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鄭裕彤曲線入股平安深度調查

新聞不斷的中國平安(62.82,-1.26,-1.97%,)再傳“緋聞”! 境內外媒體上周紛紛踢爆香港大亨鄭裕彤,就是平安實際上的“二股東”。本報記者對此進行深度調查,發現新聞事件背後的曲折故事遠比結果本身精彩———困擾市場5年之久的平安神秘自然人股東屢屢躍上各大富豪榜的來歷,也有了一個合理的解釋。 然而,正如胡潤所說,“這些持有平安股份的富豪,就像從地下突然冒出來的”,中國內地各大富豪榜上,究竟潛藏著多少像鄭裕彤這樣的境外“資本大鱷”?這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想像空間。 調查 武新裕福 1 鄭裕彤是如何曲線持有平安的?首先進入記者視線的是兩家胡潤百富榜的上榜公司———深圳武新裕福實業有限公司和源信行投資有限公司。 創始股東竟是香港新世界(13.28,0.29,2.23%,) 這兩家公司不僅同時出現在富豪榜中,而且也是傳聞中鄭裕彤實際控制的公司,最重要的,他們同時也是平安年報中披露的前10大股東。 武新裕福在百富榜中第一次出現是在2007年,當時排名第50位,合計身家120億元的鄭澤良和湯巧蓮兩位“神秘富豪”正是通過武新裕福持有平安,而根據中國平安的2007年年報顯示,武新裕福乃中國平安第九大股東,持有1.95億股,占平安總股本的2.66%。 在平安的A股招股說明書中,記者查到了有關武新裕福的相關資料,該資料顯示:武新裕福的前身是武漢武新實業有限公司,由後者在2005年更名而 來。招股說明書同時顯示,武漢武新持有的平安保險股份正式受讓於1999年~2000年這段時間,當時由平安的老股東瀋陽金杯汽車大廈等9家單位賣出,合 計轉讓9772.7萬股。由於平安在2003年11月按10轉10的比例以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武漢武新原來持有的9772.7萬股變成了1.95億股 ———這,便是武新裕福如今持股的整個由來! 雖然招股說明書並沒有更多披露有關武新裕福的情況,但記者從相關管道獲得的數十份工商資料,讓整個調查峰迴路轉。 工商資料顯示,武漢武新系經1992年11月17日武外資辦字[1992]704號文批准,於1992年12月7日成立,香港新世界(中國)有 限公司與武漢建設投資公司(簡稱武漢建投)分別出資500萬美元,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主席鄭裕彤之長子鄭家純曾擔任該公司第一任董事長。 工商資料顯示,1999年,武漢武新花費15037萬元獲得了中國平安保險4.4%股權,按9772.7萬股計算,約合1.54元/股。 1999年底,新世界方面把持有的50%武漢武新股權轉讓給了武漢宏基經濟發展有限公司,後幾經輾轉,這部分股權被鄭玉鶯、鄭澤良和湯巧蓮3位自然人完全掌控,相關資料顯示,這3位元自然人此前均為順德市倫教首飾鑽石加工廠職工。 相關資料顯示,鄭裕彤祖籍即為順德市倫教鎮,而順德倫教首飾鑽石加工廠乃周大福珠寶金行有限公司投資興辦。 來自武漢武新的調查發現,一切的線索,的確都指向同一個人———鄭裕彤。 調查 源信行 2 中國平安2007年年報顯示,源信行是平安第五大股東,持有3.8億股,持股比例為5.17%。記者對武新裕福的調查初戰告捷,源信行背後又有怎樣的秘密? 沒有任何經營活動的“錢袋子” 東家幾經變換 在平安A股招股說明書中,記者找到了源信行的簡介:源信行成立於2000年10月27日,註冊地址為上海市浦東新區滬南公路1568號5號樓 301-305室,法定代表人為郭儉忠。資料同時披露,源信行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6億元,北京恒豐永業經貿有限公司、北京裕昌隆工貿有限公司各持有其 50%的股權。源信行的經營範圍為:投資管理、企業收購、合併、資產重組等。 招股說明書同時顯示,源信行持有的3.8億股平安股份來自于平安的創始人股東———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有限公司,在2002年通過轉讓獲得1.9億股,其後同樣由於10轉10轉增為今天的3.8億股。 按照胡潤百富榜以及記者掌握的工商資料,記者初步勾勒出源信行至成立以來的股權變化如下: 源信行成立於2000年,其創始人股東為鄭建源; 2001年12月10日,“神秘富豪”劉方及其父親劉振江各以50萬元人民幣的註冊資本金,在同一天分別成立了北京恒豐永業經貿有限公司和北京裕昌隆工貿有限公司———這便是源信行今天的兩大控股股東。 2001年12月~2002年5月間,經過複雜的股權變更及數次增資,劉方父女倆以半年15億的投資速度,完成了對源信行投資公司的控制,源信行註冊資本增加至16億元。 2005年12月30日,劉方將其在裕昌隆的1312.5萬元投資轉讓給了海南人王偉;2006年1月5日,劉方又在工商部門進行了變更手續,將其在北京恒豐永業經貿有限公司價值1400萬元的股份轉讓給了廣東人朱炳洋。 鄭建源-劉方父女-王偉、朱炳洋,短短數年間,源信行的東家經歷了數次變換。 隱藏5年的懸案 對源信行的一番調查表面上看沒有任何結果,但卻意外地讓一樁5年前的懸案再次浮出水面。 2003年,一個陌生的名字———“鄭建源”因持有中國平安而登上了《新財富》雜誌“2003內地富豪排行榜”的第六位,其身家據估算為33億元,名列知名富豪劉永行之後(35億)。 記者在當期的《新財富》雜誌中看到一段關於鄭的簡歷:鄭建源1971年出生於廣東汕尾陸河縣,早年在北京從事輕工產品的國際貿易。他在2000 年創立“寶華投資”,持有平安保險6.67%的股份。鄭建源還是世界眼科組織的董事。另外,鄭建源也是平安保險另一家股東“源信行投資”的創始股東之一。 作為第一個登上富豪榜的平安自然人股東,鄭建源一開始就受到了外界的廣泛關注,然而與當年同時上榜的其他富豪相比,鄭建源的資料少得可憐,記者 們費盡心機甚至找不到一張有關這位神秘富豪的照片。此後,在2004年的《新財富》富豪榜中,鄭建源再度上榜,這一次的身價為63.7億元,排名第三,這 一次,媒體仍一無所獲。 而2004年真正造成轟動的,是平安的另一大自然人股東、一個年僅26歲的神秘美女———劉方,她以34億元的身家,排名2004年胡潤百富榜 第16位。對於劉方,胡潤的簡歷中僅有寥寥數語:“劉非常神秘,但在今年夏天平安保險(HK-2138)上市後登上財富舞臺。”資料顯示,劉方作為源信行 的控制者,通過北京恒豐永業經貿有限公司和北京裕昌隆工貿有限公司,持有源信行75%的股權,進而間接持有4.6%的平安股權。 圍繞鄭建源的資金和股權騰挪 在一份鄭建源的北京暫住檔案中,記者發現,鄭建源是在1999年3月26日來京,並於2000年4月27日以500萬註冊了寶華集團的前身 ———北京新源聯動投資管理公司。當年10月27日,他又以300萬人民幣註冊成立源信行投資公司,並擔任兩家公司的首任董事長和法人代表,辦公地點均為 北京崇文區崇文門外大街3號新世界(13.28,0.29,2.23%,)北辦15樓。這也是次年劉方父女註冊成立的恒豐永業和裕昌隆的辦公地址。 就在鄭建源赴京的1999年,武漢武新花費1.5037億元人民幣獲得了中國平安(62.82,-1.26,-1.97%,)保險4.4%股權。當年10月19日,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鄭裕彤一行訪問了中國平安保險公司,據稱,鄭建源為隨行人員。 2000年11月14日,鄭建源成為武漢武新董事;而在鄭建源之後,擔任源信行第二任法人代表的李禾在1998年至1999年4月曾是武漢武新公司的經理。 2001年8月22日,鄭澤良等3位元自然人在武漢宏基(當時持股武漢武新50%)的所有股權轉讓,鄭建源恰是受讓方法人股東———北京新源聯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銀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當時的法定代表人。 在人事變更的背後,更讓人眼花繚亂的是一系列的資金和股權騰挪。 工商登記資料顯示,一家名為深圳致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的企業,2001年12月向鄭建源的寶華投資了1.37億人民幣。一月後的2002年1月 23日,這家深圳公司又向寶華增資5.5億人民幣。兩天后,另一家北京匯寶華科貿發展公司也向寶華投資了5億元人民幣。但僅過了3個月,2002年4月, 深圳致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就從寶華投資的投資股東名單中消失了。 此時的寶華註冊資金達到了13.62億元,和16億元的源信行一樣,沒有任何經營活動,只是個“錢袋子”。2002年年底,平安股權發生了兩件 大事,發起人股東中遠集團和招商局將自己持有的9.9%和14.3%的股權進行了轉讓,退出平安。同時,股東中出現新面孔———寶華投資和源信行投資。 調查 鄭建源 3 對源信行寶華的調查顯示,鄭建源在故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那麼,鄭建源究竟是何方神聖?一位元內地信託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鄭建源是“鄭裕彤的代表。” 他是“鄭裕彤的代表” 在採訪中,一位在內地從事信託業的資深人士向記者解開了鄭建源的身份之謎。該人士表示:“鄭建源的神秘富翁身份實在是媒體誤會,真實身份其實是私人基金管理者,替富豪打理私人資產的。”該人士還稱,鄭建源之所以刻意保持低調,完全是出於私人基金管理人的職業操守。 對於外界有諸多猜測的源信行等公司,上述人士稱,鄭建源是“以公司型基金的形式協助一些海外華人富豪管理在內地的私人投資專案,並設立若干公司,作為投資基金管理人;而源信行等公司,作為類似國際上盛行的公司型基金的投資主體,由投資者委託的自然人持有股份”。 而對於外界猜測頗多的鄭建源與鄭裕彤的關係問題,該人士亦有說明:“說起來,鄭建源也是個經歷很傳奇的人,幼年來到香港,在一高爾夫球會做球 童,在球場結識鄭裕彤後, 鄭建源的人生出現戲劇性變化。據稱,鄭建源年少時聰明伶俐, 深得鄭裕彤喜愛,因此獲資助赴英國留學,從英國倫敦經濟學院畢業 後,鄭建源被鄭裕彤安排到旗下的香港新世界集團工作。其後受命管理一批私募基金。” 工商登記資料顯示,鄭建源於1994年8月~1997年5月曾在鄭裕彤的新世界(中國)公司任經理。鄭建源現為世界眼科組織董事,而鄭裕彤的新 世界集團曾經資助過世界眼科組織的創立;寶華集團和源信行原來都在香港新世界旗下資產北京新世界中心辦公,而寶華控股原來也在香港新世界中心辦公。 從上述人士的介紹看,鄭建源應該是操盤者,而幕後的老闆是鄭裕彤。另據介紹,鄭裕彤不僅曲線持股平安保險,同時也是內地另一大保險公司———生命人壽的股東,據稱,當年生命人壽的發起人股東中有兩家來自武漢,分別是武漢武新和武漢益利,而這都是鄭裕彤旗下公司。 那麼,鄭裕彤為何要通過如此複雜的管道曲線進入呢?上述人士表示,主要是受政策限制,十多年前並沒有明確法例說明港資能否進入內地保險市場,入 股皆需要人民銀行特批,遲至1992年,才有第一條明文法例闡述相關條件,不過審批程式卻極為複雜。在此背景下,鄭裕彤如此費勁的曲線入股平安也就不奇怪 了。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鄭裕彤曲線持有的平安股份市值約600億元。而據本報記者初步計算,鄭裕彤8年前的投入約30億元。 相關鏈結 平安背後的神秘富豪還有李兆基 事實上,曲線持股平安的香港富豪,豈止鄭裕彤一人。近日,有消息稱,被香港財經界尊稱為“四叔”的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也通過內地胞弟李兆楠染指A股市場,而平安保險十大股東之一的恒德貿易實際正是李兆基出資成立。 報導指出,翻開2007年度“胡潤百富榜”,有一位身家高達160多億,排名第34位的神秘富豪,就是李兆楠。在媒體追查下,證實李兆楠就是香 港富豪李兆基的五弟。持有內地居民身份證,並被鄰居稱為“五叔”;而李兆基及旗下公司正是通過李兆楠的身份多次在內地進行投資。 據瞭解,截至去年底,在李兆楠名義上控制2億股平保A股中,有1億股是2002年向其他內地股東購入,而當年平保原始股東的入股價僅為每股數元。 今年3月3日,李兆楠控制的恒德貿易所持這部分禁售股份解禁。平安發佈的一季報顯示,恒德貿易持股已由原來的2億股減至1.2億股,僅此一項,套現超過50億元。 平安現象:神秘的自然人股東 鄭建源和劉方不過是個開始。2004年~2007年,隨著平安保險陸續在香港和上海上市,人們發現,越來越多的神秘富豪浮出了水面,形成了平安 獨特的神秘自然人股東現象:這些神秘富豪與劉方一樣,一開始毫無知名度可言,仿佛一夜間從地下突然冒出來,隨時又可能突然蒸發掉,。 2005年胡潤百富榜,共有6位平安的神秘自然人股東上榜,合計財富高達102億元。除劉方攜其父親劉振江(家族財富49億,排名第18位)第 二度上榜外,新上榜者還包括葉選生(19億),林友耀(14億元),俞建偉(13億元),蔡曉紅(7億元)。值得關注的是,除葉選生外,其餘三人與當年的 劉方一樣,不僅毫無知名度,而且胡潤甚至找不到任何個人資料———難道又是“代人持股”?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隨後兩年的百富榜中,2006年共有7位平安神秘富豪上榜,但有五位元的資料空缺,值得關注的是,劉方在本期百富榜中竟人間蒸 發了。據記者上周得到的數份工商資料顯示,2005年12月30日,劉方將其在裕昌隆的1312.5萬元投資轉讓給了海南人王偉;2006年1月5日,劉 方又在工商部門進行了變更手續,將其在北京恒豐永業經貿有限公司價值1400萬元的股份轉讓給了廣東人朱炳洋。僅有的資料顯示,因平安保險上市而被推上風 口浪尖的劉方此時已經全身隱退了。 2007年,平安的上榜股東同樣為7人,不過,有3人是新面孔,換言之,與2006年相比,又有三個人消失了。 記者上周就此問題採訪胡潤,對此,他也表示無法回答。
“現在看來,如果劉方等的背後真是香港大富豪鄭裕彤,那麼,困擾市場5年之久的平安神秘自然人股東現象,倒是有了一個圓滿且合理的解釋。”記者上周採訪部分市場人士時,聽到了這樣的說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1

陈兴康曲线MBO:买20%股权4年还债2000万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80908/08125281545.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4

南太自願清盤曲線私有化每股最少派$1.52現金


2009-05-13  AppleDaily





【本 報訊】未獲證監會批准私有化延期的南太電子(2633)昨突然宣佈,母公司南太集團決定將其自願清盤,變相曲線私有化。南太集團承諾,將向股東每股派發最 少1.52元現金,高於私有化價格1.5元約1.3%;又指自願清盤不受證監條例規管,計劃獲通過機會很大。記者:陳健文

南太電子非執 行主席顧明均表示,自願清盤是目前唯一可將公司短期內私有化的方法。高露雲律師行合夥人馬紹燊補充,由於是次自願清盤僅須依從公司法及破產法,故毋須受證 監會條例規管。證監會發言人指,已知悉南太電子的公告,會密切注視事態發展。有投資銀行界人士指,這個貌似「過硬」的方案仍有一定變數。據南太電子的嶄新 「私有化」建議,公司將就自願清盤召開股東特別大會進行表決,若通過,南太集團將向南太電子股東派發現金每股不少於1.52元。其後南太電子全部資產交由 拍賣官拍賣,南太集團已承諾以相等於每股1.52元的代價競投,若由第三者以高於1.52元投得,溢價亦會悉數派予股東。今次方案涉及資金約3億多元。

證監:密切注視發展

對 於新方案,顧明均說,公司只想保障小股東利益,給他們一個選擇,「上次因只差不足1%贊成票而令私有化失敗,主因有中介人沒有反映部份股東意願,令股東意 願受阻,故今次決定選擇這個最快及有效的辦法。」他又指,私有化失敗後公司一直尋求其他解決方案,包括就被拒絕延長私有化要約期限,提出司法覆核。他重 申,看淡南太電子前景及以高溢價進行「私有化」並不矛盾,因為當南太集團全資擁有南太電子後,母公司可直接運用內部資源幫助南太電子度過難關,成功機會高 於南太電子仍是一家上市公司。

業界:未必一定通過

顧明均沒有評論,對方案獲通過的信心有多大,只表示根據上市規則,是次清盤 建議的投票須獲75%股東贊成,但大股東可參與投票,而目前南太集團約持有74%權益。他亦相信,一年後若再提出私有化方案,按現市況估計將遜於現方案。 早前表態支持私有化的網上股評人David Webb指,由於需時研究,故暫不評論是否支持新方案,但他估計新方案或被視為私有化建議,要有不超過10%股東反對才能通過。有投行界人士指,表面上南 太電子今次的成功門檻低於全購,惟經過電盈(008)一役後,在合法情況下法院仍能以股東利益為由「叫停」私有化,故南太電子股東會很關鍵,若未能取得逾 90%股東支持,監管當局便有藉口叫停。

南太電子私有化事件簿

21/10/05事件:首次提私有化,價格1.8元,較停牌前 溢價47.5%05/12/05事件:在限期前只獲69.81%小股東接納,首次私有化失敗24/02/09事件:重提私有化,出價每股1.5元,較停牌 前溢價163.2%06/04/09事件:私有化獲88.46%小股東贊成,未達最少90%要求,計劃再次失敗08/04/09事件:主席顧明均表示,發 現有證券行未交回股東的贊成票予中央登記處,因此約見證監要求私有化延期15/04/09事件:證監否決延長私有化要約期要求04/05/09事件:德勤 辭任核數師,南太另聘Moore Stephens接任05/05/09事件:Thaddeus Beczak及白英傑辭去獨立非執行董事職務,指南太未能成功私有化後所施策略或與兩人有衝突07/05/09事件:就證監否決延長私有化要約期,大股東 擬提出司法覆核12/05/09事件:大股東提自願清盤,向股東派每股不少於1.52元現金

早有前科財顧禹銘屢出怪招

今次策 劃南太電子(2633)以清盤達致私有化的軍師,是其私有化財務顧問禹銘投資(666)。禹銘過去在市場不時有驚人之舉,往往在監管規例以外鑽空子,令證 監會及後要修例堵塞漏洞。02年4月,禹銘狙擊中華汽車(026),以每股1仙提出全面收購,雖然收購價較停牌前大折讓99.98%,但承諾在成功後向股 東分派公司現金及變賣其資產,連同收購價,估計中巴股東每股可獲90.6元。然而計劃只接獲0.84%股權接納收購,最終功敗垂成。及後證監於05年修 例,規定收購人提出的每股收購價不能較市價折讓逾50%,防止以偏低價提出敵意收購。

迫證監修例堵塞漏洞

流動電訊商 SUNDAY的私有化是另一經典個案。電訊盈科(008)於05年首次提出以每股0.65元私有化SUNDAY,豈料有超過10%小股東反對而觸礁;事隔 不足一年,電盈施展曲線私有化的財技,摸清出售資產僅須逾半小股東同意便可進行的法律罅,提出以19.4億元全購SUNDAY旗下2G及3G等所有資產, 令其變成一間只持有大量現金的空殼上市公司,按例需要停牌,同時提出撤銷上市地位,小股東最後獲派每股0.65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05

孳息率曲線 CUP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Chui-Cup/article?mid=13179

http://tabodiary.blogspot.com/2009/05/blog-post_30.html
 


通街都講泡沫,先信貸泡沫、後資產泡沫、再有債券泡沫,大家有冇諗過之後係乜呢?

大口仔大膽講,之後出現的可能是"通脹泡沫"....

今年初無(或者好少)人講美國孳息曲線開始變得陡峭,甚至去到五月,大口仔再次用筆提醒各位美國孳息息差越來越闊,那時坊間的所有報章都未有關注此一趨勢,卻忽然,五月份的最後兩個星期,美國孳息息差成為各大財經報章的頭版,銀湖天峰賣個滿堂紅。

大 家睇孳息曲線,除了要睇長短債息差的分野,亦唔應該忽略當中所有年期息率的實際數字。美國國債的1年期孳息率係幾多?答案係0.44厘!2年呢?1厘有 找,係0.91厘.....數字話俾我地知,美國政府做左好多措施去拖抵短錢,長債息率亦曾經短暫押抵過令美國貸款者湧去做再按揭,兩項措施都係救(補 貼)銀行的部分策略,措施實施的時間性唔需要長,只要有足夠時間讓有能力的美國人去做再按揭便足夠。

美國政府根本唔需要將長債的孳息長期 押抵過3厘,相反押抵短錢一段長時間作為對銀行的無償補貼及鼓勵投資卻有其必要。無錯孳息曲線確實可反映市場對未來通脹的看法,但短息自金融海嘯爆發以來 從未升過,這數字對投資者又有冇啟示呢?人人話美國政府有難,因為長債越來越貴,但大家如果睇實際數字,30年長債現時是4.34厘,比歷史上大部分時間 仲要抵,咁又算唔算有難呢?

當市場話短期內"惡性通脹"即將橫掃全球,但大口仔相信在全球經濟不景氣、出口及消費市場大幅委縮的情況下,大家未來兩年要擔心的是通縮,不是通脹。



------------

 


見大口哥講通脹泡沫講得咁過癮,我又來執他口水尾講下。


 


我認為長債可反映市場對未來通脹的看法。我會看十年長債,十年長債現時的利率是大約三厘半,也肯定不是歷史的高水平。

 
Fed 可以影響短債的利率,但長債價格大部份時間是自由市場所決定,長債息率代表市場的共識。
  
我不太擔心未來兩年通縮或者超通脹,我覺得有機會是溫和的通脹。
  
另外,陡峭的孳息率曲線,表示銀行放貸實在是甚為有利可圖(仲好過去搶)。這是美國政府樂於見到的情況。這有助塞錢入銀行的袋,另外有助鼓勵放貸,令經濟重新運轉和增加動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48

吞蚬壳电器三成股权 中海地产谋曲线拿地?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917/20090917025928306.html


每经记者  朱蔚淇  发自香港

        除了上海“长风”这样的地王之外,中海地产对小型地产项目的兴趣也日益浓厚。据悉,中国海外发展

(以 下简称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在本月悄悄收购了名不见经传的香港蚬壳工业  (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蚬壳电器,00081,HK)近30% 股权。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收购实际上是为了间接入股蚬壳电器控股70%的光大地产,从而让中海地产得以分享其丰富的土地储备。但是中海的这笔如意算盘,可 能遭遇光大集团阻拦。

电器公司坐拥大量土储

        蚬壳电器以生产风扇起家,近年来其主营业务变为房地产,旗下 光大地产本为光大集团全资子公司,后为蚬壳控股。光大地产在北京、上海、珠海、桂林等地拥有众多商业及住宅项目,记者根据蚬壳电器今年4月发布的年报初步 统计,光大地产旗下土储在238万平方米以上,按蚬壳持股70%计,相当于蚬壳电器的土储在167万平方米以上。

        蚬壳电器在光大之外的地产业务还包括广州中信广场、深圳高科技工业厂房以及位于美国加州Livermore办公楼。上个月,该公司还和惠州众望合作以9292.74万元代价拿下惠州市惠阳区19.688万平方米土地。

        坐拥大量土储的蚬壳电器却在8月11日宣布出卖控股权,称正与独立认购人磋商可能进行集团重组及可能发行新股份,并可能完成全面收购。

或遇光大集团阻拦

        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个  “独立认购人”是何方神圣,直到8月21日有媒体报道,中国海外发展收购蚬壳电器本已渐入尾声,却半路杀出光大集团这个“程咬金”。

        报道称,持有光大地产剩余30%股份的AssureWin公司不满蚬壳电器擅自出售光大地产,欲提起诉讼,并认为AssureWin享有优先购买权。但蚬壳电器当日表示,对方的申诉没有根据。据记者了解,这家AssureWin正是光大集团附属公司。

        尽 管遇到拦路虎,中国海外发展铁了心要收购蚬壳电器,并与母公司中国建筑一起向港交所申报,已于本月9日收购蚬壳电器29.99%股份,每股作价2.9港 元,总涉资约4.553亿港元。而被收购方蚬壳电器从7月29日停牌至今,7月28日收盘价报3.75港元,中国海外发展的收购价较此有23%的折让。

收购落实尚存变数

记者昨日致电蚬壳电器,一位自称秘书的女士称,中国海外发展确实正与公司洽谈收购事宜,但仅签署了初步文件,交易还没落实,对于会否全面收购以及收购股权来源等细节还不便透露。

        昨日下午,中国海外发展与蚬壳联合发布公告称:可能在蚬壳电器完成重组后提出收购。

        记者致电中海地产以及光大集团在香港的公关部门,截至发稿,对方均没有回应。

        京 华山一国际(香港)房产业分析师梁锦华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这种通过合并的方式增加土储的行为会变得越来越普遍,因为地价在不断上涨;中海以这种 方式可以低价获取大量土地,是一笔划算的交易;但全面收购能否成功,还要看光大集团方面是否愿意和解,交易可能会延期,但中海如能给予高价相信最终能化 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43

曲線買礦

 http://epaper.21cbh.com/html/2011-08/08/content_4641.htm?div=-1


    本報記者 鄧瑤 北京報導

 

    四川漢龍礦業執行總裁肖輝最近忙於全盤收購在澳大利亞上市的鐵礦石公司Sundance Resources Ltd.公司(下稱Sundance)。發布這則消息時,肖輝特別強調,獨家擁有基礎設施的開發及使用權,是這宗收購有別於以往中國企業海外資源投資的最大特點。

    肖輝說,控制礦業項目的基礎設施“是最重要的”,“控制了鐵路和港口,就可以控制別人的一切”。

    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下稱中鐵物資)副總經理劉國平也對本報記者說過這樣的話。多年來,中鐵物資一直想利用其鐵路建設方面的優勢來獲取海外礦山配套基礎設施的話語權,從而間接控制海外資源,但至今幾無斬獲。

    “不是沒有礦山可收,而是根本沒法運出去。”肖輝感嘆,鐵礦石、銅、鋁等資源,普遍講究規模效益,如果這些項目沒有連接鐵路和港口,儲量再多也將失去意義。

    曲線買礦

    全世界幾乎沒有比西澳皮爾巴拉(Pilbara)更優良的鐵礦區了,那里地勢平坦,且自然條件優良,“挖開草皮就是高品位粉礦”。

    在肖輝看來,皮爾巴拉就是一個開礦的天堂,“如果那個地方有一塊凸起的像山包一樣的地方,那一定就是礦。”

    漢龍礦業僅是一家在業內名不見經傳的民企,而且幾乎沒有任何採礦經驗,但這家野心勃勃的中國企業,曾一度想進駐世界礦業巨頭力拓、必和必拓嚴密控制的領地。

    2009年下半年,漢龍礦業“花了很長時間,也花了很多錢做研究”,計劃在皮爾巴拉修建第四條鐵​​路線,皮爾巴拉已有的三條鐵路分別是Hamersley、Goldsworthy和Robe 。

    當時,皮爾巴拉的三條鐵路線歸力拓、必和必拓專享,周邊其他數十家中小礦山無權使用鐵路,也沒有資金實力修建新鐵路。

    這一狀況直接激發了肖輝修鐵路的“天才計劃”。隨後,肖輝與西澳Atlas、BCI等幾家新興礦業公司簡單商談了修建第四條鐵​​路的計劃。由於這些新興礦業公司正苦於必和必拓、力拓對鐵路的壟斷而無法投產,於是對肖輝修新鐵路的計劃表達了支持態度。

    “如果能用一條鐵路線把這些中小公司的礦區聯合起來,我們至少能控制100億噸的鐵礦石。”按照肖輝的設想,漢龍礦業只需花幾十億美元就能控制一個與FMG同等規模的公司。

    但事實證明,這不過是一個天真的想法。漢龍礦業聘請的政治顧問看了方案後,立刻給肖輝潑冷水,“必和必拓、力拓一定會通過施壓澳政府來阻止你的建設”。

    不只漢龍礦業一家中國企業的類似計劃胎死腹中。中國中冶、中鋼集團、中鐵物資、寶鋼等財力雄厚的央企也曾嘗試以承包、參股礦山基礎設施方式獲取海外礦山權益,但大多以失敗告終。

    中鐵物資的一位高管對本報記者表示,中鐵物資曾計劃修建一條連接礦區的短程鐵路,但被FMG擊退。

    典型的例子是,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鐵礦儲量近百億噸,但開採由於基礎設施不完善而受到製約。為了改變現狀,西澳大利亞州政府計劃修建吞吐量超過1億噸的Oakajee深水港,以及貫穿西澳中西部礦區南北、連接Oakajee港口和中西部礦區、共計約700公里的兩條鐵路,項目預計總投資35億美元。

    為獲得這筆基建大單,中鋼集團、中鐵物資、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鞍鋼等五家央企成立中方控股的澳大利亞Yilgarn基礎設施公司競標上述基建項目,但最終被日本三菱商事打敗。

    昂貴的買路費

    肖輝們在澳大利亞修鐵路的夢想最終沒能夠實現,那些在皮爾巴拉地區有採礦權小礦商們,為了將礦石運至市場,不得不付出高昂代價。

    澳大利亞新興礦商BCI在皮爾巴拉有一小塊礦區,鄰近FMG核心礦區奇切斯特。自2008年至今,為了使用FMG的基礎設施將鐵礦石運至中國,BCI承諾將其50%產品及所有產品包銷權無償轉給FMG,以換取基礎設施之使用權。

    類似的交易還發生在FMG與另一家新興礦商Atlas身上。Atlas低價轉讓其在阿皮杜(ABYDOS)低品位鐵礦項目87.5%的權益,來換取FMG在黑德蘭港的碼頭使用權。另外,Iron Ore Holdings也與力拓達成協議,力拓以低價買斷方式使前者的鐵礦石使用力拓鐵路設施出運。

    事實上,FMG能夠衝破力拓、必和必拓的壟斷使用皮爾巴拉鐵路線,在業內已被視為“奇蹟”,因為自1960年以來,必和必拓和力拓就壟斷了鐵路和港口,並阻止其他企業在皮爾巴拉建新線路。

    雖然2008年4月,FMG被允許將自建鐵路線連接必和必拓的鐵路,但巨大資金缺口至今令FMG一籌莫展。而在獲得自建鐵路的權利之前,FMG為爭​​取現有鐵路使用權,已與力拓、必和必拓打了數年官司,FMG不斷提出申訴,申請作為第三方獲得必和必拓Newman鐵路線的使用權,此外,FMG還曾申請獲得力拓Hamersley鐵路和必和必拓Goldsworthy鐵路的使用權。

    然而,必和必拓和力拓對此都堅決反對,雙方都聲稱所有鐵路都已滿負荷運轉。今年5月,澳法庭再次駁回了FMG使用力拓Hamersley鐵路線的申訴,導致FMG無法如期擴產。

    上述五礦高管對本報記者表示,近年來,全球鐵礦石需求與價格同步飆升,刺激了不少新興礦商的擴產慾望,但力拓和必和必拓通過對基礎設施的嚴密控制,進而抑制了西澳地區礦山擴產,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對市場供需的調控。

    “全世界三大鐵礦石巨頭,實際上就是通過控制基礎設施來控製鐵礦石資源。”肖輝表示,中國企業在進行海外資源投資時,應更多考慮產業鏈的概念,而不是一個簡單的項目投資。

    中鋼集團收購中西部礦業是一個教訓。今年6月,中鋼集團決定暫停在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價值20億美元的中西部Weld Range鐵礦石項目,原因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後。

    當年,雖然中鋼集團成功收購中西部礦業,但由於Oakajee港口控制權落入日本三菱商事手中,業內擔心中鋼集團將成為三菱商事的“打工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826

地方航空曲線起飛

http://past.nbweekly.com/Print/Article/12109_0.shtml

  文 _王瀅

7月26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航空公司西藏航空正式投入運營。有趣的是,它不但佔據著最高的地理位置,也佔據著獨一無二的政策優勢——它是民航局收緊審批權7年之後,第一家破土而出的新客運航空公司。

資料顯示,其註冊資本2.8億元,最大股東為西藏三利投資,國航和自治區政府則為二股東和三股東。就像這幾年陸續冒出的地方航空公司一樣,西藏顯然也是地方政府與航空巨頭聯姻的產物。

儘管從2004年開始,主管部門就收緊了審批權,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地方政府的熱情和航空公司的衝動,讓各個地方航空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建立。為了規避審批壁壘,這些地方航空往往通過「曲線」的方式來籌建。

最常採用的是「借殼」或「變臉」,也即原來的航空公司或者分公司,在地方政府入股後,更名為地方航空,比如民營的鷹聯航空更名為「成都航空」,鯤鵬航空更名為「河南航空」。

有趣的是,回顧中國民航的歷史,在民航第一次重組的浪潮中,三大航正是依靠吞併各個地方航空公司,才得以做大陣營,成為航空市場的巨無霸。而在相隔多年後的今天,又是這些航空公司不遺餘力地與地方政府合作,在各地組建地方性航空公司。

不過,航空公司的管理方—中國民用航空局一直對此持謹慎的態度。2004年,中國航空投資的大門被叩開後,民營航空一度出現井噴,這讓管理方嗅出了危 險的信號,隨即收緊審批權。2007年7月,民航局又發佈了《關於調控航班總量、航空運輸市場准入和運力增長的通知》,此後除了僅有的幾家貨運航空獲批 外,客運航空的閘口一直被堵得滴水不漏。

有消息稱,2010年民航局曾考慮過鬆動政策,但隨之出現的「8.24」伊春空難迅速將這一可能化為泡影,民航局不但徹底將有意進入市場的客運航空公司拒之門外,還暫停了現有航空公司設立分公司及基地的審批。

但是,民航局的政策壁壘卻無法堵住地方政府籌建航空公司的熱情。理論上而言,民航業和GDP之間的彈性係數是2︰1,也即民航業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就 能拉動地方經濟增長0.5個百分點。這對以GDP為導向的各地官員而言,顯然迫切希望成立自己的航空公司。就像西南某省的一位官員對筆者說的那樣,「如果 這個地方沒有機場,沒有自己的航空公司,我們談招商引資時都抬不起頭!」

不過鑑於民航業的特殊性和專業性,他們往往喜歡以「招親」—通過與現有航空公司聯合入股的方式,培養起自己的航空「骨肉」。

另一廂,航空公司亦是有意逢迎而上。在一線航空市場,各大航空公司都已基本劃定了各自的勢力範圍,互相滲透變得困難重重。而那些尚沒有被蠶食的二三線 市場,才是決定未來競爭的關鍵所在,航空公司自然會有「圈地」的衝動。事實上,衝動的背後還有著不為人知的商業邏輯,即與地方政府的合作能大大減輕航空公 司的成本壓力。

為獲得航空公司的青睞,地方政府通常會給予新航空公司在稅收、機場起降費、地服費及土地等方面的諸多優惠,最直接的好處則是航空公司可以獲得航線補貼。比如一個以西南某市冠名的航空公司,地方政府就直接將航班1/3的成本以補貼的形式返還給航空公司。

這種利益驅使之下的地方航空,也存在著某種「先天不足」。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地方政府與航空公司的經營分歧:地方政府考慮的是全局觀,希望對整體區域的 政治和經濟產生正面影響;航空公司則承載著營利任務,更希望從市場經濟的角度來經營公司。這兩個衝突的目標,很可能讓地方航空公司在管理中出現分歧、內 訌,乃至戰略搖擺。

不過,這些並沒有讓地方航空公司放緩自己起飛的腳步。西藏航空也只是一個開始。
 
 

  地方航空公司起飛


西藏航空是民航局收緊審批權7年之後,獲批的第一家新客運航空公司。但它並不是這7年裡第一家成立的地方航空公司。在此之前,地方政府和航空公司合力通過借殼或變臉的方式,已讓多家地方航空問世。

昆明航空: 2007年2月,民航局批准籌建,股東為深圳航空和昆明國資委。

成都航空: 2009年10月,中國商用飛機、四川航空集團、成都交投三家入主鷹聯,將其更名為成都航空。

河南航空: 2010年3月,鯤鵬航空完成主運營基地、住所地的變更程序,更名河南航空。

首都航空: 2010年4月,金鹿航空更名為首都航空,股東為海航集團和代表北京市政府的首旅集團。

河北航空: 2010年6月,東北航空更名為河北航空,股東為川航集團和國企河北冀中能源集團。

西藏航空:2010年8月成立,股東為西藏自治區投資有限公司(20%)、中國國際航空(31%)、西藏三利投資(39%)和西藏睿翼投資有限公司(10%)。
 


地方政府為何籌建航空公司


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理論顯示,民航業和G D P之間的彈性係數是2︰1,也即民航業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就能拉動地方經濟增長0.5個百分點。

政府的形象工程和政績。起初,航站樓作為形象工程的門臉,其後引入各大航空公司作基地被作為政績指標,現在,則演變為擁有地方掛牌的航空公司。
 


地方航空公司可能的風險


股東出現經營分歧。政府與公司之間必然存在著差異和磨合。比如在佈局航線等方面,地方政府考慮的往往不是經濟效益。

外行引導內行。航空業是專業性極強的行業,但地方政府的股份可能賦予其更多的話語權,導致航空公司的戰略決策中「外行」佔據上風。

航空公司很難作為純粹的市場主體,參與航空市場的競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13

太陽能微笑曲線 預告倒閉名單?

2011-10-17 TCW




一條太陽能「微笑曲線」,預告台 灣太陽能電池與模組產業,將是全球太陽能產業景氣寒冬中,面臨倒閉壓力最大的族群!

十月五日登場的台灣國際太陽光電展,吸引全球近三百個廠商參加,創下歷年來最盛大的規模。超過萬人的參觀人潮,場內到處都可以觀察到各家業務互相換名片、 聚在一起聊天的熱絡氣氛,但其實他們更像是在互相取暖。

因為太陽能產業的冬天已提早來臨。攤開台灣太陽能廠已公布的第二季財報,從台積電入股的茂迪,到台灣女首富王雪紅投資的昇陽科都無一幸免,全台太陽能廠單 季合計虧損逾新台幣五十億元,也把第一季獲利全吃掉,等於上半年創造出近六百億營業額的太陽能產業全都在做白工。

首當其衝!電池和模組廠,毛利最低

這個太陽能產業的「微笑曲線」,橫軸從太陽能產業最上游的多晶矽、矽晶圓、電池、模組,到最下游的系統設備,搭配縱軸用上中下游業者平均毛利率所畫出來的 曲線圖,位在微笑曲線最下端的電池與模組業者,毛利最低,也是最難撐過景氣寒冬的太陽能族群。

市調機構iSuppli太陽能首席分析師漢寧.維希特(Henning Wicht)在今年太陽光電展同步舉行的論壇中率先畫出了這個「微笑」,全球多晶矽與矽晶圓龍頭廠保利協鑫在產品發表的記者會上也秀出了這張曲線圖,就連 太陽能業者私下聚餐時,高階主管們也在談論這條曲線。因為這一條曲線,就足以說明太陽能產業接下來的發展:曲線最底部的電池和模組廠,就是接下來處境最艱 困的業者。

台灣太陽能電池龍頭廠茂迪總經理張秉衡,擔憂的引用市調機構Solarbuzz數據指出,今年全球庫存水位最好的情況是八GW,最壞可能到十二GW,而明 年庫存預估是十一GW,最壞還有可能飆升到二十二GW。

而明年全球的需求有可能連二十GW都達不到,等於宣告接下來一年,太陽能業者很多人都不用玩了!

其中,太陽能電池廠產能過剩情形最為嚴重,全球電池廠的產能粗估有五十GW,相較全球一年大約二十GW的需求,整整多出了一.五倍。電池廠一邊要面對下游 模組廠砍價,另一邊上游供應商矽晶圓廠的原料多晶矽跌價還不快,讓電池廠成了夾心餅乾。

「以後只有上游(多晶矽)和下游(系統設備)兩頭賺,中間都只是代工而已。」保利協鑫旗下協鑫光伏系統全球銷售副總裁劉仕堅指出。

寒冬求生!員工放無薪假、減班停產

更慘的是台灣的太陽能電池業者。因為他們平均毛利率約三%到五%,連「微笑曲線」裡全球太陽能電池與模組平均毛利率一二%的一半都不到,幾乎失去降價求生 的空間,面臨倒閉的壓力越來越大。

在太陽光電展場上,一家太陽能設備代理商還是到處找人換名片,她苦笑著說:「我們家業務明年的工作也就是到處找人聊天,因為模組廠已經開始放無薪假了,電 池廠如果產能利用率有五成就算很不錯了。」因為供過於求,太陽能廠都停下擴產的腳步,即使和設備廠簽了約,也把設備的交期延後。

無薪假已經成了業界公開的秘密,走到另一家同時擁有電池與模組廠的業者攤位,廠商壓低了聲音告訴記者:「同業已經在放無薪假了,我們原本兩班制,現在也只 剩一班制。」

不論是為了攤提生產成本,咬緊牙持續開工,或是減少排班、停產線,開始放無薪假,業者都知道,庫存的問題不可能輕易解決。供需嚴重失衡,今年八月起,已經 有美國太陽能廠和設備廠因為挺不住這股寒風,接連倒閉。昱晶內部看法認為,從今年第四季到明年第一季,將會是太陽能史上「殘酷的時刻」。

新日光能源董事長林坤禧則認為,太陽能價格明、後年就可以達到「市電同價」(編按:太陽能發電價格與現有電廠發電價格相同),但即使市電同價還不一定會刺 激需求,不過到了二○一四年太陽能發電價格就會比一般電廠還低,需求自然就會爆發。

比「氣長」!能垂直整合者,才好過冬

二○一四年太陽能需求大好,代表在那之前,要走出低谷還得比誰的氣長。而最嚴酷考驗還在後頭,「明年上半年開始,倒閉潮會吹向中國和台灣,而且產業的谷底 至少會有長達半年的時間,其中二、三線太陽能廠(在這波供過於求的挑戰中)處境最困難。」維希特預測。

由於歐洲景氣急凍,一般投資人融資困難,只剩大型電廠還有能力增設太陽能設備,但採購模式也跟以往大不相同。

「(融資緊縮)一般投資人也沒有耐心,投資太陽能設備後,(靠政府收購太陽能發電)等五年、十年回收成本;而大型電廠現在根本不買電池這種半成品,他們只 要買模組,但不是直接付貨款,而是採取跟模組廠合資的方式合作,等整組系統設備建好後轉賣給私募基金,再付款給模組廠。」熟悉業界的人士說出太陽能產業的 新玩法。

因此,台灣太陽能電池廠如果沒有向下垂直整合模組廠,在這波淘汰賽當中將會首當其衝。而且相較於單晶矽電池走的是利基市場,重心放在多晶矽電池的業者,如 果手上現金不夠多,又沒有模組廠可以合作取暖,將會最難挺過接下來這個漫長的寒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21

走下「神壇」:家樂福、沃爾瑪中國曲線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1-19/wNMDcyXzM4MTEwNg.html

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東路,家樂福創意佳門店坐落在這裡。這是一家擁有16年歷史的家樂福在中國最早的一家門店,幾經變動,如今它配備有8000多平米營業面積,以及300多個車位。

2012年4月,家樂福創意佳門店將再次送走一位家樂福中國區總裁羅國偉,他將升任家樂福集團執行董事。

2011年10月17日,沃爾瑪中國區總裁陳耀昌辭職。進入中國15年,沃爾瑪對其文化充滿自信與堅持,但業績壓力又使「中國特色」與「沃爾瑪本色」構成衝突。重慶「綠色豬肉事件」加速了陳耀昌式利潤為導向改革的終結。

家樂福似乎更加適應「中國國情」。家樂福在中國的「童年時代」,即是從鑽「政策空子」開始。在羅國偉任積期間,家樂福在中國市場4年蟬聯外資綜超類零售商銷售第一, 5年間,家樂福門店數翻了一倍,由92家遞增到約190家。

2011年,包括家樂福、沃爾瑪、TESCO、麥德龍的四大國際零售巨頭,紛紛宣佈更換在華的總裁人選。在這一巧合事件的背後,預示著中國零售市場環境進一步發生變化。

零售業新格局,包括網絡零售興起、消費趨勢升級、過度競爭導致門店綜合毛利下降等。家樂福們不可避免被捲入其中。儘管如此,家樂福設定目標是,未來四五年,將家樂福在華門店數增加到300家。

「懂規矩」的家樂福

1992年開始,中國政府進行零售業對外開放試點,當時地域只限於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大連、青島這6個城市和深圳等5個特區,每個城市允許試辦一到兩家合資零售商業企業。

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吸引外資增加本地的稅收收入、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為了繞開中央政府繁複的試點企業審批,家樂福採用建立商業諮詢公司輸出品牌的方法,在短期內迅速擴張。

1995年,家樂福與北京中創商業公司合資註冊 「商業管理」公司,其中沒有「零售」等敏感字眼,隨後「委託」合資公司,管理中創商業旗下「創益佳商城」,打出「家樂福」品牌。而後,家樂福從經營者到所有者,從持股到控股,一步步滲透進中國零售業。

家 樂福在全球的競爭對手沃爾瑪,1992年就被中央政府批准在深圳開設店。1995年6月,零售業進入「限制外商投資」(乙類),8月合資公司「深圳沃爾瑪 易初珠江配送有限公司」成立,但直到1996年,沃爾瑪才在深圳開出第一家沃爾瑪購物廣場。1997年,沃爾瑪又在東莞開出了第2家門店。其時,中國最大 的國資系綜超類零售企業聯華超市,尚處在初創階段。時任聯華超市連鎖董事長王宗南表示,聯華超市從1991年到1995年是初創階段,當時,企業的註冊資 本是1200萬元,網點開出41家,銷售2個億,累計虧損560多萬元。1994年,民營超市物美才創立第一家賣場。

「教父」罪與罰

在「創益佳商城」試水成功,使得家樂福逐漸摸透中國市場及地方政府的政策空間。家樂福「單店發展」策略形成,觸角一步步伸向中國城市中去。

1999年7月,國家經貿委與外經貿部聯合發佈了《外商投資商業企業試點辦法》,將開放地域由原來的11個城市擴大到所有的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原來外資不可以控股,此後經國務院特批個別企業,外資股份可超過51%,股權最高限制是65%。

新政策2年後,家樂福已經在中國市場開出了27家大賣場門店,而相對「守規矩」的沃爾瑪只開出了8家門店。2001年,家樂福銷售規模超過80億元,僅次於聯華超市。

一位民營零售企業管理者表示,「家樂福率先進入中國,給中國企業帶來了很多值得借鑑的地方,如採購系統、促銷方式,包括賣場堆頭擺放、陳列展示等。中國現在眾多零售中高層管理者,也都是出自於家樂福、沃爾瑪。從這個意義上講,家樂福無異於中國的『零售教父』」。

通過對「創益佳商城」模式複製,家樂福在全國的27家門店,很多都是其旗下的100%全資店舖,這實際上違反了中國關於零售業開放的相關法律法規。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2001年前後,政府開始啟動入世前對國內重要行業的保護政策。

走下「神壇」:家樂福、沃爾瑪中國曲線

2000年11月和2001年8月,國務院連發兩道禁令,對家樂福快速擴張開店做法緊急叫停。2002年,有關部門勒令家樂福進行全面整改,要求其將在華的27家店35%的股權出讓給中方企業。

上述兩道禁令名單上,除家樂福外,沃爾瑪、百盛八百伴、好又多、伊藤洋華堂等零售業巨鱷都有所涉及。家樂福各地分店被公開點名的即包括瀋陽分店、大連分店、重慶分店等。

2002 年被要求整改時,家樂福在短短6年內在國內17個製造業發達的城市開設了30家店(有3家是在2002年上半年開設的),發展重點放在華東和華北地區,這 兩個地方共有18家,另外華南有5家,西南有3家,西北有1家,華中有3家。這30家店,除了新開張的,其它門店已經實現盈利。

通過整改,在2004年中國完全放開零售業時,家樂福在中國市場已經形成了5家大合作夥伴,加上一些單店或者雙店的小型合作夥伴的合資構架,這種合資框架之後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家樂福的發展。截至2004年底,家樂福門店數達到57家。

走下「神壇」

從2004年到2006年,家樂福在中國門店數從57家增長到90家。在這一過程中,家樂福「單店發展」策略逐漸失去競爭力。同時,國內競爭對手也不斷壯大。

2003年聯華超市等6家公司被合併為百聯集團,2005年,百聯集團營業總額達1385億元。2003年11月,北京物美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募集資金近6億元人民幣,上市後物美集團,長時間佔據北京零售市場20%市場份額。

逐步喪失先發優勢的家樂福、沃爾瑪們,走下「神壇」,直面對手平等競爭。

在這一背景下,羅國偉入職家樂福中國區後,將「單店發展」轉變為「區域發展」策略,這場運動在家樂福被稱為CCU(城市採購中心)改革。

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公佈的2010年連鎖百強排名中,家樂福位居第7位,在外資排名中,家樂福由此前的第一位滑落至第2位,被運營大潤發的康成投資趕超。

彼時,沃爾瑪在中國市場的先發優勢也逐步喪失。但沃爾瑪的僵化的「集權」管理模式,在中國市場陷入競爭劣勢。

2006 年11月,陳耀昌進入沃爾瑪,次年2月正式接任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職務。陳耀昌打破「集權」模式,賦予門店運營和採購更多權限。為了經營業績,沃爾瑪 開始像家樂福一樣默許收取各種費用;同時高層人事頻頻變動,大規模裁員也有數次。例如,2010年初,「精簡」之後的一家沃爾瑪門店,營運從500人削減 至300多人。

原沃爾瑪高層分析稱:陳耀昌對沃爾瑪「下藥」太猛,從而導致沃爾瑪太專注追求業績,忽略了傳統。最終,5年任期未滿,陳耀昌離職。

科爾尼公司今年9月發佈了2011年適宜全球零售業擴張的最佳發展中國家指數。中國由2010年的第一位下滑到了第六位。對此科爾尼分析——因為中國零售市場呈現高飽和度和高競爭局面,二是因為中國的市場具有其特殊性,簡單地移植原有的運營模式將行不通。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表示,中國的零售商正面臨著競爭過度激烈,人才穩定性差,成本增長過快,增長方式丞待轉變等問題。「進入了一個多元時代,也到了一個特殊的階段,零售業的規則,格局和生態都需要重新來審視和建立。」

郭戈平指出,截止到2011年第三季度末,典型門店的來客數平均下降了2.5%,毛利率平均下降了0.5%。過度競爭將使企業整體盈利能力下降,對所在地區中小企業的生存造成威脅,引發收購兼併和倒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80

外儲曲線放貸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4-13/100379409_all.html

連續下滑的外匯頭寸使商業銀行的外幣貸款捉襟見肘。「去年下半年開始,市面上外匯頭寸很緊。有的商業銀行暫停美元貸款。即使有,利率也超過了5%。」一位國有大行上海分行人士向財新記者透露。

  由於人民幣目前仍在升值通道,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都不願長期持有美元,這造成金融機構的外匯佔款持續下降。央行最新統計顯示,根據央行外匯資產數據推算,央行以外的金融機構外匯佔款已連續四個月出現負增長。

  央行外匯儲備儘管增速也有所放緩,但基數仍然呈增長趨勢。截至2011年底,外匯儲備為3.2萬億美元。

  在央行外匯儲備尤為充裕和銀行外匯頭寸持續緊張,企業又有「走出去」的外匯需求的矛盾下,外管局加大了外匯曲線貸款的力度。財新記者瞭解到,自 去年下半年始,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管局)中央外匯業務中心擴充了貸款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員。該中心為國家外匯儲備的經營管理機構。

  2010年5月,外管局曾與國家開發銀行簽署一項外匯儲備委託貸款(下稱外儲委貸)協議,針對一些特殊的戰略性項目和政府間項目,委託國開行代 理貸款業務,如「貸款換石油」等。當時參與的主要是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等政策性銀行。(相關報導見本刊2010年第20期「外儲放貸新政」)

  現在,更多商業銀行加入到了外儲的這一業務中,特別是一些中型股份制銀行。

  一位金融專家指出,外管局此舉可化解巨額外匯儲備壓力、分散外匯資產,解決了銀行目前的商業銀行外匯頭寸告急問題,同時也超越了傳統的外匯管理角色,變身為外匯貸款提供者。

  但是,外儲介入外匯貸款,存在安全性的內在要求和必要的貸款風險合理分擔等諸多問題。由於外儲的特殊地位,和商業銀行的合作中很難構建出平等的商業關係。外匯儲備適當降低、藏匯於民而非儲匯於國,才是根本出路。

曲線放貸

  銀行業人士告訴財新記者,交通銀行去年年底向中船集團下屬船廠發放固定利率2.8%美元貸款,大約二年期。

  今年初,中信銀行內部稱,可以放固定利率3.5%的三年期美元貸款,讓各分、支行找項目。

  2010年,外管局與國開行、進出口行等銀行即開始合作委託貸款業務。

  「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對外儲委貸沒有很大興趣。」 一位國有大行總行處長表示,各分行均不願意投入精力做這件事情。因為有此類資金需求的大型國企本身一般就是大行的客戶,有重大項目可以從大行直接獲得最優惠的商業貸款。

  相較於外匯資金充沛以及大客戶資源雄厚的國有大行和政策性銀行,外儲委貸對於中型的股份制銀行更具吸引力。它們想參與相關企業「走出去」業務,自身外匯存款有限,通過和外儲合作,可以此為營銷手段,爭搶客戶、爭取存款、中間業務,獲取綜合收益。

  近兩年外匯貸款的需求持續增加。根據央行公佈的《金融機構外匯信貸收支表》,金融機構外匯貸款從2008年開始呈現,在2009年4月大幅增 加,於2009年6月出現峰值,當月新增外匯貸款為372.03億美元。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間,外匯貸款新增額為1782.46億美元。而截 至2008年12月,金融機構的外匯存款為1791.03億美元。

  財新記者根據該表測算,僅2009年至2011年三年時間,金融機構外匯貸款每年以19%的增幅,增加額為2950.74億美元。而金融機構外匯存款只增加了959.85億美元。

  工行董事長姜建清於去年12月提出,把外匯儲備的一部分借給國內商業銀行,用於商業性和政策性的「走出去」融資,商業銀行在項目儲備和風險管理上的優勢可以保證外儲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商業銀行業有關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在實際操作中,外儲的貸款有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兩種。銀行收取收10個基點左右的管理費。但外管局給各家銀行的利率和金額,「背靠背」互相不通氣,一事一議,外管局佔主導地位。

  上述國有大行人士進一步對財新記者解釋,以三年期美元貸款為例,最少也要較倫敦銀行同業拆放利率(Libor)基礎上浮350基點,如3.5%,同期的市場價一般都在Libor上浮450至500基點。

  「當然,這個價格基礎上浮多少還要取決於是什麼銀行,什麼期限,另根據風險、籌資成本和當時美元市場情況。」他強調。

  比如,中遠集團下屬企業通過中行從外儲獲得的貸款利率是3.6%,外儲獲得3.5%的收益,中行取0.1%的收益。

  一位接近中石化的人士介紹,該集團獲取的一筆外儲貸款綜合成本大約是4%。

  這對企業有一定的吸引力。因為商業銀行一年到二年期的美元貸款利率均在5.25%。

  但這不是誰都能獲得的「優惠」,且有代價。

「抽屜協議」

  獲得外儲優惠利率貸款的代價是,外儲的資金需要保證安全。接近外管局和相關貸款項目的多位人士透露,無論是哪種方式,「保底」是隱性條款,屬於「抽屜協議」。

  因為外儲資金的安全性為第一位,而多年來外儲對外投資的「無風險收益率 」就在3.5%左右。這是外儲投資不可後退的紅線。

  如何保證?

  在外儲一開始和政策性銀行開展的委託貸款業務上,實際並沒有真正解決這一潛在的問題。

  委託貸款屬於表外業務,被委託的商業銀行收取佣金即代理費,作為中間業務收入。對於並不具備貸前審查、貸後管理等商業銀行風控能力的外管局,風險管控將相當程度上依賴被委託的商業銀行。但商業銀行只拿10個基點的管理費,動力何來?

   一位進出口銀行人士則說,應由委託機構承擔風險,因為貸款的性質是委託貸款。「利差讓外管局吃了,也就是說大部分利益讓外管局拿走了,風險應由誰主要承擔?」

  進出口銀行一位高層近日亦告訴財新記者,委託貸款的風險應該由委託人兜底。

  可能是汲取了此前案例的經驗,外儲放貸現採取的是一種貌似更為商業化的做法。商業銀行有關人士告訴財新記者,目前的做法中,給企業提供貸款、簽 訂協議的是商業銀行,由商業銀行組織銀團,外儲參與,外儲和商業銀行之間達成協議。企業獲得的外匯貸款中,有一部分是外儲提供的,一部分是商業銀行提供 的,這樣商業銀行對貸前審查和貸後管理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一旦出現風險,商業銀行出面處理,亦避免外儲捲入具體糾紛。

  前述接近中石化人士透露的信息印證了這一新模式:中石化向商業銀行申請的這筆貸款約幾億美元,為組合貸款,其中用外儲的這種低利率貸款約一億美元。

  「商業銀行必須保證外儲的本金安全和收益,這相當於『抽屜協議』。」一位相關項目的知情者告訴財新記者。

  「但這類貸款不可能出風險。一是獲得貸款的都是大型國企;二是真出了問題,企業在銀行都有授信和擔保,一定先保外儲,再由銀行去和企業交涉。」他說。

誰能得到貸款

  「到目前為止,外儲委貸沒有具體的額度,但金額不會太大。」一位國開行人士告訴財新記者。

  外儲貸款被看做是外管局一種新探索,將「貸款換石油」一類具有高度政策性、涉及政府間合作的海外投資項目,改成外管局委託商業銀行辦理的新機制。但外儲的這一做法也超越了傳統的外匯管理角色。

  新機制的設計者認為,此舉可化解巨額外匯儲備壓力、分散外匯資產,既符合商業銀行發展不佔資本金的中間業務方向,又能借助商業銀行的貸款專業能力,被認為是一項有益的創新。

  2009年國開行的國際合作業務大部分為「貸款換資源」項目,當年國開行作為銀團貸款的牽頭行,曾與俄羅斯、巴西、委內瑞拉簽下總金額數百億美元的「貸款換石油」大單,期限均在十年以上。

  根據兩家機構簽訂的委託貸款協議內容,從2010年起發生的涉及國家戰略的長期用匯項目貸款將作為表外業務,作為代理行的國開行收取手續費約為1%-2%。

  「這是一個互惠政策,外儲通過銀行增加其投資渠道。同時也支持了中國企業『走出去』。」國開行一位東部分行的人士表示。

  但這並不意味著眾多面臨「走出去」海外併購的各類項目上,需求都能得到有效滿足。

  「外管局不可能承受太大風險。」一位商業銀行人士稱。「符合條件的企業並不多。」他稱,憑藉其十餘年的經驗判斷,需要滿足兩大條件才有可能申請外儲貸款:首先,要有中資背景,大型國企優先 ;此外,在兼顧安全性和政策性上,符合中國「走出去」原則。

  接近中石化的知情人士亦告訴財新記者,必須要有國資背景、投向符合國家戰略方向才能有資格申請,貸款一般用於海外收購。

  「哪些業務屬於體現國家戰略意圖,是否納入銀行表外業務管理,由國家指定。」有關知情人士表示。

  另據一家商業銀行人士透露, 「儘管沒有明文規定什麼項目能借用這一通道,金額上也沒有嚴格的限制,最終是否放款還是由外儲決定。」

  不過,以目前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很難為「走出去」海外併購企業提供有效的貸款。外儲貸款的介入,也未必能夠解決相關風險和收益匹配的商業難題。

  安理國際律師事務所上海代表處管理合夥人鄒姬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指出,目前主要的商業銀行仍然是按照以往的習慣進行運行資本的貸款,主要還是 以借款人經營情況為主,通常再加上母公司擔保作為第二還款來源。但在購併融資上,主要看重的是目標公司的現金流,通過這個項目來償還貸款。「這實際上不是 真正意義上的併購貸款。」她說。

  本刊記者鄭斐、張宇哲,實習記者周群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