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国有股谋退:上海家化集团60亿身价待沽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8/0NMDAwMDIwOTg0NA.html

传闻已久的上海家化集团(下称“家化集团”)国资改革终于起步。

12月6日,家化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上海家化(600315.SH)突然因重要事项停牌。当日晚间,谜底揭晓。公告称,家化集团按照上级精神正在筹划国资改革事宜。

据接近上海家化的权威知情人士透露,对于家化集团究竟以何种方式进行国资改革,目前还处于论证阶段。“估计要停几个月了,但改革是否能够最终成行,还不好说。”

有上海市国资委人士也告诉记者,对于此次停牌,国资委方面也觉得突然。

此次停牌是家化在11月中旬五部委联合打击内幕交易的消息出来后,为防止股价波动做出的决定。因此,停牌并不意味着家化改制方案已经确定。

一旦选择整体转让或部分出让国有股权,家化就将成为自2008年9月上海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后,第一家启动国有股退出工作的上海国企。


如果家化集团实行国有股整体转让,其价格将高达60亿元左右,这也将创下国内日化企业出售最高价。谁将接盘这样一家日化巨头,值得关注。

改制终起步

家化集团改制工作早在两年前《意见》出台后已经初现端倪。但出于谨慎原则和家化集团自身表现,有关部门在两年多时间里一度举棋不定。

在2008年9月这份共9大方面30条内容的《意见》中,在“明确国资战略调整方向”一节明确提出:“推动一般竞争性领域国资的调整退出。”

《意见》同时指出,企业重组更强调开放性和市场化:要大力推动上海国有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吸引中央企业、地方企业及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参与上海国资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

而家化集团的主业——日化,正属于“一般竞争性行业”。

此前本报记者就曾从上海国资系统人士处获悉,“30条”出台后,上海市国资委便向家化集团建议,顺应此次国资改革的方向,启动国资退出工作。而之所以首选家化集团的原因,是因为“它资产和人员都比较干净”。

而且,早在2006年之前,家化集团已经开始进行改制方案的设计,但后由于上海社保案的爆发,上海国资委等诸多政府部门人事变动,这项工作也随之搁置。

2008年年底,家化集团“国资退出”方案拟定,并被送至上海市相关部门案头。

然而,该方案在很长时间里都未得到明确回应。

在上述人士看来,2008年下半年愈演愈烈的全球性金融风暴,是其诱因——在宏观经济减速和消费购买力下降之际,家化集团表现却可谓一枝独秀。2008年,其净资产回报率高达18%,远高于上海国资平均水平,并在逐年提升。

2008年12月,这家老牌日化企业110年诞辰之际,家化集团被冠以“国企成功运作的典型”。而在2009年4月的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因业绩突出,家化集团亦被多次表扬。

在上海国资整体业绩下滑背景下,让渡优势企业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家化做得不错,但要不要在做得好的时候实现国资的退出,没有人做这个决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不过,今年4月,记者曾从相关方面获悉,上海政府对家化集团国资改革的大方向已定,只剩最后的拍板。家化集团更是拟定了具体的几套改制方案供研究讨论。

而正是在家化集团停牌不久前,家化国资改革最终获得上海市政府“点头”,此次停牌也标志着家化集团改制正式起步。

鲜花落谁家?

“现在如何改,是整体转让还是参股等,还处于论证阶段。”12月7日,上述国资系统人士对记者表示,家化集团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资产评估等等,而且国有股转让,还涉及挂牌等一系列程序。

据他透露,此前政府对家化集团的价格也做过讨论。鉴于防止国资流失的原则,政府的要求是,如果整体转让,将在现有市值的基础上打九折。

家化集团净资产在6-7个亿间,但如果以市值打折计算,卖价当有60亿元之多。

2007 年2月27日,国有控股企业大宝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100%股权,作价23亿元。该价格一度被认为是国内日化的最高“身价”。但此后,该记录一再被 刷新:2007年底,在强生收购大宝尚未获批之际,德国拜尔斯道夫便以35亿元购入丝宝日化85%的股份。而就在今年12月6日,来自法国的科蒂集团又以 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丁家宜的“大多数股份”。

而家化集团实力目前更在大宝、丁家宜之上。被称为“中国日化行业第一品牌”的家化集团,旗下 拥有上市公司上海家化,以及六神、美加净、佰草集等众多知名的日化品牌。上海家化2009年年报显示,其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 8.2%,其中化妆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3亿元,同比增长26.1%。

数年来,家化集团已经吸引了多家投资者的目光。“有外资,有大陆的私人投资公司、民营企业,也有香港的财团。”他透露,所谓的香港财团,就包括有李嘉诚、郑裕彤的家族企业。而2009年,更有一家跨国日化巨头写信给上海市政府,点名想要买家化。

不过由于有民族品牌“沦陷”担忧,家化董事长葛文耀在此前曾对本报记者明确表示,家化绝不会卖给外资。

本报记者获悉,此前一段时间,上海市政府和家化集团更与一批投资基金密切接触,包括中信、鼎晖、红杉、联想弘毅等。一方面,财务投资者的进入,可以保持现有管理团队的稳定,但另一方面,家化的高身价也让一些基金望而却步。

“现在只能说国资改革起步,能否最终成行,还不好说。”

中金公司在最新报告中指出,此次停牌可能涉及前期市场期待的集团股权转让事宜,它预计此次家化集团股权转让一旦成功,上市公司可能会在整体激励水平以及品牌管理和经营能力两个层面得到提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39

上海家化自戕改制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11-05/100322643_all.html

  上海家化走了一步狠棋。

 

  10月31日,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600315.SH,下稱上海家化)發佈公告,承諾如公司發展情況依然良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持續增長,除股權激勵增發外,不提交其他任何形式的再融資方案(含票據及債券融資)。

  上海家化三年不募資的公告一經發出,即被媒體稱為「毒丸」計劃,矛頭直指海航集團——後者即將參與競購其控股大股東、母公司上海家化集團(下稱家化集團)所持有的上海家化國有股權。

  為了避免淪為資本運作平台,上海家化不惜犧牲未來三年可從資本市場獲得的資金助力。對競爭已經極其激烈的日化行業而言,上海家化此舉無疑大大提高了未來發展的融資成本,加大了競爭中打敗洋品牌的難度。

  「這是下下之策,對於家化未來的發展而言,無異於自殺。」長城證券併購部負責人尹中余表示。

  為什麼上海家化祭出如此下策,以確保自己不「失身」海航?上海家化改制之路為何又會面臨如此尷尬局面?

平安海航二選一

  2010年12月6日,上海家化因母公司改制重大事宜停牌。公告顯示,其時家化集團持有公司38.16%的股權,是上海市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所屬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家化集團是上海本土大型國資日化企業,擁有多個日化行業全國性知名品牌。上海國資全部退出,對於潛在競標者而言,無論從投資回報角度抑或是產業佈局角度,都是一個頗具資質和潛質的投資機會。

  2011年9月7日,上海家化公佈改制方案,明確了交易方式、轉讓底價、受讓方資格條件等重要事項。根據方案,上海市國資委將以公開掛牌方式出讓所持有的家化集團100%國有股權。掛牌價格為51億元,其中家化集團所持上海家化股權作價43.9億元。

  而根據家化集團披露的改制方案細節,受讓方五年內不得轉讓股權、上海家化實際控制人不得發生變更、不存在同業競爭關係、履行職工安置方案、維持 管理團隊穩定、受讓方總資產規模不低於500億元、不接受聯合受讓、認同上海家化的發展戰略等條件,對競標者做出了較為嚴格的限制,同時也不難看出上海國 資委和家化現任管理團隊對打造家化品牌的長遠規劃。

  早在2011年3月,市場即傳出平安保險、中投公司和淡馬錫均有意參與家化集團股權轉讓的競標,而上海本土的復星集團、海航集團以及中信資本、鼎暉、紅杉、弘毅等PE基金亦隨後參與其中。

  10月21日上海家化發佈公告,稱家化集團100%股權受讓競標最後入圍名單已經確定為上海平浦投資有限公司和海航商業控股有限公司。

  上海平浦投資為平安創新資本全資子公司,而平安創新資本為平安信託旗下全資子公司。而海航商業控股有限公司是海航集團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07 年,主要負責海航在商業板塊的投資運營和管理。

  「我們目的就是長線投資,」平安信託高層人士表示,「日化行業成長這麼快,家化的品牌又這麼好,我們對未來的回報很有信心。」

  上述平安信託高層人士表示,平安對家化集團做了非常詳細的盡職調查。「我們對所有的經銷商、供應商甚至競爭對手都做了訪談,對家化未來的增長已經有一個很有把握的測算。」他指出。

  海航集團「講故事」的能力和資本運作的頻繁已為市場熟知,涉足航空、商業、地產、旅遊等多個領域,而其內部資金鏈緊張的積弊也是業內公開的秘密。

  為滿足「吃住玩游購娛」的全產業鏈所需資金,海航集團旗下實體頻頻在資本市場上玩出大手筆。海航集團不僅在私募領域以曾為旅業集團旗下酒店板塊 計劃融資3億-5億美元和去年震驚業界的80億元大新華私募聞名,也早早將其觸角伸向二級市場,在上市公司中不斷尋找為集團提供後續資金的上市公司平台。

  海航集團一直對上市公司頗感興趣,先後將寶商集團(000796.SZ,更名為易食股份)、西安民生(000564.SZ)、ST匯通 (000415.SZ,更名為渤海租賃)、SST天海(600751.SH)、ST築信(600515.SH)等上市公司收入囊中,加上旗下擁有的海南航 空(600221.SH)和美蘭機場(00357.HK),海航集團控制的上市公司平台已經多達七家。

  根據第一財經今年10月的統計,海航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幾乎全部被質押。「競購家化,就是為了獲得新的資本運作平台,因為其他的上市公司平台已經無法騰挪。」一位熟悉海航集團的業內資深人士表示。

  而平安信託內部知情人士對財新《新世紀》表示,上海平浦投資有限公司、海航商業控股有限公司將於11月3日分別正式遞交競標材料,而預計11月7日將會開標。

50億元估值

  家化集團100%股權掛牌51億元,其中家化集團持有的上海家化股權作價43.9億元。按照上海家化因改制停牌時的市價計算,上海家化集團所持上海家化股權的市值高達59億元,加上其他資產,家化集團100%股權作價高達70億元。

  2011年4月,經國資委國資產權[2011]200號文批准,家化集團將所持有上海家化4145.71萬股國有股權一分為二劃轉給另外兩家上 海國企,上海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總公司和上海久事公司各獲得2072.86萬股,家化集團持有上海家化股權比例迅即降至28.38%。

  上海國資委此舉亦被外界解讀為被迫在保證家化集團控股的前提下確保價格有人接盤。

  「這個價格並不低。」投行界某熟悉上海家化的資深人士表示。

  從上海家化的盈利能力來看,2010年實現30.94億元的營收,淨利潤2.76億元,淨利率8.9%,分別比上年增長15%和18%。

  根據中金公司9月7日的分析報告,2010年上海家化的市盈率為57倍,並預測根據當前股價對應的2011年和2012年市盈率為37倍和29倍。

  「坦率地講,家化這次開出的價格並不低,差不多P/S(估值/營收)也接近5倍,」上述平安信託高層人士表示,「從國際上這個行業的慣例來看,基本上是4倍多一點。」

  「上海家化的估值並沒有給進入者留下太大的獲利空間。」尹中余指出。

  上海家化前身——香港廣生行有限公司誕生於1898年,延續至今已超過百年。建國前的廣生行已經憑藉「雙妹」花露水立身民族日化品牌,建國後的家化更以「友誼」「雅霜」品牌馳名全國。

  1991年經歷與莊臣的合資風波後,上海家化知名品牌「美加淨」和「露美」被合資方打入冷宮,並隨後回歸上海家化旗下。2000年之後的上海家 化推出「佰草集」高端護膚品牌,主打「植物」和「國貨」概念,其銷售門店和漢方SPA會所均運營火爆。2010年,上海家化更是聯合國際品牌管理團隊、法 國產品開發團隊和蔣友柏設計團隊,恢復「雙妹」品牌,旨在打造以上海名媛文化為個性的中國首個高端時尚跨界品牌。

  「我們很看重家化的品牌,但像以前國企央企那種搞法,這個品牌就會被搞砸了,」平安信託高層人士坦率地表示,「日化這個行業競爭太激烈,家化目前葛文耀這個團隊的能力很強,趁著管理團隊還能幹,我們一起把家化品牌搞好了,也是上海國資願意看到的。」

  上述人士指出,上海家化目前的股權架構,對品牌發展多有掣肘。「比如家化要拓展高端時尚產業,就會有障礙,再比如,高管團隊建設過程中,薪酬激勵、用人模式、外籍人士的聘用在現有體制下均無法突破。」他表示。

  「如果沒有未來預期的高增長和品牌的快速發展,這個估值對我們來說就太高了。」上述平安高層人士表示。

  上海家化目前旗下擁有佰草集、雙妹、美加淨、六神、高夫、清妃、友誼&雅霜、家安等多個涉足高、中、低端的時尚、護膚和普通日化品牌。從市場定價來看,佰草集高端系列單品價格已經達到三四百元,而雙妹面霜價格亦進入千元面霜俱樂部。

  上海家化已經超出日化行業的界限,向品牌化的時尚護膚行業伸出了觸角。

  如此多的品牌,需要強有力的品牌和渠道管理,同時對於歐美和日本已經發展成熟的日化/護膚品行業,原料供應商的控制、研發投入、營銷策略等都至關重要。而上海家化目前一些品牌的定位還不夠清晰,海外市場開拓亦剛剛開始。

不願當「豬仔」

  「家化公告三年內不募資,就是為了阻退海航競購,讓海航知難而退。」接近家化的知情人士表示。

  「海航現在是病急亂投醫,他們的資金鏈已經非常緊張,」上述熟悉海航的業內人士表示,「他們現在就是盯著現金流好的公司,比如上海家化,即使海航出80億元收購,從家化套出100億元以上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現金流又保持良好,這個買賣他們不虧。」

  「家化這個公告是我們安排的,就是因為擔心海航的作風,」上述平安高層人士坦陳,「我們跟海航高層也接觸過,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利用上市公司做融資平台。」

  從表面上看,上海家化出此下策的動因是為了避免海航接盤,從而避免淪為海航資本運作的平台。上述平安信託高層人士亦將這一策略定義為「焦土政策」, 「焦土政策」在併購中指的是目標公司大量出售公司資產,或者破壞公司的特性,以挫敗敵意收購人的收購意圖。

  上述接近上海家化的知情人士亦表示,海航的這種風格跟上海家化完全不同,上海家化方面非常擔心。

  「海航為了競購,一定會出比51億元高出很多的價格,並一直聲稱50億元不貴。」上述熟悉海航的資本界人士表示。

  只要出價高,家化很可能會落入海航囊中,這不僅是葛文耀團隊不願意看到的事情,上海國資委應該亦不樂見。

  「一開始復星集團、中信資本等也參與了競購,復星甚至辦理了受讓登記。但後來價格炒上去後,對投資回報有所要求的潛在競標者都退出了。」一位瞭解家化股權轉讓事宜的業內人士表示。

  「平安的主業之一是投資,我們看中的是家化的品牌和未來發展的潛力,我們的海外團隊和人才管理經驗都會對家化有所幫助。」上述平安信託高層人士表示。

  但平安畢竟是以投資回報為目的,五年禁售期過後,平安未來依然有尋找退出的可能路徑。「平安之所以願意接盤,是因為保險資金並不需要追求過高回報,需要的是穩定的回報預期,」尹中余指出,「保險資本量太大,國內的好實業項目又太少。」

  「我一直反對價高者得作為國企改制股權轉讓的惟一標準。」尹中余直言不諱,「這涉及到國企改制的一個理念問題,就是我們對待國企改制是『嫁女兒』還是『賣豬仔』?」

  他指出,上海家化此次自戕行為,看似自我保護,其實折射出國企改制的整體思路出現偏差。

  國資委2007年出台的19號令明確規定:無論是出售上市公司國有股權,還是國有上市大股東自己出讓股權,必須按照市價作價評估。

  「這就是一個價高者得的原則,在這個原則下,的確具備防範國有資產流失的作用,但一次交易的保值增值,並不能保證企業未來的良性發展。」尹中余表示。

  「家化走到這一步,是很悲劇的。」他表示,「既然家化近幾年的表現已經證明了葛文耀團隊的能力,為什麼不把選擇投資人的權利交給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42

上海家化的資本劫

http://www.xincaijing.com/html/201306/12677.html

對一家渴望做大的企業而言,資本可能是雪中送炭或錦上添花,但也可能是一場劫難。上海家化(600315.SH)與大股東中國平安之間的糾紛,就是一場產業與資本博弈的恩怨情仇。

2011年,中國平安擊敗眾多競爭對手,最終如願控股上海家化,一邊是上海灘優秀的知名國企,一邊是實力雄厚的資本大鱷,雙方聯姻既贏得了喝彩,也給足了業界期待。但蜜月期尚未結束,矛盾就接踵而 來。

自上海家化董事長葛文耀5月13日在微博上公開雙方矛盾後,這場博弈就不斷升級,先是葛文耀被迫卸任家化集團董事長一職,之後平安信託稱收到舉報,稱「家化集團管理層在經營管理中存在設立『賬外賬、小金庫』、個別高管涉嫌私分小金庫資金」。

儘管在5月16日召開的上海家化2012年度股東大會上,葛文耀表達了與大股東和解之意,但會後,雙方矛盾再度激化。

這是上海家化的劫難,也是中國平安的劫難,如果矛盾得不到合理解決,也將是投資者的劫難。
 

靚女嫁豪門

上海家化與平安的恩怨,始於2011年轟動一時的雙方聯姻。

用「靚女不愁嫁」來形容上海家化的被併購過程,似乎再適合不過。2010年,當家化集團公開宣稱要進行改制時,上海家化引來了許多實力雄厚的追求者,包括中國平安、淡馬錫、紅杉資本、復星集團、凱雷集團、鼎暉、中信資本、弘毅投資等20多家機構。

上海家化備受青睞的原因,一是因為公司是國內規模較大的日化企業,旗下擁有眾多歷史悠久的品牌,比如六神、美加淨以及細分市場領域的佰草集、清妃等品牌;二是因為這家上市公司近年業績增長態勢良好,且有著充足的經營現金流。

據《財經》記者統計,在上海家化被併購前的三年,其業績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6%,而且以持續的現金分紅頗受投資者稱道。上海家化2007年的淨利潤為1.33億元,到2010年時已增至2.76億元,三年就翻了一倍。與此同時,公司經營現金流從2007年的2.22億元增長至2010年的3.29億元。

這也給了上海家化十足的底氣,葛文耀當年對併購方開出兩個條件,一是不賣給外資企業,二是不賣給基金,最終符合條件的競購者就只剩下復星、平安、海航等幾家本土集團。2011年9月,競購到最後一輪,只剩下平安和海航。

儘管海航集團當時報價約58億元,高出平安信託的51億元,但平安信託最終勝出,據一名知情人士表示,與海航集團相比,平安信託給予的付款條件較為優厚:它承諾20%的尾款在簽訂股權轉讓合同後5個工作日內付清,而海航集團則計劃餘款在簽署合同後90天內支付。

另一個讓上海家化欣喜的承諾是,平安表示未來5年將追加70億元投資,幫助家化打造高端時尚的產業鏈,其中10億元將用於幫助家化進入珠寶、表業、服飾等時尚產業領域。而葛文耀曾多次表示,希望家化突破日化範疇,向鐘錶服飾、精品酒店等時尚領域拓展,於是雙方你情我願。

2011年11月7日,平安信託以掛牌價51.09億元受讓家化集團100%的股權,並同時成為上海家化的第一大股東,控股約29.2%。2012年4月,上海家化公告了股權激勵計劃;兩個月內,監管層、董事會、股東會悉數通過此計劃。這一股權激勵計劃,向上海家化包括葛文耀在內的中高層共395人授予2535萬股,佔上海家化總股權的5.66%。中國平安持有的上海家化股份稀釋為約27.6%,其控股股東地位不變。

這次聯姻被外界看作是一次產業與資本的完美結合,也被稱為「國退民進」的典範。沒人料到,這次結合卻成了一場紛爭的開端。
 

矛盾不斷升級

併購一年之後,上海家化與平安之間的矛盾就暴露出來。

先是在參股海鷗手錶的項目上,上海家化和平安出現分歧。葛文耀對於海鷗表極其青睞,希望將其打造成豪雅表那樣的奢侈名表,但平安在看過海鷗錶廠後,並不認為其具備投資潛力。

2012年11月19日時,葛文耀在微博上透露了內心的不快:「你收購的是集團,只是間接擁有上市公司27.5%的股份,我這董事長代表廣大股東利益。」之後又提到:「3月份開始,面對平安的無理和壓力,激發我只有把上市公司業務做得更好。」

2012年12月18日,上海家化召開當年的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對董事會換屆選舉的議案進行投票表決,候選人名單中出現了平安信託董事長童愷的名字,而且,附帶著一張耐人尋味的反對票。

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標誌著擅長資本運作而不熟悉日化業務的中國平安開始加強對家化的管理,以葛文耀為首的管理層的影響力開始弱化。

雙方矛盾升級並公開化,則發生在今年5月11日,當天上海家化集團召開臨時董事會議,決議免去葛文耀上海家化集團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由控股股東平安信託副總經理張禮慶出任家化集團董事長。消息傳出,市場愕然。

5月13日,上海家化股價出現異常波動,盤中一度跌逾8%,收盤時跌幅為5.3%,並且創下12.7億元的成交天量,刷新了多年來的日成交額紀錄。當天,葛文耀發了一則微博,將其與平安信託再度激化的矛盾公佈於眾:「平安進來後,家化集團便名存實亡,只有賣資產,我一直在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法人結構決定他們不能為所欲為。」

而平安信託發表聲明稱,今年3月以來陸續接到上海家化內部員工舉報,反映集團管理層在經營管理中存在設立「賬外賬、小金庫」,個別高管涉嫌私分小金庫資金、侵佔公司和退休職工利益等重大違法違紀問題,涉案金額巨大。目前,相關事項正在進一步調查。

在5月16日召開的上海家化2012年度股東大會上,葛文耀表達了與大股東和解之意,他在會上進行了三點表態:一是沒有處理好與大股東的關係,導致股東造成損失,深感歉意;二是保證一定和管理團隊一起把家化這麼好的公司做好;三是自認是個知道輕重和進退的人,不會利用大家的信任。平安派駐上海家化的監事、家化集團現任總經理朱倚江表示平安的所有承諾不會變,「會一如既往支持上海家化圍繞主業做大、做強」。

但會後,雙方矛盾再度激化。一封匿名舉報信詳細分析上海家化存在的體外神秘賬戶,直指公司存在利益輸送嫌疑。之後上海家化公告稱,傳聞報導與公司實際情況不符。就在紛爭尚未平息之際,全程參與平安信託競購上海家化的操盤手、平安信託投資總監陳剛近期離職。

有媒體披露,在平安入駐上海家化之前,雖然持股不多但葛文耀鮮有減持自家股票的記錄。但在平安入駐之後,獲得股權激勵的葛文耀卻加緊了減持步伐。

葛文耀最近一次減持上海家化是在5月7日,也就是與平安爆發矛盾的前一週。根據公開信息,葛文耀當天以73.87元/股減持4萬股,套現295.48萬元。

其實從去年12月底到今年上海家化年報披露之後,葛文耀就沒有停止過減持的步伐。從去年12月底到今年1月底,葛文耀曾累計三次共計拋售上海家化10萬股,拋售價格在50〜60元,套現539萬元。在回應媒體的質疑時,葛文耀表示,拋售是為了還借款。
 

要產業還是要資本

這場對戰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據上海家化內部人士表示,葛文耀事業心強,鋒芒畢露,2009年就曾公開說:「我們家化給國家干預三次,每次都差點死掉。國企現行管理體制不改革的話,國企的狀況會越來越差。」與許多企業家不同的是,葛文耀近十年一直都穩坐家化集團當家人位置,1947年出生的他現在已66歲,卻仍居一線,這在國企中極為罕見。

這樣強勢的性格和長久的管理經歷,以及上海家化一直以來的出色業績,都給了葛文耀戰鬥的底氣。

而平安指出上海家化存在小金庫,雖然被上海家化否認,但老國企陳舊的傳統管理模式已然暴露。

這場紛爭更大的實質是股東和管理層對於公司控制權的爭奪,是短期套利的對沖基金文化與職業經理人長期產業戰略文化的衝突,也是股東至上文化與公司法人文化的矛盾。

作為家化集團「教父級」人物,葛文耀一手培育、壯大了家化,對企業感情很深,而且家化的發展有著自己的規劃,他一直希望能將企業帶到一個新的高度,打造一家時尚集團,因此力主擴張。

但平安作為資本運作者,一直以來謀求的都是資產增值,其併購上海家化是出於投資回報,理當追求投資收益,一旦認為項目回報率低而且回報週期太長,就會收縮戰線,甚至力求希望變現上海家化的一些資產。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雙方的矛盾與衝突不可避免。這也引發出一個深層次的思考:上海家化今後的發展到底應該以產業為重,還是以資本為重?

目前來看,多數支持上海家化發展原有產業。天馬資產董事長康曉陽表示:「家化集團只是平安的集團,而上市公司卻有千千萬萬的股東。請平安不要把手再伸進上市公司,否則全體股東都將群起而攻 之。」

東方港灣投資但斌也表示:「作為投資人我們只能提出建議,最後的決策還是應信任企業家本身。」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則認為,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必然會產生利益衝突,但「人斗」問題似乎更為嚴重。「如果企業家的開拓理念和股東利益最大化的目標發生衝突,那國資委即使忍痛也要先挺後者,因為內訌最大的受害者是中小股東的利益和企業的社會形象。」

事實上,近幾年來,在資本經營和低成本擴張的誘惑和推動下,國內企業掀起了一股企業併購熱潮,但很多企業的併購往往過於看重規模的擴大,甚至出現過度資本化。而對通過併購來強化核心競爭力這一併購目標,卻缺乏認識。

「資本在中國稱霸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實業又該回歸到主導地位。」經濟學家劉姝威的觀點或許是對上海家化事件最好的註解。

不管這場紛爭以什麼方式結束,上海家化的前景由此蒙上了一重陰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006

我錯過的五十倍股上海家化 狩獵中國資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1bcu7.html

十年前,我開始為臉上總冒痘痘困擾,看過醫生,用過不少方子,總沒明顯效果。八年前,在一次聊天時,我跟同事小洪說了自己的困擾,他說他有辦法。過了兩天,他拿給我兩件東西,一件是妮維雅的男士洗面奶,另一件是高夫男士面霜。我用了不到半個月,症狀全都消失了。也就是從那時起,我開始關注生產高夫的上海家化。

高夫男士面霜我用了兩三年,期間還用過高夫洗面奶。後來,我最早用的那款高夫面霜停產了,我試過高夫新款的面霜,總感覺效果沒有最早用的那款好,而且價格也貴了不少,就轉用了別的品牌。

一方面是出於自己身體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想琢磨一下化妝品行業,過去的八年時間,我試過很多種男士洗面奶和面霜,包括契爾氏、碧歐泉、高夫、露得清、妮維雅、曼秀雷敦。除了高夫,其他都是國外來的大品牌,定位很清晰。契爾氏、碧歐泉走的是高端路線,在沃爾瑪、屈臣氏見不到,他們把化妝品當成奢侈品賣。妮維雅、曼秀雷敦、露得清這些品牌你隨處可見,隨處可買。感覺高夫的定位不想走太普通的路子,包裝也很有新意,但營銷思路其實不夠清晰,包裝總在變。在百貨商場裡常常有高夫的專櫃,你仔細一看,產品屈指可數,成不了系列,有點曲高和寡的感覺。

反而覺得上海家化的六神定位就很清晰。我一直用六神沐浴液,感覺很不錯,價格也不貴。

我關注上海家化之後,這只股票到目前上漲了五十倍。嗯,沒看錯,是有五十倍漲幅。很遺憾,我一直沒買。期間我也琢磨過索芙特、霸王、廣州浪奇,同樣的,也沒動手。為什麼不動手?不踏實,總感覺中國的這類公司還沒有形成一套立於不敗之地的體系,需要不停地去戰鬥,不停地開發新產品,不停地和競爭對手拚搏,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相比之下,銀行、地產賺錢就會容易很多,2005-2007年我主要是持有銀行和地產股。2010年我再次想買入A股的時候,感覺上海家化似乎已經形成了一套體系,但傳聞大股東要變動,覺得不踏實,而且,感覺價格不夠有吸引力。

上海家化這種商業模式,需要能幹的管理層,所以,人們覺得葛老是上海家化的功臣。確實,沒有他,誰能保證上海家化不會成為又一個霸王(HK01338)呢?現在,葛老離開了家化,我會繼續關注這家公司,但,如果要我現在就去買它,還是不踏實。

嗯,在這個市場上,十倍股、百倍股甚至千倍股是存在的。不需要很有耐心,上海家化八年時間就有五十倍的漲幅,期間還經歷了2007年中國股市大崩盤、2011年大股東的變更。但有幾人把上海家化一直拿著,八年都沒賣?呵呵,現在很多人說持有上海家化,又有幾人是在八年前就買入的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806

上海家化內鬥後遺症:「小金庫」被查

http://www.yicai.com/news/2013/11/3131405.html
董事長到任不到一週的上海家化,20日被證監會立案稽查。

按證監會說法,上海家化被稽查,主要涉嫌未按照規定披露信息。不過,來自上海家化昨日披露的另一個公告則顯示,此番上海家化被查,事關「吳江市黎裡滬江日用化學品廠」(下稱「滬江日化」或「吳江廠」)關聯交易未披露等問題。

由於此前上海家化管理層內鬥期間,滬江日化即因「小金庫」問題而引發外界關注,此次關聯交易問題被市場普遍視為家化內鬥後遺症。受此影響,上海家化昨日收跌5.35%。

上海家化原董事長葛文耀昨日連發三篇微博就事件做澄清,認為此案涉及「認定」問題,承認自己學習不夠,並非有意而為之。但有接近平安信託的人士昨日則向南都記者坦言,已經辭職的葛文耀或難全身而退。

小金庫問題再發酵

如果說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並未指明上海家化問題所在,那麼,上海證監局20日發出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滬證監決(2013)49號,則將問題鎖定在了「滬江日化」身上。

上海證監局題為「關於對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採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認定,2008年4月至2013年7月,上海家化存在與滬江日化發生採購銷售、資金拆借等關聯交易而未進行公告和披露的問題。

決定書又將上海家化內鬥高潮期間爆出的小金庫問題推到了台前。

今年5月,一封匿名信將「上海家化高管涉嫌利用滬江日化謀取利益」的問題曝光在了公眾面前。依照當時匿名信以及同步出現在微博上的指控,一個名為「王浩榮」的賬戶從2011年12月16日至2012年3月21日,總共與滬江日化之間共錄得15筆交易,而上海家化子公司上海露美美容院有限公司和上海漢欣實業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即為王浩榮。

葛文耀和上海家化當時雖堅決否認上海家化高管涉嫌利用滬江日化謀取利益,但由於滬江日化是上海家化預付賬款的供應商,且上海家化對滬江日化曾產生有大量的應收賬款,這一關係的存在,還是引發了市場對上海家化與滬江日化存在關聯關係並伴有利益輸送嫌疑的猜測。

依照上海家化當時的澄清公告,2009年1月14日,上海家化將中央工廠作為細分化產品生產主要基地,而原中央工廠生產的大流通產品則逐步轉移至以滬江日化為主的OEM工廠,該計劃用一年時間分步驟實施。

上海家化稱,其與所有的OEM工廠之間的結算事宜均由生產基地管理小組討論決定,其成員來自生產部門、計劃部門與財務部門。外購產品的收購價格由原材料和加工費組成。每年11月按照市場部提交的次年分品種銷售預算開始進行外購成品收購價格的核定工作,由基地管理小組測算、討論後,報總經理室討論、審核、批准,12月底或次年1月初定稿執行。年中的調整由基地小組討論決定。

同時上海家化還強調,經上海家化退休職工管理委員會確認,公司資產管理部副總監受退管會委託代理投資理財,其本人在代理投資理財期間沒有任何個人利益。

但「很不幸」的是,滬江日化與上海家化之間的關聯關係最終為上海證監局所確定。而是否存在利益輸送則有待進一步查實。上海證監局20日發出的決定書已要求上海家化自收到責令改正書之日起30日內提交書面報告。

葛文耀連發微博辯解

對於證監會的立案稽查,葛文耀昨日連發三條微博,欲還原事情經過,以起到澄清事情的目的。不過,從二級市場股價來看,這一澄清收效甚微。

「5月20日匿名微博事件後,又有舉報信,從7月初開始有關方面對家化與吳江生產基地之間業務關係進行三個月的調查取證,事實是清楚的,關鍵是對是不是『關聯方』的認識和認定。上海家化應盡快公佈事實真相和早己整改的情況,以穩定市場,對股市和家化員工負責。」葛文耀如是指出。

據葛文耀透露,其實早在11月15日,其就已經因吳江長的關聯問題到監管部門作了筆錄。葛文耀回憶指,2008年家化退管會參股吳江廠,當時成立個管委會想逐步接管這個廠,但由於種種原因,家化人員都退出,管委會名存實亡,「家化對吳江廠的管理與其他生產基地一樣,吳江完全是自主管理」。

「由於這個徒有虛名的管委會中曾有個付總,由於退管會參股,每年按比例分紅我知道。涉及兩個高管,所以吳江廠被認定關聯方、那一切都追溯應披露了。在筆錄中我不認為是關聯交易。現在證管辦認定了,我只能承認學習不夠,但不是有意而為之。另外證管辦的決定也有好處,問題公開了,澄清許多不實傳聞。」葛文耀進一步指出。

上海醫藥前副總裁葛劍秋昨日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則還是力挺葛文耀,稱對這個事情怎麼認定,目前大家尚有分歧。

「即便認定了,也要分是有意為之還是非有意而為之。此外,還要考慮未披露的關聯交易是否在交易過程中有轉移利潤,是否損害了公司利益等問題。」葛劍秋如是認為。對於是否會影響葛文耀的正常離任,葛劍秋也認為「不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針對傳聞中的「小金庫」問題,上海家化集團曾表示,家化集團對前任董事長的離任審計尚在進行中,目前沒有任何可披露的相關信息。針對葛文耀的離任審計報告是否完成的問題,上海家化方面昨日給出的回應是「葛總已經在9月辦完了退休手續」,而上海家化集團昨日則未給出有關回應。

南都記者從曾在負責上海家化年報審計的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中從事公司審計的人士處獲悉,在公司審計期間,一般不對應收賬款方進行細查,且這次事件明顯是上市公司隱瞞。此外,該人士透露,一般國企的離任審查是審計局在弄,而不是會計師事務所。

謝文堅面臨考驗

平安信託昨日以自己為財務投資為由,也回絕了媒體的置評請求。而身在上海家化集團的平安信託代表昨日則向南都記者強調,平安信託5月13日發給媒體的聲明,內容並未涉及吳江廠,不清楚匿名信內容曾涉吳江廠。

不過,證監會立案稽查對上海家化的影響,則已經無法平復。依照以往的先例,被立案稽查的公司不僅會面臨巨額罰款的可能,同時極有可能因此引發投資者索賠。而這無疑將給新上任的董事長謝文堅帶去棘手的問題。

「上海家化給了市場很多預期。葛文耀以這種方式離開,尤其是這個事情發生後,對有過企業經營管理經驗的人來講,這個預期已經不存在了。」上海一位企業經管人士指出。

在該位人士看來,證監會的立案稽查,或許將為平安信託進一步掌控上海家化鋪路。而鋪路的最終結果,將有利於平安信託套現上海家化。「平安此前高價賣的上海家化集團股權用的主要是信託的錢,而信託的錢又來自投資者。」該位企業經管人士進一步指出。

南都記者昨日撥打謝文堅的電話,但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上海家化媒體負責人則強調,公司各項業務都在正常、有序地進行。上海家化已要求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認真學習證券法律法規,切實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上海家化新任董事曲建寧昨日也未就此事發表看法。據曲建寧透露,稍後將對外披露相關部門的處理進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703

思考的碎片--20140610 家化事件的思考模型 Pune的碎片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h1ar.html
家化的管理層和大股東的矛盾是最近媒體熱點之一。

這裡我提一個我的思考模型 
原則先簡化 再添加要素

最簡化版

家化是一傢俬企, 大股東辭退總經理 

這個顯而易見,不會有任何意見分歧。 更多是勞動合同上對總經理的保護。保證總經理的員工利益不被侵犯。

進階版
添加第一個要素 上市公司

家化是一家上市公司  大股東辭退總經理

這裡和上面最簡化板有兩個小差異

1.大股東是否代表的所有股東利益 目前看通過董事會決議 辭退總經理,辭退董事任職。這個程序上應該沒太大瑕疵。
哪怕股東大會估計同意這個決定的還是多數。

2.小股東利益的保護,和對股價的影響
小股東對平安的敵意,大部分原因是屁股決定腦袋,也就是平安來了股價怎麼跌了。所以有人會罵平安。這個無可厚非。
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一定。
回顧整個事件,影響股價的始作俑者是誰?
誰引發了這一系列事件?
這個我們在杭州 有過一個有趣的判斷:都以為自己是狼,突然發現 自己成肉鳥,於是老葛和管理層不甘願當肉。挑起事端。

那麼這個角度來說 挑起事端的或者大股東和管理層的矛盾始作俑者是老葛和管理層,沒有他們所謂想當狼的野心也就沒有這一些列的事端。
有賊心有賊膽,最後發現自己被偷了。哈 那麼如果是尊重契約 就應該認賭服輸。
挑起事端,然股價下跌 讓股東受損,換取他們的私利。這個無論從那個角度說都是不合情不合理。

所以小股東站在管理層和老葛這邊邏輯上市佔不住腳的。因為真是他們的不妥當不成熟的處理方式導致企業矛盾激化股價下跌。

最終版
管理層是創始人,且已經上市,大股東是管理層邀請而來 (甚至私下有under table的抽屜協議)

那麼這樣的場景如何判斷。

這裡包含了是否對管理層,創始人是否公平的問題。

公平問題 太複雜, 悲慘世界的讓阿讓 頭了一片面包為了姐姐的孩子不挨餓都要坐牢。
在早期的所謂不公平不合理的環境下 管理層是否收到公平的待遇。

這類問題,還是讓倫理學家法學家去討論比較合理。

在任何一個時代遵守法規是公民義務,用現在的眼光看過去的不公平,那個是幼稚的思路
因為時代的進步 正式朝著不斷的改善過去的不公平,不斷的改良這個方向運轉。
毫無疑問 每個時代都有時代背景,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的法律法規自然有當時的合法性。用現在的眼光挑戰過去這個變成形而上的探討。更簡單的方法就是控訴命運不公。
反正誰都有這權力。後悔藥是免費的。

我從來不認為創始人應該有額外的獎勵。因為他們自身的經歷 聲望已經是對創始人的褒獎。

至於其他部分 有本事搞定董事會

Jobs在返回蘋果後和董事會經常談錢 甚至要私人飛機。
這個簡單又本事說服董事會。尊重股東權益
這才是創始人應有的態度
挑起矛盾,挑起新聞,挑戰股東,那個很類似文化革命的手段。
是激化矛盾 破壞股東權益,而非妥協 而非共贏

這個思維模式 是他們時代的烙印 也畢竟被時代唾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795

思考的碎片---20140612 國資改革必須避免家化悲劇 Pune的碎片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h2nr.html
早上碰到@巴菲林奇小厄姆 
這個不靠譜的浪費我時間。害得我刷屏 騷擾大家 這裡先道歉。

家化是一個壞的案例
從目前的形勢看,用常識推理,資本方是聲譽受損 管理層失去對公司的控制 小股東 資產受損。
這變成一個三敗具傷的局面。

這應該是改革之初 沒人願意見到的局面。

用我們在杭州聚會時候的那句話形容就是 都以為自己是狼,最後一看 原來自己才是肉。

我覺得這句形容家化的改制是最恰當不過的。

那麼如何避免家化悲劇?
我這裡提出幾個命題 供大家參考

1.公開透明 利益均霑避免有一方成為歷史損害方。
家化的案例,我是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全景。但是從已知的信息看
大致的脈絡是管理層 踢開國資委以為自己可以掌控局面,但是這中間和資本方產生根本的利益衝突。(注意這裡不判斷資本方和管理層對錯 只是強調發生利益衝突)然後資本方強勢主導家化 導致一系列變故。

那麼這裡的是非曲直 核心可能在於 管理層和資方的關係中間,據說有under table的協議。
換句話說這是一些暗箱的東西。
這個是矛盾的起點。

所以 避免家化悲劇 第一步 應該公開透明。
當然缺點是如果公開透明 管理層的利益可能沒有under table那麼多
那麼這個就是考驗 類似@郭荊璞這樣投行的技巧 方案設計。如何規避風險 如何在公開透明的前提下 保證利益最大化。
包括但是不限於 股權激勵 槓桿收購 紅手套 等一些裡利益安排。

2.避免管理權盤落
國資改革 市場之所以看好 主要是因為通過從無主資產到有主資產的轉化 提高管理效率
國內的改革歷程中 所有成功MBO或者國資改革的例子都是 維持原有管理層不變。話事權沒有旁落。

典型的例子是海螺和宇通
著點@市場敬畏者 有過論述 他的分析表明MBO之後如果國資委或者資本方參與或者增加對企業話事權的最後都不會是成功的改革。
話句話說如果管理層在股權上有所讓步 那麼必須在投票權之類問題上取得主動。
保持管理層穩定  
這部分 又需要類似@郭荊璞這樣投行來設計和安排相關制度。最後平穩過渡。

3.預見和碰到糾紛立刻走人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側
不參與糾紛。
Soros說的好:不參與競爭,但是給獲勝者額外獎勵(高價買入獲勝者)
如果這場糾紛平息如果謝老大的方案和我胃口 家化可能是一個不錯的投資品種。
當然價格也要更好。
目前的階段能不參與儘量迴避。

以上這些就是我對如何避免家化悲劇的看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027

上海家化股權為何被轉讓給平安人壽保險?或為轉讓做準備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61331.html

上海家化股權為何被轉讓給平安人壽保險?或為轉讓做準備

一財網 劉瓊 2015-07-28 11:39:00

對於上市公司而言,控股股東變為人壽可能會降低短期股東回報的要求,使其更關註於戰略。

在股民的諸多猜測後,以“公司控股股東擬籌劃與公司相關的重大事項”為由已停牌1個月的上海家化(600315.SH)昨晚終於透露了原因。

上海家化昨晚公告稱,2015年7月27日公司接控股股東通知,公司控股股東上海家化(集團)有限公司的上級公司深圳市平安創新資本投資有限公司,與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達成股權轉讓意向,深圳市平安創新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擬將其持有的上海平浦投資有限公司(系上海家化(集團)有限公司100%控股股東)的100%股權,轉讓給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具體交易細節尚在溝通中。

2011年11月,在擊敗海航商業後,中國平安發布消息稱平安信托旗下上海平浦投資有限公司最終以51.09億元成功獲得上海家化集團100%股權,從而成為上海家化新控股股東。目前,家化集團持有上市公司27.72%股權。

對於本次股權轉讓的原因、金額等細節,上海家化並未披露,僅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以公告為準。”公司公告表示,為保證公平信息披露,維護投資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價異常波動,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自2015年7 月28日起繼續停牌,公司將在三日內待相關事項確定後發布公告並複牌。

此前,上海家化的繼續停牌公告稱“上述重大事項可能涉及大股東戰略性增持本公司股份以及權益結構的變化”,就有投資者猜測,“權益性的變化最大可能是由於平安信托的資金鏈問題而換其他平安子公司來持股。”

“有這個可能”,一位日化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信托的特點是短期收益要求高,且存在較短時間周期內還本付息的需求,而人壽保險的特點資金成本低,長期投資的需求更明顯”,他表示,對於上市公司而言,控股股東變為人壽可能會降低短期股東回報的要求,使其更關註於戰略。

一位關註家化的券商分析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平安將家化集團的股權從信托公司轉手到保險公司,“應該平安是改變資金成本和期限的騰挪方式”,他也表示,不論是信托還是保險,都是屬於平安集團旗下,對於家化集團來說,實際控制人沒有改變,所以也不算違反當年的5年內不得股權轉讓的承諾。

另一位接近家化的分析人士稱,“家化未來的股權結構或與平安持有雲南白藥的股權結構相似”。2008年,平安集團旗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02318.HK,601318.SH)在付出近14億現金後,獲得了雲南白藥5000萬股,在增發後的公司中占有9.36%的股權,成為位列雲藥集團與紅塔集團之後的第三大股東。

“另一方面,明年11月,是平安收購家化時承諾的5年之期,不排除此次權益變動後,人壽方面會為明年的轉讓做準備。”上述分析人士表示,平安收購家化後,業績表現一直穩健增長,但也有隱憂。

上海家化公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該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15.95億元,同比增長18.52%;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90億元,同比增長16.01%,折合每股收益為0.28元。不過,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比上年同期減少了71%。

“經營性現金流下降說明銷售周轉率下降,貨品周轉慢、庫存加大,目前來看對業績短期影響不大,但這樣的趨勢若持續,未來會對業績產生一定影響”,上述日化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160

上海家化謝文堅:未來3年關註兼並收購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6582.html

上海家化謝文堅:未來3年關註兼並收購

一財網 劉瓊 2015-12-16 19:19:00

雖然日化行業增速放緩,謝文堅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暫時不會調整上述目標,並將兼並收購作為未來3年上海家化的戰略重點。

15日上海家化(600315.SH)產生了新一屆董事會後,繼續擔任上海家化新一屆董事長兼總經理的謝文堅,16日介紹了五年戰略規劃階段性成果及2016年公司發展規劃。

去年5月,上海家化公布了五年戰略規劃,目標是要到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20億元,中國日化市場份額排名從目前的第10位上升到前5位。

雖然日化行業增速放緩,謝文堅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暫時不會調整上述目標,並將兼並收購作為未來3年上海家化的戰略重點,同時,為應對中國正在進行中的實體零售渠道變革,在精細化管理傳統渠道的同時,將進一步拓展新渠道和渠道融合。

兼並與收購成未來重點

今日,謝文堅攜新一屆董事會成員與高管團隊亮相。相較上一屆董事會,記者註意到,新一屆董事會成員從9為變為7位,包括3名獨立董事,2名管理層(總經理謝文堅和董秘韓敏)以及2名大股東平安方面的代表。

對此,謝文堅表示,“為了進一步健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提升企業治理水平,更好的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更有利於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公司對董事會與監事會人員結構進行了優化,提高了外部董監事尤其是獨立董事的比例。”

去年5月,上海家化公布了五年戰略規劃,其核心戰略為:聚焦三大領域——化妝品、個人護理用品、家居護理用品;打造四大核心競爭力——“中國文化的差異化體系”、“高效、快速的市場響應”、“完善的渠道覆蓋、有效的終端掌控”、以及“新經濟模式下與消費者的直接互動”;集中資源發展5+1核心品牌——超級品牌佰草集和六神、主力品牌高夫和美加凈、新興品牌啟初、差異化品牌家安。

雖然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家化共實現營業收入46.18億元,同比增長10.78%,實現凈利潤7.9億元,同比增長8.56%,但與2014年全年營業收入增長19.38%、凈利潤增長12.22%相比,速度相比有所放緩,謝文堅表示,“這與經濟形勢下滑與行業整體放緩相關,實際在細分市場上,佰草集、六神等持續保持份額第一,高夫、美加凈、啟初等份額持續快速增長。”

近年,家化一直在尋求外延式增長的機會,其計劃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20億元中,20億通過外延式並購實現。謝文堅表示,尋求收購標的要與目前家化的業務或渠道形成互補,達到1+1>2的效果,“除了公司目前已經進入的護膚品、個人護理用品、嬰童護理用品外,還將進入的補缺品類(包括彩妝與口腔護理),以及延生市場領域(包括衣物護理、廚房清潔等 品類和家用美容儀器等),這些品類可以和家化的戰略相匹配,進一步提升家化在日化行業的市場地位及核心競爭力。”

2015年,上海家化和片仔癀合作設立子公司,進入到以前未涉及的口腔護理領域;同時出售天江藥業股權,在將資源回籠以便集中投入到主營業務中來的同時,為以後進一步的外延式收購兼並打下基礎。

“兼並收購是上海家化未來幾年關註的重點領域,”謝文堅表示,家化將加大在此領域的資源、人力方面的投入,目前尋找標的目標不僅在國內,也包括歐洲、亞洲其他國家等區域 。

未達目標的要約收購

今年11月,中國平安通過上海太富祥爾對上海家化發出要約,希望收購股份數量上限為2.09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1%,要約價格為40元/股,計劃耗資83.58億元;且本次要約為部分要約,不以終止上市為目的。

該要約收購從11月4日開始,一直持續到12月3日。在此之前,中國平安已通過平安人壽、惠盛實業合計持有上海家化27.87%的股份。他們希望通過本次收購,使持股比例上升至58.87%,以實現絕對控股。

不過,收購2.09億股的原計劃,一個月後的完成比例尚不足5%。12月7日,上海家化在上交所披露,上海太富祥爾向公司部分股東發起的要約收購已經期滿,最終申報股份總數僅1022.66萬股。由於此數量遠遠低於預期,上海太富祥爾將全部予以收購,交易預計耗資4.09億元。

對此,謝文堅表示,“要約收購雖未按預期目標達成,但表明了大股東平安對上海家化的支持,也從另一個角度表明,投資者看好家化,所以不願以40元/股的要約價格出售。”他認為,雖然在發展中存在各種挑戰,但中國經濟轉型,更多地是要通過消費來驅動未來經濟的增長,而上百年歷史的家化有很多品牌、技術等方面的累積,在上述發展趨勢中存在優勢。

全渠道打通 抓住互聯網+機遇

值得註意的是,2015年中國實體零售渠道正發生巨大變革,這對於主要依賴百貨、賣場等實體渠道的上海家化是一大挑戰。以大賣場渠道為例,前十年都是以10%以上的平均速度發展,去年增速降至2.6%,而今年1-9月,同比下滑了10%。

談及2016年的發展規劃,謝文堅稱,重點工作之一是完善主流渠道的下沈,包括下沈至化妝品專營店、屈臣氏、母嬰店等渠道,實現精細化渠道管理。在拓展新渠道方面,上海家化副總經理兼佰草集事業部總經理黃震表示,2016年將會推動全渠道、全品牌新渠道發展,註重數據合作,註重後臺的響應速度和後臺配合的制度,推動線上線下融合。

首先,有效地利用線上銷售的數據,實現線上線下數據的打通,充分挖掘數據的有效性,能夠提供為品牌發展有效的信息, 2015年上海家化已經做了重要的工作。黃震透露,在更深入整合線上線下數據化的管理方面,家化內部、外部已經立項,2016年在數據合作方面將是工作重點之一。

同時,家化與阿里等平臺方的合作不僅僅是將之作為銷售渠道,而是深入、全方位的,包括新品、數據、研發等方面,未來會繼續加強和這些平臺的戰略合作,提升在新渠道的掌控和營銷理念。

第三,家化作為傳統日化企業轉型,一大挑戰是電商綜合運營能力的提升,整個後臺系統從產品的研發、生產、供應鏈、物流系統的配套要全部跟上,以滿足電商線上銷售需求也是很大的挑戰。2015年家化已經研究縮短了整個從研發到生產、物流這樣的周期管理流程,明年將繼續優化以快速應對線上終端需求。

第四,在線上線下融合方面,今年雙十一,家化嘗試了一次萬店同慶的線上線下活動,獲益匪淺,但目前這還只是特定時間點上的線上線下的融合,未來家化將嘗試去從信息系統、物流系統等方面建立一套常態化的線上線下融合系統,這將也是2016年重要的作方向。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287

上海家化原總經理王茁變身投資人 尋找潛力本土品牌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2587.html

沈寂一段時間後,日前,上海家化原總經理王茁出現在了複旦大學舉辦的東亞品牌競爭力論壇上。

王茁

王茁的新身份是磐締資本合夥人。王茁完成了角色轉換,從企業家轉身成為投資人。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磐締資本於2015年9月正式註冊成立,是一家專註於化妝品產業中不同類型企業早期投資和價值提升的平臺。

按照王茁的設想,磐締資本未來業務主要集中在三方面:首先是投資、孵化初創和新興小型化妝品企業,其次是幫助中型、已成規模的本土化妝品企業提升高附加值品牌的運營能力、最後一個則是做海外收購。

雖成立不久,不過磐締資本在上述三方面都已有動作。大約在今年3月,磐締資本與一家名為植物醫生的本土化妝品公司展開合作。王茁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以戰略投資人身份進入了植物醫生董事會,但他並不願意透露具體的資金和股權。

“中國的化妝品企業基本上都有比較好的現金流,發展過程中對資金的需求沒有那麽強烈。”對於合作,植物醫生護膚品牌創始人解勇這樣說,“我們更希望能有資源幫助我們提升品牌附加值,加快在一線市場的發展速度,並實現國際市場的布局。”

據記者采訪了解到,植物醫生目前在全國300多個城市開設了2400多家專賣店,主要分布在二三四線城市。不同於其它依賴於商超、商超專櫃甚至電商渠道的化妝品品牌,植物醫生類似目前銷售火爆的韓國化妝品品牌,其2000多家店皆為單品牌專營店。

這也是王茁選擇投資這家公司的很大一個原因,“自己掌握渠道非常重要。”他向記者舉例,當年日本資生堂打敗那些海外品牌就是靠自己建立大量的專營店渠道。

除了植物醫生外,王茁還投了數家新興的公司,“有做美甲的彩妝公司還有其它一些,未來將會陸續公布。”

“我們並非僅僅投資那些全面發展的優等生,而是更看重那些優勢與問題都十分明顯的企業,我們通過建立共享經濟的模式來解決本土企業普遍存在而單靠一己之力又難以解決的價值提升問題,”王茁說,“這是一個推動高附加值品牌建設的新模式探索。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依靠那些在微笑曲線兩端做研發和做品牌的人,我們整個社會的激勵系統應該讓這樣的人才獲得更多的回報,而不是輕易讓那些做地產和金融套利的人獲得巨額利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0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