒也正逐步被激化,原本因強大的政治能力而被稱為“選舉女王”的韓國總統樸槿惠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機。

各界要求樸槿惠下臺

一方面,雖然韓國似乎“平安無事”地度過了近10萬人參加的史上最大規模的反樸槿惠遊行;但是韓國民眾對於樸槿惠的道歉仍然不買賬,要求樸槿惠下臺的聲音此起彼伏。

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繼“閨蜜幹政”醜聞爆發地梨花女子大學、樸槿惠的母校西江大學等100余所大學學生組織發布要求樸槿惠下臺的“時局宣言”後,近日又有多個組織發聲,要求樸槿惠對醜聞負責,並立刻引咎辭職。

7日,韓國最高學府首爾大學728名教授也發表“時局宣言”稱:樸槿惠已經失去了維護憲政秩序的資格,並踐踏了韓國的基本國體,要求樸槿惠立刻下臺。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通過首爾大學的對外交流處了解到,截至2016年10月,首爾大學共聘用了1500名教授,也就是說,該校有近一半的教授聯署了這份“時局宣言”。而此次集會也是首爾大學自創辦以來,面臨政治危機時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集會。

除了學術界,醜聞還引起韓國體育界的抗議。

崔順實面對媒體掩面哭泣

據了解,在“閨蜜幹政”醜聞中,崔順實的女兒鄭宥拉曾於2015年,憑借在仁川亞運會馬術團體賽上獲得金牌,被梨花女子大學以“馬術特長生”的資格錄取,但不僅鄭宥拉獲得金牌的時間晚於梨花女子大學的招生時間,馬術項目團體賽也並不在梨花女子大學認可的體育特長生範圍內,因此韓國輿論普遍懷疑梨花女子大學為鄭宥拉開後門,韓國檢方也開始調查其是否牽涉到舞弊、施壓或提供賄賂等行為。

另有線索顯示,崔順實曾主導設立的“K-Sports財團”也和醜聞有巨大關聯,並和“大韓體育會”及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有密切關聯。

因此,在首爾大學教授發表“時局宣言”的同一天,600名韓國體育界人士也發表了“時局宣言”,要求處罰“以國家體育事業賺取私利”的體育界人士。

主要推廣全民體育的韓國“體育市民聯合會”負責人柳太鎬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從崔順實的女兒鄭宥拉以馬術獲得不當利益,到崔順實的侄子插手體育界,作為體育界的一份子,看到腐敗叢生,我們深感憤怒,並感覺韓國的所有體育界人士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文化界、僑界抗議

聯合起來抗議醜聞的還有韓國的文化界和在國外的韓國僑民。

本月5日舉行的大規模遊行中,韓國文化界人士代表發言時曾表示:“我們將用自身的行動向樸槿惠抗議、向崔順實抗議、向政府抗議。”此後,韓國文化界人士則開始輪班在首爾市區搭起帳篷,進行非暴力抗議活動。

詩人金明哲在遊行現場掛著“慶祝成為青瓦臺認可的藝術家”標語,以諷刺韓國青瓦臺封殺文化界人士的事件。

此前,韓國媒體曾曝光,樸槿惠政府對近一萬名“政治傾向不同”或“曾出面支持重新徹查歲月號事件”的文化藝術人進行政府層面的“封殺”,並要求“不對這些文化人士提供任何政府層面的支持”。但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青瓦臺和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負責人對此名單的存在都表示否認,文化體育觀光部部長趙允善更是表態強硬,稱將訴諸法律手段,打擊流言蜚語。

金明哲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事實上,我們不認為文化界黑名單本身有多麽可怕,我們有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們也可以勒緊褲腰帶生活。但我們認為,這種舉措的本身就是表示政府要控制言論,要使閨蜜幹政等不正之風在韓國蔓延,作為韓國的文化界人士,也作為一名普通的韓國民眾,即便是為了我們的後代,也不能允許有這種舉動。”

居住在美國、中國、英國等國家的韓國僑民,也通過發表“時局宣言”等方式,對本國發生的情況表示擔憂。

本月7日,數十名在上海的韓國僑民也通過發布“時局宣言”要求樸槿惠立刻下臺。

一名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的金姓韓國籍留學生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中國有一句話,叫做‘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雖然只是普通的留學生,且遠離韓國本土,但我們也同樣時時刻刻關註著自己的國家。”

“當有些國外的朋友看到媒體的報道,問我們這個事件的時候,我們的心中都是滿滿的恥辱感。上海作為曾經韓國獨立運動的根據地之一,現在我們站在這塊對我們意義非凡的土地,看到祖國的情況,是否能夠對曾經為國奮鬥,為抗擊日本帝國主義而犧牲的祖先們問心無愧?”她反問道。

大財閥深陷醜聞

此前,韓國JTBC電視臺曾經曝光多家韓國大型財閥曾向崔順實及其控制的財團進行捐款並提供一系列便利,其中就包括三星集團、SK集團等多家韓國大財閥。

而當時韓國多家企業曾紛紛表態“不知情”,或幹脆稱“自己也是被迫提供了一些方便”。

不過,據韓國媒體報道,有越來越多的線索顯示,三星和現代汽車集團曾主動為崔順實管理的財團提供資金支持。

本月8日早上,三星集團再次遭到了韓國檢方的搜查,同時被搜查的還有三星任主席單位的大韓馬術協會辦公室。

韓國《朝鮮日報》曾曝光稱,三星集團曾經通過其子公司向崔順實掌控的Mir和K-Sports兩大財團提供了近200億韓元的資金;還被指控向崔順實母女的個人企業“Core Sports”支援了280萬歐元的資金。最終,這筆錢被用來支付崔順實女兒購買、管理、運輸馬匹、參加訓練和比賽的費用。

為此,韓國檢方正在確認三星是否希望通過贊助同樸槿惠親近的崔順實以獲得公司發展的某些優惠,以及除此之外是否還有私下援助。

據悉,韓國檢方還對三星電子對外事務社長樸尚鎮的辦公室及個人住宅進行了集中搜查。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三星方面解釋,和崔順實公司簽訂條約是為了建設馬術協會的會場,培育一只有希望的股票。但是對於為何大部分資金都用在崔順實女兒身上的疑惑,三星高管回答稱自己也不清楚。

韓國檢方還傳喚了為崔順實控制的兩大財團投入128億韓元的現代汽車集團副社長,以調查現代汽車為何向財團提供資金。

而韓國檢方近日更是放出狠話,稱“檢方將對所有曾為崔順實旗下財團提供資金支持的企業進行調查,並還民眾一個真相”。

對此,韓國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大型集團的管理人員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事實上,這個事情的發展的確引起眾多財閥的高度關註,畢竟現在的公開資料已經顯示許多財閥深陷其中,這對於已經疲軟的韓國經濟,特別是對於已經經歷了Note 7召回門的三星集團,將是一個巨大的負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777

各界前瞻明年經濟:築底持續,改革需沖破利益藩籬

2016年年底將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在即。從政府到業界都在總結2016年經濟情況,預測2017年經濟走勢,探討經濟運行中的矛盾風險並尋求解決辦法。

當前,全球進入政治經濟多重風險疊加期,中國經濟在加速探底後初顯回升跡象,供給側改革進入深水區,結構性矛盾和改革壓力凸顯。專家認為,推動和加快改革需要形成共識,必須沖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積極財政政策應進一步增強,貨幣政策應堅持穩健的基調,進一步鞏固經濟中高速增長的基礎,提高增長的含金量。

明年中國經濟將持續築底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等19日發布《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2016~2017)——穩增長與防風險雙底線的中國宏觀經濟》(下稱“報告”)。報告稱,2017年將是中國經濟持續築底的一年,2018年或許是底部反彈的一年。根據模型預測,2017年中國GDP增速為6.5%,CPI增長2.1%。從中長期來看,支撐中國過去30多年高增長的幾大動力源泉均不同程度地減弱,全球化紅利耗竭、工業化紅利遞減,人口紅利也隨著人口撫養比底部到來、劉易斯拐點出現、儲蓄率的回落而發生逆轉,“十三五”期間經濟增長潛力有所下降,潛在經濟增長率的底部有可能突破6.5%。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在《財經》年會上表示,經濟的增長應該在一個相對合理的區間內,我們經濟增速的可行區間相對較窄,下限總的來說是在“十三五”時期保持平均6.2%的速度,上限是6.7%的增長速度。

國務院參事夏斌在華爾街見聞“2017全球最佳投資機會”的年度峰會上稱,盡管目前經濟有築底跡象,但調整與轉型的邏輯沒有變。經濟調整到位、基本結束,沒有兩三年時間不可能完成,原因在於市場基本出清的過程很艱難。市場不出清的話,很多融資的問題、貨幣回歸正常問題都不可能解決。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卻認為,明年最有可能是一個轉折年,即從過去連續四年增速全面下降的態勢,轉為增速穩定,甚至於略有回升的轉折點。盡管明年歐洲國家將歷經數次選舉,但不可能立即影響明年的宏觀走勢。世界經濟,至少是中國之外的世界經濟,在明年可能處於U型的底部,也許無法很快從底部走出,但最起碼不會下滑。

多重風險與挑戰仍在

IMF前副總裁朱民在第一財經金融峰會上演講 吳軍/攝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副總裁朱民在第一財經金融峰會上表示,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正在成為常態,對全世界的宏觀政策制定者帶來了重大的挑戰。美元持續走強是今後12個月間金融市場最大的風險,其可能引起公司和國家資產負債表、跨境資金流動的深刻變化,美元再度進入強勢周期,意味著全球已經進入了危機的潛在階段。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第一財經金融峰會上稱,當前全球經濟總體保持複蘇態勢,但面臨著增長動力不足、總需求不振、金融市場波動性增大等多重風險和挑戰。金融體系的順周期波動以及資產價格波動是危機爆發的重要原因,個體金融機構的穩健性並不意味著系統穩定,需要從宏觀的、逆周期的視角,運用審慎政策工具有效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毛振華表示,債務風險是經濟運行中需要密切關註的重要問題,政府及政府背景企業債務風險的防範更是重中之重。我國企業部門債務余額為116.3萬億元,杠桿率高達169.1%,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95.5%)。企業部門債務問題的關鍵在於國有企業債務過高,尤其是在直接融資的債券市場上,國有企業債券在信用債中的規模占比高達86%。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李揚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中國發生債務危機是小概率事件。我國金融結構以間接融資為主,這使得中國債務的融資主要來自相對穩定的銀行存款,而非波動性很大的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資金。這決定了中國金融業的風險點主要集中於流動性上,償債能力位居其次。因此,只要高儲蓄率得以延續並支撐著巨額的資金流動,債務問題就很難演化為系統性金融危機。

改革需沖破利益藩籬

蔡昉稱,當前推動和加快改革需要形成兩個共識。第一,不要把改革看作是和經濟增長非此即彼,或者此消彼長,兩者是可以互相促進的,改革可以帶來實實在在的改革紅利,可以提高潛在增長率。第二,在推行改革的時候也有成本,因此改革不是免費的午餐,至少幾項重要改革都需要增加財政支出,要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分擔改革的成本,分享改革的紅利,這樣才能做到各級政府都有改革的相同激勵,否則激勵不相容,就會產生沖突,產生觀望和等待。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表示,現在的財稅改革的實際進度和時間表已明顯不匹配。預算改革方面雖然有積極進展,但預算只是載體,錢從哪里來還要靠稅制改革。同時需要財稅配套改革讓所有機制生長,配套改革的關鍵是各級政府職能如何劃分,理清事權必須形成由粗到細不斷優化的明細單,目前並沒有看到事權明細單如何生成、如何合理化。

賈康認為,財稅配套改革面臨的考驗已近在眼前。如何攻堅克難整體推動,牽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訴求,已進入改革深水區,必須沖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最終達到的境界應該是各地政府包括邊遠地區,進入財權與事權相匹配的平衡。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第一財經金融峰會上發言 吳軍/攝

陳雨露在第一財經金融峰會上表示,應對國際性金融危機需要加強各國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宏觀經濟政策制定者應該充分認識到貨幣政策對他國的外溢效應,針對本國制定的政策可能在其他經濟體引起跨資產、跨市場的金融動蕩。同時要更加強調預期因素,在面臨重大沖擊時,各國政策當局必須高效采取行動,向外界傳遞明確、一致的信息,提振市場信心,有效阻斷危機的“自我實現”機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218

經濟暫回暖 各界激辯:中國會不會加息?

近期,中國經濟數據開始轉好,最新11月CPI同比2.3%,PPI同比3.3%;同時人民幣仍因外部沖擊而持續被動貶值,美聯儲更是大概率將在12月15日兌現加息。一時間,學界對於中國是否應該加息的討論空前熱烈。然而,在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明年全球不確定性加劇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又是否能夠承受加息之重?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多方觀點後發現,當前主流觀點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加息一次是可以考慮的,因為經濟數據近幾個月開始回暖,且加息或許有助於緩解人民幣貶值壓力;另一派則認為,今年的複蘇仍主要依靠政策托底、房地產和基建拉動,明年經濟的下行壓力仍然不小,因此需要較為寬松的貨幣政策環境,且比起加息,維穩人民幣還有其他更合時宜的手段。

“加息”討論緣起

當前對於中國加息的討論主要源於兩周前央行參事盛松成的一段演講。不過,當時盛松成對於加息並沒有做過多評論,其演講的核心在於“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並不支持人民幣大幅貶值”,同時他也認為,“貶值預期是造成目前人民幣匯率走低、出現超調的主要原因。為避免匯率大幅波動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穩定人民幣匯率預期已成當務之急”。

當時盛松成對於經濟有一段較為樂觀的評價。他表示:“中國PPI已經50幾個月負增長了,但是9月由負轉正,規模以上增加值同比都是6.1%,比去年同期高0.5個百分點。我們今年最困難的是7月,11月的指標出來之後,各項指標又比10月份略微好一點。”

“大家再看內需,就是制造業PMI已經升到兩年的最高點,非商務活動指數是54.7%......再來看貨幣金融指標,這也是比較平穩的……”盛松成同時提及,美聯儲要加息,這對人民幣匯率是一個壓力,“但是我們沒有看到,實際上中國利率也在上升,盡管從去年10月以後沒有再加息,但是我們實際的貨幣市場利率最近幾個月是向上走的,甚至我有一個大膽的建議,如果一定時候,如果條件適合,我們也可以考慮加息。”

可見,盛松成所說的只是一種假設,並未提及具體加息的時點,並認為中國加息還是有前提的,即要看經濟複蘇的勢頭是否可持續,當前時機似乎尚未成熟。

加息派:經濟企穩 穩匯率

隨之而起的便是各界針對這一話題的激烈討論,“加息派”不斷出現。

12月9日,統計局公布11月份通脹數據,CPI和PPI維持上個月雙雙上行的態勢,其中CPI從上個月的2.1%上漲至2.3%,PPI則從上個月的1.2%跳升至3.3%。這似乎進一步佐證了中國經濟回暖。

對此,九州證券全球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如果經濟能夠確認企穩(重點觀察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投資、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而通脹已經趨勢性上行,那麽央行是不是應當考慮適度加息?

他表示,2013年四季度GDP平減指數為2.7%,2015年三季度GDP平減指數為-0.9%,這一過程中央行降息1.5%;2016年三季度已經回升至1%,不難預測四季度極大概率回升至2%以上,GDP平減指數較2015年三季度上升將近3%,這一過程中央行未調整過存貸款利率;如果看CPI,2013年CPI為2.6%,2015年CPI為1.5%,這一過程中央行降息1.5%,2016年CPI回升至2%,央行未調整存貸款利率。

此外,穩匯率、提升金融資產配置效率的考量也構成了部分人士支持加息的理由。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鄧誌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11月底以來,國債期貨T1703合約價格出現大幅度下跌,同時銀行間市場隔夜利率飆升,不少交易員聯想起2013年的“錢荒”,中國貨幣流動性可能進入拐點。此外,2016年以來,央行重啟14天、28天逆回購,用意調控短期流動性向長期流動性靠攏,已經屬於輕微的收緊。

鄧誌超提及:“在流動性轉向臨界點時,是否可以考慮‘微加息+微量寬’的貨幣政策。一方面,小幅度加息,例如5個基點、10個基點,給予市場一個加息預期,但是幅度不大,不足以影響金融穩定,實現上述加息所帶來的正面影響。”

但他也表示,如果央行選擇加息操作,需要對時點和力度上的把控。“於時點上,在美聯儲加息前後,其效果和意義完全不同。如果在美聯儲加息前選擇加息,是中國主動調整經濟政策,向市場公開政策調整目標和對於未來經濟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緩解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憂慮。而在美聯儲加息後再加息,在很大程度上會被認為中國為防止資本外流而做出的被動舉措,有可能進一步動搖市場對人民幣資產的信心。”

除了加息之,鄧誌超也認為,央行在貨幣市場上進行公開市場操作,可視情況給予必要的流動性支持,做到既約束過度承擔風險的機構,又保證不發生大面積流動性違約風險。這樣政策組合的結果很可能是,“三去一補”的成果更加市場化,而金融市場經過拐點階段的調整,對於風險溢價的理解更加深刻,最終達成資源配置效率的長效提高。

寬松派:中國經濟仍存挑戰

有“加息派”,自然也有“寬松派”,但雙方的觀點實則異中有同。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此前對本報記者表示:“加息”仍不符合實際,同時並不認為通脹存在持續大幅上行的可能性。他表示,中國2016年具有強烈的滯漲特征(即通脹上行,但經濟內生動力不足),利率沒有大幅上行的基礎。“此外,雖然現在離‘L型’的底部只有一步之遙,但政策托底仍不可避免。”

同時魯政委也提及,“拉尼娜”現象導致今年冬季氣溫偏低,使11月鮮菜CPI環比明顯高於歷史水平。“拉尼娜”對物價的沖擊可能持續至明年第一季度。但經濟基本面決定了利率的回升不可能是一個趨勢性的回升,上遊漲價是否能向下遊傳導仍待觀察。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維持寬松貨幣政策仍十分必要,中國明年經濟仍然面臨挑戰。

他在12月初提到:“中國11月PMI好於預期,連續兩個月改善,所以中國經濟四季度改善,全年實現6.5%以上的增長沒有什麽懸念。”但是,他也認為中國的情況不同於全球。

“我們認為中國明年的通脹形勢不但有別於發達經濟體,而且有別於其他主要新興市場國家。因為無論是發達經濟體的通脹上行或者除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國家的通脹下行,都是因為國內結構性調整導致經濟基本面出現企穩改善。但中國在過去數年維持溫和刺激,實體經濟沒有出現結構性調整,依然維持房地產和基建投資驅動經濟增長的模式,伴隨著房地產調控效應的顯現和基建投資邊際效應遞減,中國經濟明年二季度將重新面臨下行壓力。”

至於近期通脹擡頭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章俊則認為:“最近幾個月由於經濟短期內周期性企穩疊加供給側改革的去產能,導致上遊原材料價格飛漲,反映在數據層面就是PPI在歷經54個月的負增長之後轉正並持續上行。雖然短期內供需失衡推動的價格上漲導致去產能停滯並導致在建產能加速投產,但我們認為伴隨著明年二季度需求重新回落,屆時產能過剩問題將重新變得嚴峻,而PPI也可能見頂回落。”

至於“小幅加息+適度加大貨幣市場流動性”這一組合的可行性,章俊則認為這個組合的前提是需要央行充分和市場溝通,否則容易造成政策信號混亂。“在沒有充分和市場溝通來管理預期的情況下,如果央行突然加息,應該不難想象資本市場會發生什麽情況。”

在他看來,短期內央行還是可以直接通過幹預中間價來打破人民幣單邊貶值的預期,就好比擡升香港離岸人民幣隔夜拆借利率(Hibor),不必完全拘泥參考收盤價和一籃子匯率變動。此外,通過消耗外儲的方式來幹預匯市,其成本可能過高,效果可能也並不顯著。

當然,無論是“寬松派”還是“加息派”,“改革派”則是當前的一致共識。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認為,無論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L”型軌跡都得靠改革,不能靠刺激。改革的紅利是真金白銀,而只有改革才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118

不按常理出牌!特朗普指責美元匯率“太強”引各界熱議

華盛頓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除美國財政部長外,包括美國總統在內的政府官員一般不得公開就美元匯率發表評論。然而,不按常理出牌的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打破了這一禁忌,他日前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指責美元匯率“太強”削弱了美國企業的競爭力,引發媒體、學者和投資人士熱議。

《華爾街日報》認為,特朗普對美元匯率的上述評論是新一屆美國政府就美元政策發出的最清晰信號。特朗普的政策顧問安東尼·斯卡拉穆奇日前在瑞士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時,也明確講到新一屆美國政府需關註美元升值對美國經濟的影響。

這與美國政府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堅守的強勢美元政策有很大區別。英國《金融時報》刊文說,以前美國政府總是習慣性地宣稱強勢美元符合美國利益,即便美元升值可能會給美國經濟造成負面影響;美國政府執行這樣的策略是不希望對匯率管得太細,而讓市場來決定美元的價值。

但隨著美元指數近期觸及接近14年來的高位,特朗普希望促進制造業出口和減少美國貿易逆差的目標變得更為困難,他似乎不再想遵循以往的政策慣例。這令一些投資者擔心如果美國開始人為壓低美元匯率,可能會引發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匯率沖突規模更大的“貨幣戰”。

美國布朗兄弟哈里曼公司全球貨幣策略主管馬克·錢德勒說:“雖然我們還未看到,但如果美國總統開始談論美元貶值,我們將會迎來貨幣戰。”他指出,特朗普可能會破壞七國集團讓市場決定匯率的政策共識,引發金融市場動蕩和降低外國投資者購買美國資產的意願。

長期關註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的俄勒岡大學經濟學教授蒂姆·迪伊也說,美國總統談論美元可能會成為一個“不穩定因素”。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埃斯瓦爾·普拉薩德則警告,“貨幣戰萌芽”的出現可能會導致更大範圍的貿易戰。他說,一旦美國放棄強勢美元政策,開始更加關註具體的美元匯率水平,這無疑會增加美國和主要貿易夥伴貿易摩擦的風險。

受特朗普批評美元匯率太強的言論影響,衡量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17日下跌0.83%至100.34,創一個月來新低。不過,一些分析人士也質疑特朗普口頭幹預美元匯率的效果,因為特朗普提議的大幅減稅舉措會推動美國經濟走強,將導致美聯儲更快收緊貨幣政策,最終會造成美國利率上升和美元走強。

美聯儲理事布雷納德17日在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發表演講時指出,如果新一屆美國政府的財政刺激政策導致經濟中的閑置資源以更快速度減少,美聯儲可能會加快加息步伐。她表示,在海外經濟需求疲軟的背景下,美國更具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會導致投資者對美國和海外經濟的增長預期進一步分化,可能將給美元匯率帶來上行壓力。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公司首席美國市場策略師喬納森·戈盧布認為,支撐美元走強的兩個關鍵因素,即美國相對全球其他地區較高的利率水平和美國經濟走強仍會持續存在。

蘇格蘭皇家銀行證券公司宏觀策略師布賴恩·丹傑菲爾德認為,美元匯率的下一步走勢需等待特朗普20日宣誓就職美國總統後發表的講話,如果特朗普將減稅和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執政優先事項,美元將繼續走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009

《2010年印花稅(修訂)(第2號)條例草案》委員會 邀請各界提交意見書

1 : GS(14)@2010-12-25 13:01:03

http://www.legco.gov.hk/general/ ... _s/bc0220101217.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219

談財經 - 胡孟青 最符合各界利益的房策 (2012年05月17日)

1 : GS(14)@2012-05-17 22:43:06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040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43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