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高檔鞋代工王 5年變跑趴最愛名牌

2012-1-2  TCW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晚上八 點鐘,氣溫攝氏零下七度的北京朝陽規畫藝術館,舉行了一場新鞋發表會,三年前去世的九興(Stella)控股集團創辦人陳建民,在這一天化身成為JKJY 的新鞋品牌。

陳建民(JY)是全球精品女鞋代工大王,跟九興現任董事長蔣至剛(JK)一起創立九興,建立了精品女鞋代工王國。二○○六年,陳建民不認為台商只能做代 工,於是推動了九興自創品牌,推出第一個品牌StellaLuna。

五年來,StellaLuna從上海淮海中路的第一家店,到今天有二百一十五家店,每雙鞋均價人民幣兩千元(約合新台幣一萬元),連同旗下第二個品牌 What For,今年前三季在中國的營業額成長六○%,兩品牌前三季合計營業額達六千三百二十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十九億元),九興的自有品牌抓緊了粉領新貴追求時 髦的一顆心,甚至更細分到派對女王最愛的跑趴鞋,在中國綻放光彩。

在嚴格執行淘汰制與品牌審查的考驗下,StellaLuna從新光天地開幕到現在,都在一樓最顯眼的地方擁有專櫃,始終跟國際精品在同一區塊,沒被這一波 國際品牌進軍中國的潮流中被打倒,九興證明了台商製造,只要敢夢、敢拚就能站穩一席之地。

二○一二年,九興品牌業務還要再成長六成,九興執行董事暨創意總監齊樂人說,最大成長動能來自中國。也就是說,九興在代工王國之外,正在中國一步步建立了 走高級時尚流行品牌的王國。

替全球精品、流行商品代工製造的台商很多,全球知名品牌背後幾乎都有台商的影子,為何九興能夠突圍而出?

第一是品質、第二也是品質、第三還是品質,齊樂人說出了第一個關鍵,他回憶剛進入工廠工作時,陳建民、蔣至剛每天就是早上七點半進工廠到晚上十點半才離 開,每天都在追求做全球最好的鞋子。

而品質也正好是品牌的「代言人」,自動會幫產品宣傳。

齊樂人說,當年陳建民告訴他,九興能夠替國際精品做這麼好的鞋子,一定也可以自創品牌做自己的鞋子,所以陳建民決定走自有品牌的路,也是他想出了品牌的名 字,例如Luna是希臘神話的月神,JKJY則是用自己的名字創品牌。

一年必辦兩次秀提早三個月規畫,媒體明星都到齊

二○○八年陳建民去世了,品牌業務全交給了齊樂人。從二○○六年開始,九興堅持每一年辦兩場秀,到今年總共辦了十場,每場最少邀請五百人,把辦秀當成是品 牌必要做的事情。

辦一場秀並不是簡單的事情,九興的秀按照國際規格辦,一場要花人民幣兩百萬到三百萬元,相當於新台幣近一千五百萬元,等於一年下來要花三千萬元在辦秀上 面。站在會場,就可以感受到九興辦秀的規模,完整的大場地,雞尾酒、魚子醬,還有跑趴要動員的中國媒體、名模、兩岸明星以及名人,這些背後都需要經費以及 預算支援。

每場秀還要事先三個月就要研究,這一季要做什麼產品、是什麼風格、又要用什麼故事展現出來設計的精神,齊樂人說:「如果就是模特兒出來走秀,把產品展示出 來,這樣的活動不如不要辦。」所以每場秀都要展現不同的風格與主題,藉由這樣的方式賦予品牌新意義。舉例來說,這一次推出的JKJY男鞋品牌,就是以女孩 心目中的男人的方式來演一場舞台劇。

花大錢辦秀,建立的是品牌知名度與認同,上中國知名的大眾點評網,可以看到大陸消費者對StellaLuna的評語:設計感很強,鞋跟大多都在十公分以 上,讓大多數女生有點懼怕的高度,而且價格也很高;冬季的鞋子可以賣到人民幣三千到五千元,相當於新台幣兩萬元以上。

處於正在高速發展的中國,這些粉領新貴即使今天還沒有能力買StellaLuna,也會設立目標,有一天一定要穿上他們的鞋踩向高階族群,這個夢,也成為 StellaLuna最大的成長動力。

訴求流行精品鞋設義大利設計室,跟緊大品牌潮流

所以九興開店也是跟著國際精品走,定位成為中高檔的時尚流行精品鞋,也因為設計風格強烈,在台灣鞋界,StellaLuna被同業定義為派對鞋,最適合跑 趴的時尚派對場合穿。這樣,也跟國際精品品牌有了不同的市場區隔,跟代工業務的衝突就不會這麼大了。

為了品牌與時尚感,九興今年在義大利建立專屬的設計室,第一是要義大利人的設計感與創意,第二是抓住國際潮流,齊樂人說,義大利是設計的重鎮,設計師都在 那裡,可以知道目前設計的潮流,才不會讓九興的設計方向與國際大品牌走進不同的方向。

也因此,九興也在中國創造一個形象,一個血統來自義大利的品牌。

懂開店也懂關店每月檢討關多少店、去哪設點

從代工工廠轉型到品牌,第三個挑戰是通路。齊樂人說,通路就是細節,從開店選擇、管理、到門市銷售都要管。

StellaLuna第一家店開在上海淮海中路精華地段,周邊都是精品與名表店。

齊樂人說得很明白,他說,真正的上海人不會在那邊買東西,這裡已經塑造成為國際精品聚集的地方,所以店租雖然貴,但在這裡開店就是樹立品牌,不是以賺錢為 目標,淮海中路店只要能打平、不賠錢就好。

在淮海中路開一家店並不簡單,上大陸網站百度查月租金,StellaLuna所在的精華地段,普通店面每月租金要人民幣三十萬元,一年下來要新台幣一千七 百五十萬元,這樣的品牌廣告費並不便宜,但進駐淮海中路已成為國際精品進軍中國的必爭之地。

第二,在中國不僅要會開店,也要會關店;九興每個月都要檢討開關店的策略,有時候甚至是每月開的店跟關的店一樣多。齊樂人說,每個月都在研究中國哪裡又有 新的購物中心開出來,一有精品進駐就要考慮去那裡設點;每個月也要檢討關店的策略,因為中國A級城市會變成+A,B級會變成A級城市,出現更多A級的購物 中心與店面,但過去A級的店也可能變成B級的。

這一次在北京朝陽規劃藝術館,九興的員工與幹部也在現場看秀,因為,會開店也要會訓練店鋪的人賣鞋子,每年辦兩場秀,九興都會將各地分店的主管或幹部送到 北京或上海看秀,讓他們體驗秀場的氛圍,知道品牌的價值與意義,也才知道怎麼跟消費者說故事賣鞋子。

二○一二年,九興把展店目標放到歐洲,在巴黎香榭麗舍大道開兩家店,這個策略一是越是在不景氣的時候越是投資,第二是證明九興的品牌也能立足在國際舞台, 證明自己的設計能力。

同時中國將展開大展店,新品牌JKJY將展店,預計整個九興含所有品牌的展店目標到五百家店以上,而且JKJY也走每雙鞋均價人民幣兩千元以上中高價路 線。

長遠的目標,齊樂人用很篤定的眼神告訴我,整個自有品牌規模要跟九興的代工事業一樣大,以今年的營業額估計就是近十三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四百億元),因 此,九興的品牌事業跟中國內需市場一樣,還有一大段的路正要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20

高校生為妹創業 一年變身內衣CEO

2014-06-16  TCW  
 

 

最出色的發明家往往就是最失望的顧客,無論年紀大小。」《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引述一位十九歲就創業的億萬女當家經驗談,佐證即使是高中生CEO,也可能比經驗老到的企業家更懂客戶需求。

買嘸理想商品讓她動念

月前,美國媒體追蹤懷明俄州十八歲女生葛蕾索(Megan Grassell)的創業故事。她因看到妹妹不想套上大人做給少女的「性感內衣」,憑著一股衝勁,一年內打通設計、採購、募資到出貨等關節,如今她成為校園裡的勵志人物代表。

葛蕾索回憶,去年三月陪同妹妹去購物中心挑選人生第一件胸罩,結果放眼望去,滿櫃不是塞著厚厚海綿墊,就是強調集中托高的性感內衣,再不然就是慢跑穿的運動型內衣,看不到十三歲少女喜歡的彩色、可愛吊橋式內衣。她回想,當年自己甚至窘到不敢走出試衣間,於是領悟:「原來這種產品根本不存在。」一個星期後,她決定自己動手做。

葛蕾索明確將客層鎖定在十一到十五歲少女,這個族群雖已敏感的察覺到「轉大人」的社會期望,卻還沒有足夠自信消化、吸收成人的價值觀,所以接受度高的產品反倒是糖果色包裝的基本款,因為,這樣她們就不必急著長大。

從沒人理到銷量翻三倍

儘管葛蕾索確立產品理念,實踐時才遍嘗大人都不把她當一回事的挫折。她說,一年來最大的挑戰在於贏取他人對高中生CEO的信任,常常有零售通路商看到新商品竟是出自高中生之手,若不是拍背祝她好運,便是投以輕蔑眼光、奉勸她完成學業後再考慮創業。

葛蕾索的解決之道,是先記下難題,然後向外尋求協助。像是就近請益當地戶外運動服飾創辦人,討教現金管理及獲利目標等具體細節,然後回頭再修正架構設計,找出符合量產規模的解方。就這樣,她從邊做邊學的過程中已經完成三次出貨流程,而且銷量還翻了三倍。她自稱,最近一次是在二月,數百件產品三個月內售罄。

《紐約時報》在報導中穿插十九歲就白手起家女富豪布蕾莉(Sara Blakely)的經驗,她建議,少年創業最大的優勢就是「只要敢問,三分鐘就能學到行家三十年功夫。裝腔作勢反會失去良機。」

如果沒有這一年來的轉折,葛蕾索原本打算今夏進入大學就讀商學院。不過隨著業務規模擴大,如今她反倒決定擱置升學計畫一年,畢竟,創業才是眾多擠進常春藤盟校的MBA夢寐以求的商業大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137

凌華穩紮工業電腦領域 蘋果、谷歌全靠它 小廠施展購併術 六年變身國際大咖(066-067)

2014-12-01  TWM
 

六年前,凌華還是國內一家小小工業電腦廠,但五年後,經過多次國際購併及工廠改造,凌華已躍升為國內第二大廠,也打開國際知名度,成為各廠發展自動化的重要支柱,像是蘋果每年上億支iPhone生產的背後,就少不了它。

撰文‧何佩珊

生產線上,機器手臂看準位置,向下吸起電子零組件……,時下最夯的機器人正加速我們的工作效率,如果沒有自動化,Amazon每年上千萬台的平板電腦、蘋果每年上億支的iPhone,都無法如期送到消費者手中,而工業電腦大廠凌華就扮演促成這一切的幕後關鍵推手。

凌華一九九五年成立,蹲了十三年馬步打穩基本功,不論在視覺控制、運動控制的技術自主功力或整合能力都備受業界推崇,而二○○八年展開的經營團隊補強及國際化購併,更是凌華在二○一三年躍升為僅次於研華、台灣工業電腦二哥的關鍵。這六年來,凌華維持穩定成長步調,營收目標明年就要挑戰百億元大關。

其實六年前的凌華正遭遇成長轉型瓶頸,剛大膽購併美國工業電腦廠Ampro,作為跨足國際的第一步,卻意外多了個虧損持續擴大的黑洞。

首次購併打下國際化基礎

「我剛進凌華的前半年都在美國工作。」現任凌華總經理楊正義說,○九年到美國後發現,最大的挑戰是文化差異,「在我去之前,Ampro員工都覺得自己好像是被一家不知名亞洲公司購併的小媳婦,不知道哪些事情自己可以決定,更不知道總部聽不聽得到他們的聲音。」另一方面,台北總部也懷疑業績往下掉的Ampro,「到底有沒有當初賣時說得這麼好、這麼厲害?」為了做好Ampro與總部之間的橋樑,楊正義立即著手展開細部責任分工與IT系統整合等基礎工作,同時賦予Ampro更明確的自主權。終於,經過半年努力,Ampro營運回穩,原本的賠錢貨,如今反倒成了凌華全球最賺錢的事業單位。而這樁購併案,也成了凌華日後幾次購併的範本。

後來在一二年德國嵌入式電腦廠LiPPERT的購併案中,凌華就告訴對方:「你原本的獲利率只有這樣,是在於沒有生產基地,若把生產交給凌華,獲利率馬上就可以增加,競爭力也會跟著提升。」而這次購併不只立即增加凌華市占率並豐富產品線,LiPPERT的智慧雲端管理平台SEMA,更成了未來在物聯網突圍的重要武器。

凌華這幾年之所以能夠成功進行多樁購併案,並接連拿下多家國際一線大廠訂單的另一關鍵是「上海張江廠」。

過去凌華雖在中和總部設有產線,但明顯缺乏規模,所以凌華董事長劉鈞在○六年提出了上海建廠計畫。○八年金融海嘯期間,張江廠一度胎死腹中,直到一○年才正式啟用。「當時若不是董事長堅持,後來市場需求反轉時,凌華恐怕就跟不上了。」凌華量測與自動化產品事業處總經理萬世豪說。

張江廠布局收服大客戶

工業電腦廠常要面對少量多樣的訂單,凌華全球營運長馮志華說,一○年他接手上海張江廠管理時,可擴充性與持續性就是他花費最多力氣的地方。同時,生產效率也是重點,現在從開始生產到出貨所需時間只要一○年的六分之一。換言之,在不增加產線的狀況下,凌華的產能已經比四年前提高了二至三倍。楊正義信心十足:「只要看過我們的台北總部和張江廠,拿下案子的勝率就可以高達八成!」就這樣,凌華憑著將近二十年在工業電腦產業打下的核心技術基礎,以及持續購併擴大版圖與國際能見度,再加上張江廠拉升整體競爭力,這幾年一線大廠訂單接連入袋,包括蘋果、Amazon自動化產線、諾基亞西門子的通訊設備、ABB的機器人等,近期凌華更拿下了Google的神祕訂單。

「五年多前,凌華還在打游擊戰,但這五年來我可以驕傲地說,我們已經比○九年強大很多。」楊正義說。現在凌華營運據點橫跨歐、美、亞洲,產品線更廣布自動化、軍工、醫療、通訊和娛樂五大領域。

里昂證券尤其對凌華在自動化的表現印象深刻,並看好更佳的產品組合和持續成長的營收,都將會為凌華帶來更好的獲利表現。楊正義甚至預告,凌華這些年打下的穩固基礎,加上自動化、物聯網和機器人的大趨勢,「我們看到未來五年還有更大的成長契機!」

凌華

成立時間:1995年

負責人:劉鈞;總經理楊正義(圖)

資本額:18.3億元

主要業務:高速量測╱自動化控制卡

、工業級專業電腦、寬頻

通訊網路平台

主要客戶:富士康、安捷倫、諾基亞

西門子、ABB

近3年EPS:2011年EPS 3.03元2012年EPS 1.23元2013年EPS 2.43元

藉購併轉型國際大廠

——凌華近年重大事件

時間 事件 金額 效益

2008/03 購併美國工業電腦廠Ampro 2000萬美元(約新台幣6.18億元) 擴大北美市占率,強化產品線;目前北美已是凌華營收獲利表現最佳的區域2010/06 凌華上海張江廠啟用 —— 提高生產規模與效益,吸引國際一線大廠下單2012/01 購併德國嵌入式電腦廠LiPPERT 700萬歐元(約新台幣2.7億元) 擴大歐洲市占率,豐富產品線;經購併取得SEMA技術,是未來在物聯網戰場的重要武器2012/12 量測自動化大廠安捷倫(Agilent)參與凌華私募 4.34億元(取得凌華7.39%股權) 提升技術實力,擴大市占率;協助凌華往國際大廠轉型2014/03 購併德國醫療設備廠PENTA 740萬美元(約新台幣2.22億元) 強化醫療領域布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399

歷時五年變身百億公司高管,劉宏蛟講述硬蛋夢想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05/148180.html

從未諳世事的女孩到成熟歷練的女強人,劉宏蛟僅用了兩年時間;從一家咨詢公司的總監到上市公司的女高管,劉宏蛟剛好也用了三年時間。現在劉宏蛟已經是科通芯城營銷副總裁,歷時五年,女孩奇跡變身百億上市公司高管。

破繭成蝶,完成蛻變
\我拼的時候是從中科大研二開始,一直延續的。當時在合肥找了一家咨詢公司,早上去上班,晚上7、8點到科大東區的實驗室去論文,到11點多從東區回到南區,到宿舍之後又繼續做論文,做到兩點多鐘。第二天繼續上班,周而複始。

從08年的4月份,開始實習。當時的選擇是上海而不是北京。不知道是陰差陽錯還是命運使然,我師兄陳果的一個電話把我從上海拉回了到了北京的上家公司,使我的人生軌跡徹底改變。
進入這家公司後,開始跟著做項目。當時什麽都不會,每到周一都特別害怕。而師兄總覺得我是他所有實習生中最差的。他說,反正你好好幹吧。反正你幹不好走了,我也會給你點實習費,但別給科大丟人。我當時真的被觸動了,眼淚在眼眶里打轉,雖然在不在這個公司無所謂,但不想這個結局被驗證。也就很努力的在做,夜以繼日,通宵達旦的在做。付出得到的回報是大概三個月後進入了訓練營,比實習生高一級的層次。

第一個項目是中國建設銀行的網上商城項目。當時的領導就是個總監。而且那個項目挑戰很大,因為我的領導要離職,想拉我出去,而被我拒絕後就各種穿小鞋。在這種情況下我毅然把這個項目完成了,當時我帶著另一個實習生去和中國建設銀行總行的一個部門的副總去做匯報。本來他這個級別應該是我們老板去匯報的。從那個時候我膽子就變大了。那個時候就感受到了肩頭上的重擔,要不沖過去,要麽垮下來。沖過去後就是另一番天地了,我得到了正式的Officer。

最艱苦項目是宏圖三胞的項目,我帶人在南京駐場了四個月。這四個月我只休了兩天。最後一個月基本每周一個通宵,每天兩三點。宏圖三胞的項目三個月做完之後被它的總裁罵成垃圾,然後又推倒了重做。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之前三個月的工作。在這個項目結束之後,我突然有種感覺,人不能一輩子做paper work(文案工作),沒有辦法有成就感。我想去運營,想去實戰。這個時候上家公司的子公司在建立自己的市場體系,

而老大們認為我挺合適,於是我就去做了。在這家公司很多人認為咨詢顧問是最牛逼的,看不起做市場的人。但我知道我要的是什麽。三個月的時間,我基本上把重點城市杭州、寧波、福建包括北京的資源都接觸了一遍。在溫州都見了溫州的市長。我是上家公司實習生中獨立做項目的第一人,也是第一個拿下項目並且做完項目的第一人。

正式成為上家公司員工後,基本一年一個臺階,第一年做咨詢顧問,第二年升為高級顧問,第三年是總監。在剛進入公司的半年時間就榮獲了最具潛力新人獎,第二年我是這家公司業務的第一名。

梨花帶雨過後的鳳凰涅槃

\從上家公司離職的當天我還不顧一切、梨花帶雨的哭了一場,那是一種抱負不能施展的情緒發泄,那時一次向女性軟弱的告別。事實上,從那一刻起,我遇到的困難和挑戰都比之前大的多,但無論遇到多麽大的困難和挑戰,我從未再掉過一點眼淚。因為我一遍遍的告訴自己,有些路無論多艱難,都要一個人走。

很巧合的是在一次會議上遇到了Jeffrey(康敬偉,科通芯城董事長)。跟Jeffrey的溝通有種潤物細無聲的感覺,然後就來到了科通芯城。到了科通芯城之後,沒想到會有今天,那時候我們的商業模式很多人都不認可。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90後記者放我們鴿子放了好幾次。

當時商業模式沒有被驗證沒有被認可的時候,被放鴿子是很正常的事情。那時經常三個月三個月睡不著。一個問題豁然開朗之後,另一個問題就接踵而至。我們只能在B2B的領域不斷的去探索,包括social media(社交媒體)。一個策劃的文案,我經常寫到通宵的。經常找熱點和公司去掛鉤。當時我們就是說要做social media,不投廣告,做策劃。就這樣辛苦了大半年,經過兩個爆發點,一個是芯雲和硬蛋,慢慢在IT和互聯網行業有了名氣。

然後就做了硬蛋i未來大賽,這個時候又展現了我的性格,國內沒有人組織過這樣的比賽。所以這個項目的策劃案是我和3W的鮑艾樂連夜加班做出來的。結果很超出預想,一周之內就有100多家企業報名,而且這些項目不是原來想象的創客,很多項目都已經量產或者至少到了原型階段。而且這些項目70%都來自於高學歷的三高人群,50%是海歸。

原打算北京和深圳各一場,結果北京做了兩場。最後我們在深圳做初賽的時候,杭州的大學生都來了。我們沒怎麽去宣傳結果就覆蓋了14座城市,連美國都知道了。硬蛋i未來的成功也讓我們接觸到了中國最多的硬件創業者的項目。

硬蛋,承載著我的靈魂

8月2號硬蛋1號大賽之後,我們對硬蛋有了新的定位,不再是一個活動,而是一個產品,一個以供應鏈為核心的生態系統。我們幫助硬件創業者聚集粉絲,幫他們對接各種資源。

而這次硬蛋粉絲節也是想通過這個活動解決硬件創業者最核心的問題,包括供應鏈、投資和其他資源,也包括市場和粉絲。我特別感到自豪的是,不管我擁有多少財富,我至少在做一件事——助推著中國創造,助推者中國智慧的制造。我實實在在為中國硬件創業者做著自己的貢獻。這讓我個人價值的得到了實現。我很自豪這件事情。

粉絲經濟就是要大膽說出自己的產品,說出自己的心聲,說出你背後的故事,說出你的信仰和夢想。如果讓創業團隊去說,首先從我開始。我可以為硬蛋連續的工作,我知道那里承載著我的靈魂。

我跟硬蛋是很匹配的,硬蛋有夢想,希望構建硬件創新的生態系統,幫助中國硬件創新者去做出產品,去賣出產品,去扶持更多的小米、特斯拉和Nest。我也有信仰——make something Happen(讓有些事情發生,實現個人的價值)。所以我願意為硬蛋代言,成為蛋女郎的No 1.我也願意為硬件創業者、有夢想的人去代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282

獨家專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 公開競爭關鍵 法人化、搶頂尖人才 新加坡5年變亞洲第一

2015-02-09   TWM
 
 

 

新加坡國立大學二○○九年在《QS亞洲大學排名》不過第十,去年躍升冠軍,關鍵說穿了,就是重金攬才、給予足夠的資源,以及大學鬆綁。

新加坡這一套積極手法,台灣該學嗎?能學嗎?

撰文‧蔡曜蓮

新加坡與台灣同為小國,兩國經濟實力也曾在伯仲之間,但兩國高等教育卻在近十年走向分岔路口。以新加坡國立大學與台灣大學相較,新加坡名次不斷往前爬,而台灣則還在百大附近起伏不定。

以《QS世界大學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來看,新加坡國立大學分別從二○一○年的三十一名、三十四名到一四年的二十二名、二十五名,台大卻始終無緣前五十名。

去年新加坡國大在《QS亞洲大學排名》,更從○九年的第十名一躍攻占排行榜冠軍,在亞洲大學中排名第一。

現於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學任教的杜本麟,曾先後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與新加坡國大任教,他根據多年在海外任教的經驗直言:「各國都在做指標性大學,尤其在亞洲很明顯。台灣學校絕對有進步,但是相對其他亞洲國家,進步幅度沒有比人家大,就是退步。」

殘酷擂台逼出實力

目標明確、待遇敢給 老師績效壓力大新加坡國大校長陳祝全也認為,亞洲大學在資源投入與研究成果的增加,使未來亞洲高校的排名將快速上升。不過,這番競爭到前二十名時會越來越難,因為前二十名皆屬成名已久的世界級大學,教授與學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也因此,新加坡國大的進展更顯難得。

「這要歸於幾個因素:一流的人才、打造讓教職員與學生都能發揮才能的環境、政府支持,還有二○○六年的法人化,讓國大在治校享有更大的自主權,」陳祝全這麼說。法人化讓董事會享有更大權責,例如以往政府編列的預算受限於法規,都得想辦法花掉,法人化後就變得精打細算;同時掌握更大的人事權,如果表現不好,即使是校長也得下台。

問及頂尖大學的必備條件,陳祝全的首要回答就是人才,「任何一所大學要朝環球卓越指標邁進,必得先建立起一支陣容龐大且實力雄厚的教學人員、學生團隊。」曾受新加坡國大重金禮聘的優秀人才,包括成功複製桃莉羊的艾倫.柯爾曼(Alan Coleman)、量子信息科學的權威之一、牛津大學教授阿圖爾.艾可特(Artur Ekert)等,這些頂尖教授到該校建立研究團隊,吸引更多優秀學者前往新加坡。他們對於學生的指導激勵與新加坡國大名氣的提升,造成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應。

杜本麟就說:「新加坡的平台很好,但也很殘酷,能存活下來的教師也不多,資源都要靠自己爭取。新加坡的目標相當明確,它今天設定的目標是世界前三十名學校,它的要求比照世界前三十名左右的學校,那些教授做什麼?在什麼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老師的績效指標就是這些。達不到就要請你走路。」相對的,新加坡大學也提供比擬前三十名學校的給薪和研究環境。甚至這幾年,新加坡國大已經不再看別人做什麼了,「新加坡國大現在問的是,『你現在做什麼研究是可以讓別人來學的?』」杜本麟說。

新加坡國大的戰略目標很明確,陳祝全說:「要成為一所立足亞洲的世界級領先大學!」,世界級的概念要具體化,就是落實國際化。

新加坡國大除了向全世界招募頂尖的教師人才,也致力讓學生與國際接軌,「迄今,國大本科生當中,約七成至少有過一次海外教育學習體驗。」

跨國合作拉高視野

人才移動便利 全球化不只是口號世界級的含意,也意味著國大不能僅是新加坡國內的一所大學,必須是全球頂尖學府的門戶與橋樑,「國大與世界多所重點大學建立夥伴關係,共同開辦的聯合、雙學位及學位學程達七十項,包括杜克—國大醫學研究生院、耶魯—新加坡國大學院等等。在矽谷、紐約、斯德哥爾摩等處設立國大海外學院。」陳祝全強調,新加坡以外的學生須具備明顯優勢才能進入國大,像是越南籍的國際奧林匹克訊息賽銀牌得主曹青東(Cao Thanh Tung)與放棄奧克蘭大學、澳洲國立大學兩份獎學金的紐西蘭籍亞歷山卓.托馬(Alexandra Jeanne Tourmar)。

新加坡國大成功國際化而創造人才的磁吸效應,但台灣在鋪天蓋地的國際化大浪下,卻是節節敗退,止不住人才外流。說穿了,新加坡國大脫穎而出,靠的不外是人才、資源與自主權,但這些,台灣能學嗎?若再不學,趕不上全球化的潮流,過去我們引以為傲的優秀均質人才,也會一步步失去。

台灣高等教育評比遠不如新加坡——以台大vs. 新加坡國立大學為例台灣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QS世界大學排名》 94名 → 76名 31名 → 22名

2010年→2014年

《泰晤士高等教育 115名 → 155名 34名 → 25名

世界大學排名》

2010年→2014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762

寫睡前故事 他一年變中國作家首富

2015-03-09  TCW
 
 

 

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投資拍攝電影,國際名導王家衛擔任監製,影帝梁朝偉飾演男主角,如此黃金陣容的結合,居然是一個年紀才三十四歲的中國作家促成的。

他是張嘉佳,去年以人民幣一千九百五十萬元版稅收入,打敗韓寒、郭敬明,第一次進入中國作家榜就登上首富。他出版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以下簡稱全世界)一書,短短一年三個月,累計銷量破三百萬本,是中國這十年來最暢銷的小說。

不只如此,他還創下影視圈紀錄。

《全世界》中的三十三篇短篇小說,已有十篇被買下版權,買家包括馬雲旗下的阿里影業、中國第一大民營娛樂集團光線傳媒、台灣導演陳國富的工夫影業等。光賣版權,至少帶來人民幣兩千萬元進帳。

二○一三年七月,張嘉佳開始在微博發表一系列「睡前故事」,將過去發生在自己、朋友身上的經歷,寫成短篇小說。

不像韓寒一開始寫部落格,微博方便傳播、分享,加上他固定晚上十點發表作品,剛好是人們下班回家、準備休息時,心情放鬆,自然陷入小說營造的情緒中,「我習慣寫完馬上發表,差不多剛好十點,寫的人寫完睡覺,看的人看完也該睡覺了。」張嘉佳接受本刊專訪笑說。夜晚,往往是人心情最需要撫慰的時刻,他的文字陪著上億人入睡,填補了許多人心靈的缺口,形成一股如潮湧般的力量。

不到一星期,看似平常的睡前故事,居然創下超過一百五十萬次轉發、四億人次閱讀紀錄。如今,在百度等各大網站,「睡前故事」有了專門的版位。

他的筆下主角個個失意,卻又堅強活下去

「他寫出年輕人所面對的生存困境,故事的結局卻不悲觀,反而很溫暖。」曾出版《杜拉拉升職記》等知名小說的北京博集天卷圖書發行公司董事長黃雋青觀察。

在《全世界》書中,每篇故事主角並不是北京、上海白領階級,而是一般市井小民,大多經濟匱乏、感情失意,為了謀生計,離開故鄉到大城市工作……,即便如此,最後他們還是能從愛情、友情中,找到一絲慰藉,繼續活下去。

中國《人民日報》分析,這呼應了當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不管是貧富差距、房價和物價高漲,甚至人權等問題,年輕人背負龐大競爭壓力,轉而追求「小確幸」,正好從張嘉佳筆下人物身上,找到自己。

抓住時代趨勢,以他為代表的「暖書」現象,成為中國書市最夯關鍵字之一,幫失意人點一盞燈的「暖商機」也冒出來了。

今年一月,全球最大中文線上書城「噹噹圖書」暢銷小說排行榜前五名中,除了三本翻譯小說,唯二上榜的華文小說《全世界》、《乖,摸摸頭》都是暖書,後者上市至今才四個月,銷量也突破五十萬冊。

「講實在,如果去講絕望或痛苦,這個時代並不匱乏,每個人都有太多痛苦了……,這個時代缺乏的是把美好呈現出來的能力。」張嘉佳直言。

他的故事架構文字畫面,全加入共同記憶

現在,他被中國媒體譽為「最會說故事的人」;然而要溫暖人心,除了天時地利,動筆前就得下足功夫。

為了讓讀者易於閱讀,他發揮多年編劇經驗,把小說當劇本寫,每篇字數控制在四千字內,但要在有限篇幅裡,交代起承轉合,並不簡單。所以下筆前,不管多短的文章,他花三、四天構思架構、情節、角色性格等細節,再填入血肉,加入八○後的共同記憶:日劇、動漫畫、周杰倫的情歌……,使文字更有畫面感。

而這也是張嘉佳作品受影視圈青睞的原因,「當初在看小說的時候,就感覺它特別像電影大綱。」一月十一日,王家衛在《擺渡人》發布的記者會上說。

他的人生經歷絕望低潮,反造就創作沃土

但,目前中國光靠暖書出名的作家,至少近十位,張嘉佳是如何成為其中翹楚?

他的答案,出乎我們意料的之外。

「其實,我這個人一點也不勵志。」貴為中國作家首富,他卻自嘲,過去十年來的人生經歷根本和「無賴」沒兩樣。

大學時,張嘉佳是個文藝青年,經常替雜誌撰稿,畢業後則靠寫電視節目、電影劇本為生,最高月薪曾領過人民幣兩萬元,羨煞他人。

沒想到,二十五歲卻得了憂鬱症,工作被迫停擺,長達一年足不出戶,散盡所有積蓄,之後又因為婚變、父親重病,憂鬱症兩度復發,「曾經一年喝掉四百瓶伏特加……。」低潮時,只能靠酒精麻痺自己。

為了走出難關,他開始學習把握當下。失意時,就在筆記本上寫下一件一直想做、卻還沒做的事,接著馬上執行,例如,誇獎每一個遇到的女生、獨自到雪山頂烤肉,搭飛機到印度看恆河一眼……,「把這些事做完,你會發現世界很廣闊,很多值得熱愛的事情,你必須從絕望中找到希望。」

也因為這十年不如意,他的閱歷比其他作家更豐富,全變成最真實的創作素材。

新經典出版社總編輯葉美瑤表示,若說韓寒是「敢言」的八○後代表,偏鄉出身的張嘉佳,無疑道出更多中國二、三線城市徬徨年輕人的心聲,成為當前中國最受歡迎的作家。

「我所寫的,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故事。」訪問時,張嘉佳正好在江蘇老家旁的山裡散步,回到人生起點,尋覓創作靈感。而他筆下的一字一句,也像黑暗中的亮光,指引著他那一代人,找到歸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834

別人只想賣光門票,Lamigo卻砸錢辦趴、開網路電視台 中職最小咖 五年變全台最會賺球隊



2015-10-12  TCW

你或許想不到,一支棒球隊,也能跨足旅行社業務,還開綜藝節目,邀請綜藝天王吳宗憲主持比賽。

四年前的七月中旬,桃園國際棒球場地主那米哥桃猿隊(Lamigo Monkeys),迎戰興農牛,看臺上球迷三三兩兩,進場看球人數不到一千四百人。

如今同樣場地,氣氛完全不同。

九月十八日,雖然是週五上班日,不到傍晚六點,上班族、學生、家長帶著小孩,人潮陸續湧進球場,等待六點半的開球儀式。

「我們歡迎『小小鼓手』呂岳駿。」時間一到,廣播響起,現場歡聲雷動。不久前才以一支網路廣告暴紅的八歲視障小鼓手呂岳駿,在阿公陪同下,緩緩走上投手丘,唱起台語老歌《愛拚才會贏》,近五千名觀眾跟著大聲唱。

看似球場,卻上演素人演唱會。

這顛覆大眾對職業運動的認知,球賽不是球賽,也可以變成一場老少咸宜的「秀」。隔天下午,球場辦起烏克麗麗派對,更吸引超過一萬人進場。

高人氣的幕後推手,是隱身在看臺觀眾席邊三十六歲的桃猿隊領隊兼總經理劉玠廷。

別人節流,它拚開源

短短三年,把大錢坑變聚寶盆

他是La new董事長劉保佑之子,接手球隊領隊三年,卻寫下中華職棒成立二十六年來,最成功的轉型故事。

過去沒人想過,經營球隊可能賺錢。

中職成立王今共爆發五次假球案,平均每場看球人數從一九九二年全盛時期的近七千人,下滑到一九九七年只剩兩千人。之後,即便陰霾逐漸散去,買票看球人數仍不見明顯回升,不堪虧損的兄弟飯店、興農集團接連退出經營。

對企業來說,養球隊不只沒有加分,還得背負罵名,彷彿跌進一個大錢坑。「共體時艱」是每支球隊領隊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大家沒賺錢,只會更省,怎麼可能花錢投資?」資深球評曾文誠感慨。

為什麼桃猿隊能在大家眼中的小市場裡,玩出大生意?

況且,桃猿隊的母企業La new資本額只有八億九千萬元,是中職四隊中的最小咖。比起統一獅隊背後的統一集團,資本額逾五百六十八億元,義大犀牛隊的義聯集團,資本額加總上看八百 億元,La new連兩大咖的百分之二都不到,遑論中信兄弟隊的中國信託金控,資本額超過一千六百億元,La new只有其千分之五!

這場實力懸殊百倍、千倍的比賽,桃猿隊急起直追,五年來,年營收成長近兩倍,無論是成長率或是營收規模,均居四隊之冠,今年總營收估計達二億九千萬元。

天生劣勢,反而促使劉玠廷不斷跨界,闖出一條路。

「一直以來我們真的離安樂太遠,我們公司比起(其他球隊母企業)是小企業,有什麼資格停止前進?」劉玠廷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直言。

要進步,球隊戰績是核心能力。今年球季上半季桃猿隊奪冠,日前也拿下全年勝率第一,確定打進總冠軍賽。但打好比賽只是基本,唯有在核心能力上找尋跨界的可能,才能異軍突起。

帶球迷出國看球,鞏固死忠基本盤

首先是跨產業。當別人抱怨收入銳減,拚命節流;他想的卻是如何異業結合,大舉開源。

今年八月,桃猿隊和Lanew旗下的那米哥旅行社、日本職棒羅德隊合作,於明年農曆新年舉辦四天三夜石垣一島之旅,找球迷一起出國看球。消息一出,便在網路上引起激烈討論,不少網友認為團費近三萬七千元太貴,幾乎沒人認為會成功。

連劉玠廷都說,「賣之前我們也『剉』得要死啊,賣三萬六千九百八十(元),有人要去嗎?」沒想到,開賣當天一百個名額,竟然十分鐘售罄。

但是,即便名額秒殺一空,冬天出團,台灣沒有班機直飛、必須跟華航包機,等於獨自把所有機位吃下來,少賣一個位置就是賠,還得帶啦啦隊、球員一起出團,包辦所有費用,計算下來,利潤只有一成多,並不好賺。

不過,開辦旅行團,著眼點並非當下獲利,而是凝聚球迷向心力,延續更多話題和商機。

「運動行銷最重要的就是增加和球迷間的『情感連結』。」La new熊(二0一一年北遷桃園,改名為桃猿隊)前任領隊、崇越科技運動事業處副總經理陳杰成觀察,這樣做雖然當下賺不多,卻能把自己和球迷綁更緊,做大基本盤。

例如日本職棒廣島鯉魚隊也曾包下新幹線車廂,帶一千三百名球迷到廣島看比賽,讓球迷眾在一起,增加旅程中購買周邊商品的可能性,培養和球隊「一起旅遊」的習慣。

「Lamigo這個品牌可以不只是棒球,」劉玠廷說,「怎樣給他們(粉絲)好的商品,畢竟球隊不可能一直贏球,我們還是要走進消費者生活中。」接下來,桃猿隊計畫再舉辦春訓、秋訓,複製同樣模式。

球隊也結合桃園一百五十間小型商家組成「應猿店」,在門口放置吉祥物立牌,每逢週末主題派對,老闆、店員換上桃猿隊球衣,提供球迷食衣住行各項優惠,營造在地居民認同感。

找蔡阿嘎、吳宗憲吸引非球迷客群再來則是跨載具。當別人擔心球迷不進場看球,他卻透過網路新科技吸引非球迷,把市場做大。

「(中信)兄弟輸一分,蔡阿嘎就送球迷吃一百片雞排?」這是今年三月開播的網路電視Lamigo TV,透過手機、平板,就能看到吳宗憲等藝人和球評徐展元一起主持球賽,主持人常邊吃東西、邊聊天,即時和網友互動。開播至今,總點閱次數破三千六百萬 次。今年九月最高同時在線收看人數近七萬人,比起九月底播出的電視金鐘獎頒獎典禮,同時最高在線收看人數六萬二千人還多。

「這是電競的模式,市面上有什麼素材,我們都會想,它可以怎樣為棒球所用?」做為四隊中最年輕的領隊,劉玠廷切身感受到年輕人接受資訊的方式改變,當他們不再守在電視前看球賽,遑論花錢進球場,所有球隊都面臨球迷老化危機。

他把腦筋動到行動裝置上,打破轉播球賽就得正經八百限制,邀請當紅藝人上節目,把想看藝人搞笑、表演的人也拉進來看比賽。

義大犀牛行銷協理高偉凱表示,過去操盤行銷策略的大多是球隊資深主管,棒球界出身,不一定了解年輕人喜好,認為只要戰績好,球迷就會進場,但現實是「現在休閒娛樂那麼多,為什麼人家一定要看棒球?」

桃猿隊行銷團隊成員年輕,熟悉新科技、社群,平日其他球隊比賽,進場人數兩千多人,桃猿隊卻達四、五千人,開拓一群過去不看球的新球迷。

爸爸觀賽、媽媽逛街、小孩玩水球最後是跨族群。當別人認為,男性才是買票進場看球的主顧;他卻把心力放在過去沒人注意的親子市場。

他把球場當百貨公司經營,裡頭有美食街、潮店和親子遊樂區,不像其他球場只是擺攤、賣便當,同時滿足男女老少需求,「我們就是做一個平台,把所有元素集合在一起,過去人家覺得不可能發生的,現在居然發生了,它的魅力就會出來。」劉玠廷說。

FOX Sports美國職棒球評王雲慶分析,票價打折或免費能衝高人氣,但如何讓球迷再進場,而非只是被低價吸引的一次性消費,打造「無可取代的體驗」很重要。桃猿隊便想到一個「三贏」的商業模式。

如果你看過球賽,一定對球員球衣上貼滿的各種企業標誌,並不陌生。這是過去企業贊助球隊最常見的方式,但對企業來說,貼球衣只是單向宣傳,無法評估成效;對球隊來說,雖然賺到錢,卻影響原本球衣設計;而球迷,誰會希望自己支持的球員,變成人體廣告看板?

桃猿隊把贊助和派對結合,把球場變成一個讓球迷玩到、看到、吃到,企業全方位打廣告的平台。比起三年前,贊助企業數量也因此成長三倍,去年創造約兩千萬元收益。

今年七月,該隊和雪豹科技合作主辦「CM Jump豹趴」,不只為贊助企業量身打造球衣,還讓球員穿著上場比賽,當球迷每拍一張照、上傳臉書,都等於替企業打廣告。如果一家人進場看球,孩子可以參 加場外的水球大賽,雪豹科技也在場內擺攤,免費提供手機包膜、安裝掃毒軟體服務,滿足爸媽需求。

創新點子,也曾搞砸行銷可玩花樣,但須從核心出發

「如果原本的贊助方式是陸軍,企業日是海軍,Lamigo TV就是空軍,幫企業做一個陸、海、空軍的整合。」劉玠廷舉例,像網路電視上,球評播報時常吃的巧克力,其實也是企業置入產品。

三大跨界,帶動球票以外各項收入成長,例如光周邊商品收入,就從二0。一一年占總營收近一一%,翻倍到今年的二三%。

不過,成功背後並非沒有失敗經驗。桃猿隊副領隊浦韋青回憶,去年七月行銷團隊注意到時尚界流行豹紋元素,推出一款全豹紋的球衣,想吸引女性球迷埋單,並請辣妹熱舞團在球場跟啦啦隊「尬舞」,卻引起網友批評。

「球衣全部都是豹紋,反而看不出來跟球隊、棒球的關聯性,加上找舞團進行PK賽,其實男性球迷比較喜歡,女生感覺不好,跟我們的初衷有落差。」浦韋青說。 之後,行銷團隊掌握關鍵,還是要從棒球為核心出發,太前衛,球迷不見得認同。球衣數量也控制在五百件左右,一次賣完不再推出,避免庫存。

劉玠廷說,接領隊三年來,也曾因為做法和其他球隊不同,被批評「球不好好打,搞那麼多有的沒有的幹嘛?」但他相信,唯有不斷嘗試,才可能突破資源不足的局 限,而非等著被淘汰,「我們沒有包袱嘛,過去這麼少人在看(球),又何必擁抱過去的習慣?當然要放膽去做,我們只能一直試、一直試,最後總會試到一個中 的。」

就在本刊截稿前,桃猿隊公布十月底的職棒總冠軍賽,桃園主場最佳區域門票票價為一千五百八十元,票價不但創四隊新高,也是台灣職棒票價新高。

縱使經濟不景氣,球迷仍願意用史上最高票價,支持球隊的努力。可見滿場觀眾的歡呼,絕對不會來自低票價,而是讓人們喊出「Wow!」的驚喜。

26年來最成功因為沒有過去包袱,才能放膽去衝,

36歲桃猿隊總經理劉玠廷這一試,試出了中職史上轉型奇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582

中文在線養十萬作家的「腦礦經濟學」 中國網路小說賣翻推手一年變股王


2015-12-14  TCW

將原創「腦礦」加以提煉,讓夕陽產業成為娛樂帝國火車頭,投資人不只看帳面獲利,更看重藏在點擊率中的百億商機。

全球出版業景氣持續探底,在中國股市卻有一家以網路小說起家的公司,打敗了老股王貴州茅台,成了新股王。它,不是百度、也不是騰訊,而是中國第一家上市數位出版商:「中文在線」。

中文在線,沒有騰訊旗下十七家網路小說頻道的規模,也非最早成立,但在十一月二十五日股價一度衝高到人民幣二百五十元(以下皆以人民幣計算);年初發行價 僅六.八一元,不到一年,股價和市值增長超過三十倍,本益比曾來到六十倍以上,比華誼兄弟最高時還高出三十個百分比。

曾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莫言、郭敬明都曾是中文在線的簽約版權小說家;莫言還是中文在線「網路文學大學」名譽校長。目前中國玄幻題材當道,而當紅玄幻作 家、作品一出手點擊率就超過五億人次的風青陽也是旗下簽約作家。有意思的是,在中國股市裡輪番上陣的新股王中,有教育類股的「全通教育」、影視類股的「樂 視網」,「中文在線」的勝出背後,反映的趨勢是:今年中國「IP熱」大爆發。

市場看好原創內容本夢比其實,IP熱近三年說了很多。視頻網起家、日前被阿里巴巴購併的優酷土豆網去年接受本刊採訪時,三句不離IP兩字。「今年大爆發, 政策推動與產業上需要,光是一個IP(指原創網路小說內容的智財權)就能同時衍生出影視、綜藝、動漫到手機遊戲等四個方向。」上海克頓傳媒劇本中心、同時 負責IP採購主任郜雪屹分析。

他以網路小說《何以笙蕭默》為例,改編成戲劇總點擊超過八十四億人次,繼而才有電影上映,也有三億七千萬元票房。改編自仙俠柔情網路小說、曾攻占中國觀眾 眼球的戲劇《花千骨》也是翹楚,創下高收視率外,在手機遊戲領域,一個月就衍生兩億元產值,創造中國最短時間最高收益紀錄。「IP發揮綜效,激活中國整個 跨產業,」他分析。

一場歷史性的逆轉出現了。

今年下半年,「內容生產者」勝過以網路入口網站起家的百度、微信、微博等「平台」,這也是中文在線能成為股王的原因之一。與其說本益比高,不如說是投資人認同「本夢比」,對未來的期待更大。

「IP熱」來自互聯網擴散成熟,讓內容「軟實力」得以大施拳腳。以樂視網為例,付費用戶翻倍僅花了五個半月時間,過去達到此成績需要五年。內容部分,十二月三日,中國電影年總票房超過四百億元,勤業眾信會計事務所報告就預估,中國電影票房在二0一八年將成為全球第一。

政策與互聯網平台高速提升,建立了中文在線成為股王的第一個基礎。「收看渠道增加,以及營收管道變多,自然可以降低風險,」中文在線版權中心總經理靳清華越洋接受採訪表示,「目前還看不到『天花板限制』 (指文化影視相關產業)。」

網路小說商機,槓桿逾百倍在供不應求下,內容產製方式也跟著逆襲。「過去(影視產業)只是委託製作,但未來是獨立IP的天下。」郜雪屹分析。

友松娛樂董事長薛聖棻也有同樣觀察。他表示,兩岸三地過去影視產業編劇多是分工、或委託製作,「但面臨編劇荒時,擁有授權IP就能直接上陣;且智財權是握 在自己手中,避免掉山寨或購買成本支出。」以《盜墓筆記》為例,從戲劇拉出的IP長尾效應產值就高達兩百億元,其營收槓桿效應就超過百倍以上。

相對入口網站騰訊底下的盛大文學就有十七個數位出版網,底下一個以女性群眾為主的「紅袖添香」,駐站作家就超過三百萬名,而中文在線僅僅只有十萬名。

駐站作家比率不到對方的一成,卻被點名推升代表中國股市的地位。再加上與高達兩百元以上股價相比,中文線上在營收上表現顯得尷尬:今年第一季呈現虧損,前三季度淨利不過一千萬元出頭,每股基本收益不到一元,何以還是被投資人埋單?

關鍵一:共享全版權經紀

「IP熱」帶來本夢比外,其勝出第一個關鍵在於全版權經紀。

他們首創與未成名網路小說網路小說含金量,不只看流量

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智慧財產權)的縮寫。這個名詞在科技產業並不陌生,但在文創、影視、甚至出版業則是新衍生的模式,也是今年中國的關鍵字。「IP熱」讓 數位出版公司「中文在線」成了新股王。但,如何判斷一個網路內容的含金量呢?標準一:單一平台流量非必備條件,在多平台都有高點擊率和吸引力。如在央視播 映的戲劇儘管收視率佳,但在互聯網當道的中國,一部《盜墓筆記》從網路小說、開發遊戲等,一魚多吃,就創造兩百億元產值。標準二:是不是虛擬形象,也不重 要。就如日本AKB48和韓綜真人秀《爸爸!我們去哪裡?》也是優質IP,從電視節目,衍生到紀錄片和電影,都創下人民幣上億元以上票房。 (文。黃亞琪)

家簽約,同時與超過兩千名知名作家和四百家出版商合作。賣網路小說與授權外,如果衍生到遊戲或其他管道,像是手機遊戲商機,也與作家們分成。顛覆過去一次買斷版權模式,而是與網路小說家一起共享衍生效益,以經紀方式讓作家們更願意留在他們身邊。

成立於二000年的中文在線,早在競爭對手還在山寨領域中打滾時,他們「重質不重量」,只要看見粉絲含金量足夠的網路小說家就簽約起來,經紀他們。簡單說,把IP直接簽下在自己手上。

但又該如何判斷含金量高的IP?「粉絲數據點、平台點擊率、百度評價等都是,」靳清華分析。

以玄幻仙俠類為例,至少四.五億點擊人次為基礎,而女性類小說則比較低。但也有例外,好比說寫出《何以笙蕭默》的作家顧漫屬文學類,已經累積四、五年市場觀眾,經歷網路小說粉絲關卡,實體小說也有一定群眾支持,就不會從網路點擊串來判斷。

關鍵二:嗅覺早市場半步他們先蹲了十五年,等到市場、資本到位時,「早市場半步的嗅覺」則是第二個關鍵。靳清華分析,不管是影視到手機遊戲都有製作期,如果需要時才生產內容就失去效率,而之前蹲十五年累積下的好內容就是「腦礦」的發揮。

早在今年中國歷史、仙俠科幻題材大爆發前,九年前就簽下以《盛唐煙雲》三部曲聞名的作者酒徒,不僅發行簡體版,還翻譯成繁體版,登上金石堂、誠品、博客來等暢銷前十名排行榜;七年前簽下作者失落葉的作品則是科幻題材的濫觴,到了今年則成了改編搶手貨。

「好的內容,大家都是願意埋單的,」她說,當內容氾濫,專心做內容、經紀好每位網路小說家,再藉經驗和數據分析,自然可淘選出早市場半步的作品推出。

十五年,他們才累積出品牌,但在出版商與網路小說家拆分讓利下,現金流成了一道難題,更是第一季虧損原因。

她也坦言,要解決創意和效率(市場)的平衡,是她目前最大挑戰。「儘管目前大數據很紅,但不夠廣(指觀眾取樣),且文化需要帶有情懷的,內容產業挑人不是只有數字,還要有經驗,沒有SOP。」

關鍵三:切入電子教材市場面對更嚴苛的資本市場洗禮,第三步就是從過去十五年的「IP祖產」中「採礦」,將「腦礦」變現金流。早在兩年前,他們從內容生產者切入電子教材和閱讀市場,成立「網路文學大學」,開始「慢養」含金小眾。

「閱讀市場和電子教材到MOOC(線上教育)都在進行,」靳清華說。將與培養出周迅的製作公司榮信達影音合作,明年三月從網路小說IP開發,切入影視製作行列。

「股本小,本夢比高,這是風險,」一位長年研究中國股市的投資人點出挑戰。一旦政策改弦易轍,可能就發生股王易主之事。中文在線現在股價高高在上,下一個挑戰就是手上的IP能不能一一換成真金白銀,符合市場的預期,否則市場的耐心不會太持久,最終會回到基本面的考驗。

文 黃亞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83

英國借鏡》央行徵人,學比特幣背後技術 政府帶頭當學生 倫敦三年變Fintech首都

2015-12-28  TCW

我們待在倫敦的最後一天,英格蘭銀行的一則徵人啟事,在比特幣的討論區被大量轉載:「徵求『區塊鏈 玩家』(Blockchain-savvy)的有薪實習生」(編按:區塊鏈(blockchain)指的是形成虛擬貨幣背後,結合帳和金流,由所有參與者 共同組成的分佈式數據庫)。

創新心法:懂科技,才不會被反傷

凡是被英格蘭銀行錄取的個人或團隊,如果是大一到大三的學生,有六週帶薪實習;如果錄取者是即將畢業的大四畢業生,可以跳過基礎面試,進入第二階段面試。

「你們不會害怕新科技顛覆既有秩序?」這讓我想起台灣中央銀行兩年前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比特幣不是貨幣,屬於高投機的數位『虛擬商品』。」於是忍不住問英國貿易投資署金融科技部主管大衛(Shaul David)。

「關鍵在於是不是真的想要競爭、想要開放。」大街說,「如果是,你一定要涉獵(engaged)。不了解科技、不了解創新,終究會被科技和創新所傷,「涉獵了,才會知道如何規範科技,銀行、政府該怎麼做。人類無法阻止科技,只能持續跟著它、學習、瞭解它。」

這回答了我們的最大疑問:有兩千年歷史包袱的金融城倫敦,究竟如何在三年內成為金融科技成長最快的地區?

答案就是:開放,而且是主管機關帶頭開放。

包袱沉重如倫敦,保守如金融業,如果

沒有致命一擊,也很難有改變的動機,這致命一擊便是金融海嘯。

金融海嘯搖撼了西方消費者對金融業的信任,英國民眾對金融業的信任度尤其低。根據英國貿易投資署的調查,金融海嘯後,英國民眾對於金融業的信任度從二00八年的四七%降到二0一二年的二三%,不但降幅最高,絕對信心水準也低於德國、法國,甚至美國。

擁抱金融科技三部曲首部曲:政府設獨立機關引導

「金融科技可以視為金融海嘯過後、草根底層出現的反動,」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顧能(Gartncr)金融投資服務部研究副總裁烏茲霍 (Christophe UZureau)說,金融海嘯之後,資金流動性不足,加上民眾對金融業信任不再,既有大品脾被質疑,民間渴求新的資本流動模武、擁有更大的自主權。

開放競爭不是降低金融業門檻、修改相關條例這麼簡單,執行單位比執行內容更重要。

二0一三年英國國會通過,由業界出資,成立獨立的政府組織「金融行為監管局」 (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簡稱F C A),除了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監管金融業,不得有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之外,另一項任務,便是建立基礎架構引導競爭。

大衛指出,FCA不單是主管機關,也在法規之內,代表新創公司發言,參與並且彙集各方對話,擔任溝通者的角色,否則無法制定出有效能的政策。「讓新創公司和大公司一樣,也可以直接、快速的跟法規制定者對話,投資者和消費者在面對新創公司時,不用擔心不合法的問題。」

另一方面,則是心態的開放。例如,英格蘭銀行帶頭涉獵比特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瞭解區塊鏈是什麼、可以怎麼 用,同時也教育政府不同部門的人學習這項新科技。

二部曲:新創投資減稅,全球最優惠

除此之外,英國政府同時減稅引外資投資中小企業,創造金流流入,鼓勵新創公司。好比在二0一二年提出的「種子企業投資計畫」(Seed Enterprisc InwestmentSCheme.簡稱SEIS),若企業投資新創企業的種子基金每年在十萬英鎊以上,所得稅可減免五0%;如果企業有賺錢,資本利得免 稅;企業若倒閉、沒價值,減稅後的曝險資金可享曝險資金四五%的風險減免,是目前全球最優惠的新創投資減稅方案。

這些政策實施以後的一年內,倫敦新創公司最密集的區域,郵遞區號下便增加了一萬五千家新創公司:在前一年,該區的新創公司數量只有個位數。

政府將金融環境逐步開放後,金融業大玩家也隨著調整,開始與金融科技的生態系統尋求連結,免得自外於市場。

三部曲:銀行尋求合作,做大市場

「科技趨勢不可擋,但分行不可能被數位服務取代,水遠有人需要分行,」滙豐銀行全球創新長夏佐(Christop Chzot)說,「我們在尋找的是分行和數位的最佳結合點(marry in the best way)。]

他指出,過去金融業強調自行開發,或者以公司需求為出發點,向外尋求技術配搭,新創公司相對是計畫裡面的配角,合作是任務導向,沒有延續性:現在金融業尋 求與金融科技新創公司的合作,是策略導向的長期合作夥伴,希望藉由投入新創公司的協助,深入傳統銀行無法採入的族群和死角,其次才是考慮獲利。

滙豐在去年成立一筆兩億英鎊的企業創投,根據企業策略所做的趨勢投資和育成,而非短期的合作計畫。夏佐坦言,「現在的金融環境跟二十年前完全不同,銀行再大也不可能全都自己來,你必須向外找不同領域的合作夥伴,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倫敦的故事,告訴我們,所有的創新可能都得先有開放的心態,才能有策略的創造創新環境,進而引導市場舊玩家順勢改變並且投入,才可能甩掉舊包袱,邁向創新。

採訪後記》不是非用不可,而是選擇更多了

在製作封面故事這段期間,我代替團隊收下一筆報導得獎的獎金。為了將獎金分給其他同事,我要把這筆錢全數領出再由主管分配;這麼單純的一件事,如果用ATM我得分三天領六次,要不然就是花一小時到銀行抽號碼脾、排隊、填單。

當下我對一位銀行數位部門主管發出一聲慼嘆:「如果有某種轉帳平台App就好了!」他也只能苦笑。

但在倫敦,很多人都不會有我這種煩惱,他們可以用各種轉帳App,幾秒內解決獎金分配的事,而且沒有手續費。

不過,要想省手續費,也得要有本事。光要管理手機和平板裡面的App,不但得花時間適應行為的改變,還要管理密碼、即時訊息和行銷內容,而且除本人以外, 沒有人能替代你管理「你」的銀行:「拿回金融自主權」其實意味著個人有更獨立自主的金錢觀,及更高的風險意識和金融素養,而這,絕非人人都有,也勉強不 來。

所以,即便倫敦每輛計程車都能刷卡,司機還是偏愛收現金。金融科技再怎麼破壞式創新,終究不會取代銀行,只是選擇多了;未來選擇只會更多,不會減少。

這已無關信任與否,就算懷疑網路資安,金融業歸還金融主權的年代終究會來到;我們需要準備的,其實也跟英格蘭銀行一樣:不用、不投入沒關係,但是至少要知道科技做什麼;瞭解了,再為自己選擇適合的管道,才是真正的「人人是銀行」。 (文.單小懿)

撰文者單小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210

國是指南丨請回答2016:哪些財經熱詞這一年變身“網紅”

昨天指南君對2016年刷爆財經界朋友圈的10句話做了個盤點,今天的小目標是來數數熱詞有哪些。

(排名不分先後!排名不分先後!排名不分先後!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出處】:稱“熔斷”為2016開年第一熱詞並不為過。從2016年首個市場交易日1月4日到1月7日,僅僅4天,A股指數就4次觸及熔斷閥值,2次提前收盤,管理層連夜叫停熔斷機制,成為了A股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眾多股民的錢包更是牢牢地記住了這個詞。

熔斷機制的本意是給市場一個冷靜期,讓投資者充分消化市場信息,防止市場或某一產品非理性的大幅波動,特別防止市場大幅下跌甚至發生股災,以維護市場的穩定。

不過,在A股市場,這一機制的效果卻不如人意。

【指南君】: 證監會主席劉士余曾表示,“這個制度推出以後,客觀上造成了助跌的效果,制度運行的結果和推出這項制度的初衷基本背離了。”

劉士余指出,在不斷擴大開放的全球化環境當中,資本市場的制度安排重構要吸取世界上其他國家好的做法、成功的經驗,但是每一項改革必須牢牢地立足中國國情。

“未來幾年,可以預見,我們的市場投資主體結構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所以未來幾年我們也不具備推行熔斷機制的基本條件。”劉士余說。

全體A股股民參演的2016賀歲“大電影”,還記得嗎?

【出處】:今年年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出臺。根據規劃綱要,“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設置了“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和“資源環境”等四大主要指標,又在此基礎上分為25個具體指標。

【指南君】:“十三五”規劃是新的黨中央領導集體編制的第一個五年規劃,體現的是新的領導集體對未來發展的一些重要的思路和考慮。

而“十三五”規劃又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最後的一個五年規劃,對能否順利實現目標具有決定性意義。

近期也有各行各業的“十三五”規劃陸續出臺。不用指南君多說,大家都知道有多重要。

你知道全民閱讀“十三五”規劃嗎?

【出處】:今年5月1日,中國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將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全部納入營改增試點。至此,營業稅退出歷史舞臺。這是自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來,財稅體制的又一次深刻變革。

12月27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召開營改增媒體吹風會並介紹,今年前11個月,營改增累計減稅4699億元,全年能達到5000億元的減稅預期目標。新納入的四個產業均實現了稅負只減不增。

【指南君】:營改增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頭戲,是降成本的強有力舉措,為企業減稅降負是其首要目標。但是作為一項複雜的改革工程,營改增試點還有不少難題需要去破解。近期,一些企業高稅負的問題也引起了社會熱議。

據悉,在營改增整體減稅的同時,目前有1.5%的納稅人出現稅負上升,即16萬戶納稅人出現稅負上升,這一情況引起官方高度重視。

“對營改增後稅負增加特別是增加比較明顯的企業,我們將給予高度關註,設身處地為企業的發展著想,從政策完善、服務優化、以及幫助企業完善內部管理上多下功夫。”國稅總局局長王軍稱。

根據世界銀行的最新排名,中國總稅率達68%,位列世界第12。各方對此評論不一,但中企總體稅負重則是不爭的事實。

【出處】:這個詞並非是今年新冒出來的,但卻在今年狠狠地火了一把。從英國脫歐成功,到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到意大利修憲公投失敗......2016可謂是黑天鵝元年了。

而隨著這些黑天鵝事件的發生,全球市場也開始動蕩。

以英國脫歐為例,北京時間6月24日下午,英國人選擇“脫歐”的公投結果令市場猝不及防,全球股市、匯市、債券以及大宗商品均出現大幅震蕩。英鎊對美元匯率一度暴跌超10%,美元指數被動飆升,人民幣對美元大跌,而傳統的避險資產如黃金、日元等則逆勢上漲。一時間對全球金融的影響甚至堪比當年的金融危機。

【指南君】:黑天鵝的存在寓意著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卻又改變著一切。可以說,無論是在對股市的預期,還是政府的決策,或是普通人日常簡單的抉擇中,黑天鵝都存在著,而其後續影響更是不可預料。

所以說,flag不要亂立啊!

卡梅倫曾表示若公投結果為“脫歐”,自己就主動辭職。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出處】:10月1日,人民幣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成為新的SDR五種構成貨幣中唯一的新興經濟體貨幣。

IMF總裁拉加德表示,這是SDR歷史上首次擴大貨幣籃子,也是自1999年歐元取代德國馬克和法國法郎以來首次有新貨幣加入籃子,對SDR是一次重大改變。

【指南君】:人民幣正式加入SDR意味著人民幣成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將刺激全球央行對人民幣計價資產的需求。在未來會逐漸放開資本管制和貨幣自由兌換,對人民幣長期是一個利多的信號。

但是,人民幣入籃SDR不止有象征性意義。作為IMF認可的“可自由使用”貨幣,人民幣獲得SDR地位也是對中國在世界經濟中日益增強的影響力的認可。入籃SDR是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

宣布人民幣入籃那天,拉加德很應景的穿一身“中國風”。

【出處】:從年初房價緩慢上揚,到二三季度的全民搶房,再到國慶假期多個省市先後發布調控政策,2016年的樓市大劇格外精彩。

“十一”前後,北上廣深等熱點城市陸續出臺了限購限貸政策。11月起,武漢、天津等城市限購限貸政策進一步升級,調控力度加大。

12月中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12月下旬,鄭州、武漢響應中央,再次升級限購政策。

目前,隨著全國多地調控政策的升級,樓市降溫明顯。業內專家表示,在當前房地產市場得到穩定的同時繼續升級調控政策,這表明了政府抑制房價的決心,明年調控政策或將繼續縮緊。

【指南君】:今年的一輪輪限購頗有排山倒海之勢,政策出臺的速度和力度都非常大。事實上,上述提到的城市只是全國樓市調控大軍的冰山一角。據媒體統計,9月30日以來的兩個月,已有24個熱點城市出臺了50多個樓市新政。

經歷了限購等政策後,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11月份,一線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明顯降溫,房價環比漲幅快速回落,房價走勢已明顯趨穩。

春節過後全國多地樓市被突然引爆。圖為2月28日上海一房地產交易中心門口,前來辦手續的市民排起了長隊。

【出處】:樂視此前經歷了資金困難等種種傳聞,其創始人賈躍亭的一封公開信,更是把“樂視迷局”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而11月15日,第一財經獲悉,海瀾集團等十幾家國內企業領導人匯聚樂視大廈,正式與樂視控股簽署了第一期3億美元的投資協議。據樂視生態官方微博稱,當日,長江商學院的十余位董事長、企業家同學匯聚一起,力挺LeEco,支持賈躍亭。

12月28日晚,樂視網發布公告稱,截至目前,樂視網聯合賈躍亭、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已與戰略投資者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並且戰略投資者支付了一定數額的誠意金。
本次重大事項涉及交易規模預計超過100億元人民幣,相關各方仍需要進一步磋商以簽訂正式合作協議。

【指南君】:“中國好同學”一出手就是幾億美元。指南君只想說,當年的同學們,你們在哪?

指南君OS:我有這樣的同學我也哭。

【出處】:12月5日,深港通正式開通。至此,滬深港三地證券市場成功實現互聯互通,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又邁出重要一步。

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出席了當天的開通儀式並表示,深港通將為國際國內市場註入正能量。兩地金融監管機構將加大跨境執法力度,保證兩地投資者權益。

從大盤情況看,深港通啟動首日,滬深股市均下挫超1%,恒生指數報跌0.26%。但長遠來看,深港通的出爐預示著中國資本市場在法制化、市場化和國際化方向上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指南君】:經歷了兩年多的籌備,深港通終於來了。深港通的開通對內地和香港來說,都是雙贏利好的消息。

對於A股市場來說,其意義並不在於短期能給市場帶來多大的增量資金,而在於海外先進投資理念的引入以及開放的國際化姿態。

對於香港來說,深港通是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的新篇章,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的新里程碑。

深港通啟動也是我國資本市場持續對外開放的一個明確信號,其價值可能需要兩三年或者更長的時間來檢驗。

劉士余在深港通開通儀式上發言。

【出處】:從“寶能系”2015年7月第一次叩響萬科大門算起,這場中國資本市場前所未有的股權爭奪戰已經超過一年了。

2016年,萬科、華潤、“寶能系”、安邦、深圳地鐵,幾大巨頭的纏鬥更加高潮叠起;規則、資本、權力、情懷、利益,商戰背後的主導力量同樣眾說紛紜。

年中,被問及是否要對萬科與寶能的關系反省,王石曾說,“我想做一個檢討。我從來沒有用過野蠻人這個詞,我用的是惡意收購,但是我在溝通上,我表現得有點著急。如果姚先生覺得野蠻人的形象是我造成的話,我對姚先生表示歉意,但我的惡意收購是一個中性詞。”

【指南君】:從去年盛夏到今年寒冬,寶萬之爭,這場在A股市場上演的股權爭奪戰實在太過激烈。

隨著離2017年3月,即本屆萬科董事會換屆越來越近,萬科股權之爭的謎底也即將揭曉,那時,萬科還會是原來那個萬科嗎?

在波譎雲詭的資本市場上,“野蠻人”可絕不止一個。

 

【出處】:2016年被許多人稱為網紅經濟元年。從Papi醬的大火,到各路“網紅”的遍地開花,“網紅”的概念已走進每個家庭,雖談不上人盡皆知,但至少網紅效應,及其催生的經濟效益,已成為虛擬經濟發展新的“看點”,網絡直播、電商等多種形式也隨之高速發展。

網紅經濟發展之快令人感慨,國家層面在今年也陸續出臺了配套治理措施。7月,公安部開展了網絡直播平臺專項整治工作;11月份國家網信辦發布《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

【指南君】:從年頭到年尾,關於“網紅”的熱點新聞火了一整年。動輒上億元的估值或收購,“網紅”們的吸金能力讓人感嘆。直播的興起,也讓“網紅”風行一時。

毋庸置疑,網紅經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產物,沒有數字發展的新跨越,就沒有網紅經濟活躍的凸顯期。不過它紅火的同時,也對行業的進一步健康快速發展帶來了一定隱患,依然亟待規範。

但不可否認的是,網紅經濟已經成為自媒體時代不可取代的現象級產物。

Papi醬與羅輯思維之間的故事不再多說,但“2016年第一網紅”這個位置想來非她莫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9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