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從父母慘賠經驗學到「避險」真義 「生技阿嬤」之子賺數倍報酬的錦囊

2010-11-29  TWM




在業界有「生技阿嬤」之稱的加特福生技董事長程伶輝,四十年前是叱咤風雲的股市大戶,當時人稱「蔣媽媽」。「蔣媽媽」的長子蔣一恕,從父母股市操作經驗萃取智慧,青出於藍,不但為自己賺得可觀身價,更一度金援母親公司。股市作手如何教出台股新好手?

撰文‧謝富旭

二 ○○八年十一月中旬某一天早上,四十一歲的蔣一恕,接到了一通來自金鼎證券營業員友人的電話。營業員友人向他哭訴說:「我們公司成立這麼多年以來,從來沒 有看過營業大廳,竟然連一位客戶都沒有的慘況!」就是這通營業員電話,讓蔣一恕決心進場撿便宜貨。那天後的一個多月裡,他陸續買進華固、皇翔與工信三檔營 建股以及少許中華電信的股票。儘管買了之後持續走跌,由於是現金買進,秉持著他一貫不融資的原則,所以持續下跌他並不慌。

買進一年半之後,蔣一恕在今年上半年陸續出脫手上的營建股。華固從他買進平均約三十元的價位,漲到八十元,獲利一六六%;皇翔從買進平均約十二元成本,最高急彈至七十元以上,他則賣在約五十元的價位,獲利三一六%;工信買進價位約在七元,賣出在十元出頭,獲利四二%。

股市大勝 從父母經驗學習這是蔣一恕自一九九九年從美國留學回台後,繼○四年到○五年亞智科、雷科與嘉裕,○七年日勝生之後,在台股的第三場重大勝利。

蔣 一恕說,他之所以在股市賺多賠少,首先要感謝縱橫股海半輩子父母親的教導。「他們的成功或失敗經驗,不僅全部傳授給我,由於媽媽還引薦了她在股市中豐沛的 人脈,讓我少走了很多冤枉路。」出身自權貴之家的他,蔣一恕給人一種孤傲感覺。他的祖父是抗日剿共名將蔣鼎文,國民政府遷台後,蔣鼎文官拜四星上將。蔣鼎 文與前總統蔣中正不僅是同鄉,還是共同創辦黃埔軍校的戰友,一直受到器重,成為帶領數十萬部隊的大將軍。蔣一恕看到前總統蔣經國,以及前聯勤總司令蔣緯國 將軍,都要叫一聲「蔣伯伯」。

成立台灣最早的私人股市研究團隊蔣一恕的媽媽,就是創辦國內知名糖尿病患專用奶粉製造商加特福生技的董事長程伶輝;程伶輝出生於高雄左營眷村,父親是海軍軍官。程伶輝嫁給蔣鼎文的么兒蔣崇義,外人看來是嫁入權貴,事實上除了尊貴的身分外,經濟生活過得相當刻苦。

「我公公育有四男四女,還得照顧跟在他身旁數十年的眾多老部屬;來台後他雖然是美亞鋼管與新竹玻璃兩家公司的大股東,但留給我們的除了『盛名』外,其他真的很有限。」程伶輝回憶說。

程伶輝前夫蔣崇義是華航會計經理,她本人則在公公的企業——美亞鋼管擔任祕書。以當時兩夫妻薪水,要平淡度日尚可,但要撐起權貴之家交際、應酬以及行頭打點上的種種花費,卻總是捉襟見肘。

在一次機緣下,程伶輝遇見了她在中興大學企管系的助教、後來創辦協和證券的陳長儀。程伶輝向陳長儀坦承,雖然嫁入權貴之家,但家裡總是缺錢。陳長儀鼓勵她不妨進入股市,為自己開闢一條財源。

於是,陳長儀找程伶輝合組一個股市研究小組,有人負責國外股市資訊、有人負責線圖繪製、有人負責總經數據分析、有人負責產業資訊蒐集??,一個可能是台灣最早的私人股市研究團隊,就這樣草創成立。

集體作戰 進出資金達股市一半程伶輝說,她做股票最大的優點在於「整合」。從小個性活潑大方的她,嫁入權貴之家後,非但沒有任何身段,因待人豪爽坦誠,反而結交到很多朋友。

程伶輝整合了一批散戶同好共同進軍台股,這種集體作戰方式果然奏效,讓她在台股賺了不少錢。幾年下來,不僅家計改善甚多,還把原本住著小公寓換成台北市南京東路五段一戶電梯大樓。

一九七○年代初,當時加權指數不過二至三百點,日成交量約五、六千萬元,被外界稱為「蔣媽媽幫」的股市同好,進出資金就占一半以上。

當時經常往來的股市投資客,如今部分已變成身價數十億元的股市大戶,但也有身敗名裂流亡海外;像是賈文中、孫鐵漢、鄭楠興、陳由豪、榮安邱、楊天生??等,均經常在蔣媽媽家中作客,討論行情及研擬股市作戰方針。

蔣一恕的第一批股市啟蒙老師,除了母親之外,就是這一群常在自己家中走動的股市大戶。「小學放暑假時,媽媽總是帶著我到號子的貴賓室看盤,耳濡目染下,開啟我對股票市場的認識!」蔣一恕回憶說。

不過,真正的衝擊,是蔣一恕正值青少年時期的一九八○年代。

八 ○年代,是台股災難與泡沫輪番登場的激情年代。首先是八一年的石油危機,引發嚴重通貨膨脹,利率急升至二○%以上,經濟陷入蕭條、股市急挫。八五年的十信 事件讓台股大跌。八七年經濟開始復甦,新台幣升值,吹起了八九年的萬點泡沫行情。但在投機行情退燒後,台股在短短五個多月內,又從萬點崩跌至二千多點。

這段期間,進出蔣媽媽家的股市投資客依然絡繹不絕,只不過,討論行情的作戰會議變少了,更多的是逃到蔣家躲避金主甚至地下錢莊追債的股市落魄人。

重情義的蔣媽媽,對這些曾經輝煌今日落魄的股市戰友們盡量收留。而她自己也數次在股市中慘賠,還一度因賠光資金拿房子抵押,自責愧對丈夫,真想跳海輕生。

觀 察長輩作為 絕不負債投資「那段時間,雖是爸媽投資黑暗期,卻是我學到最多的時候!」蔣一恕感慨地說,「那時我才大概十五歲,卻經常目睹許多大男人在我面前痛哭流涕, 訴說他們如何在股市傾家蕩產的悲慘故事。爸媽以及那些叔叔伯伯在股市慘賠,甚至有人因此自殺、逃亡或出家,深深烙印在我心中;年輕的我一直在想,將來不要 落得像他們一樣的下場!」八○年代中旬,蔣一恕準備上高中,但因爸媽在股市失利、家中情況大不如前, 父母親透過世交蔣緯國將軍替蔣一恕安排住宿學校。在入學前,蔣緯國找蔣一恕談話、問他長大後有什麼志願,家裡從富裕墜入窘迫的蔣一恕回答說,「我要富 貴!」青春少年,答案卻如此世故,讓蔣緯國愣了一下,但他的回答,蔣一恕迄今印象深刻。他摸摸蔣一恕的頭說,「富貴不難,富就是不欠人家錢,貴就是不有求 於人,能做到這兩點,你就得到富貴了!」這個來自長輩的答案,影響蔣一恕日後價值觀甚至投資觀甚巨。他寧願先慢慢存錢,累積自己投資股票的資金,不借錢, 不融資。後來即使買了房子,背了房貸,也盡量在最短時間把房貸還清。

八○年代末期,台股從谷底攀升,股市邁向萬點關卡,原本財富大失血的蔣媽媽經濟狀況跟著有起色。

這次,蔣媽媽學乖了,在崩盤之前,她聽從友人的建議,把手上第一銀行的持股全數出清(出在一○五○元),跟隨榮安邱的腳步,轉向港股匯豐銀行以及美國房地產。這個決定,不但讓蔣一恕幾年後留學美國的學費有著落,更成為蔣媽媽日後創辦加特福生技公司的最重要資金來源。

蔣 一恕申請的美國學校,主修的是電腦科學,但父母親卻強烈要求他,一定要修財經與會計學分。他清楚地記得,父親當時對他說:「投資理財是每個人一輩子必修的 學分,懂得這門知識,才有機會拿到開啟致富的鑰匙!」蔣一恕恪遵父母的建議,「事實上,我大學三分之一的學分,全是財經與投資學相關課程!」蔣一恕笑著 說。

一九九九年,蔣一恕學成歸國時,身上僅剩數百美元。當時父母已經離異,儘管對股市躍躍欲試,但父親不願金援他,母親也正因加特福生技正處於燒錢階段,無法給他錢。他選擇在投顧公司上班,一點一滴地儲蓄未來進軍股市的資本。

剛開始蔣一恕用少量的資金試身手,不過,操作情況不順利。他請教母親到底問題出在哪裡,程伶輝介紹了股市好友啟發投顧分析師王德智給他認識。

王德智告訴蔣一恕,他的股市投資知識雖豐富,但路數太雜,建議他化繁為簡,只要找到最適合他個性的操作方法並專精即可。「王德智的一席話,讓我恍然大悟,也是讓我決定專攻價值投資法的一記棒喝!」蔣一恕說。

透過母親的股市人脈,蔣一恕也認識了前《先探》雜誌總編輯唐啟林。「唐啟林教我最重要的一堂投資課是,股市漲漲跌跌變幻莫測,股票沒換成鈔票進口袋之前都是假的!」這句話也讓蔣一恕悟出不貪心、見好就收的原則。

○三年爆發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導致台股急殺,當時手上已有百萬元以上可動用資金的蔣一恕,看到機會來了,他在○三年至○五年間的獲利代表作是嘉裕、亞智科、雷科、皇翔等四檔股票。這四檔股票出自於他之前幾年磨練出來的三種選股要訣——五六六原則。

價值選股要訣 五六六原則第一種選股心法:挑淨值比低於○.五,總市值遠低於重置成本的公司。

這個選股原則的代表作是嘉裕西服。他在嘉裕西服跌破股價淨值比低於○.五倍以下,即股價六元以下逐漸買進。

蔣 一恕分析,買嘉裕的時候,這家公司的總市值還不到二十億元。嘉裕是台灣本土最大的西裝品牌,他本身也穿嘉裕西裝,在全台擁有十幾家直營門市,五十幾家百貨 專櫃,還有這三十幾年來打廣告所累積的品牌價值。「要重新開一家嘉裕西服,二十億元絕對做不起來。」他深入研究嘉裕財報,發現儘管獲利不佳,但負債並不 高,在桃園又擁有雄厚的土地資產,背後還有裕隆集團撐腰,「六元買進實在沒什麼好怕的。」最後他賣在十元以上,獲利高達六○%以上。

第二種選股原則:挑產品市占率達六○%以上的高度寡占公司。

蔣一恕說,他從媽媽股市戰友身上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買股只看技術面,不問基本面,最後的下場不是被市場主力用騙線(在線型上刻意製造假突破,或假跌破,誘導散戶進場或進行洗盤)手法坑殺,就是在市場產生系統性風險時全面崩跌中沒頂。

因 此,蔣一恕進入股市之前的第一項功課就是,先學會不賠錢,立於不敗之地,再來講如何賺錢。像他挑亞智科與雷科,前者的印刷電路板與面板溼製程設備國內市占 率超過六○%,高居第一。至於雷科的被動元件雷射切割機,全球市占率高達六五%,具寡占性。「具高度寡占性,即產品市占率達六○%的公司,也代表獲利相對 穩定很多,比較不會倒,買起來也較安心,這種股票買在低點,等於立於不敗之地。」○五年蔣一恕以二十多元價位買進亞智科,抱了二年後在七十元賣出,獲利 二.五倍。另在二十幾元價位買進雷科,抱到五十元才賣出,獲利一.五倍。

第三,挑本益比六倍左右的公司投資。蔣一恕決定買一檔股票前,報酬率目標至少設定在五○%,持股時間最少半年。基於這種特性,他總是會特別留意股價被嚴重低估,尤其是本益比僅有六倍以下的公司。

○四年他用均價二十六元買進皇翔,○七年他以平均二十二元成本買進日勝生,就是這個原則的代表作。

○四年進場時,他綜合各券商的研究報告,預估皇翔每股稅後純益(EPS)可達四元以上,○五年則可達五元以上,皇翔跌至二字頭即開始留意,後來買進平均成本為二十六元。二年後,皇翔大漲至八十元以上,讓他大賺三倍出場。

○七年日勝生股價從五十七元回檔至二十元以下,他預估日勝生當年EPS可達三元以上,「京站」案的入帳獲利,將使日勝生EPS大幅成長。蔣一恕便在十九元處進場,儘管日勝生獲利與他預估有些出入,但仍以五十一元出場,大賺一六○%。

蔣一恕說,他這套基本面選股也並非沒有盲點,最大的盲點在於公司財報造假,造成他研判失誤。他說他曾以二十五元價位買進PCB廠雅新,理由是雅新連續數年EPS都在三至四元之間,二十五元正符合他本益比低於六倍原則。豈料雅新財報造假,讓他損失不少。

風控三心法 不貪、不懼、低點買進然而,針對如何控制風險以及在股市中持盈保泰,他從父母親及他們的股市戰友經驗中學到三個心法。第一、不貪:見好先收回本金。其次、不懼:不融資與分散持股。第三、低點買進。

蔣一恕說,父母親財富為何隨著股市漲跌浮浮沉沉,主要就是太貪心,不懂得見好就收的道理。他資金控管的主要原則是,投資前,先設定至少五○%報酬率,達到目標就先抽回本金部分,其餘繼續投資。

他舉例,投資一百萬元於某檔股票,這一百萬元增值到一百五十萬元,一達到他設定的獲利低標,他會先賣出部分,拿回一百萬元本金,其餘五十萬元持續投資。「這時候你膽子也大了一點,比較願意等!」其次,則是不融資與分散持股。即使踩到像雅新這樣的地雷,也不會傷到元氣。

最後則是低點買進。蔣一恕父母以數十年的股市經驗告訴他說,台股是否是底部有二個最重要指標——一、日成交量低於五百億元;二、號子營業大廳中營業員人數比來看盤的客戶多。二個條件都符合,離底部八九不離十。

年僅四十一歲的蔣一恕不諱言,自己在台北縣的八十坪房子已無貸款、車子與存款大多由股市賺來。就連媽媽創辦加特福時,發不出員工薪水,他也曾伸出援手。

照理說,四十一歲的人通常股齡最多僅十五年,但蔣一恕的股市智慧彷彿是身經百戰、看過大起大落十幾次的三、四十年股市老手。他說,他之所以「超齡」,是因為成長環境太過特殊造成的。他希望藉由自己在股市的成長歷程,讓投資朋友在股海中能少走一些冤枉路。

富爸媽教蔣一恕的投資課

第1課:投資理財是人生必修課,是開啟致富的金鑰匙。

第2課:投資只看技術不重視基本面,終將在股海中沒頂。

第3課:判斷台股底部有兩大指標:1.日成交量低於500億元,2.券商營業大廳中營業人員比客戶多。

第4課:投資要懂見好就收,達到目標,先抽回本金。

第5課:不融資買股票,心理戰就先占上風。

「蔣媽媽」程伶輝

出生:1945年

現職:加特福生技公司董事長學歷:中興大學夜間部企管系蔣媽媽的投資戰果:投資南企、中纖與第一銀行獲利數千萬元,但在1979年、1985年慘陪,一度幾近賠光家當,拿房子抵押

蔣一恕的

投 資戰果與投資心法(566原則)5買進股價淨值比低於0.5倍標的,總市值遠低於公司重置成本重要戰果 2004年以6元價位買進嘉裕西服,當時該公司每股淨值達12元成績10元賣出,獲利60% 6本益比接近6倍,被市場低估的公司重要戰果 2008年金融海嘯股市狂跌,趁華固跌至近30元價位,本益比僅3倍時買進

成績獲利160%以上

6買進產品市占率達6成以上的高度寡占公司重要戰果2004到2005年間,以20元價位買進亞智科與雷科。前者PCB與面板溼製程設備市占率達60%,後者被動元件雷射切割機市占率達65% 成績亞智科獲利250%,雷科獲利150%

蔣一恕

出生:1970年生

現職:加特福生技公司董事學歷:美國東南大學電腦科學系

經歷:投顧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82

高報酬 九家台資租賃業逐鹿中國 中租辜仲立 親自下海跑業務殺出血路

2011-9-12  TWM




這年頭什麼行業最夯?過去最冷門 的租賃業,一夕之間彷彿鹹魚翻生,成了金融業老闆擠破頭要轉進中國市場的行業,但八%到一○%的利差真的如此唾手可得,每個人一張嘴就可一口咬下?

撰 文‧劉俞青

今年上半年以來,台灣共有六家金融業轉進中國市場開起租賃公司,再加上台灣租賃業祖師爺級的中租控股、專做汽車貸款的裕融、和潤 租賃,共有九家台資租賃業逐鹿中國,這個可以用「一窩蜂」形容的風潮,當真人人都可以賺大錢?

事實上,不久前,才有一位在台灣法界備受敬重 的名律師,因為同樣看上中國租賃業的前景,又有八%到一○%的利差,和金融界友人結伴,以個人名義赴蘇州開設租賃公司;但最後因股東都是個人名義前往,難 以取得當地銀行融資,資金遲遲貸下不來,而許多客戶的機器設備都已下單,最後鎩羽而歸,損失不小。

這個案例說明了一件事,中國租賃或許是最 夯的行業,但卻也是風險處處,只要一個不小心,大餅看得到卻吃不到的事隨時會發生。

進入別人地盤 向銀行融資難儘管如此,台灣租賃業仍前仆後繼,爭相前往,只因為銀行在申設分行、子行仍受限的情況下,租賃業由於申請容易,尤其在中國目前資金緊縮,中小 企業從銀行體系不易貸到資金的前提下,大環境確實提供了租賃業蓬勃發展的溫床。

但從踏上中國市場,掛起招牌,到落地生根、茁壯成長,這些台 資租賃至少要通過三道嚴格挑戰,才能摘到獲利的甜美果實。

如同前述失敗的案例,「如何順利取得營運資金」絕對是所有台資租賃上岸之後,第一 道要面臨的關卡挑戰,「因為你不可能全部的資金都是自己帶過去嘛,」早在二○○五年就踏上中國市場,拿下中國第一張外資租賃執照中租控股總經理陳鳳龍說。

但 重點來了,「你是誰?」在非親非故的中國市場上,要向當地銀行融資談何容易,這些台灣身分的租賃業第一件事就是要拿得出自己的「身分證明」、「還款能力證 明」,當地的銀行才會點頭把資金貸放下來。但在業務還沒有真正開展之前,要這些初期資本額不過二千萬美元的台資租賃得提出證明,難度確實不低。

有 了資金之後,業務開始逐步拓展,但第二個問題立刻接踵而來:風險要如何控管?

風險控管難 打入當地更難中國不比台灣,尤其是近期中國中小企業陷入倒閉風潮中,風險更高,因此風控就成了更重要的問題。以中租控股為例,資深副總廖英智表示,「我們 在台灣只選擇財務狀況最好的前一○%中小企業,在中國要更拉高標準,只選擇最前面一%」,但即使如此,還是叫人不能完全放心,中租更是透過各種在地管道進 行風管,而這些都是初來乍到的其他台資租賃一時不易做到的事。

據了解,一般銀行系統的徵信會比租賃業更為縝密,因此透過和當地銀行合作已久 的默契,「跟著銀行的客戶走,」是進入中國市場已久的租賃業,除了自己徵信外,為風控買的第二道保險,有了銀行的背書,風險當然更低。

但在 陌生的中國市場上,真能只做台商生意就吃得飽?「客戶到底在哪裡?」當然是租賃業者接下來要面對的第三道難題。

按理說,中租是第一家上岸的 台資租賃業,最有「只做台商生意」的本錢,但即便如此,如今台商不過占中國業務的三成左右,等於有七成都是當地本土中小企業,如何和這些極其在地的中小企 業搏感情,絕對是「穿西裝,打領帶」的台資金融業的挑戰。

「說真的,這之間的適應、調整,寫成一本書都寫不完。」頂著台灣中信集團辜家光環 的中租集團總裁辜仲立說。光是最近兩個禮拜,他從瀋陽、天津、青島、上海到寧波。今年以來,辜仲立有超過一半的時間在中國內地城市到處跑,每到一個地方, 和當地台辦、黨部、中小企業主拚酒的場面,肯定少不了,「但客戶都在這裡,不跑怎會有業務?」大老闆親自下海,也是打拚了整整七年,才有了今天十二個據 點、四百多人的規模;中租控股是極少數已跨過層層挑戰的台資租賃業,去年每股盈餘(EPS)二.六五元,今年上半年已賺了一.五九元,而另外一家專做汽車 租賃的裕融,也在去年八月就前進中國,到目前為止,雖然尚未轉虧為盈,但業務開展大致順利,是目前為止台資租賃在中國市場的兩隻領頭羊,也是後續金融業轉 投資的租賃業上岸之後,亟待迎頭趕上的目標。

台灣已有9家租賃業赴中國市場搶灘母公司轉投資中國租賃公司名稱中國資本額(萬美元) 設立地點中租控股仲利國際15000上海等

12個點

裕融 裕融租賃5000蘇州和運 和潤租賃— 上海永豐金永豐國際租賃2000南京第一金一銀租賃2000蘇州台新金台新融資租賃2000南京開發金中華開發租賃3000 福州新光金新光租賃1000蘇州台灣工銀台駿國際租賃3000蘇州

資料來源:各公司

在中國打拚有 成

想邀老爸辜濂松親眼見證

「我爸爸會問我最近好不好?我說還不錯,他問我從哪裡回來?我說中國,他問我,那有 沒有賺錢?我說有賺錢,他點點頭說,那就好。」這是近期父親辜濂松與么子辜仲立的一段父子對話,也許簡單,但隱含著父親對兒子的關心。

中租 迪和從2005年拿下中國第一張外資租賃執照,辜仲立親上第一線,一步一腳印打下中國市場,有了今天回台掛牌的好成績。但同一時間,他的兩位哥哥、中信金 前董事長辜仲諒與開發金前董事長辜仲■,在台灣因為扁案等官司纏身,發展並不順遂。而他隻身在中國打拚,幾年前跨入二線、三線城市,「一晚不到一千元人民 幣的房間我住太多了」,這位自小最沒有少爺氣息的辜家小兒子,如今說「衣錦還鄉」應不為過。

但無論中國事業如何順利,在辜仲立心中,還有個 心願,那就是請父親到上海來,看看他的成績單。這幾年因為辜濂松身體違和,因此至今沒有來過中租在上海的總部,但最近健康大有改善,辜仲立這個小小的心 願,或許不久就會達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14

一位上海商銀投資人分享一檔股票抱五年 輕鬆滾出上億報酬

2011-11-07  TWM




雖然上海商銀目前只能在未上市市 場中交易,但掩不住的光芒,仍成為許多投資人首選。不但年年都讓股東賺錢,還能拿到優於同業的現金股利。

撰文‧許瀞文

投 資股市是希望能幫助自己達到財務自由的夢想,而長期投資一家好公司,更能幫自己帶來數以倍計的獲利。今年五十六歲的王炳惠,原先只是進口貿易商,五年前他 花了二七二○ 萬元買了八百張的上海商銀,經過這幾年配股配息、認購現金增資股份,儘管中間還經歷一次讓全球投資人都心驚膽戰的金融風暴,但現在他手上的上海商銀已經有 三三一○ 張,以目前股價三十九元計算,市值高達一.二九億元,創下將近四倍的驚人報酬,以下是他的投資見解:我雖然不是金融業,但因為工作關係也認識一些金融界高 層,我發現他們都不買自己家的股票,反而去買有競爭關係、但卻未上市的上海商銀,引發我開始注意這檔股票。研究後發現,這正是我一向最喜歡的現金殖利率 六%以上的股票,於是又更深入研究。

資產潛在開發價值驚人

在我仔細評估上海商銀財務狀況後,我發現這是一檔很 棒的資產股。在台灣的所有行舍都是自有資金購買,一九八九年,上海商銀花了二十六億元買下當時的美琪飯店作為總行,就是現在位於台北市民權東路與中山北路 交叉口的大樓,至今價值都沒有重估;若以現在行情估計市值,總行大樓至少四十億元,漲幅五七%。若以此推估,其他行舍的增值也相當可觀。

而 總行大樓土地有八一一.九一坪,估計市值每坪五八二萬元,價值四十七億元,加上建物,當地仲介估計至少八十七億元,增幅超過兩倍。

香港上海 商銀也是如此。台灣的銀行到香港開分行,多半是租用商用大樓某單位,但香港上海商銀在一九五○年創行,當時買了許多一樓店面做行舍,總計當時帳上價值二. 六億港幣,至今都沒重估過;根據銀行內部人員告訴我,如今香港房地產飆漲,幾乎每棟行舍市價都超過台幣十億元,漲幅已經很難估算了。

坐 擁兩岸三地通路優勢

不僅如此,它還是最早進入中國大陸投資的銀行。它在台灣、香港、大陸三地都有分行,資產規模雖然比不上國內大型銀行、金 控,但卻間接持有香港上海商銀五七.六%股權,目前帳上價值近台幣四百億元;香港上海商銀又持有三%中國上海銀行股權,這是國內最具有兩岸三地通路優勢的 銀行。

以當時時空背景,台灣的銀行只能到香港設分行或辦事處,上海商銀是唯一在兩岸三地布局的銀行,握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於 是我決定在二○○六年初買進八百張上海商銀,這決定讓我資產大躍進,也發現大股東榮家厚道持家,治理無人能及,例如每月五日,我的桌上一定準時放著一份上 海商銀的月財報,從來沒遲到。這雖然只是小細節,卻可看出一家公司長期的經營原則。

其實當上海商銀股東是件很幸福的事,而長期擁有一檔好股 票,更能為自己帶來無法想像的獲利。

在我買後不久,上海商銀決定首度現金增資五十億元,每股十元讓原始股東按比率認購,我手上的股票透過現 增,快速增加到一二八○張,而且上海商銀似乎怕我們拿不出錢,先發三.二元現金股利,讓我們不需要掏出太多錢認股。

我拿到二五六萬元現金股 利,只要再拿出二二四萬元,就可以買到四八○張股票。除權後股價漲到三十多元,若以三十五元算,我這四八○張市值一六八○萬元,但實際上我才拿出二二四萬 元認購,幾乎漲了七倍之多。天啊!這簡直是賺錢賺到要吊點滴(意指賺翻了)。

不只如此,○九年上海商銀減資五十五.九億元,但減的是庫藏 股,並非一般股東持有股份。減資後不久,又增資六十三億元,那次我認購六十五張;五個月後,上海商銀連新認購的股份都發放現金股利二.五元。

今 年上海商銀再度增資一百億元,原本股東只能認購四四.五%,但部分老華僑沒認購,約有二.八%的股份再度開放給全體股東按比率認購。一般而言,只要現增認 購不足,大多上市公司董事會會自己吃下,但上海商銀卻和全體股東分享,這讓我相當敬佩。

而且上海商銀辦理現金增資並非缺錢,它是要厚植自己 資本;它的財務狀況也讓所有股東放心,沒有關係人放款。

穩健經營形成危機絕緣體

銀行最怕的就是呆帳,但根據我 的研究與向該銀行高層詢問,確定它沒有發行現金卡,因此躲過二○○六年雙卡風暴,更沒有雷曼兄弟連動債、歐債等;連現在讓銀行頭痛的雙D產業呆帳,上海銀 行也沒有放款給相關企業。仔細翻開財務報表,目前逾放比僅○.二%,呆帳覆蓋率六五○%,意思是有十億元呆帳,提存六十五億元;至今年第三季為止,信用卡 備抵呆帳提存率也高達一四○四%,等於是倒帳一百元、提撥一千四百元。

其實,我的投資經驗超過三十年,要大賺的股票不是沒有,但通常這種賺 翻的股票都是投機意味十足,但上海商銀偏偏又是一檔財務狀況良好,業務發展穩健的好公司。上海商銀總經理邱怡仁曾跟我說,上海商銀就是一個﹁穩﹂字,真是 一點都沒錯。這幾年經濟波動加劇,但我手上的上海商銀卻像金雞母一樣不斷幫我下蛋,不僅在亂世中安穩守護我的資產,也讓所有投資人家產更上一層樓。

2006 年買800張,經過增減資後,手上的上海商銀持股已增為3310張

年原始

張數增資認股股票股息及現金股利 增資、分紅後張數200680060%現金3.2元1280 20071280現金1.45元

股息1元1400

2008 1400現金.135元

股息1元1540

2009154041%現金1.1元

股息0.4元 1600

1600 2250 20102250現金2.5元2250 2011225047.3%現金3元 33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07

八月以來單月報酬率皆達二成以上 鐘振寧:緊隨盤勢變化 順勢多空操作

2011-12-12  TWM

縱橫證期權市場超過二十年的鐘振 寧,擅長用金融工具搭配多重時間架構觀念,來提高操作勝率,八月股災以來,單月報酬率皆達二成以上,其操作心法及建議值得學習。

撰 文‧葉揚甲

就在國際股市正為歐盟好不容易協調出來的希臘債務減記方案,而歡欣鼓舞的同時,一段來自英國廣播公司︵BBC︶對金融交易員的即 時採訪片段,卻真實地呈現出一位作手的成功心態,在於對外界情緒性的干擾「冷處理」。

當BBC主播詢問該如何讓市場重拾信心時,交易員的回 答著實令人驚愕。他說,「如何挽救經濟,或者要怎樣扭轉整個局勢,就我個人而言是無關緊要的,只要有賺錢的機會,我就會照做。當然,藉著股市崩跌賺錢,絕 非精英分子的獨享權利,任何人都可以,只需事先做好準備。」調整心態 不論漲跌都是機會這番話,對於想躋身為股海常勝軍的股民,是值得反思的當頭棒喝。曾為基金經理人的鐘振寧就認為,「要提升交易勝率,心態的調整將會是一道 不得不跨越的關卡,特別在今年動輒漲跌百點的行情中,只會買進、抱住︵buy & hold︶,絕不是成功投資者所該依循的唯一策略。」擁有證券及期貨分析師雙證照的鐘振寧,曾於二○○七年十一月至○八年一月期間擔任元大投信平衡型基金 經理人,在短短二個多月台股指數重挫逾二千點時,仍能將基金維持正報酬,並在同類型基金當中,績效居於首位。

一九九○年股市崩盤狂瀉萬點, 那年還在讀大學二年級的鐘振寧,就已取得美國期貨商品經紀人證照︵Series3︶,並時常透過越洋電話下單做商品期貨交易,而台灣期貨交易所則遲至九七 年設立,並在隔年才推出第一項產品台指期貨,顯見鐘振寧浸淫於期權市場的時間,遠長於台灣期貨發展歷史。

而鐘振寧與證券市場的淵源更早,在 他六歲時,就曾經跟隨在北市迪化街經營布莊店的姨丈,一同參觀過當時仍為手寫黑板時代的證交所。這些過往經驗,間接奠定鐘振寧日後橫跨股票、期貨及選擇權 三大市場的基礎。

鐘振寧今年離開法人圈後,開始當起專業投資人,令人備感驚奇的是,八、九月股災,台股崩跌累計超過一八○○點,最大跌幅逾 二成,但他的資金規模卻逆勢成長,八、九月的報酬率分別為二五%及二七.二%;而剛結束的十一月,台股下跌六八四點收長黑K棒,鐘振寧仍然有二二%的報酬 率。

擅長運用證期權混搭策略的鐘振寧表示,若要提高交易勝率,可嘗試採取多空平衡的操作模式。簡單地說,不論股市是漲是跌,在他眼中都是平 等的賺錢機會,交易過程中不須帶有任何情緒,就像BBC訪問的那位誠實交易員所說,就算歐元區崩解,也只是另一次的賺錢機會而已。唯一要考量的,僅在於進 場時機的拿捏。

看準時機 找趨勢發動前訊號進場時機是決定交易勝率的關鍵,鐘振寧建議,可先建立起多重時間架構︵multiple time frame︶的概念。所謂多重時間架構,就是納入短中長期技術指標作為進場的依據,當不同期間的指標同時翻多或翻空時稱之為「共振」,也就是一波趨勢發動 前的強烈訊號,此時若再搭配基本面來分析,其實就能拉高不少贏的機率。

若將月KD視為背景,周KD為個人操作週期,日KD則可當作買低賣高 的進場點︵看個人操作屬性,亦可再細分至小時、三十分鐘等以此類推︶,套用在綠能科技的話,在今年七月二十九日就是在長期背景走空時,短中期KD出現「共 振」,形成放空的好時機。

再加上基本面分析,太陽能今年產銷失衡導致產品價格暴跌,又遇上歐債風暴干擾,合理推論以政策補助為主要推動需求 的太陽能將持續低迷。在技術面及基本面呼應下,其實放空的風險不高,只是時機須要耐心等待,若要再鎖住風險,或可買進認購權證做避險。

頂尖 的交易者與一般股民最大的差別在於「忍耐」,另外就是千萬別預測行情。鐘振寧說,盤勢就像天氣,要精準預測半年、一年後天氣的實際狀態,可信度僅供參考, 畢竟,影響股市的因子隨時在變化,基本上未來會呈現混沌的走勢,太多的預測都可能是枉然。例如日本地震誰能預先得知?頂多做到「亦步亦趨」,隨大盤局勢變 化,做出立即性的部位調整,不管是順勢加碼,還是反向操作,只有在事實發生的當下才能夠做出適時適切的判斷。

因此,對於如何看明年,鐘振寧 不諱言道,「我能嗅出短線多空,就偷笑了。」以今年為例,預測行情真的是有些不切實際,「人為的醞釀倒還有跡可循,但天災是所有人都看不出來。」最後,鐘 振寧呼籲,想在股市中成為少數的贏家,建議別把「股價永遠只會漲」奉為圭臬,不然在金融工具日益繁雜且專業化的未來,只懂得作多,在追求絕對報酬的國際避 險基金眼裡,儼然就是毫無防備能力的肥羊。

鐘振寧

出生:1968年

現 職:專業資產管理者

經歷:元大、犇華投信基金經理人、奇狐軟體選擇權介面設計者

學歷:輔仁大學生科系

2011 年贏家3心法

1.拋開只作多的心態,能夠獲利最重要。

2.多了解股票以外的其他金融工具,增加賺錢機會和避險管道。

3. 別猜指數怎麼走,先問自己準備好了沒。

對2012年景氣看法

上半年歐元區經濟仍難穩定,預估盤勢持續走疲可能 性較高,待第二季時或許有反彈機會。須謹記藉由不斷更新資訊隨時修正多空部位,才能避免過於偏執釀成的損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03

報酬率更高 風險也更大 兩大原則教你判斷新藥投資價值

2012-2-20  TWM

 


新藥開發公司特性類似IC設計或遊戲研發公司,不過,儘管報酬率很大,但風險也更高,基本上並不適合散戶介入。投資人對於這種新形態的類股,不僅要更加用 功,更要有坐雲霄飛車的準備。

撰文‧林宏文

近來,國內生技製藥公司陸續掛牌,基亞、健亞等公司股價更大漲近三倍,在生技熱潮仍方興未艾之際,如何評估新藥公司的投資價值,卻是一門複雜又困難的課 題。投資人必須了解生技製藥公司的三大特色,否則盲目追高,很容易成為套牢一族。

分析台灣的新藥開發產業,一般來說,分成新藥開發、學名藥及原料藥等三大類,過去的上市櫃公司幾乎全以發展學名藥或原料藥為主,但近年來有不少已陸續投入 新藥開發,例如中化生、友華等公司。至於全部以新藥開發為主的公司,則是近來最受矚目的族群,這些公司已陸續掛牌,包括德英、基亞、健亞、合一等公司,以 及更多在興櫃的公司,如智擎、中裕、台灣微脂體、醣聯、永昕、泉盛等。

台灣新藥開發公司的特色,大都屬於中小型的研發企業,資金規模小,在進行國外二、三期臨床時,就委託專業CRO(臨床實驗機構)公司負責,最後再授權給大 藥廠。因此,就形態來說,比較像IC設計或遊戲研發公司,本身只做研發,至於營運、臨床及銷售等工作,大都採外包模式。

對國人來說,新藥開發是全新的產業,因此,有關生技製藥公司的價值到底如何計算,就值得細究,尤其是目前許多新藥公司並未獲利,根本無法用過去大家熟悉的 本益比來計算。

一般來說,國外的新藥產業大致可區分為大藥廠及研發公司兩大類。在大藥廠部分,根據二○○○年到一○年之間的資料,美國證券交易所十八支生技股票指數 (AMEX Biotech Index),其中包括Amgem、Genzyme等這些大藥廠,平均本益比是五十五.四倍,比S&P五○○指數的本益比十二.五倍要高出四倍多。

但是,在新藥研發公司的價值部分,評估起來就很複雜,由於大部分新藥公司都是虧損的企業,沒有盈餘的公司,本來就無法計算本益比,那要如何評估新藥的價 值?

台灣工銀生技創投協理羅敏菁表示,一般來說,市場會以新藥的「特殊性」及「有效性」來決定,例如像目前中裕的TMB-355,是非常特殊的愛滋抗體新藥, 因此價值就很高。此外,像全世界罹病人口在二十萬人以下的孤兒藥,都會因其特殊性而獲得市場較高的評比,例如十二年前就取得治療龐貝症孤兒藥的中橡,都是 具特殊性的案例。

類似的特殊性還有不少案例,例如像太景研發中抗C型肝炎病毒新藥TG-2394,由於僅需要一天口服一次,且突破現有藥物須搭配干擾素一起使用的限制,有 效減少病人使用干擾素時會產生痛苦及疲憊的副作用。

高風險、高報酬

選擇已進入二、三期臨床且療效佳此外,新藥到了臨床二、三期的治癒率,也是非常重要的參考指標,若能證明藥的「有效性」比其他的藥好,當然價值會更大,最 後能夠銷售或授權的金額也會更高。

至於新藥的特性若與過去的藥相類似,就需要參考同業案例的金額再做調整,或是以未來可能獲得的營收折算成目前價值來計算。至於市場規模有多大,就要看同類 型的藥有幾種。舉例來說,像德英正在開發中治療皮膚癌的藥膏,目前全球只有三個同類型產品,未來若開發成功,將有機會共同競逐總額達四.七億美元的市場。

不過,這些判斷新藥價值的方法,都牽涉複雜的專業知識,並非一般投資人能理解,也因此,國外生技製藥公司的主要投資人大都是專業法人機構,很少有散戶能夠 勝任,即使是國內許多大型券商,目前也鮮有專業的生技分析師,因此,即使最近台灣陸續有新藥公司掛牌,但截至目前為止,除了主辦承銷券商外,還看不到有哪 些專業評估新藥公司的報告出現。

雖然新藥價值到底多少很難評估,但新藥開發具備「高風險、高報酬」的特性,投資人卻不能不注意。最近國際上剛好有兩個大型收購案,而且均是抗C型肝炎的病 毒藥物,就是高報酬的最佳案例。

去年十一月,一家美國上市公司Gilead宣布,將以一一○億美元買下Pharmasset公司,這個總值達新台幣三三○○億元的驚人收購案,是因為 Pharmasset開發的C肝新藥已進入臨床三期,效果相當好。

今年一月,同樣是C肝的藥,必治妥也以二十五億美元買下一家正進行二期臨床的Inhibitex公司。有趣的是,Pharmasset及 Inhibitex兩家公司員工分別只有八十二人及三十人,若計算兩家公司每位員工創造出來的市值,分別達到新台幣四十億元及二十億元,的確很嚇人。

從這兩個案例可以發現,若能開發出有效的新藥,可以創造的價值非常可觀,尤其是進入臨床二期,並證明有很好療效的新藥,最容易取得市場認同。新藥公司一般 不僅可選擇上市掛牌,更渴望被大型藥廠收購,國外新藥研發公司最驚人的報酬,幾乎都像這兩家公司一樣,高價出脫並創造出員工不輸谷歌或臉書的身價。

不過,高報酬背後也代表著高風險。國外統計新藥開發的成功率低於萬分之一,甚至已進行到二期臨床的藥,最後也都有失敗的可能。因此,新藥公司執行長責任都 相當重大,不僅在投入研發前就要做好謹慎挑選的工作,如果真的發現新藥效果不佳,也要及時壯士斷腕,否則投入愈多會賠愈多。

目前居國內對外授權金額最高的智擎,主要就是在全世界最難治療的胰臟癌、也就是奪走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的癌症上,已獲得令人驚豔的成績。

明辨授權金額

有認列到財報才實在

智擎開發的胰臟癌新藥PEP02,二期臨床結果,已證明比現有的藥效果還要好,病人在半年後的存活率還有四二.五%,至於一年的存活率還有二五%,明顯比 原來的數字三一%及四%要好,也讓智擎獲得FDA核准為治療胰臟癌之罕見疾病藥物,將可能獲得為期七年的孤兒藥市場獨家銷售權。

此外,儘管新藥開發的價值很難計算,但目前國內已有多家新藥公司將成果授權給國外藥廠,並取得所謂的海外授權金,算是比較具體可判斷公司價值的數字。但 是,這些動輒上億美元的數字,投資人也有必要做深入理解。

一般所謂的授權金,不僅包括簽約時拿的頭期款,還會把未來各階段的里程碑款加入,有的甚至包括藥物銷售時的權利金,但實際上要進入到每個階段,往往有很多 變數。因此,未來新藥開發公司在公布授權金時,也有必要把不同階段數字區分開來,讓投資大眾更清楚實際情況。至於對投資人來說,最重要的還是盯緊財報,到 底這些所謂的授權金,最後有沒有實際認列至財報中。

其實,國內就有不少授權後生變的例子,例如由台大教授林榮華主導的台醫,○五年授權給德國百靈佳公司後,最近已收回來自行開發;另外,基亞的肝癌PI- 88新藥原本授權給澳洲公司,但結果並不成功,又把授權還給基亞;太景的奈諾沙星也有類似情況。這些變化對企業不見得是壞事,因為企業都因此取得新藥開發 主導權,但問題是延誤專利時間,未來後續發展仍待觀察。

無論如何,新藥開發公司最終追求的目標,一定是拿到美國FDA或台灣衛生主管當局的藥證許可,因為只要能夠拿到藥證,也就代表未來新藥銷售有無限的想像空 間。同時,也意味這家公司的股價將有巨大的投資價值,這應該是國內眾多新藥研發公司未來最重要的使命,當然更是投資人能夠獲取最大投資報酬率的保證。

新亮點!——國內新藥開發公司對外授權金現況西元年 公司 產品 適應症授權金 對象2000中 橡Myozyme龐貝症4100萬美元Genzyme 2005台 醫Ab-168自體免疫350萬歐元 BehringerIngelheim 2006寶齡富錦PBF-1681腎臟病不公開(簽約金100萬美元)Keryx 2007基 亞 PI-88肝癌500萬美元Progen 2007永 昕TuNEX類風溼炎不公開BioA&D 2009台灣醣聯 GNX-8大腸癌2億美元Otsuka(大塚製藥)2010太 景奈諾沙星社區型肺炎700萬美元*Warner Chilcott 2011智 擎PEP02胰臟癌2.2億美元Merrimack 註:*資料來源為Warner Chilcott年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04

專賺百倍報酬 創投孤狼首度曝光

2012-4-16  TCW



一個陌生人,與你談話一個半小時,只憑一張嘴、一份營運企業書,勾勒一個觸控面板的美好前景,就要你投入上億元資金;甚至,這個陌生人從沒做過觸控面板。如果你是創投業者,這樣的公司,你敢投資嗎?

C Squared管理公司執行長張國威,卻敢做這樣的決定。

張國威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個沒沒無聞的名字,但他卻是近年創投界最神秘的人物。

創投界打滾十八年IC設計公司都有他影子

在創投界打滾十八年,因為他獨來獨往,使得創投界對他所知不多,僅知他屢次創下百倍投資報酬率,甚至傳聞他個人身價上百億元。

這個傳聞,在創投界傳開,並非空穴來風。光以目前檯面上,張國威或其投資公司在台股已掛牌以及即將掛牌的公司計算,持股市值就已約二十億元。

而他在創投界一戰成名的投資,就是全球第二大網通晶片公司邁威爾(Marvell),光是上市當天,張國威相關持股市值達一百六十五億元。邁威爾四月六日市值二千六百億元,約是台灣老牌網通晶片設計公司瑞昱的九倍半,張國威擔任邁威爾董事職位長達十五年,去年六月底才卸下職務。

能有這種成績,來自他與眾不同的「創投風格」。

張國威此次首度接受媒體採訪,為的是一家沒沒無聞,即將在四月底上櫃的觸控面板公司——牧東光電,去年營收二十一億七千五百萬元,每股還虧損○‧一一元,但卻是張國威現在最看好的公司之一。

「我現在最常跟這些創業者說,你不要去推火車,你是推不動的啦!最好是有火車在走,你跳上去!」張國威表示。

出身宏?眭滷i國威,曾拉著宏?硈郈鴗H之一的邰中和一起成立旭揚創投,由他擔任總經理。在一九九○年代初期,他專門投資國內的IC設計公司,讓他獲利豐厚,國內已上市的類比IC類股中,幾乎都有張國威的影子。

張國威口中正在跑的火車,就是現在正當紅的觸控面板產業;而讓他只聽一張嘴,就決定投資的人,是牧東光電總經理陳棟南,他曾經是熒茂光電業務副總經理,根本沒做過觸控面板。

直覺式投資風格口袋夠深,一句話就算數

時間回到二○○八年四月,當年四十歲的陳棟南在現任牧東光電董事長余人勇介紹下,花了一個半小時向張國威說明自己需要五百萬美元的投資計畫,希望張國威能投資兩百萬美元。陳棟南回憶:「其實那個時候,我也不知張國威是誰,只記得他在兩個星期後打電話給我說,『錢的事,你不用擔心了。』」

「我投過的公司都是這樣,一個人、一張嘴,」張國威說。他在歷經一個半小時對觸控產業的反覆「拷問」後,決定投資,憑的是一股直覺。

當時,張國威決定投資牧東的同時,股市盛傳,同為薄膜觸控模組的介面光電,上半年每股虧損高達六元,股價也從八十元附近,一路狂瀉到八元以下。

他的投資夥伴又罵又勸,希望張國威打消這個投資計畫,但張國威不僅堅持,甚至還補足了因為洋華虧損而嚇跑、原本答應投資卻食言的資金缺口,成了牧東最大股東,擔任董事長。

張國威投資牧東的過程,對比國內創投花上數月評估的謹慎作風完全不同。「我決策通常都很快,你也可以說是直覺,可是,是『有準備的直覺』。」

這個直覺的條件之一,來自於他的口袋夠深。一般創投業者,每五年都要追求回報給股東,因此評估投資計畫小心謹慎,但張國威過去的成功投資,讓他累積龐大資金,玩的不是自己的錢,就是信賴他的投資者,所以他可以一句話做決定。

直覺的條件之二,就是張國威幾乎投入他所投資公司的營運事宜。「我是『興業家』,每次投資都要有相當的(持股)比例;不是打水漂的一般投資人,」張國威說,「再小的案子,花時間involve(投入),就會有趣。」

投入的時間夠多,對產業發展、趨勢的掌握,也就更強。最經典的例子之一,是搭上蘋果(Apple)供應鏈而大漲的IC設計公司安恩科技(IML)。

十年前,安恩原本從事光碟機控制晶片,但後來打不過聯發科,就在張國威的主導下,轉型做電源管理晶片,先後成功搭上三星(Samsung)與蘋果的話題,成為台股第一家海外來台上市的公司。

他的神準眼光,在牧東身上也獲得印證。牧東○八年九月金融海嘯時成軍,第一年就賺錢,而且還連賺三年。

當時蘋果iPhone掀起觸控面板熱潮,牧東工廠設在蘇州,是唯一主攻中國白牌手機的電阻式觸控模組供應商,當時蘋果iPhone掀起中國白牌手機大量採用觸控面板,客戶還捧著現金到工廠搶貨。陳棟南回憶,「○九年春節假期工廠加班時,還有兩個客戶的採購人員,在牧東工廠為了搶貨大打出手。」

然而,科技趨勢正在轉向,中國「千元智能機」(新台幣五千元以下的智慧型手機)趨勢成形,對觸控模組的需求正從電阻式轉往更靈敏的電容式。

這個趨勢,讓國內同樣從事薄膜觸控面板的洋華、介面,去年獲利大幅萎縮,洋華去年每股盈餘比前年縮水八五%,介面甚至每股虧損一‧四元。

敢花十億元看牌比同業早投入新製程開發

牧東也面臨轉型壓力,只是朝電容式觸控發展,資本支出將大為增加,沒有上市的牧東,得由大股東再掏出錢來。當時最大股東張國威只問陳棟南一句:「看牌,要多少錢?」

這張牌,就是牧東投入電容式觸控的成本,也就是牧東的產品與工廠整個轉換,代價有多高。

答案是:「十億元。」張國威決定轉向,由他口袋中再掏出錢來增資,比洋華、介面更早大舉投入電容式薄膜黃光製程的開發。

所謂的電容式薄膜黃光製程技術,就是採用宸鴻科技目前的黃光半導體製程技術,結合薄膜式觸控的原理,可提高觸控面板靈敏度,但成本比宸鴻的玻璃式便宜。然而,這個決定讓牧東因為攤提資本支出,在去年每股虧損○.一一元。

過去三年的牧東,搭上中國山寨機熱潮而崛起,今年牧東的大客戶,仍有約七成是中國的手機業者,在中國的低價智慧手機風潮中,陳棟南指出,電容式觸控產品單價是過去電阻式觸控面板的兩倍,因此牧東今年的營收與去年相比較,將是倍增起跳。

一位宸鴻科技高層指出,電容式薄膜黃光觸控模組今年在低價智慧型手機,的確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但仍難打入高階市場,因為反應速度仍比不上電容式玻璃觸控面板。

「反應速度只差了萬分之一,你覺得這個萬分之一的差異,消費者感覺得出來嗎?」張國威說這句話的信心,來自於牧東採用薄膜式的產品報價,比宸鴻的玻璃式觸控模組便宜約五成,資本支出也遠比宸鴻小。

此外,與同樣採用薄膜原理的洋華、介面相比,牧東的製程是以類似保鮮膜的原料,以一整卷、一整卷在生產線上轉動、印製上電路,其他業者則是以一片、一片生產,整卷式生產良率穩定且量大,讓牧東的成本比同業便宜一五%。

挾新製程技術,牧東已對華寶、華冠等手機廠送樣,也將搶攻平板電腦、甚至超輕薄筆電(Ultrabook)等應用。華寶總經理陳招成認為,牧東的技術在搶攻中國千元智能機的低價市場上,的確有成本優勢;但面板尺寸超過四吋時,就必須提升品質、優化使用者經驗,才能與玻璃式觸控陣營爭搶最後的王者寶座。

左右觸控面板廠排名牧東轉型後力拚坐二望一

張國威願意出面拍胸保證牧東今年的成長性,因為牧東二月營收二億六千五百萬元,已小贏薄膜觸控二哥介面的二億二千九百萬元。

他甚至預言,觸控面板廠的洗牌,明年底將大勢底定,未來三大廠將瓜分九五%市場,第一名由宸鴻占據,牧東將搶攻第二名。

去年因轉型,而交出一張虧損成績單的牧東,最後是否會像邁威爾,讓張國威獲利百倍出場,成為全球前兩大?還是一家走不出中國低價智能機市場的觸控模組供應商,後續牧東的營收數字,將證明張國威的預言,是否成真。

【延伸閱讀】創投傳奇人物,曾握322億市值——張國威過去曾投資的公司

公司名稱:邁威爾*主要產品:網路通訊IC持股總市值(億元):165.82

公司名稱:Oplink*主要產品:光通訊設備持股總市值(億元):132.60

公司名稱:安恩科技主要產品:LCD電源管理IC持股總市值(億元):17.35

公司名稱:BCD半導體*主要產品:類比訊號IC、IDM持股總市值(億元):3.15

公司名稱:牧東光電主要產品:電容觸控模組持股總市值(億元):2.22

公司名稱:奇偶主要產品:數位監控系統持股總市值(億元):0.57

公司名稱:世芯主要產品:IC設計服務持股總市值(億元):0.45

註1:*為美股上市公司註2:市值計算以張國威持有期間創下的最高價值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整理:王毓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34

《租怎麼算》包租天王傳授20年操盤經驗 悟出獨門三妙算 創造5%高報酬

2013-01-07  TWM
 
 

 

買房出租是很多人的如意算盤,但事實上,以出租為目的,和一般自住或投資的房價估算方法並不相同。

如何運用出租邏輯套利?包租達人傳授祕訣,助你尋得致富的包租好房。

撰文‧李建興

「誰說人算不如天算?除非你算的邏輯不對!」周末上午,素有「中台灣包租達人」之稱的永勝資產管理執行長徐銘達,對著前來聆聽演講的民眾侃侃而談包租致富的訣竅。他在白板上信手拈來就是好幾道算式,篤定自信的眼神、條理分明的口吻,底下的粉絲群很難不被這位從台中發跡,極盛時期旗下管理、代租的房子多達三千戶、總金額逾百億元的天王級人物吸引。

生長於苗栗的徐銘達,大學時期由於父親在台中買了房子出租,交給他管理,從此和包租結下不解之緣。多年來,喜歡房地產的他,從買、賣、租中累積了不少財富和經驗。一九九五年,他把當房東的經驗變為事業,開起全台灣第一家專司代租(幫房東找到房客)、代管(幫房東管理房客),以及包租(從出租到管理一手全包)的房屋租賃管理公司,至今仍是業界龍頭。

聽著徐銘達替自己及客戶成功操盤的案例,很難相信,他的包租大業擴張最快速的時期,竟是房地產市場最慘澹的一九九○年代。沒有時勢造英雄,也沒太多僥倖,一切皆來自他獨門的操作邏輯,以及自創的算房公式,甚至到二十年後的現在,仍妙用無窮。問起徐銘達是如何在詭譎多變的包租市場中,算出一片天,他一派輕鬆地說:「租,和買賣不同,算盤自然也大不相同。」

妙算一:先算不吃虧

先估計租金行情 再決定買價一般包租公在操作出租事宜時,總是先算房價合不合理,等買了房後,再來拿揑要用多少租金出租;但徐銘達認為,房子既然要拿來租,就得先把租金盤算好,否則會本末倒置。因此他的包租算盤依順序有三:「先算不吃虧」,盤算區域租金收益是否合理,再決定是否進場及買價;「再算最熱門」,意即挑選最佳的包租產品和地段;「後算高報酬」,也就是如何在房子現有的條件下,創造出最高報酬率。

對於出租不吃虧,舉例來說,一九九○年代,台中市許多重劃區大興土木,不少人前往買房準備出租;但新區域的房子儘管全新又漂亮,但生活機能還未成熟,很難創造高額租金。當時四期重劃區一帶,三十坪新房子行情在四百萬元左右,卻因偏離市區,月租金很難突破一萬二千元,投報率(年租金除以房子總價)只有三%。反觀當時機能成熟的中國醫藥大學商圈,同坪數的房子雖然價格略高於重劃區,大約四五○萬元,租金卻可達一萬八千元,換算租金投報率在四.八%以上。

不過,徐銘達也提醒,若買房主要目的是為了賺增值價差,包租為其次,則應先判斷區域的發展性,以房價成長為第一考量,許多潛力重劃區就值得布局了。

由於是為了出租而買房,徐銘達總是設定好理想的報酬率,才決定最後的買價。有一次,他看準一戶開價二百萬元的小套房,在明查暗訪下,得知當地的租金大約七千元,而當時市場上小套房的報酬率大約是四.五%。徐銘達心想,若要提高出租利潤,必須將投報率設在五%以上,回推房子的買價不能高於一六八萬元;因此他以此為目標殺價,最後以一六五萬元成交。

妙算二:再算最熱門

評估市場需求 找出搶手出租房既然要出租,房子就要買在最好租的地方,「大學學區要看外宿率,店面要看路寬,至於捷運住宅則要評估步行時間。」徐銘達表示,以學區來說,許多人認為只要成功卡位,就有學生搶著租;殊不知,學區的租屋需求和學生的外宿人口,才是關鍵。

徐銘達有一套自創的公式,可推出真正的租屋人口。算法是先將學生總數扣掉學校提供的床位數,得出潛在租屋學生人數;其中有兩成為通勤或居住在親戚家,剩餘的,又有一半合租。有意思的是,套進這個算式,得出的學生租屋人口,平均是學校總人數的三成,與教育部的數據不謀而合。

至於店面,徐銘達認為,位於三十五公尺道路兩旁的店面最好做生意,出租的行情也比路過寬或過窄的店面高出一至兩成。而捷運站住宅,則以走路五分鐘、距車站五百公尺內的最受歡迎,亦能將行情上調一至兩成。但他提醒,對房東而言,越近車站,房價也越高,加價幅度可能高於租金的增幅,換句話說,會折損投報率,「因此在位置的選擇上,最好『有點黏,又不會太黏』!」

妙算三:後算高報酬

利用租金特性 求出最佳報酬率此外,一般買房是看權狀面積,但為出租而買房則得看有多少「房間」。徐銘達說,通常每多一房,租金約略可加三成,因此包租時,能創造最多的房間數,就是贏家。挑高產品或頂樓加蓋,由於可以多隔出一兩個房間,而成為包租公的最愛。

拿他幫客戶在台中市北區操盤的包租房為例,當時客戶正在抉擇兩件鄰近的大樓住宅標的,一是二十坪普通大套房,每坪開價二十萬元;另一是權狀坪數相當的挑高四米套房,開價二十三萬元,足足貴了一成五。當時其他人都認為,權狀坪數一樣,挑高的卻要多付六十萬元,力勸他選一般宅。但徐銘達算一算,只要多隔一個房間,租金可以多收三成,高於一成五的房價價差,租金報酬率提升,獨排眾議買了挑高宅。

後來證實,徐銘達建議購下的挑高套房,經過隔間後,可當成三大房出租,租金一萬八千多元,投報率高達四.七%;反觀原本的普通套房,勉強只能隔成兩房,月租行情只有一萬三千元,投報率還不到四%。

數字是死的,人是活的,徐銘達靈活的計算,為他開闢了不少財路;原來,人算也會勝於天算的!

徐銘達

出生:1967年

現職:永勝資產管理執行長

學歷:逢甲大學

給包租公的算房叮嚀:

1.算租金收益時,勿忘了計算修繕、稅費、空置期,及折舊等潛在成本。

2.大2房的房型,很容易隔成3房來出租,租金可多3成,是包租的首選。

包租不能不知的四套公式:

1.算進場買價

總價報酬率法:

買包租房得先打聽租金行情,並設定目標租報率,再求出買價底線,以進行議價。

公式

區域年租金行情÷設定的租金投報率=房子應買總價

2.算實質報酬率

淨報酬率法:

算出包租時真正獲利率,適用附屬設備較多,如附全套家具的出租套房,或折舊率較高的學生套房。

公式

(年租金-年貸款利息、修繕及稅費)÷(房屋總價+裝潢和家具成本)=租金投報率註:亦可以年租金×0.7÷購屋總價來速算

3.算學區適不適合進場

學區租屋需求法:

算出實質的租屋學生人數,即學生總數扣掉學校提供床位,再估計非住宿族群中,有2成為通勤或居住親戚家;而算出的人數中,有一半為合租,因此得再乘以75%。

公式

(學生總人數-宿舍床位)×80%×75% 註:亦可以學生人數×0.3來速算4..算哪一種房型適合包租

房間租金法:

出租房的租金不與坪數成正比,而是看房間數多寡而定,一般來說,每多一房租金可多3成。

公式

2房租金=1.3×套房租金。3房租金=1.6×套房租金。4房租金=1.9×套房租金。

註:上述算式求出數值為大致行情,實際價位視個案而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660

金融詞彙(9):息票債券coupon bond,零息債券zero coupon bond 和債券報酬率 Rate of Return on Bonds 寗零

http://notcomment.com/wp/3879

Coupon bond
大部分的債券屬於息票債券,此種類型,最大特色是到期之前必須定期給付票面息予債券持有者, 圖中 C 為債券的票面息給付(C =面額×票面息率),T為債券到期日,它的現金流:

cashflow為:
假設你用100息元買了一張三年期的at par bond 票息是5厘,每半年發一次息,它的現金流為:

Day 0 = -$100

6 mths = +$2.5

12 mths = +$2.5

18 mths = +$2.5

24 mths = +$2.5

30mths = +$2.5

36 mths = +$102.5

息票債券的價值點計?

息票債券均衡價格(P0)必須等於持有該債券預期收益的現值:Bond pricing

持有債券的資本機會成本(r)決定持有息票債券的價值
舉例:
政府準備發行七年期的息票債券,債券票面年息率為13%,面額為100萬元,每年六月以及十二月各發放票面息一次。假設孳息率為10%,
票面​​息金額為:100萬元×13% = 13萬元
每半年給付一次,每次給付金額(C)應為6.5萬元(13萬元/2)。
將各期現金收入以及到期孳息率(10% / 2)代入年金現值公式就可算出息票債券的價格:bond-pricing-ex-21

 

零息票債券zero coupon bond

它是指不支付利息的債券,由於是折現發行,到期時按面值還本,因此面值與折現發行價的差額就是投資者的資本利益。尤於投資者中途不會再收取利息,也就不用面對利息再投資的收益率下跌的風險。
假設20年期純折現率為10%,A公司發行面額100萬元的20年期零息債券,債券價格應為:
100萬/(1.1)^20=148644元
是的!真的!今天你只要付十幾萬,二十年後就收回一百萬!當然要純折現率是10厘而發行人又沒有關門大吉!
但如果純折現率為3.75%的話,現在就要付大概50萬元二十年後才收回一百萬。

債券報酬率rate of return on bonds
1.現價孳息率current yield
現價孳息率=票面利息除以巿場債券價格。
例如:債券票面息率是8%,
債券巿場價格是$1150.00
債券發行時票面價格是$1000
現價孳息率=$80/$1150=6.96%

2.到期孳息率(收益率)yield to maturity (ytm)
YTM 是投資債券時需要考慮的重要指標。投資者以當前市價買入債券,如期收到所有利息和本金至到期日的回報率就是YTM。也就是將債券未來的現金流以到期收益率折現為現值,就等於債券的巿價。計算是根據當時巿場價格,債券發行時面值,票面息率以及距離到期日時間,也假設所有票面息以同樣的到期收益率進行再投資。

YTM
公式中K0T稱為到期孳息率(yield to maturity)

例如:30年的息票債券,票面息率是8%
票面面額$1000
每半年發放票面息一次
債券巿場價格是$1276.76,

YTM1

 

財務計算器n=60,PMT=40,PV=-1276.76,FV=1000 comp i=3
到期孳息率YTM=3%x2=6%

債券價格等於債券面額時 (At Par)
票面​​息率等於到期孳息率。
債券價格低於債券面額時 (Discount)
票面​​息率低於到期孳息率。
債券價格高於債券面額時 (Premium)
票面​​息率高於到期孳息率

假設兩年期息票債券的到期孳息率(k02)為10%,其票面息率為10%,每年給付票面息一次,債券的面額為1000元。債券價格為:

$1000=$100/1.1 +$1100/(1.1)^2

假若兩年期息票債券孳息率(k02) 由10%上升至12%,債券價格變為:

$966.20=$100/1.12 +$1100/(1.12)^2

若兩年期息票債券孳息率(k02) 由10% 降為8%,債券價格變為:

$1035.67=$100/1.08 +$1100/(1.08)^2

所以以現時利息那麼低,如果你地驚美國在好快將來加息,投資債券特別是長期債券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債券價格會下跌。不過,筆者覺得如果是投資在一些相對高息的High Yield bond可以對沖到息口升,原因是息口升,經濟好大可能是轉好,那credit spead會改善,那麼價格應該可以打平。如果你對中國有信心,可以選一些中國的美元HY bond,人民幣一路升值,發行者如果收入是人民幣 (property companies),他們的美元repayment不是越來越小咩,所以中國走出去,人民幣慢慢升是有好多好處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795

【書摘】開源軟件行業不一樣的公平報酬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11/56287.html
在一項經典研究工作中,卡里姆 ·拉哈尼( Karim Lakhani)和羅伯特 ·沃爾夫( Robert Wolf)發現,參與開源軟件開發的最普遍的原因(有 44%的回答者選擇),就是這項工作提供的智力激發( intellectual stimulation)樂趣。第二重要的原因,是提高自己的技能。另外一個廣泛報導的動機更具有規範性——三分之一的開發者認為「源代碼應該公開」。換句話說,他們參與的動機,僅僅是他們認為這樣做是對的。有 28%的回答者說,是回饋社區的責任感,因為社區已經給他們提供了如此強大的工具。團結和群體認同也起著很大的作用:高達 80%的回答者將自由軟件黑客社區( hacker community)描述成他們的認同感的主要來源; 20%的回答者說,他們的積極性來自於團隊合作。

人們奉獻他們的時間和努力,因為他們覺得這樣做是對的,因為他們覺得奉獻是公平的,因為這樣做增強了他們的認同感和社區感,或者更簡單地說,因為很有趣。但是,讓我們暫時回到「卡爾 –本科勒」賭註上來。如果你往「混合飼料」中加一些報酬,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它會擠出這些社會和情感動機嗎?或者,它會讓最好的人才放下他們的志願者工作,轉向有報酬的地方嗎?

在歐洲和美國,大約一半的開源項目貢獻者報告說,他們的工作是有償的,而且這一數字仍在增加。 Linux基金會 2008年發表的報告稱, Linux 內核(差不多是最好的開源工具之一)上 70%的工作,是由付費程序員完成的。這是否意味著擠出理論是假的?該怎樣解釋我們對公平的永恆期望呢?為什麼這些沒有報酬的人,在知道別人的工作是有報酬的情況下,仍繼續做無報酬的工作呢?弄清楚這兩個問題,有助於我們理解怎樣在不將社會動機擠掉的同時,把金錢激勵結合到一個體系中來。

我們已經知道,擠出效應發生之時,要麼是提供的物質獎勵與一個人對互動(可能是商業性的,也可能是社會性的)的期待不一致,要麼是提供的物質獎勵妨礙了某個人的自主感和控制感。在商業環境下,前者不應該是問題,因為人們希望別人為他們的工作支付報酬。但如何解決控制問題呢?如果我出錢讓你做某件事,我是不是冒著「你會覺得你的自主受到了威脅而失去做這件事的興趣」這樣的風險呢?除非我以某種方式對任務進行重新安排,讓你保持一定的控制水平。開源項目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它們在做什麼項目、往哪個方向走等問題上給開發者足夠的自由。研究這一現象的人發現,即便當公司聘用一個軟件工程師開發某一特定的自由軟件項目時,公司也不會對這個工程師的工作指手畫腳,甚至在工作成果如何使用的問題上,公司也很少發表意見。安德魯 ·莫頓( Andrew Morton)是 Linux內核開發的領軍人物之一,他解釋說,付費的開發人員經常會拒絕工程師們的某些要求,如果他們不認為這些要求「有益於這個內核」的話。大多數熟悉這一行的人都有同感:如果公司派支付報酬的員工參與自由和開源軟件項目,但不放棄對員工創造力的諸多控制,這些員工將失去對這一自由軟件項目本身的興趣和社會資本,而這些東西本來能讓他們成為最有成效的員工。無論是心理的、內在的影響,還是社會影響,都要求企業主放開他們聘用的支付報酬的軟件開發人員的手腳。

另外一個有助於保護開發人員自主感的有趣做法是報酬和指令來自於不同的地方。報酬來源於購買軟件的公司(比如 IBM),而指令來源於工程師(在開發人員允許的範圍內)。這非常重要,因為這似乎有助於開發人員在心理上將創造過程與報酬分開,將內在動機與金錢激勵分開。這可能就是為什麼引入政府獎金的努力——以直接報酬換取某些特定的貢獻,從未大範圍鋪開的原因,因為這讓報酬對貢獻有一定程度的逼迫感。(在一些網上分佈式勞動力市場裡,人們可以「租個程序員」,這些付費項目對自由軟件開發沒有起到多大作用。但是,它們為在自由軟件項目中經受過鍛鍊的人提供了便利,又為他們提供了一個選擇:即便沒有公司僱用他們開發開源軟件,他們也可以靠自己的技能賺錢。)軟件領域的眾多例子再三告訴我們,在激勵人們參與協作性項目的問題上,不緊密聯繫的、婉轉的報酬支付方式,效果要好得多。「按績效付酬」(pay-for-performance)的直接模式(尼古拉斯 ·卡爾稱之為「加拉加尼斯的錢包」),對於努力追求內在利益的那些人來說是一種傷害。必要而又可取的報酬模式,要與內在動機驅使的行為徹底分開。

因此,在開源軟件領域,並不存在擠出效應。因為,這個行業的做法使軟件開發人員擁有充分的自主,他們會覺得創造過程非常有意義。但是,這並沒有涉及公平問題,或者說,並沒有對下面這個問題給出答案:為什麼沒有報酬的工程師沒有因為覺得被人看不起而拒絕參與軟件開發呢?一半的開發人員有報酬,而另外一半開發人員卻沒有,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我們在第 5章曾討論過,公平並沒有確定的定義,對不同的人、不同的境況來說,公平的定義也不盡相同,它還深受社區和文化期待( cultural expectations)的影響。開源軟件領域的公平報酬,似乎與其他領域的公平報酬有很大差別。因為自由和開源軟件項目在物質報酬之外還有很多其他回報,比如別人的承認和地位等。根據我以及其他研究人員的觀察,在自由和開源軟件開發社區裡,一個人的地位完全是由他的能力、所寫代碼的質量和完美程度決定的。這些無形的報償——別人的尊敬和欽佩,對項目開發的影響力是極其寶貴的。所以,儘管志願者沒有得到傳統意義上的報酬,但他們在這個社區裡獲得的社會獎賞,也足以稱得上「公平的酬勞」。事實證明,這足以緩解可能存在的任何不公平感。在對自由和開源軟件項目的眾多研究工作中,從未發現付酬工程師和無報酬工程師之間存在緊張關係。

無論是在學術界還是企業高層,維基百科還是自由軟件,政府還是非營利機構,我們觀察到的情況都是:如果這個工作本身就是值得做的,或者在很大程度上與社會上的尊敬和價值有關聯,那麼,吸引最優秀的人才來工作,報酬就既不是必要條件,也不是充分條件。這些與精心設計的、支持全心投入和專注的社會結構相結合的工作崗位,傾向於吸引在這些條件下生機勃勃的人,這些人會為了讓他們投身的企業發展得得更好而比別人多做一些。

以上內容來自《企鵝與怪獸》湛廬文化出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399

毛利率高是好生意的標誌,但最終能給股東帶來真金白銀回報的是股東權益報酬率(return of equity ,ROE)。 週年洋

http://xueqiu.com/6691655012/29839356
毛利率高是好生意的標誌,但最終能給股東帶來真金白銀回報的是股東權益報酬率(return of equity ,ROE)。很多人迷信高毛利率,只選擇毛利率高於30%的公司,低於此標準不看,當然,縮小選股圈,可能會選到不錯的標的。毛利率高,只表明出生於富貴之家,在最艱難的時刻,依然可以有餘糧。不好的地方在於,這類企業出身好,財大氣粗,不好好珍惜,浪費大量資金和資源,回饋給股東的盈利並不高;還有就是肥得流油,引來無數餓狼搶食,最終大家都只能賺到市場平均利潤,原來可以做土豪和地主的,都只能有富農和中農的身價。高毛利率好,但我們也要警惕其特殊的挑戰和競爭。
但ROE就不一樣了,如果ROE長期保持超過15%,那就一定是一個優秀的公司。那意味著,你每投入一元錢,每年能獲得一毛五的淨收益,5年可以回本。一般來講,高毛利率的公司,管理層只要不做錯事,不浪費資金和資源,ROE達到15%是比較容易的。但是毛利率比較低的公司,ROE要能長年達到15%,那這個公司的管理層一定要非常優秀才行。
根據杜邦分析法,因為ROE由三個方面乘積形成:淨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俗稱財務槓桿)。毛利率低的企業,其淨利潤率也低,比如5%或6%左右,如果是商業零售類企業,淨利潤率會更低,1%~2%,如果其ROE要達到15%,那就需要很高的總資產周轉率和比較高的資金槓桿。如果是製造類企業,資產比重大,很難有較高的總資產周轉率,那在淨利潤率較低的情況下,只能加大權益乘數,也就是加大資本槓桿,多從外部融資,可以是銀行借款,也可以是發債,也可以是上下游資金。從銀行融資有利息成本,發債要付債息,這都會增加經營成本,更難以實現長期的高ROE,只有無償佔有上下游的資金,還能被其認同,才有可能實現這類企業的超過15%的ROE。而這需要企業有相當的競爭力和極端的誠信才行。企業管理層沒有強大的管理和經營能力是難以做到的。
在毛利率低的行業,如果企業的ROE連續多年超過15%,反映出的是公司高管的能力。在低毛利率行業,能做到多年高ROE的公司,一般是從激烈競爭中拚殺出來的,相比出生富貴之家的企業,體質更好,更能抵禦經濟和行業的寒冬。這類企業往往能基業長青,給堅定的持有者相當豐厚的回報。(每天一則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4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