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他讓傳產老廠列入MIT教案

2010-7-26 TCM





資本額八億三千萬元,錩新科技在 超過七百四十家台股上市公司中,僅是一家跨越六億元上市門檻的小公司,但這家以生產金屬鍛造件起家的傳產老廠,卻是英國《金融時報》全球百強MBA排行榜 上,排名第八的美國麻省理工史隆(MIT Sloan)管理學院,首度將台灣中小企業列為個案教材(case study)的對象。

將這家生產音響喇叭零件廠,推進一流學術殿堂的,是今年不到四十歲,六年前從父親丁善理手上,倉卒接班的錩新科技董事長丁廣欽(編按:丁善理於民國九十三年九月,因中央貿開的股東糾紛,跳樓身故)。

史 隆管理學院注意到錩新,在於錩新不僅是先鋒、JBL以及Harman Kardon等多家知名揚聲器大廠關鍵零組件供應商,在揚聲器導磁零件市占率,多年來更穩居全球第一。然而,「面對十分成熟的產業環境,若要延伸優勢,確 保公司持續成長,領導人該如何抉擇?」才是該個案探討的核心議題。

畢業於MIT的丁廣欽,雖然倉卒接班,並沒讓母校光環蒙塵,過去六年, 不但讓錩新從揚聲器領域,跨入商機滾滾的中國汽車零件市場,帶動今年上半年本業營收近六成的高成長;今年六月,錩新轉投資的越南富鑫證券,順利在越南河內 交易所掛牌,成為當地第一家台商投資掛牌的證券公司,引領這家有三十八年歷史的傳產公司踏上轉型之路。

第一步:搭豐田列車 切入中國汽車零件市場

錩 新是典型的電子零組件供應商,擁有模具開發、精密加工以及電鍍等製程技術,但和多數國內傳產五金業者一樣,都面臨原物料價格波動,客戶基於成本考量的轉單 等經營壓力,長年局限於揚聲器零件領域,營收和獲利規模亦進入高原期。於是,重新定義公司核心能耐,是丁廣欽接手經營的第一道挑戰。

丁廣欽說,錩新靠金屬加工起家,沒有跨入揚聲器品牌端的本錢,因此,在無法擴大市占率前提下,考量的是該如何延伸鍛造工藝的附加價值。

由於供應的是揚聲器零件,錩新在金屬加工精密度最高的冷間鍛造(編按:為接近室溫的金屬成形技術,可避免高溫鍛造熱脹冷縮造成的誤差),累積成熟技術,因此延伸出包括自行車變速器飛輪、啤酒桶氣壓閥手把,以及汽車變速箱活塞和方向盤基座零件等,都是錩新待開發的商機。

去年十一月,錩新宣布和豐田汽車零件供應商上板塑性(Kamiita Sosei)合作,由於上板在中國未設廠,雙方透過產能互補,錩新切入中國豐田汽車零件供應鏈,搭上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成長列車。

不過,生產零件缺乏品牌保護傘,就算找到新的成長空間,並不保證從此高枕無憂。

第二步:投資金融 入股越南第二大券商

於 是,丁廣欽找到第二條跨界延伸之路,就是利用家族事業投資越南近二十年的優勢,相繼布局券商與產險事業。以外資身分參股四六%的富鑫證券,三年前從一個營 業據點、員工十二人,到目前擴增為十二個據點、員工數三百六十八人,居越南境內營業據點數第二的券商;今年六月三十日,丁廣欽更得到越南財政部許可,錩新 成為越南保信產險公司,持股九‧九五%的外資股東。

丁廣欽認為,從各項指標判斷,越南金融服務業具爆發性的成長潛力。越南總人口數八千八 百萬,三年前證券開戶數不到四十萬,現已突破一百萬;上市公司也從四年前的四十家,成長到目前的五百一十七家,正複製台灣民國七○年代,股市開戶人口五年 內,從五十萬激增至五百萬的十倍速成長過程。

第三步:改造董事會 找來張孝威、王鍾渝加入

不過抓到方向,並不代表能轉變為口袋中的商機,丁廣欽認為,是成或敗,在於團隊思維能否與時俱進。

過 去六年,他不但要求公司中高階主管,每年至少以五%的速度汰換,總經理人選從內升改空降,更帶頭改造董事會。接班隔年起,即陸續找來國內推動公司治理先驅 的台灣大哥大董事長張孝威、重整東隆五金有成的中鋼前董事長王鍾渝,以及熟稔證券業務的台灣證交所前副總經理鎮乾常,加入錩新董事會陣容,「我想形成的, 是找比自己更聰明的人,進到團隊的企業文化,」丁廣欽強調。

去年六月,錩新董事會改選,五席董事除丁廣欽之外,皆由非丁家人選出任,將家 族色彩降至最低。擔任錩新監察人的前誠泰銀行總經理李三榮觀察,丁廣欽深諳企業止於人的東方管理文化,相較多數中小企業第二代,他包容性強也願意聽專業意 見,雖是出身哈佛、麻省理工名校,但「他有自己的看法卻不霸氣」。

認知團隊齊力重要性,來自丁廣欽高中參加八人艇運動的經驗,因為長達八 米的細長船身,所有人從動作到默契都要一致,任何人手上的長槳若沒跟上鼓聲,都會導致翻船,「只有在團隊裡,才能激發每個人心底追求卓越的正面力量,」他 分享。這個運動帶給他的成功啟示,恰可以反映在他過去的團隊與企業改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77

它讓MIT氣球 賣到一百二十國

2011-11-21  TCW




印上了麥當勞、OPEN小將圖樣 的氣球;日本知名連鎖商品店大創的陳列架上,或是非洲奈及利亞國慶日上的氣球裝飾,居然都來自於唯一一家MIT的氣球廠大倫氣球。

為了保有MIT的特色,一顆最便宜只能賣到三毛錢的氣球,大倫花了二十二年完成全自動化,讓這門專業有本錢留在台灣。

成立超過半世紀的大倫氣球,以款式眾多聞名業界,舉凡長條、圓形,放氣時會飛及鳴叫的造型氣球,到用於國際慶典一百八十公分長的特殊氣球都有生產。光是每 年出貨的氣球數量,就可以鋪滿七百三十個小巨蛋。

目前,MIT氣球熱銷到遠至北歐挪威、南至非洲奈及利亞等世界一百二十個國家,外銷占了營業比重九成;去年營收一億二千萬元,這是台灣中小企業平均年營收 的兩倍。

曾有氣球製造王國美譽的台中豐原、神岡,七○年代全盛時期約有二十家業者,如今,除了大倫,一家都不剩;同業都做不下去,走了,大倫卻有自己的堅持。「在 這裡沒有競爭力,到中國死得更快,」大倫總經理游善伯表示。

導入自動化日產量從上千顆變兩萬顆

為了擺脫受制於人力需求的壓力,大倫第一步就是導入自動化。「沒有這方面的人才,也沒有相關的設備,」游善伯回憶,一九八三年從歐洲採購一條半自動設備, 結果卻是「洗膜(編按:沖洗製造氣球模具的功能)的效率幾乎是零。」

為了怕買第二部,又發生同樣情況,游善伯決定召集廠內技師,自己來改造眼前「不甚理想」的設備。不斷的組裝、拆解,這一起步就是一條不歸路。一九九九年, 才開發出第一條全自動生產線;二○○五年時真正結束手工製造氣球。

自動化後,產值立即顯現。一天八小時生產線不停,過去僅能生產上千顆,現在每天生產跑出來的氣球就有兩萬顆。

歷經十關卡讓脆度、耐度和彩度穩定

氣球是非常「因地制宜」(看天吃飯)的產品,因為溫度、濕度等變數無法掌握在自己手上,要確實做到脆度、耐度與彩度三方面品質的平均穩定度,至少要經過從 調製乳膠液到包裝超過十道以上「沖、浸、吹、拉」關卡的檢驗。

在脆度上,每顆大倫生產的氣球都要泡過「溫泉」才能出廠。「要做一顆『健康』氣球,關鍵在『熱燙脫酸』這個步驟,」游善伯進一步解釋,氣球原料是橡膠,會 產生酸性物質,經過熱燙脫酸「泡溫泉」方式,氣球的保存期限和光澤可以增加一倍。這也是勝出中國低價品的關鍵,因為多數廠商為了省下占成本十分之一比例脫 酸溶液費用,就減少這道工序。

為了確保彩度,以及氣球著色時不會因黏度不夠,在浸漬色彩時像「流鼻涕」一樣掉下來,造成氣球受色不均,生產線上的每顆氣球,浸乳膠液十秒、浸顏料十秒、 捲吹嘴一秒,每顆氣球都在精準秒數掌握中產出,以增加氣球的平均色度;接著氣球脫膜到脫粉烘乾,可以讓不到一個小指頭大的氣球濕度,又降低一○%,一來一 往間,掌握了薄度又加強了彈性。

「六條生產線的良率高達九九%。同時還可做到六種顏色同時生產、同時分類的效率。」站在五彩繽紛的氣球生產線前,游善伯得意的說。「做到八十分就能活下 來。什麼叫好?就是穩定。市場分散的穩定、品項分配的穩定,每個分數都拿到,自然就不會跛腳,」說是做到八十分,其實不放過每項細節與變數,這是游善伯的 體會。

穩定品質背後的思維,是讓「八十╱二十法則」效益發揮到最大。台灣氣球藝術協會理事長謝馨嫻指出,相較美國知名品牌Qualatex十吋氣球一包批價動輒 五、六百元,同樣尺寸,大倫氣球批價不到一半,「款式齊全,便宜又大碗。」她說。

「一場活動用的氣球多達五百個,充氣、打結無捷徑,也是對製造商的檢驗。」謝馨嫻指出,氣球遇到高溫就會膨脹,品質不良,一到中午敵不過陽光照射,就會破 掉,但大倫氣球九成以上可以經過考驗。

開起博物館觀光工廠遊客四年增三倍

四年前,冷峻的工廠多了一塊新招牌「台灣氣球博物館」,原本單純生產氣球的廠房,多了孩子的歡笑聲,搖身成為介紹氣球文化的觀光工廠。五十年的製造業身 軀,開始注入文創服務的新血液,「或許營業比重不到母公司五%,但更重要的是品牌影響力。」本身是二代回鄉、掌管氣球博物館的執行長游琬渝表示,剛成立時 只有七千造訪人次,去年達三萬人,短短四年成長三倍多。

小氣球跨出製造的限制,開始賣起文化與歡樂。「透過美感加值,代工製造才能跨出去,找到永續舞台,」逢甲大學行銷學系副教授簡士超指出。

大倫氣球,證明了一件事:沒有活不下去的終極變數,只要抓住每個變數就能站穩腳步,就如生產線上歷經十道以上檢驗的氣球一樣,通過了,一顆繽紛的氣球展現 的是歡樂與收割的歡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98

拒絕 MIT文憑的小子

2012-7-9  TCW




鬧鐘聲突然響起。

有老鼠和青蛙為伴的農場中、五坪大的貨櫃屋裡,三個身影從水泥地掙扎著爬起,走進育苗的暗房。已經等八個小時了,種子含水量多了○‧一公克,芽,還要再等待。這是今夜第三次紀錄,希望又落空。而這,只是過去兩年上千次實驗中的一個。

「不好意思,這裡都是蚊子,」他們抱歉的說。身旁,是簡易床鋪,水泥地上鋪著棉被,旁邊一袋袋種子,堆得快和天花板一樣高。

這些種子,對這三位台大財務金融系畢業生而言,是挫折、失敗,以及希望。

台大財金系是第一類組科系首選、社會組的狀元,PR值九十九(成績在一百人中排名第一)是基本門檻;今年第一階段申請入學上榜者,四十五名有十名是滿級分的狀元高中生。該系畢業生,還沒出校園,企業就上門搶人。

農場中的三人,是金字塔頂端的一群,曾拿到主流價值觀中,職場最佳門票。

鄭涵睿,手握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入學資格,GMAT成績是兩岸三地最高分群組。在滙豐銀行擔任儲備幹部期間,公司為了栽培他,送他到倫敦、香港受訓,當他要赴MIT,公司還開出兩年留職停薪留人。

他的兩位夥伴——台大財金系同學許偉哲、廖怡雯,前者曾在保誠人壽,後者曾任瑞銀環球資產管理(UBS)、ING投信研究員。

只要他們願意在現成的路上努力,功成名就,指日可待。

狀元,選擇了叛逃工作只是要讓老闆開心,感覺很空

不過,他們卻自廢門票;叛逃的狀元們,試圖找回自己。

「大家都問,念台大,為什麼要來種芽菜?」放棄升遷、高薪、MIT,創辦綠藤生機的鄭涵睿背負外界質疑壓力。

鄭涵睿媽媽、台大園藝博士林碧霞,是主婦聯盟創始元老之一,一輩子與生機農業為伍,卻也擔心,「小小的芽菜,要養這麼多台大畢業生,可能嗎?」

鄭涵睿的財金系同學,三十歲,有的已在香港、倫敦領新台幣數百萬、上千萬年薪。畢業十年的,有人甚至年薪百萬美元起跳。

「社會地位很好、薪水很好、大家對我們的觀感都很棒,」廖怡雯說,但「就是少了那一點自己。」

過去擔任研究員的她,要定期完成市場報告,「但其實是找個理由去解釋、去包裝,」報告結果不能與國外分析師差太多,「否則,妳又要寫報告。」

鄭涵睿補充,二○○九年他帶領團隊提早達到客戶數目標,「但就是很空,」他回憶,「我們的工作其實是讓總部老闆開心,不是為了顧客、為了自己,當這種時候占了大多數的時候,你就會質疑你自己。」

在外人面前遞出名片,他們與多數同學一樣,無須多做解釋,明星企業光環籠罩,讓他們仿若金童玉女;但走進公司,卻心知肚明,自己只是亞洲區的一個小螺絲釘。

「我在這條路上看不到未來的自己,更看不到我想成為的我。」鄭涵睿希望,自己的職業能「自我實現、賺錢、社會意義三者兼顧,」但隨著薪資上揚,他離目標卻越來越遠。

為解決心中疑惑,他決定暫離職場。二○一○年暑假赴MIT就讀前,他接觸到有機芽菜,發現它雖然冷僻,卻可能三者兼顧。

「我去MIT是為了找方向,既然方向很清楚了,為什麼還要去?」他決定投入這個新藍海,許偉哲、廖怡雯也是。

從水質過濾到挑種,每一步都親手打造,符合最高標準,一聊起芽菜,綠藤三人滔滔不絕。「(相比之下)我們金融業是很難發自內心的……,」廖怡雯的前同事吳美燕坦言。

光環,竟變成包袱滿口理論,卻放不下身段叫賣

「發芽之前,要先燙種,把水加熱、消毒,才能播種。」鄭涵睿解說種芽菜過程,說的彷彿是自己。

種子第一關要面對病毒。他們要「消毒」的,是狀元的習氣。

「一開始,我不斷的問自己,為什麼我會在這裡賣菜?就是有那個傲氣,」鄭涵睿說。從建中與北一女、台大財金,再到外商公司,一路順利的三人,寫了財務規畫書、產業研究,滿口品牌理論,但真正要叫賣,卻放不下身段,遠遜鄰攤的阿婆。

「念書念比較多的人,自己那一關很難過,」吳美燕觀察。

「以前,我甚至還瞧不起我媽媽,」鄭涵睿媽媽推動有機農業,不但沒賺什麼錢,還經常全身泥巴與臭味,看在讀財金系的兒子眼中,甚至有點笨,不符效率原則。

如今,母親節時,他卻寫信給媽媽,「我看著一堆芽菜,卻反而好像有些懂了……,有些不聰明的事,還是要有人做。」他,也變成自己口中的傻子。

除了內在價值重塑,還要面對外界質疑。市集中「他不是讀台大嗎?為什麼我要幫他?」「你看那個讀台大,還不是來這裡!」冷言冷語,「台大」二字成了包袱。

最後讓他們學會彎腰的,是台灣最大有機豆腐商、國小畢業的名豐豆腐董事長黃孝誠。

初次見面,黃孝誠把他們狠狠罵了一頓。當時鄭涵睿為了說話,將一大籃芽菜先放在地上,這動作讓黃孝誠大怒:「我叫他們跟菜道歉啊,你把它放地上,你等於不重視它!這樣客人怎麼相信你!」

「我從來沒有在上百人面前被罵過……,真的是情何以堪!」鄭涵睿談起這段,還是略帶激動。

罵歸罵,但黃孝誠有心栽培,每週日讓他們到名豐豆腐店面推廣芽菜。對青菜鞠躬、為陌生人倒茶,「那個自尊,真的要拿下來,」鄭涵睿回憶。

過去一年,他們在全國參加一百多場推廣活動,豔陽下、暴雨中,都有他們身影。週末,台北東區的二四八農學市集,他們在攤位前賣力講解,渾身書卷氣顯得很特殊。

考驗,產品遭下架從前只懂贏,重新學處理失敗

他們很懂得「贏」的途徑與滋味,「但種芽菜這件事,不是努力就可以克服的,」鄭涵睿坦言,「它就是一直失敗、失敗、失敗、失敗……,而對我們來說,最陌生的,就是處理失敗。」

綠藤生機將六種蔬菜的種子直接種在紙上,一直到消費者手中,芽菜都還是「活的」,有如賣給消費者一小畝田,要吃多少摘多少,不只新鮮,營養價值還是整顆長成青菜的數十倍。

靠著兩年多來不斷實驗,開發出的三十幾個步驟,從種子含水量、試紙材質、水溫、每平方公分撒多少種子,試過世界各國的種子來源,才種出能在消費者家中繼續長大的芽菜。至今,綠藤還是台灣唯一量產、賣出「活體」芽菜的公司。

但這是一次重大失敗換來的。早期綠藤與主婦聯盟合作,芽菜雖在離開農場時情況良好,但送到通路卻已紛紛倒下。主婦聯盟決定將綠藤全部下架,直到改善為止。

「我根本不敢跟媽媽說,」農學博士之子卻連菜都種不好,「我把我爸媽的臉都丟光了……,」鄭涵睿少見的低下了頭。

綠藤的最大通路將貨下架後,去年底結算,發現虧兩百多萬元。後來加入的員工,立刻選擇離開。

「那時候,其實有獵人頭公司來找我們,問我們要不要回去(金融業)了?」廖怡雯說,「我都不敢跟家裡的人說,這要怎麼說啊?」

「那是我人生最黑暗的一年,」鄭涵睿形容,除了事業不順,家人得到癌症,女友都準備娶進門了,事業卻還在向下,薪水連女友三分之一都不到。

一邊是燙手山芋,一邊是十萬元起跳的職缺上門,如何選擇?

「我生命中的每個階段,就是人家說哪裡好我就往哪裡去,北一女、台大都是,……我很會考試,真的很會考試……,然後,我就不會去想別的選擇了,」廖怡雯回憶,「現在進社會沒有第一名了,你才真正去想你要什麼,不夠的感覺越來越多,就去想問題到底在哪裡。」

問題出在,過去只往第一前進,從沒想過自己要的,那個唯一的自己。

想通了,這一次,不再聽大家說什麼。

被通路下架,他們乾脆住進農場,將所有步驟重新拆解;帶著檢討報告,和主婦聯盟簡報改進對策,希望能再得到機會。虧損,沒嚇跑他們,反而嚴控成本,大砍三○%,並自我減薪,三位創業者的月薪,都降為三萬二千元。

理想,越磨越堅定真正的不平凡,是做出自己的成績

就像綠藤的芽菜,生長時要壓著麵粉袋一樣,有壓力,芽才長得高、生得正。他們也因重重壓力而再起。

這期間,家人的支持是關鍵。「我爸說,他現在睡到半夜醒來,還在後悔年輕的時候沒有出去闖,他不要我也一樣,」廖怡雯的冒險動力,來自六十七歲的爸爸。

放棄主流的卓越之路,難道不害怕就此踏上平庸?

「會讀書的人很多,一個銀行也有很多副總、經理;真正的不平凡,是你有自己想做的事,持續去做,而且做出成績來,」廖怡雯說,「你不一定要是這個(公司)、那個(公司),你要做出你自己!」

「我們要做自己、做唯一,而且最後我們就會是第一了,」鄭涵睿補充。

綠藤的獨特性,引起日、韓生機界注意,派團來訪,台灣有機產業促進協會也請他們去當講師。微風超市、city'super、Jasons Market Place等百貨,以及里仁有機等通路,都看得到綠藤,主婦聯盟也恢復上架。

追隨者已經出現,今年新增了倫敦政經學院畢業生和準麻省理工學院學生加入綠藤團隊。許多台大財金系同學,平日在Google、微軟(Microsoft)、麥肯錫(McKinsey)工作,假日則義務協助到市集銷售。一盒盒芽菜,是這些明星企業志工的另類夢想。

失敗讓他們脫胎換骨,四月起營業額增一倍,單月達到損益兩平,也吸引創投上門。但「還不到,我們不想拿了錢就影響自己要的方向,」寧願勒緊褲帶,也不讓理想稀釋,終於踏上自己的路後,這群叛逆狀元要奮鬥到底。

新北市新店,四樓公寓。同樣來自狀元科系、迷路拍賣創辦人林修平,半夜三點也睡不著。

「我現在如果不關手機,晚上是不能睡覺的,」他不是埋怨,相反的,他笑得合不攏嘴。半夜三點,工作夥伴們在黑夜中,看著手機螢幕討論著,因為不斷冒出的新點子而興奮不已。

迷路每月燒錢百萬元,資金都來自朋友廖盈嘉與林修平的個人存款;收入,仍掛零。但微光中的臉龐,笑得沒有懷疑。

除了台大電機碩士的林修平,迷路工作團隊包含六位台大電機、資工碩士,同樣都是錄取率百分之一、PR值九十九的二類組狀元科系。

狀元,突然迷路了不想再苦追幾毫秒,離開科技大廠

林修平已三十五歲,當同學登上聯發科、瑞昱等科技大廠主管,年收入突破五百萬元,他的公司,還在摸索獲利模式。

八年前,他辭掉瑞昱工程師,投入「位置服務」(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的開發,雖然擁有專利,但沒有錢、沒有自身產品,無法在美國打昂貴的專利戰。

這個專利,現在正是臉書(Facebook)、Google的主戰場之一。

明明有專利技術,卻眼睜睜看著別人使用,「你看到旁邊的人都在用手機上的Google地圖,就像詛咒一樣,提醒自己有多失志,」林修平說。

直到去年,他才遇到夥伴和資金的支援,「這一刻,我等了八年!」

和多數同學畢業後進入半導體大廠一樣,林修平到全球網路卡晶片市占率第一的瑞昱科技,擔任主力產品工程師;只要繼續下去,主管職就在眼前。

這樣的生活,因為一場車禍而改變。車禍後,林修平被迫返家休息一個月,脫離規律的生活,他第一次問自己,「一輩子付出那麼多,只為了追求幾毫秒(指晶片運算時間)的差別,真的值得嗎?」

思索的同時,他看見另一個可能:位置服務。一次找停車位的過程,冒出了現在已實現的用App找停車位的想法,「這才是你應該花一輩子心力投入的地方。」

苦戰,八年的煎熬沒有錢打專利戰,還被念不務正業

念頭出現的那一刻,也開始了八年和詛咒的對抗。

林修平花一個多月寫出位置服務系統(編按:專利名為「應用於通訊系統中之即時資料搜尋系統」),想申請美國專利,卻因費用昂貴作罷,只申請到台灣與中國的專利,接下來,他考慮創業。

「你一旦有了想法,你(在大公司)就待不下去了,」他說。

離開大公司,眼前有兩個難關——狀元的束縛,與父母的憂心。戴著狀元的光環,自己與家人,都對他的人生設下高標。

離開大廠後,他進入美國大型法律事務所,負責科技專利。但,就連最頂尖的律師也告訴他,沒錢,就打不起專利戰。四年後,他離開律師事務所,經營迷路拍賣,為網路商家架設行動開店平台,同時尋找將位置服務商品化的可能。

不懂兒子在做什麼,父母開始擔心,「我媽說,人不可以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但林修平的內心,火,才剛燃起,「你就是覺得你做得到⋯⋯,他們都說我不務正業,我就是要證明!」

這場寄望,卻遲遲不能實現。

「我們都不敢在他面前提起專利的事,」律師事務所的前同事黃俊傑說。「因為,那個(打贏大廠)成本是千萬美元起跳的!」雖然林修平在台灣、美國、中國共握有三十七件專利,卻眼睜睜的看著各大廠、App推出位置服務,自己創立的公司,卻因為沒錢、雇不起人,而無法推出此類產品。

專利成了空殼,「迷路」之名,此時更顯得諷刺。

當建中同班同學,五十個當中有三十幾個穿上了醫師袍,成家立業,林修平的事業卻還在摸索。在這期間,宏?硒蕊}出年薪超過兩百萬元的職缺給他,林修平依舊不為所動。

「他其實是我們之中,最可能成功的人!」黃俊傑說,這一、兩年位置服務快速發展,令人驚訝,因而能體會為何外人看林修平像自找苦吃,林修平自己心中卻清楚不過,「但他需要一個團隊,一群相信他的人,一起做出產品來。」

偏執,苦了父母親爸爸四處拜佛,求神明讓兒子成功

然而,時間越久,父母越難忍受。

林修平七十歲的父親林茂喜,每天傳簡訊給兒子,希望他回家吃飯,並持續提供中華電信等國營事業招考訊息,「哥(父親對林修平的暱稱),我和媽媽一致覺得你應該去報考,年薪一百三十萬……,」「媽每天晚上抱怨、憂心你的前程,可能的話,你還是報一下……。」

林茂喜心情是矛盾的,想讓兒子走自己的路,卻擔心他受傷,甚至跟兒子說:「對不起,爸爸、媽媽沒有錢,不能實現你的想法……。」談及此,林修平濕了眼眶。

林茂喜也到台灣各地著名廟宇為兒子求符,「我就跟神明說,我看不懂我兒子在做什麼,但拜託你派天兵、天將來幫助他,讓他成功。」

「我覺得,過去八年我所有做的事,就是讓我爸媽擔心。」修平還記得,一次幾天沒見媽媽,媽媽突然一頭白髮;他邊講,淚水一滴一滴滑落。

一意孤行或堅持理想,只有一線之隔,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在還未達到世俗的成功標準前,親族聚會時,他總難抬頭挺胸。「爸媽也不想給壓力,但親朋好友都會講那些話,父母就覺得小孩走偏了,」林修平坦言。就連交往多年的女友,去年初也跟他分手。

為了找出口,狀元回到最熟悉的地方——校園,給自己最後一次機會。

追夢,正開始蔓延更多菁英被打動,共組「義勇軍」

他以口試第一名考進台大電機博士班,並試著招募「義勇軍」。沒想到,這次共鳴來得飛快。

透過口耳相傳,兩個資工系碩士班的學弟,聽到學長有位置服務的專利,他們興奮的趕工,一個月就把產品做出來,是一個App的「自動產生器」,有如行動版的網路商城,讓消費者有自己的App,並選擇購物、社群或者活動的功能。

目前,中華電信也正研發類似技術。競爭對手默默布局的市場,迷路的平台已在六月十五日推出,上線三天,已有六百八十個App藉此誕生,目前免費使用,未來將以廣告拆帳來獲利。終於,專利商品化出現曙光。

這背後,有老友的支持。林修平的建中同學,均潔牙醫診所主治醫師廖盈嘉,是知音也是金主。

看到老友要走自己的路,他全力相挺。廖盈嘉寫的一張紙條,林修平一直放在桌上,「我們親愛的同胞們,好久沒有看到希望了!一定要撐下去!」

同樣的理念也打動台大電機系畢業,曾是惠普(HP)、亞太優勢產品經理的陳亭佑,「他(林修平)給了我一個舞台,讓我去找到快樂……,我一定要做我自己想做的事……,年輕一定要去試,就算比其他人窮,至少我有更多的可以分享,這就是獲得。」

成軍至今,七個從六十六跨到七十四年次的狀元們,薪水都比同輩低,甚至不到一半,就為了一個新實驗。

信念,是支持他們的最大力量。

【延伸閱讀】柏林、矽谷對創業者,支持多於懷疑

這是我見過最多眼淚的採訪。

為製作此專題,《商業周刊》採訪團隊共訪了二十四位狀元系所畢業生,他們都是該類組成績前百分之一的佼佼者,但談及職業選擇時,卻紛紛流下眼淚,幾度語塞。

親人的諒解,他們還在等。

當他們決定走不一樣的路,「這樣好嗎?」的懷疑聲,就不絕於耳。

一樣是創業者,在德國柏林、美國矽谷,卻像開派對般理所當然。

兩個月前,筆者在被稱為「歐洲新矽谷」的柏林採訪,許多年輕人告訴我,當他們告訴別人自己想創業,再新奇、荒謬的提案,都能聽到:「那,我可以幫你什麼?」

但台灣的狀元們提出要創業,聽到的卻是「不可能!」「別傻了。」少了相信與支持,難怪創新的種子,紛紛飛離這塊土地。

在問台灣為何缺乏創新時,或許我們可想想:自己是說「我可以幫你什麼」的人,還是潑冷水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03

MIT:全球貨幣政策的主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3304

想要在全球金融界呼風喚雨撒豆成兵?讀麻省理工學院(MIT)就對了,下圖為大家展示了當代MIT出身的著名經濟學家/央行官員/政治官員,以及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看到一小群MIT的精英們控制了全球經濟的走向。

最近因被奧巴馬提名美聯儲副主席而被國人熟知的斯坦利.費舍爾(Stanley Fischer)處在這個「團體」的中心,包括美聯儲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前美國財長薩默斯(Larry Summers)、IMF首席經濟學家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等等眾多業內大腕都是費舍爾的學生,他堪稱全球財經界的「賈母」。

(點擊看大圖)

麻省理工学院的精英


想要在全球金融界呼風喚雨撒豆成兵?讀麻省理工學院(MIT)就對了,下圖為大家展示了當代MIT出身的著名經濟學家/央行官員/政治官員,以及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看到一小群MIT的精英們控制了全球經濟的走向。最近因被奧巴馬提名美聯儲副主席而被國人熟知的斯坦利.費舍爾(Stanley Fischer)處在這個「團體」的中心,包括美聯儲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前美國財長薩默斯(Larry Summers)、IMF首席經濟學家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等等眾多業內大腕都是費舍爾的學生,他堪稱全球財經界的「賈母」。(點擊看大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598

MIT:創業,真有完全使用手冊

2014-04-14  TCW  
 

 

我在開辦創業工作坊或開課時,經常會問學生的第一個問題是:「你認為創業學不學得來?」現場的反應總是一片沉默。

這些技能都可以靠學習得來,而不是賜給少數幸運兒的天賦。人可以適應、學習新的行為,而我們可以把創業切分為學得來的行為與步驟。

至於證據,我們不須外求,在麻省理工學院這神奇的一平方哩內就看得到。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創業的比率真是高到驚人。實際上,截至二○○六年為止,由麻省理工學院學生創辦的企業,總共有超過兩萬五千家仍活躍於市場上,而每年更有九百家新公司加入這個行列。這些企業總共聘用超過三百萬人,總營收接近兩兆美元。把這些數字放進總體經濟來看,由麻省理工學院校友創辦的企業總年營收,相當於全球第十一大經濟體的規模。

創業唯一充要條件有付錢客戶才稱得上企業

不管你要創立哪一種企業,都必須自問:「企業的單一充要條件是什麼?」不是產品、技術、客戶需求、業務計畫、願景、陣容堅強的團隊、執行長、資金、投資人、競爭優勢,或是公司的價值觀。對企業來說,具備上述條件當然是好事,但都不是正確答案。企業的單一充要條件,是要有會付錢的客戶。

直到有一天,有人付錢買你的產品或服務時,你才算是擁有一家企業,在此之前什麼都不是。

這個簡單的事實,會讓你把焦點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你無法把企業定義為產品,因為如果沒有人買產品,就沒有企業可言。市場是最後決定成敗的仲裁者。

所以,你一開始不是要去打造產品、聘用開發人員或招募銷售員;相反的,你應採取客戶至上,找出尚未獲得滿足的需求,並以此為創業核心。

三步驟做市場區隔腦力激盪再縮小範圍研究

步驟一:腦力激盪

一開始先透過腦力激盪,找出眾多市場機會。甚至連你覺得機會不大的「瘋狂點子」都可納入,因為這些資訊在拓展機會範疇時很有用,某些最有意思的商機,或許就藏在這裡。

即使在這麼早期階段,和潛在客戶談一談你的構想或技術,都能得到有助於市場區隔、清楚且準確的回饋意見。你可以在產業展覽上找到這些人,也可以透過同學和老師牽線(也許有些就是他們之前工作上的潛在客戶),或者,如果有人聽你講過,可能會主動聯絡你,提出可能的應用。最好的情境,是你自己便是潛在客戶,而且深刻瞭解自己正在嘗試解決的問題。

步驟二:縮小範圍

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要列出前六到十二個最有意思的市場商機;在這裡,每一個市場商機裡,要有特定的終端使用者,及一種或一些應用。當你在做初級市場研究,心裡想到的特定應用,可能不是終端使用者想要的,因此,比較好的做法,是把焦點放在終端使用者身上。

在《龍捲風暴:矽谷的高科技行銷策略》(Inside the Tornado)一書裡,作者傑佛瑞.墨爾(Geoffrey Moore)列出了五大標準,編檔公司(Documentum)就是利用這些標準來限縮清單,列出最後八十個潛在市場的。我把標準擴大為七個,把前兩項標準一分為二,然後加上我自己的想法,把你的創業團隊熱情也納入討論。

一、這群目標客戶的資金是否充裕?二、你的銷售人員能否輕易接觸到目標客戶?三、客戶有沒有非買不可的理由?四、在夥伴的協助下,你今天能交出完整的產品嗎?五、有沒有哪些既存的競爭者會阻礙你?六、如果,你在這個區塊取勝,有沒有辦法藉此進入其他的區塊?七、這個市場符合創業團隊的價值觀、熱情與目標嗎?

一開始先從產業層面來問這些問題,接下來,再從產品的終端使用者來思考答案。 步驟三:初級市場研究

現在你已縮小商機範圍,也該進行市場研究了。直接找客戶談,並觀察他們,你將更清楚感受到到底哪個市場機會最好。

你現在正針對目前尚不存在的產品,尋找新的市場機會,因此,無法仰賴網路搜尋,或是其他研究機構的報告。如果你在任何一份現有的研究報告中,發現你需要的所有資訊,就代表創業時機可能太遲了。你錯過機會之窗敞開的時刻,已有人比你更早投入那個市場。

如果不是這樣,那麼你就要去和真實的潛在客戶直接互動,藉此蒐集大部分資訊,瞭解他們的處境、痛點、機會,以及市場狀況。可惜的是,這道流程幾乎沒有捷徑。雖然你應該儘可能先去瞭解客戶與市場,之後才去和潛在客戶聊聊,但直接和客戶互動來進行研究,是極為重要的,因為其他資訊與知識來源通常流於表面,價值可能極低。

分析要能適度收手執著完美機會只會陷癱瘓

以下三件事,是在執行初級市場研究時,務必謹記的重要原則:

一、你對潛在客戶與他們的需求,不可以有「標準答案」。二、你的潛在客戶不一定能告訴你「標準答案」。三、用「詢問」模式和潛在客戶交談,而不是「鼓吹╱銷售」模式。傾聽他們要說什麼,而不要試著說服他們買什麼。

全神貫注做這項研究,時間至少要長達幾個星期。

如果情況允許,或許還可以更長。而且,務必要確認你確實和目標市場裡的客戶談過,蒐集到優質資訊。你應該花多少的時間,大致取決於團隊在做初級市場研究時候的成效有多好。

你應該要撥出充裕的時間,才能相當準確的填滿前幾大市場區塊的矩陣。不要只是搜尋網路資料,以及窩在辦公室裡討論。

你有可能找不到完美的市場機會,但「完美」的東西本來就少之又少。不要讓自己陷入「分析癱瘓」(analysis paralysis)的境地。

不要把市場區隔作業變成永無休止的流程。這裡的目標是要準確評估市場商機,讓你可以踏出下一步。(本文摘自前言、第一步)

【延伸閱讀】6大提問、24步驟,創業前必修!

你的客戶是誰?1.市場區隔2.選定灘頭堡市場3.建立終端使用者檔案4.計算灘頭堡市場的總規模5.描繪灘頭堡市場代言人9.找出接下來的10 位客戶

你能為客戶做什麼?6.完整的生命週期使用案例7.高層次的產品規格8.量化價值主張10.定義核心11.找出競爭位置

客戶如何買到你的產品?12.找出客戶的決策單位13.畫出取得付費客戶的流程18.畫出銷售流程,爭取客戶

你如何從產品獲利?15.設計商業模式16.設定價格結構17.計算客戶終身價值19.計算客戶取得的成本

如何設計打造產品?20.找出關鍵假設21.檢驗關鍵假設22.定義企業最基本可行的商業產品23.證明「狗愛吃狗食」

你如何設定企業規模?14.計算後續市場的總規模24.發展產品計畫

資料來源:《MIT黃金創業課》整理:編輯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509

20141002 MIT的資產管理活動(1) Cedric 信璞上海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2v36i.html


MIT和耶魯的資產管理方式並不完全一樣。
 
耶魯大學成立了Investment office以管理耶魯大學的捐贈基金。MIT成立了Investment Management Company管理MIT的金融資產。
不同之處在於,Yale Investment Office專註於管理耶魯捐贈基金,有獨立於耶魯大學財務報告體系之外的報告體系;  MIT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mpanyMITIMCo)則管理著MIT的所有投資活動(捐贈基金的投資是主要部分),MITIMCo沒有自己的獨立報告體系,看上去像是MIT財務部下面的一個分支機構。
 
由於沒有自己獨立的報告體系,所以,我們對MIT的資產管理的研究的資料來源主要包括兩部分:
1MIT整個大學的財務報告,由MIT分管財務的副校長主持編寫,其財務報表附註中披露了MIT的投資活動的數據;
2MITIMCo的網站的“合作夥伴須知”(Investment Brochure)闡述了MITMCo的投資哲學和對潛在合作夥伴(資產管理人)的盡職調查程序。       (見:http://www.mitimco.org/wp-content/uploads/2014/07/MITIMCo-Brochure.pdf
 
我計劃自己的模版也主要由上面兩部分內容組成。
第一部分內容已經整理完。比較遺憾的是,MIT的財務報告(附註)僅僅從會計的角度披露了資產管理的各項數字,而沒有像Yale Investment Office的報告那樣從投資的角度對資產管理數據進行分析和解釋。
 
 MIT的資產管理活動主要數據如下:
FY2014FY2013FY2012FY2011
Total Fair Value (in thousands of dollars)
Cash and cash equivalents2,691,4131,526,5441,599,8741,175,781
US Treasury779,831629,760462,111588,650
US Government agency74,32793,52084,62563,153
Domestic bonds**204,582358,009332,076341,525
Foreign bonds**22,56519,38115,04312,077
Common equity:
    Long domestic362,939388,5501,214,9821,180,732
    Long foreign429,060135,099296,744326,005
    Short domestic0-3-570,688-358,405
    Short foreign-5-18-76,711-88,108
Equity:**
    Absolute return1,643,8681,625,0701,676,8861,878,238
    Domestic1,438,0481,267,3671,135,863798,570
    Foreign2,532,3482,272,6961,360,6281,274,807
    Private2,783,5862,510,6722,610,0242,479,017
Real estate*2,643,8992,311,5071,964,9011,691,704
Real assets**714,507625,825613,291699,098
Split-interest agreements147,182148,297121,816101,125
Other18,4342,4442,6382,592
Derivatives-26,640-2,6203,76369,970
Total investments, gross 16,459,944  13,912,100 12,847,86612,236,531
Liabilities associated with investments:
    Real estate***-231,188-82,00000
Total investments, net 16,228,756  13,830,100 12,847,86612,236,531

主要 結論:
(1)普通股在MIT的資產配置中占比相當低;凈普通股資產(包括美國和非美國)占全部投資的比例從2011財年末的8.7%下降到2014財年末的4.8%。2014財年末,MIT持有的“外國股票”多頭4.3億美元,占全部投資2.6%
(2)2011財年末,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占全部投資高達的9.6%,這一比例在2014財年末上升到16.4%;由於數據來自於MIT的大學財務報告,所以並沒有對這一高比例的解釋。我想到的可能個解釋來自於“合作夥伴須知”中的一句話“We prefer strategies in which managers are willing to hold cash if opportunities to buy assets at compelling discount to intrinsic value are not available.”。
(3)2014財年,Alternative Assets(另類資產)占到全部投資的72.3%,該比例較為穩定。

Cedric備註:“Equity”項目下的“Domestic”“Foreign”等子項目均不是股票,而是非股票類別的股權。股票資產在“Common Equity”項目下。
  
另外,以下數據摘要可以讓我們對整個麻省理工學院有一個鳥瞰式的了解:
 
MIT數據摘要:(in thousands of dollars) 20142013201220102011
1.Financial Position
Investments, at fair value  $16,228,756$13,830,100$12,847,866$12,236,531$9,950,239
Land, buildings, and equipment, at cost less accumulated depreciation 2,624,2712,516,2642,497,7112,451,4792,327,810
Borrowings 2,918,9012,428,2152,460,0022,467,8251,728,526
Total assets 20,358,79717,719,84016,738,75816,052,23113,415,618
Total liabilities4,043,3053,586,9663,939,4143,664,5003,091,313
Unrestricted net assets 6,754,9565,775,6184,888,9524,885,3213,759,301
Temporarily restricted net assets 6,718,2255,644,2915,297,5545,044,5194,463,066
Permanently restricted net assets 2,842,3112,712,9652,612,8382,457,8912,101,938
Total net assets 16,315,49214,132,87412,799,34412,387,73110,324,305
Total endowment funds before pledges 12,425,13110,857,97610,149,5649,712,6288,317,321
2.Principal Sources of Revenues
Tuition and similar revenues  595,801$568,957527,702493,777468,570
Research revenues:
    Campus direct 480,483473,220471,155456,416431,611
    Campus indirect188,136188,742183,200162,497175,525
    Lincoln Laboratory direct791,292860,190819,645770,672719,883
    Lincoln Laboratory indirect 37,36730,78325,26334,11124,449
    SMART direct 31,51947,33228,31123,30020,912
    SMART indirect98193276210223
Gifts, bequests, and pledges452,655325,018433,424522,409246,580
Net gain (loss) on investments and other assets 2,152,9331,164,164738,3081,483,669784,348
Investment income and distributions634,454604,753554,627505,503566,110
3.Principal Purposes of Expenditures
Total operating expenditures  2,918,517$2,908,5772,744,5862,571,1472,382,566
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713,103681,505604,320523,676461,186
Instruction and unsponsored research 777,382692,032673,851659,839613,345
Direct cost of sponsored research current dollars1,283,1891,397,8571,335,6381,265,7761,192,041
Direct cost of sponsored research constant dollars (2010 100)1,184,6991,309,5381,272,0761,240,8591,192,041
4.Students
Undergraduate:
    Full-time 4,4994,4804,3544,2524,201
    Part-time 2923304731
Undergraduate applications:
    Applicants 18,98918,10917,90916,63215,663
    Accepted 1,5481,6201,7421,6761,676
    Acceptance rate  8%9%10%10%11%
    Enrolled 1,1151,1351,1261,0671,072
    Yield 72%70%65%64%64%
    Freshman ranking in the top 10% of their class  99%98%97%98%95%
    Average SAT scores (math and verbal)1,4921,4811,4721,4731,455
Graduate:
    Full-time 6,6396,5376,3426,1086,022
    Part-time 134149168159130
Graduate applications:
    Applicants 24,02922,58822,21922,13919,336
    Accepted 3,3203,5043,3063,4312,994
    Acceptance rate  14%16%15%15%15%
    Enrolled2,1632,2292,1182,1411,939
    Yield 65%64%64%62%65%
5.Tuition (in dollars)
Tuition and fees 43,49842,05040,73239,21237,782
Average room and board 12,74412,18811,77511,23411,360
6.Student Support (in thousands of dollars)
Undergraduate tuition support  $103,076$101,831$102,081$92,060$89,813
Graduate tuition support240,022226,158215,702201,995195,178
Fellowship stipends 38,79236,17333,26330,43528,104
Student loans9,0959,6699,5569,9689,641
Student employment 99,89096,44690,13585,33584,304
Total student support 490,875$470,277$450,737$419,793$407,040
平均每個本科生獲得學費資助(單位:美元) 22,764  22,614  23,285  21,414  21,222 
平均每個研究生獲得學費資助(單位:美元) 35,438  33,826  33,134  32,232  31,726 
7.Faculty and Staff (including unpaid appointments)
Faculty 1,0301,0221,0181,0171,025
Staff and fellows 13,78713,41613,10912,66212,577
 
完成 MIT的模版還需要半天時間把“合作夥伴須知”整理出來,MIT的“合作夥伴須知”類似於Yale的“投資政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123

20141005 MIT的資產管理活動(2)「合作夥伴須知」 Cedric ( 信璞上海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2v3co.html

 

寫在前面:MITIMCo的特點

 

1)、我們的口味獨特。我們積極地尋找和一些特殊的資產管理人的合作機會——雖然很多投資者都回避這些管理人——例如,沒有任何機構投資者光顧的小公司、有著超乎尋常的長期投資視野的公司、管理資金規模很小的公司、尋找利基市場投資機會的公司、只有一兩個人的小公司。

 

2)、我們喜歡與成立不久的公司合作。我們曾經投資過管理資產只有5百萬美元的公司。

 

3)、我們希望能夠積極地為我們的資產管理人提供幫助。

 

 

一、MITIMCo的投資哲學

 

(一)我們通過的長期投資、專業素養、利用市場價格錯估以獲取收益

 

1、我們希望能夠在高質量的商業項目中進行長期的投資

 

2、我們希望和卓越的管理人合作,這些管理人將他們的特殊能力運用於為資產增加價值之上。

    這樣的例子如,不動產運營商購買和經營不動產、風險投資家幫助建立創業企業、PE經理購買公司並改善其經營。

 

3、我們希望在市場價格錯估中進行投資

 

(二)、我們與優秀的投資經理合作

 

    我們的大部分投資都由第三方投資經理來管理。我們的投資分散在全世界,在每個地方我們都聘請當地的管理人來管理我們的資金。

 

(三)我們是價值投資者

 

    我們希望管理人能夠有優秀的基本面分析的能力以計算資產的內在價值,並在顯著的安全邊際存在的情況下投資。

    我們偏好那些在顯著的安全邊際不存在的情況下保留現金的投資策略。

    我們希望管理人能夠清晰地告訴我們,為什麽他們的投資策略能夠反複地使他們購買到有顯著安全邊際的資產。

    我們希望我們的資產管理人相對於他們的市場競爭者擁有“分析優勢”或者“行為優勢”。分析優勢,例如他們相對於其他投資者來說對於某些細分的投資機會有更多的關註。行為優勢,例如他們能夠無視短期的市場變化而關註長期的投資成果。

 

    我們避免這樣的一些管理人:

1)無視市場估值,在任何情況下都滿倉投資。

2)把投資的成功定位為戰勝市場基準,即使市場基準是負收益的。

3)進行短期交易以抓取小的市場價格異常。

4)依靠金融工程獲取投資收益

5)完全依賴趨勢和擇時的投資者

6)其投資策略太複雜或者不透明

 

(四)我們相信獨立思考

 

    我們相信投資人的獨立思考。

    如果我們的管理人的資產配置與他們的同行或者市場基準迥然不同,我們完全不會感到不安。

 

(五)我們關註小微經濟

 

    小微經濟是一個很大的投資領域,我們通過關註其中特定的部分以獲取相對於其他投資者的知識和信息優勢。

 

(六)我們把錯誤作為學習的機會

 

    錯誤的成本是金錢上的損失,錯誤的收益是新的知識和經驗,這些知識和經驗幫助我們獲得未來的成功。我們反複地從錯誤中榨取經驗教訓,從而使得錯誤的凈現值為正。

 

(七)我們擁有長期的投資視野

 

 

二、MITIMCo的盡職調查程序

 

(一)我們會進行一系列的電話訪談和親自拜訪以了解管理人的投資哲學、投資實踐、商業結構、對公司未來的的展望、個人性格。這樣我們能夠了解管理人的優勢和潛在的劣勢。

 

(二)評估其歷史投資決策。

原文:Since exceptional judgment is crucial to virtually all investment strategies, critical element of our due diligence process is to evaluate historical decision points.

 

(三)最後,我們會制作一個內部投資備忘錄,記錄那些可以證明管理人是一個卓越投資者的證據,並記錄關鍵的風險因素。

 

    我們希望管理人能夠提供所有相關的書面材料,利用這些書面材料,我們可以在與管理人見面之前備足功課,從而使我們與管理人的會面變得更為高效。

    將會有兩到三個員工執行一次盡職調查程序,最終的決定將會由上述員工與首席投資官一起做出。

    一旦我們決定投資,我們將努力為管理人提供後續的支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124

【見聞專訪】MIT Sloan商學院招生辦主任:如何叩開麻省理工MBA的大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648

又到了每年的MBA申請季。事實上,包括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全球頂尖商學院的第一輪申請已經結束,申請者們正為第二輪截止日期努力準備各項材料。

MBA申請者心中“夢想學校”之一的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MIT Sloan)究竟偏愛什麽樣的申請人?MIT Sloan招生辦主任Dawna Levenson近日在Sloan辦公室接受了華爾街見聞副總編輯嚴婷的獨家專訪。

Dawna Levenson強調,MIT Sloan最看重申請者擁有的五種特質:領導力、建立關系的能力、獨立思考、不懈追求目標、以及創新能力。Sloan認為,過去的表現是未來成功的最佳指標。通常他們會從兩個維度上評估申請:一個是所謂的“已證明的成功”(Demonstrated Success),另一個是“個人屬性”(Personal Attribution)。

Levenson表示:“來自中國的學生表現都非常棒。我們樂見更多來自中國的申請者。”

此外,她還提到,金融危機後,MBA學生在金融行業尋求職業發展的興趣已明顯下降,不少來自金融行業的學生來念MBA但很多人是為了轉行。

dawna (MIT Sloan招生辦主任Dawna Levenson)

嚴婷: 今年第一輪申請截止日期剛過(9月23日),你們一定收到了大量的申請,你能和我們分享一下去年MIT SloanMBA的申請和錄取情況和數據嗎?

Dawna Levenson: 
是的,我們的確收到了很多申請。我們最新一屆MBA共有406名學生,其中50名來自全球運營領袖(LGO)項目,其余356名為兩年制MBA學生。另外,女性占比近40%(39.4%)。60%為美國學生,40%為國際學生。國際學生來自世界上60個不同的國家,所以學生背景是相當多元的。學生們的工作經歷在0到12年之間,平均工作經歷約5年。我們的學生來自各行各業,有同學來自咨詢行業,也有來自金融服務行業和銀行,但我們也有同學來自藝術類行業,我們也招收了建立自己企業的創業者。大家的背景各異。

嚴婷:每一個學校都有它自己給外界的固有印象,而這些印象並不總是正確的。一些人說“MIT Sloan是主要針對想要創業的工程師”。你怎麽看待這種印象?你希望申請者在聽到MIT Sloan這個名字的時候會怎麽想?

Dawna Levenson: 
MIT Sloan當然是MIT的一部分,就學生而言,在這兒成功的人有著各種各樣的背景。是的,有理工科背景的人會更多地關註到MIT,所以他們更傾向於申請我們的項目。但是我們並沒有刻意要尋找理工科背景的人,一點也沒有。

嚴婷:你在Sloan也負責其他多個項目的招生,與其他商學院相比,Sloan有什麽特別之處嗎?

Dawna Levenson: 我們現在坐在這個咖啡廳(Sloan商學院咖啡廳),看到了自很多不同項目的人。事實上你可以在Sloan獲得本科學位。我們也有一年的金融碩士項目,一年的管理科學項目,兩年的MBA——這是我們Sloan最大、也許也是最知名的項目。我們還有一個非全日制的EMBA(高級管理人員行政管理)項目。此外,還有Sloan Fellow項目和博士(Phd)項目。很多不同的項目會帶來巨大好處,那就是這會吸引到有著各種各樣經歷的人,所以教室內的討論和社交互動是相當豐富和多元的。

嚴婷: 關於申請,您先能簡要總結一下申請的程序嗎?

Dawna Levenson:
我們的申請程序非常簡單明了。我們在標準化申請流程上花了很大功夫,所以其他項目的申請流程也基本一樣。就MBA而言,要求要提交兩篇短文(essays)。我們也要求提交簡歷,而且我們為申請者提供了簡歷模板。我們要求提交兩封職業推薦信,而且要求所有獲得學位的成績單。而且如果你做過交換生,我們同樣也想要這些(交換期間)成績。另外還需要GMAT或者GRE,但不再有任何托福的要求。之後我們將審閱所有的申請。

嚴婷:即使對非英語母語學生也不需要托福成績嗎?

Dawna Levenson:
不需要,因為在你提交申請後的下一個步驟,就是被邀請參加面試。這個面試是面對面的,而且只有收到面試邀請才行,這是必需的下一步。我們更認同通過面試來幫助我們評估申請者的英語熟練程度。

嚴婷: 過去你們曾要求申請者提交一封Cover Letter,後來為什麽不要求了? 

Dawna Levenson:
對,已經不再需要了。我們一直都在努力改變,有時只是因為我們想要嘗試新的方法。你知道,我們發現有時人們在Cover Letter中的內容與他們的短文有點重複,顯得很累贅。所以我們決定將其剔除。

嚴婷:今年MBA申請流程的最大變化是什麽?

Dawna Levenson: 我認為最大的改變時我們的第二篇短文。去年申請了的同學,應該會記得去年我們第二篇短文的題目是“告訴我們你曾走出自己舒適區的一次經歷。”但今年我們的第二篇短文是要求申請者自己給自己寫一封推薦信,就像把自己當做自己現在的推薦人。我們在推薦信中提出的問題與我們給推薦人提的問題是一樣的。這很有趣,我們團隊對這一改變很興奮。

嚴婷: 這一改變背後的理由是什麽?

Dawna Levenson:    
有幾個因素。一個單純的因素是我們想要做出這個改變來反映現在行業動態。現在與以往相比,職場中越來越要求人們進行自我評測。另外,我們想要看到的數據,即我們設計的這些問題,其實就是我們推薦信上要求的信息。我們以此來判斷申請者是否擁有我們在尋找的一些品質。所以我們就想,為什麽不讓申請者給自己寫一封推薦信呢?我認為對每一個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發人深思的問題。

嚴婷:這也幫助你們去評估申請者的能力。我知道你們在篩選申請者時采用了一個評分系統。你們仍然使用這個系統嗎?

Dawna Levenson: 是的,我們的整個錄取程序都是基於一個行為模型,通過這個模型來尋找我們想要的某些能力。很多年以前,我們與咨詢師一起確認了這四到五種特質,這些特質在很多成功的學生和校友身上都得到了集中體現。我們設計的短文、推薦信以及面試問題就是要獲取能反映這些能力的數據。例如領導力,我們希望(在申請者身上)尋找體現領導能力的證據,我們也在尋找建立關系能力的證據,這里只是幾個例子。

嚴婷:其他幾項特質是什麽呢?

Dawna Levenson:
除了領導力和建立關系的能力,我們還想尋找獨立思考能力這一特質,例如不拘一格的思維能力。還有一點就是不懈追求目標,也就是有能力確立目標、並堅持不懈達到這個目標,即使在追求的路上遇到各種各樣障礙。最後是創新能力。你知道,在MIT Sloan我們一直在尋找這些追尋創新想法的人。這些就是我們要評估的最重要的品質。

嚴婷:有趣的是,你們並不詢問申請者的職業目標和未來規劃,為什麽?

Dawna Levenson:
我們發現,兩年制MBA的同學,到我們這里來,在認識了很多人,發現和了解了各行各業的其他機會,從而改變自己想法的人占絕大多數。所以在這里並不是你的職業興趣決定了你的成功,而是我們之前提到的那些品質。那些才是看一個人能否成功的真正的關鍵指標。

嚴婷:那麽你們怎麽評估申請者的潛力呢?

Dawna Levenson:
我們相信,過去的表現是未來成功的最佳指標。我們的工作也基於此。我們正是在尋找你過去的經歷中可以證明建立關系能力的證據。這是一個很好地例子,因為這對我們來說很重要。輔導、團隊建設、教導、培訓,如果這些事情是你在過去三年中一直擅長做的,那麽這些特質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最有可能的是你會繼續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嚴婷:在申請材料包中,你們接收到了很多東西:各項數據、推薦信、課外活動、個人短文,這些每一小部分信息是如何拼湊在一起從而起作用的呢?

Dawna Levenson:
沒有哪一個部分是一定比另一部分更重要的,我們會參考申請的每一個部分,我們會從中讀取特定的數據。我們事實上從兩個維度上評估我們收到的申請。一個是我們所謂的“已證明的成功”(Demonstrated Success),另一個是“個人屬性”(Personal Attribution)。已證明的成功包括你工作上的成就、你的GMAT或GRE成績和你的GPA。很多這樣的信息都是個人披露的,一些來自於你的簡歷,一些是來自你的推薦信。另一方面,我們在尋找我們稱作“個人屬性”的東西,這些特質正是我們之前提到的:領導力、關系建立能力等等。

嚴婷:什麽是申請者需要避免的常見錯誤?

Dawna Levenson:
一個普遍的錯誤或挑戰是,申請者在文書中往往糾結究竟該用“我們”還是“我”來表達。一方面,我們非常想要知道申請者作為個人而言做了什麽。另一方面,我們也想知道申請者是否與團隊有良好的合作。所以在短文中找到使用“我們”和“我”之間的良好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另外,我們鼓勵人們遵守我們的申請要求。例如我們有字數限制,所以你需要確保在字數要求之內。另外我們只要求兩篇推薦信,我們也確信每個人如果想要的話一定能夠得到五封推薦信。你知道的,我們不建議申請者不遵守申請指導要求。我們理解每一個人都想與眾不同,但有一些與眾不同的方式是對的,有一些卻是不好的。

嚴婷: 你們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可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你們是否有時需要做出艱難的決定?

Dawna Levenson:
我們意識到我們所做的工作,正如你所說的是改變命運的,我事實上很喜歡這一點,我也經常提醒我們辦公室里的每一個人,尤其是閱讀申請材料的人,關於這一點。因為它確實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我很榮幸我的工作讓我能夠打電話給人們告訴他們被MIT Sloan錄取了。但有時這種對話也很艱難,比如要告訴他們這並不是最適合他們的地方,我們現在並不能錄取他們。這些都是工作的一部分,而我也比其他人更享受它們,當然我也認識到它的兩面性。

嚴婷:一些人被拒了,但他們可以再次申請獲得第二次機會。

Dawna Levenson: 
是的,非常對,我們確實鼓勵人們再次申請。再次申請的人在我們項目里都表現非常好。這是一個競爭異常激烈的地方,這里很可能暫時沒有一些人的位子,但一些人可能會在過去幾年里改進他們履歷從而提高資質。再次申請無疑是展示一個人的堅持不懈,它展示了一個人對目標的追求,即使在第一次沒有成功後仍然不放棄。所以我們確實錄取了一些再次申請的人們,他們在我們的項目中的表現都非常出色。

嚴婷:你們把申請者放入候補名單的常見原因是什麽?他們需要做什麽從而可以被錄取?

Dawna Levenson:
我們鼓勵在等待名單中的人在開放窗口期中(Open Window Period)告知我們的發生的任何新的情況。這並不意味著他們需要每天給我們寫電子郵件,但當比如他們得到了晉升或是換了工作等重大事情的發生的時候,請給我們發郵件,讓我們知曉,我們將會把信息加入你的檔案。

嚴婷:你對中國的申請者和學生有什麽普遍的印象?

Dawna Levenson:
我們每年都收到來自中國的申請數量都不錯,規模非常可觀。我們剛過第一輪的截止日期,這一次同樣也收到了很多申請。我們將要建立的這個班級是非常多元化的國際化班級。來自中國的學生表現都非常棒。我們樂見更多來自中國的申請者。

嚴婷: 你們是如何面試中國學生的?

Dawna Levenson:
當要面試時,我們到世界各地區。所以我們也去中國,到北京或上海,取決於面試的數量,這兩個地方都去。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作為面試官第一的職責就是讓申請者感覺放松,因為這主要是想要了解另一個人。我為各種項目面試了很多中國申請者,他們都表現得非常棒。

嚴婷:你對中國申請者有什麽具體的建議嗎?

Dawna Levenson: 不,我的建議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做你自己,在你的申請上花一些時間,面試是MIT Sloan對你的第一印象。盡量通過各種可能的方式來接觸我們,通過我們在你的國家舉辦的活動了解我們,或者你有機會直接來到學校參觀。

嚴婷:從行業角度來看,MBA教育在金融危機前後有什麽變化嗎?

Dawna Levenson:
我們觀察到,許多人對於尋求金融行業職業發展的興趣已明顯下降。我們有來自金融行業的學生,但很多人都是為了轉行。

嚴婷:談到轉行,你在埃森哲咨詢公司工作了18年但決定改變你的職業,走向一個全新的領域。為什麽你當初會做這樣的決定?你對其他想轉行的人有何建議?

Dawna Levenson:
是的,這個問題很有趣。我理解為什麽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職業改變。但對我而言,我認為根據我自己的優勢,做我認為很有趣的工作,並不是一個很大的轉變。我當初知道,在某一時間我會離開埃森哲去幹一些別的事情,事實上長期以來我都知道我想要在一個學術環境中工作,我一直想回到大學校園。所以我在離開埃森哲開始在MIT工作的時候,我的目標是很明確的。我覺得我有一些非常容易轉變領域的技能。我在埃森哲學到了很多,關於項目管理和商業發展,個人發展,人際管理等。在我現在每天的工作中我仍然繼續依賴於這些技能。所以也不是那麽不同。我想提到的另一方面是我發現我自己喜歡處在有非常強的文化氛圍,在埃森哲如此,在MIT Sloan也是如此,都有非常強的文化,我很想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嚴婷:你對MIT Sloan以及其他計劃改變職業領域的人有什麽建議嗎?

Dawna Levenson:
說起來比做起來更容易。我現在已完成職業轉變後,說起來就比較容易。我想說,要遵從你的本能。找到你擅長做的事、感興趣的事以及需要你這樣的能力的地方,這三者的結合點。集中精力在這一點上,並努力爭取,你將會找到你的下一個職業。這也正是我現在的情況。坦率的講,五年前我很難想象今天的我的樣子,如今也很幸運能成為今天的我。我也支持其他人在他們的生活中做出類似的職業選擇。

(實習編輯 戴博 對本文亦有貢獻)

(註:轉載請註明華爾街見聞和作者嚴婷)

英文版原文如下:

Interview with Dawna Levenson, director of the MBA & MFin admissions office at 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

(By Ting Yan, Deputy Editor-in-Chief of Wallstreetcn)

Ting Yan: We have just passed the round 1 application deadline (on Sep 23). You must have received tons of applications. Could you share some data on last year’s application and acceptance?

Dawna Levenson: 

Yeah, we did. So our current class is 406 students that made up of 50 Leaders for Global Operations (LGO) students, 356 2-year MBA students, a little under 40% female (39.4%), 60% US and 40% international. It is from 60 different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so it is an incredibly diverse class. The years of working experience range goes from 0 to about 12 or so, and the average working experience is a little bit under 5. We have people coming from all different industries. So we get people from consulting, we get people from financial services and banking, but we also get people from the arts, we get people who are entrepreneurs starting their own companies. It really varies significantly.

Ting Yan: Every school has its stereotypes, and we know that these are not always accurate. Some say “MIT is for engineers who want to start-up businesses”.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mindset? What do you want applicants to think of when they hear the name MIT Sloan? 

Dawna Levenson:  
MIT Sloan is definitely a part of MIT, in terms of the students, the people who are successful here, they really come from all different back grounds. Yes people who hav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re more aware of MIT and therefore they tend to apply to our program. But we are not specifically seeking out just people with science engineering backgrounds, not at all.

Ting Yan: You are in charge of different programs in Sloan, are there any unique aspects of Sloan compared to other schools?  

Dawna Levenson:
We are sitting in this cafeteria with people from many different programs. You actually can get an undergraduate degree here at Sloan. We also have our one year Master of Finance program, one year Master of Science in Management Studies, two-year MBA that are largest and probably best-known program at Sloan. We have an executive MBA which is a part-time MBA program. We also have a Sloan fellows program and we also have a PhD program. So this is a variety of programs. What’s great about that is it attracts people with very different experience levels, so the classroom conversation and the networking in the community is really very rich and diverse.

Ting Yan: Regarding the application, could you briefly summerize the process first?

Dawna Levenson: Our application process is extremely straight forward. I will focus on MBA, but we tried very hard to standardize the process of different programs, so it is not that different for other programs. For the MBA, there are two required essays. We also ask for resume and we provide a resume template for you. We ask for two letters of professional recommendation. We ask for transcripts from all universities where you received a degree. And if you by chance did any kind of exchange, we want those grades too. And GMAT or GRE, and no TOEFL requirement at all, we then review all of our applications.

Ting Yan: Even for non-English speaking students?

Dawna Levenson: 
No, because the next step in the process, after you submit your application, is to be invited for an interview. The interviews are face to face, they are by invitation only, that are required next step. And we really feel strongly we rely on the interview to help us assess one’s English proficiency.

Ting Yan: I remember you used to ask for a cover letter,  why was the change?

Dawna Levenson: No more, we are constantly looking to change things. Some of them are simply because we want to experiment different things. You know, we found that it was a little bit redundancy in what people put in their cover letter and then put in their essay. So we decide to strip that out.

Ting Yan: What are the major changes in MBA application process this year?

Dawna Levenson: So I would say the biggest change is our second essay. To those of you who applied a year ago, you would remember that our second essay was “tell us about a time when you went beyond your comfort zone.” Our second essay this year is actually to ask our candidates to write 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on behalf of themselves, as if they were their current supervisor and we provide them the exactly same set of questions that we send to our recommenders. It is fun. We are excited.

Ting Yan: What’s the rationale behind this change?

Dawna Levenson: So there are several factors, one was simply we wanted to change it up to mirror what industry does. So in industry, people are asked to do self-assessment now more than in the past. Also the data, the way we structure our questions, and the data we are asking, the recommenders form is very much the data we are looking for in terms of people’s different competencies. So we thought why not ask somebody to write their own recommendation. I think it is very thought-provoking for the individuals.

Ting Yan: It also helps you to assess the competencies. I know you use a score system during selection. Do you still use it?

Dawna Levenson: So we do, our entire admission process is based on a behaviourial model where we are looking for certain competencies. Many years ago we worked with consultants to identify those four or five qualities that were prevalent in many successful both students as well as alumni. And we structure our essay questions as well as our recommender’s questions as well as our interviews to be able to garner data that support these competencies, for example leadership. So we are looking for evidence of leadership skills, and we look for evidence of relationship building just to give you a couple of examples.

Ting Yan: What are the other qualities?

Dawna Levenson: Besides leadership and relationship building, we want to see independence of thought, i.e. the ability of thinking outside of a box. And the persuit of goals, i.e. the ability to set and define goals, and actually go after them even if obstacles get in your way. And finally there is innovation. You know, we are MIT Sloan, and we’re always looking for people who are pursuing innovative ideas and thoughts, that’s something else that we evaluating.

Ting Yan: Interestingly, you don’t really ask for applicants’ career goals or future plans, why?

Dawna Levenson: We have found that a very large percentage of our two-year MBA students, once they come here, meet other people, see other opportunities get a feel for other industries, they change their minds. So it is not your career interests that make you successful here, but these other qualities we’ve talked about. They are the real key indicators for us, of success.

Ting Yan: Then how do you evaluate the candidates' potentials?

Dawna Levenson: There is a school of mind that says past performance is the best indicator of future success. That’s where we are lying on. We are looking for, in your past, evidence of relationship building. To me it is a great example, because it is so important to us. Mentoring, teambuilding, teaching, coaching, and these qualities don’t go away if it is something you were inheritably good at doing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most likely you will continue to do it moving forward.

Ting Yan: In the application packages you actually receive a lot of things, the data, recommender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essays. How do all the little pieces fit together for you?

Dawna Levenson: No par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other, we really look at all of the components of the application, we are pulling out certain data. We are actually evaluating all of our applicants on two dimensions. One is what we called demonstrated success, and the other is personal attributes. Demonstrated success includes your work success, your GMAT or GRE and your GPA. A lot of that information are self-reported, some of them come from your resume, some of them also come from your recommendation. On the other hand, we are looking at what we call personal attributes, these are the qualities that I talked about before, leadership, relationship building, etc. that come into play.

Ting Yan: What are the common mistakes that applicants should avoid?

Dawna Levenson: A common mistake or challenge that people are faced with are something we called “we vs. I” factor. We very much want to know what you as an individual did, on the other hand, we also want to know that you work well in teams. So striking the right balance in your essay using the word “we” versus the word “I”, is a very important thing to do. We encourage people to simply following the directions. We provide word limits, so you want to stay within the limits. We ask for two recommendations, we are sure that everybody is capable of getting five recommendations if you really want to. So you know, not following the guidelines is not something we recommend. We understand that everybody wants to stand out, but there are ways to stand out that are good, and there are ways that are not so good. 

Ting Yan: Every decision you make may change one’s life. Is there a time when you have to make a very difficult choice?

Dawna Levenson: We definitely realize that the work that we do as you mentioned is life changing, I actually really like that, I remind people in my office, and I remind people who read our applications about this all the time, because it really is life changing. It is a great privilege of my job to be able to call people and tell them if they get admitted to MIT Sloan, and at times it is challenging to have some different conversations with somebody to let them know that perhaps this is not the best place for them, we don’t have a spot for them. It is all part of the job, and they are certainly parts that I enjoy more than others, but I recognize that there are both sides to it.

Ting Yan: Some people get rejected but they may have a second chance and reapply.

Dawna Levenson: 
Yeah, absolutely, we encourage people to reapply, we do. Re-applicants do very well in our program. It is an incredibly competitive pool, and there may not be a space for an individual. But somebody may have improved their candidacy in their profile over the past year. Reapplying certainly shows persistence, it shows your interest it shows your pursuit of goal, your ability to find goals and pursue them even if they don’t work out for the first time. So we do admit people who are reapplicants, and they do very well in our program. 

Ting Yan: What are your common reasons to waitlist an applicant? What can they do to get off the wait list and get admitted?

Dawna Levenson: so people on the waitlist are encouraged to keep us informed of any changes that may happened during the open window period. It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have to email us every day, but to the extent that if they get promotion, change of job, something significant happened. Please send us an email and let us know, we will add it to your file.

Ting Yan: What is your general impression of Chinese applicants and students? 

Dawna Levenson: We receive a healthy number of applicants from China every year, it is a large number, definitely significant. We just had our round one deadline, again we received a healthy number of applications from China. I think that the class we are trying to create here is in incredibly diverse global class. I think students in China are doing very well here, so that’s great, we would love to see even more people from China to apply.

Ting Yan: How do you conduct interviews for Chinese students?

Dawna Levenson: When it comes to the interview, we travel globally. So we come to China, we come to Beijing, Shanghai, depending on the number of interviews, we go to both of these cities. From me personally, the very first responsibility as the interviewer I have is trying to make the applicant feel relaxed, because again it is all about getting to one another. I have been interviewed many many applicants in China, with multiple programs here, they do very well.

Ting Yan: Do you have any specific advice for Chinese applicants?

Dawna Levenson: No, I think it is the same for everybody, be yourself, spend some time on your application. It is actually your first impression to MIT Sloan school. Reach out to us however you can, get to know people whether through the event we are holding in your country or if you have an opportunity to come here. 

Ting Yan: A more industry-level questions is, how has the MBA education changed before and after this financial crisis?

Dawna Levenson: We definitely have seen less interest of people in pursuing a career in finance. We have seen that. We have people coming from finance coming here, but many of them are career changers.

Ting Yan:  Talking of career change, you spent 18 years working for Accenture but decided to shift your career to a completely new and different path. Why did you make that decision? What are you advice to many career changers?

Dawna Levenson: Yes, it is interesting because I understand why somebody from outside would think it is a huge career change. For me personally, based on the strengths that I think I have, the type of work that I find interesting, it wasn’t such a big change. I knew that, at some point I would leave Accenture to do something else, and actually I had known for a very long time that I would want to work in an academic environment. I have always longed being in a university campus. So I was very focused at that time, when I decide to leave Accenture and work at MIT. I felt I brought a lot of very transferable skills with me. So I feel my work at Accenture I learned a lot about program and project management, about business development,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These are all different skills that I continue to rely upon every day to do my job here. So not that different. The other thing I would like to say is that I found out about myself that I love to be in an environment with a very strong culture. And clearly both Accenture and MIT Sloan have very strong cultures that I also want to be in part of.

Ting Yan: Do you have any advice for those career changers at MIT Sloan and beyond?

Dawna Levenson: It is easier said than done. It’s easier to say now because I am on the other side. Follow your instincts. Figure out the intersection of what you are good at doing, w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doing and where there is a need. And at that point, really be focused and go for it, and you know you will find your next career. That’s exactly what I have ended up in. To be honest, five years ago it would be hard for me to imagine that I would be where I am today. And very fortunate that I am where I am. I encourage others to do similar things with their lives.

(Please quote both Wallstreetcn and Ting Yan if you intend to post the above content on other websites.)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817

最大贏家》全球每10件,7件用MIT原料 台灣機能衣 早把紅色供應鏈踢出局

2015-11-23  TCW

今年敢大膽喊出未來五年,營收成長平均二位數,如果沒有台灣機能布紡織供應鏈,恐怕做不到!

因為,國際運動品牌的營收成長力道。

來自運動服飾取代既有的服裝品牌。研究機構EUromonitor預估,二?一八年,全球運動服市場規模將達近一千二百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七兆一億五千萬元),近五年平均年複合成長串六.二%。

運動服吃掉休閒服飾的主因,就是全球服飾風格吹起運動機能流行風,這背後的推手,就是台灣紡織業打造的機能布料。

現在,國際運動服品牌約有七成機能布料下單台灣,全美第二大運動品牌UA更是從台灣發跡,九五%機能布都從台灣採購。「我們的第一個產品就是來台灣找衣眼原料,」UA創辦人暨執行長凱文普朗克(kevin Plank)。二?一四年底接受本刊獨家專訪時即指出,早在二???年營收約只有新台幣一億元時,每年就來台灣三、四文,台灣無疑是全世界機能布料供應的領導地,現在迢是供應鏈重要夥。」耐吉新上市、要價逾一萬元的反光外套,布料由紡織股王儒鴻提供,該布料碼二十差元,王少是一股布料的十倍價。

當台灣製造業面臨紅色供應鏈威脅時,台灣機能布產業,是最不怕紅色供應鏈的一群人。

「台灣的機能布專攻少量多樣,品質全世界最頂尖!」棣邁產業顧問總經理何耀仁指出,機能布以前還有日本、韓國的產品,現在幾乎完全退出,中國則只走大量、規格品。

台灣紡織業能夠做到中國紡織業做不到的少量、多樣核心能耐,故事,要從一條紗線開始說起。

第一站力麗》把原料進化

一條紗線,製程領先中國五到八年場景來到彰化工業路的一個廠房,上百台最新型的摩擦式假撚機一字排開,一條鋒此頭髮還細的加工絲線正快速自動化生產出來,從原料落紗、抽絲、搬運到包裝,全部不輕人手工,每個月生產超過上萬噸加工絲的力麗,以逾二?%的市占居全台之冠。

可別小看這一條條紗線,最細的能做到供應鏈的威脅之下,提前轉型而誕生的競爭力。

進力麗二十九年的陳漢卿直言,紡織業十五年前就遇到紅色供應鏈,裁員的裁員、停產的停產,那波沒轉型成功的公司就陣亡,「我們不是不怕紅色供應鏈,只是比電子業更早碰到,早就在因應了!」「昨日的獨樹一格人了日的每人皆然,」旭榮集團執行董事黃冠華觀察,台灣供應商很難光靠單一技術,就取得品牌客戶的信任,而是不斷研發創新。一般獲品牌認證要一、兩年,品牌不太容易更換主力供應商,基本上機能布已是台灣大者恆大的局面。

這群人逼自己永遠要成為創新的先行者,並且從最源頭的原料就開始創新,這讓台灣的複合紗至少還有五到八年的優勢,中國業者很難追上。

何耀仁分析,布的變化,正是要從上游紗開始著手,紗如果提供五款,下游的布就有機會跑出上百款變化。

品牌採用機率10%,仍每月研發兩百種

接著來到台灣供應鏈

進化的第二個關卡,織布的創新。

中國的布廠一般較少

自行開發布種,多靠砸

大錢買機器設備拚規

模,營運模式為:以客

戶把規格指定好的代工

生產訂單為主,毛利率

約五%到一〇%;台灣

廠商則主動出擊,一般

布廠每個月能提供約

三、五十種不同款式的

布料供客戶挑選,大廠甚至能做到上百款,這

樣設計代工生意之下的

布種,毛利率能提高到一五%到四〇%。

往南到台南山上區,經過一片片鳳梨田,這裡有全台灣規模最大的布廠:宏遠興業。

「好的原料是最大的利器,可以不斷創造差異化產品,」迎面走來的是現年六十六歲的宏遠總經理葉清來,他投入紡織業近四十年,曾經提著一只皮箱勇闖全球逾一百個國家,也有研發和工廠第一線的經歷,對各種技術如數家珍,人稱「葉教授」。

訪問中,這位傳產老總競不斷把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dtensen)和杜拉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的「破壞式創新」、「創新最重要,靠意外的失敗和意外的成功」等概念掛在嘴邊。

接續力麗在紗線上的創新能量,宏遠靠不同織物的組織設計等組合創新,每個月能研發逾兩百種不同款武的布料,成了The North Face 全球最大供應商、耐吉平織布前三大供應商。

宏遠產品創新背後,是台灣布廠的營運模式也跟著創新。若以飲料來比喻,中國廠商賣的是口味指定好的紅茶,靠數量壓低價格,台灣則走上精緻的手搖飲料店,除了紅茶,還賣各式各樣的茶飲,可以加珍珠,甚至甜度、冰塊也能調整。

何耀仁觀察,假設客戶要三十款布,中國企業多只能做所有規格、配方都要一清二楚的訂單,台灣的廠商則會延伸出五到十倍的產品供挑選。舉一反三永遠替客戶多想一步的能耐,是中國還做不到的競爭力。

但台灣業者選擇的這條路並不容易,以宏遠為例,每個月新研發的布料款式中,獲品牌採用的機率平均約一〇%,等於其他九〇%都是現階段都賣不出去的產品,成了創新不得不投入的成本與代價。

「機率算很高,你沒開發兩百種就不會有那二十種!」葉清來強調。其他一百八十款未採用的布不是丟到垃圾桶,而是整合進開發資料庫,留下來當公司資產,一步一步壯大自己的創新研發實力。

來到擁有上萬種不同布料的樣品室,就像是宏遠的布料專利室,該公司研發部經理蔡志成說,這些布未來都有可能派上用場,如果要做類似布料,約可縮短三分之二開發時間,這就是競爭門檻。

只不過創新的代價,是要用金錢和時間來換。

目前宏遠研發團隊共達一百五十人,占全公司七.五%,已逼近國際級企業一〇%的水準,光設備金額,歷年更砸下逾百億元、約是資本額的兩倍,「現在不怕紅色供應鏈,明天可能害怕,所以要不斷投資,」葉清來坦言。

其中九十人的研發部門,針對顧客現在所要的需求,馬上做出能拿去生產線運用的應用創新,還有一個六十人的尖端科技研究團隊,負責未來三到五年的探索研發。這群人天天不斷試驗最新的材料和製程創新,持續探索出未來可回應挑剔客戶的新機能,隨時替公司下一個成長曲線做準備。

當台灣供應鏈原料開發能力進化後,配合下游布廠的創新,台灣紡織業就不再只是由品牌指定配方組合跟著照做,而是能回過頭主動炒很多菜讓品牌挑選,就能從傳統的製造代工(OEM),一步步進化到設計代工(ODM)甚至創新設計代工(ODM)。

原料、織布的創新後,染色和添加機能階段的創新則是第三關。

第三站力鵬鑼攻機能加值

挑戰最挑剔的客人,染出世界第一機能布下一站,商周團隊來到桃園楊梅,這裡是力鵬旗下全台灣最大的染整工廠.一塊塊胚布就在這裡經過清洗、上色、賦予機能、定型,再運送到聚陽、銘旺實等成衣廠,生產出一件件機能衣。

「大宗貨色跟大陸沒拚,你出兩塊美元、他喊一塊半,你出三塊、他兩塊半,價格競爭沒辦法,只能定價值的競爭!一力鵬企業高端織品事業部經理蘇彥銘說,

除了上游開發不一樣的

紗線,台灣業者也從染

整等後加工的創新上下

功夫。

在這裡,集結了全世界最新的科技助劑,舉

凡防臭、防蚊蟲、抗

U V、吸濕,和應付小

雨、中雨、大雨、狂風

暴雨的防潑水效果,甚

至防寒、防雪這些機能

都能做到。

舉例來說,UA近年流行的混色上衣,源頭

的複合紗也是在此上

色,力鵬的條碼紗,甚

至有能耐做到只要染色

一次,就能做出七種不同顏色的層次效果,目前該條碼紗已有專利。

如果,一件機能衣要同時擁有八種不同機能,中國業者必須把這八種機能分次完成,台灣廠商卻能做到:只要單一製程,就能做出全部機能的創新。

只要求簡單吸濕排汗等單一機能,中國廠商也可以做,但複合兩三種機能以上,中國就做不來,因為這兩、三種機能往往會衝突,設備、配方、溫度、濕度等各種參數組合的經驗都是關鍵。

力鵬的能耐,就是台灣紡織業的進化的縮影,這群人成千上萬多個日子一直堅持一件事情:就是不斷從上、下游實驗室和現場創新,再不斷染布,直到染出全世界最頂尖的機能布。

「我們已經享受紅色夕陽很久了!」蘇彥銘形容,挑戰挑剔客戶就像爬山,「你爬到一座山頂,不是要讓全世界人看到你,是要讓你看到全世界,持續下去,這

樣就沒人跟得上你!」

敢和挑剔客戶做生意,正是台灣供應鏈的創新動力。

蘇彥銘認為,台灣能稱霸全球機能布,是一群人默默研發才換來的競爭力,「品牌跟我講過一句話,下單給你是請你幫我解決問題,不是讓我擔心你的問題,有異常你要承擔,台灣做得到,中國、韓國只有少部分做得到。」葉清來也透露,「顧客再挑剔我們都不會反彈,越挑剔我們就知道這顧客跑不掉,因為別人不會接受它挑剔。」從一次次和最挑剔客戶做生意中練功,讓台灣紡織供應鏈累積了實力。

過去,台灣廠商出給耐吉等客戶的產品不論顏色、機能都要委外認證,一次次突破技術,累積信任後,現在合格供應商早已可以在廠內標準實驗室自行檢驗,省去來來回回的時問,讓交期從最早九十天,一路縮短到六十天、三十天,甚王當客戶要追加訂單時,從下單到交貨,最快更只要八週,這是中國做不到的事。

現在,全球每十件機能衣中,其中七件都有台灣供應鏈的身影,這群人默默研發,不斷挑戰創新,這才逐漸進化成了紅色供應鏈都搶不走的競爭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17

呂慶龍駐法16年,用另類外交把澎湖拱上國際 他讓百萬巴黎人瘋「MIT」的敲門學

2016-01-11  TCW

「最不像大使」的大使,演講不打稿、唱戲,還拿手機到處秀,卻是最能讓法國人記住台灣美好的「超級業務員」。

一場恐怖攻擊,意外讓全台灣發現,我們的外交部在法國竟有一位超級另類的「台灣業務員」。

他是呂慶龍,駐法代表處前特任大使。原本台灣沒幾人認得他,十一月中,巴黎發生舉世震撼的恐怖攻擊,網友查資料時找到一段視頻,是呂慶龍二○一五年二月在法國企業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的演講。

短短三分鐘內,呂慶龍雙手舞弄著布袋戲偶,用流利法文介紹了台灣的科技產業、經濟實力;談到長榮航空直飛與免簽證優惠,還用台語唱了段《愛拚才會贏》,博得現場所有法國在地企業執行長、主管長達十秒多的鼓掌喝采。

正當主持人要上台結束致辭,只見他又拿起麥克風:「別急,我還有一分鐘。」傻眼的主持人急忙阻止:「不行!您已經大幅超過原訂時間……,」但話還沒說完,呂慶龍就發揮了法式幽默:「沒關係,法國是民主國家,我們可以隨心所欲!」這讓全場再次爆笑、鼓掌。呂慶龍從容不迫的繼續介紹台灣,還從口袋裡摸出一顆HTC Re自拍攝影機。最後主持人笑著對著當晚收看轉播、一百六十多萬個法國觀眾說出:「Made in Taiwan,真好!」他,連法最大報都說讚

獲頒榮譽市民、紀念路名

「我們見過很多外交官,大部分都說話空泛,用法語說就是『木頭舌頭』,沒有一個像他一樣充滿說服力,」與呂慶龍相識十多年,法國發行量最大報紙《費加羅報》(Le Figaro)副總編輯羅迪埃(Arnaud Rodier)說。

攤開呂慶龍近四十年的公職經歷,二十七年駐外生涯中有十六年在法國,促進不少台法民間交流,有兩個城市為此頒發「榮譽市民」給他。

二○一三年,位於大巴黎區東邊的布西聖喬治市(Bussy-Saint-Georges)市長,還將一條道路命名為「呂慶龍巷」(Allee Michel Ching-long Lu),做為台法友好的紀念。這是法國有史以來第一次以還在世的華人為其街道命名。

原本,我對外交官的印象是穿燕尾服、喝雞尾酒,天天辦派對開舞會,但在呂慶龍身上,這個想法完全被打破:與其說他是外交使節,其實更像個超級業務員。而他販售的產品,叫作「台灣」。

前外交部長錢復在接受新唐人電視台採訪時稱,呂慶龍是「最不像大使的大使」,認為他在從事外交工作上不只努力,更有創意。

甫退休的呂慶龍在接受本刊專訪時反覆強調:「不是我厲害,是台灣太棒!」、「如果沒有HTC、雙A(指華碩、宏碁)、長榮(航空)做出這麼好的產品,我拿什麼去跟人家介紹台灣?」他,演講全靠即興發揮「賣台」喬段上法新聞佳句與呂慶龍共事八年的外交部駐法代表處組長陳欣新說,呂慶龍的車子後座,永遠擺放著兩尊布袋戲偶。無論大小場合,只要一有機會上台說話,他就會立刻派人把布袋戲偶拿來,隨時來一段介紹台灣的脫口秀。

這位台灣的「超級業務員」掏出身上的電子產品,全部都是台灣貨。手機用宏達電,平板用華碩,筆電用宏碁,他常常一邊演講,一邊把這些MIT的產品遞到台下讓聽眾們傳閱。

在法國創業十五年的華碩在法代理商之一,Asialand負責人黃行德說,只要接到法國各地媒體打電話來詢問華碩的產品,就知道一定是呂慶龍又在哪個地方演講了。

呂慶龍演講不打草稿,完全是即興發揮,把台灣特色融入與法國相關的主題中。一次演講結束前,他讓兩個布袋戲偶互親,靈機一動脫口說「French kiss made in Taiwan」,不僅讓全場爆笑如雷,更被法國當地媒體選為該年的年度十大新聞佳句。

他的腦中,總是背記著所有台灣相關的數據資料。信手拈來,呂慶龍告訴我:「二○○九年,華碩的ePC在法國賣出了二十七萬台」、「台灣有二十七個宗教、二百八十七個政黨,是全球第十九大經濟體,貢獻全球世界GDP ○.七%……,」而他引用這些數字的目的,正是為了在演講時增添說服力。

他,自認沒其他才幹

苦磨法文連當兵也不例外

出身嘉義大林糖廠,呂慶龍有著台灣早期窮苦農村子弟的打拚精神。

大學考上淡江西語系法文組,覺得自己這輩子沒什麼才幹,可能注定要靠法文吃飯,他拚了命念書,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在馬祖當兵時一天念五個小時法文,在聽長官訓話時,他就默默在心裡把對方講的話翻譯成法文。

考上公職前,他曾經想過要當導遊,把一本新聞局介紹台灣觀光的書背得滾瓜爛熟。當兵看海的日子,他訓練自己對著大海、對著石頭,隨時都要能用英語、法語講出三分鐘到一個小時的台灣介紹。那即興創作與臨機應變的口才,就是這樣自我訓練出來的。

他,被批做外交像作秀反駁關係不是嘴巴說就突破呂慶龍這種說學逗唱、幾乎像江湖賣藝式的外交手法,在那一輩的外交官中極其罕見,也讓他在外交圈評價兩極。

有人認為他經營的是個人品牌,一天到晚發新聞稿,內容多半集中在他去參加哪些活動,光環全部集中在他自己身上。相較於現任代表要求屬下每週至少安排與國會議員會面三、四次,呂慶龍就被批評沒有認真在經營外交政務,駐法前後十六年,雙方關係未見任何突破。

對此,呂慶龍反駁:「外交關係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不是嘴巴說說就能有突破!」因為台灣在國際上長期居於弱勢,他必須「想空想縫做外交(台語:想方設法)」。

因為要「想空想縫」,他的行程極滿,任何活動不論大小,只要有機會曝光就一定出席,在法國一年近一百七十場演講,平均兩天就一場。

甚至,如果沒人邀約,他就改邀別人。駐法外交官一個月有三千五百歐元(約合新台幣十三萬元)的司機津貼,他覺得太高,把司機改為約聘制。三百公里以下的路程通通自己開,省下的錢拿來辦台灣文化日,請人來交流、認識台灣。

他,也曾被當瘟疫排斥卻信奉:敲門,才有機會這些做法,源自呂慶龍的「敲門哲學」,意思是機會需要不斷敲門才會敲出來。

二十年前與呂慶龍一同籌備設立日內瓦辦事處、現任外交部秘書處副處長古文劍回憶,當年台灣外交環境非常艱辛,世界各國一聽到「台灣」兩個字,就跟碰到瘟疫一樣,電話接起來馬上掛掉。但呂慶龍從未因此氣餒,反倒帶著他一個個去拜訪。

「敲了門頂多不開,沒什麼損失,但也說不定就開了,重點是去做,機會才會來。」呂慶龍說。

最經典的,就是二○一二年,他爭取到讓澎湖加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支持的國際非政府組織「世界最美麗的海灣」。

由於該組織規定,各國只有一個地方能入選成會員,台灣在聯合國被歸為中國的一部分,而中國已有青島加入,所以澎湖連年都被擋在門外。

二○○九年,呂慶龍前往法國西部維尼斯市(Vannes)對扶輪社社員演講。會後他開著車子到處晃,無意間繞到該市觀光中心。本於「敲門哲學」,他敲門入內,碰上該市觀光處執行長布宜諾(Bruno),本只是隨意閒聊,沒想到卻發現,布宜諾同時身兼「世界最美麗海灣」組織執行長。

這讓呂慶龍大喜過望。接下來三年多,他想盡辦法跟著布宜諾到河內、塞內加爾等地開會,不斷遊說布宜諾讓台灣加入,表達「絕對不會放棄」的決心,終於讓布宜諾破天荒修改章程,避開敏感的國籍爭議,澎湖因而順利入選。

「那天我是全世界最快樂的人!」呂慶龍說。

不少人唱衰台灣前途,甚至以「鬼島」稱之,呂慶龍非常不以為然:「台灣失業率不到四%,別人看我們有夠厲害,為什麼要一直看壞自己?」歷任法國、荷蘭、日內瓦等國的他,用世界的眼光來看台灣,覺得台灣依然是全世界最有實力的國家之一。如果一個年近七十的外交大使,在被中國強力夾殺下,都能用創意開出一條路,我們是否也可對台灣未來有更樂觀的思考?

撰文者林俊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2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