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電子書削價戰!年底降到三千元


2010-8-9 TCM




電子書,去年最被看好、可以帶動全球新一波消費動能的明星產品,起飛不到一年,就進入了一場價格廝殺的大亂流。

兩大龍頭激烈廝殺!

亞馬遜、邦諾降價搶市占

七月二十九日,全球電子商務龍頭亞馬遜(Amazon)宣布,八月推出新版電子書Kindle基本款,售價將降到一百三十九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千五百元),成為世界上最便宜的電子書閱讀器。比起三年前剛推出時的價格,降幅超過六成。

另 一主要競爭對手邦諾(Barnes&Noble),在電子書市場的起步雖然比亞馬遜晚,但做為美國最大實體書店通路,挾著龐大的內容資源 與一百四十九美元的殺手級價格,去年底才推出新產品電子書Nook,短短一季的時間就以二成五的全球市占率衝上第二,不只威脅到亞馬遜的龍頭地位,更逼得 亞馬遜發狠狂砍,四十天內兩度調降Kindle售價。

只不過,為了用低價搶下市占率,邦諾已連續兩季虧損;亞馬遜也好不到哪裡去,雖然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宣稱,降價策略讓Kindle的單季銷量增加三倍,但甫公布的財報卻顯示獲利不如預期,這讓亞馬遜的股價應聲大跌,三個月跌了一六%。

其他品牌叫苦連天! 索尼苦撐、iRex聲請破產

面對這兩隻大象的激烈廝殺,其他廠商只能叫苦連天。索尼(Sony)勉強把價格維持在一百五十美元苦苦支撐,荷商iRex也早已因產品銷售不如預期而聲請破產。

就連在中國享有獨占市場的漢王科技,也面臨產品項目凌亂、消費者接受度不高等危機,售價一路從三百多美元調到一百多美元,股價更在短短兩個月中從人民幣一百七十五元的天價摔到百元以下。

在此狀況下,國內電子書代工廠商振曜董事長呂俊德日前甚至大膽預估,年底耶誕節前,電子書最低價可望看到九十九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千二百元)。

上游台廠跟著倒楣! 元太股價腰斬、外資看衰

品牌廠殺聲震天,台廠供應鏈日子也不好過。掌握電子書關鍵顯示技術,去年底股價一度喊到百元以上的領導廠商元太科技,今年來表現卻非常低迷,股價從最高八十四元一路跌到四十三元左右,整整腰斬了一半。外資持股比率更減少了六個百分點以上。

為此,董事長劉思誠還特別邀六家外資喝咖啡,不斷信心喊話,強調「降價有助於提高規模經濟」、「毛利率不受影響」的正面訊息。元太表示,今年下半年產能將成長五成,而目前產能也已全面滿載。

另一家電子書製造廠振曜,同樣是在基本面表現出色,六月營收及第二季單季營收均同步創下歷史新高,今年出貨量上看百萬台。如此亮眼表現,卻也擋不住投資人對國外品牌大廠流血降價疑慮,股價同樣從最高九十六元,兩個月內跌到七十六元,跌幅達兩成。

甚至,許多原本要積極搶進這個市場的大廠如華碩、台達電、友達等,從去年底就不斷表達各樣的計畫與決心,至今只聞樓梯響,雖有部分樣品亮相,但離量產與商品化都還有一段距離。

不過才一年的時間,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轉變?

「內容還是最重要的關鍵,」DIGITIMES分析師郭明錤指出,當前世界投入電子書的品牌業者中,只有亞馬遜與邦諾掌握了書籍內容。索尼與iRex雖然擁有高階硬體顯示技術,也具備全球布局能力,但少了內容主導權,「就像只有殼沒有靈魂,」郭明錤說。

一位美系投資銀行科技產業分析師觀察,美國實體書店銷量正逐年下滑。邦諾正是為因應這趨勢,不惜流血搶市,企圖在電子書市場取得主導地位,「它(邦諾)一動,亞馬遜就不得不跟進……,兩隻大象打架,旁邊小螞蟻就倒楣了,」該分析師說。

這是引爆價格戰的第一個原因:產業內部競爭。

郭明錤認為,亞馬遜與邦諾的價格戰,直接拉升市場的進入障礙,讓尚未進入又欲跨入此市場的廠商,若無內容做為後續獲利來源,難以降價硬體與之競爭。

業外對手半路殺出! iPad半年勝過Kindle賣三年

第二個原因,則是天外飛來的蘋果(Apple)。

當今年初,蘋果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緩緩的拿出一款具備彩色、多媒體影音功能,售價僅四百九十九美元的平板電腦iPad時,其所散發出來的光芒立刻掩蓋了只有單一功能、黑白顯示的電子書。

今年光上半年,iPad出貨量就達三百五十萬台,遠超越亞馬遜過去三年累積的Kindle銷售台數。iPad賣越好,外資對於亞馬遜、元太等廠商疑慮就越深。

「我們都知道,電子書閱讀器跟iPad就像腳踏車跟BMW,雖然定位不同,但當腳踏車賣的比BMW還貴時,你很難說服人們去買腳踏車。」郭明錤形容。

這 現象凸顯出,低價,已是電子書與iPad做出區隔的唯一方法。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首席分析師路易士(Bryan Lewis)也認為,只有單一功能的純電子書閱讀器,並不具備iPad的明星氣勢,很難說服別人未來會有高營收與成長,反而持續落入價格競爭的紅海。

在內部競爭激烈,外部還有iPad與各家平板電腦虎視眈眈的狀況下,電子書降價勢必持續。這場削價競爭究竟會帶來全面普及化的商機,還是變成像蛋塔一樣的泡沫危機,還有得瞧!

延伸閱讀:各家品牌搶市殺很大!——各品牌電子書目前售價與全球市占率

品牌名稱:亞馬遜電子書名稱:Kindle上市定價:399美元目前最低價:139美元 市占率:31.3%

品牌名稱:邦諾電子書名稱:Nook上市定價:259美元目前最低價:149美元市占率:25.7%

品牌名稱:索尼電子書名稱:Pocket Edition上市定價:299美元目前最低價:150美元市占率:3.6%

品牌名稱:漢王科技電子書名稱:e.p Book上市定價:390美元目前最低價:147美元市占率:11.1%

品牌名稱:其他市占率:28.3

註:目前最低價數據統計至2010.8.3 資料來源:DIGITIMES、各媒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95

獲利、股價大翻身 租金每坪漲破四千元 陸企進駐發酵 一○一營收看俏


2011-1-24  TWM




完工七年,台北一○一去年終於繳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不但營收創歷年新高、首度轉虧為盈,辦公室也只剩下四個樓層空置,距離一○○%滿租只差一步之遙,它翻身的祕訣是什麼?

撰文.梁任瑋

去 年底,台北每家商用不動產顧問公司都收到台北一○一租賃部門發出的通知:即日起不再提供「免租期」折讓優惠。以目前信義計畫區辦公室市場免租期「租一年少 一個月」換算,一○一等於變相調漲一成租金。據了解,這是一○一大股東為了提高獲利能力,在完工七年後首次取消租金折扣,也藉著調高租金,宣示在信義計畫 區的龍頭地位,虧了六年的一○一為何變得強勢?

此外,台北一○一今年將首度出現每坪租金突破四千元以上的單位,位置就在八十樓,目前已有大型外商公司打算租下一整層九百坪作企業總部。一旦拍板定案,將成為信義計畫區第一棟租金每坪四千元以上的商辦,也將牽動今年國泰、新光等壽險業房東,調整辦公室租金行情。

根據台北一○一最新公布財報,二○一○年營收首度突破百億元大關,達一○三.五億元,較前年大幅成長二四%。反映在一○一未上市股價流通表現,已出現三五.五元的成交價,半年來上揚一一七%。獲利、股價雙漲,投資十四年的大股東終於可以露出欣慰的笑容。

除 了租金上調外,台北一○一獨特的地標成為中資企業的最愛,也是投資人看好一○一後勢的原因。一○一高層指出,目前最大營收貢獻來源還是購物中心與觀景台收 入,辦公室租賃並非主力。雖然已有七家中資企業進駐,包括中國中鋼、中國聯想、中石化集團、京泰投資、漢王科技、現代傳媒、中國交銀;但ECFA效應對於 辦公室的去化並未完全發酵。以面積計算,台企與外商公司承租比約為三比七,中資僅占二%。

以唯一進駐一○一的大陸金融機構中國交通銀行為例,面積只有五十坪,對一○一的租金貢獻度並不高;雖然目前陸企對一○一營收貢獻不高,但它卻正在發揮關鍵的影響力。

「市場上哪有房東願意簽一年租約?但是陸企就可以!」商仲業者透露,一○一非常積極爭取中資企業,例如有些中資銀行來台灣一年後才能設立分行,只會簽一年租金。台北一○一對於中企的要求都很有彈性,考量的都是未來合作機會。

「的確有些中企是透過英屬維京群島、開曼群島名義在一○一登記。」商仲業者指出,會以第三地投資公司身分進駐一○一的中企,大多是中小型企業,台面上的國企完全不會拐彎,而且堅持要以所屬省份申請。

目前一○一只剩七十七到八十三樓空置,這些高單價、大坪數的空間,主要吸引對象就是大咖中企,藉著二%關鍵力量發酵,一○一今年的營收應可更上層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77

它用黃豆般小鏡頭 堆出千元股身價

2011-6-27  TCW




六月九日,是大立光接班人、執行長林恩平上任一年的股東會處女秀,在他主持股東會當天,大立光股價盤中衝破一千元,一千零五元的價位破了上市以來紀錄。

林恩平接班一年,大立光股價大漲八八%,股價推升的動力,就是一顆顆要價近新台幣五十元、如黃豆般大小的鏡頭堆砌出來的。

特別是今年第三季,iPhone5即將問世,大立光將會繼續扮演新一代iPhone的靈魂之窗。也就是這個原因,即使面對現階段台股整理格局,高盛、里昂、滙豐、野村證券等四大外資券商,依舊維持大立光千元以上的目標價!

林恩平上任以來,大立光讓這小小的一顆鏡頭,更加閃亮奪目;大立光獨步全台的八百萬畫素相機鏡頭,不論是質與量都再度提升,拉高大立光的競爭力門檻,更讓大立光在下一波智慧型手機相機鏡頭八百萬畫素的升級潮時,可望繼續坐穩全球霸主的地位。

絕技,獨步全台!八百萬畫素鏡頭,領先對手三年

剖開這個黃豆般大小的手機相機鏡頭,在一個直徑大約六毫米、高度不到三毫米的體積裡,五百萬畫素的鏡頭至少要塞進四片塑膠鏡片,八百萬畫素以上的鏡頭還得塞進五片塑膠鏡片。

「這個鏡頭裡的鏡片每多一片,大立光與台灣競爭對手之間的差距,至少就多了三年!」瑞銀證券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首席分析師謝宗文指出。

從五百萬到八百萬畫素,雖然只多放入一個薄薄的鏡片,背後,卻是大立光二十四年來,累積實力,專注三件事。

第一招:挑剔學一個鏡片不合格,整組重新再配對

第一,吹毛求疵,打造完美塑膠鏡片。

這些用壓克力等材質的塑膠粒做成的鏡片,經過大立光的設計,就變成如人體眼球般精準的科技產品眼睛。

除了每一個鏡片本身的曲度、透光度都富含了高單位的知識;鏡頭畫素升級,裡面的鏡片數增加,越多的鏡片疊起來,如何對焦讓影像保持清晰,如何讓光線在穿過更多層的鏡片時不會減弱變暗,更蘊藏了重要的know-how。

「同樣的塑膠材料,同樣的塑料射出機,同業都買得到,但是良率就是追不上大立光。」台灣區光學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許玄岳一句話點出大立光的關鍵優勢。

大立光除了塑料射出機是從外面買來的,其他從塑膠鏡片一開始的模具設計、自動化生產組裝設備,到最後的檢測,每一個步驟,都加了二十四年的獨門經驗,築起 同業的進入障礙;所以競爭對手即使挖角大立光經理級的主管,做出外觀看起來一模一樣的模具,生產出來的鏡片,良率就是不一樣。

而一個由四、五片鏡片組成的鏡頭,只要其中一個鏡片不合格,就得再找其他鏡片一起重新配對,不只浪費原料,還得耗費時間。鏡片檢測這一關,就像採收時,農 夫看一眼就知道果實有沒有壞掉,經驗不足的農夫,如果檢測速度太慢,就是時間成本的消耗,如果求快或是技術水準不足導致檢測失準,最後一樣會被客戶打回 票。

第二招:養才學自己培訓技術團隊,別人挖不走

第二,經驗累積,人才是經驗最安全的保險箱。

除了對自己要求嚴格到龜毛的程度,長期培養的人才,更是對手無法快速複製大立光成功方程式的關鍵。

光學鏡頭和一般的電子零組件最大的不同,就是不能送上自動化傳輸帶組裝,因為塑膠鏡片不耐熱,也使得整個生產流程,需要大量知識來填補。因為「電子業是高科技,光學產業是高技術。」許玄岳說。

而掌握「高技術」,人才就是儲藏經驗的關鍵。

台灣雖然有許多光電科系的人才,但純光學領域的人才並不多,大立光延攬物理系、機械系所的畢業生,自己從頭培訓。

大立光位於台中,遠離以股票為誘因的新竹科學園區,人才避開了外在挖角的機會,再加上大立光上市之後的高價光環,重要人才很難變心。別人挖不走的核心技術團隊,成了大立光過去二十多年來技術不斷累積的重要原因。

記者走進大立光台中總部的員工餐廳裡,看到大立光董事長陳世卿穿著Polo衫融入在員工裡,他自己端著餐盤,在餐廳裡坐下來和員工一起吃中飯;而退下第一 線轉任集團董事長的林耀英,一個星期當中,有六天都會到公司報到,也時常寫信給全公司的員工,要大家從小地方就要做到開源節流,還時時刻刻叮嚀員工,市場 環境競爭激烈,不可以鬆懈。

第三招:先發學技術沒難度,就向更高畫素挑戰

陳世卿和林耀英兩位創辦人,與員工平起平坐的平民作風,無形中,也讓大立光凝聚成一個更緊密的團隊。

第三,自我超越,看準了就放膽去做!

十年前,光學業者的主力戰場還是相機鏡頭,而這種光學鏡頭長期以來是日本大廠佳能(Canon)和奧林巴斯(Olympus)主導的天下,當初這些巨人並 不看好手機相機鏡頭的發展,沒有投入資源,設下專利權的進入障礙。這成了大立光奠定今日地位的轉機,看準商機,大立光及早卡位進入手機相機鏡頭市場,甚至 將日本光學業者擋在手機鏡頭產業門外。

這個精神,成了大立光不斷突破的關鍵。多年來稱霸全球手機相機鏡頭的大立光,保持領先最重要的秘訣,就是品種改良。當三百萬畫素鏡頭,在業界已經沒有難度時,大立光就選擇挑戰難度更高,也是利潤更高的領域,往五百萬畫素和八百萬畫素鏡頭邁進。

大立光前年就領先全台,開始量產八百萬畫素鏡頭,台灣的競爭對手,則是現在才開始試產八百萬畫素鏡頭,而且當同業每做四個鏡頭,只有一個是好的,大立光高階相機鏡頭的良率已經提升至八成的水準。

今年包括夏普(Sharp)、LG和宏達電都有3D手機陸續上市。手機上的鏡頭,由最早一顆照相鏡頭,變成前後各一個,一個照相、一個視訊用,到現在為了 拍攝出3D的效果,後面拍照鏡頭又多加了一顆。不過幾年的時間,一支手機從一顆鏡頭變成三顆鏡頭,需求足足成長了兩倍,未來也許很快還會在手機上看到第四 顆用來投影的鏡頭。

而且除了手機要有靈魂之窗,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還有智慧電視(Smart TV)將來也少不了視覺影像的輸入裝置。野村證券預估,未來所有手機、筆電和平板電腦使用的相機鏡頭,將從去年的十五億個,到後年成長為二十六億個,年複 合平均成長率二一%;而大立光主攻的五百萬畫素以上的高階市場,年複合平均成長率更達六○%。

五百萬畫素以上的手機相機鏡頭,大立光已經取得四○%以上市占率,相當於每五支高階智慧型手機,至少有兩支是用他們家的鏡頭。蘋果(Apple)、宏達 電、諾基亞(Nokia)、RIM、索尼愛立信(Sony Ericsson),幾乎所有你能想到韓國品牌以外的手機大廠,都是大立光的長期客戶。

從林耀英到林恩平,這對父子檔共通的特點,就是對研發投資毫不手軟。過去五年資本支出已經較往年大幅成長,今年資本支出,包括投資台中新廠,外資券商預估將會超過二十億元,再創新高。

大立光就像經驗老到的農夫,能預測市場未來風向,把每個環節根基扎深,所以當智慧型手機相機鏡頭需求、平板電腦和智慧電視的鏡頭需求接續而來,還有至少兩年好光景時,其他競爭對手措手不及,而大立光已經開始收成,準備享受千元傳奇的豐碩果實。

【延伸閱讀】小兒科執業醫生,為家族企業轉當執行長

「他(林恩平)很活潑,很會交際應酬,聽說在台中開業生意很好,很適合做生意(接班家族事業)。」一位林恩平高雄醫學院學弟、也是現在高雄的執業醫師,脫口而出對林恩平的印象。

從小兒科醫師到接掌擁有千億市值的大立光執行長,個性外向的林恩平,身上依舊可以看到他的父親、也是大立光創辦人之一林耀英,謹慎勤奮的行事風格。林恩平 接執行長大位,不忘先跟前輩可成董事長洪水樹請益,因為洪水樹可以說是醫師轉換跑道,變成電子業老闆一個成功的典範。洪水樹告訴他,醫生學習的背景非常適 合科技業;林恩平也發現,醫學訓練背景讓他有清楚的邏輯,對管理公司幫助很大。

由於林耀英年過百半才創業,作風傳統的林家,當初培養小孩,其實根本沒想到接班問題。「那個年代,爺爺也希望,有一個孫子做醫生,大家就覺得我成績比較好,要我做醫生,我就胡裡胡塗去考,」林恩平很坦白的告訴記者。

台中一中畢業後,林恩平大學志願由家人填上醫科,進入高雄醫學院就讀,在高雄長庚完成住院醫師訓練後,回到台中開業。而林恩平的哥哥,也是林耀英的大兒子 林恩舟,雖然更早就進入家族事業,到現在也仍是掌管大立光業務的大將,但林恩舟生性閒雲野鶴,最大的休閒嗜好就是到山上的小木屋,照顧他親手栽種的有機蔬 菜。

隨著家族事業越來越龐大,林耀英安排天資聰穎的二兒子站上第一線。為了家族責任,林恩平也遵從父親的指示關掉了診所,到美國攻讀企管碩士後,回家族事業幫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15

小品牌銳合挑戰千元智能機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8/1038922.html

出半年,千元智能機市場已經從一片紅海廝殺成藍海,這就是真真實實的市場需求。在安卓系統、智能終端這些概念的光環下,3G千元智能機成為今年各大運營商不能踰越的門檻。

選擇TD

看看這些進入3G千元智能機名單的設備供應商就知道了,中興、華為不說,三星、HTC等安卓明星也都不甘示弱,8月以後,聯想也按捺不住千元智能機的誘惑,高調推出其千元智能機產品。

「這麼多千元智能機,你怎麼從中殺出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把這個問題拋給銳合技術董事長張策,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品牌千元智能機銳合X3突然從淘寶商城中紅起來,讓人有點不解。

「我們不做所有的千元智能機,我們主打TD千元智能機,這是市場空白點。」張策說。看起來這一定位確實可以幫助一個小品牌尋找到與眾不同的機遇。在 三大運營商的千元智能機戰略中,中國電信先發制人,中國聯通則憑藉WCDMA網絡優勢可以輕易網羅眾多終端跟隨者,唯有中國移動的TD-SCDMA標準, 這一中國本土3G標準到目前為止終端發展仍是瓶頸。

張策團隊也不是盲目選擇這一市場,他們對於TD的理解應該是國內最強的團隊之一。張策團隊多來自展訊,這是國內最早研發TD芯片的公司,此後張策創辦銳合,一直在做TD解決方案,服務於全線TD產品,因此,做TD的3G智能機,張策認為是順理成章向產業鏈的下游發展。

小品牌成長是一場賭博

在上海張江的辦公樓中,張策很少呆在自己的獨立辦公室,與幾個創業夥伴一起合用一個碩大的會議室,成為他們目前的常態。會議室的辦公桌上,幾個創業夥伴整齊又凌亂地劃分出自己的地盤,既日常辦公又隨時溝通。

辦公室四周的窗邊,銳合新LOGO的各種比稿版本被一一排放開來。記者仔細觀摩並詢問未來會用哪個新標識,其中一個創業夥伴說,都是被淘汰的。「我 們需要一個新的標識,以前做解決方案,客戶並不直接面對消費者,現在開始做終端,我們需要一個識別度更高的標識來打動消費者。」張策告訴記者。

另一個創業夥伴汪楨懿正在為新上市的手機調製白色的版本,白色iPhone在蘋果飢餓營銷的推動下成功俘獲了粉絲,對於銳合來說,一款白色版本的主 流機型也非常重要。「別小看這一點點黑色和白色的區別,要把手機調成飽和的、理想的白色,還要能遮蓋住面板中的零部件,這要求非常高。我們就是想做到最 好。」

小品牌對於技術路線的追蹤和預判更為重要,方向一旦錯了,對於小品牌來說會是毀滅性的。張策團隊很慶幸他們的判斷是正確的——從公司成立開始,銳合 就進行Android 平台的跟蹤和研究,從最早的Android 1.0到目前的Android 3.0,選擇安卓智能機作為市場切入點,這個判斷在目前看起來完全吻合目前的市場方向。

出乎業界預料的是,銳合把第一款智能終端X3放在淘寶商城上市銷售。在幾乎沒做推廣的情況下,銳合手機在淘寶商城上單月銷售就達1000多部。

「我們非常重視我們在網上的銷售,以後渠道還會拓展到運營商和社會渠道,我們相信電子商務渠道會佔據越來越多的份額,地位相當重要。」對於渠道戰略,張策有自己非常明確的可執行思路。

運營商可以選擇的範圍還是非常多,越來越多的大品牌也會重視和中國移動TD合作,而面對與大品牌的競爭,張策認為,「競爭肯定是存在的,有沒有千元智能機產品是一回事,千元智能機會不會成為主打產品,有沒有明星或者旗艦產品則是另一回事了。」

賣好銳闔第一款TD智能終端對這個小品牌來說是最艱難的一步,如今,這一步已經邁出去了,接下來的千元智能機市場,將是更大的挑戰和機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61

重新定義千元智能機 運營商引爆3G臨界點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0-1/4MMDcyXzM2OTc4Mw.html

自2009年3G發牌以來,如何快速推動2G用戶轉向3G,成為三大運營商面臨的首要任務。在整個2010年,三大運營商交出的答卷是4000萬3G用戶,低於政府和公眾之前的預期。

「運營商花大量資金建了網絡,也有了不少的應用,3G的引爆點到底在哪裡?」三大運營商的老總們過去常常被追問。進入2011年,情況逐漸開始改變。根據運營商發佈的8月份營運數據,單月新增3G用戶數出現大幅上升,整體3G滲透率也突破了10%的門檻。

中國聯通銷售部總經理於英濤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主要在於大屏千元智能機的普及,普及型的智能終端正是3G用戶大規模增長的引爆點。

從今年6月份開始,千元智能機突然開始火熱,現在中興、華為、酷派等廠商都碰到了不同程度的「產能不足」問題,預計到下個月才能緩解。「我們9月份的手機嚴重供應不足,基本缺一半的量。」於英濤說。

事實上,千元智能機概念是運營商聯合中興、華為這樣的廠商共同推動的陽謀,其本質是抓住2G用戶向3G轉移的趨勢。在2G時代,使用千元終端的用戶比例佔到近70%,顯然,在3G時代也需要大量這樣價位的智能終端來滿足用戶需求。

由 於運營商對千元智能機的屏幕大小、芯片主頻都有一定要求,這對下游廣大應用開發商來說也是一大利好。特別是Android應用開發者,由於Android Market付費應用比例偏低,開發者很難靠下載收費,廣告成為其獲得收入的主要方向。而要發展廣告模式,就必須擁有龐大的用戶基數。

「從我們合作APP的流量及用戶數來看,從6月到9月的一個季度時間,啟動用戶數增長了285%,流量增長超過了300%。」移動廣告聯盟Domob聯合創始人兼COO張鶴告訴記者,千元智能機等帶來的3G用戶普及對移動互聯網的拉動效果明顯。

千元智能機引爆3G潮

3G終端開始朝低端化普及,特別是電信、聯通明顯有了很多具體動作

「判斷3G是不是開始進入快速增長的臨界點,從全球來看主要有兩個指標:一個是新增用戶中3G用戶數超過50%,二個是保有率達到10%。」電信分析師付亮表示,目前國內這兩個指標都已經達到。

根據工信部發佈的最新統計,2001年1到8月份,全國移動電話用戶累計淨增8108.2萬戶,達到94008.5萬戶。移動電話用戶中,3G用戶淨增4707.0萬戶,達到9412.1萬戶,3G用戶佔比超過10%。

另外,三大運營商均公佈了各自8月的最新運營數據,中國移動用戶新增577.7萬戶,其中TD用戶新增272.1萬戶;中國電信新增CDMA用戶259萬,其中3G用戶205萬;中國聯通3G用戶增長204.9萬戶,2G用戶增長31.5萬戶。

「事實上單月新增用戶中3G用戶佔比在7月份就已經60%了。」付亮說。事實上,按照往年的規律7、8月份都是用戶增長的淡季,但今年卻出現用戶的大幅增長特別是3G用戶數的暴增。

對於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付亮認為原因之一是今年校園市場爭奪從8月份就開始啟動。但另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是,「3G終端開始朝低端化普及,特別是電信、聯通明顯有了很多具體動作。」

記者走訪運營商營業廳發現,華為、中興、酷派、聯想的千元智能機產品都被放在了醒目的位置,並有詳細的合約計劃可供選擇。比如在聯通的營業廳中,預存1399元或者1499元話費即可獲得酷派W706或者中興V880。

而在中關村賣場之中,當記者提出想購買千元左右的手機時,華為C8650,中興V880等產品也被銷售人員極力推薦,同時表示能幫助辦理3G套餐補貼話費。

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何士友認為,今年以來市場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比如諾基亞份額大幅下滑,LG出現虧損,MOTO被谷歌收購等等,「這對中興是難得的機會。」何士友認為,在國內這一波3G浪潮之中,是國產廠商抓住了千元智能機的機會,進而市場佔有率也大幅提升。

來 自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Android智能手機用戶使用品牌調查中,三星、摩托羅拉佔比分別為24.2%、13.1%;國內品牌華為、中興、 酷派佔比分別為11.4%、9.8%和9.2%,三款品牌在中國Android智能手機用戶使用比例均超過HTC、索尼愛立信和LG。

艾媒諮詢CEO張毅認為,從國內品牌的份額增長也能看出千元智能機對3G的推動作用。目前3G用戶純新增數量已經有限,主要是來自於老用戶向3G的轉移,而老用戶中使用低價位功能手機的佔據了大多數。

張毅表示,從今年二季度開始,已經出現了一波換機潮,主要是從原有的功能手機換成以Android為主的千元智能機。「下半年這樣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第四季度將是全年的銷售旺季。」

重新定義千元智能機

聯通提出了價格千元左右,屏幕3.5英吋以上電容屏,處理器主頻至少600MHz的智能手機,並號召廠商加入

在宇龍酷派品牌總監古勇看來,最近千元智能機大熱主要是由於兩點因素:其一自然是智能化的大趨勢,除此之外,「運營商的助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實過去早就有千元智能機的概念,但是一直都是不溫不火的。」於英濤說,早在2010年三大運營商都有過千元智能機的嘗試。「不過一般都是2.8吋以下的屏幕,而且是電阻屏。用戶體驗很不好。」

於英濤認為,千元智能機之所以直到今年6月份才真正開始引起大的風潮,「除了微博等應用的成熟,主要原因就是運營商重新定義了千元智能手機。」

事實上,目前這批千元智能機概念的出現還要感謝蘋果。「蘋果為什麼成功?簡單說是兩點原因。」於英濤認為,第一是App Store做到了封閉之中的開放,第二是硬件的人性化,提供了良好的移動互聯網體驗。

「蘋果教育了用戶什麼是真正的3G和移動互聯網。」於英濤說。不過,對於大部分中國消費者來說,尤其是廣大二三線城市的普通用戶,iPhone的價格依然過高。但其實絕大部分用戶都有同樣的移動互聯網的需求。

於英濤告訴記者,當時考慮提出新定義千元智能機最直接的想法就是,「能不能把類iPhone做到一千元。」由此,聯通提出了價格在千元左右,屏幕在3.5英吋以上電容屏,處理器主頻至少600MHz的智能手機,並號召廠商加入。

「千元智能機是運營商和我們一起挑動的市場。」何士友表示,「比如微博是很平民化的應用,所以智能手機也要平民化,讓普通百姓都用得起。」不過,要做出符合運營商要求的千元智能機,控制成本就成了關鍵。

對 廠商來說,千元智能機要將成本主要靠規模化,運營商的補貼以及渠道推廣就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古勇告訴記者,從銷售渠道來看,一般定製的千元智能機產品,運 營商渠道能佔到50%以上,甚至到70%。另外,運營商還有大量的話費補貼,雖然不能直接降低廠商成本,但是能幫助提高用戶規模。

重新定義千元智能機 運營商引爆3G臨界點

以中興熱銷的V880為例,據聯通方面稱,6月1日上市後每天銷售4000部,後來逐漸增至1萬台,一個月下來,銷量最終達到30萬台。到8月底,中興V880的銷量就已超100萬台。

於英濤表示,由於廠商沒有料到千元智能機如此火熱,對芯片、觸摸屏的備貨預估不足,導致9月份手機供貨嚴重不足。他告訴記者,在與廠商溝通之後預計10月底問題能得到緩解,聯通在10到12月將會向全渠道供貨中興、華為、酷派、聯想的熱銷千元智能機各200萬部。

中國電信在千元智能機方面也不甘示弱。據中國電信移動終端管理中心主任馬道傑透露,8月份國內市場3G手機銷量達首次突破1000萬台,天翼3G手機在CDMA手機月度總銷量中的佔比則已經達到68%。

據媒體報導,在今年年底前中國電信還將聯合眾多合作夥伴推出20多款大屏千元3G智能手機,預計需求量超過千萬部。

開發者給力

「有了大量的智能終端,有了迅速增長的3G用戶數,這對應用開發者無疑是巨大的利好。」張毅認為,用戶多了之後,對於移動開發商探索和實現自身的商業模式是一個契機。

「對我們開發者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潛在用戶的規模大大增加了。」杭州挖財網COO全云峰告訴記者,之前智能機的門檻很高,而非智能機在應用的展現力以及體驗方面又遜色很多。

並且,由於Android手機廠商機型眾多,對不同的CPU處理能力、屏幕大小進行適配是一個巨大的負擔,特別對中小開發者而言。千元智能機由於限定了處理器主頻、屏幕最低規格等,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開發者的壓力。

根據DOMOB對其合作APP的監測顯示:從6月到9月的一個季度時間,啟動用戶數增長了285%,流量增長超過了300%。

「3G開始快速向中低端普及之後,APP應用無論是用戶數量還是用戶時長都有了較快增長。」張鶴說。從應用的類型看,社交類APP的用戶及用戶時長增長最快,平均達到了5倍以上,遊戲及閱讀類APP的數量增長最快。

張毅表示,從探索商業模式的角度,除了蘋果的App Store,其他平台很難通過下載付費的模式盈利,所以廣告成為最基本的盈利方向。「而只有大量的用戶使用之後,應用的媒體價值才能凸顯出來。」

如果3G和智能機由於價格原因僅僅是少部分用戶在使用,顯然很難吸引廣告主的目光。這也是之前移動互聯網廣告市場被形容為「自娛自樂」的原因,因為主要的廣告投放者都是來自圈內,超過80%的應用內置廣告都由其他應用投放。

張毅認為,在低價智能終端帶動下,3G普及之後,品牌廣告主將會逐漸進入市場。這樣應用開發者才能真正獲得收入。

事實上,不光是廣大的應用開發者,手機廠商和運營商都想憑藉各自的優勢介入其中。古勇認為,千元智能機的熱賣以及3G用戶數的快速提升,對於酷派完善移動互聯網的佈局意義重大。目前酷派已經有自己的軟件商店以及名為「酷云」的云應用服務,急需更多的用戶。

有分析認為,運營商如聯通自身已經有閱讀、視頻等諸多應用,但在iPhone中難以將這些業務植入其中。而由其主導規定主頻、屏幕標準的千元智能機則對運營商發展自身業務意義重大。對此於英濤表示,3G千元智能機對於應用提供商都提供了標準和便利,聯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63

千元智能機成本細賬:賠本賺吆喝?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0-1/4MMDcyXzM2OTc4Mg.html

當全球手機廠商患上iPhone恐懼症之際,價格屠刀再一次在3G中國搶到陣地。

觸摸屏、大屏幕、《小鳥》、《殭屍》……這些蘋果 iPhone賴以揚名立萬的絕技,一樣也不少,更重要的是,與高達五六千元人民幣的iPhone相比,它們喊出了如假包換的「白菜價」——以「新千元智能 手機」的名義,一場由華為、中興、聯想、酷派等中國廠商發動的3G普及運動,悄然登場。

「近期,每天僅西單營業廳就賣出10多台華為 C8650,整個北京可以賣出1000多台。」9月30日,北京電信西單營業廳的一位銷售人員向記者透露。超低的價格、尚可的性能和體驗,千元智能手機由 此攻城拔寨。中興、華為等廠商甚至一款機型的銷量就達200萬-300萬台。

截至目前,這些先期嘗到甜頭的手機廠商,都推出覆蓋三大運營 商的產品線。華為、中興、宇龍酷派在千元智能手機上有十餘款產品;聯想已推出與聯通、電信合作的樂Phone,10月份將推出與中國移動合作的版本;甚至 傳統的家電廠商也開始進入這個市場,創維今年下半年就將推出十餘款智能手機。

成本細賬

「再加上17%的增值稅,折算成人民幣約734元」

「千元智能手機大多是賠本賺吆喝。」一位不願公開身份的智能手機行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從成本結構來看,目前熱銷的千元智能手機基本上是以成本價來銷售。

具體來看,華為C8650、中興V880、聯想A60等這些千元智能的明星機型多是3.5英吋屏幕(320×480像素)、600MHZ主頻、機身內存是256MB、操作系統是Android OS v2.2(3)。

針 對這樣的配置,該人士告訴記者,如果採購200萬台,那麼其物料的最低採購單價分別如下:PCBA(印刷電路板)為52美元、電容屏中的屏是18美元、觸 摸板是11美元、攝像頭10.5美元、外殼2.5美元、包裝1.5美元、附件(耳機、適配器、電池)是2.5美元,這一共加起來是98美元。再加上17% 的增值稅,折算成人民幣約734元。

這僅僅還是物料成本,並不包括組裝、研發、市場推廣、渠道、營銷等其他費用。「即便是一再壓低利潤,要做出這樣的手機,銷售價格差不多要1500元。」這位行業資深人士透露。

而市場給出的價格卻讓人大跌眼鏡。在京東商城上,中興V880和聯想A60的售價均是999元。華為C8650的官方零售價則是990元。

不過,對於成本問題,華為、中興、聯想等手機廠家卻異口同聲地表示「沒有虧本」。

「虧本是不會的,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何士友對記者表示,中興是大規模采中採購手機零配件,「價格體系是彈性的」。

華為終端中國區CEO楊曉忠則明確表示:「華為的C8500、V8500、C8650等熱銷的產品肯定是賺錢的。一般100萬部以上的規模都賺錢了。」

「物料採購價格是很有彈性的,採購50萬台、100萬台、1000萬台是完全不一樣的價格。」一位行業人士說道。

除了物料成本上的彈性可控外,這些千元智能手機大多採用Android平台,這是緣於Android平台既免費,又開源,在成本上能夠幫手機廠商省下不少。

在此基礎上,急於打破3G用戶增長瓶頸的電信運營商的支持,亦是千元智能手機價格「價格跳樓」的重要推手。

運營商的支持形式主要有大規模集中採購、包銷、送話費等形式。華為終端手機產品線總裁汪嚴旻就明確表示,運營商補貼對於手機廠商的意義並不在於直接降低成本,而是能幫助其擴大規模,通過規模化量產,然後在採購上再降低成本。

現在,市場上熱銷的幾款智能手機都達到一定規模。中興V880在國內的集采量超過200萬台,聯想A60的銷量目前已經超過50萬台,華為C8500的銷量達到300萬台,其升級版C8650目前的累計銷量超過30萬部。

運 營商不僅集采,對於深度定製機型,還負責包銷。現在,在運營商的營業廳中,鋪天蓋地的千元智能手機廣告亦說明了這一點。不僅如此,運營商還通過話費進行補 貼,以聯想A68E為例,運營商對其採取預存720元話費補貼禮包、分月返還30元的政策,如果用戶的月承諾消費達59元,,則可以270元優惠購機。

重排座次

千元智能手機將取代此前功能手機和山寨手機的市場

千元智能手機,大大緩解了電信運營商在3G推廣初期的終端匱乏尷尬。根據工信部統計數據,截至今年8月,全國3G用戶達9412.1萬戶,儘管與總共多達9.4億戶的手機用戶數相比,僅佔一成左右,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亦走到了3G用戶普及的臨界點。

而對於手機廠商來說,千元智能手機一役,卻儼然是一個重排座次的機會。

在千元智能手機大戰中,諾基亞、三星、摩托羅拉、HTC等手機品牌的發力有限。這幾家廠商的定位大多在中高端手機,其在千元智能手機上推出的機型並不多,也基本上沒有和運營商深度定製。

拿 HTC來說。這個在歐美早已流行的智能手機品牌,在國內的千元智能手機市場毫無蹤跡。其最低端的智能手機是野火系列,零售價為2480元。HTC中國區總 裁任偉光也坦言,根據自身發展的情況,HTC還不能做到運營商要求的千元智能手機。面對廣闊的中國3G市場,未來HTC會將智能手機的價格做到2000 元。

「千元智能手機是借力來撬動智能手機的市場。」何士友坦言。在這些本土廠商的眼裡,藉著這波千元智能手機,或許能打一個翻身仗。在2G時代,中國的手機市場一直被諾基亞、摩托羅拉等手機廠商佔據,再加上山寨手機的低價殺手,國產手機廠商的命運坎坷。

對於華為、中興、聯想這樣的廠商來說,借助3G的爆發謀求自己在智能終端中的位置實屬千載難逢。早在幾年前,華為、中興、聯想就成立了手機部門,但一直處於要麼艱難生存、要麼貼牌定製的狀態,聯想還曾經出售其移動部門。

「未來,決定整個手機市場格局的就是千元智能手機。」通信專家項立剛認為,未來,中低端智能手機在整個智能手機市場中的比例大約是2/3。而千元智能手機將取代此前功能手機和山寨手機的市場。

「中興的目標是2015年,手機終端要進入全球前三。」何士友表示,2011年,中興預計其智能手機的銷量將達1200萬部。同樣,2011年,華為終端的目標是140億元的銷售額、銷量2200萬,其中智能手機1200萬台。

借 助千元智能手機取得市場份額僅僅是第一步,本土手機廠商謀求的是,以此為基礎切入利潤率較高的高端智能手機。在智能手機上,華為的目標就是分階段的,除了 暢銷的C8650等千元智能手機,還將推出Vision、Spark等相對高端機型。目前,華為的高端手機已經和日本的NTT DoCoMo、軟銀等達成合作。

爭奪運營商

「跟運營商沒有合作的手機品牌,其生存空間將會進一步被壓縮」

「智能手機在中國的發展非常迅速,供貨非常緊張。」何士友說。

在項立剛看來,接下來,智能手機大戰會越演越烈,明年,對於千元智能手機市場來說,最可能出現的問題不是賣不掉,而是缺貨。而對於廠商來說,能不能趕上這一波,「產品、品牌、銷售渠道」一個都不能少。

古勇亦表示,隨著千元智能手機的大戰,國產手機的洗牌正在進行當中,雖然格局尚不明顯,但是在智能手機方面落後的,尤其是跟運營商沒有合作的手機品牌,其生存空間將會進一步被壓縮。

目前,華為、中興絕大部分的手機銷售是依賴運營商。記者分別走訪了幾家運營商的營業廳,隨處可見的是華為、中興的手機終端。而在3C賣場,華為、中興的手機並不多見。

但是,與運營商的利益捆綁只是暫時的狀態,等運營商走過了初期的用戶增長瓶頸,其對於手機廠商的支持力度可能就會降低。

從渠道來看,目前,在千元智能手機上,華為、中興等廠商主要依靠運營商的集采與包銷,而在傳統的社會渠道和3C賣場,華為、中興的千元智能手機並不多見。宇龍酷派品牌總監古勇告訴記者,定製的千元智能手機,運營商渠道佔到了60%-70%。

「這省去了不少渠道費用。」一位手機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傳統的手機渠道費用約佔產品出廠價的40%左右,一般來說,成本為500元的手機,通過傳統的手機渠道鋪貨,其銷售價格一般在800元左右。

現在,手機廠商走運營商的渠道,不需要給渠道返點,也不需要品推。而在傳統的營銷方式上,營銷成本是非常高的。「傳統的手機渠道是一級一級的,有省代、地代,整個渠道的費用會達到整個手機廠商出廠價格的很大比例,營銷成本比較高。」該人士說。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一眾手機廠商都爭相進入運營商的集采名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64

網曝銀行年費千元遭質疑 制度政策促暴利?

http://www.21cbh.com/HTML/2012-2-8/5NMzcyXzQwMDI5Nw.html

21世紀網 昨日,一則微博「廣州低保戶葉女士存摺裡有一萬多,1年前她取出九千,年底再去銀行發現剩下一千多都沒有了,銀行表示是多年扣費所致。」在網上引起一輪口水戰,同時也引起銀行從業人員質疑事件是否真。

從去年年底至今,輿論對銀行暴利的「討伐」從未間斷,高利差、高手續費等等,成了眾矢之的。

「經濟下滑了,人們日子苦了,你銀行卻賺多了,就是要連篇累牘的討論。」但是,我們真正應該討論的是什麼?銀行暴利的根本原因又是什麼?

有一個新的聲音入場了,制度紅利?或許利差,手續費都只是個幌子。

\

\

利差並不離譜

近日,有媒體指出中國利差水平遠高於國際水平,國際通行存貸利差為1個點,中國為5個點。

對此,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宗良表示,通行國際利差為1個點是不符合實際的,中國利差比發達國家要略高一點,但比不少發展國家都低,中國銀行業的收費範圍也不是最多的。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銀行業的利差是絕對達不到5%的,即使經過2011年持續的緊縮,整個銀行業的淨息差水平也就提升到2.5,個別行3%以上。」聶俊峰如是說。

國 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在微博上表示,以花旗銀行等10家主要發達市場銀行和工行等5家境內上市銀行為樣本的比較分析顯示,境內銀行平均 淨息差約為2.6%,較境外銀行低0.3個百分點,且明顯低於南美俄羅斯等主要新興經濟體銀行,並與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銀行利差水平接近甚至稍低。

如果利差合理,手續費並沒有傳說中的多,那麼銀行暴利的真正源頭何在?

制度、政策或是幕後主謀

巴曙松強調,僅比較利差不全面,重點還是放鬆金融准入管制。

即將實施的中國銀行業新資本監管標準要求,系統重要性銀行和非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不低於11.5%和10.5%。

有專家認為,目前監管條件下,一定的利差對銀行來說是必須的。目前國內銀行股股價大部分都跌到淨資產附近,依靠外延方式補充資本金難度越來越大,為達到考核標準,依靠銀行盈利來補充資本金才是長久之計,這就必須保證銀行一定的利差。

聶俊峰分析,去年銀行業利潤增幅高、淨息差擴大主要原因還是貨幣政策從緊、存貸比、充足率、撥備覆蓋率等監管約束提高等多重因素疊加於市場化的商業銀行,致其貸款議價、定價提高。加上信貸規模的不斷擴張,利潤也就隨之大幅增加了。

去年10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九條政策措施支持小型和微型企業發展,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小型微型企業貸款的增速不低於全部貸款平均增速,增量高於上年同期水平,對達到要求的小金融機構繼續執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

在聶俊峰看來,民生銀行利潤增幅最高,主要受益於小微金融的發展。民生銀行於日前透露,截至2011年末,民生銀行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突破2300億元,比去年初新增700多億元,全年累計投放超過2400億元。

銀行高利潤似乎成了一項體制及政策下默許的制度紅利。

然而,中信銀行公司理財部總經理王鵬虎表示,銀行業平均利潤的確比一般行業高,高一些有其合理性,高太多則可能扼殺產業生機,究竟是多少應該由市場來決定。(21世紀網 郭嘉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63

青島聯信協助做空機構獵殺中概股報告最低千元

http://news.imeigu.com/a/1328637664597.html

殺聲陣陣,血流成河。2011年,中國概念股在海外證券市場被輪番斬殺,誰是殺手,誰在為「空軍」輸送子彈?誰又在充當馬前卒?

因渾水、香櫞、AlfredLittle等以中國概念股為主要「獵殺」對象的國外調查平台連續發佈多份質疑報告,致使多家美股中概上市公司股價大跌、損失慘重。在做空中國概念股的「盛宴」中,從調查機構製作調查報告,到做空者獲利,一個利益鏈條逐漸隱現出來。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除去國外調查機構通過做空獲利以外,一家名為「青島聯信商務諮詢有限公司」的公司 (以下簡稱青島聯信)曾與做空機構合作,向對方有償提供部分企業工商資料,成為整個做空鏈條中的關鍵一環。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青島聯信董事長李春陽說,他們只調查過「幾個公司」,「和他們合作的一些業務都是一些小業務,不是我們的主營業務」。

不過據青島聯信工作人員透露,該公司依據官方工商資料製作而成的針對國內外公司的 「企業信用報告製作及資信調查」已明碼標價:每調查一家公司,青島聯信最低僅收取1000元費用。

做空中概股攻防戰

2010年6月,國外調查公司渾水公司(MuddyWaters)在其網站上發佈了一份針對中概股上市公司東方紙業的研究報告,稱其存在欺詐行為。據媒體報導,在報告發佈當天,東方紙業股價下跌13.2%,並在半年中下跌32.89%。

繼渾水公司之後,香櫞公司(CitronResearch)和AlfredLittle也為投資者熟悉。他們分別發佈報告質疑中國閥門、泰富電氣和希爾威金屬礦業等公司,導致上述公司股價暴跌。

上述機構不是 「義務打假者」。實際上,瞄準中概股公司開展細緻調查、發佈報告打擊其股價、最終借此獲利,這條捷徑已經被購買了中概股「空單」的調查公司和個人所熟悉。 投中集團分析師馮坡指出,「MuddyWaters做空高速頻道,先借入一部分股票,進行賣出操作,當股票跌到一定程度,又贖回買入還上,利用差價賺 錢。」

不過,要針對中概股公司製作長達數十頁的、令人信服的調查報告,遠隔重洋的民間調查機構乃至個人是如何做到的?

隨著媒體的關注,國內諮詢公司的身影在做空者的隊伍中也開始隱現。

比如媒體報導稱,約翰•伯德(JohnBird)對中國天一醫藥的阻擊借助了青島聯信提供的工商資料;媒體報導還指出,在渾水公司做空中國高速頻道 的案例中,渾水公司通過將工商資料中的財務數據與向美國證監會(SEC)遞交的財報數據對比,發現兩者不符而對中國高速頻道的「營收和利潤虛高假象」提出 了質疑;另有報導指出,在約翰•伯德「獵殺」天一醫藥後,渾水等公司曾多次購買了青島聯信提供的工商資料。

這家「青島聯信」公司究竟有何神通,它是如何與做空機構合作的呢?

調查最低千元起價

據記者調查,青島聯信目前的經營範圍為企業管理諮詢,財務管理諮詢,市場調查;軟件與網絡的開發與維護。信用卡業務繳費提醒服務;受銀行委託個人繳費提醒服務(未簽署《委託協議書》不得從事該業務)。

在青島聯信的大量招聘信息中,均顯示其開展了「應收賬款管理和呆壞賬的催收與買賣業務」,並顯示其為「美國收賬協會(ACA)」「國際債權人協會(CI)」會員。經營範圍中的 「繳費提醒業務」如何變成了「收賬業務」呢?

在青島聯信開展的業務中,還包括 「企業信用報告製作及資信調查」。針對該業務的具體內容,記者匿名諮詢了一名青島聯信的工作人員,這名工作人員開口即問:「你要調查國外公司還是國內公司?」

上述工作人員介紹說,「企業信用報告製作及資信調查」即依據官方工商資料(包括企業的註冊信息、財務信息等)對企業資信進行背景核實,並製作成「企業信用報告」回饋給客戶。

針對國內公司的調查,調查費用為「每份1000元人民幣」;針對「美國公司」的調查,調查費用則為「1000元到1200元」;資信調查的展現形式即為「企業信用報告」。

該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雖然青島聯信「一般不做」實地調研,不過「只要能承擔得起費用」,青島聯信可安排律師開展實地調查,此類服務資費較高,「主要是律師的費用,按照小時來收費,還有報銷律師往返的機票。律師費一小時幾百塊錢,機票費用則按照發票報銷」。

據報導,青島聯信的官方網站信息也顯示,其能夠為客戶製作「企業投資深度報告」,報告內容包括目標企業的公開信息、官方信息、「採訪」關聯方獲得的信息、詳細的財務分析等。不過等到記者查詢時,目前其官方網站已經無法打開。青島聯信工作人員稱,其「正在維護」。

青島聯信的「調查」服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得知,青島聯信的大股東、法人代表、總經理為李春陽。1997年,時年24歲的李春陽從一家貿易公司辭職後,聯合原同事姜姓股東與一名王姓股東創建了青島聯信。

青島聯信成立時,李春陽出資3.5萬元、姜姓股東出資3萬元、王姓股東出資3.5萬元;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市場調查、商務中介、信息諮詢服務。市場調查服務後曾一度被從經營範圍中取消。

經過兩次增資後,該公司目前註冊資金為600萬元,3名創始人中王、姜二人轉讓股權後離開該公司。目前,李春陽與其他10名新股東持有該公司股份,其中李春陽持有股份超過80%。

2月3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與青島聯信取得了聯繫,但對方不願意與記者見面。記者通過青島聯信的公開地址來到了這家公司的總部,它位於青島市中山路一棟商務大樓的23層。

其辦公室外面只有門牌號,而無公司標誌。外表類似普通居民住宅。記者進入房間後發現,該房間約30平方米,有4、5名工作人員正在電腦旁辦公,不過他們並不願意與記者溝通。

就是這麼一個看似普通的公司,其招聘信息卻顯示,它已經在國內12座城市建立了分支機構,有200多名員工,其業務已經開展到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對於曾與做空機構合作,李春陽並不否認。他表示,青島聯信曾向做空機構提供過部分公司的工商資料,「調查過幾個公司」。不過,他不願意談及這些做空機構以及公司的名稱,並否認對工商資料做出過分析與評論,也否認替做空機構開展過實地調查。

實際上,國家工商總局頒佈的《企業登記檔案資料查詢辦法》第九條規定,「查詢人不得利用獲得的資料開展有償服務活動,也不得公佈企業登記檔案資料」。

國家統計局頒佈的 《統計法實施細則》《涉外調查管理辦法》規定,受境外組織或個人委託、資助或與其合作進行的市場調查和將調查資料、調查結果提供給境外組織或個人的市場調查,均為涉外調查。

通過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可查詢獲得涉外調查許可證的機構名單。不過據查詢,名單中並不包括青島聯信。

青島聯信總經理李春陽:未與渾水、香櫞、EOS基金合作

每經記者 吳豐恆 發自青島

日前,因為被指協助國外做空機構調查、做空中概股,青島聯信商務諮詢有限公司被投資者關注。青島聯信在中概股被做空事件中究竟扮演了何種角色?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連線了青島聯信總經理李春陽。

李春陽並不否認與做空機構開展過合作,不過,李春陽否認與渾水、香櫞、EOS基金等進行了合作。以下是電話訪談實錄:

確曾有償提供工商資料

《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據說你們公司和國外的一些基金有合作,包括把通過工商部門獲得的一些資料提供給一些基金,是嗎?

李春陽:這些資料實際上通過任何一個律所都是可以獲得的,(媒體)爆出這些消息後我們就很謹慎了。

NBD:是他們(做空機構)給你們下訂單,主動找到你們的嗎?

李春陽:應該講一開始他們可能是通過一些中介機構來獲取資料,可能我們是其中之一,應該說有可能是他們主動找到我們的情況居多。

NBD:你們的客戶中有沒有EOS(依奧斯)基金?

李春陽:沒有,我們從來沒有和這個基金接觸過。從其他的報導你也可以看到,他們在國內有調研人員。而且我們也只是提供一些官方的資料,也不會參與他們的那些調查。NBD:你們把工商資料賣給了他們?

李春陽:也不能說是賣,因為這些資料都是可以查詢的,只要通過律師。

NBD:他們要給你們付一定的費用?

李春陽:這個應該說會有。

NBD:你們和渾水公司有合作嗎?

李春陽:我們和渾水、香櫞都沒有合作,他們的調研能力……我們都不知道他們是從哪裡拿到那些信息的,奇怪的是,有很多媒體就把我們公司給聯繫上了。 之前有那麼一、兩次跟我們公司有聯繫,因為那些公司大概都聯繫不上,因為他們好像是註冊了的空殼公司,所以就以為是我們,其實是不對的。

他們的做法「是一條不歸路」

NBD:你的意思是像你們這樣的公司其實是有很多?

李春陽:對。

NBD:你們有沒有做一些偷拍的調查?

李春陽:我們不會去做的。我們也沒有(對工商資料)添加任何的分析、評論之類的。

實際上,我們也感覺到這些做空機構有點變化。之前他們大多數是發現了疑點,然後來國內通過一些官方資料來求證。而且求證了之後,應該講初期的時候他們把握得還是比較準的,求證了之後發現有問題就會公佈出來。

現在我們發現他們有和基金合作的聯動趨向,是先定位,再聯合調查,通過媒體公佈。這種做法我們也不是很贊同,所以我們現在也不會跟他們合作。有些做 空的機構可能前面成功了幾次,現在就覺得這是一條很好的賺錢的途徑,就想一直做下去,這點我們是很不讚同的,在有限的幾個作假的公司被揪出來之後,他們一 直做下去可能就會傷害一些無辜的公司,甚至會傷害到他們合作的基金,最後也會傷害到他們自己,我認為這是一條不歸路。

NBD:一開始你們不知道基金要把資料拿去做什麼嗎?

李春陽:對的。其實他們通過任何律師事務所都可以拿得到,後來我們就不給他們提供或者是通過抬高價格,他們就逐漸幾乎沒有這種委託了,趨向於去找一些其他機構去做。

NBD:你們提供一個公司的資料收取多少費用?

李春陽:這個不方便透露。

NBD:你說的短暫的合作是多長時間?

李春陽:我們也就只調查過幾個公司,具體幾個我印象也不是很深。

NBD:你們是什麼時候開始完全中止合作的?

李春陽:應該是去年上半年,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我們發現苗頭不對。

(責任編輯:胡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82

砍到5千元有找 智慧手機低價風暴來了!

2012-2-6  TCW




中國農曆假期裡,蘋果 (Apple)公司公布了二○一一年第四季高達一百三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千八百億元)的稅後純益,榮登美國商業史上單季獲利次高,僅次於艾克森美孚石 油(ExxonMobil)在二○○八年第三季創下的紀錄,而背後最有力的推手,就是一季銷售三千七百萬支的智慧型手機iPhone。

同一時間,三星(Samsung)無視於全球陰霾的歐債危機氣氛,二○一一年第四季稅後純益以三十六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億元)改寫單季獲利新高;動 力,同樣是出貨年增率遠超過兩倍的智慧型手機。

然而,時序進入二○一二年,當台灣的蘋果、三星供應鏈,上演智慧型手機開春慶祝行情的同時,卻有三股力量正醞釀一場智慧型手機產業最大規模的洗牌風暴: 「一百五十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千五百元)低價智慧型手機戰爭。

力道一:三星低價開戰對抗蘋果、宏達電中高價區塊

第一股力量,就是唯一能與蘋果抗衡的三星,猛力出招。

三星去年第四季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與蘋果相當,但扣除面板等虧損後,稅後淨利卻不到蘋果的三分之一。市調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統計,三星去年智慧型手機市占率,以約一個百分點小贏蘋果。面對今年的低價混戰,三星更是早自去年就做好開戰準備。

不像蘋果是以舊款、非主流的前一代機種,搭配電信營運商的補貼方案後,在去年第四季推出「零元iPhone」,三星是為一百五十美元的低價市場,量身打造 專屬手機。

手機代工廠華冠通訊副總經理洪一峰分析,從材料成本來看,三星握有晶片、記憶體、面板等關鍵零組件;從製造成本來看,三星的垂直整合一直延伸到手機組裝, 都在自家生產,為了低價智慧型手機,還會簡略機殼噴漆等非關鍵功能的製程,以減少材料與製造成本,估計出廠價可以壓低至六十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七百 元)。

不僅如此,三星這類手機的外型還特別針對學生族設計,花色多樣且小巧可愛,因此洪一峰認為,三星今年的智慧型手機市占率還將往上攀升。

今年即將打得火熱的低價智慧型手機混戰,可能將成為台灣首富王雪紅的千億身價保衛戰。

二○一一年第一季,王雪紅以約兩千億元的身價榮登台灣首富,但截至去年十二月,宏達電市值縮水超過六成,也讓王雪紅的身價險些面臨千億元保衛戰。

以品牌定位來看,宏達電智慧型手機平均銷售單價為新台幣一萬元出頭,屬中高價位,也是今年最容易被擠壓的區塊。一位宏達電高階主管坦承,第二季開始,低價 智慧機的成長的確將遠超過高價智慧機,大勢底定。

而今年宏達電的策略將是「加料不加價」,也就是規格提升,但價格不漲,仍以中高價市場為主力市場。然而,如果宏達電不加入低價智慧型手機混戰,將形同放棄 今年半壁江山。

外界環境的改變,讓宏達電今年將面對要搶「市占率」,還是要「毛利率」的兩難挑戰,這不僅將牽動宏達電股價,也將決定王雪紅能否保住台灣首富地位。

力道二:「沒落貴族」參戰諾基亞、摩托羅拉靠低價機搶市

去年光是蘋果與三星兩家,就拿走全球四成左右的智慧型手機市占率,曾經叱咤風雲的諾基亞(Nokia)、摩托羅拉 (Motorola)、索尼愛立信(Sony Ericsson)、LG等品牌難以招架,市占率直落。例如諾基亞智慧型手機市占率就從二○一○年的三三%,到二○一一年只剩下一五%,宛如失意的「沒落 貴族」。

農曆年前,在專攻低價手機的華冠位於新北市中和的企業總部裡,來自韓國、日本等地的供應商占據所有會議室,洪一峰一坐下就說:「今天有椅子坐,已經算不錯 了!」去年第四季開始,華冠的大廳從門可羅雀到人聲鼎沸,供應商們全是為了華冠手上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LG的低價智慧型手機訂單。

華冠去年的智慧型手機訂單量只能用「寥寥可數」來形容,今年出貨目標卻高達八百萬至一千萬支,與近日股價飆漲的華寶互別苗頭。洪一峰邊盤算手上訂單,邊 說:「今年不管景氣好壞,華冠營運都會逐季走高。」

華冠手上的品牌客戶,好幾家都是手機界的「沒落貴族」,也就是在功能型手機曾經大放異彩,在智慧型手機卻光芒盡失的品牌商。現在,它們都想靠「低價化」這 個新趨勢翻身。

研調機構顧能(Gartner)認為,全球智慧型手機去年約出貨四億六千八百萬支,今年將增加近四成、超過六億五千萬支;但華寶總經理陳招成與勤業眾信的 TMT(高科技、媒體與電信業)團隊都認為,同期間一百五十美元以下的低價智慧機出貨量,將從約一億五千萬支成長一倍、達三億支。

也就是說,當智慧型手機在歐美市場的滲透率已高達六成的現在,今年新增的一億多支智慧型手機,幾乎全是低價智慧型手機。

洪一峰估計,今年的智慧型手機市場結構,將演變成高階(指五百美元以上)比重約為三成,而一百五十美元以下的低階不僅衝高到五成,還將向上侵蝕中價位版 圖,使得這塊慘遭夾擊的市場區隔,比重只剩下兩成(見第五十四頁圖)。

摩托羅拉為了決戰中國市場,去年下半年將二百五十美元以下的中低價智慧型手機業務,交由原本只負責功能型手機業務的副總裁劉飛。劉飛曾任中國最大消費電子 廠商TCL集團子公司TCL通訊執行長,不僅是聯發科重要盟友,對中國市場與山寨機文化更是知之甚詳。

供應商透露,摩托羅拉今年第二季起將力推一百五十美元以下的低價智慧型手機,全年所有智慧型手機出貨目標超過三千萬支,索尼愛立信的出貨目標預料也在三千 萬支上下;兩家公司合計將以拿下全球近一成市占率為目標。然而,根據顧能統計,去年第三季摩托羅拉全球手機市占率不過二‧五%,索尼愛立信更不到二%,今 年這兩家為了搏「翻倍」成長,低價成了最有力的武器。

力道三:中國市場強強滾全球最大市場,可望重現山寨大軍

不只是手機品牌要打混戰,就連電腦處理器龍頭英特爾(Intel),為了搶進手機市場,同樣覬覦高成長的低價智慧型手機商機,而且戰場,就在中國。

剛剛在一月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發表手機解決方案的英特爾,仿效聯發科、高通(Qualcomm)軟硬體全包的「平台解決方案」模式,結合LG、聯 想等品牌,終極目標將以「一百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千元)的超低價智慧型手機搶市,引爆新一波低價戰爭;不過英特爾發言管道對此不願評論。

英特爾會選在中國開戰,因為低價智慧型手機商機已經在中國獲得印證。

二○一○年,聯想要價人民幣近三千元(約合新台幣一萬四千元)的樂Phone一年還賣不到一百萬支,但去年下半年推出A60系列等「(人民幣)千元智能 機」後,也就是售價不到新台幣五千元的智慧型手機,光是十一月單月銷量就超過一百萬支了,比前年全年還多。

去年耶誕節後第一天,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與總經理陸益民在北京拉著華為、中興、聯想、宇龍酷派等八家手機業者,一口氣就推出八款人民幣千元智慧型手機。 中國聯通是去年中國三大電信商中,推動低價智慧機最力的一家,也因而讓3G用戶數成長最快;去年八月到十一月中國聯通的3G用戶數,平均每月增加二百七十 萬戶,速度足足比去年上半年加快了約六成。

聯想集團副總裁馮幸認為,兩年前中國智慧型手機動輒人民幣四千元(約合新台幣一萬八千元),堪稱推動3G的最大擋路石;去年底售價砍半再砍半,千元智慧機 大行其道,也搬開了這塊大石頭。

中國今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超過一億支,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有了中國這股強大力量推動,智慧型手機低價化趨勢更加明顯。

中國當地品牌,包括中興、華為、聯想對此更是躍躍欲試。大和證券亞太區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陳慧明表示,華為與中興是去年中國低價智慧型手機兩大贏家,在中 國合計市占率超過六成,但聯想去年底展現強烈企圖心搶市,手機晶片商高通、聯發科也針對千元智慧機推出對應解決方案,讓「中華聯」以外的手機廠也能加入戰 局,中國低價智慧型手機將再度出現山寨大軍的氣勢。

今年智慧型手機將面臨史上最重要、規模最大的產業變革,是否與役,全憑業者一念之間;倒是消費者成了最大的得利者,便宜又好用的低價智慧型手機,即將如雨 後春筍般湧來了。

【延伸閱讀】延伸閱讀 低價智慧型手機時代,正式來臨!——二○一二年市場整體趨勢

高價位(500美元以上)市占率30%領導品牌:蘋果、三星、宏達電、諾基亞

中價位(150~500美元)市占率20%領導品牌:宏達電、諾基亞、三星、摩托羅拉等

低價位(150美元以下)市占率50%領導品牌:三星、中興、華為、聯想搶進品牌:摩托羅拉、諾基亞、LG、索尼愛立信等

推動低價市場的3大力量1.龍頭三星,量身打造低價機,力保市占率2.「沒落貴族」參戰,靠低價趨勢翻身3.中國市場力拱,今年低價機出貨量估達1億支

資料來源:華冠、華寶、勤業眾信整理:王毓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74

榮科科技招股書曝奇聞:程序員月薪不足千元

http://www.21cbh.com/HTML/2012-2-15/zNMzA4XzQwMTgzNQ.html

一連串的質疑都阻擋不住榮科科技IPO的腳步,該公司已在去年11月8日成功過會並成功發行1700萬股,很快就將以東北軟件行業新秀的身份登陸深圳創業板。
然 而,記者從其招股書中發現奇聞:作為一家高科技軟件企業,其2008年的人均月薪僅1218元,若扣除高管和高工(高級工程師)的部分,普通程序員的薪酬 將不足千元。但到了2011年上半年,公司的月均薪酬驟然增至6000元,是2010年全年水平的2倍有餘。試問,2008年的低薪酬,公司如何招到上百 位技術人才?讓同行豔羨的、精美無比的招股書,是不是亦做低成本,包裝出來的嫌疑?人均薪酬支出的巨大變化,是否意味著員工人數或者平均工資存在疑問?
記者近日的調查結果顯示,榮科科技2008年的低薪酬水平和當時的人力市場情況也格格不入。
人均薪酬遠低於業內平均水平
作為一家主要面向東北地區的重點行業用戶提供IT服務的軟件外包企業,榮科科技主營業務為向客戶提供數據中心第三方服務、重點行業信息化解決方案以及金融IT外包服務。
不過,作為國內IT行業的後起之秀,榮科科技不僅在搶佔市場上表現出了匪夷所思的能力,盈利能力也強於當地同行「大哥」東軟集團不少,甚至還以遠遠低於當地軟件服務行業薪酬水平,輕鬆實現了規模快速擴張。
根據榮科科技招股書,2008年至2010年公司員工人數分別為110人、95人、232人。截至2011年6月30日,公司員工人數為308人,其中技術人員佔比70.78%。
同 時,招股書還顯示,2008年至2010年公司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分別為160.77萬元、357.33萬元、667.78萬元,2011年 1~6月則高達1129.88萬元。由此推算,榮科科技2008年至2010年的人均用工成本分別為1.46萬元、3.76萬元、2.88萬元,2011 年1~6月則高達3.67萬元。進一步推算,在尚未扣除「五險一金」的情況下,該公司2008年至2010年平均每月薪酬分別為1218元、3134元、 2397元,2011年1~6月則高達6114.07元。
對於2011年1~6月和之前公司人均工資的巨大差異,杭州某高級註冊會計師向記者表示,簡單計算就能發現,榮科科技近年來的人均薪酬支出存在一些差異,員工人數或者平均工資可能存在問題。
但榮科科技招股書對此給出的解釋為:2008年度、2009年度期間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基本保持了穩定,2010年度和2011年度1~6月公司期間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較高,主要是由於當年公司人員增長較快,並且相應調整了工資水平,使得職工薪酬支出增長較多。
但這一說法沒有解釋公司遠低於正常水平的低薪酬。
根據上述數據,2008年榮科科技的人均工資非常低,如果剔除8名公司高管,攤薄到這些普通員工層面的人均工資還將更低——只有數百元的月薪,甚至還遠遠不如當地實習生的待遇。
橫 向比較來看,即便將「五險一金」計算在內,榮科科技2008~2010年人均薪酬不僅遠遠低於神州數碼、華勝天成、東軟集團等同行業上市公司,甚至還低於 瀋陽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水平。來自瀋陽市統計局的信息顯示,2008年瀋陽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33544元,月均工資2795元。
2008年公司所屬的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及軟件行業平均工資水平為50858元,月均工資4238元。排名末位的住宿及餐飲行業平均工資為13318元,月均工資1110元。
同時,2010年瀋陽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41899元,月均工資3492元,榮科科技人均月薪為平均水平的50%。
不 過,從公司披露的2010年董事、監事、高管薪酬可以看到,最高的為公司總經理付永全,年薪12.31萬元,最低的為公司職工代表監事韋潔,年薪僅有 2.49萬元,而對公司銷售業績至關重要的公司銷售總監尹春福年薪也僅為3.79萬元。榮科科技的人力成本真的如此之低嗎?
員工人數存蹊蹺
記者獲得的一份來自瀋陽市信息產業局(現為「瀋陽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2009年5月的瀋陽市軟件服務業發展報告文件也顯示,榮科科技近年來的人均薪酬也與當地軟件服務行業人力成本嚴重背離。
上述報告指出,在面向國家基礎設施和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解決方案方面,當地企業主要有東軟集團、奧維通信、北方電腦、昂立信息技術、先鋒集團。
在面向國際市場的服務外包業務方面,截至2008年,瀋陽有軟件外包人員2萬,服務外包企業100餘家,出現了瀋陽新思、大宇宙、共興達、謳立德等一批專業外包企業。
薪酬方面,瀋陽市軟件服務業初級程序員薪酬水平最低的C初級程序員的平均年薪超過4萬元,Java初級程序員平均年薪在4.5萬元左右,而最高的.net初級程序員平均年薪接近5萬元。
昨 日 (2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試圖向瀋陽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軟件服務業處瞭解榮科科技的相關情況,但電話始終無人接聽。在主管當地軟件服務產業 的政府機構網站,記者沒有查到「榮科科技」的任何相關信息,並且在重點企業名單裡也沒用「榮科科技」的蹤影,東軟集團和瀋陽數據中心等同行業競爭對手則赫 然在列。
與此同時,記者還在瀋陽工業大學的一份 《企業對2008應屆生需求表》中發現了榮科科技的蹤影。
根 據瀋陽工業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站披露的一份 《企業對2008應屆生需求表》,位於第16家、擬向該校招聘5位計算機及相關專業應屆生的用人單位 「瀋陽榮科科技有限公司」現身其中,企業性質為民營,企業規模則為「50人以下」。但榮科科技招股書披露的信息卻顯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該公 司員工人數為110人。
榮科科技招股書顯示,公司目前已經由其前身「瀋陽榮科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改製為「榮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榮科」正是彼行將上市的「榮科」。
上述高級註冊會計師表示,如果員工人數並沒有招股書中披露的那麼多的話,該公司的平均工資將與當地實際薪酬水平比較接近,但財務方面的其他問題還看不出來。
為了進一步核實應屆生需求表中的相關細節,記者輾轉聯繫上瀋陽工業大學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一位姓王的老師,其表示,2008年到現在時間有點久遠,對榮科科技記不大清楚。
對於用人單位向該校招聘應屆畢業生的流程,王老師則表示,「用人單位要是有應屆生的需求話,就找學校聯繫並提供其營業執照複印件和公司簡介,我們在進行核實確認,在不存在其他問題的情況下,就可以進行正式招聘了。」
對於應屆生需求表中 「公司規模為50人以下」,但招股書卻顯示當時有110人的規模,王老師表示,一般用人單位的公司簡介裡面都會有對應的說明,如果沒有的話我們就進行簡單的核實。
「來我們學校招聘的單位可多了,我們沒有辦法一家一家地核實,但是我們這邊那幾家主要的大公司,像東軟之類的,給我們打個電話就可以了,而如果是在瀋陽市內的話,像(榮科科技)這樣的小公司,學生們也無所謂。」王老師對記者進一步指出。
除此之外,王老師還透露,從近幾年就業的情況來看,像榮科科技所披露的人均工資水平(1218元)在計算機專業「估計夠嗆」。
「剛畢業第一年每個月能拿個2500左右就可以,等畢業一、兩年業務熟悉以後能拿個四五千。」王老師還表示,「如果只是學生的實習工資還行,但如果過了實習期,還是給這麼點錢的話,肯定不行。」
昨日下午,記者試圖就瞭解到的情況向榮科科技進行採訪,但該公司聯繫電話要麼無人接聽,要麼被掛斷。截至記者發稿,仍然未能與該公司取得聯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