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英國借鏡》央行徵人,學比特幣背後技術 政府帶頭當學生 倫敦三年變Fintech首都

2015-12-28  TCW

我們待在倫敦的最後一天,英格蘭銀行的一則徵人啟事,在比特幣的討論區被大量轉載:「徵求『區塊鏈 玩家』(Blockchain-savvy)的有薪實習生」(編按:區塊鏈(blockchain)指的是形成虛擬貨幣背後,結合帳和金流,由所有參與者 共同組成的分佈式數據庫)。

創新心法:懂科技,才不會被反傷

凡是被英格蘭銀行錄取的個人或團隊,如果是大一到大三的學生,有六週帶薪實習;如果錄取者是即將畢業的大四畢業生,可以跳過基礎面試,進入第二階段面試。

「你們不會害怕新科技顛覆既有秩序?」這讓我想起台灣中央銀行兩年前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比特幣不是貨幣,屬於高投機的數位『虛擬商品』。」於是忍不住問英國貿易投資署金融科技部主管大衛(Shaul David)。

「關鍵在於是不是真的想要競爭、想要開放。」大街說,「如果是,你一定要涉獵(engaged)。不了解科技、不了解創新,終究會被科技和創新所傷,「涉獵了,才會知道如何規範科技,銀行、政府該怎麼做。人類無法阻止科技,只能持續跟著它、學習、瞭解它。」

這回答了我們的最大疑問:有兩千年歷史包袱的金融城倫敦,究竟如何在三年內成為金融科技成長最快的地區?

答案就是:開放,而且是主管機關帶頭開放。

包袱沉重如倫敦,保守如金融業,如果

沒有致命一擊,也很難有改變的動機,這致命一擊便是金融海嘯。

金融海嘯搖撼了西方消費者對金融業的信任,英國民眾對金融業的信任度尤其低。根據英國貿易投資署的調查,金融海嘯後,英國民眾對於金融業的信任度從二00八年的四七%降到二0一二年的二三%,不但降幅最高,絕對信心水準也低於德國、法國,甚至美國。

擁抱金融科技三部曲首部曲:政府設獨立機關引導

「金融科技可以視為金融海嘯過後、草根底層出現的反動,」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顧能(Gartncr)金融投資服務部研究副總裁烏茲霍 (Christophe UZureau)說,金融海嘯之後,資金流動性不足,加上民眾對金融業信任不再,既有大品脾被質疑,民間渴求新的資本流動模武、擁有更大的自主權。

開放競爭不是降低金融業門檻、修改相關條例這麼簡單,執行單位比執行內容更重要。

二0一三年英國國會通過,由業界出資,成立獨立的政府組織「金融行為監管局」 (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簡稱F C A),除了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監管金融業,不得有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之外,另一項任務,便是建立基礎架構引導競爭。

大衛指出,FCA不單是主管機關,也在法規之內,代表新創公司發言,參與並且彙集各方對話,擔任溝通者的角色,否則無法制定出有效能的政策。「讓新創公司和大公司一樣,也可以直接、快速的跟法規制定者對話,投資者和消費者在面對新創公司時,不用擔心不合法的問題。」

另一方面,則是心態的開放。例如,英格蘭銀行帶頭涉獵比特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瞭解區塊鏈是什麼、可以怎麼 用,同時也教育政府不同部門的人學習這項新科技。

二部曲:新創投資減稅,全球最優惠

除此之外,英國政府同時減稅引外資投資中小企業,創造金流流入,鼓勵新創公司。好比在二0一二年提出的「種子企業投資計畫」(Seed Enterprisc InwestmentSCheme.簡稱SEIS),若企業投資新創企業的種子基金每年在十萬英鎊以上,所得稅可減免五0%;如果企業有賺錢,資本利得免 稅;企業若倒閉、沒價值,減稅後的曝險資金可享曝險資金四五%的風險減免,是目前全球最優惠的新創投資減稅方案。

這些政策實施以後的一年內,倫敦新創公司最密集的區域,郵遞區號下便增加了一萬五千家新創公司:在前一年,該區的新創公司數量只有個位數。

政府將金融環境逐步開放後,金融業大玩家也隨著調整,開始與金融科技的生態系統尋求連結,免得自外於市場。

三部曲:銀行尋求合作,做大市場

「科技趨勢不可擋,但分行不可能被數位服務取代,水遠有人需要分行,」滙豐銀行全球創新長夏佐(Christop Chzot)說,「我們在尋找的是分行和數位的最佳結合點(marry in the best way)。]

他指出,過去金融業強調自行開發,或者以公司需求為出發點,向外尋求技術配搭,新創公司相對是計畫裡面的配角,合作是任務導向,沒有延續性:現在金融業尋 求與金融科技新創公司的合作,是策略導向的長期合作夥伴,希望藉由投入新創公司的協助,深入傳統銀行無法採入的族群和死角,其次才是考慮獲利。

滙豐在去年成立一筆兩億英鎊的企業創投,根據企業策略所做的趨勢投資和育成,而非短期的合作計畫。夏佐坦言,「現在的金融環境跟二十年前完全不同,銀行再大也不可能全都自己來,你必須向外找不同領域的合作夥伴,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倫敦的故事,告訴我們,所有的創新可能都得先有開放的心態,才能有策略的創造創新環境,進而引導市場舊玩家順勢改變並且投入,才可能甩掉舊包袱,邁向創新。

採訪後記》不是非用不可,而是選擇更多了

在製作封面故事這段期間,我代替團隊收下一筆報導得獎的獎金。為了將獎金分給其他同事,我要把這筆錢全數領出再由主管分配;這麼單純的一件事,如果用ATM我得分三天領六次,要不然就是花一小時到銀行抽號碼脾、排隊、填單。

當下我對一位銀行數位部門主管發出一聲慼嘆:「如果有某種轉帳平台App就好了!」他也只能苦笑。

但在倫敦,很多人都不會有我這種煩惱,他們可以用各種轉帳App,幾秒內解決獎金分配的事,而且沒有手續費。

不過,要想省手續費,也得要有本事。光要管理手機和平板裡面的App,不但得花時間適應行為的改變,還要管理密碼、即時訊息和行銷內容,而且除本人以外, 沒有人能替代你管理「你」的銀行:「拿回金融自主權」其實意味著個人有更獨立自主的金錢觀,及更高的風險意識和金融素養,而這,絕非人人都有,也勉強不 來。

所以,即便倫敦每輛計程車都能刷卡,司機還是偏愛收現金。金融科技再怎麼破壞式創新,終究不會取代銀行,只是選擇多了;未來選擇只會更多,不會減少。

這已無關信任與否,就算懷疑網路資安,金融業歸還金融主權的年代終究會來到;我們需要準備的,其實也跟英格蘭銀行一樣:不用、不投入沒關係,但是至少要知道科技做什麼;瞭解了,再為自己選擇適合的管道,才是真正的「人人是銀行」。 (文.單小懿)

撰文者單小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2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