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農村公路建設新規允許“先建後補” 讓農民群眾提前受益

將於6月1日起施行《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規定,農村公路的中央補助資金使用允許地方采用“先建後補”方式,加快項目建設進度,讓農民群眾提前受益。

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吳德金對記者表示,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了《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對2006年部第3號令進行了修訂。《辦法》旨在進一步規範農村公路建設管理,為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支撐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2015年年初,交通運輸部出臺了《關於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意見》,明確2020年實現“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的總目標,並明確農村公路建設規劃要更加註重與鄉村振興戰略、與精準扶貧脫貧、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相協調,不能一味追求數量和規模的增長,確保“修一條路,帶動一方經濟,致富一方百姓”,發揮農村公路建設的最大效益。

交通運輸部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27.5萬公里,99.24%的鄉鎮和98.34%的建制村通上了瀝青路、水泥路,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率分別達到99.1%和96.5%以上,城鄉運輸一體化水平接近80%,農村“出行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四川省南充市一段開通不久的農村公路。攝影/章軻

吳德金對記者表示,目前我國農村公路建設仍然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安全防護不足、建設質量有待提高等突出問題。特別是貧困地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等建設任務仍然較重,建設壓力較大。

吳德金說,目前,個別地區農村公路特別是橋梁建設質量安全事故仍有發生,亟需轉變建設理念,從只註重連通向提升質量安全轉變,切實加強農村公路建設項目質量安全管理,促進農村公路建設轉型發展。農村公路地形地質條件複雜多樣,各地差異巨大。在保證安全底線的前提下,各地應因地制宜制定建設標準,選擇建築材料和施工工藝,這是處理好標準與經濟、標準與環境問題的有效對策。

此外,農村公路建設要全面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從農村公路規劃、設計、實施等各環節,遵循生態環保的根本要求,促進農村公路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吳德金介紹,《辦法》首次明確鄉鎮人民政府是村道的建設主體,解決了村道建設無據可依的問題。同時,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辦法》提出在保證工程質量的條件下,可以組織當地群眾參與實施一般農村公路建設項目中路基和附屬設施工程建設,充分發動群眾參與建設,並獲得報酬。

“資金是保障農村公路建設有效實施的關鍵問題。”吳德金說,《辦法》明確,要建立以公共財政分級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為輔的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籌措機制,將農村公路建設資金列入地方各級政府財政預算,同時增加了資源開發、金融支持、鼓勵捐助捐款等籌措資金方式。在使用方式上提出中央補助資金使用允許地方采用“先建後補”方式,加快項目建設進度,讓農民群眾提前受益。

在2018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說,目前,我國農村公路體制機制需進一步完善,深度貧困地區交通基礎設施短板問題更加突出,建設還需加強,“小康路上不讓任何一個地方因交通而掉隊。”

農村公路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圖為青海省的農村盤山公路。攝影/章軻

第一財經記者從交通運輸部了解到,2018年,交通運輸部已將農村公路建設列為12件更貼近民生實事的第一件,即新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新增5000個建制村通硬化路,新增5000個建制村通客車。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介紹,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加快制定完善交通運輸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年行動計劃,加強普通國省道和農村公路建設,督導地方抓緊解決農村公路“暢返不暢”的問題;以深度貧困地區為重點,堅決打贏交通扶貧脫貧攻堅戰,加快完成剩余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設任務,推動交通建設項目盡量向進村入戶傾斜。

吳春耕表示,交通運輸部還將完善政策機制,優化中央投資政策,提高發展質量,完善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管理制度,紮實推動農村公路品質工程建設。同時強化督促檢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8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