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白武士何處覓? 楊懷康


2009-03-12  NextMagazine





冰 島破產,市場派政府倒台。左傾分子執政,走其回頭路,既國有化了其三間銀行,又部署以「快證」程序加入歐洲共同體;女同性戀新總理尋且給市場派中央銀行行 長柯德信(David Oddsson 1948-)下「驅逐令」迫他辭職 —— 但被堅拒。此番急變令人不由不擔心從美國到中國會不會走起同樣的回頭路來。大安逸的一代

上個世紀初,俄國十月革命後,整個世界背棄了市場經 濟達七十年。到一九七八年中國改革開放,鐘擺才回過頭來。與此同時英國的戴卓爾夫人及美國的列根總統聯手發動了一場國營企業私有化、放寬官僚監管、減稅的 市場經濟革命,進而導致蘇聯解體、東歐變天。直至二○○八年金融海嘯,那是有「大安逸年代」(The Great Moderation)之稱 —— 物價平穩而經濟繁榮 —— 的光輝三十年。

「大安逸年代」有的是個良性循環 —— 私有化、開放市場帶來生機,鼓勵進一步的市場化,締造更大的繁榮。面對金融海嘯帶來的困局,「我的朋友」曾健時在《華爾街日報》的地盤作悲鳴:良性循環不 再,隨之而來的是個惡性循環 —— 金融機構全面國有化,政府干預升級(奧巴馬已下達指令,不許銀行首腦拿超過五十萬美元年薪),扼殺經濟生機;干預失敗再干預,葬送掉起碼一代人的前途(a lost generation)。

白武士的消失

曾健時兄這個悲觀的批示教我猛然驚覺,歐美的金融機構要不是像冰島那三間銀 行那樣呼叫無門 —— 在最是危急的關頭,冰島的中央銀行向美國聯儲局及歐盟的中央銀行發出SOS求救訊號,不得要領 —— 冰島理應可以避過這場浩劫。事實上德國便有銀行要收購這三間銀行,不幸說時遲那時快,白武士竟已變作自身不保的泥菩薩。在我看來白武士的消失是金融海嘯一 發不可收拾的關鍵。

長時期以來,金融界都有個守望相助的傳統;萬一有同業周轉不來,較有實力的行家往往會挺身而出充當白武士施予援手。這不 是說開銀行的都格外俠義,只是銀行是一門建基於信心的生意;存戶擠提一間銀行,便不難引發恐慌,令人人自危。再者,差不多所有商業活動都經銀行收支款項; 一間銀行出事便不難像火燒連環船那樣令所有票據交易停頓:A銀行跟B銀行往來,兩者都財政健全,但B也跟C銀行來往,C出事,A、B亦不能倖免。唇齒相 依,見死不救絕不符合銀行業的整體利益。

由是之故,一九○七年華爾街爆發股災,摩根(J. P. Morgan 1837-1913)是當時銀行業的龍頭,他便號召群雄合力化解危機,而毋須政府插手。一九六五年香港爆發擠提潮,滙豐入主恒生。一九九八年,美國的LTCM對沖基金炒燶俄羅斯盧布,數以百億美元計的這種那種票據有平不了倉之虞;聯儲局急召十四間規模最大的金融機構的頭頭到紐約,鎖他們在會議室、頒下哀的美敦書:解決不了問題,休得出來。一場危機由是化險為夷。

白武士亦要「打滴滴」

到 了○八年二月,貝爾斯登倒閉為金融海嘯大響警號,那時尚有摩根大通以白武士之態出面收購。及至金融海嘯在○八年九月進入高潮,畢菲特旗下的富邦銀行 (Wells Fargo)也有能力買起美聯銀行(Wachovia);而美國銀行(BofA)亦沒有對漏夜拍門求救的美林證券置若罔聞,白武士何曾絕迹?

然 而美國銀行收購美林這一役恰正暴露出整個金融海嘯的癥結所在。當金融白武士,先決條件是財力 —— 股東資金 —— 雄厚,要不然何來本事承擔起出事銀行的呆壞賬?不巧,收購美林後大家方才發覺,一脫下盔甲美國銀行原來是個資本匱乏的空心老倌;非要政府注資、「打滴 滴」,無以活命。非但美國銀行如此,整個金融業都是如此,那麼及至雷曼倒閉、AIG告急,金融海嘯全面爆發,誰還有本事當白武士?銀行業視為命根的資金都 跑到哪裡去了?

無本生利的生意

眾所周知,不管做什麼生意都要本錢;收受存款的銀行尤其要資本雄厚才取得存戶信任。若然如此, 整個銀行業又怎會一下子都沒有資金了?更何況金融機構受到多層監管,每個國家固然有自己的一套家規,國際間對銀行的資本充足比率(有多少資本才可以按比例 作出放貸)更又有協議。那麼就算當不成伸手救人的白武士,亦不致自救不暇,要政府來國有化呀?《時代週刊》新近的報導則顯示,事情確又如此。麻煩出在哪 裡?

美國是這場災劫的原爆點,而《時代週刊》則鎖定美國的證監(SEC)為元兇。過去像高盛(Goldman Sachs)等投資銀行都維持一個十五比一的資本充足要求:每放貸十五元自己先要有一元資本為後盾。可是在二○○四年美國證監二話不說,取消了這個充足比 率,形同讓投資銀行經營無本生利的生意。《時代週刊》透露高盛當時的主席保爾遜主催取消資本充足比率,後來掛帥印對抗金融海嘯的,也就是他。

取消了資本充足比率的要求,一旦投資銀行有虧損,那又何來資本以為抵銷?資不抵債,除了倒閉又還有別的選擇麼?不過證監這個措施只是針對投資銀行而已,那又豈致禍延整個金融業?

問 題是自八十年代起,商業銀行(即是接受存款、提供借貸的銀行)及投資銀行(不收受存款)的界線日益模糊,好些像美國銀行般的傳統商業銀行見獵心喜,紛紛仿 效高盛般的投資銀行幹起這種、那種衍生工具的炒賣活動。以致不少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比率由一比十五擴大一倍至一對三十 —— 借出一百元,有三元收不回來;或是作一百元的投資而蝕三巴仙 —— 便足以令銀行沒頂了。(房利美更「進取」:他們有一元的本錢而作六十三元的投資,這些投資只須蝕1.5%他們便game over了。)

回購股份削減資本

放寬或者乾脆取消資本充足比率又絕非銀行蒸發資本的唯一原因,除此之外,《時代週刊》說還有兩個同樣致命的原因。其一跟銀行管理層的待遇有關,其二則是銀行管理層迷信科學形成了僥倖之心。

在 美國,管理層的待遇跟股價表現掛鈎,蔚然成風,如若年內股價漲了一成,總裁的人工按比例加一成、花紅加多少個百萬元、認股權加多少百萬股 等等。這個做法看似天公地道,然而股價上升並不一定是因為管理層經營有道,經畢菲特鼓吹,不少美國公司都以從市場回購股份的辦法托高股價 —— 進而增加管理層的待遇。一般公司回購股份可能沒有什麼,銀行回購股份則大件事也 —— 那是自削資本,形同自毀長城。《時代週刊》說過去四年,美國的銀行總共花了三千億美元回購股份——也就是蒸發掉三千億美元資本!

迷信電腦程式

科學又怎麼弄走銀行的資本?相信大家還記得滙豐前主席龐 約翰收購美國的Household International吧,他的道理之一便是看中他們那一套全自動審批樓宇按揭的電腦程式系統,一心要將之移植到墨西哥、拉丁美洲以至亞洲,大展鴻 圖。龐約翰深信電腦程式可以幫滙豐多做生意,美國的銀行業則深信電腦程式足以令放貸萬無一失,從此消滅呆壞賬。若然放貸完全不用擔心錢收不回來,那麼銀行 又還要資本來作什麼?

監管機構取消資本充足比率,銀行管理層為了提高待遇,一方面藉着回購股份托高股價,另一方面依賴電腦程式拼命放貸。三管齊下,整個銀行體系的資本便是如此這般蒸發掉了。一間間銀行變了空心老倌,莫說是當白武士,一個大浪蓋過來,自救亦不暇啊!

補白大沉降?

史稱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之經濟困難為「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當下之經濟困難該何以名之?William Safire在其《紐約時報》有此一問。

「金 融海嘯」的叫法無疑道出這場浩劫的殺傷力,然而海嘯來得突然亦去得急,不切合當下揮之不去的困難。在眾多建議當中(包括The Great Debacle, The Great Devaluation, The Great Plunge等等),最合眼緣者理應為The Great Fall矣。

此Great Fall源自童謠:

Humpty Dumpty sat on the wall,

Humpty Dumpty had a great fall.

All the king's horses

And all the king's men

Couldn't put Humpty Dumpty

Together again.

這個「蛋頭」Humpty Dumpty大有昔日華爾街上的天才影子,堪稱貼題。然而中文這個Great Fall又該如何叫法?「大墮落」道德主義氣味太濃,「大沉降」如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567

《壹週刊》的出路 楊懷康

2012-03-29 NM

敝刊滿二十二周歲。那天晚上,例牌跟同事們憶苦思甜 —— 苦的居多 —— 旁及報業(起碼敝刊)的前景。不巧,隔了幾天《經濟學人》專文檢示報業的未來;他們的判斷似乎是悲觀的:報刊非但將進一步電子化,更要像中國給國企定下的 基本方針政策那樣「走出去」,以整個世界而非以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為市場。果如所言,此又不禁令人懷疑像敝刊般以香港為本位的刊物是否跟時代脫節,早晚 面臨淘汰。

匿名調查
在這個年代,印刷媒體(也就是報紙跟雜誌吧)前景黯淡,老生常談矣。黯淡到哪個程度?新近台灣的 堅哥給我一通電郵,轉述了美國Pew機構跟六大報業集團(旗下共有三十八份報紙)作的調查。這個調查的結果是什麼?只消說說他們公布調查結果的方法,大家 便不難知道結論是什麼了 —— 他們把參與調查的機構及訪問過的人,通通隱去名號,故此這是份匿名的調查報告。 作這個調查的Pew名氣響噹噹,參與調查的集團亦非見不得光的鼠輩,何以要鬼鬼祟祟弄份匿名報告出來?當中有個難言之隱:調查的結論對報業的前景異常悲 觀,透露參與調查集團的身份,那又豈不令仍然在職的員工徬徨焦慮,不知道什麼時候將丟掉工作?為他們着想,只好發表份匿名調查報告了。報紙的使命是傳播訊 息,對行業的生態未來竟採取個鴕鳥政策,諷刺啊!

互聯網扯低銷路
從堆填區視之,敝刊的境況絕不至像美國行家那麼悲 觀,但前景還是教人擔心的。創刊二十二年,當下我們的賣書銷量只及高峰時期的一半左右。依我看,銷量下跌跟互聯網有個不可切割的關係。第一代瀏覽器 Netscape面世之時,我們銷量剛好登上頂峰,隨着互聯網的日益普及,我們的銷路逐步回落。故此就互聯網形成的挑戰而言,敝刊的處境跟全世界的行家是 一致的。電子相機已然取代菲林相機,電子傳媒會否全面淘汰印刷傳媒? 《經濟學人》似乎認為這是個非人為主觀意願所能移轉的趨勢。他們說英國右翼的《郵報》、左翼的《衞報》、美國的《紐約時報》及《Huffington Post》分別為全球最多人瀏覽的英文新聞網站,前三者皆脫胎自印刷媒體,但《Huffington Post》則打從面世的那一天起便只有電子版,而無印刷版。於此可見,電子化乃報業的前途所在云云。


然而為難的 是,報章的電子版往往叫好不叫座,譬如《紐約時報》便一直虧本。究其根本,是報紙的電子版雖則有廣告收益,但收益可遠不及印刷版。Pew的研究顯示,報紙 上網後印刷版的廣告收益應聲下跌,每每是跌了七塊錢才可以從網上廣告賺回一塊錢;故此報紙電子化可以說的而且確得不償失。你不電子化嗎,對手可搶着做,無 論是銷路或廣告收益依舊給分薄,總不成坐以待斃吧! 《經濟學人》指出,無論是英美報紙之所以要大力拓展網上版的世界市場也正是這個原因:網上廣告的收費低 —— 在廣告商而言,也就是效益不大 —— 要增加收入便唯有廣張客路。這當中的困難是,上網看報紙的讀者四散全球,什麼人種都有,那麼網上廣告又何來針對性可言?廣告商無從準確捉摸讀者群、廣告的 促銷效力存疑,網上報紙又何來本錢提高廣告費?

穩定的核心讀者群
說到這裡,且讓我岔開一筆,跟大家說說報刊的銷量及 讀者人數的分別。在互聯網尚未流行之時,市場調查顯示每份《壹週刊》大致有四名讀者。廣告商關注的是讀者群有多大?是哪個收入階層的讀者?收入高、購買力 強的讀者群愈大,刊物的廣告效益便愈大自不待言。互聯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後,我們的銷路無疑下跌了,但讀者群可有增而無減,而收入高的核心讀者群至為 穩定,故此電子化並不見得便一定會削弱廣告效益。 話雖如此,互聯網對傳統報刊的威脅是真確不過的。就在敝刊慶祝二十二周歲的那個星期,有兩百四十四年歷史、總共出十五版的《大英百科全書》便宣布「停刊」 —— 不是像柯達那樣破產,亦非從此關門大吉,而是停止刊行印刷版,也就是不會有第十六版的《大英百科全書》;自此有的只是網上版,但資料每天更新,故此是集新 聞通訊社及資料庫於一身的參考工具。

擁抱互聯網的挑戰
網上新聞、資料多如恒河沙數,而且都是免費的,再又還有個《維 基百科》,那麼電子版《大英百科全書》又還有生存空間麼?他們的總裁Jorge Aguilar Cauz跟BBC說,《大英百科全書》其實是互聯網的先驅,早在一九九五年已經上了網,及後又出光碟、學生版、兒童版……到如今他們的訂戶是以公共圖書 館、學校為主;故此早便抓緊時代脈搏云云。這位先生說他們的業績不俗,我上網查證過,整體而言,財政上他們看來是有困難的。 敝刊差不多跟《大英百科全書》同步發展網上版(草創之初得黃岳永兄拔刀義助,謹此致謝),而跟《大英百科全書》(及《華爾街日報》)一樣,自一九九六年面 世至今我們的網上版都是收費的。於此可見我們老早便擁抱互聯網的挑戰,但網上訂戶提供的收入可遠遠不足以支持我們的運作,故此我們依然是以印刷版為本業的 「舊媒體」。那是否表示我們早晚會被淘汰?

廣闊的市場
老實說,對這個問題我沒有答案。互聯網普及近二十年,全世界的 行家至今可未找到一條出路,大家看來還未知道該如何應付銷路下跌、廣告收益減少形成的利潤壓力。我們創立了二十二年,在行業而言,那說不上什麼資歷;以我 們的有限經驗而言,唯一可行的生存之道是因應市場形勢的改變而變,捨此之外,別無他法。 我們剛出版了第1150期。《壹週刊》面世之時,所有雜誌都是一刊一冊的,但到了第38期(理應是九○年的十月吧),我們開始分拆《壹週刊》為A、B兩本 書。在那個時候來說,那是個為人所未為的創舉。到了現在,試問哪份週刊不是一刊多冊的?到了一年多前,在A、B兩書之外,再加多一本+One。從一刊一冊 演變為一刊三冊,紙張印刷成本當然增加了不少,可是售價依舊。競爭如何劇烈,那又還用說嗎?


可幸面對劇烈競爭及成本壓力,我們依舊有利可圖,足見我們還是追得上讀者 —— 及廣告商 —— 的要求的。只要還有這個應變的能力,不管是強化電子版或再出多幾冊書,我們理應還是有個生存空間的。 說到底,不管是什麼的年代,人們都渴求資訊,這是個無從完全滿足的渴求。資訊的形式或許會千變萬化,對資訊的渴求卻是永恒的。我們的挑戰是如何試圖滿足這個滿足不來的渴求。以此視之,這是個無限大的市場。市場廣闊,要是無以餬口,除了認輸技不如人,我們又還有什麼好說的?

補白
老翻大國 今年為大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21-1870)之兩百歲冥壽。BBC說在割讓香港之年,他首度出訪美國;到處受到擁躉歡迎。初時他樂不可支,及後,發覺美國人只顧老翻他的作品,不付版稅,從此鬧翻。 誰料得到一百五十年前中美原是一家,都是老翻大國!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28

香港該當有《壹週刊》 楊懷康

2013-04-11  NM
 
 

 

早前《壹週刊》踏入第二十四個年頭。碰巧,那個星期美國最大的傳媒公司時代華納(Time Warner)宣布分拆旗下《TIME》、《Fortune》、《People》等雜誌,成立新公司,以特別股息的方式派發新公司的股份給股東。我借此機會跟同事分享了一些對印刷傳媒 —— 主要是週刊 —— 的管見。一望而知,時代華納這個安排不是為了別的,而是不想雜誌業績拖累其CNN電視、電影的生意,打擊集團股價。憶昔在那網股炒得火紅的二千年,網絡公司AOL跟時代集團合併、以之冠名,目的就是借助《時代》週刊這個老字號替集團省招牌。十三年後,AOL銷聲匿跡,而《時代》週刊則被視為佗衰家、搭沉船的負累,此又能不令人欷歔?終止印刷版

在此之先時代華納試圖將雜誌業務跟另一間出版公司合併。這宗買賣最終做不成,美國人對雜誌業務的前景如何,恐怕也不用多說了。電子傳媒真的會像個人電腦取代打字機那樣,把印刷媒體打個稀巴爛嗎?《時代》週刊在1923年面世,今年剛好是其九十周年。儘管這份週刊將繼續出版,但像鬼子佬說的,一切已盡是像大字報般寫在牆上了(the writing is on the wall),印刷傳媒的前景大事不妙,已然是不可逆轉的事實了。君不見一向跟《時代》競爭的《US News & World Report》及《Newsweek》已先後終止印刷版,改而只出網上版了嗎?

未肯投降

《壹週刊》的歷史遠不及《時代》那麼長,三分之一也不到;我們遠在地球另一邊,而香港的經營環境亦跟美國不盡相同,可是跟《時代》一樣,我們也面對來自網上的挑戰。別的不說,我們現今的銷路只及歷史高峰的一半左右而已。可堪告慰的是,不少讀者打從第一天起便支持我們至今;整體而言,印刷版銷量雖是下跌,讀者人數可在七十萬的水平大致不變,那可能是歸功於不斷增加的電子版讀者吧。不過從分拆雜誌業務獨立上市的部署來看,《時代》週刊顯然還未像其競爭對手那樣舉手投降。《壹週刊》亦然。這幾年來我們都在不斷求變,尋找生機。早在十七年前互聯網起步之初,我們已推出網上版(在此謹向拔刀義助的黃岳永兄致謝),至今電子版《壹週刊》仍在努力適應新的生態環境。即使是印刷版我們也沒有投降,在A、B書之外,先前推出了《+One》,這個嘗試更又贏得市場的認受。不管當下的環境如何艱困,只要不舉手投降,我有信心印刷媒體是不會步恐龍的後塵,為歷史淹沒的。

《經濟學人》令人鼓舞

即以歷史幾乎倍於《時代》的《經濟學人》週刊而言,便有令人鼓舞的表現了。這份堅持以「報紙」自居的週刊在1843年出版,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年的歷史;在互聯網、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年代,在擴充電子版的同時,其印刷版銷路還在往上攀升。半個世紀前,即是這份「報紙」面世超過一個世紀後,其銷量不過是三萬份而已。到了今天,其全球銷量已漲升五十倍至150萬份,當中北美的比重超過一半(八十八萬份),銷量比老家英國還要多。這份大有英國本色的「報紙」顯然能美國人所不能,把《時代》、《US News & World Report》及《Newsweek》都比下去了。《經濟學人》有什麼過人之處?那當然離不開其內容了。他們夫子自道,其內容抓緊時事脈搏、加以議論,故此是報紙而非期刊。這份「報紙」以文字為主,圖片不多,等到2001年才開始彩色印刷(敝刊打從1990年面世即已全彩色製作),故此遠說不上圖文並茂。

才智見地為賣門

版面既「齋」且素,其內容又何以取勝?主要靠一個支柱撐起三個元素:intellegent analysis, discussion and debate —— 無論是分析、討論及針砭時事皆有才智見地;既為「報紙」,其內容不一定雋永,但讀來則讓人嗒落有味、啟發思維(敝刊從來都以「過癮、好睇、有料到」為標榜,以趣致為取向)。換言之,《經濟學人》的內容抓緊大家關注的時事動勢,不失時效、顯見才智地從不同的角度為讀者分析、討論,探討大家關心的議題;故此這份報紙並非讓讀者拿來消閒的。不過這亦非一份古肅乏味的學究刊物,無論是其標題、內容或圖片說明都散發英國人獨有、令人回味無窮的wit。

這個英國人獨有的wit是什麼?鄙人哪夠功力說出個究竟來?說到底,wit之為物,只可以意會而不可以言傳;勉強要說上幾句嗎?極其量只能從負面着墨,說什麼不算是wit。首先,wit讓人細味箇中精要發出會心微笑,故此既不嘩眾取寵亦不胡鬧,但對讀者有要求,要他們下點心思、加上閱歷才嗒得出箇中味道。即以奧巴馬那以JOBS(Jump Start Our Business Act)為名的刺激就業法案而言,推出一年多而了無成效 —— 主要是中小企給美國的證監會卡死集資有困難 ——《經濟學人》報導其事,以「還是不行」(Still not working)為標題,這三隻字語帶雙關而顯見心思。話說戴卓爾夫人在一九七五年出任保守黨史上第一位女黨魁,四年後一舉擊敗工黨而為英國史上第一位女首相。競選之時,她聘用Saatchi and Saatchi設計廣告,當中最是膾炙人口的一幅海報,畫面是待領失業救濟的蜿蜒人龍,標題三隻大字:LABOUR ISN'T WORKING。海報傳遞的訊息清楚不過:工黨無能以致工人沒工開。《經濟學人》那三隻字標題概括了他們對奧巴馬刺激就業法案的評價,指他跟三十多年前的英國工黨一般地窩囊。

精兵制致勝

我不知道是怎麼樣的高手花了多少時間才推敲出這個標題,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份報紙非高手不用。據《維基百科》說,其全球的編採隊伍只不過是七十五人,當中五十人在其倫敦總部上班,其餘廿五人散布全球。依我看,精兵制正是其成功經營之道。須知在通脹肆虐的年代,不管生意好壞,人工總是要加的。故此愈是歷史悠久的刊物 ——《經濟學人》的歷史比誰都要長 —— 其人工皮費的比重亦愈大。即使不用面對電子傳媒的衝擊,要是不行精兵制,傳媒早晚會為人工皮費拖垮。愚見以為,《經濟學人》長壽,而內容歷久常新,精兵制之功也。當然,世界上只有一份《經濟學人》週刊,但他們卻不是唯一賺錢的印刷傳媒(敝刊同樣有利可圖)。《BUSINESSWEEK》虧本而為彭博通訊社收購,改版經營,現今又是一盤賺錢的生意了。於此可見印刷傳媒前景並不是不少人說的那麼悲觀的。

香港應該有份《壹週刊》

還有,我跟很多同事都堅信,此時此地,香港還是應該有一份《壹週刊》的。我們並不孤單,數以十萬計的讀者顯然認同我們這個看法,打從第一天起他們便拿出真金白銀支持我們。天曉得我們會否像《TIME》那樣有九十年的歷史,更莫說像《經濟學人》那樣有一百七十年的歷史,但我們應該是有未來的。

補白

生產分工妙不可言岑醫生告之,高科技植牙設施幾為瑞典、瑞士及芬蘭瓜分。英美以至日本等先進國家反而怯場。瑞典、瑞士及芬蘭的人口加起來不過兩千萬之數,牙齒護理市場有限,竟又發展出最尖端的齒科技術。國際生產分工,奇妙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4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