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馬東10月將從愛奇藝卸任 專註視頻內容創業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5129.html

馬東10月將從愛奇藝卸任 專註視頻內容創業

一財網 劉佳 2015-07-14 16:13:00

愛奇藝官方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愛奇藝首席內容官馬東將於今年10月卸任,並在視頻內容領域創業,愛奇藝仍在圍繞視頻內容引入傳統電視媒體的人才。

7月14日,愛奇藝官方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愛奇藝首席內容官馬東將於今年10月卸任,並在視頻內容領域創業。

公開資料顯示,原央視主持人、導演兼制片人馬東在2013年初加入愛奇藝,出任愛奇藝首席內容官,全面負責愛奇藝的內容采編和制作工作。當時愛奇藝CEO龔宇對本報記者表示,“馬東在電視媒體領域的豐富經驗和資源積累,有助於愛奇藝進一步提高視頻媒體在內容采編和原創節目制作方面的水平。”

引入馬東為首席內容官,被認為是愛奇藝強化原創內容的信號。可以看到的是,在馬東的領導下,愛奇藝在內容方面獨家播出了《來自星星的你》《愛情公寓4》《爸爸去哪兒2》等現象級的電視劇和綜藝節目,同時在馬東主導下愛奇藝出品了《奇葩說》、《愛上超模》、《盜墓筆記》、《心理罪》、《廢柴兄弟》等原創內容。

馬東表示:“在愛奇藝工作期間,我有幸見證並親歷了視頻行業的高速發展,以及為內容產業帶來的巨大變革。對內容產業趨勢的準確把握和投入的魄力,是愛奇藝能夠領跑行業、領導變革的核心動力,能與這支業界最優秀的團隊共事,也讓我獲益良多。我個人未來將全身心投入視頻原創領域,並和愛奇藝保持緊密合作,一如既往致力於優質視頻內容的制作。”。

馬東在創業後視頻內容將和愛奇藝繼續保持合作。愛奇藝CEO龔宇稱,愛奇藝未來將與馬東創業的內容創作公司進行各方面深入合作。”

在馬東卸任後,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的人選暫未公布,僅稱新的首席內容官人選將於馬東正式卸任後上任。不過,可以看到的是,愛奇藝仍在圍繞視頻內容引入傳統電視媒體的人才。此前愛奇藝任命鄭蔚為首席信息官,在7月13日的的網綜藝節目《偶滴歌神啊》發布會上,原浙江衛視節目中心副主任、《中國好聲音》、《我愛記歌詞》等綜藝節目的制片人陳偉以愛奇藝高級副總裁身份亮相活動。

編輯:邊長勇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957

從馬東牽手優酷說起,看似零投入的內容創業並不簡單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231/153554.shtml

導讀 : 內容創業拼的是:團隊、投入和渠道。三方面缺一不可。

今年可以說是內容創業最火爆的一年,12月22日,辭職央視在愛奇藝平臺打造《奇葩說》而進入事業高潮的馬東,再辭職愛奇藝CCO創辦的米未傳媒同合一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引爆了業界關註。馬東的經歷非常具代表性,尤其是央視主持、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米未CEO三個身份的遞進,對於研究內容創業的人來說是很典型的案例。

借以馬東來說起,談一談都在說的內容創業時代,全民內容創業時代是不是真的來了?對內容創作有興趣的人都適合內容創業嗎?想成功需要註意哪幾點?就這些問題來做個人認知的一個梳理,而且本人也有近兩年的做IP的經驗,就此機會談一下自己的認識。

先潑冷水:全民內容創業觀太樂觀

9月,原央視主持人張泉靈公開承認離職央視,很快引起社會關註,而張泉靈進入的正是內容創業領域。7月,高曉松出任阿里音樂集團董事長,宋柯出任CEO,很快何炅被爆也加入擔任CMO。從央視主持人馬東、張泉靈進入內容創業後獲得的很高關註,到內容平臺愛奇藝、阿里音樂選擇知名人士擔任要職來看。無論是內容創業還是內容平臺,都很看中名人效應,草根並不占太多優勢。相反一些草根的UGC內容創業者,比如某S、快看漫畫都是一時興起,很快就被人遺忘或者熱度降溫。

以優酷牛人這個專門為扶持平臺上草根內容創造者的節目來說,評選出來的很多牛人,真正的說是成功的非常少,很多是曇花一現。目前真正活躍在內容圈出了名氣,並且將社會關註度持續下來的,如有妖氣是個創作集合平臺,奇葩說、屌絲男士背後有愛奇藝和搜狐視頻支撐,萬萬沒想到背後是一個堅持了多年內容創業的團隊。包括大熱的羅輯思維,開心麻花、郭德綱等,看似都是草根內容創業的榜樣,但每個代表性的內容創業佼佼者背後都有幾個共同的因素。首先,團隊。其次,多年經營。最後,平臺支撐。

也就說內容創業拼的是:1、團隊就是許多人才聚在一起;2、多年經營就是持續的投入(拉投資也好、自掏腰包也好);3、平臺支撐有強勢內容渠道做靠山。三個方面缺一不可,如今雞湯盛行,很多成功學故意迎合普遍的渴望一夜暴富的心態,帶來社會盲目,比如當下鼓吹的內容創業,很多人盲目地進來。微博、微信里出現了以搞怪、扮醜吸粉的一些內容創業者,明顯感覺出來大家把內容創作和內容創業搞混了。UGC可以作為一種消遣,但作為創業是走了彎路,真正的內容還是品質、深度和廣度的PGC。

不該有投機心態:內容創業和玩票有本質上的不同

現在在微信或今日頭條上,可以搜到或者看到很多模仿屌絲男士的小視頻,或一些自制的娛樂性的小品性質的短視頻。不得不佩服世界之大人才之多,很多好玩有趣的內容都讓人拍案叫絕。但如果把愛好上升到創業,單憑個人喜好是支撐不起來的。包括科技自媒體也算上,鈦媒體、虎嗅、雷鋒網這些把控整體風格,由自媒體投稿形式做的平臺影響力,是單個自媒體人品牌無法相對比的。

以上文馬東來說,央視給他積累了早期的名氣和受眾,奇葩說解放了他的束縛打造了一個好節目品牌,而創辦米未傳媒這一步才叫真正的內容創業。如果沒有央視的名氣受眾積累,和奇葩說掙脫束縛打造PGC節目的經驗,如果砍掉央視和奇葩說的經歷,僅憑一腔熱情和才華的馬東做內容創業肯定無法第一時間拉來創新工廠投資。如今,有名(央視經歷)、有團隊(奇葩說積累的內容團隊)、有平臺(和愛奇藝保持關系打造奇葩說第三季、和合一集團聯手),成功的機會才大增。

現在,很多人以為手機拍個視頻點擊率幾萬就算混進影視圈,博客里發表幾篇流量超高的文章就算新媒體了,畫了幾張感動人心的漫畫就以為成漫畫家,玩票和創業其實有本質上的不同。

想入行內容創業:有幾個要點要牢記

內容創業領域的浮躁感受來源於工作經歷,聽著無數個幾十億、幾百億的規劃藍圖,總覺得這個圈子多了幾份天真少了幾份冷靜。我認為想進入內容創業,才華什麽的都不是最重要的,要搞捋順這幾點,找到定位,建立團隊,長線經營。這幾點做到後,才能稱之為內容創業者,否則就是玩票。

第一,創意需讓位定位

內容的魅力來源於創意和受眾,創意決定了受眾群的多寡。但內容價值一個很重要的點在於品牌,缺乏品牌約束的創意只能叫段子,目前較為成功的案例如萬萬沒想到、屌絲男士等。這些獲得大熱並成功的內容品牌,是定位的成功,創意只不過是定位的構成元素之一。現在一些內容創業者,每天都追逐熱點,用各種創意吸引眼球,結果吸來雜亂無章的各種粉,做的很熱鬧,但沒品牌,缺乏定位再努力都是白費。

第二,單打獨鬥需讓位團隊協作

我之所以說內容創業浮躁,就是因為太多人認為內容創業是一件簡單的事。很多人有著各種特殊的才華,誤認為個人才華是內容創業的核心元素,結果制作內容過程中其他人都是輔助個人才華展示的配角,缺乏團隊意識註定曇花一現。比如本山集團和德雲社其中趙本山和郭德綱是核心,但真正成功的是團隊的建立,如果說兩位大師是打開鑰匙的門,團隊就是實現內容創業成功的發動機。如果,本山集團和德雲社的作用只是為趙本山和郭德綱服務,那麽世界上多了兩個大牌的明星,缺少了兩個成功地文化集團。

第三,賺快錢需讓位長線經營

很多人熱衷內容創業,究其原因內容創業是沒本的買賣。視頻內容一個攝像機甚至一部手機加不要錢的演員就搞定,文字內容一臺電腦一個好的文筆就能搞定,漫畫內容一個制作平臺一個畫家就可以搞定。所以,很多人有了一定名氣之後最先想的是變現,認為反正零投資賣出多少錢都是賺的。然而很多人忽視了一個問題。內容創業最大的資產是內容這個無形價值物,當你有名氣的時候,名氣就已經是重要資產,積累的越久越有價值,認為早撈一筆就走人的心態,往往是吃了大虧。賺快錢賣的是一個火了的產品,或借著火了的產品忽悠快錢,真正的創業是可持續性,是長線經營。

在所有的創業潮里,表面看最沒門檻的就是內容創業,以身處的新媒體圈為例,很多人都有個打造一個估值上億公眾號的夢想。這種心態造成了內容創業的虛假繁榮,拋開心靈雞湯,內容創業的門檻非常高,名人效應、強大的團隊、內容渠道都是內容創業繞不過去的坎,而這些方面草根者永遠都是弱勢。所以規勸所有認為內容創業零門檻認知的人,想要加入內容創業的大軍,首先要做的就是殺死投機心態,雖然世界上每天都有一夜成名的好故事發生,上帝會擲色子但你未必是幸運兒,把內容當做事業要靠的還是真本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706

馬東的米未傳媒獲A輪投資 估值20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finance/2016/0224/154392.shtml

導讀 : 米未傳媒是馬東離職愛奇藝後的創業項目,成立於2015年9月16日。

i黑馬訊 2月24日消息,米未傳媒正式對外宣布獲基石資本A輪投資,投後估值20億,投資具體金額未透露。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打造米未傳媒完整的互聯網視頻內容垂直生態系統,沿著內容制作的垂直管道做上下遊的投資和布局,複制米未本身的生態效應。

米未傳媒是馬東離職愛奇藝後的創業項目,成立於2015年9月16日,首批簽約藝人是《奇葩說》中的元老級辯手馬薇薇、肖驍、範湉湉和樊野。

對於剛完成的A輪融資,馬東表示:“我們接觸了多家投資機構,選擇基石主要是因為其在文化產業領域的布局與米未傳媒長線戰略發展達成了一致。基石作為一家大型基金對目前的米未傳媒來說是一個好的合作夥伴。”

基石資本合夥人林淩認為,米未傳媒是基石資本看好未來的互聯網+娛樂方式,這也是深耕文化娛樂行業的又一重要投資布局。

據悉,在2015年9月的成立發布會上,米未傳媒宣布了PreA輪融資的消息,由創新工場領投,娛樂工場跟投。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複曾在現場表示,對米未傳媒的投資,是創新工場成立以來的最大一筆人民幣投資。

米未傳媒CEO馬東在成立發布會上表示,米未傳媒將繼續改善、豐富《奇葩說》欄目,除了繼續推出《奇葩說》第三季節目以外,米未傳媒還將專註於互聯網視頻內容的開發、生產、及IP經營,日後還將與愛奇藝等互聯網視頻平臺深度合作,構建互聯網優質視頻內容垂直生態系統。

據了解, 馬東從愛奇藝離職並宣布創業以來,先後推出了《奇葩說》第三季及其先導節目《奇葩來了》,米未傳媒官方稱第三季整體招商金額破3億,粉絲數約1千萬。2015年年底,米未傳媒宣布2016年與優酷土豆達成戰略合作,屆時將有數個新IP登錄優酷土豆平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627

這家遊戲公司要拍電影,馬東吳宗憲黃曉明竟都發來賀電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30/154973.shtml

導讀 : 發布會上,藍港互動創始人王峰開場即談到他涉足電影領域的初衷是,“感覺電影和遊戲越來越近”。

i黑馬訊 3月30日 繼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公司紛紛進入電影領域,越來越多的公司在娛樂內容領域進行布局之後,以《十萬個冷笑話》、《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等手遊知名的互聯網遊戲公司藍港互動也於3月30日下午在京宣布,正式成立新公司藍港影業,新公司將立足遊戲IP的基礎,打造網絡時代的影視、動漫項目。

151684162301164227

藍港互動創始人王峰進行新公司成立演講

發布會上,藍港互動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王峰開場即談到其涉足電影領域的初衷是“感覺電影和遊戲越來越近”,王峰表示,自己有了做電影的念頭之後,便詢問很多影業圈人士,請大家判斷藍港做電影“行不行”,他提到一個小細節,自己和周星馳一共吃了五頓飯,後者表示“你可以做電影”,讓王峰感到鼓舞。隨即他談到藍港影業之後的方向,打造“影漫遊”三位一體生態,電影將和遊戲共同成為集團兩大核心娛樂業務,他表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優秀的合夥人團隊”。

當日下午,藍港影業其他三位合夥人逐一亮相,分別是,首席執行官任兆年(曾任YY娛樂總經理)、總裁嚴雨松(曾任TVB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和首席運營官齊雲霄(兼任藍港互動集團高級副總裁)。

王峰透露,目前公司已獨家簽約韓國人氣漫畫《雪姬》,並將圍繞其進行電影、網劇、動漫及遊戲的開發,電影預計於今年9月開機;同時,藍港影業將和楊冪所在公司嘉行傳媒合作,拍攝藍港之前的遊戲產品《蒼穹之劍》的同名電視劇;還將與安樂影片進行深度合作,共推電影《捉妖記2》。藍港影業透露,公司也已於早前獲得了《捉妖記》1、2兩部影片的手遊改編權。

888050753962412001

知名歌手張信哲(左一)助陣藍港影業發布會

在泛娛樂產業越來越火的今天,有著豐富遊戲經驗的藍港互動進軍娛樂界不讓人感到意外,而其創始人王峰也早已和知名藝人吳奇隆在商業上有過諸多合作,兩人甚至於2015年6月共同成立了一家名為“峰與隆”的文化公司,因此,在藝人資源合作上,藍港也有了不小的想象空間,而在藍港影業成立當天,一則包含馬東、吳宗憲、黃曉明、吳奇隆、任泉等20多位藝人祝賀公司成立的短片更驗證了這一說法。

這是互聯網+影視的又一案例,接下來的便是“內容為王”的問題了,在IP炒作愈演愈烈的娛樂內容市場,誰是真正的內容制造者,誰又會“過把癮就死”,留待時間和市場證明。

66666

吳奇隆祝賀視頻截圖

11111

馬東祝賀視頻截圖

222222

黃曉明祝賀視頻截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999

《奇葩說》爆紅背後,投資人如何尋找下一個馬東?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6992.html

“你過去十幾年有這麽好的人脈,為什麽不梳理一遍看看誰是下一個馬東?”

2016年初,當馬東等《奇葩說》團隊創立的米未傳媒在創新工場的協助下拿到第二筆融資後,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複開玩笑似地對負責該項目的創新工場聯合創始人王肇輝說。

圖1 李開複

實際上,王肇輝是業界較早知道馬東離職愛奇藝去創業的人,並且敏銳地發現了這個投資機會,把馬東帶到了李開複的辦公室。創新工場對馬東創業項目米未傳媒的投資,也是其有史以來最大一筆人民幣投資,結果不到半年投資回報達到6倍多,米未傳媒的估值從3億漲到20億。

受到馬東米未傳媒的啟發和李開複的支持,王肇輝成立了創新工場子基金“如川基金”,主投文化內容和體育,目前已完成2億元人民幣的一期募集。

王肇輝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如川基金的投資方包括李開複、沈南鵬、徐小平、蔡文勝、陳可辛、韓寒、胡海泉和國足隊長鄭智。

李開複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記者評價:“對於馬東創業項目的成功投資,讓我們看到了肇輝在文化娛樂方面的眼光和人脈,毫不誇張地說,他是創新工場在各方面嗅覺最敏銳的人之一,而且在人脈方面,他顯得獨一無二。”

圖2 王肇輝

接下來,如川基金如何找到下一個馬東?

王肇輝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其實馬東具有三重屬性:一個是馬東自己的形象和符號,同時擁有傳統電視的積澱和互聯網的經驗;二是他找到互補性的合夥人團隊,他的兩個合夥人雖然和馬東年齡相差不小,一個負責內容,一個負責變現,但馬東和他們能夠高度合作;三是變現能力強,變現路徑清晰。事實上,創新工場在找到馬東的米未傳媒時,自身的變現能力已經很高。

換句話說,只要是有一定品牌價值、互補性團隊和現金流的文化娛樂團隊,王肇輝稱自己會毫不猶豫會投資。

他透露,目前如川基金已經投資了包括黃磊、黃西、顧爺在內的創業項目。他評價道,顧爺不僅僅是一個網紅,還有變現的能力,包括在畫展和衍生品以及內容制作領域的變現,可以說是一個“複合型的網紅”。

而在王肇輝宣布離職的同時,創新工場宣布前《IT經理世界》雜誌創辦人、總編輯王超加盟創新工場,擔任創新工場運營合夥人及CM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292

米未傳媒發布內容戰略 馬東:有趣是唯一的套路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16/156631.shtml

米未傳媒發布內容戰略 馬東:有趣是唯一的套路
劉蕓蕓劉蕓蕓

米未傳媒發布內容戰略 馬東:有趣是唯一的套路

在馬東的定位中,米未作為一個內容生態公司。

i黑馬 6月16日消息,馬東創立的米未傳媒今日在京舉辦內容生態發布會。發布會上,馬東以“有趣”作為公司價值內核和出發原點,對外發布公司的發展體系,自稱為“XYZ軸”模型。

據悉,在“XYZ軸”模型中,X軸代表的是米未業務線中最重要的內容生產,其中包括用戶熟知的《奇葩說》、《奇葩來了》,以及即將上線的《拜拜啦肉肉》、《飯局的誘惑》、《黑白星球》等幾檔全新的網綜節目。

Y軸是因內容而生的上下遊衍生業務,比如通過奇葩說走紅的數位網生藝人的經紀業務;正在喜馬拉雅FM熱賣的付費音頻課程《好好說話》;以及因售賣“粑粑瓜子”而一炮走紅的米未小賣部。

Z軸是米未傳媒的投資布局,九個月的時間里,米未已經投資了一些具有成長性和前瞻性的制作團隊,並同時將米未擁有的市場推廣、商務洽談、平臺對接等經驗和資源嫁接給這些團隊,幫助他們成長,同時構建起米未傳媒內容生態鏈。

成立9個月的米未傳媒,對外牽手行業強勢平臺,對內穩步孵化成熟的制作團隊。2016年,米未傳媒大手筆推出四檔重量級網生綜藝力作:《奇葩說》《拜拜啦肉肉》《黑白星球》《飯局的誘惑》。

此外,近期馬東攜米未傳媒全體藝人組成“汙力天團”並集體入駐映客,通過一種更具“網感”的方式來拉近與粉絲的距離。《奇葩說》的爆火,聚攏了一批網生藝人,包括馬薇薇、肖驍、範湉湉在內的新生代藝人已悉數簽約愛米未,這些藝人將構成米未傳媒的“明星矩陣”。

在馬東的定位中,米未作為一個內容生態公司,“只做自己價值觀認同的事情,有趣就是唯一的套路。”

馬東米未傳媒奇葩說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540

馬東帶《奇葩說》辯手上喜馬拉雅FM賣課程 10天如何賣了1000萬?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0847.html

《奇葩說》第三季結束沒多久,馬東就在喜馬拉雅FM做了一檔名為“好好說話”的音頻課程。

“好好說話明天上線,持續一年260期,想想就嗨。”6月5日,他在微博做了個預告。

沒想,“戰績”出奇地好。6月6日上線頭一日,喜馬拉雅FM官方給出的數據顯示銷售突破500萬。10天之後,銷售額噌噌噌躥到了1000萬。如果按照目前年訂閱價198元來算,訂閱用戶突破了5萬大關。這一成績,無論是馬東還是喜馬拉雅FM方面都表示是“超出了原來的料想”。

為什麽是音頻

6月中旬,馬東的米未傳媒在北京的一家五星級酒店里做了一場大型的發布會,宣布了公司未來的發展計劃。換了時髦新發型的他穿了一身黑,神采奕奕地說了一下午。活動一結束,又被人帶到隔壁的采訪室里談自己的新上線的收費課程。

“是我們求喜馬拉雅,因為喜馬拉雅是音頻市場上市場份額最大的平臺。”談及和喜馬拉雅FM的合作,他如是說。

最初的想法源自一個在望京擼串的夜晚,馬東和他的團隊有了想法,要做一個教人如何講話的技巧節目,最終覺得落地的渠道應是音頻。於是,他一個電話打給喜馬拉雅FM的聯合創始人余建軍:“他們市場份額接近70%,你有別的選擇嗎?”

兩邊的團隊北京上海兩頭飛了兩次,一拍即合沒幾天,節目就上線了。

新節目的名稱叫《好好說話》,由《奇葩說》里的那些專業級辯手諸如黃執中、胡漸彪、馬薇薇等幾個人共同推出,是一個以日更形式推出6~8分鐘的音頻課程,主要內容則是從溝通、說服、辯論、演說到談判,教給用戶一整套應付生活場景需求的話術。馬東擔任該課程的總監。

沒有任何做廣播的經驗。“我們天然的想法是做視頻的。”馬東坦言。不過和團隊探討之後,最終還是落在了音頻內容上。

相對於其它傳播渠道,音頻更加能夠讓人集中註意力。這檔每次數分鐘教人說話的節目,希望將最精華的內容提煉出來呈現給聽眾。

“對現在人而言,註意力是很稀缺的資源。”按照黃執中的說法是原創團隊致力於教人說話,而音頻則是最佳的途徑,可以讓所有講師收斂他們所有其他的武器,只把知識點作武器。在他看來,若是做成一檔視頻節目,觀眾的註意力無疑會被主持人的長相、打扮等吸引。音頻對一個“純技巧”、“純幹貨”的節目則是再好不過。

不賣版權三七分成

市場占有率以及高度的客戶黏合性給了他們信心。根據易觀國際之前發布的一則報告,創立不到四年的喜馬拉雅FM用戶總啟動頻次方面在2016年3月達到86484萬次,相當於後五位數據總和的2.4倍,而用戶總使用時長則領先第二名近15倍。

就在《好好說話》正式上線的那天,喜馬拉雅FM也同時宣布上線移動音頻首個“付費精品”專區。這個專區除了馬東的《好好說話》外,包括吳曉波、樊登、葛劍雄、羅振宇、袁騰飛、天下霸唱等一眾大咖也即將入駐。

“喜馬拉雅整個推出的內容付費的計劃以後,響應得非常踴躍。”余建軍說,“當然我們第一炮打得很不錯的,超出我們的預料。”

此前,喜馬拉雅FM花了大量的資金去購買現有的內容產品,“我們A輪融完以後拿到第一筆比較大的美金,就簽了郭德綱所有作品的獨家版權。我們也花很多錢去買其他的版權”。不過,余建軍透露,未來付費節目不存在版權問題,公司和制作方是合作關系。

他打了個比方,將喜馬拉雅的平臺比作蘋果的應用商城,制作方則是開發了APP給到蘋果應用商城,讓用戶去下載。“我們把自己想成是另一個蘋果商店,然後他們是我們內容提供者,產生收益去分享,用這種模式來做,這是真正長期健康的模式。”賺了錢,平臺方拿30%,制作方得70%。“我們願意讓這些合作方拿大頭。”

“推出收費頻道是遲早的事,一些特別優質的內容,其實用戶願意為它買單的。”《好好說話》的熱賣讓余建軍也很興奮。這讓他更加確定收費內容的可行性。他覺得如今諸多產品都在培養用戶的付費習慣,人們用微信用支付寶付費已經形成了一個習慣。“所以這我覺得在這個大背景下,內容付費就會成為風口。”

內容付費大潮臨近

內容收費正在成為一種大趨勢。而《好好說話》和喜馬拉雅FM的付費精品專區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

在這一波之前,炒得最熱的是分答。這是果殼網在今年4月推出付費語音問答產品。用戶在分答上可以自我介紹或描述擅長的領域,設置付費問答的價格,其他用戶感興趣就可以付費向其提問。分答中信息接收者被區分成了兩種身份。首先提問的人是一種付費懸賞模式,當回答完畢內容沈澱下來後,旁聽者則可以支付少量的費用分享答案。

借助名人效應和很強的娛樂屬性,分答很快便在社交圈引爆。其中最引人註目的便是“國民老公”王思聰。他在分答上回答了32個問題後賺了23萬元。

雖然分答的初衷是做輕量級的知識傳授,但是目前平臺上的提問大多屬於娛樂範疇,主要用於滿足人們獵奇心理。不過行業人士依舊對此表示樂觀。比如天奇阿米巴基金投資合夥人魏武揮就認為,產生這樣狀況可能是產品的階段性問題。分答這類產品本質上屬於運營驅動類,運營方如何引導才是關鍵。他同時也指出,在整個內容經濟形態中,知識經濟占小頭屬於常態,沒什麽大不了。

資深媒體人羅振宇在今年年初預測2016年可以看到內容付費趨勢的一些模糊影子,而到2017年則會成為一個爆發口。而馬東在做《好好說話》前找了羅振宇聊,“我們跟市場上非常多的高人進行過廣泛的溝通,包括羅振宇老師,給了我們特別多的建議”。

“做內容從來就是賣錢的,古往今來哪有內容不賣錢的。”馬東覺得內容收費是一件合乎商業邏輯、水到渠成的事兒。《好好說話》通過像喜馬拉雅FM這樣的垂直收費平臺成功實現了變現。“變現的過程當中我們解決了用戶的問題,背後真正的原因是我們的社會需要這個東西。”在他看來這樣的收費是正向的,良性的,“因內容而產生的商業機會,順便可以賣錢。要不然你沒有持續生產持續投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002

朱光詳解百度金融版圖 陸奇、馬東敏提建議

——“有個安排,我們會成立一個金融的事業群組,你來負責。”

——“什麽時候?”

——“下周一就宣布了。”

2015年的一個周四,一架飛往西安的飛機上,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和當時還在負責市場公關等業務的副總裁朱光發生了這樣一段對話。

很快,2015年底,百度金融服務事業群組(FSG)成立,成為百度戰略級布局,朱光任總經理。當時包括消費金融、百度錢包、百度互聯網證券、百度金融市場研究與策略等業務團隊加入FSG。

在負責百度金融業務一年多後,朱光首度面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他對記者表示,這一年多的時間,百度金融按照創業公司來運作,在不斷地找方向。百度的DNA是科技公司,所以要做的是金融科技。

他表示,過去一年對自己最大的挑戰是學習,金融專業門檻挺高需要不斷學習,自己學習不行,所以他找了一批幫手。

不過,和 BAT 三巨頭中已經擁有龐大用戶量的騰訊與阿里相比,百度金融業務起步較晚,朱光身上的擔子並不輕。近日,騰訊CEO馬化騰親自站臺內測搶占黃金市場;李彥宏在總監會上的內部講話中,將金融列為2017年的四大重點業務之一;尋求上市的螞蟻金服不久前並購美國MoneyGram……

競爭之下,百度金融業務能否實現“彎道超車”?

百度金融版圖

從市場公關跨界進入專業金融領域,朱光如何領導金融這一業務?

朱光坦言,當時得知任命後自己有一點緊張,因為那時候確實不太懂金融。不過面對一個新的領域,就得重頭開始學起,首先要把大方向看清楚,百度的優勢是什麽,產業變革的方向是什麽;在大方向找到後,接下來就是找到專業優秀、有共同價值觀的人才。

可以看到的是,去年6月,原中國光大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張旭陽和原陸金所執委黃爽先後加盟百度金融,分別主管理財和資管業務和百度金融消費信貸業務;再加上前美國運通高級副總裁王勁負責風控,百度歷史上首位Fellow孫雲豐負責產品策略和體驗;大數據專家、前百度網頁搜索技術負責人沈抖負責技術研發;朱光則負責整合資源,構建生態,把握戰略方向。

朱光告訴記者,“我大部分的金融知識是從團隊那里學到的,講理財、講資管、講量化投資、講消費金融、講風控、講數據處理、講支付……他們給了我非常多的東西,這是過去一年非常大的體會。輪崗也挺有意思。”

而對於金融業務,李彥宏在最近一次內部演講中提到,互聯網金融從最開始1.0的場景金融,到2.0的技術金融,而3.0就是所謂的模式創新,才是觸及到這個行業的基本的東西。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頭,將是一個金融創新的新時代。

在朱光看來,金融的本質是數據和數據的處理,而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會馬上給各個產業帶來深遠的變化。其中金融就是人工智能很好的應用場景。從長遠的角度來講,如何把人工智能和傳統的金融業結合在一起,讓數據處理的技術能夠真正提升金融業的效率,能夠服務更多的人,這是百度金融的大方向。

 此前,他曾對外勾勒出“百度金融科技”版圖,宣布未來百度金融會以身份識別認證、大數據風控、智能投顧、量化投資、金融雲作為五大金融科技的發展方向,並以支付、信貸、理財、資產管理、征信、銀行等業務板塊“開疆拓土”。

百度金融業務架構圖

以量化投資為例,朱光透露,現在百度金融給一些證券公司、基金公司輸出大數據,幫他們做投資決策。“現在的債務違約是很大的問題,我們能夠通過提前的大數據分析對違約的情況進行判斷和預警,這樣就可以減少機構的損失。”

而消費金融則是百度金融科技實踐的一個重要領域,和阿里、騰訊爭相在消費金融布局的方向不同,百度金融旗下消費金融產品百度有錢花的發力點選在了“教育信貸”這一垂直領域。朱光透露,百度教育信貸目前每天新增貸款學員超過3000名。

近日,百度金融宣布與新華教育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朱光稱今年百度金融將服務100萬學子,並向新華教育等優質戰略合作機構提供品牌展示、智能獲客、信貸服務、企業理財等定項化服務。

在發展這一業務的過程中,百度多年來龐大的線下代理及分公司本身也有教育集團類客戶,這樣的服務也將為金融業務進行協同和支持。

除了教育之外,家裝、租房等業務的邏輯類似。一方面,租房機構、家裝機構需要從百度來獲取流量;同時,百度再給它們提供需要的金融服務。朱光稱,未來百度希望可以生成更多的資產,把風控能力、場景開放出來,跟銀行和金融機構合作。

 陸奇、馬東敏提建議

伴隨著百度金融業務的推進,百度內部已經開始新一輪的架構調整。今年1月,陸奇加入百度出任百度總裁及COO一職,李彥宏妻子馬東敏也以擔任董事長特別助理而重回百度。

朱光對記者透露,陸奇、馬東敏都給百度金融提過不少建議和幫助。

“我們要用人工智能來改變金融,幫助金融,這些東西都是公司非常高度一致的東西,具體在怎麽把這件事情做好上,我覺得陸奇的到來會給百度金融帶來很大幫助。而且他現在已經在給我們提很多很好的意見和建議,比如說我們的數據怎麽收集、處理、建模,怎麽做這些事情,他非常非常懂,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情。”

而對於馬東敏重回百度,朱光表示自己與馬東敏有很多交流,她的回歸在這個時間點上會發揮很大的價值,而且馬東敏非常關心金融業務,經常問做好金融需要哪些支持。

“我有時候缺錢缺人也會找她,我覺得會給業務提供很多的幫助,因為她是董事長的特別助理,很多東西她協調起來會很方便。 在面向未來的投資布局上,包括人才儲備上,各方面上都會有很多的交流,有些地方也會請她給我提供很好的幫助,而且她已經在幫助百度金融。”

不過,盡管在內部獲得高管大力支持,但和已經擁有龐大用戶群的騰訊、阿里相比,百度金融業務起步較晚,朱光身上的擔子並不輕。

他對記者坦言,如果支付能力很強,一些業務就容易一些,一定要承認這個事實,但除此之外還有兩點。

“第一點是中國的金融市場確實太大,要做的事情非常多;第二點,金融的本質不是支付,金融的本質是數據和數據的處理,如果在這個理念下,信貸和理財服務同樣能反哺支付,而支付很重要,基礎能力一定要做好,我們接了上百家的通道,我們的支付體驗一定要做好,我現在還兼著錢包的負責人。但從另一個方面講,這不是唯一的條件,數據處理、分析這些東西是金融的根本。我認為我們沒有偏離根本,並且在這個核心的能力上我們具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而朱光也對記者坦言,未來的道路上百度金融所面臨的挑戰,就是要不斷地優化模型、積累數據,讓風險識別能力變得更強。

“每天訪問百度的有幾億人,這幾億人里面,如果1%有金融需求,就是幾百萬的人。如果我們對這幾百萬人做好風險定義,給不同的客群提供不同的金融機構的產品對接和服務,讓金融真正發揮作用、金融生態建立起來,真正的普惠金融就可以實現。”朱光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742

創投大佬在牌桌:馬東黃曉明姚勁波玩德撲表現如何?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06/161675.shtml

創投大佬在牌桌:馬東黃曉明姚勁波玩德撲表現如何?
LateNews by小晚LateNews by小晚

創投大佬在牌桌:馬東黃曉明姚勁波玩德撲表現如何?

本文數據真實,分析純屬遊戲,結論不構成投資建議。

本文由LateNews by小晚(微信ID: LateNews)授權i黑馬發布。

我自己不懂德州撲克。下面這篇文章來自一位LateNews忠實粉絲的投稿,這位同學曾經是連續創業者,現在轉型做了投資,而這兩個圈子都是德州撲克的重災區——據他說他朋友圈中玩微信「天天德州」遊戲的就有1000多位。很多人相信可以用德州來識人(比如常年用打德州來面試的餓了麽CEO張旭豪),這位粉絲也是。所以他寫了這篇文章,來講講他眼中的創投圈人物性格。他說至少在創投圈,用德州撲克來「算命」比用塔羅牌更靠譜。

鄭重提示:本文數據真實,分析純屬遊戲,結論不構成投資建議

點開每個玩家的頭像能看到他的資料,微信遊戲「天天德州」主要有三個技術指標——「入局率」、「攤牌率」和「勝率」。「攤牌率」指的是玩家跟到最後一張牌的概率(與之對應的是玩家在遊戲未結束時已主動棄牌),你可以把這當做一個人堅定程度的體現;「入局率」是指在所有手牌中你選擇下註跟進的比例,這說明了一個人的謹慎程度——有時候謹慎的反義詞是樂觀。越樂觀,付出的成本就越高,潛在的機會和風險也越多;「勝率」,則說明了結果,但並不能單一維度來看,高勝率伴隨著高入局率高不見得是好事,二者的比例關系更加重要。

在研究前,我們的基礎假設是:一個典型的理性的投資人,應該比常人入局更少,勝率更高。而一個典型創業者,入局率、攤牌率都應比常人更高,但勝率波動可能更大。

通常來說,勝率/入局率=運氣+實力,勝率/攤牌率=技術,攤牌率/入局率=性格。那些攤牌率非常高的人,對自己有著謎之自信;那些入局率非常高的人,則往往對未來心存幻想;那些勝率高於攤牌率的人,往往善於在過程中給予對手壓力,他不僅能贏,而且贏的時候對手連他的底牌是什麽都不知道。

金沙江合夥人朱嘯虎,牌局數602,財富357萬金幣,入局率78%,攤牌率25%,勝率21%。這位知名投資人熱衷玩牌,且手筆較大,從金額上看,他最常玩的應該是40萬到100萬一局(一個Buy in)的遊戲。他的入局率即便在普通玩家中也是很高的,說明他手較松,在投資初期非常激進,而他的攤牌率相對極低,說明他過程中極其謹慎(他一旦攤牌,大部分時候會取勝)。他的勝率相對偏低,但賺得不少——一種可能是他玩得比較大,另一種可能是他把握住了關鍵局,並且在關鍵局上賺到了足夠多的錢。朱嘯虎把大部分資源押註在了重點項目上,確實,他的絕大多數回報也來自於少量項目(滴滴、餓了麽、OFO等)。

跟朱嘯虎在德州數據上比較接近的是九合創投創始人王嘯。王嘯,原「百度七劍客」,其入局率74%,攤牌率27%,勝率22%。數據說明,這位工程師出身的投資人並非像圈內多數人認為得那樣保守。王嘯和朱嘯虎數據類似,目前主要差距是在財富上,王嘯賬上只有7萬多金幣(他常玩的應該是1萬金幣一局的遊戲)。或許他更大的成功只需假以時日,等基金規模變得更大。

高榕資本的合夥人高翔入局率62%,攤牌率32%(相對比例51%),是一個很高的跟進比例,說明其在遊戲中性格堅定。另一位年輕的合夥人,經緯創投的王華東入局率85%,攤牌率相對而言也非常高——達50%(相對比例58%)。順為基金的合夥人程天更為誇張,入局率只有42%,攤牌率高達25%(相對比例59%)。說明三人性格雖然不同(後者性格相對保守),但三人對所投項目都非常堅定(大部分項目一旦入局會挺到底)。

春山藍資本合夥人易偉遊戲賬戶金額1133萬,入局率56%,攤牌率18%,勝率19%。考慮到春山藍是一支母基金(FOF),相對更大的金額、對選擇基金的審慎和相對穩定的勝率均與其身份相符。

東方鵬富投資的董事長周良先曾經長期、大量持有樂視股份,他的數據是入局率76%,攤牌率48%。膽子特別大,手特別穩,或許這就是二級市場投資人的典型大數據。

《奇葩說》的主持人,米未傳媒CEO馬東,牌局數5091,財富155萬金幣,入局率48%,攤牌率15%,勝率16%。他應該是很投入地玩過一段時間這個遊戲,但每局金額少於朱嘯虎。48%是一個常見的入局率,比普通玩家略保守,勝率高於攤牌率說明他在遊戲的過程中會有意識地去加價(Raise),也許因為加價力度較大或技巧較好,他趕走了很多膽怯或沒有實力的競爭者,甚至沒給他們看牌的機會——這和他從央視出來後的創業故事有相似之處。

著名演員黃曉明,入局率74%,攤牌率27%,財富數量是朋友圈中前幾名,達到了920萬金幣。對整體趨勢的樂觀,和對過程中的謹慎把握,或許是這位明星投資人取得還不錯投資成績的關鍵。

ofo共享單車的創始人戴威,入局率只有42%,說明這位正在激進擴張中的年輕創業者,遠比大家想象中冷靜和理性。而餓了麽的張旭豪,入局率51%,攤牌率16%,同樣說明了其在粗放的外表下和刺刀見紅的競爭下,細膩的操作和自控力。而這兩位的直接競爭對手,雖然都在筆者朋友圈,但都未出現在「天天德州」的牌局中。

優信集團CEO戴琨是典型的創業者性格,在389局遊戲中,他的入局率高達80%,說明此人格外激進格外樂觀,而攤牌率19%,說明了他過程中的理性。陌陌的創始人唐巖,圈內公認的德撲高手(比賽級選手),很多人認為他為人蠻痞、敢於冒險,但熟悉他的人知道並非如此(至少在公司決策上他非常謹慎),其入局率僅為52%,攤牌率17%。相似的攤牌率,截然不同的入局率,說明兩位創業者心性不同,長期效果值得玩味。

有贊的白鴉也有典型的創業者性格,入局率70%,攤牌率39%,勝率18%。Boss直聘的趙鵬入局率70%,攤牌率40%,勝率23%。好貸網李明順入局率69%,攤牌率44%,勝率19%。51信用卡孫海濤入局率80%,攤牌率39%,勝率31%。Camera 360的徐灝,入局率67%,攤牌率32%,勝率33%。這些創業者在遊戲中都展現了性格剛硬、積極的一面,同時,他們在過程中都很堅持、絕少放棄。最關鍵的是,這麽高的入局率還有相當高的勝率——說明他們的運氣或技術還是很不錯的。

微影的CEO林寧,他的入局率14%說明手很緊,而勝率僅有2%,說明這位創業者在遊戲中運氣實在是不怎麽樣,或者金額太低激發不了他真正的熱情(100萬金幣大約價值人民幣72元)。

某家政O2O公司的CEO,入局率75%,攤牌率14%,勝率7%。性格冒進心存幻想,面對壓力容易放棄,最終成績平平。如果你想贏他的錢太容易了,只要先把他引誘進來,再施以足夠大的壓力逼他棄牌即可。

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入局率65%,攤牌率居然高達60%,入局率和攤牌率的比例驚人地高,說明他一旦入局就不會放棄——這種對手太可怕了。有趣的對比是,姚勁波之前的主要競爭對手趕集網創始人楊浩湧(目前在做瓜子二手車),入局率64%,攤牌率22%。兩人入局率相當,而攤牌率相差三倍。性格沒有高下對錯,但這或許解釋了,為什麽58、趕集最終會是這樣一種合並方式。

騰訊的創始人之一張誌東為人低調,遊戲中看上去也是性情平和——入局率53%,攤牌率20%,勝率20%,幾個數字比較均衡,應該是一位穩定的管理者。換言之,他的錢很難贏到你口袋里。而「微信之父」張小龍看起來有著更重的創業者氣質,他入局率61%,攤牌率17%。

投資圈三大網紅,紅杉的沈南鵬和經緯的張穎、真格的徐小平都沒有花時間玩這個遊戲,提出表揚(順便證明本文不是天天德州的廣告)。

有一位玩了20多萬局的投資人和玩了17萬局的創業者我就不點名了,同學要好好工作啊,你實在太愛玩遊戲了!

總體而言,投資人在這個德州遊戲中的表現比預想中激進很多,很多時候甚至比創業者更為激進樂觀。而創業者更多展現出了外表激進、骨子里理性、絕不放棄的一面。這或許說明了,保守、理性並不是投資的核心,而更接近創業的本質。正如德州教父Doyle Brunson所言,德州是勇敢者的遊戲。當你坐在牌桌上,發現身邊的人大多是保守的,如果你想要賺錢,就只能更激進一點。只有當身邊的人大多數是激進的,你才要保守一點。

在牌桌上,其實所有人的運氣長期看都差不多,而一個普通人和一個高手的區別無非在於,普通人即使拿到一副好牌,也只能賺到一個小底池,而高手能把牌桌上的每一分錢都榨光。創業投資,亦複如是。

大佬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399

馬東進退之間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13/161829.shtml

馬東進退之間
老道消息老道消息

馬東進退之間

他既不是吳宗憲,也不是王偉忠。

本文由老道消息(微信ID: laodaoxx)授權i黑馬發布。

馬季還在世時,馬東的每一期節目老人家都會看,馬季說:

“我覺得兒子主持的閃光點在節目結尾,每期都很精彩。有時候發現節目有些鬧,我就會給他打電話,兒子很能聽取我的意見。”

那時候,新聞報道都以“馬季的兒子”來稱呼他,他的主持水平,也總與父親的相聲功底聯系在一起,包括他上各種訪談,談得最多的,還是自己的父親。

09年春晚,馬東演出《新五官爭功》向父親致敬。沒想到主持人董卿在介紹馬東時,說成了“馬先生之子馬季”。董卿當時完全沒意識到說錯,知道後為此哭了三天,元宵晚會她甚至不想再主持。

還是馬東跟她說的,得自己找補回來,要不然得惦記一輩子。所以董卿還是堅持上了元宵節晚會,自己開了自己一個玩笑,這事兒算翻篇了。

後來董卿被人說是劉謙的托,說了好幾年,還能很淡然地自黑,要感謝馬東讓她先經歷了一回。

1

從央視離職前後,馬東感受到了中年危機,也許比一般人都來得晚一些,但他鬧出來的動靜卻大得多。

他首先感受到的是控制體重上的力不從心,接著是與年輕人的代溝,05年時他至少能知道80後的孩子們在說什麽,之後的90後甚至00後,他就完全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麽了,這讓他最不能接受,他感覺自己被世界放在了馬路邊上。

他急需回到馬路的中央,回到隊伍中去。

2017年的馬東49歲了,他已經成為了中年人里最為“年輕”的一個,並自稱是一個出生於60年代的90後。

他主動地讓自己身邊圍著一堆的年輕人,並近乎恬不知恥地嘗試融入這些年輕群體中,無條件地接受著新世代的想法。

但事實上,馬東的確成長得比較晚,回溯出走體制前的馬東,身上貼著“馬季之子”的標簽。他既煩惱這個標簽,又把這個標簽做得很妥帖,那個時候,作為央視主持人的他,就像“別人家的孩子”,是孝子,也是馬季的驕傲。

馬東的前半生,就是一個想要擺脫“馬季之子”標簽,到接受這個標簽然後默默努力,直到走出體制,做出奇葩說這樣“鬧”的節目,他才真正撕掉了這個標簽的過程。

從小不被允許學習相聲的他,為了擺脫父親的影響,18歲就選擇出國留學,遠離父親,遠離文藝圈,做了十年的IT男,27歲時毅然決定回國,投身電視行業,當時馬東的折騰讓馬季很傷心,覺得兒子很不成熟,擔心他這時候轉型已經來不及了。

但馬東做得很好,先是湖南衛視,後來又進了央視,讓馬季很是驕傲,也經常請崔永元來指導馬東。後來馬東還參與了2009年和2011年央視春晚的導演工作,09年的春晚讓小沈陽和劉謙一炮而紅,馬東很高興,覺得春晚恢複了“造星”功能。

2011年,由他導演的春晚被某清華美學教授撰文批評,洋洋灑灑地痛陳了馬東的“霸道”,說他作為春晚導演,無視精英的意見,把春晚做得太粗俗,馬東為了回應此文,特地開通了博客,怒懟回去,說該教授簡直是真人版的相聲《專家指導》,打著專家的名義,以勢壓人,沒有娛樂精神。

他總共當了兩屆春晚的導演,自認這是個苦差事,要經得住熬夜,又要臉皮厚,扛得住正月里的罵聲,更可氣的是還要上網應對那些自詡精英的偽君子。

在這之後他就提出了辭職的申請,他解釋道,自己認同央視的文化,但覺得自己的性格不太合適,

“我想尋求刺激的、有新的東西、我又能接受的生活方式。”

2013年,他離開央視,想把娛樂精神做到極致。

至此,他才真正開始擺脫父親的光環,成為汙力滔滔的MM馬,拉牟頔(奇葩說總制片人)入夥米未的時候,馬東對她說:世道變了。

2

其實早在若幹年前,馬東就試圖開發過類似《奇葩說》的節目。

2005年時,馬東在《文化訪談錄》里問郭敬明:“你覺得我們今天的溝通成功嗎?因為我37歲,你22歲,我明顯感到我們有很多價值觀念是不一樣的。”

在這場節目里,馬東在未事先溝通的情況下,在節目里步步為營,頻繁逼問郭敬明對於“抄襲”的看法,使得郭敬明一度尿遁逃避追問。

當郭敬明去上廁所時,馬東跟在場的郭敬明粉絲交流,心平氣和地討論雙方的分歧。有粉絲告訴馬東,他對郭敬明的質疑是代溝造成的,現在每隔三年就有代溝了。

在節目的最後,馬東感慨道:

“我們雖然是不同年齡段的人,我們有不同的價值觀,但是有些價值底線其實我們是會相同的,或者是隨著你的年齡增長我們會是相同的……是一個健康社會走向成熟的必經過程。”

可能那個時候奇葩說這個節目的雛形就在他的頭腦里面形成了。

在馬東看來,《奇葩說》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在於時間到了,十多年前沒有自媒體,沒有視頻網站,現在這一切蓬勃發展,讓受眾思想的更進步,天性被釋放,馬東說:

“這個時代,人要有娛樂精神。娛樂精神就是奇葩精神。我們賦予這個時代的真正意義來臨了。

從文本時代到現在,我們新一代成長的這些受眾,這一代年輕人,和我們成長的環境不一樣,他們不以文字與意義作為記憶的東西,他們因畫面的美與不美,沖擊力強與不強,帶來的直接感受,作為他們的‘字跡’……我姑且把話放在這兒,時代會證明這一切。我們在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那時的馬東經常提到尼爾·波茲曼的《娛樂至死》,“娛樂即本質”這句話被他們作為基本原則,如何理解娛樂,是《奇葩說》是否成功的關鍵。

《奇葩說》成為爆款以後,馬東以及他的團隊,卻是每天都處於新產品的焦慮之中,“最危險的時候是大家都認可你的時候。”下一個爆款在哪里?

奇葩說打開網綜市場,定下網綜標準後,市場迅速跟進,轉變為紅海,

“當時的策略是擴張,到哪兒撈都是魚。現在是怎麽撈都沒有魚,非要精準地捕撈才有魚,這時候就需要不斷地校正自己的航向了。”

基於現有的IP,帶著濃濃的“奇葩”和馬東色彩的米未傳媒還未到瓶頸,雖然為馬薇薇量身打造的《黑白星球》遭遇滑鐵盧,前四期由於反響不好,馬東還直接把這四期送給了贊助商,但後來的《好好說話》反響不錯,畢竟是還是基於“奇葩”們的長處——“說話”做文章,至少不會錯得很離譜。

之後的新節目,馬東也都親力親為,為節目拉流量,他自己也知道,在初期,有一個人能帶著公司往前走,是非常必要的,但到後期,他必然要面臨去馬冬化和去奇葩化的問題。

奇葩說做到第四季,最明顯的問題就是選手不夠了,彈盡糧絕,要挖出那麽多有辯論技巧又有娛樂精神的人比歌唱選秀難多了,詬病老奇葩抱團的聲音也越來越多,不被老奇葩喜歡就根本選不上,到最後,連米未傳媒自己的員工都上陣了。

奇葩說是一個沒有臺本的綜藝節目,導演們要的就是沒有預設下的思想碰撞,這對臨場反應的要求極高,而幽默跟綜藝感又是一種天賦,辯論技巧可以找黃執中這樣的導師來帶領,但找不到天賦極佳的綜藝咖,以娛樂為本命的奇葩說就難以為繼。

可用之人太少,力不從心的跡象在奇葩大會就已經顯現出來,為了應對選手不足,這屆奇葩大會,海選性質減弱,演講、分享的性質增加,導演組主動把價值觀的爭辯降級為觀點的交流跟分享,就是在為後面正式比賽的時候,專業性的降低做準備。

在內憂外患之下,馬東只好又一次挑起大梁,以個人影響力推動節目繼續走下去。

3

在馬東剛做出奇葩說的時候,就有人下論斷,馬東進則吳宗憲,退則王偉忠。

吳宗憲是臺灣主持界的金牌一哥,王偉忠則是臺灣綜藝節目幕後的電視教父,康熙來了跟全民系列都是他的傑作,而馬東成立米未傳媒則似乎意味著,他決定成為王偉忠。

但他既不是吳宗憲,也不是王偉忠,馬東無意做主持界的金牌一哥,他最在意的還是產品和節目,但他也不是王偉忠,馬東是一個傳播者,而王偉忠則是真正的電視人。

在對娛樂的理解上,王偉忠的身段比馬東更軟,王偉忠最大的優勢是創意,而馬東最大的優勢是他的敏銳度,比起王偉忠,馬東更像一個師父,他更加圓滑,更加平易近人,王偉忠素來都被稱為“暴君”,小S都忍不住在他面前下跪,但馬東則自詡最扛造的CEO,他希望所有人都能高高興興地把錢掙了。

比如在《飯局的誘惑》里,他作為狼人殺高級玩家,就得尊重遊戲尊重節目,放下自己作為老板的那份禮讓和氣度,透支自己的人格,把節目的另一個主持人侯佩岑欺騙得心灰意冷。但在佟大為做嘉賓的那期開錄前,馬東私底下問制作人,我是不是總在遊戲里欺負佩岑,有網友投訴?制作人回答說有點,馬東說,那我知道了。

遊戲開始後,馬東抽到狼人,侯佩岑是好人,就在好人陣營快輸了的時候,馬東最終選擇狼自殺以取悅侯佩岑,侯佩岑大呼感動。

跟以擅長罵人著稱的王偉忠比起來,他還是太過君子了。

這就導致,他雖然抱著綜藝節目的本質就是娛樂,所有的節目都是為了解決“閑著沒事幹”這個問題的觀念,並且竭盡全力地擁抱年輕人,但他依然十分在意所謂的價值規範和價值底線。

在奇葩大會上,有好幾次,一些很有話題性或者娛樂性的選手被其他導師都舉牌了,但馬東沒舉,因為他心里深深知道,能說話,是他心里給這個節目設的底線,讓這個人進來,他可能會讓節目顯得很好看,但不會為價值觀的碰撞和討論增添任何力量。

包括在評價別的綜藝節目時,馬東也會表示擔憂,認為那些節目在價值觀上沒有做好。

這也是馬東最深的焦慮,作為一個優秀的傳播者,他給自己的任務不僅僅是做出好看的節目那麽簡單,否則他早就成為大陸的電視教父了,他的任務還包括,如何在娛樂至死和保持底線中平衡,如何一邊抗拒人性的窺視癖與墮落,一邊又讓人滿意,讓人得到比純粹的娛樂更高級的享受。 

fc53bddc9db6165434c385fe31a0b239

這種堅持,把他和那些徹底追求收視率和話題性的節目制作人區分開來。把他和那些完全原生於移動互聯網和自媒體的妖艷賤貨區分開來。

這種堅持,也很難說不是來自於央視工作的經歷,或者來自於他父親,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馬季先生。這讓他不能真的娛樂至死。

最近高曉松因為事務繁忙離開了奇葩說,馬東只好把導師臨時更換為羅振宇和張泉靈,馬東自己也下場辯論,三個前央視的老同事湊到了一起。

到時候《挑戰主持人》、《東方時空》和《對話》三個金牌欄目的主持人一起出現的時候,我想我會有點恍惚,甚至有點想念趙忠祥。

要知道前年馬東割了眼袋,成了娛樂界的大事。馬東做完手術戴著墨鏡去上班,碰見牟頔知道他割了眼袋,罵他有病。馬東說這多大點事兒啊,你知道嗎?趙忠祥老師20年前就割眼袋了。

馬東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3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