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百度隱憂:流量變現曲線下滑 遇內容壁壘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7/21/230018.html

這是7月中旬的一個下午,也是百度公司(BIDU.NASDAQ)的普通一天。從北京西二旗地鐵口出來,在一群科技公司的包圍之中,最顯眼的就是波浪狀的百度大廈。小河環繞的透明大廳內人流攢動,每隔十幾分鐘,就會有人抱著筆記本電腦帶著前來應聘的人們在二樓的陽光大廳內攀談。

在正門右側碩大的液晶牆上,是一張百度搜索關鍵詞曲線圖,每時每刻全國網民的搜索關鍵詞的變動,構成了一條紅色曲線,它勾畫出這個國家網民最關注的熱點。它也意味著,此處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入口。

財務數字正是這家公司極速發展的證據。今年第一季度百度的市場份額增長到77.6%。總營收、運營利潤相比2011年同期都增長75%以上。預計二季度營收與去年同期增長接近60%。熟悉百度的分析師們對70%這個數字一定印象深刻,因為類似這樣的環比增長已經持續數年。

然而,在最近摩根士丹利組織的調研中,基金研究員給出的判斷卻是,百度未來的日子可能不太好過。舉杯歡慶多載,如今百度自身也需要思考,今天到底是百度整個成長週期的頂點還是新的起點?

下滑的流量變現曲線

目前移動終端帶給百度的流量已經佔據整個百度流量的20%。但是移動互聯網並不能以桌面端那樣的貨幣化,這也是移動互聯網行業性的難題,對於百度而言,20%的流量可能僅提供個位數的盈利增長

於7月初發表的一組有關百度公司的調研報告引發了投資者的擔憂,這則報告來自於6月26日由摩根士丹利組織的上述只有少數人參加的基金研究員對百度的調研。

如果互聯網世界一直按照原有的軌跡運轉下去,如果百度內部不發生大的問題,它就將繼續扮演全中國最大的互聯網「要塞」角色,成為中國互聯網最重要的公司之一。

不過,在中國互聯網產業垂直細分的時代,在移動互聯網對桌面互聯網衝擊的過程中,在網絡廣告服務模式不斷創新的情況下,外部野蠻生長的競爭者,正迫使百度從業務到企業氣質進行重構。

整個互聯網世界正在發生質變。

自移動互聯網所誕生的基於應用程序(App)的人機交互模式,以及由此帶來的通過應用來訪問互聯網的使用習慣,正在改變完全基於搜索引擎和瀏覽器的舊有模式。

越來越多的人在使用手機上網,越來越多的應用是放在云端而不是在終端上。有投資人關心,搜索引擎作為互聯網的最大入口,百度如何繼續保持權力的核心 地位,而不被垂直搜索、移動應用削權。在互聯網產業化,購物、視頻、遊戲等逐漸被劃分勢力割據,形成壁壘的當下,百度如何在內容上保持優勢從而維持70% 以上的環比增速?

百度公司表示,擁抱這樣的變化,將百度現有的業務跟這兩個趨勢連接起來,不僅「擁抱」,同時還去「拓展」,通過開放云計算平台、重構與開發者共享云計算技術、數據、流量和變現優勢的生態系統。

新業務可能帶來更多的市場份額,但是無法解決流量變現的貨幣化難題。

今年的百度聯盟大會上,百度公司CEO李彥宏表示,移動互聯網和PC互聯網是很不一樣的,更難賺錢和商業兌現。

移動互聯網是未來互聯網公司一定要涉足而又需要重新適應遊戲規則的領域,這是不論投資多少沒有回報的資金都要佈局的戰略要地。在無線領域,從PC端 遷移到移動終端的百度並沒有天然的優勢,而強調社交關係的騰訊搜搜、從開始就定位移動搜索的宜搜更具粘性。離開PC頁面的百度無線選擇的方式是:與運營商 和終端廠商、系統合作。

目前的成果斐然。本報記者獨家獲悉,在今年3月蘋果公司庫克來華之時,百度公司已經獲得了與蘋果公司iOS5合作的合同,這意味著,在未來上市的iPhone5上,將內置百度搜索框。

百度不惜重金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合作並不期待短期盈利,在給記者的回覆中,百度公司的態度是:「移動終端的屏幕比較小,使用時間都是碎片的時間,所以廣告價值沒有PC互聯網那麼大,即使是在發達的互聯網市場或者移動互聯網市場,它的變現能力也被認為是遠低於PC互聯網。」

百度希望借助於這些合作,使由於APP應用和其他搜索品牌入口分流的流量,被攔截回百度搜索框。

業界的判斷是:目前移動終端帶給百度的流量已經佔據整個百度流量的20%。但是移動互聯網並不能以桌面端那樣的貨幣化,這也是移動互聯網行業性的難題,對於百度而言,20%的流量可能僅提供個位數的盈利增長。

在桌面電腦,客戶並不受屏幕、帶寬、時間的影響,可以同時打開很多的窗口,並且對點擊並沒有流量上的考慮。手機上,以上種種都會限制客戶的點擊活躍度。

剛剛從百度調研回來的東方港灣投資管理公司研究員余曉光分析,未來移動端持續增長,佔比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反而會降低業務的整體利潤率。

內容壁壘

投資者關心百度搜索內容的來源問題。譬如,未來隨著市場集中化程度的提高,新浪完全有可能不提供自己的內容給百度查詢,就好像FACEBOOK並沒有開放給谷歌一樣。當下,一些著名購物網站的數據並沒有對百度開放

在內容上,百度正在受到垂直搜索不斷壯大、爭奪話語權的挑戰。

從市場競爭格局上,中國互聯網已經形成了以騰訊為代表的遊戲、社區類平台、以淘寶、京東為代表的購物類平台、以優酷、土豆為代表的視屏類平台,以新浪為代表的SNS用戶平台。作為各大平台類公司,因本身實力強大,內容豐富,內部的搜索更有針對性。

淘寶網站內搜索已經成為國內購物類網站最大的站內搜索,其所屬集團阿里巴巴10億元投資的一淘,專門針對在線購物和淘寶內部的數據,並沒有開放給百度。當然,京東等電商也沒有把數據開放給一淘。

在新浪微博上,因為目前微博在國內競爭尚在,並沒有形成FACE-BOOK一家獨大的局面,新浪微博目前還是開放內容給百度的。「但是在未來隨著市 場集中化程度的提高,新浪完全有可能不提供自己的內容給百度查詢,就好像FACEBOOK並沒有開放給谷歌一樣。」余曉光說,由於新浪微博也遇到貨幣化難 題,未來也會押寶搜索。

這樣的情形不一定會發生,易觀國際分析師董旭稱,購物、視頻等垂直搜索雖然對專業用戶有吸引力,但是用戶教育需要一定時間,百度作為品牌沉澱更深的 大眾綜合搜索與用戶的距離還是更近一些。同時,百度正通過框計算、阿拉丁等產品試圖滲透深度搜索,並且在內容上正進行越來越多的投資和參與。

無論如何,由於缺少內容上的優勢,百度開始投資內容相關網站。百度去年3.06億美金投資去哪兒網,以及投資奇藝視頻。此舉被認為是在內容查詢的準確度上給客戶更好的體驗,包括在與其他內容網站的談判上具備一定的優勢。

百度目前越來越多地介入實際內容的投資與參與,試圖繼續保持優勢地位。

投資人的擔心是,內容方面的介入,在內容本身上與專門的內容提供網站並不具備優勢,長此以往勢必會降低百度的獲利能力。「本身從貨幣化上,百度目前 的投資並不能給主業搜索帶來直接的盈利方式,但是在客戶體驗和與其他內容提供商的談判話語權上,百度又不得已必須這麼做。」余曉光說。

對手的進攻

在如何公平地提供有效、真實的信息上,集合競價的售賣方式有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而這大大降低了用戶的體驗和對搜索結果的信任。這個百度正花重金試圖改善的部分,正是新型搜索引擎萌發的動因

在沒有外部環境壓力之下,百度試圖通過鳳巢系統的推出,改善競價排名可能帶來的惡果。

百度花重金試圖改善的部分,正是新興搜索引擎挺進的入口。

新興的垂直搜索以及新概念搜索正把矛頭直指百度推崇的集合競價模式。當對手迅速發展之時,百度還需要很快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集合競價模式被認為是很成功的搜索的模式,也為百度帶來了大量的利潤,但假貨和欺詐成為無法避免的難題,不法者試圖利用競價和SEO優化的方式,利用搜索引擎平台行騙。

百度並非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2009年,百度就推出鳳巢系統替代競價排名,核心目的在於促進推廣資源的公平分配基礎上兼顧用戶感受。

這個過程中,百度廢除了價格是排名唯一決定因素,引入了「質量度」,使價格不再是決定排名的唯一因素。「質量度我們用星級表示,在我們的系統裡一顆 星代表推左的可能性很低,兩顆星代表有推左的資格但不穩定,三顆星代表很穩定。質量度不夠你出價再怎麼高也是排不到搜索推廣結果的前面位置的。」百度公司 稱。

百度不得不防止非法產品推廣,但是對客戶產品做全方位的監測,仍然很難。在客戶選擇上,百度組建了一支擁有近800名專職人員的資質審核團隊,在最 初選擇客戶的時候要求客戶提交營業執照和ICP備案等證明文件,其審核系統和團隊日均審核關鍵詞和創意總量累計超過120萬個,駁回或下線處理超過11萬 個。但是審查通過後,很難通過有效的方式監管客戶不提供虛假詐騙信息。

集合競價的售賣方式,在推高關鍵詞價格上能力頗強,但是在如何公平地提供有效、真實的信息上,有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而這大大降低了用戶的體驗和對搜索結果的信任。

這個百度正花重金試圖改善的部分,正是新型搜索引擎萌發的動因。

據接近奇虎360的人士介紹,奇虎360年初進入視頻搜索領域,近期宣佈進入傳統綜合類搜索市場,它所推出的安全搜索引擎概念,直接針對競價排名。 根據奇虎導航在一年半時間內超過百度旗下的好123來看,奇虎作為具有搜索基因的競爭對手,對百度未來的經營產生了更複雜的挑戰。

一淘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公平、公正的算法對於搜索來說是最重要的。一淘宣稱,永遠不採用競價排名的排序方式。

6月26日上午10點,在百度會議室裡,投資者關係部給出的數據和當時的陽光一樣明媚:根據第三方預測,中國整體的搜索市場增長未來三年依然保持 40%以上的速度。尤其是在谷歌中國宣佈退出後,市場更是一家獨大,百度具有7500人的廣告營銷人員,加上廣告分銷商,有超過1萬人在處理百度與廣告客 戶之間的業務。百度大品牌客戶有1000位,中小客戶超過3萬戶,根據中國註冊中小企業2011年底超過1000萬的比例,百度的市場空間遠沒有飽和。

而對百度而言,當互聯網世界的深度和廣度被重新定義、搜索市場發生質變之時,百度目前所作出的努力,是否已經足夠?而先前的成功會不會是未來最大的絆腳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77

海爾變形記:漫長曲線MBO全解析 郎咸平

http://xueqiu.com/3533335030/21961105
第一次變形 內部持股會軟體尋海爾投資硬殼

  獨立於海爾集團之外的海爾內部持股會控制的海爾投資掌 握著海爾資產中最有價值的兩部分——原材料採購公司和商標所有權。政策上的限制造成了持股會難以進行資本操作,海爾內部持股會必須尋找一個投資工具或者說 「殼」。海爾投資正是這樣一個殼。通過海爾投資,海爾內部持股會可以將賬面收益轉變成資本用於再投資

  2004年4月上旬,內地和香港各大媒體紛紛報導海爾集團將把其洗衣機業務,以及持有的飛馬通訊(青島)有限公司35.5%的股權注入海爾中建(1169,HK)—【編者註:該上市公司後更名為$海爾電器(01169)$】的消息。

  在海爾中建發佈公告的其後幾天,很多股評家對此事作出了積極的評價。主要觀點是,由於海爾股票已經在上交所上市,此次海爾如果能成功地借殼進入香港資本市場,將實現海爾一中一外的「雙資本運作平台」,極大地提高海爾的融資能力,促進海爾國際化的進程。

  事實是不是如這些評論一樣呢?海爾進軍香港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呢?

  通過仔細翻閱海爾中建關於此次事件的公告,我們發現了一張股權結構圖,清楚地標示出了本次注資後海爾集團和海爾中建之間的股權關係。在這張圖中,一家名為「海爾投資」的公司浮出了水面,他直接和間接地控制了海爾中建35.84%的股份。

   海爾投資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和海爾集團是怎樣的關係呢?從海爾中建披露的材料看,海爾投資有兩個股東,一個是海爾集團,佔了1.4%股份,而另一個是 海爾內部持股會,佔了98.6%的股份。這樣的股權結構有兩個引起我們關注的地方,其一,海爾內部持股會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組織,為什麼獨立於海爾集團公司 之外?其二,持股會和海爾集團之間的持股比例為何相差如此懸殊?在以下的部分中,我們將詳細分析海爾內部持股會及其變遷的歷史。

  在研究海爾的內部持股會之前,我們有必要先瞭解一下「內部持股會」的定義。

  根據國家民政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體改委等相關部委聯合發佈的一個文件(民社發1997 28號),持股會定義如下:

   「職工持股會是專門從事企業內部職工持股資金管理,認購公司股份,行使股東權利,履行股東義務,維護出資職工合法權益的組織。職工持股會會員以出資額為 限,對持股會承擔責任,職工持股會以其全部出資額為限,對企業承擔責任。職工持股會的資金不能進行本企業以外的其他投資活動。」

  上述文件非常明確地給出了內部持股會的定義。內部持股會不具有法人資格,持股會資金不能進行本企業以外的投資活動。

   瞭解了持股會的性質之後,我們來看看海爾內部持股會的變化。1997年,海爾內部持股會浮出水面,人們開始注意到這樣的一個組織。2000年,海爾投資 發展有限公司成立,內部持股會控股98.6%。2001年開始,內部持股會通過海爾投資開始間接持股香港上市公司海爾中建。

  通過進一 步研究海爾內部持股會,可以發現海爾內部持股會從成立之初,就和通行的內部持股會有著顯著的不同:通常企業的內部持股會僅是職工權利的代表,只作為企業的 普通股東之一存在,本身不直接掌握實體資產。但是,海爾內部持股會從成立之初就和海爾集團公司相對獨立,並直接掌握著大量的實體資產。比如海爾原材料採購 公司、海爾商標所有權等等。

  海爾持股會在海爾控制了如下產業:

  1.零部件採購

  海爾集團於 1998年進行了業務流程的重整,成立了上游負責原材料和零部件採購的零部件採購公司、下游負責產品分銷的42家工貿公司。其中零部件採購公司由海爾持股 會全額控股,工貿公司由海爾集團公司全額控股。內部持股會通過零部件採購公司控制了整個海爾集團的零部件採購。集團下屬的各個生產廠都要向該公司採購生產 所需的零件和原材料,而零部件採購公司享受購銷的差價。

  2.海爾商標所有權

  從青島政府官方網站(青島政務網)上發現,海爾這個品牌的所有權屬於海爾投資有限公司。相關文字表述如下:

   「海爾商標所有人目前為青島海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地址在青島市高科技工業園海爾路,商標註冊日期為1989年10月10日,該商標的前身「琴島—利勃 海爾」於1991年9月19日被國家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1995年7月5日國家工商總局認定「海爾」為「中國馳名商標」。

  通過上面兩項內部交易,海爾內部持股會積累了大量的利潤。

   通過推算,從1999年開始到2003年,持股會從零部件內部轉手貿易上獲利約11.54億元。另外由於海爾投資享有海爾品牌的所有權,海爾集團下屬各 家公司每年都要向海爾投資繳納可觀的商標使用費。從1999年到2003年,僅商標使用費一項,海爾內部持股會即可收入22多億元。

  如何將這些利潤收入轉變為資本以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這是持股會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可是,中國對職工內部持股會的資本操作有很嚴格的限制,相關政策如下:

  國家民政部2000年7月印發了《關於暫停對企業內部職工持股會進行社會法人團體登記的函》,規定職工持股會將不再具有社會法人團體資格;

   中國證監會2000年12月11日在《關於職工持股會及工會能否作為上市公司股東的覆函》中也明確指出,職工持股會不能成為公司股東,中國證監會暫不受 理工會作為股東或發起人的公司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2000年12月,中國證監會法律部24號文明確了「職工持股會將不再具有法人資格」,「職工持股會不 能成為公司的股東」。

  鑑於上述的政策限制,海爾內部持股會很難將自己在內部交易中的獲利做進一步的投資。為了繞過政策壁壘,海爾在2000年成立了海爾投資有限公司,內部持股會佔有98.6%的股份,海爾集團佔有1.4%。通過股權比例的控制,海爾持股會達到了兩個目的:

  1.海爾投資有兩個發起人,符合公司法的要求;

  2.海爾內部持股會實際上控制著海爾投資,享受海爾投資的收益,這樣最大限度地維護了海爾內部持股會的利益。

  政策上的限制造成了持股會難以進行資本操作,海爾內部持股會必須尋找一個投資工具或者說「殼」,繞過政策壁壘。海爾投資正是這樣一個殼。通過海爾投資,海爾內部持股會可以將賬面收益轉變成資本用於再投資。這次尋殼是海爾的第一次變形。

  如上文所述,海爾投資成立於2000年8月。海爾的內部職工持股會這個軟體動物有了第一個實體的殼,從此開始了一系列的運作,使它通過海爾投資不斷發展壯大,以至最終需要一個更大的殼才能容納。

第二次變形 海爾投資操作資產變現與壯大

  海爾投資在將手中資產變現獲得流動資金之後,在國內不斷投資新的項目,而且增加了金融類公司的比例。保守估計,海爾投資的總資產(包括海爾品牌)已經超過650億元。優良資產包括商標使用權所帶來的利潤,為海爾投資及內部職工持股會的海外運作打下堅實基礎

  海爾投資要進行大規模運作,資金從哪裡來呢?我們從公開信息中發現兩大重要渠道:

  溢價變現家電

   海爾投資剛剛成立一個月後,即2000年9月,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60069,青島海爾)董事會就通過了收購海爾投資掌控的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公司 股權的決定。隨後,2001年1月21日,青島海爾利用增發募集資金和部分自有資金共計20億元(其中青島海爾增發1億新股,募集17.48億元),向海 爾投資溢價收購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公司74.45%股份產生的股權投資差額,20億元一次性轉讓給海爾投資。這樣通過變賣海爾空調器公司,海爾投資手中有 了運作的「第一桶金」。

  品牌增值

  海爾投資的另外一個主要資金來源是收取海爾這一品牌的使用費。前面已經提到,海爾的品牌商標所有權在海爾投資成立後就歸屬了海爾投資,而海爾系內各個公司每年按照當年的銷售收入的0.8%向海爾投資支付商標使用費,從1999年到2003年的總值約為22億元。

  而且,隨著海爾品牌價值的逐年增長,海爾投資的該項收入也隨之大增。根據海爾公佈的資料分析,由權威機構共同評出的中國品牌價值排名中,海爾品牌連續三年(2002至2004年)榮登榜首,海爾過去5年中各年份商標價值也從330億元一路飆升到612億元。

  手中有了錢,躊躇滿志的海爾投資,開始了蓄謀已久的多元化擴張,在金融和產業領域「兩條腿走路」。

  ★海爾投資的金融資產擴張

  由於羨慕GE成功的產融結合模式,海爾高層也正式吹響進軍金融控股的號角。短短幾年間,海爾投資便打造了總交易金額達18億元的包括:信託、證券、銀行、保險及保險代理、財務公司在內的龐大金融鏈條。

  期間的重大事件包括:

  2002年1月,海爾集團在長江證券增資擴股中以4.7億元,獲得20%控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長江證券2000年稅後利潤總額在全國排名第19位;2001年則躍居全國同行業前8位。

   2002年11月28日,海爾投資和美國的紐約人壽保險公司共同出資設立了海爾紐約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總部設立在上海,註冊資本金為2億元,中美雙方各 佔50%的股份。藉海爾的品牌號召力和紐約人壽的經驗,海爾紐約人壽成立時間雖然短,卻取得了令同行業中外合資壽險公司們羨慕的業績——2003年公司運 營的第一年保費收入就達到8300萬元,是預期的兩倍!

  ★海爾投資的非金融資產擴張

  首先,海爾系中部分原來產權歸屬集團或者歸屬不明的重要業務明確轉到海爾投資旗下:

   1.海爾投資成立之後,它即獲得海爾空調電子、合肥海爾及合肥洗衣機的控股權;2.青島海爾設備管理有限公司,註冊資本200萬元,其中80%股權由海 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持有;3.全面負責海爾上市公司銷售的遍佈全國的40餘家海爾工貿公司,原來隸屬集團,但是也有蛛絲馬跡顯示至少其中的部分如今已經歸 屬海爾投資。

  其次,在產業多元化方面,海爾投資也在許多新領域進行了大規模的開拓:

  1.原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 中心於2001年11月改製為海爾科化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由中科院化學所、海爾和公司管理層及骨幹共同持股。2001年4月,海爾科 化以技術入股的方式,與海爾投資合資成立了總投資額為1.2億元、生產能力達2萬噸/年的「膠州海爾新材料研發有限公司」。

   2.2001年10月,青島海爾向農行青島市南區第三支行借2億元短期貸款,用於與海爾投資共同投資設立大連海爾電冰箱有限公司和大連海爾空調器有限公 司,並以此建設大連出口加工區投資建設出口電冰箱、出口空調器生產基地項目。青島海爾在這兩個公司佔股份均為90%,可以推測出海爾投資的股份均為 10%。

  3.2002年12月,海爾投資與德國歐倍德合資成立「中國歐海家居有限公司」,總投資1.8億歐元,雙方各持股50%。雙方的合作實現了德國品質和海爾服務的完美結合。雙方的優勢互補直接促成了兩大品牌在家居產業上快速契合。

  4.2003年3月14日,海爾投資與台灣精成科技集團共同組建海成(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美元,全權運作海爾電腦,其中青島海爾出資400萬美元,佔40%;台灣精成科技集團出資600萬美元,佔60%。

   海爾投資在將手中資產變現獲得流動資金之後,在國內不斷投資新的項目,而且增加了金融類公司的比例。保守估計,海爾投資的總資產(包括海爾品牌)已經超 過650億元。優良資產包括商標使用權所帶來的利潤為海爾投資及內部職工持股會的海外運作打下堅實基礎。至此,海爾投資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尋找更大更堅固 的「殼」了。

第三次變形 海外資本操作讓資產變流動的股票

  由於缺乏一個有效的資 本運作平台,內部持股會所擁有的大量資產並不能轉化為在資本市場上自由流通的股票,不能變成持股會成員手中的現金,同時也不能在名義上成為海爾集團的真正 主人。在這種情況下,海爾內部持股會的下一個目標,是尋找一個上市公司作為有效運作的資本平台,並理順海爾錯綜複雜的產權關係。

  通過對海爾最近幾年在香港股市的一系列動作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從2000年10月到最近,海爾主要的海外資本操作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0年海爾投資與香港中建電訊合資組建飛馬青島和飛馬香港,專門從事手機業務。

  第二階段:2001年,中建電訊旗下的另一上市公司中建數碼開始收購飛馬香港和飛馬青島。此次收購後,海爾投資換得中建數碼29.94%的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中建數碼更名為海爾中建。

  第三階段:2004年4月,海爾集團對外宣稱計劃將其優質的洗衣機業務以及飛馬青島剩餘的35.5%股份一起注入到海爾中建。根據外界媒體的報導,海爾集團將擁有57.26%的股份而成為海爾中建的第一大股東。

  在這一系列資本運作背後,海爾得到了什麼?海爾的持股會在考慮什麼?籌資?

  在飛馬青島和飛馬香港這兩家合資公司中,海爾投資共投資了近6000萬港元(註冊資金),但是通過上述的一系列的資本運作,海爾投資最多只能獲得5000萬港元的現金。坐擁600多億元資產的海爾投資缺這區區5000萬元嗎?

  顯而易見,不是的。這也直接否定了海爾集團入主海爾中建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取得海爾融資平台的傳言。

  國際化?中建電訊既不是白電的經營者,同時在手機方面也不具備絕對的技術資金優勢。以海爾的價值和品牌,中建電訊並不是一個最理想國際化合作夥伴。

  那麼在這一系列眼花繚亂資本運作背後,海爾投資到底得到了什麼?

  第一步:2000年,成立海爾投資。海爾內部職工持股會佔有98.6%股份的絕對大股東。

  第二步:同年,海爾投資與香港上市公司中建電訊在香港和青島分別成立合資公司飛馬香港和飛馬青島,從事手機業務。

   第三步:將手機業務注入中建數碼,獲得中建數碼股份。2001年,中建電訊的控股上市公司中建數碼向海爾投資和中建電訊全購飛馬香港並簽訂飛馬青島 100%股權認購書。飛馬香港的交易價是8億港元,以股權置換的方式完成。海爾投資因佔49%股權,所以分得19.6億股。同年,中建數碼行使青島飛馬 64.5%的認股權被注入中建數碼。海爾投資所佔51%股權作價13.20億港元,以股權置換方式進行。先執行15.5%,換得的是中建數碼的10.23 億股股票。剩餘35.5%可以在2004年7月底之前認購。

  通過這兩筆交易行為,海爾投資總計獲得中建數碼29.83億股,佔29.94%的股份,成為中建數碼的二股東,後者易名為海爾中建。

  第四步:2004年4月是最新的注資計劃。根據公告,海爾集團計劃將海爾的洗衣機業務及海爾投資所持的35.5%的飛馬青島的股份注入到海爾中建。

查看原圖
   從這個股權圖,我們看到BVI控股公司由海爾集團和海爾投資各持50%股份,BVI-1公司則由海爾集團100%控股,BVI-2公司由海爾投資 100%控股。根據我們前面的分析,海爾投資即代表海爾持股會,因此BVI-2是代表海爾內部持股會的利益,控制80%合肥海爾的股份。因此,在整個計劃 中,海爾投資直接注入的是飛馬青島35.5%的股權和合肥海爾的80%的股權。根據海爾中建的年報披露,海爾投資將直接、間接持有海爾中建35.84%的 股份,最終成為海爾中建的最大控股股東。

  這就是一系列資本運作後面的故事。海爾內部持股會找到一個有效的資本運作平台,將其持有的海爾集團的資產和股份轉化成資本市場上流通的股票,並且通過第一大股東的地位,成為海爾集團真正的主人。

  我們設想,如果海爾洗衣機業務的注入計劃能夠通過,下一步將會發生什麼故事:

   根據海爾中建的年報,海爾集團的全部白色家電業務有可能歸海爾中建,並且海爾中建將更名為海爾電器集團。我們認為這一過程應該理解成海爾中建向海爾集團 反收購的過程。海爾投資希望在海爾中建保持第一大股東地位,所以海爾中建預計將採取非股權置換的方式進行收購。在海爾中建完成了對海爾集團的大部分優質資 產的收購後,海爾集團完成集體上市,海爾投資就將成為海爾集團最終的控股股東。海爾持股會,成為了海爾集團真正的主人。而到了這裡,持股會的高層利益將得 以顯現,曲線MBO取得成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277

調薪與需求曲線——論基本工資(一)

2012-9-24  TCW



經濟學家張五常曾說過一個故事: 當年他在求學時博士論文口試,主考官之一的價格理論大師赫舒拉發(Jack Hirshleifer)提問道:「為什麼需求曲線是向右下傾斜(意指價格上升,需求量下降)?」張五常回答:「因為人的行為就是這樣。」赫舒拉發說: 「你在理論方面下過苦工,不用再問了。」

「價格上升,需求量下降」的「需求定律」,即使沒學過經濟學的人也知道,原因正是張五常所說「人的行為就是這樣。」然而這個定律「知易行難」,碰到實際問題時,很多人往往忘了這個定律,關於「基本工資」的討論就是一例。

近來國內基本工資是否調漲問題,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支持基本工資調漲的論點,主要是在保障勞工權益。這種主張的潛在含義是:企業付給勞工的薪資,和它對勞工的需求量沒有關係,因此調漲基本工資不會讓勞工失業。否則的話,鼓吹基本工資的調漲就稱不上是保障勞工權益了。

如果實情真像這些人所想的這樣,那基本工資就不應只規定在目前每月一萬八千元的水準。既然基本工資調漲,不影響企業對勞工的需求量,那何不將基本工資規定在每個月十萬元?既然勞工不會因此失業,他們的薪資也可大幅提升,這樣就更能保障勞工權益了。

不過綜觀支持調漲基本工資的人士,幾乎都沒呼籲政府應把基本工資調高到每月十萬元的。因為他們其實很清楚:基本工資調漲,企業對勞工需求量是會下降的。若不是認識到「需求定律」在此同樣起作用,何不主張基本工資調高到每月十萬元呢?

有些人或許會說:基本工資大幅調高到每月十萬元,當然會讓勞工失業,但是如果只調高一點,例如從一萬八千元調漲到兩萬元,企業家會願意少賺一點,他們仍會維持原有的勞工需求量,也不會引起失業。

對這種論調,不妨想像一個情況:某甲去菜市場買青菜,一把二十元,菜販要求某甲再多拿十元出來,理由是某甲也可少賺一點,他還是會買這把青菜。如此說來, 主張「小幅調漲基本工資,企業對勞工需求量不會減少」的人士,平時買東西時,一定也是「要五毛給一塊」,多付賣方錢而寧可自己少賺一點。

然而事實是這些人買東西,如果被強迫多付錢,他們願意買的數量就減少,這還是「需求定律」。但奇怪的是,有些人明知道需求定律起作用,因此自己不願意多付 錢買青菜;卻認為需求定律對企業家不起作用,相信企業家願意「少賺一點」,即使被迫多付薪資也不會解雇勞工。如果會有人相信這種「只有自己聰明,別人都是 傻瓜」的主張,那真不知傻的到底是誰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980

京東曲線投資16領域 「中國亞馬遜」能走多遠?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1-23/2NNDE5XzU2OTc2Ng.html

圖噹噹網CEO李國慶:「京東融資存在對賭協議,預計京東平均增速將下降50%,虧損率將減半,價格戰力度會大幅減弱。」

唯品會的盈利中國電商行業的一劑興奮劑,但並不代表行業拐點的到來。就在一週前,京東商城完成了新一輪融資,該筆融資由安大略教師退休基金領投,京東商城的第三輪投資方老虎基金跟投,兩者分別投資2.5億美元和5000萬美元。

京東商城此輪共融資3億美元,京東方面表示估值為72.5億美元。

在3億美元融資之外,21世紀網瞭解到,目前京東在積極尋找電商之外的增值模式,如雲存儲、網頁遊戲、地產物流、互聯網金融等。

經過店慶、8.15、雙11電商促銷戰,以低毛利、損害供應鏈關係、破壞市場價格體系換來的「一次性低價」模式已不可持續,當下,京東商城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擺脫由資本推動,缺乏亞馬遜的創新能力,競爭手段不夠穩健的形象。要成為「中國式亞馬遜」,京東的競爭籌碼有多大?

\

京東「曲線」投資16領域

京東商城究竟能不能成為「中國的亞馬遜」?

21世紀網據公開資料統計,京東已經「曲線」進入領域包括:1、3C購銷;2、圖書購銷;3、家電購銷;4、日用百貨購銷;5、POP開放平台;6、OTA:在線旅遊;7、團購;8、網遊;9、第三方配送;10、移動應用平台;11、在線音樂平台;12、電子書;13、互聯網金融;14、跨境電商;15、醫藥電商平台;16、第三方支付。

11月20日,京東商城在繼遊戲中心之後,再上線應用商城,所有軟件均可在京東頁面完成下載,並未跳轉至第三方。業內分析指出京東此舉搶佔移動互聯網入口。

單就商業模式上看,京東商城模式更像亞馬遜。這種自營式電商和天貓等平台型電商不同,更偏重零售業態,主要控制電子商務環節的信息流及物流,賺取商品進銷差價盈利,但由於毛利率提升空間有限,物流費用高昂,自營可以說是微利模式。

從亞馬遜和京東各自涉獵的領域PK來看,被稱為「電商鼻祖」的亞馬遜投資的領域雖並沒有京東廣泛,但頗具有差異化競爭——3C、百貨、圖書、電子音樂、平板、APP平台、云計算、視頻服務等。而京東商城與亞馬遜發展階段上的差距主要表現在,基礎設施、供應鏈能力以及競爭環境三方面,京東商城還處於早期,有較大提升空間。

電商分析師、上海萬擎商務諮詢有限公司CEO魯振旺認為,即時通訊、門戶、云計算、網絡招聘、在線教育、網絡安全、搜索引擎、社會化電商、SNS、手機平板1、網絡視頻、微博博客、郵箱、電子地圖、社區等是京東尚未涉足的資本領域。

不斷釋放的上市信號

密集的融資依然難掩京東的資金缺口。京東已經過2輪IPO洽談會,並與BlackStone、TemasekHoldings淡馬錫、Providence、中信產業CITICPE等20多家基金頻繁接觸,有消息稱京東商城甚至轉戰國內銀行,正在和中行、建行、工行談幾十億的授信額度。

從2011年起,京東獲得由DST、KPCB、紅杉資本等投資機構的第五輪融資並非15億美元,實際到賬額度僅為10億美元左右。此番第六輪融資,可能是京東為上市做出最後一輪衝刺。

據易凱資本CEO王冉透露,此次融資由上半年加盟京東的蕢鶯春操刀完成。蕢鶯春具有投行背景,曾任美銀美林集團投資銀行部董事。今年6月履新京東任副總裁,主要任務即籌備京東上市。

電商魔咒:誰能活得更久?

在剛過去的雙11促銷上,平台型電商淘寶、天貓斬獲了191億的銷售額。而對比眾多自營式電商來看,中國電商還遠不到賺錢的份上。典型的例子就是麥考林,其股價從今年8月開始已長期低於1美元,即將面臨被退市的風險。目前正考慮與趣天網母公司Giosis成立合資公司,重塑M18平台。

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12年9月30日,麥考林現金和現金等價物餘額為740萬美元,短期投資為銀行定期存款3550萬美元。

對比之下,唯品會最新財報顯示,2012年第三季度,唯品會運營活動淨現金流1700萬美元。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虧損為150萬美元,按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已經實現淨利潤64萬美元,成為行業內首家實現季度盈利的電商。目前唯品會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合計達到9190萬美元。

噹噹網與唯品會Q3財報反差比較大,持續虧損不斷打擊著投資人的信心。噹噹網財報顯示,噹噹網第三季度營收12.876億,同比增長41.7%;淨虧損為1.001億元,較去年同期擴大36%,這主要是因為營收成本、履約成本和技術開支均有所增加。

從2011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三季度,噹噹網每個季度虧損都在一億元左右。在線市場競爭激烈,噹噹網今年11月已經進駐天貓旗艦店,通過對分佣金率獲取流量。

有分析指出,噹噹網開始慢慢徘徊在中國電商第一梯隊的邊緣。在財報分析會議上,噹噹網執行董事長俞渝指出,「第三季度,整體沒新用戶獲得成本為19元人民幣,噹噹網計劃在第四季度耗資約1300萬元人民幣來建設天津倉庫,但不確定因素仍存。」

中國電商難以避開燒錢、虧損的魔咒。「以融資跑規模,再上市融資」的模式弊端,已經不可持續。目前遊戲的規則並不是比較誰賺了錢,而是比誰撐得更久,誰家的商業模式更穩健。

在第七屆中國網上零售峰會上,「大嘴」噹噹網CEO李國慶大膽預測,2013京東平均增速降50%。「2013電商環境更加惡劣,京東應利用自身流量錯位競爭,做不同的細分市場,這樣大家都有錢掙。」(21世紀網江佩霞郵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083

S型生命成長曲線 (Throw Your Life a Curve)

http://xueqiu.com/3773003357/23043131
轉載自: HBR。
原文鏈接:http://blogs.hbr.org/johnson/2012/09/throw-your-life-a-curve.html

導讀:探討企業成長規律和人生規律的好文。 對我發展自己的成長企業投資模型和對未來的規劃幫助很大。 (終於找到中文版本的了) 


中文版本:

我們的世界觀是由我們的個人準則為支撐的:觀察構成我們個人的社交體系的各要素(包括人)間的相互作用,並尋找接下來將會發生的事情的預測方法。當體系間體現為線性行為關係且會立即作出反應時,我們的預測會相當的準確。學走步的小孩之所以善於發現燈的開關,是因為開與關的因果關係很直接。小孩一按開關,燈就會立即亮起來。然而,在存在時間遞延或非線性關係時,我們的預測力就會驟然下降。例如,股價下跌時卻實現了比預期還要高的收益,CEO一定會覺得很奇怪。

瞭解一下我的合著人,在麻省理工學院受過戰略工程師培訓、作為新興企業及財富500強企業諮詢師的蒙德斯格雷西亞(Juan Carlos Méndez-García)。據蒙德斯格雷西亞稱,理解非線性世界的最好模型是S型曲線(S-Curve)。我們已經應用該模型來理解顛覆性創新的擴散,而且我們預測可用它來理解人格分裂——我們職業路徑中的必經點。

在像企業或人腦這樣的複雜體系中,因果關係通常不會像開關與燈泡之間的關係那樣明顯。由於存在時間的延遲關係和依賴關係,即使是大量的投入在近期內所產生的收益抑或微乎甚微,或今天的高產出也許就是長期以來的行動結果。S型曲線通過沿途路標來解釋這樣的系統。我們的前提是,那些能夠成功地以這些逐級學習循環與該S型學習曲線為指導甚至加以應用的人,他們將在這種人格分裂(亦稱「自我顛覆」)的時代裡茁壯成長。

查看原圖
在我們面臨新領域專業技能的培養、提升個人學習曲線時,起初的進步會很慢。但我們可通過刻苦訓練而獲得一種牽引力,牽引我們進入一個良性循環,從而推動我們進入能力提升和自信心提升的最有效點。然而,當我們到達精通階段時,惡性循環開始出現:我們做的事情越平常,我們對學習成果「感覺良好」所持的欣賞態度就越低。這兩種循環(良性與惡性循環)構成了上述的S型曲線。

查看原圖
有關S型曲線如何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預測未來,高爾夫運動員丹.麥可勞林(Dan McLaughlin)的經歷就是一個鐵錚錚的例子。2010年4月,從未打過18洞高爾夫球的麥可勞林辭掉了他商業攝影師的工作。經過1萬個小時的刻苦訓練後,終於實現了做一名頂級職業高爾夫球員的目標。在最初的18個月訓練中,他放球、切球、發球的進步很慢。後來,他將各個環節整合、連貫在一起,訓練速度得到了提高並很快進入高速增長期。不過對於他是如何迅速克服訓練障礙的,他未做任何記錄,為此我們很難對他的訓練過程做出相應的S型曲線。他僅僅花了28個月就實現他的計劃。而據美國高爾夫協會數據統計,近2600萬球員在訓練時都會遇到過類似障礙,而麥克勞林克服訓練障礙的能力卻超出了其中91%的球員。

正如我們在學習新知識時,掌握S型曲線可能會讓我們陷入灰心的困境,但它也可幫助我們明白為什麼一旦達到某個高度、處於停滯階段時我們會感到厭倦。當我們達到精通階段時,我們的學習速度開始減慢,而當做事得心應手就意味著有能力實現時,這還意味著我們大腦裡感覺良好的神經介質在減少,興奮的動因已經結束。

查看原圖
當我們的學習到達一定的頂峰時,我們應該不會跳到新的學習曲線,而實際上也許是在迅速下降。但這未必就是指經濟衰落,而是指我們的情志與社交健康將會受到衝擊。企業創新工廠(Business Innovation Factory)的主要推動人索爾.卡普蘭(Saul Kaplan)曾說:「我這一生一直在追求陡峭的學習型曲線,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全力以赴的去工作。當我全力以赴的去工作時,金錢和地位通常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或者用詹姆斯.歐沃斯(James Allworth)的理解就是,「史蒂夫.喬布斯解決了創新者進退兩難的窘境,因為他關心的不是利潤,而是產品的越來越好」。那麼,請忘記追求利潤的巔峰吧:追求和放大學習型曲線的範疇。

S型曲線構思模型是針對個人分裂而提出的前所未有的實例。面對線性問題時我們也許是預測未來的數學專家,但問題是商業和生活問題都不是線性問題,而我們人腦最終需要的甚至是必需的東西是不可預知的多巴胺。更重要的是,由於我們是生活在一個日益曲折多變的世界裡,那麼能夠甩開競爭的最佳曲線就是你從某一曲線躍遷至下一曲線的能力。

英文原文:

Our view of the world is powered by personal algorithms: observing how all of the component pieces (and people) that make up our personal social system interact, and looking for patterns to predict what will happen next.  When systems behave linearly and react immediately, we tend to be fairly accurate with our forecasts. This is why toddlers love discovering light switches: cause and effect are immediate. The child flips the switch, and on goes the light.  But our predictive power plummets when there is a time delay or non-linearity, as in the case of a CEO who delivers better-than-expected earnings only to wonder at a drop in the stock price.

Enter my co-author, MIT-trained strategist and engineer Juan Carlos Méndez-García, who consults with both start-ups and Fortune 500 companies.  According to Méndez-García, one of the best models for making sense of a non-linear world is the S-curve, the model we hav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diffusion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s, and which he and I speculate can be used to understand personal disruption — the necessary pivots in our own career paths.

In complex systems like a business (or a brain), cause and effect may not always be as clear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ght switch and the light bulb. There are time-delayed and time-dependent relationships in which huge effort may yield little in the near-term, or in which high output today may be the result of actions taken a long time ago. The S-curve decodes these systems by providing signposts along a path that, while frequently trod, is not always evident. Our hypothesis is that those who can successfully navigate, even harness, the successive cycles of learning and maxing out that resemble the S-curve will thrive in this era of personal disruption.

Let's do a quick review.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how, why and at what rate ideas and technology spread throughout cultures — diffusion or adoption is relatively slow at the outset until a tipping point is reached. Then you enter hypergrowth, which typically happens somewhere between 10-15% of market penetration. Saturation is reached at 90%+.

With Facebook for example, assuming an estimated market opportunity of one billion, it took roughly 4 years to reach penetration of 10%.  Once Facebook reached a critical mass of a hundred million users, hypergrowth kicked in due to the network effect (i.e. friends and family were now on Facebook), as well as virality (email updates, photo albums for friends of friends, etc.).  Though we could quibble, depending on our inputs, over when Facebook will reach saturation, there is no question the rate of growth has begun to slow and is now limited, if for no other reason, by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can access the service.  (Here's some more on Méndez-García's Facebook and S-curve math.)
查看原圖


As we look to develop competence within a new domain of expertise, moving up a personal learning curve, initially progress is slow.  But through deliberate practice, we gain traction, entering into a virtuous cycle that propels us into a sweet spot of accelerating competence and confidence.  Then, as we approach mastery, the vicious cycle commences:  the more habitual what we are doing becomes, the less we enjoy the "feel good" effects of learning:  these two cycles constitute the S-curve.

查看原圖

One anecdotal example of how the S-curve model can help us better predict the future is the experience of golfer Dan McLaughlin.  Never having played 18 holes of golf, in April 2010, McLaughlin quit his job as a commercial photographer to pursue a goal of becoming a top professional golfer through 10,000 hours of deliberate practice.  During the first 18 months, improvement was slow as McLaughlin first practiced his putting, chipping, and his drive. Then, as he began to put the various pieces together, improvement accelerated, consistent with hypergrowth behavior.  While he didn't track how quickly his handicap decreased, making it impossible for us to build an S-curve, 28 months into the project, he has surpassed 91% of the 26 million golfers who register a handicap with the US Golf Association (USGA) database.  Not surprisingly, his rate of improvement (if measured as handicap) is now slowing as he faces competition from the top 10% amateur golfers.

Just as understanding the S-curve can keep discouragement at bay as we build new knowledge, it can also help us understand why ennui kicks in once we reach the plateau.  As we approach mastery, our learning rate decelerates, and while the ability to do something automatically implies competence, it also means our brains are now producing less of the feel-good neurotransmitters — the thrill ride is over.

查看原圖

As our learning crests, should we fail to jump to new curves, we may actually precipitate our own decline. That doesn't necessarily mean a financial downfall, but our emotional and social well-being will take a hit.  Saul Kaplan, Chief Catalyst at Business Innovation Factory, shares: "My life has been about searching for the steep learning curve because that's where I do my best work. When I do my best work, money and stature have always followed."  Or paraphrasing James Allworth, "Steve Jobs solved the innovator's dilemma because his focus was never on profit, but better and better products."  Forget the plateau of profits: seek and scale a learning curve.

The S-curve mental model makes a compelling case for personal disruption.  We may be quite adept at doing the math around our future when things are linear, but neither business nor life is linear, and ultimately what our brain needs, even requires, is the dopamine of the unpredictable.  More importantly, as we inhabit an increasingly zig-zag world, the best curve you can throw the competition is your ability to leap from one learning curve to the nex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018

重新定義自己 找回職場「S曲線」

2013-03-25  TCW  
 

 

重新定義,意味著跳脫出現在的狀態,用「新腦袋」重新認識環境中的需求,再用「新眼光」找出自己在環境中的最適位置,然後以「新方法」改變現狀。

想擺脫停滯、衰退宿命?你得在抵達高峰前,重新盤點自己

曾提出著名S曲線(sigmoid curves)理論的英國管理學大師韓第(Charles Handy)認為,人生歷程與公司發展相同,都會在開始時經歷一段上升的成長曲線,到最高峰A點後停滯,接著逐漸走向衰退,形成一個倒S字型的週期。

而大部分的人或公司都無法跳脫出這個循環,除非,「在頭一條曲線抵達最高峰A點前,就改變方向,重新定義自己,才能開創出第二條S曲線。」

以蘋果(Apple)公司為例,創立之初,賈伯斯(Steve Jobs)命名為蘋果電腦,所有的研發、業務都是圍繞著傳統的電腦概念運作;但二十年後,賈伯斯回鍋擔任執行長,改變了營運方向,大力發展隨身聽(iPod)、軟體(iTunes)等看似與電腦毫不相干的產品。

以當時的眼光來看,蘋果在電腦作業系統上打不過微軟,在硬體上輸給惠普、戴爾等公司,跨界到隨身聽領域,直接挑戰的是日系霸主索尼、松下,不管從任何角度看,其產品都沒有勝出機會。

但賈伯斯看到的,是一個沒有被滿足的市場需求。而他確信,消費者買電腦或隨身聽,並非要產品本身,而是產品帶來的影音娛樂體驗。換句話說,賈伯斯知道,電腦只是工具,若定義自己是電腦公司,那就會陷入「製造產品」而非「改善體驗」的迷思,業務範圍也會因此被局限。

二○○七年,蘋果改名為「蘋果公司」(Apple Inc.),推出iPhone與iPad,一手開創了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產業,這讓蘋果自二○○○年來的市值增加了二十倍。

同時期,壟斷全球個人電腦作業系統八成市場的微軟,市值衰退了近六成,稱霸消費性電子市場的索尼市值跌了七成。就連PC市占率曾連續十年居全球前三大的惠普,二○○○年來市值也蒸發掉近五成。

這就是重新定義自己的威力。蘋果沒有把自己局限在電腦產品,所有資源與心力都投入在「改善消費者體驗」上,所以,它可以賣風格、賣簡單、賣內容、賣軟體。但比蘋果早做出平板電腦、隨身聽與智慧型手機的微軟、索尼、諾基亞,卻通通輸給了後進的蘋果,均面臨嚴重衰退危機。

別中了「行銷短視症」!定義太狹隘,才是永遠當老二主因

然而,怎樣才算是正確的定義自己?

事實上,現存的許多定義都存在模糊的空間,比方說,早餐麥片之所以是麥片,是因為它剛好被弄碎成湯匙大小的食物,但如果尺寸大一點,大家就會稱它是餅乾。

哈佛商學院教授李維特(Theodore Levitt)曾經提出著名的行銷學理論「行銷短視症」,當中提到:「企業對自己的定義狹隘,正是造成停滯或衰退的原因。」

他舉十九世紀的美國鐵路業為例,原本鐵路的發明是為促進運輸,但鐵路公司很快迷失在這個成功當中,他們把大把資源與精力放在蓋更多鐵路與列車上,認為這樣就會有源源不絕的成長,把自己定義為「鐵路生產公司」,而非「運輸公司」。

因此,這群鐵路大亨不相信飛機的可能性,也看不到汽車工業的蓬勃發展,結果接下來六十年,飛機、汽車大量取代鐵路的運輸功能,一家家鐵路公司破產、倒閉。

這就是因為,鐵路公司把自己定義為「鐵軌與火車製造商」,而非「運輸便利解決商」。他們落入產品迷思,誤以為只要把東西做出來,消費者就會埋單。這個狹隘定義,讓他們的S曲線只維持了短短的三十年,更不要說開出第二條S曲線。

綜觀所有基業長青的企業,對自己的定義,絕對不是只停留在產品本身。他們的眼光,可以看到產品背後所帶來的價值。

例如,可口可樂的產品不過就是含二氧化碳的糖水,但它從未去強調這糖水的配方、技術、口味,而是訴求「歡樂時刻,少不了可口可樂。」它定義自己是「帶來歡樂的公司」,而非「賣糖水的公司」,百事可樂就缺乏這樣的定義。

又如,麥當勞雖然賣漢堡、薯條,但它在產品設計與空間規畫上,都把目標指向兒童,定義自己是「讓孩子開心的場所」,所以總能吸引到整個家庭。相較之下,漢堡王賣的是「牛肉比你大片的漢堡」,肯德基賣的是「秘密配方的炸雞」,就把整個公司限縮在產品本身的定義。

定義正確,還可以讓原本廉價的大宗產品,產生高額利潤。例如,星巴克把自己定義成「都市中的綠洲」,咖啡不只是飲料,更是「享受優閒氛圍」的工具,因此一杯三十五元的咖啡身價可以提高到一百二十元。

甚至,一般人認為沒用的東西,可能不是毫無價值,只是沒有找到正確的定義。例如索尼在一九九九年推出一台機器狗愛寶(Aibo),原本工程師期待做出「可精準回應主人命令的機器狗」,卻因程式設計不佳,成了功能不穩、常常出錯的瑕疵品。

若按照它原本被賦予的定義,愛寶早該被丟進垃圾桶。但是該工程師靈機一動,把它重新定義成「迷糊的電子寵物」,這下子愛寶所有的缺點都成了優點。叫它走東它走西,該叫的時候不叫,不該搖尾巴的時候卻拚命搖,這些程式錯誤反而讓這隻寵物狗變得逗趣又討喜。儘管價格高達新台幣六萬元,三千台的限量發售在日本二十分鐘內就被一掃而空。

失敗,可能是定義錯誤!重新檢視瓶頸,找出人生對的定位

不僅產業,人生也是如此。找出自己的正確定義,可以拉長你的S曲線;就算原先的定義錯誤,以致你現在遭逢瓶頸,你也可以照著下面的方法,重新定義人生。

第一步:學會認清自己。韓第說,當你覺得完全舒服自在,工作與生活都在掌控之中,這就是一個危險的訊號。因此,要時時保持危機意識。同時,你也需要對自己有充分了解,知道自己的興趣、喜好、能力、缺點,盡力發揮自己所有的,並且彌補自己所欠缺的。

第二步:觀察環境。韓第說:「一業到底的舊式觀念早已成為神話,」「學校所學的東西就算再新,出社會後也會變得腐臭不堪。」因此,要保有思考彈性,不能抓住社會的主流價值當成護身符,「人云亦云是最大的風險。」你需要用眼睛去看、去思考,社會上欠缺的是什麼,我能否填補上這個空缺?

找到自我在環境中的定位,把資源投入到對的方向,這也就是孫子兵法上所說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第三步:堆疊出好點子。大部分的成功商業模式,都是在經歷過數百次的失敗後才出現。在認清自己與觀察環境的同時,腦袋裡面會浮現出許多解決問題的想法,這時候最好準備一疊便條紙,把每個跳進腦袋中的點子寫下來,貼在牆壁或白板上。

第一次寫的時候不要經過任何篩選,只要憑直覺,盡量讓思考自由奔放,你會發現很多平常被限制住、覺得不可能的點子,會意外的與你觀察到的現象做串聯。

第四步:用最低成本做實驗。經過無限制發想後,可把相同或類似概念收斂在一起,最後得出三、四個可能的答案,根據這些答案,用最簡單的方法去做出解決方案。

例如,美國有一個數位攝影師,他想要在iPhone上開發一款遊戲,但沒有研發經費,於是就拿了一張厚紙板裁剪成iPhone大小,在上面畫出想像中的遊戲畫面,前後共畫了上千張厚紙板,最後終於成功的開發出「Doodle Jump」這款有如幼稚園塗鴉般的動作遊戲,十四個月就創造出五百萬美元的營收。

最後,測試。要成功開創出第二條S曲線總是會經過不少失敗,需要不斷把實驗結果丟到市場上測試。一旦不行,就回到第一步的認清自己,重新進行下一輪發想與實驗的循環。

然而,要能做到先知先覺的觀察,畢竟不是容易的事。但即使無法趕在A點來到之前就重新定義自己的人生,起碼也要後知後覺。

韓第說,「人都需要一個打擊來觸發改變,即使是個十分痛苦的打擊,」賈伯斯若非經歷過被自己公司開除,在外晃蕩十年,恐怕很難帶領蘋果快速轉型;百年長青的企業IBM,若非經歷業績瓶頸,也不會大刀闊斧的賣掉PC部門,把自己重新定義成服務導向的公司。

最怕的是不知不覺,即使已經發現產業衰退,仍然執迷不悟的抱著過去成功模式不放手,把業績不佳歸咎於環境不景氣。

所以,讓我們保持警醒,再次盤點手邊所有的資源,認清自己、觀察環境,重新定義新的自己、開創新的戰場,讓自己的人生曲線猶如參天古木般,時時綠意盎然,生生不息!

【延伸閱讀】大企業盤點新戰場,天堂地獄一線間!??知名企業轉型成果

轉型失敗面臨威脅→錯誤因應

諾基亞轉型期:2008年~2011年智慧型手機崛起→自行開發平台結果:收購Symbian平台,不敵競爭而拖累智慧型手機發展

The Daily(第一家iPad報紙)2011年~2012年平面新聞媒體式微→堅持原創結果:無法和網路新聞區隔,因入不敷出而早夭

索尼2004年至今液晶電視平價化→堅持品質掛帥結果:電視製作成本高而無法凸顯品質差異,部門連9年虧損

戴爾2012年至今個人電腦價格暴跌→低價搶市結果:缺席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變革緩慢而拖累獲利下市

柯達1990年~2000年傳統底片受衝擊→聚焦影像事業結果:放棄底片化學本業投注相機、影印機,2012年宣告破產

破舊立新傳統思維→創新思維

飛利浦轉型期:1996年~2010年垂直整合集團→水平整合品牌結果:鎖定醫療、消費電子、照明事業反凸顯品牌力

杜邦1996年~2011年石化、紡織為主→鎖定農業、先進材料結果:預期資源短缺,成功進軍高利潤、高風險的生物科學與農糧業

Swatch1983年精密機械表→流行飾品結果:創造手表的裝飾品定位,讓手表更多功能

奇異2001年~2005年硬體生產→全球基礎建設服務結果:將6成市場鎖定新興國家能源、交通等基礎建設,鞏固龍頭地位

iTunes Store2003年販賣實體專輯→單曲付費下載結果:不用購買整張專輯,聽正版音樂變便宜

太陽馬戲團1984年動物表演為主→以人為主角結果:加入服飾音樂與創新舞台,至今吸引全球1億人次觀眾入場

IBM1990年代硬體廠商→提供全套解決方案結果:放棄發展個人電腦,提供客製化服務,獲利更勝硬體廠商

維基百科2001年知識權威制定→使用者協作結果:由使用者、用戶編輯,可免費取得百科全書內容

CNN1980年特定時段轉播→24小時直播結果:革新收視習慣,建立全球資訊影響力

任天堂Wii2006年追求硬體效能→回歸好玩本質結果:訴求易學、易玩,讓不玩電玩的族群也受吸引

西南航空1971年高價運輸→轉向低價市場結果:搭飛機不再昂貴,開啟廉價航空時代

整理:吳和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55

創業企業如何跨越業績的S曲線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2985.html

導讀:歷經數十年,齊尼斯公司(Zenith)一直恰如其名般屹立於成功之巔[1]。齊尼斯公司創立於1918年,並在1923年以齊尼斯無線電公司(Zenith Radio Corporation)為名登記註冊,該公司在1924年即推出全球首台便攜式收音機。20年後,電視機問世,公司成功實現業務轉型,於1948年推出第一台黑白電視機,隨後,1956年又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個手持式遙控器,並於1969年為黑底彩色顯像管電視機設立了新標準。1975年,該公司在美國彩電市場的份額達到了24%,躍居首位,高出排名第二的公司5個百分點,在當時堪稱唯一具有絕對優勢的競爭者。縱觀整個發展過程,齊尼斯的成功正好印證了公司自1927年推出的那句家喻戶曉的廣告語:「聲譽源於質量。」

進入20世紀70年代,市場風雲突變,日本製造商在美國的電視機市場銷售額趕超齊尼斯。1976年,日本製造商搶佔了45%市場份額,較70年代初翻了2倍。

面對這一嚴峻挑戰,齊尼斯並未一蹶不振。20世紀80年代,齊尼斯通過數據系統公司(Zenith Data Systems),最終以6億美元出售給法國公司Group Bull進軍計算機領域,但是,想要維持電視機業務的贏利水平正如某一刊物所形容的「重新排列泰坦尼克甲板上的椅子」。為此,齊尼斯再一次將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優良傳統—銳意成為創新者,而此次創新的焦點放在了研發極具發展前景但成本高昂的高清電視機(HDTV)上。

齊尼斯時運不濟:高清電視對於實際消費者而言太過超前,而此時採取行動挽救電視機業務又為時已晚,這艘大船最後還是不可避免地沉入了海底。1991年,長期合作夥伴韓國LG電子公司收購齊尼斯5%的股份,1995年,LG電子斥資3.5億美元獲得齊尼斯的控制權,持股增至55%—意在獲得齊尼斯的高清電視技術。1999年,齊尼斯最終申請破產,LG收購剩餘股權。

齊尼斯是闡明卓越績效企業的巨大成功和眾多企業所遇發展瓶頸的生動實例。起初,齊尼斯憑藉收音機業務設定了成功的標竿,隨後進軍電視機領域,業務的飛躍成就了齊尼斯的第二次輝煌,這一切顯然少有其他公司能望其項背,然而,它卻未能第三次複製成功,無論是計算機還是高清電視。

齊尼斯曾兩次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也可能即將恢復往日的榮耀,LG近期正重振該品牌,並已初獲成功)。但卓越績效並非旨在成就「偉大」,這是一個過於靜態的概念,它的意義在於即使面臨嚴酷的行業競爭或多變的市場,企業仍能一次又一次地在競爭中勝出。卓越績效企業(或組織)能夠不斷地重複成功並向世界證明它們第一次的事業頂峰並非偶然。這些企業一路披荊斬棘,取得巨大成就,正好切合本書的主題:它們跨越了S曲線。

我們所說的S曲線究竟是指什麼?這個術語雖然應用廣泛(參見「S曲線的含義」),但當我們使用這個術語時,是指成功企業從最初的小規模服務於幾個需求急切的客戶,隨著新產品逐漸大眾化,迅速擴張並最終達到巔峰,而當市場走向成熟時,企業也將步入平穩發展。我們所謂的卓越績效企業(或組織)是指努力攀至S曲線頂峰,然後跳躍到下一條曲線,如此反覆,生生不息的組織(見圖1-1)。

S曲線的含義

至少在19世紀晚期商界就已使用S曲線一詞,但直至20世紀60年代,埃弗雷特·羅傑斯(Everett Rogers)出版了《創新的擴散》(Diffusion of Innovation)一書,該術語才得到廣泛應用。在該書中,羅傑斯向讀者展示了創新採用者的累計數量呈S形的發展趨勢。他還總結了創新採用者的各項特徵,由此形成了現今依然被廣泛使用的術語。在網絡時代,S曲線現象的含義用於說明互聯網相關新技術的不斷湧現。傑弗裡·摩爾(Geoffrey Moore)所著的《跨越鴻溝》(Crossing the Chasm)[2]等暢銷書解釋了新科技公司如何擺脫曲線的低谷,逐漸攀登到達頂點。

我們發現S曲線術語還可用於說明一段時期內的企業績效。企業歸根結底還是要成功向客戶提供某種創新產品才能獲得蓬勃發展。萬事開頭難,創業初期業績增長緩慢,企業努力尋找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隨著產品的吸引力擴大,企業經歷快速增長期,而當市場趨於飽和,模仿者出現時,過時產品隨即被更好的產品所取代(見圖1-2)。

當一種全新商業產品被早期的採用者接受以後,他們的接受程度快速增加,在達到市場飽和後增長趨於平穩。

將企業的卓越績效視為一系列的業務提升和飛躍看似非常直觀,但無法立即指明起點何在。大量有關企業績效的文獻曾經興盛一時,均以揭示成就卓越的秘訣為重點,其中的經典之作包括《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從優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巔峰績效》(Peak Performance)。與此同時,其他諸如《基業長青》(Built to Last)《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4+2:企業的成功方程式》(What(Really)Works:The 4+2 Formula for Sustained Business Success)等作品則試圖揭示企業長盛不衰的秘密。然而,對這兩方面的交叉點—企業如何不斷抵達卓越績效的巔峰—卻缺乏詳細的以研究為基礎的分析。

為彌補這一空白,埃森哲(Accenture)自2003年開始致力於卓越績效的研究。近10年來,我們掌握了大量關於企業如何持續獲得卓越績效的真知灼見。對於一心嚮往成就卓越績效的企業而言,我們獲得的經驗看似違背常理:對於實現長期績效,關鍵因素並不在於為達到頂峰做出多少努力(儘管這點確實重要),而是要跨過下一條S曲線並再次沿曲線攀登。同樣,成功跨越S曲線的秘密不是在曲線頂部或接近頂部時採取行動,而是為跳躍下一條曲線做好準備。那些沿著原S曲線發展的企業以何種姿態迎接下一次曲線正是本書所關注的重點。

尋找一種模式

在陳述我們的研究成果和本書大綱前,首先介紹一下開展此次研究的原因和方法。

埃森哲的客戶經常會提出這樣一些問題:如何創造持久價值;我們如何從當前注定要衰退的業務過渡到新業務。這是促使我們開展此次研究的首要原因。當然,這些公司身處的大環境迫使它們竭盡全力解決上述問題,諸如標準普爾500指數中曾經輝煌一時的短命公司、日新月異的行業革新、近乎無邊界的競爭以及來之不易的競爭優勢所帶來的短期贏利能力等。

我們根據13種不同的財務指標對最初研究的800多家企業進行了同行量化分析,以評估各自的增長能力、贏利能力、一致性、持久性和未來定位,結果,我們初步判定大約80家企業為卓越績效企業(參見「區分良莠」)。這些企業真正領先於同行企業,並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無論經濟或行業環境如何,它們年復一年地成功樹立了企業贏利、收入增長和股票業績等方面的行業典範。

有趣的是,儘管我們發現的卓越績效企業數量較少,但仍遠遠超過《從優秀到卓越》一書所指明的11家卓越績效企業和《基業長青》所強調的18家企業。這表明許多企業都能實現卓越績效,而非寥寥數家。如果說我們發現的一些卓越績效企業,如英特爾(Intel)、百事公司(PepsiCo)、聯合包裹服務公司(UPS)等比較顯而易見,那麼其他一些不知名的卓越績效企業則令我們倍感意外。在我們的初步研究中,丹納赫公司(Danaher)、伊利諾工具公司(Illinois Tool Works)和利潔時公司(Reckitt Benckiser)都大受好評,但它們在創造卓越績效時獲得的成就卻不為人知。

這類企業有哪些共同點?當時我們還不太確定。為了找出它們的共同點,我們又進行了數月的研究,運用了從高管深度訪談到多變量回歸分析等各種方法。在埃森哲的多個行業實踐領域,我們組建了一些專業團隊,這些團隊由經驗豐富的顧問、公司內外部業界專家、從業者和專業研究人員以及一部分學者組成。這些團隊隨後開展了一系列研究,以確定各自所專長的同行企業組合中出現持續卓越績效企業的促進因素。我們的團隊將把這些觀點整合為完整的研究成果,並在本書中進行總結性論述。

以上即是我們如何取得研究結果的簡要介紹,埃森哲將持續改善研究方法並推動該計劃的實施(有關詳情請參見附錄)。根據我們的最佳估計,全球迄今已有1000多名個人參與我們的研究,並且每年有數百人繼續參與研究。我們盡力將研究範圍擴展至區域市場和新興市場,並廣泛研究了專業知識在7大核心商業職能中的作用,例如供應鏈和客戶關係管理等。我們還定期在公共服務領域實施經過改進的研究方法,目前研究觀點的分享已經給雙方帶來了不斷累積的經驗教訓。儘管大規模的縱向研究尚未達到完美—也不可能盡善盡美—但在本書的長期醞釀過程中,我們與廣泛的專家參與者的意見達成了高度一致,因此,我們對於本書的觀點抱以十足的信心。

區分良莠

我們從一開始就為研究工作設定了非常實際的目標。我們希望對卓越績效的研究結果對實踐者有所幫助,這些實踐者每天一醒來就面臨著企業運營的種種挑戰,在管理現有業務的同時還必須不斷開拓新市場。

由於我們僅希望得到實用的見解,因此我們不太關注所研究的企業過去或將來是否一直保持卓越績效。不過,它們都在各自的行業內經歷過無數的狂風暴雨,安然渡過數個時代的競爭角逐。本書重點突出的一些企業在過去數年內曾面臨過嚴峻的挑戰,它們入選卓越績效企業之列的資格可能會受到質疑。但卓越績效企業的標籤並不是確保未來績效的靈丹妙藥,它只是經過我們認真研究後對企業以往非凡成功的一種認可(通過統計數據衡量)。

同樣,新近入選的卓越績效企業卻可能一鳴驚人。新的卓越績效企業不斷湧現,其中許多來自快速成熟的新興市場,為此,我們向您推薦以下網站http://www.accenture.com/Global/High_Performance_Business/default.htm,以便隨時瞭解關於當前卓越績效企業的最新業界見解。但是,我們主要關注那些已經展示出跨越S曲線能力的企業,而顧名思義,新興的超級明星企業還未曾有機會面對這樣的挑戰。有些企業的業績可能確實令人羨慕,但由於競爭對手在同期也取得了類似的巨大成就,其成功在其整個行業內也就並不特別顯著了,因此我們對於這些公司也不會太過關注。此外,一些來自新興市場的領先競爭者也不是我們關注的對象,它們缺少足夠的歷史業績記錄,無法進行合理和直接的評價,因此我們無法判定這些企業的業績。換言之,我們研究的許多(而不是大部分)企業都是數十年來在發展中國家一直比較活躍的全球實體。

目標一旦確定,我們繼而面臨如何開展研究的挑戰。我們的基

本理念以及研究方法中的主要差異化指標的基礎是所有的績效都是相關的。當我們著手研究工作時,我們驚訝地發現大量著名的企業績效研究都是通過直接對比不同行業內的企業來選擇其中的卓越績效企業,而忽略了市場間平均贏利能力、成熟度和風險狀況之間的差別。最後的贏家似乎很難說是在公平的比賽中獲勝。因此,我們堅信只有對正確組合的同行企業展開研究,才能得到合理的結果。在努力構建正確的比照組合時,我們一再自我提醒:「打破同行企業組合,績效表現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最終,我們為最初的研究選定了31個同行企業的組合,共包含800多家企業。這些企業佔羅素3000指數(Russell 3000 Index)當時80%以上的市值,因此,我們認為它們足以代表更廣闊的市場。隨後,我們又確定和研究了近100個同行企業組合。有意思的是,由於《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5年的一篇文章,我們的方法引起了更多的公眾關注,我們也瞭解到埃森哲以外的部分研究人員也因此調整了研究方法。a在為此感到高興之餘,我們也充分認識到不存在任何永恆不變的同行企業組合甚至行業細分。這樣的劃分只能在具體時期內依據具體情況逐一完成,充分考慮企業戰略的演化方式、技術變化和行業範圍等(有時還需考慮行業分化)。

在確定了將要研究的相關同行企業組合和企業後,我們仍需明確卓越績效的定義。為此,我們研究了近20種備選方法,包括過去30年內知名的商業書籍作家推薦的各種方法,進而制定了以下確立嚴格標準的定義:

卓越績效是指按照普遍認可的財務指標,企業在各商業和經濟週期內,歷經數代管理層的領導,在收入增長、贏利能力和股東總回報方面始終持續超過同行的企業。

我們如何將上述定義轉化為有用的分析工具呢?我們使用了13種簡單和常見的財務指標,衡量企業在增長、贏利能力、一致性、持久性方面的績效以及未來定位(最後一項旨在避免將通過削減投資而創造高收益的企業評為卓越績效企業)。上述指標的應用期限一般為10年,以確保全面覆蓋平均7年的行業生命週期(考慮到不同行業的業務和投資週期各不相同,上述時間期限可能有所變化)。我們的目標是確保分析的窗口時間足夠長,充分包含數十年的行業競爭狀況,且在此期間競爭基礎會發生變化。要在如此長時間的競爭中獲勝,則必須在多條S曲線週期內不斷取得成功,為此,同行組合內的各個企業必須致力於開發創新,並及時應對新的技術和新的競爭方式。

我們發現我們所考察的大部分商業研究都採用單一量值來挑選頂尖企業,例如,任意截取前1/4或前5大企業。但是這種方法可能會使結果出現偏差。某一行業中的頂尖企業之間原本就難分高下,符合選擇量值最後一名的企業固然會歡呼雀躍,但緊隨其後水平相當的其他企業則不免遭遇不公平的忽視對待。為避免這一情況,我們採取分佈曲線對同行組合中的各個企業進行評分,並將根據其相對於同行組合平均值的相對偏差為各項指標確定評分,然後對各個企業的評分取其平均值,只有明顯高於其同行組合平均值的企業才能列入卓越績效企業。

真相、虛構和犬儒學派

我們對於自身見解的自信或許無需多言,但實際上這一點相當關鍵,因為我們深知,必須無時無刻與我們的所有努力都將付之東流的悲觀想法進行堅忍不拔的鬥爭—這種想法本身就注定會導致失敗。一種評判意見指出,試圖找出卓越績效背後的成功模式只不過好比與風車相鬥,故作姿態[1]。按照這種思維,那些卓越績效企業獲此殊榮應歸功於運氣,而不是自身的良好表現。而某一行業中最終的獲勝者在頭頂光環的同時還在因展現了出色的市場洞察力或能力優於競爭對手而享有名不副實的讚譽。但我們堅定地認為,我們詳盡的同行企業組合研究確定無疑地揭示了卓越績效企業的存在,本書也將證明企業的長期成功或跨越S曲線的能力並非一時運氣。

另一種批判意見認為「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照此想法,績效規則應是亙古不變的,即龐大的企業規模才是關鍵因素。一些行業即將消失,甚至沒有機會選擇卓越績效,而其他行業卻可以自然地成長為卓越績效企業。長期而言,企業需要在利潤增長和規模增長之間做出抉擇,即使最優秀的企業也不能兩者兼得。對於卓越績效的投入需要經過較長時間才能見到成效,遠遠超過大部分管理層的生命週期。但其中最有害的一種理論可能是近乎完美的企業無需像一般或低績效企業那樣為卓越績效付出努力。所有上述思想最終證明都是不正確的。根據埃森哲的實驗研究,只要進一步仔細觀察各種各樣的商界神話,或所謂的商業都市傳聞,就會發現它們根本經不起推敲。

傳聞:部分行業或市場已經非常成熟,競爭極其激烈,不可能實質性、連續地超越競爭對手。

事實:卓越績效並不取決於行業因素或行業的整體繁榮。

儘管所佔比例較小,但我們發現所有行業內均存在卓越績效企業,增長率和股東回報率整體較低的行業也不例外。在我們初步研究的31個行業中,除3個行業之外,我們發現至少存在一家企業明顯超越其同行組合中的其他企業,而且超越的對象絕不僅僅是一些績效低下者,即所謂的「矮子裡面拔將軍」。無論哪個行業,大部分卓越績效企業都超過了標準普爾500指數中的企業。

傳聞:企業規模越大越好。

事實:行業領先規模並非卓越績效的必要條件。

我們發現企業在行業內的相對規模與企業績效並無必然聯繫。這一點如何解釋?一方面,龐大的規模會因難以駕馭的複雜性而導致經營管理不善;另一方面,大型企業更易遭到新競爭對手的侵蝕,尤其是在大型企業的資產十分固定的情況下。

這並非意味著行業領先規模和卓越績效無法共存;我們評定的一系列卓越績效企業其規模同時也是所在行業內最大的。不過,我們發現卓越績效企業大都具有可觀的收入規模。由此可知,企業不應為追求卓越績效而沉迷於成為行業內的規模最大者,相反,它們應始終盡力建立並保持有效規模,即是否是一種引領行業的規模無關緊要,但必須是能夠讓該組織有效競爭的規模。除此之外,應認真評估企業規模在促進交付差異化價值產品方面的作用(如價格、功能性、質量或其他特性)。

傳聞:企業無法同時追求高增長率和高贏利能力,它們必須做出選擇。

事實:兼具增長和贏利能力的卓越競爭者現在已是不爭的事實,也是卓越績效的一種標誌。

在過去,企業高層領導(尤其是首席戰略官)往往肩負著要麼追求業務持續增長,要麼追求利潤的一項傳統職責。這一業務戰略觀點正是源於「從現金牛擠取牛奶」的理念,即將某一業務所獲的利潤投入到其他業務領域,直至「現金牛」的利潤枯竭,這一觀點說明數十年的商業思維一直將最佳贏利和業務擴張視為業務戰略的兩個對立面。雖然這種觀點並非完全沒有事實依據,但會產生自我限制的結果。畢竟,投資者肯定會像拋棄贏利較高但業務萎縮的公司一樣,躲避增長較快但贏利不佳的公司。

值得慶幸的是企業無需做出這種非此即彼的選擇。埃森哲研究發現,卓越績效企業在增長和利潤差額(利潤的標準衡量指標之一,是指企業資本回報和該資本借款成本之間的差額)方面連續超過同行。我們有證據表明,在這兩方面獲勝的能力是卓越績效企業的突出特徵。

傳聞:只有經歷多年艱苦努力才能獲得卓越績效回報。

事實:在實際運營措施得到改善之前,卓越績效所帶來的收益即會顯現。

鑑於市場傾向於懲罰未實現贏利預期的公司,人們輕易地認為在財務業績未得到改善之前,股價不會上漲。但是,我們的研究確認了這種思想的謬誤之處。對於不僅展示出傑出的日常運營業績,而且具有強大的實力並創造強大的長期戰略願景的企業,華爾街對其青睞有加。對於這類公司,市場賦予其大量埃森哲所謂的「未來價值」。為基本瞭解該概念,我們不妨將公司現有業務運營的價值—隨著時間的推進而衡量的永續年金—視作其股價的現值部分。扣除現值後而剩下的股價部分即為未來價值。公司未來價值的規模,尤其是相對於其現值的規模,反映出市場對該公司未來預期的判斷。

在我們從事研究的7年內,卓越績效企業均遠遠超過了同行,向華爾街充分展示出其理應在總體市場價值中獲得較高的未來價值。在所在行業內,卓越績效企業擁有的未來價值平均高出行業中值近2倍。換言之,雖然卓越績效企業的當前業務的市場價值可能與低績效企業的價值類似,但卓越績效企業在其總體企業價值的基礎上溢價20%~50%,該溢價水平可以用來支持擴張、激勵員工,並可通常用於支持其尋求更卓越的績效。

傳說:在某行業內一直高於平均水平可能已經足夠。

事實:即使高於平均績效的公司在成長為卓越績效企業的過程中也能收穫良多。

我們的分析表明,卓越績效企業和高於平均績效公司在收入增長和贏利能力方面的差距與高於平均績效公司和平均績效公司之間的差距相同—也與平均績效公司和績效較差公司之間的差距相同。具體而言,在累積增速方面,卓越績效企業作為一個整體一般每年高出其所在行業的平均績效公司5%以上,在其他差價(利潤)方面高出1%。

即使公司進入了卓越績效企業範疇,這種近乎線性的連續業績提升也強調了公司永不停歇地提升其績效的重要性。對於開始懷疑自身保持卓越績效或再次獲得卓越績效能力的公司而言尤其如此。儘管我們的研究顯示,許多卓越績效企業都是所在行業內相對較新的進入者,但其他卓越績效企業仍是行業內最為成熟的公司。這兩類公司在實現卓越績效方面均無優勢可言,都需要努力拚搏,永不止步,直至實現預定的目標。

不太活躍的成熟行業內,優秀的公司仍能實現卓越績效。即使在市場同時要求實現增速和利潤,即使佔主導地位的從業者似乎獲得了不公平的優勢,即使數年之後才能得知這種長期賭注的回報,這些公司仍能實現卓越績效。對於真正的卓越績效企業,永遠不會選擇「等到下一年」。實際上,對於這類公司,挑戰恰恰為他們提供了取得某種卓越績效的機會。

在我們研究的第一階段,我們完成了兩項重要工作。我們證實卓越績效是真實存在的,且並非靠運氣而得。此外,我們的研究還表明傳統研究再次出現了錯誤。

模式顯現

當然,揭穿商業傳說是一回事;真正理解卓越績效是另一回事。隨著我們對數據的進一步分析,某種模式開始顯現出來—就像人們站在點彩畫前逐步後退,由數千個點構成的畫面開始變得清晰可辨。在我們的案例中,浮現出來的圖像揭示出一些公司如何不斷攀登並多次跨越S曲線;同時揭示了緣何其他公司從來不能到達頂點,或者即使到達頂點,也很快淡出人們的視線。

仍以點彩畫為例: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幅雙連畫—由兩塊畫板組成的一幅藝術品。首先,企業憑藉成功的業務理念順利登上S曲線。這一成就的關鍵要素將在第2~4章重點陳述,屆時,我們將介紹企業沿S曲線不斷攀登的必要因素,我們將其稱為卓越績效的構成要素。而接下來更艱巨的任務則是複製這種成功,為此,在本書的第5~8章,我們介紹了卓越績效企業大獲成功的秘訣。在第5章,我們解釋了致使大部分企業脫離卓越績效軌道的原因:企業高管本應能夠辨識的隱藏S曲線,因多種原因一直模糊不清,而等能夠採取有效行動時已為時過晚。在第6~8章,我們詳細介紹了卓越績效企業採取種種舉措,設法緊跟短期隱藏的S曲線所帶來的加速時間表。我們介紹了卓越績效企業通過各種戰略方法,依據3種隱藏的S曲線管理其組織進而不斷攀登S曲線並達至新高點,以及其高管團隊的發展與人才構成。圖1-3顯示了這些任務在構建和保持卓越績效中的總體分類(中間部分對應隱藏的S曲線的挑戰)。雖然我們對這些任務進行了排序,但企業需要同時考慮所有任務,這也是企業或業務單元最高管理者的首要任務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422

點客信息黃夢: 上新三板就是為了曲線救國上主板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15/57140.html

口述 點客信息創始人黃夢上海點客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註於大中型企業移動應用開發的技術公司。它成立於2008年,總部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2012年12月,它成為上海張江第五家上新三板的企業。公司創始人 黑馬營學員黃夢向《創業家》&i黑馬網記者講述了點客信息上新三板的過程。新三板企業是有統一代碼的。我印象很深,我們上新三板沒幾天,突然有代理商打電話過來說,聽說你們上新三板了。我們就問,你怎麽知道的?看到你們(股票代碼)了,就要這個效果嘛!上新三板好處有很多。首先,我們的信用等級提高了(獲得了銀行1500萬的授信),容易拿到貸款。如果我們沒有在新三板掛牌,去銀行貸款非常麻煩,(要求)抵押物什麽的;上去之後,信用等級提升,經過挑選,我們接受了招行1500萬的授信,我們還沒用。另外,上板對融資還是有用的,得到的關註更多了,很多創投機構找過來。此外,我們是做2B(企業級)業務的,上板後,客戶招標、招聘等各方面,好處還是很明顯的。上了新三板我們公司更規範了,但因為我們公司以前也算比較規範,所以感受不深,有些創業公司,(原來)本身的管理比較粗放,可能會覺得比較難過。我們上新三板,園區直接補了160萬元,但有一些間接成本(卻沒法補)。比如說,我們原來有一些政府的稅收獎勵,為了確保上新三板萬無一失,我們遷到上海張江核心園區。核心區大企業比較多,我們的體量比較小,結果沒有算好,發現稅收的優惠完全沒有了,(因為)這個一年損失還是不少的。還有一些隱形的成本,比如說公司規範化了,社保方面可能會增加一定的成本,不過員工的體驗提升了。公司高管層為了上板,精力牽扯太多。因為這個東西很慎重,各方面必須按合規性的方向去做,導致企業的增長放緩。好在上板後,我們的增長又恢複了,而且更快。 公司上板後,今年的營收比去年增長一倍以上,今年公司營收估計能做到7000-8000萬元。另外,上新三板前後的心態是不一樣的。上板前,我們是比較穩健的,(股權)價格要得比較高;但報上之後,我又要求規模,(可以允許股權)價格低一點,銷售策略再激進一點。新三板也是有鎖定期的,解禁後有交易。我們上板後,很多私人投資者都打聽,要買嘛,據說市盈率基本上都是20倍,可能會更高。我們想先上新三板,然後把公司規模做大,到時候再想辦法轉板。站在企業的角度,你想上創業板也不太可能,排隊太長了。做海外(上市),覺得不劃算。 所以我們上新三板就兩個目的:第一,公司能上一個臺階;另外想搏一搏,如果有轉板機制,就是曲線救國嘛!我一點也不擔心新三板擴張到全國去(反而歡迎),這個東西我早做準備嘛!創業板當年也是這樣,剛開始很多企業,包括很多券商不看重這個東西,現在要上創業板就很難了。新三板也是這樣,早上有先發優勢。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i黑馬 | 編輯:wangjingjing | 責編:王靜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836

從下市破局到啟動轉型大計的首度告白 陳泰銘:國巨將重回獲利成長曲線

2014-01-06  TWM
 
 

 

在前有日、韓角逐,後有中國業者追趕之下,國內被動元件龍頭國巨腹背受敵,董事長陳泰銘啟動改造計畫,準備透過調整資本結構,讓國巨重回獲利成長軌道,他首度公開這次出手的盤算。

撰文‧周岐原

「我一定會把國巨公司帶回到獲利成長的軌道上。」國巨董事長陳泰銘說。

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台北市氣溫下探十度,陳泰銘接受《今周刊》專訪,說明他規畫國巨下市以來的心得。

二○一四年,對陳泰銘而言將是個變動的年度,因為六月分,知名私募股權基金KKR(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持有國巨的可轉債即將到期。KKR如何退場,對國巨股權結構影響重大。

調整首部曲

減資三成 業績逐漸好轉面對這個調整,陳泰銘首先拉高持股。資料顯示,陳泰銘個人持股已經從選任時的三.五萬張提高到十三.九萬張,相當於總股數九%,他藉此做好鞏固經營權的準備。

二方面,他也針對國巨規畫一套資本結構調整方案,這個計畫預期為時五年,一三年減資三成之後,未來四年將繼續領導公司轉型。

陳泰銘坦言,只要未來公司沒有整併事業的其他資金需求,他希望持續調整資本結構,讓資本市場重新認識國巨的競爭力,這也是上市二十年、身為國內被動元件龍頭的國巨,自一一年「下市案」未獲政府核准以來,最大規模的變革。市場正在睜大眼睛觀察,嫻熟資本操作的陳泰銘,這次再度出手,將有什麼盤算?

從一三年前三季財報看來,國巨的業績有好轉跡象。例如一三年前三季EPS(每股稅後純益)為○.五元,高於一二年全年的○.四八元;代表本業獲利的營業利益率,也高過一二年水準。陳泰銘指出,自從下市案觸礁以來,一直在微調國巨的經營策略,他認為成果將逐步浮現,「一四年,會更明顯。」然而,陳泰銘對於台灣電子業的前景,語氣依然審慎保留。

「以前葉國一(英業達集團會長)說,電子業是『茅山道士』(毛利率三%至四%),但我看,現在大概是二%。」陳泰銘頗為無奈。他指出,在早年高速成長時期,國巨曾連續多年配發高額股票股利,這讓「過去的股東很enjoy(享受)」,也因此逐步墊高股本;當獲利逐漸失去動能,勢必面對調整。

股權保衛戰

防對手買走KKR持股

回顧六年前,國巨為何發行二.三億美元可轉債,引進KKR?「我想靠KKR的平台,它畢竟在國際上做過很多收購、重整,有它的reputation(聲譽)。」陳泰銘說。

他解釋:「(擴充)新產品、技術、通路,這些東西都不容易。我們看上的,不外乎歐美、日本公司,但前後談了幾年,真的很難突破。七、八年前的背景是,他們覺得Made in Taiwan還是比較低階,日本公司寧願賣給歐美,也不可能賣台灣人。」國巨因此另闢蹊徑,希望藉由KKR這家全球最大私募基金入股,提高在海外尋找合作機會的能見度。

陳泰銘坦言,當初與KKR提出下市案,原是準備讓員工入股,避免流動率過大,透過下市一次解決,以免在員工分紅費用化之下,「還沒享受利益,費用就先打個折扣。」不料,當主管機關明示「沒有必要」、下市案不予核准後,國巨立即面臨的挑戰是,連同七%持股,KKR共持有國巨三成,若轉換為股權,將是公司第一大股東,陳泰銘必須著手因應萬一競爭者買走KKR持股、搖身變成國巨最大股東的風險。這是他開始調整國巨資本結構的主要原因。

一三年減資三成,讓國巨股本縮減至約一五○億元。然而,KKR一旦轉換手上的可轉債,則國巨的股本又會跟著回到二百億元;換言之,上一波減資三成的效果,無形中被抵銷了。以陳泰銘提出的改革角度研判,接下來,國巨應該還會持續減資,方能削減股本,使EPS提高。

「減資讓EPS可以維持一定程度,甚至更高。」投保中心處長趙順生分析,公司減資是將股本縮小、退還現金給股東,配息則屬於營利所得,對股東而言,兩者賦稅負擔不同。對小股東而言,減資後直接影響或許是持股成為零股,必須先湊足整數,才能以整張交易。在公司方面,在於公司縮小股本後,遇到資金需求時,就要舉債或是現金增資,但辦理增資正好與減資的用意相違背。

此外,減資後公司的營運現金流管理,就必須更加健全。因為面對經濟變化,資本縮減的公司必須自己想辦法募資,因應景氣變化能力相對受到限制。

以過去三年國巨的現金流量表來看,國巨的營業活動現金流入金額,落在四十億元至六十億元之間,一三年前三季累計則達到四十.八億元。本業現金流入逐步穩定,公司可以用減資後的現金規模,因應營運的變化,或許也是國巨選在此時實施減資的主要考量。

除了公司要轉型,陳泰銘不諱言,接班大計也在這次規畫之中。即將年滿五十八歲的他,到改造計畫完成時,大約是六十二歲,希望把公司效率拉高,同時尋覓合適的接班人選,「這也是為什麼,我現在急著調整布局及市場。」

廝殺激烈

三星電機和台商產品重疊

在晶片電阻產品,國巨做到世界第一的規模,但放眼被動元件市場,同業已進入肉搏戰,廝殺格外激烈,因此,國巨一點也不輕鬆。「韓國廠商(對台廠)的確有殺傷力,但我想我們可以克服;另一家順絡電子,獲利是我們的三分之一,但市值幾乎是我們的一倍,享有高本益比。」陳泰銘感嘆:「怎麼跟它打?不用政府出手,市場讓它籌的資金成本,就足夠它打了。」以市值觀察,被動元件領導廠、日商村田(Murata)的市值高達二.一兆日圓(約六千億元新台幣),規模比國泰金控還大;韓國三星電機(Samsung Mechanical)的市值,也達到一六九三億元新台幣,與第一金控不相上下。

令陳泰銘也忌憚的深圳順絡電子,則在購併南玻電子等公司後,坐穩中國第一大廠位置。受到A股本益比普遍較高的助力,順絡電子的市值也達到二八三億元新台幣,同樣超過國巨。

一位券商研究員私下分析,目前台灣被動元件主要的威脅,仍來自三星電機。他指出,三星電機除了原有晶片電阻、MLCC(積層陶瓷電容)產品外,近年也積極發展電感產品,經營路線和台灣業者越來越重疊,當三星電機的產能持續開出,台灣業者的壓力也會逐漸加大。

面對這個現狀,陳泰銘一開始就試圖走合縱連橫的路來脫困。在上市櫃同業中,國巨先後轉投資奇力新、智寶電和旺詮,目前持股各約兩成左右。

橫向整合

透過轉投資延續產業壽命

「台灣產業都是這樣,往往惡性競爭、彼此殺價。所以當初我才想延續產業的壽命,不要惡性競爭。」陳泰銘說:「我為什麼做購併?當時兩家,買成一家(指國巨投資旺詮,但大毅投資案破局),我買了旺詮。經過調整,也看到旺詮的成績上來了。」陳泰銘解釋,被動元件產品的報價,每年平均下跌一五%,若整合其他業者,有機會減緩跌幅至一○%;再透過聯合採購原料,還能降低五%成本。一來一回,約可擠出一○%的利潤空間。「旺詮是這樣起來的。」一路走來,陳泰銘無論在資本市場或企業經營上,都受到各方不同評價。他對於電子業整合的呼籲,或許是台灣廠商開創新局的選項之一,只是國巨數萬名小股東最關心的,是國巨的轉型「最後一哩」,將在陳泰銘帶領下,展現何種成果。這一點,值得市場仔細觀察。

陳泰銘

出生:1956年

現職:國巨董事長

經歷:台灣阻抗總經理

學歷: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國巨轉投資同業,

區隔彼此產品

股票代號 公司名稱 持股比率

(%) 主要產品

2456 奇力新 21 電感2375 智 寶 21 鋁質電容2437 旺 詮 16.5 晶片電阻

資料來源:券商整理

陳泰銘:四年內要完成公司體質改造《今周刊》問(簡稱問):近年你的經營感想是什麼?

陳泰銘答(簡稱答):對手一定會追上來!不是韓國(廠商)、日本上來,就是中國上來,差別在於對手坐大速度有多快。這跟你專利保護完善與否有關。其實,台灣多數產業都面臨同樣問題,走出去碰到日本和韓國,後面還有中國。

台灣電子業從最早的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開始,產業調整的週期已經越來越短。DRAM風光一陣子,鼎盛期前後大概七年;後來走到Panel(面板),三年,這都是銀行投很多錢進去的產業;再來到LED(發光二極體),兩年;最近的觸控面板,一年前的今天,多紅啊!轉下來,不過半年。也就是說,從它好,到大家忽然有點疑問,前後不過半年。產業的週期越來越短,當然也有個別公司表現很好的,像大立光。

我是覺得,我們(國巨)大概算是台灣比較可以在世界舞台上,有和韓國、日本一較長短的機會。我的個性是不喜歡安於現況,因為環境如此,我可以安安靜靜當董事長就好。但我覺得可惜,我一直要在這領域走出一條路,這個邏輯,跟我們引進KKR(私募基金)是有關係的。

問:你如何因應KKR各種退場模式的影響?

答:還好啦,現在的我不會太擔心。當初下市案沒過的時候,就知道會面臨這個樣子(指市場傳言,KKR可能將持股轉讓給三星),所以我們也開始增加持股。

我一直強調,我理解KKR的立場,它想去賣個高價理所當然,也天經地義,這沒辦法有情緒的。大家就慢慢談,用大家可以接受的方式談。

問:你預計用多久時間完成公司體質改造?

答:2013年是改造的第一年,2014年,我有信心,國巨可以重回獲利成長的曲線。在資金沒有擴充需要的前提下,我預期利用四年時間,慢慢把資本結構調整到理想情況,比較能得到市場的認同,這有助於提升本益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459

阿里華數曲線聯姻

2014-04-14  NCW  
 

 

阿里打通文娛產業鏈需要華數的牌照、內容和渠道;華數則需要資本和互聯網概念。一筆各取所需的生意還需面對混合所有制的考驗◎ 財新記者 覃敏 屈運栩 劉冉 特派香港記者 鄭斐 文這是不到兩個月內和阿里巴巴相關的第六宗大收購,每宗標的均超10億元,總計涉資275億元:高德地圖、文化中國(01060.

HK) 、TangoMe、 銀 泰 商 業(01833.

HK) 、恆生電子(600570.SH) ,最新的是華數傳媒(000156.SZ) 。

阿里與華數的 「緋聞」去年底就在坊間流傳。1月23日,華數傳媒因重大資產重組事宜宣佈停牌。華數傳媒副總裁查勇當時告訴財新記者, 「華數希望引入投資者,確實與阿里巴巴在談。 」另據接近華數的人士透露, 「兩位老大(指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和華數傳媒董事長兼總裁勵怡青)私交甚密,最近經常在一起談合作之事」 。不算意外的謎底在4月8日揭開,交易結構卻令市場譁然。

一家剛剛於4月2日成立,實際控制人為馬雲和史玉柱的杭州雲溪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下稱雲溪投資) ,以65.36億元收購華數傳媒2.87億股非公開發行股,成為持股20% 的第二大股東。

雲溪投資全部以現金投入,但99% 的資金來自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公司浙江天貓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浙江天貓)的貸款。

表面上,馬雲通過兩個合夥制企業的關聯結構,巧妙規避一系列法規限制,以極低的初始成本,實現了個人對華數傳 媒的投資權益。

這一俗話 「空手套白狼」的強悍投資手法,引起市場眾多非議。但熟悉這筆交易的知情人士透露: 「不能簡單地將其視為馬雲個人投資行為,而應看到這筆交易是阿里巴巴投資戰略的需要。 」在股權收購公佈次日,阿里巴巴集團即宣佈和華數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複星集團風險投資基金高級投資經理盧山對財新記者分析,阿里巴巴欲打通文化娛樂產業鏈,需要牌照、內容和渠道;而華數傳媒卻需要資本和互聯網概念。這是一筆各取所需的生意。

雲溪投資此次入股的發行價是22.80元 / 股,定價為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平均股價的90%。但截至發稿的4月10日,華數傳媒複牌後連續兩個漲停板,股價站上30.9元。多位市場人士猜測,華數的漲停板一時還停不下來。

明為馬雲, 實則阿里查勇向財新記者證實, 「是馬雲促成了華數集團和阿里的戰略合作。同時,也是馬雲做出的投資決定和此番投資主體安排。 」表面上,華數傳媒引入的新投資者是雲溪投資,但實際操盤手是馬雲,真正的聯姻對象是阿里巴巴。 「阿里看好文化傳媒和華數的前景。 」查勇說。

新近在杭州成立的雲溪投資,是主營實業投資、投資諮詢等業務的有限合夥企業,普通合夥人為巨人網絡前董事長史玉柱以及馬雲實際控制的雲煌投資,同時史玉柱是執行事務合夥人,謝世煌為有限合夥人。杭州雲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雲煌投資)也是3月27 日剛在杭州成立,註冊資本10萬元,法人代表為馬雲,其與謝世煌分別佔股99%、1%。謝世煌是阿里巴巴成立初期的 「十八羅漢」之一,現任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

華數傳媒在給財新記者的書面回複中介紹,在雲溪投資中,史玉柱、雲煌投資、謝世煌股權佔比分別為0.9943%、0.0002%、99.0055%,但實際控制人為史玉柱和馬雲,獨立的投資決策由史玉柱和馬雲共同協商確定。

這是一個複雜精妙的結構性投資安排。在65.36億元股權投資中,雲煌投資、史玉柱、謝世煌各自出資金額約為 10萬元、6500萬元和64.72億元,這意味著馬雲在這次投資中的直接出資僅為 9.9萬元的雲煌投資資本金,而謝世煌則出資64.72億元外加1000元的資本金。

事實上,阿里巴巴過去亦常以馬雲、謝世煌等高管名義出面收購,然後以 VIE 協議與離岸的阿里巴巴集團關聯。但華數傳媒對財新記者稱,此次雲溪投資和阿里巴巴集團之間並不存在委託持股、協議控制的情況。

即便如此, 「不能簡單地將這筆交易看作馬雲的個人行為。從近年的多項投資及市場競爭態勢看,阿里有意做大文化娛樂產業鏈,對牌照、內容、渠道等資源有需求,而國內適合的投資對象並不多。 」 熟悉這筆交易的知情人士說。

為什麼不是阿里巴巴直接入股華數傳媒?如此安排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規避政策風險。中廣電通 CEO 殷建勇分析稱,根據政策規定,外資只能有條件參與包括廣電有線網絡、影視產業等在內的文化傳媒產業。而阿里是註冊在開曼群島的離岸公司,包括軟銀、淡馬錫、銀湖等國外資本股東;華數傳媒則是杭州文廣電視集團持股的國有企業。若以阿里名義直接入股華數傳媒,在向證監 會報送材料後,證監會審核時需要徵求中宣部、廣電總局等部門意見,審批時間延長,且存在較大的審批風險。

目前,廣電有線網絡領域的國外資本已完全撤離。三網融合資深研究人士吳純勇介紹,上世紀90年代末期,廣電總局曾嘗試廣電有線網絡向外資開放,河北省保定有線廣播電視網絡——百世開利成為惟一試點公司,引入了1999年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成立的廣域離岸有限公司4900萬元資金。2011年6月,廣域離岸有限公司以1.03億元出讓其持有的百世開利49%股權給電廣傳媒。

以雲溪投資的名義投資華數,也大大減少了雙方的披露程序。一位熟悉華數傳媒的資本市場人士分析,交易完成後,雲溪投資將成為華數傳媒的第二大股東。作為A 股上市公司,華數傳媒需要對大股東旗下的其他資產做出披露。

從法律上來看,雲溪投資的大股東是謝世煌,相比於馬雲或阿里巴巴,信息披露將大為減少。

此外,通過基金形式入股,既可坐享華數傳媒可能帶來的豐厚利潤,又可以省一部分企業所得稅。知情人士稱, 「本次交易結構和財務安排都是幾個『大佬』商量好的,財務顧問中銀國際只在其中起到執行角色」 。

天貓貸款之疑

在華數投資案中,99% 的投資資金來自有限合夥人謝世煌的個人借款,而款項則來自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子公司浙江天貓,這引起了市場的頗多質疑。

根據華數傳媒《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 ,4月8日,浙江天貓和謝世煌簽署了 《貸款協議》 ,向謝提供本金金額不超過人民幣65.3億元的借款,用於支付華數傳媒本次公開發行價款,貸款期限十年,年復合利率8%。

浙江天貓哪來這麼多錢?據財新記者瞭解,阿里巴巴的資金流主要源自淘寶和天貓,阿里本身的負債率很低,在國內銀行幾乎沒有貸款,而數十家外資銀行提供了大量美元授信,平均貸款成本僅為年化利率4%左右。

浙江天貓本身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一是入駐商家的保證金,目前分為5萬元、10萬元和15萬元三檔,入駐商家有6萬多家。據天貓內部人士透露,僅保證金一項的沉澱資金大體在60億元上下;二是技術服務年費,分3萬元、6萬元兩檔,根據入駐商家的銷售情況,如果完成任務可全部退還或退還一半;三是天貓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即技術服務費,其費率根據不同的品類分2%-5% 不等。以2013年「雙十一」披露的數據來看,銷售冠軍小米公司成交5.41億元,其品類的費率是5%,僅此一家一天交給天貓的技術服務費就高達2700萬元。而「雙十一」當天天貓成交額是350.19億元。此外,天貓也延續淘寶的廣告和關鍵詞競價收費,目前還開發針對商戶使用的軟件,獲得增值收入。

但浙江天貓資金來源中很大一部分是商家保證金等商戶沉澱資金,外界對這次天貓給謝世煌的借款是否挪用保證金有所質疑。

一位律師對財新記者分析稱,這樁 交易用謝世煌個人名義借款,主要是為了規避企業之間借貸的禁止性規定,央行 《貸款通則》明確規定企業間不得違反國家規定辦理借貸或變相借貸融資業務。而最高法院對企業之間借款合同也不予保護。

一位接近華數傳媒的人士表示,天貓的貸款一定是合法的,律師已就資金來源出具法律意見書。這類似於併購交易中的過橋貸款,天貓與謝是債務關係,只享受每年利息收益。

根據公告的《貸款協議》 ,謝世煌提供的擔保包括雲溪投資的合夥人份額、雲溪投資的資產以及謝的其他財產 和第三方提供的擔保。據此,謝世煌待投資完成後獲得的華數傳媒股份,亦可作為貸款擔保標的。

但是,謝世煌作為阿里巴巴的股東和高管層,以基金合夥人身份向子公司借貸,難免令人對天貓貸款的風險控制產生懷疑。 「阿里巴巴要赴美上市,公眾投資人很可能不願意看到這樣的借貸。 」一位資本市場人士稱。

不過據多位律師分析,美國證監會對「大股東除上市公司以外的資產與上市公司產生同業競爭,或關聯交易等行為」 ,並無明確的禁止,只要求如實披露,是否值得投資由投資者自己決定。

上述資本市場人士對貸款成本也表示疑問,年復合利率8%的貸款資金顯得相當便宜。目前市場上文化傳媒類併購資金貸款年化利率約在12%-15% 之間,華泰聯合在為藍色光標多次併購業務上提供的貸款年化利率已達到了15%。但是一位熟悉浙江民間借貸市場的人士也告訴財新記者,浙江民間借貸利率一般在8%-12%,大額借貸8% 利率還算正常。

針對市場質疑的問題,浙江天貓對財新記者書面回應稱: 「 此次借貸資金是天貓公司自有資金。天貓目前經營狀 況良好,每年營運都產生利潤和淨資金流入,此次貸款對天貓沒有現金壓力。

另外,天貓商家保證金僅用於商家出現違約行為時,根據合同保障消費者權益,任何人都無權也不能動用。 」至於借貸的合法合規性問題,天貓稱, 「天貓與謝世煌之間的借款不屬於企業間借貸,而屬於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如何確認公民與企業之間借貸行為效力問題的批覆》中規定的民間借貸,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有效」 。

對於是否挪用銀行貸款用於收購借款的問題,天貓聲明, 「阿里巴巴集團目前為止尚未動用外國銀行的授信,更談不上挪用貸款。 」另據財新記者查詢的工商資料顯示,浙江天貓的股東是淘寶中國控股有限公司,馬雲是法人代表,並擔任董事長。謝世煌在天貓沒有任何職位。根據VIE 協議,阿里巴巴集團全資控股浙江天貓。

阿里力補產業鏈

在雲溪投資入股華數傳媒的同時,阿里與華數傳媒控股股東華數集團達成了一項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在資本層面,一方進行原創內容、視頻通訊、遊戲、音樂、教育等綜合應用體系以及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的佈局和併購時,另一方可同步資本參與,共同拓展文化傳媒產業鏈上下游;在業務層面,雙方同意在視頻業務上進行協同合作,依託各自在渠道、市場、用戶、內容等方面的影響力優勢,對另一方推廣相關業務予以全面支持和開放。未來雙方保持在戰略、資本、業務、技術等層面繼續合作的可能。

當前的互聯網戰爭已進入新的關鍵 時期,百度、阿里、騰訊三大巨頭全面出擊,以自有優勢業務為依託,向生活服務、社交、搜索、支付、電商、文化娛樂等各個生態圈逐步滲透,試圖在撬動競爭對手地盤的同時,構建自己的全業務版圖。

「馬雲投資華數,一方面有利於阿里巴巴搶佔電視屏,形成視頻購物完整閉環,鞏固電商地位;一方面基於華數傳媒廣電文化行業的背景,嫁接阿里已經投資的文化產業,可以衍生出更多業務模式,挑戰百度、騰訊等互聯網巨頭。 」吳純勇分析。

阿里一貫的主戰場電商領域,現在除了面臨京東、蘇寧等傳統電商平台的激烈競爭,還遭遇微信支付、百度地圖等移動應用的搶食。同時,隨著互聯網電視的普及,電視屏成為 「兵家必爭之地」 ,搶佔客廳電視屏、佈局視頻電商,對阿里有很重要的戰略意義。

阿里2013年開始發力電視屏,當年7月正式發佈阿里智能 TV 操作系統,同時與華數聯合推出搭載該操作系統的「彩虹盒子」 ,此後又基於雲操作系統推出天貓魔盒。華數內部人士透露,目前彩虹盒子發貨量超過百萬台。

除了在電商領域佈局防守戰略,阿里還橫向延伸產業鏈,拓展一貫薄弱的文化娛樂業務。目前,百度擁有影音、文庫、愛奇藝、91無線等文化娛樂陣營,騰訊則擁有遊戲平台、文學、QQ音樂、視頻等業務。

阿里已經意識到,文化消費是新的增長市場,所以近年來在內部確立了金融和文娛兩大主攻方向。去年9月,阿里調整公司架構,新增數字娛樂事業群,從騰訊挖來原數字多媒體產品部總經理劉春寧擔任該事業群總裁,將2013 年初收購的音樂網站蝦米網、阿里自身推出的手游平台都交由該事業群運營。

近期,阿里在文娛領域收購頻頻,先是與海南省政府簽訂50億元戰略合作協議,將數字娛樂和遊戲產業總部基地落在海南;後又斥資63億港元控股收購文化中國,進入電影製作發行、出版、遊戲等領域。

作為受意識形態控制的廣電產業領域歷來有較高的進入壁壘,阿里不僅需要終端入口,更需要文娛產業的牌照和渠道,而同屬浙江的華數傳媒是其最便利的選擇。

吳純勇認為,華數傳媒在廣電行業的地位非常特殊,它既是廣電有線網絡運營商,又擁有網通寬帶的資質,同時還擁有互聯網電視集成播控牌照以及IPTV 集成播控牌照,業務規模處於廣電有線網絡行業第一陣營,在七家互聯網電視牌照方中排名前三,寬帶業務雖無法媲美電信運營商,但在廣電同行中也具備優勢。 「關鍵是,華數的市場化程度和擁抱互聯網的態度相對較好,也是中國最早上市的廣電有線網絡公司。 」華數傳媒互聯網電視業務部總經理卓越曾向財新記者透露,在互聯網電視終端層面,至2013年底搭載華數平台的一體機出貨量超過2000萬台,盒子超過150萬台,版權上也與全球400多家內容廠商有合作。

阿里方面對財新記者表示,華數具有全業務經營所需的完備業務資質和多樣化的終端優勢與傳輸渠道,將幫助阿里實現在家庭互聯網方面的生態拓展。

華數的大棋局

此次雲溪投資所投資金,華數稱主要用於「媒資內容中心建設項目」 「 『華數 TV'互聯網電視終端全國拓展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華數傳媒在公告中稱,希望以資本為支點,加強上游內容優勢,撬動下游終端覆蓋優勢,整合中游傳輸通道優勢,並通過產業鏈的垂直一體化整合,打造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綜合傳媒平台。

而引入馬雲、史玉柱作為新投資者,可對公司注入互聯網運營理念,構建協同互促的新媒體業務生態圈。

根據公告,媒介內容中心擬投資15.15億元,其中13億元用於擴充視頻內容版權; 1.15億元購買服務器等設備以及軟件,升級改造現有的媒資生產中心系統。版權內容除了直接版權分銷,還通過互動電視、手機電視、互聯網電視、互聯網視頻業務和其他新媒體業務線增收。

此外,華數擬在全國範圍發展300 萬「華數 TV 互聯網電視終端」用戶,項目投資金額為11.1億元。華數稱擁有百萬小時的數字內容,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新媒體影視節目內容庫。

從傳統有線網變身新網絡、新媒體企業,華數的變革之路走得也不容易。

華數傳媒副總裁李學東在集團內部發文稱,既要守也要攻, 「守」是做好有線網絡運營商,把廣電網變成寬帶網,把互聯網內容無縫移植到電視上; 「攻」是從電視屏拓展到 PC、iPad、手機屏等,發展寬帶、通訊、智慧城市等全業務,打造新媒體平台。

無論攻守,都需要大量資本。吳純勇指出,在省網整合過程中,需要統一或升級原有的生產技術以及終端設備,同時還需加快推進高清電視二次平移及高清普及工作,廣電企業需自籌資金,壓力普遍都比較大。

另據華數內部人士透露,華數不僅購買內容版權,而且成立了專門的團隊參投電影製作項目,每年花在內容上的投資約為7億元。除了版權競價,互聯網電視終端側的競爭也十分激烈,需要耗費大量的推廣營銷、技術改造等成本。

為走出浙江,擴張業務網絡,華數積極展開投資併購,前期已戰略投資貴州廣電有線網絡、愛上網絡、青島海信傳媒等公司,同時還收購了網通信息港擁有的寬帶網絡業務及相應資產包。

其控股公司華數集團則於2012年底以14.43億元,收購上海中廣四通傳媒投資有限公司。通過這筆交易,華數一躍成為全國擁有用戶數量最多的有線網絡服務商,目前已覆蓋了浙江、江蘇、安徽、山東、黑龍江、河北等18個城市的500萬有線電視用戶。

不過,華數傳媒負債率近年也因此居高不下。截至2013年12月31日,負債總額為32.71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4.33%。本次非公開發行獲得65億元投資後,公司負債率將降至28.15%。通過雲溪投資聯手阿里巴巴,無疑令華數獲 得了極為重要的資本支撐。

但是,從近年互聯網公司眾多的收購記錄來看,馬雲、史玉柱入股華數傳 媒應是罕有的互聯網民企與地方國有企業 「共舞」 ,在這樣的混合所有制架構下,馬雲和阿里巴巴的文娛產業鏈之夢能借到華數的多少力道,還有待觀察。

有分析人士指出,雲溪投資不可能撼動華數集團的控股地位。另外,從廣電系統傳統的體制機制來看,一些較高業務壁壘的領域或戰略決策,阿里也未必能夠觸及。

此外,隨著4G 移動網絡、高速固定寬帶、衛星等傳輸渠道的發展,華數傳媒的傳統渠道優勢也可能受到衝擊。

加上新媒體市場尤其互聯網電視,目前並未找到真正的商業模式,版權、終端、技術等方面的資本投入最後能否變現也存變數。

表面上,華數傳媒引入的新投資者是雲溪投資,但實際操盤手是馬雲,真正的聯姻對象是阿里巴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4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